【1】《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5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17:3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

第一篇:【1】《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

《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 序:如何重塑中国经济地理

胡鞍钢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地理负责,山地、高原、丘陵比重较高(占国土面积近70%),生态基础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的大国,也是世界上人口资源、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实践,它不但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重塑了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地理变迁既影响国内各地区的发展趋势,也会影响世界经济地理变化趋势。

从世界银行的((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可以看出,与改革开放之初向世界学习、模仿他国的做法不同,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学习借鉴样本。那么本年度的世界银行报告为我们传递了哪些重要信息?有哪些最重要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如何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我想作一些简要的介绍和评论。

一、经济集中与生活水平趋同并行不悖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们普遍认为“世界是平的”。但是实际上从经济地理角度上看,“世界是不平的”。这是报告的一个核心观点。正如报告所提到的:世界半数生产活动位于1.5%的陆地区域。如果以单位面积总产值为海拔高度的话,我们看到的世界经济图景是十多个大都市圈形成的高耸入云的山峰,星罗棋布的城市组成的高低不一的小山包,由农村地带构成的广阔平原,以及萧条地区形成的洼地。经济集中往往会导致人们对地区差距扩大的担心,报告所传递的重要信息就是:不平衡的经济增长与和谐性发展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报告研究表明,随着收人增加,经济密集区和非密集区的生活水平趋同,但趋同之前确定有一个分化过程,呈现出如下趋势和特点。首先家庭基本消费领域最早出现趋同现象;其次,基本公共服务出现趋同;最后工资和收人出现趋同。日本就是一个经济集中与生活水平趋同并行不悖的典型案例。日本三大都市圈集中了全国73.6%的GDP总值,但与此同时也集中了总值68.7%的人口,因此它的人均GDP仅为全国的1.08倍,除东京外,日本各地区的人均GDP最高与最低比值仅1.8倍。这种趋同并不是市场机制的“自然结果”,而是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政府在地区间进行了大规模的财政转移支付,日本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在财政转移支付之前,1989年日本最富地区与最穷地区财政能力之比为6.8:1,财 2 政转移支付之后,这一比值降为1.56:1。这也是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原因。

二、分析经济地理的多维度框架

如何认识经济地理变迁?本期世行报告浓缩了过去一代人的政策研究成果,提出一个新的经济地理分析框架。

报告将密度、距离和分割视为经济地理的三个基本特征。密度指每单位面积的经济总量,它反映了经济的集中程度,往往是经济越集中的地方越富裕。

距离指商品、服务、劳务、资本、信息和观念穿越空间的难易程度,由此落后地区应重新定义为相对于经济聚集区的偏远地区,这不单指空间距离,更重要的是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和制度障碍造成的经济距离。

分割指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商品、资本、人员和知识流动的限制因素,简而言之,就是阻碍经济一体化有形这一分析框架吸收了新经济地理和新贸易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将聚集效应、迁移、专业化和贸易作为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的主要驱动力。

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聚集的规模效应以及生产要素与人口的自由流劫,会促使经济活动趋于集中。新贸易理论则认为交通成本的下降则促进了专业化分工,以及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新经济地理和新贸易理论都强调市场是重塑经济地理的“无形之手”,但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来看,也要考虑 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因为中国基本国情是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是重塑中国经济地理必须考虑重要特征,这不仅要符合经济规律(如市场机制、经济全球化趋势),更重要的是符合自然规律,准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经济集中并不是无限的、任意的,其中最大的制约条件就是不宜超过资源、环境承载限度,对一些生态极度脆弱和敏感地区要限制和禁止大规模的经济开发。

三、中国经济地理的变迁

与世界经济地理的特征一样,中国的经济地理也是不平的,突出表现为沿海化、城市化、城市群化三个倾向。

首先是向沿海地区集中,东部10省市1978年为GDP占全国的比重为41.8,2007年上升到55.2。

其次是向城镇集中,目前城镇经济规模大体己经占到了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的十分之九。

第三是向城市群地带集中,目前沿海三大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和增长极,面积只占全国3〃4,却创造了全国38.6的GDP,全国70.3的货物出口,吸引了55.9的外国直接投资,它们还会成为世界级城市群。随着中、西部的各大城市群的相继倔起,中国的经济还将进一步集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交通革命。中国直到1988年才开通第一条高速公路,与美国相对差距最大,但是缩小速度最快,从1990年145倍缩小至2005年2〃2倍,2008年又缩小为1〃4倍,这直接导致区域间的经济距离大大缩短。以北京到广州的时间为 例,18世纪清王朝时使用最快的交通工具——驿站的马匹要走56日,目前乘特快约为20小时,未来两三年内高速铁路开通后仅需9小时。农村与城镇之间的距离也大为缩短,这是交通条件更加便利的结果。特别是摩托车的迅速普及,2007年农村居民每百户摩托车拥有量达到了48〃5辆,是2001年的两倍。

消除四类无形壁垒会更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一体化。这包括四个层次的经济一体化: 首先是地区的一体化,逐步打破行政疆界,形成了垦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世界级大城市群。

其次是全国的一体化,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体系,既包括充满活力的商品市场,也包括灵活的就业市场。

第三是区域一体化,主要是与东亚等周边经济体生产、贸易一体化,1995年中国的26个周边经济体中,中国是其最大贸易伙伴的只有1个,第二大约有9个;到2007年中国是其最大贸易伙伴约有9个,第二大约有8个,合计占了65.4%。

第四是参与全球一体化,仅用30年时间,中国就从全球化的边缘者,转变为获益者,并成为潜在的领导者。目前中国是世界商品出口的第二大国,不久将成为第一大国。

当然,经济的一体化也不是免费午餐,经济一体化本身既是平衡的又是不平衡的,它也会导致某些萧条地区进一步边缘化,这就需要政府采取财政转移支付、教育移民、生态移民、公共服务等手段加以干预。中国经济地理变迁面临着历史上最大的生态环境挑战。中国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与工业化过程,正以历史上较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大的环境压力,这导致了最大规模的草原退化、沙漠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盐碱化、土地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为此,《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四大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开发布局的战略设想。这是指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控件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控件开发结构。

我认为,这是中国对经济地理的发展理念和制度设计的重大创新,其基本目标就是构建绿色中国,即到2050年中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基础设施现代化之后,给那时的十几亿人民留下更大的生态空间,增加更多的森林、湿地、湖泊、牧场等生态资本,建立更加美好的、更加和谐的绿色家园。到那时,它将被视为中国的又-伟大创举。我称之为“绿色创举”。

市场化、全球化的经济改革使中国巨大的经济活力得到空前释放,也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地理变迁。它促进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了人口向经济繁荣区迁移,使经济活动进一步集中,经济集聚形成知识溢出效应,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效应,产业关联效应,6 使得经济活动更有效率。同时,专业化分工得到加强,新型贸易(主要指产业内贸易)开始增加。

市场机制以及经济一体化使中国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快速度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移民潮。

首先是大规模的人口迁移,2007年中国有2〃1亿农民工,其中到外地打工的农民工达到l.3亿人。

其次是贸易流、物资流,2007年货运量达到227亿吨,是1978年的9倍。信息流更是爆炸式增长,中国目前己经成为世界网民第一大国,“CN”域名也成为全球第一大国家顶级域名。2000一2007年间长途电话总通话时增长率达到24.6%。同时中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投资吸引国之一,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924亿美元。

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较有效的配臵资源的形式,但我们应当认识到,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一个有效的政府是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它能够对市场经济和个人活动起催化、促进和补充作用。

中国基本经验是市场这一无形之手与政府这一有形之手相互紧握,既顺其自然,又有所作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成为重塑经济地理的正向作用力。政府在组织有效市场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经济特区,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大规模投资,放松城乡户籍限制,不断消除区域间贸易壁垒,这些顺应经济地理规律的政府行为,有效促进了资源更有效率的配臵。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大规模的财政转 移支付,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遏制了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进行环境监管、加强生态建设,这保障生态安全,纠正环境的市场失灵。

四、小结

《世界银行年度报告》往往是发展理论和发展政策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对世界发展重大挑战的主动响应。本书是1978年以来的第31部,也同样如此,它汇集了一代人的经济地理研究成果,更是对世界经济地理实证分析的集大成。报告中所阐述的最新发展理论和观念,对我们重新认识中国经济地理,重新审视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了最新的全球性公共知识及参考。

重塑中国经济地理就是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实现现代化中国、和谐中国和绿色中国的三大目标。

重塑中国经济地理,需要建立市场和政府的伙伴关系,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相互紧握,“两只手都要硬”,既“顺其自然”,又有所作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

第二篇: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一、彰显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的大国担当

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展现了中国领导人的战略视野和博大胸怀,展示了中国对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积极态度,彰显了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的大国担当,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凝聚了广泛共识,激发了各国的参与热情。

诠释丝路精神的深刻内涵,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中国智慧。“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丝路精神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思想结晶,是当代中国为国际社会贡献的东方智慧。和平合作需要加强对话沟通、平等交流,开放包容需要在开放中发展、在融合中共存,互学互鉴需要博采众长、共同提高,互利共赢需要互惠互利、共赢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是开放包容、面向全球的,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也将“一带一路”倡议纳入有关决议。

总结4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4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各国合作意愿日益增强,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拉动各国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合作和技术传播,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2014—2016年,中国同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超过3万

亿美元,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沿线国家的产品、技术、服务、资本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中国制造”“中国建设”“中国服务”受到越来越多沿线国家的欢迎。“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深入人心,朋友圈越来越大。

描绘“一带一路”建设的美好愿景,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提出中国主张。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和平之路着力推动合作共赢,建立彼此尊重的伙伴关系;繁荣之路聚焦发展这个根本,加强产业和金融合作,推动设施联通;开放之路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创新之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文明之路着力深化多层次人文交流,开辟更多合作渠道。“五个之路”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一脉相承,为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擘画美好蓝图、指明前进方向。

宣示合作共赢的重大举措,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中国担当。我们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持续发展,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在发展经贸伙伴关系、推动互联互通、加强创新合作、加大建设资金支持、援助民生项目等方面宣布了一系列务实举措,决心之大、力度之强前所未有。这释放出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的积极信号,表达了中国愿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的诚意,展示了中国支持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决心。这些举

措的逐步落实,必将帮助参与国更好融入经济全球化,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目前,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发展失衡、经济治理滞后三大矛盾远没有得到解决。“一带一路”倡议契合各国发展需要,为促进各国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提供了新方案。

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传统增长引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新的经济增长点仍未形成。在这种形势下,最迫切的任务是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习近平主席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国比较优势,扩大利益汇合点,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各国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增强全球经济增长活力。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8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直接投资将超过7500亿美元。其中,将从沿线国家进口2万亿美元的商品,对沿线国家投资1500亿美元。这将为各国发展带来巨大商机。

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共赢共享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十

分突出,贫富悬殊和南北差距扩大问题依然严重,贫困及其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习近平主席强调,要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意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高峰论坛期间,中国承诺未来3年将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不少于600亿元人民币的援助;向有关国际组织提供10亿美元,落实一批惠及沿线国家的合作项目;未来5年将为参与国提供1万个来华研修和培训名额,帮助参与国加强能力建设。

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当前,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国际经贸规则碎片化问题突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习近平主席指出,欢迎各国结合自身国情,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参与全球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携手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由大家共同商量,成果由大家共同分享,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贡献了新模式。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新型金融机构成为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高峰论坛期间,我们发起了《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8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中国立场、中国主张成为广泛共识。

三、扎实推进经贸领域务实合作

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扎实推进经贸领域务实合作,把广泛共识转化为共同行动,把系列举措转化为实际成果,让高峰论坛各项成果落地生根、早见成效。

落实《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合作倡议是高峰论坛的重要成果,对促进全球贸易投资增长、增强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沟通,全面做好合作倡议后续落实工作。利用经贸联委会、混委会等合作机制,推进经济全球化,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抓好促进贸易增长、振兴相互投资和促进包容可持续发展的系列举措落实。

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有助于中国扩大开放,也有助于各国贸易发展、全球贸易增长,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积极响应。要抓紧筹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做好规划设计,创新办展方式和合作模式,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进来,打造高水平、影响力大的开放型国际合作平台。

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推动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落地,加强贸易便利化基础设施合作,打通国际大通道。加快实施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加快通关一体化。推进中欧班列健康有序发展,畅通亚欧贸易走廊。积极与更多参与国商签投资协定。

推进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统筹推进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其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转型。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打造一批规模效益好、辐射作用大、就业带动力强的合作区。

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主渠道地位,推动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促进多边贸易体制均衡、共赢、包容发展。落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经贸成果,建设和发展好贸易投资机制。落实亚太经合组织北京路线图各项措施,推动未来议程。推进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机制化、具体化。

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建设“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网络,与有意愿的国家和地区商讨自贸区建设,加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早日全面生效实施,与相关国家开展自贸区升级谈判,增加环境保护、电子商务等新议题,提升自贸区建设水平。

落实好对外援助举措。扎实推进高峰论坛重大援助举措落实,帮助沿线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动“3个100”民生援助项目建设,加大文化、体育、卫生等合作领域援助力度,夯实共建“一带一路”的民意基础。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加强人才培训援助,支持沿线国家能力建设。共同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第三篇:世界经济的发展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区域经济集团化;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经济多极化;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要求学生认识

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二者之间是矛盾的统一体,既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在可见的一段时期内,二者将同时存在,并行发展。

3.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知识经济也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4.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二者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利弊的分析,引导学生放眼世界,关注现实,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一、本课重点: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本课难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二者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教学设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要点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1.经济全球化

(1)定义

(2)90年代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3)评价

2.区域经济集团化

3.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

二、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

1.知识经济的兴起

2.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先看一段录像。(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片断)地点:卡塔尔多哈,时间:2001年11月10日晚18时39分,随着WTO第四届部长会议主席卡迈斯手中的一声木槌响,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决定》。13亿中国人翘首以待的梦想瞬间化为现实,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轮回。请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体现了经济发展的一个什么趋势?(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趋势。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与冲突并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节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冲突。

讲授新课

第三节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冲突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1.经济全球化

(1)定义

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经济发展有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请同学们依据教材内容结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下定义。(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阐述)“全球化”一词最早于1985年提出,用来概括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20世纪末叶,人类历史发生了重要变化,人类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之中,信息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通讯、生产和生活方式,网络的运用使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及创造财富的方式有了变化。信息网络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使高增长、低通胀的新的经济增长形式成为可能。全球通讯网络的出现,使地球上的很大一部分人共享经济资源和文化知识。信息网络的全球分布使各区域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全球信息的支配,产生了超越国界的影响。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从目前来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主要表现在:①国际贸易的绝对量和相对量迅速增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外向型经济的行列,世界贸易有增无减。贸易往来的大幅度增加,把世界各国经济有机地联系起来。②生产国际化程度大大加深。生产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的发展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在其他国家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投资建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现象开始普通化,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近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也纷纷积极对外投资,兴办自己的跨国公司。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12~113页的一段小字。(指导学生看书,以加深对跨国公司的理解)③金融国际化程度大大加强。二战后,一些新型的国际借贷资本市场出现。这些借贷资本市场的活动完全脱离了各国的借贷资本市场和外汇法的管理;而且出现了多国银行资本的联合,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吸收资金和贷款能力。④经济管理制度与经济习惯的国际化。当代许多国家认识到,要保持本国经济的活力,就必须学习和吸收他国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使本国的经济运行有效程度尽可能地接近国际水平。根据以上分析和所学知识,请同学们归纳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2)90年代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学生回答后归纳)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请同学们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呢?

(3)评价

(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跨越出自身疆界的显著变化,是生产力要求越出自身疆界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它不同于资本主义早期那种把一种社会制度从某个政治经济中心向全球推进的扩张。在这样一个似乎自然的进程中,那些在经济和信息上处于优势的国家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必然是不均衡的。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通过因特网将销售、管理成本和总成本至少降低了20%。成功地运用因特网使许多公司获得最大优势,摆脱了大量存货和从订购到付款的漫长周期所带来的财务负担。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可谓一把双刃剑,虽然为它们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但由于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等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它们的社会稳定、地区和平也受到威胁。1997年下半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一个例子。(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东南亚金融危机历史片断)1997年一场金融风暴袭击了东南亚,先是泰国,随后波及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金融危机给这些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巨大损失。东南亚金融危机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世界各地区经济的相互依存和一体化,使一个地区的经济波动往往影响到另一个地区的国家,国家不再是控制本国经济的单一力量。虽然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在这样的历史趋势下,只有顺应潮流,才能争取主动,获得发展。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会有出路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贸易自由化体系逐步建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运转。它的前身是1995年以前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其宗旨是削减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

世贸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了。这一体制的确立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

2.区域经济集团化

世界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区域集团化?(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出现,是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绝非一国所能驾驭的程度,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和客观上存在的分工,促使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相互之间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区域经济集团化在50年代是初创时期;60年代至70年代是发展时期;80年代是较高层次时期。90年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可谓“三足鼎立”。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13一114页的小字,回答区域经济集团化与世界经济多极化有何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是区域集团化的基础,区域经济的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多极化的特定表现形式。

3.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

请同学们讨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指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在发展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矛盾的一面看,区域经济集团是具有排他性,虽然有利于经济集团内的贸易自由化以及成员国经济的加速发展,但仍带有浓厚的集团色彩的贸易保护主义,它使统一的、联系日益密切的世界经济在某种程度上被人为地割裂了。因此,集团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出矛盾与冲突的一面。从相互促进的一面看,经济集团也具有开放性,任何一个区域经济都是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经济集团化是最终实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世界经济走上全球化的一个阶梯,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区域集团化发展的最终结果。但在可见的一段时期内,二者将同时存在,并行发展。

二、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

1.知识经济的兴起

冷战结束后,经济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从而加速了经济知识化的步伐。9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即知识经济,开始在美国首先形成。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叫知识经济?(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关于知识经济,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权威性的定义。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了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指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源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我们可简单为之定义: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大为降低,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这就是知识经济。《泰晤士报》2000年在一篇讨论新经济和信息时代的专文中调查了14个在1999年一年内成为亿万富翁的人后发现,这些人都是依靠新观念和对信息时代的卓越知识,以及几台电脑和少量资本创业的。凭借少量资本和少数员工,主要依靠新知识和新技术去创造财富的公司还在不断增加。在发达国家的新经济部门中,基本的经济资源已不再仅靠资本、劳动或自然资源,而是靠知识创新。这是因为全世界急剧增加的财富使资本不再成为稀缺的资源。阿尔温·托夫勒在他出版的新书《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中断言,在信息社会中,知识正成为所有创造财富所必需的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要素,是一切有形资源的最终替代。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知识经济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2.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概念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视角不同,可持续发展的界定也难以统一。例如,生态学家们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属性、生态属性,即强调生态持续性、生态系统的支持能力;社会学家们则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属性,即倡导社会公平和提高生活质量。这些界定从特定角度看都有道理,但显然不够全面。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由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在长篇调查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最权威的界定:“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定义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它不仅指明了“需要”与“限度”两个基本要素,而且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有何现实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①可持续发展第一次自觉地把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变量。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独立因素被重视,甚至具有比经济系统基础性更强的地位,这一点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着难以估量的影响。②可持续发展要求并体现着人类实践方式的历史性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的改善及其对人口的控制,为人类实践创造可持续的条件。③可持续发展内含着一种深刻的文化自觉感,从而提升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导致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请问:“世界各国为什么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阐述)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和工业文明负效应的不断聚集,全球问题以更尖锐、更鲜明的形式冲击着人类,致使各国必须正视并设法解决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短缺、人口膨胀,以及深层次的民族主义、唯物主义、经济主义等问题。这些挑战的全球性、急迫性危及到每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个人的生存,所以应对这些挑战,必然成为21世纪人类的共同选择。而应对挑战的最佳方略与出路,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在新的国际格局的建立过程中,中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为了摆脱在世界经济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除了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合作组织外,还积极为加入世贸组织而努力,并终于在2001年11月10日实现这一梦想。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利与弊?(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利大于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意味着我们抓住了经济全球化这个最重要、最宝贵的机遇。在享受WTO权利方面,如果利用得好,我们就可以更进一步扩大出口,更多地吸引外资,更恰当地保护和支持国内产业发展,更有效地对付某些WTO成员的贸易歧视。利用得不好,以上利益就难以充分获得,有的甚至会丧失。同样,在履行义务方面,如果我们能变开放压力为改革动力,变外来挑战为自身机遇,切实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大胆实行科技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可以减失增得,兴利除弊。总之,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任何国家已很难保持封闭的经济模式,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国际环境和自身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将自己的优势和国际环境中的有利条件结合起来,确定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合理位置,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我们中国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尽快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代已将这一重任交付给我们,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而奋斗。

第四篇:李克强达沃斯致辞:在开放与合作中重塑世界经济

李克强达沃斯致辞:在开放与合作中重塑世界经济

(2014年1月22日)

新年新起点,孕育新希望。世界经济论坛作为观察世界经济的风向标和“头脑风暴”的重要平台,在世界经济出现新的积极迹象、又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形势下,当能集思广益,传递信心,贡献良策。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G20、APEC等一系列多边经济机制的成员,经济现状和走向对世界经济有重要影响。当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为7.7%,从全球范围看,继续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6%,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是历年最多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分别增长7%和9.3%。经济整体呈现出增长较快、物价较稳、就业扩大、收入增加的良好态势。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进一步扩大。去年中国的进出口额、利用外资都实现了可观的增长,其中进口总额接近2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超过了900亿美元。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世界经济尚待复苏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这样一张“成绩单”来之不易,再次验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比数据更重要的是,去年,面对世界经济不景气、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一度加大甚至国际上有人认为中国经济会“硬着陆”的情况,我们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既不增加赤字,也不放松银根,而是积极有为,围绕“增活力、稳预期、促转型”,创新宏观政策调控方式,应对挑战。

一是从改革开放入手,着眼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力推动简政放权,释放改革红利。通过大量减少各级政府的审批事项、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放宽市场准入等举措,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调动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全年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达233万户,比上年增长30%。

二是明确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提出把经济增长7.5%左右、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以上作为下限,把物价上涨不超过3.5%左右作为上限。只要经济处于合理区间,就保持宏观政策稳定,主要靠结构改革、靠市场力量稳增长、促发展。这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稳定了社会预期。下半年以来,中国PMI指数在50%的临界点以上平稳抬升。

三是着力在调结构上下功夫。抓住市场潜力大、发展相对滞后的“短板”,着力加快服务业发展,连续推出促进信息、金融、养老、健康服务业等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着力推进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我们坚持以结构调整拉动内需和改善供给,坚持在扩大开放中扩大内需,继续发挥好内需的主动力作用。这些措施既利当前,更惠长远。去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7%。

中国宏观调控的创新理念与方式和形成的新经验,有助于中国经济在今后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继续拿到好成绩。而且,在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较多、国际市场对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动向异常敏感的情况下,中国稳定财政、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流动性,向国际市场发出了明确的稳定预期的信号,这也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负责任之举。

今年中国经济政策的基调是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我认为,这与国际社会对重塑世界经济的期待是吻合的。我们将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在推进结构调整中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升级,更加注重缩小城乡、区域这两大差距,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扩大就业、扶贫帮困,促进社会公正,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将为世界发展带来新机遇、增添新动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近几年世界经济在困境中复苏艰难的状况,对世界经济体系和格局的调整完善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当前虽然不少经济体复苏更加明显,但变数犹存,仍有许多不稳定因素,需要深度调整和变革。本次论坛年会以“重塑世界”为主题展开讨论,恰逢其时。

重塑世界经济,重要的是构建和完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经贸体系。国际社会应始终以多元、开放、包容、互惠为方向,继续维护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秩序与世界和平环境,坚持发挥好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框架的积极作用,探索各种形式的区域贸易安排,坚决反对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我们主张,不同发展水平和阶段的经济体,应当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摒弃零和博弈的做法,携手应对共同挑战。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双动力”和互补互利互惠的好局面,塑造合作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新格局。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平稳,世界和平与发展既有新的机遇,也面临许多挑战。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作出更多努力,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将坚定不移向现代化目标奋进,愿继续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踏上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的康庄大道。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冬天举办,这也预示着春天已经不远。

第五篇:重塑商业银行长期发展模式(一)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商业银行单纯的规模扩张型发展模式及其体制背景进行的讨论,从微观、宏观、结构与制度等四个角度研究商业银行长期发展模式的抉择问题。文章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在微观上,商业银行经营面临多元目标选择,如何最优地配比盈利、市场份额、可持续经营和金融产品优势是一个根本问题;第二,在宏观上,当前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型发展实质是一种顺周期式发展模式,一方面加剧了宏观经济波动,另一方面把自身置于流动性、违约和价格波动的三重风险中,因而有必要引入反周期的审慎发展理念;第三,在市场结构上,由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行业垄断与竞争格局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片面追求规模将必然导致商业银行融资成本上升和盈利空间收缩的问题,因而造成即使在短期也会存在规模与效益反向变动的情形,只有不断提高机构资产质量和金融产品与,服务质量才能获得有效益的规模扩张;第四,在制度上,外部信用制度和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构成了对机构目标与行为的双重激励;建立健康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塑造出一家健康的银行,也才能构筑起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降低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引言:金融体制转轨与银行发展模式抉择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银行业经营机制转轨,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素质已经有了较大提升,但是仍然有不少银行在走不计成本和风险、单纯追求规模扩张的发展路子。这种单纯规模扩张式的发展不仅会损害银行长远利益,而且还会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引发恶性竞争,加剧金融风险,乃至危及金融稳定。当一种扭曲的行为成为从单个银行到整个银行业的普遍现象时,我们就必须对这种发展模式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反思,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某个银行的个别行为描述。本文结合金融体制转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下银行业的内外两种环境的研究,从以下四个层面分析当前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问题。

一是微观层次。在经济与金融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商业银行内外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既不再是计划体制下的财政出纳,也没有完全转变为市场体制下以股东权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因而导致银行内部激励机制发生扭曲,单个银行往往面临多元目标选择:市场份额、短期效益、长期盈利性还是资产质量。银行业的两个基本特性决定了单个银行往往以市场份额扩张为首要目标,一是信贷交易的跨时性,即当期信贷质量必须在整个偿还期内才能得到最终检验;二是流动性,即只要存在负债(存款)扩张以保证备付金充足,则对存款人的支付是可以保证的。上述两个特性掩盖了风险,而银行的基本收入又体现为贷款存量与存贷利差的乘积,故银行自然有积极性不断扩张资产与负责。但是,当风险管理被忽视导致信贷资产质量恶化时,银行的脆弱性就充分暴露出来。海发行、部分地区农信社和大量的信托投资公司的惨痛教训就是明证。因此,对一家真正理性和审慎的商业银行而言,如何最优地在盈利、市场份额、可持续经营和金融产品优势等具体经营目标之间权衡取舍是一个根本问题。

二是宏观层次。根据我国乃至西方各国经济周期的基本经验,经济危机往往以某个产业的高涨为先导,继而是银行业基于良好的收益预期而对该行业大量融资,最后是产业萧条而导致银行危机,最后是经济全面衰退。20世纪80年代美国银行业遭受重创直接起因于对拉美国家境外贷款的盲目开拓以及对国内住房按揭贷款的热潮;90年代日本全面萧条又与银行业过度进入房地产业有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历次经济过热与治理整顿导致的“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也不能不使人们关注银行业支持重复建设的“作用”。因此,银行当前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型发展实质是一种“顺周期”式发展模式,一方面加剧了宏观经济波动,另一方面把自身置于流动性、违约和价格波动的三重风险中,因而有必要引入“反周期”的审慎发展理念。[!--empirenews.page--] 三是市场结构层次。在市场份额上,由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行业垄断与竞争格局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加之我国实行严格的存贷款利率管制,致使片面追求规模将必然导致商业银行融资成本上升和盈利空间收缩的问题,因而造成即使在短期也会存在规模与效益反向变动的情形,只有不断提高机构资产质量和金融产品与服务质量才能获得有效益的规模扩张。四是制度层次。外部信用制度和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构成了对商业银行目标与行为的双重激励。由于外部信用制度缺失,商业银行很难审慎地分析借款人的真实信用水平,因而往往导致缺乏以自主风险分析为基础的市场“跟风”行为:从政府项目贷款、上市公司融资、到支持民营经济,乃至房地产业,一哄而上的情形似乎更多一些,很多个案最终落实为借款人逃废债务而银行短期迅速膨胀的资产成为不良。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健康的法人治理结构,商业银行到底为谁经营的问题难以真正解决,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脱节导致银行行为呈现高度的内部人控制,于是银行经营者的利益高于商业银行法人利益,而个人利益的短期性必然导致整个机构以短期扩张为基本特征:前人铺摊子,后人收拾烂摊子的情形极为普遍,在单个银行如此,在整个银行业亦复如此。

因此,我们思考重塑商业银行长期发展模式问题绝非仅仅是单个银行的经营策略问题,而是事关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保证整个金融体系长治久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微观分析:从规模不经济到长期效益

(一)规模不经济:规模与利润的逆向变动

微观经济学对单个企业扩张有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理论分析,其基本观点是当企业产出规模扩张带来的净收益上升则称规模经济,反之则是规模不经济。不幸的是,商业银行的总体情况呈现典型的规模不经济,即使是一贯在理论上具有所谓“体制优势”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存在着规模与利润反向变动的趋势。一是资产扩张速度快于利润增长幅度,在存贷利差没有显著收缩的情况下必然意味着商业银行为规模扩张所付出的成本涨幅高于收入涨幅。2002年,10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增长30.67%,税前利润只增长11.54%。二是边际盈利水平的迅速收缩(见下表,为便于分析,下表所涉及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A、B、C和D代称)。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我们选取了一家规模较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A,两家总资产增幅超过40%的银行B和C,以及一家相对规模较小的银行D.我们发现,在2000—2002年间,规模较大的A银行呈现总资产与净利润的单纯反向变动:资产不断扩张而盈利持续下降,总资产利润率迅速收缩;股份制商业银行中规模较小的D银行也呈现总资产利润率不断下降的趋势;而近三年来资产规模扩张非常迅速的B银行和C银行也面临着总资产利润率先升后降的发展态势。这都说明了边际盈利收缩的明显趋势。

另外,规模与利润逆向变动也可以通过某些典型个案加以说明。据对某城市两家股份制银行分行近年经营情况的比较分析,2001年,一家银行通过大量吸收利率较高的保险公司协议存款等方式,存款规模一举超出另外一家银行,达到这家银行的1.2倍,但由于其资金成本过高,当年利润仅为这家银行的73%;2002年,其存款规模继续上升至这家银行的1.3倍,而利润却进一步下降至这家银行的72%。这个个案从一个侧面说明国内一些商业银行的盲目规模扩张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利润增长。问题还不仅仅在此,可悲的是,为一些业内人士所津津乐道的是那家追求短期规模膨胀的银行,而对于较好地控制融资成本、致力于信贷资产质量改善并能保持稳定盈利的银行却在体制、机制和理念上缺乏关注与总结。这反映了国内商业银行在某些基本经营理念上存在偏差。[!--empirenews.page--]

(二)追求规模:商业银行的一致性行为

如果是单个银行出现这一现象,我们尚可以从偶然性或该机构战略决策失误的角度进行研判的话,当商业银行整体出现该态势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从商业银行经营机制上寻求原因了。根据从现象到本质的基本分析逻辑,我们首先观察盛行于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表象。一是以规模论英雄。一些银行管理人员认为,银行经营就是要做大规模,只有大的才是好的。存款越多越好,不计成本;贷款越多越好,不问质量。在机构布局上,拼命设网点、铺摊子,招兵买马,盲目追求分支机构扩张;在业绩考核上,唯以规模论英雄,只要存贷款规模上去了,就可以一白遮百丑;在激励机制上,揽存多的员工奖励就多,规模大的支行,行长升迁就快。有的银行甚至把能够带来多少存款作为任命干部的标准。二是不择手段拉存款。为了拉存款,国内银行的做法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银行在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身上打注意,如非正常的礼尚往来、出国访问、高待遇聘请其亲属到银行工作,等等;有些银行通过支付高额利息吸收大量协议存款,以牺牲利润为代价制造表面繁荣;有些银行为了派生存款,想方设法绕开风险控制,降低审查条件发放贷款,结果造成不良资产大量累积;还有些银行采用循环办理承兑和贴现、放大银行信用的手法虚增存款。三是利率恶性竞争。在贷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对于优质客户和战略客户,低风险对应低收益,适当降低贷款利率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但是,有些银行滥用利率手段非理性争夺市场,银行之间甚至一家银行内部分支行之间,相互降低贷款利率去抢客户,尤其是在利率已经实行了市场化的外币贷款业务领域更是如此,一些外币贷款定价已经接近大额外币存款成本,根本无法对信用风险和运营成本进行补偿。四是绩效考核上的当期帐面利润导向。目前,绝大部分国内银行绩效考核是以当期帐面利润为主,这样,各级银行经营管理者对经过风险调整后的真实利润和长期盈利能力就不太关心。所以,绝对的增加贷款似乎是经营的唯一原则与出路,因为目前贷款仍是名义收益率最高的资产项目,至于是否过度承担信用风险,影响未来的利润,是否应在当期利润中做扣除,则或者是根本没有认识;或者是认识到了,但由于财务体系和考核体系等各种原因不需要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

(三)长期效益:目标模式的校正

对于上述片面追求规模的行为,一个直观的判断是: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出现了偏差。我们反对简单地把优先规模扩张的行为归结为计划经济的遗产,这是因为,正如科尔内著名的《短缺经济学》所描述的,在真正的计划经济下,投资冲动不在于收入激励,而在于错误的计划导致的盲目性。因此,我们必须把目光集中到当前金融转轨时期的特殊性上来。

第一,金融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共同点是理论上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和实践上的放权让利;而在一个缺乏对风险严格认识与控制的银行体系中,放权意味着缺乏有效监督,让利意味着银行经营目标潜移默化的改变。这就导致了一种扭曲的激励:每个具体银行经营者都有积极性扩张负债与资产规模,获取与之挂钩的收入,而这种扩张是缺乏风险监控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银行业普遍存在的账外经营和高息揽储就是激励扭曲的结果。存款是放贷的基础,信贷意味着本机构的收入,而本机构收入越高则经办者个人收入水涨船高。因此,落脚点是个人收入(当然还有其他的“荣誉和利益”),出发点是存款扩张。此时,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机构的可持续经营等基本目标都烟消云散。[!--empirenews.page--] 第二,银行业的两个基本特性决定了单个银行往往以市场份额扩张为首要目标,一是信贷交易的跨时性,即当期信贷质量必须在整个偿还期内才能得到最终检验,而经营者关心的只是即期收入,因而忽视审慎管理,追求规模扩张;二是流动性,即只要存在负债(存款)扩张以保证备付金充足,则对存款人的支付是可以保证的。因此,经营者就有动力进一步不惜成本拉存款,只要存款有保证则经营就得以维持。在上述两个特性主导下,银行经营者扩张贷款以获取个人利益,扩张存款以维持机构短期经营的行为倾向暴露无疑。在贷款质量得不到保障时,银行必然两面受敌:一是坏账累积导致的收入收缩,二是必须支付巨额存款成本。

因此,对一家真正理性和审慎的商业银行而言,正确的经营目标才是第一性的,换句话说,如何最优地在盈利、市场份额、可持续经营和金融产品优势等具体经营目标之间权衡取舍是一个根本问题。这需要解决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一是短期回报与长期盈利的权衡问题。尽管长期盈利是短期收益的总和,但是这不是一个算术和,而是一个风险加权的和。这就需要银行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的更新。首先,我们能不能用科学的方法评估风险;其次,我们有没有有效的机制防范风险;第三,我们有没有科学的手段控制风险。当风险得到控制,则短期回报与长期盈利才能得到统一,也才能避免前人制造风险,后人处置风险的恶性循环。

二是有效扩张与无效扩张的矛盾问题。发展是硬道理,无效扩张却绝对没有道理。根据以上分析,当务之急是校正扭曲的激励机制。既然以存款论英雄和以规模考核收入导致了恶性竞争和高风险,那么以效益论英雄和以风险加权后的规模考核收入就必然可以控制风险,并激励商业银行真正着眼于依靠高效率金融服务扩张市场份额。

三是最终目标、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间的界定问题。对中央银行而言,高增长、低通胀是最终目标,货币供应量是中间目标,公开市场操作是操作目标。对商业银行而言,似乎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表述为:长期稳定盈利(或者说不断增长的市值)是最终目标,拨备后的利润是中间目标,提供有竞争力、高质量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特别是优质信贷资产)是操作目标。正如中央银行实际关注的是中间目标一样,商业银行关注的应该是在持续经营期间扣除风险加权后各期利润的贴现值。当然,利润必须通过金融产品供给而获取,因此,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的基本出发点,长期保持信贷资产高质量是商业银行发展的第一主题。这样,我们确立丁商业银行的新目标模式:通过风险控制下的金融服务赢得短期和长期利润,通过持续的利润现金流获得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扩张,商业银行经营必然得以从规模不经济走向规模经济。

下载【1】《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1】《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宁都发展,重塑宁都形象”学习体会

    “加快宁都发展,重塑宁都形象”学习体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县委十三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弘扬苏区精神,转变干部作风,加快宁......

    世界经济论坛金融发展报告 香港连续两年列榜首

    香港连续两年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金融发展报告中列居榜首之位。 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自2008年开始每年发表金融发展指数和相关报告。《2012年金融发展报告》对全......

    历史:5.3《世界经济的发展》复习教案

    历史:5.3《世界经济的发展》复习教案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2016年世界互联网发展乌镇报告

    《2016年世界互联网发展乌镇报告》 (2016年11月18日) 目 录 序 言 一、互联网进一步普及,推动弥合数字鸿沟 二、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交流互鉴不断深化 三、数字经济持续发展,各方共......

    2013至2014年度世界空中力量发展报告

    2013至2014年度世界空中力量发展报告 2014年1月,世界著名的航空专业杂志—《国际飞行》公布了2013至2014年度世界空中力量发展报告,报告中对全球军用航空器发展和空中作战力量......

    “加快宁都发展、重塑宁都形象”学习资料

    人民日报评论员: 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贯彻好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是在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民主、团结、和谐、务实的大会,凝聚了共识,提振了......

    世界发展纵横谈

    世界发展纵横谈星火图文 1 曾获“全国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的《科学发现纵横谈》一书的作者是谁? B 苏步青 王梓坤 杨牧之 《天问》和《天问?序》的作者分别是哪两位? B 孔......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读书报告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读书报告 要求: 1、在指定书目中选取感兴趣的一本著作阅读并写出读书报告; 2、读书报告字数在1500字以上,引用格式规范; 3、提交时间:2014.5.7提交; 指定参考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