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设计

时间:2019-05-13 17:2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化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化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设计》。

第一篇:现代化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设计

现代化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设计

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是计算机机房建设的很重要的环节。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计算机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要求。因此,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具有绿色理念的现代化机房。一个现代化的数据中心建设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装饰装修系统工程、供配电系统工程、空调和新风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防雷系统工程以及消防系统工程等。而每个系统工程又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又由若干个单项工程组成。正是由这些不可再分的单项工程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数据中心的有机体。

装饰装修系统

1.1 设计理念

机房内的装饰设计从风格上一般力求简洁、明快;从使用功能上吊顶和地板可拆卸以便维护,甚至有的用户要求墙面也要做到可拆卸;从功能分区上要遵循机房使用的一些基本需求,如更衣室、缓冲间、主机房、维修间、备品备件室、监控中心、参观走廊等都是必备的功能划分;从平面布局上力求合理和实用;从层高的考虑上不可一味追求大空间,这样会加大空调的配置,也不能太过低矮会造成压抑等不适感,同时过矮的情况下如果摆放机柜过密还会影响机柜操作区域的照度;层高一般宜在2400mm左右,不宜高于3000mm,不宜低于2200mm.1.2 设计要点

(1)隔断的设计

为了保证机房内不出现内柱,机房建筑常采用大跨度结构。针对计算机系统的不同设备对环境的不同要求,便于空调控制、灰尘控制、噪音控制和机房管理,往往采用玻璃隔断墙将大的机房空间分隔成较小的功能区域。机房外门窗多采用防火防盗门窗,机房内门窗一般采用无框大玻璃门,这样既保证机房的安全,又保证机房有通透、明亮的效果。

(2)地面设计 在机房工程的技术施工中,机房地面工程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房地板一般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活动地板具有可拆卸的特点,因此,所有设备的导线电缆的连接、管道的连接及检修更换都要方便。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在很多无人办公的配电机房,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抗静电地板或者抗静电地板漆的地面设计,这样的好处是节省了空间和成本,在层高受限制且采用上走线方式的配电室特别适用。地板的铺高一般在300mm左右,但是随着网络服务器等设备的发热量的增加,需要更大的地板下空间来实现空调的送风和配电的线槽敷设。

(3)吊顶的设计

计算机机房内的吊顶设计宜采用金属板材,其一,满足防火规范;其二,不起尘、不掉纤维,可保证机房洁净度;其三,模数化的成品材料便于灯具、风口等设备的布置;其四,便于现场装配施工,缩短工期,且因避免现场二次加工而能充分保证产品质量。在大多数的通信机房设计里面,目前也较多采用无吊顶式的设计方案,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有效降低装修的成本。但与有吊顶的房间比,由于空间的加大会增加空调配置以及增大气体灭火保护区的容积,而这些投资往往有时候会超过装修节省的费用,而且美观性会大打折扣。因此在设计吊顶时要综合考虑如下因素:层高限制、美观影响、投资限制。

(4)墙面的设计

计算机机房内的墙面一般宜采用金属板材。其一,装饰效果好;其二,便于厂家根据现场测量的尺寸定制加工确保质量;其三,便于现场装配化施工,提高效率;其四,防火性能好,满足消防规范的要求。以前曾较多地使用铝塑板来做墙面的装饰,但因其不可拆卸,而且现场粘贴还会产生污染,防火性能比金属板差,因此逐渐淡出了设计师的视线。乳胶漆有时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从防火性能和成本上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对于需要在墙体内隐蔽走线的时候,施工的难度就会加大。

1.3 绿色理念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在现代化的数据中心建设中,作为设计师必须强调绿色设计概念。所谓绿色设计是指环保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在装饰设计中,首先从平面规划上注意不要追求超大、超宽、超高。其次从选材上必须选用绿色环保产品。在用材方面不要一味追求奢华、高价,要选择与投资规模和使用功能最匹配的设计方案和材料。再有就是设计时要考虑今后几年的发展,一些房间的功能可以通过隔断的改造轻松合并,这样就赋予了计算机机房新的含义,而不是不能改造,只好最终废弃重建。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

2.1 设计理念

数据中心的负载大都是用于存储重要信息的服务器,任何的电力系统事故都将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供配电设计力求安全可靠、系统清晰,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能。

2.2 设计要点

计算机机房负载分为主设备负载和辅助设备负载。主设备负载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计算机外部设备及机房监控系统,这部分供配电系统称为“设备供配电系统”,它对供电质量要求非常高,应采用UPS供电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要求较高的机房项目中,UPS可采用直接并机技术。辅助设备负载指空调设备、动力设备、照明设备、测试设备等。“辅助供配电系统”的供电由市电直接供电。机房内的电气施工应选择优质电缆、线槽和插座。插座应分为市电、UPS及主要设备专用的防水插座,并注明易区别的标志。照明应选择机房专用的无眩光高级灯具。机房供配电系统是机房安全运行的动力保证,机房往往采用机房专用配电柜来规范机房供配电系统,保证机房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合理。机房一般采用市电、柴油发电机组双回路供电,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主要的后备动力电源,运行成本较低。机房接地系统是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性信息处理工程,是机房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接地系统是否良好是衡量一个机房建设质量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机房一般具有四种接地方式: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直流工作地和防雷保护地。在机房接地时应注意两点:(1)信号系统、电源系统、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不应使用共地回路。(2)灵敏电路的接地应各自隔离或屏蔽,以防止地回流和静电感应而产生干扰。机房接地宜采用综合接地方案,综合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2.3 绿色理念在设计中的运用

大型数据中心为了完成企业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任务,设置了几十台、上百台、甚至上千台的服务器,以及供服务器存放数据的大量磁盘阵列等设备,为了协同工作,这些设备还要通过网络级联起来,并且还有协同工作软件和设备把它们管理起来,这就造成设备众多、效率低下、占地空间很大,机房的供电、静音、空调、散热等问题都一一显示出来。因此综合起来,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为它面临着诸多要解决的问题,对于IT行业来讲,主要就是提高IT设备(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的电能利用率,尽量降低电能的热损耗,此外,在提高计算密度的同时,通过新的散热技术和数据中心的整体设计来解决散热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和分析数据中心应用的具体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提高数据中心效能和降低电力损耗以及减少占地空间的整体目标。空调和新风系统

3.1 设计理念

一般情况下,空调的设计要考虑备份,因为服务器设备工作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一旦空调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机房内温度激升造成停机丢失数据等不可逆转的损失。因此一般考虑一用一备,或者两用一备的方式。一般不主张在数据中心内安装水冷机组,避免漏水事故造成停电。

3.2 设计要点

机房精密空调系统的任务是为保证机房设备能够连续、稳定、可靠地运行,需要排放机房内设备及其它热源所散发的热量,维持机房内恒温恒湿状态,并控制机房的空气含尘量。为此要求机房精密空调系统具有送风、回风、加热、加湿、冷却、减湿和空气净化的能力。机房精密空调系统是保证良好机房环境的关键设备,应采用恒温、恒湿精密空调系统。机房新风换气系统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给机房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二,维持机房对外的正压差,避免灰尘进入,保证机房有更好的洁净度。机房内的气流组成形式应结合计算机系统要求和建筑条件综合考虑。新排风系统的风管及风口位置应配合空调系统和室内结构来合理布局,其风量根据空调送风量大小和机房操作人员数量而定,一般取值是每人新风量为50m3/h,新风换气系统可采用吊定式安装或柜式机组,通过风管进行新风与污风的双向独立循环。

新风换气系统中应加装防火阀并能与消防系统联动,一但发生火灾事故,便能自动切断新风进风。如果机房是无人值守的则没必要设置新风换气系统。

3.3 绿色理念在设计中的运用

空调和新风的设计和配电一样,也是数据中心的核心内容。空调的热交换一直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热量的计算尽量准确,避免很大的冗余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虽然水冷机组要慎用,但是在防护得当措施得力的情况下,使用水冷机组将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人员办公区,空调的设计更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不能超量设计。

建筑智能化系统

4.1 设计理念

智能化设计在计算机机房建设中日益显示出重要的地位,其着眼于利用先进的设备和软件技术对数据中心内的人员和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方便操作人员对数据中心进行维护。

4.2 设计要点

机房监控系统的规模不大,却是建立机房安全防范机制不可缺少的环节,能够24小时监视并记录下机房内发生的任何事件。机房门禁系统多采用非接触式智能IC卡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可灵活、方便地限定进入机房的人员、时间、权限,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保证机房的安全。机房的水患来源主要有:机房顶棚屋面漏水;机房地面由于上下水管道堵塞造成漏水;空调系统排水管设计不当或损坏漏水;空调系统保温不好形成冷凝水。机房水患影响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机房运行瘫痪。因此,机房漏水检测是机房建设和日常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除施工时对水害重点注意外,还应安装漏水检测系统。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房计算机系统及其环境设备均日益增多,机房环境设备(如供配电系统、UPS、空调、消防系统、保安系统等)必须时刻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因此,对机房动力设备及环境实施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机房环境及动力设备监控系统主要是对机房设备(如供配电系统、UPS、防雷器、空调、消防系统、保安门禁系统等)的运行状态,温度、湿度、洁净度,供电的电压、电流、频率,配电系统的开关状态,测漏系统等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历史数据,实现对机房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的管理功能,为机房高效的管理和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保证。

4.3 绿色理念在设计中的运用

在智能化设计中要根据自身数据中心的特点和投资情况综合考虑,不能一味追求最好的产品和技术,应该理性选择合适的方案。比如在设计保安监控系统时,有的用户要求24小时不间断录像,这在实际应用中大可不必。可以选用追踪动态录像产品,一旦监控区域有移动目标出现时自动启动录像功能,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对存储介质的需求,从而节省大量的投资。另外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否则新的产品和技术出现以后其升级改造会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防雷系统

5.1 设计理念

防雷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国内外有很多关于数据中心的雷击报道。数据中心一般要实现三级防雷保护。

5.2 设计要点

机房雷电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对直击雷的防护主要由建筑物所装的避雷针完成;机房的防雷(包括机房电源系统和弱电信息系统)工作主要是防感应雷引起的雷电浪涌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过电压。

5.3 绿色理念在设计中的运用

在满足国家规范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各地方气象部门的具体规定。在弱电防雷方面一定要结合实际。曾经碰到过一个案例,用户要求对局域网的每一个终端模块进行防雷设计,结果投资呈十倍以上的增长。实际上如果加以改进,既可以有效地起到防雷的作用,又可以大幅减少投资。

消防系统

6.1 设计理念

数据中心的消防设计要注重对人员和设备均不造成伤害,而且一定要注意与电气系统、空调系统的联动。

6.2 设计要点

机房应设气体灭火系统,气瓶间宜设在机房外,为管网式结构,在屋顶上设置喷嘴,火灾报警系统由消防控制箱、烟感、温感联网组成。机房消防系统应采用气体消防系统,常用气体为七氟丙烷。

6.3 绿色理念在设计中的运用

设计时要考虑喷射的气体必须无毒,对人员无害,对服务器设备不造成机械性的损伤。因此,产品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同时要结合装修设计,合理分区,合理设计层高等,这样可以优化消防的设计,减少药剂的使用量,节约资金。我国的现状

7.1 需要建设数据中心的单位对“绿化”认识不足

目前绝大多数需要建立大型数据中心的单位,对数据中心“绿化”认识不足。在系统规划时,只是看到了数据中心的处理能力如何,磁盘阵列要多大,网络怎么规划,UPS如何配置等情况。而对数据中心的能耗、空调、环保设计还缺乏认识,或者根本没有把数据中心的节能、降耗、运营成本等进行综合考虑。节能减排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还需要加大力度提高IT行业对建设“绿色数据中心”的认识,并且要求任何单位在进行数据中心规划时,都要考虑数据中心的“绿化”问题。

7.2 真正做到节能、降耗的IT产品还不多,用户选

择空间不大

数据中心的“绿风”虽然已经吹起,市场潜在需求很大,但技术驱动的动力不足,也就是说,真正能保证数据中心的效能又节能、降耗、环保的IT产品少,无论是服务器、网络、存储还是UPS等品种少,门类不全,希望IT业生产厂商和研制单位尽快研制出数据中心“绿化”的系列产品,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中,充分发挥技术驱动的作用。

7.3 数据中心整体架构需要变革

实际上目前使用的服务器架构已经沿用了几十年了,存在问题已经浮出水面,刀片机的问世使服务器的架构设计向前迈进了一步,但也带来了通风散热的问题,数据中心众多的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虽然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但实际上仍是一个个独立的群体。数据中心设备的整合、优化,进行集约化、集成设计已经提到了日程。实现提高服务器的效率和整个数据中心的效能,具有节能降耗和降低整体成本的功能,这就要求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的体系架构设计必须变革,用户在期待新一代服务器时期的到来。

7.4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缺少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春风已经吹起,但是什么是绿色数据中心,绿色数据中心应该参照什么标准设计等等,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和标准,这对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发展不利。要更快地出台这方面规范和标准,指导数据中心的建设。

结束语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取决于IT技术发展的驱动,而且也和建筑技术发展有关。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的结合可以更有力地驱动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向前发展,在看到了希望和前途的同时,也要认识到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第二篇:数据中心机房建设

关于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建议

通过现场实地勘查,结合实际需求,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需要首先考虑以下问题:

1、机房承重问题

机房设备中,最重的是UPS电池柜,根据机房规划设备数量及未来扩容发展核算需要配备UPS功率为30KVA,断电三小时续航能力需要配备三个电池柜,共计96块电池,电池重量合计为3200公斤,电池柜触地面积约2平米,因此要求机房地板承重达到2000KG/㎡。

2、机房空调噪声问题

根据机房面积及设备数量,综合考虑未来扩展等因素,需要配备空调功率为25KW,机房铺设防静电地板,采用下送风方式。

关于采用水冷式空调,跟多个空调厂商进行沟通,水冷式空调对安装环境有要求,如果单独给一台空调建冷却塔有点浪费,可以利用整个楼的中央空调冷却塔,需要提供冷却塔对进水温度、回水温度要求,据此选择合适的空调,另外因机房空调为全年24小时运行,中央空调一般只在夏季运行,到冬季冷却塔只给一台机房空调使用,造成资源浪费,且增加维护成本。因此采用水冷式空调方案有一定局限性。

关于噪声问题,机房空调噪声主要来源于空调压缩机和送风机,此外还和空调功率有关。

即使采用水冷式空调,压缩机噪声减少,送风机噪声是一样的。

因此我们推荐风冷式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可以通过对空调进行部分降噪处理,如加装吸音棉,对空调进行减震处理等,同时在机房装修时对墙壁及门窗进行隔音处理,以减少噪声对其它办公区的影响。

3、机房面积

根据当前各业务系统硬件设备规划及未来扩容发展,需要6-7台标准服务器机柜(600*1000*2000),加上UPS及空调安装位置,同时考虑安装、调试、维修等操作空间,以及机房散热、空气对流等因素,建议机房面积达到50㎡左右。机房布局详见机房布局图。

第三篇:TIA942数据中心建设标准

《 EIA-942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

目录 范围........................................................................................................................................9 1.1 1.2 2 概要................................................................................................................................9 标准化的参考书目........................................................................................................9

术语、首字母的缩写词、缩写词和测量单位的定义........................................................9 2.1 2.2 2.3 2.4 概要................................................................................................................................9 术语的定义..................................................................................................................10 首字母的缩写词和缩写词..........................................................................................14 测量单位......................................................................................................................16 3 数据中心设计总论.........................................................................................................16 3.1 3.2 3.3 3.4 概要..............................................................................................................................17 数据中心空间与其它建筑物空间的关系..................................................................17 分级..............................................................................................................................18 包含专业考虑..............................................................................................................18 数据中心电缆系统基础设施..............................................................................................19 4.1 数据中心电缆系统结构的基本要素..........................................................................19 数据中心电信空间和相关布局..........................................................................................20 5.1 5.2 概述..............................................................................................................................20 数据中心结构..............................................................................................................20

要素......................................................................................................................20 简化的数据中心布局..........................................................................................21 5.2.1 5.2.2 5.3 计算机房要求..............................................................................................................23

概述......................................................................................................................23 位置......................................................................................................................23 接入......................................................................................................................24 建筑设计..............................................................................................................24 环境设计..............................................................................................................25 电设计..................................................................................................................26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4 防火......................................................................................................................27 水渗透..................................................................................................................27

入口房间要求..............................................................................................................27

概述......................................................................................................................27 位置......................................................................................................................28 数量......................................................................................................................28 接入......................................................................................................................28 在入口地板下的管道路线..................................................................................28 提供接入和服务的空间......................................................................................28 建筑物入口终端..................................................................................................29 建筑设计..............................................................................................................29 防火......................................................................................................................32 水渗透..................................................................................................................32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4.10 5.5 主要分布区域..............................................................................................................32

概述......................................................................................................................32 位置......................................................................................................................32 设施要求..............................................................................................................33 5.5.1 5.5.2 5.5.3 5.6 水平分布区域..............................................................................................................33

概述......................................................................................................................33 位置......................................................................................................................33 设施要求..............................................................................................................33 5.6.1 5.6.2 5.6.3 5.7 5.8 5.9 5.10 5.11 5.11.1 5.11.2 区域分布区域..............................................................................................................34 设备分布区域..............................................................................................................34 电信机房......................................................................................................................34 数据中心支持区域..................................................................................................34 机架和机柜..............................................................................................................35 概述......................................................................................................................35 “热”和“冷”通道..........................................................................................35

5.11.3 5.11.4 5.11.5 5.11.6 5.11.7 5.11.8 6 设备布置..............................................................................................................36 放置有关的地板砖网格......................................................................................36 入口地板瓷砖切割..............................................................................................37 在入口地板上的机柜安装..................................................................................37 详细说明..............................................................................................................37 在入口房间、主要分布区域和水平分布区域的机柜和机架..........................39

数据中心电缆系统..............................................................................................................40 6.1 6.2 概述..............................................................................................................................40 水平电缆......................................................................................................................40

概述......................................................................................................................40 布局......................................................................................................................41 水平电缆距离......................................................................................................41 被验证过的媒介..................................................................................................43 6.2.1 6.2.2 6.2.3 6.2.4 6.3 主干电缆......................................................................................................................44

概述......................................................................................................................44 布局......................................................................................................................44 冗余电缆布局......................................................................................................45 被验证过的媒介..................................................................................................45 主干电缆距离......................................................................................................46 6.3.1 6.3.2 6.3.3 6.3.4 6.3.5 6.4 6.5 选择媒介......................................................................................................................46 中央光纤电缆..............................................................................................................47

介绍......................................................................................................................47 指导方针..............................................................................................................48 6.5.1 6.5.2 6.6 7 电缆传输性能和测试要求..........................................................................................49

数据中心电缆路径..............................................................................................................49 7.1 7.2 7.3 概述..............................................................................................................................49 数据中心电缆安全......................................................................................................49 电源和电信电缆的分离..............................................................................................50

7.3.1 7.3.2 7.3.3 7.4 电源和螺旋双绞电缆的分离..............................................................................50 对可调电源分离要求的实施..............................................................................51 光纤和铜缆的分离..............................................................................................51

电信入口路径..............................................................................................................52

入口路径类型......................................................................................................52 入口路径分类......................................................................................................52 入口路径规模......................................................................................................52 7.4.1 7.4.2 7.4.3 7.5 接入地板系统..............................................................................................................52

概述......................................................................................................................52 电信电缆的电缆桥架..........................................................................................52 接入地板性能要求..............................................................................................52 地板砖切割边饰..................................................................................................53 接入地板下的电缆类型......................................................................................53 7.5.1 7.5.2 7.5.3 7.5.4 7.5.5 7.6 高架的电缆桥架..........................................................................................................53

概述......................................................................................................................53 电缆桥架支持......................................................................................................54 电缆桥架路线协调..............................................................................................54 7.6.1 7.6.2 7.6.3 8 数据中心冗余......................................................................................................................54 8.1 8.2 8.3 8.4 8.5 8.6 8.7 介绍..............................................................................................................................54 冗余维护口和进入路径..............................................................................................55 接入运营商服务的冗余..............................................................................................56 入口房间的冗余..........................................................................................................56 主要分布区域的冗余..................................................................................................56 主干电缆的冗余..........................................................................................................57 水平电缆的冗余..........................................................................................................57

A.1.1 T-1,E-1,T-3和E-3电路距离...................................................................................58 A.1.3 其它应用距离..................................................................................................................61 A.3 主要分布区域的功能分区..................................................................................................61

A.3.1 螺旋双绞主要交叉连接..................................................................................................62 A.3.2 同轴的主要交叉连接......................................................................................................62 A.4 水平分布区域的功能分区..................................................................................................62 A.5 电信设备的电缆..................................................................................................................63 A.6 末端设备的电缆..................................................................................................................63 A.8 铜缆设计考虑......................................................................................................................63 B.2 地板空间的标识图..............................................................................................................63 B.3 机柜和机架的标识图..........................................................................................................64 B.4 接插线面板的标识图..........................................................................................................65 3)接插线面板连通性标识符....................................................................................................65 B.5 电缆和接插线标识符..........................................................................................................66 AQ03-B01/AJ05-A01.....................................................................................................................67 C.1 接入运营商的协调...............................................................................................................67 C.1.1 概述...................................................................................................................................67 C.1.2 提供给接入运营商的信息...............................................................................................67 C.1.3 接入运营商应该提供的信息..........................................................................................68 C.2 在入口房间接入运营商的划分..........................................................................................68 C.2.1 组成..................................................................................................................................68 C.2.2低速电路的划分...............................................................................................................69 3)ISDN BRI S/T INTF(INTL):到对1和2(蓝色和桔黄色)上的2对交叉连接................70 5)E1T1:到对1和3(蓝色和绿色)上的2对交叉连接..........................................................70 C.2.3 T-1电路的划分................................................................................................................70 3)ISDN BRI S/T INTF(INTL):到对1和3(蓝色和绿色)上的2对交叉连接...................71 5)E1T1:到对1和2(蓝色和桔黄色)上的2对交叉连接.....................................................71 C.2.4 E-3和T-3电路的划分....................................................................................................72 C.2.5 光纤电路的划分..............................................................................................................73 D.1 概述......................................................................................................................................73 E.1 概述.......................................................................................................................................74

F.1 概述.......................................................................................................................................74 F.2 建筑位置选择考虑..............................................................................................................75 F.3 供电位置选择考虑...............................................................................................................76 F.4 机械位置选择考虑...............................................................................................................76 F.5 电信位置选择考虑...............................................................................................................76 F.6 安全位置选择考虑..............................................................................................................77 F.7 其它位置选择考虑..............................................................................................................77 G.1 概述.......................................................................................................................................78 G.1.1 冗余总论...........................................................................................................................78 G.1.2 分级总论...........................................................................................................................78 G.2 冗余......................................................................................................................................79 G.2.2 N+1冗余...........................................................................................................................79 G.2.4 2N冗余.............................................................................................................................79 G.2.6 热机维护和测试能力......................................................................................................79 G.2.7 容量和规模......................................................................................................................79 G.2.8 隔离..................................................................................................................................79 G.2.9 数据中心分级G.2.9.1 概述.........................................................................................80 G.2.9.2 级别1数据中心——基本的....................................................................................81 G.2.9.3 级别2 数据中心——冗余组件..............................................................................81 G.2.9.4 级别3数据中心——同时维护................................................................................81 G.2.9.5 级别4数据中心——故障容忍................................................................................81 G.3 电信系统要求....................................................................................................................82 G.3.1 电信分级........................................................................................................................82 G.3.1.1 级别1(电信)........................................................................................................82 G.3.1.2 级别2(电信)........................................................................................................83 G.3.1.3 级别3(电信)...........................................................................................................83 G.3.1.4 级别4(电信)...........................................................................................................84 G.4 建筑和结构要求..................................................................................................................85

G.4.1 概述..................................................................................................................................85 G.4.2 建筑分级..........................................................................................................................86 G.4.2.1 级别1(建筑)...........................................................................................................86 G.4.2.2 级别2(建筑)...........................................................................................................86 G.4.2.3 级别3(建筑)............................................................................................................87 G.4.2.4 级别4(建筑)...........................................................................................................88 G.5 电系统要求..........................................................................................................................88 G.5.1 一般电要求......................................................................................................................88 G.5.1.1 有效用的服务入口和主要的分布..............................................................................88 G.5.1.2 备用发电机..................................................................................................................89 G.5.1.3 不间断电源(UPS)....................................................................................................90 G.5.1.4 计算机电源分布...........................................................................................................92 G.5.1.5 建筑物接地和照明保护系统......................................................................................93 G.5.1.6 数据中心接地基础设施..............................................................................................94 G.5.1.7 计算机和电信机柜和框架接地..................................................................................95 G.5.1.7.1 机架框架接地导体..................................................................................................95 G.5.1.7.2 机架接地连接点......................................................................................................95 G.5.1.7.3 连接机架..................................................................................................................95 G.5.1.7.4 连接数据中心接地基础设施..................................................................................96 G.5.1.7.5 机架连续性接地......................................................................................................96 G.5.1.8 安装在机架中的设备的接地.......................................................................................97 G.5.1.8.1 设备底盘接地...........................................................................................................97 G.5.1.9 电子静态放电腕带.......................................................................................................97 G.5.1.10 建筑物管理系统........................................................................................................98 G.5.2 电分级..............................................................................................................................98 G.5.2.2级别2(电)................................................................................................................98 G.5.2.3级别3(电)................................................................................................................99 G.5.2.4级别4(电)..............................................................................................................100

G.6 机械系统要求....................................................................................................................101 G.6.1 一般机械要求................................................................................................................101 G.6.1.1 环境空气....................................................................................................................101 G.6.1.2 流通空气....................................................................................................................101 G.6.1.3 计算机房空调............................................................................................................101 G.6.1.4 泄露探测系统............................................................................................................102 G.6.1.6 管道系统....................................................................................................................102 G.6.1.7 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措施............................................................................................102 G.6.1.8 加热、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中的水................................................................102 G.6.1.9 排水管........................................................................................................................102 G.6.1.10 防火系统..................................................................................................................102 G.6.1.11 水抑制-预先执行抑制............................................................................................104 G.6.1.12 气体的抑制-清洁的试剂防火抑制........................................................................104 G.6.1.13 手提式灭火器..........................................................................................................105 G.6.2 机械的分级....................................................................................................................105 G.6.2.1 级别1(机械的).....................................................................................................105 G.6.2.2 级别2(机械的).....................................................................................................106 G.6.2.3 级别3(机械的).....................................................................................................106 G.6.2.4 级别4(机械的).....................................................................................................107 H.1 小型数据中心设计范例....................................................................................................128 H.2 公司数据中心设计范例....................................................................................................129 H.3 国际互联网数据中心设计范例........................................................................................130 范围

1.1 概要

本标准详细说明数据中心和机房的最低要求,包括单一租用企业的数据中心和多个租用内部宿主的数据中心。本文中提出布局的目的是适合任何规格的数据中心。

1.2 标准化的参考书目

下列标准包括规定,通过本文中的参考书目,组成了本标准的规定。在发行时,版本是有效的。所有的标准是可以修订的,以本标准为基础的协议被鼓励去研究应用本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² ANSI/TIA/EIA-568-B.1-2001, 商业建筑电信电缆标准:第一部分:基本要求;² ANSI/TlA/EIA-568-B.2-2001, 商业建筑电信电缆标准:第二部分:平衡的双绞电缆元件

² ANSI/TIA/EIA-568,B.3-2000, 光导纤维电缆元件标准; ² AN Si/TIA-569-B, 商业建筑电信路径和空间标准; ² ANSI/TIA/EIA-606-A-2002, 商业电信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² ANSI/TIA/EIA-J.STD-607-2001, 商业建筑接地和焊接的电信要求 ; ² ANSI/TIA-758-A, 消费者拥有的户外工厂电信电缆标准; ² ANSI/NFPA 70-2002, 国家电子代码; ² ANSI/NFPA 75-2003, 保护信息技术设备标准; ² ANSI T I.336, 通用电信构成的工程要求;

² ANSI-T1,404, 网络和消费者安装界面-DS3 和金属界面规范;

² ASHRAE(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数据处理环境热量指导方针; ² Telcordia GR-63-CORE, NEBS(TM)要求: 物理保护; ² Telcordia GR-139-CORE, 中心办公室同轴电缆的基本要求。术语、首字母的缩写词、缩写词和测量单位的定义

2.1 概要

这个条款包括有特别技术意义或本标准唯一的技术含义的术语、首字母的缩写词、缩写词。

也包括了适合于个别条款的特殊定义。

2.2 术语的定义

在这个子条款中的一般的定义由电信基础设施标准全部阐明。详细的要求可以在标准化的条款中找到。为了本标准的使用,应用了下列定义。

接入地板(access floor):一个由完全可抽取的、可互相交换的用于支持和调节底座或支撑板(或两者都有)的、允许使用上面区域的基底面板组成的系统。

接入运营商(access provider):任何与客户之间传输电信信号的设备操作者。管理(administration):需要移动、增加和改变电信基础设施的标注、鉴定、文件和用法的方法。

主干电缆(backbone cable):在下列任何空间中两者之间的设备(如:路径、电缆或导线):1)电信房、通用电信房、基层服务终端、入口设备、设备房、和通用设备房。2)在数据中心,在下列任何空间中两者之间的设备(如:路径、电缆或导线):入口房间或空间、主要分布区域、水平分布区域、电信房。

连接(bonding):电传导路径之间金属部件永久的连接,确保电的连续性和安全传导任何输入电流的能力。

机柜(cabinet):可能装入连接装置、终端、仪器、配线和设备的容器。

机柜(电信)(cabinet(telecommunications)):一个有铰接盖的围栏用于终结电信电缆、配线和连接装置。

电缆(cable):一个或多个在护套内绝缘的导体或光纤的集合。电缆(cabling):所有电缆、跳线、线和连接硬件的结合。

中央电缆(centralized cabling):一个从工作区域到具有电缆拉线、一个互相连接或在电信机房中连接的中央交叉连接电缆配置。

通道(channel):特别的设备应用时,在两点之间的末端对末端的传输路径。通用设备机房(电信)(common equipment room(telecommunications)):在一个建筑物或室外中用于一个以上租客的设备和主干互相联络的有界限空间。

计算机机房(computer room): 一个主要功能是容纳数据处理设备的建筑空间。导管(conduit):(1)十字交叉环形管道(2)包含一个或多个管道的建筑物连接硬件

(connecting hardware):一个提供机械电缆终端的装置。

加固点(consolidation point):在建筑物路径水平电缆延伸与设备路径水平电缆延伸之间相互连接的位置。

交叉连接(cross-connect):一个能够使电缆基础终端和它们的相互连接或交叉连接的设备。

交叉接线(cross-connection):在电缆、子系统和在每一端使用接插线或跳线连接硬件的设备之间的连接

组合。

数据中心(data center):主要功能是容纳一个计算机房和它的支持区域的一个建筑物或一个建筑物的部分。

分界点(demarcation point):操作控制或所有权改变的点。

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对电子设备或信号传输有不好作用的辐射的或传导的电磁能量。

入口房间或场地(电信)(entrance room or space(telecommunications)):进入建筑物或建筑物内部电信

主干设施发生连接的空间。

设备电缆线(equipment cable;cord):一个用于连接电信设备与水平或主干电缆的电缆或电缆集合。

设备分布区域(equipment distribution area):被设备架子和机柜占用的计算机房空间。

设备间(电信)(equipment room(telecommunications)):一个通常容纳一个主要或中间交叉连接的环境控制的集中空间。

地(ground):无论是有意图的还是意外的,一个在电路(如电讯)或设备与地球或代替地球服务的导体之间的传导连接。

接地(grounding):创造一个零电位的行为。

接地导体(grounding conductor):一个用于连接接地电极到建筑物主要接地接口上的导体。

水平电缆(horizontal cabling):1)在电信出口/连接器与水平交叉连接之间的电缆2)

在建筑物自动系统出口或水平连接点和交叉连接的第一机械终端之间的电缆3)在数据中心,水平电缆是指从水平交叉连接(在主要分布区域或水平分布区域)到设备分布区域或环形分布区域出口之间的电缆。

水平交叉连接(horizontal cross-connect):一个水平电缆与其它电缆的连接,如:水平电缆、主干电缆、设备。__水平分布区域(horizontal distribution area):在计算机房中,一个交叉连接位于的空间。

标识符(identifier):连接电信基础设施中的一个特别元件与相应记录所产生的一条信息。

基础设施(电信)(infrastructure(telecommunications)):在一个建筑物和室外环境中,这些为所有信息分布提供基本支持的电信元件(不包括设备)的集合。

互联(interconnection):一个使用了连接硬件而不是接插线或跳线,从一个电缆到另一个电缆连接组合。

中间的交叉连接(intermediate cross-connect):一个在第一和第二级主干电缆之间的交叉连接。

跳线(jumper): 一个双绞螺旋拧结而不是连接器的组合,用于连接电信电路/链接在交叉连接处。

链接(link):在两点之间的一个传输路线,不包括终端设备、工作区域电缆和设备电缆。主要交叉连接(main cross-connect):一个为第一级主干电缆、入口电缆和设备电缆的交叉连接。

主要分布区域(main distribution area):在计算机房中,主要交叉连接位于的空间。机械房间(mechanical room):服务于机械建筑系统需要的封闭的空间。媒介(电信)(media(telecommunications)):用于电信的电线、电缆或导体。模块插座(modular jack):一个带孔的电信连接器,可以被键入或不键入,并可以有6或8个连接位置,但不是所有的位置都需要被插入连接。

多模光纤(multimode optical fiber):一个能够具有多个光的路径的光纤。多对电缆(multi-pair cable):具有多于四对的电缆。

光纤(optical fiber):能够引导光的、用电子原料制成的细丝。光纤电缆(optical fiber cable):由一个或多个光纤组成的集合。

接插线(patch cord):具有一或两端插头的一段电缆长度。

接插线面板(patch panel):一个用接插线的设备电缆终端和电缆管理的连接硬件系统。路径(pathway):一个放置电信电缆的设备。

充气室(plenum):一个间隔间或房间,在其中一个或多个气体管道连接,形成了气体分布系统。

专用分支交换(private branch exchange):一个专用的电信转换系统。拉线盒(pull box):一个位于路径上、用于放置电线或电缆设施的架子。

无线电通信频率干扰(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无线电通信传输的频率带的电磁干扰。

屏蔽(screen):一个由防护物形成的电缆要素。

屏蔽的螺旋双绞线(screened twisted-pair(ScTP)):一个具有全屏蔽的电缆。服务运营商(service provider):任何电信内容的传输是通过进入运营商的设施来实现的。

护套(sheath):见电缆护套(cable sheath)。防护物(shield):一个或多个导体外面的金属层。

单一模式光纤(single-mode optical fiber):只能运载一种光的路径的光纤。单一模式光纤(single mode optical fiber):见单一模式。接合(splice):导体之间永久的连接。

星状布局(star topology):从中心点分布出的电信电缆布局。

电信(telecommunications):任何传输,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信号、记录、图像和声音,即由电缆、无线电、光学或其它电磁系统任何性质的信息。

电信入口点(telecommunications entrance point): 见入口点(电信)(entrance point(telecommunications))。

电信入口房间或场地(telecommunications entrance room or space): 见入口房间或场地(电信)(entrance room or space(telecommunications))。

电信设备间(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room): 见设备间(电信)equipment room(telecommunications)。

电信基础结构(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见基础结构(电信)

(infrastructure(telecommunications))。

电信媒介(telecommunications media): 见媒介(电信)(media(telecommunications))。电信机房(telecommunications room):一个容纳电信设备、电缆终端和交叉连接电缆的封闭的建筑空间。

电信空间(telecommunications space):见空间(电信)(space(telecommunications)), 布局(topology):一个电信系统物理的或逻辑的安排。

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在有用的电源或其它电源和一个需要持续精确电源的负荷之间的一个缓冲器。

电线(wire):一个单独绝缘的固体或绞合[扭绞]金属导体。

无线的(wireless): 通过自由空间传达信息的辐射电磁能量传输的使用,如无线电频率、微波信号、光。

区域分布区域(zone distribution area):在计算机房间,一个区域出口或合并点位于的空间。

区域出口(zone outlet):在区域中,使设备输出电缆与设备分布区域连接的水平电缆终结的一个连接装置。

2.3 首字母的缩写词和缩写词

AHJ 权威持有权限 ANSI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AWG 美国电线规格

BICSI 国际建筑工业咨询服务 CCTV 闭路电视 CEC 加拿大电力代码 CER 通用设备机房 CPU 中央处理器

CSA 加拿大国际标准协会 DSX 数字信号交叉连接 EDA 设备分布区域 E.IA 电子工业联盟

EMI 电磁干扰 EMS 能量管理系统 FDDI 光纤分布数据界面 HC 水平交叉连接

HDA 水平分布区域HVAC 加热、通风和空调 IC 中间的交叉连接 IDC 绝缘置换接触 LAN 局域网 MC 主要交叉连接 MDA 主要分布区域 NEC 国家电子代码 NEMA 国家电子制造协会 NEXT近端色度亮度干扰 NESC 国家电子安全代码 NFPA 国家防火协会 OC 光学的载体 PBX 专用的分枝交换 PCB 印刷电路板 PDU 电源分布装置 PVC 聚氯乙烯 RFI 无线电频率干扰 RH 相对湿度 SAN 存储区域网络 ScTP 屏蔽的螺旋双绞线 SDH 同步数字层 SONET 同步光学网络 STM 同步传输模式 TIA 美国电信产业协会 TR 电信房间

UL 保险实验室有限公司 UPS 不间断电源

UTP 无屏蔽的螺旋双绞线 WAN 宽区域网络 ZDA 区域分布区域

2.4 测量单位

A 安培 ℃ 摄氏度 °F 华氏度 Ft 英尺

Gb/s 吉比特/秒Hz 赫兹 in 英寸 kb/s 千比特/秒 kHz 千赫 km 千米 kPa 千帕 kVA 千伏安 kW 千瓦 Lbf 磅 m 米 Mb/s 兆/秒 MHz 兆赫 mm 毫米 nm 毫微米 μn 微米 3 数据中心设计总论

3.1 概要

本子条款的目的是提供设计数据中心方案时,应该考虑因素的一般信息。信息和建议的目的是通过在设计和规划过程的每一步鉴别所采取的相应的行动,能够使数据中心设计有效地执行。在下面的子条款和附件中将提供方案设计的详细说明。

下面描述的设计过程步骤,可应用到一个新的数据中心设计或一个现有数据中心的扩建。对于两种情况来说,电信电缆系统设计、设备基底设计、供电设计、建筑设计、HAVC、安全和相应的照明系统的设计是基本的。

A)估计数据中心满负荷时的电信、空间、电源和冷却的需求量。预计将来数据中心在整个运行期的电信、电源和冷却趋势。

B)给建筑师和工程师提供空间、电源、冷却、安全、基础荷载、接地、电子防护和其它设施的要求。提出操作中心、卸货地、储藏间、分段运输集结地和支持区域的要求。

C)与建筑师、工程师协调初步的数据中心空间规划,并建议在有需要时可作调整。D)设计设备基础方案,包括入口房间、主要分布区域、水平分布区域、区域分布区域和设备分布区域的主要房间和空间的布置。提出电信路径需求。

E)从工程师那里获得一个考虑过电信路径、电子设备和机械设备的数据中心满负荷基础方案。

F)根据数据中心设备的需求,设计电信电缆系统。

3.2 数据中心空间与其它建筑物空间的关系

图1说明了一个典型的数据中心的主要空间和它们之间及与数据中心以外的空间是怎样联系的。关于数据中心的电信空间的信息见条款5。

本标准为数据中心的空间,也就是计算机房和它相关的支持空间,提出电信基础设施。在图1中表示了电信电缆和计算机房以外的空间及它的相关的支持空间,说明了它们与数据中心的关系。

3.3 分级

本标准包括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实用性和安全性的不同级别相关的四级信息。高级别对应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本标准的附件G对这四级中每一级进行了详细说明。

3.4 包含专业考虑

数据中心的设计是为了处理大量的计算机和电信设备的需求。因此,在最初的数据中心设计中应该包括电信和信息技术专业的特别说明。本标准除说明了空间、环境、邻接和计算机和电信设备的操作要求外,还说明了数据中心设计应考虑的电信路径和空间要求。数据中心电缆系统基础设施

4.1 数据中心电缆系统结构的基本要素

图2表示组成一个数据中心电缆系统的各种要素的一个典型的模式。它描述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它们怎样配置去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

下面是数据中心电缆系统结构的基本要素: A)水平电缆(子条款6.2)B)主干电缆(子条款6.3)

C)在入口房间和主要分布区域的交叉连接 D)在主要分布区域的主要交叉连接(MC)

E)在电信房间、水平分布区域或主要分布区域的水平交叉连接(HC)F)在区域分布区域的区域出口或合并点 G)设备分布区域出口 数据中心电信空间和相关布局

5.1 概述

数据中心要求专用空间来支持电信基础设施。电信空间必须被专用于支持电信电缆和设备。一个数据中心中典型的空间一般包括入口房间、主要分布区域(MDA)、水平分布区域(HDA)、区域分布区域(ZDA)和设备分布区域(EDA)。根据数据中心的规模,不是所有这些空间都用在一个结构中。这些空间的设计应该考虑能够适应进化技术的增长和转变。这些空间可以是无墙的,也可以有墙的,或者是从其它计算机房空间独立出来的。

5.2 数据中心结构

5.2.1 要素

数据中心电信空间包括入口房间、主要分布区域(MDA)、水平分布区域(HDA)、区域分布区域(ZDA)和设备分布区域(EDA)。

入口房间是用于数据中心结构电缆系统和建筑物内部电缆的接口,既是接入运营商又是消费者自有。这个空间包括接入运营商的分隔硬件和接入运营商的设备。如果数据中心在一个一般办公用途或除数据中心外还有其它性质空间的建筑物中,入口房间可以位于计算机房外面。入口房间位于计算机房外面也可以增加安全,因为它避免了接入运营商技师进入计算机房。数据中心可以有多个入口房间来提供给附加的冗余或用来避免接入运营商的备用电路超过最大的电缆长度。入口房间通过主要分布区域与计算机房交界。入口房间可以与主要分布区域相邻或与主要分布区域结合。

主要分布区域包括主要十字连接(MC),它是数据中心结构电缆系统分布区域的中心点。当设备区域直接从主要分布区域得到服务时,主要分布区域也可能包括水平交叉连接(HC)。这个空间是在计算机房内的。在多租客数据中心,为安全起见,主要分布区域可以位于一个专用房间。每一个数据中心必须至少有一个主要分布区域。计算机房中心路由器、中心局域网(LAN)开关、中心存储区域网络(SAN)开关和专用的分枝交换(PBX)是经常位于主要分布区域的。因为这一空间是数据中心电缆基础设施的中心。接入运营商的备用设备(如:M13多路(复用)器)是经常位于主要分布区域而不是在入口房间,这样可以避免由于电路长度限制而需要第二个入口房间,主要分布区域可以服务于一个数据中心中的一个或多个水平分布区域或设备分布区域,一个或多个电信房间位于计算机房外面用来支持办公空间、操作中心和其它外

部支持房间。

当水平交叉连接(HC)不位于主要分布区域中时,水平分布区域是用来服务于设备区域的。因此,当水平分布区域被使用时,它可能包括水平交叉连接(HC),该水平交叉连接(HC)分布给电缆到设备分布区域的点。水平分布区域是在计算机房中的,但为安全起见,它可以位于计算机房中的一个专用房间。水平分布区域一般包括LAN开关、SAN开关和位于设备分布区域末端设备的键盘/视频/鼠标(KVM)开关。一个数据中心可以有计算机房空间在多个楼层,每层由它自己的HC来服务。当全部的计算机房空间可以支持主要分布区域时,一个小型的数据中心可以不要求水平分布区域。然而,一个典型的数据中心将有几个水平分布区域。

设备分布区域(EDA)是分布末端设备的空间,包括计算机系统和电信设备。这些区域必须不能用作入口房间和主要分布区域或水平分布区域。

还有一个可选择的,水平电缆的互相连络点,叫做区域分布区域。这一区域位于水平分布区域和设备分布区域之间,允许时常发生的重新配置和机动性。5.2.2 典型数据中心布局

典型的数据中心包括一个入口房间、可能一个或多个电信机房、一个主要分布区域、和几个水平分布区域。

图3所表示是典型的数据中心布局。

5.2.2 简化的数据中心布局

数据中心设计师可以将主要交叉连接和水平交叉连接合并在一个单独的主要分布区域内,可能象一个单个的机柜或机架那么小。在一个简化的数据中心布局中,用于电缆连接支持区域和入口房间的电信机房也可以被合并到主要分布区域中。图4所表示是针对小型数据中心的简

化数据中心布局。

5.2.4 分布式的数据中心布局

具有大型而独立的办公室和支持区域的数据中心,可能需要多个电信机房。

对每一个大型的数据中心来说,因电路距离的限制可能需要多个入口房间。附加的入口房间可能被连接到主要分布区域和水平分布区域,这些区域是用来支持使用螺旋双绞电缆、光纤电缆和同轴电缆的。图5所表示的

是具有多个入口房间的数据中心的布局。第一入口房间必须不能直接用电缆连接到水平分布区域。增加第二入口房间是为了避免超出电路长度限制。尽管通常不建议或鼓励将第二入口房间的电缆直接连到水平分布区域,但是,当为了满足电路长度限制和冗余的需要时,它还是被允许的。

5.3 计算机房要求

5.3.1 概述

计算机房是一个环境控制的空间,它的单一用途就是容纳设备和直接与计算机系统和电信系统有关的电缆。计算机房应该满足NFPA75标准。

平面规划应该与仪器和设备供货商的要求相一致,例如:

◆ 地板荷载要求,包括设备、电缆、接插线、和媒介(静态的集中荷载、静态的平均地板荷载、滚动扰动动力荷载);

◆ 服务的空间要求(设备的每一侧要求有足够的服务间隙); ◆ 空气流动要求; ◆ 装配要求;

◆ 直流电源要求和电路长度限制;

◆ 设备连通长度要求(如:到外围和控制台的最大通道长度);

5.3.2 位置

当选择计算机房位置时,避免受建筑物组成部分(如:电梯、核心、外墙、或其它固定建筑物的墙)限制,而不能扩展的地方.应该提供运输大型设备到设备房间的入口(见NSI/TIA-569-B

annex B.3)房间的位置必须远离电磁干扰源。例如: 噪声源,包括供电传输、马达和发电机、X光设备、无线电或雷达发射机、和感应密封装置。

计算机房应该没有外窗,因为,外窗增加热负荷,同时还减低安全性。

5.3.3 接入

计算机房房门应该只提供给有授权的人员。此外,进入房间必须按照AHJ的要求。关于计算机房更多的监控信息,见附件G。

5.3.4 建筑设计 5.3.4.1 规模

计算机房的规模必须满足已知的特殊设备包括适当的空间要求;可以从设备供应商处获得这些信息。规模还应该考虑未来的发展就象考虑现在的要求一样。关于计算机房规模的指导方针,详见附件E。

5.3.4.2 其它设备的指导方针

电控制设备,如电源分布或空调系统,在计算机房必须允许UPS上升到100KVA,富液单元电池除外。大于100KVA的UPS和任何包含淹没式单元电池的UPS应该被安置在一个分开的房间,除非AHJ要求。

与计算机房的支持无关的设备(如:管子、管道系统、气动导管等)必须不能安置在计算机房内、必须不能穿过或进入计算机房。

5.3.4.3 天花板高度

计算机房最小高度,从完成的地面到任何障碍物(如:洒水装置、照明固定设备、或摄像头)必须是2.6米(8.5英尺)。冷却要求或机架/机柜高于2.13米(7英尺)时,要求更高的天花板高度。从洒水头到天花板必须保留至少460毫米(18英寸)。

5.3.4.4 装修处理

地面、墙和天花板必须被密封、喷漆或用一种材料建造以减少灰尘。应该用浅颜色以增加房间亮度。地面必须具有抗静电功能,与IEC 6100-4-2相一致。

5.3.4.5 照明

照明必须是在水平面最小500 lux(50 footcandles)和在垂直面200 lux(20 footcandles),在机柜之间的所有的通道中央,完成的地面以上1m(3ft)处进行测量。

照明装置应该不从同一个在计算机房中,作为电信设备的电子面板供电。应该不能使用调光器开关。应急照明和信号必须按照AHJ认定的方式恰当地放置,以保证缺少主要照明时,将不妨碍紧急出口。

5.3.4.6 门

门必须是最小1m(3ft)宽、2.13m(7ft)高,没有门槛,用合叶向外推开(需要密码才允许进入)或侧面对侧面滑动,或是可移动的。门必须装配锁,必须没有中央柱子或可移动的中央柱以便大型设备进入。计算机房出口必须满足AHJ的要求。

5.3.4.7 底板载重

计算机房的底板载重能力必须充分考虑以能够承受安装带有电缆和媒介设备的分布荷载和集中荷载。最小的底板载重能力必须是7.2 KPa(150 lbf/ft2)。推荐的底板载重能力是12 KPa(250 lbf/ft2)。

底板还必须有一个最小1.2 KPa(25 lbf/ft2)的悬挂能力,用来支持从基底到底板的悬挂负荷(例如:从地板以下的天花板悬挂的电缆梯)。推荐的地板悬挂能力是2.4 KPa(50 lbf/ft2)。查阅Telcordia specification GR-63-CORE关于地板载重能力测量和测试方法。

5.3.4.8 安全授权

安全授权,如果应用,应该结合建筑物的安全计划来开发。适当的出口安全授权必须按照AHJ的要求来设置。

5.3.4.9 抗地震考虑

相关设备的详细说明必须适应地震带的要求。更多关于抗震的考虑参见Telcordia specification GR-63-CORE。

5.3.5 环境设计 5.3.5.1 污染物

必须按照ANSI/TIA-569-B来保护机房,不受污染。

5.3.5.2 加热、通风和空调

如果计算机房没有一个专用的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计算机房必须安置在能够进入主加

热、通风和空调分配系统的位置。通常情况下,一个没有专用的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计算机房是不被AHJ认可的,除非可以利用主建筑物的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并有自动的节气阀。

5.3.5.2.1连续运行

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必须保证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提供。如果建筑物系统不能确保连续运行,为满足大型设备的需要,必须为计算机房提供一个单机装置。

5.3.5.2.2备用运行保障

如果计算机房安装的备用发电机系统,该备用发电机系统应该支持计算机房的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如果计算机房没有一个专用的备用发电机系统,如果建筑物安装了备用发电机系统,计算机房的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应该被连接到建筑物的备用发电机系统。

5.3.5.3 运行参数

温度和湿度必须被控制,以提供可连续运行的温度和湿度范围: ◆ 干球温度计:20℃(68。F)至25℃(77。F); ◆ 相对湿度:40%至55%; ◆ 最大露点:21℃(69.8。F); ◆ 最大变化速度:每小时5℃(9。F);

◆ 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可以安装加湿和除湿设备。

5.3.5.4 电池

如果电池是用于备用,必须提供足够的通风和防溢出的密封装置。参见可应用的电子编码。

5.3.5.5 振动

随着时间的过去,与设备和电缆基础设施关联的机械振动能够导致服务失败。这种失败通常的例子是使连接松动。由于建筑物的振动将存在并通过建筑物结构传递到计算机房,所以在设计计算机房时应该考虑潜在的振动问题。在这些情况下,应该咨询项目结构工程师,设计安全的措施来防止过多的计算机房的振动。

5.3.6 电设计 5.3.6.1 电源

必须提供分开的供应电路服务于计算机房,每个电路终止在它们自己的电子面板上。计算机房必须有双向的方便的插座(120V 20A),清洁设备和不适合插入设备机柜电源条的设备.方便的插座不应该被安排在同一个电源分配单元(PDU)或作为房间中电信和计算机设备使用的电路的电子面板上.方便的插座必须离开计算机房间墙壁3.65米(12英尺),或如果有地方条例详细规定,可以近一些,通过一个4.5米(15英尺)的线来达到(参见NEC条款210.7(A)和645.5(B)).5.3.6.2 备用电源

如果一个计算机房安装的备用电源系统,该备用电源系统应该支持计算机房的电子面板。所用的任何发电机应该被能够满足额定电负荷。这种能力的发电机经常被称为“计算机等级”。如果计算机房没有一个专用的备用发电机系统,但建筑物安装了一个备用电源系统,计算机房电子面板应该被连接到建筑物的备用电源系统。计算机房设备的电源关闭要求是由AHJ命令的,并通过权限来改变。

5.3.6.3 连接和接地

访问必须被做成实用价值的电信接地系统,由ANSI/TIA/EIA-J-STD-607-A详细规定。计算机房应该有一个通常的接地网络(CBN)(见子条款G.5.1.6)

5.3.7 防火

必须按照NFPA-75来做防火系统和手执灭火器。计算机房的防火喷洒系统应该是预先执行的系统。

5.3.8 水渗透

当有水浸入的危险存在时,必须提供一种排水的方法(如:一个地面排水沟)。此外,每一个100平方米(1000ft2)应该提供一种或多种排水方法。任何通过房间的水和排水管应该被设置在远离的位置,而不是直接在设备的上方。

5.4 入口房间要求

5.4.1 概述

入口房间是一个空间、更确切地说是一个房间,在里面有接入运营商拥有的设备界面和数据中心的电缆系统。它通常容纳电信接入运营商设备,并且通常是接入运营商传递电路给客户的地方。这个传递点叫做划分点。

它通常是电信接入运营商负责的电路的终点,同时是客户负责的电路的起点。

入口房间将容纳入口路径、铜缆入口的保护器组件、为接入运营商电缆提供的终端设备、接入运营商设备、和通往计算机房电缆的终端设备。

5.4.2 位置

入口房间应该位于不超过从接入运营商的划分点到末端设备的最大电路长度的位置上。最大电路长度需要包含全部的电缆线路,包括接插线、地板和机架或机柜内部高度的变化。在附件A中,提供了设计入口房间时要考虑的详细电路长度(从划分点到末端设备)。

注:中继器可以被用来延长电路,详见附件A。

入口房间既可以位于计算机房空间的里面,也可以在外面。从安全考虑,可以要求入口房间位于计算机房外面,避免接入运营商技术人员进入计算机房。然而,在大型的数据中心,从电路长度考虑,可以要求入口房间位于计算机房里面。

在入口房间中的电缆应该用与计算机房一样的电缆分布(高架的或埋地的);这将缩小电缆长度,因为避免了一个从高架电缆桥架到埋地电缆桥架的传输。

5.4.3 数量

大型数据中心可以要求多个入口房间来支持通过计算机房空间和/或到提供附加冗余的一些电路。

为专用的服务需要,附加的冗余房间可以有它们自己的从接入运营商处来的入口路径。也可以选择用主要入口房间替代附加的入口房间,在这种情况下,接入运营商将从主要入口房间来服务。

5.4.4 接入

接入入口房间必须由数据中心的业主或业主的代理来控制。

5.4.5 在入口地板下的管道路线

如果入口房间位于计算机房内,入口房间的管道走向应该避免妨碍地板下接入的气流、冷水管和其它电缆路由。

5.4.6 提供接入和服务的空间

数据中心的接入和服务空间通常既位于入口房间,也在计算机房。关于接入提供和服务空间的信息,参见ANSI/TIA-569-B。

在数据中心入口房间的接入提供和服务空间通常不需要分区,因为接入到数据中心入口房

间是被严格控制的。然而,在计算机房中租用空间的接入和服务供应商,通常被要求确保接入它们自己的空间。

5.4.7 建筑物入口终端 5.4.7.1 概述

在这里列出的是建筑物入口终端的要求,这些终端位于建筑物内外部环境传输设备的电缆入口。当入口连接是位于一个封闭的建筑物外墙时,通常使用外部终端。当外部电缆将被连接到内部电缆连接系统时,通常使用内部终端。关于入口设备和入口设备连接的更多信息,参见ANSI/TIA/EIA-568-B.1。

5.4.8 建筑设计 5.4.8.1 概述

是一个房间或是一个开放的空间的决定应该基于安全的考虑(既考虑接入又考虑事故发生时的连接)、对保护器、入口房间规模和物理位置的带墙空间的需要。

5.4.8.2 规模

入口房间必须满足已知的和计划的最大需要: ◆ 为接入运营商和社区电缆使用的入口路径; ◆ 为接入运营商和社区电缆使用的背板和框架空间; ◆ 接入运营商机架;

◆ 位于入口房间的客户拥有的设备;

◆ 划分机架,包括进入计算机房电缆的终端硬件;

◆ 进入计算机房的路径、主要分布区域和可能的第二入口房间的水平分布区域 ◆ 通向其它入口房间的路径(如果有多个入口房间)。

与空间要求更相关的是接入运营商的数量、电路的数量和终止于房间的电路类型,而不是数据中心的规模。满足所有接入运营商来决定最初的和未来的空间要求。关于接入运营商协调和划分的更多信息见附件C。

也应该提供社区电缆的空间。包含金属组件的电缆(铜质的、同轴的、有金属组件的光纤电缆等)必须被终止于在入口房间的保护器上。保护器即可以安置在墙上,也可以安置在框架上。保护器的空间必须尽可能接近电缆进入建筑物的入口点。如果光纤社区电缆不含有金属组

件(如:电缆护套或强度成分),它们可以终止于主要连接而不是入口房间。参见关于入口电缆和入口电缆终端要求的应用编码。

5.4.8.3 胶合板

如果墙面提供安装保护器,墙面应该包裹坚硬而固定的20mm(3/4in)A-C胶合板,更适宜无缝隙,2.4m(8ft)高,能够支撑附在上面的连接硬件。胶合板应该既是耐火的又要喷刷两遍防火漆。

如果耐火的胶合板被喷漆,在防火官员或其他AHJ查验前,喷漆应该不能遮盖耐火标记。为减少变形,耐火胶合板必须是表面干燥的,并且必须保证湿度不超过15%。

5.4.8.4 天花板高度

最小高度就是从完成的地面到顶端任何障碍物(如:洒水装置、照明固定设备、或摄像头)的距离必须是2.6米(8.5英尺)。冷却要求或机架/机柜高于2.13米(7英尺)时,要求更高的天花板高度。从洒水头到天花板必须保留至少460毫米(18英寸)。

5.4.8.5 装修处理

地面、墙和天花板必须被密封、喷漆或用一种材料建造以减少灰尘。应该用浅颜色以增加房间亮度。地面必__须具有抗静电功能,与IEC 6100-4-2相一致。

5.4.8.6 照明

照明必须是在水平面最小500 lux(50 footcandles)和在垂直面200 lux(20 footcandles),在机柜之间的所有的通道中央,完成的地面以上1m(3ft)处进行测量。

照明装置的供电,应该不是从计算机房中作为电信设备的电子面板供电。应该不能使用调光器开关。应急照明和信号必须按照AHJ认定的方式恰当地放置,以保证缺少主要照明时,将不妨碍紧急出口的照明。

5.4.8.7 门

门必须是最小1m(3ft)宽、2.13m(7ft)高,没有门槛,用合叶向外推开(通过密码才允许进入)或侧面对侧面滑动,或是可移动的。门必须装配锁,必须没有中央柱子或可移动的中央柱以便大型设备进入。

5.4.8.8 安全

安全授权,如果应用,应该结合建筑物的安全计划来开发。

5.4.8.9 抗地震考虑

相关设备的详细说明必须适应地震带的要求。更多关于抗震的考虑请参见Telcordia specification GR-63-CORE。

5.4.8.10 加热、通风和空调

入口房间必须位于能够进入计算机房的加热、通风和空调分配系统的位置。考虑入口房间设有专用的空调。如果入口房间有专用的空调,入口房间空调温度控制电路单元应该被从同一个配电装置或服务于入口房间机架的面板来接入电源。

5.4.8.10.1连续运行

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必须保证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提供。如果建筑物系统不能确保连续运行,为满足大型设备的需要,必须为计算机房提供一个单机装置。

5.4.8.10.2备用运行保障

如果计算机房安装的备用发电机系统,该备用发电机系统应该支持计算机房的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如果计算机房没有一个专用的备用发电机系统,但建筑物安装了备用发电机系统,计算机房的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应该被连接到建筑物的备用发电机系统上。

5.4.8.11 运行参数

温度和湿度必须被控制以提供可连续运行温度和湿度范围: ◆ 干球温度计:20℃(68。F)至25℃(77。F); ◆ 相对湿度:40%至55%; ◆ 最大露点:21℃(69.8。F); ◆ 最大变化速度:每小时5℃(9。F);

◆ 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可以安装加湿和除湿设备。

5.4.8.12 电源

考虑入口房间有专用的配电装置或不间断电源供电面板。入口房间电路的数量根据位于房间内设备的要求而定。入口房间和计算机房必须使用同一个供电备用系统(UPS或发电机)。入口房间机械和电力系统的冗余度必须要与计算机房的相同。

入口房间必须有一个或多个双向便利的电源插座(120V 20A),方便供电工具、清洁设备

和其它不适合插到电源条设备机架上的设备使用。便利插座应该不是在房间里电信和计算机设备电路的配电设备和电子面板上。

房间里的每一面墙必须至少有一个插座,插座的空间间隔不超过4米(12英尺),在地插盒里、从房间里任何一个地方,通过其它传输系统如:用一个4.5米(15英尺)的电线能够到达插座,按照NFPA70条款645.5(B1)或按照AHJ要求。

5.4.8.13 备用电源

如果一个计算机房安装的备用电源系统,该备用电源系统应该支持计算机房的电子面板。所用的任何发电机应该被能够满足额定电负荷。这种能力的发电机经常被称为“计算机等级”。如果计算机房没有一个专用的备用发电机系统,但建筑物安装了一个备用电源系统,计算机房电子面板应该被连接到建筑物的备用电源系统上。

5.4.8.14 连接和接地

访问必须被做成实用价值的电信接地系统,具体由ANSI/TIA/EIA-J-STD-607-A详细规定。

5.4.9 防火

必须按照NFPA-75来做防火系统和手执灭火器。计算机房的防火喷洒系统应该是预先执行的系统。

5.4.10 水渗透

当有水浸入的危险存在时,必须提供一种排水的方法(如:一个地面排水沟)。任何通过房间的水和排水管应该被设置在远离位置而不是直接在设备的上方。

5.5 主要分布区域

5.5.1 概述

主要分布区域(MDA)是数据中心结构电缆分布点的中央空间。数据中心必须至少有一个主要分布区域。数据中心网络的中心路由器和中心开关经常位于或靠近主要本部区域。

在被多个机构使用的数据中心,如:国际互联网数据中心和配置设备,主要分布区域应该是一个安全的空间。

5.5.2 位置

主要分布区域应该在中心位置,以避免超出被支持应用的最大距离限制,包括入口房间外

的接入提供电路的最大电缆长度。

5.5.3 设施要求

如果主要分布区域是在一个封闭的房间,考虑一个专用的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配电装置、和不间断电源反馈电源面板。

如果主要分布区域有专用的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应该从主要分布区域中电信设备的配电装置或电源面板来控制和通电给空调装置的温度控制电路。

主要分布区域的建筑、机械和供电的要求与计算机房的相同。

5.6 水平分布区域

5.6.1 概述

水平分布区域(HDA)是支持电缆到设备分布区域的空间。支持末端设备的LAN、SAN、控制台、和KVM开关也是通常位于水平分布区域。如果计算机房小,主要分布区域可以作为服务于附近设备或全计算机的水平分布区域。

每层应该有一个最小的水平分布区域。附加的水平分布区域可能被要求来支持超出水平电缆长度限制外的设备。

每个水平分布区域连接的最大数量应该基于电缆桥架的能力来调节,为了将来的发展考虑.应该预留一些电缆桥架在房间内.在被多个机构使用的数据中心,如:国际互联网数据中心和配置设备,水平分布区域应该是在一个安全的空间中。

5.6.2 位置

水平分布区域的位置应该避免超过从MDA来的最大备用长度和媒介类型的最大距离。

5.6.3 设施要求

如果水平分布区域在一个封闭的房间中,应该考虑一个为水平分布区域专用的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配电系统和UPS后备电源面板。

应该从一个不同的配电装置和电源面板给温度控制电路和空调装置供电,而不是从服务于水平区域中电信设备的配电装置和电源面板来供电。

水平分布区域的建筑、机械和供电的要求与计算机房的相同。

5.7 区域分布区域

水平分布区域应该被限制服务最大288毫米同轴或螺旋双绞连接以避免电缆拥挤,特别对围栏意味着被放置高架的或2英尺*2英尺(或600毫米*600毫米)接入地板瓷砖下。

交叉连接必须不能用在区域分布区域。在同一个水平电缆走向内,必须使用不超过一个区域分布的区域。

在区域分布的区域,除直流电源设备外,必须不能有任何有功设备。

5.8 设备分布区域

设备分布区域是放置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系统和电信设备的空间。这些区域不包括电信机房、入口房间、主要分布区域和水平分布区域。

终端设备通常是立在地板上的设备或是装备在机柜或机架中的设备。

水平电缆终止于设备分布区域中装备在机柜或机架上的连接硬件上。应该为每一个设备机柜和机架提供足够的电源插座和连接硬件,以减少接插线和电源线长度。

在设备分布区域中的设备之间允许设置点对点电缆。在设备分布区域中的设备之间的点对点电缆长度应该不超过15米(49英尺),并且应该在同一行相邻的机架或机柜设备之间。

5.9 电信机房

在数据中心,电信机房(TR)是一个支持电缆到计算机房外面区域的空间。电信机房位于计算机房外面,但是,如果有必要,它可以与主要本部区域或水平分布区域合并。

如果单一的电信机房不能足以支持服务的区域,数据中心可以支持一个以上的电信机房。电信机房必须满足ANSI/TIA-569-B的详细要求。

5.10 数据中心支持区域

数据中心支持区域是指专用支持数据中心设备的计算机房以外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以包括操作中心、员工办公室、安全房间、电力房间、机械房间、储存间、设备间和装载区域。

操作中心、安全房间和员工办公室必须用标准的办公区域相似的电缆连接,按照ANSI/TIA/EIA-568-B.1。

操作中心控制台和安全控制台将要求比标准工作区域更大量的电缆。其数量应该根据操作援助和技术员工情况来确定。操作中心也可以为墙上安装的或天花板上安装的显示屏(例如:监视器和电视)要求敷设电缆。

电力房间、机械房间、储存间、设备间和装载区域各自应该至少有一个墙上电话。电力和机械房间也应该至少有一个接入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连接。

5.11 机架和机柜

5.11.1 概述

机架装备有侧轨道,便于设备和硬件的安装。

机柜能够安装侧轨道、侧面板、一个盖子和前后门,同时往往装备有锁。

5.11.2“热”和“冷”通道

机柜和机架必须被交替排列,机柜/机架排成排,彼此面对面,创造“热”和“冷”通道。“冷”通道在机架和机柜的前面。如果有接入地板,电源分布电缆应该安装在接入地板下的板上。

“热”通道在机架和机柜的后面。如果有接入地板,电信电缆桥架应该位于“热”通道的接入地板底下。

5.11.3 设备布置

设备应该被安置在机柜和机架中,从机柜或机架的前面吸入“冷”空气,“热”空气从后面排出。反向的的设备将扰乱“热”和“冷”通道的固有的功能。应该使用从前到后冷却方案的设备,以便它不会扰乱热和冷通道的功能。

空白的面板应该被安装在不用的机架和机柜空间中,以改善“热”和“冷”通道的功能。穿孔的接入地板瓷砖应该位于“冷”通道,而不是“热”通道,以便改善“热”和“冷”通道的功能。此外,没有电缆桥架或其它障碍物应该放在“冷”通道穿孔的瓷砖下。

关于设备规划和其它规定的协调的更多信息见附件D。

5.11.4 放置有关的地板砖网格

当放置机柜和机架到入口地板时,必须对它们进行排列,它们允许机柜和机架前或后的瓷

砖被提升.机柜应该被排成一行,机柜的前或后边缘沿着地板瓷砖的边缘.机架应该成排列状被放置,以确保到厚板的机架不会穿透接入地板龙骨.5.11.5 入口地板瓷砖切割

地板瓷砖切割应该不比需要的长.节气阀和刷子应该被安装在地板瓷砖切割件上,以减少通过地板瓷砖上的开口的空气损失.地板瓷砖切割必须沿着切割的边缘磨边或镶金属边.为机柜使用的切割的地板瓷砖应该被放置在机柜下面或其它不会由于切割的地板瓷砖而产生绊跌危险的位置。

为机架使用的切割的地板瓷砖应该被放置在机架之间的垂直电缆管理器之下或在机架下面(在底角之间的开口处)。通常,优先考虑将切割的地板瓷砖放置在垂直电缆管理器之下,因为这样,设备可以被安置在机架的底部。

机柜和机架应该被安置在每块地板瓷砖同样的位置上,以便于地板瓷砖的切割能够标准化。因此,机柜应该是和地板瓷砖同样宽度,一个机架和一个垂直电线管理器的合并宽度应该是和地板瓷砖的宽度相同。此外,在机柜之间可能用调节隔离片,以保证在一行开始的每一个机柜在地板瓷砖的边缘。通常规则除外的情况是:

◆ 大型的垂直电缆管理器通常用来提供足够的电缆管理的主要分布区域和水平分布区域;

◆ 入口房间中接入运营商的机架和机柜,它们通常是585毫米(23英寸),而不是480毫米(19英寸);

◆ 用于大型服务器的机柜,该服务器不适合标准的480毫米(19英寸)机柜。

5.11.6 在入口地板上的机柜安装

有可能震动的机架必须用螺栓固定在一个震动的架子上或直接用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厚板上。

入口地板支持的机架必须用螺栓固定在水泥厚板上,或一个金属槽,保证螺杆穿透水泥厚板和地板瓷砖。

必须用圆盖或其它的方法盖住螺杆顶部的尖。还应该用割开的管形材料或其它的方法盖住接入地板底下暴露的线。

5.11.7 详细说明

5.11.7.1 净空间

前面最小1米(3英尺)的净空间必须提供给设备安装。最好前面1.2米(4英尺)的净空间适合较深的设备。后面最小0.6米(2英尺)的净空间必须提供,便于机架或机柜后面的服务接入,最好后面提供1米(3英尺)的净空间。一些设备可能要求1米(3英尺)以上的净空间。见设备制造商要求。

5.11.7.2 机柜通风

必须选择能够给其内部设备提供足够的通风的机柜。通风能够通过下列方法达到: ◆ 利用电扇强迫通风;

◆ 利用热和冷通道自然的气流,通过机柜前门和后门的开口通风; ◆ 以上两种方法的结合。

针对中等的热负荷,机柜可以利用下列任何的通风实践:

1)通过前后门的缝和孔提供最少相当于50%全部开放空间的通风。增减通风开放尺寸能够增减通风的水平。

针对高的热负荷,自然气流是不够的,需要强制气流提供给机柜内所有设备足够的冷却。强制气流系统利用适当地设置通风与冷却风扇系统的结合。

如果机柜安装了风扇,它们的设计应该是增加,而不是干扰“热”和“冷”通道的功能。从风扇出来的气流应该足以消散机柜中产生的热。

在被要求最高可用性的数据中心,风扇应该从分开的电路接入电线,而不是从配电装置或不间断电源后备电源面板接电线,这样可以避免当风扇损坏时干扰电信和计算机设备。

5.11.7.3 机柜和机架高度

机架和机柜的最大高度必须是2.4米(8英尺)。机架和机柜最好不要超过2.1米(7英尺),这样,能够更容易接入安装在顶部的设备和连接硬件。

5.11.7.4 机柜深度和宽度

机柜应该是足够深,可以容纳预计的设备,包括前和/或后面的电缆、电源线、电缆管理硬件、和电源条。要保证足够的气流和提供给电源条和电缆足够的空间,考虑使用比最深要求还深和还宽至少150毫米(6英寸)的机柜。

5.11.7.5 可调整的轨道

机柜应该有可调节的前后轨道。轨道应该提供42或更多安装空间的机架单元。轨道可以随意地标记在机架单元设备位置的边界。有功的设备和连接硬件应该被安装在机架单元的轨道上,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机柜空间。

如果机柜前面安装了接插面板,前面的轨道应该被放在至少100毫米(4英寸)的凹壁处,以便提供地方给接插面板和门之间的电缆管理,提供空间给机柜之间的电缆。同样地,如果接插面板是安装在机柜后面时,后面的轨道应该被放在至少100毫米(4英寸)的凹壁处。

接插面板必须不能安装在机柜或机架前后的轨道上,以便保护接入到接插面板后面的服务。

如果电源条是安装在机柜的前后轨道上,应该给电源线和可能安装在电源条上的供电设施提供足够的净空间。

5.11.7.6 机柜和机架的完成

在喷漆完成后,应该敷粉末镀层或其它防划伤保护。__5.11.7.7 电源 在没有有功设备的机柜和机架不需要电源条。

机柜电源条典型的配置是起码20A,120V。应该考虑使用包含了从不同的电源引来电路的两个电源条。电源电路应该有专用的不带电的或接地的导体。有指示灯、但没有开关或断路重新设置按钮的电源条应该被用来减少事故切断。大量的电源条应该被用来提供足够的插座和电流能力来支持计划了的设备。电源条的插入应该被上锁以防止意外事故的断开。

电源条必须用配电装置/面板表示符或电路断路器号码来标识。

5.11.7.7 附加的机柜和机架的详细说明

关于机柜和机架的详细说明,参见ANSI T1.336。此外,在T1.336中的特别要求,机柜和机架高度至2.4米(8英

尺)和机柜深度至1.1米(43英寸)可以被用于数据中心。

5.11.8 在入口房间、主要分布区域和水平分布区域的机柜和机架

入口房间、主要分布区域和水平分布区域应该用480毫米(19英寸)的机柜,便于接插线和设备。服务商在入口房间安装他们自己的设备,这些设备即可以安装在585毫米(23英寸)的机架中,也可以安装在适当的机柜中。

在入口房间、主要分布区域和水平分布区域,必须安装一个垂直的电缆管理器,它位于每39

一对机架和每一排机架两端之间。垂直电缆管理器宽度必须不小于83毫米(3.25英寸)。安装单个机架的地方,垂直管理器应该至少150毫米(6英寸)宽。安装两个或多个一排机架的地方,考虑在机架之间安装250毫米(10英寸)宽的垂直电缆管理器,和在一排的两端安装150毫米(6英寸)宽的垂直电缆管理器。电缆管理器应该从地板延伸到机架顶部。

在入口房间,主要分布区域和水平分布区域,水平电缆管理面板应该被安装在每一个接插线面板之上或之下。水平电缆管理和接插线面板的首选比例是1:1。

垂直电缆管理、水平电缆管理、和余量储存的电缆长度应该是足够的以确保电缆能够被整齐布置,弯曲半径要求详见ANSI/EIA/TIA-568-B.2和ANSI/EIA/TIA-568-B.3。

高架的电缆桥架应该是便于机架之间接插电缆的管理。

高架的电缆桥架不应该被用做机架的结构支持。建议在决定装备高重量负荷时向结构工程师咨询。数据中心电缆系统

6.1 概述

数据中心电缆系统是一个支持多产品、多供货商环境的电缆基础结构。

6.2 水平电缆

6.2.1 概述

水平电缆是电信电缆系统的中心部分,该电信电缆系统延伸至,从设备分布区域的机械终端到水平分布区域的水平交叉连接、或主要分布区域中的主要交叉连接。

水平电缆系统包括水平电缆、机械终端、和接插线或跳线、还可能包括一个区域电源插座或一个在区域分布区域的加固点。

注:术语“水平”是用来指电缆系统的这部分电缆沿着数据中心的地板或天花板走线。下面部分列出了设计水平电缆时建议应该考虑的通常的服务和系统: ◆ 声音、调制解调器和传真服务; ◆ 开关设备;

◆ 计算机和电信管理连接; ◆ 键盘/视频/鼠标(KVM)连接; ◆ 数据信息;

◆ 广域网(WAN); ◆ 局域网(LAN); ◆ 储存区域网(SAN);

◆ 其它建筑物信号系统(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如:防火、安全、电源、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紧急开关等)。

此外,要满足今天的电信要求,水平电缆应该被计划用来减少正在运行的维护和布置变换。它也应该适应将来设备和服务的改变。为了减少和消除,当设备需要发展时,水平电缆要求改变的可能性,应该考虑适应一个多用户的应用。水平电缆能够被在接入地板下的或在高架电缆桥架系统的再配置所接入。然而,在一个适当的计划设备中,水平电缆的分布应该只发生在增加新电缆时。

6.2.2 布局

水平电缆必须被安装在一个星状布局,如图7所示。在设备分布区域的每一个机械终端必须被连接到一个在水平分布区域的水平交叉连接、或在主要分布区域通过一个水平电缆的主要交叉连接。

在水平分布区域水平连接和设备分布区域机械设备终端之间的区域分布区域,水平电缆必须不能包含超过一个加固点。关于区域分布区域的更多信息,参见子条款5.7。

6.2.3 水平电缆距离

水平电缆距离是指从水平分布区域或主要分布区域的水平连接媒介的机械终端到设备分布区域媒介的机械终端的电缆长度。最大的水平距离必须是90米(295英尺),不受媒介类型限制(见图7)。包括设备线的最大通道距离必须是100米(328英尺)。不包括水平分布区域的数据中心的最大电缆距离,如果是包括设备线的光纤通道,必须是300米(984英尺);如果是不包括设备线的铜缆,必须是90米(294英尺);如果是包括设备线的铜缆,必须是100米(328英尺)。如果使用的一个区域电源插座,铜媒介的最大水平距离必须被减低,与子条款6.2.3.1相协调。

此外,一个计算机房的水平电缆距离可能需要被减少以补偿数据中心分布区域的较长的设备线。因此,应该认真考虑水平电缆距离,确保附加上设备线时,电缆距离和传输需求不超过最大限制。关于更多的电缆距离应用的信息,参见附件A。

注意:对于铜缆来说,为了减少在附近多个连接下一个损耗和回波[逆程]损耗,区域分布区域的终端应该在至少离水平分布区域终端15米(49英尺)的位置上。

5.11.7.8 铜缆最大长度

用在区域分布区域电源插座上下连接的铜质设备电缆必须满足ANSI/TIA/EIA-568-B.2的要求。基于插入损失考虑,最大长度必须根据以下要求来决定:Z=C-T≤22米(72英尺),针对24AWG UTP/ScTP;或≤17米(56英尺),针对26AWG UTP/ScTP在这里:

C是区域分布区域电缆、设备电缆和接插线的最大合并长度(米);

H是水平电缆的长度(H+C≤100)(米);D是接插线类型分离等级因素(24AWG UTP/ScTP为0.2和26AWG UTP/ScTP为0.5);

Z是区域分布区域电缆最大长度(米); T是接插线和设备线总长度。

表1是上述公式的应用,假设在主要分布区域,或水平分布区域,有一个总长度5米的24AWG UTP/ScTP或4米的26AWG UTP/ScTP接插线和设备电缆。区域电源插座必须标示最大允许区域电缆长度。达到这一点的一种方法是估计电缆长度标记。

6.2.4 被验证过的媒介

由于宽的服务范围和水平电缆的地点规模,多于一种的媒介被验证过。本标准详细说明在水平电缆中必须单独使用的传输媒介或合并使用的传输媒介。

被验证过的电缆、相关的连接硬件、跳线、接插线、设备线、和区域分布区域电线必须满足ANSI/TIA/EIA-568-B.2和ANSI/TIA/EIA-568-B.3中所有应用要求。

被验证过的媒介是:

◆ 100-ohm 螺旋双绞电缆(ANSI/TIA/EIA-568-B.2),推荐分类6(ANSI/TIA/EIA-568-B.2-1);

◆ 多模光纤电缆,62.5/125微米或50/125微米(ANSI/TIA/EIA-568-B.3),50/125微米850 nm激光最优化多模光纤(ANSI/TIA/EIA-568-B.3-1);

◆ 单模光纤电缆(ANSI/TIA/EIA-568-B.3)。

被验证过的同轴媒介是:75-ohm(734和735类型)同轴电缆(Telcordia Technologies GR-139-CORE)和(ANSI T1.404)。推荐这些电缆和连接器来支持特殊的应用,见附件A。

被验证过的电缆、相关的连接硬件、跳线、接插线、设备线、和区域分布区域电线必须满足ANSI/TIA/EIA-568-B.1、ANSI/TIA/EIA-568-B.2、ANSI/TIA/EIA-568-B.3和ANSI T1.404(DS3)的要求。

注意:

1)在单独的和无遮蔽的螺旋双绞之间的色度亮度干扰可能影响多股铜缆的传输性能。ANSI/TIA/EIA-568-B.1附件B提供了一些多股电缆共用护套的指导方针。

2)关于水平距离的限制,见子条款6.2.3。

6.3 主干电缆

6.3.1 概述

主干电缆系统的功能是提供在主要分布区域、水平分布区域、和数据中心电缆系统入口设备之间的连接。

主干电缆系统由主干电缆、主要交叉连接、水平交叉连接、机械终端、和用于主干电缆与主干电缆交叉连接的接插线或跳线组成。

主干电缆被希望服务于一个或几个计划编制阶段数据中心占有者的需要,每一个阶段跨越的时间范围可能是连续的几天或几个月。在每一个计划编制阶段中,主干电缆系统设计应该适应没有安装其它附加电缆系统时服务需求的增长和变化。计划编制期的长度是最终取决于设计的后勤,包括材料采购、运输、安装和规范控制。

主干电缆系统必须允许网络配置和不干扰主干电缆系统的未来发展。主干电缆系统应该支持不同的连通性的需要,包括网络和实物控制台,如:当地的区域网络、宽区域网络、计算机通道、和设备控制台连接。

6.3.2 布局 6.3.2.1 星状布局

主干电缆必须用分级星状布局,如图8所示,在水平分布区域的每一个水平交叉连接是直接用电缆连接到主要分布区域的主要交叉连接上的。在主干电缆中将有不超过一个分等级的交叉连接。从一个水平交叉连接必须通过不能超过一个交叉连接到达另一个水平交叉连接。

水平交叉连接的存在并不是强制性的。当不用水平交叉连接时,从主要交叉连接伸出到设

备分布区域的设备终端的电缆,考虑用水平电缆系统。如果水平电缆通过水平分布区域,水平分布区域中必须有充足的电缆松弛量,以便当迁移到一个交叉连接时,允许电缆移动。

主干电缆交叉连接可以位于电信房间、设备房间、主要分布区域或入口房间。在多个入口房间的情况下,当遇到距离限制时,必须允许主干电缆直接接到水平交叉连接。

6.3.2.2 非星状布局的可适应性

图8所示布局,通过在数据中心分布区域使用适当的相互连接、电子器件和适配器,经常能够适应非星状配置设计的系统,如环状、排状或树状。

◆ 在水平分布区域的电缆应该被允许提供冗余、应该避免超过应用距离限制。

6.3.3 冗余电缆布局

冗余布局能够包括一个冗余分布区域的平行的数据层次。这些布局是在子条款6.2.2和6.3.2星状布局之外的,更多信息,参见子条款8。

6.3.4 被验证过的媒介

由于宽泛范围的服务和主干电缆将被使用的地点规模,多于一种传输媒介被认可。本标准详细规定了传输媒介,这些传输媒介将单独或结合用于主干电缆系统。

被验证过的媒介是:

◆ 100ohm螺旋双绞电缆(ANSI/TIA/EIA-568-B.2),推荐分类6(ANSI/TIA/EIA-568-B.2-1);

◆ 多模光纤电缆,62.5/125微米和50/125微米(ANSI/TIA/EIA-568-B.3),50/125微米850nm激光最优化

多模光纤被推荐(ANSI/TIA/EIA-568-B.3-1); ◆ 单模光纤电缆(ANSI/TIA/EIA-568-B.3)。

被验证过的同轴电缆是75ohm(734和735类型)同轴电缆(Telcordia 技术 GR-139-CORE)和同轴连接器(ANSI T1.404)。这些电缆和连接器被推荐用于支持特殊的应用,参见附件A。

被验证过的电缆的通道结构,相关的连接硬件、跳线、接插线、设备线、和区域分布区域电线必须满足ANSI/TIA/EIA-568-B.1、ANSI/TIA/EIA-568-B.2、ANSI/TIA/EIA-568-B.3和ANSI T1.404的要求。注意:

1)在单独的、没有屏蔽的螺旋双绞之间的色度亮度干扰可能影响多对铜缆的传输性能。

ANSI/TIA/EIA-568-B.1提供了一些多对电缆共用屏蔽的指导方针。

2)ANSI/TIA/EIA-568-B.1的附件C提供了许多其它用于电信的主干电缆。这些电缆,和其它的一样,可能对特殊的应用是有效的。尽管,这些电缆不是本标准要求的一部分,但是它们可以被用于本标准最小要求以外的情况。

3)关于主干电缆距离限制,参见子条款6.3.5。

6.3.5 主干电缆距离

最大的支持距离是根据应用要求和媒介依赖而确定的。本文附件A中最大的主干距离提供应用详细的指导方针。要缩小电缆距离,将主要交叉连接确定在一个地点中心附近,经常是有利的。超出这些距离限制的电缆系统安装可以被分成几个区域,每一个区域能够被本标准范围内主干电缆所支持。在本标准范围之外的单个区域之间的内部连接,可以使用设备和通常用于宽区域应用的技术来实现。

分类

3、多对平衡100ohm、支持最大到16MHz的主干电缆的长度应该被限制在总共90米(295英尺)。

分类5e和

6、平衡100ohm主干电缆的长度应该被限制在总共90米(295英尺)。90米(295英尺)的距离允许设备电缆(线)连接到主干电缆的每一端,有一个附加的5米(16英尺)。

数据中心通常使用大于5米(16英尺)的接插线。在使用长接插线的数据中心,最大主干电缆距离必须相应地减少以确保最大的通道长度不超过限制。关于铜质接插线的最大长度的信息,见子条款6.2.3.1。

注意:

1)90米(295英尺)距离限制,假设服务于设备交叉连接之间的电缆系统不被中断运行(例如:没有中间媒介的交叉连接)。

2)本文件使用者被分为规划服务相关标准的咨询,或设备制造商和为特殊应用决定适合电缆的系统综合。

3)对于铜缆来说,为了减少在附近多个连接下一个损耗和回波[逆程]损耗,水平分布区域的终端应该在至少离主要分布区域终端15米(50英尺)的位置上。

6.4 选择媒介

本文件中详细说明的电缆适用于数据中心环境中的不同的应用要求。根据个别应用的特性,应该做出关于传输媒介的选择。在做选择时,考虑的因素如下:

a)关于支持服务的适应性; b)要求有用的电缆寿命; c)设备/地点规模和使用人数; d)电缆系统的通道容量; e)设备供货商推荐或详细说明。

每一个被验证过的电缆有单独的特性,使它适合无数的应用和情况。一个单一的电缆可能不能满足所有末端用户的要求。可能有必要在主干电缆系统使用多于一种媒介。在这些情况下,不同的媒介必须使用相同的设备

体系结构,即相同的交叉连接位置、机械终端、建筑物内入口房间等等。

6.5 中央光纤电缆

6.5.1 介绍

许多单个的光纤承租用户是与分布式电子装置相反的中央电子装置实施数据网络。当在水平区域使用被验证过的光纤电缆来支持中央电子装置时,中央光纤电缆是作为水平分布区域的光纤交叉连接的一个选择来设计的。

中央电缆通过允许使用推拉式电缆、一个内部连接、或在水平分布区域中的结合,提供了从设备分布区域到中央交叉连接之间的连接。

6.5.2 指导方针

必须遵守ANSI/TIA/EIA-568-B.1中的详细说明,除非推拉式的电缆的长度小于或等于300米(984英尺),因此,当使用一个推拉式的电缆时,最大的水平电缆距离必须不超过300米(984英尺)。中央电缆的执行必须和服务的设备分布区域位于同一个建筑物内。必须在中央交叉连接处实施对移动、增加和改变的管理。

中央电缆设计必须允许推拉式电缆、内部连接、或结合执行器移动(部分或全部)到一个交叉连接执行器。

在水平分布区域必须留有足够的空间,允许由于推拉式电缆、内部连接、或结合器移动到一个交叉连接时,需要增加接插线面板。在水平分布区域必须存在足够的电缆松弛量,允许当迁移到一个交叉连接时电缆的移动。

松弛量可以作为电缆或没有护套的光纤(缓冲的或涂层的)来储存。松弛储存必须提供弯曲半径控制,以便电缆和光纤弯曲半径限制不会被违反。

中央电缆设计必须允许增加和移动水平的和建筑物内的主干电缆。终端硬件的设计应该适应一个有顺序的模块化的增长。

建筑物内部的主干子系统应该设计有足够的备用能力来服务额外的从中央电缆来的电源

插座/连接器,而不需要拉额外的建筑物内部的主干电缆。建筑物内部主干光纤合计数应该能够满足现在和将来的应用,达到最大的设备分布区域密度,该密度是在水平分布区域服务的区域中的密度。通常,每一个应用传递到一个设备分布区域,需要两根光纤。

中央电缆必须遵照ANSI/TIA/EIA-606-A和本标准附件B的标签要求。此外,水平分布区域接合和内部连接硬件必须在每一个终端位置贴上唯一的标识标签。现场用不同颜色作分类或标记的方法不能用在内部连接或接合上。在主要分布区域的中央交叉连接终端位置必须作为一个蓝色领域标注。蓝色领域必须移动至水平分布区域,每一个电路转换为在水平分布区域的一个交叉连接。

中央电缆必须被执行,以确保正确的光纤极性,正如ANSI/TIA/EIA-568-B.1子条款10.3.2详细说明的一样。

6.6 电缆传输性能和测试要求

传输性能取决于电缆特性、连接硬件、接插线和交叉连接线、连接总数、和它们的安装和维护的精心程度。

关于依据本标准的电缆设计现场位置安装性能测试的详细说明见ANSI/TIA/EIA-568-B.1子条款11。数据中心电缆路径

7.1 概述

除非另外说明,数据中心电缆路径必须坚持ANSI/TIA-569-B的详细说明。

7.2 数据中心电缆安全

数据中心的电信电缆必须不能通过大楼的公众或其它租户能够进入的空间,除非电缆是包装在导管中或处于其它安全路径。任何维护口、分线盒、和接线盒必须装上锁。数据中心的电信入口电缆应该不经过一个公共的设备房间(CER)。

大楼所有权的或数据中心业主控制之下的任何维护口应该上锁,并由数据中心安全系统通过摄像头、远程警报铃或二者一起来监视。

进入位于公共空间或分享其他用户空间的数据中心电缆系统(入口电缆或数据中心各部分之间的电缆)的分线盒应该受到控制,拉线盒也应该由数据中心安全系统通过摄像头、远程警报铃或二者一起来监视。

第四篇:数据中心网络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网络建设方案

7.6.2.1、网络设计原则

根据数据中心的需求和将来的发展,在网络设计中遵循下面的原则:

(1)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性

由于数据中心向用户提供数据类服务的性质,决定了其网络设计首要的原则就是,保证用户的设备或内容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安全可靠的传输和处理。

网络设计从安全可靠的角度讲,就是将核心网络设备互为冗余备份;网络连接采用双链路连接;网络设备的选型要考虑模块的冗余等。目的是使整个网络尽可能减少单点故障而引起的系统无法运行。

(2)开放式、标准化

无论是从现在、还是从发展的眼光看,数据中心是一个集中了各类至关重要的设备、软件和应用系统,集成了当今最先进的计算机类产品的地方。数据中心的网络平台的目的在互连不同制造厂商的设备,实现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数据交换。一个不标准、不开放的网络平台将极大的阻碍数据中心业务运作和发展。

为此必须建立一个由开放式、标准化的网络系统组成的平台来满足当前可实现的应用要求,又能适应今后系统扩展的需要。

(3)可扩展性

网络结构分层次设计,网络设备采用模块化、堆栈式的系统结构,为今后随着数据中心业务的发展完善、各种特色增值业务的部署,提供一个灵活方便的升级和扩充的途径。

(4)实用性、先进性、成熟性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而,方案不仅适应新技术发展方向,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先进性,同时也兼顾成熟的网络技术和经济实用性。

(5)可管理性

网络运维平台可以提供24*7不间断的网络监控、技术服务与支持,标准监控程序每隔5分钟会检测网络联接状况,出现问题立即告警并及时通知用户。控制中心同时提供恒温、恒湿的机房环境,自动防火告警等服务。

第五篇: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标准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标准

一、装修及承重 ?机房装饰装修

机房工程是智能建筑的一部分(机房资质-建筑智能化资质),也能建筑安装工程的一个分支。因此既有建筑安装工程的一般性,也有其特性;即执行建筑行业相关标准、规范,也有本行业独有的标准、规范。机房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技术和系统工程,涵盖了电气系统、空调及送排风系统、安防系统、机房综合监控系统、计算机操作管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KVM切换系统、消防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等。因此,机房基础装修不是简单的建筑装修,它是一个复杂的电子环境空间,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符合环保要求、在温度和湿度变化作用下不变形、具有表面静电耗散性能的材料,不得使用强吸湿性材料及未经表面改性处理的高分子绝缘材料作为面层,所以,它需要有专业技术资质、专业设计、专业施工、专业检测的机房工程公司完成。机房装饰装修环境标准规范要求见下表:

项目技术要求备注 A级B级C级

主机房温度要求(开机时)23℃±1℃18~28℃不得结露 主机房相对湿度要求(开机时)40%~55%RH35%~75%RH 主机房温度要求(停机时)5~35℃

主机房相对湿度要求(停机时)40%~70%RH20%~80%RH 主机房和辅助区温度变化率(开、停机时)<5℃/h<10℃/h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开机时)18~28℃、35%~75%RH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开机时)5~35℃、20%~80%RH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温度15℃~25℃

空气含尘浓度(静态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0.5μm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

?机房承重加固

机房内设备密度较大,对建筑楼板承重有特殊要求,在机房选址和设计时应该核实机房位置的建筑承重。对于个别机房功能区间需考虑做楼板的承重加固,特别是UPS及电池、精密空调等大型设备,重量较大,应安装设备承重散力支架或加固处理达到功能要求。机房布局时要重点考虑大型设备的承重,尽量把重型设备放置在机房的承重梁上。机房规划时建筑承重可参照以下标准规范设计:

项目技术要求备注 A级B级C级

抗震设防分类不应低于乙类不应低于丙类不应低于丙类

主机房活荷载标准值组合值系数Ψ=0.9 8~10 KN/m2组合值系数Ψ=0.9 组合值系数Ψ=0.8根据机柜的摆放密度确定荷载值

主机房吊挂荷载1.2 KN/m2 UPS室使用荷载标准值8~10 KN/m2 电池室使用荷载标准值16 KN/m2 监控中心活荷载标准值6 KN/m2 钢瓶间使用荷载标准值8 KN/m2 电磁屏蔽室使用荷载标准值8~10 KN/m2 主机房外墙设采光墙不宜--防静电活动地板的高度不宜小于400mm作为空调静压箱时

备注:重力学(牛顿定律)换算的关系,1Kg=9.8N 1000N=1KN;因此,1KN=1000÷9.8≈102.04 Kg。

?机房基础装修内容 ?天面

机房天面处理方式分为两种,分别是吊顶和无吊顶。吊顶的基本功能是防火、防尘、防潮、吸音、美观、方便灯具安装等作用。天花吊顶可根据材质可分为:轻钢龙骨石膏板天花、铝合金天花、夹板(胶合板)天花、钢板天花、矿棉板天花等。在计算机机房的装修中,通常采用形长条铝扣板天花或方形镀漆铝扣板微孔天花。微孔铝扣板天花吊顶具有防火防尘、降噪、屏蔽的效果。无吊顶时就应注意天花上各种管线布置整洁,以及防尘、防潮处理。

?地面

机房导静电地面是机房重要的防护措施,通常采用架高抗静电地板或敷设抗静电PVC地板胶;铺设架高防静电地板不仅是有导静电的作用,机房采用下送风时,就是一个送风的静压箱,起到冷气流配送的功能;当机房采用上走线而机房采用上送风时可采用抗静电PVC地板胶。

?墙面

机房墙面及隔断选用防火防尘材料,另还要考虑保温、易清洁、防静电、屏蔽、美观、自重轻等要求;机房墙面及隔断一般采用彩钢板,隔断可采用双层防火玻璃,可方便机房参观;隔断天花内要采用石膏板封堵到天花顶,管道缝隙可采用防火泥进行封堵,使机房形成一个独立密闭的物理空间。

?其它

机房装饰装修应考虑节能、防火、防尘、防静电、防水、防鼠虫等措施,封堵机房与其他区域、其他楼层相通的孔洞,在使用或施工过程中新开的孔洞及时进行封堵,所有进机房的管、槽之间的空隙均采取密封措施。

二、机柜及PDU ?概述

天安源作为专业的机房设备与工程公司,在国内第一个将NCPI理念引入到机房,以专业、技术领先的优势著称,超越和区别于国内同行业。在机房行业领域里,经过多年的工程实施,基于对IT用户应用的深刻理解,自主研发、设计IT机柜产品,冠名“NCPI”品牌,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好满足IT应用的机柜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

?机柜

NCPI品牌机柜具有以下四大优越特性: ?标准化,兼容所有主流厂商的IT设备

NCPI机柜具有灵活、中立的结构设计,使其能安装来自各个不同厂商的机架式服务器、网络设备产品,适应用户在一个机柜中选装各种最好性能产品的需要。基于IEC297-3和EIA310-D标准的NCPI智能机柜。

?支持高可用、冗余的机柜级电力系统

NCPI机柜专业的电源分配设计,为机柜应用提供各种类型可靠的电源分配方案,并提供独特的机柜级负载电流指示及电源远程监视及远程负载控制等功能。

?先进的热量管理,跨越机柜生命周期

热密度的急剧加大,使得机柜热点成为用户现在最头疼的问题。NCPI智能机柜前后超级网孔门(64%的通风率)设计可以满足到每柜约4KW的负载发热,而负载超过4KW之后,无需换柜,简单加装智能温湿以监控仪(2.0)和联动ADU,热负载可达6-8KW/柜,如果负载继续增加,仍然无需换柜。加装制冷后背板,可满足16KW/柜的热要求。这是目前可以跨越数据中心生命周期的最佳解决方案。

?完善的线缆管理,灵活通畅 多个线缆入口,满足高密度布线安装的需要独特的顶部走线构思,适合各种机房环境的需要机柜后部“专用布线通道”设计,数据、电源线缆各行其道,更安全更可靠。

?PDU(电源分配单元)?高可靠性

选用工业级插头,配以国内独创的防脱银扣,达到业内最高的可靠性。?高灵活性

既可免工具安装在NCPI机柜的内置通道里,又可以支架安装在任何其它品牌机柜里。

?多样性

不同层级,型号丰富的PDU满足不同用户的多种需求,可根据需求灵活选配组件。

?PMU(电源管理单元)NCPI的PMU为用户提供了最具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新一代网络电源管理分配和监控功能,客户可通过网络对分布安装在各地机房机柜内的数台设备的电源及环境参量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

网络管理接口可通过TCP/IP、WEB、SNMP提供基于标准的管理,也允许管理者仅通过MODEN拨号或通过RS232和RS485接口进行非联网的电源控制操作。

NCPI的PMU具有单用户和多用户操作系统。

三、供电系统 ?概述

一个完善的机房供配系统是保证计算机服务器设备、关键网络设备、场地设备和辅助设备的用电安全和可靠的基本条件。高品质的机房供电系统体现在:无断电故障、高容错;在不影响负载运行的情况下可进行在线维护;有防雷、防火、防水等功能。机房供电设计包括负荷等级和额定容量的确定、电源的可靠性设计、防雷和接地技术措施等。

计算机机房属于一级负荷,相应供电必须采用一类供电,即建立不停电供电系统。机房供配电系统参照以下标准规范设计:

项目技术要求备注 A级B级C级 电气技术

供电电源两个电源供电

两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两回线路供电 柴油发电机燃料存储量72h24h--不间断电源系统配置2N或M(N+1)冗余(M=2,3,4…N+X冗余(X=1~N)N 不间断电源系统备用时间15min 柴油发电机作为后备电源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空调系统配电双路电路(其中至少一路为应急电源)未端切换。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双路电路,未端切换。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电子信息设备供电电源质量要求 稳态电压偏移范围(%)±3±5 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0.5电池逆变工作方式 输入电压波形失真度(%)≤5电子信息设备正常工作时 零地电压(V)<2应满足设备使用要求 允许断电持续时间(ms)0~40~10--不间断电源系统输入端THDI含量(%)<153~39次谐波 ?供电方式

?供电拓朴结构示意图 供电所甲 供电所乙 或柴油发电机 UPS1电源 15min延时 UPS2电源 15min延时 服务器用电 网络设备用电 外设用电 终端用电 空调系统用电 照明系统用电 维修系统用电 其它系统用电 ?供电结构方式

机房供配电系统一般采用单UPS单路供电、UPS+市电双路供电、双UPS双路供电三种结构。其电源布线有上走线和下走线两种方式。

?配电柜

配电柜是机房电力分配管理的核心,一般分普通配电柜和精密配电柜。普通配电柜满足一般操作需求,可以控制各回路的开关,但是不能智能通信;精密配电柜可具有实时监测每一回路的电流大小、电流超限自动报警以及电能计量等诸多功能,还可以通过多种通信协议实现远程控管。

?防雷接地

计算机机房防雷不同于传统的建筑防雷:机房防雷主要是抑制通过电力电缆传导的雷电瞬间过压和雷击电磁脉冲(LEMP)。市电在进入机房之前已经经过变压器的高压防雷保护和大楼总配电柜的一级防雷保护,所以应该在市电进入机房的并联安装B级防雷器,在UPS的后端并联C级防雷器逐级分流雷电能量以保护IT设备。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防护雷击的手段是在机房内建设等电位网。将机房内的所有金属物体与等电位网连接,再与接地汇流排相连。这样在遭遇雷击时整个机房都是等电位的,不会产生电压差而导致设备受损。

机房一般采用综合接地系统,将直流工作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地以及防雷保护地一起接在小于2Ω的接地体上(特殊设备应满足设备要求)。

计算机机房的供配电系统是一个综合性供配电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不仅要解决计算机设备的用电问题,还要解决其它设备的用电问题。一般而言,在计算机等主要设备选定之后,计算机机房的供配电系统就可以确定了。

计算机机房供配电系统的要求:计算机机房提供电能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可靠的运行;也影响机房内其它附属设备的正常运行。这种影响主要来自市电电网的电压、电流、频率的变化以及供电质量,当电网处于过渡状态时,计算机的运行就会处于不正常的状态,若电网扰动时间较长,则整个计算机就要停机,由此可见,机房供配电系统提供电能的质量对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的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确保计算机的可靠运行,在计算机机房建设中必须建立起良好的供配电系统。

四、UPS供电系统 ?概述

UPS是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的英文缩写,它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市电正常时改善对负载的供电质量,同时对后备电池进行充电;二是在市电异常时,通过后备电池保证向负载供电的不间断性。

?UPS分类

UPS主要由整流器、逆变器、静态开关组成。按电路结构分类主要有有四种:后备式、在线式、在线互动式、在线补偿式。

?UPS的使用形式

UPS一般有单UPS使用、单模块化UPS使用、并机使用和双总线供电4种使用方式。模块化UPS是根据多台UPS并机使用增加可靠性的原理,利用多个功率模块并联组成的UPS系统。

目前最新的供电方式为模块化UPS的双总线供电。模块化UPS本身具有N+X的冗余可靠性,再通过双总线供电方式,整个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又增加了一倍。

?选购UPS的要点

选购UPS一定要选最适合自己实际使用情况的。首先是容量的选择,UPS容量应该根据目前的负载量,再加上近期准备增加的负载量来计算。其次要选择节能的UPS。目前UPS的发展趋势是高频化和模块化,因为高频化可以提高UPS的轻载效率和半载效率,模块化可以使用户边成长边投资,节约能源同时方便扩容。

?电池

UPS通过蓄电池来储能,当市电中断时,便利用电池为负载继续供电。选购电池应该选择有质量保证的知名品牌,比如汤浅、松下、阳光等,并且必须是同一批次生产的。电池后备时间容量的选择:

电池AH数=(UPS容量÷标称电池电压)×后备小时数。?主流UPS品牌

APC-MGE EMERSON EATON(POWERWAVE+SANTAK)

五、精密空调 ?机房空调特点

计算机机房都安装有大量的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处理速度越来越快、存储量越来越大、体积越来越小是计算机的发展趋势,IT硬件产生不寻常的集中热负荷,同时对温度或湿度的变化又非常敏感,为保障高精密设备的运行条件,对机房环境有严格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机房内温度、相对湿度和环境的洁净度三个指标。

?空调类别

空调机按其性能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舒适空调、工业空调及精密空调。

第一类为舒适空调:它主要是针对人体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条件。按外形可分为柜式、壁桂式、吸顶式空调机等。

第二类为工业空调:这种空调是为试验室或工作间提供相应的温度和湿度要求,这种空调机夏季制冷、冬季加热,属于工业用空调机之一。第三类为机房专用空调机(精密空调):它是为计算机机房(包括程控交换机房)专门设计的特殊空调机,这种空调机全年制冷运行。

通常舒适空调冷负荷中有35%是为了消除潜热负荷,有65%是为了消除显热负荷。对计算机房来讲,其情况却大不相同,计算机房内主要是设备散出的显热,室内工作人员散出的热负荷及夏季进入房间的新鲜空气的热湿负荷(仅占总负荷的5%)。并且冬季是需要加湿而不是除湿,即使在冬季计算机房仍需要消除热负荷。鉴于以上特点,如将一般舒适空调机组用于计算机房,则会造成能量浪费,机房内应该采用精密空调。

?冷气流组织

气流组织就是将空调机送出的冷风通过预定的风道、风口,按预定的风量与风速送往需要制冷的地点,在把设备产生的热空气回收到空调制冷的过程。气流组织分为三个部分,即:冷气产生、冷气配送、气流返回。

通常机房的气流组织形式有下送上回、上送侧回(下回)方式,气流组织形式的确定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要依据设备的冷却方式、安装方式,如设备或机柜自带冷却风扇或冷却盘管,目前较常见的设备和机柜的冷却方式都是从前面进风,后面或上部出风。

(2)冷量的高效利用,使散热设备在冷空气的射流范围内。

(3)机房建筑结构、平面布局。机房各个系统的建设要依托于建筑环境中,也受因素的制约,如层高、形状、面积等。

?下送上回方式

下送上回方式是大中型数据中心机房常用的方式,空调机组送出的低温空气迅速冷却设备,利用热力环流能有效利用冷空气冷却效率,因为热空气密度小、轻,它会往上升;冷空气密度大、沉,它会往下降,填补热空气上升留下的空缺,形成气流的循环运动,这就是热力环流。热力环流不同于水平流动的风,它是空气上下垂直的对流运动,冷与热激发出气流缓慢的运动。跟风不一样,风能够改造局部环境气候,而热力环流是气流运动的原始动力。利用气流的原始动力,可以不用设置动力设备,同样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如下图示:

?上送侧回(下回)方式

上送侧回通常是采用全室空调送回风的方式,适用于中小型机房。上送风可分为机房顶送或紧靠机房顶下的上部侧两种形式,后者较为常用。由顶部或侧上方送风的气流首先与室内空气混合,再进入设备或机柜内。机房顶部安装散流器或孔板风口送风,工作的气流小且均匀,人有良好的舒适感。但大多数计算机机柜的冷却的进风口是在下部或是前方,排风口在机柜的上部。这样,顶部的送风气流先与机柜处上升的热气流混合,再进入机柜冷却设备,影响了机柜的冷却效果。由于机柜进风温度偏高,机柜内得不到良好的冷却效果,必然造成机柜内的温度偏高,导致计算机不能正常的工作。

六、新风系统

新风是机房室内空气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机房中缺乏新风,会使人产生不适,并且会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通过注入洁净的新鲜空气,冲淡或替换机房内有臭味的空气,而使机房室内空气质量得以改善。同时,机房保持一定的新风量,还可以维持机房的正压状态,可以将机房内部的尘埃排出机房,同时防止室外的尘埃通过机房的空隙进入机房,影响机房的洁净度。

简单来说,新风系统有两个作用,其一,给机房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机房内的精密设备除臭去异味;其二,维持机房对外的正压差,避免灰尘进入,保证机房有更好的洁净度,大大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八、综合布线 ?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PDS,PremisesDistributionSystem)是一套用于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为计算机、通信设施与监控系统预先设置的信息传输通道。它将语音、数据、图像等设备彼此相连,同时能使上述设备与外部通信数据网络相连接。它的核心就是“综合”,也就是各个弱电系统均可用综合布线系统进行信息传输。综合布线的硬件包括传输介质(双绞线、大对数电缆和光缆等)、配线架、标准信息插座、适配器、光电转换设备、系统保护设备等。

综合布线系统包含六个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机房综合布线主要是水平布线子系统。

?机房综合布线的特点

机房内部综合布线有如下特点:(1)单位面积信息点数量大。(2)扩展性强。(3)以数据传输为主。(4)光纤信息点数量多。(5)以水平子系统模式为主。

(6)线路敷设方式特殊,能适应机房的应用特点和设备特点。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铜缆由于带宽、传输距离以及电磁波扩散和干扰问题,发展使用受到限制,而替代它的将是光纤甚至未来的某种传输介质。有资料表明全光纤网已在发达国家兴起,10Gbit/S的以太网也已经在实验室中诞生了。无论是对厂商还是用户来说,全光纤的局域网都将会更具吸引力。

?机房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

首先要确定工作区信息点的布局和数量,最理想的当然是能够明确设备需求,这样可对当前的设备有准确的信息点配置,在此基础上,再考虑一定的扩展余量,一般建议取10%~20%,不宜太多。因为机房服务于整个网络,其内部设备的变化频繁,准确的预计比较困难,建议更多地考虑扩展方便而不是一步到位。而且这样考虑也能降低成本。考虑扩展时,应将布线的路由通道考虑充分。机房内服务器的终端数量众多,设备安装形式分为两种主要布置模式:塔式服务器和机架式设备。二者对信息插座密度的需求相差较大,布置时应确定安装模式、数量、接口、接口规格。

?塔式服务器

采用落地安装的模式,安装密度很低,每平米不到2台。也有用户将塔式服务器安装在标准服务器机柜内,一台机柜只能安装2~4台。还可采用多层的敞开式机架,机架为3层,一个机架可安装12台左右服务器,平均每平方米5~6台。

?标准机柜式服务器

目前最薄的服务器厚度仅有lU,但通常不完全塞满机柜空间。这样一台标准服务器机柜可以安装几台(厚的)到三十台(薄的)左右的服务器,需要的信息点的数量也较大。建议一个标准服务器机柜按照12~24台配置。

九、综合监控

机房集中环境监控系统利用局域网络的通信手段,实时监控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运行参数、历史数据等,完成强大的系统联网管理功能。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基于微软公司的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XP。它是32位多任务的系统,该软件支持网络管理、标准网络协议,网络安全控制、系统冗余、网络冗余,具有性能可靠、管理方便、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分布式处理等功能。

在数据库

下载现代化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化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概述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概述 一、数据中心的概念 数据中心(DataCenter)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而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

    吉林油田数据中心建设

    吉林油田数据管理中心建设构想(吉林油田分公司吉林 松原 138000)摘要:信息化建设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总体战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信息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成败......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设计与研究(含5篇)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设计与研究 摘 要: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是为了解决国土资源信息共享以及网络化的社会服务。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技术的进步......

    探讨如何建设医院现代化大全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从科学管理思想去认识,又是一个科学的目标管理,可以起到导向、激励作用。医院的特殊性决定了医院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服务观念现代化一是确立......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模版)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如何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毕业作业(论文) 论文题目 如何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专 业 名 称 农村经济管理 姓 名 杨增林 学 号 12*** 注册时间 201......

    现代化学校建设

    办群众满意的学校,为孩子打好成才的基础 ——王店小学现代化学校建设汇报材料 王店小学创建于1913年,位于王店镇街南,学校占地16822.5㎡(25.1㎡/生),校舍面积5209㎡(7.8㎡/生)。20个......

    关于文化现代化与价值体系建设笔谈

    [论文关键词]文化转型 文化现代化 价值体系 [论文摘要]中国文化随着社会的转型正在经历着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与此同时,价值观与价值体系的建构也势在必然。探讨中国文化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