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设计与研究(含5篇)

时间:2019-05-13 23:0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设计与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设计与研究》。

第一篇: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设计与研究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设计与研究

摘 要: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是为了解决国土资源信息共享以及网络化的社会服务。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技术的进步,原有的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的户籍壁垒正在被拆除,城乡结合部土地产权的变化及用途变化密集,逐渐结合的城市,城市和农村地区域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很难清晰的界限城乡与实际位置,现有的数据中心理论己不再满足时代的需要,所以土壤资源数据中心管理系统的设计迫在眉睫。本文在现有的数据中心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服务的多级多服务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思想,介绍了通过建立面向服务的多级多服务的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平台,有效解决国土资源数据的管理、数据共享以及数据交换与更新的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国土资源;设计;研究;数据中心

一、前言

数据中心是基于各种各样的国土资源数据,依托成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GIS平台和网络系统,按照统一的标准,建立一个团队的信息的分类管理、数据分析、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和信息服务等功能一体化的分布式国家国土资源数据中心。

管理体系包括国家、省、市一级国土资源数据管理部门,是信息交换体系的主体,也是国土资源信息交换体系的节点和各级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中枢。数据中心管理工具主要作用是负责国土资源数据的加载、存储、更新、交换及共享工作,为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管理及运行平台。在数据中心的建设中十分重要。

二、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加速发展,土地和资源信息的变化日新月异,国土资源管理任务越来越重。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土地和资源,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使国土资源的工作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管理土地和矿产资源并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准确的依据,已成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社会各领域对国土资源基础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不断朝着工作化、科学化、公开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建立起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机制以及网络化的社会服务,集中分散。管理的国土资源数据,使其更好的为国土资源管理决策服务。

因此,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先进技术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平台。可以实现面向服务,管理、统计分析数据的分布式信息,可以共享国土业务功能库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

三、数据中心的设计原则

1.规范性原则。系统设计以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作为标准。数据编码严格遵循相关的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应用软件的开发严格按照软件标准实行。与此同时,还要结合环境和软件的实际应用对象。系统管理功能符合土地管理政策和程序和信息编码标准的要求,并能根据国家和地方的土地法规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

2.先进性原则。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应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理论,设计实用、可靠、具有先进的理论水平的分析模型和应用模型。

3.实用性原则。应用是系统的最终目标,因此,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业务实践,建立一个可靠的业务化实用程序,在操作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要支持数据库间的关联和数据独立调用,各数据库在物理上最好单独建立数据库,以便在检索时能互不影响,同时,还要考虑相关调用的方便和可操作。

4.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则。数据集中存放,其安全性要求较高,一旦损坏,恢复起来也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所以,系统建设应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主要是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配置防火墙,软件安装最先进控制软件和相应的监控软件。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

5.统一管理的原则。数据存在多种比例尺,所以相应的要做出各种不同比例尺数据应用的处理。能够实现不同大类的数据叠加,在同一粒度内,要实现分区、坐标系的统一。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空间图形数据。国土资源具有多级、多时态、多尺度、多专题以及数据量大的特点,因此可以根据级别、时态、或者尺度物理上分开存储,但要在逻辑上实现统一。

6.可操作性原则。软件系统应该具有简单、直观的用户界面,满足各层次用户易学易懂的要求,操作简便、灵活,方便用户操作和维护。

7.可扩展性和开放性原则。为了系统能够不断地扩充、求精和完善,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接口和方便的二次开发工具。优化设计系统结构及数据库系统,使各功能模块在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尽可能可以实现独立操作运行。系统在输入、输出方面应能进行各种不同数据格式的转换。

四、设计方案

1.逻辑结构。国土资源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的特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量会逐渐增大。采取集中分布式数据管理的方式,将数据分散存储,利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或者目录服务来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是土地和资源数据存储、总结、交流的中心,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中心管理系统等组成。信息安全系统包括系统本身安全及数据安全两部分。各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通过网络管理本级的基础数据库,并提供共享服务。

2.数据组织结构。国家土地和资源的基础数据管理中心数据根据行政区划分,在不同的空间数据库基础上,通过管理数据字典和专题数据字典功能将个人数据分类进行树状索引管理。可以利用空间数据库引擎和独特的网格索引访问。实现多维度,包括二维和三维数据。国土资源数据以二维数据为主,同时也包括高程地面模型以及三维影像图。同时,国土资源数据专题性表现在数据的业务上,针对不同的用途而生产的数据,如基础地理地形专题、土地利用专题、土地权属专题。

五、结语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目标是以各种各样的国土资源数据为核心,依靠成熟的数据库管理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按照统一的标准,建立一个综合信息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分类、查询、信息服务等功能的综合分析和集成的统一分布国家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管理系统覆盖了国家、省、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数据,数据中心管理工具承担土地和资源的加载数据,存储、更新和土壤的交换和共享,因此,数据中心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信才.地理信急系统原理与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刘耀林.土地信急系统[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李德仁,关泽群.空间信急系统的集成与实现[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第二篇: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维护指南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

与维护指南

Guideline for data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at land and resources data center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次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及定义...........................................................................3 4 概述................................................................................4 5 数据接收管理.........................................................................4 6 数据组织与存储管理...................................................................5 7 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6 8 数据更新管理.........................................................................7 9 数据共享与交换管理...................................................................8 10 数据安全管理........................................................................9 附录A(规范性附录)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要求...........................10

TD/T ××××—××××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维护指南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接收、组织存储、运行维护、更新、共享交换等阶段的数据管理与维护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以及数据安全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省、市、县等各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与维护。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271.8-2001 信息技术 词汇 第8部分:安全

GB/T 20270-2006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988-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GB/T 21061-2007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技术和运行管理规范

GB/T 21062.2-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第2部分:技术要求 GB/T 22240-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BMB 17-2006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 TD/T 1016-2003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

GX199900X-200X 国土资源信息高层分类编码及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国土资源数据

land and resources data 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产生或管理相关的数据,包括基础地理、土地资源、基础地质、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等专题数据和政务数据(包括业务数据、综合事务数据和档案数据等)。3.2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

land and resources data center 是以各类国土资源数据为核心,依托成熟的存储、数据库、GIS、网络等技术,按照统一标准,建立的具有信息管理、分析、查询、统计及服务的一体化数据管理体系。它可为本级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管理及运行平台,为远程信息系统按权限调用国土资源信息提供共享和交换机制,为本级信息服务系统的信息提取提供数据源支持。3.3

数据管理

data management 利用数据库、数据仓库、元数据和网络等技术,建立分布式、集中式或集中加分布式数据管理系统,开展数据接收、组织存储、运行维护、更新、共享交换等工作,实现对数据资源的有效组织和应用。3.4

数据维护

data maintenance 在制定维护方案基础上,对数据和数据库进行的日常维护与监控、备份与恢复、应急处理和监督管理等,从而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移植性。3.5 数据存储策略

data storage strategy 在数据存储、备份等方面采用的技术和方法的统称。3.6

数据备份策略

data backup strategy 为了达到数据恢复和重建目标所确定的数据复制步骤和行为,包括确定备份时间、技术、介质和场外存放方式,以保证达到恢复时间目标和恢复点目标。

3.7

数据共享服务

data sharing services 为实现数据共享所提供的技术服务,如目录服务、导航服务、数据信息发布、数据检索、数据产品加工、数据及数据产品分发等。3.8

数据安全

data security 适用于数据的计算机软硬件存储、备份和授权保护策略,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或访问所造成的数据更改、破坏、损毁或泄密。4 概述

4.1 对象

数据管理与维护的对象涉及数据及数据库、数据载体和数据管理环境三个方面中包含的所有相关对象。4.2 内容

数据管理与维护的内容包括: 1)数据接收管理

2)数据组织与存储管理 3)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 4)数据更新管理

5)数据共享与交换管理 6)数据安全管理 4.3 目标

数据管理与维护的目标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完整性、可用性和现势性。

1)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在存储、传输、处理过程中不被泄漏、破坏和免受未授权的修改; 2)数据的可靠性:数据的质量和来源可靠,进而促进研究结论科学、决策准确; 3)数据的完整性:数据覆盖空间范围、数据内容及时间范围的完整,满足应用需求; 4)数据的可用性:建立各类数据的元数据、说明文档,采用通用的数据标准和公开的数据交换格式,便于数据共享和交换;

5)数据的现势性:及时获取和处理有关变化信息,建立信息持续更新机制,使获取的数据最接近现实状态。5 数据接收管理

5.1 目标

按照国土资源数据成果汇交管理办法,完成数据接收任务,实现对本级国土资源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

5.2 管理内容与过程

数据接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汇交与接收是否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进行;汇交数据质量是否满足有关标准和规定要求;数据汇交的内容是否齐全;数据汇交是否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数据汇交方式是否满足数据安全管理要求;电子文件的内容与纸介质资料的内容是否一致等。

数据接收管理应包括以下主要过程:

TD/T ××××—××××

5.2.1 接收发生的依据

按照国土资源数据成果汇交管理办法、相关文件或项目合同的有关要求,汇交单位应按时向本级数据中心汇交相应的数据成果。5.2.2 数据接收

数据中心在接收到数据,并对数据资料清单核实无误后,应对汇交单位开具数据接收凭证。5.2.3 质量审核

数据中心指定专人负责数据质量审核,审核内容包括:汇交数据内容是否完整、是否通过验收、数据资料内容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审核发现存在问题的,应通知汇交单位限期改正。审核通过的,应向汇交单位出具汇交证明。5.2.4 归档管理

数据中心应对所接收的数据资料进行必要的备份和归档管理。对于涉密数据,应按其密级采取相应的保管措施。5.3 技术要求

1)根据国土资源数据成果汇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技术规范和实施细则,明确数据接收具体要求,包括数据资料分类和命名、文件格式、目录编制、汇交介质等;

2)数据接收内容应包括数据实体、元数据、数据字典、数据验收合格证明材料以及相关文档等,以形成完整的汇交成果;

3)数据汇交的方式可以采用拷盘、邮件、上载、协议交换、交换系统等方式;

4)可根据数据更新频率高低、数据涉密等级情况、数据类型、数据量大小、管理技术难易等方面,采用合适的汇交方式。6 数据组织与存储管理

6.1 目标

按照数据科学分类、管理统一的原则,建立面向国土资源管理的多专题数据组织和存储框架,为数据加工和专题应用等提供基础。6.2 管理过程

数据组织与存储管理包括以下过程:

6.2.1 数据组织规范建立

以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为依据,制订或采用相对统一的数据文件命名规范、数据分层、数据表结构、元数据标准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组织规范和存储框架。6.2.2 数据资源目录建立

针对数据中心管理的各类国土资源数据,根据专题、区域、类型等特征建立数据资源目录。6.2.3 选择数据组织存储策略

选择稳定性好的关系型数据库平台进行数据库方式的数据组织存储管理。

国土资源空间数据的组织、存储、检索方式可根据应用管理需求,选择行政区划单元或标准分幅等方式存储。6.2.4 入库前数据整合

数据入库前,按照本级数据中心数据组织方式进行必要的数据过滤和整合,以形成统一、规范的数据库。

6.2.5 入库质量检查和加载入库

数据入库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控制,具体检查方法可参照有关数据入库细则进行。数据检查无误后,要进行预入库处理,将通过检查的数据导入到一个临时库中,并自动检查错误,数据经修改无误后,才能导入到各类国土资源数据库中。6.2.6 制定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根据数据访问频率、时间、容量、性能要求等因素,制定数据生命周期存储策略,实现数据分级存储,以提高数据存储管理效率。6.3 技术要求

1)数据中心应按统一要求建立数据资源目录; 2)应根据数据组织框架组织数据,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存储,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专题数据库可采用最小图层单元存储,其语义尽量统一,保证国土资源数据库逻辑一致性;

3)选用稳定性好的关系型数据库和中间件,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并尽量保持不同应用系统中间件版本一致性;

4)根据在线、近线、离线数据量需求,确定一级磁盘阵列、二级存储设备和磁带库存储设备容量比例,建立与业务应用要求相匹配的分级存储策略,并能够实现数据在不同存储介质的有效迁移。7 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

7.1 目标

建立主机和数据运行与维护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运行与维护业务流程,有效开展运行监控与维护、故障诊断排除、数据备份与恢复、归档与检索,以保障国土资源数据库正常运转,使系统、数据库在灾难发生时快速进行原系统恢复,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7.2 管理过程

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应包括以下主要过程:

7.2.1 制定数据运行与维护方案

制定科学合理的数据运行与维护方案。具体内容包括:

1)根据应用需求、破坏程度、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划分应急处理等级和响应时间,并制定数据运行与维护计划;

2)明确相应的组织体系,确定职责任务,落实防范重点和关键环节; 3)制定工作程序,建立保障系统。7.2.2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

根据数据备份制度和备份策略,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系统和数据日常备份,在系统出现异常时根据采用的备份策略进行恢复操作。

1)制定数据备份策略,确定各类数据需备份的内容、时间及方式; 2)尽量实现数据的全自动备份和跨平台集中管理;

3)定期开展数据备份,以防止由于系统意外故障造成数据信息丢失; 4)制定数据恢复预案,做好详细的灾难恢复计划,防备数据丢失; 5)对介质的进行有效管理,对历史数据进行定期归档;

6)根据灾难恢复计划,应定期进行灾难演练,以防备系统崩溃和数据丢失。7.2.3 日常管理监控

按照维护计划定期进行数据资源目录、数据库系统维护,确保数据库得到经常性的监控、维护和优化。主要内容包括:

1)数据库一致性检查;

2)数据目录和索引更新与重建;

3)系统数据库备份以及用户数据库备份; 4)文件大小检查; 5)系统冲突性检查;

6)监测批处理、数据查询作业是否正确执行; 7)查看日志的错误;

8)复制日志代理的运行情况;

9)复制分发清除作业是否正确执行;

10)整理数据库碎片,监测数据库大小、增长情况; 11)监测磁盘自由空间、释放磁盘空闲空间; 12)监控用户操作和使用数据情况。7.2.4 数据归档与检索

TD/T ××××—××××

根据数据使用的频率、数据量和磁盘容量进行数据离线归档,在需要情况下,可实现归档数据检索在线处理。7.2.5 监督和评价

1)聘请或委托专门机构,定期检查评估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情况,按月通报检查结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2)聘请有关专家、用户担任监督员,对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进行监督,并定期报告监督情况;

3)由第三方监控数据管理系统安全运行状态,形成定期监控报表;

4)月度检查情况、监督员监督报告和监控报表将与目标考核挂钩,并作为数据中心运行评优的重要依据;

5)定期对数据中心的运行状况进行审核和评价,察看系统是否仍处于有效适用状态,为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改进和扩展提供依据。

7.3 技术要求

1)数据文件的管理尽量采用元数据管理方式,并定期对元数据库进行管理和维护;

2)可采用数据安全综合监控管理平台、数据访问行为控制、数据安全综合审计等进行数据运行与维护综合管理;

3)数据运行维护过程应采用实时监控、定期维护与应急故障处理相结合的机制,实时监控能实现动态监测系统软硬件运行状态,并实现对用户访问、查询、下载进行监控和记录;

4)按照特定周期,对各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性能调优;

5)制定全备份、增量备份、累积备份等备份策略,并能使数据备份工作以自动方式进行,采用多层体系结构的备份软件,实现数据备份的统一管理,保证数据一致性,根据应急处理等级和响应时间要求,及时处理系统故障,保障数据库正常运行;

6)系统崩溃后,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数据库的还原与恢复,恢复方式可采用全盘恢复、个别文件恢复和重定向恢复等方式,采用灾难恢复技术,应支持对整个系统的恢复;

7)备份与恢复系统应考虑网络带宽对备份性能的影响、备份服务器的平台选择及安全性、备份系统容量的适度冗余、备份系统良好的扩展性等因素。8 数据更新管理

8.1 目标

根据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有关规定和各类专题数据库运行管理职能,建立可持续的数据更新机制,由数据库更新职能部门对通过生产、汇交或交换获得现势数据完成本级中心数据库的版本升级,实现数据库更新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现势性,并确保数据更新能够满足有关数据管理和应用要求。8.2 管理过程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各类专题数据库更新由具有数据库更新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数据库更新管理应包括以下主要过程: 8.2.1 制定数据库更新策略

建立有效的数据库更新方式,实现数据的定期、有效更新。按照事件数据的发生周期进行数据库的定期更新。数据更新可采用多种方式,在对数据进行远程更新时,设定相应的更新频率(按年、按月、按季度、实时)、更新范围(整体、部分)、传输方式(网络、物理介质)、更新方式(脱机检查、联机更新)和历史数据保存方法等。8.2.2 更新申请与审批

根据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现状,专题数据库更新一般由业务部门提出申请,经主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数据中心执行更新;日常业务数据更新根据系统权限管理功能自动实现更新;基础地理数据库一般由数据中心负责更新。8.2.3 更新执行 采用既定策略进行数据更新操作。主要包括更新实施前的数据备份、更新数据与元数据一致性处理、原版本数据归档和新版本数据生成等。8.2.4 更新确认

数据中心或负责更新的业务部门应对更新的数据进行检查,并更新相关系统元数据记录。在数据更新结束后,系统将对数据更新的过程记录日志,以备审计和回溯。8.3 技术要求

1)数据更新应按照相应的权限管理、审批程序和操作规范执行;

2)专题数据库设计应做到最小冗余,避免内容重复,权威机构确定并更新权威数据,不允许跨部门直接对其他专题数据库进行更新;

3)各数据库之间应建立数据关联,数据更新时从已建数据库中自动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逻辑检查,保证数据更新的一致性;

4)采用远程数据更新需要使用符合国家保密要求的网络; 5)系统应对数据更新的过程记录日志,以备审计和回溯;

6)数据和数据库更新时,需要根据数据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同时更新数据中心相应元数据和数据资源目录。9 数据共享与交换管理

9.1 目标

按照统一的数据服务模式,建立基于网络的国土资源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为用户提供多种方式的共享服务,并实现各级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安全、可靠的交换。9.2 管理内容

9.2.1 数据分级分类管理

基于国土资源数据的公益性、保密性等要求以及用户群等因素,对国土资源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主要包括数据共享等级划分、用户分级分类、数据共享方式和数据共享措施等。9.2.2 建立数据共享交换服务机制

建立规范化的数据共享与交换管理机制,保证共享与交换系统的稳定持续运行。1)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数据中心数据共享与交换相关技术标准;

2)根据数据性质不同,采用用户分级制度,按照用户的权限提供数据共享服务;

3)涉密数据和非公开数据的认定参照国家或部门有关规定,申请单位应具备相应资格。9.2.3 建立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

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基础平台、共享与交换服务体系、信息发布与用户管理体系三个部分。

1)基础平台主要指通信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平台;

2)共享与交换服务体系由目录服务、数据服务和功能服务等组成; 3)信息发布与用户管理体系包括信息发布方式和用户服务管理等。9.2.4 数据共享与交换审核

依据数据服务流程,由相关人员对共享与交换数据进行审核,确保运行过程数据安全和数据质量。

9.3 技术要求

1)共享和交换数据应符合国家信息安全和保密相关规定,内容包括元数据、数据实体、以及其它相关信息;

2)非涉密数据交换可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数据内容应以电子报盘数据内容及电子报盘压缩数据包格式进行;对于数据量小、非涉密数据可通过Internet等提供在线方式进行;

3)共享与交换数据库采用单独的服务器,并与内部网络系统实现物理隔离,共享系统应具有用户统计管理功能,针对不同共享用户和不同服务内容应规定响应时限;

TD/T ××××—××××

4)利用中间件技术,或其他相关的传输服务程序,保证当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异常情况时,将数据安全、可靠、完整地传送到目的地,数据交换系统需提供日志、审计、查询、监控等辅助功能,以增加数据交换过程的透明度,提高数据交换过程可管理性。10 数据安全管理

10.1 目标

以数据安全为重点,统一规划,建立信息安全认证体系、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系统和功能完备的容灾备份系统,确保数据中心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10.2 物理安全

1)原则上,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物理安全应满足《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第三级物理安全的技术要求;

2)涉密系统使用单位须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法律法规建立保密管理制度。10.3 网络安全

1)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具备性能较为完善的网络安全设施,非涉密系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应符合《GB/T 20270-2006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2)涉及国家机密、部门敏感信息的局域网的安全标准不得低于《GB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中规定的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

10.4 系统安全

1)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依据国家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相关规定和《GB/T 22240-2008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确定本中心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 2)涉密信息系统建设使用单位应当依据《BMB20-2007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的有关要求,加强涉密信息系统运行中的保密管理,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消除泄密隐患和漏洞。

10.5 数据安全

1)所有汇交的数据资料应严格按照有关数据资料管理规定进行分类存档管理;

2)应设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负责数据中心数据安全工作,并与关键岗位人员签署岗位安全协议和保密协议;

3)根据国家保密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完成数据安全定级工作,明确制度、分清职责、分级管理、逐级落实;

4)应采用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数字证书及内容防篡改等技术,防止敏感数据被非法访问、修改和破坏,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5)应具备数据访问的身份鉴别、安全标记、访问控制、可信路径、安全审计、剩余信息保护等功能的用户识别系统,按照“用户级别及权限”的规定来授权用户对资料的访问,防止越权访问或未授权的有意或无意地泄露、修改或破坏数据; 6)对于通过非网络下载形式提供的数据共享服务(包括涉密数据),定期将数据提供合同、协议或其它有效凭证的复印件等进行归档和备案;

7)重要大型数据库必须运行于专门的服务器或工作站上,并实现异地备份;

8)在数据资源终止阶段,对于数据转移、暂存和清除、设备迁移或废弃、存储介质的清除或销毁等活动须按照《GB/T XXXXX-XXXX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的要求执行,如果是涉密数据,应该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进行转移、暂存和清除;

9)涉密数据资料的存储、传输、共享、使用应指定专人负责,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执行。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要求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各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运行和维护,保证国土资源数据安全和数据服务功能实现,根据《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维护指南》的原则和基本要点,制定本管理要求。

第二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本着科学、高效、共享、保密的原则进行数据的汇交接收、组织建库、数据存储、运行与维护、数据更新、共享交换等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实现数据管理的安全和规范化。

第三条 本要求适用于国家、省和市县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维护工作。

数据管理与维护的基础条件

第四条 为了保障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安全和系统的正常持续运行,数据中心需具备以下场地条件、软硬件基础设施和人员组织:

1. 具备与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相适应的独立工作场地和机房。制定机房管理规定。

2. 具备必要的网络相关设备、信息安全设备、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存储备份设备等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存储管理平台。制定软硬件设备管理规定。

3. 根据需要和实际条件建立与级别相适应的电子政务专网、内部局域网,恰当处理与Internet的连接关系,应将涉密网和非涉密网物理隔离。制定网络管理规定。4. 应制订数据管理工作预案,建立相对独立的容灾系统,有条件的可建立异地容灾。5. 应设置固定岗位并配备相应数量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分工。制定数据中心人员组织管理规定。

数据接收管理

第五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依据有关行政管理机关授权制定相应的数据成果汇交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

1.数据接收应由数据中心具体统一负责,各责任单位分工协作完成。2.应明确数据汇交的责任单位和汇交数据范围。3.应明确数据接收的程序。

4.应明确数据汇交的内容、方式、期限、责任和义务等基本要求,以及汇交数据的检查、审核、登记、保存技术方法。

5.应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数据的接收、审查、签收和接收后数据的管理。

6.涉密数据的汇交须根据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执行,涉密数据不得通过Internet进行汇交。

数据组织与存储管理

第六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制定数据组织管理规范。

1. 以相关标准为依据,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库数据组织规范和存储框架,便于数据中心各类数据库统一应用服务。

2. 针对数据中心管理的海量各类国土资源数据,根据专题、区域、类型等特征建立数据资源目录,实现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和共享服务。

第七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制定数据存储管理规范。

1. 制订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策略,实现分级存储管理,提高对海量国土资源数据存储管理水平。

2. 采用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并建立元数据库。

TD/T ××××—××××

3. 制定严格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制度,统一、规范数据入库管理。

第八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制定数据存储归档管理制度。

1. 制定数据存储管理策略,明确数据存储模式、要求等内容。2. 制定数据归档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归档流程。3. 制定数据档案管理制度。

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

第九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制定数据的运行与维护管理制度。

1. 制定科学合理的数据运行与维护方案。

2. 明确数据运行维护人员的职责、工作内容、安全操作规范等事项。

3. 明确数据中心的日常维护、例行巡检和监控管理内容,实行异常、突发事件报告制度。第十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建立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相关制度。

1. 应对备份信息的备份方式、备份频度、存储介质和保存期等进行规范。

2. 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数据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制定数据的备份策略和恢复策略,备份策略须指明备份数据的放置场所、文件命名规则、介质替换频率和将数据离线运输的方法。

3. 应建立控制数据备份和恢复过程的程序,对备份过程进行记录,所有文件和记录应妥善保存。

4. 应定期执行恢复程序,检查和测试备份介质的有效性,确保可以在恢复程序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备份数据的恢复。

5. 应在统一的应急预案框架下制定不同事件的数据应急恢复预案,应急预案框架应包括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应急处理流程、系统恢复流程、事后教育和培训等内容。

数据更新管理

第十一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制定数据更新管理制度。

1. 应建立数据更新管理制度,进行更新前,向主管领导申请,更新和更新方案经过评审、审批后方可实施,并在实施后将变更情况向相关人员通报。

2. 应制定数据更新策略,明确数据更新的责任单位、更新周期、更新方式。

3. 应建立数据更新控制的申报和审批程序,对更新影响进行风险分析,记录变更新实施过程,并妥善保存所有文档和记录。

4. 应建立数据更新日志,确保历史数据可追溯。

5. 应建立中止更新并从失败更新中恢复的文件程序,明确过程控制方法和人员职责,必要时对恢复过程进行演练。

数据共享与交换管理

第十二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制定数据共享管理制度。

1. 建立国土资源数据共享机制,保证共享服务有效运行。2. 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制定数据共享应用策略。

3. 制定共享管理办法,确定共享数据内容、共享数据等级、数据共享范围、方式、措施等内容,明确数据共享审批程序、保密要求、用户责权、处罚措施等。4. 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制定信息发布安全管理策略。

5. 明确信息发布的主体、审核程序、信息更新机制、信息安全策略等内容,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6. 应对共享用户进行审核,根据用户权限提供服务,防止越权使用数据。7. 数据发布应建立用户登记、权限管理和数据发布审查等相关制度。

8. 对于涉密和非公开数据共享,必须满足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要求。第十三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制定数据交换管理制度。1. 数据交换应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原则。

2. 应建立数据交换标准体系,规范数据交换的格式、内容、元数据、技术文档等。3. 应建立数据交换审批文件化程序,记录交换实施过程,并妥善保存所有文档和记录。4. 数据交换需填写数据交换日志。

5. 数据交换管理应建立数据安全控制方案、用户交叉权限体系和实时监控机制。6. 涉密数据的交换必须根据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执行。

数据安全管理

第十四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1. 根据数据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和安全策略,对数据安全管理活动中的各类管理内容建立相应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2. 形成由安全策略、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构成的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第十五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设立数据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能机构。

1. 明确管理机构职责和安全工作的目标、范围、原则和安全框架等。

2. 设立安全主管、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的负责人岗位,并定义各负责人的职责。3. 建立健全数据日常管理操作规程。

4. 组织安全意识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和相关安全技术培训。第十六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立数据安全审批、检查和考核制度。

1.应根据数据安全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明确授权审批事项、审批部门和批准人等。

2.针对数据变更、重要操作、物理访问和系统接入等事项建立审批程序,按照审批程序执行审批过程,对重要活动建立逐级审批制度。3.记录审批过程并保存审批文档。

4.制定数据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制度,规范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工作,定期按照程序进行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活动。

5.应定期对各个岗位的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及安全认知的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记录并保存。

第十七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人员安全管理。

1.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不可兼任。2.关键事务岗位应配备多人共同管理。3.应签署保密协议。

4.应从在职人员中选拔重要岗位人员,并签署岗位安全协议。5.应指定或授权专门部门办理数据安全人员录用、调离手续。第十八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存储介质管理。

1.应建立数据存储介质安全管理制度,对介质的存放环境、使用、维护和销毁等方面做出规定。

2.数据存储介质在物理传输过程要严格执行审批制度,涉密介质必须经过审批才能带离机房或办公地点。

3.应对存储介质的使用过程、送出维修以及销毁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带出工作环境的存储介质进行内容加密和监控管理,对送出维修或销毁的介质应首先清除介质中的敏感数据,对保密性较高的存储介质未经批准不得自行销毁。

4.应对介质归档和查询等进行登记记录,并根据存档介质的目录清单定期盘点。5.应根据数据备份的需要对某些介质实行异地存储,存储地的环境要求和管理方法应与本地相同。

6.对重要介质中的数据和软件采取加密存储,根据所承载数据和软件的重要程度对介质进行分类和标识管理。

第十九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密码管理。

TD/T ××××—××××

1.根据国家密码管理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密码管理办法》,应建立数据中心密码使用管理制度,使用符合《国家密码产品生产管理规定》的密码技术和产品。2.应确保密码产品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密码管理局的要求。第二十条 依据《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制定涉密数据安全使用管理办法。1.应明确数据保密的边界和安全保护等级。

2.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安全技术专家对数据保密定级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论证和审定。

3.数据保密定级结果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4.保密数据传输过程要有严格的审批制度。

5.存储、管理和传输保密数据的涉密系统网络建设与使用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批准。

相关责任

第二十一条 在数据中心数据接收、组织存储、运行维护、更新交换过程中,明确职责和责任人,制订相应处罚措施。

第二十二条 本要求的解释权属于国土资源部。第二十三条 本要求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参考文献

[1] SDS/T 1003-2004 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技术标准《科学数据共享概念与术语》第1部分:概念

[2]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

[3] ANSIX 3.1 72-1990 美国信息系统国家标准字典(ANDIS)

[4] 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技术标准《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建设规范》,2005 [5] SDS/T 2313-2004,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技术标准《科学数据中心(网)运行管理》 [6] 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2 [7] 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规范,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标准,2002 [8] 全国金土工程总体方案,国土资源部,2006年

[9] SZl999002-2001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试行)

[10] SZ1999XXX-200X 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规范(试行)[11] 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12] GB/T XXXXX-XXXX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报批稿)[13] BMB20-2007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 [14]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15] GB/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16] GB/T 17798-2007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17] GB/T 7156-2003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与标识

[18] GB/T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19] GB/T1.1-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的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第三篇:现代化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设计

现代化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设计

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是计算机机房建设的很重要的环节。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计算机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要求。因此,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具有绿色理念的现代化机房。一个现代化的数据中心建设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装饰装修系统工程、供配电系统工程、空调和新风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防雷系统工程以及消防系统工程等。而每个系统工程又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又由若干个单项工程组成。正是由这些不可再分的单项工程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数据中心的有机体。

装饰装修系统

1.1 设计理念

机房内的装饰设计从风格上一般力求简洁、明快;从使用功能上吊顶和地板可拆卸以便维护,甚至有的用户要求墙面也要做到可拆卸;从功能分区上要遵循机房使用的一些基本需求,如更衣室、缓冲间、主机房、维修间、备品备件室、监控中心、参观走廊等都是必备的功能划分;从平面布局上力求合理和实用;从层高的考虑上不可一味追求大空间,这样会加大空调的配置,也不能太过低矮会造成压抑等不适感,同时过矮的情况下如果摆放机柜过密还会影响机柜操作区域的照度;层高一般宜在2400mm左右,不宜高于3000mm,不宜低于2200mm.1.2 设计要点

(1)隔断的设计

为了保证机房内不出现内柱,机房建筑常采用大跨度结构。针对计算机系统的不同设备对环境的不同要求,便于空调控制、灰尘控制、噪音控制和机房管理,往往采用玻璃隔断墙将大的机房空间分隔成较小的功能区域。机房外门窗多采用防火防盗门窗,机房内门窗一般采用无框大玻璃门,这样既保证机房的安全,又保证机房有通透、明亮的效果。

(2)地面设计 在机房工程的技术施工中,机房地面工程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房地板一般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活动地板具有可拆卸的特点,因此,所有设备的导线电缆的连接、管道的连接及检修更换都要方便。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在很多无人办公的配电机房,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抗静电地板或者抗静电地板漆的地面设计,这样的好处是节省了空间和成本,在层高受限制且采用上走线方式的配电室特别适用。地板的铺高一般在300mm左右,但是随着网络服务器等设备的发热量的增加,需要更大的地板下空间来实现空调的送风和配电的线槽敷设。

(3)吊顶的设计

计算机机房内的吊顶设计宜采用金属板材,其一,满足防火规范;其二,不起尘、不掉纤维,可保证机房洁净度;其三,模数化的成品材料便于灯具、风口等设备的布置;其四,便于现场装配施工,缩短工期,且因避免现场二次加工而能充分保证产品质量。在大多数的通信机房设计里面,目前也较多采用无吊顶式的设计方案,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有效降低装修的成本。但与有吊顶的房间比,由于空间的加大会增加空调配置以及增大气体灭火保护区的容积,而这些投资往往有时候会超过装修节省的费用,而且美观性会大打折扣。因此在设计吊顶时要综合考虑如下因素:层高限制、美观影响、投资限制。

(4)墙面的设计

计算机机房内的墙面一般宜采用金属板材。其一,装饰效果好;其二,便于厂家根据现场测量的尺寸定制加工确保质量;其三,便于现场装配化施工,提高效率;其四,防火性能好,满足消防规范的要求。以前曾较多地使用铝塑板来做墙面的装饰,但因其不可拆卸,而且现场粘贴还会产生污染,防火性能比金属板差,因此逐渐淡出了设计师的视线。乳胶漆有时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从防火性能和成本上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对于需要在墙体内隐蔽走线的时候,施工的难度就会加大。

1.3 绿色理念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在现代化的数据中心建设中,作为设计师必须强调绿色设计概念。所谓绿色设计是指环保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在装饰设计中,首先从平面规划上注意不要追求超大、超宽、超高。其次从选材上必须选用绿色环保产品。在用材方面不要一味追求奢华、高价,要选择与投资规模和使用功能最匹配的设计方案和材料。再有就是设计时要考虑今后几年的发展,一些房间的功能可以通过隔断的改造轻松合并,这样就赋予了计算机机房新的含义,而不是不能改造,只好最终废弃重建。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

2.1 设计理念

数据中心的负载大都是用于存储重要信息的服务器,任何的电力系统事故都将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供配电设计力求安全可靠、系统清晰,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能。

2.2 设计要点

计算机机房负载分为主设备负载和辅助设备负载。主设备负载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计算机外部设备及机房监控系统,这部分供配电系统称为“设备供配电系统”,它对供电质量要求非常高,应采用UPS供电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要求较高的机房项目中,UPS可采用直接并机技术。辅助设备负载指空调设备、动力设备、照明设备、测试设备等。“辅助供配电系统”的供电由市电直接供电。机房内的电气施工应选择优质电缆、线槽和插座。插座应分为市电、UPS及主要设备专用的防水插座,并注明易区别的标志。照明应选择机房专用的无眩光高级灯具。机房供配电系统是机房安全运行的动力保证,机房往往采用机房专用配电柜来规范机房供配电系统,保证机房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合理。机房一般采用市电、柴油发电机组双回路供电,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主要的后备动力电源,运行成本较低。机房接地系统是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性信息处理工程,是机房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接地系统是否良好是衡量一个机房建设质量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机房一般具有四种接地方式: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直流工作地和防雷保护地。在机房接地时应注意两点:(1)信号系统、电源系统、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不应使用共地回路。(2)灵敏电路的接地应各自隔离或屏蔽,以防止地回流和静电感应而产生干扰。机房接地宜采用综合接地方案,综合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2.3 绿色理念在设计中的运用

大型数据中心为了完成企业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任务,设置了几十台、上百台、甚至上千台的服务器,以及供服务器存放数据的大量磁盘阵列等设备,为了协同工作,这些设备还要通过网络级联起来,并且还有协同工作软件和设备把它们管理起来,这就造成设备众多、效率低下、占地空间很大,机房的供电、静音、空调、散热等问题都一一显示出来。因此综合起来,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为它面临着诸多要解决的问题,对于IT行业来讲,主要就是提高IT设备(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的电能利用率,尽量降低电能的热损耗,此外,在提高计算密度的同时,通过新的散热技术和数据中心的整体设计来解决散热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和分析数据中心应用的具体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提高数据中心效能和降低电力损耗以及减少占地空间的整体目标。空调和新风系统

3.1 设计理念

一般情况下,空调的设计要考虑备份,因为服务器设备工作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一旦空调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机房内温度激升造成停机丢失数据等不可逆转的损失。因此一般考虑一用一备,或者两用一备的方式。一般不主张在数据中心内安装水冷机组,避免漏水事故造成停电。

3.2 设计要点

机房精密空调系统的任务是为保证机房设备能够连续、稳定、可靠地运行,需要排放机房内设备及其它热源所散发的热量,维持机房内恒温恒湿状态,并控制机房的空气含尘量。为此要求机房精密空调系统具有送风、回风、加热、加湿、冷却、减湿和空气净化的能力。机房精密空调系统是保证良好机房环境的关键设备,应采用恒温、恒湿精密空调系统。机房新风换气系统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给机房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二,维持机房对外的正压差,避免灰尘进入,保证机房有更好的洁净度。机房内的气流组成形式应结合计算机系统要求和建筑条件综合考虑。新排风系统的风管及风口位置应配合空调系统和室内结构来合理布局,其风量根据空调送风量大小和机房操作人员数量而定,一般取值是每人新风量为50m3/h,新风换气系统可采用吊定式安装或柜式机组,通过风管进行新风与污风的双向独立循环。

新风换气系统中应加装防火阀并能与消防系统联动,一但发生火灾事故,便能自动切断新风进风。如果机房是无人值守的则没必要设置新风换气系统。

3.3 绿色理念在设计中的运用

空调和新风的设计和配电一样,也是数据中心的核心内容。空调的热交换一直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热量的计算尽量准确,避免很大的冗余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虽然水冷机组要慎用,但是在防护得当措施得力的情况下,使用水冷机组将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人员办公区,空调的设计更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不能超量设计。

建筑智能化系统

4.1 设计理念

智能化设计在计算机机房建设中日益显示出重要的地位,其着眼于利用先进的设备和软件技术对数据中心内的人员和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方便操作人员对数据中心进行维护。

4.2 设计要点

机房监控系统的规模不大,却是建立机房安全防范机制不可缺少的环节,能够24小时监视并记录下机房内发生的任何事件。机房门禁系统多采用非接触式智能IC卡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可灵活、方便地限定进入机房的人员、时间、权限,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保证机房的安全。机房的水患来源主要有:机房顶棚屋面漏水;机房地面由于上下水管道堵塞造成漏水;空调系统排水管设计不当或损坏漏水;空调系统保温不好形成冷凝水。机房水患影响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机房运行瘫痪。因此,机房漏水检测是机房建设和日常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除施工时对水害重点注意外,还应安装漏水检测系统。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房计算机系统及其环境设备均日益增多,机房环境设备(如供配电系统、UPS、空调、消防系统、保安系统等)必须时刻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因此,对机房动力设备及环境实施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机房环境及动力设备监控系统主要是对机房设备(如供配电系统、UPS、防雷器、空调、消防系统、保安门禁系统等)的运行状态,温度、湿度、洁净度,供电的电压、电流、频率,配电系统的开关状态,测漏系统等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历史数据,实现对机房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的管理功能,为机房高效的管理和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保证。

4.3 绿色理念在设计中的运用

在智能化设计中要根据自身数据中心的特点和投资情况综合考虑,不能一味追求最好的产品和技术,应该理性选择合适的方案。比如在设计保安监控系统时,有的用户要求24小时不间断录像,这在实际应用中大可不必。可以选用追踪动态录像产品,一旦监控区域有移动目标出现时自动启动录像功能,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对存储介质的需求,从而节省大量的投资。另外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否则新的产品和技术出现以后其升级改造会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防雷系统

5.1 设计理念

防雷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国内外有很多关于数据中心的雷击报道。数据中心一般要实现三级防雷保护。

5.2 设计要点

机房雷电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对直击雷的防护主要由建筑物所装的避雷针完成;机房的防雷(包括机房电源系统和弱电信息系统)工作主要是防感应雷引起的雷电浪涌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过电压。

5.3 绿色理念在设计中的运用

在满足国家规范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各地方气象部门的具体规定。在弱电防雷方面一定要结合实际。曾经碰到过一个案例,用户要求对局域网的每一个终端模块进行防雷设计,结果投资呈十倍以上的增长。实际上如果加以改进,既可以有效地起到防雷的作用,又可以大幅减少投资。

消防系统

6.1 设计理念

数据中心的消防设计要注重对人员和设备均不造成伤害,而且一定要注意与电气系统、空调系统的联动。

6.2 设计要点

机房应设气体灭火系统,气瓶间宜设在机房外,为管网式结构,在屋顶上设置喷嘴,火灾报警系统由消防控制箱、烟感、温感联网组成。机房消防系统应采用气体消防系统,常用气体为七氟丙烷。

6.3 绿色理念在设计中的运用

设计时要考虑喷射的气体必须无毒,对人员无害,对服务器设备不造成机械性的损伤。因此,产品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同时要结合装修设计,合理分区,合理设计层高等,这样可以优化消防的设计,减少药剂的使用量,节约资金。我国的现状

7.1 需要建设数据中心的单位对“绿化”认识不足

目前绝大多数需要建立大型数据中心的单位,对数据中心“绿化”认识不足。在系统规划时,只是看到了数据中心的处理能力如何,磁盘阵列要多大,网络怎么规划,UPS如何配置等情况。而对数据中心的能耗、空调、环保设计还缺乏认识,或者根本没有把数据中心的节能、降耗、运营成本等进行综合考虑。节能减排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还需要加大力度提高IT行业对建设“绿色数据中心”的认识,并且要求任何单位在进行数据中心规划时,都要考虑数据中心的“绿化”问题。

7.2 真正做到节能、降耗的IT产品还不多,用户选

择空间不大

数据中心的“绿风”虽然已经吹起,市场潜在需求很大,但技术驱动的动力不足,也就是说,真正能保证数据中心的效能又节能、降耗、环保的IT产品少,无论是服务器、网络、存储还是UPS等品种少,门类不全,希望IT业生产厂商和研制单位尽快研制出数据中心“绿化”的系列产品,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中,充分发挥技术驱动的作用。

7.3 数据中心整体架构需要变革

实际上目前使用的服务器架构已经沿用了几十年了,存在问题已经浮出水面,刀片机的问世使服务器的架构设计向前迈进了一步,但也带来了通风散热的问题,数据中心众多的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虽然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但实际上仍是一个个独立的群体。数据中心设备的整合、优化,进行集约化、集成设计已经提到了日程。实现提高服务器的效率和整个数据中心的效能,具有节能降耗和降低整体成本的功能,这就要求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的体系架构设计必须变革,用户在期待新一代服务器时期的到来。

7.4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缺少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春风已经吹起,但是什么是绿色数据中心,绿色数据中心应该参照什么标准设计等等,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和标准,这对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发展不利。要更快地出台这方面规范和标准,指导数据中心的建设。

结束语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取决于IT技术发展的驱动,而且也和建筑技术发展有关。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的结合可以更有力地驱动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向前发展,在看到了希望和前途的同时,也要认识到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第四篇:大型数据中心建设研究论文

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以下称《意见》),以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积极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意见》发展目标:到2020年,云计算应用基本普及,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云计算关键技术,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云计算骨干企业。云计算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和法规体系健全。大数据挖掘分析能力显著提升。云计算成为我国信息化重要形态和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支撑,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意见》发布表明云计算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随着云计算等技术不断创新应用,推动数据中心市场爆发性增长,2016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预计将保持30%以上的年均增速达到550亿元,到2020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定位于大数据、云计算重要承载基础的数据中心,不仅对广电网络现有的广播电视业务、宽带业务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为广电的信息化提供支撑。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的广播电视,也需要借助数据中心的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最终形成为个人提供便捷生活通道、为企业提供高效商务平台、为政府提供决策管理支持的基础平台,实现广电网络面向宽带广电的转型。

本文从科学选址、弹性扩展、绿色节能、经济可靠、智能可控几方面进行研究,论述如何建设科学、经济、可靠的数据中心。

1科学选址

大型数据中心建设投资大,建设使用周期长,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提出资源环境优先原则。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条件,引导大型数据中心优先在能源相对富集、气候条件良好、自然灾害较少的地区建设,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地质环境、气候条件、能源供给是新建大型数据中心选址最重要的要素。

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大型数据中心选址要避开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同时应远离国境线建设在内地。在投产运行期,数据中心的冷却所耗能源是占据IT设备用电外最大的比例。选择气候条件满足寒冷、适当湿度、洁净的空气达到节能的目的,降低运行成本。近年来,中国的数据中心发展迅猛,年耗电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的1.5%,数据中心的运行主要依赖电力供应,可靠充沛的电力是大型数据中心长期稳定运行的保障。

2015年发布的《贵州贵安新区绿色数据中心发展报告》,研究分析数据中心建设地区发展优势评价系数、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空气质量指数、地震带、信息传输企业固定资产、网民数、发电量、全社会用电量、互联网普及率等标准,经过建模、分数量化评价,内蒙古自治区和贵州省为超大型或大型数据中心选址的优选地区。

2弹性扩展

经过近些年数据中心建设摸索,数据中心已从单纯的楼宇式建设发展成为楼宇式、仓储式、集装箱式三种建设模式,综合三种建设模式的优缺点比较以及业务需求特点,现阶段大型数据中心突出模块化建设理念,具体表现在机柜微模块化、机房模块化、机楼模块化。

在机柜建设上,采用具备模块整合、简化系统、灵活配置、快速部署等特点的微模块进行建设。将机架、综合柜、整流柜、电池柜、交直流配电柜、配电线缆、走线架、防静电地板、制冷单元、冷热通道密闭、动环监控系统等纳人,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微模块系统,从而只需外界提供电力和冷通道。微模块组件可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简化建设方式,可灵活配置,快速部署。

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机房模块化以满足Tier2、Tier3、Tier4标准机房混合使用为建设目标,以低成本、高标准、快速部署为建设要求,一次性进行规划,分期实施建设。如以一路10kV容量、两层4000m2为微模块,以气体灭火防护区划分,电源、空调模块化配套组合,满足机房不同等级要求。各类管线按最短化原则水平设计、减少交叉,机房配电与IT设备实现同层安装同层供电。降低土建成本,缩短部署时间,实现通用性强、管线短、分期扩展、资源复用等特点。

机楼模块化主要特点是“建筑模块化,集约布局、高效组织”,在空间结构上将机楼和配套动力中心作为基本模块,根据规划需求进行近远结合、灵活适应的空间布局,考虑初期需要数量分期建设机楼和动力中心组件,迅速投人运行使用,根据业务需求,逐步增加机楼和动力中心集群数,降低投资压力,形成较好的经济指标。

3绿色节能

结合工信部下发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相关要求,在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绿色数据中心技术创新和推广,从机房机架布局、制冷系统、IT设备、自然冷源、热能回收等多方面实现绿色节能,打造PUE小于1.5的数据中心。建设规划过程中,根据建筑规模、安装设备的散热特点、所在地区气象条件、能源状态、节能技术特点等进行技术与经济比较,综合采用绿色节能措施。其中主要方式有:

自然冷源利用。根据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地自然条件,采用智能通风自然冷却技术。可规划采用集中式水冷冷冻水空调系统,并配套板式换热器,结合当地气候情况全部或部分使用外界自然环境的免费冷源,结合智能新风节能系统,全方位多角度地实现自然冷源梯级利用。

机房内采用封闭冷/热通道技术。将冷、热气流完全隔离,提高冷量的利用效率。冷热通道隔离、机柜面对面摆放,室内风机送风量可减少30%,室内风机可省电约2/3;封闭热通道后室内风机送风量可减少12.5%,室内风机可省电约1/3。

行间制冷技术。行间制冷为高密度机柜设计,可解决高密机柜局部过热问题,行间空调靠近机柜安装,定向短距离水平送、回风,减少冷量传输损失。

高压直流系统。采用直流不间断电源系统,即高压直流系统(336V开关电源系统),具有与开关电源相同的优点:模块化设计,可维护性好,同时蓄电池组直接挂接在供电母线上,可靠性高。

优化设计。机房各类管线按最短化、最粗化原则,水平设计、减少交叉,机房配电与IT设备实现同层安装同层供电,提高传送效率,减少通道损耗。

采用DPS供备电方式。以每个机架为供电单元,将电源直接放置在服务器机柜内,后备蓄电池组采用锂电池集成在设备内部,无需单独建设电力室。DPS分布式设备故障仅影响一架负载,将供电风险影响范围缩小至机架,减少故障时产生的单位故障时间,为整体负载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电保障。DPS系统自身散热较少,减少了空调耗电,所采用的磷酸铁锂电池相对于传统的铅酸蓄电池转换效率高。此外,DPS系统根据用户服务器进场时间分批开启设备,减少系统^广空载时间。

余热回收技术。辅助办公用网房采用水源热泵机组,利用稳定水源,提高冬季制热效率,减少运行能耗。

4经济可靠

经济与可靠需要从设备冗余度、使用度、安全性、可维护、等级标准综合寻找投资和效益的平衡点。主要途径有:

(1)备份供电系统优化。采用高压油机发电机组实现大容量和远距离传送电力,相比传统低压发电机组减少传输损耗,适合大型数据中心集中供电;用电容量与机房利用之间能更好匹配,机房利用率得以提升。在园区内设集中动力中心机楼,集中安装发电机组,为发电机组共用共享创造条件。通过发电机组复用减少园区发电机组配置数量,降低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成本。设置集中动力中心后,可根据不同用户需求确定不同供电保障程度,分等级向用户供电。根据业务分类,合理调整发电机与UPS组合,减少UPS用量。

(2)智能控制。机房环境使用集中监控、统一运维、联动管理等功能,实现数据中心维护管理的高效率、高安全、绿色节能和操作智能化,提高可靠性,降低运维强度。

5智能可控

为实现安全、可靠、有效的运行维护,数据中心对设施监控、资产管理、容量管理、能效管理、变更管理、可用性管理等各方面功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运维管理平台、综合动力环境监控、专业监控平台及机房资源管理等子系统。

运维管理平台为机房运维人员提供日常操作维护、事件及工单管理、运维分析等功能,同时逐步完善运维知识库。综合动力环境监控对机房动力和环境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通过长期数据统计分析,及时掌握发展趋势,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防范。同时在出现问题时进行准确定位,及时解决。专业监控平台包括建筑设备监控、智能照明、变配电监控、智能网络监控、安防监控、消防监控。机房资源管理针对机房的空间、电力等与业务直接相关的资源进行管理,支撑业务运营。

数据中心智能监控管理系统掌握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行情况,在3D智能可视化的基础上管理数据中心资产、资源、能耗,提高基础设施可用性、资源利用率、管理效率与能效,提供集中监控、统一运维、联动管理等功能,实现数据中心维护管理的高效率、高安全、绿色节能和操作智能化。

6结束语

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是大量新技术和新工艺结合的成果,是在技术快速发展趋势下寻找平衡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持续探索,以满足新技术发展应用。

第五篇:国土资源数据管理研究现状(推荐)

国土资源数据管理研究现状

国土资源数据管理信息化是整个国土资源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数据的复杂性导致了其信息化管理的复杂性。应从国土资源全局的高度,梳理分析国土资源数据现状及应用和服务需求,建立科学分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成果实现国土资源数据管理的信息化,有效发挥国土资源数据在国土资源监管中的作用。史辉,李军,冯永玉在分析国土资源数据及其管理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国土资源信息化和数据资源保护,提出了各类数据进行计算机管理的组织方法和采用的相关技术。

自1998年国土资源部建部以来,各级国土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和部党组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信息化工作,通过组织实施“数字国土工程”、“金土工程”、“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工程”等专项工程,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的各个环节得到广泛应用,成效明显。金土工程中明确规定必须建立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它以国土资源的各类空间和非空间数据为核心,依托成熟的数据库管理和GIS技术,按照统一的标准,建立具有信息管理、数据综合分析、数据分类查询、统计及信息服务等功能的“国家-省-市(州)-县(区)”四级国土资源数据管理体系。

2003年年初,国土资源国家级数据中心建设被提上了工作日程。按照“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资源共享,服务管理、服务社会”的指导方针,紧密围绕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工作重点,构筑集管理、运行与服务为一体的国土资源数字化信息支撑基地及国土资源公益信息服务窗口。

2004年,全国国土资源数据交换中心建设试点项目启动。此项目由13个省份和国内多家有影响的IT公司参与,对国土资源信息上下级之间的传输与更新进行了技术实践。在这项工作中,通过采用数据库技术、组件技术、GIS和Web GIS技术、Web Service技术等先进的IT技术,完成了一个数据交换系统原型框架,初步实现了基于统一GIS平台和基于统一空间数据交换格式两种交换模式的国土资源信息交换系统。

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3S技术、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 建立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并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对国土资源快速、动态、科学、有效的管理, 已成为当前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紧迫任务。赵俊三, 尹鸿瑜, 赵耀龙, 张海龙提出了以政务管理信息化、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管理及信息服务社会化为目标, 以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系统资源整合和国土资源管理“ 业务流程” 为出发点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同时, 通过对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关键技术问题的分析讨论, 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张晓莲,朱大明,王爱华,刘军等对州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州级数据中心建设的初步设计方案。认为通过州级数据中心的建立,可以将州级国土资源部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数据按照标准,在特定的管理体制内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管理工作,可以大大减少管理过程中的人为因素,规范了州级国土资源管理应用系统的数据模型,使国土资源管理的分析决策能够建立在全面、客观、详实的数据基础上,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决策时的科学性。

下载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设计与研究(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设计与研究(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烟草企业数据中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五篇材料)

    烟草企业数据中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俊良 漯河市烟草专卖局,河南 漯河 462002 摘要:近几年,中国烟草行业信息化飞速发展,各个企业目前己经基本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系统建......

    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 ——楼观新区总体规划 前言 随着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西安进一步加快了实施“南融” 发展格局的步伐,“南融”要求控制......

    对做好国土资源信访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文章标题:对做好国土资源信访工作的研究与思考近年来,随着我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国家土地政策宏观调控的影响,涉及土地征用、征地补偿、权属纠纷等方面......

    基于云计算的下一代数据中心设计(汇编)

    基于云计算的下一代数据中心设计 云计算是当前发展迅速的IT技术之一,它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网格计算、并行计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网络服务业务。传统数据中心存在着资源利......

    数据中心防雷知识与接地方法

    数据中心防雷知识及接地方法 1. 雷电的产生 人们通常把发生闪电的云称为雷雨云,其实有几种云都与闪电有关,如层积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最重要的则是积雨云,一般专业书中......

    教学设计与研究方法 2002

    200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教学设计与研究方法 一、 教学设计部分40分1、 基本概念20分 (1) 试述教学设计的定义,并简述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 简述教......

    大型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设计论文[五篇]

    摘要:大型数据中心一般包含计算机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供配电系统、空调系统、安全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具有组成复杂、设备众多、安全要求高等特点。供配电系统主要是为大......

    国土资源形势与任务(精选)

    国土资源形势与任务 本讲主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国土资源是什么样的形势?第二个问题是在新形势下国土资源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