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年度滚动计划编制管理试行办法[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17:5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年度滚动计划编制管理试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年度滚动计划编制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年度滚动计划编制管理试行办法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年度滚动计划编制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年度滚动计划(以下简称年度滚动计划)编制管理,进一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立项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投入针对性、精准性和时效性,促进农业综合开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农业综合开发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年度滚动计划,是指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全面分析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内外部条件及其变化趋势基础上,编制的下一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体安排方案。

第三条 编制管理年度滚动计划的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编制年度滚动计划,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重点,以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调整、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抓手,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实现开发目标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开发理念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转变,开发布局向突出优势特色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调整,提升农业竞争力。

第五条 年度滚动计划编制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及中央财政支持“三农”方针政策;

(二)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总体目标;

(三)符合国家批准的有关发展规划,以及本省、本部门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要求;

(四)符合需要与可能,有利于优化资源、生态和环境;

(五)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推进城乡一体化。

(六)推进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采取农民合作社、农民持股农业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第六条 年度滚动计划期限为1年。

第七条 年度滚动计划实行滚动编制、滚动实施。允许采取开发县轮换开发制,每年将几个县的开发资金集中轮换滚动开发一个县。

第八条 年度滚动计划实行分级编制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以下简称省)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以下简称农发机构)负责组织编制本省年度滚动计划;农业综合开发县(包括不设区的市、辖区、旗及农场、团场,下同)负责组织编制本县年度滚动计划。地(包括设区的市、自治州、盟)级农发机构编制管理年度滚动计划的职责,由省级农发机构根据本省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负责组织编制本部门年度滚动计划;省级农口部门会同省级农发机构负责组织编制本省部门项目年度滚动计划。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开展年度滚动计划编制工作,并对其编制的年度滚动计划进行备案和汇总。

第二章 编 制

第九条 年度滚动计划编制主要依据:

(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方针政策;

(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

(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制度;

(四)相关行业规划和专业规划、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农业发展规划;

(五)地区自然和经济发展状况。

第十条 年度滚动计划编制主要内容包括:

(一)背景、编制依据、范围和期限;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三)具体布局、建设任务和内容

(四)项目安排类别和数量、涉及县(市)数量和名称;

(五)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六)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分析(含水资源平衡分析或水量供需分析);

(七)保障措施。

第十一条 年度滚动计划包括:

(一)土地治理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地方切块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年度滚动计划;

(二)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年度滚动计划;

(三)产业化经营项目(一般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项目、“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年度滚动计划;

(四)部门项目年度滚动计划。

第十二条 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一般按上年度(开展编制年度滚动计划工作当年的前一年)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支出预算规模(扣除一次性专项)的140%编制下一年度(开展编制年度滚动计划工作当年的后一年)滚动计划。

第十三条 编制年度滚动计划,应当广泛征求意见,经过政策、经济与技术等充分论证,确保编制科学严谨、符合实际。

第十四条 省级农发机构应指导、监督所属农业综合开发县做好年度滚动计划编制工作,在进行审查、汇总的基础上,编制本省年度滚动计划。

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应指导、监督省级农口部门会同省级农发机构共同做好年度滚动计划编制工作,在进行审查、汇总的基础上,编制本部门年度滚动计划。

第十五条 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组织编制年度滚动计划中的所有项目,应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报书)并经评审可行;其中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项目、“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原则上应实行公开竞争选项。

第三章 报送和备案

第十六条 县级农发机构应在每年3月底前,向省级农发机构报送下一年度滚动计划;省级农发机构应在每年5月20日前,向国家农发办报送下一年度滚动计划。

县级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应在每年3月底前,联合行文向省级农口部门、农发机构报送下一年度滚动计划;省级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应在每年5月20日前,联合行文向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国家农发办报送下一年度滚动计划;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应在每年6月底前,向国家农发办报送下一年度滚动计划。

第十七条 报送国家农发办的年度滚动计划应当包括下列材料:报送文件、年度滚动计划编制说明和汇总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报书)和省级(中央农口部门)评审意见的电子文档、地方财政资金承诺意见,以及其他需要报送的材料。

第十八条 国家农发办收到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年度滚动计划后,首先对报送的有关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对有关材料不齐全或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国家农发办可将其退回,补充完善后由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再行报送。

第十九条 对初步审核基本符合要求的年度滚动计划材料,由国家农发办组织对其中部分项目进行抽查,并将抽查意见及时反馈给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

第二十条 国家农发办对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报送的年度滚动计划自受理之日起45个工作日未提出异议的,视为同意备案。

第四章 管理和运用

第二十一条 年度滚动计划实行项目库管理。省级农发机构在县级农发机构报送的年度滚动计划基础上建立完善本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省级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在县级农口部门、农发机构联合报送的年度滚动计划基础上建立完善本省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库并实行共享;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在省级农口部门、农发机构联合报送的年度滚动计划基础上建立完善本部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国家农发办在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报送的年度滚动计划基础上建立完善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

第二十二条 报送国家农发办备案同意的年度滚动计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确因政策调整等特殊原因需对年度滚动计划进行调整或者修改的,应当报经国家农发办同意。

第二十三条 省级农发机构每年7月份起,依据备案同意的年度滚动计划和国家农发办下达的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指标,编制并向国家农发办报送本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年度实施计划。

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每年8月起,依据备案同意的年度滚动计划和国家农发办下达各省的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资金指标,向国家农发办报送拟立项项目情况表,并编制本部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年度实施计划。

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编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年度实施计划应与年度滚动计划相衔接,年度滚动计划以外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年度实施计划。

第二十四条 国家农发办依据备案的年度滚动计划和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指标,批复(备案确认)各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年度实施计划、与中央农口部门联合批复各省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年度实施计划,并相应下达农业综合开发支出预算。

第二十五条 年度滚动计划受中央财政投入规模所限、无法在当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计划安排的项目,可转入下一年度滚动计划,并在下一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计划中同等条件予以优先安排。

第五章 考核和监督

第二十六条 国家农发办将年度滚动计划编制和执行情况作为对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绩效考评和综合检查的重要内容,并作为下一年度安排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二十七条 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应加强年度滚动计划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顺利实施。

第二十八条 在年度滚动计划编制管理过程中存在玩忽职守、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有关各级农发机构除在职权范围内按有关规定作出处理以外,还要向有关机关、机构提出追究责任人员责任的建议;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报国家农发办备案。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滚动计划编制管理试行办法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滚动计划

编制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滚动计划(以下简称滚动计划)编制管理,进一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立项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投入针对性、精确性和时效性,促进农业综合开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农业综合开发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滚动计划,是指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全面分析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内外部条件及其变化趋势基础上,编制的下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体安排方案。

第三条 编制管理滚动计划的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第四条 编制滚动计划,应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重点,以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调整、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抓手,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实现开发目标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开发理念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转变,开发布局向突出优势特色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调整,提升农业竞争力。

第五条 滚动计划编制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及中央财政支持“三农”方针政策;

(二)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总体目标;

(三)符合国家批准的有关发展规划,以及本省、本部门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要求;

(四)符合需要与可能,有利于优化资源、生态和环境;

(五)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推进城乡一体化。

(六)推进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采取农民合作社、农民持股农业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第六条 滚动计划期限为1年。

第七条 滚动计划实行滚动编制、滚动实施。允许采取开发县轮换开发制,每年将几个县的开发资金集中轮换滚动开发一个县。

第八条 滚动计划实行分级编制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以下简称省)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以下简称农发机构)负责组织编制本省滚动规划;农业综合开发县(包括不设区的市、辖区、旗及农场、团场,下同)负责组织编制本县滚动计划。地(包括设区的市、自治州、盟)级农发机构编制管理滚动计划的职责,由省级农发机构根据本省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负责组织编制本部门滚动计划;省级农口部门会同省级农发机构负责组织编制本省部门项目滚动计划。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开展滚动计划编制工作,并对其编制的滚动计划进行备案和汇总。

第二章 编制

第九条 滚动计划编制主要依据:

(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方针政策;

(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

(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制度;

(四)相关行业规划和专业规划、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农业发展规划;

(五)地区自然和经济发展状况。第十条 滚动计划编制主要内容包括:

(一)背景、编制依据、范围和期限;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三)具体布局、建设任务和内容

(四)项目安排类别和数量、涉及县(市)数量和名称;

(五)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六)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含水资源平衡分析或水量供需分析);

(七)保障措施。

第十一条 滚动计划包括:

(一)土地治理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生态综合治理项 目、地方切块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滚动计划;

(二)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滚动计划;

(三)产业化经营项目(一般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项目、“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滚动计划;

(四)部门项目滚动计划。

第十二条 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一般按上(开展编制滚动计划工作当年的前一年)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支出预算规模(扣除一次性专项)的140%编制下一(开展编制滚动计划工作当年的后一年)滚动计划。

第十三条 编制滚动计划,应当广泛征求意见,经过政策、经济与技术等充分论证,确保编制科学严谨、符合实际。

第十四条 省级农发机构应指导、监督所属农业综合开发县做好滚动计划编制工作,在进行审查、汇总的基础上,编制本省滚动计划。

中央农口部门应指导、监督省级农口部门会同省级农发机构共同做好滚动计划编制工作,在进行审查、汇总的基础上,编制本部门滚动计划。

第十五条 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组织编制滚动计划中的所有项目,应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报书)并经评审可行;其中现代农业园区项目、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项目、“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原则上应实行公开竞争选项。

第三章 报送和备案

第十六条 县级农发机构应在每年3月底前,向省级农发机构报送下一滚动计划;省级农发机构应在每年5月20日前,向国家农发办报送下一滚动计划。

县级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应在每年3月底前,联合行文向省级农口部门、农发机构报送下一滚动计划;省级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应在每年5月20日前,联合行文向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国家农发办报送下一滚动计划;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应在每年6月底前,向国家农发办报送下一滚动计划。

第十七条 报送国家农发办的滚动计划应当包括下列材料:报送文件、滚动计划编制说明和汇总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报书)和省级(中央农口部门)评审意见的电子文档、地方财政资金承诺意见,以及其他需要报送的材料。

第十八条 国家农发办收到省级、中央农口部门滚动计划后,首先对报送的有关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对有关材料不齐全或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国家农发办可将其退回,补充完善后由省级、中央农口农发机构再行报送。

第十九条 对初步审核基本符合要求的滚动计划材料,由国家农发办组织对其中部分项目进行抽查,并将抽查意见及时反馈给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

第二十条 国家农发办对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报送的滚动计划自受理之日起45个工作日未提出异议的,视为同意备案。

第四章 管理和运用

第二十一条 滚动计划实行项目库管理。省级农发机构在县级农发机构报送的滚动计划基础上建立完善本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省级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在县级农口部门、农发机构联合报送的滚动计划基础上建立完善本省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库并实行共享;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在省级农口部门、农发机构联合报送的滚动计划基础上建立本部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国家农发办在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报送的滚动计划基础上建立完善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

第二十二条 报送国家农发办备案同意的滚动计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确因政策调整等特殊原因需对滚动计划进行调整或者修改的,应当报经国家农发办同意。

第二十三条 省级农发机构每年7月份起,依据备案同意的滚动计划和国家农发办下达的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指标,编制并向国家农发办报送本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计划。

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每年8月开始,依据备案同意的滚动计划和国家农发办下达各省的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资金指标,向国家农发办报送拟立项项目情况表,并编制本部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计划。

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编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计划应与滚动计划相衔接,滚动计划以外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计划。第二十四条 国家农发办依据备案的滚动计划和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指标,批复(备案确认)各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计划、与中央农口部门联合批复各省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实施计划,并相应下达农业综合开发支出预算。

第二十五条 滚动计划受中央财政投入规模所限、无法在当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计划安排的项目,可转入下一滚动计划,并在下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计划中同等条件予以优先安排。

第五章 考核和监督

第二十六条 国家农发办将滚动计划编制和执行情况作为对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绩效考评和综合检查的重要内容,并作为下一安排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二十七条 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应加强滚动计划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顺利实施。

第二十八条 在滚动计划编制管理过程中存在玩忽职守、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有关各级农发机构除在职权范围内按有关规定作出处理以外,还要向有关机关、机构提出追究责任人员责任的建议;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省级、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可根据本办法,结 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报国家农发办备案。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附件一: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滚动计划汇总表 附件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滚动计划项目编制细则 1.高标准农田建设滚动计划项目编制细则 2.生态综合治理滚动计划项目编制细则

3.地方切块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滚动计划项目编制细则 4.现代农业园区试点滚动计划项目编制细则 5.一般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滚动计划项目编制细则 6.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滚动计划项目编制细则 7.“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滚动计划项目编制细则 8.国土资源部土地复垦滚动计划项目编制细则

9.水利部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滚动计划项目编制细则 10.水利部水土保持滚动计划项目编制细则 11.农业部良种繁育滚动计划项目编制细则 12.农业部优势特色示范滚动计划项目编制细则 13.国家林业局林业生态示范滚动计划项目编制细则 14.国家林业局名优经济林等示范滚动计划项目编制细则 15.供销合作总社新型合作示范滚动计划项目编制细则

第三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检查办法

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检查办法》的通知

------------------

财发[2011]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供销总社农业综合开发机构:

为了规范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检查工作,财政部制定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检查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反馈。

附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检查办法

财政部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附件: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检查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检查(以下简称综合检查)行为,保障综合检查有效实施,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9]63号)、《财政检查工作办法》(财政部令第32号)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0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综合检查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每年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下简称省)组织实施的由中央财政资金扶持的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进行检查和综合评价的活动。

第三条 综合检查的依据是:

(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

(二)项目工程建设标准和相关行业规范。

(三)计划批复(备案)文件及调整、变更和终止批复(备案)文件、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初步设计)等资料。

(四)项目评审立项的文件。

(五)资金拨付文件、预决算报告及相关会计资料。

第四条对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评审和立项情况,项目初步设计审批情况。

(二)项目实施计划批复、调整、变更和终止情况。

(三)省级财政配套资金落实情况,中央财政资金和省级财政配套资金拨付情况。

(四)资金和项目管理及其内控制度执行情况。

(五)组织开展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验收工作情况。

第五条 对未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的市(地区、民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市)级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实施计划报批情况。

(二)市级财政配套资金落实情况,中央财政、省级和市级财政配套资金拨付情况。

第六条 对县级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前期准备情况。项目库建立及管理情况;项目初选和申报情况;项目初步设计编审情况。

(二)项目实施计划编报、调整、变更和终止情况。

(三)县级财政配套资金落实情况。

(四)自筹资金落实情况。

(五)经批复的项目实施计划执行情况。组织实施土地治理项目各项治理措施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各项建设内容情况;工程建设质量情况。

(六)财政资金支出情况。财政资金按计划使用情况及按工程进度报账情况;项目管理费、科技推广费、工程监理费和工程管护费提取及使用情况。

(七)资金管理情况。财政资金县级报账制度和“专人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实行情况;资金预决算和会计核算情况等。

(八)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情况。项目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和项目公示制、工程管护制度执行情况;对上级财政部门竣工项目验收提出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以下简称开发县)审计及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第七条 对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单位(指负责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等)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单位资质情况,项目申报、实施及其运转情况。

(二)自筹资金到位情况。

(三)基础会计资料归集及管理情况。

第八条 国家农发办根据开发县财政资金投资额度、项目种类、历年检查情况等因素,一般按不超过各省开发县总数百分之十的比例确定检查开发县的数量,但不得少于两个。

第九条 省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农发办综合检查通知要求,做好准备工作;需推迟综合检查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报国家农发办同意。

第十条 国家农发办一般在三个工作日前向被检查省级财政部门下达检查通知书,主要内容包括检查起始时间、检查开发县名单、检查组长和检查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等。

第十一条 国家农发办采取委托或直接组织的方式进行综合检查。

委托检查方式是由国家农发办委托专门机构组成检查组,独立开展检查工作,国家农发办派联络员协助工作。

直接组织检查方式是由国家农发办组成检查组,成员由财政部门人员及有关专家组成,按要求开展检查工作。

第十二条 检查组可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抽查项目工程、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综合检查。

检查人员应当运用对照检查的方法,核对资金支出与项目工程建设情况、项目工程规划设计与实际竣工工程情况、项目工程数量与质量情况,以及核对审计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等情况,并将主要检查内容与事项予以记录或摘录,编制工作底稿。

必要时,检查组可以对有关问题进行延伸检查。

第十三条 检查组应当采取一定形式,将检查中取得的有关证明材料提请当地财政部门或被检查单位进行确认,未取得确认的应当注明原因。

国家农发办直接组织的检查组应当就检查基本情况、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等事项与被检查省级财政部门交换意见。

第十四条 国家农发办通过专题会议的形式,听取综合检查工作汇报,复核综合检查情

况,考评检查组工作,对被检查省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工作提出综合评议意见。

第十五条财政部向各省级财政部门通报综合检查情况,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决定或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六条 国家农发办将综合检查结果作为对有关省级财政部门农业综合开发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考评的一个重要因素,并纳入综合因素法在分配中央财政资金时予以体现。

第十七条 检查组实行组长负责制。检查组长应当按照规范的程序组织开展检查工作,对检查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对有关事项进行必要的审查和复核,并对检查结果的真实性负责;检查中遇到重大问题,应当及时报告。

第十八条 检查人员应当忠于职守、依法监督、廉洁自律、保守秘密,公正客观、规范高效地完成综合检查任务。

检查人员与被检查单位或检查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九条 被检查单位应当按检查内容,全面、及时提供有关文件、账表、凭证等档案资料和数据,并对所提供材料、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被检查单位和个人,财政部除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按有关规定作出处理以外,还要向有关机关、机构提出追究责任人员责任的建议:

(一)拒绝、拖延提供情况和资料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和资料的;

(二)妨碍综合检查人员行使职权的;

(三)拒不执行整改要求的;

(四)报复检查人员的。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检查人员,财政部除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按有关规定作出处理以外,还要向有关机关、机构提出追究责任人员责任的建议:

(一)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二)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

(三)玩忽职守,给国家和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

(四)泄漏财政部门秘密或者被检查单位秘密的。

第二十二条 对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综合检查和国家农发办组织的专项检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三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以及农业综合开发机构未设置在财政部门的,开展综合检查比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1年8月1日起执行。

第四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工作质量考评办法(试行)

附件: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

管理工作质量考评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全面提高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水平,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工作,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考评的内容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以下简称各省级单位)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项目管理和综合管理的主要事项。

第三条考评的依据:

(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

(二)资金拨付文件、决算报告、有偿资金借款合同及相关会计资料。

(三)项目建设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报表、项目实施方案(或扩初设计)、项目计划批复文件、统计报表等项目管理有关资料。

(四)各省级单位上报的综合性材料、调查研究报告、开展宣传工作的有关资料等。

(五)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组织的各类检查(考评)结论、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出具的检查结论等。

(六)各省级单位的自我测评报告等其他相关资料。

第四条考评坚持突出重点、加强管理薄弱环节,遵循客观、公正、公开、规范的原则。

第五条考评结果在全国范围内通报,并作为中央财政资金分配“综合因素法”中工作质量因素的依据。

第二章考评方法

第六条考评实行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以定量考评为主;平时考评与集中考评相结合,以集中考评为主。

第七条考评实行量化指标计分,总分100分。其中:资金管理40分,项目管理30分,综合管理30分。(详见附表)

第八条考评按公历进行,每年4月份为集中考评时间。

第九条考评的具体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考核”,由国家农发办统一组织实施。

第十条各省级单位应按照本考评办法所列内容及考评标准,做好相关工作,每年4月10日前报送上一自我测评报告。

第三章 资金管理考评指标及分值

第十一条财政配套资金落实情况,分值为10分。考核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落实情况。

第十二条自筹资金落实情况,分值为5分。考核各省级单位农民、企业等被扶持对象的投入情况。其中土地治理项目自筹资金落实情况占2分,产业化经营项目自筹资金落实情况占3分。

第十三条资金拨借情况,分值为5分。考核各省级单位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无偿资金和有偿资金拨借的时效性、规范性以及无偿资金报账支出进度情况。

第十四条有偿资金回收情况,分值为4分。考核各省级单位到期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还款情况。

第十五条资金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分值为10分。考核各省级单位资金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第十六条财务报告编报情况,分值为4分。考核各省级单位资金决算等报表编报情况。

第十七条其他,分值为2分。考核各省级单位资金管理材

料上报等项工作。

第四章 项目管理考评指标及分值

第十八条项目前期准备情况,分值为4分。考核各省级单位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情况。其中制定开发规划占1分,建立项目库占1分,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占2分。

第十九条项目评估情况,分值为2分。考核各省级单位按职责组织项目评估的规范性。

第二十条项目实施计划编报情况,分值为5分。考核各省级单位计划编报的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

第二十一条项目实施计划调整、变更和终止情况,分值为5分。考核各省级单位计划调整、变更和终止行为的及时性、规范性。

第二十二条开发县管理情况,分值为3分。考核各省级单位开发县管理的规范性。

第二十三条项目管理制度推行情况,分值为3分。考核各省级单位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和项目公示制推行情况的规范性。其中三项制度各占1分。

第二十四条部门项目管理情况,分值为3分。考核各省级单位安排专门力量参与部门项目管理的情况。

第二十五条项目建后管护情况,分值为2分。考核各省级单位项目建后管护的制度化、经常化情况。其中明确主体,及时办理移交手续占1分,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护制度占1分。

第二十六条其他,分值为3分。考核各省级单位项目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章 综合管理考评指标及分值

第二十七条上报综合性材料情况,分值为3分。考核各省级单位上报综合性材料的时效性和质量。

第二十八条宣传工作情况,分值为6分。考核各省级单位开展宣传工作的主动性和质量。其中综合性宣传情况占4分,《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杂志投稿、采用、订阅等情况占2分。

第二十九条综合性调查研究情况,分值为3分,考核各省级单位开展综合性调查研究的时效性和质量。

第三十条综合性检查情况,分值为3分。考核各省级单位组织综合性检查的规范性和效果。

第三十一条项目竣工验收情况,分值为7分。考核各省级单位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情况和效果。其中按时完成验收工作占2分,及时完整地报送验收材料占1分,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以下简称农发机构)验收情况占2分,地级农发机构督察情况占1分,县级农发机构准备情况占1分。

第三十二条综合性检查和验收考评中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分值为3分。考核各省级单位对国家农发办在综合性检查和验收考评中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第三十三条统计工作考评情况,分值为5分。考核各省级单位编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统计报表的时效性和质量。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农业综合开发外资项目管理工作比照本办法进行考核。实施外资项目的省(区、市),按其外资占该地区中央财政内外资投入总额的比例,作为外资项目考核结果的权重,计入该地区考核分值。

第三十五条各省级单位可根据本办法并结合本省工作实际制定资金和项目管理工作质量考评办法。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2007起试行。

第五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24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投资110万元;省、市、区财政第一章

项目概要

1.1 项目背景

清水镇地处酒泉市肃州区“东大门”,属沿山冷凉灌区,具有明显的区位经济优势。近年来,该镇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强化基础,挖优势、抓重点,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以粮食制种和洋葱为主的经济区域,种植业的整体效益有了较大提高,但与现代农业发展对高标准农田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持的有关政策,镇上决定通过积极争取实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进一步有效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优化土地资源,做强做大农业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保持全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2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

项目建设地点在清水镇西湾村,建设面积5000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利工程建设、农业措施、林业措施和科技推广措施等四个方面。

1.3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开发区建设规模为5000亩,按照每亩490元计算,总投资

配套资金55万元,其中:省财政配套44万元,市财政配套2万元,区财政配套9万元;农户自筹资金80万元(其中:现金和实物折资24万元,农户投工投劳折资56万元,折工日2.8万个)。1.4 项目建设效益

通过中低产田改造的建设和实施,可有效改善项目区灌溉面积5000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效缓解旱情;新增农田防护林300亩,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5000亩;完善服务体系2个;调整增加经济作物1500亩,亩均可增加经济收入200元以上;项目区新增种植业总产值95万元,农民增加纯收入总额达到49万元;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广大群众的科技素质和种植业水平进一步提高。1.5 组织领导和管理

为了加强对项目组织实施的领导和管理,镇上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项建设任务的安排部署和协调工作。同时,与中寨村签定目标责任书,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建设任务、技术服务、工程进度等列入目标责任书考核,固定专人负责,认真落实项目工程招标制和质量监理制,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对开发资金实行专人专户专帐管理。

2.1 自然概况

第二章

项目区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

清水镇位于酒泉市肃州区东大门,镇政府距县城70公里,东接高台县,南与肃南县祁林乡相连,北邻巴丹吉林沙漠。中寨村位于清水镇东部。

2.1.2水文气象

全镇水源发于祁连山,径流由冰川、降雨两部分组成,经马营河导入夹山子水库调节灌溉,主要以降雨补给为主,供水量暴涨暴落,洪水量大。年均日照长、温差大、降水小、蒸发大、无霜期短,光照时间为每天平均8.3小时,年平均温度14℃,年均降水量85毫米,蒸发量为2150毫米,无霜期平均140天,来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灌溉保证率低,干旱威胁大,属干旱缺水地区。

2.1.3地形、地貌及土壤

项目区地形南高北低,地势落差偏大,土壤类为灌淤土,属厚层灌淤土、厚层红色灌淤土和流动风沙土,耕性较好,土壤养分含量不平衡,有机质含量不丰富。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人口及劳力

项目涉及清水镇1个行政村,11个村民小组,1个村办林场,406户,1540人,劳动力708人。

2.2.2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

2003年,全镇财政收入达到2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50元,其中西湾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54元。2004年全镇财政收入预计可达到250万元,西湾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3860元。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4463元,比改造前的2005年增加了343元。

2.2.3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镇农林牧服务机构健全,设施配套,服务到位。镇上组建有“清水镇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学校”,中寨村成立了“中寨村农民文化学校”,有专兼职教师,师资配套,培训及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至目前,已培训青年农民1400人次,培训项目涉及农业生产各个方面。中寨村还组建有“制种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流通服务协会”等专门的为农服务组织。2.3 基础设施

2.3.1水利骨干工程状况

项目区内现共有渠道65.5公里,其中:斗渠15.3公里,已砌9.2公里,需维修5.8公里,未衬砌土渠6.1公里;农毛渠50.2公里,已砌10.9公里,未砌土渠39.3公里。

2.3.2田间工程状况

项目区田间农毛渠50.2公里,已砌10.9公里,占21%,土渠39.3公里,占79%,田间机耕路14公里,均为砂石路或土路,农田林网配套率占20%。

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项目区内现有农用车380辆,其中:农用四轮拖拉机350辆,农用三轮车30辆,基本能满足项目工程建设需求。在农机服务上,镇上服务机构人员健全,服务及时到位。

2.3.4交通与电力

项目区已建道路14公里,乡村、村组、组组道路基本贯通,但直线性、平整度不够。所有道路中,铺油道路只有1.5公里,其余部分为土路或砂石路,道路整体状况一般化,项目区内户户通电,农网改造全面完成。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农业生产用水主要依赖夹山子水库调节,由于水利设施不配套,渗漏严重,土薄石厚,造成水资源利用率低,严重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同时由于存在大面积中低产田,粮食混合单产不足500公斤,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另外,渠道建设投入低,建设速度慢,渠路林配套状况不好。针对项目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以上主要障碍及制约因素,通过实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使项目区土地、水资源潜力得以较好发挥,区位、自然优势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会得到明显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投入产出大幅度增长,以粮食制种、经作制种为主的产业化结构更趋优化,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开发,进一步形成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全面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有富有的土地资源。项目区土地的平整度较高,土地肥力较为充足,连片性强,具备较好的地力基础,是全镇主要的粮食制种和洋葱产区之一,有较强的开发潜力。

2、有适宜的气候和水资源条件。项目区光照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且项目区内全部使用祁连山冰雪溶水,来水量较大,在水利建设上主要为防渗节水的渠道建设,节水潜力大,投资少,见效快。

3、有较好的水利基础。区内引水渠道规划设计位置选择较为准确,占地少,工程量少,收益土地多,收效快,各种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能按要求配套渠路林,综合效益高。

4、镇村两级高度重视,并当作一件大事狠抓苦干,区内群众积极性高,并对农业综合开发寄予厚望。

因此,农业综合开发势在必行,尤其在中寨村实施具有相当大的可行性和良好的辐射带动性,必将会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4.1 项目区水资源状况

项目区属马营河灌区,径流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多年平均7、8、9三个月年径流量占全年的67%,而苗水期的4、5、6三个月仅占24.5%。由于灌区灌溉任务重,加之项目区渠系配套程度不高,渠道渗漏严重,干旱仍然严重。4.2 供需平衡分析

项目区所在村由夹山子水库干渠经三支渠、四支渠输送库水灌溉,各村民小组耕地灌溉水源相同,为一个供需平衡区。4.3 项目区水源供需平衡

由于项目区自然条件差,水利工程建设速度缓慢,部分渠道建成年代久远,已破败不堪,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0.51,水资源利用率低。中寨村的可利用水资源为(P=50%)421.8万立方米,(P=75%)405.6万立方米。现有耕地5000亩,粮经种植比例为7:3。渠系水利用系数为 0.51,田间水利用率为0.89,水的利用率仅为0.45,净灌溉定额为400立方/亩,毛灌溉定额为888立方,现需水量为444万立方,缺水量为(P=50%)22.2万立方米,(P=75%)38.4万立方米。

4.4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

由于本项目属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受当地人民群众财力的限制及项目决定,无法另行开源,只能采取节水措施以达到节流目的,因此项目实施后,项目的可供水量仍然由马营河灌区的灌溉制度决定,即年供水量没有变化,为(P=50%)421.8万立方米,(P=75%)405.6万立方米。

第五章

规划设计

5.1 指导思想

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为中心,以科技进步和农业结构调整为动力,坚持“内涵挖潜,全面创新,统一规划,连片开发,突出效益,高标准建设”的原则,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做大做强制种产业,稳步发展草产业,实现园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体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快项目区乃至全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5.2 选项原则

立足当地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当地资源,突出市场竞争力,增强农业效益,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和地方财政的增收。5.3 建设规模及标准

衬砌渠道13公里,其中衬砌口宽1.8m、底宽0.6m、渠深1m斗渠5公里;衬砌D型、C型U型农渠8公里;铺筑10-20Cm沙石罩面、路面宽5m的机耕路8.4公里;栽植农田防护林300亩;培训农业劳动力1200人次;示范推广制种玉米、洋葱等新

品种和配方施肥等新技术。通过深翻深耕地2000亩、配方施肥1500亩,改良土壤生化性能,培肥地力。

第六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

6.1 开发任务

改造中低产田5000亩。6.2 建设内容

6.2.1水利措施

1、灌排渠道工程22公里。

斗渠5公里,口宽1.8m、底宽0.6m、渠深1m,纵坡1/100--1/200,边坡1:1。

农渠8公里,口宽0.70-0.90m,渠深0.50-0.70m,纵坡1/100--1/200,边坡1:1。

6.2.2农业措施

1、良种基地。项目区内计划建成3000亩以玉米制种为主的制种基地进行良种繁育。

2、改良土壤。平整土地2000亩,深翻3000亩,配方施肥 3000亩。

3、机耕路。修建5米宽交通型田间道8.4公里,天然砂砾石罩面10--20厘米。

6.2.3林业措施

营造农田防护林300亩,定植各种苗木9万株。6.2.4科技推广措施

培训农民技术员、劳动力1200人次,示范推广制种玉米、洋葱等新品种3000亩,深翻深耕3000亩,配方施肥3000亩。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7.1 编制依据

本项目为中低产田改造,由水利工程建设、农业措施、林业措施、科技措施组成。水利工程估算采用国家及甘肃省现行标准,其它措施估算采用省内及当地经验,采用综合指标。

(1)定额依据

建筑工程采用甘肃省水利厅1996年颁发《甘省省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概算定额》;安装工程采用水利部颁发1993年63号文件《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采用《甘肃省水利水电施工机械台班定额》,并对台班定额第一类费用扩大15%。

(2)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依据

各项费用按照甘肃省水利厅1992年15号文件《甘肃省水利水电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为基础,并按1995年19号文件“补充定额”和1998年11号文“费用标准调整意见的通知”计取各项费用。

(3)价格依据

建筑材料价格依据当地2003年第四季度材料市场价。

(4)田间工程按典型示范区扩大指标计算工程量。7.2 投资估算

7.2.1基础单价(1)人工工资

工程地处酒泉市境内,工程执行甘水规发(1995)19号文件,即:工资标准按十一类规定的基本工资计入,地区生活补贴为8%,高原补贴费为12元/月,经分析计算为:土方工程15.69元/工日,石方工程16.75元/工日,砼工程17.79元/工日。

(2)施工用风、水、电 风价:计算风价0.18元/立方米;水价:0.35元/立方米;

施工用电:采用外购电网电和工地柴油发电机共同供电,经分析计算综合电价为0.70元 /度。

按当地市场价格,并计入运杂费用。(3)砂石料单价

工程所需块石、卵石和砼粗(细)骨料按我区各灌区实际情况及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的砂石料场地,采用人工开采、筛分,汽车或拖拉机运至工地。经计算沙石料单价为:卵石29.479元/立方米,砂子18.23元/立方米,石子22.8元/立方米,垫层29.01元/立方米。

7.2.2建筑和安装单价

根据工程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方法,分析计算建筑、安装工程单价。

(1)单价为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构成。(2)直接费包括基本直接费和其他直接费。

(3)其他直接费按基本直接费计取,建筑工程取4.5%,安装工程5.5%。

建筑、安装工程的间接费以人工费为基础计取,其中土方工程24%,石方工程30%,砼工程70%,安装工程80%。

(4)计划利润按 7% 计取。

(5)税金按直接费和间接费的3.22%计取。7.2.4其他费用

按水利部及甘肃省水规(1992)15 号文件,甘水规(1995)19号文件和(1998)11号文件中有关计算规定计取相关费用。

7.2.5投资估算

根据以上原则及依据,经计算本项目计划总投资245万元。

7.3 资金筹措方案

本项目区共245万元投资中,按照中央、省市区、自筹1:0.5:0.7的标准,申请中央财政投资110万元,省、市、区财政配套资金55万元,农户自筹资金(现金和实物折资)80万元。7.4 群众投工投劳

本项目区工程建设中,群众以投入劳动工日折算现金作为自筹资金,计划群众投工投劳2.8万个,每个工日按20元计,折合资金56万元。第八章

经济效益分析

8.1 经济效益

通过中低产田改造的建设和实施,可有效改善项目区灌溉面积5000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效缓解旱情。调整增加经济作物1500亩;亩均可增加经济收入200元以上。项目区新增种植业总产值95万元,农民增加纯收入总额达到49万元。8.2 社会效益

广大群众的科技素质和种植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群众直接受益,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强化基层组织建设。8.3 生态效益

整个项目建成后,新增加农田防护林300亩,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5000亩,可极大地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减轻风沙危害,改善土壤。同时,通过进行节水措施,高效生态农业,综合改土技术,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发挥先导作用。

第九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

9.1 实施管理

与项目区所在村组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建设任务、技术服务、工程进度等指标列入目标责任书,严格责任书签定的内容,实行定量考核,奖优罚劣。9.2 运行管理与维护

在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项目所在村组负责人负主要责任,并与建设农户签定建设管护五年质量保证目标责任书,实行属地管理,谁修建,谁维护,并在五年内谁的建设地段出现破损由谁自购材料进行翻建或维修。

第十章

环境影响与评价

10.1 环境现状分析

项目区防风林带、生态林带、水源涵养林带建设进展缓慢,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大打折扣,再加上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10.2 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通过项目实施,将极大地减少渗漏及水资源浪费现象,大大改善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状况及农业综合效益,尤其通过防风林、生态林及水源涵养林建设,将会极大地减少风沙和水土流失,较好地涵养水源、缓解人畜饮水矛盾,并能较好地改善环境结构,并极大地提高农业灌溉功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10.3 对策及措施

1、强化科技培训,举办以农业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培训班10场次以上,对全村80%以上的中青年进行科技教育,强抓环境保护教育,树立保护环境意识。

2、强化责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以农业综合开发为目的,保护与开发并重,并将环境保护责任以目标责任书形式进行固

定,奖优罚劣,重奖重罚,绝不准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进行农业开发,造成环境新的恶性循环。

3、精心设计,慎重规划,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因地制宜,尽可能避开有植被地段和有树木生长地段,不到万不得已不破坏或尽可能少的破坏植被,不采伐或最大限度地限制采伐树木。

第十一章

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会大大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使农业资源开发和保护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使中低产田得到改造,并能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走高效生态化发展之路。

本项目的实施,不仅符合“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也符合本镇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客观实际,所设置的规划项目符合当地实际和市场需求,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项目筹措资金的渠道正当合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回报率高,是造福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建议上级部门及早立项,早日投资,使当地早日受益。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州区清水镇中低产田改造

项 目 建 议 书

(2005)

肃州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肃州区清水镇人民政府

二OO四年十一月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要………………………………………………1 1.1项目背景„„„„„„„„„„„„„„„„„„„„1 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1 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 1.4项目建设效益„„„„„„„„„„„„„„„„„„2 1.5组织领导和管理„„„„„„„„„„„„„„„„„2 第二章 项目区自然概况………………………………………2 2.1自然概况„„„„„„„„„„„„„„„„„„„„2 2.2社会经济状况„„„„„„„„„„„„„„„„„„3 2.3基础设施„„„„„„„„„„„„„„„„„„„„4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 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 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5 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6 4.1项目区水资源状况„„„„„„„„„„„„„„„„6 4.2供需平衡分析„„„„„„„„„„„„„„„„„„7 4.3项目区水源供需平衡„„„„„„„„„„„„„„„7 肃 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7 第五章 规划设计………………………………………………7 5.1指导思想„„„„„„„„„„„„„„„„„„„„7 5.2选项原则„„„„„„„„„„„„„„„„„„„„8 5.3建设规模及标准„„„„„„„„„„„„„„„„„8 第六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8 6.1开发任务„„„„„„„„„„„„„„„„„„„„8 6.2建设内容„„„„„„„„„„„„„„„„„„„„9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9 7.1编制依据„„„„„„„„„„„„„„„„„„„„9 7.2投资估算„„„„„„„„„„„„„„„„„„„„10 7.3资金筹措方案„„„„„„„„„„„„„„„„„„12 7.4群众投工投劳„„„„„„„„„„„„„„„„„„12 第八章 经济效益分析…………………………………………12 8.1经济效益„„„„„„„„„„„„„„„„„„„„12 8.2社会效益„„„„„„„„„„„„„„„„„„„„13 8.3生态效益„„„„„„„„„„„„„„„„„„„„13 第九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13

9.1实施管理„„„„„„„„„„„„„„„„„„„„13 9.2运行管理与维护„„„„„„„„„„„„„„„„„13 第十章 环境影响与评价………………………………………14 10.1环境现状分析„„„„„„„„„„„„„„„„„„14 10.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14 10.3对策及措施„„„„„„„„„„„„„„„„„„„14 第十一章 结论和建议…………………………………………15

下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年度滚动计划编制管理试行办法[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年度滚动计划编制管理试行办法[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附件: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简称农发水保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依据《......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水保[2005]359号 第一条 为促进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以下简称“农发水保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检查办法(5篇)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检查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检查(以下简称综合检查)行为,保障综合检查有效实施,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2014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2014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汇报***2014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0.5万亩高 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今年3月份获得上级批复,市农发办完成了项目公示、项目工......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 时间:2011.9.5 来自:Admin 打印本文章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以下简称部门项目)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业科技培训教材

    国家财政农业综合开发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2010年度濠城镇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农业科技宣传培训教材 项目主管单位:固镇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项目实施单位:固镇县濠城镇人民政府......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审暂行办法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审暂行办法 国农办[2011]298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家农业综合弄好项目评审(以下简称项目评审)工作,实现项目立项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根据《......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管理规定(试行)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农村税费改革有关政策规定,规范农业综合开发中农民筹资投劳的管理行为,根据《国务院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