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国税系统税源管理特点

时间:2019-05-13 17:5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庆市国税系统税源管理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庆市国税系统税源管理特点》。

第一篇:重庆市国税系统税源管理特点

重庆市国税系统税源管理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税源管理是指对税收经济来源的管理,是税收工作的基础。税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针对纳税人的户籍管理、纳税申报审核、发票管理、税款催报催收、纳税咨询与辅导、日常检查和基础性纳税评估、税源统计分析和预测、税收调查等。税源管理、征收管理、纳税评估、稽查管理是构成税收管理的四个基本环节。税源管理的质量决定着税收管理的效果,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税源管理的进程。本报告通过对重庆国税系统部分区县局及税务所的实地调研,对当前税源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加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期对税源管理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重庆国税系统税源管理的特点

2001年重庆国税收入突破100亿元,2002年增值税,消费税“两税”收入突破100亿元,2003年增值税收入又突破100亿元大关,连续三年实现了税收收入的历史性跨越。2003年重庆全市国税收入达到155亿元,较上年增长19.75%,在同期作为最大税源统计口径的GDP,2001年至2003年增幅分别为9.3%、10.4%和11.4%,国税收入增幅大大高于GDP增幅。在税制未作大的调整、税率基本稳定的条件下,税收收入的高速增长主要归功于经济持续、高续的增长,税源管理基础工作的扎实,征管力度的加大,征收效率的提高等方面。近几年来,重庆国税系统在强化税源管理方面呈现以下特点:

(一)税源管理体系完整,管理资源配置基本合理

全市国税系统已形成市局、区县局、基层税务所三级税源管理网络。市局一级负责对国家税务总局下达税收计划的分解、落实,税源预测分析,税源动态变化信息的集中,重点税源监控;区县级国税局负责税收计划的实施,辖区内税源预测分析和重点税源监控;基层税务所直接从事税源属地化管理。全市国税系统共有361个基层征管机构,将全市29万多户纳税人纳入了税源管理。

区县级国税局在税源管理体系中发挥着核心和基础作用,在这一层次将税源管理、征收管理、纳税评估和稽查管理四个环节加以整合,基本实现了属地管理、集中征收、一级稽查的目标。

基层税务所的主要职能是税源管理,以分组方式设专人监控管理重点税源企业,分片管理与分户管理相结合对一般税源进行管理,以季报、月报乃至旬报逐级上报税源变化情况,所有的基础资料均来自税收管理员。

(二)税源管理制度建设充实,岗责体系明晰

全市国税系统的税源管理通过业务重组,建立了完善的岗责体系,对征、管、评、查四环节进行了优化组合。将受理审核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催报催缴,处理逾期申报和缴税等纳税人到税务部门办理的事项,集中于税务管理的前台即征收大厅办理,实行了“一窗式”办税服务;稽查部门负责查处涉税违法案件和税收专项检查;管理部门依照“属地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设税收管理员,负责税源监控和税务部门找纳税人的日常税务管理。

目前,全市国税系统共有税收管理员3150多名,管理员数量占一线税收执法人员的比例超过50%。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标志着税源管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对税收专管员“一人进厂,各税统管”制度的扬弃,使税源管理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税收管理员以纳税人为管理对象,管事与管户相结合,主动获取纳税人的各项涉税信息,实施税源监控管理和纳税服务。

(三)税源管理的信息技术运用有效加快

在重庆国税系统进行的税收征管信息化试点获得了全国领先的经验,由重庆合川市国家税务局开发的“电子档案 „一户式‟管理”软件,能够集中采集金税工程,出口退税和CTAIS三大系统的数据,具备方便查询统计、行业综合分析对比、多系统资源整合、电子数据与纸质资料相融合的功能,应用于税源管理,可从税务登记开始就进行各级监控管理。

(四)税源预测和纳税评估得到各级国税机关的普遍重视

税务部门普遍运用各类经济指标和部门信息,对宏观税负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对税收负担水平在各个地区,主要行业,各类所有制经济成分之中的分布情况有较为清晰的掌握,各级税务机关领导对辖区内主要税源构成及变化趋势、税收增长潜力比较清楚。

纳税评估同样受到广泛重视,国税系统探索和总结出税务信息分析,帐、证、表核对,财务指标分析,实物盘点,外围调查,交谈询问,突击检查和异常情况追踪等工作方法、程序,保证了税源监控管理的质量。同时,纳税评估成为税务稽查的重要信息来源,2003年税源管理环节向税务稽查机构提供案源占实际稽查案件的53.5%,查补税款额占稽查查补总额的46.8%。

(五)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卓有成效

全市200户重点税源监控企业纳税额占全市国税收入的58%,户数比不到全市的0.1%。巴南区20户重点税源企业税收收入占全局总额的47%,九龙坡区重点税源户户数比是0.5%,组织收入占全局的比重达67%,江津市32户重点税源企业实现税收收入占全局的比重达85%,对重点税源的监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市国税系统对重点税源的管理方式是按照税源的大小实行分层次的集中管理。实行了市级、区县级和税务所三级重点税源管理联系制度,明确了税源管理岗位职责,每个重点税源企业均有专人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等重要涉税信息具有充分了解,对重点税源户纳税动态及时掌握,管理效果明显。

二、税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和难点

税源管理作为税务管理的基础环节,其本质是对纳税人申报真实性的鉴别和管理,其目标是通过对征税对象信息的搜集,经济行为的监控,最大限度地缩小应征税额与实征税额的差额,做到“应收尽收”和“不收过头税”。税源管理水平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宏观经济、社会背景、管理体制上的因素,也有税务部门自身因素的影响,当前税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没有处理好税收管理员管事与管户的关系

我市国税系统在建立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起始阶段,过分强调税收管理员按环节管事,忽视了管理员管户岗位职责的建立。当时,税收理论界和部分实际工作者一致认为,“管事制”是对“管户制”的取代,是对专管员制度的否定。在这种将“管事”与“管户”对立起来的思想影响下,税收征管改革的结果是将税收管理员局限在日常办税事务之中,而难以在税源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据我们对7个区县(市)国税局和税务所的调查,目前,税收管理员每月上旬,都要坐在办公室等待接受纳税人上门申报;每月中旬,要完成对纳税人的申报材料的整理、分析、录入等项工作,还要完成来自上级布置的各种调查表、测算表、报表的填写工作;每月下旬,税收管理员尽可能挤点时间到企业进行税源调查,但25日后,又必须呆在税务所接受纳税人增值税进项发票的验票事宜。

在这种以管事为主的征管格局下,税收管理员很难深入企业掌握其生产经营状况和税源变化情况,就连“重点企业税源调查表”,许多税收管理员都是交由企业财务人员“代劳”。更有甚者,在相当部分基层税务所,税收管理员根据纳税人自行申报表“就表审表”、“就表征税”、“就表填表”、“就表录入”的现象十分普遍,来自基层的税源状况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难以保证。

(二)税收计划没有真正建立在税源预测分析基础之上

税源预测分析尚未成为编制税收收入计划的决策依据,削弱了税源管理作为税收基础性工作的作用。当前,在税收计划的编制上,仍然采用基数增长法,国税部门除了确保完成本系统税收计划外,还要兼顾地方级收入计划的完成,而各级地方财政为实现本级政府收入目标又层层加码,税收计划的安排在一些地区成了政府领导主观意志的产物,根本不考虑本地区的经济税源变化情况。各级地方政府对国税工作的考核、评价、奖励均以税收计划的是否完成和超额外完成为转移。税收计划缺乏科学性、客观性,是造成各地区收入任务苦乐不均,出现有税不收或收过头税现象的根源。经济决定税收,税收收入是可控税源的结果,税收计划的制定如果不建立在科学地预测分析税源的基础之上,税源管理也就丧失了应有的作用。

(三)其它抵扣凭证的存在加大了税源管理难度

在金税工程实施后,增值税专用发票监管力度大大加强,大量的偷逃骗税行为转而通过利用运输发票,农副产品和废旧物资收购发票以及海关完税凭证等其它抵扣凭证来实施。据河南省国税局的调查统计,该省 2002年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实际税负仅为0.64%,废弃资源材料回收加工行业实际税负仅为 0.29%。强化税源管理也难以弥补其它抵扣凭证的失控带来的税收流失。

(四)税务机关对帐外经营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手段

国税系统受信息渠道局限,无法掌握纳税人资金流的相关信息,在不具备法定的从银行等相关部门自动传入资金流信息的条件之前,税务机关帐外经营方式流失的税源难以查实。显然,重庆摩托车行业的崛起,尤其是民营摩托车企业迅速成长,与整个行业普遍运用帐外经营,设置“A”、“B”帐等手法偷逃税收密切相关,当这个行业发展至相当规模,众多配套企业被纳入到这个产业链中,以帐外经营方式更具备很大的危害。

(五)税源信息没有实现充分共享

目前,在国税系统运行的税网、金税工程、出口退税和CIAIS等信息系统都是自成体系、独立运行的,各个系统功能不同,互不兼容,存在基础数据大量重复录入、各系统之间的税源信息不能完全共享、信息资源有待整合等问题。国税系统与其它部门尚未实现网络互联,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也影响了税源监控。

(六)税控装置推广不利导致税源管理留有真空地带

目前,只有加油站等少数行业、企业使用税控装置,商贸批发、零售等行业没有使用,因而现金交易非常普遍,税务部门无法获取交易信息以作为真实的计税依据。地下经济主要依托于现金交易,这些未向政府申报的纳税信息和经营收入未纳入政府统计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直接危害是税收的流失,其长远危害在于使同类经营者税负不公平,并扭曲了市场信号,动摇了依法纳税者的心理预期,也增加了税源管理的难度。依照有关学者的估计,我国地下经济规模相当于政府公布GDP的10—15%。以此口径推断。2003年重庆GDP总量为2250亿元,地下经济规模应在225亿元以上,以当年全市平均税负12.77%计算,税收流失超过28亿元。

三、强化税源管理的思路及建议

(一)强化“六基”,正确处理“管事”与“管户”的关系

重庆市国家税务局在认真总结我国历次税收征管改革的经验基础之上,提出了强化“六基”的工作思路,即:基本情况清楚、基础数据准确、基础资料完备、基础工作扎实、基本制度健全、基本程序规范。“六基”工作的落实,必须以税收管理员制度为载体。这是因为基本情况清楚、基础数据准确、基础资料完备要靠税收管理员去调查、去弄清、去核实、去掌握第一手资料;基础工作扎实、基本制度健全、基本程序规范首先是对最基层的税收管理员提出的工作要求。如果税收管理员工作不扎实、工作作风不深入,就难以掌握真实可靠的税源信息;如果对税收管理员的基本管理制度和基本执法程序不健全、不规范,就难以规范税收管理员的执法行为,税源管理就会出现混乱。

“六基”工作思路包含着“管事”与“管户”的有机结合。要做到基本情况清楚,基础数据准确,仅仅依靠税收管理员坐在办公室收集纳税人送来的申报资料是靠不住的,还必须将“管事”延伸到企业,深入企业实地了解、掌握生产经营情况、资金运动情况和纳税申报情况。其实,税收管理员按环节“管事”,本身就应当包括“管户”这一税源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管事”与“管户”的关系,两者是相互包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税收管理员只有把“户”管好了,才能真正把“事”管好。在税收征、管、查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税收征管模式下,税收管理员的基本职责就是税源管理,而税源管理的基本形式就是“管事”与“管户”的有机结合。

(二)必须明确税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处理好税源预测与税收计划的关系

税源管理的基本职能是由管理的职能决定的。管理的职能包括预测、决策、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等,税源管理的职能也应当包括这六个方面,即:税源预测、税源决策、税源组织、税源协调、税源监督、税源控制等。

税源预测是税源管理的基础,是税源决策的先导,没有科学的税源预测,就没有科学的税源决策。税源决策是在税源预测的基础上,参照一些非经济因素后确定的税收计划,税收计划是税源决策的载体。因此,应当根据税源预测的结果编制税收计划,税源的规模决定税收计划的规模,税源的构成决定税收计划的构成,这是经济决定税收这一客观经济规律在税收计划方面的反映。如果税收计划的编制、执行和调整不根据税源的规模和结构进行,就必然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就必然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制裁。因此,在税源决策中应当充分体现税源预测的基础性地位,税收计划的编制应以税源预测分析为依据。

税源组织就是应纳税额转变为现实税收收入的过程。依法治税、应收尽收,要靠税源组织;清缴欠税要靠税源组织;将零散税源组织入库同样要靠税源组织。

税源协调目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地区之间的税源协调;二是国税、地税两局之间的税源协调。我市国税系统将三峡电站产生的税源85%以上转变为重庆市的国税收入,就是跨地区进行税收协调的一个成功的例证。在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中,由于我国尚存在增值税与营业税交叉运行问题,当纳税人出现兼营性质的经营活动时,国、地两局之间就时常为争取税源发生矛盾,这时就需要税收协调。

税源监督、税源控制,也可简为称税源监控。是税收管理人员对已掌握税源的跟踪调查,目的是确保税源不流失,确保潜在税源转变为现实的税收收入。

(三)巩固“以票管税”成果,强化对其它抵扣凭证的管理

“以票管税”本来只适用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税源管理办法。近几年来,由于纳税人偷税的主要手段逐步转向利用运输发票、农产品收购发票、金属回收发票和海关完税凭证等“四小票”方面,税务机关就应当及时将“以票管税”的原理运用到强化对“四小票”的管理上来。对“四小票”同样采取限量供应,验旧购新等管理办法。

(四)加强对纳税人资金运动和物质运动的管理

税收管理员应当按照资金运动与物质运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在强化对纳税人资金运动监控的同时,强化其物质运动的税源管理。在进行税源调查时,一是要调查企业的银行存款及现金账户的收付情况,调查企业资金往来账户的实质内容;二是更应当重视企业购、销、调、存和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发出商品等物质运动情况;三是还要善于从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等方面把资金运动与物质运动结合起来进行调查。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调查,重点是从中了解纳税人是否存在现金交易、账外经营情况,从根本是堵塞税源流失的漏洞。

(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税源信息共享和网络互联

强化税源管理迫切需要加快税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在全面、高效搜集税源信息方面取得突破。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税务管理当局都设置了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数据处理中心,实现了全国联网,与银行、海关、保险等其它部门实现了互联,建立了严密的税源管理网络。美国税务部门拥有1个全国性计算中心和10个税务征收中心,全国联网,接受法律规定的银行,社会保障等部门自动传入的税源信息,每年处理的税源信息超过10亿份;澳大利亚税务部门实现全国联网,并与海关、保险、金融及大型企业进行了网络互联;意大利拥有欧洲最大的税收信息管理系统ITIS,通过意大利和欧洲公用数据网,实现税务机关与纳税人,政府有关部门及欧盟各国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每天联网业务超过200万笔。依托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发达国家税务管理部门实现了富有效率的税源监督和管理。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应当建立税务部门与工商、海关、质监、社保、银行等部门的网络互联,实现涉税信息的共享。应当建立税源管理的部门协调机制,完善协税网络,争取税务部门最大限度地获得涉税信息,尤其是纳税人资金流信息,从法律上明确协税部门的合作关系。

(六)推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税源管理环境

在征税信用建设方面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做到税务部门公平、公正和公开执法,严格税源管理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度的实施;在纳税信用建设方面,建立健全纳税人户籍管理制度,设立并应用全国统一的纳税人登记代码,税务部门依据代码搜集涉税信息,实施税源监控管理,纳税人依此代码办理涉税事项,并且纳税人登记代码与办理社会保险,银行开户等相互衔接,拓展多元纳税申报途径,增设纳税人在线登记注册和审批,电子支付等功能;积极推进“纳税人信誉等制”,开辟纳税便捷通道,建立诚实纳税的激励机制;对于涉税违法行为增强查处和公开曝光力度,加大涉税违法行为的成本和风险。

第二篇:在全市国税系统税源管理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在全市国税系统税源管理座谈会上的

发言提纲

近年来,XX国税局在税源管理工作中,以税源专业化管理为突破口,紧紧依靠预警评估系统应用,深入推进信息管税,不断夯实征管基础,征管质效有了新的提高。

一、税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税源管理工作在提高税法遵从度、加强税收征管、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改进工作作风上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加,集团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税收征管的不对称性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

一是现有人力资源没有全员参与到税源管理中来。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很多,包括现有的公务员机制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受阳光工资限制不能真正实现绩效考核,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很难兑现等等,导致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但求无过的心态普遍存在,影响执行力的贯彻落实。

二是机关内部过于注重内部机制建设,对外没有形成合力,来创新税源管理的有效手段。

三是社会化协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全民协税、护税的热情不高,突出表现在消费不索取发票、发现偷逃税现象在不影响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不予举报,与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协作不够。

四是税源分析核算的制度、方法以及质量有待进一步完 善和提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税源在哪里、税收有多少、怎样征收等问题。

五是税源管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户籍管理、普通发票管理、商贸企业管理等环节。

六是纳税评估的质量、税务稽查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许多潜在税收没有深入挖掘,对评估、稽查工作的考核不全面、不深入,停留在表面上。

二、税源管理工作措施和打算

(一)加强税源日常管理。在户籍管理中尤其要加强停歇业、注销、非正常业户和关联企业管理,杜绝假停歇业、假注销、假非正常业户,对关联企业,防止出现产业变更而使征收税种出现变化的情况;对普通发票,个体业户要与定额进行统一,对超过定额使用发票的要依法调整定额。

(二)强化信息管税。一是加强外部信息利用,拓展信息采集的宽度与深度。二是依托预警评估系统,做好指标分析。三是强化纳税人基本信息核实,对纳税人经营范围、工艺流程等基础信息进行及时跟踪监控。

(三)强化税种管理。加强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加强专业市场、专业村的个体税收管理,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合管税,对商贸企业、免税企业、出口退税企业要加强风险管理。强化企业所得税税基、汇缴和检查工作。

(四)加强行业管理。一是加强行业信息维护,丰富产 品模板内容。二是增加分行业税收管理办法,通过剖析行业大户,掌握行业基本信息,进而对行业经营者进行集体约谈,要求业户自查,从而。规范行业管理。

(五)强化税源管理机制建设。一是简化业务流程。二是加强三级评估工作。三是深入推进税源专业管理。四是搞好税源管理讲评。五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注重培训、交流、联评等方式,注重分析的技巧和方法,加强评估复审复查,提高评估质量。

三、加强税源管理的建议与思考

(一)明确税源管理制约因素,加强税源管理工作。如内部人力资源约束,外部纳税人经营困难、政府因素影响。

(二)把握税源管理中心前移的理念。突出抓实事前防范、提前预警,牢牢掌握管理的主动权。把握专业化、精细化、链条式的管理理念。管理中分工协作,形成有机的管理链条。实现以分析引导评估、评估协助稽查、稽查促进管理的工作局面。

(三)坚持抓大不放小的管理理念。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中小企业分行业、分类别管理。抓收入重点税源企业是重中之重,2011年纳税过50万元的企业140户,入库税收72810万元,占国内收入比重82.9%,该部分重点税源企业2011年入库税收比2009年增收27326万元,税收比重增加11.8个百分点,三年税收平均增速26.52%。对重点税源管 理采取三个“面对面”管理模式,税收管理员深入企业一线和企业财务人员“面对面”,调查企业预计销售、国内外市场形势、进项税组成结构、税金实现情况、企业发展规划;分局负责人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调查核实指标,减少税收预测的偏差度;县局党组成员与包扶分局负责人“面对面”,做好税源管理工作的督导,确保税源管理的质量。

第三篇:库尔勒市国税重点税源情况

库尔勒市国家税务局

库尔勒市国税重点税源情况说明

库尔勒市国税局管辖重点税源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力供应、卷烟批发、原煤开采、水泥制造、电信、金融、商超百货等行业领域,各类型中,国有企业和国有占股的股份公司占有较大比重,重点税源企业户数占我局纳税人比重不及1%,但缴纳税收占60%以上。重点税源地理分布情况,塔什店镇以原煤开采、热力发电、橡胶轮胎制造和水泥制造为主,市内主要以批发、零售、电信、金融等行业为主。随着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后,我市部分工业企业逐步向开发区转移,税源增长潜力受到一定影响,后期的税源增长点主要在塔什店镇的原煤开采、火电,还有市区的批发、零售、电信、金融等传统行业领域中。(本文所指我市重点税源企业不含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公司)

一、2009-2011年纳税排名前30名企业总体情况

2009年统计缴税前30名纳税企业中,“全口径税收收入”

2.46亿元,占全局当年税收收入35.76%。纳税第一名新疆巴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缴税4145万元,第三十名新疆库尔勒三汇液化石油气储运供应公司,缴税146万元。缴税在1000万元以上企业8户,500万元以上企业13户。排名企业户均缴税821万元。前30名纳税企业,入库地方财政0.60亿元(增值税0.44亿元、企业所得税0.16亿元),占当年实际贡-1-

献地方财力1.29亿元的46.51%(剔除国投罗钾公司退税0.15亿元因素)。

2010年统计缴税前30名纳税企业中,“全口径税收收入”3.01亿元,占全局当年税收收入31.13%。纳税第一名新疆巴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缴税6343万元,最后一名新疆巴州万方物资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缴税181万元。2010年第一名和第三十名缴税比2009年排行同比分别提高了2198万元、35万元。缴税在1000万元以上企业9户,500万元以上企业12户,与上年基本保持不变。进入排名企业户均缴税1004万元,较上年同比提高183万元。前30名纳税企业,入库地方财政0.74亿元(增值税0.47亿元、企业所得税0.27亿元),占当年实际贡献地方财力1.55亿元的47.74%(剔除国投罗钾公司退税0.43亿元因素)。

2011年统计缴税前30名纳税企业中,“全口径税收收入”

4.52亿元,占全局当年税收收入32.97%。纳税第一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烟草公司,缴税6924万元,最后一名新疆华盛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库尔勒分公司,缴税228万元。2011年第一名和第三十名缴税比2010年排行同比分别提高了581万元、47万元。缴税在1000万元以上企业14户,500万元以上企业24户,分别提高了55.55%和100%。进入排名企业户均缴税1507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0%,提高了503万元。前30名纳税企业,入库地方财政

1.19亿元(增值税0.63亿元、企业所得税0.56亿元),占当年实际贡献地方财力2.28亿元的52.19%(剔除国投罗钾公司退税0.82亿元因素)。

二、我市国税税源总体展望

我市国税税源主要分为国投罗钾公司和本地税源,前者2011年缴税3.27亿元,占我市国税全部税收13.71万元的23.87%,本地税源缴纳税收10.44亿元,且主要靠电力、建材(水泥)、原煤、批发、零售、电信、房地产等传统行业带动,税收后期增长潜力较大的主要分布在电力(华能火电、国电开都河)、电信(中国移动)、批发(烟草、中油销售)、零售(各大商超)等行业,水泥制造和原煤开采受生产规模以及资源开采程度限制,从长期来看,税源增长潜力会逐步减小。按照巴州整体经济布局分析,临近的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将对我市税源后期增长产生一定影响。

综合而言,我市处为南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后期经济增长将向集团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促使金融、电信、化工等新型行业逐渐成为更加重要的税源增长极,传统行业中,一般性批零商贸企业也会借塔里木油田发展,以及南疆第一门户的重要地理位置,产生更加积极的经济效应。

二〇一二年 一月六日

第四篇:国税强化重点税源管理成效明显

我局依托“信息管税” 强化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

一是抓好税收数据采集,打好信息管税基础。在利用现有税控系统采集税收数据的同时,借助外部信息交换系统,加强与工商、地税等部门的联系,定期交换共享第三方信息,逐步减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影响。二是拓展信息平台功能,大力简化办税程序。针对目前审核、审批多,税收资料重复上报等问题,不断优化税收征管信息化平台,在信息共享的条件下,减少重复上报数据。同时,建立、健全大企业税收信息电子库,借助强大的信息查询功能,简化办税程序。三是贯彻风险管理理念,创新信息分析手段。加强对税务工作人员的培训,注重业务与技术的融合,成立专门的税源分析团队,将“死数据”转化为“活信息”,全方位了解大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为税收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为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大企业的发展壮大,加强对大企业的税务管理,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章丘市国税局开发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平台”,整合大企业登记信息、股权结构、纳税情况等内容,全面监控其行业分布、税种核定、区域分布等信息。同时,综合预警评估系统、日常巡查和财务分析,对大企业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对不同的风险级别分别采取纳税服务、企业自查、评估检查等方式管理。向企业发出《税收风险建议书》,引导大企业合理控制税务风险,受到企业好评。

一是深入走访,开展重点联系企业调查。

通过深入实地走访19户重点联系企业,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财务核算、工艺流程、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第一手资料,着重关注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重要经营活动和重点业务流程。

二是因势利导,开展重点行业税收风险防范。

通过举办涉税风险防范培训班,深入剖析稽查案例,有针对性地关注企业账务处理和会计核算等操作层面的风险,对通用设备制造、医药制造、建材等重点行业涉税风险进行点评,进一步引导大企业合理控制税务风险。

三是实时反馈,建立和完善税收政策服务平台。

通过建立大企业税收政策QQ群服务平台,及时汇编和定期更新企业适用的税收政策,辅导和帮助企业正确筹划涉税事项,建立税务事项提醒日历,自动提醒企业相关人员完成涉税业务,并跟踪和监控工作完成情况。

安徽省国税局强化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

日期:2008-12-26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该局坚持以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不断加强税源监控,优化纳税服务,切实强化大企业税收税收管理与服务,有效促进了企业发展和税收增收。2008年1-10月份,全省重点税源企业入库税款380.2亿元,占全省国税收入的68.4%。一是采取分类管理为主,划片管理为辅的户管模式。在大企业分布比较多的地区,成立大企业税源管理部门,实行相对专业化管理;在大企业分布较少的地区,采取划片管理,通过调配业务骨干,加强对大企业的管理和服务。二是注重行业税收特征信息分析,掌握税源变化动态。建立三级税源监控管理模式:首先,通过税收管理员的日常巡查,采集生产经营数据;其次,由分管局长进行数据汇总、税源对比分析,了解税源变化趋势,预测收入动态;最后由单位“一把手”对大企业税收总量、税负变化和税源动态情况作出总体判断。同时,对信息采集实施“三个延伸”:延伸到采购供应部门,获得进项税金组成、变化等情况;延伸到销售部门,获得产品销售价格及其变动等情况;延伸到生产部门环节,获得物耗、能耗等指标。三是在省一级运行“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强化省市两级纳税评估。组建直属税务分局,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省纳税评估工作,并督促各级国税机关堵塞税收管理漏洞。四是搭建服务平台,不断满足大企业个性化纳税服务需求。发挥网络优势,开辟“网上提报”窗口,及时解答大企业对税收业务的问题咨询;尝试与大型企业财务人员之间通过设立纳税服务QQ群方式,将最新的税收政策与税收工作动态实时告知纳税人。纳税人也可就涉税事项中遇到的问题,通过QQ群及时向税收管理员在线或离线咨询

济南市高新区国税局着力强化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

信息来源:办公室

字号:【 大 中 小 】

为进一步规范大企业管理与服务工作,近来,济南市高新区国税局按照上级机构改革部署,成立了大企业管理处,进一步理顺了工作关系,明确了大企业管理范围、编制了软件行业税源管理指引;同时,还采取专题研讨、走访座谈、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摸清了大企业纳税服务需求,采取了相应措施,有力促进了辖区重点税源企业健康发展,取得良好成效。2010年机构改革以来,118户大企业共入库税收收入8.65亿元,同比增长25.64%,增收1.76亿元。

一是明确了管理范围。该局将年纳税额500万以上、注册资金在1个亿以上、总局和省市局确定的定点联系企业、高新管委会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共计118户企业纳入大企业处实行大企业专业化管理。

二是实行行业管理并在人员配备上给予倾斜。该局将118户企业按生物制药、电子通信、机械制造、卷烟、啤酒、石化等划分实行分行业管理,确定了主管税务官员并在catais2.0中进行维护,明确了相应责任。

三是对确定的各层级定点联系企业指定专人管理。该局确定了各级定点联系企业总计48户。根据市局《大企业管理办法》并结合高新实际情况,确定区局定点联系企业27户,其中收入、资产和纳税规模在高新区居于前列的企业11户,部分大型企业(集团)公司2户,世界五百强在该市投资的企业1户;在境内、外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5户;高新区管委会确定的有重大投资项目的企业4户,特定行业具有代表性企业4户。总局定点联系企业18户、省局定点联系企业1户、市局定点联系企业2户。

四是多种渠道了解大企业涉税需求。首先,该局结合日常管理、走访定点联系企业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多方位了解掌握大企业涉税需求,为今后有针对性开展管理与服务摸清了第一手资料。其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制定相应措施。针对不同大企业的纳税服务需求差异,如有些企业对纳税服务的个性化需求较为突出;对纳税服务内容需求的层次较高,税务风险的防范对税务机关提出的高层次需求;对纳税服务方式手段的信息化要求较高,对纳税服务集约化、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等需求;分别实行分类管理与服务,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

五是加强行业管理,编制了软件行业税源管理指引。软件行业是高新区特色行业,享受税收优惠多、管理难度大、执法风险大,多年来,没有较为系统的管理指引。为此,该局指定专人利用10天时间,总结了汇编了软件行业分类、特征、开发业务流程、经营方式,税收管理重点、纳税评估指标及分析、管理方法、相关政策法规等操作性较强的办税指引,为今后加强该行业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是确定了近期工作重点。为确保政策和管理的连续性,该局结合新的职能和任务,制定了《高新区国税局大企业税源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职责和要求。此外,针对大企业需求重点,该局努力构建个性化和人性的纳税服务机制,如涉税风险预警提醒机制;多途径的税收政策辅导咨询机制;多层级的沟通互动机制;方便快捷的办税服务机制;信息化和高效化的纳税服务机制,为大企业科学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济南市高新区国税局着力强化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

信息来源:办公室

字号:【 大 中 小 】

为进一步规范大企业管理与服务工作,近来,济南市高新区国税局按照上级机构改革部署,成立了大企业管理处,进一步理顺了工作关系,明确了大企业管理范围、编制了软件行业税源管理指引;同时,还采取专题研讨、走访座谈、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摸清了大企业纳税服务需求,采取了相应措施,有力促进了辖区重点税源企业健康发展,取得良好成效。2010年机构改革以来,118户大企业共入库税收收入8.65亿元,同比增长25.64%,增收1.76亿元。

一是明确了管理范围。该局将年纳税额500万以上、注册资金在1个亿以上、总局和省市局确定的定点联系企业、高新管委会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共计118户企业纳入大企业处实行大企业专业化管理。

二是实行行业管理并在人员配备上给予倾斜。该局将118户企业按生物制药、电子通信、机械制造、卷烟、啤酒、石化等划分实行分行业管理,确定了主管税务官员并在catais2.0中进行维护,明确了相应责任。

三是对确定的各层级定点联系企业指定专人管理。该局确定了各级定点联系企业总计48户。根据市局《大企业管理办法》并结合高新实际情况,确定区局定点联系企业27户,其中收入、资产和纳税规模在高新区居于前列的企业11户,部分大型企业(集团)公司2户,世界五百强在该市投资的企业1户;在境内、外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5户;高新区管委会确定的有重大投资项目的企业4户,特定行业具有代表性企业4户。总局定点联系企业18户、省局定点联系企业1户、市局定点联系企业2户。

四是多种渠道了解大企业涉税需求。首先,该局结合日常管理、走访定点联系企业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多方位了解掌握大企业涉税需求,为今后有针对性开展管理与服务摸清了第一手资料。其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制定相应措施。针对不同大企业的纳税服务需求差异,如有些企业对纳税服务的个性化需求较为突出;对纳税服务内容需求的层次较高,税务风险的防范对税务机关提出的高层次需求;对纳税服务方式手段的信息化要求较高,对纳税服务集约化、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等需求;分别实行分类管理与服务,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

五是加强行业管理,编制了软件行业税源管理指引。软件行业是高新区特色行业,享受税收优惠多、管理难度大、执法风险大,多年来,没有较为系统的管理指引。为此,该局指定专人利用10天时间,总结了汇编了软件行业分类、特征、开发业务流程、经营方式,税收管理重点、纳税评估指标及分析、管理方法、相关政策法规等操作性较强的办税指引,为今后加强该行业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是确定了近期工作重点。为确保政策和管理的连续性,该局结合新的职能和任务,制定了《高新区国税局大企业税源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职责和要求。此外,针对大企业需求重点,该局努力构建个性化和人性的纳税服务机制,如涉税风险预警提醒机制;多途径的税收政策辅导咨询机制;多层级的沟通互动机制;方便快捷的办税服务机制;信息化和高效化的纳税服务机制,为大企业科学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涪城区国税局结合实际税情,本着“集中管理、加强监控、优化服务”的原则,采取四项措施,加强对大企业的管理,实现对大企业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

一是打好“信息牌”。充分利用征管信息系统,梳理辖管区大企业的资料和征管信息,分户建立数据信息库,掌握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等基础信息。

二是打好“监控牌”。及时采集各类数据,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涉税情况和相关指标进行横、纵向比对分析,着重对企业资金流、生产经营规律进行分析,拓展税源分析面,关注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重要经营活动和重点业务流程中的制度性和决策性风险,有效降低企业涉税风险。

三是打好“协作牌”。加强与地税、财政等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内部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强化对大企税源的全面监管,切实掌握大企业税源发展趋势,把握收入主动权。四是打好“服务牌”。定期走访调研,围绕大企业共性及个性需求,对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进行全面辅导,做好政策服务,指导和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企业经济发展。

一是个性化管理。把大企业作为重点管理对象,按大企业特点配置个性化的管理资源,本着“先确定重点对象,再注重个性管理”的原则,对大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使大企业税源监控职能逐步走向个性化管理。二是专业化管理。根据大企业的经营和核算特点,研究分析大企业的税收风险点,建立相应的纳税评估模型和指标参数体系,推行纳税评估,同时成立专业化管理队伍,进一步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精细化管理。以实施精细化管理为导向,建立高效的税企沟通渠道和大企业涉税诉求的快速响应机制,加强对大企业的税收分析和税源监控,重视对大企业的实时监控和事前管理,加强纳税服务与关系协调。

甘肃肃南国税强化重点税源管理成效明显

2011-08-16 13:51:39 | 来源:甘肃省肃南县国税局 | 作者:李芳 贺天新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国税局为加强全年税收预测分析,搞好税收调查研究,掌握税源结构变动情况,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该局将年纳税额超过10万元以上的34户企业均纳入重点税源企业进行监控,截止目前累计入库12170万元,占全年税收任务20700的58.79%.同比增收3034万元,增长了33.21%.该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是该局筛选重点税源企业进行重点监控。对筛选出的重点税源企业,及时采集和审核数据,全面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及时取得动态监控数据,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全面和动态监控;二是组织干部定期深入重点税源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提供上门服务、订单式服务,在宣传税收政策的同时,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税源变化情况;三是密切关注企业资金往来情况,严控欠税。按月监控重点税源企业资金往来情况、应交税金的核算和缴纳情况;四是结合管理制度,建立分析长效机制。结合税收管理员制度,由税收管理员负责重点税源企业的日常监控,并按月对税收监管工作进行汇总分析,对重点税源中的龙头企业,建立由税收管理与收入核算部门共同负责的日常监控与分析长效机制。通过分局、县局两级监控机制,有效提升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力度和税收分析能力;五是结合税源形势,逐步扩大监控范围。该局年初以来及时挖掘有潜力的重点税源,不但将纳税额的多少一个指标作为监控对象,而且还将纳税额虽不大但销售额大的企业纳入重点监控,范围扩大监控范围;六是结合目标考核,落实实地调查机制。税收管理员按计划进行下户实地调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趋势等情况,并记录“税情日记”,收入核算部门建立重点企业纳税台帐分月统计数据并加工分析,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部门,根据目标考核制度,按规定进行扣分处理;七是结合纳税服务,促进税企沟通理解。在税源监控过程中做好纳税宣传、辅导等工作,对重点监控企业数据的上报,该局核算部门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对有误数据耐心向纳税人辅导填报。通过纳税服务促进税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保证重点税源监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八是结合日常检查,加强疑点会诊评估。对有疑点的企业进行会诊和纳税评估,从而使税源监控与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该局通过上述有力措施,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工作,提高了征管质量。为完成全年税收任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郴州市国税局为保证重点税源数据质量,切实抓好填报、采集、审核、修改、存贮各个环节的管理,重点强化源头控制、分级审核和通报考核,确保各项数据的完整性和时效性。同时,该局加强对重点税源监控工作的考核监督,完善考核办法,促进监控水平不断提高。此外,该局强化数据分析应用,深入开展重点税源专题分析和综合分析,认真分析税源发展情况、实现税收情况、税款入库情况以及纳税大户情况,及时发现税源发展以及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分析预测水平,进一步发挥监控工作价值。

市国税局突出四项信息监控加强重点税源管理

一是经营信息比对。依托税收信息化征管数据平台,将重点税源监控系统采集的企业生产经营、税收等指标,与税收综合征管软件、重点税源预测系统、2010年税收调查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发现数据差异查找原因、及时修正,提升重点税源监控数据质量。

二是关联信息管理。开展重点税源微观分析,围绕原料采购、资金往来、产品销售等环节,动态把握重点税源企业的关联交易信息,开展经营、税收相关指标关联分析,把握企业生产经营、资金运行趋势,防止企业利用延期纳税、弥补以前亏损等事项进行虚假申报。

三是行业信息分析。以税收收入变化、税负增减监控分析为突破,搭建重点税源行业数据分析模型,加强对采矿、电力、废旧物资经营等行业监控,着重了解经济运行、市场需求、煤电定价机制、财政退税的经济税收影响,分析影响税收管理的深层次原因。

四是风险信息防范。定期公布重点行业异常指标信息,拓宽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案源线索;针对重点税源企业类型、行业、经营等特点,选取纳税评估和稽查办案的典型案例,分析税收违法行为,暴光处理处罚结果,增强纳税遵从,化解税收风险。

一、加强税源管理的实践

近年来,湖南省国税系统对税源管理方法和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对经济税源进行全面的监控和分析。一是建立健全重点税源监控体系。二是建立了两套重点税源监控数据管理体系。三是全面开展税收与经济对比分析。四是对重点税源行业的调研分析不断加强。五是加强个体零散税源的监控管理。

(二)建立税收管理员制度,积极开展纳税评估。在全省所有基层县(市、区)局全面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以强化税收征收管理、提高申报准确率为目标,以行业评估为抓手,以提高纳税评估质量为主线,立足规范性,注重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以评促管,以评促收,纳税评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强化税源管理基础工作。与湖南省地税局合作,规范统一了纳税人登记号。完善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审批、管理制度,规范了小规模纳税人的建帐和个体户的评税、定税。建立健全了征收、管理、稽查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和岗责体系。积极推广应用税控装置。以全面推广运用综合征管软件为契机,对全部纳税户的所有纳税信息都进行了一次重新审核,实现征管数据省局大集中,提高了税源信息的共享程度。

(四)强化欠税管理。将欠税管理工作作为市州局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欠税约谈、欠税公告、欠税报告等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欠税的管理。

二、当前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税源管理地位与现行征管模式不相适应;二是税源监管机制不够完善;三是税源管理力量和手段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税收管理员素质还不适应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三、加强税源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税源监管机制。强化税务登记管理,建立健全纳税人户籍管理和纳税人终身识别码制度,完善税务登记验证制度,建立和完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联席会议等制度,建立已办工商登记而未进行税务登记户的提示和预警机制,建立税源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标准。

(二)完善税源调查和税收分析制度。定期对纳税人的户籍信息、税源构成和相关纳税信息等开展调查。依靠科技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税源管理,实行户籍管理、分类监控,提高管理效能。健全税源管理统计分析制度,建立税源管理数据指标体系和税源分析的数学模型。

(三)建立并完善经济税源数据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综合征管软件中现有的税源数据资源,建立与税源相关的信息数据库。按照综合征管软件的要求,加强税源数据采集、比对、录入等工作,严把数据质量关,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提高管理效率。采取各种措施规避系统运行中的数据、网络等风险,完善应急预案和管理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维护体系和安全监控体系。

(四)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注重选拔一批懂企业生产经营、具备一定财会知识、熟悉税收业务和法律、责任心强的干部担任税收管理员,充实基层税源管理力量,适当提高税收管理员占一线人员的比重。明确税收管理员的岗位职责,将税源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税收管理员和相关纳税户。强化税收管理员对所管辖税源户的日常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其联系征纳双方的纽带作用。加强税收管理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

(五)完善纳税评估体系。明确纳税评估人员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分税种、分行业、分规模级次的纳税评估体系和行业平均增值率、平均利润率、平均税负率、平均物耗能耗等评估指标体系,提高纳税评估的科学性。认真对比分析行业总体指标与纳税人个体指标之间,企业申报纳税情况与统计的增加值、实现利润等相关信息之间的差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对涉嫌偷骗税的要按规定移交稽查部门查处。

(六)强化税务检查。稽查部门职责可以界定为以下四项:即所有纳税人偷逃骗抗税案件查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四小票的协查、牵头组织实施专项检查和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日常检查要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及时对纳税人进行辅导,将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要建立起征管与稽查的互动机制,日常检查中发现的偷逃抗骗税案件,要移送稽查局查处;稽查发现的税收管理漏洞,要及时反馈到征管部门,形成税源监控的合力。

(七)理顺机构,明确职责,发挥税源管理整体效能。在省以下市(州)、县(市、区)税务机关设立税源管理科、股,负责所辖区域纳税户税务登记、纳税申报信息资料的调查核实,进行税源数据的采集分析,开展行业及企业纳税评估、经济税源宏观分析等具体税源管理工作。完善办税服务厅设职能。加强申报资料的审核,加强发票的比对,建立前台窗口采集数据与后台管理数据共享等制度。

(八)加强部门配合,形成税源管理的社会监控网络。发挥社会力量协助税务机关实施税源监控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治税氛围,提高税源监控效率,降低税源监控成本。

今年以来,受全国性汽车市场变化影响,长安福特马自达、力帆汽车、上依红三大整车制造企业的产销走势明显回落。面对支柱税源减收对完成组织收入任务带来的风险,该局积极探索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借鉴风险管理的理念,加强对汽车行业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有效提升了应对经济税源变化的能力,其主要做法是:

一、分业态进行风险识别,找准税收风险点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该局结合辖区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通过整合和评估各种税收数据信息,根据整车制造、配件制造、汽车销售服务和汽车物流四个不同业态的特点,认真查找各个业态的税收风险点。

对整车制造业,重点关注其税收筹划、分立重组、股权交易、关联交易等重大涉税事项,及时跟踪整车产销情况,查找税收增减变化的原因;对配件制造业,重点关注其对区内和区外整车企业的配套生产情况,掌握企业总分支机构间关联交易和利润分割等情况;对销售服务业,重点关注汽车4S店在销售过程中有无少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等情况,加强对加价提车、发票开具等重点环节的监控;对汽车仓储物流企业,重点关注其对区内区外汽车企业的配套物流及关联情况,监控其成本费用的列支和扣除情况,加强对自开发票和代开发票的管理。

二、对不同税收风险点进行评估,实施风险分类管理

风险处理是风险管理的核心。该局通过实施管理前置、加强税源监控、狠抓基础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施风险分类管理,防范和化解税源监控风险、税收执法风险和税收管理风险。

一是全面推行企业财务备案制度。针对在日常税收征管中发现的部分企业特别是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存在的财务制度不健全、成本核算有漏洞、库房管理混乱等现象,出台了《汽车行业企业财务备案制度》,对企业建立库存账、存货盘点、物流管理、电算化软件使用和资料报送等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管理前移,化解税收风险。

二是切实加强重点税源企业监控。2011年,由于汽车市场不景气等因素,该局第一纳税大户长安福特马自达税收收入同比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给组织税收收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该局将加强对长安福特马自达的税源监控作为应对组织收入压力的重要措施,坚持每月下户调研一次,通过核实企业资金使用、存货周转、授信销售等情况,深入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和财务运作情况。通过整理分析第一手的信息数据,每月撰写当月税收分析报告,详细了解企业税收和产销量增减变化的原因,提高税收分析预测的能力,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

三是狠抓税收基础管理。把完善基础管理数据库,提高征管质效作为推行税收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完善征管部门、税务所、办税服务厅协调配合、上下联动的税收征管效能管理机制,切实加强税收征管。把加强汽博中心名车广场专业市场管理作为提高基础管理的重要抓手,逐户对经营户进行清理和纳税辅导,加强与工商、地税、专业市场管理方的沟通协调,建立信息共享和工作联系机制,提高了专业市场管理水平。

四是提高纳税辅导的针对性。全面推行六种纳税辅导形式,明确规定税收管理员每月下户辅导不少于5次,每季度会议辅导不少于1次,每次辅导前都针对纳税人特点做足功课,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对重点税源企业以辅导涉税处理为主,针对其股权变更、非居民税收、关联交易等实施前置纳税辅导,提前介入企业涉税处理过程。对中型企业以提供政策辅导为主,定期收集整理纳税人咨询的涉税问题,将处理建议共享到个性化服务平台上,免费为纳税人订阅《税收法规汇辑》、《中国税务报》等税收资料,丰富纳税人获取税收政策的渠道。对个体工商户以提高其依法纳税意识为主,通过不定期开展税法宣传,宣传纳税人权利与义务,辅导其正确处理财务和税务问题,提高纳税意识。

三、加强自身建设,增强风险预防能力

风险预防是税收风险管理的最后阶段,增强税收风险防范能力是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该局以推进行业税收专业化管理为载体,理顺业务科室与税务所的关系,明确各自职责,建立起税收风险管理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机制,有效增强了抵御和防范税收风险的能力。

一是加强税收专业化管理制度建设。成立专业的税务所,专门负责汽车行业纳税人的管理与服务,将汽车行业细分为四个业态,由一位税收管理员负责管理一个业态,提高管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每月召开专题会,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督促检查工作进度,布置工作任务。科学划分各部门的职责,税务所主要负责日常税收管理与服务,加强对企业的产销量与税收收入的比对,做好税源监控;税政部门负责提供专业性税收政策服务,加强汽车行业各项税收政策的效应分析;征管部门负责对日常税收管理的指导,提出行业管理具体措施,防范税收管理风险;收入核算部门重点加强对税收资金的监控,并综合各类信息,加强对汽车行业的经济税收分析。

二是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紧紧围绕税收管理员的六项基本职责,探索实行管理员工作底稿制度和讲评制度,管理员每天在工作底稿系统中进行工作记实,每月围绕记实内容开展讲述点评,使税收管理员工作条理更清晰、讲评更具体。推行税收管理员副岗制度,选派各科室年轻干部深入基层税务所,作为税收管理员副岗,共同开展税源分析、纳税服务、纳税评估和其他专项工作,督促其履行好副岗职责,学习业务知识、丰富工作经验、减轻基层负担。

三是提高信息管税水平。自行设计开发了汽车行业信息管税系统,科学设置相关指标,涵盖了涉税信息维护、收入进度查询、出口退税监控、固定资产抵扣管理、申报情况统计、经济税收分析等内容,为及时防范税收风险提供了信息支撑。开发启用了税收管理员工作底稿系统,要求税收管理员和副岗每天都要通过系统如实记录履行职责情况,进一步细化管理工作,量化考核依据,有效激发了税收管理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质效。

四是注重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针对汽车行业大企业较多,纳税人的生产经营业态增多,流动性、国际性、隐蔽性越来越强的特点,把培养专业化服务人才作为推进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支点,选派学历较高、肯干事、能干事的青年干部充实到税收管理员队伍,由经验丰富的干部采取“传、帮、带”的形式,促进青年干部尽快成长成才。要求每个管理员对所管业态的特点和风险应对有深入的了解,对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有宏观的认识,充分发挥管理员作为“信息采集员、纳税辅导员、税收宣传员、纳税评估员和税收监控员”的重要作用,提高管理与服务的能力,把握税收风险管理的主动权。

一是严格日常考评,提高数据准确性。根据相关工作规定,制定考评办法,对重点税源监控中出现的数据错误、遗漏和不按时报送等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减少数据误差率,提高数据准确率。二是加强数据利用,提高重点税源分析质量。充分利用现有的监控数据,对企业经营、财务、税收、政策和征管等动态情况进行跟踪,对管理风险预警和税收风险预警进行专题分析,进一步提高重点税源分析质量。三是强化操作培训,提高实际应用能力。针对2011年重点税源监控系统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模拟操作培训,并对重点税源监控数据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市局进行沟通,辅导并督促相关管理部门进行调整和修正。

行风险管理 加强税源监控 提升大企业管理与服务水平

[来源:本站 | 作者:白银市国家税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管振安 | 日期:2010年11月16日 | 浏览

985 次] 字体:[大 中 小] 大企业管理与服务的总体要求,就是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税收工作主题,坚持依法治税,优化纳税服务,防控税务风险,实施专业管理,加强统筹协调,不断改革创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企业税收管理新路子,提高税收征管的整体质量与效率。全市在以推行税务风险管理、强化税源监控等方面提升大企业管理与服务水平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管理与服务好大企业意义重大

(一)大企业的特殊性

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家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企业税收管理与纳税服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影响到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国税的大局,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已经成为税收管理的重点。

(二)顺应税务管理的国际趋势

区分纳税人规模实行分类管理,并着重加强对大企业的税收管理与服务,已成为税务管理的国际趋势。

为探索我国现行税收体系下对大企业税务管理和服务的新模式,国家税务总局在2008年的机构改革中新组建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司。该司是国家税务总局主管大企业税收管理和服务的职能部门,是我国为顺应国际潮流,实施分类和风险导向的税收管理模式而成立的。白银市国税局于2010年成立了大企业和国际税务管理科,负责总局、省局定点联系企业设在本地的成员企业及分支机构,以及市自选定点联系企业的相关工作。目前,总局、省局定点联系企业及其成员单位在全市的企业有22户。市局根据企业规模、销售收入、缴纳税金、行业特点等情况,选定了8户企业作为市级定点联系企业。2009年,全市市级及市级以上重点税源户为92户,全年缴纳税金13.16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81.69%。作用十分巨大。

二、大企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的调研、走访重点税源户、召开税企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大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办税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听取其对税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目前,大企业管理与服务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涉税诉求受理与解决渠道不畅,纳税服务不具备针对性。

税企沟通方面,交流的方式少,渠道较窄,没有充分利用网站等信息化手段构建便利的互动平台。由于大企业经营管理较为规范,纳税遵从度较高,但因经营业务多样,机构规模大,业务管理比较复杂等特点,其涉税需求也较多,因此需要税务机关为大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个性化服务。

(二)对税务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制度不完善或缺失

大企业的税务风险更多的来自企业管理层的纳税态度和观念不正确、内控制度不够健全、经营目标和经营环境的异常压力等。在今年市局对所辖大企业风险管理的调查中显示,没有企业有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机构,只有一个企业有专门的办税机构,没有企业建立完整的税务风险管理体制。

(三)税源监控手段落后,信息渠道不畅。目前税源监控手段基本还停留在手工操作和人工管理上,计算机运用的网络化水平较低,未能实现信息共享;计算机的智能化水平也较低,多数为单机运行,信息处理分散,征管信息来源渠道少,无法准确、广泛、深入地监控纳 税人的收入状况,各部门所掌握的纳税人的信息不能及时传递给税源管理责任人。

(四)大企业有更高的专业服务要求,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大企业的特殊性,其除了最基本的纳税服务外,希望税务机关提供更多的专业化服务以满足其特性的需求。目前税务人员的素质和这一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服务水平。

三、大企业管理与服务的主要做法

大企业税收工作的核心内容是风险管理和个性服务。风险控制是管理与服务的工作结合点,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税法遵从度,降低税收遵从成本。大企业通常都有较强的纳税意识,但涉税事项复杂,需要较高的税收事务处理能力。提高遵从水平首要的是通过优化纳税服务提高企业的自我遵从能力,以防范风险于未然。在此基础上,把有限的管理资源放在应对少数故意性税收不遵从上,通过加强管理及时纠正他们的不遵从行为,并将有关的服务措施跟上,确保以最小的管理成本实现最大的管理效益。

(一)建立税企沟通互动机制。目前,市局制订了《大企业涉税事项协调会议制度》,成立了《大企业涉税事项协调会议领导小组》;利用互联网,建立了大企业信箱、QQ群等。同时采取定期举办座谈会、研讨会等,宣传税收政策,了解企业意见,回应企业涉税问题。开展定点联系企业基本情况调研,为企业送达《甘肃省国税局致全省定点联系企业的信》及《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了解企业涉税诉求。利用互联网建立大企业信箱,为定点联系企业发送最新税收政策,使大企业尽早接收最新的税收政策文件。

(二)开展个性化纳税服务。最新的税收政策通过电话告知、印制税法宣传资料免费向企业发放等多种形式及时有效并有针对性的向大企业进行税法宣传,从而提高企业的纳税意识和遵从度。在办税服务厅进行了预约服务、延时服务、订单式服务、同时在办税服务厅开通了绿色通道—大企业办税室。开通电子申报、网上申报、网上认证、网上缴纳税款,为大企业办理涉税事宜提供便利。在大企业集中的区域设立报税、认证点专为大企业服务。

(三)推行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引导大企业落实好《指引》,帮助企业树立税务风险意识,引导企业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健全相关机构,密切关注税收政策变化,加强宣传培训,提升企业办税人员素质,全面控制税务风险,提升税收遵从度。

为全面推行风险管理工作,市局成立了推行大企业风险控制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白银市国家税务局关于推行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试点方案》,并确定白银有色集团公司为试点企业。领导小组多次深入白银公司调研指导推行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向企业管理层宣传讲解了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可以采取的预防或控制手段,使企业管理层认识到推行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时,结合试点企业的情况,对企业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税务风险管理各项制度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对企业在税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防范和控制方面充分发挥税务机关的业务优势,在风险的查找、评估和防控上逐项帮助企业制定出具体的内容。

在市局指导下,白银公司风险管理稳步推进,成立了集团公司层级的税务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税务风险管理办法》、《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管理办法》等六个办法,形成了《税务风险管理岗位责任制》、《税务风险管理岗位设置图》、《主要风险监控图》等图表,明确岗位职责及风险监控与作流程;编制了《税务风险防范手册》,指导和帮助企业利用自身的力量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防范税务违法行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避免遭受法律的制裁,财产损失和身誉损失。

(四)开发应用《重点税源管理分析软件》

市局自行研发“重点税源管理分析软件”,在全市三级定点联系企业中的工业企业中推行,并制定出相应的管理与考核办法。重点税源管理分析软件的设计开发,是经过充分调查论证,总结继承了以往税源管理的有益经验,结合重点税源的生产经营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税收管理员通过定期采集录入相关数据,经过软件处理以后产生监控结果,自动判断产品产量与所耗用原材料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合理,为税收管理员下户核查提供依据,达到监控企业如实申报的目的。同时,软件的使用便于税源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存储、使用,便于各级各部门随时了解税源情况。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不断的努力,白银市国税局大企业管理与服务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建立多渠道税企沟通互动机制,及时宣传税收政策,了解企业意见、回应企业涉税诉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个性化服务,极大的方便了纳税人,提高了办事效率。如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二级单位每月取得的进项发票3000余份,公司及二级单位每月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精力往返于税务机关认证发票。积极为该单位开通了网上认证系统后,该单位根据新的认证手段及时整合了业务流程,不仅节约人力资源,办事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是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在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循的情况下,大胆探索、勇于尝试,迈出了第一步。在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试点推行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使企业管理层充分认识到了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税务风险管理的观念得到了转变和提升,为今后企业扎实稳步的推行税务风险管理打下了基础。税务风险管理各项制度的制定和体系的形成,为企业开展此项工作做到了制度化、常态化。同时,税企双方都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变化,也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

目前,帮助大企业推行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市的定点联系企业的化工、电力、煤炭行业全面推行。

三是《重点税源分析管理软件》的推行,解决了收集到的企业信息规范存储问题,方便调阅查询;借助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分析,监控企业的生产、销售、产品库存及能耗、物耗变动是否异常情况,分析预测企业税收收入的变化趋势,提高了重点税源企业监控水平;为稽查选案提供了案源。

站在新的起点,白银市国税局大企业管理与服务工作将进一步转变观念,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和服务方式,全面提升大企业管理与服务水平。

目前为止,湖南省嘉禾县国税对29户纳税人开展了纳税评估,共查补税款416万元,罚款2.8万元,移交稽查18户,结案7户,查补税款350万元。

为进一步推进内控机制建设,提高重点税源监控的数据质量,该局充分发挥监控数据在组织收入、税收管理、税源预测、政策分析等方面的作用,突出做好重点税源风险预警和应对工作。

充分利用重点税源数据,积极开展分类、分行业的分析,为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和加强税收征管提供参考依据,同时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构建税收收入质量评价体系,包括税收收入目标控制度、税收收入结构优化度、税收与经济协调度、税务机关风险控制度等方面内容。

建立和健全重点税源档案管理制度,不断充实完善档案内容,系统掌握企业历史、现状和趋势,提高税源控管的效率和水平,在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分析利用的同时,还突出做好风险企业的调查分析和风险应对工作,对管理风险突出的企业及时移交评估或稽查部门,对收入风险突出的企业及时采取措施检查纠正。

为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加快征管服务创新转型工作步伐,促进税收征管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岳池县国税局采取多举措不断加强税源专业化管理。

一是推进分类管理。以市局《重点行业税源分类监控管理办法》为指导,加强对年纳税10万元以上和年经营收入百万元以上税源的监控分析,掌握企业经营场地、主要设备、生产能力、经营方式、生产周期及原燃材料来源等基本情况,并分户建立《纳税人税源信息登记表》,切实掌握纳税人的税源基础信息和动态变化。对纳税市局监控重点税源推行“一户一策”的管理模式,完善税源管理责任和重点税源收入分析报告制度,发挥重点税源的支柱作用。

二是加强风险管理。定期开展税务政策、法律及法规知识培训,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风险意识,不断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结合工作实际,加大调查研究,对税收执法、涉税业务流程等工作中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进行排查清理,找准改进和完善措施,规避税收风险。加强执法检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税源管理单位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税收政策执行、征管稽查工作开展等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三是强化信息管理。加大纳税人减、免、退税资格认定和核定工作,加强个体工商户定额核定,确保定额公平、公正。加强与财政、工商、地税、电力等部门的合作,收集第三方信息,并结合“营业额监控、税负控制”的“双控”税源监控模式,根据行业或企业特点,分别确定其营业额的主控指标、合理税负值和警戒值,完善预警分析机制,强化信息比对,为加强纳税人监控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是优化纳税评估。制订评估计划,对纳税市局监控的重点企业必须逐户开展评估工作,各税源管理单位按季确定1—2个行业开展纳税评估;对连续三个零(负)申报或申报明显异常的纳税人,及时进行纳税人约谈和评估,对涉嫌偷税的按规定移交稽查局查处,不断提高征管质量,堵塞税收漏洞。一是科学设置税收执法风险点。以税收执法责任制为基础,把税收收入、发票管理、减免税管理、延期类审批、税款解缴提退五个业务事项的合法性、及时性、规范性作为执法风险防范重点内容,设置了126个风险点,将税收风险管理融入到税源管理之中。二是加强税收执法风险监督。根据税源管理中出现的不同风险点,通过采取“风险教育”、“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等措施,从政策依据、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工作时限、执法文书等方面进行监督,促使税务人员在税源管理中注重自身风险防范,规范执法行为。三是查找纳税人涉税风险。按照税收风险管理要求,建立了45个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风险特征库,根据不同类型纳税人的不同风险,找出了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中可能出现23个涉税方面的风险点,提高了纳税人风险意识,促使纳税人不断规范内部经营管理。四是引导纳税人规避风险。将23个涉税风险点编印成《纳税人涉税风险手册》进行发放,采取纳税辅导、风险提示、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应对措施,提醒纳税人在办理涉税业务中加强防范,提高税法遵从度。2010年全系统税收执法过错率比上年下降了36.14%,全年共实施纳税评估2749户,评估补税8382万元,共检查纳税人1290户,查补税款及罚款3.36亿元。

城西区国家税务局履行各阶段活动计划,落实重点税源管理,制定了《城西区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工作的意见》,成立了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工作小组,要求各征收单位将本部门所辖区管户税收比重达到75%以上纳入城西区国家税务局重点税源监控,除目前省、市级监控的11户企业外,此次又新纳入城西区国家税务局监控的企业13户。

城西区国家税务局选择代表性的行业,实行分类监控管理,进一步规范监控管理制定,提高重点税源企业数据质量。强化应用重点税源监控数据开展经济税源分析、预测预警分析、政策效应分析和税收风险分析及日常动态分析。将监控管理的重心从建立数据信息档案向应用数据信息转变,扎实开展税收分析,加大对负申报、零申报、零纳税、欠税企业的跟踪分析力度,开展应征税收同比增减30%以上企业月度简析、重点税源企业季度综合分析,切实提高应用能力,增强监控职能。

大江网讯丁玉孙、陈浩报道:近日,樟树市国税局加强信息监控、强化税源管理。

一是经营信息比对。依托税收信息化征管数据平台,将重点税源监控系统采集的企业生产经营、税收等指标,与税收综合征管软件、重点税源预测系统、2010年税收调查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发现数据差异查找原因、及时修正,提升重点税源监控数据质量。

二是关联信息管理。开展重点税源微观分析,围绕原料采购、资金往来、产品销售等环节,动态把握重点税源企业的关联交易信息,开展经营、税收相关指标关联分析,把握企业生产经营、资金运行趋势,防止企业利用延期纳税、弥补以前亏损等事项进行虚假申报。

三是行业信息分析。以税收收入变化、税负增减监控分析为突破,搭建重点税源行业数据分析模型,加强对酒类、盐化、医药及保健品、保险设备、废旧物资经营等行业监控,着重了解经济运行、市场需求、煤电定价机制、财政退税的经济税收影响,分析影响税收管理的深层次原因。

四是风险信息防范。定期公布重点行业异常指标信息,拓宽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案源线索;针对重点税源企业类型、行业、经营等特点,选取纳税评估和稽查办案的典型案例,分析税收违法行为,曝光处理处罚结果,增强纳税遵从,化解税收风险。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做好重点税源企业认定工作。充分认识重点税源管理是落实“抓大、评中、定小”税源管理思路的重要工作举措。根据《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下发2011年重点税源监控报表制度的通知》要求,及时确定重点税源管理范围,确保所有重点企业均纳入管理。

二是夯实管理基础,提升数据质量,确保重点税源数据准确可靠。加强对企业办税人员的培训辅导,从源头防止错误数据的产生。同时将重点税源报表报送情况作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的一项重要参考内容,提高企业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度。加强对企业上报数据的审核工作,切实把好数据入口关。三是深化分析应用,推进风险管理,提高重点税源管理工作水平。通过对重点税源企业所采集的各类信息的综合分析,反映重点税源及整体税源税收现状及趋势,了解征收管理和组织收入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发挥监控数据在组织收入、税源预测、政策分析等方面的作用;加强重点税源专题分析,反映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源变动和发展前景,为分析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今年以来,山东省临沭县地税局采取动态化税源管理、服务与管理并重、重点监控等“三项”措施,强化重点税源控管确保全局收入快速平稳增长。其中,让重点税源真正“唱好收入压轴戏”。今年上半年,该局重点税源企业累计入库税款17233万元,同比增收4924万元。

实行动态化税源管理模式,建立重点税源企业联系走访制度,选拔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税务人员担任重点税源企业所在地税收管理员,对其企业性质、生产规模、工人人数、涉及税种等内容详细登记重点税源底册。

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的理念,有针对性强化税收辅导和税种管理等税法宣传,定期开展重点税源企业服务座谈会,及时将新出台的税收政策送到纳税人手中,有效提升重点税源企业的纳税遵从度。

对年应纳税额10万元以上的154户纳税户实行重点监控制度,实行逐户逐月动态监控和经济税收联动分析,密切监控重点税源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发现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提高税收收入综合管理水平。

第五篇:2010年全市国税工作要点税源专业化管理

2010年全市国税工作要点

2010年,全市国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信息管税”为重点,深化两个系统应用,加快构建科学严密的征管体系;以网上办税为重点,丰富办税模式,加快构建多元人本的纳税服务体系;以职业修养为重点,推进自主学习,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的国税文化体系;以风险控制为重点,强化执法监督,加快构建严谨有力的内控预防体系,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和干劲,提高工作水平,推动临沂国税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围绕这一总体思路,全市国税系统要全面抓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一)继续抓好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和宣传。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领会内涵,把握精神实质。制定明确具体的学习计划,采取专题培训、集中研讨、报告会、宣讲会等多种形式,切实抓好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利用国税网站、内部刊物、宣传栏等载体,加大宣传和交流力度,营造氛围,增强学习效果。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增强干部职工做好工作的精神动力。

(二)切实加强国税系统党的建设。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找准全市国税系统党建工作的着力点,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动全市国税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决策水平,增强执政能力。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转变作风,推动工作落实。

二、依法组织税收收入

(三)严格遵循组织收入原则。正确处理组织收入与规范执法、纳税服务和支持发展的关系,严格贯彻‚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确保税收收入质量,切实体现经济发展和税收征管成果。

(四)加强收入预测、分析和调度。做好月度、季度和收入定期预测工作,及时做好重大经济税源变动和经济税收政策调整对税收收入影响的测算,不断提高税收收入预测水平。密切关注、跟踪分析经济税收形势变化,扎实开展税源调查,全面把握经济税源特别是重点税源企业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对税收的影响,及时发现、解决组织收入中的矛盾和问题。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收入形势,强化收入调度,根据入库进度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收入预期目标顺利实现。

(五)完善组织收入工作机制。落实收入督导工作机制,确定重点,明确目标,增强督导工作的针对性。加强市、县、分局之间的互动,强化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动、分工协作,整合和优化各级各部门的管理资源,形成上下协调联动、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进一步加大组织收入工作考核力度,对组织收入工作进行专项考核,完善税收收入考核指标体系,合理确定评分标准,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收入增长机制的建立。

三、进一步推进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工作

(六)全面推进信息管税,提高征管质效。强化征管基础工作。严格户籍管理,完善税收管理员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加强社会综合治税网络建设;积极稳妥地做好普通发票简并票种和推行网络开具发票工作,推进普通发票由手工开具向网络和税控机开具过渡,实现从‚以票控税‛向‚信息管税‛的转变;做好综合征管软件V2.0运维管理,提高征收管理水平和效率;深化纳税评估。完善‚产业链评估‛、‚区域联合评估‛、‚多税种联合评估‛等多种评估工作模式,建立和规范上下级之间的评估联动机制。开展评估复审复查,提高评估质量。强化征管基础数据分析,定期通报征管各项指标情况,提高征收管理水平和效率。

(七)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拓展完善网上办税功能。全面推广应用网上办税服务厅,深化网上抄报税、网上购票和网上开票、出口退税网上预审核等远程办税服务,打造一流的网上办税服务厅;全面落实‚同县通办‛,加快区域办税服务厅资源的整合利用;推行办税服务标准化作业。进一步清理简并涉税资料,积极推行综合申报表和无纸化办税,大力缩短办税时间,减轻基层和纳税人负担;深化前台审批制度的试点和推广。扩大免填表单服务范围,进一步减轻纳税人负担,提高办税效率。探索增加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数量,协调整合两家服务资源,解决偏远地区服务网点不足问题。

四、全面加强各税种管理

(八)加强新增值税税收政策贯彻执行。重点抓好农产品增值税、增值税抵扣时限等政策调整的各项实施工作,进一步监督纳税人严格执行政策,确保税基不受侵蚀。在抓好金税三期建设的同时,继续强化增值税抵扣管理,加强对稽核异常增值税抵扣凭证的审核检查。认真抓好新出台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强化预防和监控机制,从源头上突出抓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增值税发票、一般纳税人注销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遏制虚开虚抵等违法犯罪行为。特别要强化对新办商贸企业和涉税政策较强的纳税人的管理工作,同时根据国家对增值税税收政策调整,在抓好贯彻落实的基础上,研究发现政策执行动向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完善相关制度办法。

(九)加强消费税、车购税政策管理。认真落实白酒消费税计税价格管理办法和外购燃料油消费税抵扣管理制度,继续做好酒类产品转移定价管理工作,防范企业由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移利润;强化税源监控,防止酒类企业将高税率产品作为低税率征收消费税的行为;强化小酒厂的消费税管理,使小酒厂消费税管理纳入规范化管理。抓好车辆电子档案建设工作,建立与公安、车管等部门的信息协作机制,充分利用外部信息加强车购税管理。

(十)切实加强对货物劳务税优惠政策的后续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开展税收优惠政策专项检查工作,及时清理到期的税收优惠,加强政策性行业管理,降低执法风险,防止不法纳税人骗取国家税收优惠问题的发生。

(十一)突出抓好所得税申报与收入分析工作。完善预缴申报和汇算清缴工作。进一步提高申报数据质量,强化申报信息的增值分析应用,及时把握企业动态信息;大力组织所得税收入,继续落实收入调度制度,努力挖掘收入潜力;抓好重点税源管理,加强对重点税源申报的事前、事中、事后监控;继续做好收入分析预测,分析各方因素对收入变化的影响,提高准确性。

(十二)夯实所得税管理基础探索税基管理新模式。上半年开展‚贯彻落实新税法回头看‛活动,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加强对政策的跟踪问效;开展全市范围内的税源比对清理工作。主要清理特殊类型企业,包括根据征管范围调整新增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享受过渡期优惠政策的企业、汇总纳税企业、弥补亏损企业和关联交易企业等特殊类型企业;开展对金融企业涉及优惠政策部分的税前准备金扣除问题的检查;开展汇总纳税企业管理专项检查活动;集中开展对3-4项税收优惠政策的检查;探索税基管理的新模式,将比对的口径和范围进一步强化和扩大,加强增值税申报与企业所得税申报比对的力度,探索上下游企业涉税信息比对及开票信息和申报信息的比对,加强税基管理。

(十三)深入推进分类管理。进一步完善分类管理体系,探索符合工作实际,具有临沂特色的分行业、分规模、分事项的所得税分类管理体系。在前期对重点税源企业、特殊类型企业细化分类的基础上,继续在中小税源管理上细化行业分类管理。深化纳税评估与检查。组织实施汇算清缴后的评估、检查,开展对重点行业、企业和所得税重点管理事项和环节的纳税评估和检查,检查面要达到20%以上;积极探索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企业所得税评估方法,完善评估模板,继 续研究制定其他行业操作指南;开展1-2个行业的重点评估。按照总局、省局要求,加强对建安企业和法人限售股减持的评估检查。加强人员素质培训,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全市抽考。

(十四)推行监控软件应用,建立健全反避税信息系统管理和应用机制。积极推行应用反避税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反避税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强化反避税基础建设,实施对所有发生关联交易企业的动态监控。利用反避税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科学选案,按照规定程序做好反避税的结案调整工作。建立对管理系统的应用、反馈、考核机制,提高运用能力。

(十五)进一步加强反避税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在纳税特别调整方面的规定,切实加强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的税务管理。落实省局反避税长效机制,确保反避税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强化关联交易涉税信息资料管理,努力提高申报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积极开展重点避税嫌疑户的筛选调查,大力加强选案的论证分析,提高选案、上报立案的准确率。强化对调查企业功能、风险和可比性分析,严格执行工作程序,规范反避税操作实施。加大预约定价工作力度。抓好跟踪管理,努力巩固反避税工作成果。

(十六)强化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工作。加强预提所得税管理,加大税收协定执行力度。强化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政策宣传、辅导,提高管理水平。做好税收情报交换工作。

(十七)加强出口退税管理。全面贯彻落实好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继续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率,完善审核审批质量和效率通报考核体系,加快出口退税进度,促进我市外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完善出口退税管理机制,强化出口退税内部监督,严格执行出口退税审核审批程序。深化征退税衔接,将退税管理融合到税源管理之中,实现‚退安全税‛;从深化应用两个系统入手,搞好对出口企业的退税评估和疑点核实。加强出口应征税货物专项检查,加强对农产品、草柳编、板材、纺织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货物的日常 监管,密切关注防骗税动向和形势,有效防范和打击出口偷骗税行为;继续做好出口退税免予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工作,规范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管理,不断提高出口退税信息化管理水平。

五、深入推进依法治税工作

(十八)大力推进防范税收执法风险,促进内控预防体系建设。抓住‚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重点环节,抓住规范行政审批等重点事项,进行防范和控制,筛选风险点,建立流程简洁、实用的内控机制,进行动态管理,实施过程控制。

(十九)继续深化税收执法责任制。一方面严把申辩调整质量关,做好系统运行日常发现问题的处理,确保系统运行效果;另一方面注重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果利用,与目标管理考核相结合,促进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十)推进执法检查日常化。适时确定执法检查重点,选择1-2个县区局解剖,对重点岗位、重点事项实施检查,提高检查的质量和效率,并及时召开讲评会,发现一个,整改一片,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二十一)加大税收检查工作力度。重点抓好税收专项检查和重点税源企业检查,在检查的组织上以区域专项检查的形式开展。专项检查的项目的选择以上级部署为主,选取税收秩序混乱、存在问题多、税负低的行业开展专项检查;积极开展对检查工作的总结分析,提出加强行业税收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检查一个行业,整顿一个行业。

(二十二)继续开展打击发票违法犯罪专项活动。将发票的取得、使用情况检查作为检查工作的重点,加强与公安、地税部门的配合,提高发票整治效果;加强对发票管理规定、发票违规违法处罚的宣传,加大案件曝光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案件协查工作。

六、不断强化税收信息化建设

(二十三)做好金税三期工程建设的技术支持工作。全面了解总 局建设规划、项目内容和进度安排,积极配合完成各阶段建设任务,确保我市信息化建设与金税三期工程建设紧密衔接。按照省局部署,改造全市视频会议系统,规范视频会议室建设。制定和细化技术实施方案,做好省局至我市骨干网建设,把金税三期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落到实处。

(二十四)开展信息化课题研究,深化数据处理分析。加强数据质量分析,探索避免异常数据产生的方法和措施,建立及时检测和修改异常数据的长效机制,为信息管税奠定基础。以信息管税和纳税服务为主线,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探索省级集中系统数据资源的分析利用方法,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围绕税源管理,深化数据处理分析,创新分析工具和手段,提高分析质量和效能。按照省局立项文件要求,做好集团公司监控和一户式查询功能的需求完善和软件开发工作。以省局第三方数据信息库为基础,拓展完善数据综合分析利用平台。

(二十五)加强运维和安全管理。充分利用省局集中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平台,拓展即时消息平台在运维工作中的应用,提高运维工作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加大各应用系统的运维力度,及时做好升级维护工作,确保信息处理与业务流程、政策变动相一致。按照省局部署,探索建设分布式市局技术支持中心。加强网络运行监控,做好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和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七、严格规范内部管理

(二十六)加强财务管理。2010年,总局将中央财政拨款公用经费统一压缩5%,各级国税机关要从严控制因公出国、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方面的经费支出,确保不突破去年压缩后的规模。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大力压缩行政支出。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将更多资金向基层倾斜。严格预算执行,实行预算执行月报季评制度,促进预算执行进度与时间进度同步。加强基建项目全过程管理,及早做好已立项新建、维修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坚决防止超面积、超投资、超单位 造价等问题发生。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与审计监督,深入推进财务公开。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逐步将实有资金账户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二十七)加强信访和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信访条例和有关规定,增强责任意识,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重点抓好信访积案的协调处臵工作,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完善安全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

八、构建完善国税文化体系

(二十八)加强理念引导和规范养成。突出理念灌输和精神塑造,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忠诚、法治、尽责、创新、和谐、发展‛核心价值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将其渗透到政治、业务、生活、内部管理等各个领域,增强广大干部对国税文化的认同感。健全以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行为习惯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行为准则体系,引导和规范干部言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文化理念真正转变为国税干部的自觉行动。

(二十九)突出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国税文化要取得实效,国税文化要为广大干部职工所熟知、接受、认同和实践,就必须营造一种有利于国税文化落地的良好氛围。一是打造视觉载体。通过文化长廊、楼道文化等视觉符号向干部职工传播国税文化内涵和理念,实现国税文化入眼。二是打造交流载体。充分发挥《国税文化手册》、国税网站、内部报刊等文化平台作用,开展文化征文、书画展览、演讲交流等活动,加强职工之间的交流,使职工更深入地认知国税文化。三是打造体验载体。通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文娱活动、读书活动、文艺创作活动等载体,营造健康有益的节日文化、活动文化。展示国税部门精神风貌,让职工在实践中受到感染,在体验中更深层次地理解 并认同国税文化,进而实现国税文化入脑入心。

(三十)强化品牌建设和典型示范。突出国税特点和临沂地域特色,深入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征集设计临沂国税文化标识,形成各具特色的临沂国税文化品牌。不断丰富国税文化品牌内涵,广泛宣传文化品牌和建设成果。积极推行文化建设项目化管理,合理确定每年的文化建设项目,推进文化建设常态化,持续深入推进国税文化建设。坚持典型引路,培养推广国税文化建设先进典型,提升国税文化影响力。

九、深入推进“五比五看”第三阶段活动

(三十一)确保“五比五看”活动第三阶段取得实效。认真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验收标准和方案;强化督导考核,推动重点工作落实;搞好总结表彰,完善竞争激励措施。

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三十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教育,努力发挥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的率先示范作用。提高领导班子整体效能,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形成领导班子成员年龄、经历、专长、性格互补的合理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合力。积极探索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加大对领导班子的考核考察力度。加强领导班子巡视监督,今年重点抓好对领导班子及成员执行民主集中制、选拔任用干部、转变领导作风和加强党性修养等情况的巡视检查,进一步深化巡视成果的综合运用。完善后备干部选拔和使用机制,合理配备、科学管理、重在培养、加强锻炼,为各级领导班子储备人才。

(三十三)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按照总局、省局机构改革方案的要求,遵循精简、高效、规范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做好全市国税系统机构设臵工作。理顺上下级之间的业务关系以及同级各部门之间的业务衔接,建立健全职责明晰、分工合理、衔接紧密、工作量相对饱满 的岗位职责体系。

(三十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严格贯彻党管干部原则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办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强化竞争激励机制,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搭建平台。修订完善干部交流办法,尤其是加大对基层分局局长和税管员的交流轮岗力度,打破行政与业务岗位之间、城区与农村之间、机关与基层之间的界限,扩大干部交流面。

(三十五)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树立‚干什么、学什么、考什么‛、‚存在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和‚优秀者优先培训‛的理念,创新培训形式,突出分类施教,丰富培训内容,注重知识更新,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培训效果。一方面按各岗位人员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分岗培训。另一方面按各层次人员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分层培训。针对基础薄弱的人员,重点进行‚应知应会知识‛的培训和技能锻炼;对中间水平的人员,重点进行‘提高型知识’的培训;而对高层次人员则重点进行‚应用型知识‛的培训,以税务稽查、纳税评估、税收经济分析、反避税、税收政策研究、文秘信息、兼职教师等为重点,加大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力度,注重抓好关键岗位、技术岗位和人才奇缺岗位人员的培训。积极开展岗位业务能手竞赛,培养和选拔一批业务能手。认真落实《临沂市国税系统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和《临沂市国税系统2008-2010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培养一大批业务骨干、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三十六)提升精神文明创建层次和水平。立足系统实际,提出国税特色,创新机制,规范运作,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对外,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积极组织参与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尤其是要积极争创省部级、国家级荣誉,维护和提升国税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对内,继续开展各类争先创优活动,积极争创全省国税系统税收征管、纳税服务、内控预防和国税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增强干部队伍活力,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三十七)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以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权钱交易、谋取不正当利益以及税收一线执法人员失职渎职、以税谋私、索贿受贿等违纪违法案件为重点,加大案件查办力度。认真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着力解决工程建设和信息化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工程建设资金规范、高效、廉洁使用。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基层国税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最大限度地防范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十八)大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进一步加大纠风工作力度,积极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切实纠正损害纳税人利益的不作为、乱作为、效率低下以及‚吃拿卡要报‛等问题。积极参加行风热线活动,宣传国税工作和税收政策,解答纳税人咨询,及时解决纳税人反映的问题。积极参加行风评议活动,以评促纠,以评促建。

下载重庆市国税系统税源管理特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市国税系统税源管理特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08年国税税源管理科科长工作述职

    述职报告 一年来,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科室及同志们的支持配合下,自己能够积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税收政策,不断加强税收征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

    青海国税税源专业化管理调研报告

    青海省国家税务局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 与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调研报告 总局征科司: 我局按照总局便函精神,组织具有代表性地区税收管理员,采取召开座谈会、下发调查表等有效形......

    楼宇经济税源监控管理系统

    楼宇经济税源监控管理系统一、系统简介 楼宇经济税源监控管理系统,是坚持“经济决定税源,管理增加税收”的治税理念,依托信息化加强税收管理的有效手段。该系统通过显示直观的......

    国税系统固定资产管理自查报告

    国税系统固定资产管理自查报告范文一、当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疏于管理,账实不符比较严重。(二)重购轻管思想普遍,存在资产闲置浪费现象。(三)岗位职责不明确,造......

    国税系统固定资产管理自查报告

    国税系统固定资产管理自查报告一、当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疏于管理,账实不符比较严重。(二)重购轻管思想普遍,存在资产闲置浪费现象。(三)岗位职责不明确,造成了管理脱......

    国税系统固定资产管理自查报告

    一、当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疏于管理,账实不符比较严重。(二)重购轻管思想普遍,存在资产闲置浪费现象。(三)岗位职责不明确,造成了管理脱节。(四)财务制度有缺陷......

    国税系统固定资产管理自查报告

    以下是国税系统固定资产管理自查报告一、当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疏于管理,账实不符比较严重。(二)重购轻管思想普遍,存在资产闲置浪费现象。(三)岗位职责不明确......

    浅谈如何加强税源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税源管理税源是税收的基础,对我们基层税务机关而言,税源的基础就是我们每天与之打交道的千千万万的纳税人。 税源管理是税务机关实施税收征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