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时间:2019-05-13 17:28: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析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析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第一篇:论析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论文 关键词: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择业

论文摘要:着重分析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制约因素,如现行的农业经营模式从根本上制约农科大学生就业,影响农科类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成;农科类专业供需矛盾突出,农业院校出现“就业难、招生难”的“两难”局面;农业战线的现实状况和传统的择业观念影响学生择业;农科毕业生本身竞争能力和竞争意识相对较差,造成就业困难等,提出农业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应加强对农科大学生的就业观 教育,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开设就业指导课,科学 系统地规范就业指导课的设置;建立和完善以学校为主体的具有农科特色的就业市场,为农科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平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农科大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的 发展 和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各高校都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所遇到的挑战性更强,压力也更大。据华北地区某农业高校的调查数据显示,该校传统农科类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近几年来一直呈明显下降趋势,2000年为45%,2001年为40%,2002年与2001年同期相比又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找到工作的农林科类毕业生中有95%留在了城市,绝大部分从事着与农业无关的工作。而事实上,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林科技人员明显短缺。有关统计数字显示,全国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共3060.5万人,其中农林专业技术人员仅80.4万人,占2.6%。全国每万亩土地仅有0.8个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每万亩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为万分之一,而发达国家是万分之三十到四十。无论从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还是从“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战略高度出发,解决好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意义重大。笔者拟结合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制约因素加以分析,探讨农业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制约因素

其一,现行的农业经营模式从根本上制约农科大学生就业,影响农科类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成。首先,从农业自身特点上讲,农业是艰苦行业、基础产业,目前尚属科技含量较低的弱质产业,由于它的弱质性,使现实农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迫切性不足。在新旧的交替中,由于目前我国农业的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偏低,制约了农科大学毕业生新的人才载体的形成。其次,从生产经营方式上讲,我国大多数省市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手段落后,产业化程度低,且大多数农业生产尚处于手工生产阶段,机械化程度低,分散经营,吸纳农业科技人员的能力有限¨。第三,传统的农业科技人才就业大户——附属于各级地方政府的农业科技“四级推广 网络 ”,正面临着“网破、线断、人散”的困难局面。没“破”、没“断”的地方,县、乡财政往往也非常窘迫,发工资都困难,这些单位当然也无力接收大量的农科大学毕业生。因此,在新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化的农业,尤其是高科技农业 企业 还没有形成气候的情况下,农业的基本就业形势仍然是种地,基本就业单位仍然是家庭,农村 对于技术人员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宏观上的需求,很难变成具体的就业机会。

其二,农科类专业供需矛盾突出,农业院校出现“就业难、招生难”的“两难”局面。一方面,许多农科专业成了供大于求的长线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农科类专业毕业生中有90%从事了与农业无关的工作,“学农不爱农”,是造成农科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没觉悟”,一位农大毕业生承认,农业产业确实是一个朝阳产业,其中蕴藏着无限的机会,但是机会还远远没有变成现实,“我们现在就去投身农业,能否实现个人价值?”而且,很多农科类大学生,尤其是非名牌农林院校本科生在毕业时会选择报考研究生,因为他们认为就业难、待遇低,转行又觉可惜,于是报考名牌院校以改变出身。另外,他们在就业时,往往感觉工作与自己的心理预期存在很大落差,选择考研是为了进科研院所等工作单位,以逃避在基层工作的艰苦。另一方面,农业院校农科类专业招生出现困难,就笔者所在学校近年的招生情况来看,考生填报志愿时,农科类专业一直处于“冷门”的局面,招生农科类学生占每年招收所有学生的比例,与其他“热门”专业招收学生所占比例相比,差距在逐年扩大,而且,很多农科类学生是服从专业调剂志愿招进的考生,并非本身自愿学农,招进后,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大打折扣。

其三,农业战线的现实状况和传统的择业观念影响学生择业。教育从经济学角度而言,作为一种人力资源投资,它能给受教育者个人及家庭带来较高的回报,而这是以受教育者能找到适宜的就业单位为假设前提的。由于我国农业传统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和农业战线客观上存在的不足,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基层就业,将面临工作条件艰苦、自身发展受限等诸多现实问题难以解决的困难局面,势必造成大学生在择业时,形成不愿服务农业、服务基层的思想。加之,目前,很多学生和学生家长还固守着过去的传统观念,觉得到机关和事业单位比较稳定,不愿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首选沿海和发达的大城市,不愿到边远地区。事实上,即便是许多来自农村地区的毕业生也不愿回到家乡去建功立业,大多数毕业生选择理想的地区是北京、上海、广州和部分沿海开放城市,只有少数毕业生愿意投身到农业战线。

其四,农科毕业生本身竞争能力和竞争意识相对较差,造成就业困难。一方面,从农业院校办学体制而言,由于受传统办学思想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高校自身角色地位缺位和模糊,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脱钩,教学内容陈旧且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当前的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学校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之间也存在矛盾,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等等¨,使学生整体素质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与用人单位期望值差距较大。另一方面,从农业院校学生本身而言,相当数量大学生由于本身学农积极性低,只满足于应付完成一些必学课程,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农业院校中农村学生相对较多,与社会的联系相对狭窄,一些农科专业大学生表现出观念落后、知识面狭窄、社交能力弱、动手能力差、缺乏闯劲等弱点,在当今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尚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就业相对更难。

最后,现行的一些政策制约农科毕业生到农村基层积极就业。我国现行的户籍政策不利于人才的流动,并且,现在的城乡差别还比较明显,户口一旦落定,调动十分困难,使得大多数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地点十分慎重。目前国家对传统的“大农专业”缺乏应有的保护措施,对农业科研和推广部门缺乏应有的支持,对从事农业艰苦行业的农村科技人才缺乏应有的政策倾斜和激励措施。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工资收入低,自身发展环境也较差。另外,毕业生在劳动保障、卫生保障及用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后顾之忧,有待于从根本上解决。

二、农业院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对农科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我国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远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业困难在所难免,如果毕业生仍固守传统观念,对物质待遇和工作环境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无异于将工作选择的空间缩小了。因此,农业院校首先要引导农科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合理、客观实际的择业观。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对毕业生进行择业观教育,帮助毕业生认清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就业形势,克服择业期望值过高、与社会需求错位等问题,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降低就业门槛,按照市场竞争的规则,凭借自身素质和能力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解决就业问题。其次,培养农科大学生树立甘愿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思想。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就业重心下移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院校培养人才,下到基层直接为生产第一线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农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应该如此。尽管现在的农村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大学生下到基层后,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会相对艰苦,甚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作用的发挥,这是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现实,但这不是一个该不该下基层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作用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正是打通农业人才通往基层的一个重要环节„。当代大学生只有认清形势,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就业观,选择适当的就业切入点,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真正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第二篇: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范文

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论文摘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大学生毕业人数正在逐年增加。同时,就业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头绪多,已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将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高等教育改革和职业发展的迅速推进,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处于大学校园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正逐渐以就业工作兼职人员的身份参与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因此,探讨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有利条件

首先,辅导员要对高校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其工作内容涵盖了大学生活的各个细节,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专业及综合能力等各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这些有利条件是其他人员所不具备的。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与贯彻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相一致,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到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的实际问题,也是造成大学生思想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高校辅导员在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同时,更要注重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因此,辅导员在了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思动态的前提下,要运用掌握的就业知识、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信息,有的放矢地加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学生的就业素质。其次,角色的优势是辅导员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先决条件,本着关心和爱护的原则,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引导他们客观地分析问题、走出误区,实现顺利就业。最后,常规工作与就业指导有机结合,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性。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落脚点,将常规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又有助于保证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

二、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辅导员是大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可顺利掌握班上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熟悉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现实表现和能力水平。如果辅导员从新生人校伊始到四年后毕业,除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工作外,还按照学生在校学习的不同时间、不同阶段、不同内容,开展不同方式的就业指导工作,便能使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学习期间的全过程。

(一)开展专业情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由于有些学生在高考中没有把握好,与心中理想的大学或专业失之交臂,因此辅导员应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让学生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培养其良好的专业情结,如邀请学科带头人等知名人士介绍自己对专业的认识,教育学生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加快对专业的深人了解。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有一个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确定今后就业方向的意识,并树立竞争意识和艰苦创业意识。

(二)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

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也是用人单位选人的最重要的依据。只有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才能驾轻就熟,才能运用所学知识不断地开拓创新。因此辅导员要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可以开展学科竞赛、到相关专业参观学习等大量与专业内容挂钩的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是否具有良好的综合素

质是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因此,辅导员在与学生平时沟通中也要培养学生具备

一定的管理能力,事实也证明,用人单位在选人时对毕业生中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总是优

先考虑。辅导员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表达能

力。辅导员应该引导学生及时有效地适应各种变换、迅速进人新的角色,具有一定的适应能

力。适应能力越强,就越容易把握机遇,成为强者。

(三)辅导员要做好就业心理教育工作,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改善与提高二

面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呈上升趋势的情形,在就业一线工作的辅导员需要积极调整思路,转

变认识观念,将就业心理辅导面向全体大学生,而不只是少数毕业生或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

生。辅导员应及时了解学生对待考研、就业等方面问题的想法,同时也逐步摸索出近期学生

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以及学生急需要得到的一些指导和帮助,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有指导意

义的讲座,解决一些学生在读书期间不可能接触和了解到的就业问题,建立易操作、有特色的自大一新生到大四毕业生的有效沟通机制,加强实践,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市场,了解市场

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加强素质拓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四)高校辅导员做好弱势群体的就业指导。

1.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辅导员应该

更加提高对贫困学生的关注度,引导他们提高求职择业能力。就业不等于扶贫,希望用人单

位降低门槛,给贫困生更多的就业机会是不现实的。辅导员要从学习到就业,从心理生活等

多方面、系统地对贫困生予以帮助,有侧重地加强对他们的专业培训。另外,辅导员应教育

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拓展就业思路.引导学生勇于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到边疆和基层去施展

才华,建功立业,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

2.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高校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客观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我们这里所

说的“差生”是指那些在考试成绩、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或其他某一方面

与社会需求有较大差距的学生。在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大部分的“差生”面临更大的就

业压力。辅导员应该帮助那些某一方面与社会需求有差距的“差生”各尽其才,找到合适的岗

位,顺利就业,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人各有所长,“差生”也许在某些方面有天赋和特长。

比如:某生的学习成绩很差,但是却很有商业经济头脑,这时就应该鼓励他创业。总之,应

该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挖掘自我,找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岗

位。其次,引导“差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还应该鼓励学生特别

是“差生”采取多种形式的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以创业来带动就业。

(五)指导学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增强大学生法制教育。

对于新《劳动合同法》,辅导员应该组织毕业生学习相关内容。如在新《劳动合同法》中,对于劳动者的试用期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这样的规定显然有利于保证大学毕业生在试用期

内的合法权益。对于这些相关法律规定,辅导员应该及时组织学生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

相关法律法规,在就业过程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并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三、辅导员在开展就业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减少就业说教,给予个性就业指导。

目前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有些人主张要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这

种观念本身已经脱离现实,不符合市场经济“自我择业”的导向。“个性化就业指导”就是在就

业指导的基础上对不同就业需求群体采取不同的就业指导。综合大学生的大学期间的总体表

现和个性特征,辅导员应结合大学生自己的就业去向进行具体的就业指导。同时,对那些不

知道自己就业方向的学生可以提出建议供他们参考。

(二)加强对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了解及自身的学习。

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国家就业的方针政策。但

目前高校辅导员多以兼职为主,大部分都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知识,在对学生进

行就业指导时,会有时显得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高校辅导员做好

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应该是加强自身的学习。

(三)毕业后的跟踪服务工作。

学生就业并不意味着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结束,辅导员要做好加强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的工作,及时了解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工作情况,听取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意见是毕业生就业

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既是对前阶段就业工作的检验,又是指导今后就业工作的依据,因此辅导员要对毕业生做好跟踪调查的工作。

目前,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关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乎学生的切身利益的大事。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

工作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文章二

全学习机制,不断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完善辅导员知识结构

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直接管理者和指导教师,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就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生活辅导和成才向导,只有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辅导员,才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健全学习机制,丰富辅导员就业指导知识,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可以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二)明确辅导员职责,加强培养,使辅导员掌握系统的就业知识,成为就业指导师

通过相关专业的培训与学习,使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与科学性,然而就业指导教育也必须经过专业化、系统化培训,这是提高辅导员整体素质的有效保障。高校要保证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充分发挥有效的作用,就必须遵循三个结合: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相结合、脱产进修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与此同时,为了实现高校辅导员骨干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各高校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辅导员积极进行继续深造,以便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

(三)分阶段、有侧重的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和系统的就业指导工作

树立全程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意识,这是就业指导工作中一项系统化的工程。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就业工作指导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从新生入学到毕业,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教育,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在校学习期间,并根据各阶段学生的内心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个性化的指导,做到认真、负责的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四)做好用人单位的调研工作、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努力成为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者

辅导员要尽力赢得用人市场,一方面,建立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档案,维持已有需求单位的用人市场,巩固已有的就业市场,同时辅导员应该掌握学生的特点及地域需求等情况,根据这些情况积极走出去、请进来,主动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获得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等,开发新的用人单位;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后,要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档案。辅导员通过以上两项工作经验的积累,逐步确立就业工作研究方向,努力成为就业工作的研究者。从而为高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德育工作甚至招生工作等方面提供建设性意见,保证就业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为社会培养、输送有用人才。

第三篇: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论文摘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大学生毕业人数正在逐年增加。同时,就业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头绪多,已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将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高等教育改革和职业发展的迅速推进,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处于大学校园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正逐渐以就业工作兼职人员的身份参与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因此,探讨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有利条件

首先,辅导员要对高校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其工作内容涵盖了大学生活的各个细节,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专业及综合能力等各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这些有利条件是其他人员所不具备的。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与贯彻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相一致,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到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的实际问题,也是造成大学生思想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高校辅导员在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同时,更要注重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因此,辅导员在了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思动态的前提下,要运用掌握的就业知识、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信息,有的放矢地加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学生的就业素质。其次,角色的优势是辅导员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先决条件,本着关心和爱护的原则,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引导他们客观地分析问题、走出误区,实现顺利就业。最后,常规工作与就业指导有机结合,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性。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落脚点,将常规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又有助于保证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

二、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辅导员是大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可顺利掌握班上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熟悉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现实表现和能力水平。如果辅导员从新生人校伊始到四年后毕业,除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工作外,还按照学生在校学习的不同时间、不同阶段、不同内容,开展不同方式的就业指导工作,便能使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学习期间的全过程。

(一)开展专业情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由于有些学生在高考中没有把握好,与心中理想的大学或专业失之交臂,因此辅导员应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让学生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培养其良好的专业情结,如邀请学科带头人等知名人士介绍自己对专业的认识,教育学生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加快对专业的深人了解。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有一个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确定今后就业方向的意识,并树立竞争意识和艰苦创业意识。

(二)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

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也是用人单位选人的最重要的依据。只有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才能驾轻就熟,才能运用所学知识不断地开拓创新。因此辅导员要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可以开展学科竞赛、到相关专业参观学习等大量与专业内容挂钩的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是否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因此,辅导员在与学生平时沟通中也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事实也证明,用人单位在选人时对毕业生中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总是优先考虑。辅导员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辅导员应该引导学生及时有效地适应各种变换、迅速进人新的角色,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越强,就越容易把握机遇,成为强者。

(三)辅导员要做好就业心理教育工作,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改善与提高二

面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呈上升趋势的情形,在就业一线工作的辅导员需要积极调整思路,转变认识观念,将就业心理辅导面向全体大学生,而不只是少数毕业生或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辅导员应及时了解学生对待考研、就业等方面问题的想法,同时也逐步摸索出近期学生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以及学生急需要得到的一些指导和帮助,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有指导意义的讲座,解决一些学生在读书期间不可能接触和了解到的就业问题,建立易操作、有特色的自大一新生到大四毕业生的有效沟通机制,加强实践,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市场,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加强素质拓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四)高校辅导员做好弱势群体的就业指导。

1.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辅导员应该更加提高对贫困学生的关注度,引导他们提高求职择业能力。就业不等于扶贫,希望用人单位降低门槛,给贫困生更多的就业机会是不现实的。辅导员要从学习到就业,从心理生活等多方面、系统地对贫困生予以帮助,有侧重地加强对他们的专业培训。另外,辅导员应教育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拓展就业思路.引导学生勇于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到边疆和基层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

2.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高校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客观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我们这里所说的“差生”是指那些在考试成绩、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或其他某一方面与社会需求有较大差距的学生。在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大部分的“差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辅导员应该帮助那些某一方面与社会需求有差距的“差生”各尽其才,找到合适的岗位,顺利就业,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人各有所长,“差生”也许在某些方面有天赋和特长。比如:某生的学习成绩很差,但是却很有商业经济头脑,这时就应该鼓励他创业。总之,应该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挖掘自我,找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其次,引导“差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还应该鼓励学生特别是“差生”采取多种形式的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以创业来带动就业。

(五)指导学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增强大学生法制教育。

对于新《劳动合同法》,辅导员应该组织毕业生学习相关内容。如在新《劳动合同法》中,对于劳动者的试用期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这样的规定显然有利于保证大学毕业生在试用期内的合法权益。对于这些相关法律规定,辅导员应该及时组织学生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在就业过程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并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三、辅导员在开展就业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减少就业说教,给予个性就业指导。

目前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有些人主张要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这种观念本身已经脱离现实,不符合市场经济“自我择业”的导向。“个性化就业指导”就是在就业指导的基础上对不同就业需求群体采取不同的就业指导。综合大学生的大学期间的总体表现和个性特征,辅导员应结合大学生自己的就业去向进行具体的就业指导。同时,对那些不知道自己就业方向的学生可以提出建议供他们参考。

(二)加强对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了解及自身的学习。

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国家就业的方针政策。但目前高校辅导员多以兼职为主,大部分都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知识,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会有时显得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高校辅导员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应该是加强自身的学习。

(三)毕业后的跟踪服务工作。

学生就业并不意味着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结束,辅导员要做好加强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的工作,及时了解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工作情况,听取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意见是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既是对前阶段就业工作的检验,又是指导今后就业工作的依据,因此辅导员要对毕业生做好跟踪调查的工作。

目前,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关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乎学生的切身利益的大事。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文章二

全学习机制,不断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完善辅导员知识结构

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直接管理者和指导教师,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就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生活辅导和成才向导,只有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辅导员,才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健全学习机制,丰富辅导员就业指导知识,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可以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二)明确辅导员职责,加强培养,使辅导员掌握系统的就业知识,成为就业指导师

通过相关专业的培训与学习,使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与科学性,然而就业指导教育也必须经过专业化、系统化培训,这是提高辅导员整体素质的有效保障。高校要保证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充分发挥有效的作用,就必须遵循三个结合: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相结合、脱产进修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与此同时,为了实现高校辅导员骨干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各高校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辅导员积极进行继续深造,以便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

(三)分阶段、有侧重的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和系统的就业指导工作

树立全程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意识,这是就业指导工作中一项系统化的工程。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就业工作指导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从新生入学到毕业,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教育,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在校学习期间,并根据各阶段学生的内心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个性化的指导,做到认真、负责的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四)做好用人单位的调研工作、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努力成为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者

辅导员要尽力赢得用人市场,一方面,建立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档案,维持已有需求单位的用人市场,巩固已有的就业市场,同时辅导员应该掌握学生的特点及地域需求等情况,根据这些情况积极走出去、请进来,主动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获得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等,开发新的用人单位;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后,要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档案。辅导员通过以上两项工作经验的积累,逐步确立就业工作研究方向,努力成为就业工作的研究者。从而为高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德育工作甚至招生工作等方面提供建设性意见,保证就业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为社会培养、输送有用人才。

第四篇:论析做好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教育论文

[关键词]

女大学生;就业;指导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重点分析了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竞争不公平、保证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滞后等严峻形势,给女大学生就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提出通过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维护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为切实做好女大学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其一是人才需求不旺。在学生就业过程中,我们发现:受“9.11”影响,驻我国的一些跨国公司开始裁员;外资企业接收大学生人数明显减少;IT业、证券业开始裁员;一批在美国硅谷从业的华人回流;过去需求旺盛的大型企业如华为、中兴、大唐等需求急剧下降;政府机关实行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人员过剩,用人指标受限等等。

其二是供需结构矛盾越来越突出。从就业人数讲,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共有115万人,而2002年将有145万名学生毕业,其中研究生8.8万,本科生63.6万,专科生72.7万。专科生增幅最大,达39.8%。在社会需求与往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毕业生供给大幅度增加,尤其专科生的增幅,使供需矛盾和结构矛盾变得比较突出。另外,从学科专业冷热不均、学历层次需求不同,地区间的需求不平衡方面看,也使供需矛盾和结构矛盾变得比较突出。

其三是毕业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学生们仍是眼盯大城市、大公司、经济发达地区,机关和事业单位。对地县级单位、对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看不上眼,在工资待遇上总期望待遇优厚。如在最近某高校对毕业生进行的一次就业情况调查中发现:学生就业首选的地域仍是上海、北京、东部沿海一带。

二、当前女大学生就业状况

目前,有关部门对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就业问卷调查摸底工作,从调查结果看,某些高校女大学生就业签约率较男生要低10—20个百分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机会不均等、招聘条件设限

虽然社会各方都一直在呼吁就业市场上的男女平等,可一些用人单位仍然是我行我素,在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上,公开打出“只限男性”或是“男生优先”的字样。很多时候,使女大学生连展示一下自己的机会都没有。此外,在许多地方公务员招聘选拔方面,也有女性比例不得超过30%的要求。

2.就业竞争不公平,女大学生求职自信心不足

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甚至女生免谈。这严重挫伤了女生的学习、就业积极性。据有关调查显示,女毕业生比男毕业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有20.8%对找工作没有信心,比男生高出5.7%;对走向社会感到害怕的女生为l8.7%,高出男生9.3%。在择业前的心态上,有51.5%的女生感到比较紧张、苦恼和焦虑,而男生则为39.5%。

3.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制约女性就业

据有关调查显示,29.2%的女生认为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制约女性就业,51.4%的女生认为各种传统观念和某些现实因素是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求职困难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没有建立女职工生育基金补偿制度,女性在生育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必须由用人单位承担。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这显然不合理,而且女性在生育和哺乳期间必然会对工作产生一些影响。因此,单位不愿意接收女生。

4.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影响了女生就业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建设依然滞后,主要表现在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不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法规内容计划体制色彩浓厚,等等。同时,劳动人事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滞后,堵塞了就业渠道,也影响了女生就业。

三、调整女大学生心态,指导其积极就业

从以上分析看,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那么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情况下,如何指导好女大学生就业,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帮助女大学生认识自身弱点,调整择业心态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尤其是重点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女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看重学习成绩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导致能力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而面试时碰壁。还有的女生择业期望值过高,不愿到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就业,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此外,还有些女生由于缺乏经验及心理准备不足,以至稍遇挫折,戟造茂心态失衡。从而变得焦虑和自信心不足,由产生的后果不仅影响了就业,而且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为此,应开展多方位教育,让女大学生了解社会动态,树立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主动就业意识;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和能力培训,帮助女生形成健康的就业心态及提高女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女生依靠自身实力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2.指导女大学生善于挖掘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据有关调查显示,有42.5%的女生和35,9%男生认为“女大学生有语言能力优势”,35.5%的女生和44.4%的男生认为“女大学生有交往能力优势”,25.8%的女生和13.6%的男生认为“女大学生有忍耐力优势”,此外,“思维能力优势”、“管理能力优势”也有许多赞成票。可见,女大学生若好好把握这些优势,那么完全有能力把握机遇,迎接就业市场的挑战。

3.保障女生合法权益,完善法规建设

法律中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也规定了妇女作为劳动者的一部分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现在一些用人单位把“用人自主权”扩大,甚至是滥用,其直接后果就是对女性就业机会的封锁。求职过程造成性别歧视现象的社会原因,客观地看,绝不单单是性别歧视的因素。妇女负担过重的社会现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早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其实是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承担的双重任务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社会分工应进一步细化,扩大服务行业的服务范围,从而使女性摆脱负担过重的问题。为此,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时,应该把保证女生的合法权益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同时社会要尽快建立女性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女职工生育保障制度,减轻单位的经济负担,使女生就业的难题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4.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指导女大学生积极就业

女大学生在就业中所面临的性别歧视、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国家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将采取措施推进就业。正如顾秀莲所说:“全国妇联一直十分关注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有关部门进行呼吁,大学生分配应该男女平等,我们还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女大学生的分配问题,同时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上提出,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就业,保障妇女劳动权利。”为此,作为高校,要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强化女生的竞争意识,帮助女生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缓解就业压力,保持健康的就业心态。要加快构建比较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通过这一体系不断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如:在能力、素质培养方面,充分利用空间、时间、课堂、实践场所,为毕业生尤其女大学生开设一些诸如讲座、技能培训等,以多种形式培养毕业生,使之树立靠自身素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意识,使自己不断提高素质、更加适应人才市场竞争。此外,指导毕业生尤其女大学生就业时要审时度事,面对现实,一步一个脚印。指导学生广泛利用学校、人才市场、互联网、专业网、媒体、亲朋好友、老师、家长等信息资源。当前,一些同学为改变自己学历状况,进行学历改造,如:专升本、本升研等,也不失为良策;另外,有能力者采取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则更可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积累经验再择业”也是一种途径;大城市、大公司、机关事业单位去不了,到基层、到地县、到中小企业、到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发挥聪明才智,这种选择更不失明知之举。

了解自己,客观公正地观察形势、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这是对徘徊在选择路口的毕业生们能否顺利冲关的最切实的检验。正如原教育部学生司瞿振元司长所强调的: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应该对将来的就业有心理准备,不能抱着昨天的就业观念,站在今天面对明天的就业局面。因此,要根据今后面临的情况调整就业期望值和学习内容,为将来就业提高适应能力。

第五篇:浅谈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最终版)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作者:李玲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6期

【摘要】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大批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作为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高校辅导员如何结合新形势,按照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下载论析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析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范文

    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 摘要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教育者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计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适宜性职业,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

    浅谈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5篇材料)

    浅谈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赵任凭 (盐城师范学院 学生处,江苏 盐城 224002)[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体系的全面接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发重要和紧迫。在新时......

    论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大全

    论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摘要】: 职业规划指导工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的重要手段。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成为高等教育研究......

    对开展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指导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处于弱势地位的问题更日益显现出来。因此,分析......

    浅析高校班主任如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论文

    论文关键词:班主任 就业工作 开展论文摘要:随着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针甘断形势下,毕业班班主任和何才能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就业......

    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问题思考(合集五篇)

    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问题思考 【摘 要】由于现在毕业大学生数量庞大且质量略微偏低,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压力巨大,随着这种现象的愈演愈烈最终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引......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原则探析论文

    【摘要】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任重道远。本文初步构想出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领导作用、重视全员参与、注重全程指导、采用系统指导、与时俱进地......

    试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现状创新路径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这也对高校的就业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