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论文-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
会计论文-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
摘要:随着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颁布,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更加规范和完善,但在具体的会计核算中,笔者认为在“固定资产”的核算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固定资产没有规定计提折旧,维修支出核算科目过多,不能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总量和净资产。针对此现状,现浅谈一下解决相关问题的政策建议。关键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建议
一、现阶段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及存在的不足与漏洞。
1、在固定资产采购及下拨所作的财务分录: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报废固定资产的分录:借:固定基金,贷: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此资产的原值一直没变,这样做的结果会造成:第一固定资产净值与原值严重背离,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与现时净值相差越来越大;第二,虚增净资产,以账面原值来核算固定基金,使净资产指标不能如实反映资产的现实状况;第三,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人为降低了取得相应收入的费用,虚增了结余。因此,这样的核算方式必然会造成事业单位拥有账面上数额庞大的固定资产,但在会计核算中却没有反映这些资产的使用情况及保值、增值的指标。
2、维修日常开支,录入相关费用:借:商品与服务支出或三大系统维护费、治超费等等,贷:现金或银行存款。清理固定资产的开支:借:公用支出,贷:现金等。变卖作废固定资产收入的处理方式:借:现金,贷:其他收入。这样核算不能很好核算固定资产维修费用,也无法权衡维修是否合理。实际执行中容易发生乱修、滥修、乱放等情况。虚增维修费用,特别是为不执行政府采购政策。很多采购采用变性方式,固定资产不入帐,造成对固定资产漏入,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
二、提出几点管理建议。
同国有企业一样,事业单位同样面临着如何用好管好国有资产、盘活资产存量以及如何做到既维护所有者权益又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调整固定资产的原有核算方法。
1.在购置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时,借鉴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不再通过“固定基金”这样的净资产科目核算。只有这样才能使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真实化、规范化、标准化,缩小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会计核算的差距,使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
2.在现有会计核算基础上,增设“累计折旧”会计科目。每月增加计提折旧的会计核算,会计分录借记“商品和服务支出——折旧费”,贷记“累计折旧”。在资产负债表中,将“累计折旧”作为备抵科目列示,两者相减,就是固定资产的净值,这样在会计报表中就反映出固定资产原值及净值,固定资产的增减情况一目了然,以便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的规模、新旧程度和实际价值。
3.对于固定资产的维修,可以统一核算,不应当分散。发生时借记“商品及服务支出——维修费”,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这样核算才有可比性,这样可以加强对维修费的管理和对固定资产新旧程度有个初步了解。
4.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增设“固定资产清理”会计科目。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准确核算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清理费用,能够真实、详细地反映其损益情况。
5.对于固定资产的减值,増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在对固定资产清产核资的同时,应当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当出现可收回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时,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具体可以参考《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和方法,可根据自身的规模和管理水平对部分大型设备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参考文献: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讲座》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讲座》编写组,测绘出版社出版;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
《财务管理办法》广西区高速公路管理局,20xx年修订。
第二篇:《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探讨
空军勤务学院 林志新 盛 利 高 瓅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3 年1 月1 日开始实施),有关固定资产核算规定值得商榷,需进行完善,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安装完工交付使用会计处理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1501 号“固定资产”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项第(一)款第4 点中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不需安装] 或“在建工程”科目[ 需安装],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租赁价款,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照其差额,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科目。同时,按照实际支付的相关税费、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借记“事业支出”“ 经营支出”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银行存款”等科目。定期支付租金时,按照支付的租金金额,借记“事业支出”“ 经营支出”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笔者认为,这在实务操作中会带来疑难问题。当需安装且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由于“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科目余额与“在建工程”科目余额不一致,按照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的结转方法,即调增“固定资产”科目与“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同时调减“在建工程”科目与“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科目,金额不相等,借贷不平衡,这种做法行不通。建议修改为当需安装且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只要调整相应账户之间对应关系方法解决,即按确定的成本在“固定资产”科目与“在建工程”科目之间进行结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按“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科目形成余额在“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下“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明细科目内部进行结转,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这样每笔会计分录借贷都相等,不会再产生疑难问题。例1 :2014 年1 月1 日,a 事业单位与b 公司签订一项采购合同,a 事业单位从b 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用于科研的特大型设备,合同约定,a事业单位以融资租入方式支付价款,该设备价款共9 000 000 元(不考虑增值税),在2014 年至2018年的5 年内每半年支付900 000 元租金,每年的付款日期分别为当年的6 月30 日和12 月31 日,安装期为1 年,2014 年12 月31 日设备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发生安装费为400 000 元,所有款项均用银行存款支付,该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10 年,假设每半年计提一次。1.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处理(1)2014 年1 月1 日融资租入时: 借:在建工程 9 000 000 贷:长期应付款 9 000 000(2)2014 年6 月30 日支付租金时: 借:事业支出 900 000 贷:银行存款 900 000 同时: 借:长期应付款 90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900 000(3)2014 年12 月31 日支付租金时: 借:事业支出 900 000 贷:银行存款 900 000 同时: 借:长期应付款 90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900 000 支付安装费时: 借:事业支出 400 000 贷:银行存款 400 000 同时: 借:在建工程 40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400 000 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9 40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9 400 000 同时: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2 200 000 贷:在建工程 9 400 000 以上借贷不平衡,做法行不通。2.修订完善后的会计处理(1)2014 年1 月1 日融资租入时: 借:在建工程 9 000 000 贷:长期应付款 9 000 000(2)2014 年6 月30 日支付租金时: 借:事业支出 900 000 贷:银行存款 900 000 同时: 借:长期应付款 90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900 000(3)2014 年12 月31 日支付租金时: 借:事业支出 900 000 贷:银行存款 900 000 同时: 借:长期应付款 90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900 000 支付安装费时: 借:事业支出 400 000 贷:银行存款 400 000 同时: 借:在建工程 40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400 000 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9 400 000 贷:在建工程 9 400 000 同时: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2 20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2 200 000(4)2015 年6 月30 日支付租金时: 借:事业支出 900 000 贷:银行存款 900 000 同时: 借:长期应付款 90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900 000 计提半年固定资产折旧时: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470 000 贷:累计折旧 470 000(5)2015 年12 月31 日至2018 年12 月31 日,每期账务处理与2015 年6 月30 日相同。通过以上处理,到2018 年12 月31 日支付最后一期租金时,“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累计贷方余额为5 640 000[2 200 000+(900 000 - 470 000)×8],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5 640 000(9 400 000 -470 000×8),两者仍然相等,勾稽关系仍然存在。
二、接受捐赠、无偿调入固定资产相关税费会计处理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1501 号“固定资产”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项第(一)款第5 点中规定: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的,其成本比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该固定资产按照名义金额入账。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借记本科目[ 不需安装] 或“在建工程”科目[ 需安装],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科目;按照发生的相关税费、运输费等,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笔者认为,这种核算规定,将发生的相关税费、运输费等既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又计入其他支出,存在重复记账的行为。建议修改为: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借记本科目[ 不需安装] 或“在建工程”科目[ 需安装],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科目;按照发生的相关税费、运输费等,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例2 :某事业单位2014 年1 月31 日接受捐赠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一项,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为80 000 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发生的相关税费、运输费等为4 000 元。1.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处理(1)2014 年1 月31 日接受捐赠时: 借:固定资产 84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84 000(2)用银行存款支付发生相关税费时: 借:其他支出 4 000 贷:银行存款 4 000 2.修订完善后的会计处理(1)2014 年1 月31 日接受捐赠时: 借:固定资产 84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84 000(2)用银行存款支付发生的相关税费时: 借:事业基金 4 000 贷:银行存款 4 000
三、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相关税费会计处理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1501 号“固定资产”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项第(四)款第2 点中规定: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按照评估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科目,按发生的相关税费,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 应缴税费”等科目;同时,按照投出固定资产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按照投出固定资产已计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投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笔者认为,这种核算规定,将发生的相关税费既记入投资成本,又要记入其他支出,存在重复记账的行为,同时在账面上不能反映固定资产评估增值或减值的情况。建议修改为: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按照评估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借记“长期投资”科目,按照投出固定资产已计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投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差额(固定资产评估减值或增值)借记或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科目,按发生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应缴税费”等科目;同时,按发生的相关税费对应的事业基金和投出固定资产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借记“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科目。例3 :某事业单位2014 年3 月1 日以固定资产对外进行投资,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为100 000元,已计提累计折旧为30 000 元,评估价值为90 000 元,评估增值为20 000 元,用银行存款支付相关费用为2 000 元。1.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处理(1)以评估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时: 借: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 92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 92 000(2)用银行存款支付相关费用时: 借:其他支出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3)同时按照投出固定资产对应非流动资产基金: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70 000 累计折旧 30 000 贷:固定资产 100 000 2.修订完善后的会计处理(1)以评估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时: 借: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 92 000 累计折旧 30 000 贷:固定资产 100 000 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 20 000 银行存款 2 000(2)同时,按发生的相关税费对应的事业基金 和投出固定资产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 借:事业基金 2 000 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7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 72 000
四、固定资产盘盈会计处理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1501 号“固定资产”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五项第(一)款中规定: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入账价值,借记本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笔者认为,这种核算规定没有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区分盘盈时调账和查明原因按规定报经批准后进行处理过程,不符合财产清查核算处理程序,应该进行调整。建议修改为:盘盈的固定资产,转入待处理资产时,按照确定的入账价值,借记本科目,贷记“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报经批准予以处理时,按照“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的相应余额,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例4 :某事业单位2014 年3 月31 日进行财产清查时盘盈固定资产一项,按照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入账价值为30 000 元,2014 年4 月10 日报经批准予以处理。1.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 3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30 000 2.修订完善后的会计处理(1)2014 年3 月31 日盘盈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 30 000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 30 000(2)2014 年4 月10 日报经批准予以处理时: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 3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30 000 编辑:彭秋龙
第三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
2012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中固定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一般分为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六类。
一、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
固定资产在取得时,按照其实际成本入账。核算时主要需要区分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是否需要安装以及经费来源。
(一)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1、购入不需安装固定资产的核算
购入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调试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例1:2013年3月9日,某事业单位购买专用仪器1台,价值119万元,发生的运杂费为10000元,财政给予专项补助80万元,由财政直接支付,单位以自有资金支付4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10年。单位收到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有关的原始凭证,该设备已验收入库,并投入使用,财务部门根据有关凭证做会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专用设备 1 20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1 200 000 借:事业支出—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 1 200 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 800 000 银行存款 400 000 制度规定: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
例2:某研究所支付款项900 000元一揽子购买某单位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和家具。经调查,上述三项资产的市场价格分别为460 000元、320 000元和220 000元。且这些资产不需要安装和改建、扩建,可以直接投入使用。
支付成本分配比例=900 000÷(460 000+320 000+220 000)=0.9 专用设备的购买成本:460 000×0.9=414 000 通用设备的购买成本:320 000×0.9=288 000 家具的购买成本: 220 000×0.9=198 000 借:固定资产—专用设备 414 000 —通用设备 288 000 —家具 198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900 000 借:事业支出——基本支出 900 000 贷:银行存款 900 000 当然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及其资金来源也可以: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授权支付)银行存款等(单位自有资金支付)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根据制度的要求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例3:①2013年8月9日,某事业单位购买需要安装的专用设备1台,价值20万元,由财政授权支付。该设备预计使用10年。借:在建工程 20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200 000 借:事业支出 200 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00 000 ②2013年8月18日已自有资金支付安装费用40 000元 借:在建工程 4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40 000 借:事业支出 40 000 贷:银行存款 40 000 ③2013年9月30日设备安装完工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24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240 000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240 000 贷:在建工程 240 000
(二)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
1、自行建造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成本包括建造该项资产至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全部必要支出,核算与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类似。需要注意的是: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按照估计价值入账,待确定实际成本后再进行调整。
2、融资租赁
以融资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租赁价款、相关税费以及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确定。
例4:某事业单位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设备一台。在租赁协议设备中确定设备的价格为600000,分五年付清,每年租金为120000元。发生设备的运杂费、安装费总计180000,以通过银行付讫。相关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确定的成本)780 000 贷:长期应付款(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租赁价款)600 000 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按照其差额)180 000 借:事业支出 180 000(实际支付的相关税费、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贷:银行存款 180 000 每年定期支付租金时 借:事业支出(按照支付的租金金额)120 000 贷:银行存款 120 000 借:长期应付款 120 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120 000
3、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盘盈的固定资产
成本按照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的,其成本比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该固定资产按照名义金额(1元)入账,其发生的相关税费、运输费等,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4、改扩建或修缮获得的固定资产核算见下面的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第四篇: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
摘要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正常运行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资条件。也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行政事业单为资产中占有较大份额。但是目前来说我国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部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不当,固定资产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大量财政资金的浪费等等。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及时掌握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构成与使用状况,准确计提折旧,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据,推进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科学化、精细化和动态化,保证事业单位财产的核算和管理。本文就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的方案,提高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预防和减少资产流失,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使资产能够更好的利用,完善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为国家的管理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固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核算;管理。
I
Abstract
Fixed assets are the administrative units of work activities essential basic material conditions.China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state-owned asset, in the whole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 asset owns larger share.Bu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administrative unit accounting of fixed assets and management there exist big problems, some institutions for the use of fixed assets due to improper maintenance,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and supervisory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many finance capital waste etc..Not conducive to increment the value of state-owned assets.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of fixed assets, timely grasp of institution fixed assets composition and use, accurate depreciation, further perfect the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 state-owned asset data, to push forward the administrative career state-owned asset scientific, precise and dynamic, guarantee institution property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In this paper, the business accounting of fixed asset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as the basis,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and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prevent and reduce the loss of assets, realize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maintaining the safety of state-owned assets, the assets to better use, perfect institu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for national management industry to contribute an own strength.Key words: fixed assets in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accounting;management.II
目录
第一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述.............................................................................................1
1.1固定资产的概念.......................................................................................................1 1.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与企业单位的区别...............................................1 第二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存在的弊端.............................................................1
2.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不当...................................................................................1 2.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闲置较严重...............................................................................2 2.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流失严重...................................................................................2 2.4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当...................................................................................2 第三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存在的弊端的原因.................................................3
3.1事业单位不注重固定资产核算...............................................................................3 3.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机构不明确.......................................................................3 3.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3 3.4内部审计不健全.......................................................................................................3 3.5现行会计制度缺陷...................................................................................................5 第四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解决对策.................................................................5
4.1事业单位重视固定资产的核算...............................................................................5 4.2明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机构.......................................................................6 4.3健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6 4.4做好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加大监督力度.......................................................7 4.5建立内部审计制度...................................................................................................7 4.6改革政府会计核算制度...........................................................................................9 总结.......................................................................................................................................12 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13 III
第一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述
1.1固定资产的概念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的有形资产。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固定资产是用于生产经意活动,而不是为了出售。2.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跨及。3.固定资产具有实物特征。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1.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1.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与企业单位的区别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与企业单位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其主要表现在资产的来源问题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一般都是国家划拨或财政拨款购买的,不提折旧,在不能使用的时候,就直接进行报废或做其他处理。然后向上级报告申请购买,并且进行政府采购,不用考虑资金的问题,固定资产毁损、报废、出售等处置过程中取得的收入扣除的支出后的净额,报经批准不需上缴的,列入专用基金中的修购基金。而企业的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在不能使用时,先进行残值处理,再利用已经计提的基金购买新品。在计提和购买的同时,考虑资金的问题。企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成本核算,而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具有比较严重的浪费现象。
第二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存在的弊端
2.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不当
有些行政单位的账面核算混乱不清,固定资产账簿记录不完整;对购置或拨付的部分固定资产未登记入账,致使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财务不全,家底不清;对固定资产没有建立账目或登记不明细。对已经报废或长期闲置不用的资产缺少管理等。我国政府部门在取得固定资产时,一般只考虑到核算,反应用于取得固定资产的资金支出,而不及时进行固定资产实物登记,经常性地出现登记错误或者遗漏登记的情况;其次,有些固定资产在会计核算入账时,存在前后资料相互矛盾、手续之间相互脱节,再加上固定资产的登记方式特别随意,计量核算十分不规范,登记与核算标准不一致,这样过一段较长时间后,导致登记的固定资产 1
信息混乱,无法准确得到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固定资产不加强管理,容易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失控,除非应付上级检查,许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落实专人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及管理,也没有进行定期的固定资产清查,帐实不清的现象在行政事业单位非常普遍。
2.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闲置较严重
随着办公自动化和各类科研仪器设备更新的日益加快,行政事业单位为了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要,各类资产更新后,存在许多淘汰落后的设备,疏于管理和处置,有新的就不管旧的现象在许多单位普遍存在,造成囯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或者有些擅自报废核销固定资产,未报经主管部门及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审批。例如一些资产因为没有进行账目上的登记而忽略其使用,闲置摆放没有进行处理。且资产购买重复率比较多,本来一件物品,单位上是有的,但是下次再购买物品的时候再重复购买,增加了不必要的开销,购买的物品也多闲置。
2.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国有资产虽然呈现出实际的经济效益,但也是资产流失最严重的地方。国家拨款给事业单位,在使用的过程中资产的流失是较为严重的,有些人利用欺诈手段在拨款的途中套取财政拨款,给国家财产带来激发的损失。有的企业在盈利以后隐瞒盈利金额或瞒报,不上交国库,占为己有,造成国有资产收益的减少等等。例如,事业单位出租资产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单位把国有资产如房产等转为经营用途出租、出借,直接将经营收入纳入本单位“小金库”,作为职工福利发放,造成各单位收入差距大,分配不公平突出。
2.4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当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因为拨款的资金具有无偿性,部分事业单位不计成本、不提折旧。对平时的财务管理不进行成本核算,重采购轻管理,缺乏保护价值和管理价值。资产使用的问题也比较多,例如一件物品,本来单位上去年已经购置了,但是因为账面上没有记载,下落不明,要使用的时候只能再次购买。资产在购置上也存在一定的漏洞,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相关采购人员与供应商有一定的利害关系,采用私下交易、暗箱操作、“人情采购”等不规范甚至不合法的行为。盲目采购、重复购置,资金不合理利用,造成浪费。
第三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存在的弊端的原因
3.1事业单位不注重固定资产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它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一些单位负责人在观念认识上存在偏差,觉得拨款资金具有无偿性,不注重固定资产的核算,只要缺了就可以申请,不需要像私有企业一样还要考虑很多问题,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成本、不提折旧,缺乏保护意识和管理意识。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够重视,只重视外部形象,轻内部管理。有些单位的负责人只考虑到一线工作的情况好坏,却忽视了管理这一要物。
3.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机构不明确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上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或者内部一些机构兼资产管理,这些单位负责人一旦忙起来时,就很可能忽视资产管理的问题,造成无法确定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甚至不设管理机构,任固定资产这样摆放不去清点和处理,缺乏一定的管理责任感。有的地方的固定资产管理归财政部门管理,有的地方归国资部门管理;有的单位内设有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更多的单位则采用兼职。在管理职责上,部门间条块分割、责权不清的问题比较突出,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没有一个明确的机构贵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只会让固定资产处于一个被人忽视的范围,不利于事业单位对资产的合理利用。
3.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财务规则》仅对资产作出原则规定,在实际操作和运行中缺乏统一、有效、规范、的管理办法和系统的制度,是资产不断流失。缺乏统一的、规范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就目前来说还不算完善,资产在配置和形成的过程中没有形成透明、规范、高效的采购制度,管理和约束机制不健全,资产浪费严重且管理具有很大的滞后性。现行的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如在折旧问题上就没有完善记载。
3.4内部审计不健全
缺乏独立性是我国内部审计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在我国的大多数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都隶属于事业单位管理层管辖,所有的审计工作都必须以管理经营者的意愿为主,没有了独立性,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很难做到客观、权威和公正。
3.4.1 机构不独立
审计部门只有具有独立性,才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我国的很多事业单位审计部门并不是独立的机构,审计机构和监察部门、财务部门设在一起是常见的现象,领导和工作人员则由财务部门或其他物资管理人员兼任。这种审计机构的不合理设置对于涉及到管理人员违规时就很难起到真正的作用。
3.4.2 经济不独立
内部审计人员的工资、岗位不能脱离事业单位单独存在,自身利益受事业单位的控制,当工资、岗位等切身利益受到威胁时,就牵制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容易对不正当行为妥协,内部审计起不到真正的监督作用。
3.4.3 工作、人员不独立
因为内部审计机构是事业单位的内设职能部门,在本事业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事业单位实现经营目标服务。而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层关系相对复杂,秉公办事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内部关系的压力,这就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难度,很难保障审计监督的有效实施。
3.4.4 内部审计法规不健全
《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业务的规定》是我国关于审计方面的法规条文。我国目前关于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有一些,但存在着不健全,缺乏效力等方面的问题,有些方面甚至是空白。审计工作的进行必须依据相关的法规,才能做出权威公正的判断。而我国的法规现状让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感到无法可依,经常是凭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增大了审计风险。
事业单位多元化格局是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必然现象,事业单位行为的复杂化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够高的要求。要在懂得财务和审计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精通事业单位内部各项相关的业务,能够运用最新的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审计方法来防范和化解风险。只有熟悉事业单位内部相关的各项经济行为,才能更好做好审计工作,在规范事业单位经济行为的同时为事业单位服务。而目前事业单位的审计人员素质根本达不到专业要求,普遍素质不高。人员来源主要是财务转岗人员,或者领导指派人员,很少由专业的审计人员来担任内部审计工作。这就造成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综合素质不高,只是 4
凭借老经验进行审计工作,很难运用先进的审计知识理念。甚至出现职业道德欠佳或者为领导命令是从等一系列问题,很容易造成审计风险。
目前内部审计工作大多还停留在查错防弊的阶段,事后审计成为惯例,没有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只是停留在完成审计任务阶段,只重视审计经过,不重视审计质量和结果,对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客观的分析和解决,所以会出现老问题年年审计都存在的现象。而且审计的对象大多是下属部门,对本级的审计很少。对任期领导的责任审计基本没有,大多是离任后审计,所以就出现很多领导离任后才被查出贪污受贿等案件。这都是审计工作不到位的结果。
3.5现行会计制度缺陷
不能反映和核算政府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因为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对政府的固定和无形资产不在规定的核算和反映范围内,即便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其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但核算的结果仅作为查阅的参考性资料,国家的财政预算、决算并不反映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信息,这就是说,购置固定资产的财政资金,一旦支出后就退出了政府和公众的视野。而且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折旧,这两方面的缺陷导致了从报表上根本不能显示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虚增了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资产总量。
第四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解决对策
4.1事业单位重视固定资产的核算
要想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对它进行清晰的核算与管理,就必须从思想认识入手,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自觉性和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折旧意识,爱惜国家公共财产,搞好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工作。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一把手”更要以身作则,重视固定资产管理。明确有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检查,认识到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并严格的固定资产构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等制度。例如青岛市财政局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在二月下旬组织召开全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部署培训会议,分别对资产管理人员、单位财务人员和中介机构执业人员组织专题培训,做好思想发动、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工作,保证资产清查工 5
作的顺利进行。
4.2明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机构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盘点不清、账目不清等问题出现和事业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业务技能未能得到及时的更新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应从会计人员的培训入手,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建立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努力提高队伍人员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单位一方面要做好会计人员的招聘工作,在选拔会计人员的同时应该重视该人员的业务素质,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核算;另一方面是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加强他们的教育培训工作,使他们的业务水平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且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同时在事业单位内部要定期进行考核,赏惩分明。进一步强化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法制观念、职业道德观念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使他们的业务水平能够迈上国际的步伐。
4.3健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还不够健全,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是很有必要的。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从管理制度入手,建立一个系统、规范、透明的管理体系,消除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深层次障碍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益。努力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与落实,加大监管力度落实管理责任,逐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大力发挥内部审计制度的作用,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要把新准则的执行情况、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审计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内控制度。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管理工作的电子化,加强运用网络技术使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更趋向现代化、精确化,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发生,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运用现代化手段,将固定资产的购建、决算、处置、报废、核算等各项业务全部通过系统加以反映,设计合理流程,按照管理权限设置相应系统管理权限‚与文件审批流程同步‚实现固定资产的电子化管理与实时监控。从管理制度入手,建立系统、透明、规范的管理体系加强固定资产的盘点,各单位固定资产的盘点一般采用定期盘点的形式,一年一次,这远远不够。提倡单位领导人上任时必须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让主要领导人对单位的固定资产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在调离时,也必须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青岛市财政局在对单位人员做好思想发动后,2月下旬至4月中旬,各单位按照财政部《行政事业单 6
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和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对本单位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现有人员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查、登记;对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及负债进行实地盘点、清查、登记、核对;认真、如实填报资产清查报表,形成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3月中旬至5月下旬,在单位自查的基础上,由青岛市财政局委托中介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核查。主要对各单位土地、房屋、车辆等重点资产的占有使用情况以及单位机构、编制、人员等基本信息进行核实;对清查出的资产盘盈、盘亏、财产损失和资金挂账损失等进行经济鉴证,并出具鉴证意见;对单位资产清查结果进行专项财务审计,并出具资产清查专项财务审计报告。针对清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要求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剖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4.4做好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加大监督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一般是供单位日常的正常使用,保护固定资产、维护它们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和所有使用者的责任。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从日常生活入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经济监督部门要做好工作,保护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减少浪费,杜绝财产流失,将每一件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与管理,合理利用固定资产。定期组织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如果再盘点中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进行处理,并查明原因,加大监督力度。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建立完善的内部制度,正确处理好固定资产的相关问题,企业的领导人应该以身作则,遵守纪律,自觉服从监督并参与监督活动,帮组审计人员克服困难,排除压力和干扰,从而达到保护企业财产的完整,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提高经营效益的目标。财政部门要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制定和完善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及收益监管等制度和办法,并加大监管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资产核算与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行政事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
4.5建立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体制的完善符合现代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在挖掘事业单位潜力,增强竞争力方面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该如何提高内部审计水平,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做到防患于未然,是每一个现代化事业单位都必须考虑和操作的问题。
4.5.1更新经营理念,让内审为单位保驾护航
对于现代化事业单位管理者来说,对大规模的事业单位的管理也需要运用现代化内部控制系统。因为事业单位下属层次很多,各个层次的管理部门都有很多自主权利,管理者要控制事业单位的经营运作,需要有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内部审计就为管理者的间接控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再者事业单位的所有经营活动必须在国家法律、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执行,所以现代化事业单位就要更新经营理念,建立一套与现代化运行机制相适合的监督机制,内部审计就是这一监督机制的最佳选择。是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经济管理的帮手,在熟悉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情况的基础上,保障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监督,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已经不符合市场意识和效益至上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观念,需要及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向科学、有序、制度化转变。
4.5.2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树立风险意识
风险在每个事业单位的运营中都会存在,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对抗风险,并由审计人员对风险进行确认和评估,达到保证事业单位持续稳定运行的目的。在事业单位内树立良好的内控文化,加强全员风险意识教育,使员工树立内部控制的责任意识,让大家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事业单位的重要性,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是每个员工的责任。只有事业单位全员提高认识,才会将内控工作进行彻底,做到防患于未然。
4.5.3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法律制度规范
健全的审计法律规范可以确保内部审计在单位内部对会计资料再监督的顺利执行。在我国,有关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规范,事业单位领导人要认识到建立和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在内审的各项工作中应给予高度的支持。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使工作制度化程序化的保证。一方面可以保证审计工作按规执行,另一方面对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可以提供保证。
4.5.4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
要保证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首要前提是需要具有独立性。只有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内部审计才能发挥真正的效力。这是事业单位设置内审机构时应该考虑的问题。事业单位在设置内审机构时应坚持两条原则: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内部审计实务准则》对此做过特别强调:“内部审计师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核的活动,独立性可使内部审计师提出公的不偏不倚的见证和评价,这对于正确的审计工作实施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设立内审机构时独立性的重要性。权威性原则。这对内审机构的粗制地位和设置层次提出了要求。内审机构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的高低,决定了事业单位内审工作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审计结果是否具有权威性。
4.5.5加强内审人员素质,提高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审计质量综合反映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水平,是员工素质以及审计效率的综合体现。要提高审计质量,首先要提高员工的素质,这个素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是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再者就是要加强审计人员对新观念的接受能力,有能力应对审计工作中的新情况,以提高内审队伍的整体素质,达到高层次审计工作的需要。
4.5.6 加强与外部审计的合作,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有利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作用的发挥。但是内部审计毕竟与事业单位管理人很内部相关部门有着利益关系,为了有效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再监督,加强与外部审计的合作,是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的有效手段。定期聘请注册会计师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以此来发现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执行,除了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审计制度外,国家关于内部审计法规和内部审计业务准则方面的法律条文也应该尽快制定和完善,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做到在执行工作职能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降低审计风险。
4.6改革政府会计核算制度
目前的预算会计制度不能很好地反应和核算政府财务,为了建立廉洁、廉本的服务型政府,政府会计的改革势在必行。在现有的预算会计体系外,构建独立的政府财务体系,对政府财务进行核算和监督是个不错的建议。
4.6.1政府会计主体的重新界定
随着改革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单位的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会计改 9
革的主体是政府,因此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清楚确定政府的范围。目前我国政府单位包括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除了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外,其他的政府单位经费都来自于政府的全额拨款。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放开,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开始了多方投资,多种方式经营的市场经济模式,政府会计核算的范围也就发生了变化,只有那些接受全额拨款、纯粹公立型事业单位才可以纳入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公私合营性事业单位和纯粹私立型事业单位则不能纳入。
一切掌握和使用公共资源并承担公共受托的单位都应该是政府会计核算的对象。我国国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而且大多是比较重要的行业和领域。在政企分开的思想下,一直以来,国有企业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只需向国家纳税和分配红利就可以。建议对于政府的这部分投资收益也应该纳入政财务会计核算的范围,可以建立专门的会计部门对国有资本进行核算并将其作为国有资产纳入政府报告的范围,否则政府会计报告反映的信息就会缺乏完整性。
4.6.2政府会计目标进一步定位
在一定的环境下,会计行为主体通过会计时间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会计目标,也就是提供财务信息或者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这些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国内外会计理论界对会计目标的定义在不停的改变。新形势下,构建以受托责任为逻辑起点的绩效导向型政府会计是我国的会计目标。也就是说我国政府财务会计的目标应该以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和运营绩效为主。构建新的政府会计目标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考虑:
1.使用政府会计信息的群体。这个群体包括社会公众、立法机关、投资人和债权人、政府内部管理人员.在我国,人民既是政府对国家进行管理委托人,同时又是纳税人,社会公众对政府责任履行情况及税收收入的使用情况享有知情权。立法机关有权对政府管理的事物和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对政府的工作业绩和财务状况进行评价,这一切主要通过财务报告来实现。购买政府证券或以其他形式投资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有权通过财务信息来判断自己的投资收益。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内部管理人员通过财务报告来了解制定的政策是否适合经济的发展。
2.使用会计信息群体需要的会计信息。守法信息、财务状况信息、经济影响信息是使用会计信息群体一般希望了解的会计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了解,会计信息使用群体可以对政府相关资源、资产使用情况有所了解,可以评价政府的工作绩效。
3.改进政府会计确认基础
收付实现制是我国现行的会计基础,这个基础的局限性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政府财务形势,必须予以改进。新公共体制下政府会计改革的方向是引入权责发生制这一会计基础。责权发生制可以向企业财务报告一样将政府提供服务的资源及时列入资产负债进行反映。这样政府的会计报告就可以完整的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果,对于反映政府的的财务状况、评价政府的工作绩效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各国,对权责发生制的使用因各自的国情而定,并没有统一的模式。我国的政府财务会计改革应在充分考虑政府会计和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同时要考虑改革的进程和我做会计人员的水平,可以先在一定范围内施行。
4.扩展政府会计核算内容
我国的预算会计是以自然年作为核算的时间,其核算的的内容反映的是当年预算的收支情况和结果。以政府为会计和财务报告主体的政府会计研究的范围应该更广,除了反映当期预算资金的运动情况外,全面、系统、连续、完整的反映整个预算资金的运作过程和资金使用效果也是必须必要的。也就是说政府在运营过程中产生一切有价值运动的主体都是政府会计核算的对象,通过对政府会计对象的核算,可以对政府的所有财务信息进行全面,系统、连续、完整的反映,有利于各届政府做好任期内的工作,避免将债务向下一届转移的恶性循环。另外,将国有资产纳入政府会计,可以防止国家资产流失,也有利于各级政府履行自己的责任,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
5.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政府会计目标实现,信息质量提高的保证。在推进政府会计改革理论的同时,会计法规建设的加强必须及时进行。政府会计的主体和其他会计主体不同,政府兼着受托者和管理者双重的角色,所以政府会计在实际制订、执行过程中有很大的难度,只有将政府会计上升为法律,才会让政府会计具有权威性,在执行时也更具有威慑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应将预算会计和政府财务会计相分离,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保证制度的实施。
总结
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和统计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第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核算制度,第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并没有建立核算机构,第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并没有建立核算制度。第四,没有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第五,政府会计核算制度需要改革。因此针对这五个方面的不足,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通过建立制度、完善改革的方式,推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
参考文献
[1]董定芳.浅议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经济师》2006年第6期 [2]张芸芸.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原因浅析.《中国新技术新管理》2010.15期
[3]张宏.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会计控制.[4]谢新安.中级财务会计.2006年出版
[5]王霞.操作规范 科学管理 切实提高管理水平.《经济师》2010年第1期 [6]翁雪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探索
[7]焦宝娜.浅论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内蒙古林业.2005.05期 [8]田学芳.对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财政监督.2007.16期 [9]索芳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对策研究.财会研究2009.11期
[10]孟冬.张志湘.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中华财经网
第五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业务和会计核算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就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问题谈些看法。1998年我国预算会计改革时,根据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特点和简化、适用的原则,制定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自《制度》实施以来,有效地规范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行为,加强了财务管理,促进了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我们加以解决。
一、关于固定资金 《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要通过“固定资金”科目,在反映固定资产增减变化的同时,相应反映固定资金的增减变化。“固定资金”与“固定资产”是相对应的科目,用以核算监督国家在事业单位拥有的固定资产基金。但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面临的经济环境和业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拨款占全部事业单位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在此情况下,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主要不再是国家拨款,而是自己的创收收入及自筹资金。既然是自筹资金,就应赋予其完全的自主权,不宜限制太死。同时,国家提倡、鼓励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为适应管理体制的改革,其固定资产的核算也应与企业会计制度同步。笔者建议取消“固定基金”科目。购置固定资产时,直接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固定资产减少时,直接记入“固定资产”科目的贷方。这样的核算更为简洁、合理。
二、关于固定资产的购建 《制度》规定,事业单位用预算外资金安排的自筹基本建设,其所筹集并转存到建设银行的资金,用“结转自筹基建”支出科目核算。由于基本建设周期大都在一年以上,在基本建设项目完工交付使用前,事业单位会计无法反映在建工程项目的资产价值,这样会导致事业单位账面资产不实。建议参照企业会计的处理方法,把基建会计核算并入事业单位会计统一核算。取消“结转自筹基建”科目,增设“在建工程”科目,用以核算外购需要安装的工程、基建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大修理工程以及自制固定资产等发生的实际支出,并在“事业基金”科目下增设“拨款转入”、“投资转入”、“无偿调出固定资产”等明细科目,分别核算由财政或上级拨入设备购置专款或工程专款、接受外单位投资形成的净资产,以及无偿调出固定资产而引起净资产的减少。收到财政或上级拨入的设备购置专款或工程专款时,借记“银行贷款”科目,贷记“拨入专款”科目;发生修建工程或安装固定资产时,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有关资产科目;项目完工或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后,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结转拨入专款。如果按规定专款收支结余留用的,则按拨入数全部转入事业基金,借记“拨入专款”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拨款转入”科目;如果基建专款收支结余按规定上缴的,则按形成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结转,借记“拨入专款”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拨款转入(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科目,贷记“银行贷款(收支结余上缴数)”科目。[!--empirenews.page--]
三、关于固定资产的折旧 现行《制度》对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通过按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的核算方法来解决。事业单位不计算盈亏,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少单位没有树立使用固定资产要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意识,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这些单位只注重向上级打报告伸手要钱购置资产,却不重视资产的管理和合理使用,不重视挖掘资产潜力,提高设备利用率,以至于账实不符,家底不清,损坏丢失,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不少事业单位一方面经费紧缺,另一方面又各自为政,贪大求新,重复购置,低效使用,不能统筹安排,调剂余缺,物尽其用。笔者建议建立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效益,节约投资,全面反映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服务过程中的损耗,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积累固定资产更新资金,促进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地发展。事业单位可参照企业的做法,定期对固定资产按照原值和使用年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通过计提折旧来解决,取消按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的做法,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采取提取折旧的方法后,购置时不再列入当期的“事业支出”;提取折旧时,需要在“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下面增设“折旧费”三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或“经营支出——折旧费”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四、关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制度》规定,事业单位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等记账。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支付租金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同时,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这样处理存在的问题是,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实际上是分期付款购置固定资产,但其账户的对应关系与其他购置固定资产所形成的账户对应关系(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资金”)不同,使人难以按设备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等一次性计价入账。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是分期支付的,固定基金随着租金的支付而相应增加,不同于固定资产按协议价一次性入账,并且每期支付的租金中仅包括了固定资产买价的分期付款部分、出租企业垫付资金的利息、以及出租时收取的手续费等,而不包括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发生的运杂费、安装费等。因此,“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科目的金额不相等,虚减了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上占用的基金。笔者建议:事业单位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应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按支付的运杂费、安装费等,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支付租金时,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五、关于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 《制度》规定,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应按评估或合同、协议确认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按账面原价,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empirenews.page--]这样处理存在的问题一是投出固定资产的“评估价或合同、协议确认的价值”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没有得到反映;二是同是对外投资业务,但投出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与投出材料、无形资产、货币资金等的账务处理不一致。笔者建议:第一,按评估或合同、协议确认的价值与已提折旧,借记“对外投资”和“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值,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借贷差额借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第二,按固定资产净值,借记“事业基金—— 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这样,既与事业单位其他情况下的投资处理一致,也与企业会计投资的处理类似,易于理解,同时也清楚地反映了因投资引起的基金之间的相互转移,充分反映了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征。
六、关于固定资产的清理 《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因出售、报废或毁损等原因减少时,直接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取得的价款、变价收入和清理费用直接列入“专用基金”科目中的“修购基金”。这样处理不能综合反映固定资产清理中的支出和收入以及清理后的净损溢。笔者建议:增设“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账务处理为:(一)事业单位出售、报废和毁损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按清理固定资产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 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值贷记“固定资产”科目。(二)发生清理费用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三)发生变价收入或应取得赔偿时,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四)固定资产清理后发生的净收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专用基金”科目;反之发生的净损失借记“专用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七、关于运用国有固定资产进行发包、出租、联营等形式进行的创收 事业单位运用国有固定资产,采取发包、出租、联营或划拨独立核算的附属经济实体等形式进行营利活动的,必须按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并履行价值确认的批准手续。其中,属于机构改革(如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划出的资产,经评估和批准后,作为无偿调出的固定资产来处理,借记“事业基金——无偿调出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事业单位对附属企业实体一般都采用承包、承租等经营方式,划转给附属单位从事营利活动的固定资产、向其他单位或个人发包、出租的固定资产,应当一视同仁地在事业单位的账上统一核算,不能做无偿划拨处理;事业单位与其他单位联营转出的固定资产,应视为对外投资;事业单位接受外单位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应当按固定资产的原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评估确认的价值(并非双方协议价)贷记“事业基金——投资转入”科目,按固定资产原值减去评估价的差额,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八、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 《制度》规定,资产负债中列示的“固定资产”和“规定基金”两个项目,在报表只能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原值和相关固定基金,使事业单位资产和净资产的信息不实,报表使用者无法了解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empirenews.page--]笔者建议:在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项目下增设“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四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