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
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
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卫生统计资料,在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首位。我国病毒性肝炎的平均发病率约为100/10万,即每年新发生的机型病毒性肝炎约120万例,其中50%为甲型,25%为乙型,5%丙型,10%为戊型,另10%为非甲~戊型。
我国一般人群的康甲型肝炎(甲肝)病毒抗体(抗-HAV)流行率为80.9%,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差异较大,江苏省最低,为48.4%;贵州省最高,为85.4%。即使在同一个省得不同地区,抗-KAV流行率也有差异,一般农村高于城市,社会经济水平低的地区高于社会经济水平高的地区,提示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卫生是影响甲肝流行的重要因素。甲肝的预防主要包括:接种疫苗、免疫球蛋白预防、加强健康教育、注意个人卫生、疾病监测及控制爆发等。
根据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一般人群的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9.7%,估计约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HBV)。慢性肝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6%和24.9/10万,据此推算,全国约有2000万例慢性肝病患者,每年约30万人死于慢性肝病。肝癌的死亡率为14.8/10万,每年因肝癌死亡约18万例。
为了预防HBV感染,我国采取了以下措施:①献血员筛查;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③加强健康教育;④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HepB);⑤学龄前儿童及高危人群HepB免疫。
国产乙肝血源疫苗以1986年正式生产。1992年国产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乙肝疫苗被批准试正式生产。1996年从美国引进的、分别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广东省深圳康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被批准正式生产,年产量为6000万支,可满足新生儿免疫的需要。因此,卫生部决定自1998年6月30日起停止生产乙肝血源疫苗,并于2000年起体制使用该疫苗。
我国卫生部于1992年将HepB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于2002年正式纳入计划免疫,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HepB。根据1999年对31个省3岁以下儿童调查结果表明,城市12月龄以下儿童的HepB覆盖率为88.5%,农村俄日62.7%。免疫儿童的HepB保护率为93.0(95%可信限为92.1!94.0%),接种组儿童的HBs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分别为1.9%和50.9%,未接种组儿童分别为16.7%和33.3%。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报告,疫苗免疫后15年,接种组儿童的HepB保护率仍高达88.6%。
我国一般人群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流传率为3.2%,估计约3800万人携带HCV。感染HCV后,约50%~80%可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V可分为6哥狐妖基因型,我国多数为1b型,其次为2和3型。HCV主要经过血和血制品传播。但在丙肝病人中,仅50%~60%有经血暴露史,提示可能存在性、母婴或家庭内传播。
在HBV携带者中,约1%同时携带丁型肝炎病毒(HDV),估计我国约有HDV携带者1200万人。但在HepB免疫后,HDV流行率呈下降趋势。
我国11个省报告有戊型肝炎(戊肝)流行,其中5次为水型流行,6次为食物型爆发。戊肝除发生流行或爆发外,还存在散发性戊肝急性散发性戊肝对我国17个城市共计2548例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各地均有戊肝存在,但不平衡,最低为廊坊市,占3.4%,最高为福州市,占26.3%,平均为9.7%。
戊肝具有下列流行病学特点:①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污染的水、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但水型流行较为多见;②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于潜伏期末和急性期早期粪便排出病毒量最高,传染性最强;③发病与年龄有关,幼年时感染戊型肝炎病毒(HEV)多为亚临床型,青壮年时期感染HEV多为临床型,因此,在戊肝流行时,青壮年发病率高,儿童和老年人发病率低;④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主要与男性感染HEV机会多有关;⑤多为急性发病,一般不发展成慢性;⑥病死率较其它各型病毒性肝炎高,尤其是孕妇,其病死率可高达21%;⑦发病有明显季节性流行多发生于预计或洪水后;⑧病后有一定免疫力,但免疫持续时间较短,因此年幼时感染HEV后获得移动免疫力,到青壮年时期免疫力下降,可再次感染而发病。
HEV可分8个基因型,我国主要是1型和4型。对从我国19哥城市分离的98株散发性HEV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其中62株(63.3%)为1型,36株(36.7%)为4型,提示1型是我国优势流行株。
至今,戊肝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唯一可行的是预防。因此,戊肝疫苗的研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HEV尚不能组织培养,从而阻碍了HEV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的研制。目前主要是研制HEV基因重组蛋白疫苗、重组戊肝病毒样颗粒(Rhev vlpS)疫苗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疫苗等。这些疫苗大部分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仅杆状病毒表达的HEV基因重组壳蛋白(分子量为55kD)疫苗已在美国通过I期临场实验,经88名美国志愿者实验证明,该疫苗安全,并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尔后,在尼泊尔又进行了I期临床试验,将44名志愿者分为2组,于0、1、6个月时分别注射5µ或20µ疫苗,注射后军无严重不良反应。在免疫后第2个月,44名志愿者中,有43明血清抗戊肝病毒抗体(抗-HEV)阳转;至第7个月时,所有44名志愿者的血清抗-HEV均阳性。该疫苗将在尼泊尔进行Ⅱ和Ⅲ期临床试验。
提高边缘贫困地区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策略探索 1
乙型肝炎(乙肝)的危害
病毒性肝炎在全球范围内和在中国都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全球约有3亿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携带者,每年有75万人死于乙肝。中国的HBV携带者超过1亿(占总人口的9.7%),占全球HBV携带者的1/3.中国现患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2000万人,每年约有28万人死于HBV高南然相关疾病。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乙肝发病率较高,其造成的疾病负担十分沉重,每年用于肝炎和肝病的直接医疗费用高达1000多亿元。
预防HBV在中国传播
由于中国乙肝病毒膜(HBeAg)流行率较高,中国慢性HBV感染者中有很大比例(30%~35%)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的,即感染HBV的母亲传染给婴儿。婴儿出生后24h内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可以预防母婴传播HBV。中国卫生部于1992年建议为儿童提供常规乙肝疫苗接种,为预防母婴传播,首针乙肝疫苗在儿童出生后24h内接种。然而,在农村一些没有通电的地区,在家分娩率较高的乡村,保障首针及时接种十分困难。这些婴儿大多在出生1~2个月才能接种到首针乙肝疫苗。1999年群过接种率调查结果显示,在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中,只有50%儿童在出生后48h内接种了乙肝疫苗。在家出生的儿童中,只有21%能够及时接种到首针乙肝疫苗。首针接种延误的因素包括在家分娩或居住在山区。许多地区≥2个月冷链才运转1次(即提供1次计划免疫接种服务),村级使用冷藏包保存疫苗,乙肝疫苗在建议储存温度下(2~8℃)只可以保存几天。在非冷链运转时间,在家出生的儿童家长可以带儿童代乡卫生院接种疫苗,而居住在边缘地区的家庭则很难做到这一点。
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策略探讨——在冷链外存放使用乙肝疫苗
3.1 冷冻对乙肝疫苗的影响
与麻疹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不同,乙肝疫苗是一种对冷敏感的疫苗。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乙肝疫苗不能冷冻,就不能使用。这是因为冷冻购的疫苗,其疫苗效力和保护性免疫原性会下降。尽管疫苗说明书也强调疫苗储存温度为2~8℃,但经常初夏拿在冷链储存过程中育苗杯冷冻的现象。最近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匈牙利、马来西亚、蒙古国、巴基斯坦、英国、美国、印度尼西亚以及其它国家开展的一些研究显示,在疫苗运输过程的许多环节中都出现乙肝疫苗被冷冻的现象。在印度尼西亚的烟具显示,安装常规冷链运转过程,有75%的乙肝疫苗层级被暴露在0℃以下。乙肝疫苗暴露在冷冻环境多数发生在疫苗存放冰衬冰箱和普通冰箱的时候。
3.2
乙肝疫苗的热稳定性
许多研究显示,乙肝疫苗具有热稳定性。疫苗在37℃下可以存放6个月,在动物模型中,只损失极少的免疫效力。在免疫效力对照研究中,给成人分别接种在37℃下储存1周和1个月的疫苗,其产生的免疫效力与接种在2~8℃下储存的疫苗所产生的免疫效力相同。有两项现场研究曾为儿童接种储存于常温下的乙肝疫苗。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的研究中,为1组新生儿接种在室温环境中存放<3个月的乙肝疫苗,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分别在2月龄和4月龄接种。对照组儿童的接种程序与这组儿童相同,但不同的是乙肝疫苗始终存放在冷链条件下。监测这两组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转率,测定他们对疫苗的反应。两组儿童抗体阳转率相似。在印度尼西亚农目岛的研究中,乙肝疫苗存放在接生员的家中,疫苗在常温环境中存储<1个月。1组儿童接种存放于冷链条件下得乙肝疫苗,另1组儿童接种存放于常温环境中德乙肝疫苗。两组儿童免疫效果(血清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水平)相同。对在接种点常温(平均27℃,范围是25~32℃)存放1个月的乙肝疫苗进行疫苗效价检测,记过显示,与存放在冷链系统中的疫苗效价相比只降低了1%。
印度尼西亚龙目岛的研究中,在疫苗包装上使用李疫苗温度指示标签(VVM),以监测疫苗是否曾暴露于过热温度。VVM是一种体积小,对温度敏感的指示剂,它可以贴在装有疫苗的小瓶子上。如果疫苗暴露于热环境时间过长,VVM会改变颜色,这样为疫苗在冷链外使用提供了一个额外的保障措施。VVM同疫苗的热稳定性保持一致,它在高温下比在低温下更容易变色,同时它提示疫苗是否可以使用。在一般温室环境下(20~25℃)乙肝疫苗和VVM可以在几个月内保持在“可以使用”范围内。
3.3 预充式乙肝疫苗(HB-Uniject)在印度尼西亚龙目岛研究中,以及最近印度尼西亚接种乙肝疫苗的工作中,都使用了Uniject注射器,它是一种预充疫苗的自毁型注射器。Uniject由事宜卫生科技组织(PATH)在美国国际发展署卫生技术项目的资助下开发的,现已由Becton Dickinson(BD)公司进行商业生产销售。Uniject注射器有以下优势:
·预装单剂次疫苗,巴证接种剂次正确;简化了购买禾下发的后勤工作。
·使用简单,使不经常接种的卫生工作者(如接生员)也可以使用。
·体积轻巧,运输和下发都方便。
·不可重复使用,使受种者质检感染经血传播疾病的危险降低到最小。符合WHO对自毁型注射器的规定。
在印度尼西亚的研究中,Uniject注射器用于人户接种。注射器下发并放置于接种人员和接生员家中,为在家出生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Uniject注射器被认为比普通注射设备使用更方便、安全和实用。
在中国,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将乙肝疫苗预充于Uniject注射器中(以下称HB-Uniject),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于2002年批准在中国使用HB-Uniject注射器。疫苗在37℃下保持6周不损失疫苗效力。
3.4 提高边缘农村住院分娩率低得地区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策略探讨——冷链外存储使用疫苗,一些国家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策略师利用乙肝疫苗的热稳定性,将疫苗存储于村医或接生员的卫生室,这样在儿童出生时就可以在村级及时接种到乙肝疫苗。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的研究中,使用的是瓶装乙肝疫苗。在印度尼西亚龙目岛的研究中使用的是预充式单剂次乙肝疫苗的一次性注射器(Uniject)。
在隆安县和龙目岛的研究中,首针及时接种率都达到较高水平。隆安县>80%的儿童在家出生,龙目岛>90%的儿童家中出生。调查结果说明,由村医和接生员在家中或卫生室保存疫苗,可以在住院分娩率低得地区,使儿童在出生时接种到乙肝疫苗。
由于在家分娩比例较高,末级冷链存储条件不足,印度尼西亚采取一项措施,全国常规在村级常温下运输和使用乙肝疫苗(贴有VVM的HB-Uniject)为新生儿接种。这项措施已经实施3年,通过这种策略,2003年大约500万新生儿及时接种到首针乙肝疫苗。
在200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hina CDC)向各省下发了《遗憾疫苗儿童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试行)》。在此回城中指出,为提高新生儿的遗憾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在无冰箱的地区,遗憾疫苗在无VVM情况下,可存放在避光阴凉处,存放<1个月(南方)或<2个月(北京)、2002年12月,WHO下发了《开始使用疫苗温度指标标签》。在这个文件中规定,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在有VVM的情况下可以在常规免疫中德冷链外使用。
为了评价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策略的可行性,目前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牵头在湖南省桑植、龙山、凤凰县开展提高乙肝疫苗首针技术接种率的研究项目。项目比较3种策略对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影响。第1种策略师标准乙肝疫苗接种策略;在冷链的条件下,使用瓶装乙肝疫苗,在冷链运转周期中,各接种点用装有冰排的冷藏包存放疫苗。冷链运转周期(每月运转)中未使用完的疫苗不再使用。第2种策略:将瓶装疫苗在冷链条件下运送到村卫生室,村医根据预产期,将在村卫生室存放≥1个月用量的乙肝疫苗,及时为新生儿接种。第3种策略:疫苗下发形式与第2种策略相同,村医将存放和使用HB-Uniject疫苗,及时为新生儿接种。为保证存放在室温条件下的疫苗质量,在疫苗包装上都贴上VVM。以检测疫苗暴露于热源的程度和时间,防止疫苗暴露于过热环境中。为评价不同策略的效果,项目开展接种率调查和血清学调查,了解项目实施前后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以及实施干预后人群接种疫苗的免疫效果。与此同时,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还在海南省开展乙肝疫苗冷链外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此研究将比较儿童接种在常温下存放1个月的乙肝疫苗与接种在冷链条件下存放的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同时评价在冷链外存放使用乙肝疫苗对提高乙肝疫苗首针急哦手接种率的影响。结论
对于中国,以及东南亚的许多类似的乙肝高发国家来说,及时届中国首针乙肝疫苗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由母婴传播而感染HBV的婴幼儿,有90%在青壮年期发展成为慢性肝炎、肝癌和肝硬化。这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以往的研究表明,如果婴儿在出生后7d内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并完成3针全程免疫,则比推迟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出生后>7d)的婴儿的HBV携带率降低50%。
在边远山区,由于小童和经济等原因造成住院分娩率较低,有些边远乡村仅能达到10%。在这些地区,由于冷链运转期间,新生儿无法得到及时接种。根据目前中国的国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为所有村都配备冰箱等冷链设备,也并非所有的村都负担得起冷链的维护费用。利用应疫苗的热稳定性,在村医或接生员家中存放一定数量的疫苗,为在家分娩的儿童及时进行接种的策略为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提供了保障。在冷链外存放疫苗,避免了乙肝疫苗因暴露于冷冻环境而丧失免疫原性的危险,降低了儿童接种无效疫苗的可能性。这里所说的冷链外存放疫苗是在村级,疫苗在从生产厂家运输到村级之前,仍然需要在冷链条件下进行储运。同时使用预充式乙肝疫苗,方便携带,防止不安全注射,防止错误接种疫苗事故的发生,为村医上门接种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办法。
在边远贫困山区、住院分娩率较低的农村地区采用在村卫生室或接生员家中,在常温环境中,根据预产期预先存放一定数量的乙肝疫苗,在儿童出生后24h内及时接种,可以大大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从而降低人群HBV携带率,减少慢性肝病的发病率。
第二篇: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病人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病因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目前已被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分别写作HAV、HBV、HCV、HDV、HEV,除乙型肝炎病毒为DNA病毒外,其余均为RNA病毒。己型肝炎曾有报道,但至今病原分离未成功。近年报道,属于黄病毒的庚肝病毒和单链DNA的TTV与人类肝炎的关系尚存在争议。
临床表现
1.急性肝炎
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潜伏期在15~45天之间,平均25天,总病程2~4个月。
(1)黄疸前期 有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部不适、肝区痛、尿色逐渐加深,本期持续平均5~7天。
(2)黄疸期 热退,巩膜、皮肤黄染,黄疸出现而自觉症状有所好转,肝大伴压痛、叩击痛,部分患者轻度脾大,本期2~6周。
(3)恢复期 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恢复正常,肝功能逐渐恢复,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
2.慢性肝炎
既往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或急性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而目前仍有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常见症状为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肝区不适或疼痛、腹胀、低热,体征为面色晦暗、巩膜黄染、可有蜘蛛痣或肝掌、肝大、质地中等或充实感,有叩痛,脾大严重者,可有黄疸加深、腹腔积液、下肢水肿、出血倾向及肝性脑病,根据肝损害程度临床可分为:
(1)轻度 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体征,但生化指标仅1~2项轻度异常者。
(2)中度 症状、体征,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者。肝功能有异常改变。
(3)重度 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便溏等,可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或肝脾肿大,而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脉高压症者。实验室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减低或A/G比例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凡白蛋白≤32g/L,胆红素>85.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40%,三项检测中有一项者,即可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
3.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 起病急,进展快,黄疸深,肝脏小。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出血倾向明显并可出现肝臭、腹腔积液、肝肾综合征、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而排除其他原因者,胆固醇低,肝功能明显异常。
(2)亚急性重型肝炎 在起病10天以后,仍有极度乏力、纳差、重度黄疸(胆红素>171μmol/L)、腹胀并腹腔积液形成,多有明显出血现象,一般肝缩小不突出,肝性脑病多见于后期肝功能严重损害:血清ALT升高或升高不明显,而总胆红素明显升高即:胆酶分离,A/G比例倒置,丙种球蛋白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40%。
(3)慢性重型肝炎 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或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史,影像学、腹腔镜检查或肝穿刺支持慢性肝炎表现者,并出现亚急性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为慢性重型肝炎。
4.淤胆型肝炎
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有明显肝大、皮肤瘙痒、大便色浅,血清碱性磷酸酶、γ-转肽酶、胆固醇均有明显增高,黄疸深,胆红素升高以直接增高为主,转氨酶上升幅度小,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正常。较轻的临床症状和深度黄疸不相平行为其特点。
5.肝炎后肝硬化
早期肝硬化必须依靠病理诊断、超声和CT检查等,腹腔镜检查最有参考价值。临床诊断肝硬化,指慢性肝炎病人有门脉高压表现,如腹壁及食管静脉曲张,腹腔积液、肝脏缩小,脾大,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增宽,且排除其他原因能引起门脉高压者,依肝炎活动程度分为活动性和静止性肝硬化。
检查
1.肝功能检测
(1)血清酶学检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肝细胞中的浓度比血清高104倍,只要有1%肝细胞坏死可使血清浓度升高1倍,急性肝炎阳性率达80%~100%。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心肌中浓度最高,故在判定对肝功能的影响时,首先应排除心脏疾病的影响。AST 80%在肝细胞线粒体内,一般情况下,肝损伤以ALT升高为主,若血清AST明显增高,常表示肝细胞严重坏死。线粒体中AST释放入血,血清转氨酶增高的程度大致与病变严重程度相平行,但重症肝炎时,可出现胆红素不断增高,而转氨酶反而下降,即胆酶分离,提示肝细胞坏死严重。
(2)血清蛋白检测 临床上常把血清蛋白作为肝脏蛋白代谢的生化指标,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有血清白蛋白下降,球蛋白水平升高,且以γ-球蛋白升高为主。
(3)血清胆红素检测 肝脏在胆红素代谢中有摄取转运,结合排泄的功能,肝功损伤致胆红素水平升高,除淤胆型肝炎外,胆红素水平与肝损伤严重程度成正比。
(4)凝血酶原时间(PT)能敏感反应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情况,肝病时PT长短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2.肝炎病毒标志检测
(1)甲型肝炎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HAVIgM阳性可确诊为HAV近期感染,抗-HAV-IgG阳性提示既往感染且已有免疫力。
(2)乙型肝炎 ①HBsAg与抗-HBs:HBsAg阳性示HBV目前处于感染阶段,抗-HBs为免疫保护性抗体阳性示已产生对HBV的免疫力。慢性HBsAg携带者的诊断依据为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HBs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者。②HBeAg与抗-HBe:HBeAg阳性为HBV活跃复制及传染性强的指标,被检血清从HBeAg阳性转变为抗-HBe阳性表示疾病有缓解感染性减弱。③HBcAg与抗-HBc:HBcAg阳性提示存在完整的HBV颗粒直接反应,HBV活跃复制由于检测方法复杂临床少用。抗-HBc为HBV感染的标志,抗-HBc IgM阳性提示处于感染早期,体内有病毒复制。在慢性轻度乙型肝炎和HBsAg携带者中HBsAg、HBeAg和抗-HBc三项均阳性具有高度传染性指标难以阴转。
分子生物学标记:用分子杂交或PCR法检测,血清中HBV DNA阳性,直接反应HBV活跃复制具有传染性。
(3)丙型肝炎 由于血中抗原量太少无法测出,故只能检测抗体抗-HCV为HCV感染标记,不是保护性抗体。用套式反转录PCR法检测,血清HCV-RNA阳性示病毒活跃复制具有传染性。
(4)丁型肝炎 HDV为缺陷病毒,依赖HBsAg才能复制,可表现为HDV-HBV同时感染,HDAg仅在血中出现数天,随之出现IgM型抗-HD、慢性HDV感染抗-HD IgG持续升高,自血清中检出HDV-RNA则是更直接、更特异的诊断方法。
(5)戊型肝炎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抗-HEVIgM抗体,恢复期血清中IgG抗体滴度很低,抗-HEV IgG在血清中持续时间短于1年,故抗-HEV IgM、抗-HEV IgG均可作为HEV近期感染指标。
(6)庚型肝炎 RT-PCR技术可检测HGV RNA,是HGV早期诊断和监测病毒血症的有效方法,抗-HGV的IgM和IgG抗体目前尚未成熟,存在检出率低且与RT-PCR结果不相符等特点。
3.肝穿活组织检查
是诊断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指标,亦是诊断早期肝硬化的确切证据,但因为系创伤性检查尚不能普及亦不作为首选。
4.超声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超声检查应用非常广泛,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指标,已明确并可帮助肝硬化与肝癌及黄疸的鉴别。CT检查亦对上述诊断有重要价值。
诊断
根据以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
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动期,需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合理营养、保证热量、蛋白质、维生素供给,严禁饮酒,恢复期应逐渐增加活动。慢性肝炎静止期,可做力所能及的工作,重型肝炎要绝对卧床,尽量减少饮食中蛋白质,保证热量、维生素,可输人血白蛋白或新鲜血浆,维持水电解质平稳。
2.抗病毒治疗
急性肝炎一般不用抗病毒治疗。仅在急性丙型肝炎时提倡早期应用干扰素防止慢性化,而慢性病毒性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①干扰素:重组DNA白细胞干扰素(IFN-α)可抑制HBV的复制。隔天肌注,连续6个月,仅有30%~50%患者获得较持久的效果。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为干扰素,可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②拉米夫定:是一种合成的二脱氧胞嘧啶核甘类药物,具有抗HBV的作用。口服拉米夫定,血清HBV-DNA水平可明显下降,服药12周HBV-DNA转阴率达90%以上。长期用药可降低ALT,改善肝脏炎症,但HBeAg阴转率仅16%~18%,治疗6个月以上,可发生HBV的变异,但仍可继续服用本药,副作用轻可继续服用1~4年。③泛昔洛韦:是一种鸟苷类药物,它的半衰期长,在细胞内浓度高,可以抑制HBV-DNA的复制。本药副作用轻可与拉米夫定干扰素等合用提高疗效。④其他抗病药物:如阿昔洛韦、阿德福韦、膦甲酸钠等均有一定抑制HBV效果。
3.免疫调节剂
常用的有:①胸腺素α1(日达仙)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重建原发、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的免疫功能。②胸腺素 参与机体的细胞发生免疫反应,诱导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放大T细胞对抗原的反应,调节T细胞各亚群的平衡。③免疫核糖核酸在体内能诱生干扰素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4.导向治疗
新的免疫治疗(如DNA疫苗免疫复合物治疗等)、基因治疗(反义核酸治疗转基因治疗)正在研究中。
5.护肝药物
护肝药:①促肝细胞生长素 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纤维化作用。②水飞蓟宾 有保护和稳定肝细胞膜作用。③甘草酸二铵(甘利欣)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适用于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④腺苷蛋氨酸(思美泰)补充外源性的腺苷蛋氨酸有促进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的作用。
6.中医中药
辨证治疗对改善症状及肝功能有较好疗效,如茵陈、栀子、赤芍、丹参等。
预后
甲型肝炎一般预后良好,慢性乙型肝炎预后差。大多数迁延不愈,少数发展为肝硬化,丙型肝炎较易发生肝硬化及肝癌。
预防
甲型肝炎系由摄取甲型肝炎病毒污染食物而感染,故流行率很大程度取决于该地的环境卫生状况、传播程度与生活经济条件和卫生知识水平密切相关。乙型肝炎病毒最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因而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是母婴垂直传播和医源性感染,预防措施为:
1.管理传染源
对急性甲型肝炎患者进行隔离至传染性消失,慢性肝炎及无症状、HBV、HCV携带者应禁止献血及从事饮食幼托等工作,对HBV标志阳性肝病患者,要依其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别进行治疗和管理指导。
2.切断传播途径
甲、戊型肝炎重点防止粪-口传播,加强水源保护食品及个人卫生,加强粪便管理。乙、丙、丁、型肝炎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体液传播,加强献血员筛选,严格掌握输血及血制品应用,如发现或怀疑有伤口或针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时,可应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器介入性检查治疗,器械应严格消毒控制母婴传播。
3.保护易感人群
人工免疫特别是主动免疫为预防肝炎的根本措施,然而有些肝炎病毒(如HCV)因基因异质性,迄今尚无可广泛应用的疫苗。甲肝疫苗已开始应用,乙肝疫苗已在我国推广取得较好的效果,对HBsAg、HBe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于出生24小时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同时接种一次乙肝疫苗,于出生后1个月再注射HBIG和疫苗。
对病毒性肝炎要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及早处理,以防止流行。
第三篇:病毒性肝炎教案
项目二 病毒性肝炎
(一)教案首页
本次课标题:病毒性肝炎
(一)学时 2 教 学 目 的
1、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熟悉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辅助检查
3、了解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素质目标
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能运用所学知识能正确接待患者并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 1.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3.具有博大爱心和高度责任心。
4.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能力训练任务与案例 任务1: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任务2:分析案例中患者,能正确接待患者
任务3:熟悉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辅助检查
任务4:能运用所学知识能正确接待患者并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 重点: 1.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难点: 1.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
解决方案: 从临床案例入手,引出本次工作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提问式、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资源 教材《内科护理学》、《内科学》
课程网站教学资源:习题、作业、课件、课程录像等
课后记 课堂中同学们对乙肝五对半的检查指征十分感兴趣,学习气氛浓厚,已初步掌握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及其实验室指征。希望能将该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
病毒性肝炎
(一)教学过程设
本单元课程教学总计
(时间:
90分钟)【步骤一】内容引入,案例导入
(时间:
5分钟)演示病例1:患者男性,24岁,发热、尿黄、皮肤巩膜黄染 6天入院。患者于6天前受凉后发热,头痛、咽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胀痛及右上腹隐痛,伴尿黄,渐呈浓茶样。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明显黄染,肝肋下1.5cm,质软,压痛。实验室检查:尿胆红素(+),尿胆原(+)。肝功能:TB84μmol/L,DB 60μmol/L,ALT>200u/L。入院诊断:急性肝炎(典型)。
【步骤一】简述讲授病毒性肝炎的概念、病原学
(时间: 10 分钟)教师:1.讲授:自实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我国乙肝感染率已经由过去10%下降到7.4%,按我国人口13亿计算感染人群下降率是非常明显的。这要归功于计划免疫政策的实施,崔然发病率有明显下降,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乙肝发病人数众多,仍不可掉以轻心。因此学习病毒性肝炎的护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概述:
(一)定义:
1、病毒性肝炎:是指多种嗜肝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确定的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共五型。
2、病原体不同行,但临床症状基本相似,以疲乏、无力、食欲不正、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乙型和丙型、丁型易转为慢性。
(二)病原学:
1、甲肝(HA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在体外抵抗力较低,低温下可长期存活,传染性高于HEV,发病有家庭聚集现象。在100℃加热5分钟可使病毒灭活,70%酒精25℃ 3分钟均可有效灭活HAV。
HAV仅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抗HAV-IgM:是诊断HAV急性感染的指标抗HAV-IgG:是保护性抗体,是产生免疫力的标志。
2、乙肝(HBV):血清中抗原抗体的临床意义
1)HBsAg:出现时间:在HBV感染后2~6个月(潜伏期),持续时间:急性自限性肝炎,6个月内可消失;慢性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可持续阳性。
抗—HBs:为保护性抗体,期出现标志着HBV感染进入恢复期,对HBV再感染有免疫力。但对不同亚型HBV 保护力不完全。
2)HBeAg: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
抗-)HBe:出现时间:随着)HbeAg消失而出现。
3)HbcAg:主要存在于HBV感染的肝细胞内或者DANE颗粒核心中,到血液中被降解为HbeAg。
抗-HBc:抗-HBc-lgM:是HBV近期感染或者慢性感染者病毒活动的标志,抗-HBc-lgG:凡有过HBV感染者均可阳性。
4)HBV DNA:是病毒复制和有传染性最直接的证据。
3、丙肝:
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丙肝患者和慢性丙肝携带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输血、血透、注射、针刺等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HCV感染的母亲所生婴儿感染率高。
4、简述丁戊肝炎的病原学
学生:思考并理解乙肝(HBV):血清中抗原抗体的临床意义
【步骤二】任务一: 理解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
(时间:30 分钟)教师:
二、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较复杂,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疾病的机制也不尽相同。
1、甲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分别由HAV和HEV感染引起,HAV/HEV经口进入体内后,经肠道进入血流并到达肝脏,随后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并出现粪便中。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是肝脏。HAV引起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HAV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肝脏损害是HAV感染肝细胞的免疫病理反应所引起的;戊型肝炎早期肝脏的炎症主要有HEV直接致细胞病变,而在病毒清除期肝细胞的病变主要由HEV诱导的免疫反应引起。
2、乙肝病毒对肝脏的损害机制较复杂,多数学者认为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免疫应答介导肝细胞坏死及炎症,其中细胞毒性T细胞(CTL)通过溶细胞机制及非溶细胞机制造成肝脏的病变;其实CTL直接造成肝细胞损伤仅占肝细胞病变的一小部分,而细胞因子如TNF-α及细胞凋亡信号Fas/FasL的激活起很大作用。TNF-α及INF-γ在免疫清除病毒中起重要作用。另外NK细胞及NKT细胞的溶细胞机制也起协同作用。
3、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复杂,其发生、发展及转归取决于病毒和机体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其中HCV抗原特异性CTL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凋亡是丙肝肝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此外,调节性T细胞也参与整个疾病过程。学生:理解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
【步骤三】任务二:重点熟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时间:20分钟)教师:
三、临床表现:
虽然五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不同,但临床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病程有所不同,病程在6月之内的为急性肝炎,病程超过6月者为慢性肝炎,其中
1、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只表现为急性肝炎
2、乙型 丙型 丁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呈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的表现,并有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可能。需注意,由于病毒感染的潜隐性,对于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即使患者不能提供6月以上的病史,也不一定能排除慢性肝炎的可能。
⑴急性肝炎:患者在近期内出现、持续几天以上但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肝肿大并有压痛、肝区叩击痛,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脾肿大。化验发现血清ALT升高,血清病原学检测阳性。若不伴有胆红素的升高,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若伴有胆红素升高则为急性黄疸型肝炎。
⑵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发病日期不明或虽无肝炎病史,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亦可作出相应诊断。
按照我国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慢性肝炎临床上可分为:
1)轻度(临床症状、体征轻微或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2)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3)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并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静脉高压征者。实验室检查血清ALT和/或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或A/G比值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除前述条件外,凡白蛋白≤32g/L,胆红素大于5倍正常值上限、凝血酶原活动度60%~40%,胆碱酯酶<2500U/L,四项检测中有一项达上述程度者即可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
⑶ 重型肝炎:2000年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给出的定义如下:
① 急性重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它原因者,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黄疸急剧加深。
②亚急性重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天至24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同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黄疸迅速加深,每天上升≥17.1μmol/L或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首先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称脑病型(包括脑水肿、脑疝等);首先出现腹水及其相关症候(包括胸水等)者,称为腹水型。
③慢性重型肝炎:有慢性肝病的基础如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史,或无肝病史及无HBsAg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病体征(如肝掌、蜘蛛痣等)、影像学改变(如脾脏增厚等)及生化检测改变者(如丙种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值下降或倒置),或肝穿检查支持慢性肝炎,并发生重型肝炎的表现。
对于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早、中、晚三期:
1)早期 符合重型肝炎的基本条件,如严重乏力及消化道症状,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凝血酶原活动度≤40%~>30%,或经病理学证实。但未发生明显的脑病,亦未出现腹水。
2)中期 有Ⅱ度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出血倾向(出血点或瘀斑),凝血酶原活动度≤30%~>20%。3)晚期 有难治性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大出血、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等)、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或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脑水肿、凝血酶原活动度≤20%。(4)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皮肤瘙痒,大便灰白,常有明显肝脏肿大,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凝血酶原活动度>60%或应用维生素K肌注后一周可升至60%以上,血清胆汁酸、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胆固醇水平可明显升高,黄疸持续3周以上,并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者,可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上述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慢性淤胆型肝炎。
⑸肝炎肝硬化:是慢性肝炎发展的结果,肝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弥漫性肝纤维化及结节形成,二者必须同时具备,才能诊断。
1)代偿性肝硬化是指早期肝硬化,虽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少或腹胀症状,尚无明显肝功能衰竭表现。可有门静脉高压症,如轻度食管静脉曲张,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2)失代偿性肝硬化是指中晚期肝硬化,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如血清白蛋白<35g/L,A/G35μmol/L,ALT和AST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60%。患者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及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 学生:
1、熟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步骤四】鉴别诊断
(时间: 10 分钟)教师:
五、鉴别诊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是在肝炎临床表现的基础上结合流行病学史,并检测到病毒特异性标志物。
1、甲型肝炎确诊的标记物是抗-HAVIgM阳性,通常在发病后1周左右即可在血清中测出。
2、乙肝肝炎确诊的标记物是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中至少有2-3项阳性(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或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乙肝HBV DNA的载量可反应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肝功能异常程度反应肝脏炎症的活动程度;
3、丙型肝炎确诊的标记物是抗-HCV阳性;
4、戊型肝炎确诊的标记物是抗-HEVIgM抗-HEV 阳性;
5、丁型肝炎确诊的标记物是抗-HDV阳性或HDV 抗原阳性。
病毒性肝炎需与溶血性黄疸、肝外梗阻性黄疸、非嗜肝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所致的肝炎、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疾病相鉴别。学生:掌握所学病毒性肝炎的知识与其他疾病相区别
【步骤五】实验室检查
(时间:10 分钟)教师:
1.血象:急性肝炎,白细胞正常或者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升高
慢性肝炎,肝硬化:后期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可减少
2.肝功能检查
丙氨酸转氨酶
血清ALT升高程度与肝损害程度不平衡。对判定急慢性肝炎有一定的帮助。
门冬氨酸转氨酶:明显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较严重。
3.胆红素测定:血清总胆红素身高水平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直接胆红素占总胆红素比例对判断黄疸性质有帮助。
4、尿二胆: 尿胆素元:急黄肝高峰期或淤胆性肝炎及胆道梗阻时,尿胆元素可阴性。学生:
1、学生思考讨论
2、认真熟记坚持指标
【步骤六】归纳
(时间:2 分钟)教师 知识点
1.重点内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2.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及其发病机制 3.熟记临床实验室指标 学生:
1.学生思考 2.进一步熟练
【步骤七】总结及作业布置
(时间:3 分钟)教师: 1.了解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及其发病机制,重点熟记本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2.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学生:1.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本次课学习内容 2.记录作业
第四篇:病毒性肝炎教案
病毒性肝炎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熟悉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辅助检查。
3、了解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能正确接待患者并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素质目标: 1.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3.具有博大爱心和高度责任心。
4.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时 2 能力训练任务与案例
任务1: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任务2:分析案例中患者,能正确接待患者
任务3:熟悉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辅助检查
任务4:能运用所学知识能正确接待患者并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难点: 1.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
解决方案: 从临床案例入手,引出本次工作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提问式、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资源 :
教材《内科护理学》、《内科学》、课程网站教学资源:习题、作业、课件、课程录像等
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教学总计(时间:
90分钟)
【步骤一】内容引入,案例导入
(时间:
5分钟)演示病例1:患者男性,24岁,发热、尿黄、皮肤巩膜黄染 6天入院。患者于6天前受凉后发热,头痛、咽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胀痛及右上腹隐痛,伴尿黄,渐呈浓茶样。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明显黄染,肝肋下1.5cm,质软,压痛。实验室检查:尿胆红素(+),尿胆原(+)。肝功能:TB84μmol/L,DB 60μmol/L,ALT>200u/L。入院诊断:急性肝炎(典型)。
【步骤一】简述讲授病毒性肝炎的概念、病原学(时间: 10 分钟)
教师:1.讲授:自实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我国乙肝感染率已经由过去10%下降到7.4%,按我国人口13亿计算感染人群下降率是非常明显的。这要归功于计划免疫政策的实施,崔然发病率有明显下降,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乙肝发病人数众多,仍不可掉以轻心。因此学习病毒性肝炎的护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概述:
(一)定义:
1、病毒性肝炎:是指多种嗜肝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确定的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共五型。
2、病原体不同行,但临床症状基本相似,以疲乏、无力、食欲不正、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乙型和丙型、丁型易转为慢性。
(二)病原学:
1、甲肝(HA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在体外抵抗力较低,低温下可长期存活,传染性高于HEV,发病有家庭聚集现象。在100℃加热5分钟可使病毒灭活,70%酒精25℃ 3分钟均可有效灭活HAV。
HAV仅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抗HAV-IgM:是诊断HAV急性感染的指标抗HAV-IgG:是保护性抗体,是产生免疫力的标志。
2、乙肝(HBV):血清中抗原抗体的临床意义
1)HBsAg:出现时间:在HBV感染后2~6个月(潜伏期),持续时间:急性自限性肝炎,6个月内可消失;慢性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可持续阳性。抗—HBs:为保护性抗体,期出现标志着HBV感染进入恢复期,对HBV再感染有免疫力。但对不同亚型HBV 保护力不完全。
2)HBeAg: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
抗-)HBe:出现时间:随着)HbeAg消失而出现。
3)HbcAg:主要存在于HBV感染的肝细胞内或者DANE颗粒核心中,到血液中被降解为HbeAg。
抗-HBc:抗-HBc-lgM:是HBV近期感染或者慢性感染者病毒活动的标志,抗-HBc-lgG:凡有过HBV感染者均可阳性。
4)HBV DNA:是病毒复制和有传染性最直接的证据。
3、丙肝:
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丙肝患者和慢性丙肝携带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输血、血透、注射、针刺等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HCV感染的母亲所生婴儿感染率高。
4、简述丁戊肝炎的病原学
学生:思考并理解乙肝(HBV):血清中抗原抗体的临床意义 【步骤二】任务一: 理解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时间:30 分钟)教师:
二、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较复杂,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疾病的机制也不尽相同。
1、甲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分别由HAV和HEV感染引起,HAV/HEV经口进入体内后,经肠道进入血流并到达肝脏,随后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并出现粪便中。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是肝脏。HAV引起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HAV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肝脏损害是HAV感染肝细胞的免疫病理反应所引起的;戊型肝炎早期肝脏的炎症主要有HEV直接致细胞病变,而在病毒清除期肝细胞的病变主要由HEV诱导的免疫反应引起。
2、乙肝病毒对肝脏的损害机制较复杂,多数学者认为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免疫应答介导肝细胞坏死及炎症,其中细胞毒性T细胞(CTL)通过溶细胞机制及非溶细胞机制造成肝脏的病变;其实CTL直接造成肝细胞损伤仅占肝细胞病变的一小部分,而细胞因子如TNF-α及细胞凋亡信号Fas/FasL的激活起很大作用。TNF-α及INF-γ在免疫清除病毒中起重要作用。另外NK细胞及NKT细胞的溶细胞机制也起协同作用。
3、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复杂,其发生、发展及转归取决于病毒和机体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其中HCV抗原特异性CTL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凋亡是丙肝肝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此外,调节性T细胞也参与整个疾病过程。学生:理解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
【步骤三】任务二:重点熟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时间:20分钟)教师:
三、临床表现:
虽然五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不同,但临床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病程有所不同,病程在6月之内的为急性肝炎,病程超过6月者为慢性肝炎,其中
1、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只表现为急性肝炎
2、乙型 丙型 丁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呈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的表现,并有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可能。需注意,由于病毒感染的潜隐性,对于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即使患者不能提供6月以上的病史,也不一定能排除慢性肝炎的可能。
⑴急性肝炎:患者在近期内出现、持续几天以上但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肝肿大并有压痛、肝区叩击痛,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脾肿大。化验发现血清ALT升高,血清病原学检测阳性。若不伴有胆红素的升高,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若伴有胆红素升高则为急性黄疸型肝炎。
⑵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发病日期不明或虽无肝炎病史,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亦可作出相应诊断。
按照我国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慢性肝炎临床上可分为:
1)轻度(临床症状、体征轻微或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2)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3)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并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静脉高压征者。实验室检查血清ALT和/或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或A/G比值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除前述条件外,凡白蛋白≤32g/L,胆红素大于5倍正常值上限、凝血酶原活动度60%~40%,胆碱酯酶<2500U/L,四项检测中有一项达上述程度者即可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
⑶ 重型肝炎:2000年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给出的定义如下:
① 急性重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它原因者,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黄疸急剧加深。
②亚急性重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天至24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同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黄疸迅速加深,每天上升≥17.1μmol/L或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首先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称脑病型(包括脑水肿、脑疝等);首先出现腹水及其相关症候(包括胸水等)者,称为腹水型。
③慢性重型肝炎:有慢性肝病的基础如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史,或无肝病史及无HBsAg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病体征(如肝掌、蜘蛛痣等)、影像学改变(如脾脏增厚等)及生化检测改变者(如丙种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值下降或倒置),或肝穿检查支持慢性肝炎,并发生重型肝炎的表现。
对于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早、中、晚三期:
1)早期 符合重型肝炎的基本条件,如严重乏力及消化道症状,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凝血酶原活动度≤40%~>30%,或经病理学证实。但未发生明显的脑病,亦未出现腹水。
2)中期 有Ⅱ度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出血倾向(出血点或瘀斑),凝血酶原活动度≤30%~>20%。
3)晚期 有难治性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大出血、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等)、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或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脑水肿、凝血酶原活动度≤20%。
(4)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皮肤瘙痒,大便灰白,常有明显肝脏肿大,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凝血酶原活动度>60%或应用维生素K肌注后一周可升至60%以上,血清胆汁酸、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胆固醇水平可明显升高,黄疸持续3周以上,并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者,可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上述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慢性淤胆型肝炎。
⑸肝炎肝硬化:是慢性肝炎发展的结果,肝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弥漫性肝纤维化及结节形成,二者必须同时具备,才能诊断。
1)代偿性肝硬化是指早期肝硬化,虽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少或腹胀症状,尚无明显肝功能衰竭表现。可有门静脉高压症,如轻度食管静脉曲张,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2)失代偿性肝硬化是指中晚期肝硬化,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如血清白蛋白<35g/L,A/G35μmol/L,ALT和AST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60%。患者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及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
学生:
1、熟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步骤四】鉴别诊断(时间: 10 分钟)教师:
五、鉴别诊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是在肝炎临床表现的基础上结合流行病学史,并检测到病毒特异性标志物。
1、甲型肝炎确诊的标记物是抗-HAVIgM阳性,通常在发病后1周左右即可在血清中测出。
2、乙肝肝炎确诊的标记物是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中至少有2-3项阳性(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或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乙肝HBV DNA的载量可反应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肝功能异常程度反应肝脏炎症的活动程度;
3、丙型肝炎确诊的标记物是抗-HCV阳性;
4、戊型肝炎确诊的标记物是抗-HEVIgM抗-HEV 阳性;
5、丁型肝炎确诊的标记物是抗-HDV阳性或HDV 抗原阳性。
病毒性肝炎需与溶血性黄疸、肝外梗阻性黄疸、非嗜肝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所致的肝炎、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疾病相鉴别。学生:掌握所学病毒性肝炎的知识与其他疾病相区别
【步骤五】实验室检查(时间:10 分钟)教师:
1.血象:急性肝炎,白细胞正常或者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升高
慢性肝炎,肝硬化:后期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可减少
2.肝功能检查
丙氨酸转氨酶
血清ALT升高程度与肝损害程度不平衡。对判定急慢性肝炎有一定的帮助。
门冬氨酸转氨酶:明显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较严重。
3.胆红素测定:血清总胆红素身高水平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直接胆红素占总胆红素比例对判断黄疸性质有帮助。
4、尿二胆: 尿胆素元:急黄肝高峰期或淤胆性肝炎及胆道梗阻时,尿胆元素可阴性。学生:
1、学生思考讨论
2、认真熟记坚持指标
【步骤六】归纳(时间:2 分钟)教师 知识点
1.重点内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2.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及其发病机制 3.熟记临床实验室指标 学生:
1.学生思考 2.进一步熟练
【步骤七】总结及作业布置
(时间:3 分钟)教师: 1.了解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及其发病机制,重点熟记本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
2.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学生:1.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本次课学习内容 2.记录作业
第五篇:预防病毒性肝炎教案
《预防病毒性肝炎》教学设计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护国中学
龙易
学情分析:
8年级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平时不注意饮食卫生,爱吃路摊上的食品和“三无”食品。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教育。然而五年级的孩子,让他们独立的去了解全部理论知识是有难度的。教材分析:
《预防病毒性肝炎》是疾病预防单元中的一课,这一课主要介绍了与病毒性肝炎有关的知识及预防措施。编者试图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增强预防疾病的意识,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课,能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知道该如何预防病毒性肝炎。教材处理:
在生活中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是甲肝和乙肝,并且甲肝和乙肝传播途径具有典型性,所以对本课教材我进行了删减,着重介绍甲肝和乙肝。为了使学生能全面的认识乙肝,我补充了我国乙肝的现状,以及我国是如何通过疫苗预防乙肝的。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材进行了顺序的调整,先讲病毒性肝炎的危害,再讲传播途径,最后讲预防方法。教学目标:
1、了解病毒性肝炎的种类、症状、危害和传播途径。
2、学会预防病毒性肝炎的常见措施。
3、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了解病毒性肝炎的相关知识。
2、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授课年级:8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用具准备:人体模型、电教设备 教法学法:
1.师讲授法:用通俗易懂的儿童语言讲授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2.资料补充法:用图片,人体模型,视频、收集的小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3.小组讨论法:给出话题学生结合书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讨论,内化知识。
4.辨析判断法: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试题的辨析。教学手段:
1、图片——肝脏图片,正常肝与病毒入侵的肝的对比图片,毛蚶。
2、视频——我国乙肝的现状,健康操。
3、辨析题
4、小资料——上海因生吃毛蚶导致甲肝大流行,我国是如何预防乙肝。这样设计,第一,可以更加具体形象的让学生认识到与肝脏有关的知识,并解释模糊的名词。第二,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第三,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病毒性肝炎。第四,学习新知后,立刻通过辩析判断进行巩固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体会更深。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师:上一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体育锻炼》的知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有关《疾病预防》的知识。今天我们谈到的这个疾病,与我们身体的某个器官有关系。
二、探索新知
(一)认知肝炎的基本常识 1.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认识它吗?(肝脏)
大家对肝脏有哪些了解呢?
肝脏是最主要的造血机器,它还能帮我们排除体内有毒的物质。2.出示模型
师:这是一个人体模型,仔细观察,谁能准确的指出肝脏所在的位置?
师:我们的肝大部分在右边肋骨的下方,小部分在左边肋骨下。
大家都用手来摸摸自己肝脏的位置。
同学们,肝的表面很软很脆,很容易感染病毒。一旦感染到肝炎病毒就会引起肝脏病变,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把这叫做病毒性肝炎。(板书: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全身性的传染病。3.再次出示图片
师:这是一个正常的肝脏,如果有肝炎病毒入侵,就会变成这样。师:说说能看到图片后的感受? 4.了解病毒性肝炎分类
师:医生们根据肝炎病毒的种类,将它们分成了不同类型的肝炎。你们知道病毒性肝炎有哪些种类吗? 5.了解肝炎的临床表现
师: 人一旦得了肝炎身体会有那些症状呢? 师介绍:
局部症状:甲型肝炎一般1周后出现黄疸,表现为尿色发黄和皮肤巩膜黄染。
乙型肝炎皮肤脸色变黄,甚至眼睛,痰都会随之变黄;
全身症状:身体发烧、关节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没有力气,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睡不着觉、睡觉爱做梦,有的时候,全身会肿。
师:看来肝炎的一些症状和普通感冒很相似,当我们出现身体不适时,应该立刻去医院做全面检查。6.观看视频 师:在我国,患肝病的人很多,尤其是乙肝。现在咱们来看看我国现乙肝的发病现状。
师:看完视频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因为乙肝而死亡吗? 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种特效药能治疗肝炎。7.肝炎的传染途径
师:肝炎给人的身体造成了这么大的危害,为了使我们能更健康的成长,我们必须从预防开始.(板书:预防)要预防肝炎,我们首先要去了解这种疾病的传播途径。翻开书14页,仔细阅读“病毒性肝炎的传染途径”,看看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板书: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是怎么传染的?(上海因生吃毛蚶导致甲肝大流行的例子)
乙型肝炎是怎么传染的?(母婴传染)8.辨析判断
与甲型肝炎患者共同进餐。()用消毒不彻底的针头。()与乙肝患者有一般的身体接触,如握手、拥抱。()课间律动:健康操
二、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1、看书学习
师:了解了肝炎的传播途径,我们就可以很好的预防了。书本16页给了我们一些小建议。(板书:预防措施)
师:如果你的周围有人得了肝炎,应该怎样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小组讨论。2.辨析判断
师:你们看这样做对吗?
饭前便后用皂洗手是预防肝炎的好习惯。()放学后经常到校外买5角钱的辣条或吃推车上的臭干子不易被传染肝炎。()要坚持餐具消毒和自带餐具进餐。()
接种疫苗。()3.出示小资料
师:我国如何预防肝炎。
1991年以前我国属乙肝高流行地区,从1992年开始卫生部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从1992年1月1日开始,所有新生儿都要接种乙肝疫苗。2005年6月11日开始为免费接种,经十七年努力,我国由乙肝高流行区变为中等流行地区。乙肝患病率已逐步下降。
三、小结收获,养成良好习惯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只要我们积极行动起来,阻断传播途径,增强体质,讲究卫生,大家都可以少得、不得传染病。板书设计
预防病毒性肝炎
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勤洗手
甲型 经口传播 不乱吃 带餐具 乙型 血液传播 种疫苗 课后反思:
1、有效整合。一节课了解关于肝炎的基本常识,以及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所有知识点融会贯通,使学生在一个全面的系统内对病毒性肝炎有所了解。
2、活动激趣。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新知、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看图片、人体模型、视频和课间律动,还有最为激烈的知识辨析,学生们的积极性都是非常高的,使课堂能轻松而有效。
3、巩固复习。学习新知后,立刻通过情境问答和辩析判断进行巩固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体会更深。
4、爱的教育。教育学生,虽然乙肝很可怕,但我们不能歧视乙肝病者,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