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设计运动场
《设计运动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下第116—117页。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设计运动场,复习巩固比例、面积、体积、周长等知识,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感情目标: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研究和解决问题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合作,自己设计运动场,并解决相关问题。教学难点:学生设计运动场的过程。教学准备:白纸、直尺、圆规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情景导入
课件展示几幅不同地方的运动场图片。
这些都是不同地方的运动场,这几个运动场都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学生汇报。(都有跑道、都是椭圆形,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半圆组成)
这节课我们就来设计运动场。板书:设计运动场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一)绘制运动场平面图
1、看到这个运动场,你认为至少应该知道哪些数据? 汇报: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圆的半径等。
如果学生汇报宽,引导:长方形的宽也可以看作什么? 师:我们怎么来画出它的周长?课件闪耀需要确定的数据的线条。
2、课件出示设计任务:学校要设计一个小型的运动场,运动场共设4条跑道,最内侧跑道的内沿长200米,每条跑条宽1米。根据设计要求,我们主要设计运动场的哪一部分?(跑道)
有哪些信息?(4条跑道,每条宽1米,最内侧跑道的内沿长200米)你觉得我们要设计这个运动场的跑道应该从哪个数据开始思考(200米)
最内侧跑道的内沿长200米”指的是什么?(内圈一圈的长度)这200米由哪几部分组成?(两条长和圆的周长)
运动场主要是由跑道和操场两部分组成的,刚才我们说它的整个形状是椭圆形的,这个椭圆的周长就是跑道的最外侧的外沿。
内侧跑道长200米,也就是里面的椭圆周长是200米。(课件演示)
3、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利用以上信息,如何分配长和半径比较合适?”
学生汇报,并说明分配的理由。教师将各组汇报的数据板书。(1)内圈直道的长度应该是多少比较合适呢?100米行吗?(课件演示)80米呢?(演示)应该选多少比较合适?(50米)
课件演示几种情况。明确:如果长的数据较大,那半径的数据就会较少,那么运动员在过弯道时,不便于加速,如果弯道数据较大,直道数据较小,那么不便于在这个运动场内的直道上设计短跑跑道,也不利于运动员发挥水平,当直道和弯道的长度大致相等时,才能兼顾到以上两方面的问题。
根据刚才分析椭圆的特征,这条50米线的长度可以看成是什么图形边的长度?(长方形的长)
要设计长方形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板书长、宽)宽是多少?(计算)
画半圆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板书直径、圆心)这样我们就可以画出哪一圈的平面图了?要画整个运动场还需要知道什么数据?(课件演示4米)
师: 看来我们要成为设计员,既要考虑到实际生活的需要,还要考虑到美观实用。
4、如果同学们要画出运动场的设计图,你认为分哪几步进行?(课件演示设计步骤:
1、确定合适的比例尺。)
这个运动场的宽度有多少?长呢?量一量绘画纸的长度,估一估比例尺选多少比较合适?(1:500)
第二步呢?(课件演示设计步骤:
2、计算图上距离。)指名口述计算。
(板书计算过程)直径的图上距离:3200× =6.4(厘米)半径的图上距离:6.4÷2=3.2(厘米)
接下来呢?(课件演示设计步骤:
3、画运动场的平面图。)
现在就请同学们用合适的比例尺在最短的时间,画出最美的平面图吧,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自由合作完成。学生展示作品,并介绍设计步骤(再用课件演示)
(二)建造运动场
画的真专业!看样子同学们已经具备了设计师的最基本素质。现在我还要测试一下你们是否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出示课件)
1、这个运动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先求长方形的面积:50×(32+1×4×2)=2000(㎡)再求圆的面积:3.14×(16+1×4)=1256(㎡)运动场的占地面积:2000+1256=3256(㎡)
2、要在这个运动场铺20厘米厚的煤渣,一共需要多少立方米的煤渣呢?
学生计算,指名汇报。20厘米=0.2米 共需煤渣体积:3256×0.2=651.2(㎡)
3、要在4条跑道上铺设塑胶,每平方米价格是17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计算学生汇报思路,明确思路后独立计算。
塑胶跑道的面积。先求直线跑道的面积:50×(1×4)×2=400(㎡)再求圆弧跑道的面积:大圆面积—最里面圆面积=3.14×(16+1×4)—3.14×16=452.16(㎡)
塑胶跑道面积:400+452.16=852.16(㎡)需要的价钱:170×852.16=144867.2(元)
同学们能够出色的解决实际问题,已经具备了当设计师的第二个条件,接下来,还要考验你们的设计能力,准备好了吗?
(三)设计运动场
1、要在这个运动场设计100米的赛跑的起跑线,设计在哪?怎么设计呢?
学生讨论,并在图纸上标出起跑线。
学生汇报。如果出现起跑线都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提示: 如果你站在这个赛场比赛,你会选择哪个跑道?为什么? 每个跑道的长度都相等吗?
如果要使比赛公平,应该怎样设计起跑线?
(根据每个跑道的差,从内圈开始,每个跑道向前移一定的距离。)
到底向前移多长的距离是最公平的呢?(第二道应该在第一道前面的3.14米处)照这样计算,第三道、第四道100米跑的起跑线在哪里?
2、如果是200米赛跑,应该怎样确定各跑道的起跑线?(应该是每个跑道向前移6.28米处)
3、运动场内还可以设计其他什么运动设施?如:小足球场、跳远沙坑、跳高场地等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设计图中设计自己喜欢或是最实用的运动设施。
《设计运动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每天都会看到的运动场作为载体,通过在设计运动场平面图及建造运动场中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周长、面体积、比例尺等知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意识,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回顾整个课堂教学,虽然没有波澜,甚至没有点睛之笔,但我感觉到像这样的常规课实在,特别是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没有压力,学得实在。我想这就是所谓有效的课堂教学吧!
作为整理与复习中的综合应用,“设计运动场”需要综合应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如需要用到比例、面积、体积、周长等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活动包括以下四部分。
(1)提出设计任务。活动开始,教师直接提出设计任务,让学生设计一个小型运动场,并明确要求:共设4条跑道,最内侧跑道的内沿长200m,每条跑道宽1m。以此为起点,引出后面的设计活动。
(2)确定跑道的有关数据,绘制平面图。
设计运动场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教材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确定。教材通过对话的形式呈现了学生讨论合作的结果:①明确跑道的结构:跑道呈椭圆形,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半圆组成。长方形的长是直线跑道的长,宽是两个半圆的直径。②确定数据。长方形的长即直线跑道的长定为50m,由此可以计算出最内侧跑道所在圆的半径约为16m。③绘制跑道的平面图。根据确定的数据,按一定的比例绘制平面图,一方面是设计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复习巩固圆、比例等有关知识。
(3)确定建造运动场的有关问题。
运动场设计好后,接下来需要考虑建造运动场的一些问题。如,运动场要铺多厚的煤渣;跑道上如果铺塑胶的话,需要多少钱;确定100m和200m赛跑的起跑线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到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这部分内容教材以对话和文字呈现形式,提出要考虑的细节和相关问题。(4)完善运动场。
运动场的主体部分设计好后,还可以考虑在其中加设一些其他体育设施。
本节课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利用我们学校正在建设塑胶运动场的机会,课前让学生到工地上去调查访问,收集有关数据,为上课做好准备,课上,我让学生4人一小组,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老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协作解决问题,由于本班学生基础比较差,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显得很吃力,因而我上课时并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然后个别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然后在集体汇报交流中让学生说清楚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讨,让学生体会到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我自认为我的课堂教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不足的是没有很好的利用评价手段促进各小组的学习竞赛,不敢大胆放手,教师引得太多。
第二篇:设计运动场教学反思
设计运动场教学反思
篇一:设计运动场>教学反思
作为整理与复习中的综合应用,“设计运动场”需要综合应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如需要用到比例、面积、体积、周长等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感觉在本节课的处理上有以下成功之处:
一、开门见山 提出问题
活动开始,我直接提出设计任务,让学生设计一个小型运动场,并明确要求:共设4条跑道,最内侧跑道的内沿长200m,每条跑道宽1m。以此为起点,引出后面的设计活动。
二、小组合作 探究问题
此内容共分三步完成:
(1)确定跑道的有关数据,绘制平面图。
设计运动场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教材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确定。教材通过对话的形式呈现了学生讨论合作的结果:①明确跑道的结构:跑道呈椭圆形,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半圆组成。长方形的长是直线跑道的长,宽是两个半圆的直径。②确定数据。长方形的长即直线跑道的长定为50m,由此可以计算出最内侧跑道所在圆的半径约为16m。③绘制跑道的平面图。根据确定的数据,按一定的比例绘制平面图,一方面是设计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复习巩固圆、比例等有关知识。
(2)确定建造运动场的有关问题。
运动场设计好后,接下来需要考虑建造运动场的一些问题。如,运动场要铺多厚的煤渣;跑道上如果铺塑胶的话,需要多少钱;确定100m和200m赛跑的起跑线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到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这部分内容教材以对话和文字呈现形式,提出要考虑的细节和相关问题。
(3)完善运动场。
运动场的主体部分设计好后,还可以考虑在其中加设一些其他体育设施。
以上问题,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汇报交流的时候,我只是对一些关键点进行了强调,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足之处:
学生两极分化相当严重,部分学生还是习惯当观众,不敢大胆发言,把舞台留给那些好孩子。如何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还需要我多思考良策。
篇二:设计运动场教学反思
《设计运动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每天都会看到的运动场作为载体,通过在设计运动场的平面图及建造运动场中。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周长、面积和体积、比例尺等知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意识,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确定起跑线,起点和终点。还有每个跑道的起点的不同,分别在前移多少米的问题。用煤渣铺厚20厘米用多少材料,如果每立方米煤渣170元,共用多少钱的问题,单位的统一。让学生一一解决。然后交流。掌握方式和方法。
回顾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交流互补。同时,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没有压力,学得实在。
篇三:设计运动场教学反思
《设计运动场》是一节综合活动课,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知识的涵盖量很大,包括平面图形、比例尺、体积和面积的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可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提升。为了教学方便,在课前我搜集了一张运动场平面图,上课的时候直接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开始,对整个运动场结构特点学生还是能够理解,也能求出场内面积和周长,后来到了求跑道,问题出现了,这个时候半径是多少?长是多少?宽是多少?许多学生都产生了疑问。我就借助于多媒体,把图形放大,帮助他们理解半径的变化,学生也恍然大悟。我也感觉到多媒体给我们带来的教学帮助《设计运动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每天都会看到的运动场作为载体,通过在设计运动场平面图及建造运动场中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周长、面体积、比例尺等知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意识,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回顾整个课堂教学,虽然没有波澜,甚至没有点睛之笔,但我感觉到像这样的常规课实在,特别是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没有压力,学得实在。我想这就是所谓有效的课堂教学吧!
第三篇:《设计运动场》教学反思
《设计运动场》教学反思
吉林师范大学分院数学教研室周丹
《设计运动场》这节课选自我校数学教研室自编的校本教材,其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每天都会看到的运动场作为载体,通过在设计运动场平面图及建造运动场中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周长、面积等知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即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回顾整个课堂教学,虽然没有波澜,但我感觉到像这样的常规课实在,特别是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没有压力,学得实在。我利用情景创设,同学学校的塑胶运动场,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上,我让学生分小组,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老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协作解决问题。其中加入的德育教育的元素,教育学生要爱护公物。上课时我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讨,让学生体会到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我自认为我的课堂教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比较能够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不足的是没有很好的利用评价手段促进各小组的学习竞赛,不敢大胆放手,教师引得太多,讲授与课件配合时间上出现问题,导致环节与环节的联系上不够顺畅。
第四篇:设计运动场教学反思
《设计运动场》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模式上主要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小组合作教学在我们学校是作为特色进行推行的。这一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最主要的是鉴于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很多学生很难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采用这一模式,可以让学生之间有效地进行互动和交流,让优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争取更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
小组合作,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需要学生讨论完成,真正知识的把握依然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然后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交流,进一步地整合知识、完善知识。就本节课来讲,每一个问题都有很大的难度,单纯的依靠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根本不可能如期完成任务。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最理想的模式就是合作。
本节课主要安排了三个学习任务:一设计运动场,并计算运动场的面积,二计算塑胶跑道的造价,三设计200米跑道的200米和100米的起跑点。问题一:显然学生要分别设计出直道和弯道的具体长度,这一问题作为一个开放题目,学生可以自己自由的设计直道和弯道部分的长度,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时候除了要确定两部分的长度之外,关键要搞清楚当其中一部分确定的时候,另一部分怎样确定。这需要学生能熟练的掌握圆周长的有关知识,即利用直径(半径)求周长,或者利用周长分析直径(半径)。对于中下游学生来讲,没有引导就没有思路,别人一提示可能自己就清晰了。同时,计算运动场的面积,运用的是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分割法,分割后的两部分图形的计算不仅仅是计算量较大,对于分割出的两部分长方形和圆,长方形的宽和圆的直径都是容易出错的地方。这些都需要学生集思广益,相互点拨才可以达成一种正确的认识。所以,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补充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认识,同时在不断的补充和争论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思维,使问题的结论更加准确和明朗。
至于任务二其实是对于问题一的进一步深入,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应该可以想到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即分割为圆环和两个长方形或者用运动场的面积剪掉最内圈的面积。显然,有学生个人来解决,就算是一种方案也要费事费力,还不一定计算出来,多个人同时计算就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还可以取长补短,彼此之间相互借鉴好的方法,起到共同进步的作用。
问题三学生首先要明确的是200米跑道的200米的起跑点为什么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由这个为什么引申出去,学生自然会想到每条跑道的总长度是不一致的。学生会想到分别计算每一条跑道的具体长度再相减,小组之间一定会有学生想到更好地方法,即直接计算弯道部分的差距即可。
所以综上,不论是哪个问题的解答,只有充分利用了小组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才可以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并形成具体的思路和方法,这对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大有帮助的。同时作为课题研究课来讲,强调的首先也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至于计算由于实际生活中的跑道是有具体要求的,数据的设计也不是容易计算的整数,所以本节课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来辅助解决问题。
对于本节课,我还为学生从网上搜集到了国际田联对跑道的具体设计标准,目的在于告诉学生真正的设计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计算那么简单,还需要用到更多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
对于最后部分的作业设计,我依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一来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二来是为了鼓励小组之间的竞争,让最快的小组胜出,让学生体会到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地努力,才能产生强大的解决问题的力量。
总之,就本节课来讲,合作无疑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合作不代表失去了自我,而是为了更好地展示自我。
第五篇:马路不是运动场教学设计
马路不是运动场教学设计
东风54 小学
陈雪飞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23-----2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安全的过马路,学会遵守交通规则.2.认识简单的交通标志.3.知道其他的校园和生活方面的安全小常识.教学重难点:将安全常记心中
教学用具:课件.图片.手抄报.交通标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随着城市和乡村交通的迅速发展,我们不难发现马路越来越宽了,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越来越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小学生可不能在马路上踢球.嬉戏,千万不要把马路当成运动场哟!(出示课题)二.创设情境
找三名学生和老师一起来完成书中的情境园.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园,感知过马路时,我们小学生应该怎么做? 学生讨论后汇总,学生齐读在马路上应该注意的事情。
三.观察课件,说一说上面的小朋友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并认识一些简单的交通标志。
四.作品展示,有请交通安全标志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简单的汇报,学习了这个交
通标志你想对同学们说什么?
五.小游戏.请用笑脸和哭脸来告诉老师你的判断.六.学习其他的安全知识
1.刚才我们学习和展示的都是交通方面的安全知识,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其他的安全知识
值得我们注意和学习,下面有请校园安全手抄报组和警示组进行展示.2.通过这两个组的展示和讲解,谈谈你的感想.3.有请生活安全组的同学进行展示,并说说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七.逃生演练
通过学生课下搜集的资料,先进行理论学习,再来进行实操训练演习.八.唱儿歌,将安全常记心中.九.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棵你收获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更懂得生命的脆弱,学会珍惜生命.将交通安全,学校安全,生活安全常记心中.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先创设一个情境导入,而且将学生参与之中,真正体会到马路不是运动场,再将所学的交通安全进行延伸,分小组进行展示汇报.本节课采用的小组汇报方式比较单一,都是手抄报,画画.可设计的更有趣味性,可穿插视频,让学生来讲解等.还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亲身体会,这样会更有意思,就会使课堂的气氛更活跃.因此,今后的自己在教学中还要多多学习,多多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