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分析框架及其拓展

时间:2019-05-13 17:1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分析框架及其拓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分析框架及其拓展》。

第一篇: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分析框架及其拓展

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分析框架及其拓展 作者:唐爱军 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0401期

摘要:意识形态概念在马克思著作中呈现出不同的内涵,至少有三种属性:认知性、结构性和功能性。通过多重语境的概念释义,挖掘出马克思研究意识形态的分析框架,即科学-意识形态的认识论框架、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结构论框架、阶级利益的功能论框架。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分析框架展开了进一步的扩充或批评。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分析框架对我国当前意识形态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始终关注的理论问题。我们在梳理其意识形态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整体性视域概括出马克思语境中的意识形态概念,并从中透视出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分析框架,以及后人对这个框架的拓展或批评。这些分析框架是我们看待当前意识形态现象的基本理论工具。

一、意识形态的三种概念

(一)认知性概念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起源有“两个传统”:英法唯物主义和德国观念论。特别是在前者的影响下,马克思首先把意识形态当作一个认知性概念。他把以黑格尔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哲学和神学诠释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它们是“从天上降到地上”,走的是一条从思想观念到客观现实的唯心主义道路。马克思把这样的意识形态定性为“虚假意识”。虚假意识是对社会现实的颠倒、歪曲和虚幻的反映。马克思用“照相机隐喻”形象地揭示其本质:“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1-1]作为一个认知性概念,虚假意识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理论学说,它错误地认为思想观念是独立自主的。与虚假意识对立的是“科学”即唯物史观。马克思本人从来没有将自己的学说归结为意识形态,恰恰相反,它是与意识形态对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马克思通过批判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建构了科学的、唯物主义观念学即唯物史观。它主张从物质实践出发理解意识形态,将意识形态归结为意识了的社会存在。

可见,在认识论框架中,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理解为“虚假意识”“唯心史观”。与意识形态对立的概念是“实证科学”、唯物史观。在这个背景下,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宗教和哲学的批判,为科学理解人类思想活动和意识形态提供认识论基础。

(二)结构性概念

梳理马克思著作,我们发现,他基本上是在否定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但也曾在描述意义(中性意义)上使用它。马克思采取了“空间隐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公式)的表述方式,对意识形态进行了结构定位。“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2]马克思描绘出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结构之间的“立体关系”,并揭示了意识形态的社会要素本质:“观念上层建筑”。

研究作为结构性概念的意识形态,就是探讨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之间的因果互动机制、交互作用。第一,经济基础的“观念上层建筑”。作为社会生活的结构性的话语,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反映维度”。这种反映维度既包括否定性要素,也包括肯定性要素。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更为强调的是意识形态与社会经济结构之间的同一性逻辑,而不是差异性逻辑。第二,思想型的国家机器。与经济结构相比,意识形态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更为密切。一方面,国家机器直接规定了意识形态的建构方向和基本内涵。另一方面,意识形态

主动论证和设计国家制度,是关于政治法律制度的国家机器理论。马克思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国家机器的同构性:“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3]第三,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只有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系统才是意识形态。马克思将意识形态与整个社会意识、文化系统进行了“抽离”,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是与个体的、零碎的日常意识、思想和价值观念相区别的。意识形态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观念,在社会思想的传播和影响上占有主导权。其次,它是与被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相区别的。意识形态只限定为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的“反映维度”。

(三)功能性概念

意识形态还是一个功能性概念。这里的“功能”主要是在意识形态主体性机制中呈现的主动建构的权能,特别表现为政治合法化和文化主体塑造等社会政治功能。

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的产生、扩散同阶级关系联系起来。“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4]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取决于和来自于经济条件与阶级关系。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体系,它表达的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统治阶级要通过意识形态对自身权益进行合法性论证。为了发挥合法化功能,它必然采取“虚假意识”的形式。这是因为,意识形态本身表达的是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而为了使自己的特殊利益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它需要“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1-2]。意识形态在表达统治阶级特殊利益的时候是真实的,在表达社会普遍利益的时候才是虚假的。由此可见,虚假意识的存在不仅仅是认识论问题,更有着深刻的阶级根源和利益根源。作为一种虚假意识,意识形态以一种幻想的、虚幻的形式实现了自己的阶级辩护功能。“意识形态以一种幻想的形式代表阶级关系,这些观念并不准确地描述有关阶级的性质与相对地位,而是以赞同统治阶级利益的方式来歪曲这些关系。”[5]马克思认为,只要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与社会普遍利益就存在矛盾,意识形态就要掩盖这一矛盾。两者之间的契合程度越低,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就越多,意识形态的合法化任务就越重。

二、马克思的分析框架及其拓展

通过多重语境的概念释义,我们实际上触及马克思研究意识形态的分析框架。在意识形态理论的流变史中,相关学者对这些框架展开了一系列的拓展或批评。

(一)科学-意识形态的认识论框架

在认识论框架下,意识形态与科学是对立的:一是它与自然科学的对立。“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6]二是它与社会科学的对立。马克思多次讲到,要清算意识形态家的见解,阐明他们的理论学说——历史科学。两分法影响到后来的阿尔都塞。他认为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存在“认识论断裂”,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属于意识形态,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思想属于科学。

科学-意识形态的对立被列宁打破了。列宁将意识形态概念中性化,意识形态并不必然是虚假意识,也可能是科学理论。列宁指出:“一句话,任何思想体系都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可是,任何科学的思想体系(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思想体系)都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7]这里的“思想体系”就是意识形态。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表明,不能简单地把意识形态等同于虚假意识,意识形态也可以是科学:只要它反映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真实反映人们的利益和需要,它就是真实的。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趋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科学的意识形态”。卢卡奇、葛兰西等人都受到列宁的影响。他们都把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看作是科学理论。美国著名意识形态理论批判家古尔德纳也曾指出,意识形态并不局限于虚假意识,它也可以是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话语”。“意识形态作出了对于社会世界的一种诊断并且声称它是真实的。它提供了一幅精确的社会图像并声称(或暗示)它的政治方针就是建立在那个图像的基础之上的。”[8]

毫无疑问,科学-意识形态两分法是青年马克思分析意识形态的基本框架。马克思当年主要任务是清算“意识形态家”的唯心主义,因此,他过多强调了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但马克思同时也指出意识形态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是“正确意识”“理性话语”。当某种统治阶级处于上升时期,它代表社会普遍利益,能够客观反映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趋势,它的意识形态就是“正确意识”。在推翻封建统治的时期,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就包含了真理性因素。

(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结构论框架

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社会结构理论是马克思分析意识形态的根本框架。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勾画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结构关系,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将它明确化。晚年恩格斯又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分析框架。西方学者沿着两种不同路径拓展着这一框架。

一是阿尔都塞彻底的唯物化解释模式。他否弃传统决定论,力图瓦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断裂。他将后者彻底回溯到前者,指出意识形态就是一种物质性存在。“一种意识形态总是存在于某种机器中,存在于这种机器的实践或者各种实践当中。这种存在就是物质的存在。”[9]他从两个方面来说明意识形态的物质性。第一,意识形态不是经济基础的被动的“事后”反映,而是社会再生产的条件。劳动力的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核心条件。劳动力的再生产需要的不仅是它的技能的再生产,同时也包括众人对统治的意识形态的顺从的再生产。在这里,意识形态不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消极因素,经济基础与它的关系也不是决定与被决定关系,而是作为社会再生产与劳动力的再生产之间的多元决定关系。第二,意识形态物化为客观的国家机器。在当今社会,意识形态已经物化为一种客观的行动方式和结构,物化为教堂、工会和学校等国家机器。

二是文化主义研究范式。如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大众主义”、詹姆逊的“文化历史主义”、伊格尔顿的“文化审美主义”。我们以威廉斯为例来说明他们对马克思结构论框架的拓展。第一,批判对“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庸俗化解释。庸俗唯物主义采用的是反映论模式,把“意识及其产物”解读为物质社会过程的“反射”。他反对这种“两阶段论”的解读:先有物质社会生活,然后才形成意识及其产物。第二,强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复杂多元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核心。威廉斯指出,不能把“决定”理解为某种内容被预告、预示和控制,而是指前者对后者设定界限和施加压力。“决定”并不意味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函数”或衍生物。第三,凸显文化意识形态的流动性和自主性。威廉斯用“情感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和“霸权”概念来替代传统意识形态概念。情感结构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实践意识和社会经验。人们对自己的社会生活的感悟和体验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情感结构也是流动的、不断塑造的。而在建筑比喻那里,意识形态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形式”和“结构”。此外,他用“霸权”概念来说明意识形态的自主性和主导性。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人类实践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在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它在建构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和体验模式、社会政治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是不弱于经济权力的文化霸权。

(三)阶级利益的功能论框架

阶级利益论是马克思分析意识形态的核心框架。它将意识形态与一般文化范畴区分开来,突出了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性和利益属性。列宁、卢卡奇和葛兰西等人虽然将意识形态概念

中性化,但并没有突破阶级利益论框架,而是进一步发展了。

西方学者对阶级利益论的批评或“发展”主要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扩大阶级利益和权力统治的分析框架。主要代表人物有乔治·拉伦和汤普森。拉伦指出,马克思的局限性首先在于仅仅在民族国家内部分析阶级统治问题,而没有分析国家之外的阶级对抗问题。“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一方面是阶级压迫和主要劳资矛盾背景之下的批判工具,另一方面是在民族国家内部进行分析的工具,民族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典型场所。”[10]其次,马克思阶级利益论框架只分析阶级统治、阶级利益冲突问题,把意识形态理解为阶级统治的辩护思想体系,忽视了阶级统治之外的权力冲突问题。拉伦的思路与汤普森一样,后者就把意识形态理解为服务于权力关系的意义体系,这种权力关系是包括阶级统治在内的一切不对等的统治关系。因此,拉伦要超越马克思的分析框架,将民族国家之外的、阶级统治之外的性别、民族和种族等领域的统治形式和利益关系都纳入到意识形态分析视野中。

第二种是完全消解阶级利益论框架。主要代表人物有曼海姆和格尔茨。曼海姆指责马克思语境中的意识形态概念是抱有阶级偏见和利益诉求的“特殊的意识形态”,知识社会学就是要抛弃它。格尔茨认为,马克思的利益论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的权力斗争功能,遮蔽了它的广泛社会功能——塑造社会角色、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规范、加强社会认同、缓和社会矛盾等功能。他试图用文化体系的研究框架完全取代阶级利益论的分析框架。一方面,他将意识形态概念泛化,意识形态变成与权力斗争、利益冲突无关的一般文化体系,消解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利益性。另一方面,他将意识形态符号化,意识形态变成一种互动的符号体系,意识形态研究就是分析人的符号的意义。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意识形态不关涉利益斗争,而是人们建构的意义系统,这个系统引导人们对社会的理解。

三、现实启示

我们应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分析框架:既应坚持马克思的根本方法论,也应吸收后人的理论发展。但这些理论发展并不能取代马克思的分析框架,其合理成分只能看成是对这些分析框架的补充。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三大分析框架仍然是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理论遵循。

第一,从认识论框架来看,主流意识形态应当深入到当代中国的现实中去,使得其理论建构越来越具有现实性和合理性。主流意识形态要成为获得民众普遍认同的“理性话语”,至少需要把握中国社会现实的“三大逻辑”。一是中国人自近代以来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逻辑”;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逻辑”;三是人民群众追求富裕生活、自由发展的“理想逻辑”。脱离了这三大逻辑,任何理论说辞都只能是“虚假意识”。一些社会思潮之所以呈现出诸多的片面性和虚假性,就在于它们没能全面地、真实地认识到中国的“社会存在”。

第二,从结构论框架来看,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前提是:以一种辩证的、总体性思维把握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结构关系。首先,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我们的意识形态也要顺应这种结构变化,实现自身的转型。主流意识形态应实现革命话语到建设话语的转变;及时吸纳市场经济中的合理要素,比如自由、平等、个体独立等理念。其次,主流意识形态要对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国家制度进行富有成效的论证与辩护。这是因为,作为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最为紧密,两者呈现一种相互重构的结构性关系。最后,应认识到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搞意识形态多元化;经济层面上承认私有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并不代表取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

第三,从功能论框架来看,在建构上,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必须反映人民利益,契合人民的诉求。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重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毛泽东思想抓住了人民群众要求阶级解放、当家作主这一根本诉求;邓小平理

论回应了人民群众摆脱贫困、追求富裕的愿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构建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顺应了人民群众要求和谐生活、公平正义的新期盼。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围绕中国梦的意识形态创新进一步关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作为意识形态建构和宣传的根本基点。中国梦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的有机统一,但落脚点是人民利益。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1],98[-2].[2]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12-413.[3]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06.[4][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单行本)[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6.[5][英] 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41.[6]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83.[7]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选集:第2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6.[8]Alvin.W.Gouldner.The Dialectic of Ideology and Technology[M].The Seabury Press,1976:31.[9][法] 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陈越,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56.[10][英]乔治·拉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M].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6.(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第二篇:马克思的意识形态问题

意识形态有什么涵义?

雷蒙。高斯(Raymond Geuss)依据意识形态在感情色彩上的差异,把意识形态分为三类: 第一,中性意义(或描述意义)上的意识形态(ideology in the description),人们把它当作一个描述性概念,以分析一定的社会结构与功能,不论真假是非,不做价值判断。现代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常常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既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信仰体系和宗教仪式等,也包括一切精神现象、心理现象、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的综合。

第二,贬义上的意识形态(ideology in the pejorative sense),主要是指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等的“意识形态”概念。它把人类的一切精神思想文学艺术活动都看成是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虚假意识(false consciousness),从而否定它自诩、自命的普遍真理性,揭示它曲解社会存在并进而维护某些特定团体的利益的根本特征。

第三,褒义上的意识形态(ideology in the positive sense),即建设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取得胜利之后,列宁提出“建立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即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和工人处境的思想体系。它是在揭穿虚假意识的基础上,所做的建设性工作。无产阶级之所以急于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是因为意识形态对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至关重要,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掌握了群众,便会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因而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真理性。

曼海姆对意识形态的分类:基于知识社会学的学术背景,曼海姆把意识形态分为两类:一类是特定意识形态(particular ideology),一类是整体意识形态(total ideology)。前者是个别人的观念和表象,目的在于掩饰某些集团的私利;后者是特定历史时期或特定社会团体的意识形态,目的并不在于现实利益的掩饰和遮盖,而在于塑造特定的世界观,确定理论思维的总体架构和主体的认知态度。前者的作用范围是个别人的心理,后者的作用范围是整体化的社会舆论。前者总是对敌对派思想的一部分提出质询,后者则是对其整体提出挑战。前者建立在对各种观念的心理分析的基础上,后者在认识论——本体论的层面上发挥作用。前者重在研究个人行为,后者重在研究集体行为。

根据不同意识形态理论的知识背景和历史发展,把意识形态分为四大类:

1、认识论意义上(epistemological approaches)的意识形态。从历史上看,“意识形态”一词是法国18世纪末启蒙主义思想家们提出来的,他们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也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去把握这个概念。它是建立在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特拉西首创了“意识形态”一词,并赋予其“观念科学”(science of ideas)的意义,认为它的使命在于研究认识的起源与边界、认识的可能性与可靠性等认识论最为基本的问题。

2、社会学意义上(sociological approaches)的意识形态。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就会把它看成是一套在某个特定社会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观念体系,它在社会和谐、社会控制、社会动员方面都能发挥巨大作用。除此之外,意识形态还可以为一个特定的目标、一套特定的价值进行辩护(或进行批判),还可以使一定的政治权力合法化(当然也可以非合法化)。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可能赋予“意识形态”一词以贬义色彩,也可以赋予它中性意义。

3、一般心理学意义上(psychological approaches)的意识形态。把它看作是控制个人情绪的工具。弗洛伊德那里,宗教就是意识形态,认为宗教是人类为了抚慰心灵的创伤而制造的“狗皮膏药”,它虽然治不了病,却能给人提供一种幻觉(illusion),是人类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安宁而制造出来的“虚假意识”。撒顿(Francis X。Sutton)认为意识形态是对心理紧张的一种回应,而心理紧张来源于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社会生活带来了大量难题,每个人都要应付各种各样的难题,每个人在日常性地扮演自己角色的过程中,都面临着相互冲突的需求和莫名其妙的情形。角色塑造了人的行为,也不可避免地使那些扮演角色的人产生了心理的紧张和焦虑。为了消除紧张和焦虑,人需要寻找恰当的“指导原则”(guiding principles)。意识形态就能起这样的作用。

4、文化心理学意义上(psychocultural approaches)的意识形态。狄翁(Leon Dion)把意识形态定义为“具有一定整合性的文化和精神的结构”,是一定价值规范的模式,这个模式既有客观性(文化)又有主观性(精神)。“个人或团体以它为基础设计政治蓝图,以便实现他们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高度评价过的抱负和理想。”格尔茨(Clifford Geerts)对意识形态研究的现状十分不满,他想建立一个更加适当的非价值性的理论框架来处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他从符号和符号行为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试图回答(至少是部分地回答)这样的问题:“各种符号是如何符号化的?它们是如何调停各种意义而不使其相互矛盾的?”其基本假设是:思想是由符号体系的建构与操纵构成的。符号体系,不论是认知性的还是表情性的,都是信息的内在资源。人类生活就是根据符号体系予以模式化的,之所以如此,部分原因在于人类的内在资源十分贫乏。符号体系是感知、判断、操纵世界的非个人性的机制。文化模式,无论是宗教科学还是意识形态,都是一些纲要(programs),它为社会或心理过程的实现提供蓝图。“正是通过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图解性意象的建构,人使自己或好或坏地成为一个政治动物。”总之,意识形态不仅仅是对心理紧张的回应,它还是指导人类政治生活的文化符号体系。窃以为,其意识形态理论,具有浓厚的结构主义的色彩。

意识形态理论得以产生的基本动机是去除意识形态的蒙蔽——‚解蔽‛,并确立科学的观念意识。‚解蔽‛的思想萌芽:柏拉图的‚洞穴说‛,后来培根又提出了‚假相说‛。启蒙运动之所以为启蒙运动,在于它要去除人类信中的愚昧;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也表现在他勇于揭穿谎言并暴露真实的现实关系和现实利益;胡塞尔的精神现象学,主张把支配人们头脑的各种先入之见‚悬置‛起来,以解除精神上的蒙蔽;海德格尔把存在的本真状态理解为‚解蔽状态‛,存在的过程就是不断解蔽的过程。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意识形态的两条理论传统:一条是注重讨论认识真假的认识论传统(从黑格尔、马克思到卢卡奇及一些新近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将意识形态看做幻觉、歪曲和神秘化);另一条是关注意识形态社会功用胜于关注其真实性或非真实性的社会学传统。

在马克思的理论传统中,这两条充满矛盾的不同理论传统似乎得到了同等重要的强调,从而使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呈现出认识论思想和社会学思想互相交叉的复杂状况。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马克思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探讨,是从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开始的。马克思接着黑格尔对精神异化的揭示和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但将对意识领域的异化批判转入对个人所处的物质关系的批判。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借用拖拉西的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但对其意义进行了改造。马克思揭示了意识形态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是与社会的物质生产史、与社会经济制度的不断变革相联系的。不但揭示了意识形态的物质存在基础和存在倾向(‚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而且提出意识本质上是实践的,意识形态的实践用途之一就是生成幻象和神秘,以维持现存的社会秩序或社会结构(“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抽象地讲,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惟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由此可见,马克思这时候的意识形态概念具有以下特征:具有意义的指向性;并没有自身绝对独立的历史“意识形态没有历史”(非历史性、永恒性);本质上受统治阶级思想支配;掩盖或扭曲现实的不公正,并为现实的合理化做有意无意的辩护。但在这里,马克思是辩证看待这个概念的,他似乎认同拿破仑的态度,对意识形态持否定、批判态度,但他也赞同法国意识形态家们对宗教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批判,反对将观念神秘化的倾向。

这里他既有认识论的传统,也从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意识形态的社会学意味的作用。他看到意识形态本质是实践的,具有其物质产生条件。在《形态》中,马克思将“一般意识形态”看成是某种社会为维持自己的存在和运转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现象,属于耸立于社会生产条件之上的“观念上层建筑”。在这里意识形态指的是那些自由漂浮于它们的物质基础之上却否认基础存在的思想观念,是我们应该揭穿和批判的幻象。

但还没有直接指出意识形态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无意识性或结构性),总的来说,认为这是统治阶级有意识的产物。

随后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意识形态的内容被具体化,指的是创建于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之上的各种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他指出了资产阶级形成的基础和矛盾本性,还阐明其演变规律。

1.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及其矛盾本性。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形成依赖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客观发展条件,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这个革命自身是矛盾的:它本来不过是一种社会对抗的形式去代替另一种社会对抗的形式,因而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然而另一方面,它又只有通过广泛地动员群众,组织他们进行革命斗争,才能实现历史发展所必需的反封建变革,因而又需要广泛的群众性。在这一矛盾的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必然具有矛盾的本性:(1)以虚假的形式反映客观现实。在反映和论证反封建的社会变革的客观历史必然性的过程中,由于要把资产阶级特有的、本质上是自私狭隘的阶级利益表达为人民的普遍利益,因而使资产阶级意识在一开始便具有幻想的特征。它使抽象的理性原则作为社会生活的本质,它始终沉浸在自我陶醉中而缺乏真正的自我批评。尽管是一种幻想,它仍然反映了真实的历史过程,即消灭封建制度和建立资产阶级社会的必然性。其幻想的方式中仍然包含了部分真理性的内容,即在推翻封建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它给充满了英雄行为的革命群众提供了‚为了不让自己看见自己的斗争的资产阶级狭隘内容、为了要把自己的热情保持在伟大历史悲剧的高度上所必需的理想、艺术形式和幻想‛。

(2)从历史传统中寻找现实斗争的旗帜。为了模糊现实斗争的阶级实质和真实内容,资产阶级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寻找精神支柱。‚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3)内部结构的矛盾性。意识形态的各种要素(知识和价值、抽象理论和实际策略、思想家和阶级等)都以矛盾的形式组合在一起。

2.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演变规律(1)结构的多元化倾向。在资产阶级革命上升时期,其意识形态的主体(思想家和阶级)还基本一致的话,那么当它转向反革命时,这个主体自身也发生了分裂。‚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和资产阶级自己,代表者和被代表者,都互相疏远了,都不再互相了解了。‛

(2)幻想作用的改变。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其意识形态的幻想具有双重的作用:一方面掩盖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阶级内容,同时,1848年革命表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幻想,已经丧失了革命的思想动力的作用而转变为纯粹的辩护意识。幻想的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其主要攻击目标已经不是封建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它不得不抛弃传统意识形态中的民主性精华。‚资产阶级正确地了解到,它为反对封建制度而锻造出来的各种武器都倒过来朝向它自己了,它所创造的一切教育手段都转过来反对它自己的文明了,它创造的所有的神都离奇了它。它了解到,一切所谓的市民自由和进步机关,都侵犯它的阶级统治,并且既威胁它的社会基础,又威胁它的政治上层,因此这些东西就成了,‘社会主义的’了‛。在这种情况下,当它继续制造美化资本主义的幻想时,就是美化落后、腐朽、反动的事物,因而丧失了任何推动历史的思想动力的作用。

这只有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用阿尔都塞的话说,看到了意识形态的结构性、无声的一面。随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建立和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的深入,他认为意识形态错觉不仅是扭曲的思想观念或“虚假意识”的产物,而且是阶级社会本身物质结构所固有(必然产生)的东西。马克思在19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终写道:“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基础上建立来的新的社会结构观,表明了社会存在的基本图式:从社会生产,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到社会意识形态。这说明马克思已经不再将意识形态简单看成带有贬义色彩的虚假或歪曲幻象,而更重视从唯物史观为意识形态定位,更重视揭示构成意识形态虚假性或歪曲性的社会关系根源。不再纠缠于对意识形态是否真实的追究和批判,而更加重视揭露和消灭造成意识形态虚伪性的真实物质条件。意识形态范畴已经被纳入到马克思的社会政治学和政治经济学框架中(这成为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起点),而意识形态研究也因此发生了真正的转向,即不能只停留在社会学的分析、真与假的揭示上,它更具体地表明观念如何与现实的物质条件相联系,如何遮盖或掩饰现实物质条件,如何用其他形式移置它们,虚假地解决它们的冲突和矛盾,把它们明显地转成一种自然的、不变的、普遍的状态。在这里,马克思将对旧意识形态的批判和政治斗争自然地融合为一体,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同时具有更新认识(认识论)与政治实践(激进改造)的双重意义。

正因为马克思将意识形态纳入到社会生产关系当中去进行讨论,使得意识形态概念不再只代表虚假意识或欺骗意识,而成为构成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的重要概念。

马克思对意识与权力、意识与语言表达之间密切关系的精辟论述,都使得人们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入,直接影响到阿尔都塞等追随者的意识形态观。

此外,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和法学背后所隐蔽的深层意识形态欺骗性进行了更深入的揭示,并论述了艺术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艺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都深化了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

在《资本论》中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思想——三大拜物教的批判,对人类学、东方社会研究和共产主义社会研究中的种种意识形态偏见的批判,对意识形态滞后性的批判都丰富了人们对意识形态范畴的理解。

总而言之,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虚假性和虚假性产生根源的批判,真正奠定了正确理解意识形态范畴的理论线索和理论基础,对后世各派思想家的意识形态理论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马克思既从认识论角度戳穿了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又指明了彻底铲除产生虚假性的社会物质关系的实践道路(“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伊格尔顿说:“‘意识形态’话语经过一定方式的解码和破译之后,将在凸显和沉默以及断裂和内部矛盾中显示出现实物质冲突的印记。”(《历史的政治、哲学、爱欲》)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呈现为一种元批判,即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意识形态的前提加以澄明、加以“去蔽”的彻底批判方式。(俞吾金:《意识形态论》)这种批判为意识形态范畴勾画了两种基本理论线索——认识论的揭露和对现存物质秩序的摧毁,这两条线索都存留在后来者对意识形态的讨论当中。

科学(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对1848年革命中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使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确立了下述信念:科学意识形态同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的结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革命证明无产阶级的自觉意识正在增长,它正在成为革命群众反对封建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的中坚力量和领导者。但是,革命也证明工人阶级并不能自发地形成自觉的阶级意识,不能轻而易举地摆脱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幻想的影响,从而证明了科学的意识形态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意义。阐明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是促使科学意识形态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之必需。

1.无产阶级意识的一般特点:(1)依靠科学和知识,不需要任何幻想。无产阶级意识不需要任何幻想,它只有消灭全部现存社会关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在空前艰巨、十分现实的社会革命任务面前,需要的显然不是空话、幻想,而只能是科学态度和实际行动。因此,无产阶级意识的根本要求是:力求最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各种趋向,以及作为各阶级物质利益的冲突的社会斗争的本质和特点,就是说,它以科学地认识历史过程为前提。(2)不能从过去,而只能从未来吸取前进的力量。无产阶级的意识不需要借助历史传统来提出和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相反,它处处要克服对于过去事物的迷信,以免束缚住自己的手脚。“19世纪的社会革命不能从过去,而只能从未来吸取自己的诗情。它在破除一切对过去的事物的迷信以前,是不能开始实现自身的任务的。从前的革命需要回忆过去的世界历史事件,为的是向自己隐瞒自己的内容。19世纪的革命一定要让死者去埋葬他们自己的死者,为的是自己能弄清自己的内容。”

2.无产阶级自觉意识的形成过程。(1)建立工人阶级政党,对工人群众进行广泛持久的宣传教育。(2)在批判和改造旧世界的同时“自己批评自己”。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关于意识、意识形态学说的基本精神,特别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对意识形态的含义作出了新的阐述。最为重要的是,列宁把马克思作为否定性概念的“意识形态”改铸成为一个描述性概念,使之等同于阶级意识。列宁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领导力量时,不宜再以抽象方式谈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而应该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相对立。列宁对意识形态概念含义的这一转换,“出于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实际斗争的需要,因而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的重要推进和发展”。

第三篇:马克思材料分析

材料分析题(结合所学知识或原理 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1.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历史上的哲学家、思想家有着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Ⅰ 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摘自 《孟子·尽心下》)荀况认为:“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摘自 《荀子·王制》)材料Ⅱ 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则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

(摘自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十六册)

胡适说:英雄人物“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他起个念头,也许可以引起几十年的血战。他也许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摘自《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材料Ⅲ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世界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摘自 黑格尔《历史哲学》、《精神现象学》)

请回答:

(1)材料Ⅰ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2)分别指出材料Ⅱ和材料Ⅲ的不同思想倾向和共同本质。

(3)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答案要点:

(1)材料Ⅰ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重视、肯定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维护其长治久安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的立场上的;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出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状态。

(2)材料Ⅱ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Ⅲ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两者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占人口大多数的人们。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可以说,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2.关于我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问题,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家们有着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Ⅰ

有不少的哲学家是用观念去验证某种观念的真理性。例如斯宾诺莎就认为,认识真理要以真观念为依据。

材料Ⅱ

经验主义者完全相信自己的感觉,认为凡符合人的感觉的认识就是真理,与感觉相背离的认识则不是真理。

材料Ⅲ

俄国哲学家波格丹诺夫则说真理是“社会的全人类的经验形式”。

请回答:

(1)材料Ⅰ、Ⅱ、Ⅲ中的观点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主要倾向是什么?

(2)材料Ⅲ的观点与材料Ⅰ和材料Ⅱ的观点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答案要点:

(1)材料Ⅰ、Ⅱ、Ⅲ的观点在真理标准问题上都属于主观真理论,都是在主观范围内寻找真理的标准。

(2)材料Ⅲ和材料Ⅰ、Ⅱ中的观点相比,强调了“社会的全人类的经验形式”,但实质上仍是主观真理论,认为多数人的感觉、经验、思想是真理,仍是把真理停留在主观世界的范围之内,无法确定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一种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际上,大多数人所承认的思想也不一定就是真理,有时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以下是有关唯心主义思想的哲学材料。

材料Ⅰ 陆九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摘自《陆九渊集》)王守仁:“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摘自《传习录》)材料Ⅱ 朱熹认为,“理在气先”。“宇宙间一理而已,天得知而为天,地得知而为地。”“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秉此理,然后有性;必秉此气,然后有形。”“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使亦无天地。”(摘自《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材料Ⅲ 列宁:“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话了的绝对。”

(摘自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请回答:

(1)简析材料Ⅰ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

(2)简析材料Ⅱ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

(3)谈谈你对于材料Ⅲ的理解。答案要点:

(1)陆九渊、王守仁认为只有“心”才是最真实的,而物质世界都是虚幻的,主张“心”即主观精神是宇宙或物质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派生于精神。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朱熹认为在具体事物(“气”)存在以前,就先有“理”(一种脱离人和具体事物的抽象精神)存在了。“理在气先”,就是指客观精神“理”决定事物的存在,“理”是万事万物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3)列宁深刻地指出了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把其中的某一个环节或方面加以夸大或绝对化,使精神成为主宰物质的东西,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夸大了感性认识(如感觉)往往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了理性认识(如概念)往往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4.运用有关哲学原理,分析下列材料。材料Ⅰ

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的一些唯物主义者,受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或物体的某些特征。伽桑狄说:“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爱尔维修说:“物质并不是一件东西,自然界中只有一些我们称之为形体的个体,物质这个名词只能了解为那些为一切形体所固有的特性的集合。”他认为,广延性、密度、不可入性等是一切形体所具有的特性。(摘自《十八世纪法国哲学》)材料Ⅱ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否定了原子是物质的始原、原子不可分、元素不可变等传统思想。一些自然科学家由于不懂得辩证法,认为“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马赫主义者抓住这一点以论证唯心主义,宣称“物质消失了”,就是“物质本身不存在了”,只存在感性知觉,物质是“荒谬的虚构”和“假设”。

(摘自《列宁选集》,第二卷)材料Ⅲ 列宁指出:“‘物质已在消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迄今我们认识物质所达到的那个界限正在消失,我们的知识正在深化;那些以前以为是绝对的、不变的、原本的物质特性(不可入性、惯性、质量等等)正在消失,现在它们显现出是相对的,仅为物质的某些状态所特有的。因为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摘自《列宁选集》,第二卷)请回答:

(1)材料Ⅰ所表明的哲学观点及其局限性。

(2)材料Ⅱ中所体现的自然科学发现同哲学的关系。

(3)结合材料Ⅲ中列宁所阐述的思想,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

(1)材料Ⅰ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或物体的某些特性,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它把具体的物质结构和具体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一般,把原子的个性看成是物质的共性,没有把握住物质的惟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经受不住唯心主义的攻击。

(2)材料Ⅱ表明,自然科学家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以致于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淖而迷失方向。唯心主义则往往利用某些新的科学发现来论证其哲学观点的正确性,借而攻击唯物主义思想。(3)材料Ⅲ中,列宁明确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批判了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并反击了它们对于唯物主义哲学的进攻,阐明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之间的辩证关系。哲学的物质范畴指一切物质结构和具体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是共性,具有绝对性。自然科学揭示的物质结构是个性,具有相对性,它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5.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哲学观点,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Ⅰ

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则是永恒的。

赫拉克里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材料Ⅱ

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Ⅲ

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履于上,地偎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材料Ⅳ

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请回答:

(1)材料Ⅰ、Ⅱ、Ⅲ的观点相同吗?并加以评述。

(2)材料Ⅳ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这一原理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

(1)材料Ⅰ、Ⅱ、Ⅲ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坚持世界是统一的。不同之点则在于:材料Ⅰ、Ⅲ都表现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统一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泰勒斯归结为水,王充归结为气,但都是用物质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材料Ⅱ表现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归结为数,归结为某种客观的精神、理性因素。

(2)材料Ⅳ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即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

坚持这一原理的意义在于:

第一,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原理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第二,这一原理是反对二元论、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它证明了: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不能成立,宗教神学所谓“上帝创造世界”的虚幻和荒谬,唯心主义一元论关于世界统一于精神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它给予唯心主义哲学以根本性的摧毁和打击。

第三,这一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理论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6.自1997年开始,我国鞋类行业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全行业利润水平降低,竞争加剧,个别企业甚至出现亏损。但是浙江有一家企业,由于实行了一些新的生产和营销策略,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有关材料如下。材料Ⅰ

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该鞋厂厂长认为,现在的市场不能仅仅用供大于求四个字来概括,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才是对当前市场供求矛盾的准确把握。在供大于求的市场里也有供不应求的产品,明智的企业家就在于创造出这种产品。于是他们就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实行产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风格分流,三是档次分流,四是市场零售与团体消费分流,五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流。通过实行产品分流策略,大大提高了该厂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材料Ⅱ

在市场营销上下功夫,实行一区一策。他们认为,统一的大市场也有区域的差异,市场的共同规律是以各地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来。在此认识基础上,他们把销售总公司分为南方总公司和北方总公司,同时把分公司化小,由原来的5家分公司裂变为28家分公司,一个分公司负责一个省的销售,每个分公司都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的销售策略,这种一区一策战略,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请回答:

(1)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Ⅰ中所讲到的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的关系。(10分)

(2)通过材料Ⅱ,说明该企业怎样运用辩证法分析和解决产品营销中的矛盾,来提高产品的渗透力。(10分)

答案要点:

(1)①矛盾统一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分)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于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要的无效供给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两种情况,在无效供给过多中包含着有效供给不足,人们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可以促使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转化。(6分)

(2)①材料Ⅱ运用的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特殊性表现出来。这一理论要求在承认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着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分)②该企业具体分析了统一的大市场中存在的区域差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实行一区一策,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5分)7.在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能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请回答:

(1)这一精巧设计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10分)

(2)运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10分)

答案要点:

(1)①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分)②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类的实践活动如果能够做到合理地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则人与自然是相互协调的。反之,人类的实践活动如果破坏了自然环境,那么,被破坏的环境又会反过来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两者处于对立之中。(6分)③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就是不断地使两者从对立到统一的矛盾运动过程,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才具有应有的价值。(2分)

(2)①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度的理论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即把事物量的变化局限在度的范围内。(4分)②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它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物质资源。然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决不能无节制地过渡索取。因此,人类行为唯一正确的选择,是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反之,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6分)

8.郎咸平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当年他在美国求学时,报纸报道:韩国三星电子准备投资十几亿韩元进行自主研发。听到这件事后,同学们都不以为然,认为“以一亿韩元在一周内可以获得的技术,硬要投资十几亿韩元研发三五年,那是浪费。”可是,韩国三星电子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今天已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己的专利技术和知名品牌的国际大型企业,“现在你还敢笑三星吗?”

(引自《大河报》2005年12月16日“七日财富”第11版)

请回答:

(1)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涉及的哲学基本原理及其内容是什么?(8分)

(2)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12分)

答案要点:

(1)①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涉及的哲学基本原理是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2分)②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6分)

(2)按照内因与外因之间辩证关系的哲学原理,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其次要坚持改革开放,引进技术。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的关系,就是要认识到,没有自主创新,不仅不能很好的做到引进技术,而且不可能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支撑起现代化的发展。更何况事关国家安全的技术永远也引进不来。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因此,又必须不断扩大对外开发,积极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之中,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2分)

9.阅读下列有关自由观的材料。材料Ⅰ

霍尔巴赫认为,“人的任何行为举止都是不自由的”,自由是“一种纯粹的幻想”。“人在他生存的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一个被动的工具”,“人在他的一生中没有一刻是自由的”,只能服从必然性和“定命”的摆布。

(摘自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材料Ⅱ

萨特认为,自由是人的存在方式,自由与人不可分。自由就是“选择的自主”,“这个选择永远是无条件的”,不“附属于”“任何必然性”,“不受因果关系制约”,无任何根据和是非标准。因此,“人是绝对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摘自萨特:《存在与虚无》和《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材料Ⅲ

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请回答:

(1)材料1所表述的自由观及其错误。(2)材料2所表述的自由观及其错误。(3)结合材料3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本观点。

答案从略。

10.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作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同时也日益面临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粮食危机、温室效应、自然灾害频繁、核战争威胁、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等“全球问题”,这使得如何实现从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向现代“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转变成为人们再也不能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请回答:

(1)科学技术带来负面效应的根源是什么(10分)?

(2)怎样既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又克服其负面影响(10分)?

答案从略。

11.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对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调整,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使得资本主义在二战后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期,有人据此认为,资本主义是“垂而不死,腐而不朽”。

请回答:(1)二战后资本主义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10分)?(2)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实质是什么(10分)? 答案从略。

12.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即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但是,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不仅在事物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而且在不同条件下所处的地位也各不相同。这一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请回答:

(1)矛盾统一性的含义、表现及其作用是什么(10分)?

(2)联系实际谈谈这些观点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10分)。

答案从略。

第四篇:案例分析马克思

案例:2003年杭州发生一起“强奸致死案”,嫌疑人二审分别被判死缓和15年徒刑,服刑已近10载。3月26日上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张辉、张高平强奸再审案公开宣判,撤销原审判决,宣告张辉、张高平无罪。

在作出无罪判决后,浙江省高院副院长现场向张氏叔侄鞠躬道歉。3月28日晚,浙江省公安厅针对张氏叔侄错案作出表态:向当事人及家属致歉,并表示要调查公安在案件中的相关执法问题。

3月26日深夜,张高平、张辉叔侄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记者的最后一个提问是:“如果今后还遇到搭顺风车的女孩,你们会怎么办?”张高平毫不迟疑:“当然要帮!我会送她上出租车,再记下车牌号。”

记者对叔侄俩进行了才访谈:“张高平、张辉的妻子及叔叔的儿子一去不返;张高平和张辉不憎恨,但绝不容忍那些实施逼供、逼他们抄(认罪材料)的人;‘认罪材料’简直是大话西游,若不是牢头逼迫绝不认罪。”

记者对法学院长及律师也进行了采访:“错案追责难在哪里?”张氏叔侄冤案引发的广泛关注中,有一种声音十分突出——在当前的司法体制中,预防错案发生的机制十分羸弱,事后追责又困难重重。公安及司法体系内的“自我纠错”现状使得办错案的“成本”很低。很多案子都是在当地“挂牌”的,重大案件还会成立专案组,党委、政府也会给司法部门施加压力。专案组本应只负责侦查,但有些专案组被赋予很大权力,检察院、法院的制约力会被压制,很难跟专案组抗衡。这样的话,整个司法过程就被扭曲了。造成冤假错案必须要追究责任,但除了申请国家赔偿以外,能追究责任的部门基本还是在体制里面,比如以所在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来查。“5·18奸杀案”是命案,“命案必破”是公安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个硬性要求既是破案的动力,也是压力,甚至导致办错案,但“命案必破”不能模糊责任。“神探”聂海芬经办“5·18奸杀案”,证据确凿指证张高平和张辉。但他们两人却从未见过“女神探”并起诉她。迄今为止,包括已经跟踪“5·18奸杀案”多年的媒体在内,都无法联系采访到聂海芬本人。

3月28日,浙江省公安厅官方网站上刊登了一条针对张氏叔侄错案的简讯,称“这起错案的发生,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作为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一个环节,是有责任的,我们深感痛心,对当事人及家属深表歉意。浙江省公安厅已要求杭州市公安局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相关执法问题的调查,做到有错必纠,有责必查,绝不掩盖、绝不袒护。此案例存在很多矛盾点,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然而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原因,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本案例中新事物是法律的更加完善,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也就是案例中法律的缺失点,法律的更加完善是因为法律的缺失点所引起的。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的另一种矛盾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案件中法律的漏洞要完善必然会发生此事件,换句话说,这件事的发生是一个必然。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事物自身的发展。任何事物都要实践后才能知道其优缺点,法律更是如此,法律也是人制定的,必然有其缺失,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实践是产生认识的需要,同时也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而且实践是检验事物真理性唯一的标准。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想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是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案件中“神探”聂海芬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用自己的观点来要求自己找到证据来证明张高平和张辉实施了犯罪,但却没有对他们本人进行审问,就对场景进行再现,找到了有力证据证明他们有罪,说服了其他人甚至是法官,使他们在牢里呆了接近十载,但最后事实证明他们没有罪,虽然已将近十载,事实从未改变,还了他们清白。所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遵循事实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人,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的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然而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的更糟糕。如果不承认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不承认思想理论的巨大力量也是不科学的,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思想、理论实际相一致。如果想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案例中的“神探”聂海芬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却没有从客观实际出发,这是聂海芬甚至整个事件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所预想的目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的基本途径,不能在意识本身的范围内兜圈子,而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通过实践是主观认识的东西见之于客观,是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人的意识是通过实践而能动的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的改造世界。这以案例告诉人们只有实践才能看出问题,然后再及时改正问题使制度完善化,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有些事发生了,它的发生是一个必然事件,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该抱怨,它的发生其实是事物的发展。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说“如果什么什么,就不会发生什么什么”,我们做错了事后不应在那里说“如果”,而要去找错误或发生错误的原因,然后改正,让自己得以发展,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现实生活中没有“如果”,不能一味的沉浸在“如果”中,那那会使我们更加失败。生活中矛盾的产生是必然,矛盾消失的同时矛盾又产生了,不要悲哀我们活在矛盾中,那说明了新事物的产生。我们要乐观、快乐的活着,然后回报我们的父母和社会。

第五篇:马克思案例分析

案例一:

要了解为什么马克思高居保守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封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他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法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然而正是因为马克思所创立的理论是科学的,它的鲜明品质就是与时俱进。他的思想与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在一种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它有效地继承了前任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史上伟大革命,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伟大的思想家,其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的鲜明特征无孔不入的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像世人证明了这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学说,而创立这伟大思想学说的人必将受人敬仰和尊敬,值得注意的是,作出这样评价的不是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而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们。这是耐人寻味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故乡,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资本主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繁荣,现在的西方国家在许多方面比较成熟,被我们中的一些人看作是天堂胜境。但是,生活在那个社会的人们并没有失去基本的清醒。马克思接连在几次评选中胜出,就说明这一点。人们认识到,西方社会的若干进步,是马克思学说和工人斗争的结果。只要资本主义存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就不会过时。所以马克思能在多次历史评比中高居榜首。

尽管世界历史不断向前发展,时代风云不断变幻,但马克思的理论所面对的社会背景依然存在,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都以最深刻的方式回应了他自身的时代以及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的证伪,而只是说明共产主义运动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而马克思本人也早就预言了这一点,这其实更让人注意到马克思学说的价值。当然我们也不能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现状过于盲目乐观。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时也要积极回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立足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中那些在今天的生活仍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资源凸显出来,以更好地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实践。

案例十

1.你怎样评价袁隆平“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这一说法?你认为衡量人的价值大小的标准是什么?

答:袁隆平是非常鄙视“身价千亿”说的。“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其短短的一句话,足以刺痛我们长期“被量化”的心,让它疼了一下有了些催人觉醒的冲动。当下各种财富榜盛行天下,我以为:给商人们排个序无可厚非,但是给科学家、给作家、艺术家,乃至给明星排序都不可取。物质文明的创造可以物质论之,而精神文明的创造又岂能简单的套用前者之标准?袁隆平喜欢穿着15元一件的衬衫,挽起裤腿下田和庄稼泥巴为伴,这是真正的“学者境界”。而我们的有些学者、作家、演员却到处走穴牟利,巴不得成为“名利双收”的两栖超人。历史告诉我们,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只能是自欺欺人。我认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大小的标准。不仅要体现在金钱或者财富的创造上,也要体现他对社会的贡献,不仅要他创造的经济利益,也要看他创造的社会效益,也要看他对社会做的贡献,我们不能单纯的从经济利益的评价一个人。当然这根源是少数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肤浅片面的强调“唯物”,而无视一个问题:思想、文化、科学、教育等上层建筑的进步之承载者、研究者的价值是无法用财富丈量的。商人大可以亿万财产彰显其能力,而上层建筑的构造者既不能也不齿于此。因为后者的价值有无形的特点、无价的特质。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承认哲学和一切具体科学对价值问题的研究,承认了价值论成为一种科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承认了价值论的存在和发展要受生活实践的检验,同时也就排斥了将价值论完全主观随意化、直观化、非理化的倾向。

2.你怎样评价袁隆平的财富观?

答:听罢此言,有种高山仰止之感,由衷敬佩他不愧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袁隆平的财富观体现了知行统一观,其中闪耀着精神的光芒,不禁令人肃然起敬。同时,也为那些越来越量化思考的感到汗颜,竟然认为钞票的拥有量与个人价值趋于统一。袁老竖起的财富观标杆,让人浮想联翩。有人对金钱过度追逐而在物欲横流中迷失自我,现实中所表现出的太多商业逐利:明星广告代言愚弄公众;论文造假骗取科研经费;等等。同时,袁老的模范行为也让一些贪官污吏、自私自利者无地自容。看看那些贪官动辄贪污受贿几百上千万;看看那些垄断企业高管,年薪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还有那些通过坑蒙拐骗、违法违规而致富的人,更是相形见拙、不堪一击!

3.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大学生应该怎样做到这二者的统一 答:科学精神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诠释尽管各不尽同,但其基本内涵不外乎:(1)忧国忧民意识;(2)求道至乐精神(3)和合精神(4)人本精神(5)笃行精神。在当代,人文精神又注入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又借鉴汲取了西方自由主义、人文主义、人本主义、非理性主义、女权主义、生态主义等合理性的东西。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下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一)培养自己求真务实的精神

(二)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三)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

(四)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

(五)培养自己的协作精神。

案列十一:

1.你认为本案例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蕴含着什么哲理?

答:我认为本案例放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问题。印度洋大地震后引发的疫情,这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这也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我们必须要善待自然,学会同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过分陶醉在人类取得的科技成果当中,因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而规律是客观的,当人们遵守自然规律的时候,似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一旦违背了规律,就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反观我们今天对自然的破坏,为了经济的一时发展而烧鸡取卵的做法,是我们该反省的时候了。二,人的意识对客观规律具有反作用,其中,正确的意识促进事务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所以人类的科技应该更多的关注自然而不是相反,在自然界中,我们还有很多没有认识的,或者没有完全认识的领域和方面,比如地震、非典、沙尘暴等等,我们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

2.是什么原因加重海啸损失?

主观上:人们违背自然规律是加重海啸损失的原因。人类对于科学、技术、财富、霸权的迷失和不择手段地逆天行道。引致过度剥夺资源、加速物种消失、病毒传播畸变、食物空气土壤中毒,造成了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了贫困地区的脆弱性。人类的自大傲慢削弱了回应生态危机的警觉性。

客观上:缺乏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预防,预警和预控机制,即危机管理的缺失,是加大海啸损失的重要原因,预警机制缺失也是缺乏预防意识的直接后果。预警机制缺失的表现:第一,是没有建立起高效的危机预警监测系统。第二,没有建立起开放,灵敏。准确的信息搜索和信息传递系统和信息确认系统,也未建立相关的制度,自己无法收集和传递海啸来临的信息。如果有来预警信息的传递,加上,当地居民和游客又经过了必要的宣传和培训,人们完全有足够的时间逃生。

3.地震与海啸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不意味我们在海啸面前就无能为力?

面对类似自然灾害,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

答:虽然地震很难预测,但是地震引发的海啸却具有可预测性。地底深层的地质变化会造成井水水位的突然变化,因此井位水位变化可观为地底潜在活动的先兆。而长久以来动物也被认为拥有预测地震的能力。地震和海啸的联系是客观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海啸对人类有巨大的破坏作用,但是,人们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至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人们可以通过对海啸的研究,掌握其规律,利用其发电,解决人类日益严重的能源问题,从而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下载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分析框架及其拓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分析框架及其拓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案例分析[★]

    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

    拉开建设框架 拓展城市规模

    拉开建设框架 拓展城市规模 当涂投资20亿建设新城区本报讯(记者 王文生 通讯员 马翅)新年伊始,当涂县城市建设又有大手笔,今年该县将投资20亿元,着力打造功能完善、环境优美、......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推荐5篇]

    法政学院研究生作业 (硕士研究生) 学生姓名:姜冬梅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级:2013级 学生类别:学历硕士 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著作选读课程类型:②......

    公司分析报告框架

    上市公司初步分析框架 一、 公司概况 公司概况性的介绍信息,包括公司名称、所属行业、地址、成立年份,历史沿革等。 二、 行业分析 公司所属的行业的竞争情况,发展前景,行业所处......

    幼儿园教学质量分析框架

    Xx幼儿园儿童发展评价报告 一、儿童基本情况介绍 二、儿童发展数据逐个统计 1.表格数据 2.%统计 3.文字描述评价 三、分析原因(保教工作、课程的常规管理、日常活动、家长工作、......

    Struts 2框架分析

    宁波工程学院学年论文 Struts2框架分析 汤禹鑫 宁波工程学院, (315016) E-mail 372854786@qq.com 摘 要: 本文对基于MVC模式,延续了Struts1和WebWork优势的WEB框架——Struts2......

    美术教学质量分析框架

    美术教学质量分析框架 一,各校怎样开展教研活动的教师通过活动如何提高的。(如:1、课题研究、2主题教研、3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4、指向性问题解决主题教研目标、教学、评价......

    财务分析框架外企

    ***2222222222 1. 经济环境分析。外部经济环境,分区域和行业的经济形势,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这些影响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2. 新订单分析。本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