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 7119-2006)
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T 7119-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07-18发
布
2006-12-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 7119—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
本标准与GB/T 7119—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修订为:适用于工业企业的节水评价工作,其他企业节水评价工作可参照本标准(第1章);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第2章);
——术语和定义修订为:删除了原版术语,添加了10个术语(第3章);
——修订原版第5章的内容,改为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增加了废水回用率,非常规水资源替代率、用水综合漏失率、水表计量率等指标的计算方法(附录A);
——删除了原版第4章,修订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第4章);
——增加了评价指标体系(第5章)、考核要求(第6章);评价程序(附录B);
——删除了原版第6、7章。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北京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中国石化水处理技术服务中心、中国城镇供水协会、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明红、李爱仙、杨尚宝、彭妍妍、刘红、祁鲁粱、孙文章、秦福兴。范围
本标准规定节水型企业的相关术语和定义、计算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考核要求和评价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的节水评价工作,其他企业节水评价工作可参照本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2452 企业水平衡与测试通则
GB/T 18820 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
GB/T 18916(所有部分)取水定额 术语和定义
6B/T 1882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节水型企业
water saving enterprises
采用先进适用的管理措施和节水技术,经评价用水效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企业。3.2
节水技术
water saving techniques
可以提高水利用效率和效益,减少用水损失,能替代常规水资源等技术,包括直接节水技术和间接节水技术。3.3
节水型设备
water saving equipment
在使用中与同类设备或完成相同功能的设备相比,具备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或防止水漏失、或能替代常规水资源等特性的设备(包括产品、器具、材料和仪器仪表等)。
注:节水型设备应符合有关节水的技术标准或被列入国家相关节水产品鼓励目录。3.4
取水量
quantity of water intake
企业从各种水源提取的水量。
注:取水量,包括取自地表水(以净水厂供水计量)、地下水、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企业从市场购得的其他水或水的产品(如蒸汽、热水、地热水等),不包括企业自取的海水和苦咸水等以及企业为外供给市场的水的产品(如蒸汽、热水、地热水等)而取用的水量。3.5
用水量
quantity of water usage
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水量的总和,用水量为取水量和重复利用水量之和。
注:企业生产的用水量,包括主要生产用水、辅助生产(包括机修、运输、空压站等)用水和附属生产(包括绿化、浴室、食堂、厕所、保健站等)用水。3.6
重复利用水量
quantity of recycled water
企业内部用水中,所有未经处理或经处理后重复使用的水量的总和。3.7
冷却水循环量
recycling volume of cooling water
冷却水中,循环利用的水量,为直接冷却水循环量和间接水循环量之和。3.8
蒸汽冷凝水回用量
reused volume of condensed steam
蒸汽冷凝水回用于企业用水单元(设备)的水量。3.9
漏失水量
quantity of water leak and loss
企业内供水及用水管网和用水设备漏失的水量。3.10
非常规水资源
unconventional water resources
地表水和地下水之外的其他水资源,包括海水、苦咸水、矿井水和城镇污水再生水等。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1 节水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能够科学、有效的考核企业用水、节水情况。包括:
——是否符合国家供水、取水、用水、排水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
——是否符合资源合理配置、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是否具备完备、适用的用水管理制度和措施;
——是否采用先进的节水工艺、技术、设备和器具;
——用水效率和效益的高低;
——开发和使用非常规水资源的状况。
4.2 考虑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生产用水特点,以及地区各种水资源的禀赋差异。4.3 对不同类型企业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应具有较好的可比性。4.4 应具有可操作性,统计计量方便,便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5.1 节水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要求、管理考核指标和技术考核指标。5.2 基本要求见6.1。
5.3 管理考核指标主要考核企业的用水管理和计量管理等,包括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供水管网和用水设备管理、水计量管理和计量设备等。节水型企业管理考核指标见表1。表1中各项指标为必考指标。
5.4 技术考核指标主要考核企业取水、用水、排水以及利用常规水资源等4个方面。依据不同行业取水、用水、节水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考核内容和技术指标,见表2。5.5 节水型企业技术考核指标的计算方法见附录A。考核要求
6.1 节水型企业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a)企业在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时应实施节水的“三同时、四到位”制度,“三同时”即工业节水设施必须与工业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动;“四到位”即工业企业要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管水制度到位、节水措施到位;
b)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取水许可制度,开采城市地下水应符合相关规定;
c)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分开计量,生活用水没有包费制;
d)蒸汽冷凝水进行回用,间接冷却水和直接冷却水应重复使用;
e)具有完善的水平衡测试系统,水计量装置完备;
f)企业排水实行清污分流,排水符合GB 8978的规定,不对含有重金属和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工业废水进行稀释排放;
g)没有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设备和器具的。6.2 管理考核指标应满足表1所列的要求。6.3 技术考核指标的考核要求应满足以下要求:
a)单位产品取水量应达到本行业先进水平,并达到GB/T 18916所有部分的要求;
b)重复利用、用水漏损、排水等方面的技术考核指标应达到本行业先进水平;非常规水资源替代率应根据行业先进水平和不同地区水资源的禀赋差异具体确定;
c)技术考核指标的行业先进水平,应根据行业内用水效率和节水潜力等具体确定。6.4 节水型企业的评价程序可参考附录B。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
节水型企业技术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A.10 达标排放率
达标排放率按式(A.10)计算:
式中:
Kp——达标排放率,%;
Vp'——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的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
Vp——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的排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A.11 水表计量率
水表计量率按式(A.11)计算:
式中:
Km——水表计量率,%;
Vmi——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或企业内各层次用水单元的水表计量的用(或取)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
Vi——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企业或企业内各层次用水单元的水(或取)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
注:一般应计算以下取水、用水的水表计量率:入厂的取水量、非常规水资源用水量、企业内主要用水单元以及重点用水设备或系统的用水量、特别是循环用水系统、串联用水系统、外排废水回用系统的用水量。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
节水型企业的评价程序
B.1 建立专家评审小组,负责开展节水型企业的评价工作。
B.2 工业企业按行业进行节水型评价工作;对工业企业的行业分类依据GB/T 4754。B.3 根据各行业不同特点,依据本标准第5、6章,确定各行业的技术考核指标及其要求。B.4 查看报告文件、统计报表、原始记录;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对相关人员的座谈、实地调查、抽样调查等工作,确保数据完整和准确。
B.5 对资料进行分析,考核企业是否满足以下要求:
a)基本要求;
b)管理考核指标要求;
c)技术考核指标要求。
B.6 对企业是否满足考核指标要求应进行综合评审。如企业满足所有考核要求,企业可被认定为节水型企业。
第二篇:GB_T 7119-2006_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T 7119-2006 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Evaluating guide for water saving enterprises 【标准状态】现行 【全文语种】中文简体 【发布日期】1986/12/30 【实施日期】2006/12/1 【修订日期】2006/7/18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50
关联标准
【代替标准】GB/T 7119-1993 【被代替标准】暂无
【引用标准】GB/T 4754,GB 8978,GB/T 12452,GB/T 18820,GB/T 18916(所有部分)
适用范围&文摘
本标准规定节水型企业的相关术语和定义、计算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考核要求和评价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的节水评价工作,其他企业节水评价工作可参照本标准。
第三篇:《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 50563—2010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 50563—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 GB/T 50563—2010 条文说明 制订说明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 50563—2010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0年5月31日以第619号公告批准、发布。
为便于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以及科研、学校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供使用者参考。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2 4评价内容与计算方法…………………………………………3 4.1评价内容…………………………………………………3 5等级评价………………………………………………………20 5.1城市园林绿化I级评价…………………………………20 5.2城稠秫绿弛Ⅱ级评价……………………………………20 5.3城市园林绿化Ⅲ级评价…………………………………20 5.4城市园林绿化Ⅳ级评价…………………………………21 1总 则
1.0.1城市园林绿化是影响城市社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本标准制定之前,尚没有一个针对城市园林绿化综合永平进行评价的标准或规范,各城市执行的一些评价方法存在着定义模糊、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建立一套科学评价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正确引导城市园林绿化健康发展、全国统一适用的国家标准,是本标准的编制目的。1.0.2本条主要碳删两点;
1本标准针对国务院确定的设市城市制订。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即县城)和县以下的建制镇(即县辖建制镇),因其园林绿化和相关市政建设、环境建设要求、条件与设市城市有较大的差异,故不列入本标准的评价范围。
2有效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综合作用,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多个领域,涵盖了城市宜居环境的各个方面。本标准除评价城市总体和各类绿地建设管理水平外,还包括城市生态环境和与城市园林绿化相关的城市市政设施的评价。2术 语
2.0.1本术语规定林荫停车场必须满足遮荫率的要求。遮荫率30%的标准确定,参考了目前一些城市多年执行的“株行距在6m×6m以下栽有乔木的停车场,计算为绿化用地面积”的规定,同时兼顾小型车停车场车位和通道的尺寸。2.0.2本术语部分参考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中E7弃置地的解释,同时强调是因生产活动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自然地形和植被受到破坏而弃置,区别于自然形成的砂荒地。戈壁滩等弃置地。
2.O.3节约型绿地的含义解释参照了原建设部(注:现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后同)《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建城[2007-1 215号)中对于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阐述。2.0.6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常出现乡土植物、乡土树种、本地植物、原生植物等多种称谓,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各地理解不一。本术语强调了本地木本植物应为本地原生木本植物或虽非本地原生木本植物但长期适应本地自然气候条件并融入本地自然生态系统。为避免与可能造成生物入侵物种混淆,本术语强调本地木本植物应对本地区原生生物物种和生物环境不产生威胁。
2.0.7本术语明确了生物多样性应包含三个层次: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2.O.8湿地是城市环境中重要的自然资源,在我国逐步得到广泛的重视。本术语引用了1970年2月2日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tbitat,简称《湿地公约》)中关于湿地的定义,这是目前国内较为认可,并在相关文件中较多引用的关于湿地的定义。因湿地的术语采用了广义的湿地含义,本术语在解释中特别强调了城市湿地资源是纳入城市蓝线范围内的湿地,而非所有的水面和水域。原建设部2005年颁布的《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5号)中规定: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3基本规定
3.O.1城市园林绿化评价体系体现了本标准1.0.2的要求。
3.O.3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城市在自然条件、社会人文、工程技术等方面差异较大,考虑到各城市园林绿化特色,评价项目分成基本项、一般项和附加项。基本项属于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核心内容,一般项为城市园林绿化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对一些具有地方或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化评价内容和一些目前在全国推广有一定局限的评价内容、研究推介方向性的评价内容,本标准设置为附加巩.搬份时可一定程度地替代同类评价的一般项,进一步突出对城市园林绿化特色性的鼓励。
3.O.4本标准评价方法采用了选项达标的方式,其特点是:
1操作简便,理解直观,目标明确,不需要通过复杂的计算就能得到结论。2有利于明确重点和严格管理。如各等级的基本项为本等级中一票否决的内容。
3保留特色。对一些适应特定城市的条款保留一定的选择性,这也符合园林绿地建设应因地制宜的原则。
4园林理论和技术发展很快,采用选项达标的方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有利于随着发展对标准的条款进行删减和增加。
3.O.5、3.O.6在本等级绿地建设和建设管控评价中,如果不能满足一般项数量要求时,可以通过评价同类型的附加项予以替代,评价满足任意两项同类型的附加项可相当于满足一项同类型的一般项,但不得重复选择。附加项的设置体现了本标准对特色建设内容的鼓励,同时也保证本标准具有更好的适用性。4评价内容与计算方法 4.1评价内容
4.1.1综合管理评价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资金投入、规划编制、制度建设和公众参与等内容。1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
《城市绿化条例》第七条要求:“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区的城市绿化工作。”
管理机构的设置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管理机构职能薄弱是目前制约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项评价内容评价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否有管理机构,二、是否有效行使职能。在国外一些关于城市绿色环境的评价中,如欧盟城市绿色环境URGE(Urban Green Environment),对于行政机关中的决策效率也作为评价内容。本项评价在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基本项。2城市园林绿化科研能力
《城市绿化条例》第四条要求:“国家鼓励和加强城市绿化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绿化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水平。”
一个城市的科研能力是实现高质量园林绿化的重要保障。本项评价内容有城市科研机构和实际应用的科研成果两项。因为城市的规模不同,发展条件和需求也不尽相同。一些城市可能没有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但可依托大城市的资源完成科技成果,所以评价中科研机构和科研成果只要满足一项就可以认为是满足评价要求。
本项评价在本标准第5章中列为城市园林绿化I级、Ⅱ级评价的基本项,Ⅲ级、Ⅳ级评价作为一股项。
3城市园林绿化维护专项资金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中要求:“城市绿化建设资金是城市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方针。城市各级财政应安排必要的资金保证城市绿化工作的需要,尤其要加大城市绿化隔离林带和大型公园绿地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增加管理维护资金。”
城市园林绿化维护专项资金是政府为保证城市园林绿化的日常维修养护,以及用于事业单位人员经费的各种支出。绿化维护专项资金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基本保障之一,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园林绿化都存在“重建轻养”或维护资金不足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设置本项评价旨在促进各地对绿化维护、养护费用资金投入的保障。本项评价在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基本项。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
《城市绿化条例》第八条要求“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等共同编制城市绿化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导城市园林绿地管理与建设的法律性文件,对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虽然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下位规划,但一个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同样能对城市总体规划的诸多方面进行有益的导引和限定。本项评价内容所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单独编制的专业规划,而非《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绿地系统专项。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期限低于评价期的设定,强碉了绿地系统规划的时效性,如某城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期限到2010年,而评估期在2011年,就可以认为规划期限低于评估期。
本项评价在本标准第5章中列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基本项。5城市绿线管理
城市绿线是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包括现状绿线和规划绿线。现状绿线是一个保护线,现状绿线范围内不得进行非绿化建设;规划绿线是一个控制线,规划绿线范围内将按照规划进行绿化建设或改造。
城市绿线管理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绿地系统详细规划实施的基本保障。目前,随意侵占绿地、改变绿地属性的行为在城市建设中还较为常见,是各地园林管理部门在管理中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加强绿线管理才能保证城市绿地具有合理的规模,保障人民的公众利益不受侵犯。
本项评价丙容包括:一是是否划定绿线;二是城市绿线管理是否符合《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相关条款要求。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基本项。6城市蓝线管理
城市蓝线是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水体保护对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的作用十分重要。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对水害的防治认识到位,但对城市滨水空间的控制和利用情况却不甚理想,致使这些水体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景观、生态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本项评价设置的目的在于促进对于城市地表水体和包括绿化在内的城市滨水空间的保护。本项评价内容包括:一是是否划定蓝线;二是评价城市蓝线管理是否符合《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5号)相关条款要求。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为城市园林绿化工级评价的基本项,Ⅱ级、Ⅲ级、Ⅳ级评价作为一般项。
7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建设
本项评价旨在考核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程度,评价园林绿化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纳入评价的园林绿化制度主要包括绿线管理、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绿化养护管理、园林绿化公示、控制大树移栽、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义务植树等工程和技术管理制度等。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基本项。8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自撇术产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目前,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城市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是管理实现自动、高效、规范和准确的重要依托,信息技术应用代表未来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原建设部在2001年印发的《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基本要点》(建科E2001]31号)中提出:“办公自动化”、“建设各行业综合网(站)……提高为社会公众信息服务水平”、“积极推进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促进建设信息共享”、“建立行业权威数据库”等要求。依据以上要求,本项评价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信息库,如城市各类绿地分布、植物物种统计与分布等信息库;二是建立城市园林绿化信息发布与社会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包括园林绿化网站建设和其他网络服务平台等;三是建立城市园林绿化信息化监管体系,包括利用遥感或其他动态信息传递对城市各类绿地进行监管。达到其中两项要求,可认为满足本项评价。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为城市园林绿化I级、Ⅱ级评价的基本项,Ⅲ级、Ⅳ级评价作为一般项。
9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
民意调查是政府决策的基础,是获取公众信息的重要手段。本项评价设置强调了园林绿化的公众性,评价采用抽查不少于城市人口的千分之一的公众进行调查。目前我国尚缺乏关于民意调查的标准,千分之一的公众人口要求是根据现行的一些民意调查方法和惯例而确定。满意度调查制定的统一问卷表格,保证了调查的公平性,调研表选项的设置充分考虑了简便、易懂的特点。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为城市园林绿化工级评价的基本项,Ⅱ级、Ⅲ级、Ⅳ级评价作为一般项。
4.1.2绿地建设评价包括城市园林绿地总体数量以及城市各类绿地数量的评价。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以及相关城市园林绿化、生态环境的评价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现行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中3.0.6要求“城市绿化覆盖率应作为绿地建设的考核指标”。城市建成区在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的术语中解释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在《城乡规划法》中第二条将建成区纳入到规划区的阐述:“本法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城乡规划法》第十七条中要求:“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建成区范围指建成区外轮廓线所能包括的地区,也就是城市实际建设用地所达到的范围。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包括屋顶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零星树木的垂直投影面积,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重复计算。本项评价各等级评价标准数值的确定,主要依据2008年全国660个设市城市相关统计数据的统计分析。660个城市的平均值为35.29%,其中110个国家园林城市绿化覆盖率的平均值为39.74%,抽样统计的非园林城市平均值为34.00%。同时,在200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中要求“到2010年,全国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综合所上,本项评价确定I级、Ⅱ级取值为40.00%和36.00%,Ⅲ级和Ⅳ级取值为34%。在现行的一些评价办法中,把全国的城市分成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两个大区域,再根据人口不同分别规定绿化覆盖率的评价标准。课题组按照这种方法对全国660个设市城市进行分组统计发现,绿化覆盖率并未随人口数量的增减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考虑到绿化覆盖率的变化规律较为复杂,不宜简单地以秦岭淮河进行划分界定,在原建设部1993年发布的《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中也未对绿化覆盖率进行区域的划分,同时兼顾绿化覆盖率与绿地率的连带关系,故本标准中对绿化覆盖率不做城市所在区域和人口的限定。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基本项。2建成区绿地率
建成区绿地率是考核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以及相关城市园林绿化、生态环境的评价中,建成区绿地率均作为重要评价指标。
现行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中对绿地率计算作了这样的解释:“一般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和无特指的情况下,均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为用地统计范围”。按这样的解释,其他绿地不应纳入绿地率的统计。而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统计的是建成区绿地率。一般来说,城市的建成区范围要大于建设用地范围,或者说建成区内的城市绿地包括建设用地外的“其他绿地”,而事实上该部分绿地不论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居民游憩场地,还是城市自然景观方面,都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本标准在建成区绿地率统计中允许纳入建成区内、建设用地外的部分“其他绿地”面积,同时为了避免因统计“其他绿地”而削弱了对城市建设用地内绿地建设面积的控制,对纳入统计的“其他绿地”面积,规定不应超过建设用地内各类城市绿地总面积的20%;且纳入统计的“其他绿地”应与城市建设用地相毗邻。
建设用地外的河流、湖泊等水域虽然可能在建成区之内,也对城市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但因各地情况不一,面积跨越较大,故不列入本项评价内容统计。绿地率评价标准数值的确定,主要依据2008年全国660个设市城市相关统计数据统计分析。660个城市的平均值为31.30%,其中110个国家园林城市的平均值为36.84%,抽样统计的非园林城市平均值为29.80%。本项评价确定I级、Ⅱ级标准取值为35.00%和31.00%,Ⅲ级和Ⅳ级标准取值为29%。在现行的一些评价办法中,把全国的城市分成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两个大区域,再根据人口不同分别规定绿地率的标准。按照这种方法,课题组对2008年全国660个设市城市进行分组统计得到的结果,绿地率并未随人口数量的增减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而在另一项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却是北方高于南方。绿地率作为各级城市规划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更多体现了城市规划管理控制的要求,而非体现在城市地域的差别。在原建设部1993年发布的《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中均未对绿地率进行区域和人口的划分,故本项评价不对城市所在区域和人口规模进行限定。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基本项。3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考核城市发展规模与公园绿地建设是否配套的重要指标。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以及相关城市园林绿化、生态环境的评价中,人均公园绿地均作为重要评价指标。
本项评价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概念:(1)公园绿地的统计
公园绿地的统计方式应以现行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为主要依据,不得超出该标准中公园绿地的范畴,不得将建设用地之外的绿地纳入公园绿地面积统计。一些城市利用河滩地、山地进行开发建设,确实起到了部分公园绿地的作用,但若纳入公园绿地统计可能造成公园绿地用地的边缘化,削弱了园林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作用。关于水面的统计,本项评价明确规定:公园绿地中纳入到城市建设用地内的水面计入公园绿地统计,未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水面不应计入公园绿地统计。(2)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
本项评价内容计算的分母采用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
按照《全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的要求,从2006年起,人均和普及率指标按照城区的常住人口计算,包括公安部门的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所以人均公园绿地的人口统计为城区户籍人口和城区暂住人口之和,即城区的常住人口。
城区人口在2005年和2005年之前称为“城市人口”,指城区范围的人口,这里的城区指:①街道办事处管辖的地域;②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镇(乡)地域;③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特殊区域。城区暂住人口指城区内离开常住户口地,到本市居住一年以上的人员。《全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关于人均公园绿地的统计方法,相关人口数字虽然较容易掌握,但本项评价内容分子的“公园绿地”统计限定于城市建成区的建设用地,分母“城区人口”的统计是城区范围,按照国内的理解和计算,城区范围大大超过了建成区的范围,按照《全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的统计,有些城市城区面积甚至是建成区面积的10倍。
根据《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的说明中,关于“
一、城市绿化规划指标的统计口径”的解释5中明确指出“城市绿化指标的考核范围,对于绿化规划应为城市规划建成区;对于现状应为城市建成区。”在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中第4.0.2条指出:“……在计算建设用地标准时。人口计算范围必须与用地计算范围相一致……”。现行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中第3.0.1条指出:“……计算城市现状绿地和规划绿地的指标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城市人口数据和城市用地数据……”。因此,本项评价采用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较为准确。目前我国人口数据由公安部门掌握,以街道办事处为统计单位,城市建成区范围由规划部门划定,建成区范围与人口统计范围通常不吻合。因此,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统计,对于不在建成区范围内的街道办事处和工矿企业等特殊区域人口不纳入本项评价内容人口统计,对于跨越建成区的街道办事处管辖地域的人口应纳入本项评价内容的人口统计。(3)关于本项评价的等级标准值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评价标准数值的确定是根据2008年全国660个设市城市相关统计数据进行计算,660个城市的平均值为8.98㎡,其中110个国家园林城市的平均值为11.12㎡,抽样统计的非园林城市平均值为10.50㎡。原建设部1993年发布的《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分成城市人均建设用地不足75㎡、75㎡~105㎡和超过105㎡不同分别作了要求。根据我们对2008年全国660个城市的统计,确实发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与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呈正相关关系,而城市的地理位置对人均公园绿地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影响。按照《全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的统计,2007年我国城市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平均值达到了108㎡,而大部分省份和直辖市,即使加上暂住人口,现状人均建设用地也超过了80㎡,所以本项评价内容设置人均建设用地设置小于80㎡、80㎡~lOO㎡和大于lOO㎡三个档次,通过对660个城市分别计算,分别设定评价标准,城市园林绿化工级人均公园绿地在9.5㎡~11.O㎡以上,城市园林绿化Ⅱ级人均公园绿地在7.5㎡~9.O㎡以上,城市园林绿化Ⅲ级、Ⅳ级人均公园绿地在6.5㎡~7.5㎡以上。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基本项。4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
城市园林绿地中应提倡植物种类和配置层次的丰富,这是体现绿地生态价值和构建节约型园林的重要内容。本项评价旨在控制园林绿地中单纯草坪的种植比例,提高单位面积绿地的生态功能。
根据研究,绿地中保持乔灌木覆盖率不低于70%,有利于发挥绿地更高的生态作用。本项评价的园林绿化I级标准为70%,Ⅱ级、Ⅲ级、Ⅳ级适当放低。
处于高原高寒植被区域的城市,如处于青藏高原的城市,因其特殊的自然条件,植物立地条件较为特殊,故本项评价内容无论数值多少均可视为满足要求。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为城市园林绿化工级、Ⅱ级、Ⅲ级评价的基本项,Ⅳ级评价作为一般项。
5城市各城区绿地率最低值
城市内部绿地分布不均是目前大多数城市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尽管很多城市绿地总量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就某些城市区域而言,其绿化状况却不尽人意,而这些城市区域又恰恰是人口稠密、建筑密集的老城区或中心城区,绿地需求量大。无论是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角度,还是从提供居民游憩场所角度,该地区只有保证一定的绿地面积,才能真正发挥绿地的综合功能。基于上述目的设置了本项评价内容。
原建设部在2006年修订的《国家园林城市评价标准》有关绿化建设的内容中,提出“各城区间的绿化指标差距逐年缩小,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相差在5个百分点以内、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差距在2㎡以内”。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进行多个数据的比较计算。为方便起见,本标准提出对城区的绿地率最低值进行控制。评价标准数值是根据我国660个设市城市及国家园林城市的相关统计数据综合考虑而确定。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为城市园林绿化工级、Ⅱ级、Ⅲ级评价的基本项,Ⅳ级评价作为一般项。
6城市客城区_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 评价内容设置的意义同上,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基本项。7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公园绿地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安全、舒适、优美的休闲游憩环境,居民利用的公平性和可达性是评价公园绿地布局是否合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公园绿地的布局应尽可能实现居住用地范围内500m服务半径的全覆盖。本项评价内容的确定,主要依据:(1)我国各地公园绿地建设的实践和国内外相关理论表明,居民步行至公园绿地的距离不超过500m是符合方便性和可达性原则的。(2)《国家园林城市评价标准》中有“城市公共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服务半径达到500m(1000㎡以上公共绿地)的要求”。
本评价中公园绿地的内涵与现行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中的公园绿地相一致,其中社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小区游园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第2.2.9条要求面积不宜小于0.5h㎡,考虑到500m服务半径可能的居民人口数量,本评价要求将公园绿地的最小规模设在5000㎡。而对于城市中已被确定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区域,考虑到该类地段是以保护原有历史风貌为重点,而绿地建设是在不破坏原有城市肌理的基础上进行,其表现特征为小型而分散,因此,针对该类地区,绿地规模可下调至1000㎡,服务半径可缩小至300m。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为城市园林绿化I级评价的基本项,Ⅱ级、Ⅲ级、Ⅳ级评价作为一般项。
8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
在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的《国家园林城市评价标准》中提出:“近三年,大城市新建综合性公园或植物园不少于3处,中小城市不少于1处”。从生态功能和使用功能来讲,绿地只有达到一定的面积才能发挥其应有自每作用,特别是在满足城市居民综合游憩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综合公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对于综合公园的具体内容和设施要求都没有较为明确的规定,本标准中综合公园的界定可以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专指公园,而非指所有公园绿地,管理界线明确,并在园内设有管理机构;二是指综合性,强调设施的完备;三是面积必须大于10h㎡,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第2.2.2条的要求:“综合性公园的内容应包括多种文化娱乐设施、儿童游戏场和安静休憩区……全园面积不宜小于10h㎡。”
该评价标准数据根据调研的近百个城市的统计资料综合分析而制定。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为城市园林绿化I级、Ⅱ级评价的基本项,Ⅲ级、Ⅳ级评价作为一般项。
9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绿色网络空间的骨架,对城市空间形态组织、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和噪音控制以及城市景观特征塑造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是城市园林绿化水平评价的重要内容。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是对道路绿化绿量的考察内容。本标准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城市重视发展宽阔的城市道路,而忽视道路绿化带的设置和乔木的种植,造成道路噪声污染严重、遮荫能力以及景观效果差等问题产生。本项评价重点考核道路红线内的行道树的种植情况。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为城市园林绿化I级评价的基本项,Ⅱ级、Ⅲ级、Ⅳ级评价作为一般项。
10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 居住区绿地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居住区绿地率是衡量与考核居住区环境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项评价内容设置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中7.0.2.3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的要求。对于国媳婚许多城市来说,2000年以前基本没有居住区绿地率方面的档案,原建设部在2002年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进行了局部修订,加入了强制性条文,包括对绿地率的控制,所以本标准将新建、改建居住区在时间上的界定是2002年(含2002年)以后建成或改造的居住区(小区)。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一般项。11城市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 附属绿地由于分布面广,其绿化质量和分布情况直接影响着城市园林绿化的水平。本标准在对分布面积最广的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设定了相关标准进行评价的同时,重点对与城市居民联系紧密的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的绿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对于公共设施绿地的解释见现行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中表2.0.4的G42类别,公共设施用地的界定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
本项评价考核主要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对公共设施用地绿地率的要求。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一般项。12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
防护绿地是指为了满足城市对卫生、隔离、安全要求而设置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防护绿地对城市灾害的隔离、城市环境的改善、城市污染的减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防护绿地的布局和数量视各城市的城市格局、产业结构的不同而不尽相同,所以本项评价主要考核规划防护绿地的实施情况。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一般项。13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
由于生声绿地担负着为城市绿化工程供应苗木、草坪及花卉植物等方面的生产任务,同时承担着为城市引种、驯化植物等科技任务,因此,保证一定规模的生产绿地对城市园林绿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原建设部在《城市绿化规划指标的规定》(建城E20023文件)中要求,城市生产绿地面积应占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经多年实践证明,城市保持2%以上的生产用地才能真正但负起保持城市园林绿化用苗的抚育需要,但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再加上市场化迅速发展,生产绿地的建设可不强调位于城市建成区内。本标准将位于城市规划区内的绿地,只要是以向城市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各类圃地均计人生产绿地面积统计;但其他季节性或临时苗圃、从事苗木生产的农田、单位内附属的苗圃等则不计人。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一般项。14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
本项评价内容的设置,主要依据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中3.1.2的相关内容,即道路绿地率应符合“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m~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为达标”,广场绿化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中5.2的相关规定。
考虑到数据统计的难度和一些特殊地段的特殊要求,道路红线宽度小于12m的城市道路(支路)和历史传统街区;不在评价范围之内。
我国一些城市的道路绿地率距离规范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在核查上也有一定的难度,在绿地总体数量达标的情况下,道路绿地可能存在个体的差异。因此,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附加项。15大于40h㎡胸植物园数量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中要求:“近三年,大城市新建综合性公园或植物园不少于3处,中小城市不少于1处”。本项评价设置目的在于鼓励发挥植物园在科普、教育、宣传和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作用。现行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中规定:“植物园应创造适于多种植物生长的立地环境,应有体现本园特点的科普展览区和相应的科研实验区。全园面积宜大于40h㎡。”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附加项。16林荫停车场推广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停车场面积占城市室外硬地面积的比率越来越大,所以推广绿化停车场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评价内容设置依据原建设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建城E2007]215号)中关于“建设生态化广场和停车场”的意见,旨在鼓励对城市硬质地面条件进行改善,提倡绿化美化。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附加项。17河道绿化普及率
本项评价内容设置目的在于保证河道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涵养林带、促进城市生活型滨水绿地的构筑。
根据相关规划规范要求,宽度8m的绿地是可作为开放性绿地、布置相关设施的最小值。另据相关研究表明,宽度7m~12m是可能形成生态廊道效应的阈值。所以宽度12m是较为适合的开放型绿地的宽度下限。
自然形成两岸陡崖、绝壁或两侧坡度大于33%的河道不适宜作绿化,不应纳入绿化评价统计。
本标准第誊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附加项。18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
本项评价设置对促进自然资源遭受破坏的城市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受损弃置地建设除了应进行生态恢复外,还可以在一些地段,利用弃置地的条件采用一些景观处理方法,如一些城市利用露天工业遗址建设为特色公园或特色景区等。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中绿地建设的附加项。4.1.3建设管控评价主要评价城市绿地的质量,包括: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公园绿地评价;道路绿化评价;资源保护、规范管理以及新技术应用等方面。1城市园林绿化综合评价值
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评价一个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和绿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城市绿地格局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包括是否有利于缓解城市空气的污染、是否有利于城市组团的形成或起到防止城市建成区无序扩大的作用。
二是园林绿化对城市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程度,包括对于城市河流、湖泊、沼泽、林地、山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与建设管控中的“其他绿地”控制比较,这里更强调了合理利用。
三是城市园林绿化对于城市风貌形成的作用,主要评价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风貌中城市园林绿地所起的作用。
四是在城市功能性质定位中的地位和作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对城市的旅游发展、城市宜居水平和生态水平的提高均能发挥重要作用。本项评价内容因为涉及内容较为复杂,不宜以单一的量化标准评价,故本项评价采用综合打分的方法,并通过第三方机构或专家组进行评价。
本标准第弩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基本项。2城市公园绿地功能性评价值
在本标准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城市一味追求所谓的“景观效果”,耗费大量资金建设了大广场、大草坪、大型水景公园等,而这些大尺度的“景观”对城市居民来说许多都存在使用功能差的问题。
本项评价从使用性、服务性、适用性、可达性、开放性和安全性六方面进行评价。使用性主要评价城市居民对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的使用程度,主要评价平时和节假日时的游客人数是否与公园绿地的面积容量相符合。
服务性主要评价城市综合性公园内各项服务设施的完备,包括依据现行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中关于公园内部常规活动设施和功能区安排以及其他便民物品设置安排等,以及公园绿地的主要游路是否实施无障碍设计等。
适用性主要评价城市各类绿地的营造是否考虑了城市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等自然特点。可达性主要评价城市公园绿地,包括出人口位置,公交线路安排和游览道路的组织是否方便城市居民到达和进出。
开放性主要评价城市公园绿地对于城市居民的开放程度,主要包括是否对全体市民开放、门票收取是否符合公益性的特点等。
安全性主要评价公园绿地对游客安全和其他公共安全的保障。本项评价内容涉及内容较为复杂,不宜以单一的量化标准评价,故本项评价采用综合打分的方法,并通过第三方机构或专家组进行评价。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基本项。3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性评价值
公园绿地的景观价值是评价园林绿化水平最直观的一项内容,也是城市园林绿化的突出特色。本项评价从景观特色、施工工艺、养护管理、植物材料应用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一个较好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应具有较鲜明的特色、较强的艺术表达力,较高的施工工艺和养护水平,植物配置合理、层次丰富,植物品种选择多样又适应本地自然环境。本项评价内容涉及内容较为复杂,不宜以单一的量化标准评价,故本项评价采用综合打分的方法,并通过第三方机构或专家组进行评价。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基本项。4城市公园绿地文化性评价值
公园绿地的文化属性是园林绿化区别于造林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所在,园林绿化的文化价值是评价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本项评价内容所指文化价值包括两方面: 一是对文化物质的保护,主要评价城市园林绿地营造对于地方历史文化遗产、遗存遗迹的保护与展示的水平。重点评价遗址公园、历史文化公园等建设。二是对文化非物质的继承,主要评价城市园林绿地营造中地方文化和特色文化的宣传与展示的水平。
本项评价内容因为涉及内容较为复杂,不宜以单一的量化标准评价,故本项评价采用综合打分的方法,并通过第三方机构或专家组进行评价。
为避免绿地建设中为“文化”而创造“文化”的情况,本项评价只对具有“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的城市进行,对非历史文化名城,本项指标视为自动满足。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基本项。
5城市道路绿化评价值
城市道路绿化是一个城市园林绿化形象和水平最直接的表现。道路绿化评价主要针对道路绿化的植物选择、养护管理和配置效果等。本项评价内容因为涉及内容较为复杂,不宜以单一的量化标准评价,故本项评价采用综合打分的方法,并通过第三方机构或专家组进行评价。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基本项。6公园管理规范化率
实现公园管理的规范化是体现公园公益性和服务性的重要标志。
本项评价内容主要评价公园管理中对相关公园管理条例和办法的执行情况。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I级、Ⅱ级、Ⅲ级评价的基本项,Ⅳ级评价作为一般项。7古树名木保护率 古树名木是城市历史的记载,是绿色文物、活的化石。《城市绿化条例》第二十五条要求“对城市古树名木实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古树名木的档案和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加强养护管理。”原建设部2000年发布了《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建城[2000]192号),对于古树名木建档提出了严格要求。’ 本项评价包括古树名木的建档和存活两项内容。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基本项。8节约型绿地建设率
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基础,是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
原建设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建城[2007]215号)中提出:“积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倡应用乡土植物”、“大力推广节水型绿化技术”以及“……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要保护原有树木,特别要严格保护大树、古树……”;“……在建设中要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征,减少客土使用,反对盲目改变地形地貌、造成土壤浪费的建设行为……”等。节约型园林建设涵盖的技术广泛,因不同地区的不同自然条件与社会发展特点,节约型园林建设表现的形式亦不相同,所以无法以某一项节约型园林技术作为全国推广的技术要求,也无法以某一项的量化标准评价节约型的水平。本项评价内容所指节约型绿地为采用下列任何一项节约型园林技术的绿地。
①项、②项、③项、④项为节水技术;⑤项、⑥项为节能技术;⑦项为土地利用和资源利用技术。关于古树保护、本地植物的运用等在本标准其他评价内容中有所体现,故未列入本项评价。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一般项。9立体绿化推广
立体绿化是节约型园林节地的重要表现,在目前实施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中有:“积极推广建筑物、屋顶、墙面、立交桥等立体绿化,取得良好的效果”的指标设置。
立体绿化难于量化和统计,所以本标准重点考核两点:一是有没有鼓励政策、技术措施和实施办法;二是实施后的效果如何。
本项评价在本标准第5章中列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一般项。10城市“其他绿地”控制
“其他绿地”指现行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中的“其他绿地”,即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强调区域环境的一体化,对“其他绿地”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绿地格局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本项评价的设置,旨在鼓励和促进城乡绿地环境一体化,重视城市建成区周边的环境保护和建设。
城市“其他绿地”很难用量化的标准进行评价,也没有固定模式。本项评价内容所指的“城乡一体化”,主要评价城市建成区与建成区周边的其他绿地的联系程度,同时评价“其他绿地”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的利用。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一般项。11生物防治推广率 针对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绿地的养护中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本标准第五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附加项。12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08年颁布了《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建城[2008]171号),旨在促进城市公园应急避险功能的完善。
城市绿地,尤其是公园绿地,由于具有较大的规模、相对完善的设施和内部建筑密度较低的特性,能够有效发挥防灾避险的功能,从而成为应急避险的良好场所。因不同城市的灾害威胁程度不同,对于绿地的应急避险功能要求也不同,所以本项评价强调了对于规划的应急避险绿地的实施,而不是要求应急避险绿地越多越好。本标准第5章申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附加项。13水体岸线自然化率
原建设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建城[2007]215号)中有关于“积极推进城市河道、景观水体护坡驳岸的生态化、自然化建设与修复”的意见。本项评价内容设置目的在于促进城市水体及滨水绿地的建设由纯功能性工程向生态化、景观化、自然化工程转变。本项评价主要针对城市规划区内的较大型河道和水体,公园绿地中的水体和各城市建设用地中的水体岸线一般规模较小,所以不纳入评价。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附加项。14城市历史风貌保护
历史风貌是社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融通符合城市传统园林景观价值的理念,继承城市传统文化、保护历史风貌和文化遗产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
本项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是否编制完成相应的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应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非历史文化名城可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题或风貌保护的专项规划;二是对保护规划的执行情况。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附加项。15风景名胜区、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
风景名胜区、文化与自然遗产是园林绿地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物质资源和文化财富,一个城市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或自然遗产,表明本城市对文化或自然资源的保护达到较高水准。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附加项。
4.1.4生态环境主要评价城市水环境、空气质量、城市噪声控制、湿地资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
1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
城市空气质量是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空气污染指数(API)小于或等于100相当于达到现行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中空气质量二级以上标准。各等级标准的确定参考了国内相关环境评价标准确定,一般认为,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300d是该项指标表现较好的值,国内许多大、中城市已经达到这个水平,有些城市甚至达到350d。考虑到空气污染指数与城市环境的密切关系,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I级、Ⅱ级评价的基本项,Ⅲ级、Ⅳ级评价作为一般项。2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
城市地表水环境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景观环境和城市形象。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中均对城市地表水环境提出了明确要求。
考虑到目前我国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普遍较差的状况,选择城市规划区内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作为衡量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的指标。水质评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的要求,Ⅳ类水主要适用于工业用水区及非人体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为城市园林绿化I级、Ⅱ级评价的基本项,Ⅲ级、Ⅳ级作为一般项。
3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指城市建成区内经认证的环境噪声网格监测的等效声级算术平均值。城市声环境是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声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实践表明,城市园林绿化具有明显的减弱噪声的作用。
本项评价内容在各级评价标准值的确定,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中各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的规定,只考核昼间平均等效声级。本项评价在本标准第5章中列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一般项。4城市热岛效应强度
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实践表明,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较高的绿化覆盖率和乔灌花草的合理搭配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特别是城市中心区的热岛效应强度,所以热岛效应强度也是评价一个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城市热岛效应强度采用城市建成区与建成区周边(郊区、农村)6月~8月的气温平均值的差值进行评价。热岛效应一般采用气象站法、遥感测定法等进行研究,遥感测定可以获取大面积温度场,监测快捷、更新容易,能够直观定量地研究热岛特征,遥感数据反演出的是亮温或地表温度,所以应对遥感数据进行反演。但遥感测定易受到天气、云等影响,且温度反演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要获得较真实的热岛效应强度,宜统一亮温评价时间段,尽可能采用多日的亮度温度差,反演前去除云量等影响。因目前国内的技术手段和物质能力要达到以上要求还有难度,所以本标准中没有进行强制要求。
本项评价在本标准第5章中列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一般项。5本地木本植物指数
原建设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建城[2007] 215号)中要求:“……积极提倡应用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要优先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
本地木本植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具有抗逆性强、资源广、苗源多、易栽植的特点;不仅能够满足当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要求,而且还代表了一定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本项评价内容评价参考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提出“本地植物指数≥0.7”的要求,考虑到统计调查的操作性,本项评价限定在木本植物。本项评价内容要求纳入建成区木本植物种类统计的,每种植物应符合在建成区种植数量不小于50株,是参考了《保护生物学》中关于最小存活种群(MVP)的要求。最小可存活种群(minimum viable population),即以一定概率存活一定时间的最小种群大小,有研究表明短期(50年)存活的种群有效种群大小不低于50株,长期(100年)存活的种群有效种群大小应是500株。
本项评价在本标准第5章中列为城市园林绿化I级评价的基本项,Ⅱ级、Ⅲ级、Ⅳ级评价均作为一般项。6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对于维护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1992年6月联合国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我国政府于1993年正式批准加入该公约。随后,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报告》。原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建城[2002]249号)中要求:“开展生物资源调查,制定和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该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三点:一是是否进行城市生物资源的本底调查,这是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条件;二是是否编制《生物多样性缳护规划》和实施措施,这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依据;三是强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效果,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植物和鸟类种类数量一般统计5年内的变化值,所以本标准重点考核鸟类、鱼类和植物种类的数量在5年或5年以上的周期内不小于基准年统计的数量。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工级评价的基本项,Ⅱ级、Ⅲ级、Ⅳ级评价的一般项。
7城市湿地资源保护
对湿地进行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体现。针对一些城市盲目填河、填沟、填湖,城市河流、湖泊、沟渠、沼泽地、自然湿地面临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完整的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系统和生态安全面临威胁,原建设部在《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建城[2002]249号)中要求严格保护城市规划区内的河湖、沼泽地、自然湿地等生态和景观的敏感区域。
因为湿地的定义较为广泛,所以本项评价内容强调的是对城市湿地资源的保存率,并非指对所有定义的“湿地”均要保护。
城市湿地资源保护的评价主要包括:一对于湿地资源的调查统计;二制定相关的保护规划和实施措施;三湿地保护的实际效果,以评价期湿地面积不小于基准年的湿地面积为标准。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工级评价的基本项,Ⅱ级、Ⅲ级、Ⅳ级评价的一般项。
4.1.5市政设施评价包括:城市容貌、给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燃气、道路交通等六个方面。
1城市容貌评价值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容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城市容貌中的公共场所、广告设施与标识、公共设施和环境照明等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也有较大影响。
本项内容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容貌标准》GB 50449的要求进行评价。本项评价内容因为涉及内容较为复杂,不宜以单一的量化标准评价,故本项抨价采用综合打分的方法,并通过第三方机构或专家组进行评价。
本标准第5章中明确本项评价作为城市园林绿化I级、Ⅱ级评价的基本项,Ⅲ级、Ⅳ级评价作为一般项。
2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
本项评价作为反映供水水质的代表性内容。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规定,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为浑浊度、色度、臭和味、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CODmn7项指标的合格率。《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6要求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不低于95%,目前,全国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多在99%以上。
本标准中城市园林绿化I级评价标准要求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为100%,其他级别标准要求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不低于99%。
本项评价在本标准第5章中列为城市园林绿化I级、Ⅱ级评价的基本项,Ⅲ级、Ⅳ级评价均作为一般项。3城市污水处理率
本项评价内容作为反映城市污水处理的代表性内容。城市污水处理率是指经过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且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量与城市污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十一五”规划目标是全国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08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2%。
本标准中城市园林绿化工级评价标准要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85%,其他级别标准要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80%。城市污水处理率指标来源为《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本项评价在本标准第5章中列为城市园林绿化I级、Ⅱ级评价的基本项,Ⅲ级、Ⅳ级评价均作为一般项。
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本项评价内容作为反映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的代表性内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是指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数量占城市生活垃圾产巍总量的百分比,目前,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用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代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三种处理方法。生活垃圾填埋处理,要按照现行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CJJ/T107中I、Ⅱ级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填埋量计入无害化处理量;焚烧厂、垃圾堆肥场均要达到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要求。
“十一五”规划目标是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70%,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08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6%。本标准中城市园林绿化I级评价标准要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90%,其他级别标准要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8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标来源为《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
本项评价在本标准第5章中列为城市园林绿化工级、Ⅱ级评价的基本项,Ⅲ级、Ⅳ级评价均作为一般项。5城市道路完好率 城市道路完好率,指城市建成区内道路完好面积与城市道路面积的比率。道路路面完好是指路面没有破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并满足平整、抗滑和排水的要求。路面完好率是衡量道路设施建设和维护水平的指标,反应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条件。
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容貌标准》GB 50449的要求,城市道路应保持平坦、完好,便于通行。路面出现坑凹、碎裂、隆起、溢水以及水毁塌方等情况,应及时修复。
本标准中城市园林绿化工级评价标准要求城市道路完好率不低于98%,其他级别标准要求城市道路完好率不低于95%。城市道路完好率指标来源为地方城市调查统计。本项评价在本标准第5章中列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一般项。6城市主干道平峰期平均车速
城市主干道平峰期平均车速是反映城市交通通畅程度的指标。主干道平冁期平均车速,指在非节假日中任一日lO:00~11:30对主干道路所测得车速的平均值。本标准中城市园林绿化I级评价标准要求平均车速不低于40km/h,其他级别评价标准要求平均车速不低于35km/h。主干道平峰期平均车速指标来源为地方城市调查统计。本项评价在本标准第5章中列为城市园林绿化各级评价的一般项。5等级评价
5.1城市园林绿化I级评价
5.1.1在本级的各类评价内容的选项中,对在全国各城市具有普遍性的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和建设管控、生态环境评价的评价内容,对城市园林绿化影响直接的市政评价的评价内容均列为基本项;其他具有一定的地域或城市特色、对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影响力一般的评价内容列为一般项。
城市园林绿化工级评价内容标准确定的原则是: 1国刍啪关评价标准要求的高值。
2若没有相关标准,按目前全国该项指标统计水平的高值或超过平均水平的值。3若目前全国没有该项指标的统计,则按理论上可能达到的较高值。各项指标内容的确定见本条文说明中第4章。
5.1.2城市园林绿化工级需要满足的评价项目共43项,其中基本项34项、一般项9项。需要满足的评价项目占所有评价项目的(不含附加项)的96%,表明城市园林绿化I级具有高标准的要求。
5.2城市园林绿化Ⅱ级评价
5.2.1在本级的各类评价内容的选项中,对在全国各城市具有普遍性的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和建设管控评价内容,对城市园林绿化影响直接的生态环境、市政设施评价内容列为基本项;其他具有一定的地域或城市特色、对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影响力一般的评价内容列为一般项。城市园林绿化Ⅱ级评价内容标准确定的原则是: l略高于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值。
2若没有相关标准,按略高于全国目前该项指标统计的平均值确定。3若目前没有该项指标的统计,则按高于理论上可能达到的平均值确定。各项指标内容的确定见本条文说明中第4章。
5.2.2城市园林绿化Ⅱ级需要满足的评价项目共38项,其中基本项27项、一般项11项。需要满足的评价项目占所有评价项目(不含附加项)的84%,表明城市园林绿化Ⅱ级具有较高标准的要求。
5.3城市园林绿化Ⅲ级评价
5.3.1在本级的各类评价内容的选项中,对于评价城市园林绿地总体水平的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和管控的基本评价内容列为基本项,具有一定的地域或城市特色评价和生态环境、市政设施指标列为一般项。
城市园林绿化Ⅲ级评价内容标准确定的原则是: 1国家相关评价标准要求的值。
2若没有相关标准,按全国目前该项指标统计的平均水平值确定。3若目前没有该项指标的统计,则按理论上可能达到的平均值确定。各项指标内容的确定见本条文说明中第4章。
5.3.2城市园林绿化Ⅲ级需要满足的评价项目共33项,其中基本项18硕、一般项15项。需要满足的评价项目占所有评价项目(不含附加项)的73%,表明城市园林绿化Ⅲ级为基本达标的要求。
5.4城市园林绿化Ⅳ级评价
5.4.1在本级的各类评价内容选项中,城市园林绿地质量最基本、最核心的评价指标列为基本项;其他评价内容均列为一般项。除了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城市园林绿化综合评价值、城市公园绿地功能性评价值、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性评价值、城市公园绿地文化性评价值、城市道路绿化评价值和城市容貌评价值的标准略低于Ⅲ级,其他各项评价标准与Ⅲ级相同,主要差别是需要满足的评价项目数量不同。
各项指标内容的确定见本条文说明中第4章。
5.4.2城市园林绿化Ⅳ级需要满足的评价项目共28项,其中基本项15项、一般项13项。需要满足的评价项目占所有评价项目(不含附加项)的62%,表明城市园林绿化Ⅳ级为准达标的要求。
第四篇:GB/T 23331-2009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 23331-2009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引 言
能源管理体系系列标准是一套用于规范组织能源管理,旨在降低组织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管理标准。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是组织最高管理者的一项战略性决策。该标准的成功实施有赖于组织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全员参与。通过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组织可以:
——应用系统理论将组织的能源管理工作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有机结合,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规范合理地降低组织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利用过程方法对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能源因素进行优化和控制,实现对能源管理全过程的用能控制和持续改进。
——应用先进有效的节能技术和方法、挖掘和利用最佳的节能实践与经验。——提高能源管理的有效性,并改进其整体绩效。
——通过成功地实施本标准,使相关方确信其已经建立了适宜的能源管理体系。
本标准规定了对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旨在为组织确定有效的能源管理体系要素和过程,使组织能够根据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能源方针和目标。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
本标准强调对能源管理的过程控制,标准规定的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组织为兑现管理承诺和实现能源方针应进行策划-实施-检查与纠正-持续改进(PDCA)等过程。其中,——策划:包括识别和确认组织的能源因素;识别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识别并采用适用的节能技术和最佳节能实践;通过分析确定能源管理基准,可行时确定标杆;建立能源目标、指标和实施能源管理方案等。
——实施:包括提供所需的资源,明确作用、职责和权限;确定能力、培训和意识的要求并进行培训;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建立所需的文件和记录;实施运行控制;实施能源管理方案并开展相关活动等。
——检查与纠正:包括对能源管理活动和能源目标实现情况的监测;进行合规性评价;识别和处理不符合;开展内部审核等。——持续改进:采取措施持续改进能源绩效。
能源管理体系的详细和复杂程度、体系文件的多少、所投入资源的多少等,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体系覆盖的范围,组织的规模,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能源消耗的类型及消费量要求等。
实施本标准能够改进组织的能源绩效,但能源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还需要相关技术和方法的支持。因此,组织应在适宜和经济条件许可时,考虑采用最佳可行的节能技术方法,同时充分考虑到采用这些节能技术和方法的成本效益。
本标准针对的是组织自身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管理要求,而不对其所提供产品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提出要求,尽管我们提倡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面考虑。
本标准并未对能源绩效提出具体指标值的要求,也不包含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财务或风险等管理体系要求。但可将本标准所规定的要素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要素进行协调,或加以整合。
本标准不是用于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也不增加或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识别能源因素,建立并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本标准适用于组织确定其能够控制的、或能够施加影响的那些能源因素。本标准并未提出具体的能源绩效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a)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能源方针; c)通过下列方式证实符合本标准: 1)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
2)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的确认; 3)寻求外部组织对其自我声明的确认; 4)寻求外部组织对其能源管理体系进行认证。组织应依据其能源方针,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特点确定实施本标准的程度。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idt ISO9001)
GB/T2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idt ISO14001)GB/T19011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idt ISO19011)3 术语和定义
除下列术语和定义外,本标准还采用GB/T19000和GB/T24001中的相关术语和定义: 3.1 能源 energy
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3.2 能源因素 energy aspect
在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影响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3.3 能源方针 energy policy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能源管理的宗旨和方向。3.4 能源目标 energy objective
组织所要实现的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总体要求。3.5 能源指标 energy target
由能源目标产生的,为实现能源目标(3.4)所需规定的具体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或其局部。3.6 能源管理体系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ergy(EMS)
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于建立能源方针、目标和管理能源因素,及实现这些方针和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要素的集合,包括组织结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3.7 一次能源 primary energy resouce
从自然界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水力、太阳能、生物物质、海洋能、风能、地热能等。3.8 二次能源 secondary energy resource
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如电力、焦炭、煤气、蒸汽、热水以及成品油、燃料油、液化石油等。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排出的余热、余能,如高温烟气、可燃气、蒸汽、热水、排放的有压流体等也属于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无论经过几次转换所得到的另一种能源,都称为二次能源。3.9 新能源 new energy
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开发利用的非常规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核聚变能、天然气水合物等。3.10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3.11 清洁能源clean energy
是指环境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零排放或者低排放的一次能源,主要包括天然气、核电、水电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3.12 能源绩效energy performance
组织对其能源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3.13 能源管理基准 energy management baseline
组织针对自身能源管理情况,确定作为比较基础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水平。3.14 能源管理标杆 energy management benchmarking 组织参照同类可比活动所确定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水平。4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要求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以确保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组织应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并形成文件。4.2 管理职责 4.2.1 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对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作出承诺,并通过开展以下活动提供证据:
a)执行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在组织内贯彻实施;
b)组织制定和实施能源方针和目标,并作为组织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的组成部分; c)进行管理评审;
d)确保配备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适宜资源。4.2.2 能源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能源方针并确保其:
a)适用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并与组织已有的其他管理体系方针相协调; b)包含对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持续改进的承诺;
c)包含对遵守与能源管理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承诺; d)为制定和评价能源目标、指标提供框架; e)形成文件,使全体员工能充分理解并实施; f)可为相关方所获取; 4.2.3作用、职责和权限 管理者应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进行沟通。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在能源管理体系中的作用、职责和权限应能够:
a)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源管理体系;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c)提出改进建议;
d)负责与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外部联系。4.3 策划 4.3.1 能源因素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识别能源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已有的或潜在的能源因素。此时,应考虑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变更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b)根据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以及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特点等,对能源因素进行评价,确定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4.3.2 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建立及时获取这些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渠道; b)识别适用于能源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
组织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源管理体系时,应确保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
4.3.3能源管理基准与标杆
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建立能源管理基准,适宜时,建立能源管理标杆,作为制定能源目标和指标、评价能源绩效的主要依据。建立的能源管理基准和标杆应形成文件。4.3.4 能源目标和指标
组织制定能源目标和指标时,应:
a)在其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实施和保持形成文件的能源目标和指标。目标和指标应是可测量的。
b)在建立和评审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能源管理基准和(或)标杆,以及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此外,还应考虑可选节能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等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c)适时更新或调整能源目标和指标。4.3.5 能源管理方案
组织应针对能源目标、指标,制定并实施一个或多个能源管理方案。能源管理方案应包括:
a)有关职能和层次上的职责和权限; b)方法、技术和措施; c)时间表;
适用时,对能源管理方案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4.4 实施与运行 4.4.1 资源
组织应为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提供适宜的资源,特别是: a)配备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人员;
b)配备所需的节能产品/设备、设施及能源计量器具;
c)充分识别和利用最佳节能管理实践和经验,以及有效的节能技术和方法; d)配套充分的资金。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组织应:
a)确保所有从事能源管理有关工作的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并保存相关的记录。该能力基于必要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
b)确定与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 c)对与能源管理工作有重大影响的人员进行岗位专业技能培训,并保存适当的记录; d)组织应采取措施,使全体人员都意识到: 1)符合能源方针和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2)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给组织带来的效益,以及个人工作改进所能带来的能源绩效;
3)偏离规定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4.4.3 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旨在就有关能源因素和能源管理体系的相关信息进行沟通:
a)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 b)外部相关方信息的接收、回应并形成文件;
组织应决定是否就其能源因素以及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与外部进行交流,如果决定进行外部交流,应将其决定形成文件,规定交流方式并予以实施。4.4.4文件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和记录;
b)组织为确保能源管理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c)对能源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 4.4.5 文件控制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对能源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记录是一种特殊性质的文件,按4.4.6控制)进行控制,以便:
a)在文件发布前应由授权人进行审批,以确保其适宜性和充分性; 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审批; c)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 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e)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标识明确;
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对其分发进行控制;
g)防止作废文件的误用。如果出于某种目的保留作废文件,应作出适当的标识。4.4.6 记录控制
组织应根据需要建立并保持必要的记录,用来证实符合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以及所取得的能源绩效。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记录的标识、存放、保护、检索和处置。所有记录均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具有可追溯性。4.4.7 运行控制
组织应根据能源方针、目标、指标,对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与能源因素有关的运行进行识别与策划,以确保它们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a)对缺乏文件程序而可能导致偏离的运行过程,应制定、提供和执行形成文件的程序和/或操作指导书;
b)必要时,在运行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和能源绩效的评价方法
c)当这些运行控制涉及对相关方的要求时,应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相关方。适用时,这些运行应包括: 1)产品和过程设计 在进行新的产品和过程设计中,应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改进能源绩效,并在实施前得到有效的评审和(或)确认。适用时,应: ——考虑所使用能源的种类、经济性、质量、环境影响,以及可获得性等; ——合理匹配各系统和设备/设施,优化用能; ——借鉴节能新技术和方法、最佳节能实践与经验; ——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等。2)设备、设施配置与控制
组织应确定对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有重要影响的设备、设施,并确保: ——对重点用能设备、设施的采购、使用和处置进行有效控制;
——确定重点用能设备、设施允许的能效限定值,定期监控其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水平; ——在新设备和替代设备选用时,应优先考虑能源效率; ——进行有效的设备维护、保养,以确保能源的有效利用;
——必要时,进行重点用能设备、设施的认可和操作人员资格的鉴定。3)能源采购
组织应确保采购和配置适宜的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达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适用时,组织应:
——根据满足组织要求的能力来评价和选择能源供应商;
——制定标准或规范,其中应考虑能源质量、可获得性和经济性等因素。在发布前评审其适宜性和充分性;
——对采购的能源产品进行计量和(或)验证; ——规定相关能源的贮存要求。4)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控制 组织应确定和控制对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有重要影响的过程,使这些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运行。适用时,可包括:
——识别和管理必要的基础设施和运行环境,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 ——识别能源管理方面的最佳可行技术和良好操作规范并予以实施;
——监测过程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定期进行能源统计和消耗状况分析; ——有效利用余热、余压及其他废弃物等;
——对用于能源计量和监测装置进行适当的校准和维护,并保存相关记录。4.4.8 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识别可能对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制定应急预案。
组织应对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作出响应,并预防和(或)减少随之产生的影响。组织应定期评审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对其进行修订,特别是当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后。
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程序。4.5 检查与纠正
4.5.1 监视、测量与评价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对以下方面进行监视、测量和评价: a)对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特性; b)对照能源管理基准和(或)标杆对能源绩效进行评价; c)能源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现情况。监测、测量和评价的结果应进行记录。4.5.2 合规性评价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定期对适用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它要求的遵循情况进行评价,并保存相关的记录。4.5.3 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处理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中应规定以下要求:
a)识别和纠正不符合,并采取措施减少其造成的影响;
b)对不符合进行调查,确定其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避免重复发生;
c)对于潜在的不符合,评价采取预防措施的需求,若需要,制定并实施预防措施,以避免不符合的发生;
d)记录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结果; e)评审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f)所采取的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性相适应。
组织应确保对纠正和预防措施涉及到的能源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必要的修改。4.5.4 内部审核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对能源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的程序,内部审核程序应包括审核准则、范围、频率和方法,以及策划和实施审核及报告审核结果、保存相关记录的职责和要求,组织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以便: a)判定能源管理体系是否:
1)符合组织的需要和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要求; 2)已经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b)向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
应根据对组织节能工作的影响和过去内部审核的结果对内部审核进行策划并形成审核方案。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均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应记录内部审核的结果并将审核中发现的问题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进行必要的整改。4.6 管理评审 4.6.1 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包括能源管理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机会和变更的需求。应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4.6.2 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
a)内部审核结果和合规性评价结果; b)与外部相关方的交流与反馈; c)组织的能源绩效; d)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 e)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f)以往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 g)能源管理体系的客观变化; h)改进的建议。4.6.3 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
a)能源管理体系和节能工作的持续改进措施;
b)能源管理基准和(或)标杆、方针、目标、指标变更的重大决策; c)资源需求。
第五篇:企业质量信用报告编写指南(GB T 31870-2015) 标注
附件2
企业质量信用报告编写指南
(GB/T 31870-2015)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质量信用报告编写的基本原则、报告内容以及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为制造型企业编写并发布质量信用报告提供指南,其他类型企业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117 信用 基本术语
GB/T 29467 企业质量诚信管理实施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117和GB/T 2946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基本原则 4.1真实性
企业质量信用报告(简称“报告”)应客观公布企业在报告期内质量诚信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报告中公布的信息,其收集、记录、整理、分析和公布应经得起审核验证,以确保社会对企业的质量信用状况进行真实的评价。4.2时效性
报告采用的数据信息应及时反映企业质量信用状况,以便接受社会的监督。4.3 可读性
报告应采用简洁的语言,适当使用流程图、数据表和图片等形式,信息公布方式和报告的内容应易于阅读、理解和接受。4.4完整性
报告的内容应结构完整,全面反映企业质量信用状况,便于社会客观认识和评价企业质量信用水平。报告内容 5.1总则
报告内容宜按照企业实施质量诚信管理的要求,披露企业在报告期内树立质量诚信理念,实施质量诚信管理,兑现质量承诺方面的情况。
报告结构上可分为报告前言、报告正文和报告结语三部分。报告正文可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质量理念、企业质量管理、质量诚信管理、质量管理基础、产品质量责任等方面内容。5.2 报告前言
报告前言宜引导和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报告披露的信息内容,可包括报告编制说明、企业高层致辞、企业简介等方面内容。
a)报告编制说明包括(但不限于)报告内容客观性声明、报告的组织范围、报告时间范围、报告发布周期、报告数据说明、报告获取方式等与报告披露信息相关的说明性内容。
b)企业高层致辞包含企业最高管理者对企业产品质量责任和质量诚信管理的概括性阐释。c)企业简介包含企业的名称、所有权性质及总部所在地、主要产品和服务等企业基本信息。5.3企业质量理念
从企业最高管理者的角度,披露企业在开展质量管理、履行产品质量责任以及实施质量诚信管理等方面建立的理念,可包括企业的愿景,对顾客及相关方的关注,质量文化建设等内容。5.4企业质量管理 5.4.1 总则
从企业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等方面披露企业质量管理情况。5.4.2 质量管理机构
从企业组织架构和职责权限等方面披露企业内部最高层面的质量决策、领导和推进机构,包括企业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员工等的质量职责和权限、激励措施等。5.4.3 质量管理体系
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方面披露企业质量管理实施情况,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教育、质量法规、质量责任赔偿等制度,以及保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和持续改进的制度等。5.4.4 质量安全风险管理
从企业建立并实施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方面披露企业质量风险管理情况,包括但不限于: a)质量风险监测,包括企业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分析评估情况,识别的质量安全风险点,建立的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等情况。
b)应急管理,包括企业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主动报告及应急处理措施 — 2 —
等情况。5.5质量诚信管理 5.5.1 总则
从识别、分析与确认质量承诺入手,披露企业围绕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建立和实施保障质量承诺兑现的质量诚信管理制度情况,包括运作管理和营销管理等过程的质量诚信管理情况。
注:企业可参考GB/T 29467-2012《企业质量诚信管理实施规范》,建立涵盖质量诚信管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诚信管理。
5.5.2质量承诺
从以下三个层面明确企业的质量承诺内容,分别是:
a)与企业或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明确规定企业需遵守的各项要求;
b)企业对外发布或声明的各项明示承诺,如营销广告、产品标签、合同条款、宣传倡议等,以及营销过程中分销商、代理商、零售商等的质量承诺;
c)顾客的合理期望和隐含需求等。5.5.3运作管理
从设计和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等管理过程,披露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融入质量诚信管理要求,建立和实施质量诚信管理制度的情况。
5.5.4营销管理
从营销策划管理、销售渠道管理和售后管理等方面,披露营销管理过程建立和实施质量诚信管理制度的情况。
注:售后管理包括营销渠道的分销商、代理商、零售商等的售后服务管理。
5.6质量管理基础 5.6.1 总则
从企业标准管理、计量管理、认证管理、检验检测管理等方面,披露企业质量管理基础建设情况。5.6.2 标准管理
从企业执行的产品标准和标准水平,采用国际和国内先进标准情况,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制修订情况,以及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等方面,披露企业产品标准管理情况。
注:报告中可包含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的相关内容。
5.6.3 计量管理
从企业计量溯源体系建立和完善情况、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情况,计量保证能力评价证书获取情况等方面,披露企业具有的计量管理能力和水平。
注:计量保证能力评价证书通常适用于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获取。
5.6.4 认证管理
从企业取得的产品质量认证、管理体系认证等方面,披露企业的认证管理情况。
注1:产品质量认证包括强制性产品认证和自愿性产品认证。
注2:管理体系通常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
5.6.5 检验检测管理
从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规范建立和实施方面披露企业具有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管理能力和水平。5.7产品质量责任 5.7.1 总则
围绕企业兑现质量承诺披露企业履行产品质量责任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质量水平、产品售后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和质量信用记录等方面。5.7.2 产品质量水平
从企业对消费者的质量承诺以及承诺兑现情况披露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和售后服务质量水平等。5.7.3 产品售后责任
披露企业建立修理、更换、退货等产品质量担保责任制度、召回管理制度、投诉处理制度,以及履行“三包”等产品责任和义务的情况。
注:“三包”是指零售商业企业对所售商品实行“包修、包换、包退”的简称。
5.7.4企业社会责任
可从企业安全管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支持等方面披露与企业质量诚信管理相关的社会责任情况。
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可参考ISO 26000《社会责任指南》中社会责任七大核心主题:组织治理、人权、劳工实践、环境、公平运营、消费者、社区参与和发展,或参考GB/T 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考察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三个方面:公共责任、道德行为和公益支持。
5.7.5质量信用记录
披露企业在报告期内的质量信用不良记录和良好记录情况。
注1:质量信用不良记录包括违法违规记录,监督抽查不合格记录,质量安全事故记录,出口产品因质量问题被国外通报、退货、索赔,其他不良记录等。
注2:质量信用良好记录包括政府质量奖,名牌产品,标准创新贡献奖,计量保证能力“C”标志,地理标志产品信息,其他良好记录等。
5.8报告结语
总结报告期内企业质量诚信管理情况并展望下一报告期企业质量诚信管理的持续改进情况。可包括企业对未来质量责任、质量诚信管理工作的展望,对报告的评价、报告参考及索引、读者意见反馈、专家评论等方面内容。
注:报告评价可以结合自我评估和外部第三方评价,可包括企业质量信用评价结果。
6报告发布
报告可以为周期发布。
报告可由企业定期主动发布,也可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动态更新报告内容。报告可采取向社会公开并广泛宣传的形式,让消费者及相关方易于了解和监督。
注1:报告的动态更新一般发生在报告发布后,企业发生与质量诚信管理紧密相关并有必要向社会、消费者和相关方披露的事件后进行。如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重大质量失信事件等。
注2:企业向社会公开发布的形式可以门户网站为载体,在显著页面位置展示报告并可供下载阅读,也可以书面形式,向消费者、供应商、经销商、监管部门等相关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