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县学前教育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17:3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山县学前教育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山县学前教育调研报告》。

第一篇:平山县学前教育调研报告

平山县

学前教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两所幼儿园就发展学前教育问题进行调研,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十一月二十一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意见。12月1日,举行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强调,要把学前教育这项重要民生工程办实办好。县教育主管部门按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学前教育的要求,对我县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进行了深入调研。

我县2007年顺利通过了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达标验收。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县的学前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学前教育的发展程度与教育先进县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教育局相关人员深入基层调研,并结合“十二五”规划,把我县学前三年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规划做详细的调研,为进一步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勾绘了蓝图。

一、学前三年教育现状 全县现有幼儿园328所,其中县直属幼儿园2所,民办幼儿园326所,其中乡(镇)中心幼儿园11所;幼教毕业的公办教师102人,占教师总数的2.1%(其中只有2人在乡镇中心幼儿园工作);学前适龄幼儿全县共有16322人,在园幼儿14755人,占应接受学前教育儿童总数的90.4%。随着我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的幼儿园发展与广大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需求的矛盾日益突显,极大的制约了我县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目前存在问题

(一)没有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长效机制。各乡镇只注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建设、教学质量的评估,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忽视了学前教育的作为基础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县城公办幼儿园规模小,数量少,不能满足幼儿入公办幼儿园的需求。全县23个乡镇只有个别乡镇建立了中心幼儿园,且条件简陋,与《河北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县(市、区)标准(试行)》还有一定差距。

(二)师资队伍素质低、管理乱、待遇低、不稳定。一是学历普遍偏低,专业程度相对不高,甚至有小学毕业的在办园、在任教。农村幼儿教师大部分是临时招聘,教育理念陈旧,严重影响学前幼儿的智力开发。二是队伍结构不够优化,幼儿园一直没有经编制部门正式审批机构、核定人员编制,没有纳入教师序列由人事部门统一管理,使幼儿教师在编制、职称评审、评奖及其继续教育等方面都无法获得相应的权益。三是工资待遇低,每月在600元—1200元之间,导致队伍不稳定,幼儿教师一般结婚后就脱离了幼教队伍。三是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建立,我县还没有建立起农村幼儿教师退休退养和养老保险制度,挫伤了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着队伍的稳定和保教质量的提高。

(四)民办幼儿园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我县民办学前教育发展迅速,但一些办园者为经济利益所驱动,私自扩大招生数量,降低安全防范设备的配备成本,聘用非专业幼儿教师,造成了办园条件差,保教质量低,安全隐患多的状况。

(五)小学化教学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很多幼儿教师不知道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不知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教育理念和目标,不知道该如何教学前幼儿。不少幼儿教师主要日常教学基本以识字,算题为主,不注重幼儿情感、态度、能力、兴趣和习惯这些有益于幼儿终身发展的良好品质的培养。

(六)整体发展还不够均衡。在办园规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全县学前教育还存在着较大的城乡和地域差距,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普及率较低、办园条件差、师资短缺成为普遍性问题。

(七)民办幼儿园办园标准较低。作坊式园舍较多,看管式管理较为普遍,无证托幼机构大量存在。

三、发展规划

针对我县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局以“办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建立以县直属幼儿园为龙头,普及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重点的学前教育格局,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有利时机,科学谋划、合理布局、规范管理,新建、改建、扩建乡镇中心幼儿园,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提高幼儿保教质量,实现学前教育质与量的巨大变化。

(一)科学构建县域学前教育布局。按照《河北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县(市、区)标准(试行)》,全县“至少有一所达到省颁省级示范园或城市一类园标准的幼儿园”的要求,结合县城常住人口不断增加,公办幼儿园已不能满足幼儿入园需要的现实,县优教园需进行扩建,达到拥有15-20个班级,300-400人的规模;县幼儿园受周围环境的制约,再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可迁建到新安村一带;另外,还需在河村、高村附近新建一所幼儿园,以满足城北居民的需要。对于现存的民办园适当引导,逐步规范。

(二)大力兴建一大批标准较高的农村规范化幼儿园。“农村各乡镇至少有一所达到省颁农村示范园标准的乡镇中心园,作为开展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和师资培训、指导家庭和社区早期教育的基地”是《河北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县(市、区)标准(试行)》中提出的要求。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学校布局调整后闲臵的校舍,多渠道筹措资金,通过改建、扩建、新建等多种形式,兴建一大批符合标准、设施完备的农村规范化幼儿园。其中要在乡镇所在地兴建一所符合省颁农村示范园标准的中心园,既起典型作用,又承担二级培训任务。对于边远山区的散居幼儿,可以实行小学附设幼儿园的农村办园体制,建立起联合活动站、家庭活动站、亲子活动站,定期开展活动,让所有的婴幼儿都能健康、茁壮成长。

(三)将日托园建设作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突破口。近几年,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幼儿数量急剧减少,加之我县农村多在西部偏僻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农村幼儿教育很难形成规模。借鉴外地先进办学经验,日托式幼儿园是农村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的有效形式,因其方便家长接送、缓解农村家庭看护幼儿压力而为群众所广泛接受。农村新建、扩建幼儿园,首先要确立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思想,增加午餐、午休及农忙季节延时服务,提高幼儿的入园率。

(四)建设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一是依靠专业学校的培养,从农村幼教和农村幼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大学毕业生或中专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可以经过转岗培训,经考试合格后,进入幼师队伍。二是动员幼师毕业的教师“归队”。全县幼教毕业生仅有102人,但他们是发展我县幼教事业的主力军,把幼师毕业的小学教师调整到幼儿园任教,破解幼儿教师入编难问题。三是优化队伍结构提标准,多种形式帮促带。现有的幼儿园园长、教师大多没有受过系统的幼教培训,在办园思想、教育观念上还有待于提高,通过“教研引路、名园带动、培训指导、检查评比”等措施,采用“请进来、送出去”、“送教下乡”等形式提高教师的素质。

(五)激励支持发展民办幼儿园。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同时,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创办民办幼儿园。教育局本着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对民办教育机构进行分类指导和清理,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严格防范各种安全隐患,促进民办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第二篇:平山社区调研报告

平山社区调研报告

我作为安徽省第四批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来到平山镇的平山社区已经一个多月了,在担任书记助理的这段时间,我通过与社区干部的交流,对社区居民的走访,查阅资料以及自己日常工作时的所闻所见,对平山社区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调研情况如下:

一、社区概况

平山社区位于平山镇政府驻地,省道212南北而过,县道洪平公路东西而跨,东有可目瞰六县的狮山六座峰,西有神话般传说的石牛洞。东临江镇镇,西临石牛村和对河而望的鸣凤村,南临汪岭村,北边与大段村相接。全社区38个村民组,3258人,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0亩。其中水田1600亩,旱地900亩,有效灌溉面积1800亩,山场5000亩,社区内有水库2座。森林面积4290亩。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全村共有党员106,设立总支1个,支部2个,党小组12个。村委成员在党支部书记刘李杰和主任程正林带领下,努力学习科学理论,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社区自身情况,重点投入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村两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圆满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受到县、镇党委的表彰!

(二)村民受教育情况

社区居民初等教育入学率相对前几年有所提高。社区的平山镇中心小学师资和教育设施达到全镇的前列水平。加之交通的便利,还有大量的生源来自相邻的大塅、大洼等村。另一方面,大量的居民外出,留在家里的只有老人和孩子。部分家长担心孩子留在家中,老人管不了,便把孩子接到自己所在地接受教育。使一些适龄儿童没有在社区的小学接受义务教育。

对于社区的留守儿童,社区两委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经常利用周末时间走访这些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社区两委在书记刘李杰的带领下,分片负责留守儿童和老人,并不定期的召开情况反馈会议。作为刚毕业大学生的我,主动担任起部分孩子的家教老师。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到为他们辅导功课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与他们进行交流是一件更重要的事。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很少与父母进行交流。电话里父母最多的就是钱够不够花,吃的穿的缺不缺,很少问他们与同学相处的如何,有没有什么事情很困惑等等。而家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他们的教育也只是停留在物质的层次上。

另外社区进入高中、高等学府深造的学生数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在义务教育阶段便辍学外出务工的人数还是没有太多的改观。

(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平山社区两委紧紧围

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以牌楼新村为依托,以点带线,切实改善平山社区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社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目前正在大力建设的康村新居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与大段村交界处的安徽省农村综合开发示范区,正进行的绘声绘色。

在“一村一品”工程中,平山社区根据自身的粮食、棉花为主导农业的特点,建成了福宁米业加工基地、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等。并且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帮助农民种植粮食、棉花等经济农作物,为农民的致富提供了桥梁和渠道。社区还成立了水稻种植协会、养猪协会,为农民养殖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四)村民工作基本情况

平山社区的居民以外出从业为主。其中占多数的为进厂务工,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城市。从事的工作涉及服装、电子产品等行业。这部分居民的年收入比较固定,人均年收入2~3万。其次是以家庭为主体的个体户经营,主要是餐营行业、数码产品等的销售。分布在上海、广州、西安、芜湖等地,其中餐营主要是早点如馒头、包子、饺子、麻辣烫等,这部分居民劳动量比较大。每天早晨2点左右便要开始制作早点,其生意的好坏不仅与个人手艺有关,店铺的地理位置对收入也有很大的影响。最初的几年,以这种经营方式的确给外出的村民带来了不菲的收益,好的时候甚至能达到每户年收入二十万元左右。但由于

早点制作行业的门槛低、投入成本高少,越来越多的人转向这个行业,使得此行业趋于泛滥,生存、经营难度加大。现在年均户收入5~6万。另有一部分在深圳、上海等城市从事网上生意,这部分人的收入弹性比较大。村民在外工作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家乡的建设,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上捐助了大量资金。

(五)治安情况

社区两委一直对本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近年来,平山社区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两委干部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经常深入组户,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消除纠纷,化解矛盾,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在我任职这段时间社区两委成功调解了本社区与石牛村的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纠纷以及福宁米业有限公司与附近居民应土地爆破产生的摩擦事件等,这一切从根本上消灭一切可能的不良因素,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社区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几个问题

1、产业类型单一。社区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所涉及的大部分是农村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第二、三产业比较薄弱。以个体户种植和养殖占大多数,加工行业也未形成规模。

2、文化生活匮乏。平山社区虽然处于镇政府所在地,最大的娱乐只有晚间计生文化广场上的集体舞蹈。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还未得到充分的利用。集体娱乐活动比较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3、公共设施少。社区公共设施比较少,体育活动设施不健全,公共卫生设施还不多。

4、剩余劳动力转移。于其自身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加之外出的盲目性,往往外出就业出现收入不高、工作环境差、工作不稳定的情况,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增长。同时大批的村民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在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方面工作有待加强。

三、我的几点建议

1、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大农产品加工的力度和深度,并尝试服务行业,开展新农村旅游业试点工程,拓宽行业渠道。

2、充分里利用农家书屋,在妥善保管的前提下,鼓励群众来借阅。并用专门的笔记本让村民们写下自己需要而没有的书籍。定期组织村民观看远程网络教育平台的内容,特别是对他们生活、工作有益的视频。在传统节日时,可以组织村民自编自导文艺节目,将群众喜爱的黄梅戏、舞蹈等节目搬到居民的家门口。

3、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社区两委组织居民召开专门的讨论会,找出大家最迫切需要的公共设施。在资金的问题上,可以在政府投入资金、村民捐助的基础上,在外商投资时作为一项附加的协议。

4、鼓励地方工厂的创办,大力支持回乡创业者。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增加百姓的就业路子。社区两位要进一步加大对留

守儿童的关怀。

这次的调研,让我对平山社区的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让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更加坚定了我当初选择投身农村的选择。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从实际出发,从群众的需求出发,努力向社区干部、老党员学习,为平山社区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平山镇平山社区居委会书记助理

2011年11月2日

第三篇:平山社区调研报告

平山社区调研报告

我作为安徽省第四批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来到平山镇的平山社区已经一个多月了,在担任书记助理的这段时间,我通过与社区干部的交流,对社区居民的走访,查阅资料以及自己日常工作时的所闻所见,对平山社区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调研情况如下:

一、社区概况

平山社区位于平山镇政府驻地,省道212南北而过,县道洪平公路东西而跨,东有可目瞰六县的狮山六座峰,西有神话般传说的石牛洞。东临江镇镇,西临石牛村和对河而望的鸣凤村,南临汪岭村,北边与大段村相接。全社区38个村民组,3258人,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0亩。其中水田1600亩,旱地900亩,有效灌溉面积1800亩,山场5000亩,社区内有水库2座。森林面积4290亩。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全村共有党员106,设立总支1个,支部2个,党小组12个。村委成员在党支部书记刘李杰和主任程正林带领下,努力学习科学理论,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社区自身情况,重点投入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村两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圆满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受到县、镇党委的表彰!

(二)村民受教育情况

社区居民初等教育入学率相对前几年有所提高。社区的平山镇中心小学师资和教育设施达到全镇的前列水平。加之交通的便利,还有大量的生源来自相邻的大塅、大洼等村。另一方面,大量的居民外出,留在家里的只有老人和孩子。部分家长担心孩子留在家中,老人管不了,便把孩子接到自己所在地接受教育。使一些适龄儿童没有在社区的小学接受义务教育。

对于社区的留守儿童,社区两委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经常利用周末时间走访这些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社区两委在书记刘李杰的带领下,分片负责留守儿童和老人,并不定期的召开情况反馈会议。作为刚毕业大学生的我,主动担任起部分孩子的家教老师。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到为他们辅导功课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与他们进行交流是一件更重要的事。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很少与父母进行交流。电话里父母最多的就是钱够不够花,吃的穿的缺不缺,很少问他们与同学相处的如何,有没有什么事情很困惑等等。而家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他们的教育也只是停留在物质的层次上。

另外社区进入高中、高等学府深造的学生数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在义务教育阶段便辍学外出务工的人数还是没有太多的改观。

(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平山社区两委紧紧围

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以牌楼新村为依托,以点带线,切实改善平山社区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社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目前正在大力建设的康村新居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与大段村交界处的安徽省农村综合开发示范区,正进行的绘声绘色。

在“一村一品”工程中,平山社区根据自身的粮食、棉花为主导农业的特点,建成了福宁米业加工基地、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等。并且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帮助农民种植粮食、棉花等经济农作物,为农民的致富提供了桥梁和渠道。社区还成立了水稻种植协会、养猪协会,为农民养殖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四)村民工作基本情况

平山社区的居民以外出从业为主。其中占多数的为进厂务工,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城市。从事的工作涉及服装、电子产品等行业。这部分居民的年收入比较固定,人均年收入2~3万。其次是以家庭为主体的个体户经营,主要是餐营行业、数码产品等的销售。分布在上海、广州、西安、芜湖等地,其中餐营主要是早点如馒头、包子、饺子、麻辣烫等,这部分居民劳动量比较大。每天早晨2点左右便要开始制作早点,其生意的好坏不仅与个人手艺有关,店铺的地理位置对收入也有很大的影响。最初的几年,以这种经营方式的确给外出的村民带来了不菲的收益,好的时候甚至能达到每户年收入二十万元左右。但由于

早点制作行业的门槛低、投入成本高少,越来越多的人转向这个行业,使得此行业趋于泛滥,生存、经营难度加大。现在年均户收入5~6万。另有一部分在深圳、上海等城市从事网上生意,这部分人的收入弹性比较大。村民在外工作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家乡的建设,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上捐助了大量资金。

(五)治安情况

社区两委一直对本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近年来,平山社区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两委干部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经常深入组户,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消除纠纷,化解矛盾,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在我任职这段时间社区两委成功调解了本社区与石牛村的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纠纷以及福宁米业有限公司与附近居民应土地爆破产生的摩擦事件等,这一切从根本上消灭一切可能的不良因素,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社区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几个问题

1、产业类型单一。社区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所涉及的大部分是农村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第二、三产业比较薄弱。以个体户种植和养殖占大多数,加工行业也未形成规模。

2、文化生活匮乏。平山社区虽然处于镇政府所在地,最大的娱乐只有晚间计生文化广场上的集体舞蹈。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还未得到充分的利用。集体娱乐活动比较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3、公共设施少。社区公共设施比较少,体育活动设施不健全,公共卫生设施还不多。

4、剩余劳动力转移。于其自身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加之外出的盲目性,往往外出就业出现收入不高、工作环境差、工作不稳定的情况,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增长。同时大批的村民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在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方面工作有待加强。

三、我的几点建议

1、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大农产品加工的力度和深度,并尝试服务行业,开展新农村旅游业试点工程,拓宽行业渠道。

2、充分里利用农家书屋,在妥善保管的前提下,鼓励群众来借阅。并用专门的笔记本让村民们写下自己需要而没有的书籍。定期组织村民观看远程网络教育平台的内容,特别是对他们生活、工作有益的视频。在传统节日时,可以组织村民自编自导文艺节目,将群众喜爱的黄梅戏、舞蹈等节目搬到居民的家门口。

3、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社区两委组织居民召开专门的讨论会,找出大家最迫切需要的公共设施。在资金的问题上,可以在政府投入资金、村民捐助的基础上,在外商投资时作为一项附加的协议。

4、鼓励地方工厂的创办,大力支持回乡创业者。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增加百姓的就业路子。社区两位要进一步加大对留

守儿童的关怀。

这次的调研,让我对平山社区的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让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更加坚定了我当初选择投身农村的选择。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从实际出发,从群众的需求出发,努力向社区干部、老党员学习,为平山社区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平山镇平山社区居委会书记助理

2011年11月2日

第四篇:平山社区调研报告

平山社区调研报告

我作为安徽省第四批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来到平山镇的平山社区已经一个多月了,在担任书记助理的这段时间,我通过与社区干部的交流,对社区居民的走访,查阅资料以及自己日常工作时的所闻所见,对平山社区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调研情况如下:

一、社区概况

平山社区位于平山镇政府驻地,省道212南北而过,县道洪平公路东西而跨,东有可目瞰六县的狮山六座峰,西有神话般传说的石牛洞。东临江镇镇,西临石牛村和对河而望的鸣凤村,南临汪岭村,北边与大段村相接。全社区38个村民组,3258人,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0亩。其中水田1600亩,旱地900亩,有效灌溉面积1800亩,山场5000亩,社区内有水库2座。森林面积4290亩。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全村共有党员106,设立总支1个,支部2个,党小组12个。村委成员在党支部书记刘李杰和主任程正林带领下,努力学习科学理论,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社区自身情况,重点投入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村两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圆满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受到县、镇党委的表彰!

(二)村民受教育情况

社区居民初等教育入学率相对前几年有所提高。社区的平山镇中心小学师资和教育设施达到全镇的前列水平。加之交通的便利,还有大量的生源来自相邻的大塅、大洼等村。另一方面,大量的居民外出,留在家里的只有老人和孩子。部分家长担心孩子留在家中,老人管不了,便把孩子接到自己所在地接受教育。使一些适龄儿童没有在社区的小学接受义务教育。

对于社区的留守儿童,社区两委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经常利用周末时间走访这些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社区两委在书记刘李杰的带领下,分片负责留守儿童和老人,并不定期的召开情况反馈会议。作为刚毕业大学生的我,主动担任起部分孩子的家教老师。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到为他们辅导功课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与他们进行交流是一件更重要的事。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很少与父母进行交流。电话里父母最多的就是钱够不够花,吃的穿的缺不缺,很少问他们与同学相处的如何,有没有什么事情很困惑等等。而家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他们的教育也只是停留在物质的层次上。

另外社区进入高中、高等学府深造的学生数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在义务教育阶段便辍学外出务工的人数还是没有太多的改观。

(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平山社区两委紧紧围

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以牌楼新村为依托,以点带线,切实改善平山社区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社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目前正在大力建设的康村新居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与大段村交界处的安徽省农村综合开发示范区,正进行的绘声绘色。

在“一村一品”工程中,平山社区根据自身的粮食、棉花为主导农业的特点,建成了福宁米业加工基地、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等。并且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帮助农民种植粮食、棉花等经济农作物,为农民的致富提供了桥梁和渠道。社区还成立了水稻种植协会、养猪协会,为农民养殖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四)村民工作基本情况

平山社区的居民以外出从业为主。其中占多数的为进厂务工,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城市。从事的工作涉及服装、电子产品等行业。这部分居民的年收入比较固定,人均年收入2~3万。其次是以家庭为主体的个体户经营,主要是餐营行业、数码产品等的销售。分布在上海、广州、西安、芜湖等地,其中餐营主要是早点如馒头、包子、饺子、麻辣烫等,这部分居民劳动量比较大。每天早晨2点左右便要开始制作早点,其生意的好坏不仅与个人手艺有关,店铺的地理位置对收入也有很大的影响。最初的几年,以这种经营方式的确给外出的村民带来了不菲的收益,好的时候甚至能达到每户年收入二十万元左右。但由于

早点制作行业的门槛低、投入成本高少,越来越多的人转向这个行业,使得此行业趋于泛滥,生存、经营难度加大。现在年均户收入5~6万。另有一部分在深圳、上海等城市从事网上生意,这部分人的收入弹性比较大。村民在外工作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家乡的建设,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上捐助了大量资金。

(五)治安情况

社区两委一直对本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近年来,平山社区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两委干部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经常深入组户,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消除纠纷,化解矛盾,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在我任职这段时间社区两委成功调解了本社区与石牛村的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纠纷以及福宁米业有限公司与附近居民应土地爆破产生的摩擦事件等,这一切从根本上消灭一切可能的不良因素,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社区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几个问题

1、产业类型单一。社区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所涉及的大部分是农村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第二、三产业比较薄弱。以个体户种植和养殖占大多数,加工行业也未形成规模。

2、文化生活匮乏。平山社区虽然处于镇政府所在地,最大的娱乐只有晚间计生文化广场上的集体舞蹈。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还未得到充分的利用。集体娱乐活动比较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3、公共设施少。社区公共设施比较少,体育活动设施不健全,公共卫生设施还不多。

4、剩余劳动力转移。于其自身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加之外出的盲目性,往往外出就业出现收入不高、工作环境差、工作不稳定的情况,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增长。同时大批的村民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在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方面工作有待加强。

三、我的几点建议

1、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大农产品加工的力度和深度,并尝试服务行业,开展新农村旅游业试点工程,拓宽行业渠道。

2、充分里利用农家书屋,在妥善保管的前提下,鼓励群众来借阅。并用专门的笔记本让村民们写下自己需要而没有的书籍。定期组织村民观看远程网络教育平台的内容,特别是对他们生活、工作有益的视频。在传统节日时,可以组织村民自编自导文艺节目,将群众喜爱的黄梅戏、舞蹈等节目搬到居民的家门口。

3、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社区两委组织居民召开专门的讨论会,找出大家最迫切需要的公共设施。在资金的问题上,可以在政府投入资金、村民捐助的基础上,在外商投资时作为一项附加的协议。

4、鼓励地方工厂的创办,大力支持回乡创业者。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增加百姓的就业路子。社区两位要进一步加大对留

守儿童的关怀。

这次的调研,让我对平山社区的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让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更加坚定了我当初选择投身农村的选择。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从实际出发,从群众的需求出发,努力向社区干部、老党员学习,为平山社区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平山镇平山社区居委会书记助理

2011年11月2日

第五篇:学前教育调研报告[定稿]

自治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调研组于2011年1月9日至14日,分三个小组对伽师县、疏勒县、裕民县、阜康市、伊宁市、天山区等六个样本单位的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期间共召开园长、幼儿教师座谈会12次,调研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近50所,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100余份。获得了大量资料和信息,基本摸清了六个样本单位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现根据调研提纲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各地认真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办园行为,使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幼儿园保教质量稳步提高。

(一)学前教育发展规模

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通过扩大公办幼儿园办学规模,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大力兴办双语幼儿园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学前教育覆盖率,促进了我区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

1.幼儿园建设。据统计,XX年全区共有各类幼儿园1077所,其中教育部门办204所,占18.94%;民办584所,占54.22%;集体办和其他部门办289所,占26.83%。2011年全区已有各类幼儿园2563所,比XX年增长2.4倍。其中教育部门办1434所,所占比例比XX年提高37.01%;民办852所,所占比例下降20.98%;集体和其他部门办277所,所占比例下降16.02%。

XX年全区幼儿园中有城市幼儿园546所,约占总数的50.70%;县镇217所,占20.15%;农村幼儿园314所,占29.15%。2011年全区幼儿园中有城市幼儿园569所,所占比例下降28.50 %;县镇309所,所占比例下降8.09%;农村幼儿园1685所,所占比例提高36.59%。

据调研数据分析:天山区、伊宁、阜康三市(区)共有城镇公办园12所,其他部门办园15所,合计27所,占三市(区)城镇幼儿园总数的23.3%。表明我区城市仍然以民办园为主,民办园承担着城市市区四分之三以上的幼儿教育任务;裕民、伽师、疏勒三县共有农村民办园5所,仅占农村幼儿园总数的3.4%,而我区农村已基本形成公办园为主的办园格局。

2、幼儿入园情况。各地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为重点,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据统计,XX年全区在园(班)幼儿293397人,其中城市118502人,占40.39%,县镇67448人,占22.99%,农村107447人,占36.62%;

2011年全区在园(班)幼儿达到490610人,增长了1.67倍;其中城市127508占25.99%,所占比例下降14.40%,县镇82980人,占16.91%,所占比例下降9.24%,农村280122占57.10%,所占比例提高20.48%;

XX年幼儿园适龄儿童数约为97.92万人,在园(班)幼儿293397人,毛入园率29.96%;2011年幼儿园适龄儿童数约为94.51万人,在园(班)幼儿达到490610人,毛入园率51.91%;2011年比XX年提高了21.95%。

以上数据说明,XX年以来在国家及我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区学前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适龄儿童入园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学前教育管理现状

1、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在编在岗的幼儿园教师纳入编制管理,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此外,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采用聘用代课教师等方法,补充幼儿数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

据统计,XX年我区有幼儿园教职工18623人,其中专任教师10185人,园长1327人。2011年我区幼儿园教职工21234人,比XX年增长14%,其中专任教师12322人,增长20.98%,园长1607人,增长21.10%。数据表明,无论是我区幼儿园教职工、还是专任教师都远远落后于我区幼儿园入园率和在园幼儿的增长速度。

据调研数据分析:六县(市、区)共有幼儿园教职员工3834名,其中专任教师2144名,占55.9%,保育员543名,占14.2%,生师比为19.5:1。专任教师中有公办教师1040名,占48.5%,民办1125人,占52.5%;其中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有1216人,占56.7%。

2、幼儿园管理情况。各地认真贯彻国家、自治区对幼儿教育的相关政策,将学前教育和幼儿园工作纳入教育统一考核之中。以制度化管理为重点,通过强化行政管理、加强教学指导,全面落实幼儿教育工作。每年由教育局牵头联合各职能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幼儿园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评估,初步形成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管理,并通过创建示范性幼儿园活动,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办园质量;

坚持依法审批,实行年检(年审)制度,对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卫生、安全、行政管理等工作进行不定期督查,评估其办学资质和能力,不合格者限期整改。并积极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使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学前教育经费情况。各地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保障经费,按照《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保障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规范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由教育经费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此外,各地还在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努力加大幼儿园建设的投入。除了解决部分新建幼儿园地面硬化、绿化、美化和围墙等附属工程的资金外,还列出专项资金自聘学前教师,以解决学前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如:伊宁市自聘临时代课教师100名,伽师县自聘名87名,疏勒县自聘63名,有地方财政发给工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方面的问题

1、城市公办园数量严重不足。由于国家和自治区学前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并未惠及城市幼儿园,致使城市公办园数量严重不足。如天山区各级各类幼儿园共计44所,其中公办园8所,其他部门办园13所,民办园23所,民办园占总园数的52%;伊宁市城区内有幼儿园43所,其中公办园仅有3所,民办园40所,民办园比例达到93%。公办园的极度匮乏造成城市弱势群体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园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他们既上不了数量稀缺的公办幼儿园,也上不起收费高昂的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在城区难以得到体现。

据统计,2011年天山区有适龄幼儿约22300人,实际在园幼儿11625人,毛入园率52.1%。尚有47.9%的适龄儿童不能入园。天山区小神童幼儿园地处大湾地区,是一所民办幼儿园,尽管每月仅收取管理费250元,园中也有许多空的学位,但是周边仍然有很多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入不了园。

2、农村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发展面临巨大困难。农村非“双语”公办幼儿园既不能享受“双语”幼儿园经费补贴,也得不到地方财政经费的支持,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提高和改善,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发展规模和速度受限。为维持正常运转,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只能通过收取各种费用维持运转,客观上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大多数农牧民子女需要送孩子到较远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接受教育,除承担管理费、伙食费、取暖费外,还要承担交通或寄宿费用,使农牧民负担加重。

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多为差额拨款单位,收费标准(管理费)从50—250元不等,所收费用大多用来支付聘用教职工工资及必要的办公经费。伊宁市实验幼儿园2011年经费预算收入1877.1 万元,其中财政拨款225.09万元,管理费收入1652.01万元,财政拨款仅占全部预算收入的12%。

3、幼儿园办园条件亟待改善。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除已实施自治区双语项目的地区外,大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办园设施陈旧。阜康市、伽师县、疏勒县将一些旧院落、旧教室、旧办公室改做幼儿园,规模太小,又无寄宿条件,急需要修补或改建。一些乡镇、村双语幼儿园未安装暖气,冬季靠火炉采暖,不仅不能满足需求,也带来安全隐患。各地幼儿园普遍存在大班额现象,个别幼儿园甚至出现50-60人/班的情况。

2011年我区幼儿园生均建筑面积为4.18平方米,与国家标准6.09平方米有较大差距。其中城镇幼儿园建筑面积5,94平方米,与全国标准11.24平方米差距巨大。农村城镇幼儿园建筑面积2.86平方米,也远远低于全国标准。

4、双语幼儿园经费投入缺口较大。自治区双语幼儿园投资计划是以1000元/平方米的单方造价下达的,近年来各类建材价格不断上涨,新动工的项目幼儿园实际单方造价比自治区下达的投资计划单方造价高出许多,加上各地需自筹附属工程经费(每所幼儿园需要附属工程配套经费大约为30万)、发放自聘教师工资,使“双语”幼儿园项目县感到压力巨大,一些幼儿园的附属工程建设滞后。

由于我区各民族大杂居的现状,使得各幼儿园在招生时,选择了混合编班,一个班里既有少数民族幼儿,也有汉族幼儿,少数民族幼儿享受双语补助,汉族幼儿未享受补助,呈现出民、汉幼儿同园不同待遇、“一园两制”的现象。

(二)教师队伍的问题

1、幼儿教师编制短缺,数量严重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非“双语”公办幼儿园编制管理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在编教师 “只出不进”。为弥补教师缺额,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办园聘用大量代课教师,从而造成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所占比例逐年降低、聘用教师所占比例逐年加大的现象。“双语”幼儿园虽然通过自治区学前双语教师招聘补充了一些学前教师,但补充速度远远跟不上项目的建设进度。

据统计2011年六县(市、区)共有专任教师2144名,其中公办教师1040名,占48.5%,聘用教师1125人,达到52.5%。六县(市、区)共有在园幼儿52349名,按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每班幼儿30人、配备两教一保的要求,六县(市、区)应有教师(含保育员)5232人,现有教师(含保育员)2687人,缺2545人,缺额近一半。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幼儿教师尤其是农牧区幼儿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所占比例很低,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大量存在,学前双语教师“一缺两低”(汉语水平低、汉语授课能力低)的现象也较为突出。

伽师县304名幼儿园专任教师中,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52人、占17%,具有教师资格证的32人、占11%,汉语水平等级达标的56人、占18%。

3、幼儿教师待遇普遍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六县(市、区)虽然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文件精神,将在编在岗的幼儿园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对待,纳入编制管理。但聘用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养老、医疗、户口、住房、培训、及职称等基本权益缺乏保障。在参与问卷的87名教师中,有职称的仅为19人,占21.84%。待遇低、工作量大,致使目前幼儿园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更为突出。教师问题是制约六县(市、区)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地方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形成中央、地方各级财政共同承担学前教育经费的新局面,大力发展普惠性的公办幼儿园。

1、城镇在实施旧城改造、新区建设时,要做到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原有小区配套幼儿园(民办),通过政府统筹安排,交当地教育部门办成普惠性的幼儿园,满足小区居民和外来人员子女就近入园的需求。

2、加大对农村幼儿园园舍建设和改、扩建的力度。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将原有学前两年幼儿园的办园体制逐步过渡为学前三年,进一步增加幼儿园容量,改善办园条件,基本满足所辖区域人民群众入园需求。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

3、企事业单位幼儿园,不得随意关、停、并、转,对于部分不具备独立办园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应本着平稳过渡的原则,在政府统筹下,将所办幼儿园交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划,或由社区或具备条件的团体、个人承办。确保“三不一保”,即坚持三个不变:办园性质不变,教师待遇不变,教育经费投入不变;“一保”,即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4、积极发展普惠性公办园,仅仅依靠预算内的财政投入是有困难的,还需稳定并扶持部门办园。要积极调动企业、事业、个人等社会各方力量,多形式并举,多渠道投资,多元化办园,形成政府办园、企业办园、联合办园、股份制办园、个人独资办园等各类幼儿园竞相发展的新局面。

5、对贫困家庭子女及流动务工人员子女入园,建议采用发放“幼儿教育券”或向民办园购买学位等方式解决入园困难。家长可持券自由选择正规的幼儿园,幼儿园凭券向政府换取公共教育经费,以此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使经济贫困家庭适龄学前儿童能够受到完全或部分的资助,确保他们就近有园可上,上得起园。

(三)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加强规范管理。

1、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形成“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办园格局。

2、将民办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师资培训和督导评估纳入教育局统一管理,加大民办幼儿园规范化管理,扶持民办幼儿园扩大规模、完善硬件设施,引进先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形成并发展办园特色,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四)增加教职工编制,提高教师待遇,完善聘用制度,稳定教师队伍。

目前我区各类幼儿园中教职工比例较低,尤其是教师紧缺,师生比严重超标,教师待遇得不到妥善解决,教师素质偏低,幼儿教师流动性大。

1、增加幼儿园教职工编制,保证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不缩减。双语幼儿园目前按每班一位教师的标准配备师资,班级未配备保育员,幼儿园未配备保健医,无法保证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也不符合《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劳人编[1987]32号文件规定(教职工与幼儿比为1:6-1:7),建议增加双语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城市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及时补充幼儿园教职工人数,尤其是幼儿园教师、保育员及保健医。

2、建议对幼儿园原聘用的在岗不在编、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双语教学、学历为中等专业、高中或“五大”生,经本单位、县市教育部门考核合格者,在教师招考时从学历、年龄上予以照顾。

3、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在职幼教人员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幼儿园公办教师的工资及其它待遇要与中小学公办教师一样,列入区政府财政统一发放,并做到按月发放教师工资。对于农牧区等较偏远的地方,根据工作距离,发放交通及误餐补贴。

4、监督完善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待遇问题,实行幼儿教师最低工资福利保障制度,制定幼儿园教师最低月工资标准,并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

5、提高幼儿教师职称评聘比例,各地教育部门应将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审纳入当地教师职称评定系列,切实解决幼儿教师尤其是双语及民办幼儿园教师职称问题。

6、健全幼儿教师培训体系,把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继续教育规划,落实培训经费,开展多形式培训,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

(五)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学、保育工作的管理。

1、积极开展自治区及各地示范性幼儿园的评审工作,发挥这些幼儿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同时,在社会力量办园中,扶持一批办园思想端正、管理严谨、教育质量高又拥有较好社会信誉的幼儿园作为示范园,在全疆形成以社区为背景的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机构。

2、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及无证民办幼儿园,要坚决取缔,但要建立科学合理和富有人性化的关闭方案,当地教育部门要做好无证幼儿园关闭后的幼儿分流工作,街道乡镇要妥善解决无证幼儿园举办者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对那些基础好、有一定办园经验的非注册幼儿园,应当以管理和引导为主,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改进时间表,以促进这类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六)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依照学前教育事业的社会公益性属性,各级政府应确保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明确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学前教育的地位,将学前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的统一规划与管理之中,落实人力、物力、财力。逐步完善学前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一方面强调各级政府部门投入的责任,形成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强约束;另一方面按立法规定,确定学前教育资金的投入方向、使用细则、效率评估等办法。

2、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单列财政预算。在教育事业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做到逐年增长。

(2)下拨公用经费。公共财政安排非双语幼儿园的学前教育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与双语幼儿园等同,并做到逐年增长。

(3)设立专项经费。如:学前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全区范围内学前教育机构各类奖励和各类幼儿园的改扩建项目专项扶持,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确保专项经费的规范使用;基本建设专项经费,用于保证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部分幼儿园的改扩建等;维修改造专项经费,用于维修和改造幼儿园园舍;教育资助专项经费,向困难家庭幼儿发放适当的营养午餐补贴,确保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子女入园,并统一纳入中小学教育资助专项资金;学前教育研究专项经费,以科学研究保障我区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

3、合理确定幼儿园收费标准,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明确学前教育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公平性和社会福利性的属性,通过专业研究确定学前教育支出的标准,立足于举办普惠性的学前教育。一方面推行质价统一的幼儿教育收费机制,公办幼儿园实施等级收费,民办幼儿园按半圆成本核算收费;另一方面为了体现对薄弱幼儿园的扶持,采取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生均定额补助政策,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的资助制度。

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的责任主体。各地要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确保大力发展我区学前教育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下载平山县学前教育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山县学前教育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教育调研报告

    学前教育调研报告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时代在发展,群众对幼儿教育的期望越来......

    学前教育调研报告

    着眼我县长远发展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关于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奠基阶段,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对未来的长远投资,其发展水平......

    学前教育情况调研报告[精选]

    毕节市普宜镇 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调 研 报 告2011年7月毕节市普宜镇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根据毕节市关工委、毕节市教育局《关于学前儿童发展情况调研工作方案》的相关要......

    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精选五篇)

    《学前教育法》百所幼儿园立法调研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

    全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全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全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要点安排,10月下旬,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王尧副主任带领下,就全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进行......

    全市学前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当前,学前教育仍是我市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是赣南苏区教......

    关于我国学前教育调研报告

    关于我国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调研 报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公众对学前教育需求迅速提升,学前教育一下子备受关注。入园难、入园贵不仅成为社会现象,也让教育行......

    学前教育专业调研报告

    福州榕西高级职业学校 学前教育专业调研、论证报告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