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孤儿现状调查

时间:2019-05-13 17:3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凉山孤儿现状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凉山孤儿现状调查》。

第一篇:凉山孤儿现状调查

凉山孤儿现状调查

凉山孤儿现状调查2012-03-14 15:25 作者:葛维樱 摄影:于楚众核心提示:孤儿只是凉山的表象。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传统的彝族聚居地,失依儿童的比例达到了彝族人口的2%。追问孤儿的父母问题,一半是一个非农业社会对于现代文明的遥远脱节,一半是一部凉山彝族的毒品艾滋病流行史。十来岁的孩子就要和祖父母下地干活,青壮年劳力在彝族山村几乎绝迹孤儿之死兹切的死亡是彝族孤儿命运的典型。遗弃、急于挣钱的家庭需求、对于医疗毫无概念、现代社会的一切人为制度和条件,导致14岁的兹切离开人世。侯远高到西昌第一天,就听说兹切死了。这个14岁的孩子从小生长在毒品之家,父母和叔叔早已死亡,兹切和姐姐5年前被侯远高的孤儿计划收留。但是兹切有肾积水,这几年花了四五万元的医疗费,每次进医院花两三千元就能好转,于是也不上学了,就在凉山妇女儿童发展中心被养起来,陪伴他的是一瞎一瘸两只小狗,兹切长得也比同龄孩子高了。2011年下半年,据说国家规定的孤儿补贴开始下发,符合双亲死亡条件的兹切,法律上的监护人是爷爷。凉山彝族人侯远高作为中央民族大学彝学教授,一直在凉山收救孤儿,至今他办的爱心班已经上到高中一年级,其中包括西昌市加各县的中小学里,共18个爱心班近千名孩子。兹切虽然不上学,却有小偷小摸的坏毛病,侯远高狠了狠心,趁下发孤儿补贴,把他送回了爷爷身边。“给他个教训,而且经费有限,他花的太多,占据别的孩子的资源也不公平。”侯远高说。孤儿补贴每月600元,按照凉山的政策,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发放,兹切爷爷应该已经拿到了几千元。但兹切回家不到一个月,就被身边的姨妈、姨夫带去成都打工。11月初,爷爷接到消息,才到成都一周兹切就犯了病,还没来得及找到工作。接回凉山后病情每况愈下。侯远高的疑问是:“我们都把这个孩子当亲人,有病怎么不到西昌来找我们?只要进医院花两三千元治疗就好了,肾病就是个调养。”他在路上闷闷不乐,可是谁也说不清这是怎么回事。即使不是赤贫的家庭,爷爷甚至有出外打工的能力,也并不意味着孩子幸运。在凉山州采访的时候,顺路去了美姑县一所中学,兹切67岁的爷爷在这个中学里帮厨,一个月有400元收入。侯远高红着眼睛大声质问:“病了也不告诉我们!死了也不告诉我们!我们养了5年的娃儿,你连看也没来看过一眼!”爷爷只是有点尴尬地笑,说:“不知道,村里的医院看不好,去了昭觉也看不好。”“为什么不去西昌?”爷爷说没有钱。侯远高说:“孤儿补贴发了8个月,你自己吃了,不给娃儿看病。”爷爷急了,说这几千块没有吃,是孩子死了,全都办丧事花了。侯远高更加暴怒:“活的时候不看病?死了把钱吃掉?!”爷爷却糊里糊涂说,孤儿补贴一直没拿到,没有钱。侯远高马上回车上往乡政府开,要去当面对质。爷爷一直跟着车出来,也生气了:“我是在孩子死前拿到钱的,但是治不了了。”他要跟我们一起去乡政府问。找到一位负责发补助的年轻人,他挠挠头说:“死了?好像是听说了。”孤儿补贴名义上应该从2011年6月开始发,洛俄依甘乡在12月底才给监护人办好了银行卡,监护人到乡里签署了抚养协议后,拿到的卡里还是没有钱。1月下旬,卡里开始有钱,美姑县民政部门开始转账。但是爷爷领卡之后跟着发补助者去银行修改了密码,取钱时却忘记了密码,接连按错导致卡被锁住。“大年初几,也就是1月末,他爷爷给我打电话,说密码忘了,问我怎么办,我说我也不知道你密码,你只能等一个星期,解锁了再取。”这个电话打完一周后,爷爷虽然取到了钱,兹切却已经转成肾衰竭,于2月初死亡。所有城市里机关、政府定出的规则,对于彝族乡村都是障碍,这使金钱能够解决的问题非常有限。我们来到兹切家所在的深山地区的美姑县庆恒乡比子叶涅村,进入一个彝族家庭,一开门便是一条大黑猪猛地窜出来,古次者狄和妻子挪到门口,浑身连头脸和光着的浮肿的脚都是黑污的颜色,眼睛露出近乎原始的光,一时间我们居然都沉默地不敢近前。两个儿子因为吸毒,5年前同时死亡,留下了古次小兵和古次有习两个都是5岁左右的孩子,孩子们的母亲也在两三年内去世,这个家庭按照政策,从2010年开始应该有两份孤儿补贴每月1200元和一位老人每月55元的低保。爷爷让姑姑把钱一分不动全部存在银行里,家里的一个铁桶煮着土豆和萝卜,其中还有土豆皮和萝卜皮,人捞着吃完,剩下的皮再倒给猪和牛。猪和牛就在古次的屋里,人畜混居着,牛圈离人的床还不到两米。彝族依然保持着没有窗户的习惯,一个家只有屋顶上一两个砖头大小的小天窗,白天在屋里基本伸手不见五指。一个大屋里由木板或破席子分割成几个单间,以为是窄小的窗户,一进去却有一个铺位,屋子里长年都是黑洞洞的。因为寒冷,中间有一个火盆,由三块石头架起的锅庄,屋里的人就围坐锅庄周围,脸被木柴熏得长年都是炭黑。什么是“失依”哈西梳着整齐的马尾巴,只是头发因为营养不良发黄了。一个人抱了一捧干草回家,再放两根柴在一个土坑底,开始生火。她一句汉语不会讲,不知自己几岁,衣服和大多数彝族孩子一样脏得发黏。对于一点现金还是懂得点头,立刻放进棉衣里面的衣服口袋。午饭看起来还不错,有挂面和一点盐巴和辣椒面。几公里外的姨妈一两个月估摸哈西没有饭吃了,就会带点过来。哈西会用电饭锅,床上也有一双新袜子,然而铺盖却是由几条烂布、破衣服、烂毡块堆成,看不出哪个可以当被子盖。哈西不知道自己的年纪,也不知道哥哥去了哪里,她的父母并未死亡,却已经多年杳无音讯。按现行政策她无法享受任何补助哈西有父母,父亲5年前吸毒跑掉了,母亲3年前也走了,杳无音讯,只剩下她和哥哥在家里。彝族人结婚后都是独立生活,爷爷、奶奶这一辈早已去世,哈西就不记得自己几岁了。哥哥哈者的作业本平摊在桌子上,非常工整漂亮的字迹,没有一丝修改,看得出是高小水平了,但是哈者并不常上学,学校离家走路要半小时,但他没有表,一旦睡过头怕老师责问,也就不去了,甚至不常和妹妹在一起。他的任务是去觅食,到任何一个远房亲族那里去蹭一点饭,晚上回来再给妹妹带点。对于“失依”儿童这个说法,更确切的是指失去了父母照顾的孩子。目前国家规定可以享受孤儿补贴的,是父母双亡的孩子,而哈西这样只记得妈妈的样子,对于父母长辈的概念都模糊了的孩子,却实际上没有人抚养了。凉山彝族的此类孤儿极多,按照民政部门统计,包含7000人左右的双亲死亡孤儿,失去父母抚养的孩子达到了2.5万人。失依儿童进入爱心班学习这个数字是近两三年来不断统计细化的结果。但侯远高认为:“数字还是有水分的,实际数字到村里去一问,因为不断增加的死亡、逃离失踪的父母的增多,孩子到底处于什么状况是在变动的。”他从2001年左右开始,以本地出生的彝族精英知识分子的身份,开始小范围帮贫助困的活动。“一开始就是世界儿童妇女联合会给了几万美元,我就办了爱心班,当时收人的条件是父母双亡。”当时是初一这个程度开始收,第一批近50名孤儿在侯远高的拉扯下,上到了凉山州排名前三的凉山州民族中学。一旦进入正统的教育领域,竞争是残酷的,州民族中学已经下调了针对孤儿们的分数线,而在市场上一分一万元的名额依然难以抢到。这样以孤儿、失去抚养人照料的孩子为对象的班级在凉山州一共有30多个,除了侯远高,还有各式其他捐资助学基金的组织。侯远高教授是彝人知识分子,他的社会自救理念正在影响年轻人“我是1981年上的大学,1986年留校做了教师。我只是想做彝族的自救。孤儿是最近几年才变得突显和引起社会关注的话题。”侯远高说。他组织过彝族歌舞团到处巡演,拍宣传戒毒的电视剧,给少量孤儿的抚养人发一头母猪,给最贫困的一个至今没有电没有路的村子发羊,并帮助他们盖和家庭分离的羊圈。“我只做了一些最小规模的尝试,申请到一点资金就做一个。”然而,最终矛盾的焦点还是集中在了人身上。现在的“失依”孤儿问题,正统的学校教育已经无法解决。从鸦片到海洛因6号,惯性?古次者狄的理由是,钱不能花,是两个孩子以后活命的,老两口一个70多岁一个60多岁,奶奶脚上的伤口长年溃烂,觉得自己随时都会死,他们希望这些补助可以让孩子活到十四五岁能够出去打工的年纪。凉山的彝族村落,现在还有没通电、通路的。对于这些上完了小学还说不出几句汉语的孩子,大部分小学毕业依然是文盲,除了自己的名字会写,能坐长途车,在家里务农几年稍微长大一点就出去打工了。打工在近20年作为绝大多数彝族子弟的唯一出路,是最受欢迎的。然而彝族在打工地却占据了先天优势,他们身处川滇中间大凉山与小凉山脉系,是西南最主要的毒品通道,在昆明、成都从老乡手里拿到海洛因,带回家乡转手就是暴利。他们的曾祖至祖父都是凉山地区罂粟的种植和贩售者,至于自己吸食,在贩卖早期还极少,后期则普遍起来,连最穷苦的奴隶也可以靠鸦片改变生计。鸦片在当时是唯一使经济条件好转的途径。凉山的罂粟种植止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但90年代末,毒品又重新回潮,这些村庄现在虽然大都把禁毒的标语写在明显处,但当时几乎是青壮年都开始沾染。这和近十几年的吸毒贩毒泛滥究竟有何联系?古次格日的儿子古次小龙,本来是村里青年的优秀代表。古次格日从1978年开始成为庆恒乡的兽医,不仅精通汉语,也有知识。“以前对于海洛因不懂,都叫6号,我看着很多年轻人因为打工干的都是重体力活,在外面比在家里累多了,彝族人又喜欢玩,性方面很开放,所以在城里染了一身坏毛病,家里人也不当回事。”兽医希望儿子不要再重复民国时鸦片经济带来的当地人好逸恶劳的老传统,独生子小龙在17岁的时候,经过层层选拔入伍,家里现在还挂着他在河北保定服役时寄回的相片。几年后退伍,城市兵回城市,农村兵回农村。古次格日说:“小龙不是跟着乡人、家族里的人混的,他和战友一起玩,又受了部队几年教育,我以为能在城里找到个工作。”但是小龙退伍回家结婚后,又去了河北打工,“当过保安,也干过建筑工。头几个月挣了8000块,就被同族的老乡教着吸毒,把钱花光,回到家就开始到处偷东西,要钱去吸毒”。古次格日有一堆培训证,本来他是学习医学的,“早就不信彝族的迷信了”。可是儿子让他一筹莫展,只好请家支来帮助小龙戒毒。“先是杀了一头牛,这钱是家支合伙凑的,让他发誓不再吸,如果吸毒就要罚我赔几万块钱。”拥抱文明失败,古次格日只好回归原始手段。但这只让小龙彻底和父亲妻子决裂,直到“快死的时候回来了,死在了家里”。孙子古次使者今年8岁,母亲早就改嫁了。虽然父亲帮助儿子戒毒,但平时几年两人从不往来,互相躲避行走。格日说:“我们这里的男人结婚后都是单过,父母把房子盖了就不管了。”彝族对于婚嫁有特殊的概念,男方娶妻,要给女方大量身价钱,把女方当财产占有,并且婚姻约束少,没有怀孕的妻子不用住在夫家,有了孩子才算真正是男方的人。一旦丈夫死亡,妻子大多看家里有没有小叔或其他男性可以转房,这样孩子既可以名正言顺归男方抚养,又可以留住母亲。丈夫没有兄弟,才会选择改嫁,改嫁也从来不带孩子。初到城市的贫困劳累,传统中对毒品意识的淡漠,让彝族打工者很容易接触到毒品买卖的交易并吸食。凉山州的GDP这些年飞速增长,山里架起的高压线密密匝匝,在各山头之间架得非常漂亮。几乎所有的山里水源河流都有了小电站,再合并电网向外界输送,但我们去的那些村子却至今还未通电。当地人觉得最好的工作是从事高危行业,爬上几十米高去架线,能挣到5000元以上的月工资。昭觉县除了水泥厂,基本没有工业。矿也都是少数人承包,并且几乎不用彝族人,本地人不被老板们信任。本地经济来源除了耕地几乎为零,亲子关系又被传统忽略。之所以现在有如此多的孩子失去父母照管,是因为原本在家支体系里,父母对孩子的权利取决于很多家庭以外的事务。解放前奴隶主可以随意带走奴隶的孩子,而成人后又必须承担家支责任,在冤家械斗中被随意牺牲生命。家支这词,只是彝语“楚加”的汉译,彝族从奴隶时代发展至今,有等级之分,家支其下还有房、户,附庸在等级制度上,导致血缘拥有了难以想象的权力。一个彝族人说这是我姐姐、弟弟、叔叔、阿妈,指的大多是难以想象的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但是各家支在解放前却是互相打杀驱赶,聚集居住的,后来虽然固定了地域也还是按照家支居住,村子是新中国建立后的行政区划,对于彝族人,某地有某个家支才意味着行为规范。早在毒品最猖獗的五六年前,凉山地区的家支就开过头人大会,恢复古老的私刑来帮助吸毒者戒毒。马海木几今年45岁,曾经吸过几年毒,被头人玛古尔等人联合起来帮助戒毒成功后,自己就成立了凉山州第一个民间戒毒小组并担任组长。“家支禁毒在最初几年还是管用的。”家支头人说了算,只要分配下来的任务,包括让某人去给别家抵命,都是必须承担的。彝族人把这种勇于承担家支责任的叫做“好骨头”。所以家支对吸毒贩毒者进行惩戒还有作用,都是以打牛打鸡为盟,若犯者则会遭到重大财产损失。玛古尔说:“前几年这样做了之后,吸毒的人就跑掉了,因为怕连累家里人,跑到外边去我们就不管了,在村里不能吸。”家支失效导致的无序家支的严厉至今可见。尔古村的村口树上倒吊着一只被捆起双脚的鸡。“每个月全家支合钱买一只鸡,杀掉挂起来。”可是除了加速吸毒者向外地散去,家支本身的权威也遭弱化。家支禁毒做了两三年后,凉山州所有的民间禁毒协会小组,统一被村委会一级领导了,现在每个村的村委会都挂着一块禁毒小组的牌子,然而这样的做法却起到了反作用。“禁毒小组抓个吸毒的,送到派出所,人家交两三百块钱就出来了继续吸。”马海木几对于派出所和戒毒所都非常不信任,“没见过几个进去就不吸了的,反而越来越坏,我们这给派出所抓人,倒还增加了他们的财路。”马海说,有些家支的禁毒小组学起警察,自己有了权力后,居然也开始私自收罚款。“与其让派出所罚你,又放出来,还不如我罚你。”为了管理混乱的局面,村委会开始对禁毒小组进行管理,头人的作用大大被消减。玛古尔说,很多头人不是选举不是继承,而是自然以威信和智慧服人的年长者。苏易负责解决纠纷执法、德古是威信长者,村干部的思路和他们不同,“还是要往派出所交,也不让用私刑。大家不再去求苏易和德古,而是求村长去了”。马海木成功戒毒并成为家支禁毒组织者,现在他以自己的威信在各村寨访寻孤儿彝族人生存依靠的家支系统,也开始出现了新的权力形式。带工头是出外打工的组织者,自己并不工作,基本都是家支里可以被信任的人。从美姑县的一个乡就有开往东莞的班车,带工头不断输送新的劳动力到外地去,自己则要从工资中拿一些提成。尽管如此,带工头在老乡们举目无亲的城市里,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保护和组织作用。吸毒者产生的联盟失掉了家支的保护作用,在外地,家支的作用仅剩下一些基本照料,同乡之间互相介绍吸毒贩毒无法受到约束了。家支对于失去父母照顾的孩子们依然有所照顾,但是并非完全靠得住。仅在村里,土墙上都是玻璃碎渣,猪、牛和自己同屋睡才能不被偷。社会失序首先导致了女性犯罪率的升高。西南民族大学彝学院教授罗庆春告诉我们:“从女子监狱的统计看,近10年来的彝族女性犯罪率升高了10倍。”成都女子监狱一半犯人是彝族女性,除了少数家庭暴力,大部分是贩毒者。“母亲未改嫁而决定养起几个孩子的也有,这样山里没有活路,就只好被人介绍着贩毒,一次就有几千上万元收入,母亲们铤而走险大多是这个原因。”经常去监狱用彝语给他们上课的罗庆春说。女性犯罪导致家庭彻底地分崩离析。家支的个体单位是家庭,但是长期形成的以家支为重,打冤家都毫无躲避余地,家庭对于家支是完全的服从关系。个人对家支的依赖,过去体现在家庭困难、受到欺负、被劫掠杀害,全部都有家支出面,生命财产得到家支保护的情况在农村依然存在。家支的权力被逐渐消解后,家庭内部的矛盾就无人可解,责任也无人承担了。寡妇吉克希提家的6个孩子,还有邻居家的3个,全部是失依儿童在昭觉县巴普镇小学的爱心班里碰到呷铁晓明和呷铁小林,是一对小兄妹,都在读三年级,看上去就比村子里那些被老师从亲人手里接走的孩子懂得和外来者打交道。一问妹妹,果然两个孩子的母亲因为贩毒被关进成都女子监狱,父亲在8年前吸毒死亡。“我们的哥哥长大了,就跟亲戚出去做洗车工了,他看到招爱心班的消息,就托人给我们捎话让我们去巴普镇小学。”两个孩子当时在西昌捡破烂流浪,一个月给一个旅馆交3元钱就有了住处,“在西昌待了两年”。那时妹妹小林完全被哥哥藏在旅馆附近,还保持天真可爱的笑容。“哥哥有时候被大人欺负,打他,让他去当小偷。”说完她就被哥哥一记巴掌扇在脑袋上,赶紧改口说,“有时候大人从兜里掉出100块,我哥哥就去捡起来。”哥哥晓明13岁,靠玻璃弹球绝技成为爱心班的偶像级大哥,他的普通话说得非常好,最珍贵的东西是一个木头陀螺和一个充电器。小林说:“手机坏掉了,以前哥哥留给我们一个手机,我自己买了充电器,就一直留着。”他们俩进爱心班都得到了捐款者的资助,吃住和学习不再发愁,但是两年都没有见过哥哥了。土地在非农社会里的低效使用凉山彝族的土地大多处于山谷山坡上,彝族人在50年代还很少拥有像样的农具,如今也谈不上精耕细作,还在用很多木头犁,种些土豆、玉米和荞麦,连牛羊粪便也懒得收集积肥。这里没有从事农业的商人,没有任何独立经济部门的商品交换。彝族的土地每家耕种不多,极少有集中的大片土地。尽管有半个世纪没有终止罂粟,彝族人依然对土地只有基本生存需求。贫穷是凉山农业化程度低的结果。常见的农村发展方式,大面积集中耕地,采用更高效的种植手法和选择更有经济价值的作物,走向市场,这些在凉山完全无法推广。“把彝族农业推向市场是最危险的做法。”侯远高说。他是第一个梦想破灭的先行者,2007年他向尔古村租了130亩土地,全部耕种韩国品种的辣椒,一株能产十几斤,是高效益良种。他说:“给他们种子绝对不会种,我们先带头种,他们看到效果就会来学。”然而,他的凉山妇女儿童发展中心的几十个职工自己耕种和贩卖,却无法制止老乡们蜂拥而至的偷盗。再加上2008年地震,辣椒价格一落千丈,第二年辣椒价格上涨,侯远高告诉村民不能拿没有育种能力的二代辣椒籽再去种,“韩国种子要年年买的,可是老乡不相信,种了什么也不长了,就更没人种了”。土地的低效使用,毒品泛滥,使农民和市场无法关联。尔古村有人贩毒赚到了钱,开了土豆淀粉加工厂,投资100万元,然而厂子还没投产,老板又开始吸毒,而后死亡,厂房至今仍废弃在田野中。国家给予的补贴也有,然而却并不针对如此复杂的社会形态。寡妇吉克希提家里抚养了6个孩子,除了她自己的一儿一女,还有妹妹的一对儿女,她们的丈夫都吸毒感染艾滋病死亡,妹妹改嫁了。此外还有一个邻居阿妈的孙子,也是父亡母嫁,阿妈失去了照顾能力,就和孙子一起到吉克家来。还有一个叫阿勒的孩子,父亲吸毒死亡,母亲改嫁,孩子就也到吉克家来吃饭。40多岁的吉克自己没有低保,又没有一个孩子是能够达到国家给予的孤儿补贴条件,一大家子完全靠她一个人,土地也是她一个人种。最大的孩才9岁,为了多一口吃的,也跟着妈妈下地干活。像这样临时组建、拼凑的家庭,在昭觉、美姑、布拖三个县随处可见。土地虽然都被荒弃,可是土豆玉米和荞麦带来的收入仅够糊口。对于这些人口,家支也越来越没法子。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到村里去,必然看见绝大多数是妇女、老人和孩子,中青年男人极为罕见。我们走过的三个县的几个村庄,总能见到几个已经感染艾滋病的幼儿,也不乏男人死亡的消息。艾滋病在这里从来都是被公开谈论的,因为政府免费的治疗,使大多数患者有所缓解,他们熟悉死亡。“我们这里不歧视艾滋病,因为不管什么病都会死。”大多数人说不清亲人怎么死的,有肺炎死的,有胃病死的,也有因为山路险峻遭遇车祸的,最匪夷所思的是村里不到两米高的泄洪道,里面还有很多落叶枯枝,过年喝了酒回家路上摔下去就死了。他们不会说汉语,进医院更视若畏途,大部分人在乡上看不好就放弃了,回家听天由命。彝族有很多治疗方式,让得病的人蹲在大蒸笼里,用大锅烧开水蒸,笔摩念完经一袋烟工夫,病人才能出来。一位母亲拉扯三个孩子,丈夫艾滋病死了,大女儿背着弟弟,还患有心律失调,母亲从没带她上过医院,她以为现在医院还是要先交押金看完病很久才能报销,并不知道可以直接交很少的部分。他们更习惯的方式,是找笔摩来念经驱鬼。河沟处有一些枯枝捆成一束束,上面挂些破鞋子,就是为了把鬼打跑。而死亡最简单,找笔摩算好方位时间,直接堆柴火葬。基础教育的薄弱在都是孤儿的爱心班,一样的嘈杂快乐。侯远高总是很大声地说:“答应我了啊!必须上中学!”他是最乐观的、充满精力和勇气的人。大多数孩子虽然看上去很瘦小,七八岁看起来还像四五岁,但都入学时间很晚了。有的小学六年级就18岁了的,叔叔们希望女孩子赶紧回家去嫁人,好得到一份身价钱。我们到达时正赶上美姑县300多人的头人聚会,叫做基各蒙格,讨论的议题却充满现代色彩。彝族婚嫁,女方的身价钱是头等大事,留过学的女博士身价钱达到100万元,在城市生活的彝族女孩身价过高,是目前彝族婚嫁最困难的问题,这种上涨带动的农村彝族女儿的身价也往高冲,所以头人们的决定是农村至多2万元,城里10万元,这个价格对于那些抚养孩子的叔叔或其他亲族家,已经足够有说服力。男孩子自然从十四五岁接受全家支的劝说,快点进城去打工。已经在学校读书的孤儿们,遇到的是社会化的问题。已经上了初高中的孩子,一方面难以考上最好的学校,一方面是如果上大专或三本,费用难以负担。何况他们上小学往往是“睡过来的”,乡村校的教育质量让很多十几岁的孩子还不太会讲汉语。家里有父母的,也只是勉强念到小学毕业至多初中,就会出去打工了。孩子们分散在凉山州几个县各个乡的中小学里,以班为单位,爱心班虽然设在普通学校里,自带管账的管理员、生活教师和厨师。每个孩子每月160~200元的生活标准,都来自于一对一的赞助人。一年赞助费2600元,但凉山本地农产品单一又昂贵,侯远高还得到处化缘。除了每星期两次吃肉,一个学期发两套衣服,也要支付一个厨师、一个管理员的1000元工资。食宿和学习是封闭式管理,无论多小的孩子,一般不允许请假,平时他们也没有路费回家。孩子们吃着米饭和土豆酸菜汤,有时饭碗里只有几块沾了辣椒的魔芋,只有城里的来客才会认为伙食不好,对于他们来说,吃饱就已满足。一个一年级看起来非常小的孩子脊骨突出,穿着单层的宽大西服里面却几乎没穿衣服。因为回答不上来客人的问话,一会就独自背对人们开始哭泣。近千名孩子的家庭情况都被凉山妇女儿童发展中心的老师一一核实家访过,导致村里的人一听是中心来的人,立刻以为就能把孩子接走,都纷纷上来用彝语诉苦。尽管山村基础教育质量普遍不高,但上学依然是孩子们的梦想送走之后也只是希望孩子吃饱穿暖,在学校住几年,现在凉山即使乡里的中学都面临大批学生流失的问题,用教育改变命运的只是极少数人。“乡一级的中心校现在的师资都是关系户,待不长,想调走的,考公务员的,工资太低,流动性太大了。”课程和书本虽然看起来与城市无异,但乱糟糟的声音和讲台下呆呆的目光,却说明很多孩子连普通话都听不懂。凉山州有彝语编写的从小学到大学的教材,罗庆春对于母语的教育丧失深感失望:“过去村里老教师还知道教彝语的读写,可是会写彝语,却得不到什么彝语的教育,电视台最近开播了彝语频道,而高考却只是给少数民族降多少分。对于那些已经高度汉化的当然很好,对于凉山那些世代只会说彝语,基础教育又差的,小学三四年级以后,差不多才能听到老师在说什么,高考优惠多少也是考不上。”采访中碰到一个想要投资建学校的香港基金会,对于彝族孩子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观念:“教导本民族的自尊,同时对家庭进行整体教育。”他们的做法不是投钱了事,而是要求当地政府按照比例对半承担经费,在侯远高所说“公办民助”的模式下,成立针对孤儿学校的校董会。凉山2.5万失依儿童,解决了上学问题的只有3000人,越来越多的未到学龄的孩子即将长大,而优势教育资源的紧张和短缺,使这些先天不足的孩子更加难以找到合适的学习环境。政府拿出最好的一块地皮和人员配备,却再也拿不出经费,侯远高乐观地大包大揽下来,他说:“我来找另一半资金,1000人的学校要9月份开学。”

第二篇:社会公德现状调查

关于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的报告

学 院:电气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化卓1301 姓 名:董城城 学 号:311308070722 指导老师:孙自俭

时 间:2015年8月3日

关于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的报告

调查时间:2015年7月20日——2015年8月3日

调查地点: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

调查方式:调查问卷,个人谈心

指导老师:孙自俭

关于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的报告

摘要:

提升居民社会公德的文明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本次问卷调查研究显示,当前我国公民社会公德面貌存在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公民对于社会公德的认知与行为存在脱节的现象,公民的社会公德水平存在问题的原因。为了提高公民整体公德水平,改善社会公德面貌,需要强化对公民社会公德的教育,完善和确实执行相关管理制度,以及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根据调查的数据和个人谈心,我对社会公德的现状进行了总体描述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社会公德、存在问题、措施与方案

正文:

一、背景:

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当前社会公民的社会道德情况,为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提供一个可行的参考意见,解决社会公德中的问题,提高全民社会公德意识,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牢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贡献。

调查时间:2015年7月20日——2015年8月3日 调查地点: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 调查方式:调查问卷,个人谈心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德。我国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社会公德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

当提起社会公德,大家都会想到要加强素质修养,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都认为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但当我们注意观察周边时,总能发现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例如:乘公交车时不给老弱病残让座、“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人们保护环境意识淡薄等等。

二、调查内容及其分析:

自7月20日开始,通过网上搜索及参考书籍调查有关社会公德的问题,决定采取问卷调查和个别谈心的方式进行调查,并设计了调查问卷。一共发送了150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112份,有效回收率达74.7%。

调查问卷的内容及调查结果如下: Q1:您的性别

A 男(59%)B 女(41%)

Q2:您认为社会公德有哪些方面(可多项选择)

A文明礼貌(100%)B助人为乐(100%)C爱护公物(100%)D保护环境(89.28%)E遵纪守法(93.75%)

Q3:对待社会上举行的爱心募捐活动,你会怎么做?

A有钱就捐(28.57%)B漠不关心(1.79%)C视情况而定(69.64%)D坚决不捐(0%)

Q4:你会为了赶时间而闯红灯吗?

A偶尔会(69.64%)B经常会(3.57%)C从来不(26.79%)

Q5:扶不扶倒地老人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如果是你遇到老人倒地的情况,你会怎么选择?

A毫不犹豫的去扶(21.43%)B在保证不被讹的情况下去扶(58.93%)C不去扶但会打120(16.07%)D不理不睬(3.57%)

Q6:你在公共场所排队时有人插队,你会怎么做?

A马上制止(25.00%)B心里抱怨(66.07%)C视而不见(8.93%)D嘴里谩骂(0%)

Q7:对失信的人,你会怎么做?

A鄙视(19.64%)B不再信任(44.64%)C以牙还牙(1.79%)D其他(33.93%)

Q8:如果让您给自己的公德打个分,你会打?

A 满分(5.36%)B优秀(58.93%)C及格(33.93%)D不及格(1.79%)通过问题2发现,绝大部分的人知道社会公德的内容,但是也存在将近10%的人对社会公德的内容不清楚,说明了当前社会国家有关机关及相关媒体对社会公德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这表明了学校及政府应该继续加强社会公德的宣传与教育。

通过问题3和问题5,在助人为乐方面实际行动方面存在问题。关于爱心募捐有近70%的人要视情况而定,而老人倒地有近60%的人在保证不被讹的情况下扶。这些数据显示由于部分人的社会道德低下而使得人们对社会产生了怀疑。倒地老人被爱心人士扶起是一件温暖人心的事情,可是目前屡次发生人扶起来但是被讹诈的事件寒了多少人的心,以至于多少好心人慢慢的也收起了好心,慢慢的也小心起来被讹诈了。及时还存在21.43%的爱心人士存在,但是相对于全体公民来说只是小小的一部分。这个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稳定人心。我们生活在一个国家,人与人之间和谐 5 相互基本的诚信是必不可少的,一旦失信于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的信誉问题!如果人品不端正,失信于人,那么给人别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人为人不可靠,做事品德不端正,这样或许能影响人生以后的道路!因此在任何交往中,许诺不可轻率,否则,你就一定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闯红灯多用于形容机动车违反信号灯的行为或其他一些违反法律或道德规范的行为,比喻超越现有规则办事的行为。然而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6.79%的人从不闯红灯,其他人时而会违反法律法规。闯红灯不仅是对他人的安全不负责,也是对他人安全的轻视。国家应加强对闯红灯的处罚。对于行人,国家也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约束行人,进而使闯红灯现象不再发生。

通过问题8数据显示,98.21%的人对自己的社会公德比较满意,但只有5.36%的人给自己打了个满分,所以大部分的人对自己的社会公德认为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与调查对象的交谈,总结了社会公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不讲文明礼貌,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

2、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损害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意识淡薄。

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肆意破坏自然环境。产生问题的原因:

1、封建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心态制约着人们公德意识的发展。被动“等待”公正、崇信“善恶相报”、安分守己、避祸自保、消极求生存的隐忍心态,导致了责任意识的缺乏。

2、市场经济的冲击。当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专项市场经济以后,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市场经济极大的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生产率快速提高,同时,从制度前提上松懈了传统的伦理实体,为社会公德公共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实践也证明了,市场经济对社会公德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3、社会公德建设自身存在的弊端。例如社会公德具有超功利性、弱监督性、从众性;公共领域的发育与社会公德发展的不同步性;社会公德形成机制的不健全,公民意识匮乏、社会公德教育缺失、社会公德监督缺失。

三、提高公民社会公德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通过个人交谈的方式,分析总结得到一些关于提高公民社会公德的措施:

1、培养公民意识,提高人们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当前,在进行社会公德建设的实践中要从平等意识、主人意识、权力与义务意识这三个方面着重培养公民的意识。

2、完善社会公德的教育机制,具体可有以下途径:一是通过各种媒体、座谈会等凡事集中宣传文明礼仪知识,普及公共文明礼仪知识;二是通过在公共秩序方面培养公民自觉遵守法规意识、在公共交往方面培养尊重、关爱、宽容他人的意识等突出重点领域的公共文明礼仪教育;三是通过开展公德进村镇,进学校、进家庭等活动构建文明礼仪教育体系。

3、培养公德精神,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这注重内在的自觉性培养,树立道德信念,培养公民坚定地道德操守和较强的自律能力,确立现代慎独观。

4、加强法制化建设,促进社会公道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运用立法的形式讲公德要求固定下来,使某些社会公德成为可操作的规范,并明确奖励与惩罚措施。

5、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正确的社会公德示例,为大家指明一个正确的道路。

6、加强中小学教育,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中了解并掌握社会公德的基本知识、基本规范和必要礼仪,引导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掌握科学文化只是的同时,遵守法律法规。为此,可通过学校积极举办公德素质宣传,进行道德素质演讲,父母以身作则为小孩做好榜样,个人不断加强学习,丰富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感悟与收获:

这次“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圆满完成。对我来说,这是第一次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现状,是对我的一次磨练。活动过程中,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理解与支持,积极的配合我进行活动的开展,给予了一些意见与建议。但也有一些人对这活动不予理睬。这次活动前后独自由我一人完成,虽然辛苦,但是收到的是满满的满足感和充实感,让我面对面的了解社会现状,感受社会,为更好的融入社会,为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小结:

社会公德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特别是一个现实问题,它的好快对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持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的现状存在问题,本次调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找到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 [2]《社会公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

[3]高春花。社会公德意识的匮乏与现代培育[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3 <9> [4]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Q4XVhJBxFG4UcRroU1xthrkMWNmeC17ywI7M7UGfRxJ5rAfoblhObvhK-8rhrhHYAkZrhbtshbRFT7S3faPaa 8

第三篇:农村现状调查

本文由丑儿629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农村现状调查——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作者:懒猫

前言: 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一直是这几年中央和政府极力倡导的事情,但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真实现状,实在不容乐观。而农村 农业 农民作为我们整体国家和民族的基石,如 果还是没有一个清晰长长远的战略部署,一旦现状长久不能改观,势必动摇我们整个国家 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本文所转载的文章,需要所有关注三农问题的人认真的思考下了。玉树的地震,又一次将全国人民的视线集中到了农村。虽然玉树是一个县级单位,但是 除了有几个鲜明的广场之外,同样的也是一个大农村。看到了玉树,同时想到了广大的农 村。那么农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是电视剧里乡村爱情里的那种风光旖旎吗?还是十里洋 场早就遗忘的边缘山区,拟或是世外桃源一般的青山绿水?如果都不是,那么真实的农村 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农村对于城市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角落,虽然知道他的存在,但总在生活之外。最近对农村问题做了一下调查,发现在经济大潮下农村也在改变,但是农村变得已经陌生了。首先 农村的五大现状 农村,作为中国近三十年一个社会的缩影,形成了当前独具特色的农村现状,归结起来 大致存在五大现状,也可以说是五大问题。第一个 农村正在老去。由于新生儿童的减少,加上 80 后,90 后对外界世界的认知,导致了 30

岁以后的人,基本上,都不在土里刨食了。剩下的大部分的都是五十岁以上的人在劳作。年轻人解放出来,外出打工或者倒腾买卖。最好的时候也就是农忙收获的时候,还可以看 到一些年轻的身影,但是已经寥寥无几了。农村在上个世纪的一段时间,集体作为整个农村生活的全部,一直都在追求机械化。而 且随着机械化的提高,也确实将一部分的劳动力富余出来,从而向制造业进军。但是随着近三十年的改变,新的状况是,农村已经变成老人的坟墓。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模式这次是彻底的倒掉了。第二个 土地减少,70%家无存粮。由于务农人员的老年化,加上过渡的开发,使得土地大量的减 少。同样的作为人的口粮田,也在逐渐的减少。虽然最近中央也鼓励农民生产粮食,但是 各种负担使得付出和回报大幅的脱节。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发现,现在农村家庭,大致有 70%的家庭,家无存粮。一旦爆发大旱 或者大涝,或者各样天灾减产或者绝收,都将造成极其打的问题。而且最近,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影子,那就是中国粮食的安全,却遭受到了西方 一些操纵。一旦在大灾之年,西方对中国粮食进行操控,从而就能在中国制造大的混乱。进而影响中国的政局和走向。第三个 重大疾病困扰农村。这已经不是个案了,而是一种常态化的东西了。不管是由于水污染,还是粮食污染,近年来,农村罹患重大疾病的人是越来越多。其中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已 经逐渐的向年轻化发展。走到任何一个村庄,都会看到一些一些踮着脚尖的人在艰难的行 走;只要一问,肯定会听到很多的英年早逝的家庭的顶梁柱。这些已经非常的严重了。但是由于医疗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农民的治病问题。而且对疾病的来源更是没有人研究

和防止,从而导致了农村一些听天由命的事情发生。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哀。第四个 子女教育负担太重。此前,一条英国的消息显示,在英国的一些好大学学校里,只有 5% 的穷人的子女在上学。那么中国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呢?不过从农村现状看,确实一些家庭,在高中或者初中阶段就让孩子放弃了学业。能够上到大学的似乎又回到了 81 年的水平。整体的原因是,即便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有工作;有了工作也不应能买得起房子,买得起 房子,也不一定可以供下来。还给家里整了一屁股债,倒不如早早的走入社会,多赚一些 钱,讨老婆生孩子。曾经一个事情,让人唏嘘。一个父亲为了自己女儿可以走进大学的校门,就将自己完全 的交给了一个带毒作业的工厂,工厂提前垫付了上学的钱,这个人,也没黑美白的干活,最后在女儿毕业两三年后,还是因病死亡,剩下的没有还清的钱,工厂也没有再要。这一切的起源,都是教育的负担过重按照这样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了,大学里恐怕再 难以看见农村贫困孩子的身影。第五个 农村成为社会的死角。在农村乡镇企业上班的人,没有四险一金,更没有劳动保护,有 的只是超时加班,动辄被辞退的状况。同时一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闲散人员,没事可 做,就危害社会,吸毒打架,敲竹杠,路霸,村霸等,都有抬头。从这一点上看,农村显然没有城市来的光鲜和有尊严。其次 农民还是不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三十年前,主席是非常的看重农民的,一直以来将农民当做国家的一个主要的政治力量 来对待。但是随着精英教育和专家治国,农民成了一切问题的之外的边缘问题。在一些人 的眼里,农民,只要给口吃的,就满足的人。没有什么文化水平,没有什么学历层次,甚 至没有一身干净的衣服。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人的工作,没有高低贵*之分,有的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当 年周总理晨曦中与清洁工握手的温暖场景,一直感动着。我干的工作再累,再苦,也是受 到社会认可的,也是受到领袖们承认的!现在再看看城市里的清洁工,大部分都是农村来的半百老人,工资更是抵得可怜。这些 现象是农民的问题呢?还是社会的问题? 作为任何一个合格的社会学家,如果不能将这个问题解决好,恐怕是不会让人信服的。曾经的中坚力量,现在被边缘化,没有人解释,更没有人关心,到底谁是对的,到底谁是 主体。最后 农村的路在何方 有人认为将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发展的唯一方式。可是,作为一个以农业立国的中国,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时间,一旦将农村城镇化,虽然可以提高国家的生产总值,但是现实 是,中国的基础就动摇了。13 亿人口,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干什么去?难道只能是给 西方打工?只能给资本家们打工,靠着出卖自己的血汗和劳动力来支撑别人的柔软的席梦 思吗? 中国在农村问题上,在农民问题上,始终没有一个战略构想,甚至连想一想都没有。农 村的路到底在何方?这八亿人口,还要继续游离在国家各个制度之外吗? 总之,农村问题是中国目前的几大问题之一,过去是,现在也是,将来还是。解决不好 农村问题,就难以抵抗社会的大风险。现在的地球是多灾多难的时候,一旦中国被西方或

者几个利益集团操控下,断粮,断水,断能源,那么中国是否能挺的过去? 而且将整个农村置于制度之外,是不是对几亿生灵的漠视,还是好大喜功的选择性遗忘? 如果连最普通的民众都丧失了信心,那么靠着几个专家和精英把持的东西,还能支撑多 久? 所以,请那些走马观花的大员们停下脚步,看一看黎民苍生,以天下为己任,做出些真 正服务于人民的事情。劳民伤财,粉饰太平,最后只能自取其辱!

第四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

题目:农村教育现状调查

作者:一(6)班团支部

学校:三角中学

指导老师:甘靖源(班主任)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

我镇所以相对于其他县镇来说,经济比较落后,我们发现,农村与城市教学存在的巨大的差异性,无论是在师资的力量和教学的硬件设施上,农村中小学远远落后于城市中小学。我们工作主要是英语方面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很吃惊的发现,农村英语教学水平的落后。我们发现很多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连最基本的26个字母都不能够默写出来,六年级的学生竟然不会朗诵三年级的课文。

在很多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自身的努力还不够,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认为学校也负有很大的责任。比方说,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但是在我们的调查访问中,很多学生都表明他们三年级根本就没有上过,有的学生是从五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即使是这样,老师也不能够按时的给他们上课,因为老师如果进修的话,学校就根本没有英语老师了。

农村的学生也可以进入城市中学读书,城市中优质的教学质量吸引了家长的注意,他们非常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进入城市中学读书,但是在考试中,他们发现小学英语考试成了他们进军城市的主要的障碍,但是因为无法改变的情况确实让他们感到头疼,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受到了家长很大的压力。

在我们的学生当中,我们也接触了一些今年已经考上城市中学的六年级的学生,我们发现在同等的条件下,一般来说,城市中学会优先录取城市的学生,即使在城市学生的成绩在农村根本就不可能考上学校。同时我们也发现,农村学生进入城市中学读书的费用要高于城市学生就读的费用,这个不得不让我们为农村孩子感到惋惜。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也显示出,农村学生在综合的素质上在一定的程度上要落后与城市学生。这个也可能是为什么城市中学对农村学生另眼看待的原因之一吧!

为此,我们经过协商,我们决定利用一点时间给学生讲解关于一些课外的知识,比如说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外国的一些文化。我们很高兴的发现他们对这方面很是爱好,他们也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们后来在评述整个教学质量的时候,我们发现,在上文化课程的时候,即使是平时上课很不认真听的学生,也能够非常老实的,睁大双眼看着你。即使是下课了,他们也会围着你问个不停。农村教育的落后,在一定的程度上家长也负有很大的责任。他们对一些教育方法根本就不在乎,他们更希望我们对学生负起全部的责任。甚至有的家长对我们说,我把孩子就交给你们了,只要你们不把孩子打成残疾,我就不会去找你们的。当时我们就傻眼了。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很奇怪的发现,农村的家长似乎比城市家长更加溺爱自己的孩子。我们在短暂的时间内还找不出真实的原因,或者这个可能只是局限的,也许是个特例吧。但是有一个方面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这个方面是比较严重的,爷爷奶奶过分的宠爱孩子在农村是比

较多见的,可能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农村家长更溺爱孩子的原因吧。

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农村,更多的关注农村的孩子,不要让孩子输在起点上。

第五篇:农民工现状调查

农民工现状调查 2008-06-14 7:27

关注农民工问题

农民工现状调查

国家统计局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专项调查结果表明: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工资收入比较低,生活质量比较差,居住、医疗条件得不到保障,休闲方式比较单调,劳动技能普遍偏低,子女教育问题比较突出。据调查,进城务工农民的收入,普遍比在家务农收入高出很多,外出务工是其家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农民工在城里工作生活,除了维持日常开支外,其余的基本上寄(带)钱回家乡,成为留守孩子、老人的基本生活来源。

城市农民工劳动就业情况

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据调查,由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介绍的占28.20%,由同样在外务工经商的同乡、亲友介绍的占25.99 %,自荐到用工单位工作,占10.51%。另外,还有部分农民工是通过自主就业,招工广告,包工头、老板招募。农民工的待遇

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大多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据调查,有29.19%的农民工居住在集体宿舍里,有20.14%的人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7.88%的人居住在工作地点,6.45%的人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还有12.54%的农民工在城里没有住所,只能往返于城郊之间,或回农家居住。农民工子女教育

农民工子女教育难,虽然逐步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农民工子女就学都只能选择价格稍低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办学合法化问题很难解决。

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

国务院文件 国发[2006]5号《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重大意义

二、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三、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

四、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

五、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

六、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七、切实为农民工提供相关公共服务

八、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

九、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十、加强和改进对农民工工作的领导 二○○六年一月三十一日

切实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几点建议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施工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约束和保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一是施工企业在领取施工许可证前,按照工程合同价款的一定比例向工程所在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交纳职工工资保障金,工资保障金在工程合同价款中列支,专款专用。二是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将工资保障金存入指定银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三是施工企业招收农民工,必须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依法享有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以及保险福利的权利,并在规定期限内持农民工名册到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四是施工企业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施工工程期限小于一个月的或者双方约定支付工资期限低于一个月的,另其约定。五是在工程建设期间及工程竣工后60日内,有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启动工资保障金,及时发放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2、严格规范新建项目的审批手续。对建设资金不到位的建设项目不办理项目审批,不予立项、不予开工建设,做到新帐不欠,老帐限期付清。

3、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对存在拖欠农民工资问题的房地产和建筑业企业,主管部门记入企业信用档案,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对清欠不力,没有及时完成清欠任务的房地产和建筑业企业,将向社会公布进行曝光。

4、建立日常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通过设立拖欠举报投诉电话,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业企业的监管,促使每个建设领域企业依法支付农民工工资,落实清欠责任,及时兑现农民工工资。

5、建立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其主要由政府财政出一部分资金,组成欠薪保障应急基金,专门用于应付突发性、群体性的欠薪纠纷。目前,浙江省嘉兴、温州已经建立这一制度。其主要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抗市场风险能力比较弱,在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存在时间成本和程序复杂难以让农民工接受的情况下,有效地保证农民工群体临时性的生活救济。

6、提高农民工的法律维权意识。加强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朋友的法律法规保护意识,有关部门应设立农民工工资清欠举报电话,一旦发现有工程款拖欠的,农民朋友能及时向政府反映。

7、国家应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监管力度,抑制不合理的投资行为发生,以切实防止新的拖欠现象发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11-5-20 15:34:00 浏览次数:1948次 此信息由 chopinwang

志愿者发布

[提要] 前言

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沿海地区用工短缺的现象又开始出现,特别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民工荒”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专家认为,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权益难保障以及户籍制度门„

前言

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沿海地区用工短缺的现象又开始出现,特别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民工荒”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专家认为,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权益难保障以及户籍制度门槛等,都是造成“民工荒”现象的重要原因。在各大城市务工的农民工中,大部分人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具有职业技能的更少,而招聘企业大多要求应聘者“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因此农民工紧缺的背后,除了城里人的世俗眼光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技工荒”。大多数农民工不是不愿做,而是不会做。

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接近2015年拐点,婴儿潮一代的农民工已步入中年,8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用工市场的主力,他们有着强烈的进城愿望和较高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求,他们在工资和工作条件上有更高的要求。然而受就业观念和技能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无法满足企业需要技工和熟练工的要求,致使今年来的“民工荒”呈愈演愈烈趋势,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问题对破解我国目前面临的用工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现状

这里所说的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拥有农业户口、流动到外地城市或城镇被人雇佣从事非农工作的80后、90后的农村人口。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春光研究员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2003年又将其修正为两层含义:一是年龄在25周岁以下,在20世纪90年代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流动人口,与老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在人生阅历上有明显的差别;二是与第二代农村流动人口相区别,因为他们不是在老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外出过程中出生活长大起来的,而是介于老一代和第二代之间过渡型的农村流动人口[3]。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这是中央对农民工状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后,第一次在文件中公开正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也表明了国家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注[4]。

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有1.4亿农民工转移到城镇,到2020年将有2亿到3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数量超过一亿[2]。他们有着强烈的进城愿望,追求较高的物质和精神享受,渴望融入他们为之付出汗水的城市。然而由于文化素质的欠缺,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竞争力不够,工作上高不成低不就,对城市文化、法律知识等的了解不足,导致他们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不足,拥有“城市梦”却苦于没有机会实现。而这显然需要提升他们的受教育程度,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如果不能接受应有的教育,整体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他们将永远不能从根本上融入城市,整个城市的人力资源也不能从整体上得到改善。然而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接受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1.新生代农民工个体教育需求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个体在每个阶段的需求是不同的,并且前一阶段的需求影响后阶段的需求。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农村流动人口的教育情况不容乐观:16岁及以上城市中以务工经商为目的的外来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88年。这些人中未上过学的占4.74%,上过小学的占30.77%,上过初中的占52.07%,高中以上水平的仅占12.42%,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10]。此外,他们接受教育的环境大多是在农村,和城市的教育环境有所不同。由于城乡两种教育资源的长期分离,导致这两种教育背景难以衔接,以至于当农民工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是面对两种不同知识背景的转换无法适应。

2.新生代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不足。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和资金不足,是导致农民工的潜在教育需求难以转化为显示教育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新生代农民工可用于教育培训的时间和费用不足,主要有下列因素:一是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是短期合同,甚至没有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导致其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缺乏积极性,重用轻养,尤其是订单多的季节,加班加点工作经常性发生,加班时间长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用于培训的时间减少;二是参加培训对时间的占用可能会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收入的减少;三是农民工工资不仅微薄,而且往往被克扣,甚至拖欠,除去日常的消费支出外,很难再拿钱来接受教育和培训。再加上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从经济落后地区转移到城市的,转出地政府财政紧张,对培训的经费投入不足,而转入地政府举办的免费培训主要是针对城镇下岗人员,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劳动力根本无法享受,造成了培训机会实质上的不平等,尽管其接受教育培训的欲望非常强烈,但其具有的实际支付能力却十分的有限。

3.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目前颁布的有关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文件主要集中于农民工培训的措施和步骤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训配套保障措施,也没有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教育培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生代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例如,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使农民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化、城市化的需要,实现在城市中的就业和发展,最终融入城市。那么参与教育培训且已经在城市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是否依然是农民?是否在城市中就业时面临较差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这些都是削弱新生代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的政策领域内存在的阻碍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个体而言,在城市的生活使他们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由于制度的影响,大多外来的新生代农民工难以平等的享受当地的教育服务。

4.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缺陷。新生代农民工潜在的教育需求与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内容存在一定的错位现象。农民工的教育需求大都是指向获得一份好的工作,对技能和一般的技术的需求反而相对较弱,而目前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内容有些狭隘,较为单一,低层次。把针对该群体的教育培训等同于单一性的技能培训,并片面的认为鉴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群体整体受教育水平低下,针对该群体的教育培训也只能给予他们基础,以低层次的技术培训为主要教育内容,忽略了培训对象已经发生的变化和特点,忽视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职业选择和发展,因为对某个群体实施的教育类型和教育层次将直接决定该群体的职业领域与就业层次,从而决定其社会经济加之的实现程度和向上自由、和谐发展的程度。此外,培训手段落后也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的重要因素。虽然相较于其他培训方式,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有比较成熟的培养手段、专门的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程序化的教学计划,对某一些专业程度较高的内容选择更加规范、系统。但也正是这些优点,使得教育机构在时间安排上相对漫长而僵硬,不能满足农民工灵动的学习需要,再加上狭窄的专业设置、陈旧的教学内容、重理论轻技能,缺乏对劳动力市场信息敏锐的把握,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对就业的渴求,加上单一的培训模式,更加难以满足农民工多样化的需要。政府的教育培训又存在着政绩化、形式化的倾向,社会办学单位追求利益,使得高额的培训费用不能达到预期的培训前景,都制约着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5.城市人的歧视导致新生代农民工产生自卑心理。城市人对农民工形成的社会歧视,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很难摆脱心理上的自卑,也是影响其参加教育培训的因素。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城市文化就是一个隐性教育资源。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人口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形态之间的反差,使不少城市人对农民工怀有普遍的偏见,新生代农民工常常受到排挤刁难,遭受各种歧视和不平等待遇。加上就业限制、拖欠工资和缺乏劳动保障等问题仍然层出不穷,特别是城市人对农民工形成的社会歧视,使得农民工很难摆脱心理上的自卑,在城市中寻求自我发展的热情和信心也随之受挫。又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得不到他人的社会认同,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中,并未产生归属感,没能真正的融入到城市之中,无法与市民形成和谐的互动关系,因而对城市也怀有一定的戒备和恐惧。过于自卑的心态,使其在自身教育培训问题上缺少主观愿望,影响其参加教育培训。

关于农民工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

文章来源:赤城县总工会 文章作者:吴瑞峰 日期:2010-11-8 9:32:54 字体:【小 中 大】 阅读:

1541 农民工是我县企业职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心他们的生活,使广大职工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体面劳动,工会组织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深入到龙关、炮梁、田家窑的三家矿山企业,采取座谈、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等形式,与农民工零距离接触,倾听他们的心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农民工现状有了深层次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农民工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山区,人均耕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近年来,实行退耕还林,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局面,出外务工就成了大多数农民维持生活、供子女上学、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民工群体相应成为当前社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与之对应的管理、保障工作也是我们各级各部门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作为工会组织,切实履行维护职责,服务大局,真正把“组织起来,切实维权”落到实处,是需要我们长期做好的工作。

这次调研,涉及到本地农民工300人,外省来我县的农民工100人。其中,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平均年龄35岁左右,70%以上为初中文化程度,自身素质普遍不高,98%政治面貌为群众,从事行业以建筑和采矿业为主,多为一线工人,从事脏、险、累工种。因季节工流动性较大,农民工入会意识普遍不强。

二、维护农民工权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管理不规范,规章制度不健全。我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的规模都较小,生产经营不稳定,企业经营者普遍思想上不重视,从而造成企业无规章制度或规章制度成为墙上的摆设,落实不到工作中去,使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

2、农民工素质低,自我保护意识差,易发生职业危害。由于企业管理不规范,劳动用工不固定,短期用工行为严重。岗前80%以上的职工都没有得到培训,自身文化素质低,对工作规程认识不到位,没有与企业签定有效的劳动合同。有的工人对劳动合同根本就不认识,怕“捆住”自己不愿签。有的农民工签的只是一纸“生死合同”,合同条文中没有出事后对自己有利的保护性条款,只是向家属进行一次性赔偿,这样就严重地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这种情况以外来务工人员最为突出。

3、劳动条件、劳动环境差。在我县龙关、炮梁、田家窑一带,一些个人的小矿山、小选厂随处可见,由于规模小、投入少,生产条件及环境非常差,大多数工人都深受粉尘、噪音、保护设施不齐全的危害,务工人员的职业病相当突出。

4、社会保障不健全。这些企业中职工大多数没有上保险,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就更为严重,没有养老保险,没有医疗保险,只是为少数的从事危险作业的工人上了工伤保险,当发生事故时仅仅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金微不足道,无法满足伤者治疗需要。

5、就业难,不敢要求维权。近年来,由于下岗、待业人员较多,就业机会少,劳动力市场呈现买方市场,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已经很不容易,不敢同企业主提什么要求,怕解雇。存在着“只管挣钱,闲事不管,前途不问”的通病。

三、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对策及建议

1、最大限度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对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不论户籍、不论工作时间长短,都把他们吸纳进工会组织中来。对规模小、人员少、人员流动性大的企业摊点试行集体会员制和会员确认制,以工会名义申请集体会员,所属工人全部视为会员,劳动关系解除后,会员关系自行解除。新的农民工,随时聘用随时入会。对于建会条件不成熟的企业,下发代行职能书,由县总工会代行工会职能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在企业广泛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赢得他们的拥护和信赖。

2、加大对《工会法》、《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向党政领导、执法主体执法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广大职工、工会干部宣传《工会法》、《劳动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争取在党校的行政干部培训班、企业主、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中增加《工会法》、《劳动法》内容。要针对我县小企业多,区域性、行业性经济特征明显的情况,借助行业协会,乡镇力量开展对企业主的宣传。要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工会工作,自觉接受职工和社会监督,在促进工作完善的同时扩大工会的社会影响。

3、建立健全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工资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等各项制度。发挥职工代表大会作用,落实广大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加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力度。深化“共同约定”行动,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劳动报酬。

4、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要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有针对性地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关心职工的生活,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造就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

5、加大劳动法律监督力度。结合赤城实际,今后建议各级人大、县政府开展一次劳动执法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依法查处侵犯职工权益的行为,不断扩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覆盖面,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切实维护农民工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因季节工流动性较大,农民工入会意识普遍不强。

二、维护农民工权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管理不规范,规章制度不健全。我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的规模都较小,生产经营不稳定,企业经营者普遍思想上不重视,从而造成企业无规章制度或规章制度成为墙上的摆设,落实不到工作中去,使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

2、农民工素质低,自我保护意识差,易发生职业危害。由于企业管理不规范,劳动用工不固定,短期用工行为严重。岗前80%以上的职工都没有得到培训,自身文化素质低,对工作规程认识不到位,没有与企业签定有效的劳动合同。有的工人对劳动合同根本就不认识,怕“捆住”自己不愿签。有的农民工签的只是一纸“生死合同”,合同条文中没有出事后对自己有利的保护性条款,只是向家属进行一次性赔偿,这样就严重地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这种情况以外来务工人员最为突出。

3、劳动条件、劳动环境差。在我县龙关、炮梁、田家窑一带,一些个人的小矿山、小选厂随处可见,由于规模小、投入少,生产条件及环境非常差,大多数工人都深受粉尘、噪音、保护设施不齐全的危害,务工人员的职业病相当突出。

4、社会保障不健全。这些企业中职工大多数没有上保险,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就更为严重,没有养老保险,没有医疗保险,只是为少数的从事危险作业的工人上了工伤保险,当发生事故时仅仅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金微不足道,无法满足伤者治疗需要。

5、就业难,不敢要求维权。近年来,由于下岗、待业人员较多,就业机会少,劳动力市场呈现买方市场,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已经很不容易,不敢同企业主提什么要求,怕解雇。存在着“只管挣钱,闲事不管,前途不问”的通病。

三、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对策及建议

1、最大限度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对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不论户籍、不论工作时间长短,都把他们吸纳进工会组织中来。对规模小、人员少、人员流动性大的企业摊点试行集体会员制和会员确认制,以工会名义申请集体会员,所属工人全部视为会员,劳动关系解除后,会员关系自行解除。新的农民工,随时聘用随时入会。对于建会条件不成熟的企业,下发代行职能书,由县总工会代行工会职能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在企业广泛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赢得他们的拥护和信赖。

2、加大对《工会法》、《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向党政领导、执法主体执法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广大职工、工会干部宣传《工会法》、《劳动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争取在党校的行政干部培训班、企业主、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中增加《工会法》、《劳动法》内容。要针对我县小企业多,区域性、行业性经济特征明显的情况,借助行业协会,乡镇力量开展对企业主的宣传。要广泛利

下载凉山孤儿现状调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凉山孤儿现状调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村干部现状调查

    村级干部工作思路 如何当好村干部,如何做好联系政府和群众的纽带,是每个村干部应该考虑的问题,大家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掌握好本村基本情况。如人口、耕地、群众的思......

    农家乐现状调查

    农家乐现状调查 假期回家,发现家乡的面貌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家乡的新兴产业——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 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西部山区,地理上属于小秦岭......

    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调查结果具有较强的全面性、真实性和权威性,是对全国各地素质教育现状的综合评价,能客观地反映全国各地素质教育的现状。现就收......

    环境污染现状调查

    生活污水是每个城市的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国内污水处理的现状还是与国外存在很大的差距。一般的污水处理方法成本较高,不能满足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要求。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水污染......

    凉山中小学教育

    浅论凉山州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在提高民族素质、增强少数民族生产力上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

    2011凉山中考作文题目

    2011凉山中考作文题目 【2011凉山中考作文题目】:作文网考后第一时间公布2011凉山中考作文题目,请关注中考作文频道。更多中考作文信息资源请访问:中考作文频道......

    鄂州市孤儿养育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鄂州市孤儿养育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011-09-13 点击率: 200 鄂州市民政局 邱少敏 候峰 孤儿是指失去父母或查找不到生父母的0-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最需......

    社会实践调查,基础教育现状

    社会调查 农村小学教育基础教育现状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城乡的收入差距也在加大,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不同地区之间,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