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夏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
宁夏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2001-2010年)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扶贫开发取得了重大成就。从1983年“三西”农业建设开始,特别是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经过全区各族人民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于1999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的战略目标。全区8个国定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3年的429元提高到1999年的1108元,人均粮食产量也由273公斤提高到358公斤;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1993年的139.8万人减少到1999年的30.5万人;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步,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多年来,我区在扶贫开发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主要是:加强党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始终把扶贫开发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臵上抓紧抓好;坚持开发式扶贫,努力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兴水治旱,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不断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以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把发展区域经济与扶贫到村到户相结合;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实施移民搬迁和劳务输出,缓解人口压力;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以川促山,共同发展。这些宝贵的经验,应在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中继续坚持、不断完善。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巨大的人口压力和薄弱的经济基础,南部山区贫困落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2000年,南部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987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3.8%;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128.6万人,其中,收入在580元以下未解决温饱的特困人口有52.7万人。解决这部分群众温饱问题的难度很大,巩固温饱成果的任务相当艰巨,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需要锲而不舍的奋斗;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落后状况,缩小与引黄灌区及全国发达省区的差距,更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因此,全区上下必须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继续把扶贫开发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臵,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从2001年到2010年,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良好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举全区之力,加快南部山区脱贫致富步伐,把我区扶贫开发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奋斗目标
(一)今后10年我区扶贫开发总的奋斗目标是:尽快解决少数特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已经基本解决温饱人口的扶贫成果,最终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为此,要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状况,为迈向小康创造条件。
(二)实现上述奋斗目标,需分两个阶段进行:
——从2001年到2005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其中,特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850元以上,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其他重点扶持的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正常年景返贫率控制在10%以下。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人口自然增长控制在14‰以下。
——从2006年到2010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其中,20%的人口要达到小康水平,70%的人口人均纯收入要达到1300元以上,剩余10%的人口人均纯收入也要达到1000元以上。正常年景返贫率控制在5%以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以下。
(三)今后10年,我区扶贫开发的基本对象是:目前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128.6万低收入人口,其中未解决温饱的52.7万人。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干旱风沙区、干旱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半阴湿土石山区的西吉、海原、固原、隆德、泾源、彭阳、盐池、同心、中卫、灵武、红寺堡等10县1区、148个乡(镇)、1026个行政村。因此,要把10县1区集中连片的贫困区域作为今后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集中力量,重点扶持;同时,进一步加强川区零星插花贫困乡村的扶贫开发工作,重视做好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
二、指导方针
(四)新时期我区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抓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良好机遇,认真遵循以下指导方针: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帮助扶持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大力改善生产条件,发展商品生产,提高贫困农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
——坚持综合治理、全面发展的方针。把扶贫开发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加强农田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把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严格控制贫困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防止对资源掠夺式开发和人为破坏。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使人口、资源和环境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坚持政府主导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方针。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发挥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积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支持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
——坚持开放式扶贫的方针。加快南部山区对外开放步伐,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加强与国际国内的联系、合作等交流。以更优惠的政策和优质服务,吸引人才、资金、技术和项目,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三、基本任务与途径
(五)坚持不懈地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开展基本农田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及重点生态工程项目的实施,继续大力修建基本农田,力争5年内实现贫困人口人均3亩基本农田的目标。加大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十五”期间,完成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盐环定扬黄宁夏专用工程、彭阳长城源引水工程、固原东山坡引水工程的建设任务,所有大中型病险水库和一半以上小型病险水库得到加固,并新建一批水库和塘坝,配套改造固海扬水工程和部分库井灌区,争取新增灌溉面积70万亩。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推广小畦灌、低压管灌、喷灌和微灌等。到2010年,使宁南山区扬黄灌区、库井灌区全部达到国家节水灌溉标准。继续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充分利用降水资源,发展集水节灌面积50万亩。加速实施“生命工程”。因地制宜,“三水”齐用,引水工程、井窖工程、水源工程等多种措施并举,在5年内基本解决南部山区40万人的饮水困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力实施“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风沙区生态环境整治工程、重点生态县建设等项目。加快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治理,控制水土流失,恢复和增加植被。加强干旱风沙区综合整治,实行人工种草、围栏封育、以草定畜、划区轮牧,建立草场承包责任制,实施限量放牧,提倡舍饲圈养。“十五”期间,新增造林面积3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5000平方公里,治理土地沙化面积450万亩。2010 年,力争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种草900万亩。
(六)加强交通、通讯、能源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五通工程”,到2005年,80%的乡、70%的行政村通等级公路,建成国道主干线25号线中宁—郝家集段高速公路,建成盐池—兴仁公路、兴仁—海原公路、惠安堡—王洼公路等,建设西部大通道银川经西安至武汉高速公路桃山—沿川子段,新建改建县乡公路3000公里。行政村村村通电话、通邮,自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电、通广播电视。完成农村35KV以下电网改造,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2010年,实现乡镇通柏油路,行政村村村通等级公路。10年新增高速公路370公里,新建改建二级公路1000公里。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设4C级固原旅游支线机场。
(七)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贫困地区要把投资少、见效快、覆盖广、效益高、能够尽快提高贫困人口收入、密切联系千家万户的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产业开发的重点,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主导产业。要下决心改变南部山区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习惯,推行集约化经营。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证口粮安全的前提下,建立优势经济作物和小杂粮、脱毒马铃薯、地膜玉米和中药材基地。特别要加快发展以舍饲养羊、养牛为主的畜牧业,扩大以紫花苜蓿为主的种草面积,发展草产业。到2005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争取达到28%,2010年争取达到35%。结合生态建设,发展“两杏”、桑蚕、核桃、花椒等生态经济林。要加快南部山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培植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兴建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开拓国内外市场,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能力,逐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搞好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的建设,尽快完善一批重点景点和配套设施,积极鼓励贫困地区群众参与旅游服务,扩大农民增收渠道。
(八)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在制定扶贫计划、确定项目过程中,必须把科学技术推广和运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力度,重点推广普及节水灌溉、覆膜种植、品种改良、温棚养殖、菌草开发、果品保鲜、疫病防治等新技术,推广固原上黄、西吉黄家二岔等科研基地经验与模式,建立多种形式、不同规模的种植业、养殖业科技示范基地。进一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和培训体系,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进行科技承包和领办科技扶贫项目。要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突破口,将科普宣传与技术推广、科技示范、技术培训等工作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现代科学知识教育,灌输科技思想、科技方法,破除农村封建迷信。通过10年努力,使贫困地区农村实用技术普及率达到70%以上,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科技培训率达到90%以上,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科技骨干力量。
(九)积极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加大南部山区“两基”攻坚力度,巩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成果,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重点解决好女童入学率、巩固率低的问题。采取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认真实施好贫困地区“义教工程”、“危房改造工程”、“远程教育扶贫工程”、“职业教育扶贫工程”。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支持南部山区建设一批窗口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重视发展卫生、妇幼保健事业,逐步做到乡有卫生院,村有卫生室,常见病、地方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和有效控制,保证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尽快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
(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全面落实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方针,建立健全基层计划生育网络,以县乡为重点,改善服务条件。积极培训和充实基层技术服务人员,大力推进计划生育“三结合”。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对在生育政策内自愿少生一个孩子、独生子女户、纯女户并采取永久性节育措施的妇女,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根据条件,对贫困家庭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夫妇试行养老、医疗保险制度,解除其后顾之忧。通过社会制约与利益导向,帮助和扶持计划生育农户勤劳致富,起到少生快富的示范作用,逐步实现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十一)加快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南部山区城镇化进程,积极有序地建设小城镇。加大山区县城建设,将固原县城建设成为固原地区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镇。同时建设一批示范集镇,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向中心城镇集聚,鼓励农民进城发展。到2010年城镇人口比例提高到20%以上。
(十二)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健全劳务输出工作机构,加强劳务输出管理和服务,加大南部山区劳动力培训力度,提高劳务人员的职业技能。采取政府组织与自发输出相结合,分散与集中输出相结合,农闲和农忙相结合,不断开拓新的劳务市场,积极引导南部山区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帮助解决劳务输出人员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十五”期间,山区每年输出人员稳定在60万人次以上,劳务收入达到9亿元以上;2010年达到平均每个农户转移和输出一个劳动力。
(十三)加快移民吊庄建设。继续扶持和巩固县外移民吊庄点。帮助其发展经济,尽快解决吊庄移交属地后存在的遗留问题。继续对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区、无生存条件的偏远贫困带片的农民,实行异地开发,在有条件的地方开辟新的移民吊庄点。积极争取和实施好国家西部开发专项移民试点。争取10年内区内异地搬迁和县内移民搬迁30万人左右。同时,适当提高搬迁移民补助标准。尽快提高迁入人口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一年搬迁,二年巩固,三年基本解决温饱,五年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县内的移民搬迁由县级政府组织实施,跨地县的移民搬迁,由区政府组织实施。要把红寺堡灌区作为移民开放的试验示范区重点建设,并积极争取国家扶持。
四、千村扶贫开发工程
(十四)新时期扶贫开发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我区现有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半阴湿土石山区生存条件比较差的1026个行政村,集中连片的有107.24万人,占全部贫困人口的83.4%。能否稳定地解决这些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事关我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大局,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为此,今后要把1026个行政村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重点村为基本扶持单元,组织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按照一次规划设计,统一评估批准,分期分批实施的原则,一批一批地开发,一批一批地验收。
(十五)各相关县市根据自治区《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设计,分别制定本地村级扶贫开发规划。规划要明确奋斗目标、建设内容、具体措施、帮扶单位和资金来源。在摸清重点村、贫困户基本情况和农户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逐村逐户确定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规划经分级评估审核批准后执行。做到建卡到户,立档到村。建立自治区、地(市)、县、乡、村、样本农户6级监测体系。村级规划一经确定,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干到底。
(十六)确保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的资金足额到位。该工程投资按现有专项扶贫资金30%左右的比例筹措,分期分批到位。投入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的无偿资金,主要用于村级规划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项目和社会公益项目,扶贫贷款主要用于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到户项目。
(十七)为确保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的顺利实施,自治区将统一组织安排抽调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组成扶贫开发工作组,蹲点包村,帮助和指导工程实施。扶贫开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指导和参与村级规划的制定,督促检查村级规划的实施和资金使用。工作组干部实行定期轮换,每期蹲点包村的时间不少于1年,并把帮扶的成效作为考核、提拔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
五、社会帮扶
(十八)帮助贫困地区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实践证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对支持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密切党群关系,改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培养锻炼干部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把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定点包村扶贫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在贫困地区建设一批社会公益性项目。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群众团体、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都应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扶贫开发,为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十九)继续坚持“以川促山,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山川对口帮扶工作力度,川区的银川市、贺兰县、石嘴山市、平罗县、惠农县、利通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分别对口帮扶山区的西吉县、海原县、固原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盐池县、同心县。帮扶和被帮扶县之间要实行优势互补,广泛开展项目开发、干部交流、人才培训、劳务输出等方面的合作。其他川区县也要按照自治区的统一安排,参与包村扶贫。
(二十)加强闽宁对口帮扶协作。多年来,福建省和我区的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和模范人物,为全国推进东西对口帮扶协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今后,要继续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闽宁合作,把对口帮扶协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同时,积极开展与其他东部发达地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协作,倡导和组织民间的交流与合作,按照互利互惠的原则,推进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努力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二十一)积极探索和建立将城市更换淘汰的生产、生活用品向山区转送的渠道和途径,形成经常性转移机制。扶贫和民政部门要建立相关组织,专门负责开展此项工作。
六、政策保障
(二十二)增加扶贫开发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的投入列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并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年有所增加。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投资,进一步扩大以工代赈规模。打破依靠政府单一投入的格局,积极探索和建立扶贫开发多元化投入机制,广泛开拓新的筹资渠道,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贫困地区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积极性,不断壮大乡村集体积累,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参与扶贫项目建设。
(二十三)扩大扶贫贷款规模。进一步增加扶贫贷款额度,支持能够带动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市场流通企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对各类企业到贫困地区兴办的扶贫项目,应视效益情况给予支持。在保障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贫困地区贷款条件,根据产业特点和项目具体情况,延长贷款期限。要加大扶贫到户小额信贷力度,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扶贫贷款执行统一优惠利率,优惠利率与基准利率之间的差额,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扶贫部门和财政部门认可后,报中央财政据实补贴。
(二十四)实行优惠的财税政策。贫困户利用荒山、荒地、滩涂、水面开发生产农产品,可免征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5年。因提供技术服务取得的劳务收入,免征所得税5年。企业捐赠的扶贫资金,可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在税前列支计入成本。要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增加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总量,并积极帮助解决贫困地区资金调度困难,逐步提高贫困地区财政保障能力。加强扶持宁南山区财源建设,帮助贫困地区财政逐步摆脱困境。积极筹集资金,采取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的形式,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新的财政增长点。贫困乡村在贫困地区或异地开发兴办股份合作制企业,允许扶贫资金折股到贫困户,以劳代资、参股分红。
(二十五)完善相关土地政策。在国家土地承包开发利用的政策范围内,调整退耕还林还草地区、重点移民区、异地移民开发试点区的土地分配和利用政策。贫困地区国有和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坡、荒沟、荒滩、荒地以及15度以上的坡耕地,可以将使用权承包、租赁、拍卖给企业或个人,按照法定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经营,使用期限可延长至50年。鼓励和支持企业与个人开发利用引黄灌区的荒地和滩地,安排宁南山区贫困农民安家落户,企业和移民户可享受有关投资补助政策。对有些地区无力开发的富余土地,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偿,用于安臵缺乏生存条件的贫困户。
(二十六)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兴办扶贫开发人才培养机构,对培训山区劳动力和有效组织劳务输出的,自治区政府可给予适当扶持。进一步完善异地移民开发和多渠道就业政策。放开南部山区农民向城镇转移的限制,可以在保留原承包地的条件下,办理城镇户口。贫困地区各县要积极创造条件,以更加优惠的待遇,吸引外部人才。对引进人才和智力,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自治区给予表彰奖励。
(二十七)积极开展扶贫开发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继续争取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援助扶贫项目,自治区财政和各县优先安排配套资金。要加强外援项目管理,努力提高外援项目的经济效益,增强还贷能力。充分借鉴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方面创造的成功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我区扶贫开发水平和整体效益。
七、扶贫资金管理和监测
(二十八)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努力提高使用效益。各类扶贫资金包括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贷款、三西资金等要按照扶贫开发规划的要求统筹安排,集中使用。主要用于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重点乡村,适当支持其他贫困地区。各类扶贫资金要在财政设立专户,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推行提款报账制,按项目的实施进度分期分批提款报账。
(二十九)加强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严把扶贫资金的投向、使用、效益关。自治区、地(市)、县三级审计和监察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扶贫资金进行严格审计和执法检查,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防止和杜绝挤占、挪用、贪污扶贫资金,违者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依法严肃处理。被审单位要认真落实审计决定,防止违反法规的问题重复出现。
(三十)加强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综合监测。根据工作需要设臵相关的监测指标体系,做好有关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和交流。要制定科学规范、符合实际的监测方案,采用多种形式,全面、系统、动态地反映扶贫开发的进展和变化,为科学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监测的重点是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变化、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扶贫资金的管理和扶贫项目的执行情况。
八、组织领导
(三十一)落实扶贫开发领导工作责任制。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实行扶贫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要层层明确责任,推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把扶贫开发的成效,作为考核贫困地区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政绩的重要依据。川区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加强对本地区低收入人口的帮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他们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促其尽快脱贫致富。
(三十二)加强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最终要靠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苦干实干才能落到实处。以村级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实现扶贫开发目标的组织保证。要结合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贫困地区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按照“五个好”的要求,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三十三)加强贫困地区县乡两级干部队伍建设。要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加强贫困县乡党政领导班子建设,选派事业心强、富有开拓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的优秀干部到贫困地区工作。要把贫困县乡的干部培训,纳入计划,优先安排,切实提高其组织领导扶贫开发工作的水平。
(三十四)要稳定、充实和加强扶贫工作机构。鉴于扶贫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地(市)、县两级扶贫工作机构建设,改善工作条件,加强业务培训,稳定干部队伍,提高其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以保证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十五)自治区各有关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履行各自职能,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并从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贫困地区的各级党政组织要根据本规划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扶贫开发规划,并将其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实施。
(三十六)本规划由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篇:农村扶贫开发推进规划
县桥自弯乡**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
(2011-2012年)
第一章基本情况及贫困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位于**县城西北方,距县城22公里,距桥自湾乡集镇2公里,有12个村民小组,常驻农户261户,1020人,其中男性500人,女性520人;劳动力人口412人。全村总面积7228亩,其中山地面积6070亩,山塘水库2座,耕地面积617亩,其中水田516亩,旱地101亩。2010年村农户人均纯收入800元,其中农业收入420元,非农业收入380元;全村粮食总产350000公斤,其中稻谷225000公斤,人均产粮345公斤。全村年出栏生猪1.2头。全村常年外出打工劳动力200人。全村退耕还林面积500亩,生态林面积800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250户,参合率95%。村集体经济是空白。
二、贫困现状及原因
(一)贫困现状
1、经济均属自给自足。百姓从事的均为传统农业,人均纯收入1600元。
2、90%的农户均住的是四、五十年的破木房,少数还是人畜同居。
3、村里40岁还没娶媳妇的有40人,五保户2人,低保户43人。
4、全村人饮水困难。
5、无集体经济。
(二)原因分析
1、村无支柱产业,属传统的农业生产,群众无稳定的收入来源,缺少生产发展资金;
2、农田水利、安全饮水和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劳动成本高;
3、地质条件差,村民安全生产生活缺乏保障;
4、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科学生产和管理水平。
5、位置偏僻,与国家工程建设无缘,又从未扶贫过。
第二章规划目标及建设任务
一、规划目标
通过两年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柏杨村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特色产业形成规模,生态循环农业逐步形成,农民收入稳步增加,自我组织、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明显提高。贫困村面貌发生显着变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布局和范围
1、总体目标。通过两年建设扶贫工作,实现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1600元增长到4000元,水、电、路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根本性改善。贫困人口数由2010年的232人减少到0人。具体见表
柏杨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效益对照概算表
项目内容
单位
2010年末数
2012年末预计数
增减净额
增减
比率
农民地均纯收入
元
1600
4000
2400
贫困人口数
人
320
232
100%
民政低保人口
人
5粮食总产量
万斤
350
620
270
人均粮食占有量
万斤
300
500
200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亩
150
280
130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
头
200
120
猪年末存栏数
头
180
300
120
羊年末存栏数
头
200
100%
牛年末存栏数
头
有效灌溉面积
亩
200
260
农村用电量
度
52000
63000
11000
化肥施用量
吨
200
300
沼气池
个
不通公路行政村数
个
不通公路自然村数
个
不通电行政村数
个
不通电自然村数
个
不通电话的行政村数
个
不通电话的自然村数
个
人、畜饮水困难的人数
人
1020
600
420
畜数
头
320
300
没有安全饮水的人数
人
1020
600
420
100%
村小学数
个
1辍学人数
人
农村科技人员
人
0
地方患病人数
人
0
0
0
参加合作医疗人数
人
970
970
0
参加新农保人数
人
500
560
特困医疗求助人数
人
村卫生室个数
个
0
基层组织活动室
个
0
远程教育
套
32集体经济收入
元2、2011-2012年分建设内容
2011年建设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修通还村公路2.5公里,总投资40万元;投资30万元解决200户900人饮水问题。
(2)增收产业培训项目:投资20万元,种植200亩烟叶。
(3)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投资26万元,修建村级活动中心。
2012年建设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75万元硬化3公里12个组的公路。
(2)增收产业培训项目:投资10万元养牲猪300头、母猪50头、土鸡2350只、羊100只。
(3)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投资20万元实施40户的改厨改厕、沼气建设。
(4)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投资1万元扶持20人的专业人口培训。
三、建设任务
1、主要建设内容。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道路建设:修建通村公路2公里,大峪-郭家界2公里。
水利:建4个水池,饮水管道6千米。解决150户,600人饮水难问题。
其他:
--增收产业培育项目。大力发展特色增收产业。发展烟叶200亩;发展养殖良种母牛50头;发展牲猪养殖300头;园中养土鸡2350只;山羊200只,形成立体化开发模式,使全村农户根据居住条件和家庭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实现因地制宜发展。着力扶植我村优质稻基地,形成**特色观光农业园。
--人居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实施一建三改,新建沼气池40口,配套三改40户。
--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培养科技示范户2户;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0人;组织专家现场对烟叶种植和油茶种植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新建、整修卫生室1个、两层200平方米村级活动中心1个。成立油茶种植协会,培养种植大户40人,养殖大户8人;户户通广播电视;移动电话覆盖率达100%。
第三章资金筹措及效益分析
一、投资来源
预计总投入3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29%;行业部门投入资金2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57%;地方财政扶贫资金6万元,占总投资额的2%;社会帮扶资金34万元,占总投资额的9%;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资金1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3%。在总投入中,基础设施建设占51.5%;增收产业培育占23.4%;环境与生态建设占11.3%;社会事业建设占12.8%。
二、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分析
中央财政投资100万元,其中用于基础设施投入46万元,占总投资额的46%;增收产业培育项目23万元,占23%;环境与生态建设10万元,占10%;社会事业建设21万元,占21%。
三、社会扶贫其他投入情况
社会扶贫及其他投入总额为18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0万元,占5.5%;交通专项资金50万元,占27%;水利专项资金50万元,占27%;卫生专项资金10万元,占5.5%;民政专项资金12万元,占6.6%;环保专项资金8万元,占4.4%;能源专项资金13万元,占7.2%;农业专项资金10万元,占5.5%;国土专项资金5万元,占2.7%;社会筹措12万元,占6.6%。
第四章技术标准和投资概算
本规范中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和产业建设项目技术标准以行业部门出台的项目技术标准和市场现行价格为依据。分项目技术标准如下:
一、技术标准
1、基础设施
--道路:根据交通部颁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硬化公路设计速度为20KM/H,设计荷载汽-10级,履带-50,路基宽度4米,泥结碎石路4.5米,水泥路面3.5米,根据地理位置设错车道。最大纵坡度9%,最小平面曲线半径15米。路侧水系畅通。
--安全饮水建设:按照国家2006年12月29日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执行。
2、人居环境建设
--“三改”技术标准
改厨:地面硬化:墙身砂灰抹平,离地1.5米贴墙砖,1.5米以上用白色涂料粉刷;灶台、操作台、碗柜、水缸分设,布局合理,同时用瓷砖铺面。
改厕:厕所有门,有条件的分设男女厕所,建浴室,安装热水器;改**冲式厕所,有条件的安装陶瓷大便器,配备水冲设备;内墙用砂灰抹面,有条件的贴墙裙;达到整洁、无蝇、无臭的要求。
改圈:以石板或水泥地板结构为主、每孔圈以3.5m×2.5m为宜,并设宽深为30×20cm的排泄沟1条通向沼气池口。开设通风窗、采光窗,有条件的可安装自动饮水器。
--沼气池建设标准。①执行GB/T4750-2002《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采用活动盖式圆筒形沼气池;②按照方便生活,有利生产,美化环境和沼气池、厕所、禽兽圈舍“三结合”的原则,尽可能将沼气池建于畜圈下;③池型结构可因地制宜选择混凝土整体浇注或砖混结构;④进出料间中线夹角应大于90度,小于或等于180度,出料间盖板采用标号不低于C15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并在一侧安装提板环;⑤沼气池的施工标准执行GB/T4750-2002《户用沼气池施工操作规程》;⑥设备安装执行GB/T7636-87《农村家用沼气管路设计规划》和GB/T7637-87《农村家用沼气管路施工安装操作规程》。
3、产业发展
--种植业:以低碳有机农业、休闲观光体验为方向,形成一村一品。烟叶种植及油茶,在我村有良好的基础和生产实践,严格按无公害标准栽培,力争通过两年的时间,形成城市居民周末回归农村的一个生态旅游地。油茶种植在县林业局技术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种植,做好防病防灾工作。
--养殖业:以生猪发展为主,联户成片培植生猪养殖小区,年出栏生猪200头以上。
4、社会事业建设
村委会及村卫生室:维修村委会并添置设施、新修村卫生室面积240平方米,严格按照县统一统计和施工。
科技校训:采取“三个一”(即发一本技术小册子,讲一堂技术辅导课,办一个现场培训示范点)和以会代训等形式,对一些重点产业、重要环节,入组进行培训,指导示范。通过培训,使每人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户均有2名掌握使用科技明白人。
二、投资概算
本规划设计项目四大类13个子项目,经测算总投资350万元。基础设施项目6个215万元,增收产业培育项目2个30万元,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2个70万元,社会事业建设项目3个35万元。具体见附表。
第五章保障措施
柏杨村在整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进程中,将加强班子建设、强化民主管理、创新工作机制、拓宽投入渠道、营造良好氛围、发扬优良作风。
柏杨村扶贫开发组织机构由村民选举,领导小组成员实行分工负责,领导小组主要职能是按照群众的意愿和国家扶贫政策编制规划,按规划内容进行项目实施,与有关联村民联系,协调相关事宜,监督工程质量,工程内容与规划是否相符,具体人员名单如下:
整村推进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向延书副组长:郭先岸成员:桂发权、高**、郭先烈
整村推进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向延书副组长:郭先岸成员:桂发权、高**、郭先烈
整村推进规划项目实施监督领导小组
组长:高**副组长:肖星成员:向绪银、田运锡、、胡正华;
第六章附图、附表
一、附图
贫困村区域分布图
二、附表
1、纳入规划贫困村基本情况表
2、项目建设一览表
3、投资估算汇总表
第三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 “十二五”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 “十二五”规划
日期:2012-05-08 来源:广西扶贫信息网 作者: 阅读:2093次 字体:大 中 小
努力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责任和神圣使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抓住新机遇,深入贯彻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促进我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实现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为此,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继续组织实施和全面完成《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意见》,战胜各种灾害,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对贫困地区的影响,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层层落实扶贫责任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整村推进和连片特殊特困区域开发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力量,集中资金,对406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和对连片特殊特困区域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大石山区特困村屯贫困家庭子女职业学历教育试点工程,培训和引导贫困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稳定就业。突出抓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综合素质提高,大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的管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和推行贫困群众参与式扶贫。整合各方面资金,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全区扶贫开发投入达296.8亿元,其中中央扶贫资金35亿元,自治区财政10亿元,扶贫项目贷款75亿元,社会各界等61亿元,水库移民投资115.8亿元。扶贫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按计划、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和继续开展连片特困的大石山区五县、桂西五县、距边境0—20公里范围内村屯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全区新、改、扩建通贫困村四级公路和通自然村(屯)道路2万多公里,使贫困村通公路率由2005年的47%提高到2010年的96%以上,贫困村20户及以上自然屯通简易公路率由55.61%上升到84.68%,贫困村交通难得到有效缓解;在贫困村建设沼气池92万座,4060个贫困村沼气入户率达50%,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达到55%,贫困地区的生态明显改善;解决了357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改造贫困农户茅草房或危房4.5万户;建设水库移民新村591个,建设库区村屯道路3958条、饮水项目1042个,搬迁安置水库移民6.49万人;对缺乏生存条件的18.5万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同时巩固完善了部分历年扶贫异地安置场点的建设。
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增加。加大扶贫项目贷款和到户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力度,扶持和培植了113家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生产。新建、续建一批甘蔗、水果、桑蚕、中草药、香料、茶叶、剑麻等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产业生产基地,扶持贫困农户养殖一大批牲畜和家禽,扶贫产业覆盖95%以上的贫困村。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782元增加到2010年的3454元,年平均增长14.2%,增幅高于全区水平1.5个百分点;4060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536元增加到2010年的3037元,年平均增长14.6%,增幅高于全区水平1.9个百分点。
扶贫职业教育培训效果明显。认定了74个贫困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63万人次,转移就业率达95%以上;实施大石山区贫困村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试点工程,资助3万多名贫困村困难家庭子女就读中、高职学历教育,在城镇稳定就业率达90%。
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贫困地区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小学生入学率为99%以上,全面改造农村校舍,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新农合全面覆盖贫困县,农民参合率达90%左右,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乡乡建有卫生院,大部分贫困村建有卫生室,贫困群众缺医少药状况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大部分的乡镇和贫困村建有文化站,实施50户以上自然村屯通广播电视工程,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0%以上。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8.5‰左右,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有效遏制,人口计生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扶贫开发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一是农村贫困人口多,发展差距大;二是大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地矛盾突出,投入成本相对提高;三是返贫问题比较突出。目前,由于稳定增收的产业不多,社会保障体系弱,导致抗风险、抗灾害的能力差,已解决温饱的人口有较大的脆弱性,返贫问题突出;四是贫困地区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自我发展能力弱;五是贫困群体需求呈现多样化,给扶贫带来更多更高的要求;六是服从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守边固土的需要与扶贫开发措施的矛盾给扶贫工作带来困难;七是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建立给扶贫开发工作提出新的课题;八是有些地方扶贫意识比较淡薄,扶贫机构有弱化的趋势;九是群众参与程度低,等靠要思想仍有存在。同时,“十二五”时期我区扶贫开发也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一是国家继续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二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十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的实施,将进一步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建设的扶持力度;三是国务院颁发实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明确提出我区产业布局和发展战略,明确我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措施,为我区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指明了方向;四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有利于扩大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五是随着我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将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加快扶贫开发进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抓住机遇,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统筹发展,以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贫困地区民生、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为核心;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政府主导,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格局;转变发展方式,注重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和自我发展能力;继续加强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全面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各级政府对本级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把扶贫开发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实行农村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把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大石山区、边境地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重点攻坚对象,根据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产业发展型、生态型、教育扶贫型、劳务输出型、科技扶贫型等扶贫模式。
——自力更生,社会帮扶。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处理好政府扶持、社会扶持与自力更生的关系。继续推行参与式扶贫,立足自身实现脱贫致富,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拓宽帮扶领域,提高帮扶水平。
——部门联动,资源整合。各行业部门要根据全区扶贫开发总要求,结合本部门职能,密切协作,形成扶贫开发合力。
——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与我区“两区一带”发展布局相结合。
(三)主要目标
围绕到2020年稳步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重点县和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努力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贫困人口健康水平、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明显提升,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发展差距。
到2015年,力争实现贫困户人均一亩经济林(园)或每户有一项以上增收项目,初步建立基本覆盖贫困村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贫困村通沥青或水泥路率比“十一五”期末有较大提高,有条件的20户以上自然村和连片自然村的片区通村屯道路,鼓励修建硬化路;基本解决贫困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所有的贫困村和有条件的自然村屯全部通电;已通电的村屯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改造农村危房(茅草房)50万户;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事业,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0%左右,继续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贫困村公共卫生、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发展,每个贫困村有符合规定标准的卫生室和文化活动室;加强贫困村能源建设,改善贫困村用能条件;推进生态建设,改善贫困村生活环境;全面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贫困村无劳动力或丧失劳动能力和特殊困难家庭人口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温饱靠救助,发展靠扶贫开发;力争对19万生存条件恶劣地区扶贫对象实行易地扶贫搬迁;新建2000个水库移民新村,累计培训水库移民50万人;实施30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对贫困村贫困家庭15万个富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并实现劳务输出;开展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00万人次;职业教育移民5万人。
三、扶贫对象与重点
(一)扶持对象
在自治区制定的扶贫标准以下的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为扶贫工作主要对象。对少数民族、妇女、计生困难户、退伍士兵、残疾人等特殊贫困群体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扶持对象的识别机制和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贫困人口得到有效扶持。
(二)扶持范围
1.把列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域的滇桂黔石漠化区及自治区划定的未列入国家片区规划的大石山区、边境地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等连片特困地区的县(市、区)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2.做好连片特困地区以外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贫困村的扶持工作。继续扶持被调减出国家或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区)。
四、主要任务
(一)专项扶贫
1.实施连片大石山区综合治理工程。根据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综合治理的计划,结合广西实际,实施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的大石山区、边境地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综合治理。坚持基础设施扶贫,改善大石山区、边境地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发展条件;坚持产业扶贫,走就地开发和易地扶贫搬迁、教育移民、劳务经济相结合的路子,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努力建设产业开发型、生态型和红绿色旅游型的村屯。
2.继续采取大会战的方式,整合资金,集中人力物力,集中时间,对特殊困难地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条件。
——实施边境一线兴边富民行动大会战工程。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改善广西边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边境地区发展的意见》(桂发〔2010〕24号)的精神,编制贯彻落实实施方案,并组织对距边境线0-20公里范围内的交通、能源通讯、安全饮水、危房改造、土地开垦整理、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口岸、产业开发、农村低保、农村合作医疗、村干补助等13大项建设项目的实施,力争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任务。
——分期分批对革命老区村、少数民族县的贫困村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坚持自愿原则,力争对19万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扶贫对象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引导其他移民搬迁项目优先在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实施,加强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衔接,共同促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充分考虑资源条件,着力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有条件的地方引导向中小城镇、工业园移民,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能力。加强统筹协调,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搬得出、移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4.实施教育移民和雨露计划工程。以促进大石山区扶贫对象稳定就业,逐步缓解大石山区人地矛盾和生存难为核心,实施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移民工程和继续实施雨露计划。用财政扶贫资金或社会捐助资金资助贫困村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接受中、高职教育,并实现毕业后稳定到城市就业;对贫困村富余劳动力实行中长期的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务工人员的技能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同时,引导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劳务输出,发展劳务产业,走市场化、技能化、品牌化、产业化的路子,强化技能培训、组织管理、维权服务等关键环节,努力推进劳务输出由季节型向常年型、体力型向技能型、打工型向企业型转变,力争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5%以上。结合当地产业开发,整合各种资源,采取“农家课堂”和与行业部门、扶贫龙头企业联合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增强贫困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和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扶贫开发管理水平的培训。贫困地区县级领导干部和县以上扶贫部门干部的培训要纳入各级党政干部培训规划。资助贫困村一村一名村干部接受高等职业学历教育,逐步提高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5.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五年内,分两批对3000个贫困村进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实施水、电、路、气、房以及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自下而上制定整村推进贫困村规划,分两批实施,五年一次性验收。以发展特色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以县为平台,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机关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等资源,集中投入,确保村均整合项目资金3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整合资金200万元以上。贫困村相对集中的地方,可实行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加强整村推进的后续发展,巩固提高扶贫开发成果。
6.深入实施以工代赈。围绕贫困地区产业开发条件的改善,加强贫困地区村级以下道路、人畜饮水、水利、基本农田工程建设、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和片区综合开发,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夯实发展基础。
7.实施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本着“投资水平符合实际,项目储备调控实施”的原则,加大专项资金投资规模,着力解决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已建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移民教育培训等问题,集中资金建设水库移民新村,建设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增收项目,让广大移民群众得到更大的实惠。在重点解决纳入后期扶持范围的农村水库移民生产生活问题的基础上,统筹兼顾解决后期扶持政策实施连带影响问题,做好在建新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
8.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和推进旅游扶贫等。引导贫困群众从零星分散的产业开发转变为集约经营、连片规模开发和基地化建设;从粗放低端产品生产转变为生态有机产品生产、标准化生产、品牌经营;从重视种植、养殖环节转变为种养、加工、销售统筹考虑;强化通过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和互助资金组织等带动贫困农户的产业发展。继续探索实施“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加强产业发展的后续服务。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和帮助工商企业到贫困地区兴办利用当地资源带动贫困户增收的项目。自治区重点实施“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基地工程,在全区范围内建立十片以上特色优质高效、连片在10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或特色高效的养殖示范基地,每片示范基地辐射覆盖贫困户1000户以上,到“十二五”期末,力争户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增加一倍以上;扶持培植100家以上年销售额在一亿元以上,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扶贫龙头企业,到“十二五”期末,辐射带动的贫困村农户数增加一倍以上,力争农户增收一倍以上;通过示范基地和扶贫龙头企业带动1000个以上贫困村为产业化扶贫示范村,到“十二五”期末,力争示范村内贫困农户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增加一倍以上。在有需求并具备条件的贫困村逐步实施互助资金试点,探索建立扶贫资金与农民自主经营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和新型农民,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加大扶贫贴息贷款力度,大力引导信贷资金投入扶贫,不断增加对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的资金扶持。
(二)行业扶贫
1.明确部门职责。各行业部门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向贫困村倾斜,并完成本行业的扶贫任务。
2.注重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林、牧、渔产业的指导和农村社会化服务。合理开发贫困地区资源,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在贫困地区发展的产业可实行联合开发的办法,财政扶贫资金与行业部门的资金捆绑使用,扩大项目规模和提高项目开发的成功率。
3.积极开展科技扶贫。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科技带动作用,继续围绕蚕桑、药材、水果、畜牧、水产、竹子、茶叶、油茶等特色产业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鼓励区内外科技人才积极参与科技扶贫工作,建立一批科技服务型专家队伍,培育贫困地区农村科技中介咨询服务机构,完善科技信息、科技咨询社会化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在贫困地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进行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注重进行贫困地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行政村的路网建设;大力开展山区小型农田水利和基本农田整理建设;建设安全饮水工程等。
5.加大对贫困村农户危房(茅草房)改造力度,重点推进农村危房,特别是边境地区边民危房、少数民族村寨、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等危旧房改造。
6.改善社会公共服务。
——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继续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相关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继续深入实施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普通高中免学杂费政策。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的统筹投入,完善贫困地区基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妇幼保健水平;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的边境县、民族自治县和革命老区实施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定期组织城镇医务人员开展“医疗下乡”活动;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贫困户给予优先重点扶持。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贫困地区普遍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筹资机制;建立五保户供养、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覆盖生活困难且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加强抗灾救灾能力,尽力避免因灾返贫,建立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完善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政策。
——支持文化事业。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强化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基层文化队伍服务能力,建立便捷畅通、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共享和传播体系,支持发展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事业。
7.加强生态建设。继续深入实施生态扶贫工程,加大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力度,创新大石山区石漠化治理与扶贫开发模式,推进乡村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扶贫开发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生态、资源补偿机制,增强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补偿功能,采取多样化的生态、资源补偿方法和模式,让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得到必要的生态、资源补偿资金用于扶贫开发,增强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社会扶贫
1.继续加强定点扶贫工作。自治区、市、县和中直驻桂各部门各单位、人民团体、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国有和国有控股的骨干企业、高等院校、驻桂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积极参加定点扶贫工作,承担相应的定点扶贫任务。实行区、市、县、乡(镇)党政领导定点联系扶贫制度。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参与定点扶贫工作。积极鼓励各类大中型民营企业、社会组织承担定点扶贫任务。各帮扶单位要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把扶贫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结合起来,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当地实际和新一轮整村推进目标,确保每个贫困村都要有一个县级以上部门定点帮扶,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整合资源,积极推动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
2.深化东西扶贫协作。完善东西扶贫协作工作体系,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的市、县列为扶贫协作重点。除了继续深化广东帮扶广西的扶贫协作工作外,自治区内实行经济条件较好的设区市结对帮扶一至两个贫困程度较深的,脱贫难度较大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在本市范围内实行经济较发达的县(市、区)对口帮扶本市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着重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经贸合作、劳务输出、干部交流与培训、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协作,加强经贸、交通、教育、劳务、旅游、文化、卫生、环保、生态、城建等部门的协作,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政府援助、企业合作、社会帮扶、人才支持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产业联动、经贸互动、技术拉动、就业带动的工作机制,密切沟通交流,推动协作事项落实,使扶贫协作取得更大成效。
3.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扶贫基金会、红十字会、侨联等群众团体和社会团体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我区扶贫开发,组织开展扶贫募捐、“村企共建”、区内对口帮扶等活动,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扶贫志愿者活动。
(四)国际合作
多渠道、多形式争取国外政府、国际双多边援助机构及非政府组织对我区扶贫开发的支持和援助,深化减贫项目合作,积极广泛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探索新的扶贫方式和方法,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广西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在减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抓好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国际减贫培训实地考察基地建设,承办好“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及扶贫经验国际研修班等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扶贫开发责任
坚持中央统筹、自治区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各市负责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建立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长抓不懈。进一步建立健全扶贫开发重点县的任务分解、督促检查、跟踪问效、行政问责体系。自治区实行每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一名在职的省级领导挂钩联系,负责指导联系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各市也要参照自治区的做法,实行领导联系重点县工作。县(市、区)级党委政府要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工作考核目标,进一步完善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工作部门和重点县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各市、县(市、区)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结合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规划,研究制定本级扶贫开发规划。
(二)建立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管理机制
建立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综合改善。把行业扶贫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列入部门绩效考评的指标,并建立健全奖励和问责机制,制订驻贫困村干部的选派和管理使用规定。
(三)完善金融、财税、土地服务政策
多方面拓展贫困地区融资渠道,建立贫困农户发展产业担保基金。继续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发展农村青年创业小额信贷和农村妇女小额信贷。认真落实国家涉及税收优惠政策,运用税收杠杆促进扶贫产业发展。对贫困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给予免税优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满足贫困地区移民易地搬迁用地需求和扶贫产业发展需要。在有条件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安排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四)完善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管理机制
不断提高扶贫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项目申报、审批制度。健全项目库储备制度。完善资金专款专用和报账制度。强化扶贫资金管理与使用,确保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加大对各行业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的整合和统筹管理力度。严格执行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安排公告、公示制度。
中央专项安排贫困地区公益性建设项目,如彩票公益金等项目,逐步减少或取消市县两级配套资金,地方配套资金主要由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扶贫资金安排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的补助标准同等或略高于行业部门同类项目的补助标准。
(五)建立和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加大扶贫资金投入
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扶贫开发投入,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占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比例不低于30%。同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逐年加大对贫困地区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市、县级财政也要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履行扶贫开发职责。探索建立以激励地方政府逐年增加扶贫开发投入的政绩考核机制和扶贫资金随地方投入递增的激励机制。引导行业部门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并综合运用财政、贴息、担保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扶贫产业开发。
(六)加强贫困地区人才队伍建设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贫困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加强贫困地区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为贫困地区培养专业人才,鼓励和引导大、中专业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对长期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工作的党政领导干部制定鼓励政策,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职称等方面给予照顾。积极支持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医疗卫生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再教育。选拔一批懂农业科技知识、会经营管理的干部、能人及有一技之长的乡土拔尖人才充实到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发挥“能人经济”的作用。
(七)加强扶贫机构队伍建设
各级要明确承担扶贫开发工作职责的机构,并配备适应扶贫开发工作需要的人员。各市扶贫部门要加强对县(市、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同时抓好扶贫队伍建设,改善工作条件,提高扶贫开发管理水平。加强扶贫干部的培训力度,每年有计划地组织选派扶贫干部学习研修、挂职锻炼,积极推动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的干部交流。进一步加强扶贫系统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加强扶贫干部思想作风、廉政和效能建设。建立、完善贫困地区扶贫干部工作激励机制、贫困群众脱贫激励机制和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八)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以强基固本为保证,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有效途径。选派思想好、作风硬、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大学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帮助建班子、带队伍、抓发展。
(九)加强扶贫研究和宣传工作
加强扶贫理论和政策研究,注重扶贫实践总结,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决策水平和实施能力。加大扶贫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扶贫开发政策、成就、经验和典型事迹,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实行扶贫宣传工作考核机制,将扶贫宣传纳入各市、县(市、区)扶贫办工作目标任务,实行宣传情况通报评比制度,对扶贫宣传工作及时进行总结表彰。
(十)加大扶贫监测和督查力度
一是建立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做好扶贫开发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和发布工作,加强对贫困县、村、户的动态监测和管理。二是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项目监测评估机制,对扶贫项目执行质量、执行进度、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动态监测和绩效评估,提高项目实施绩效。三是不断创新督查工作机制,加大督查力度。建立行业扶贫工作协调督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级扶贫工作进行全面督查、重点工作专项督查和项目检查、巡查、抽查等,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全面落实。四是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差的相关责任人以及违法违纪行为追究责任。
各市、县(市、区)要根据本规划,制定本级实施意见。
本规划由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第四篇:县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定稿)
**县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扶贫攻坚步伐,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促进共同富裕。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结合我县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县坚持“扶贫开发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的工作思路,采取“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整合资源、社会参与”的方针,以整村推进为平台,以整合涉农资源为抓手,以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以移民扶贫搬迁为切入,以产业化扶贫和“雨露计划”培训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健全机制,强化措施,顺利完成了目标任务,全县贫困人口由2005年底的5.769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273万人,减少3.496万人(按照国家2001年865元的贫困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底的1666元增加到2010年底的4026元,人均纯收入净增2360元。“十一五”期间,我县扶贫开发累计投资2.8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622万元,信贷扶持资金3500万元,部门捆绑资金9200万元,群众投资1.15亿元,社会帮扶资金277万元。全县共新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66个;启动建设整村移民示范村4个;启动特困村建设16个;累计投放小额到户扶贫贴息贷款4900万元,投放企业扶贫贴息贷款6000万元,扶持龙头企业5家,新启动扶贫互助资金试点村10个;完成扶贫“雨露计划”培训1850人;启动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工作,落实了40家企业帮扶40个低收入村。扶贫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快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素质化进程,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为我县突破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十二五”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
(一)制约因素。“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富民强县的关键时期,但目前受自然条件、人口素质、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影响,制约我县脱贫问题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到2020年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任务依然艰巨。一是自然条件恶劣、脱贫难,需要实施移民搬迁不适宜居住地区的群众1.44万户 5.72万人;二是经济基础薄弱、发展难,需要通过连片开发综合扶持的有0.65万户2.5万人;三是自然灾害频发、返贫率达16.3%,需要实行集中救助和供养解决贫困的有0.72万户2.29万人;四是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致富难,需要通过教育途径解决贫困的有0.21万户0.66万人;五是医疗设施落后、看病难,需要保障基本医疗的贫困人口有0.67万户2万人。
(二)有利条件。一是我县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覆盖县,将得到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二是陕南移民安置工程的实施,将彻底改善部分贫困人口的生存发展条件;三是多年来通过各类扶贫项目的实施,我县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四是长期扶贫工作实践,使扶贫资源和要素更加集聚,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扶贫干部队伍;五是贫困人群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愿望更加迫切,信心和决心十分坚定。
三、指导思想
以扶贫攻坚统揽县域经济发展,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根本方法,以增加贫困人
口收入为中心任务,以区域发展和连片开发为重点,瞄准“五种类型”,实施“五大工程”,建立“五项机制”,坚持开发式扶贫,以专业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为抓手,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着力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形成全社会扶贫和全方位协作新格局;着力治本求长远,率先实现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阶段性目标,打造秦巴山区扶贫攻坚示范县,为全面实现扶贫攻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四、主要目标
到2015年,全县减少贫困人口3.6万人;移民搬迁贫困人口0.32万户1.1万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以上,基本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免费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有保障。
五、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总体规划。实行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确保扶贫开发任务落到实处。
(二)坚持分类扶贫,因户施策的原则。充分运用农村扶贫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成果,瞄准贫困对象,对无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行政府保障,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行综合帮扶。坚持项目覆盖到户、资金扶持到户、技术服务到户、干部帮扶到户,确保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有保障、脱贫致富有门路。
(三)坚持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的原则。按照“城乡统筹,资源整合,项目捆绑,综合开发,整体推进”的思路,聚合各方支农项目资金,形成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集中力量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四)坚持领导包抓,社会参与的原则。依照“领导包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定点帮扶”的工作思路,营造浓厚的结对帮扶氛围,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开展扶贫济困活动。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的大扶贫格局。
(五)坚持因地制宜,连片开发的原则。坚持整体推进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协调。对于贫困村、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分片分区,统一规划,整合资源、整体推进、连片开发。
六、工作重点
“十二五”期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是:解决 3.6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8个特困连片区域21个低收入村整村综合致富问题;0.32万户1.1万贫困人口的移民搬迁问题。
一是解决3.6万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按照贫困类型划分,需要搬迁的有0.32万户1.1万人;需要综合扶持的有0.65万户2.5万人;需要救助和供养的有0.15万户0.263万人;需要从教育入手治本谋长远的有0.1万人;需要从医疗保障入手减轻负担和提高劳动能力的有0.4万人。
二是解决8个特困连片区域21个低收入村整村综合致富问题。“十二五”期间,在迎丰镇三官庙村、火石沟村、三湾村,云雾山镇一心村、板桥村、丁家坝村、板沟村、松树沟村,熨斗镇金星村、齐建村、瓦子沟村,两河镇火地沟村、柏木村、兴坪村、龙王村、简场村、斩龙村,曾溪镇印石村、立新村、高坎村、同庆村共涉及5个镇8个片区贫困人口居住比较密集的21个低收入村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到2015年,使贫困村扶贫对象基本达到“两不愁,四保障”的目标。
三是实施贫困人口移民搬迁 0.32万户1.1万人。对居住生态环境恶劣区、农村危房、贫困山区的贫困人口进行异地移民搬迁,彻底改变群众居住发展环境。
七、任务与途径
为确保实现“基本消除贫困,全面实现小康”县域目标和“两不愁四保障”扶贫目标的实现,按照“三个五”的扶贫战略,以“五大工程”建设为核心强力推进扶贫攻坚。
(一)实施移民搬迁工程,从根本上改变群众生存环境。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分类指导、相对集中,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基础先行、服务配套,有业安置、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将居住在海拔800米以上高寒偏远山区、受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或其它自然灾害影响严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落后,经济收入来源少,交通不便,距离行政村中心较远,且发展条件差,无发展潜力的0.32万户1.1万贫困人口,通过进城、入镇、进社区、园区等安置方式全部移民搬迁到经济发展较好,交通便利,有稳定收入的地方,使他们住进安全、经济、实用的新居。同时,在建房资金补助、户籍管理、规费减免、权益保障、转移就业、产业扶持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切实解决贫困人口搬迁后的后续发展问题。
(二)实施造血扶贫工程,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按照“县域统筹、连片开发、项目到村、扶贫到户”的思路和“瞄准对象、分类扶贫、整合资源、综合施策”的原则,对因基础设施、经济基础等原因,导致发展单
一、缺乏后劲,处于在温饱线上波动的贫困人口和8个特困连片区域,通过政府帮扶、整合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培植主导产业等措施为其“造血”,着力增强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造血功能,提高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实现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目标。“十二五”期间,把贫困人口居住比较密集的迎丰镇三官庙村、火石沟村、三湾村等共涉及5个镇8个片区作为新时期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进行综合治理,切实改善贫困片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夯实基础、扩大规模、突出重点、扶优扶强、加强管理、促进增收”的原则,结合连片特困区域、各村、各户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因户施策,建立相对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增收渠道,确保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每年净增800元以上。着力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围绕“水、电、路、气、房、环保”进农家项目,以贫困户产业建设为重点,整合项目资金投入,加强农田水利、产业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确保灌排畅通,产业路便捷,着力提高贫困地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加强公共设施配套服务水平。坚持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卫生医疗设施、村级活动场所、村级学校、农村书屋、技术学校等社会公共事业。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出台创业就业意见,积极促进创业就业。建立技能培训和创业就业服务机制,加大贫困人口技术培训工作力度,确保贫困人口都能得到高质量、有针对性的免费劳务技术培训。有针对性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水平。形成每片区有主导产业,每村有致富项目,每户有致富门路的脱贫新格局。保障贫困人口产业发展资金投入。通过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创新贷款方式,放宽贷款期限,实行优惠利率等措施,保障贫困人口产业发展资金投入。通过多途径,多方法,逐步增强贫困人口造血功能,提高贫困人口致富能力。
(三)实施输血扶贫工程,确保弱势群体生活质量。将无自我生存能力,又无依无靠的低保、五保和特殊困难群体全部纳入社会救助和政府集中供养,确保这些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活的有尊严。摸清底子,瞄准对象。全面拓展社会救助和集中供养覆盖面,把需要救助和集中供养的人员全部纳入。重点是对符合救助和供养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及其它需要政府救助的弱势群体及时纳入五保或低保对象,落实供养和保障待遇,切实做到应保尽保。集中供养,开展救助。加强敬老院建设,对五保户、孤寡老人、特困残疾人和其他没有生存能力的特困人口进行政府救助和集中供养。严格标准,落实政策。严格执行供养标准,全面落实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政策,切实保障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到2015年,将7025户22980人农村特困人口依照不同条件分别纳入农村低保、农村五保、孤儿养育、残疾保障等救助和集中供养范围,实现救助供养体系全覆盖。全县政府救助人员达到2.4万人,5年累计救助人数达到11.6万人次,集中供养能力达到3450人。全面拓展社会救助和集中供养覆盖面,科学规划建设集中供养点,把需要救助和集中供养的人员全部纳入。
(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彻底斩断农村贫困链条。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思路,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全面开展扶贫资助政策。通过整合财政局、教体局、民政局、扶贫办等部门各项学生救助优惠政策,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营养费补助。依托“圆梦教育基金会”平台,建立贫困学生信息库和救助基金专户,对全县幼儿园、小学、初中、职高、普高在校贫困学生和考入全日制大专院校的特困家庭大学生,予以资助。逐步推进免费教育。从2012年起,职业高中、普通高中教育实行学费全免;在坚持学前一年免费的基础上,统筹财力,逐步推进学前免费教育。积极促进创业就业。当年被全日制大专院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大学生,优先办理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每年定向委培一定比例县域经济发展农、林、水、医疗卫生紧缺型专业技术人才,签订定向培养就业合同,毕业优先录用;每年拿出一定比例公开招考就业岗位,安排贫困家庭子女就业。组织开展帮扶活动。采取“一对一”的形式积极开展千名干部结对帮扶千名贫困学生活动,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爱心人士开展对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捐助帮扶活动。健全助学资助体系。在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免费的基础上,建立高等教育贫困学生助学金制度,逐步实现全覆盖;县政府出台励志奖学金实施办法,鼓励贫困学生报考名牌大学并予以重奖。通过教育扶贫,确保每个贫困大学生都能园大学梦,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就业,彻底斩断贫困链条。
(五)实施健康保障工程,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全面开展贫困人口健康检查和病患者的救治工作,整合合疗、大病救助、慈善资金、红十字会资金对贫困人口的医疗费实行全面报销。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人口,从医疗卫生服务、医保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健康检查,建立档案。建立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将检查发现的患病人口纳入系统管理,实现扶贫、民政、定点医疗机构、县、镇合疗办网络共享,并动态更新健康档案。做到患病早发现、早治疗,从根源上减轻贫困人口经济负担。整合资源,报销费用。制定出台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优惠政策,彻底解决就医困难。贫困人口、残疾人在县内各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按100%报销;在县外就医的,大幅度提高合疗报销标准,减少贫困人口经济负担。建立贫困人口重大及特殊疾病救助办法,对自付费用过高的重大及特殊疾病,实行二次报销医疗费用或一次性补助政策,有效缓解贫困人口经济负担。通过卫生医疗服务,不断提高贫困人口身体素质,增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能
力,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健康教育,义诊服务。定期开展老年病、慢性病系统管理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增强贫困人口自我保健意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定期对贫困人口进行义诊,定期开展医疗团队进村上门救治活动。
八、保障措施
为确保扶贫五大工程的实施,基本实现“两不愁四保障”扶贫开发奋斗目标,建立干部包抓等五项工作机制。
(一)建立干部包抓机制。建立“领导联片,部门包村,干部包学生”的包抓机制,一包5年不变,直至脱贫。一是县级领导联镇。为包抓镇及镇内特困连片区域协调和争取项目资金,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县直部门(包括独立预算的二级站所)分别包抓一个贫困村。帮助贫困村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主导产业和社会事业。同时,通过带项目、给资金、教技术等手段,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使贫困人口都能实现脱贫致富。三是包抓贫困学生。包抓单位组织干部采取“一对一”结对子的形式从生活、学习和精神上帮助特困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二)建立社会帮扶机制。组织动员县内外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帮扶贫困村,通过带信息、带项目、带市场、带技术等多种途径,帮助贫困村寻找致富门路,开发优势资源,培育主导产业,使贫困村早日实现脱贫。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贫困户、贫困学生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关系。通过帮扶,使贫困户早日走上致富之路,使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三)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县级财政配套资金投入力度,将县级财政每年新增财力的5%作为扶贫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扶贫综合开发。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和移民搬迁建设为平台,整合计划、财政、扶贫、农业、水利、交通、林业、民政、教育、卫生等涉农部门项目资金的40%用于解决片区贫困村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片区贫困村经济林特园建设。形成多部门协作,多渠道投入,多措施并举“大扶贫”工作格局。
(四)建立评估验收机制。由各单位负责包抓贫困村的村域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包村任务。年底,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逐户评估、群众评议等形式进行评估验收。对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村,将其从贫困村中出列,不再安排单位包抓;对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人口,停止相关到户扶贫开发政策扶持,对于返贫人口,将其列为贫困人口扶持对象进行帮扶,直至脱贫。
(五)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县政府对各镇、各部门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给予重点赋分,纳入党政一把手工作实绩考核。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按照年初与各镇、各部门签订的扶贫开发工作目标责任书,开展扶贫工作单项考核。对于考核处于优秀格次的镇、部门,由县政府授予荣誉称号并进行奖励;对于未完成扶贫开发工作任务且得分在85分以下的,取消其参与全县综合目标责任考核评奖资格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五篇:甘肃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规划(2011—2020年)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 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甘政办发〔2012〕194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甘肃矿区办事处,中央在甘各单位:
《甘肃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实施好《规划》,对于改善农村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措施。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的良好氛围。要结合实际,制定《规划》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计划,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8月4日
甘肃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规划
(2011—2020年)
自实施《甘肃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甘肃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采取整村推进、产业带动、项目扶持、社会帮扶等措施,累计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80.2万人,社会帮扶54万人次,实用技术培训11.6万人次,完成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6万户,使40.1万残疾人脱贫,残疾人家庭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生活状况明显改善,为推动全省农村扶贫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我省农村有165.38万残疾人,其中贫困残疾人约120万。由于身体残疾影响、受教育程度偏低、劳动技能缺乏、机会不均等、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残疾人仍是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重、扶持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所占比例较大的特困群体,是农村扶贫工作的重点对象。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力度,缓解并逐步消除残疾人绝对贫困现象,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办发〔2012〕1号)、《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省委发〔2009〕12号)和《甘肃省〈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办法》(甘发〔2012〕3号),特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围绕全省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总体要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以增加贫困残疾人家庭收
入、提升贫困残疾人生活质量为目标,以提高农村贫困残疾人基本素质和生存发展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生产扶助和生活救助力度,突出项目带动,全面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扭转发展差距拉大趋势,促进其全面发展,与全省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二)基本原则。
加强扶贫开发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政策有效衔接,把落实农村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措施作为解决残疾人温饱、稳定残疾人基本生活的根本途径,把扶持残疾人家庭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作为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的根本手段,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残疾人综合素质和生产生活能力作为扶助农村残疾人改善状况的根本目标。
——坚持政府负责、部门落实。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切实承担起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将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扶贫开发规划,优先安排实施,优先配置人、财、物等资源。相关部门密切协作,明确职责,强化落实,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贫困残疾人倾斜。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和残疾人特点,开展特色扶贫和专项扶助,引导和扶持残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家庭手工业、零售商业,使残疾人普遍增加收入。对全省纳入全国连片特困片区地方的残疾人要优先落实中央各项扶持政策;其他地区按照省上扶贫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扶贫,加快解决残疾人生活困难问题。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将农村残疾人的生存发展纳入城乡社会建设和管理范畴,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在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保障制度时,要向农村残疾人倾斜,对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的残疾人及其家庭要优先给予重点保障。
——坚持保障优先、扶持到人。摸清残疾人中低保对象和扶贫开发对象底数,优先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做到应保尽保;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开发措施,扶持到户到人。
——坚持产业带动、基地扶持。以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发挥龙头企业和扶贫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残疾人就地就近就业或从事产业发展。
——坚持社会参与、结对帮扶。动员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参与残疾人社会帮扶,丰富帮扶内容,注重帮扶实效,增加农村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收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坚持技能培训、提升能力。优先对残疾人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技能培训,逐步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加强典型示范,激励农村贫困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增强脱贫致富信心和决心。
二、任务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农村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基本生活得到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参与社会和自身发展状况显著改善;建立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基本框架,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到2020年,稳步实现农村残疾人不愁吃、不愁穿,全面保障其平等享受基本医疗、基本养老、教育、住房和康复服务;农村残疾人家庭收入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收入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残疾人生存有保障、生活有尊严、发展有基础。
(二)主要任务。
——到2015年,扶持10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稳定增加收入,为5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使其生活状况显著改善;到2020年,农村贫困残疾人普遍得到有针对性的扶持,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完成农村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
——到2015年,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农村残疾人。符合条件的农村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稳步提高保障标准;95%以上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贫困残疾人享受政府代缴最低标准参保补贴政策。到2020年,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进一步提高,专项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到2015年,初步建立农村残疾人托养服务框架,机构托养、社区日间照料、居家服务逐步完善。到2020年,托养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实施中央康复扶贫贷款贴息项目和财政资金扶贫等项目,扶持3.5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实施各类扶残助学项目,扶持5万名农村贫困残疾学生稳定就学。
——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万户助残扶贫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助残扶贫项目,扶持2万名(户)农村贫困残疾人稳定脱贫。
——实施白内障复明和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康复扶贫项目,使10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恢复或补偿身体功能。
——对30万农村残疾人进行1—2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促进残疾人个体和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建200个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巩固180个扶贫基地,扶持1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
——农村残疾人文化和体育事业得到发展,残疾人均等享有公共文化体育服务。
三、政策保障
(一)落实政策措施,保障合法权益。落实国家和省里各项农村扶贫开发政策、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措施和各项帮扶残疾人的法规政策及工作措施。在新农村建设和灾后重建等项目中,优先保障残疾人的权益。落实和完善残疾人就业政策。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要对农村贫困残疾人采取特殊优惠政策措施进行扶持。
(二)加大资金投入,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各地要加大对农村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稳定的残疾人扶贫资金保障机制。探索建立残疾人贷款担保基金,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为残疾人家庭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三)实施特别扶持,提高保障水平。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重度残疾人,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保险费;降低农村贫困残疾人医疗报销门槛费,提高报销比例,将残疾人康复医疗项目纳入救助目录,扩大贫困残疾人医疗报销范围和大病救助额度;逐步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扩大残疾人福利范围;逐步实施农村残疾人居家无障碍环境改造。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实施的重大工程中,充分照顾贫困残疾人利益,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实施过程中,切实维护贫困残疾人合法权益。各类公共资源向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倾斜,创造条件帮助贫困残疾人家庭享受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四、扶持措施
(一)创新扶贫方式,发展增收项目。巩固“公司+农户”、“项目到户到人”等行之有效的扶贫模式,加强基地扶贫,探索庭院经济、设施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生产等新的扶贫方式,重点依托农业产业化发展,帮助农村残疾人发展有市场、有效益的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零售商业等致富项目。鼓励农机、农村专业合作机构和行业协会参与残疾人扶贫项目开发。
(二)实施“阳光助残扶贫”及各类专项扶贫项目。实施“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建设一批管理规范、辐射带动力强、能够稳定增收的残疾人扶贫基地。实施“阳光大棚”助残项目,帮助残疾人家庭就地就近发展设施农业和微利项目,提高家庭收入。实施“阳光安居工程”,在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易地搬迁、生态移民和农民进城落户建房项目中对农村贫困残疾人优先安排。实施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财政资金残疾人扶贫项目、康复扶贫贷款贴息等常态项目,争取发展一批新的扶贫项目。加强项目管理和绩效考核,确保规范运行,提高扶贫效益。
(三)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充分利用面向“三农”的各级政府培训机构和项目免费培训农村残疾人,实施“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培训工程,确保每个农村残疾人家庭至少1名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增收技术;建立残疾人就业岗位目录,充分挖掘社会劳动岗位,推动劳动力转移,促进其广泛就业。大力扶持适合残疾人的创业项目,促进其创业就业。
(四)提供教育、康复、托养、文化体育、法律服务。保障农村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学前康复教育和义务教育,依托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开展康复和残疾预防;多渠道筹措托养服务资金,提高托养服务水平;鼓励、引导残疾人积极参加公共文化体育活动,康复身心,提高生产适应能力;发挥残疾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救助网络的职能,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服务。
(五)动员社会开展残疾人帮扶工作。按照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求,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万户助残扶贫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助残扶贫项目”为载体,动员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广泛开展帮扶残疾人活动。鼓励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及其他社会人士,积极参与农村残疾人帮扶工作。
五、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政府要将残疾人扶贫工作列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目标和政府扶贫规划;各地政府残工委要分解残疾人扶贫指标,量化考核,加强协调,加大对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建立省市负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受益到人的工作机制。
(二)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将农村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纳入扶贫规划同步实施,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要指导基层党组织帮扶贫困残疾人,落实残疾人扶贫和救助政策。要组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有关残疾人扶贫政策和自强致富典型,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优先纳入低保、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并逐年提高标准;要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资金投入,将残疾人扶贫工作经费列入预算,逐年增加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要将支农惠农政策优先落实到残疾人家庭。要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中优先解决残疾人家庭住房困难。要动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龙头企业和加盟店铺优先安置有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就业,优先扶持贫困残疾人家庭创业加盟。要选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从事“农家书屋”管理工作。要引导鼓励各商业银行开展农村残疾人扶贫贷款,简化程序,提供信贷支持。
(三)充分发挥残联组织作用。各地残联组织作为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在残疾人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协调和主导作用,积极参与当地扶贫规划制定、各类扶贫资金和物资分配以及扶贫项目的组织实施等具体工作;要继续把基层组织建设与残疾人扶贫开发相互结合,将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残联工作目标管理重点和考核残联主要领导政绩的主要内容,同时充分发挥残联基层组织和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作用,为残疾人扶贫提供组织保障。县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将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为农村残疾人提供劳动就业和参加社会保险服务。
(四)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要完善残疾人扶贫专项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审计监管,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防止和杜绝挤占、挪用等问题发生。
(五)认真做好统计监测和绩效评估。要完善统计报表和信息管理系统,对残疾人贫困人口和扶贫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使《规划》要求落到实处。
抄 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军区,武警甘肃总队,有关人民
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