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一五”规划纲要(皖政〔2006〕121号)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政〔2006〕121号 【发布日期】2006-12-29 【生效日期】2006-12-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一五” 规划纲要
(皖政〔2006〕12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安徽省农村扶贫开发 “十一五”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安徽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一五” 规划纲要
为推动我省农村扶贫开发进程,促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安徽省“十一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一、“十五”扶贫开发主要成就及“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五”期间,全省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5.1亿元、扶贫贷款40.6亿元,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拓宽贫困人口基本增收渠道,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素质,较好地完成了“十五”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
(一)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十五”期间,全省贫困地区新建和改扩建县乡村道路15753公里,改善了7750个行政村的交通条件;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基本解决了200万人的饮水困难;建设基本农田6.67万公顷;兴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新增农田灌溉面积7.0万公顷、改善灌溉面积24.67万公顷;综合治理小流域,控制水土流失面积5.07万公顷;新造经济林果6.13万公顷;实施草危房改造和易地移民搬迁,改善了9.8万贫困人口的居住和生存发展条件。
(二)贫困地区社会公益事业得到改善,人口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十五”期间,我省始终把贫困地区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作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之一,改扩建乡镇卫生院482所;改造学校1060所,资助了近8万名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大力发展农村卫星广播电视与通讯业;开展各类适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
(三)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截至“十五”末,全省30个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GDP达1424亿元,比2000年增长108%;财政收入61.8亿元,比2000年增长78%;农民年人均收入2228.8元,比2000年增加578元。在2005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评价中,有2个县位列综合指数前10位,5个县位列动态指数前10位。
(四)扶贫开发的重点更加明确,思路进一步拓宽。“十五”期间,在坚持开发式、参与式扶贫的基础上,重点实施了1041个重点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工程,培训转移贫困地区劳动力近10万人;投放扶贫贴息贷款40.6亿元,扶持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化生产基地 5.9万公顷。“十五”期间,通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口扶持、干部结对帮扶和选派9000名干部到贫困村、后进村任职等多种形式,帮助贫困乡村和贫困人口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村扶贫开发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到2005年底,全省贫困人口尚有384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131万人,低收入人口253万人,贫困发生率仍达7.3%。同时,我省是多种气候灾害易发省份,贫困地区农民因灾、因病、因学等致贫、返贫现象比较突出,贫困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较低,与其他地区差距较明显,扶贫开发投入规模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扶贫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党和国家把扶贫开发作为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和开发力度,为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极好机遇。我国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政策开始启动,我省有望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努力,我省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扶贫工作重点县发展潜力正在显现。扶贫开发工作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形成了有效的推进机制。这些都为做好“十一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一五”时期扶贫开发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为目标,注重创新扶贫方式,因地制宜地实施“整村推进”工程,积极开展以工代赈、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进一步推进小额信贷扶贫和深山区、库区易地扶贫开发,竭力缓解各类返贫现象。通过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努力为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立足长远、以人为本,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同步推进。创新扶贫方式,努力做到自然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并重,解决温饱与巩固温饱同步推进,逐步实现从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主向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脱贫能力为主的转变,从以自然资源开发为重点向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转变。
2.坚持开发式扶贫,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实施“整村推进”,积极开展产业化扶贫,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建立可持续脱贫机制。坚持把扶贫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贫困地区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宽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整治,逐步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针对贫困人口区域性分布的特点,突出重点,量力而行,集中解决区域性贫困的重点、难点问题。围绕新农村建设,以社区综合发展、易地扶贫开发为抓手,整合涉农资金支持综合配套建设,搭建发展平台,逐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
4.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把扶贫开发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发展条件和贫困人口分布状况,进行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加大扶持力度,在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加强农村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激发内力,不断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能力。建立健全互助和扶持机制,积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扶贫开发。通过捐赠、资助、帮扶及物质、文化和智力扶贫等多种形式,解决贫困代际传递和因病、因灾返贫等问题,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和生活水平。广泛动员和有效帮助贫困群众牢固树立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思想,主动参与扶贫开发,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增强自我脱贫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十一五”时期扶贫开发范围和对象
“十一五”期间,2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仍然是我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国家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国家重点县。目前,国家重点县以外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近50%。为此,要拓宽省及地方扶贫资金的筹集渠道,进一步加大对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投入。同时,各市要加强对非重点县贫困乡村的扶持力度,研究扶持一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重点村。
“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对象是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同时,针对不同贫困类型,采取不同的扶贫方式。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开发式扶贫,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搬迁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建立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扶贫机制,建立因病致贫家庭卫生扶贫机制。通过建立健全救助保障制度,解决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贫困问题。
四、“十一五”时期扶贫开发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
(一)主要目标。
到2010年,全省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是:基本解决现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对特困家庭和丧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实现基本的救济和救助保障。巩固已解决温饱人口的脱贫成果,稳步提高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抑制返贫。力争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每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按现行贫困标准,全省贫困发生率降至5%以下。
“十一五”期间,根据国家和省安排的扶贫资金规模,继续对3000个左右重点贫困村因地制宜地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并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通过“整村推进”使重点村中心居民点基本实现晴雨通车,群众能够饮用清洁卫生水,适龄儿童、少年能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贫困农民基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贫困农户危房基本改造完毕,农村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平均每个贫困户有1个劳动力接受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农业剩余劳动力50%以上通过技能培训转移到非农产业,每个村有1个稳定的增收项目。
(二)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1.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根据扶贫资金规模,每年在国家和省重点县选择500个左右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在非重点县也选择一些贫困村给予扶持。实施“整村推进”的重点村,要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加强村庄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配套投入建设,提高资金综合效益,确保到县的扶贫资金重点用于“整村推进”。
2.实施劳动力资源开发工程。“十一五”期间,计划培训转移贫困地区劳动力25万人。重点对贫困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家庭初、高中应届毕业生,分期分批进行就业技能培训。采取短期培训与中长期培训相结合、技能培训与稳定转移相结合、转移培训服务与就业维权服务相结合,拓宽培训转移渠道。依托现有职业教育、技工教育和社会办学力量,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通过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贫困人口转移就业能力,稳定增加贫困农民非农业收入。
3.实施产业化带动工程。“十一五”期间,力争累计安排扶贫贴息贷款15 亿元左右,支持贫困地区区域性支柱产业发展,重点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广高效增收品种,引导重点贫困村开展基地建设。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特别是农村储运大户、经纪人等发展,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扩大农产品生产规模和加工销售能力。积极推广小额信贷扶贫模式,扩大入户扶持覆盖面,计划5年安排小额贴息贷款1.2亿元左右,引导和帮助2万贫困农户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开展在贫困村建立“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不断总结、完善和推广。
4.实施通达、片区综合治理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3万公顷,新增和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5万公顷,改善防洪除涝面积70万公顷。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流域和灌区内集中连片农田排灌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乡村道路建设。新建和改建道路1.1万公里,改善4000多个行政村1000万人的交通条件。结合“村村通”建设工程,在人口集中居住的贫困村组,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以物抵资等多种形式,建立群众自主建设和养护村组道路的激励机制。
提高饮水安全覆盖面。以中心居民点为主,集中建设供水工程900个,解决5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大别山区水源涵养林二期工程和太平湖水源涵养林工程等,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万公顷。
实施易地扶贫开发。结合新农村建设,对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深山区、库区贫困人口实施移民搬迁,搬迁和改造草危房8000户。
5.实施扶贫助学助医工程。在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基础上,开展教育扶贫,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实施扶贫助学工程,资助贫困家庭子女高中(职业教育)和大学阶段就读费用,防止因学返贫,遏制贫困代际传递。建立城市医疗卫生单位下乡对口扶贫制度,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为保证基本医疗,允许使用财政扶贫资金为特困农民代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金。建立贫困人口大病救助基金,提高农民抗御大病风险能力,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6.实施扶贫带头人工程。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与组织、人事部门密切配合,把重点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工程切实抓好,并将基层组织建设纳入扶贫开发工作综合评价考核内容。深入推进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农村特别是贫困村任职工作。积极扶持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各类扶贫协会,大力培育农村扶贫带头人,提高贫困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7.开展扶贫济困工程。继续实行并不断完善全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扶贫工作重点县、乡(镇)、村制度。加强对口支援工作,调动各方面力量,动员更多社会资源投入扶贫济困。探索民间组织、民营企业和广大公民参与扶贫济困的有效机制和方式,积极争取外国政府、非政府组织等国外资金投入贫困地区。帮助贫困村建立“扶贫互助基金”,扶持农民发展生产。继续做好党政机关干部、公务人员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工作,5年内计划组织25万人次机关干部参加扶贫济困活动,结对帮扶贫困家庭15万户。引导企业和个人,采取多种形式,资助5万名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各类教育。
五、“十一五”时期扶贫开发保障措施
农村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有效实施好本《纲要》是做好“十一五”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各地、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齐心协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支撑、保证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继续实行扶贫开发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强化县级政府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管理,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工作,确保目标任务到位、管理责任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配合,合力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二)加强规划指导。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增强规划的科学性,重视规划的指导性,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各重点贫困县要按照本《纲要》的要求,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十一五”农村扶贫开发实施意见。根据专项扶贫资金政策要求和扶贫开发目标与建设任务,以项目为支撑,分别编制以工代赈、发展资金、信贷扶贫等专项规划,形成定位合理、功能互补、有机结合、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建立和完善规划项目库,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形成按规划立项、按项目实施、按效益考核的良性机制。
(三)增加扶贫投入。
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贴息贷款和其他各类专项扶贫资金的基础上,省财政根据财力和扶贫工作需要,逐步增加农村扶贫资金投入。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协调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发挥扶贫资金引导作用,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根据规划整合引导涉农资金向重点村投入。建立相应的政策引导机制,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建设。积极争取外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援助资金、金融机构的优惠贷款,用于扶贫开发事业。
(四)加强监督管理。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扶贫资金分配使用方式,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资金分配制度。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不断提高扶贫资金监管水平。建立和完善监督检查、稽查审计和绩效考核制度,落实扶贫项目和资金公示公告制度,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设管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和贫困地区群众舆论监督作用。加大对违纪违规问题的整改查处力度,对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要予以严肃处理。进一步提高扶贫资金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和以工代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五)推进机制创新。
完善扶贫资金管理部门协调合作机制,切实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建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协作配合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在扶贫开发中的职能作用和参与度。建立政府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和群众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扶贫项目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扶贫开发投入机制,引导各类投资向贫困地区倾斜。高度重视贫困统计监测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性作用,加大贫困统计监测工作力度,完善对贫困家庭监测管理制度。建立扶贫开发工作动态管理及奖惩激励机制,加强对扶贫开发重点县及扶贫专项资金项目的考核。建立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帮扶机制。积极探索开展以社区、项目区为建设单元的综合性扶贫试验示范。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皖政〔2006〕119号)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政〔2006〕119号 【发布日期】2006-12-22 【生效日期】2006-12-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皖政〔2006〕11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制定《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一、“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是安徽对“三农”投入大幅度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科技兴农步伐加快,每年推广农业新品种100多个,推广先进适用技术2亿多亩次,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984万千瓦,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省粮、棉、油、肉蛋奶、水产品等总产量分别达到2605.3万吨、31.1万吨、270.7万吨、516.0万吨和177.6万吨,比“九五”末期的2000年增长5.4%、13.1%、-5.1%、26.1%和11.1%,分别位居全国第6、第6、第3、第8和第9位,水产品中淡水产品总量位居全国第4位。
(二)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产品优质率明显提高。2005年,全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80万公顷,优质率达40.2%;优质水稻面积117万公顷,优质率达50.5%;双低油菜93万公顷,占全省油菜面积的91%。畜牧规模化养殖比重达25%,猪、牛、羊、禽良种率分别达85%、82%、75%和86%;优质水产品养殖面积23万公顷,名优水产品占28.4%;畜牧、渔业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33.2%和9.9%。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74万公顷。随着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以专用小麦、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花生、蔬菜、猪牛羊禽肉、蜂产品、水产品10大优势农产品为主的21个优势农产品区域规模化生产的框架基本形成。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制定了农业产业化10大主导产业规划,组织实施了“121强龙工程”,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全省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0家,省级龙头企业155家,其中,年营销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6家,超5亿元的14家,超亿元的110家。全省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267万公顷,订单农业214万公顷,其中粮食订单140万公顷以上,带动农户580万户,户均增收950多元。
(四)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农村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2005年,全省乡镇企业增加值达1084亿元,比2000年增长58%。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非农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力的比重从2000年的28%提高到2005年的40%。在城乡结构上,农民非农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全省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8%提高到2005年的35.5%,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
(五)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面完成了长江干堤除险加固,新一轮治淮工程全面展开,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农业工程稳步推进。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水土保持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全面展开,5年里,全省完成营造林10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4%提高到26%,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平方公里。农村“六小工程”全面启动,解决了212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新改建农村公路3.4万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8万公顷,新增农村户用沼气约20万户。农村社会事业持续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积极开展,近80%的乡镇卫生院得到了不同程度改造,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由行政村延伸到自然村。气象服务农业水平及防灾减灾能力得到提高。
(六)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934.6元上升到2005年的2641元,增加了706.4元,年均增速达6.4%,成功走出“九五”后3年的低增长困境。5年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在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由67.1%下降到56.8%,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由28.3%上升到38.2%,工资性收入特别是外出务工收入持续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亮点。2005年,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88.6%,比2001年增加了15.1个百分点,外出务工收入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扶贫开发取得新进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500万人减少到383万人。
(七)农村改革迈出重要步伐。税费改革全面展开,全部免征农业税,取消特产税,减少和规范了涉农收费,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加强了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与保护。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林权制度改革稳步开展,林木资产流转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对农村的信贷投入逐年增加。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提上日程,征地补偿和安置办法不断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开始打破,农民外出务工环境明显改善。
二、“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的重要时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
(一)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1.政策环境优势明显。我国总体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在农业和农村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我省将得到更多的支持。
2.农村经济发展条件良好。东部地区产业正加速向内地转移,我省地处“长三角”腹地,农业资源丰富,有利于承接东部转移和抢占东部市场;我省国民经济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拓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空间;我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足发展,为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各项改革不断深化。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二)农村经济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抗灾能力不强,农业稳定性差,主要农产品总产量丰歉起伏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层次较低,种植业比重偏大,高效经济作物比重较小,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效益不高,多数农产品经济效益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仍在扩大,建立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仍面临不少困难;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增长方式粗放,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影响农业的竞争力和现代化进程;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农业污染等对农业生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威胁;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滞后,与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形成,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还很重。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为保障,以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为重点,以科技进步和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1.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总产稳定在2750万吨左右,棉花总产达到40万吨,油料总产达到330万吨,肉蛋奶总产达到620万吨,水产品总产达到210万吨。
2.农村产业结构提升优化。养殖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50%以上,主要农产品优质率达到60%左右,基本实现农产品无公害生产,经认证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村非农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力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每年增加60万。
3.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增加,实现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1家,超20亿元的5家,超10亿元的15家,50%以上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4.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有林地达到390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达到2亿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33.3%,森林覆盖率达到28.6%;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平方公里,生态修复面积2000平方公里;新增自然保护区面积44万公顷。
5.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至“十一五”末达到3800元。
6.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41万公顷;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以上;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5万公里;解决813.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2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全面实施“两免一补”(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0%;扫除乡镇宣传文化机构空白点。
7.扶贫开发加快推进。基本解决现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按现行贫困标准,全省贫困发生率降至5%以下。
四、主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把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标准体系,积极引进适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认真制定我省不同产地、不同条件下各类农产品的生产标准,逐步建立由农业投入品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以及配套支撑标准构成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二是推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要求,切实加强农业“三品”认证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积极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示范区、示范县建设。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安全检测。分层次、分区域、分品种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拟定标准,规范行为,突出产地环境监控、投入品质量监管、生产技术规程及市场准入控制等关键环节,建立起运转高效、反应迅速、检测准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2.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气候、土质、地域环境为依据,以科技为依托,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水平,使农业结构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调整优化。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认真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项目,开展小麦高产攻关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使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单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完善粮食主产县奖励政策,稳定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以“畜牧富民工程”为载体,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推进养殖小区和规模建设。深化畜牧业结构调整,稳定发展生猪、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和优质禽肉生产,大力发展奶业和蜂业。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促进畜产品安全生产。突出发展畜牧产业化,加快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是积极发展水产业。以“渔业富民工程”为载体,重点抓好特种名优鱼种生产。加快发展水产品加工,推进渔业产业化。全面推进养殖证制度,保护好渔业资源,加强名优水产品品牌推介和市场营销工作。四是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着力推进《安徽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加快建立21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引导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发展,提高农产品优质化水平,带动农产品区域市场和优势产业的发展。
3.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深化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机构改革,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实际、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体系。支持建设一批重点农业科研基地、实验室、工程中心和示范园区。加快农业品种更新,使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品种优质率达到55%以上。抓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实施,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院校的作用,鼓励科技人员深入第一线。以示范点、示范户、示范片建设为依托,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十一五”时期,力争使农业科技贡献率从47%提高到52%。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抓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力争使全省乡村科技人员总量、农民专业职称资格证书获得者、致富带头人以及农民企业家及营销能人分别达到10万人以上,有一技之长的农民达到300万人,“绿色证书”获得者达到150万人。
4.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认真实施“农机富民工程”,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研制、示范和推广,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到2010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000万千瓦;小麦、水稻、玉米和油菜等作物生产农机化水平分别达到95%、60%和30%;培育1000个新型农机化服务组织。推进农用工业技术进步,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投入品。按照复合化、高效化、缓释性、可控性的要求发展高浓度肥料和复混肥料,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研制高强度、易清除、可降解地膜。稳步发展设施农业。
5.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积极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种养业相互促进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有机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加强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十一五”时期,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认真做好林木、秸秆等生物质能源培育和转化利用试点工作。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土地复垦,引导农村节约和集约用地。
(二)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努力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
1.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推进粮食和畜牧产业化经营,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增收空间。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积极发展优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专用农产品和园艺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努力提高农业效益。开发农业新功能,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建设好“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合理利用荒山、荒坡、荒滩、荒水和草地等各种农业自然资源,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发展多种经营。
2.创新乡镇企业发展模式。运用市场机制,努力解决乡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布局分散、产权不清晰等问题,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技术创新,推广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乡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大对规模以上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优化升级。降低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的门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基地成长。推进乡镇企业机制创新,明晰产权,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发挥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扶持一批重点加工企业。积极发展为城市大企业配套的“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精”企业,把城市适合在农村发展的加工业转移到农村。同时,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切实转变农村工业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高度重视农村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建设好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一批中型区域型农产品交易中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积极扶持交通运输、餐饮、旅馆等服务业的发展。
4.繁荣小城镇经济。加快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建设,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建设一批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示范带动全省小城镇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把小城镇经济发展同调整乡镇企业结构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逐步加大各级财政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小城镇供水、供电、道路、通信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户籍、土地、财税等制度改革,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
5.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完善劳务开发的培训体系,积极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广、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形成“先培训、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制度。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力争培训农民120万人以上。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巩固、扩大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部大中城市市场份额,加强与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省份的劳务合作。通过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劳务承包以及境外办企业等形式,扩大境外劳务输出规模。加强跨地区就业管理服务,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务中介组织、劳务输出公司,大力培育和规范劳务经纪人队伍。鼓励和扶持外出劳务人员回乡创业。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转向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筑坚实的物质基础。
1.加强水利建设。重点加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一是提高淮河、长江防洪保障能力。完成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堤防加固和行蓄洪区安全建设,以及白莲崖水库、涡河与沙颍河近期治理、湖洼及支流治理等治淮骨干工程建设。实施好治淮“新三项”和淮水北调工程。继续实施安庆、铜陵、芜裕、马鞍山等长江重点河段整治,积极实施长江干流崩岸治理,逐步实施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滁河、皖河、巢湖、菜子湖等主要支流、湖泊的重点防洪工程。二是加快大型灌区体系建设。继续加快淠史杭、驷马山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更新改造。三是实施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管理先进”原则,对全省40处大型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力争使沿江万亩以上圩区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沿淮重点低洼地排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以上。四是加快重点水库除险加固。以确保水库安全和完善水库功能为目标,完成梅山等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开展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积极开展重点小型水库加固改造。五是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建立起以政府补助专项资金为引导,农民出资出劳为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投入新机制,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稳步发展。
2.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农民最关心、最急需的饮水、道路和能源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在巩固人畜饮水解困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组织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二是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实施“村村通油(水泥)路”工程,5年内力争改造和新建农村公路6万公里,建设乡镇客运站1000个,农村客运候车点1万个。加快建立规范、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逐步推行管养分离、事企分开,基本实现“有路必养”。三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加快以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为基本内容的农村户用沼气普及工程建设,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开展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同时,在适宜地区积极发展秸秆气化、太阳能、风能等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生活能源。
3.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把加快林业发展放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重点建设长江、淮河和巢湖流域生态防护林、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平原绿化和防沙治沙、绿色长廊等重点林业工程,5年内使全省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和山区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从55%、35%和23%提高到60%、45%和25%以上。加强林木种苗生产和服务管理,提高种苗生产能力。继续强化林地保护管理和采伐限额管理,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强一、二级重点火险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安徽林业“百千万”增绿增效示范项目,加强生态经济示范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实施黄山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建设项目。加强沿江和沿淮湿地、皖南和皖西水源涵养区、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组织实施“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和“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开展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工作。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推进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
4.加强村镇规划和人居环境整治。编制完善乡镇规划,5年内完成所有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快修订完善国有农场规划。加强对宅基地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免费向农户提供具有多种特色的新农村房屋设计图纸。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村庄整治工作,优化房舍布局,清理拆除闲置、废弃及私搭乱建的房屋,硬化村内道路,加强沟渠治理,解决好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和改厕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完善村庄功能。
(四)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实现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新机制改革。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2007年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继续提供免费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不断完善农村中小学布局规划,实施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使全省一半以上的农村教师得到专业培训,优先补充农村学校师资,实行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交流制度。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
2.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基本覆盖全省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农民人人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增强县级综合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服务技术和能力,建立城市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结对帮扶制度。强化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继续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建立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合作医疗补助制度。以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为重点,建设以县服务站为龙头、中心乡镇服务站为骨干、流动服务车为纽带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3.繁荣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继续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扶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2131”工程,全面实现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广播电视,进一步活跃农村电影放映市场。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乡村体育设施建设,为农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创造条件。
4.继续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逐步加大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推进个人养老储蓄,弘扬家庭养老传统。建立与农村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和群体可先行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认真落实军烈属优抚政策和各项救灾救济政策。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积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
(五)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为目标,增强贫困群众自我脱贫和可持续脱贫的能力,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1.实施“整村推进”工程。继续在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根据扶贫资金规模,每年实施500个重点村;同时,进一步兼顾非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特别是其中重点贫困村的扶贫开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重点村为单元整合各方面的资金,进行配套投入,提高投资效益。
2.实施劳动力资源开发工程。加大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以贫困家庭初、高中应届毕业生为主要对象,力争培训转移贫困地区劳动力25万人。通过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贫困人口转移就业能力,稳定增加贫困农民非农收入,力争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
3.实施产业化带动工程。着力抓好产业化扶贫工作,力争5年安排扶贫贴息贷款15亿元,支持贫困地区区域性支柱产业发展,重点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广小额信贷扶贫模式,扩大财政贴息资金规模,力争5年安排小额贴息贷款1.2亿元,帮助2万户贫困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副产品。
4.实施通达、片区综合治理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加强贫困地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施连片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温饱成果。重点建设乡村道路,基本实现中心居民点的道路晴雨通车。新建和改建道路1.1万公里,改善4000个左右行政村的通行条件。提高安全饮用水覆盖面,解决5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结合新农村建设,移民搬迁和改造草危房8000户。
5.实施扶贫助学助医工程。实施扶贫助学工程,在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资助贫困家庭子女高中和大学阶段就读费用,防止因学返贫,遏制贫困代际传递。大力开展城市医疗卫生单位下乡扶贫工作,用财政扶贫资金代特困农民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金,建立贫困人口大病救助基金。
6.实施扶贫带头人工程。把重点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工程,纳入扶贫开发工作综合评价考核内容。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认真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在服务“三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各类扶贫协会,培养扶持脱贫致富能手,提高贫困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
7.实施扶贫济困工程。继续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扶贫工作重点县、重点乡(镇)、村制度。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组织动员更多社会资源投入扶贫济困。探索民间组织、民营企业和广大公民参与扶贫济困的机制和方法,积极争取外国政府、非政府组织等国外资金扶贫济困。帮助贫困村建立“扶贫互助基金”,扶持农民发展生产。
五、政策措施
(一)拓宽投资渠道,加大农业和农村建设投入。
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与保护,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积极开展农村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努力争取和落实中央投资。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各级财政支农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进一步调整优化政府支农投资结构,在继续建设好水利和生态环境等大中型项目的同时,将投资向能够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项目倾斜。创新政府支农投资方式,建立政府直接投资、资本金投入、投资补贴等多种投资方式,充分发挥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导向和启动作用。整合政府支农投资,建立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定投资的政府支农投资管理制度,提高投资效率。扩大信贷支农投入,坚持农村信用社主要服务“三农”的投资方向,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鼓励商业银行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投入农业。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开发农业。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引导广大农民建设家园。
(二)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完善主产区与主销区粮食经营合作关系。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创新乡镇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扎实稳妥地精简机构和人员。深化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改革,规范县乡财政行为,完善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体制、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和“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改进农村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稳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支持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社区金融机构,培育小额信贷组织,发展农户资金互助组织。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发挥用水户协会作用。加快国有农场、林场等改革。
(三)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省政府确定的10大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快专项规划的实施。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强力推进“121强龙工程”,在资金投向、推介上市、债券发行、工商管理、税收减免等方面对龙头企业优先优惠,重点扶持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自办科研机构或出资参与科研开发项目。着力培育基础较好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引导有实力的工商企业介入农业开发,利用其资金、技术优势,从事农副产品加工。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努力开拓农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积极开展农产品展销活动,实施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扩大皖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管理工作。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带动型、服务组织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等多种产业化运行模式,在各类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农民用土地、产品、资金、技术等入股,采取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与龙头企业形成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
(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积极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工作,制定配套的扶持政策。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多元创办”的思路,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引导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大户、经营大户、致富带头人和农业科研技术人员,积极领办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并引导他们进一步明晰产权,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增强活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打破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界线,实现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的联合与合作。重点培育200家省级示范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争取5年内使全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总量翻一番。加快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对现有粮、油、棉、果、菜等协会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加快建立农业产业化10大主导产业省级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对行业发展协调、政策建议、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作用。
(五)推进全民创业行动,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把优化环境作为基础工程,取消一切限制农民创业的政策规定,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创业的体制弊端,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的潜能,为农村各类人才的脱颖而出和施展才干提供广阔的舞台和空间。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限制农村个私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依法放宽涉农企业市场准入条件。简化农村个体工商户登记手续,对农村经纪人实行“低门槛准入”政策。广泛动员农民群众不拘形式、不拘规模,争创殷实家业,着力营造鼓励创业的舆论环境。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造,妥善解决债务问题,不断增强其服务功能。
(六)加强农村经济宏观调控,提高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各涉农部门都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提出调控的方向和力度。要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避免出现大的起伏波动。增强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责任和能力,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搞好动态监测。整顿农资市场秩序,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减缓农业成本上升趋势。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建立农村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新闻发布和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制度,建立预警机制,不断增强动物疫情、植物病虫害、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森林火灾、农业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安全生产事故、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广东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一五”规划
广东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我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对促进我省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广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五”时期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目前的形势
“十五”期间,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决“一保五难”为重点,认真实施了山区、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老区和贫困农户住房困难;推进扶贫培训就业和产业化扶贫工作;切实解决水库移民问题以及建立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省山区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韶关、河源、梅州、肇庆、清远和云浮六个山区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速逐年加快,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的经济增长平均速度超过其他山区县,50个山区县(市、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3956元。全省农村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人口减少了649 万人。山区、贫困地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加快全省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广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由于自然和历史等种种原因,我省贫困面仍比较大,贫困人口还比较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农村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相对贫困人口仍有345万多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近10%,其中相当部分农民没有稳定脱贫或因病、因灾致贫返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拉大,边远分散革命老区、石灰岩地区、水库移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山区和部分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仍然脆弱,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仍较缓慢,农民增收依然困难,扶贫开发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二、“十一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完善机制,整合资源,综合推进”的思路,以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三项工作为重点,突出解决山区贫困地区“一保五难”问题,着力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千方百计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康步伐,全面推进山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任务目标:
1.基本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在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基础上,基本解决农村饮用水含氟、含砷和苦咸水等饮水水质不达标问题;全省农村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困难农民全部享有社会基本保障;完成1.4 万户边远分散老区村庄群众的搬迁安置工作;农村危房改造计划任务全面完成,15万户贫困农户住上新房;省属水库95% 的移民户住进安居房,面上水库移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遗留问题得到较好解决;镇通行政村道路实现硬底化;农村薄弱卫生院改造基本完成,农村居民85% 以上参加合作医疗;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基本完成,从2006年起,全省农村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2.基本消除贫困村。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平均递增5%以上,农村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占全省农村居民人口的比例控制在5%以内。
3.加大贫困农户劳动力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农户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千方百计转移就业,拓宽贫困农户增收渠道。
4.大力推进山区、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提高县域经济整体实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三、扶持对象和重点区域
(一)扶持对象: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农村贫困人口。
(二)重点区域:边远分散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区、石灰岩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和东西两翼沿海地区。“十一五”期间,省重点帮扶山区和东西两翼各市所在的贫困村和贫困户。珠江三角洲各市的贫困村和贫困户由所在县(市、区)自行解决。
四、工作重点
(一)实施“整村推进”规划,突出工作重点。“十一五”期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心下移到贫困村和贫困户。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按照贫困人口占村(行政村)总人口40% 以上标准重新划定贫困村。按照“统一规划、先难后易、分类实施、分批治理、逐村解决”的原则,将“整村推进”实施规划与“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认真抓好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抓好解决农村“一保五难”工作,要制订和落实工作计划,做到逐村帮扶,逐村解决,完成一村,验收一村,公布一村,力争五年基本消除贫困村。
(二)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努力实现减贫目标。
1.积极实施产业化扶贫。大力培育和扶持发展能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各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扩大产业化扶贫覆盖面,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山区、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贫困农户的经济收入。鼓励和引导珠江三角洲企业到贫困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兴办具有山区、贫困地区资源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实施产业化生产。
2.抓好贫困农户劳动力培训,扩大贫困地区劳动力职业培训规模,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进行为期3 个月以上的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力争使经过培训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单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比例达到90%,转移就业的比例达到90%,其中稳定就业(连续3 年,每年就业时间在8 个月以上)的比例达到80%,年均工资性收入超过5000元。继续办好省扶贫培训基地和各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认真组织实施广东省百万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切实做好对农村贫困户劳动力进行短期转移培训的工作。以县为单位,全省每年对贫困农户开展实用种养技术培训达12万人次以上。大力推进智力扶贫工程,省智力扶贫工作覆盖面在现有每年补助5000名贫困学生的基础上,扩展到2006年补助1万名贫困学生,以后逐步扩大到1.2 万名贫困学生。
3.兴办一批面向贫困农户发展特色产业的良种生产基地。以镇为单位,在贫困地区兴办一批面向贫困农户的良种生产基地,为贫困农户免费提供良种,传授良法,扶持贫困农户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业。科技、农业、水产、林业等有关部门应安排资金,扶持贫困地区兴办优质良种生产基地,促进生产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
(三)继续扶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对山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交通、水利、小水电、电力、信息等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结合“整村推进”工作,继续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大禹杯”竞赛活动,加强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加强对贫困村电力、供水设施和机电排灌、村内道路硬底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扶持。加快发展农村以沼气为重点的洁净循环经济项目,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四)继续实施科技、信息、教育、卫生和旅游扶贫。继续实施科技扶贫专项计划,推动欠发达地区科普教育。大力推广实用科学技术。继续推进山区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到镇,信息进村入户”的目标。加大对基础教育建设投入,扶持欠发达地区开展薄弱学校改造,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充分依托技工学校实施智力扶贫工程。加强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扶持帮助贫困地区建立符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求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继续扶持山区、贫困地区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扶贫,带动旅游区贫困农民增加收入。
(五)扶持革命老区和水库移民区经济社会建设。加大对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扶持力度,着力改善老区生产生活条件。认真实施扶持边远分散革命老区村庄搬迁安置方案,保证老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切实解决好水库移民历史遗留问题、水库移民村“一保五难”问题,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加强对水库移民的劳动技能和实用生产技术的培训,扶持水库移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六)认真做好省内外对口帮扶工作。要继续抓好对口帮扶广西和其他省(区)工作,切实落实好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对口帮扶我省山区、贫困地区的各项措施,提高帮扶水平。继续开展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互利互惠的经贸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
五、主要措施
(一)加大扶贫投入。继续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粤发〔2002〕13号)和其6 个配套文件以及《关于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的通知》(粤发〔2003〕13号)要求,加大扶贫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按已定标准和时限要求继续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把扶贫开发专项投入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省财政将加大投入力度,继续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安排好产业化扶贫、科技、培训、教育、农村安居工程等专项资金,推动各项扶贫工作的开展。各地要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业的作用,积极开展农村扶贫信贷业务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突出支农重点,优化信贷投向,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支持农户创业,脱贫奔康。
(二)进一步完善定点帮扶和对口帮扶工作。要继续加强和改进省直机关挂钩扶贫工作。省直单位挂钩扶持16个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工作要与省委组织的“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相结合,将重心下移到挂扶县的贫困村,做到逐村帮扶,完成一村,验收一村。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要继续加大支持山区、贫困地区的力度,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基数和年递增比例,继续安排20个山区县的帮扶资金,对口帮扶的扶贫资金要全部安排到贫困村。
(三)强化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扶贫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必须用于让贫困人口直接受益的项目,改善和提高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扶贫资金不得用于县的财政补贴及发放工资和奖金,不得用于乡镇以上的项目。对扶贫项目要进行全程跟踪,建立扶贫资金使用的公告、公示制度,落实“项目公开、资金使用公开、效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和审计监督”的“三公开两监督”要求。要把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列入经济责任审计范围,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对挤占、挪用、贪污扶贫资金的,依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经贸合作。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珠江三角洲向山区、贫困地区实施产业转移,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和民间资本到山区、贫困地区投资。鼓励支持贫困地区以资源入股、合资、合作等形式,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开发型产业。山区、贫困地区各级政府要严格招商引资项目的审查,严格控制引进重污染性项目,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工作领导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坚持以人为本,把扶贫工作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广东的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落实。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做好定点帮扶工作,从人才、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各方面重点倾斜扶持山区、贫困地区、贫困农户,促进山区、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二)明确责任,抓好落实。扶贫开发工作实行市、县行政首长负责制,并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依据。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尤其是省直机关单位,要把定点扶贫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认真部署。从2006年开始,省直机关挂钩扶贫工作与“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结合起来,保证挂钩县贫困村扶贫任务的落实。
(三)固本强基,加快发展。要坚持把脱贫奔康与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把村党支部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奔康的战斗堡垒。要进一步端正工作指导思想,把脱贫奔康的立足点放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坚决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四)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协调管理。各级政府要加强扶贫工作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安排专项扶贫工作经费,加大贫困地区扶贫管理干部队伍的培训力度,增强扶贫工作机构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能力。各级扶贫部门要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和宣传,注重调查研究,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反映扶贫开发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对贫困人口的统计监测,充分利用扶贫信息化系统,及时了解和准确反映扶贫开发工作的发展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全面和准确的依据。
第四篇:某某县农村扶贫开发规划纲要(2011-2020)
**县农村扶贫开发规划纲要(2011—2020年)
为促进**发展振兴,加快**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市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现状
(一)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县扶贫开发的整体形势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了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但在社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转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导致贫困的因素和制约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然较多,扶贫开发的任务仍然非常繁重。主要表现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经济总量小;贫困人口多,返贫几率高;基础条件差,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强;相对贫困问题突出,与周边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差距明显;扶贫对象规模仍较大,全县仍有贫困人口*****人,特别是相当规模的群众仍处于生存条件恶劣、地质灾害频发地区,需要移民搬迁。要做好新阶段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还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二)扶贫开发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扶贫开发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县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后十年,是我国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扶贫开发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和关键阶段的起始之年,中央、省、市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颁布实施,为我县新阶段的扶贫开发指明了方向,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三)推进扶贫开发意义重大。
扶贫开发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组织力量,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为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县划定的**特殊困难区域为主战场,以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为主要任务,围绕“四个发展定位、四个发展战略”,按照政府主导、统筹发展和更加注重扶贫开发方式转变、更加注重扶贫对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扶贫机制构建的总体要求,举全县之力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以扶贫开发的成效推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县、镇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把扶贫开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总体规划,列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实行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且处于**特殊困难区域的村进行重点扶持,并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贫困群体特点,落实扶贫政策,实行差异化的扶持措施。
——部门联动,资源整合。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安排项目、分配资金等方面向贫困村倾斜,形成扶贫开发整体合力。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对扶贫对象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对因灾因病等陷入暂时性贫困的人口提供救济救助,对没有劳动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对生活在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的贫困家庭实行易地搬迁扶贫。
——自力更生,社会帮扶。尊重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鼓励其通过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立足自身实现脱贫致富。加大社会帮扶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强化政策引导,健全激励措施,营造浓厚氛围,鼓励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三)工作方针。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开发扶贫与社会扶助两轮驱动,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在扶贫帮困中的积极作用,努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三、奋斗目标
促使县划定的特殊困难区域行政村和省、市扶持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县平均水平,全力扭转贫困地区收入差距和发展差距的扩大趋势,实现贫困人口年均减少4500人。到2016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一半;到2020年,全县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的目标,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四、对象范围
(一)扶贫对象。
按照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这一新的国家扶贫标准,目前全县贫困人口为*****人,其中在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为扶贫工作主要对象。
(二)县划定特殊困难区域。
**特殊困难区域为我县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涉及**镇、**镇、**镇共计26个行政村。
(三)贫困村。
坚持以贫困村为基本单位实施整村推进。“十二五”期间,全县除集中扶持25个省级扶持贫困村、42个市级扶持贫困村外,将**特殊困难区域的26个行政村列为县级扶持贫困村,每年扶持10万元,连续扶持五年;2016—2020年再集中扶持一批贫困村,确保全县农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
五、主要任务
(一)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发展难问题。
1.解决行路难问题。以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完善县域内交通网络布局、缩短时空距离、增强交通运输能力为着力点,全力提升省道、县道及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到2016年,完成改(扩)建县乡道190.833公里,使80%以上的乡道达四级公路标准;到2020年,基本形成功能配套完善的交通网络,50%以上县道达三级公路标准,基本实现村组道路硬化、达到具备通车条件的行政村“村村通班车”的目标。
2.解决用(饮)水难问题。以“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进中小型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城区应急水源和第二水源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到2016年,新建水库3个、水陂76座、灌渠459千米,改造灌溉面积9.0356万亩,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6万亩,铺设自来水管道80千米。到2020年,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村饮用水安全程度和自来水普及率进一步提高,解决农村7.57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其中农村学校师生1.48万人,农村居民6.09万人)。
3.解决电压不稳问题。全面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2016年前,新建**220kV线路工程;新建35kV枧下变电站一座、月子变至枧下变35kV线路一条;扩建高速变电站,新建老城变至高速变35kV线路一回;新建110kV线路一回;扩建110kV泮贤变电站;新建110kV变电站一座、110kV线路一回;新建35kV线路一回;新建110kV龙塘变电站一座、110kV线路一回。
4.解决居住难问题。全力实施好农村安居工程和幸福工程,到2016年,完成移民扶贫搬迁7000人以上。一是实施安居工程,把深山区移民、避灾移民、生态移民、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将居住在偏(指比较偏僻的自然村)、远(指离中心村组或村部较远的自然村)、散(指5户以下的自然村)、危(居住在危房内或地质灾害区)、空(空心房多的自然村)的群众集中安置到行政村的中心区域。位于县划定的三个特殊困难区域的**镇、**镇、**镇每年要规划建设1个以上集中安置点,其他镇每年根据情况进行规划建设,每个集中安置点至少达到安置100人的规模。安置点采用统筹城乡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建设标准,完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使安置点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超过全县平均水平。二是实施幸福工程。从2012年起,各镇可整合移民搬迁、农危改、农村残疾人危房改和新农村建设等资金,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每年统一新建一个集中安置点,每个集中安置点的安置规划应达10户以上,安置点房屋建筑面积每户应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生活设施基本齐全,重点解决无房贫困户居住难问题。
(二)发展壮大扶贫产业,解决增收难问题。
1.大力发展扶贫主导产业。把脐橙、生猪、油茶、毛竹、蔬菜、食用菌等种养业列为我县六大扶贫主导产业,制定符合扶贫产业形成的标准,积极引导贫困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发展扶贫主导产业和花卉苗木、茶叶、水产渔业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到2016年,实现贫困户每户有一项以上稳定增收致富产业项目,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个以上农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入社率达到50%以上。到2020年,在全县构建起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支柱产业体系。
2.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以县城、中心城镇为依托,以东江生态农业科技园和物流产业园工业仓储区为基地,以冷链物流企业和连锁经营为主要链条,以县镇村汽车站点、专业合作社网点、商业流通网点以及农村集贸市场为依托,积极培育蔬菜、脐橙、生猪等优质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食品)冷链物流,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产销对接、稳定高效、管理有序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3.大力发展旅游和金融业。结合传统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民间曲艺、民间舞蹈和特色饮食文化,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大力开发红色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复合型旅游产品,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以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地方性金融机构为先导,创新金融业态和金融产品,探索建设农村生态金融试验区,逐步形成扶持扶贫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促进社会事业发展,解决公共服务供应不足问题。
1.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教学网点布局,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安工程、教师周转房、教育园区建设,完成**中学优质高中建设,加强县职业中专建设,使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师资水平等达到国家标准。新建和开办一批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力争每个镇新建公办幼儿园1所,有条件的行政村办好1所公办幼儿园。到2020年,基本形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2.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优化和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县级综合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力争县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6月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积极引导、扶持县妇保院、中医院、红十字会医院向特色专科医院发展,健全城市、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彻底消除无卫生室的“空白村”,形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院前急救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推行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农民电子健康档案,力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7%以上,门诊统筹全覆盖基本实施。到2020年,使贫困地区群众享受更加均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3.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到2016年,全面实现县有“三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镇有“一站”(综合文化站)、村有“一室”(文化活动室);镇级农民健身广场实现全覆盖,每个村至少有1个文体设施完善的农民休闲广场和一支文化队伍。到2020年,健全完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实现自然村基本通宽带和“广播电视户户通”。
4.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到201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妇女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到2020年,保持低生育水平,逐步实现人口均衡发展。
5.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扎实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五保供养制度,稳步扩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范围,健全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及社会救济救助体系,有步骤、有计划地缩小城乡社会救助水平差异,推进城乡救助一体化。到2016年,确保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85%以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到2020年,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6.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和水环境质量控制工程,扎实推进稀土、钨等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加快建设工业园区废水、污水处理厂,完善农村、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加强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继续实施以“青山绿水”为重点的八项生态建设工程,加快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着力培育一批低碳示范园区、示范企业、示范社区(村镇)。积极争取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可持续发展试点,争取省级稀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产业基地授牌。到2016年,完成绿化造林16.5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0%以上,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市、全省、全国前列。
六、工作措施
(一)专项扶贫。
1.扶贫到户。
(1)贫困户识别。依据扶贫标准,建立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识别好全县43285名贫困人口,并建档立卡,建立贫困户档案和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机制,贫困人口每年调整一次。
(2)到户措施。以贫困户得到有效扶持为原则,以确保扶贫绩效为导向,落实扶贫对象帮扶政策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扶持其发展脐橙、生猪、蔬菜、毛竹、油茶和食用菌等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特别是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凡是符合低保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引导并帮助其以土地、山林等生产资料折资入股,以到户资金入股农业龙头企业、国有林场等,确保其获得收益。给予贫困学生的有关政策应在已登记的贫困户中选定。
2.移民扶贫搬迁。
(1)搬迁规划。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制定好《**县移民搬迁规划》,将移民扶贫搬迁与优化人口布局、生态保护、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等紧密结合,搞好移民扶贫搬迁与生态移民、避灾搬迁移民、农村危房改造的衔接,科学确定搬迁对象、搬迁地点、搬迁规模、安置形式,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农村残疾人移民搬迁,做到移民扶贫搬迁稳步有序进行。
(2)资金筹措。坚持“省市支持、县统筹、镇实施”的原则,多渠道筹措移民搬迁资金。在积极争取省市下达更多的移民搬迁计划和搬迁扶贫资金的同时,县有关单位要把涉农资金优先支持移民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县完成移民扶贫搬迁7000人以上,到户资金2450万元。
(3)后续管理。全面落实移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切实为移民搬迁提供各种优质服务。国土部门要优先保障移民搬迁扶贫的建设用地指标,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落实占补平衡;财政部门要将移民扶贫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扶贫、交通运输、农粮、林业、水利等部门要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推进移民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民政部门要将特困移民户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纳入城乡低保;发改、电力、电信、文广、教育、卫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移民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入学、就医等方面积极为移民提供优质服务,合力实现“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目标。
3.贫困村整村推进。
(1)贫困村规划。“十二五”期间,对25个省级扶持贫困村、42个市级扶持贫困村和26个县级扶持贫困村进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六到农家”工程,自下而上制定整村推进规划,并给予县级特殊困难区域行政村特殊扶持政策。
(2)资金投入。以贫困村为平台,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单位定点扶贫、社会帮扶等资源,集中投入。
(3)项目管理。严格实行财政扶贫项目管理公示制、招投标制、验收审计制、资金报帐制,强化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和绩效考评工作。
4.产业扶贫。
(1)产业规划。围绕脐橙、生猪、毛竹、蔬菜、油茶和食用菌等扶贫主导产业,制定产业扶贫规划。
(2)扶持措施。探索建立扶贫资金与农民自主经营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加大对产业扶贫项目贷款的贴息力度,优先安排扶贫产业基地的科技扶贫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3)发展格局。围绕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引导贫困农户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创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5.就业扶贫。
(1)技能培训。以促进扶贫对象稳定就业为核心,依托县职业中专,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户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和各项技能培训。继续做好“雨露计划”、“一村一名中专生”和中高级技工培训工作。
(2)就业转移。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免费为扶贫对象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就业信息等就业服务,加强进城(工业园)就业农民工的维权和跟踪服务管理工作。加大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帮助残疾人就业。
(二)行业扶贫。
1.行业部门职责。
各行业部门特别是交通、水利、教育、卫生、规划建设、民政、农粮、林业、国土、文广、电信、供电、移动、邮政等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把改善贫困村发展环境和条件纳入本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向贫困村倾斜,重点向位于特殊困难区域的行政村倾斜。
2.农业主导产业发展。
(1)以脐橙为主的果业产业。加强对农户果园建设的规划指导和技术指导,开展果业技术人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活动,免费帮助贫困群众做好基地建设规划,免费对种植脐橙的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
(2)蔬菜产业。加强贫困农户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工作,切实帮助贫困农民解决启动资金不足的问题。鼓励支持农民把闲散、撂荒的土地向种植户集中,盘活土地生产要素,走适度集中的路子,发挥规模效益。
(3)生猪产业。依托五丰、申丰、万丰等生猪养殖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生猪养殖模式,引导农户开展生猪养殖,并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机制,保障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
(4)毛竹、油茶为主的林业产业。鼓励和支持农户采取抚育、施肥、补植等措施改造低产毛竹林和油茶林。
(5)食用菌产业。鼓励和支持农户发展大棚食用菌。
3.基础设施建设。
(1)农田水利建设。统筹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灌溉工程,积极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政策和奖补资金,加大“民办公助、以奖代补”支持力度。大力实施新建和改造“五小”水利工程,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大力推进适度规模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
(2)交通、信息网络建设。加强村组公路建设,提高村组公路建设标准,对部分运载量、人流量大的道路进行拓宽改建。加强农村信息通信工程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邮政网络建设,推进电信、广电、互联网三网融合。
(3)农村电网建设。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解决因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出现的供电能力不足、供电可靠性较低等问题,提高农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优化农村电网结构,提高农村电力供应质量。
4.社会公共服务。
(1)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改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新建一批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健全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2)公共卫生和人口服务。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的统筹投入,建立新农合重大疾病再保险制度,减少农民大病贫困面。定期组织城镇医务人员开展“医疗下乡”活动,提高特殊困难群体大病救助标准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妇幼保健水平。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制度,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贫困户给予优先重点扶持。
(3)公共文化。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小戏台、村民活动中心等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投入,加强农村文化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强贫困村健身场所建设和对农村文体活动的指导与支持。大力实施“留守孩关爱工程”和“留守老人关爱工程”。
5.社会保障。
(1)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和五保供养水平,健全突发自然灾害救助和受灾群众生活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就业培训。针对失地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新增劳动力等不同就业群体,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突出企业培训农民工的主体责任,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6.科技扶贫。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科技带动作用,紧紧围绕脐橙、生猪、毛竹、蔬菜、油茶、食用菌等六大主导产业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培育贫困地区农村科技中介咨询服务机构,完善科技信息、科技咨询社会化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组织县内外科技人才积极参与科技扶贫工作,建立一批科技服务型专家队伍,县内每个科技人员至少要结对10户贫困户,并使这些贫困户成为全村乃至全镇的科技示范户。
7.旅游扶贫。
以东江源头、客家围屋、油汶湖山区、大汶山区、粤赣湘边纵队为依托,充分挖掘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大力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游、东江源生态观光游、客家文化游、乡村漫游等,打造对接粤港澳的旅游后花园,拓展贫困群体增收的新途径。鼓励旅游区的群众利用山场、田地、房屋入股并参与项目建设、开展旅游服务。位于油汶湖山区、大汶山区、粤赣湘边纵队游击区的行政村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区。
8.生态建设。
加强赣江、东江源头和中小流域、饮用水源地等生态综合治理与保护,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雨污分流,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村改厕和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完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强生态自然修复与工程治理,实施生态移民和避灾移民搬迁。
(三)社会扶贫。
1.定点扶贫。
(1)挂点帮扶。加强与挂点扶贫的省市单位和企业的联系、汇报和衔接,争取更大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类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对口支援贫困村,开展挂点扶贫工作。
(2)包扶贫困村。实现全县25个省级扶持贫困村、42个市级扶持贫困村、26个县级扶持贫困村单位定点扶贫全覆盖。全县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驻县各单位、规模以上企业,要把定点扶贫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列入本部门、单位的工作计划,统一部署,抓好落实。
2.社会各界扶贫。
(1)对口帮扶。大力倡导社会责任,广泛动员各类经济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组织开展对口帮扶等扶贫济困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帮助贫困村发展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到贫困村捐资助建、助学、助困和培训人力资源、吸纳劳动力就业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村带户”活动。加强规划引导,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支持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侨联等群众团体和社会团体在扶贫开发中发挥作用,搭建帮扶平台,引导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知名人士、社会能人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倡导扶贫志愿者行动,构建扶贫志愿者服务网络,组织引导扶贫志愿者结对帮扶贫困学校。
(2)结对帮扶贫困户。广泛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坚持领导带头、因户施策、注重实效的原则,帮助贫困户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县党政领导结对帮扶5户,其他县领导及正科级干部结对帮扶3户,副科级干部结对帮扶2户,其他干部结对帮扶1户;定点帮扶工作队队长和队员应分别再结对帮扶2户和1户贫困户,确保实现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并将结对帮扶效果列入干部考核内容。积极发挥各级慈善组织、红十字会的作用,搭建结对帮扶平台,引导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知名人士、社会能人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七、组织保障
(一)强化扶贫开发责任。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建立“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责任制。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扶贫、财政、发改、统计、民政、农粮、水利、林业、水保、交通运输、卫生、教育、人保、国土、规划建设、环保、旅游、果业、文广、科技、邮政、供电、电信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要相应成立镇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镇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及部门、单位履行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的考核激励机制,对各镇扶贫开发工作和各部门、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之一。
(二)实行领导干部定点扶贫。
县党政领导重点帮扶一个镇,并安排一个县直部门和一个县规模以上企业以及一定的帮扶资金协助抓好一个村的扶贫开发示范工作;县其他领导各挂点帮扶一个村。各镇党政主要领导分别抓一个扶贫开发示范村;其他领导各挂点帮扶一个村。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要领导重点抓一个扶贫开发示范村,其他单位的主要领导挂点帮扶一个贫困村。
(三)加大扶贫开发投入。
县财政要统筹安排资金,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每年扶贫开发投入占本级财政收入比例不低于2%,随着财力的增长逐年增加,并按上级要求落实扶贫配套资金。县直、驻县各有关单位要以所定点扶持的贫困村为平台,将各方面资源整合起来,确保每个省、市、县扶持贫困村在“十二五”期间投入不少于10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在50万元以上。各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扶贫力度,支持贫困乡村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返乡农民创业等项目建设。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贫困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以强基固本为保证,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集体积累的有效途径,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到贫困村工作,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开展“三支一扶”,抓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作,选聘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任职,帮助建班子、带队伍、抓发展。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有突出成绩的村干部,可按有关规定和条件在公开选聘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镇领导班子成员中优先录用。
(五)加强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
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健全扶贫工作保障机制,做到机构设置、职能调整、人员编制、经费预算与扶贫工作任务相适应,并切实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镇要十分重视镇扶贫办的建设,确保镇扶贫办有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加强镇扶贫办的力量,位于县划定的特殊困难区域的**镇、**镇、**镇三个镇的扶贫办要有2名扶贫专职干部,其他镇要有1名扶贫专职干部。县扶贫部门要大力加强思想、作风、廉政和效能建设,提高执行能力。
(六)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
县财政、扶贫部门对国家、省、市、县安排的各类扶贫专项资金,从计划分配到项目实施等各个环节,要实行全程跟踪管理,保证专账核算、专款专用。进一步完善项目和资金的公告公示制度,认真执行县级资金报账制度、项目验收制度,严禁截留、挪用、拖欠、挤占和贪污挥霍各类扶贫资金。加强项目后续管理,定期对扶贫资金进行全面审计、监察和检查,并完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绩效与资金计划分配挂钩。
(七)加强扶贫统计监测。
扶贫、统计、民政、财政、发改等部门要组织力量,对贫困户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加快建立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并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统计与贫困监测制度,不断规范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和发布工作,更加及时客观反映贫困状况、变化趋势和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八)加强扶贫研究和宣传。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决策水平和实施能力。切实加强扶贫工作和政策研究,对扶贫实践进行系统总结。加大扶贫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扶贫开发政策、成就、经验和典型事迹,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复旦十一五规划纲要
复旦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本网发布时间:2010-11-02 浏览次数:
一、“十五”成绩与当前形势
“十五”期间,全校师生员工紧紧抓住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明确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和“三步走”战略,以科学研究为主导,以学科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信息化、国际化为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产业化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在总体上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为迈向下一步战略目标乃至更长远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事业快速发展 “十五”期间,学校继续得到“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支持,总的经费收入达77亿元,比“九五”增长约80%。学校现有各类学生53 560人,比2000年增长53.7%。“十五”期间,共为社会输送普通教育本专科毕业生17 019人,授予11 561人硕士或博士学位,比“九五”分别增长26.1%和91.2%。学校现有教职工5 923人,其中教师和科研人员2 385人;院士29人(含双聘院士),长江学者5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4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的规模居全国高校前列。“十五”期间,学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校园拓展机遇,在校园建设上取得了历史性的飞跃。校园占地面积达3 680多亩,增加近一倍,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校园布局。五年中新建建筑面积43万多平方米。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完整统一、信息畅通、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信息化校园系统初具规模,校园网接入点近5万个。图书馆藏书总量超过450万册。
——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在2000年原复旦大学和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后,形成了文、理、医三足鼎立的学科基本格局。40个二级学科点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点进入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前五名。学校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研究任务,研究经费明显增长,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十五”期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在第三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评奖中,获得5项一等奖,列全国高校之首。创新人才培养成绩斐然。近五年来在国家教学成果评奖中获4项一等奖。在迄今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4次夺魁,在已经举办了七届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有36篇论文入选。学校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国际声誉不断提升。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十五”期间,学校厉行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动各方面工作。两校合并后,积极推进实质性融合,逐步实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机构、统一管理”。打通基础和临床医学教育,成立上海医学院。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组建外文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微电子研究院、软件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一批教学科研机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学分制和通识教育,建立复旦学院,酝酿自主招生改革。以建设“985工程”创新平台和基地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学校实施并深化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制度改革,逐步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和人事代理制,改革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在后勤社会化、住房货币化、学生生活园区建设以及校办产业转制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进行校内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复旦大学公用房管理条例》正在稳步推行。
——党建工作扎实推进 2001年9月学校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得到坚持和完善。党委坚持议大事、定方向、抓全局,集中力量研究办学方向、规划、战略等重大问题,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五年中,党委先后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统战工作会议、学生工作会议、干部工作会议、德育工作会议等,加强和推动党的各方面重要工作。在教职工中,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建设,开展“转变机关作风年”活动。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在党委的领导下,民主办学得到积极推进,校务公开步入正轨。2005年10月起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学校党建和全局工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百年校庆圆满成功 经过三年多的筹备,按照“庆典为体,学术为魂”的宗旨,精彩、圆满地组织了建校100周年庆祝活动。通过编纂校史、修建校史馆、恢复老校歌、讨论“复旦精神”等,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通过广大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和广泛参与,汇聚人心,振奋精神。复旦的校庆,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在社会上也引起强烈的反响,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声誉。
在“十五”实现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学校将进入“三步走”战略完成第一步、迈出第二步的关键阶段,不仅要保持第一步的发展势头,更重要的是要为第三步的冲刺提供强劲的动力。在这个承前启后的攻坚阶段,我们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
——党和国家对复旦大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的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期。为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党中央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使命。复旦大学要遵循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百年校庆贺信中提出的要求,努力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努力成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头,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汇聚优秀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战略提供发展的机遇 国家“十一五”规划把科技与教育作为发展的重点。全国科技大会后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部署了一系列重点领域、重大专项以及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计划。复旦大学要抓住机遇,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占据应有的份额。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上海正以此为契机,加快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建设,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努力实现“四个率先”。复旦大学要结合学科优势,积极、主动地介入,在科教兴市战略中显示应有的力量。
——国内外高等教育的竞争仍然相当激烈 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聚焦到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国内大学在争创一流的道路上更是你追我赶。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也有着旺盛的需求和很高的期望。复旦大学必须加倍努力,抢抓机遇,求得更快的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全校师生要进一步明确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增强使命意识和危机意识,弘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团结一心,扎实工作,以创新精神和一流业绩,开创学校新的百年辉煌。
二、“十一五”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复旦大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内涵发展之路,着眼于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即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科技创新的能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争取达到亚洲大学前列的水平,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后五年学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进一步突出重点,凝炼方向,集中优势建设好“985工程”创新平台、基地,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上争取有重大突破。
——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上海市科教兴市战略,在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积极回应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和地方发展做出更为积极、更为显著的贡献。
——保持办学核心层学生规模的基本稳定,重在优化结构,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进一步做好人才引进、师资补充、中青年骨干培养等方面工作,大力扩展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规模,形成一支规模合理、结构优化、富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加快推进国际化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同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机构的合作和竞争,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国际影响。
——根据事业发展的要求和学术活动的规律,进一步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积极探索建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内部管理体制,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高效管理和良性运转。
——基本建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学术交流便利、富有复旦特色的现代大学校园。
实现上述目标的指导方针是:
——以坚持内涵发展为主导原则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坚定地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内涵发展也是发展,是更深刻、更坚实、可持续的发展。要妥善地处理好改革、发展、管理的关系,坚持改革,积极发展,加强管理,厉行节约,切实提高办学的效益和水平。
——以增强综合实力为发展主线 根据内涵发展的要求,着力于学校综合实力的增强,在师资力量、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能力、科学研究的水准、体制机制的活力以及优良传统和社会声誉等方面再上新的台阶。——以争取重大突破为主攻方向 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瞄准世界学科前沿,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集中资源、集中优势,在若干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上争取重大突破,形成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击的强劲势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
三、任务与举措
1.巩固优势,集成交叉,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大学学科体系 在“十五”期间基本完成学科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若干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战略目标,巩固优势,突出重点,加强交叉,适当拓展,促进若干学科高峰的崛起,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
——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重点学科在学校学科建设中的核心、示范和引领作用。巩固现有的国家重点学科,进一步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向世界一流学科迈进,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支持和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水平的学科,争取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继续保持国家重点学科数在全国高校前列的位置;以“十一五”“211工程”建设为依托,通过以重点学科为核心的学科项目建设,加强优势学科,发展新的学科生长点,增强学科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使若干学科达到亚洲大学前列。
——继承和发扬我校人文学科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拓宽视野,促进交叉,形成学科新特色,保持在国内高校中的领先地位,提升国际影响力。
——巩固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已有优势,加强学科交叉,加强与高技术领域的结合,占领学科发展的制高点;根据已有基础和学科发展交叉融合的趋势,创造条件,适当拓展,完善基础学科结构,增强基础学科的整体实力。
——加快推进生物医学领域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加强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医学领域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深化融合,构建现代医学学科体系,巩固医学学科在国内的领先优势,为建设一流医学学科打下坚实基础。——按照高水平、综合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大学学科体系。结合国家和上海市在新材料、信息、能源、环境等领域的重大发展战略及学科的现有基础,积极发展高起点、有特色的工程技术学科;建设精干的艺术、教育学科,鼓励新兴优势学科的生长,营造良好的学科生态。
2.集中力量,重点跨越,提升学校科研核心竞争力
面向世界学术前沿,紧密结合国家、地方重大战略和规划,以“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为重点,建设学校科研创新体系,提升学校科研核心竞争力,争取获得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研究成果。
——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结合国家及地方的战略需求,主动适应国家科技创新体制和政策的变化,积极争取承担更多重大和重点的科研项目,学校科研经费增长率超过“985工程”同类学校的平均水平,到“十一五”末全校科研经费超过10亿元。
——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符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需求的科研创新体系和组织结构。以重大科学问题为核心,集中相关的优势学科,整合多方面的优质资源,重点推进“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筹建国家实验室,组织大体量、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全力争取重大科研突破;继续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争取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实现突破;继续鼓励学科交叉研究和自由探索式研究,保持和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学术评价体系,持续产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2-3个主要基础学科能持续地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多数学科在各专业领域高层次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的比例稳定增长;保持近年来在争取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项方面的良好势头,积极争取国家级一等奖;学校的专利申请量和批准量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争取产生一批重大学术文化成果和决策咨询成果。
3.深化融合,提高水平,加快综合性大学医科发展 顺应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综合的优势,深化实质性融合和学科交叉,支持附属医院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探索在综合性大学中发展医科的新路,加快促进医学教育、科研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医科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推进学科交叉和融合,通过体制机制的调整,促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促进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学、药学、护理学等的结合,促进医科与校内其他学科、尤其是生命科学的结合。
——以生物医学、脑科学“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依托,大力加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的学科建设以及与生命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结合,加强与校外有关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积极参与徐汇生命科学园区的建设,使复旦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之一。
——积极争取卫生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加强对附属医院的管理和指导,鼓励和支持附属医院进一步强化医疗、教学和科研的结合,鼓励和支持附属医院在出色完成基本医疗服务任务的基础上,巩固学科领先地位,引领医学发展,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构建亚洲一流的医学诊治中心。
4.夯实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控制学生规模,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德育为先,强化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扎实推进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栋梁之才和领袖人物。
——以德育为核心,大力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感知学术前沿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的机会,强化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建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本科招生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加强复旦学院建设,扎实推进通识教育,通过强化通识教育带动本科专业教育的改革,夯实学生知识和素质基础,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继续大力推进课程建设,不断推进本科生课程总量建设,使课程资源达到5 000门次/年、3 000门/年以上水平,提高小班教学和个性化教育的开课能力,建设一批国家精品课程、优秀通识教育课程、双语课程和国际课程;改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加强精品课程、交叉选修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和教学体系。
——深化研究生教育和教学改革,加大研究生自主招生改革的力度,调整和优化研究生结构,推进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制定和落实弹性学制培养标准,完善淘汰制,推动实施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大力推进博士生导师制度改革,建立更多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继续办好博士生论坛;国家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数量保持全国高校前三位。
——保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含网络教育)在校生规模的基本稳定,加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加强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积极拓展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培训。
——进一步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利用校园整体布局调整的契机,完成物理、化学、电子、生物、医学等基础实验教学场所的改建或搬迁,重视和加强教学楼、专业教学实验室、学生文艺体育活动场所建设。
5.充实梯队,增强实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在进一步加强优秀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补充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和管理、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
——加快扩充师资队伍,“十一五”末全校专任教师和研究人员达到3 200人左右,其中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保持实验技术和行政管理队伍规模基本稳定,充实实验技术骨干,优化管理队伍结构。
——以“985工程”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为主体,紧紧围绕学科发展和院系发展需求,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以全时引进为主,适当控制分时引进,在五年内引进约300名校聘关键岗位以上的人才,其中海外引进约占70%。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大力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
——推进院士计划,积极做好“长江学者”的推荐聘任工作,有效实施和完善“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方案”,大大扩展国际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规模,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知名学者。
——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切实关心青年教师的事业发展和生活。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加大教学、科研、管理队伍国际化培养的力度。
——结合国家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社会化、国际化的人才遴选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岗位聘任制度,继续推进高级职务聘任改革,鼓励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注重分类管理。进一步做好博士后工作,到2010年在站博士后达800人左右。
6.抓住机遇,积极开拓,加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紧密结合国家、地方发展战略,进一步探索学校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更为直接的切入点和更为有效的体制机制,为服务上海、服务全国做出更为直接、有力的贡献,在服务的同时争取更多的发展资源,加快学校自身的发展。
——建立司职国内协作的专门机构和队伍,在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有效加强学校整体的组织运作。
——高度重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围绕国家和上海“十一五”重点发展领域,开展学科布局与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一批与重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平台、工程技术中心、校企联合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加强国防军工科研工作,逐步形成一支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开发队伍。
——实施专利与技术转移战略,组织好重要项目的技术成果的专利申请,推进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建设好技术转移中心,形成技术转移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坚持以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运作和社会化操作机制,强化研发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的有机链接,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复旦科技园区的全方位服务功能,以创新理念和思路不断提高学校高科技企业内涵,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强大优势,建设高水平的思想库和辐射先进文化的基地,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道德指引和公共政策咨询;围绕金融、物流、文化、传媒、医疗卫生、国际交流等领域,为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服务,为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做贡献。
——深化“三区融合、联动发展”,进一步加强区、校合作,增强相关城区知识创新活力,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创建中发挥更大作用。
——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创业等形式,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7.提高层次,扩大影响,继续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
充分利用百年校庆后国际交流的有利时机,加快学校的国际化进程,积极拓展规模,注重提高层次,着力于推进高水平的国际科研合作和国际化办学,全面增强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继续增进与国外著名大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办好有影响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继续推动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与学术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国外基金的科研合作;举办一批高水平、有影响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积极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继续增加外语教学的语种数量,办好英文网页、宣传资料和学术刊物,提高师生的国际交往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外交流,“十一五”末每年赴境外学习交流的在校学生达到1 500名左右。
——发展高水平的留学生教育,稳步拓展留学生规模,优化生源结构,显著提高外国留学生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比例;筹建复旦国际学院,开设一批以英语授课的基础课程和高级研修课程,提高留学生教育的层次和质量。
——发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优势,争取国家支持,进一步推进与国外著名大学合作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推广中国文化,树立复旦的国际形象。8.合理规划,注重效益,建设信息化生态化校园
按照“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学术交流便利,富有复旦特色”的要求,科学组织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基本建成信息化、生态化的现代大学校园。
——进一步完善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和各校区规划,根据多校区不同功能定位进行配套建设,调整、安排好院、系、所(科研平台、基地)坐落。
——继续推进江湾新校区和张江校区的建设,根据需要适当安排老校区的改修建工作。在江湾新校区建设一批学生宿舍和青年教师公寓,做好二期建设规划并付诸实施;完成张江校区二期规划和建设。
——以改革的思路,多渠道、多模式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源,着力解决学生公寓、青年教师公寓以及引进人才的住房和生活配套问题。
——适应多校区办学和管理的需要,构建高水平的智能化城域网实施平台,继续推进网络基础、安全管理、应用系统等方面的建设,提高信息化校园的服务管理水平。
——突出学校的人文文化底蕴和氛围,充分结合校园自然景观,进一步做好绿化工作和人文景观建设,营建更加优美的校园环境。
9.激发活力,提高效率,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结合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改善校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科学管理,激发办学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以高水平的管理促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认真研究现代大学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探索和推进校、院(系)两级管理,充分调动院系办学的积极性,增强院系的活力;着力解决多校区管理问题,形成科学、高效、便捷的管理制度。
——按照建设节约型学校的要求,增强节约意识,建立相关机制,强化节约能源的管理规则,力争到“十一五”末学校单位建筑面积的资源消耗按可比价格比“十五”末降低20%。——深化学校土地、公用房、大型仪器等资源配置、管理的改革,推行资源配置与产出效益相挂钩的激励措施,规范管理,促进共享,厉行节约,提高效益。
——切实加强和改进校部机关的工作,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推行科学管理。
——继续推进后勤改革,进一步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和专业服务质量,提升后勤保障功能,构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10.立足长效,把握方向,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
——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党内生活制度,继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发挥党组织在院系和附属医院中的政治核心作用;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建立校、院系两级党内、校内情况通报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对教职员工党员的教育作用,加强党员学习培训,坚持党课制度,办好各级各类党校,推进“学生党员成长计划”。
——结合两级管理改革,配强、配好院系和医院的党政班子;加大对青年干部的教育、培养和选拔力度,充分利用党校平台,开展干部培训,改进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启动新一轮干部轮岗、挂职锻炼计划,积极主动、有计划地向社会输送干部;继续推进“人才工程预备队”工作,有计划地加强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和学生骨干的培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措施,坚持和完善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制度,加强对基层工作的分类指导。
——全面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辅导员队伍建设这两个关键环节,以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为中心,推进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实青年教师必须担任辅导员或导师两年的规定;切实发挥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德育工作首要负责人作用;继续探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完善大学生创业资助体系,落实经济困难学生“双助”计划,成立全校性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促进校园民主,建设和谐校园。严格依法治校,推进校、院(系)两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和校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校务、学术、学位委员会等组织以及专家教授的作用,加强工会、共青团和妇委会等群众团体的各级组织建设,畅通学生参与民主办学的渠道;做好统战工作,加强党外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做好宗教、侨务及对台工作;巩固百年校庆的文化建设成果,加强多校区校园文化的整体性建设,切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大力繁荣学生社团,活跃校园文化,维护学校良好形象;全方位关心青年教师,做好离退休工作,帮助有困难群众,落实稳定和安全工作责任制,增强应急情况处理能力,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11.团结务实,鼓励创新,营造建设一流大学的文化氛围 继承和弘扬百年复旦的精神传统,结合自主创新、争创一流的时代任务和要求,倡导团结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培育学校特有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格,铸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复旦之魂。
——利用校史资源和多种有效方式,继续对广大师生开展系统的爱国荣校教育,使“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复旦人的鲜明气质和坚定信念。
——继续推进人事管理、科研评价与奖励制度改革,优化学术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加强对科学精神和创新成果的宣传,增加并进一步组织好各学科及跨学科的学术论坛和学术沙龙,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敢于冒尖、甘于寂寞的创新文化氛围。
——完善教学评估机制,鼓励教师改善教学方式,增加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堂环境;支持并引导学生继续积极参与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办好学术类学生社团,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氛围,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加强平台(基地)建设和教学科研活动中的团队合作,在成果评价和资源配置上处理好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合作者(包括学生)的关系,努力建设各学科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团结合作、协力攻关的团队文化。
——树立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加大对学术腐败行为的惩戒力度,克服浮躁心态,集中精力,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推进每一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