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大米加工产业研究报告
我国大米加工产业研究报告
一、我国稻谷的生产简况
(一)我国水稻种植的区域分布
稻米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上约12亿人口的主要食粮。人类的食物热量有23%来自稻米。亚洲是世界上水稻主要生产区,稻谷产量占世界稻谷产量的90%。中国、南亚和东南亚是亚洲水稻三个主要产区,中国稻谷的产量占亚洲的38%,南亚占29%,东南亚占25%,其他地区占8%。中国是世界上100多个水稻生产国中的“稻米王国”,稻谷年产量占世界稻谷年总产量的34%左右,居世界首位。
我国目前水稻种植分布区域以南方为主,水稻生产越来越向优势区域集中。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黑龙江水稻产区集中。当前,我国南方稻区约占我国水稻播种面积94%,其中长江流域水稻播种面积已占全国的65.7%,北方水稻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的6%,以2005年为例,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较大的省份有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江苏、湖北、黑龙江、浙江、福建、云南等12个省区(见图1),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
图1(二)我国稻谷的生产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稻米的生产和流通得到了很大发展,稻谷总产量由建国初期的486.45亿公斤提高到2007年的1858.8亿公斤,全国稻谷播种面积为2923万公顷。尽管其中2003年的稻谷产量降至1606.6亿公斤,为1985年以来的最低点,但2004年由于市场价格上涨、政府对农户实行减税和首次对粮农进行补贴等激励措施,使稻谷产量又出现了恢复性增长。2007年稻谷种植面积43460万亩,产量达1851亿公斤,比2006年增长15%。2005年以来稻谷产量逐步恢复性增长,2009年稻谷总产增至19500万吨左右,同比增加310万吨,增幅1.6%,接近1997年的历史高点(见图2),实现了连续六年增产。从需求情况看,近年来,国内大米市场需求总量平稳,每年需求量在18500万吨左右。预计2008年稻谷总消费约为18168万吨,稻谷结余量约为1192万吨;2009年国内稻谷消费量18375万吨,稻谷结余量预计为1125万吨。另据中华粮网统计,截至2010年2月末,全国各类粮食企业稻谷库存同比增加156万吨左右,2009/2010年度国内稻谷期末库存约为6567万吨,库存消费比进一步升至35%左右,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17—18%粮食安全系数。总体上看,国内稻米供求平衡有余,供应仍相对宽松,因此市场上粮价将相对稳定,涨幅不大。
图2
二、我国大米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
大米加工业以丰富的稻谷资源为原料,是我国粮油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大米加工业是一个永恒的产业,一方面,科技的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对米制品需求层次的多元化和追求营养健康主食品产业化成为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连续产能产量稳定增长,大米加工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品结构基本合理
2008年度年处理稻谷能力共计16046.5万吨,比上年增加1381万吨,同比增长9.4%。由图3可知,2008年大米产量4783万吨,比上年增加401.5万吨,同比增长9.1%,实际处理稻谷7421.7万吨。
图3 2008年度大米产量分国标等级来看,以标准一等米和特等米为主,产量分别为2944.6万吨和1465.7万吨,分别占大米产量的61.6%和30.6%;标准二等米产量266.0万吨,占总产量的5.6% ;糙米47.7万吨,占总产量的1.0%;其他59.0万吨,占总产量的1.2%。(二)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产能和产量所占比重大
从2008年度大米加工业统计数据按企业经济类型分(见下图4),民营企业产能和产量分别为13632.0万吨、4079.1万吨,所占比例分别为85.0%和85.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能和产量分别为2247.6万吨、629.9万吨,占14.0%、13.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能和产量分别为167.0万吨、73.7万吨,仅占1.0%、1.5%。按设计生产能力分,日设计生产能力在50~200吨的大米加工企业产量为2367.0万吨,占大米产量的49.5%。出现此种原因主要是民营企业投资风险小、资本少,经营灵活、管理和运营成本低,且对市场反应灵敏,一般采取低廉销售策略占领市场。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设备先进、质量稳定,但缺乏灵活经营机制,经营成本大、产品价格高,在缺乏大宗产品销售订单的情况下,面对中小企业竞争较被动。
图4(三)大米加工业产业布局向主产区集中
由下图5和图6可以看出,我国大米加工业产能和产量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黑龙江、江西和湖北3省产能位列前3位,分别为2388.0万吨、2324.8万吨和2123.0万吨,分别占总产能的14.9%、14.5%和13.2%。湖北、黑龙江、江西大米产量居前3位,分别为673.9万吨、598.6万吨、588.9万吨,分别占总产量的14.1%、12.5%和12.3%。
图5
图6(四)大米加工业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趋势明显
2008年与2007年统计数据相比,大米加工业企业数量减少了387个,降幅达5.1%。但企业的产品产量、工业总产值均大幅增加,产品增加量为401.2万吨,同比增幅9.2%;工业总产值增加量为255亿元,同比增幅为20.3%。2008年度统计的日处理稻谷400吨以上的大米生产企业115个,比2007年度增加了34个,增长42.0%,数据说明粮油加工企业规模化经营效果明。
全国实际年产量10万吨以上大米企业40个,比上年增加7个,总产量达941.5万吨,占大米企业总产量的19.7% 大米企业产量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江西省粮油集团有限公司100.7万吨、湖北福娃集团有限公司70.7万吨和湖北国宝桥米集团53.5万吨。部分省份通过建没粮食产业同(如黑龙江),推进粮食产业化,鼓励企业发展优质粮油订单模式,促进加工转化,形成了一批大型粮油加工企业群。如安徽省庆发集团、新锦丰集团和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等大型加工企业,湖北省福娃集团、国宝桥米集团、湖北禾丰米业公司、湖北梅园米业集团等大型粮油加工企业集团。
三、我国大米加工产业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产能过剩仍然突出
2009年我国现有年处理稻谷能力共计19423.7万吨,较2008年增加3377.2万吨,增幅21%,加工能力增速较快;大米产量5723.8万吨,较上年增长940.8万吨,增幅19.7%;实际处理稻谷8630万吨。大米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仅为44.4%,比小麦、食用植物油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低,与国际市场上超过70%的大米加工业产能利用率相比,更处于较低水平。以下是我国部分省市的大米加工利用率情况:
图7
(二)大米行业利润微薄,竞争激烈
大米加工的技术及资金门槛不高,因此就有大量的生产厂家存在。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9年底,国内注册大米生产厂家在7000家以上,加上未注册厂家,总数在10000家以上,几乎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大米生产厂家存在。为了生存,这些厂家不得不尽量压低市场价格,排挤竞争对手,以价格战策略,争夺市场份额,占领市场。其次政府加强了对粮食的干预。扩大了各地区的储备粮规模,在宏观上控制大米的涨幅价格,使大米的经营利润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三)企业多而小且分散的局面仍未改变
目前,大米加工业以中小型为主,分散及重复建设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从2009年统计数据来看,日设计生产能力100吨以下的企业5011个,占总数的65%(见图8)区域布局还存在优质产能、精深加工产能不足的状况,形成“厂多稻少”的局面,加工设备利用率不足30%,开工率不高,产能大量浪费。
图8(四)加工产业链条较短,资源利用率较低
大米加工企业总体上以初级加工为主,以半成品居多。制成品少,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比例偏低。由于稻谷加工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普遍较差,大量的副产物包括米糠、稻壳等没有综合利用实现有效增值。技术含量较高的主食工业化刚刚起步,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城镇化所带来的消费需求。其相关技术研究、装备自动化、生产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多受忽视,对适合中国饮食习惯的传统米制主食工业化发展进程形成较大制约。(五)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较弱
粮食加工业科技投入少,研发力量分散薄弱,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国内大多数大米加工企业利润薄、效益较差。2008年大米加工企业科技投入1.27亿元,占销售收入比例为0.08%,大大低于发达国家2%~3%的一般水平。科技投入的不足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2008年73l1个大米加工企业获得专利数仅183项,平均每100个企业仅拥有2.5项专利,严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储备。
四、我国大米加工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大米加工业发展面临良好的环境和有利因素
1.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消费结构将继续升级
消费结构升级为大米加工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2010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达到39.76%,接近40%的水平。国内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升级将对大米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单纯地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转变为更加注重大米的品质、营养成分等,这将为大米加工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2.科技进步为大米加工业提供新技术和新装备
近几年科技领域新技术、新装备层出不穷,必将会推动粮油加工技术的创新。国家将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这有利于大米加工业更好地引进围内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 企业也将不断增加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到大米加工产品开发,产业链条将不断延伸,深加工产品更加丰富,粮油的附加值不断提高。
3.行业整合趋势明显,许多实力雄厚企业进军粮油行业,向全产业链模式发展
面对外资粮油企业占据我国食用油市场大多数份额,作为我国最大的粮油生产商的中粮开始新一轮抢夺市场的步伐。2009年4月28日,中粮集团总投资40亿元的天津粮油综合基地奠基仪式在天津临港工业区举行。中粮此举是为了进一步抢占北方市场,其次是打造粮油食品全产业链,提高自己在食用油行业的地位。
就在中粮集团抛出40亿元落户天津建设粮油综合基地,向占据食用油半壁江山的益海嘉里发出挑战时,后者已悄然低调将“金龙鱼”、“香满园”品牌大米投入市场,意欲推动粮食加工业的整合。在中粮向上游延伸的同时,外资粮商也开始在中国粮食产业上游悄然布局。ADM、嘉吉等外资粮商已经将触角伸向中国山东、河南等产粮大省的基层粮库;新加坡的丰益国际,不仅在黑龙江建立了大米加工厂,甚至在当地尝试订单农业。
在粮油领域,国家目前在投资上有所控制,提出不让外资控股,但中国的粮食产业还很落后,要推动粮食加工业提升,实现规模化经营,粮食加工水平的提高需要大企业进入。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通过外资,或者间接合资形式控股我国粮油市场,行业整合趋势明显。
全产业链食品企业是指以消费者为导向,种植—收储—加工—贸易—品牌—分销一体化产业链,构建“从田间到餐桌”整体格局,打造出“内贸外销并举”局面的重要举措。(二)未来大米加工业发展方向
1.提升大米加工产业的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具有特色的粮食加工产业园区和集群
具有特色的粮食加工产业园区和集群对于提高大米加工产业的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促进稻谷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有一定促进作用。在主产区建设粮食加工产业园区,对于改变稻谷加工业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提高稻谷加工业技术和装备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引导主产区建设一批年加工稻谷20万吨的稻谷加工产业园区,改变稻谷加工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提高稻谷加T业技术、副产品综合利用率和装备水平。
2.发展传统米制品主食工业化
优质米、专用米、营养强化米等营养健康产品以及大米蒸煮食品、方便食品和膨化休闲食品等专用大米及各种工业化米制品的生产。将是未来大米加工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如北大荒米业和绿都集团已经开始投资建设方便米饭等主食品工业化项目。米制品传统主食工业化需要解决以下主要问题:①研发突破国人米饭消费习惯问题;②米制品、淀粉食品淀粉同生影响口感等问题(如米线、米粉口3技术上突破米制主食品回生控制技术、原料技术指标的确定和优化以及感);○米制品主食工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等一系列问题。
3.发展优质产能,着力推动粮食加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大米加工业规模化和集约化
培养一批技术创新能力、现代管理能力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实现“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培育和组建一批资本结构多元化、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服务宏观调控的粮油工业龙头企业或集团企业。
4.节能减排,减少大米加工电耗,提高稻谷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率 目前,国内大米加工业能耗与国外水平相当。但国内部分大米加工业过分追求大米表面光亮度,过度抛光,导致设备投资、装机容量和电耗增加,这种做法不可取,不利于节能减排,不利于降低大米加工业电耗。国内稻谷加工业降低电耗还有很大空间。国家应鼓励稻谷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利用碎米生产淀粉糖、大米淀粉和大米蛋白,利用米糠生产米糠油和米糠功能食品,稻壳生物质能源和生产建筑材料部是未来大米加工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稻米及其副产品深加工主要产品分类如下:
图9 5.完善粮食加工业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 加快大米加工产品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制订修订工作;开展从稻谷原料到产品的质量安全指标、快速检测仪器和方法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完善粮食加工业食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立食品安全保障机制,推进加工企业HACCP、IS020002、ISO14000和GMP等质量管理认证工作;继续推进并加快“放心粮油工程建没”,实施“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示范试点工程”。
第二篇:大米委托加工协议
委托加工协议
甲方:哈尔滨海洋奇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委托方)乙方:五常市安家镇鼎丰米业(受委托方)
兹有甲方因业务需要,委托乙方加工优质大米,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加工物:大米。
第二条:合同期限:自签订之日起至
第三条:加工物的技术标准、质量要求按照GB/T19266标准要求。第四条:加工物包装物设计、印制由甲方负责,并有甲方提供给乙方。第五条:成品包装物使用乙方的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第六条:甲方负责产品的运输、销售及相应的售后服务。
第七条:乙方负责产品的加工、产品的出厂检验及出厂前的质量控制、储存管理。
第八条:甲方付给乙方加工费为,此项费用每下个月月初统一结算,本产品规格分别为。
第九条:加工物(五常大米)原料采购由乙方负责,原料必须是五常境内种植的优质水稻。
第十条:加工物(成品)交付时间、方式由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再行制定。
第十一条:加工物(成品)交付时需双方在交付现场签字确认。第十二条:加工物(成品)出厂后由于运输、保管不当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乙方不负责任。
第十三条:甲方未及时向乙方支付货款,乙方有权留置加工物。第十四条:因甲方未及时向乙方支付货款给乙方造成的损失,应向乙方做出货款总额的20%的赔偿。
第十五条:因乙方未及时向甲方提供加工物(成品),给甲方造成损失,应向甲方做出加工物(成品)价值总额20%的赔偿。第十六条:加工数量:
第十七条:加工地点:哈尔滨市五常市安家镇安家村玉生屯。第十八条:本协议需双方法人签字、加盖公章后方可生效。第十九条:本协议一式五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第二十条:其他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哈尔滨海洋奇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法人签字:
乙方:五常市安家镇鼎丰米业 法人签字:
****年**月**日
第三篇:大米委托加工协议
食品委托加工合同
委托方(甲方): 营业执照注册号: 地址: 被委托方(乙方): 营业执照注册号: 地址: 甲乙双方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平等互利,经双方公平、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委托乙方加工生产大米,该产品的生产主料(水稻)由甲方提供,产品包装由甲方提供,产品使用乙方生产许可证。在生产过程中甲方有权派人进住乙方工厂进行技术监督,乙方需严格按照甲方的要求进行生产。
二、甲方需提前15天给乙方下达生产通知单,生产通知单需提供生产产量、规格、包装方式、交货时间及生产要求等具体内容。
三、本合同期限为五年,从 2015 年1月1日至
2020年1月1日止。
四、交货及付款方式
1、加工费:乙方以每吨米80元计算。
2、乙方将货物送至甲方指定托运部,所产生的托运费由甲方承担,若甲方派车到乙方工厂提货,由乙方负责安排工人装车。
3、甲方按月结算货款给乙方,在每月最后一天对帐,于次月10号以前一次性付清所有货款。
五、乙方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和包装物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若产品的安全、质量出现问题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若产品质量不合格,甲方可要求乙方退换货,如包装出现漏气现象导致产品质量发生改变等。
六、如产品有质量问题,经有关部门检测,确定是产品本身问题,乙方承担责任。但由于运输过程或由于甲方销售、储存不当,而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由甲方承担责任,但乙方可以退换货。
七、乙方应提供此产品相对应批次合格的检验报告,若工商局、质检局抽检此产品不合格由乙方承担责任;在甲方所在地送检的样品检验费由甲方支付,若产品不合格所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承担一切责任。
八、甲方委托乙方生产的产品,乙方不得将该产品投放市场,销售权归甲方所有。
九、在生产过程中,若发生安全事故及财产损失,由乙方负全部责任,与甲方无关。
十、本合同从签订之日起,双方均不得违约,若有一方违约,违约方应承担对方的一切经济损失和承担违约责任;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应向本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十一、本合同一式参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
乙方(签字盖章):
****年**月**日
第四篇:大米加工项目建议书
大米加工项目建议书
一、业主单位基本情况
四川***米业有限公司位***县**镇街道,是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63.6万元,现有日产大米120吨、50吨的加工生产线各一条,年加工生产大米6万余吨。2007年3月,经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批准,被省粮食局、省农业发展银行列为信贷重点支持的粮油产业化企业。
公司生产的“**”牌系列大米米采用国内一流的封闭式流水生产线,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经过多道除杂、多机轻碾、水法抛光、真空罐装等先进工艺精加工而成,具有米色及粥色微绿,尤如翡翠、米粒整齐饱满、晶莹润泽、饭粒柔韧软滑、光亮爽口的特性,是四川省首家通过“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市第一个“绿色食品”大米品牌。该产品畅销省内大中城市及重庆、陕西、甘肃、山西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并先后荣获“97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银奖”、“98四川用户满意产品”、“98四川省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银奖”、“2002四川·中国西部农业产品博览会名优农产品”等称号。二、项目建设背景
今年,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被国务院列为全国51个地震重灾县之一。公司损失沉重,特别是大米生产厂房已成为危房,震后虽然经过全力维修,但两条大米生产线均已无法恢复到地震前的加工水平,既不能充分满足市场需要,又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为全力抓好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灾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稻谷资源,现以在***片区建立数字有机富硒大米原料基地5000余亩。大力推进***米向数字有机富硒大米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区域特点及公司总体发展思路,急需恢复重建大米加工厂。三、项目先进性及产业化前景
本项目实施后,能有效推动优质有机水稻的示范种植、促进产业化进程和精深加工上求突破,力求进一步将核心知识产权——“**”大米做大做强,形成绿色、营养型配套的国标和地方标准,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生产标准进行规范化运作,力争申报“有机富硒大米”,在全省、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同时,通过发挥品牌优势,辐射、带动全市农户改良种植品种、调优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稻,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使农户平均每亩可增收240余元,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四、开发有机富硒大米必要性
1、硒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其作用与维生素e相似,但效力更大,可调节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影响某些重要酶的代谢及活性,调节维生素a、c、e、k在体内的吸收及消耗,参与辅酶a、q的合成,提高肌体的免疫力,抗衰老。
2、硒对一些致癌物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能抑制化学致癌物、分解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四乙铅基等,还能将长期积存在人体中的有害金属离子如铅、汞、砷、镍等排出体外,具有天然的解毒、排毒作用。
3、可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预防心血管病。在我国以心肌损害为特征的克山病,发现缺硒是一个重要因素。
4、保护视觉器官。硒是机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重要成分之一,而这种物质能消除人体内包括眼睛的过氧化物和自由基,使眼睛免受损害。若人眼长期缺乏硒的摄入,就会发生视力下降和许多眼疾如白内障、视网膜病、夜盲症等。
人体中硒的摄取,主要依靠食物含的硒。资料表明,我国约有2/3的地区属于国际上公认的缺硒地区,其中近1/3为严重缺硒地区,全国有70%的人口在缺硒地区生活。有关专家呼吁,尽快开发富硒食品,要像重视补碘一样,重视贫硒地区的补硒工作。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富硒食品种类却很少。开发利用硒资源,正是抓住人们对富硒保健食品迫切需求的商机,加强富硒食物的生产,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四、有机富硒大米质量标准
根据国家优质米等级质量标准(gb1354-1986),从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食味品质等方面对富硒大米的品质作了定性或定量的规定,要求所有质量指标均达国优三级以上,严格按照有机富硒水稻生产技术规程,硒含量达0.1-0.18ug/g,比普通大米提高一倍于国家食品卫生限量标准0.3ug/g(gb13105-91)。五、建设性质
灾后恢复重建六、建设地点
***县**镇(原大米加工厂原址)七、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占地面积 2500平方米,重建生产车间:2800㎡;原料库房:2500㎡(容量800吨);成品粮库房:1500㎡(容量500吨);购置日本佐竹全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两条。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日产大米150吨。年加工翡翠系列米6万吨。1、生产工艺流程:稻谷——初清——去石——砻谷——谷糙分离——碾米(四级)——
白米分级——抛光——二次白米分级——色选——磁选——计量分装。
2、工艺特点
(1)本工艺以加工籼米为主,可以兼顾加工粳米的生产线。设备选用先进实用,满足用户主要加工仓储轮换稻谷的要求;(2)设备布置合理美观,便于操作维护。(3)物流流动顺畅,满足haccp标准的物流流动的要求。(4)电气满足设备操作要求,设有现场和集中操作2种控制方式,不设电脑plc控制方式。八、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5500万元,其中公司自筹1100万元,银行贷款1140万元,申请解决5.12灾后恢复重建资金3260万元。九、效益分析
(一)评价依据与基本资料
1、该项目投资总额5500万元。
2、建设期240天。
3、投产后增加流动资金32600万元,按7.47%结付利息.4、该项目建成后,年原料加工设计能力(稻谷)7万吨,根据目前情况,从2010年投产,实际按年加工原料6万吨计算,可产成品4.4万吨,按90%销售率计算,综合销售平均价按3100元/吨,销售收入为9440万元。2011年起可逐步增加生产销售能力,年加工原料6万吨,销售收入按5%递增,预计实现销售收入9812万元。
(二)盈利成本估测
盈利成本测算表 单位:万元年 份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销售收入9440981298129812产品销售成本5759582958295829固定资产折旧54545454修理费用74747474水、电、燃料308347347347生产人员工资86108108108销售费用74787878销售税金及附加484508508508产品销售利润601814814814管理费用149156156156财务费用80267267267其中:(1)项目贷款利息80808080(2)流动资金187187187利润总额372391391391所得税123129129129净利润249262262262十、施工进度和工期安排1、2008年7月上旬组建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开展编制规划,申报项目等前期工作,审批设计。
2、2008年11月工程投标及施工进场前期准备。
3、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中旬完成受损厂房建设。
4、2009年6月下旬至2009年8月上旬安装调试机器设备,并投入营运。
第五篇:大米产品委托加工协议范本
产品委托加工协议
甲方: 乙方: 第一条:总则
1、双方本着友好合作、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特订立本协议。
2、甲方以本协议为基准,把协议规定的 大米 系列产品委托给乙方生产,乙方接受此委托,并保证将合格产品提供给甲方。第二条:本协议应用范围
1、本协议适用于根据此协议由双方缔结的、以书面形式确认的,所有具体的委托加工的 大米 系列产品。
2、所有委托加工的 大米 系列产品,如有不明确、不详尽之处,将按此协议相关条款执行。第三条:项目约定
1、甲方委托乙方加工生产之产品为 大米 系列产品,乙方保证按甲乙双方确定的委托加工要求进行生产.2、甲方负责提供委托加工成品的品质检验标准和验收方法,经乙方确认后作为产品的唯一验收标准。
3、乙方保证不向任何第三方公开或透露甲方产品与乙方的关联,保护甲方产品的独立性,且不得将产品任何相关资料透露或转予第三方,亦不可授权第三方代为加工。
4、包装印刷样式由甲方负责提供,由乙方制作。第四条:包装、运输及交货要求
一、因甲方产品的特殊性,专用包装材料由甲方提供,通用周转包装材料,由乙方提供。乙方最终产品的包装形式,要符合甲方的要求。
二、甲方提供的原材料由乙方来车送至乙方所在地,成品或者待检品由已方送到甲方公司。
三、乙方为接送原材料及成品而提供的免费送货,需办理产品运输保险,否则应赔偿由此带来的所有损失。第五条:付款方式
一、甲、乙双方的交易价格,一律以双方签字确定的《产品报价单》、《订购单》为准。
二、付款方式:订货甲方先付乙方总订货款的30%作为预付款,乙方将产品完成并送货给甲方验收合格后
一次性付清余款。第六条:违约责任
一、以上条款甲、乙双方必须遵守,凡违约者,按照本协议或定购单约定条款处罚,未尽之处,双方另行协议处罚。
二、违约之处罚原则:违约者无条件赔偿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直接及关联损失。第七条:不可抗力因素之条款
一、因不可抗力因素:自然灾害、战争、国家政策,以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而造成的违约,双方均不予以追究,相应损失各方自负。第八条:仲裁原则
协议在执行期间,如发生争议,双方另行协商解决,协商未成,可由告诉方提请所在地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
第九条:协议有效期
一、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本协议有效期为三年,若期间任何一方经判定有违约行为,另一方有权终止本合同,并保留法律追述权。第十条:其他
一、本协议如有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在意见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修改。
二、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代表人: 代表人: 电话: 电话: 日期: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