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时间:2019-05-12 20:0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水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水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第一篇:我国水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我国水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风险评估研

究进展

摘要:本文围绕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及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发展现实问题,从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规章制度、强化科学技术研究、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设立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财政专项等方面提出了当前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政策建议。关键词:水产品加工发展风险评估

水产品是指水生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动、植物性原料。按照生物学的分类方法,可分为鱼类、甲壳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腔肠动物、爬行类、藻类植物七大类。我国水产品来源于海洋业和内陆水域两个地方。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品大国,水产品总量占世界水产品总量的三分之一。我国水产品种类繁多,其中鱼类达到3000多种,虾类有300多种,蟹类600多种,贝类700多种,此外还包括腔肠动物、棘皮动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中的一些水生种类。丰富的渔业资源为我国的水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加工原料,为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下面我将就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在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做几点论述。

一.我国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纵观近几年的发展现状,中国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和水产品加工产量一直在逐年增长,从1998年起,加工原料已经连续3年突破一千万顿,水产品加工所占的比例基本上保持在2.9%--3.0%之间。虽然我国水产品养殖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产品出口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水产品加工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水产加工企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政府部门对水产加工业十分重视,分别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加上外资企业的积极介入,这些地区水产加工企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水产加工业的主力军,加工品总量占全国的90%以上,沿海水产品加工相对于内陆地区技术来说比较先进、产品种类多、深加工产品质量高。近年来,山东、浙江、福建、广东、辽宁、江苏、海南等省份的水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水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92.8%,从企业投资情况看,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投资也主要集中在浙江、山东、福建、广东、辽宁等几个沿海省份。

内陆水产品加工原料主要是淡水产品,开发的产品主要是传统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较少;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低;企业以个体私营为主,龙头企业少、质量参差不齐;产品主要在国内销售,出口产品少。

水产品加工能力薄弱。目前我国水产品加工产量仅为水产品总量的34.8%。日本、加拿大、美国和秘鲁等国家的水产品加工产量达60%~90%。据统计,世界水产品产量的61%(8 600 万t)用于多种类型的加工,59%(5 100 万t)的加工产品是用于供人类直接消费的冷冻、盐渍和罐装产品,剩余的为非食用目的。中国超过77%(3 700 万t)的水产品为人类直接消费,其中大部分为新鲜类型,其余的被用来生产鱼粉和其他产品,或直接作为水产养殖饵料。

水产品加工品比例与总产量不相称,严重影响了我国渔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装备有50%还处于20 世纪80 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40%左右处于20 世纪90 年代水平,只有不到10%装备达到目前世界先进水平。随着技术的进步,对水产品进行冷冻仅仅是一种保存方式,根本不能称作“加工”,这样计算的话,我国水产品的加工率就更低。在国际市场上,我国水产品几乎只能作为原料和半成品出口,不仅售价低,而且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力,与渔业大国的地位不相称。

水产品加工存在质量安全隐患。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人们关注肉类产品的同时,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产生了质疑,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目前水产品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抗生素、激素、药物、重金属等的残留问题以及微生物、甲醛等指标的超标现象。

水产品的质量问题已成为水产品上市和出口的最大障碍。在国内市场上,有些私营企业设备简陋,卫生条件差,工艺条件不严格,产品不进行必要的检验即流入市场;有的为获取不正当利益而不顾原料品质好坏或在加工过程中掺假使杂,人为造成水产品的二次污染;在流通环节,一些不法商贩滥用添加剂甚至违禁药物和化学制剂对水产品进行保鲜处理,由于没有统一的技术质量标准,又无

统一的货源渠道,导致质量参差不齐,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在国际市场上,一些出口水产品加工企业虽然已通过ISO 质量认证及HACCP 认证,但是许多企业仍不严格按照HACCP 生产,执行情况不尽人意。目前具备较高认证水平的企业还不多,其中同时获得美国FDA认证和欧盟认证的企业则少之又少。

针对上述问题,业内人士对我国未来水产品加工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以下建议:大力推广新型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加强产学研结合力度,同时,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不断提升水产品的经营水平,保障加工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保证食品安全的一种新的模式,同时也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其根本目标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促进公平的食品贸易。1994年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上形成的SPS协定(实施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定)中,要求各国政府采取的卫生措施必须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以避免隐藏的贸易保护措施。并要求所采取的卫生措施必须是非歧视性的,必须建立在充分的科学证据之上,依据有关的国际标准进行。从WTO的协议可以看出,WTO将“RISK(风险)”作为评价各国卫生措施和控制体系等效性的基础而非“HAZARD”或“HACCP”。风险是一个统计数值,指的是对特定危害发生的可能性。援引FAO官员Hector M.Lupin的话:“可能在未来几年内HACCP的最主要的发展是与风险评估相结合。因此,对特定产品的特定危害的风险水平的改变加以评估,可能是对HACCP体系有效性的最直接的验证。”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是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突破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重要手段,对科学指导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农业教学推广单位等多个技术机构,以及 300 多个部级质检中心作为技术支撑,初步建立了一支风险监测与评估专家队伍,基本形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格局。为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健全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农业部印发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章程》,规定了风险评估工作程序及委员若干相关要求等。另外,充分依托和利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先后组织一系列可行性调研活动和召开专家研讨会,并编制相关重大规划和报告,为专家委员

会分委员会、应急工作小组的成立及探索其有效工作机制等若干问题进行酝酿和谋划。

(二)搭建了风险预警信息平台为有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在充分利用农业部多年积累的例行监测和普查数据资源基础上建立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信息平台”。平台主体包括数据采集与标准化系统、监测分析系统、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等。目前该平台已全面完成硬件设备采购、机房改造和试运行工作,同时实现了数据上传汇总和智能标准化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数据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功能,为农业部门例行监测和普查数据汇总,风险初步排序和摸底排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三)不断加大风险监测力度为全面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科学评估农

国际水产品贸易市场的竞争,促进了水产品生产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水产品标准、检验和质量控制的国际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一直致力于制定食品卫生规范、标准,以促进国际间食品贸易的发展,CAC现已制定有食品卫生通则(CAC/RCP1985)等卫生操作规范和水产品标准等有关水产方面的标准28项,其中包括鲜鱼、冻鱼、咸鱼、熏鱼、鱼罐头、贝类、蟹类、龙虾、低酸罐头食品等水产食品生产的加工操作规范和产品标准。对水产品安全卫生的认识与标准日趋统一,以HACCP为基础的质量管理规范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推行,发达国家的水产品质量控制与进口的法规对发展中国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种趋势使水产品质量的管理得到加强,但也伴随产生制造诸多技术贸易壁垒的问题,由于主要水产品进口国都是发达国家,它们以科技和管理的优势较早的按WTO规则制定相应水产品安全管理法规,使发展中国家在水产品出口中备受制约。

鱼类和贝类等水产品由于富含高品质蛋白和其他必需营养素而成为人类健康膳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许多海鱼中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ω-3脂肪酸已经被证实对人类心脏有保护作用,并且对孩童的健康成长发育有益[1]。然而,由于工业污染造成的汞及其化合物在水生生物中的富集给食用水产品带来了由汞和甲基汞引起的健康隐患。因此,水产品中的汞与甲基汞的含量被列入了水产品的风险评估的内容[2]。1水产品中汞及甲基汞的来源汞是土壤成分中的矿物元素之一,污染水体中的汞主要来自工业排放的废水以及汞矿床的扩散等,环境中的无机汞随工业污染也会释放到大气中,后被降雨带入溪流和海洋,据有关研究,北欧、北美内陆偏远地区无明显工业污染源的湖泊中鱼体内的汞浓度的升高就来源于大气

汞的沉降[7]。水体中的无机汞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成为容易被生物利用的甲基汞,鱼体内75%~95%的汞都是以甲基汞的形式存在,处于食物链高端的鱼体内含汞的浓度可比其生活环境中的汞浓度高100万倍[3~7] 对水产品进行风险评估可以预测水产品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我们的水产加工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为我国的水产品出口提供了有利的方向,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农业部渔业局.2005 中国渔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耿献辉.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发生原因解析[J].中国渔业经济

励建荣.论中国传统食品的工业和现代化[J].食品工业科技

冷向军.水产饲料污染的危害与防治.广东饲料

杨洁彬等编.食品安全性.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刘宁,沈明浩等.食品毒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二篇:甘薯加工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甘薯加工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雷文华,廖菊英,梁天明,何胜生

(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龙岩 364000)

摘要:介绍了甘薯全粉的加工前景,并对甘薯全粉的生产工艺和应用作了综述。关键词:甘薯全粉;加工工艺;综合应用

LeiWenhua, LiaoJuying, Liang Tianming, He Shengshe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Long yan City in Fujian Province , Longyan 364000 , China)

Abstract:The proocessing prospect of sweet potato powders were introduced;produc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owder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sweet potato powder;proocessing technology; utilization

甘薯是一种适应性强易栽培、高产稳产、营养丰富的农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家,在中国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居第四位。由于鲜甘薯水分含量高,不便运输,长时间贮藏保鲜困难较大,且贮藏过程中养分消耗较大,病害损失严重。因此,研制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甘薯全粉深加工工艺,使其贮藏方便,并延长贮藏时间,且这种甘薯全粉能广泛用来做馒头、花卷、面包、糕点、馅料等的配料。甘薯全粉的开发,是生产甘薯系列加工产品的新途径,对甘薯增值、减少环境污染及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意义。

1甘薯全粉加工前景

1.1甘薯全粉的概念

甘薯全粉是甘薯脱水制品中的一种。以新鲜甘薯为原料,经挑选清洗、去皮、切片、护色、热烫、冷却、烘干、粉碎等工艺过程而得的细颗粒状、或粉末状产品统称为甘薯全粉。甘薯全粉不是甘薯淀粉,主要区别在于甘薯全粉是新鲜甘薯的脱水制品,它保持了甘薯果肉的色泽、风味,包含了新鲜甘薯中除薯皮以外的全部干物质,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由于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甘薯细胞颗粒的完好性,复水后的甘薯全粉呈新鲜甘薯蒸熟后捣成的泥状,并具有新鲜甘薯的营养、风味和口感。而甘薯淀粉仅是甘薯中的淀粉,其它营养元素含量极低或不含,因此甘薯淀粉不具有甘薯所特有的营养、风味和口感。甘薯淀粉对甘薯的利用率不到20%,在淀粉提取过程中,蛋白质、矿物质、作者简介 雷文华(1972-),女,福建人,农经师,研究方向:甘薯育种及加工研究

粘蛋白、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全部损失掉了,而甘薯全粉基本上保留甘薯的全部营养,食用方便,易于消化吸收。

1.2甘薯全粉开发的必要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家,栽培面积近6.67×10hm,占世界的65.4%,总产近

1.2亿t,占世界的85.9%。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愈显不足,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我国面临着粮食需求的压力巨大,粮食供求将处于紧平衡状态。甘薯投入少,产出多,单位面积可食用的干物质居各种作物之首;甘薯抗灾力强、耐旱、耐瘠薄,丘陵山区也能种植,在作物较难生长的地方,甘薯也能获得较好的收成;甘薯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属“准完全食品”。随着人们对甘薯认识的提高,甘薯在我国食物结构中将会占有更大的份额。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甘薯在保障国家粮食

安全和能源安全的作用日益凸显。甘薯不仅有种植面积大、增产潜力大的优势而且转化利用效率高。许多专家认为:甘薯是21世纪最理想的食物之一,同时甘薯也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原料之一。

目前我国甘薯加工产品主要是薯脯产品及淀粉产品,工艺老化,产品单一,已不能适应

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而且,我市甘薯加工企业还存在由于鲜薯保质期短而导致加工时间短(4个月)致使生产高成本以及家庭手工作坊状态、加工设备简陋、自动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低、产品质量的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已严重地影响了加工企业的发展和农民种植甘薯的积极性。特别是在中国广大的甘薯产区规模最大、最容易形成甘薯加工产业化的加工方式是利用鲜甘薯提取淀粉,或是以淀粉(甘薯)为原料生产各种食品。但目前甘薯加工提取淀粉过程中,薯渣含量高达lO%一14%。多年来,这些薯渣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除部分薯渣作饲料外,大部分作废料弃掉,资源浪费极大,造成主产品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困扰着加工企业的发展,同时又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随着“甘薯热”的不断升温及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理性化认识,甘薯全粉的开发势在必行。

1.3甘薯全粉开发优势

由于新鲜甘薯储藏期短,大部分品种储藏十几天后就开始腐烂,而甘薯全粉在常温下能

安全储藏18个月。由于甘薯全粉具有新鲜甘薯的营养、风味和口感,以及良好的复水还原和再加工性能,因此大规模采用甘薯全粉的形式来保存甘薯,可为食品加工业提供原料,有效地回避甘薯原料供应的季节性对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避免因储存甘薯时产生的霉变、腐烂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采用甘薯全粉为原料生产甘薯食品,就像采用大米、面粉、7

2油脂等原料生产其它食品一样,完全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安排原料的采购和贮存,为企业生产提供更灵活的空间。甘薯加工成全粉,用水少,无废料,其产品用途广,不仅延长了甘薯的利用期,而且增加了甘薯的附加值。在甘薯全粉生产过程中产生很少量的薯皮,这部分薯皮可作为家畜的饲料,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排放的废水中仅含有少量的沙尘、淀粉,经沉淀后即可排放或用于农田灌溉。生产甘薯全粉与生产淀粉相比,排污总量可以忽略不计,减少排污,保护周边环境,因此,甘薯全粉厂的建设,对于形成区域性订单式甘薯种植、加工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调整具有积极的意义。

2甘薯全粉的用途和应用

甘薯全粉是甘薯块茎经脱水后分散的单个细胞的产物,这种产品因细胞壁是完整的,细

胞内的物质没有流失,产品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其原有的营养物质,且产品也因细胞破碎率低,物理特性得到改善,故可获得良好的商品性,如低的粘度、扩展大的分散性、均衡的复水性。由于产品的物理特性有本质的改善,甘薯全粉的用途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食品种类。可以说,目前的甘薯加工食品几乎都可以采用甘薯全粉作为原料来加工生产。几乎马铃薯全粉能加工出来的花色品种,甘薯全粉同样也可以加工出来,可用做面包、馒头、膨化食品、汤料、冲服剂等制品的原辅料,在方便食品、冷冻食品、调理食品的加工制造中有广泛的应用。甘薯全粉既可以制成即食食品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其它食品的添加成分,以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甘薯全粉加入一定辅料,如葛根、大米、马铃薯等生产出来的产品,用热水冲调,可制成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即食糊;加以辅料进行油炸,可得到油炸甜食;与米渣蛋白质或其它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挤压膨化,可制成蛋白质含量较高,其它营养成分丰富,易消化、易吸收、具有良好口感和色泽的膨化食品。

3甘薯全粉的制取

4.1甘薯全粉品种的选择

要根据甘薯全粉的不同用途来选用不同的甘薯品种。加工全粉的甘薯要求水分含量中

等,薯块大小均匀,薯皮光滑,如岩薯5号、龙薯1号、济薯18等。

4.2 工艺流程

红薯→挑选→清洗→去皮→护色→刨丝→烫漂→冷却→烘干→粉碎→包装→成品。

4.3操作要点4、3、1原料选择

原料收购装运过程做到通风透气,产地到加工运输时间掌握在10t内。原料要求新鲜良好,薯块大小均匀、光滑,无病虫害、无霉烂发芽现象。原料运输途中必须用编织袋包装,尽量避免原料在装袋、运输过程中出现破皮现象。

4.3.2去皮

用清水洗净甘薯表面泥沙,用削皮刀去除甘薯两端,削去表面薯皮,挖除表面根眼。

4.3.3护色

将已去皮的红薯立即放入配置好的1‰柠檬酸溶液中进行护色20min,护色液漫过甘薯即可。

4.3.4刨丝

将护色好的甘薯人工刨丝或送入刨丝机中进行刨丝,厚度1~2mm之间。

4.3.5烫漂

刨丝后的甘薯放入约95℃的温水中烫漂2~3min。

4.3.6冷却

烫漂后立即放入冷水中冷却。

4.3.7烘干

将冷却后甘薯丝或片放入烤房干燥,烘制水分含量小于8%以下。烤房烘干条件选择为70℃~75℃干燥10h,中间翻动2次;干燥容器选择为细孔钢盘;

4.3.8粉碎

将烘干后的红薯片或红薯丝放入多用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细度为80-100目。

4.3.9称量、包装

在全自动包装机上将混合好的配料进行定量包装。包装箱要符合食品包装要求,用胶带

封口,注明产品名称,净重,规格,生产厂家代号,生产日期。包装时所用的一切器具均应编号,使用前后要清点,以防装入成品箱内。为防止塑料袋破损,包装时切勿捶打纸箱。5小结与讨论

综上所述,甘薯全粉有着广泛的用途,原料供应有保障,因此作为一种新产品,甘薯

全粉产品可用来做馒头、花卷、面包、糕点、薯酱、甘薯面馅料等的配料,也可作为饮料直接冲调。甘薯全粉较大程度地保留了甘薯原有的生物活性物质与全部营养成分,口感细腻、爽滑,易消化吸收,具有纯正的甘薯香味。加工成粉状,水分含量少,便于运输储存。这对开发我国甘薯资源,促进特色甘薯综合利用产业化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虹,张超凡,黄光荣,刘士寻,甘薯全粉的加工与应用湖南农业科学2006(05)

[2].张立明,王庆美,王荫墀.甘薯的主要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3(07):44

[3] 冯凤琴,刘东红,叶立扬.甘薯全粉加工及其挤压膨化食品特性的分析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l,17(3):99一102.

[4] 王丽娟,王琴,温其标.甘薯全质微粉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J]食品工业科技2008(09):21~23

[5]程坷伟,许时,王璋.甘薯中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食品科技,2003(6):92~93

[6]周玲.甘薯与保健.中国食物与营养,1998(5):47~48

第三篇:我国砂石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四川砂石企业管理专家【三顾咨询】

我国砂石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据悉,全国骨料机制砂石加工行业的现状和产能,在短时期内,还不能适应目前市场上对砂石需求的形势。

当前,砂石行业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1.规模小,产能低,能耗高,效率低下;

2.装备技术相对落后(大多是小厂生产的粗放型简陋加工设备),故障频发率高;

3.产品质量低,价格竟争激烈,利润率空间小;

4.生产厂区粉尘超标,环保不达标;

5.个体化率高,乱采乱挖现象严重,以至资金匮乏管理相对滞后;

6.因地方政府对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以及节能减排任务指标的硬性落实,此类个体性质的小型砂石矿将受严格的控制,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甚至难以为继。

此外,相关部门还对周边国家及地区砂石骨料行业发展的状况和未来走势,也作了翔实地调查和有效预测。缘于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及台湾、香港等,他们都面临资源短缺这个发展瓶颈,加之这些国家和地区对环保、采矿安全的苛刻要求,砂石骨料行业,没有宽裕的发展空间,产量相对较少,加之生产成本的膨胀,高质量好料型的砂石产品,更是呈短缺趋势。

从产品的需求前景看,随着国内外高铁项目建设的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的提速,国内城市化进程力度的加大,砂石骨料产品将呈现出广阔的需求商机,可以勿庸置疑地推测,砂石骨料产品的需求,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仍呈旺盛的买方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商业利润空间,前景甚为可观。/ 1

第四篇:我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进展

[键入公司名称] 我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研究进展

2010/12/22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首先介绍了PRA的概念,然后论述了我国PRA研究进展的四个阶段、当前我国PRA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重要性 关键词: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发展历程,技术力量,世贸组织贸易规则

/ 6

我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进展

一.概念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 ,简称PRA)是WTO 规范植物检疫行为的《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 协定)中明确要求的,为了使检疫行为对贸易的影响降到最低而规定各国(地区)制定实施的植物检疫措施应建立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基础之上。可以说从植物检疫诞生的那天起,在制定植物检疫措施时,人们就一直在进行着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但是,近20 多年来,由于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对PRA 理解上的差异以及PRA 在贸易上的重要性,人们才开始对PRA 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借鉴风险分析在核工业以及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把风险的概念从相关领域真正引入到植物检疫领域。目前各国植物检疫机构普遍采用的PRA ,就是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国际标准和准则概念上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联合国粮农组织1999 年版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5 号:植物检疫术语表》的定义为:评价生物学或其它科学、经济学证据,确定某种有害生物是否应予以管制以及管制所采取的植物卫生措施力度的过程。我国加入WTO 后, PRA 在保护本国农业免受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入侵及促进国内农产品出口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PRA 对于我们大多数农业工作者来说还是一项较新的知识,了解PRA 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运用PRA 具有重大意义。

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重要性

可以说从检疫诞生的那天起,在制定检疫措施时,人们就一直在进行着风险分析,这就是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目前,WTO各成员国大都把风险分析作为制定动植物检疫措施的基础。

风险分析的重要性表现在如下4各方面:

1.风险分析是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规则《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的主要原则之一。

2.风险分析是WTO各成员国动植物检疫决策的主要技术支持。

3.风险分析可保持检疫的正当技术壁垒作用,充分发挥检疫的保护功能。

4.风险分析能强化检疫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增加本国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机会

三.我国PRA 的研究发展情况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981 年开展了“危险性病虫杂草的检疫重要性评价”研究,1991 年成立“检疫性病虫害的危险性评估(PRA)研究”课题组,1995 年5 月成立中国植物PRA 工作组;以这三件大事为标志,大致上可把我国的PRA 研究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1.1 类似PRA 的时期(1916~1980)早在1916 年和1929 年,我国植物病理学的先驱邹秉文先生和朱凤美先生就分别撰写了《植物病理学概要》和《植物之检疫》,提出要防范病虫害的传入的风险,设立检疫机构,这可以看作是我国PRA 工作的开端。解放初,我国的植物保护专家根据进口贸易的情况,对一些植物有害生物先后进行了简要的风险评估,提出了一些风险管理的建议。据此,我国政府1954 年制定了“输出输入植物应施检疫种类与检疫对象名单”。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工作陷于停顿,直到70 年代末才恢复。这一时期所做的工作比较简单,还没有引进PRA 的概念, 但是确实是不叫PRA 的PRA 工作。

1.2 积极探索的时期(1981~1990)1981 年原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的研究人员,开展了“危险性病虫杂草的检疫重要性评价”研究。他们对引进植物及植物产品可能传带的昆虫、真菌、细菌、线虫、病毒、杂草6 类有害生物进行检疫重要性程度的评价研究,根据不同类群的有害生物特点,按照为害程度,受害作物的经济重要性,中国有无分布,传播和扩散的可能性和防治难易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研究制定了评价指标和分级办法,以分值大小排列出各类有害生物在检疫中的重要性程度和位次,提出检疫对策。分析工作由定性逐步走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在此项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有害生物疫情数据库”和“各国病虫草害名录数据库”,为1986 年制定和修改进境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及有关检疫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与此同时,还开展了以实验研究和信息分析为主的适生性分析研究工作,如1981 年对甜菜锈病,1988 年对谷斑皮蠹,1990 年对小麦矮腥黑穗病的适生性研究,对适生性分析的研讨也促使了一些分析工作的开展。

1.3 正式发展的时期(1991~1994)1990 年国际上召开了亚太地区植物保护组织(APPPC)专家磋商会,中国开始接触到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这一新名词。之后,对北美植物保护组织起草的“生物体的引入或扩散对植物和植物产品形成的危险性的分析步骤”进行了学习研究。中国也积极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研讨,并积极与有关国际组织联系,了解关于PRA 的新进展。

199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实施,使中国动植物检疫进入了新的发展历程。随着FAO 和区域植物保护组织对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的重视以及第18 届亚太地区植物保护组织(APPPC)会议在北京的召开,原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高度重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专门成立了中国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课题工作组, 广泛收集国外疫情数据,学习其他国家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研究探讨中国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程序。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在中国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

(1)1991 年,由原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主持,原国家动植物检疫局和原上海动植物检疫局的专家和检疫官员参加的农业部“八五”重点课题“检疫性病虫害的危险性评估(PRA)研究”,该项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项成果: ①探讨建立了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程序,分以输入某类(种)植物及其产品风险为起点和以有害生物为起点的分析程序。②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量化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具中国特色的、有建设性的量化方法。③对马铃薯甲虫、地中海实蝇、假高梁和梨火疫病等国家公布禁止进境的危险性病虫杂草在我国的适生潜能进行分析,为检疫的宏观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④ 对输入小麦、棉花的有害生物风险初评估,收集、整理了国内尚未分布或分布未广的小麦、棉花有害生物名录,并就PRA 有关的有害生物的名单建立与重要性排序的思路提出意见。对引进小麦的检疫对策提出了意见。

(2)1984 年建立的农业气候相似分析系统“农业气候相似距库”,开展有害生物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工作。如1990 年对甜菜锈病,1994 年对假高粱,1995 年对小麦矮腥黑穗病的适生性分析。

(3)1989 年原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引进澳大利亚Sutherst 等1985 年建立的CL IMEX 系统。利用此分析系统1990 年对美国白蛾、1993 年对地中海实蝇、1994 年对苹果蠹蛾和1995 年对美洲斑潜蝇进行了适生性分析,为有关的有害生物的检疫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4)在有害生物信息系统建立以前的数据库基础上,根据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需求, 1995 年建立了“中国有害生物信息系统”。

(5)1992 年,在中美市场准入谈判中为解决美国华盛顿州苹果输华问题,开展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中国的第一份正式的PRA 报告“对美国(华盛顿州、加利福尼亚州)地中海实蝇的危险性分析”(1993 年),为中美植物检疫谈判提供科学依据。

(6)中国的PRA 专家出席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秘书处关于PRA 的国际标准起草的一系列工作组会议。一方面结合中国的PRA 工作经验参与PRA 的补充标准的起草,发表了观点;另一方面也从每次会议中学到了许多,促进了中国的PRA 工作, 并及时将有关文件译成中文进行学习、研究。

(7)随着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如何减少检疫对贸易的影响,已被国际社会所关注。在中国加入WTO 的谈判,及在此之前与美、澳、欧洲共同体市场准入谈判以及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的签署,都表明了中国政府也十分重视这一问题。

1.4 全面推进的时期(1995 ――至今)从前两个时期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的PRA 工作起步不晚,起点不低。到1995 年,将PRA 限于科研阶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时的发展需要。因此,1995 年5 月在以前成立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课题组和临时性工作组的基础上建立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组。该工作组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动植物检疫局领导。工作组分为一个办公室,两个小组(风险评估小组和风险管理小组)。办公室由专家和项目官员组成,主要任务是负责协调工作组与政策制定部门关系,推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评估组负责评估工作,提出可采取的植物检疫措施建议。管理组负责确定检疫措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组的基本任务就是保证植物检疫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以科学的生物学基础为依据。

中国PRA 工作组是在原国家动植物检疫局直接领导下的高级的技术和政策的工作班子,为紧密型、权威性的专家组。工作组的成立有利于推动PRA 工作的开展,便于组织和协调,工作组的形式也是一种尝试。中国PRA 工作组的成立表明中国正式承认和开始应用PRA ,同时是对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实施动植物检疫卫生措施协议(SPS)”承诺后的具体行动,也意味着中国植物检疫的新发展和进步。工作组在参考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程序”。同时中国PRA 工作组也制定了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目前,中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组正按照既定时间表对有关检疫政策和有关国家农产品进入中国问题进行分析。各国向中国输入新的植物及植物产品项目都要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已经成为中国检疫决策工作必不可缺的环节。该工作组的成立成为中国PRA 发展新的里程碑。从1995 年到加入WTO 前,我国就完成了约40 个风险分析报告,这是历史上完成的风险分析报告最多的阶段,涉及到美国苹果、泰国的芒果果实、进口原木、阿根廷的水果、法国葡萄苗、美国及巴西的大豆等等,对保护我国农业生产安全的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加入WTO 后,我国PRA 工作得到了更大的重视, 发展速度显著加快,进入了全面与国际接轨的快速发展时期。

四. 当前PRA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我国PRA 工作起步相对较晚,技术力量还较薄弱。PRA 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且仅在成立了国家级PRA 工作组,各省区的PRA 基本未开展。二是全国有害生物普查或调查开展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同时对国外有害生物信息的了解掌握不全面,进行PRA 所需的有害生物数据库信息系统不够完善。三是出境PRA 不多。我国目前完成的PRA 报告多是针对进境农产品的PRA ,而国外做了很多针对出口农产品的PRA ,促进其农产品出口。四是内外检部门沟通和配合不够。我国许多单位都认识到PRA 的重要性,开始开展PRA ,特别是内外检部门,但由于沟通不够,易造成重复工作和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第五篇: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孙智昕

(食工1401 学号:0611140119)

摘要: 在我国,水产加工业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而且与对我国渔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密切关系。由于加工能力较弱,以及质量意识的淡薄和基础研究薄弱,使得其产品附加值低,商品深加工品种少,出口创汇少。随着人们消费观念和需求的改变,水产加工企业必须把提高质量安全作为生命线加以保障,同时发展营养保健、方便快捷的食品以适应市场需求,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关键词:水产品加工业 现状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S 我国是渔业大国,近几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一直在4500万吨左右,全社会渔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水产品不仅能提供人类优质的蛋白质资源,而且营养及功能成分均十分突出.水产食品具有高蛋白,丰富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和保健成分外,还含有大量的呈味物质如:肌肽、鹅肌肽、氧化三甲胺、甜菜碱、游离氨基酸、肌酐酸牛磺酸、琥珀酸等,从而构成了水产食品特有的风味,令消费者喜爱,而且,水产品也是人类最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之一。近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以及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渔业隹产获得丁持续稳定的发展,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产量大幅度攀升。2000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4278.99万t,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鞋的30 5%,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061.28万l,淡水养殖1516.93万t。随着渔业产业的长足进腱,水产品加工业同样也有_广长足的进步。水产加工产品的市场有效需求将伴随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而不断扩大,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据FAO(联合国粮农织织)统计,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水产品的75%左右是经过加工后销售的。水产品加工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腌制品、干制品、熏制品,槽制品等就是古代最常用的加工方法。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水产冷冻品、腌干制品、罐头制品、调味制品、鱼糜制品、鱼粉、海藻食品、海藻化工、海鲜保健食品、海洋药物、鱼皮制革及工艺品等十几个行业门类.成为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从1996年到2000年,全国水产品加工总量从415万t增长到651万t,平均年增长率为20.9%所谓“一业兴,百业旺”。水产加工业的发展较好地解决了水产品养殖中常规品种的销路,部分地解决了城镇下岗富余人员的就业出路,增加了国家税收。而且,在淡水水产品生产相对过剩。

水产品滞销情况下,水产加工业被认为是朝阳产业,它通过资金、技术、市场的组合运作,促进渔业生产从原料的初级生产向工业制品转化,又通过不断创新,使产业真正体现水产品加工业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的特点。因此,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对渔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1 我国水产加工业的现状

1.1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水产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加工能力不高,有的企业仍然是依靠手工操作,冷冻卫生设备差,这些先天性的不足,必然导致其产品加工率低,致使加工产品附加值低。调查还显示:我国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淡水水产品高精深会逐步纳入HAccP体系,实现国际接轨,安全健康的水产加工品将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生产无污染的安全食品将是今后水产加工业的一大商机。

1.2水产品加工行业已成多元化发展态,从加工品种结构看,目前我国形成的水产品加工工业有如下几个方面。

1.2.1烤鳗加工业 自1982年我国引进日本烤鳗设备,到1996年已发展到50多家烤鳗厂,年产量达3.52万t,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总产量的50%,其中,85%到90%的产品出口日本。2000年,我国烤鳗出口量近7万t,出口额 7.5亿美元,出口创汇额长期位居水产品第一位。由于烤鳗加工业利润较高,今年来国内烤鳗厂发展较多,导致企业间竞相压价,竞争激烈而利润滑坡,造成该领域增产减收的被动局面。

1.2.2冷冻鱼、虾加工业 2002年我国鱼类总产量2371万t(其中海产鱼类1020.5万t),海产虾类71.73万吨。因此,冷冻鱼、虾加工业一直是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主体。2002年我国冻鱼及鱼片产品出口为96.2万t,占水产品出口的30%以上;虾类产品出口16万t,占水产品出口总量的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罗非鱼养殖与加工业已有了长足地发展,加工出口量有1998年的473t提高到2002年的3.2万t,增长势头迅猛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化规摸。

1.2.3鱼粉加工业 鱼粉一直是我国进口数量最大的品种,2002年我国进口鱼粉95.8万t,堪称世界第一大鱼粉进口国。因此,开发国内一些低值水产品用于鱼粉加工,能为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饲料。

1.2.4鱼糜加工业 鱼糜加工业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一直是以手工加工为主,品种单一。自1984年我国从日本引进冷冻鱼糜制品生产线后才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2002年,我国各类鱼糜制品产量为10.24万t,不仅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而且还研发[7]

[5][6][4]

[3]

了一系列新型高档鱼糜制品与冷冻调理食品,如鱼丸、虾丸、鱼香肠、模拟蟹肉、模拟虾肉以及鱼排、海胆黄等冷冻调理食品。

此外,随着相关加工技术的突破,一批海洋药物与保健食品加工企业也迅速崛起。如河豚素的提取,用于保健和医疗的DHA、EPA、DPA、鲨鱼软骨素、活性多糖和多肽类等生物活性成分,目前均已实现工业化生产。2 未来水产品行业发展方向 2.1加强新型产品研制与开发

2.1.1合成水产品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也逐步上升,而天然水产品特别是一些高级海产品的海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水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出以鱼类、海藻等大众水产品为原料,配以适当的调味料且色、香、味俱佳的仿生食品,如鱼翅、虾仁等。同时还要加快低值水产品、小杂鱼的综合开发利用。

2.1.2水产保健食品前嚣广阔 逐渐富裕的人们,越发重视健康长寿,不仅希望饮食能够补充营养,更希望饮食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益寿等功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水产品具有广泛的营养和保健功能。海水鱼的脂肪中舍有高达70%吼上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其中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w一3脂肪酸是陆地动植物没有的,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健脑、增强记忆力、视力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以预防痴呆和某些癌症等方面有一定功效。此外,水产品中台有大量人体必需的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维生素,海藻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化合物和人体功能需要的纤维索,所以,不少水产品也是名贵的滋补品。以水产品加工下脚料或鱼的内脏经过特殊加工,再配以适当辅料,研制成各种保健品,诸如:鱼鳞食品、鱼眼食品、墨鱼汁食品、鱼油食品等具有广阔的市场。目前,我国已有包含多烯鱼油在内的保健品几十种,但从整体水平来看,我国此类产品的开发过于单调,基本上限于液体形式的口服保健品,且产品食有效成分差异很大,质量不够稳定,以DHA、EPA为添加剂的产品沿未形成规模生产。而日本已开发出胶囊化D姒、凹A产品,这种产品减少了不饱和脂肪酸与氧气的接触,同时可改善鱼腥昧。鱼籽食品、蟹肉食品、虾仁食品等,因其具有健美功效和富含卵磷脂等物质,符合时尚潮流,丽备受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喜爱,从鱼体中提取的骨胶原是制造化妆品的原料之一,可增进皮肤健康,使皮肤光泽、润滑、有弹性,另外水产品含有微量元素硒、v。、v。等具有延缓衰老、美容作用的成分,这些都将成为市场的亮点[10]

[9]

[8]。

2.1.3方便食品将大受欢迎 随着工业化生产水平和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水产加工品的发展与消费的方便化需求是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可将过去用作动物饮料或废弃的低值水产品、小杂鱼,加工成精制鲜鱼浆,进一步加工成各具风味的鱼卷、鱼糕、鱼丸、鱼饼、鱼肠、鱼片等方便食品,这种食品不仅食用方便,而且能把低值水产品变成高价的营养品,不仅丰富了加工品品种,方便人们居家、旅游食用,而且大大提高了水产品的利用率和附加值[11][12]。

2.2加强产学研结合力度

在知识经济时代, 科技将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各加工企业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新兴食品工程单元, 优化配置, 组成高效率的、经济上合理的生产作业线。一定程度的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 避免直接手工操作造成的对产品质量的不利影响。并积极地引进和使用好各种人才, 同时与各科研机构或高校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大力培养现代知识型人才, 建立和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开发体系, 加强各学科交叉和合作, 形成群体攻关优势。2.3 改变经营理念以提升经营水平

2.3.1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 知识产权保护提到了议事日程。直接摆到了桌面上, 企业由于商标注册等问题而对簿公堂已经不是新闻, 而许多老牌企业正是因为没有及早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而败诉。这样的政治和经济损失,值得各传统食品企业引以为戒。

2.3.2提高质量意识质量是任何一个产品牢固占领市场份额的根本保证。由于水产食品在消费历史上形成的惯性和独特性, 要保证水产食品的品质, 不仅需要先进的分析、检测仪器作保证, 还需要在口感、风味等许多主观性较强的质量指标上保证其传统性。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正成为影响我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制约因素, 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花大力气进行研究和控制。

2.3.3 注重品牌意识传统食品做品牌,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水产食品在考虑品牌优势的时候, 不应该仅仅利用这份无形资产, 更重要的是调整心态,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 将这个品牌做得更加深入人心, 才能使传统产品的品牌青春永驻。

2.3.4 强化包装和宣传意识包装不仅仅在于产品的形象、外观, 还包括整个企业的公共关系与社会效应。当然, 包装和宣传必须建立在产品质量过硬的基础上。

2.3.5 强强联合策略水产食品企业的强强联合, 包括三大方面: 一是水产食品企业之间的联合;二是传统水产品与新型产品的联合;三是民族产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的联合。通过这样的联合模式, 必定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拿来主义”, 去芜存精, 实现资源共享, 学习先进经验, 把水产食品产业带上可持续发展的通途。

展望过去,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达到小康。与此同时, 我国水产品加工生产也将持续增长, 水产品总产量将达到一个新的数量。显然, 这一增长形势, 为水产加工业跃上新的台阶提供了机遇, 并提出了挑战。因此, 必须抓住机遇, 狠抓水产加工业。加工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培植龙头, 骨干企业, 加快技术进步, 初步建立起以冷冻品加工为主、专业门类齐全的现代化水产加工体系;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创立名牌(品牌), 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同时要引导龙头企业走产业化道路, 以加工为龙头, 实施产、加、销一体化, 贸、工、渔一条龙, 促进水产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参考文献

【1】叶桐封.淡水鱼加工技术【M】.农业出版社,1993 【2】周东.斑点叉尾鮰产业化深加工技术【J】.中国水产,2002.6(70)【3】杜慧.从产业到产业化——关于水产业产业化的思考【J】.北京水产,2002.4(3)【4】沈庭栋.水产加工企业发展思考【J】.北京水产,2002.5(28)【5】候海涛.水产品废弃物质不可忽视【J】.北京水产,2002.5(29)【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选编——水产品加工管理质量规范【S】

【7】尚德荣.国产鱼粉鱼油与进口产品的质量比较【J】.饲料工业,1999.20(1):38-39 【8】杨华.谷氨酰胺转胺酶在水产品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2003(4):47-48 【9】骆宏伟,张金宗.增城市水产品保鲜加工流通现状反问题出路【J】.科学养鱼,2002.(03)【10】晓冉.注重水产品加工业促进渔业持续发展【J】.科学养鱼,2002、(5)【11】张合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J】.中国渔业经济,2002.(5)【12】林洪.新技术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J】.科学养鱼,2002.(2)

下载我国水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水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水产品市场现状及前景预测

    我国水产品市场现状及前景预测全面分析和准确评估国内外的水产品市场,建立健全我国的水产品市场体系,促进我国的水产品流通,对促进我国渔业生产和渔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进......

    我国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 ,世界花卉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这为中国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契机。文章对花卉产业的发......

    我国面粉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面粉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近年来,我国面粉加工行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转换升级并发展壮大,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生产体系,发展势头平稳;但也面临着产能过剩、行业利润率低、......

    我国水产品的加工综合利用的问题(大全5篇)

    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的意义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是渔业生产的延续,它随着水产捕捞和水产养殖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成为我国渔业内部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的发展......

    ×县水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是个发......

    ×县水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是个发......

    中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

    中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水产品加工历史悠久,加工方式多样,一般可分为传统加工和现代加工两大类。我国水产加工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包括渔业制冷和冷冻品、干制品、......

    ×县水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县水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个发展问题;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