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环境保护教育策略的探索
幼儿环境保护教育策略的探索
陈
蓉
重庆市黔江区实验幼儿园
[摘 要] 本文在总结当前关于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策略作一些尝试性的实践探讨。提出如下一些策略,策略1:在幼教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强化幼儿的环境意识;策略2:营造良好的幼儿环境教育氛围,强化幼儿的环境意识;策略3:开展丰富多彩的园内外活动,强化幼儿环境保护的意识;策略4:在环境教育中,贯穿对幼儿 “真、善、美、责” 的教育;策略5:通过环境创设与陶冶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策略6:通过幼儿在观察中了解与学习环保知识; 策略7:通过议论、评价与判断的方法策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策略8:注重实效,结合幼儿生活习惯进行教育。
[关 键 词]
环境教育
策略
实践探索
“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一词最早见于1970年美国环境教育法案,美国《环境教育法》指出:“所谓环境教育,是这样一种教育过程,它要使学生认识围绕着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同人类的关系,认识人口、污染、资源的分配与枯竭、自然保护以及运输技术、城乡的开发计划等等,对于人类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和影响”。生态环境是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若无视生态环境、继续破坏大自然,最终将造成地球的毁灭,这无疑也是人类自我的毁灭。正是在这样的生态形势下,爆发了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环境保护被作为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提了出来,从而也导致了整个社会公众意识的重大变化。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第一次环境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自我觉醒;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即人类第二次环境会议,会上进一步提出:“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民参与,而全民参与的基础在于教育。”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环境教育已经成为了环境保护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与课题。
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将环境教育定义为:”环境教育是人们为了解和认识人类、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而必须接受的技能和认识方面的教育。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环境价值和澄清人类与环境关系概念的过程,它必须贯穿于人们制定环境政策和形成环境行为准则的过程之中。”我国学者有几种不同的概括,有的认为:“环境教育就是普及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培育学生的环境意识、道德以及利弊,改造、调控、类比和优化环境能力的教育”,有的学者则认为“环境 教育亦称生态环境教育,它是指将生态学知识、生态环境的知识引入到教育活动中来,使其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通过加强对生态学、生态环境知识和学习和教育,培育起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念,并树立起较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学者则定义环境教育为“着眼于人类同周围的自然的与人工的环境的关系,为使人们正确地理解人口、污染、资源分配与资源枯竭,自然保护、技术、城市与地方的开发规则等各种因素对于整个人类环境究竟具有何等关系的一种教育。”
教育不仅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而且还担负着为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宣传与服务的责任。要真正解决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必须提高全体国民的环境素养,最根本的是从教育抓起、特别是从对幼儿的教育就抓起,使国民从小就受到良好的环境科学知识教育,从而增强环境意识。而环境意识不可能自发和自动地产生,主要靠教育和实际行动,特别是从幼儿的教育抓起。环境保护,教育为本。为此,由国家环保局、中央宣传部和原国家教委联合印发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指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环境意识在内)的基本手段之一。” 《纲要》要求:“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纲要》中对幼儿教育目标有:“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幼儿的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意识的形成对人的环境素质养成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环境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一项伟业。贯彻从小抓起的方针,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幼儿和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是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的奠基工程。所以,幼儿园环境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
幼儿是未来环境的主人。我们要注意强化幼儿的环境意识,即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环境教育,使幼儿从小形成并树立新型的自然观和环境观。要让全体幼儿清楚地意识到:人也是一种动物,是自然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是地球进化运动的产物。从生物种群的角度看,人与其他生物之间是完全平等的,任何生命都具有同样的尊严和同样的价值。人与自然之间应当是和谐平等的关系,而不应当是掠夺和被掠夺的关系,更不应当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必须转变观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要让幼儿强烈地意识到,破坏了大自然,就等于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幼儿园的儿童,是未来的开拓者和建设者,让他们从小增强环境意识,才能在将来的建设中,担负起保护地球、保卫家园的神圣职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拯救地球,才能继续人类自身的良性发展。笔者认为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教育的主要策略有:
策略1:在幼教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强化幼儿的环境意识。
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入环境教育的内容,让幼儿认识环境。对于“环境”一词,幼儿入园时还比较陌生,可让幼儿从认识和描述生活周边的事物现象着手。如在以“树”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音乐、美术、常识和语言等各学科的教学,先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和初测树木,再让幼儿有效地表达和交流各自的感受和思想,从而产生并发展对树木的积极情感。知道树可以挡风、挡沙和净化空气等感性知识,直观地理解乱砍、乱伐树木会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道理。也可先播放有相关主题的录像,让幼儿切身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美丽,然后教师适时地引导幼儿并提出问题:“这么美的环境,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呢?”使全体幼儿在积极的讨论和互动中,逐渐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还可通过有意识地为幼儿讲述或由幼儿自述一些反映环境及环境保护的故事、童话、寓言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中受到环境的教育。自然课堂和社会课堂更是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好阵地,可以充分利用学科特点,让幼儿学习环境保护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环保技能,从而逐渐强化幼儿的环境意识。通过故事讲解与表演。
教师借助语言,通过故事,具体、形象地向幼儿传递环境保护方面的粗浅知识。例如,在美工活动中,教师教幼儿用纸制作企鹅时,就把企鹅的生活习性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使幼儿知道小企鹅也有爸爸、妈妈,要吃小鱼虾;企鹅妈妈喂小企鹅吃东西,企鹅爸爸帮助妈妈照看小企鹅;企鹅在很冷的地方生活,身上的毛皮很厚,企鹅是群体生活等等。故事讲完以后,教师再和幼儿一起表演故事情节,加深幼儿对企鹅家族的认识。
在参观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故乡的风光,给幼儿讲讲与这些风景名胜直接相关的故事,加深幼儿对 土地的亲切感,强化幼儿对故乡山水的认识。
策略2:营造良好的幼儿环境教育氛围,强化幼儿的环境意识。
一个良好的环境,往往能够诱发、维持、巩固和强化幼儿的积极行为;一个良好的环境,往往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和暗示性。通过“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活动,让幼儿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注意搜集白色垃圾,从而知道垃圾是可以分类回收和再利用的道理。通过召开家长会议,家庭与幼儿园密切配合,注意在幼儿平时生活或一日活动中,对他们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为幼儿环境素养的逐渐形成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幼儿园可以成立“地球家园”模拟角、各教学 班成立“地球角”,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环保宣传画,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幼儿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教育和基本环保技能的培养,让每个幼儿成为“地球角”的主动参与者。在“地球角”强烈的环保氛围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同时可让幼儿走出校园和家庭,注意在周围进行环境宣传,力求用幼儿力所能及的行为,为周边环境的保护做出一定的贡献。
策略3:开展丰富多彩的园内外活动,强化幼儿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园外活动中,幼儿置身于大自然的环境,领悟自然界宏大、美丽和其中的奥妙,感染大自然的美丽可爱。也可开展废旧物品的回收日、户出参观或调查访问等活动,对家乡的水质、大气和噪音等进行感性地调查;或利用废旧的物品进行小制作,知道废旧物品可以再回收和再利用的道理,从而逐渐增强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他们基本的环保技能。可以以室内“地球角”为载体,开展“我爱地球母亲”、环保游戏活动或绿色家园环保小制作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强化幼儿的环境意识。环保教育与游戏活动。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最适当的行为。”的确,儿童正处感知世界的阶段,有趣健康的游戏可以给孩子无穷的快乐,给予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认知与体验,增长他们的学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健康的性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利用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游戏活动方式,将环保教育渗透进去。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还应注意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及儿童的理解过程。就拿“垃圾的用途”这一主题来说吧,老师先通过图片的演示和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循环再造的物体,向他们灌输“垃圾回收,废品循环再造”的目的和意义,让他们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创设废品回收站和废品加工站的角色活动,并用孩子们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一些小摆设,来装扮活动室,这样既变废为宝,又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整个过程都在孩子们的眼前发生,都是他们亲身经历的,他们就会很容易知道这样做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策略4:在环境教育中,贯穿对幼儿 “真、善、美、责” 的强化教育。
在幼儿园的环境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真、善、美、责,可以帮助幼儿形成科学的价值观、良好的情感与态度,使幼儿能够正确判断和确定自己的行动方向,追求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处。真——亲近自然、走近自然。亲近自然是环境教育中情感渗透的第一步,在大自然中不仅陶冶了情操,也培养了幼儿对自然、对社会的热爱之情及初步的环境意识。善——关爱生命、倾情生命。生命对于人、对于动植物来说都只有一次。因此,在环境教育中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生命,欣 赏生命、尊重生命,最终培养珍爱生命、倾情生命的情感,以及生命至上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相关情景告诉幼儿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大自然里的一切生命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有他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美——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环境问题,帮助幼儿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最终采取有效的行动,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因为,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推动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责——自然流露、自觉行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公民最重要的素质就是他们对环境与发展的责任感。如可让幼儿给自己熟悉的动植物取上形象性和亲切性的名字,这样可以激发幼儿对于环境的责任感。因为我们觉得,环境教育的切入点就是应强化幼儿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让幼儿自发地行动起来,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
策略5:通过环境创设与陶冶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教师通过创设环境教育情境,对幼儿进行积极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环保情感。我国台湾学者批评了幼教界存在的忽视这一教育策略的运用,漠视幼儿环保情感培养的误区,指出:现代人生活的空间和形态与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幼儿园、家庭都应创造条件缩短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幼儿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活动场地尽量使用泥土地而不是水泥地;充分利用沙、水等来自大自然的素材,开辟玩沙区,玩水区,让幼儿自由活动,以打开幼儿通往大自然的窗口;多饲养动物;多种植花草树木来绿化环境。如果幼儿园的空间比较开阔,还可种些果树、蔬菜、水生植物;布置的环境要和这些生物在自然界里实际生活的情形一致,因为这种尊重生物栖息习惯的态度是自然生态保护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笃信,优雅、整洁、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的创设,必能引起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幼儿爱护环境的感情。
策略6:通过幼儿在观察中了解与学习环保知识。
观察是幼儿认识自然的第一步,教师通过给幼儿提供观察学习的机会,来引导幼儿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培养幼儿关心自然,喜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态度。教师一方面制作大量的木偶节目、电视录像供幼儿学习,另一方面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实地观察,充分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吸取精神营养,受到深刻的现场教育。
此外,教师还注意利用当地和邻近地区的社区资源来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例如,参观文化中心、美术馆、画廊、书店、视听馆。当幼儿看到郁郁葱葱的森林的图画,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的图片时,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自然万物的惊奇感、喜爱感,产生亲近自然的意念。为了及时捕捉,强化这些意念,教师还应定期带领幼儿参观科学博物馆、国家公园、动物园等。策略7:通过议论、评价与判断的方法策略,强化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师根据一定的环保教育要求,针对自然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行为,组织幼儿开展讨论,予以褒贬判断,帮助幼儿了解自然法则,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为塑造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首先注意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比如,带领幼儿到风景如画的地方游览,让幼儿找一找同一范围的土地上有多少种不同的植物,启发幼儿思考讨论:如何保护环境的美?教师带领幼儿到环境受污染的地方观察以后,鼓励幼儿讨论污染在哪里?怎么产生的?有什么危害?如何解决?它和人类食物中毒有什么关系?经过讨论使幼儿认识到工厂等场所排放的有害污染物进入环境以后,可能直接或间接污染食物。在生物圈中,一种生物往往是另一种生物的食物,如此一环套一环地摄食,形成一个“食物链”的关系;“食物链” 中最低等生物摄入的污染物,便会循此链锁系统层传染到最上层的人类,而导致食物中毒。教师还要注意随机 教育,引导幼儿自由讨论得出结论。使幼儿进一步萌生爱护自然之心,切身体会到生命与万物之间的关系。通过行为练习与塑造。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行为。环保教育不仅要使幼儿对环保知识有所了解,更要使幼儿去练习保护自然生态必须具备的技能。所以,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注意随时提醒和督促,例如帮助幼儿把喝完饮料的空罐压扁,放到指定的地方;指导幼儿将垃圾分类置放。
另外,教师还注意开展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的收集、制作活动,让幼儿从中得到实际锻炼。比如,教师和幼儿到木工厂收集小木块、木屑、刨花,开展木工活动;到造纸厂收集切割丢弃的边角纸,开展纸工活动等,废物的再循环使用,不仅减少了垃圾和物资的浪费,而且还会使幼儿感悟到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是宝,不应随手抛弃,而应用心珍藏。通过榜样示范与模仿。以成人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影响幼儿、教育幼儿。幼儿模仿性极强,具有无意识,自发的特点,榜样和范例对幼儿的环保教育起着启动、控制、调整、矫正的作用,许多幼教专家呼吁应为幼儿选择那些具有现实性、典型性、权威性、情感性的榜样和范例,让幼儿仿照,自觉地做出相类似的动作。
首先要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幼儿园中,无论何时何地,教师都应以身作则,向幼儿展示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行为,例如,不戴“象牙项链”,以免使幼儿产生教师“很残忍”的误解,降低教育效果;洗杯子尽量不用清洁剂,用也要选择无毒清洁剂,以免污染水源,伤害水中、土中生物等。
其次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在家庭中,父母及所有的年长者 都应从日常生活入手,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 ①在生活各处节约水、电、纸。②减少浪费、污染:使用无香精的肥皂,少用杀虫剂,喷雾剂;野餐力求简 单,减少河川污染及制造垃圾。③讲究清洁,保持住家周围环境的洁净。④爱护动植物。⑤认真清理垃圾;不随手将垃圾弃放到路旁水沟、洞里,发现有垃圾,主动清除;要丢弃的容器先压缩,少吃口香糖,吃过的要包好后,再投到垃圾箱里,实行垃圾分类等。
策略8:注重实效,结合幼儿生活习惯进行教育。
陈鹤琴先生曾说:人类动作十分之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小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因此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一点,如有的老师嫌幼儿吃饭慢,就催促他们把饭菜倒了;还有的老师见到小朋友玩水,往往只会训斥他们太吵闹,而不会告诉他们这样很浪费水;行为习惯最容易养成,将环保教育与生活习惯的培养紧密结合,是幼儿环保教育的特点之一。如:要求幼儿收集易拉罐、可乐瓶等饮料包装罐,不要随便当作垃圾扔掉,而要设法再利用,既节约原料,也可减少污染,还可以带到幼儿园作为手工材料,布置教育环境。例如:可以用幼儿带来的“品客”薯片罐子做成了一个个笔筒,用可乐瓶做成花瓶装饰“花店”。这就更激发了孩子们收集这些废旧物品的兴趣,同时,我还教育幼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看到别人丢弃的瓜皮果壳时,要捡起来放入果壳箱。
我们要真正确立幼儿在幼儿园环境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着力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核心理念;要千方百计唤醒幼儿的参与环保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幼儿自主发展的积极性,让幼儿在开放性的环境教育活动中得到生动活泼和主动的发展。我们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年幼无知又正在发展中的儿童,他们不仅生理上正待发展成熟,而且心理上具有较大可发展空间和依赖性,因此,教师要像慈母对待幼儿一样,满腔热情地去关心他们,建立真诚、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这样,幼儿更能自然地接受老师对他们进行的环保教育。要根据幼儿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而生动有趣的环境及保护的教育活动,尽可能多地设计出各类开放性的环境及保护方面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逐渐得到发展和提高。我们应该注意赞赏是一种对幼儿的肯定性的激励,并能够使其继续努力的强化手段。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比年长学生多得多,其自尊心更脆弱,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的赞赏从而保护幼儿的自尊心,激励幼儿不断发展成熟。对幼儿在爱护环境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举一动,都应及时而有意识地进行表扬强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1.刘兵
《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年
第45页 2.依玛
《想念绿色》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7年
第88页 3.罗杰 A.哈特
《儿童参与环境》
科学出版社
2001年
第106页 4.吴连喜
《家园的危机》
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0年
第239页 5.王安宁
《教师的生态环境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
第19页 6.张志翔
《消逝的绿色 》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2年
第299页 7.陈文《新课程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指南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
第145页
8.林森《幼儿环境设计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
第316页 9.王金重
《沉重的呼吸》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0年
第123页 10.龚亚军《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分析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第67页 11.伍泽贤《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环境与人 》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6年
第79页
12.马长春
《绿色战略 》
青岛出版社
2003年
第147页
第二篇:浅谈幼儿环境保护教育11
浅谈幼儿环境保护教育
学前教育:阳礼坚
内容提要:环境保护教育应从幼儿抓起。经过提升老师素质、创造优美的环境、提升幼儿环保意识、养成幼儿环保行为等方方面面入手,增强幼儿环境保护教育。
本文关键词:幼儿 环境保护 教育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个一刻也不允许拖延的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理论基础上。协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人手,培养刚开始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育他们从小就懂得环境保护,养成保护好自然环境的良好习惯,是有非常十分主要的价值和意义的。
一、环保教育一定先从师资抓起
第一要提升老师的认知,组织老师学习,丰富老师的环保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提升其对环保教育的认知,使得老师们知道了“今后的学生假设不了解和不掌握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将不是一个达标的毕业生: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假设不高,将很难跻身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的道理。老师认识提升了,为在幼儿园中开展了环保教育打下了基础。幼儿园要十分注重幼儿环保教育的“软件”建设。设环保教育专业课题(意是指我们要研究或者要解决的问题)组,积极研究幼儿环境行为教育的方式、内容和教学方式,并决定将环保教育列入教育特色来抓,要求每一个学期的筹划、结束语都突出环保教育的内容,确保环保教育渗入于幼儿生活、学习的全整个过程。
二、环保教育抓好园内环境建设
在幼儿园环境建设上,要真正做到环境育人。把幼儿园建成一个大公园,种植各式各样花草,每一类花草和树木都需要有介绍牌,到处树木婆娑,繁花似锦,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园内创设(创造条件)种植地,幼儿在老师指导下播种、浇水、收割,在行动中充实
表现到人与大自然息息相联的关系。
优美的环境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也可以培养热爱动物、保护植物的良好品德,更十分主要的让幼儿热爱幼儿的小环境开始,逐渐养成热爱广州市大环
境、热爱咱们人类惟一的家园地球的环境意识,三、经过多种方法提升幼儿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1.参加。在环保教学与活动中。注重应用环境,有意识地组织幼儿参加活动,协助幼儿留意和理解事物和环境间的关系:并且应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各式各样现象,联系他们的日常经验,让幼儿经过操纵获得直接的感知,成为行为的促进原因。在应用废旧物进行物质循环应用的社会调查现实过程中。幼儿从中了解物质循环应用对保护好自然环境、保护资源的十分主要意义。促进幼儿和家长在平常生活中实行“少用塑料袋,多用环保袋”、“分类、回
收”等环保行为。
2.相比。在比力中进行环保教育。让幼儿在相比的环境中进行感知、体验和挑选,更方便于幼儿直接将获得的环境意识转化为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在环保教育中注重让幼儿经过亲身的感知活动,将幼儿置身于鲜明相比的环境中,幼儿经过亲自的细察、体验,在相比性的环境里自主地进行挑选,主动地研究,从而使得得出本身的结论。在这一整个过程中,幼儿不但了解部分环境难题,知道平常所能接触到的环境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也
从中了解部分环境难题对环境的不良涉及和对人们生活的涉及。
3.激发和鼓励。注重经过激发和鼓励来强化幼儿的行为,从中实现行为的自发、自觉性。老师对幼儿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意识地带领,经过激发和鼓励协助幼儿强化那些对环境有利的行为,使这样一些行为逐渐成为幼儿自但是然的行动,让幼儿逐步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经过刺激引发情感来强化幼儿的行为,可以可行地促进幼儿在平常生活中爱护环境行为的自
觉落实。
4.交互。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首先摇篮,家庭生活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涉及。幼儿园注重把环保教育和家庭教育联合起来,以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认识特征为按照,依照交互原理,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直观有趣、积极、愉快的活动中主动活泼地接受教育。另外,丰富多彩的家园环保活动,如“巧用废旧物”、“青山、绿水、蓝天亲子环保画展”、“绿色行动、家庭植树”活动等,让幼儿在这种愉快、宽松的环境里大大提升了参加环
保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让幼儿园、家庭。社区之间产生交互的教育功能,5.扩展。幼儿爱护环境习惯的养成,必要带领培养,必要在家庭中调节优化生活习惯,必要社区大环境的重视。所以,幼儿园应注重将环保教育扩展到家庭和社区,使家园、社区共育,协助幼儿将贴近于生活的环境意识转化为自已本身的行为,并且,又还可充实应用社区资源,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经过活动发挥幼儿自已本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幼儿、家庭、社区交互的环境保护气氛。
五、克服幼儿环保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
1.过多强调环境的危险性。向幼儿介绍许多环境污染的事实,强调环境的危险性,假设说“人口爆炸”、“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和“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等。教育的不良影响很大。
2,老师缺少 如有需要的生态意识。老师向幼儿报告童话故事时,绘声绘色地将老虎、狮子、大灰狼表演成吃人的可怕形象,缺少 对生物各式性的理解,便幼儿产生厌倦、害怕
野生动物的心态。
3.环境教育似乎便是资源回收和户外活动。重模仿,忽略创新。许多幼儿园不考虑本国的实际条件允许,机械地模仿实际生活中的某些环保行动,如谁回收的####越多,谁就越有大概评为“绿色小卫士”,于是出现了家长到超市大量购物,以满足孩子到幼儿园交最多包装盒的情形。而孩子对大自然的认知限制于一学期一次的春游,仅在公园认识花####树木,等
等。
4.环境教育限制于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几个环保纪念日。很多幼儿园缺少 环境教育的长远目标,跟着浪头走,实行一阵风的运动式教育,环境教育课程缺少 统筹。更谈不
上使“可以进行持续发展”的理念可以逐步落实。
总而言之,幼儿园该科学地落实环保教育,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带领、协助幼儿认识周围的环境,和环境和人、动物的关系,注重对幼儿情感的萌发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形成平常
生活中自觉保护好自然环境的观念。
第三篇: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和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的热门话题,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创设环境成为人们共同的责任。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我国从1983年起就将“环境保护” 列为基本国策,并建议从幼儿园到大学开设有关环境教育的课程,提倡“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所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首先必须从幼儿抓起。作为一名教师,从小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工作中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围绕培养幼儿环保意识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有利于环保教育的环境,萌发环保意识。
如果一个幼儿园果皮满地,到处是脏水、垃圾,没有绿化,教师随便践踏青草,地上 垃圾老师熟视无睹,孩子耳闻目睹,长大了又怎么会成为一个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的人呢? 为了让幼儿在美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必须要优化环境,美好的环境造就美好的心灵,不 良的环境造就不健康的心理,这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老师都知道幼儿对事物的认识 大部分是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中获得的。
二、利用日常生活各环节进行随机教育,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
幼儿环保行为的形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不是一日之功。我们在对幼儿进行环保 教育时,更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入手,对幼儿的环保行为进行环保教育时,要注 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入手,对幼儿的环保行为加以强化,幼儿就由不自觉转化为自 觉的行为。幼儿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用来对幼儿进行随机的环保教育。例如:一 次手工活动结束后,我发现满地的纸屑无人理睬,我就抓住这一现象进行随机教育。首先 我给幼儿上了一节有关的“纸“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纸的用途及造纸的原理,同时 了解浪费纸是一种污染环境的行为,大家必须要节约纸。在如何节约用纸中我还设计了游 戏《我和报纸一起玩》,通过游戏让幼儿主动许多废止是可以再次利用的。我还特别设计 了一个纸篓箱让幼儿将废纸都放进纸篓,统计比较一天班级浪费的纸张数量。现在班内处 处干净、整洁,哪儿有纸屑幼儿都会主动捡起。我们还在班级中开展劳动课:如,带幼儿 到户外拣去草地上的杂物,擦洗幼儿园的栏杆、瓷砖。所有这些活动,既是对幼儿进行环 保教育的一方面,又对幼儿进行了劳动观念的培养。我们还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幼儿良好的 环保行为习惯,如秋游前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解决路上发生的卫生行为问题,结果大家都 说必须带两个清洁袋,一个让自己坐,一个放废物,使幼儿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在 幼儿盥洗时,我们通过随机教育让幼儿观看课件《会变的小河》,让幼儿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和幼儿一起设计节约用水的环保标记。现在,每当洗手时小朋友们 都会互相提醒把水笼头开小一点,洗完手后不要忘记关水笼头。发现水笼头没关紧,孩子 们会主动去关好。每天的一餐一点则是对幼儿进行节约能源教育的最佳时机。我发现我们 小朋友吃饭时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动不动就把自己不喜欢吃的饭菜倒掉,几乎每天都有大
半盆被倒掉的饭菜。为了减少这种浪费现象,在午餐后我给幼儿看课件《大米的产生》,并通过讨论、交流,让幼儿知道我们所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种出来 的,从而帮助幼儿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我们要随时抓住一日生活 中的每个教育机会,从点滴生活及习惯中逐步渗透环保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提高幼儿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三、丰富的环保知识是环保教育的基础。
我们可以借助于幼儿喜爱的电视节目和幼儿文学作品对其进行环保教育。例如动画片《地球超人》、童话故事《嘟嘟鸭星球》等都是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教材。丰富幼儿环保知识应把环保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在国内外一些主要的与环保日有关的纪念日,我们都要开展一些主要与环保有关的活动,我们还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环保内容,如:森林砍伐、垃圾的处理、地球清洁工、禁鸣喇叭、洪水泛滥、空气水等污染,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和各门学科中。如:我们还带幼儿亲眼去看工厂里冒出的黑烟,到车水马龙的马路上看车辆尾部的废气,看又脏又臭的河水,让幼儿区分乐音与噪音的区别及噪音的危害作用。再如:我在一次活动中给孩子讲了《地球清洁工》的故事,孩子们知道了乌鸦、海鸥、蚯蚓等动物能消除地球垃圾,地球公公就录取他们当清洁工,他们成为了地球的保护神。孩子们对动物的清洁作用很感兴趣,有些小朋友听了故事,把这些地球清洁工惟妙惟肖地画了出来。另外,我们可以经常给孩子讲解那些宣传环境保护的画报、图片,让孩子了解一些环保的基本知识,这样,就可以让幼儿比较容易的接受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树立起环保意识。我还利用录像对幼儿进行教育,如播放长江洪水泛滥片段,这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们经常自发地交谈小江珊的故事,我就因势利导地对孩子进行保护森林的教育,张鑫小朋友在绘画中画了可怜的小朋友扑在树上,他说希望大人不要再砍树了。我,就是通过这些适宜而丰富的内容,使孩子们了解了森林、动物、大气等环保知识,为进一步进行环保教育提供了“食粮”。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园共育活动,强化环保行为。
家庭教育具有幼儿园教育所无法比拟的随机性和个别性,因此教师应努力加强与家长的配合,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对孩子的要求,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如:开展活动《环保袋》前后,我们及时和家长联系,请家长带幼儿一起去市场买菜、去超市购物,并使用环保购物袋,同时向幼儿说明使用环保购物袋的好处等,使幼儿在家长的言传声教、耳濡目染中逐渐养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另外我们也向家长提出不管何时何地都要珍惜幼儿萌发的环保意识,如幼儿把垃圾捡到垃圾箱、收集废旧电池、提醒别人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等,这时家长应给予适当的支持和赞赏。首先家长要加强自身的环境教育素质,做到处处为孩子榜样,多阅读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书籍,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身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瓜皮纸屑,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高声喧哗,不制造噪音声影响其他人的生活等。其次建议家长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请家长利用晚饭后或休息日带孩子到田野里走走、看看、玩玩、对幼儿的不良习惯
随时纠正,给孩子讲解关于动物、植物、自然想象等环保方面的知识,从而萌发出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积极情感。最后建议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孩子由于人类的任意砍伐,森林遭到破坏,所剩树林无法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气温上升。在平时少用塑料袋,塑料杯,最好用纸袋、篮子、减少白色污染。
总之,保护环境,教育为本,从小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我们生存的地球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为保护人类共存的唯一的地球环境而共同努力。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把环保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具有深远的意义。环保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需通过长久的环保教育,使幼儿树立环保意识、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使他们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第四篇:浅谈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策略
浅谈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策略
姓名:刘
晨
班级:奥鹏教育1003学前教育本科班 指导教师:于爱华
浅谈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策略
大连教育学院奥鹏教育中心1003学前教育本科班
刘晨
摘要:讲究文明礼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自古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我们在摒弃传统文化中个别迂腐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为了提高全民族素质,继承优良传统,我们必须倡导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是幼儿阶段,因此,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更为重要。笔者认为,幼儿园可以通过“创设环境,营造氛围;贯穿生活,渗透其中;多种形式,全面整合;三位一体,携手共育;每逢佳节,不失良机”等几种途径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通过实践,幼儿在文明礼貌习惯、团结友爱精神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策略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程门立雪”、“孔融让梨”、“千里送鹅毛”等脍炙人口的与“礼”有关的故事,一直为后人所推崇。可见,在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们就十分重视“礼”的教育。春秋末期的孔子就曾提出:“不学礼,无以立。”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我们在摒弃传统文化中个别迂腐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尤其是独生子女中滋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将来可能会将我国五千年文化遗留的美名毁于一旦。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必须倡导“文明礼仪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从何时开始呢?现代研究证明:幼儿期是人的社会性行为、情绪情感、性格和人质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抓住幼儿时期的教育契机,对他们进行适时的、适当的、适度的教育和影响,先入为主,使孩子们对文明行为和礼仪规范等知识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掌握,将对他们一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他们素质的提高与发展也将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文明礼仪教育应从幼儿时期抓起。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有哪些教育内容和方法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一、创设环境,营造氛围
恩格斯说过:环境造就人。环境的教育功能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心理科学研究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建构而得到发展的。因此,要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使幼儿从参与中得到发展。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意志品格,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我们不能忽视盥洗室墙面上一段小小的《洗手歌》,它可以从小班就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不能否认一首《对不起,没关系》歌曲的教育意义,它教给孩子学会宽 容和谦逊;我们不能阻止孩子看动画,因为动画中不仅仅有色彩,还有很多孩子应该懂得的道理。我们周围的事物无不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另外,我们大人的一举一动,会像投影仪一样投射在孩子的身上。曾经遇到过家长不解的问题,“孩子怎么会骂人?”难道是孩子自己发明的?因此,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物质、精神环境是如此重要。
当然,创设文明礼仪的教育环境,也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而去创设。
1、小班文明礼仪教育环境创设:小班礼仪的教育内容以幼儿园礼仪为主,因此,主要在墙面、阅读区、盥洗室、寝室等处创设明显的标志和图片,提示幼儿要注意的事项。例如:阅读区中表示安静的图片,盥洗室《洗手歌》,地上的小脚印表示有秩序地排队等。
2、中班文明礼仪教育环境创设:中班文明礼仪的内容在小班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相应增加交往礼仪的学习, 自我介绍、递接物品;基本礼仪:行走、蹲姿、值日生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升旗、交通、游园、乘车、安全等。那么,在环境创设上可以增添一些交通标志、生活标志,通过标志了解公共秩序。
3、大班文明礼仪教育环境创设:大班幼儿随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自控能力增强,为了更好地与小学生活衔接,在中班礼仪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礼仪、欣赏与阅读礼仪、分享礼仪(精神分享)、基本礼仪中的电话礼仪、介绍他人、着装、与他人沟通、拜访做客与待客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增加了在外用餐、购物、交通乘车、参观、安全(突发事件)。教师可以创设情景表演或相应活动区,例如:游戏《打电话》、《餐厅里》、《商场里》,创设生活中的一些社会环境,增强幼儿公共场所礼仪的了解。
当然,环境的创设不仅仅只这些图片,例如在幼儿绘画时播放一些轻音乐,餐前、睡前播放故事等,虽然是小细节,但能够营造安静地氛围,使幼儿养成安静地绘画、进餐、午睡等良好习惯。
二、贯穿生活,渗透其中
营造了健康的文化氛围是文明礼仪教育的先导,要让幼儿亲身感知、实践,逐步培养幼儿良好道德素养,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还得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细节抓起。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要以幼儿的生活内容为中心,要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内容安排呈螺旋式上升,阶段性目标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易到难。育儿专家高寿岩提出:“幼儿文明习惯、文明行为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抓紧培养,严格要求。” 我们必须培养幼儿“亲自己”“亲他人”“亲群体”的行为,正确启发、引导幼儿自理、自立、自信,尊重、理解、谦让,合作、轮流、分享等良好文明习惯。而这些教育内容仅仅在集中教育活动中是不够的,而要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之中。例如:学习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后,在分间食时,一桌小朋友 一起分着吃,体会分享的同时也要学会谦让;进活动区后,引导幼儿将自己的鞋子脱下后摆放整齐;利用进区卡限制幼儿人数,避免争抢,出现争抢现象时,老师要及时引导、教育幼儿要相互谦让;当共同看一个物品时,引导幼儿学会轮流、合作等;有幼儿受伤时,引导幼儿之间相互关心,关爱同伴;活动后,合作整理物品等等。
教育无处不在。教师要抓住每一个细节,将文明礼仪行为渗透和贯穿到幼儿成长过程的每个时间和空间里,注意随机教育。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感知、辩证自己的行为,逐渐的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这是幼儿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三、多种形式,全面整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万面的发展。”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也应通过多种形式,贯穿在每一个领域之中。
音乐活动《小乌鸦爱妈妈》的活动目标中就曾提到“学习小乌鸦爱妈妈的情感”。另外,通过理解歌词“刁来虫子,一口一口喂妈妈„„多可爱的小乌鸦,多懂事的小乌鸦,飞来飞去不忘记妈妈把它养育大”,让幼儿学会感恩,学会孝敬;健康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社会活动《我爱我的幼儿园》学会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向同伴打招呼等;语言活动《摇篮》中“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让幼儿感受妈妈的爱,激发爱妈妈的情感;科学活动中有很多需要幼儿相互合作的环节,这些都可以教育幼儿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谦让。
四、三位一体,携手共育
古语曰:养其习,于童蒙。幼儿正处在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他的高级神经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极易接受外界各种刺激,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较容易,即使有了不良习惯,纠正也比较容易。因此,幼儿园和家庭要抓住孩子这一关键时期,共同关注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家庭、幼儿园、社会要密切配合,注意提供良好的行为榜样,家长尤其要注意自己对孩子的影响。”——高寿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盟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必须要家园合作,携手共育。还是前一个例子,有些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但当孩子出现骂人的行为时,又很是气愤,“请教”老师这是什么原因?这样的家长不仅没有教育子女的能力,更是缺乏教育意识。我们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论坛等等 形式与家长沟通,一是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使其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另外,还要教会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比如,引导幼儿学会尊敬长辈,幼儿园的教育是一小部分,具体的实践是在家中。言传身教才是根本教育有段。有些家长自身就不能够孝敬尊重父母,如果经常在孩子面前顶撞父母,即使他的孩子再熟记《弟子规》,将来也可能会出现顶撞他们的情景,因为他们并没有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公益广告“将爱心传递下去”使我记忆犹新:妈妈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回家,晚上还为自己的母亲洗脚,母亲慈爱的抚摸着她的头说:“都忙了一天了,歇歇吧。”她微笑着说:“没事,不累。”这一温馨的场景被她的儿子偷偷地看到,当她为母亲洗完脚去看儿子时,却发现儿子不在房间。“妈妈,洗脚”一个稚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儿子晃晃悠悠地端着一盆洗脚水走来,她的眼睛湿润了„„“妈妈,我也给你讲小鸭子的故事”那个幼小的儿子蹲在地上为妈妈洗脚„„看了这个广告我的眼睛也湿润了,甚至回忆起来还是那么感动。多么伟大的母亲,她的爱,哺育着孩子成长,同样教育着孩子成人。可见,父母是孩子的一位启蒙老师,他们的榜样作用是如此之大。今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基本原则中第三条指出:“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文明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笔者认为,在家庭生活中,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在社会生活中,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善待自然。这些道德品格、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携手,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围,才能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五、每逢佳节,不失良机
抓住节日活动的教育契机,创设体验情境,可以帮助幼儿巩固礼仪的行为,同时能够培养幼儿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能力。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我们可以通过挖掘民俗和民族文化,围绕中国传统节日设计主题活动。组织幼儿走进家庭、社区,让孩子亲身体验节日礼仪。开展礼仪教育。如在“六一”节,组织开展幼儿生活礼仪练习,开展“我与文明手拉手”“小手牵大手”“争创礼仪宝宝”等主题活动。“教师节”开展“尊师宝贝”评选和“祝福献给老师妈妈”的主题礼仪教育活动。中秋节开展“我为同伴打月饼”和“感恩亲人”等活动。再如九九“重阳节”,组织孩子与幼儿园的退休教师“老少同乐”活动,看望老人,关爱长辈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体验到关爱他人的快乐,懂得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懂得感恩,同时感受中国传统节日带来的快乐和文化熏陶。今年我园利用三八节,开展了“爱的心语”感恩妈妈节庆活动。孩子们在节日当天为母亲说出一句祝福,送上一份礼物,献上一个亲吻。观看提前录制的花絮,“妈妈,我爱你”中听到孩子的呼喊,收到孩子的祝福,让众多母亲留下了欣喜的泪水。活动中,妈妈也作了自我介绍,让孩子了解每日的忙碌,孩子们为妈妈献上精彩的节目,与妈妈一起互动游戏,促进了亲子关系的融洽。活动后,孩子们也纷纷表示:长大了我要“带妈妈去环游世界”,“给妈妈买新房子”,“买新衣服”等等,他们体会到了妈妈的辛苦,学会了感恩。这次节日礼仪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证实了利用节日开展礼仪教育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我们应抓住幼儿时期的教育契机,通过“优化环境,营造氛围;贯穿生活,渗透其中;多种形式,全面整合;三位一体,携手共育;每逢佳节,不失良机”等几种途径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让孩子们对文明行为和礼仪规范等知识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掌握,使孩子受益一生。同时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全民素质的大幅度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致谢:
学前教育本科学历进修即将结束。在此,衷心感谢大连教育学院奥鹏教育中心对我的栽培,感谢所有奥鹏教育的老师。本文能够顺利完成,特别感谢于爱华老师的细心指导和不懈支持,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在此谨向于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谢谢!参考文献:
[1]卢乐山.《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沈阳出版社.1994.(50)[2]罗英智.《为托起明天的太阳》.白山出版社.2000.(417—431)[3]夏永勤.“浅谈幼儿文明礼仪的养成”.中国幼儿教育网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5]《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2011
第五篇:幼儿生命教育的现状和探索
生命教育缘起于国外,于20世纪末引入中国,却一直发展缓慢。幼儿生命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幼儿对生命具有合适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准则。总体来说,就是在幼儿的自身发展主体的认知能力基础上,对其进行德智体美劳以及心理生理上的全方面教育,最后使幼儿可以正确地看待生命、爱护生命、欣赏生命,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人。
一、幼儿生命教育的现状
1.传统观念世人避谈生死
生命教育一般都包含死亡教育,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死亡是一件非常晦气的事情,所以人们一般是闭口不谈。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下,家长不会主动向幼儿讲解死亡的含义,幼儿也不好意思向家长询问。幼儿只能凭着自己的好奇心和对世界片面的认知来理解死亡。这种方式导致幼儿很难正确地认知死亡,幼儿对死亡会产生心理阴影,无法明白死亡的意义。
2.幼儿教育功利化
目前,国内教育趋向功利化,在家长和教师的眼中,分数和升学成为重中之重。学生每天被各种特长补习班、提高班、竞赛占据了大量的时间,逐渐被培养成了学习的机器。这样一来,学生除了学习以外,对世界的其他事物一无所知,甚至导致生活自理能力差,无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功利化使学生缺少对生命最基本的理解,更不用说尊重生命和欣赏生命了。
3.教学方式形式化
在国内大部分的幼儿园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仍在盛行。幼儿阶段往往是人的一生中最具想象力和好奇心的阶段,而教师的统一指导剥夺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教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行动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幼儿长大之后会缺乏主动性,做事优柔寡断、犹犹豫豫,同时也缺乏主见,自我认同感不强。这样的学生对自己缺乏基本的认识,对生命也无法深入理解。
二、幼儿生命教育的探索
1.改变传统观念
在我国改变传统的生死观念并不容易,需要国人共同的努力。家长和教师首先要正确地认识生死,主动向幼儿讲解生与死的概念。很多家长认为生命是一个很深奥的概念,总是想等着孩子长大一些再说。其实,幼儿阶段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幼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最强的,所以在该阶段让幼儿形成对生命的初步理解,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十分重要。父母在家里应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鼓励幼儿的探索精神。良好的家庭环境更有益于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幼儿理解生命、爱护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
2.探索教育原则与方式
改变教学方式,促使幼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产生自我认同感,找到自我价值。幼儿在面对这个世界时有他们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而把成人的理解和思想强行灌输给他们是不理智的做法。幼儿身体和心智都没有发育成熟,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地说教,不仅不会取得预想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造成幼儿产生烦躁情绪。所以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采用启发诱导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理解生命的涵义。
3.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我国,幼儿生命教育一直发展缓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专业领域缺乏高水平人才,所以导致大部分幼儿园的生命教育形式化,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在向幼儿传达生命的概念时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导致幼儿把这门课程当成一种负担,逃避它。所以,培养生命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刻不容缓,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让幼儿真正受益于生命教育。
总而言之,正确科学地理解生命教育的涵义,以生动灵活的方式来向幼儿传授该内容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可以帮助幼儿正确地理解生命,敬畏生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面对困境,在成长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价值,发现社会中美好的人和事,并且喜爱环境及艺术中的美,对其进行积极的效仿与创造,以此提高生命意识,提升生命价值,增加生命的广度。幼儿生命教育的实现需要幼儿园、教师、家长的通力合作,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一个美好、安全的成长环境,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