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文章来源:综合文章作者:综合发布时间: 2008-6-28 13:02:01
为了规范完善xx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切实抓好教学常规,使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更加科学化,创建统一、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促进我校教学改革健康深入地开展,让全体教师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现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xx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望全体教师认真执行。
一、教学思想
1、教学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新型人才。
2、教学要坚持“三全”。即:全面理解和执行教育方针,全面执行上级制订的教学计划,面向全体学生。要严格执行“两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做到专课专用,专时专用。
3、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六观”:
人才观:明确培养目标,人才有层次性。
教育观:教学要教育领先,渗透其中,使教书与育人统一。
素质观:做到素质教育学科化,课堂教学素质化。
基础观:小学是基础教育。在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打好两个基础,即知识基础和做人基础。
潜能观:教师要发展地看学生,积极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因为学生不是贮存知识的机器,而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质量观:教师应有全面的质量观,不可偏育偏科。教师应认真学习,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责任感。
二、教师素质
1、全体教师应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学习课程标准,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先进经验,了解信息,摘录信息,做好学习笔记,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2、坚持“全面、求实、灵活、创新”的教风,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改进,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
①写一手好字;
②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③具备各学科的教学基本功;
④熟练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⑤能自制投影片和简单的课件。
4、要坚持读书看报,了解教育信息,了解社会,不断吸取“营养”充实自己。期初认真制定个人进修计划。
5、要积极参加课题实验,坚持积累教学资料,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参加交流,积极投稿。
三、备课
1、制定教学计划。开学初教师根据本人所任教的学科按年级、分学科写好教学工作计划,学习教学大纲、新课标,通读全册教材,明确指导思想,分析学生现状,把握知识系统和结构,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难点,通盘考虑解决重点难点的策略,安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交教导处保存。
2、有课必备,语数科学科必须有教案,其他兼职教师或非统考学科应有不拘形式的备课。
3、编写课时教案。每位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知识缺漏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进行课时备课,编写课时教案。充分理解把握驾驭教材,深入浅出,结合实际,选择教法,确定教学结构和教具使用,设计作业,并要充分考虑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应变处理等等,为上课作好各项准备。备课要充分,项目要齐全,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后小结。具体要求如下:
(1)教学目标明确,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2)准确把握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
(3)教学方法要讲究技巧,体现巧、妙、趣、活、新。
(4)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状态等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思路要清晰,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有利于启迪和开阔学生思维、发展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5)板书设计要简明扼要,形式灵活,有针对性。
(6)教后反思要结合教学实际,记录自己的教学得失,如教学设计的实践情况、有何创新、有何遗漏待补等,进行反思,有所感悟,对教学设计有重建、有改进。
3、学期中应超前一周备课、教案字清楚整洁。不得使用旧教案或以参考资料代替教案。
四、上课
1、上课前,要复读一遍教案,以进一步熟悉教案并作教前修改。
2、教师在上课预备铃响时,离开办公室到达教室门口,检查学生准备和课前准备活动(猜谜语、背古诗、唱歌等)情况,使其安静;上课铃响,进入教室,师生问好(或者班级呼口号、背古诗等)后开始上课。
3、遵守教师行为规范,衣着整洁,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大方,态度和蔼,精神饱满,讲普通话,语速要适当。不带个人情绪。要站立讲课,紧扣内容。学生自学或做作业时,教师应巡回指导,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说与教学无关的话。
4、教师上课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写字规范,语言文明规范,板书设计合理,口头表达自然流畅,亲切生动,教态自然大方,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欢快、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学思想要端正。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讽刺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5、要保证上课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得接待客人,中途不得随便出入教室。未经批准不得随意串课。
6、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要充分利用每节课的最佳时间。语、数、科学、英语课一般在30分钟内完成主要教学任务,学生集中练习不少于10分钟。
7、教室上课一律关掉手机,严禁接打电话。
8、教师讲授知识必须正确,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切忌“可能”“也许”。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要提在关键处,问在点子上。提倡教学民主,师生平等,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授提出不同意见。讲究教学方法和精心安排教学进度,使复习、新授、作业有机结合,师生活动协调和谐,努力使教学过程整体优化。
9、教学过程要和谐。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着眼于学生的主体精神,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关注每一个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使每一个学生都沿着“学会——会学——乐学”的轨迹走向进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
10、教师要具有教育智慧,能够机智地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灵活地调控课堂。
11、教师要锤炼自己具有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较高的教学基本功,语言要准确、生动,有启发性、激励性;板书书写规范、整齐、清晰、有条理。根据需要有计划有准备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地辅助课堂教学,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2、巡课制度。学校要不定期经常性的组织巡课,落实教师按课表上课;学校除安排有组织的巡课外,校长每周不定期巡课不少于1次,分管教学的教导主任不少于2次,并做好记录。
五、作业
1、作业设置:
学生作业要针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的实际,科学设置。课内作业要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当堂完成,家庭作业要适量,不得超过1小时。课堂作业要全收全改,课后作业原则上坚持全批全改,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坚持面批面改。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及手段。必须十分重视,做到精心设计,要求明确,布置清楚。具体要求如下:
(1)、作业内容:要从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研究,精心设计。作业题选择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利于学生加深、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收集资料,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语文作业可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预习题,或教师设计后让学生完成。预习题设计要根据课文尽量设计收集资料题,让学生提问题又自行解答的题目,以此来达到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求异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2)、作业的份量: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以免影响学习效果,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低年级学生不布置家庭作业,中年级学生控制在半小时左右,高年级学生控制在一个小时。
(3)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能力的培养,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富于思考,做到少而精,切忌多而滥,避免机械重复、单调乏味、大量抄写的作业。
3、作业要求:
(1)对学生作业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作业的习惯:姿势要端正,做到“三个一”;格式要整齐,书写要认真;按时完成,认真检查,按时收交;有错就改,不懂就问。
(2)学生作业马虎潦草或不及时完成者,要认真分析原因,耐心教育、指导,促其完成不准以作业压学生、罚作业,不准罚抄、罚写、罚做,不准撕毁学生作业本。
4、书写规格:
(1)
一、二年级用铅笔,三至六年级一律用钢笔。
(2)方格作业,字要写在方格的正中央;横格作业,字要沿底线书写,字要书写工整、大小匀称、疏密有致。
(3)作业要整洁,不能在作业上乱涂乱画。
(4)凡作业中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每个标点符号占一个字的位置(破折号、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
5、作业批改:
(1)教师批改一律用红笔批改。
(2)教师批改要认真、及时,评价要恰当,批改作业所使用的符号应当规范统一,提倡使用激励性、启发性、指导性批语,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并写清批改日期,适当做好批改记录。
(3)做好作业批改记录,有针对性,讲究实效,及时反馈,对作业特别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当众表扬鼓励;对作业有错的同学要指导他们认真改错,并定期进行作业展评,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大家的赞扬和榜样的激励下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作文可采取精批与略批相结合的办法。
(4)作文每次精批三分之一; 要先通览后细改,有眉批、间批、总批; 略批三分之二,要通览全文,划出错别字、病句,适当提示。精批与略批轮换进行。在精批中选准佳篇,在略批中择取共性问题,以供评讲。
(5)语文积累、日记、课外练笔、读书笔记可适当指导学生互改互评。
六、检测
1、语数科学科每单元进行目标达成性检测,学校实行月考、期中、期末检测制度,对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教师辅导,一段时间后进行二次检测。
2、检测后及时进行讲评、反馈,要认真地从卷面成绩、试题的正误等方面分析教与学的情况,切实研究改进教学和辅导学生的措施,形成检测小结。并有计划、针对性地、及时地进行二次检测。二次检测形式可灵活多样,不搞一刀切,共性问题重点讲评,同年级组教师共同研究交流,由一人主持出一份有针对性的补偿检测题,进行二次检测。个别问题个别解决。
3、检测后,要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刻苦学习的自觉性。
4、体育学科一年一次达标性检测,音乐、美术、英语等学科学期末进行一次质量检测,采取口试、笔试、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英语要加强听说能力方面的内容。按基础知识和技能各占50%的比例进行质量抽测。
5、社会、思品等学科期末一次质量检测,一律实行闭卷考试,学生成绩学期末纳入教师评估。
七、辅导
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抓好培优补弱工作,对优等生要正确引导,发展特长,开辟第二课堂;对学困生要满腔热情,耐心辅导,指导学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以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但不得占用活动时间和休息时间上课。
1、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各科老师要制订好优秀学生培养计划,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发挥特长,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2、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建立学习档案,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对他们的特长予以鼓励和培养,抓好落实。
(1)小目标,快步伐,多关注,多鼓励,多表扬,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和学习的快乐,从而树立自信心,扬起进步的风帆。
(2)坚持课堂辅导为主,课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差异,利用差异,采取小组指导或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辅导,把困难解决在课堂上。
(3)任课教师要有学困生的辅导计划,内容包括:学困生名单、学生情况分析、辅导措施及时间安排。
3、对于因病因事请假而误课的学生,可适当予以补课辅导,坚持个人自学与教师辅导、小组辅导相结合的原则,时间不易过长,不得影响学生参加其他活动。
4、取得家长的配合,向家长介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辅导方法,取得家庭的帮助,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5、把辅导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发展特长兴趣。要创造条件,开展学科课外活动,用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促进个性特长的发展。
6、每次辅导要做好辅导记录。
7对课外兴趣小组、特长生、学科竞赛取得成绩的辅导教师,每学期要单独列表登记,并附上荣誉证书或文章发表的复印件,学校按规定纳入辅导教师评估。
8、课外辅导要安排在学生自习或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不准侵占和挪用非语数课时间进行辅导。
七、教育科研
1、教师进行相互听课时,要以学习为主,同时也要诚恳地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相互评议后讲课教师要在听课笔记上签字。每周听课不少于4节,同类学科不少于70%。
2、每位任课教师必须参加上级组织和学校的教研活动,并能围绕活动中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做到“三定”:定时、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坚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遵守教研纪律,不无故请假或迟到早退,教研工作纳入教师考核考勤奖惩。
4、每周四第七节课为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根据各自情况认真组织积极开展,并作好记录。
5、每位教师每期至少上交一篇(打印)教研论文、教案设计、案例分析或经验总结。
八、工作总结
根据教学计划开展的各项工作,期末要写好各类工作总结:每位教师要写好教学工作总结,班主任要写好班级工作总结,承担课题研究者,还要写好总结性论文或实验报告。以上材料学期末交教导处。
第二篇: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这一中心,体现这一中心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是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和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教学常规又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依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我所特制订本办法:
一、教学计划
1、开学第一周,学校班子成员共同商议制定学校计划。由业务副校长牵头,根据学校计划的内容,广泛征求教研组长、教导处的意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各教研组、教师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及所任学科的特征,制定相应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和个人教学计划,各备课组制定集体备课计划。教学计划应在深入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和编写意图、基本要求和质量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结合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制定。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师的教学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学校检查备案。
2、教学计划应具有如下五项基本内容:①学情分析;②教材分析;③教学目标;④教学措施;⑤教学进度等。其中,教学进度安排应包括教学内容、课时计划及授课时间,全学期课时计划按18个教学周计算。
二、课前备课
3、备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坚持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坚决禁止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出现。教师上课前必须按课时计划认真备课。备课内容包括分析学情,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教学策略,做好教学资源收集与选择、教具学具准备、知识的温习等相关准备。实验学科的演示实验,备课时必须预先做一次。备课应着重体现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方法的预设,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创造性。
4、教案撰写的详略可根据学校、教师、学科等实际情况,有所区别,分层要求。参加工作不满15年的教师要做到备课规范化,教案详细,达到备课、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参加工作满15年的教师可以在规范化上放宽要求,在教案编写时可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某些重点环节,精备每个序列或单元中具有典型性的内容,形成并展示个人的教学特色。对教师层次划分与相应备课要求,由各校根据本校教师实际情况确定。对身兼多年级、多学科的教师,学校可根据总体工作安排和教师主攻方向规定某些学科和年级备详案,其它备简案,但备简案的年级或学科中要求有一定数量的详案。
5、提倡学科组(备课组)集体讨论备课的形式,共享教学资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实行电子备课,凡采用电子备课的,教本上必须要有施教批注或形成纸质教案。
三、课堂教学
6、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随意缺课、调课和停课。严格执行课前候课制度,预备铃响后,教师应到教室门口面向学生站立,目视学生候课情况,督促未进教室的学生迅速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上课时,教师应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衣着整洁、得体、款式大方,不浓装艳抹,不穿过于暴露的服装和拖鞋,不随便出教室,不接打电话,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不吸烟,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上下课师生应互致问候或祝福。
7、教师上课应使用普通话,课堂语言讲准确、清晰、通俗、生动,具有条理性、启发性.语速不能过急或过缓。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
8、课堂教学应体现精讲多练,短时高效的原则,提倡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式的运用。课堂学生活动时间不少于15分钟,学生参与数不少于三分之二。
9、上课过程中,教师要勤于走下讲台巡视,随时关注学生的注意力和听课感受,特别关注后进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及时运用肢体语言等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随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和指点。要始终关注每一位学生,热情地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想办法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求知欲望。
10、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礼貌用语,严禁语言粗俗,动作粗鲁,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和变相体罚,不得在课堂上发泄个人怨气。对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应善于控制个人情绪,冷静妥善处理,不得因教育个别学生占用过多的授课时间,不得将学生赶出教室门外。遇见突发事件应果断处臵,确保师生安全。
四、作业批改
11、作业布臵要目的明确,认真精选,优质适量,切忌在知识、概念和原理的识记上进行单调、机械重复训练。提倡分层次布臵作业,以适应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提倡布臵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的作业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课堂作业一般应在课内完成。课外作业重在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形成,要控制课外指令性书面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禁以罚作业的方式惩戒学生。
12、教师要按学校要求及时批改作业,做到有留必收、有收必改、改后即发。对学生作业中的个别问题,要提醒其做好自主订正,对作业中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要及时分析做好讲评,并作适当记载。对暂时后进生的作业要面批,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鼓励进步。批注提倡运用评语加等级。每个月每位科任教师要保证至少为每一位学生的作业写一次激励性评语。
13、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可以采取全批全改、集体更正、讲解、学生互相更正等多种形式。
14、各学科作业全批全改数量要求如下:小学3-6年级:语文:每学期大作文4篇、小作文4篇、其他练习每周3次。数学:每周5次。英语:每周2次。小学1-2年级:语文:每周5次,数学:每周5次。对科学、品德、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课后作业练习,鼓励教师创新,探索出形式多样的、富有实效的批改方式。语文学科还应布臵学生写日记、周记等并及时检查评阅。
15、教师必须利用课内课外的各种机会耐心地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知识的辅导。辅导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要教育学生独立、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对作业的书写行款、格式要有明确具体的规范要求,坚决杜绝抄作业现象.对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过问并了解原因。对小学高年级,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设计、选择、确定作业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五、质量监控
16、实行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检查结果作为过程管理的依据。校长、教务主任和教研组长对教师执行教学常规情况采取各种形式的检查。对教师备课、集体备课每月至少抽查一次。教师的作业批改每周抽查一次。期中、期末教导处对教师的教学常规进行全面检查。学校对教学成绩优异、师德高尚的任课教师的教案和作业批改可实行免检。
教案检查。学校要完善教案检查制度,教案检查采取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两种方式,检查结果要实行定性评价,并盖教导处专用章。教案的质量主要看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以及目标是否达成,教学设计是否恰当,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是否讲练结合,精讲精练。
学校每学期要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在每学期最后一周内完成。要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并注意督促学生及时搜集整理关键性表现材料,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学习总评成绩计算办法为:平时检测占20%,期中检测占30%,期末测试占50%;未举行期中测试的,平时占40%,期末或结业考试占60%,学年成绩计算办法为:第一学期成绩占40%,第二学期成绩占60%。为发挥测试成绩的激励作用,个别学生的学年成绩总评可视实际情况予以调整。总评成绩计算出来后以等级方式呈现。
六、业务学习
17、开学初,学校根据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围绕校本教研提出的有关问题制定业务学习计划,提出学习专题和相关学习参考书目、文件资料,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或自学。除寒暑假集训外,学期中途每月安排两次教学业务集中学习。教师根据学校安排结合自身实际明确专业发展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积极参加集中学习,主动自学,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
18、学校还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专业报刊上发表论文,展示学术成果。
19、开展反思性学习活动,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的心得体会,根据现代教学的要求,审视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每学期至少写出1篇反思文章。反思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对自己触动较深的教学情景的再现、阐述教学活动的得失、对得失的理性分析等。
20、学校创造各种条件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必须书面向教导处汇报学习内容及学习收获,并利用教研组业务学习时间,向组内教师汇报学习收获,外出听课者,还必须在教研组内利用教研活动机会上汇报课
七、校本教研
21、校本教研要以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以研究教材教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教师不得拒绝参加教研活动或拒绝接受教研任务(如拒绝撰写、上交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拒绝接受上公开课,拒绝接受教研组安排的竞赛活动等),教导处要精心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级的各项教学、教研竞赛评比活动,力争取得好成绩。
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实际按研修一体的原则,每两周至少安排一次校本教研的时间,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以课堂教学的诊断与评价为切入点,开展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写心得一条龙教研活动,22、各教研组、备课组每学期至少进行8次以上的研究活动,每次研究活动应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课例研究、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教师与专家对话、教育叙事、教育沙龙和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围绕某一教育教学专题开展研讨,并作好相关记录。所有教师都应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专业发展规划,提高自身素质。
小学特高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三年要上一堂示范课或观摩课。青年教师个人每学期在本组或本校上教研课一节以上,参加校本教研活动不少于8次(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网上教研活动,拓展视野,促进发展)。
23、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并及时点评,提出改进的意见,跟踪再听,帮助其提高。对其他教师提倡听推门课,了解该教师教学的真实教学情况。所有任课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上新岗或新上岗的青年教师看课每学期不得少于30节,听课除了认真作好看课笔记和写出评析意见外,还必须积极参与评课活动,评课要讲究方法,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意见,评课时切忌走过场或一边倒,并认真作好记录。凡任课老师每人每学期至少完成一份详尽的书面评课发言材料,交教研组长审阅签名后于学期结束时汇总送教务处汇编存档。
24、学校每学期都必须有详细听课计划与课堂教学检查评估方案,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主要领导要不定期参加各组的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相关检查形式有:学校领导随堂听课检查;教导处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教研组有目的地集中听课,学校组织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并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发挥教师成长记录袋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激励、督促作用。
第三篇: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精神,切实有效地进行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营造和谐、有序、奋进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学改革的健康深入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1、学校依据教学工作目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统筹协调,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对各项主要教学工作作出具体安排,作为各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依据。
2、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附“行事历”),结合本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经全组教师讨论通过后,于开学后一周内交教导处审定执行。
3、专任教师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各任课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面向实际,注重实效,操作性要强。
4、以上各项计划分学期制定,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计划落实到位。学期结束时各级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教学实际,写出书面总结。
二、对备、讲、批、辅、考几个环节的要求
(一)备课
1、上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备课,要做到研课标、备教材、备学
生、备教法、备学法。不得上无教案,无准备的课。
2、教师要认真编写规范的教案。
3、教案主要内容
(1)教学目标。(要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2)教材的重点、难点。
(3)明确的教学步骤和合理的板书设计。(4)教学方法和教学指导。(5)教具和媒体准备。(6)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7)结合学科特点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内容。(8)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9)作业和练习题。(10)课后反思。
4、建立集体备课制度。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发言人,要集思广益,讲求实效。倡导组内合作,同课异构,提倡网上备课活动的积极开展,鼓励校际“牵手”活动的广泛推进。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集体备课要有中心主讲人。
5、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坚决禁止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出现,不许以课本、资料上的评注圈点代替教案。
(二)讲课
1、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上课前必须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
作,每堂课都要备课。做到研课标、备教材(既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要挖掘教材特点)、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认真编写规范的教案。不上无教案、无准备的课。
2、课堂氛围和谐。
课堂上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尊重、沟通、理解,建立相互学习、相互分享、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学生广泛、主动参与学习,且学有所获。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意见。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及时做出公正的评价。要对学生多鼓励,严禁讽刺挖苦学生。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组织教学贯穿全过程。
组织教学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注重课堂教学管理,维持好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教学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严谨。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内容密度适当,深度、广度适中,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使所有学生集中精力、认真思考。要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
4、遵循学科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导方针,每节课的教学应结合实际教情学情,依照《课程标准》设置的具体的课堂目标,设计课堂各环节,且因此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以有效达成课堂目标。
每堂课力求达到下述基本要求:(1)目标明确(①立足具体学情,贯彻“三维”目标;②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目标达成度便于检测和评价;③教学目标要正确,不含糊其辞,应该是观察到的行为和
行为结果的表现形式。);(2)讲解正确;(3)方法得当;(4)重点突出;(5)难点突破;(6)讲练结合;(7)效果落实。
5、遵循学科教学常规。
每一个学科都有其富有个性的教学规律和基本要求。只有按照教学规则和遵循学科基本要求进行教学,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课堂目标。
6、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
要注重研究“教法”和“学法”。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包括思维方法、分析、归纳、记忆方法等,要注重学生思维方法、解题思路等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老师设问深度广度恰当,切合学生实际。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切磋,防止“一讲到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参与面要广。
7、规范学生学习习惯。
要注意培养学生预习、写课堂笔记、及时复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认真思考、正确读写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站姿、坐姿、读书、写字姿势。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8、要注重教学手段的选用,要加强实验教学。
在运用好常规教学手段的同时,努力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充分、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具和与现代教学媒体,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反对过多过滥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要加强实验教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科学等学科要认真
上好实验课,实验器材使用要规范。教材规定的实验开出率,演示实验达到100%,学生实验达到95 %以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9、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教师衣着要整洁大方;教学用语要简练、准确、有条理,要使用普通话;板书布局合理,书写规范正确,严禁书写错别字;教师要按课程表和作息时间上课,不得随意调课;上课不得迟到,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上课时不随意离开教室,不在课堂上进行非教学活动;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0、做好课堂总结。
下课前,对授课内容(围绕重点)要有总结(师生均可)。
(三)作业布置及批改要求
1、作业布置(1)作业数量 小学段(学期量): 语文:
①识字量:各年级以教材中“生字表”为依据。
②阅读量:一年级:1万字;二年级:5万字;三年级:10万字;四年级:20万字;五年级:25万字;六年级:30万字。
③背诵量:一年级:20首;二年级:20首;三年级:20首;四年级:20首;五年级:20首;六年级:15首。
④练笔量:一年级:0.1万字;二年级:0.5万字;三年级:1万字;四年级:1.5万字;五年级:1.8万字;六年级:2万字(说明:
一、二年级“练笔量”包括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三至六年级“练
笔量”指书面表达:摘抄、习作、日记、读书笔记、手抄小报等)。
数学:一年级:60次;二年级:60次;三年级:60次;四年级:60次;五年级:60次;六年级:60次;
英语:各年级不少于25次(三年级上学期以口头作业为主)。学生书写要工整,占格要准确。
教师要在课堂上利用录音机进行听力教学;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课本(或课外)内容朗读。
科学、品社:完成课后作业,作业在课内进行;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综合性作业。
美术:一课一做,包括画画、手工,泥塑等实践性作业。音乐:课内乐理知识、歌曲要求全员掌握。初中段:
语文:基础知识作业基本篇目每课1次,作业量不超过课后习题总量。大作文每学期应不少于7次,其他练笔量每学期不少于5000字。
数学:各年级作业量每周不超过5次,每次作业数量应控制在1小时之内完成。
英语:各年级作业量每周不超过4次,每次作业数量应控制在半小时之内完成。
物理、化学:八年级物理作业量每周不超过2次,九年级物理、化学作业量每周不超过3次。每次作业量控制在半小时内完成。
其他学科的书面作业量,原则上每周不超过2次,每次作业量不超过半小时。(2)作业的质量
①作业要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②教师应精心设计作业,针对性要强,要紧扣教学内容,有代表性、典型性,实施分层次作业,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③要科学布置作业,坚决禁止以机械重复的作业题挤压学生时间的做法。作业总量由班主任同任课教师协商调剂平衡。
④除书面作业外,还应该安排一些动手实验、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关注社会,培养科技兴趣方面的作业。
⑤应对学生提出明确的作业规范要求,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作业方法和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2、作业批改
(1)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及时获取反馈信息,调整、改进教学方法。作业本要及时发还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2)作业批改布置一次,批阅一次。批改后写明批改日期。(3)作业批改力求正确,评语书写要整洁规范。
对作文的批改作如下要求:教一个班的教师大作文必须全批全改,教两个班的教师每次批改不少于总人数的3/5。小作文老师要查阅。教师的作文批语应有目的性、针对性、启发性、指导性、鼓励性、示范性。严禁套话式批语。
(4)应针对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查漏补缺,决不能用集体对答案的方式代替作业评改。
(5)为培养学生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确需学生和家长参与的作业修改,要向学生和家长讲明后进行,但不宜安排过多。
(四)辅导
1、辅导内容:学习目的、态度、方法的指导,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差生查漏补缺,优生发展提高。
2、辅导方法:对普遍问题集体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个别辅导。
3、对成绩优秀学生和特长生,要采取特殊办法进行培养,并通过第二课堂等途径进行提高。
4、对各学科学困生,必须热情关怀,耐心辅导及时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弥补知识缺漏,对学习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切忌采取嫌弃、排斥态度。
5、课堂练习(作业)时教师要加强巡视,要特别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6、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好学科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听课
(1)学校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观摩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校长、分管教学的校长和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40节;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每学期不得少于15节,10年以下教龄的教师不得少于25节。
(3)做好听课笔记,提出评课意见,及时与做课教师进行意见交换。
(六)考检(考试)
1、考试(考查)前应根据《课标》、教材要求及学生实际,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较系统的复习。
2、学校要严格控制测验次数,平时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练习性检查,以及时查漏补缺,期中、期末可根据实际安排考试。
3、考试命题要根据《课标》要求,既要注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也要注意对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核。
4、要不断改革考核评价制度,要特别注意实验操作和实际能力考查,要笔试口试结合,不能凭一张考卷定优劣。
5、要做好考试后的评卷、讲评、质量分析工作,提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三、教学研究
1、各学校要建立建全各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备课的优势。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每次应提前指定中心发言人,做到有准备、有目的,分包年级的领导要参加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应着重统一教学进度,明确教学目的、要求,确定重点、难点、商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办法,交流教学经验,探讨育人途径。
2、各学校要建立以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为骨干的教学研究组织,把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作为重点研究课题,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指导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开展教学观摩,及时交流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
3、各学科教研组要进行主题研究活动,形成制度,定期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交1-2篇教学论文或教学经验体会,记入年终考核。
4、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一是研究学生心理特点,二是研究学生的所学、所需、所想,三是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并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学生的学习。
5、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6、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活动,从自身具体情况和学科特点出发,以“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结果即成果”为指导,开展以实践应用为重点的教育科学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四、检查评估
1、学校对本办法要认真组织实施。学校领导要定期检查评比教师的备课、讲课、听课、作业布置及批改、辅导、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情况(一学期1-2次),并将学期检查评比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定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
2、旗教研室要建立教学常规检查评估制度。教育局领导、教研员和学校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各学科执行教学计划、贯彻课程标准的情况,掌握教学进度及时指导教学,并研究制定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第四篇:2022年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2022年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一、备课与检查
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是复杂而细致的,没有充分的备课就不可能正确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特别是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协调配合,多种教学手段如何组织,均须有一个严密的计划。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活而不乱、扎扎实实。
(一)集体备课
1.学科教研组长在学期初制定完成一学期的集体备课计划,并根据计划安排好每一次集体备课的主讲教师。
2.由学科教研组长组织本组内教师参加,预先定好主讲教师、主讲内容、主讲地点,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主讲内容以单元教学中的某一课例作为集体备课的内容。
3.主讲教师应按照教学课程标准要求,认真撰写主讲内容,组内交流时重点突出,系统规范,条理清晰,讲解清楚。主讲内容包括:所讲知识在整体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任务;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关键知识点的讲解方法;所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教学基本原则和策略等。
4.参加集体备课交流的教师应认真阅读主讲教师所撰写的交流材料,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要对主讲教师的交流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自己教学过程中估计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一份集集体智慧的教案,作为共享资源。
5.主讲教师和同学科教研组教师均应认真对待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准备充分,发言积极,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教师备课
1.教学计划
(1)理解教材
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要求,领会课标精神。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处理与掌握教材,来把握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渗透思想教育,进行智能培养。
(2)学生分析
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态度、兴趣和智能状况。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制定出提高实效的方法和措施。
(3)知识体系分析
分析全册教材知识的前后联系。制定全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重难点。且结合学科组活动计划,进行授课安排。
2.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
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恰当选用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要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习题设计要精心选择,认真审核;相关资料、资源信息的引用等要及时搜集整理;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和顺利进行。
(2)课时目标
目标的设置与陈述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从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相结合的角度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要选择合理的目标定位,要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当前行为目标,切忌大、空,不切实际。
(3)课时重、难点
重点、难点把握正确,处理恰当。从确立的目标出发,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每项具体内容的主次,确定闪光点,放在突出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疑点、难点和关键,优化教学过程。
(4)教学过程
模式与策略的运用
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并能体现其优越性。能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案中有所体现。
教学内容的讲授
注重教学对象,体现课时目标。知识传授清晰流畅,重视学生的学和练,有各类训练的设计。能充分体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的环节,也有学习习惯和方法的指导。教学内容照顾全体学生,也能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性差异。
(5)教学意图设计
须有各环节的教学意图设计。意图设计要有明确的依据来源和目的,有创意。
(6)教学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突出学科特点,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点和活动主线。板书设计要做到巧妙、精炼、准确、条理清楚。布局合理、美观,力求多样化。语文、外语、品德与社会、自然综合等要求每篇课文要有板书设计。数学课要求新授、复习课有板书设计(练习课除外)。
(7)教学反思撰写
教学反思要重点写自己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授课以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避免应付式的空话、套话,要注重教学反思的质量。
(8)备课数量
每学期开学前和教学进行中,要完成先周备课。
(三)业务检查
1.根据《****小学教师业务管理规定》,教务处每学期对教师的业务至少检查两次,对教师业务进行评价赋分,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向全体教师总结报告,以便教师查漏补缺,后需整改。
2.采取普查与抽查,教务处查和学科教研组长查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由教务处统一普查,并临时抽查部分学科中的部分教案,当发现教案不合要求时及时交换意见,要求改正,检查中发现无教案等现象将作出处理。
(四)建议
1.扩大备课的阅读量。备课时除了钻研课本、教参外,应尽量多地阅读其他有关的参考资料。
2.拓展备课的空间。除了在办公室、家庭备课外,还提倡到社会、自然,凭借网络,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备课。
二、上课与巡课
(一)上课
1.课前
(1)严格按课程计划和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不得擅自调课或请其他教师上课。
(2)教师要提前2分钟候堂。在上课之前,准备好一切教学用品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有故障应及时向学校后勤办报修。
(3)上课从教室到专用教室或操场,下课从上课地点到教室,必须由教师带领学生,且不说话,脚步轻。
(4)原则上按计划上课,妥善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无特殊原因,一般按要求上完有关内容,教师不应自行调换课程,因公出差的教师要学校要求安排好课务,因病、因事的教师要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好请假,倒课,避免“空堂”现象。
2.课中
(1)上课时能围绕所确定的课时目标展开教学。教学内容正确、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方法有效。教学环节清晰流畅,安排合理,过度自然。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灵活,且能关注全体,并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
(2)上课能体现出学生注意力集中,气氛活跃、参与面要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上课内容。
(3)上课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或回答问题,对学生的叙述,不论回答正确或表达的全面与否,教师应耐心听完,不得粗暴干预,敷衍了事,中途打断学生的回答。
(4)要用规范的普通话上课,教学用语简明、正确规范,示范科学准确。教师衣着整洁,朴素大方,教态自然亲切。
(5)教师要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不借故讽刺、挖苦学生或中途中止学生上课,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更不准把学生撵出教室。
(6)教师一经进入教室,不坐着上课,中途不许出入,不得会客,不得接听电话,不得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3.课后
(1)教师要准时下课,不拖堂,如遇特殊情况也不超过两分钟。布置作业安排在课内,上午第一节和下午第二节下课时,任课教师应督促学生准备做课间操。
(2)遇到有来宾听课,要礼貌待客。下课后,待客人走出教室,学生和教师方可离开座位和教室。
4.上课检查:采用抽查与调查相结合。上课期间由学校行政不定时随堂听课。若发现上课质量差者,学校将组织教务处、有关学科组长、任课教师听课会诊,及时交换意见,要求改正。
(二)巡课
1.为了更好的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学校实行由年级挂靠教干为主,校长室、教务处和政教处三条线为辅的巡课制度。
2.巡课内容包括:课表执行情况,教师到岗情况,课堂常规遵守情况等。
3.学科教研组长要随时注意本年级的教学秩序,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4.教务处每周巡课不得少于两次,其中上下半周保证各一次。
5.所有巡课结果都要求及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
(三)建议
1.要在物质上、心理上都做好准备工作,有关教室有关课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开放型的座位,亲近学生,调节课堂气氛,直接进入教学系统。
2.努力培养问题意识,提供大问题情境,放开小问题讨论,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学习方式,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着力于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优良的个性品质的培养。
3.适时、适度地安排研究性学习,注意知识间的综合联系,可以与学生一起商议、提出教学目标,以商量的语气上课,提倡合作性的争论、讨论、辩论。
4.提倡学生参与教学,共同完成板书设计,根据情况记笔记,鼓励选择性学习,运用分层性、激励性、建议性、延时性等多元化教学评价,适当安排竞争性学习。
5.提倡辅助教学,有“收”有“放”,注意课堂调控技巧,提倡学科间整合。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一)作业设置与布批
1.作业设置
语文:一年级设拼音本、字词训练本、自主学习
二年级设课堂作业本、自主学习、写话本;
三—六年级设大作文、读书笔记、同步练习、小
练笔
数学:课堂作业、自主学习(一、二)、同步练习(三)、口算题卡。
英语:三年级下学期—六年级包括课堂作业、同步练习
考查学科:一至六年级均设美术课堂作业
三—六年级科学:自主练习
2.作业次数
语文:大作文(写话)一单元一次,每学期不少于8次,教师精批细改,做到有眉批、尾批。读书笔记每学期不少于8次,小练笔的内容以日记为主,低年级可尝试“亲子日记”,中高年级可以周记接龙的形式体现,确保每生每周至少一篇,教师可灵活批改该项作业的形式,但不准完全由学生代为批改。
数学:课堂作业每周不少于1次,自主学习(一、二)、同步练习(三)、口算题卡全批全改。
英语:三年级不少于14次,四—六年级不少于28次。
其它学科:一课一次。其中作业题项不少于两项。
3.作业批改
(1)一至三年级作业学生姓名由任课老师填写。
(2)统一格式:第一行写作业时间,如×月×日
星期×,第二行居中写清课时、课题。作业内容写清题号、要求,每行作业内容书写两端不要超出下面的打印线。其中,基础训练、配套练习也要在课题上面标注作业时间。
(3)对学生的作业,要有规范化的要求,严格进行训练。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格式要规范。不合规范要求的要重做,未做好的要补做补交。但不能以做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4)全批全改,实行书写、作业质量双线评价,批语统一
用“优良及”。学生改错要另起一行定格写上“改正:”后,再进行改错,教师做好二次批改。
(5)让学生自己订正、修改作业错误之处,养成自我检查和自我订正的习惯。有能力改正的,要求自己改正,估计无能力改正的,重点知识题老师要面批,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改正;改正后的作业一律再交回批阅。
(二)课外作业
鼓励设置创新性、实践性作业,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各科应协调好每天作业的总量,家庭作业要求全批全改。
原则上一、二年经不留家庭作业;三、四年级每天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每天不超过1小时。
(三)建议
1.鼓励多种形式的作业,根据不同学生分层次要求,给学生有选择的余地。一年级以布置口头作业为主,高年级可将书面作业与实践操作结合,注意培养良好的预习、书写、巩固、复习等学习习惯。
2.教师批改作业要认真细致,迅速及时,讲求实效。改进批改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可当堂批改、互相检查、详批略改交替等多种方法结合,注意运用激励性评语。数学作业当天批改、反馈,语文和其他作业应在下一节课做作业前批改、反馈,作文要有讲评、面批等形式。
3.耐心辅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要创造条件,开展学科课外活动,用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促进个性特长的发展。
4.布置作业要紧扣教材,目的明确,有利于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式多样。
(四)考核办法
是考核教师教学业务的重要指标,学科教研组每周督查,教务处每学期检查2次,并按照《****小学教师业务管理规定》进行赋分。
四、辅导
1.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培优补差工作。正视差异,重视对暂时学困儿童的辅导、帮助,也提供学习超前的孩子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
2.及时为因病因事请假的学生补课。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
3.引导学生的课外学习,创设自主、开放的学习天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五、质量调研
1.一个单元或一个阶段教学结束后,通过学科质量调研,采用等级评价,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评价,这既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也是对教学质量的鉴定。明确质量调研是教学过程组成之一,但不以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学生、教师成绩的唯一标准。
单元质量调研由教务处协调监督,各学科教研组自行组织;每学期末质量调研由教务处统一组织进行。
2.质量调研包括技能抽测、书面测试等形式。技能性测试,随时进行;终结性测试,学校根据上级要求、规定组织考试(调研)。任课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填写质量调研成绩分析表,教研组开好质量调研成绩研讨会。
3.每次质量调研不排名次,注意反馈给学生学习成绩的形式。
六、教学过程管理
1.教务处、学科教研组要灵活举行汇报课、研究课、引领课、示范课等集体评课活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互相切磋,提高教学艺术。
2.每个教师要及时总结自己教学的经验,每学期应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心得体会文章,并进行交流、评比。
3.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教学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管理过程。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重视教学管理。一个好的课堂教学管理者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一个不懂得如何搞好课堂教学管理的教师无法胜任教学工作。
教学管理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管理,即课堂教学管理,更主要是指学校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即学校教学管理。
学校重视组织教学研究活动的最基本单位--教研组的建设,坚持定期组织教研例会、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课标、教材的研究,教法、学法研究,各种课型的研讨等。
第五篇:常乐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学习《常乐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心得体会
中卫市常乐小学 李平
教学常规,顾名思义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在现实的小学教学实践中,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把执行教学常规的好坏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
通过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提高理论修养,自觉加强业务的锻炼,以教学常规为镜子,时刻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常乐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备课、规范教案要求、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复习与考核、教学总结等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了规范,使我们在新课标下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方向,不仅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如何作好自己的“教”,更使我懂得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学,扮好课堂组织者的角色。通过学习我们对常规内容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常规不仅是一种制度,更是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学常规不是多余的,而是十分必要的,势在必行的。只有学好常规,才能自觉地遵循常规,指导自己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