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年交警特色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思考
少年交警特色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思考
“少年交警学校”可以让学生学习交通法律法规,安全基础知识,行走、行车中的自护自救知识,以及道路交通指挥手势,它发挥学生“宣传员”和“监督员”的作用,广泛宣传交通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校园、影响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交通安全效果。
学生在学习各种交通安全知识的技能的同时,“忠于人民,公而忘私,依法办事,爱憎分明,公道正派,廉洁奉公,顾全大局,顽强拼搏”的警察文化无疑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校环境文化的建设中,有机的融入交警文化,构建一个平静、和谐、自然的环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为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打下基础。
一、构造“蓝”“绿”色,营造宁静的环境。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大家都在忙碌的事情,你能够悠闲地对待它,才会有时间、有心思去满足自己志趣。《菜根谭》里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讲的是同样的道理。
让自己宁静也是一种能力。一个人能够平心静气,就能够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怎样才能让我们宁静下来呢?心理学家对颜色与人的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绿色表示和平,使人的心里有安定、恬静、温和之感。蓝色给人以安静、凉爽、舒适之感,使人心胸开朗。
同时蓝色是警服的颜色,绿色是军营的颜色,与我校作为少年交警校的颜色很帖近。因此我们把蓝色和绿色作为我校少年交警校的颜色。在学校的健身梯边,校园的每个一角落,我们都广种绿色植物。校园里有高大的乔木,树荫下有喜荫的灌木。一年四季我们的校园都笼罩的绿色之中。在学校的大门上,我们设计了蓝色的警帽帽沿元素。在绿色的操场、教室、实验室的各种文化展示中我们都加入了蓝色的元素。这些颜色能让学生安静下来,在安静中去发掘自己生命的力量。
二、创建梯级亭台,给学生交流和展示的空间。
我校地处一个小山上,学生上学要爬坡(这一坡已经被命名为健身梯),上到大操场后,有的学生还要爬坡到小操场,最还得爬几十步阶梯到自己的教室。两幢教学楼之间高差都有十几米。对于学校的师生来说,这样的自然环境我们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发现其中的有利教育因素来教育学生。这一立体向上的学校环境暗含的“警察文化”是人的一生要不断的“顽强拼搏,向上攀登。” 大家在路上行走,在公园里散步,会看到很多亭子。“亭”子旁边要加个“人”才是“停”,漫漫路途中,歇歇脚,落落汗,看看山景再出发,亭子就是让身体休息、心灵放松的空间所在。
我们在学校的健身梯旁边建立了“回味亭”,走累的老师可以在那里回味自己育人乐趣,家长在那里回味母子情深,学生可以在那里展示自己才艺,迎接过往的客人。操场边我们建立了“闲适亭”,供孩子们在哪里读书、畅谈理想。校门口我们建立“红绿亭”,学生可以在那里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我们还在学校架空层边建“山语亭”,小操场边建“浩然亭”,校门口的“红绿亭”等。
同学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奔忙,不妨在亭子里停一停。这种“停一停”能让同学们充充电,让同学们歇歇脚,让他们静静心,让他们回头看一看出发的起点在哪儿,让他们向前望一望最终目的又是什么。
三、精心设计交通安全景面,增强交通安全体验性。
传统的交通安全宣传图和警示图已经不符合当代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这些关于校园交通安全的落后的设计理念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儿童对于交通安全教育的期待。如何在学校合理地规划利用空间,营造宜人的交通安全景观,赋予学校交通安全景观以生气和灵感,在小学生思想启蒙之前播下交通安全的种子。
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是少年交警学校的必备阵地。我们在交通安全知识宣传中,坚持少文字,多图画;少实景,多卡通;少说教,多情景的原则。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景中获得知识,积累间接经验。在学校健身梯旁边,校园周边,学校走廊都设置了交通安全卡通标志,让学生在无间记住交通安全标志。
我们在学校的校门口可以模拟红绿灯,在未到进校时间的时候亮红灯,进校时间一到则亮绿灯,让学生深刻理解红绿灯的意义。在学校的健身梯、教学楼的楼梯以及走廊可以画上交通分道线,按“靠右行”的行车原则进行分道,并画上分道箭头,让学生感知公路的上分道线的作用。在学生上下操场比较拥挤的地方,可以建立“单行道”和“环岛绕行”的标志,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必须单行和绕行。建立红绿灯过斑马线体验区,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如何过班马线。
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要坚持整体优化原则,从生态系统原理和方法出发,强调交通安全景观规划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规划的目标不只是校园结构部分的局部最优,而是要追求校园生态环境的整体最佳效益。校园内各种单项规划都要考虑它的全面影响和综合效益,各类人工建筑物也不能仅考虑本身的华美,而应顾及到建筑物可能造成的对交通安全景观的干扰与破坏。既要突出学校少年交警学校的特色,还要体现学校育人的本色和社会对学校的期望。
第二篇:如何加强特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如何加强特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特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学校内影响和制约师生活动和发展的各种文化因素总和,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个性的体现,它对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视野、优化个性人格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特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1.优化校园外部环境
各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作出统一的部署,整体优化学校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特色的显性标志,使他人一走校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特色文化气氛。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的校园环境让人赏心悦目,除了做一些必要的绿化外,校园环境规划还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学校可以增加阅报栏、宣传橱窗、板报等设施;加强图书室、阅览室、陈列室的建设;教学楼、办公楼悬挂或张贴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充分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办学理念。学校还可以推出“让每块墙壁都会说话” 的系列活动,向全校学生征集学生名言,让学生结合学校特色,写出自己的格言,并将其中的佳作和作者的照片,制成标牌(如百胜中心校),固定在校园醒目的地方,使学生深受激励并随时随地受到感化和教育。还可将学生优秀的书画作品悬挂在走廊的墙壁上(七校、三校等)。体现了校园处处皆教育、学生个个当楷模的自主管理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
优美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物质设施的人文装饰、温馨提示,使校园充满了物与人对话的鲜活气息。鉴物增识,启迪着学生的心智;潜移默化,感染陶冶着每学生情操。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我认为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班风、校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的园地。
教室布置要体现班级特色,有艺术气息。各班墙上可以悬挂由自己设计、制作的班风、班级格言,还可以设置壁报、艺术角、图书角等。在班级环境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班歌的谱写,班风、班级格言的征集,班规的制定,教室的布置、班会的设计„„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增知识,长才干,明道理,在营建过程中凝聚人心,形成集体。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班级的目标内化为自己的追求和行动,一旦发现自己和班级的进步,获得成功喜悦,就会更热爱自己的班级,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
(二)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不仅仅是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上,更值得关注的是能包纳其内涵与实质的精神领域。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理层面,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素养,而表现形式则是精神创造活动及其产品。在创建特色学校的工作过程中,如何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⒈ 构筑发展愿景。校长要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来构筑发展愿景,激发师生进取精神。校长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状况,对学校的远景、使命、组织结构进行思考,把构筑学校发展愿景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憧憬,增强全体师生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校长要凝聚人心,调动集体智慧去实践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围绕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在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上下功夫,在优化教学教育管理上做文章。教师拟订自身专业发展计划,学生确定成材目标,把学校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成材结合起来。
⒉ 策划发展思路。学校管理者要用自己学校的办学信念来规划学校发展蓝图。要在认真分析已有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确立学校的发展规划,理清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具体策略。比如蔺市小学利用美心集团以及古镇资源优势、学生艺术特色摸拟空间等优势,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以模拟教育为特色打造特色学校,同乐中学结合独特的“以南方早熟梨为主的瓜果菜种植新发展模式”,开发乡土教材,提出了学校的绿色教育办学思路。我们的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资源优势,在创建优质教育的同时来打造特色学校,使办学体制更具生命力。
⒊ 塑造共同价值。学校要通过人本化的学校管理、个性化的学生评价、书香型的学校塑造来演绎和建构“激扬生命”的学校精神文化。“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读书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读书、学生读书、师生共读、亲子阅读是校园读书活动的主要形式。读专著、赏名著、颂经典、写反思成为教师们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学校可以开展读书笔记评选活动,每学期要求教师认真阅读相应篇目,每人撰写读书笔记,学校组织优秀读书笔记评选。学校校长应是读书的带头人。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从经典诵读到名著欣赏,从故事赛、演讲赛到情境剧、课本剧的表演,从手抄报、书画的展示到读书心得与感悟,让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读书活动成为学生一种幸福快乐的体验和享受。如开展“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家校携手营造书香家庭,通过书香家庭建设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习惯。在家庭中开展读书活动不仅能改变家长的观念,促进家长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使家长和孩子共同享受读书的乐趣,而且可以推动家庭教育、社区文化建设。
⒋ 依靠科研引领。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它要培塑的是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学校的精神。学校精神文化的建构,需要专家的引领。通过科研引领,可以使文化建设建立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把全体行政人员、科研骨干和教师骨干推上了科研第一线,逐渐再进行全员推动。
⒌ 完善物质文化。学校文化作为精神的东西,它又需要通过学校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东西表现出来:学校的校舍建筑、校园规划、校园雕塑、园林绿化、交通道路等物质的东西都要体现学校的精神文化(前面在环境文化建设中谈到过),各校要为特色学校精神文化的培育创造物质、环境条件。要做到科学规划学校基本建设,合理配置设施设备;充实教工阅览室、活动室内容,认真规划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媒介,充分利用、发挥学校设施设备的育人功能,使每一株花草、每一块砖瓦、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发挥校园广播站、闭路电视、学校影剧院和校园网的育人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分析调查我校学校环境建设现状,针对当前环境建设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到位;开展校史研究,不断挖掘学校底蕴、拓展学校的内涵;提炼学校特点,建构学校特色,创设能够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不断提升学校形象。
⒍ 规范制度文化。制度文化为特色学校精神文化培育创造执行、管理方面的条件。根据学校师资构成,科学规划学校组织结构,合理配置各处室、各条线组成人员,完善学校组织制度;根据学校岗位工作需要,明确各处室、各条线教职员工岗位职责,完善学校岗位制度;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岗位工作的需要,加强对各处室、各条线、各岗位教职员工工作的考评,完善学校考评制度;根据考评结果,对各处室、各条线、各岗位教职员工实施奖励,完善学校奖励制度;创立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机制,建立由行政领导、教职员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监督队伍,切实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在规范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制度的规范性、连续性、导向性研究,做到“全员参与”制定制度、“灵活具体”执行制度;积极渗透“民主管理”、“人文管理”的理念,注意对师生员工进行“制度意识”的培养、使刚性的制度转化为柔性的自觉行动。在现实中我们看到,有的学校虽然制定了若干规章制度,但很可能由于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没有运用科学发展观统率自己的发展战略,从而使这些规章制度缺乏“文化”内涵,如某些学校经常出台一些“土政策”,既没有体现科学发展观,也不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甚至还有违反国家政策和法律的现象,这就是“没文化”的表现。
⒎ 关注行为文化。各校要为现代学校精神文化培育提供行动、动力方面的条件。一是提升领导艺术,规范教育行为,使管理者成为负责任、能力强、有远见卓识的“道德型领导”和“目的型领导”;二是规范教学行为,规范年级组、教研组活动,强化教学研究和管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展校本培训新形式,建立以老带新的“青蓝结对”机制,创办“青年教师沙龙”,举办“青年教师大比武”等活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素质;继续推进科研型教师群体的培育,努力构建更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鼓励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并进行研究;四是在学生中开展科技、艺术、体育、文娱活动,组织体育运动会和艺术节;五是充分利用好各种节日,结合学校特色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六是充分利用好学生社团,根据学校特色开展好社团活动。
⒏
建设学生文化。学生文化是学生学习、活动以及生活的一种精神氛围与物质环境。一所学校,若能把学生的学业与学生文化有效地结合起来,便会有力地推动学风、校风和校园内的精神文明建设。诸多学生,尽管智力爱好性格情趣有异,但共同的思想追求和文化行为,往往能产生极大的凝聚力与荣誉感,使校园内的生活更为和谐轻松,青春的活力便得以高度发挥,个性爱好也能得到发展。为此,要重视学生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文化积极作用,让文化浸润每个学生的心灵。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物质文化的建设。打破墙壁的静止,让墙壁说话,布置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小发明、文学作品、电脑作品等;搭建科技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电脑制作、精品制作等,并进行参观与比赛活动。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精神文化的建设,活动是有效的教育途径之一。在学生中组织演讲赛、辩论赛、征文赛、诵读节、艺术节等,引领学生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把娱乐其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的文化氛围,充满到学校的每个角落。
⒐ 创建教师文化。一是要为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一定的物质条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给予优秀教师充分的鼓励,为优秀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加强专业实践的参与式培训、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让教师在具体化情境中提高教师追求事业的精神和能力,使其自觉研究教学行为规范等。三是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给教师创造机会,增加机遇,让其才能得以展示,如设置优秀教师个人工作室、编印出版教师个人研究文集等,重视对反映学校发展进程的校史资料的各种文书资料、声像资料的搜集与归档工作,为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录制有关音像资料。四是倡导教师新的专业生活方式。如鼓励教师集体教研和体验交流,坚持教学日志和轶事记录、整理,建立专业成长档案袋等。使教师成为“重精神、不计较名利、以学习者自居、对人有信心、乐于助人、择善而行、不怨不尤、情绪稳定、自律自强、有使命感”等10项特质“文化人”形象,促使每一个人能够在自觉的层面上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创学校管理文化的新亮点。
⒑ 培植团队精神。先进的理论如果没有必要的普及,就不能植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因此,学校要赢得长远发展,必须要依靠整个教师团队的精诚合作。一个优秀的团队必定是积极向上、思想活跃、团结合作的集体。要老师们全面参与,要取得他们的认同,并转化为自觉行动,首先必须共同学习。通过学习,让老师们知道这是什么,要做什么,进一步还可做什么。在共同的学习(普及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理性层面的思考。通过经常性地学习、反思,使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学校的共同价值观的追求上来。然后再通过对年级组、备课组、办公室等进行捆绑式评价方式,促进团队力量的形成。
11.开展三风研究。学校要对自己的校风、教风、学风展开研究,反思过去的校风、教风、学风的成因,根据现在的办学理念重新“度身订制”自己的“三风”,更好地加强“三风”建设;探讨现代学校精神文化与社区文化、乡土文化的关系,揭示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
12.利用课堂渗透。将教学作为学校精神文化建构的基本形式,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学在学校活动中所占的时间最多。就学科教师而言,有善于逻辑理性思维的数学教师,又有激情洋溢极富人文情怀的语文教师、关怀备至的生活教师,更有精于管理的教导主任甚至宏观决策的校长等。所有教师有着共同的责任,却又各有不同的学科优势和专业技能以及文化素养。他们可以在各自的课堂中渗透学校的办学理念,尝试探索与办学理念相一致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焕发活力。如果能形成统一的合力,那么教学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建构无疑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三)制度文化建设
科学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其潜在的功能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学校要创新有利于师生、学校健康发展的招生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各项制度,如规范学生先进评比方法和德育教师先进评比方法等,使各项活动有章可循,在一个有秩序的氛围下良性开展。学校的各项制度要汇编成册,并有制定或修订规章制度的程序性制度。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依法规范学校的决策体制、完善决策过程和工作规则,实现决策的程序化、科学化,特别是重大问题决策的民主化。
2、建立和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制度;坚持和完善教代会民主管理制度,按照规定开好教职工代表大会;中学要重视团代会、学代会的作用;依法完善和切实执行校务公开制度,不断扩大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进一步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各项制度建设,修订《党委会议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行政会议议事规则》、《教代会议事规则》、《校务公开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4、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组织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和各类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育人和高雅行为养成中的功能。如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条例》、《日常行为规范条例》等,发挥规章制度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规范、激励和导向功能。
5、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汇编而成的《教师手册》,并以此作为处理校内各项工作的依据。
6、加强法制教育,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
(四)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应,是校园文化在师生身上的具体体现,主要指师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模式、各类群体(社团)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校风、学风等。行为文化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全员参与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要从制度建设入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和教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树立严谨务实、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让全体师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行为文化建设中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构建价值理念体系,利用先进理念引导行为
当学校经过凝炼提升出学校文化理念之后,往往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宣传贯彻这些文化理念,进而潜移默化地通过这些理念来引导师生员工行为。要想使师生员工的这些行为深深扎根,还需要辅以必要的培训引导。学校对文化理念的培训和宣传应立足于师生员工的日常行为,用理念引导行为,用行为诠释理念,以避免师生员工听时感慨激昂、回到岗位时依然我行我素的空洞抽象式的培训。理念宣传的形式要务求丰富多彩,确保理念故事化、理念人格化、理念形象化。
⒉ 管理人员率先垂范,引领师生员工行为。每个师生员工都会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有一个预期。比如,学校提倡一种行为,如果是某个员工的话,他是不敢或不愿去违背的,但当他看到管理人员没有遵守这项规定的话,以后遇到某种情况,他也会尝试着去侵犯制度的权威,直至无所顾忌地去违反制度为止,因为从管理者那里已经找到了可以违反的理由。这种现象在我们现在的学校中表现非常明显。如某校办公室墙上明明张贴有一个规定:“办公区域不许抽烟,违者罚款50元”,但是教师们依然是一手拿烟卷,一手抓鼠标。究其原因,原来是副校长带头开戒,大家也乐得跟随领导步伐了。
3、以行为规范化为重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规范体系包含学校整体行为规范、学校道德行为规范、高层领导行为规范、中层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基层师生员工行为规范和礼仪规范等。通常而言,师生员工对行为文化有一个由认知到认同再到自觉实践,由不自觉到自觉、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
4、以制度强化为保障来塑造行为文化建设的环境。学校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构建起既有激励又有约束的良好机制,发挥制度机制对行为观念、行为实施的正向激励与负向警戒作用,从而激励师生员工开展学校崇尚的行为活动,营造行为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不断推进学校行为文化建设。
⒌ 设计并推行标准化行为模式。标准化行为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基于管理流程的行为模式标准化,一种是一般行为的标准化。标准化行为的推广是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期间必然会受到不同方面的干预,学校应该排除众难将之坚持下去,并将之转化为师生员工自觉性行为。
⒍ 树立不同岗位优秀模范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师生员工行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曾经唱响在我们心中,他用自己的真诚行动感染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将爱的帮助不断传递;王进喜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无私奉献,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铁人精神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体现和人格化浓缩。生活中同样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典型模范,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推动着人们行为不断地改善。在我们建设学校行为文化的同时,一定要充分重视到榜样的作用。在学校不同岗位树立起优秀的典型模范,通过对模范事迹的宣传来激励师生员工、感染师生员工,推动师生员工行为的改善,促进学校行为文化的提高。同时,学校还可以把学校发展历程中所发生的感人事件集结成书,以便于师生员工学习,变无形为有形,使传承的力量真正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特别需要提示的是:行为文化的建设,要充满人性的尊重与理解,要善于把握和利用阶段性、突发性时机。比如,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要符合师生员工学习的特点、符合本校的特点和本校员工构成的特点。而学期、学和学校重大活动的阶段始末,社会、家长与学校内部的突发事件,都是传播理念文化、建设行为文化的最佳时机。
特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实践和思考的问题还很多,但只要我们真正做到思想重视、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及时总结。那么,我们的特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会不断跃上新的台阶,素质教育也一定会在新时期不断深化。
第三篇:特色学校的思考
特色学校的思考
特色学校着重强调本校相对其他学校的特色,是对办学中能出色地完成学校教育任务,而又在整体上具有独特、稳定、优质的个性风貌的学校的统称。在中国特色以及素质教育口号影响下,全国各地风起云涌地开展了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一时间蔚为壮观。
不容置疑的是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提升自身层次,塑造校园文化,繁荣整个教育事业的有力举措。创办特色学校活动至少有以下几点价值:
首先,特色学校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校是人群集合体,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其兴趣、能力、价值观、知识水平、心理品质等都在客观上存在着诸多差异和分歧,而且伴随着社会多元化和环境多样化,这种差异和分歧正呈现不断加剧。因此学校不能再寄希望于寻求那种一成不变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模式,并企图借以解决所有的学校管理问题。每一所学校都要立足于本校实际,在充分认识自我、客观分析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和创建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只有认真创办特色学校,方能最终培养出有个性、显特长、富创造力的人才来。
其次,特色学校可以更显著地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学生的良性发展。任何一所特色学校的创办,都需要校长的深谋远虑、教师的呕心沥血、职工的辛勤劳作和学子的刻苦努力。但是,学校特色一旦形成,其办学理念、办学策略、办学行为、办学风格、办学成果就自然化作一种校园文化传统。分析异彩纷呈的特色学校,不难发现,它们所拥有的各种个性特点无论内隐抑或外显,总会潜移默化并实实在在地于学生的个体发展中打上烙印。这在客观上就为学生初步确立了成才方向,奠定了成才基础。因此创办特色学校,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从而有利于处在其中的学生的个性形成、职业定向和未来生活
第四篇: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学校创建
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学校本学重抓德育队伍建设,近日有2名班主任被聘为新市区骨干班主任,一名班主任参加市级骨干班主任培训,德育副主任和德育干事都参加了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学校通过德育队伍的建设,通过他们的工作能力入手,为创建良好、优质、文明、健康的教育氛围而不断努力。
学校重视校园的美化净化及管理工作,坚持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实行每天两扫、每周一次大扫除的清洁卫生制度。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出良好的环境。
开学以来结合当前形势,重抓民族团结教育和形势教育,在每周一10:oo---10:20,集中对全校师生进行民族团结和形势教育宣讲,学校德育处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每人做1-2件好事活动、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光盘行动倡议和签名活动,结合“3〃8”妇女节,开展“感谢有你”——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民族团结教育教育有奖征文活动,体育系列活动也正在进行当中,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尊师爱校、孝敬父辈、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等等,已经蔚然成风。
为了使学校发展更有特色,更有品位,学生社团活动了也在学校兴起,新学期学生合唱团、舞蹈队、鼓号队、美术兴趣小组、乒乓球兴趣小组相继成立,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学生的才能得以发挥,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提高了校园文化层次,为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健康向上校园文化氛围正在形成。
第五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申报材料
沐浴文化 润泽心灵
-----xx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申报材料
xx小学创办于1954年,因有50亩的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而誉满梨乡。承载着悠远厚重的人文积淀,经过数代人的薪火相传、心血浇铸,学校傲然屹立于宋水漓江这片热土之上,不断聚焦世人关注的目光。回顾一所农村学校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重思想引领,强文化内涵,求品牌发展”是关键。学校在“劳动立人”办学理念引领下,秉承“求进、求精、求真、求美”的校训,努力建构自己的文化,把学校办成孩子向往的地方,不断追求“人文、生态、活力”的发展目标,内强素质,外树品牌,发展内涵,彰显特色,用独具个性的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全面发展。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广元市縁色生态示范学校”、“广元市文明单位”、“广元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苍溪县卫生工作先进单位”、“苍溪县最佳文明单位”、“苍溪县职工之家建设先进集体”、“爱生学校”。学校教育质量连续五年获全县一、二等奖。
一、理念引领---打造自己的校园文化 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实际上是精心提。
品、张贴书法绘画作品等,将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精神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把代表中国灿烂古代文化的唐诗宋词、格言警句、名人名言等密切结合,力求在师生活动的地方,进行全面铺展,点面结合。通过对每一个廊柱、每一面墙壁进行精心点缀,使其独具匠心,散发出迷人的教育魅力,迸发出强大的育人功能,从而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感悟人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对一方石、一处景、一条廊、一块碑的精雕细琢,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深化,内涵升华,让校园有一张生动的“脸”,逐步成为师生快乐成长的精神乐园。
三、人文办校----建设儒雅的教师文化。
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的发展。教师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培养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的根本是学校教师文化建设,为此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优雅智慧、博厚谦逊的教师文化,引导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在充满人文情怀的团队中,调整行为,激发潜能,催生智慧,促进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品位。
(一)倡率先垂范。多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带头讲团结、讲学习、讲奉献、讲民主、讲科学、讲责任。以“六讲”为鉴戒,时时检查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言行。一是坚持了民主生活会制度。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在思想上 “合心”,工作上 “合力”,行动上 “合拍”,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做到了率先垂范,廉洁自律。在群众关注的财政收支、招生、评职、选先、调资等工作中实行“两公开一监督”,赢得了师生的尊重;三是做到了生活上视教职工为亲人,教师及其家属婚丧嫁娶,领导班子必访必问,教师生病住院,学校领导帮助联系医院,请名医会诊,教师生活上有困难,学校领导积极想办法解决;
(二)重师德教育。制定了《教师行为规范八不准》《土鲤小学教师六要六不要》《师德修养20条》《师风师德督查16条》等制度,以此作为教师加强自身修养的准则,并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听取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我校一直把“爱”与“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以《教师法》为依据,以造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不断强化师德教育,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学校坚持每周政治学习制度,每期进行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举办教师论坛活动,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树立本校教师的优秀典型,在全体教师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借鉴和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教育经验,更新教育理念,寻找职业生活的支撑点、发展点、幸福点,做到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树立了一校良好教师形象。
(三)强文化内涵。我们引导全体教师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识,建立组织学习的机制,构建学习型组织,开展“我学习故我优”的理论学习活动,“我学习我快乐”的读书活动,组织教师每周一次进阅览室学习,双周一次的教研组学习,积极开展“六个一”活动(读一本专著,观一堂名师课,上一堂示范课,带一名徒弟,讲一个教育故事,做一次专项交流),引导教师把学习作为一种良好习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并逐渐内化成一种文化育人的魅力,让教师拥有独特的文化品位和教育智慧。
三、活力兴校----塑造文雅的行为文化
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能够开发师生潜能,发展才艺特长,陶冶师生情操,激发创造热情,促进自由、活跃、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我们以师生活动建设为抓手,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依托,形成朝气蓬勃的美好氛围,让学校有一颗年轻的“心”。我们坚持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准绳,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制定了《学生常规要求》,坚持每周一个常规重点、一次集会,每周一评比,每天三巡,使校园“文明之花”竞相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