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18:5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第一篇:浅谈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浅谈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摘要】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农村的主要金融机构,农村银行业的金融服务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缩小城乡差距,支持“三农”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高低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了进一步的创新与思考,以全面改进和提升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农村银行业 金融服务 问题 创新 思考

一、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情况

(一)我国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的组成

目前,我国的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的村镇银行、农村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

1.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是我国大型上市银行,资金实力雄厚,服务功能齐全,服务“三农”是农行一直肩负的历史使命,它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门。中国农业银行网点遍布中国各地,成为中国网点最多、业务辐射范围最广的大型现代化商业银行。但是如今农行在乡镇已经没有网点,至少要到县城里才有,所以虽然名曰“农业银行”,也有涉农贷款,但是主要面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业,很少向农户贷款,与农民的联系并不密切,农户们在日常生活中较少与农行打交道,享受不到其提供的金融服务。

2.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组建的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承继原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的邮政金融业务及因此而形成的资产和负债,并将继续从事原经营范围和业务许可文件批准、核准的业务。截止2008年已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网点面最广、交易额最多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拥有储蓄营业网点3.6万个。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点遍布乡镇,几乎每个乡镇的集市上都会有邮储的营业网点,可以说与农民的联系比较密切,大多数农民都与其存在着借贷关系,所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金融服务在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中有着很大影响。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我国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它的成立是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功能建设不足的必然结果。1998年以后,其扶贫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使用的功能被取消,主要负责粮棉油的收购与储备贷款的发放和管理。它并不向一般涉农企业农户贷款,很多农民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它的金融服务对农民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4.农村信用合作社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其主要任务是筹集农村闲散资金,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规定,组织和调节农村资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限制和打击高利贷。它是农民最熟悉的金融机构,在村镇街道上随处可见,虽然已不具有合作的性质,但它在农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为农村提供着基础的金融服务。

5.村镇银行

所谓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要试点机构,拥有机制灵活、依托现有银行金融机构等优势,自2007年以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局面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

村镇银行目前还处在初步发展时期,网点还比较少,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还没有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中国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注入新的活力。农村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都不属于正规金融机构,在此不做详细论述。综上可知,对于大多数地区的农民来说,可以直接接受其服务的国家正规的金融机构只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少数农村合作银行,所以,农村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服务水平是低下的。

(二)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中借贷需求存在很大缺口

下面给出一个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乡农村金融调查报告来说明这个问题。

该村地处丘陵地带,农民主要从事种植业,种植经济作物茶叶,在农闲的时候会外出打工。虽然信阳毛尖很出名,在外面卖的挺贵,但在依靠茶叶为生的这个村里,茶叶却卖得很便宜。因为该地交通不便,经营茶叶的大商人都不会去,只有一些小商小贩收茶叶,而且茶叶都没经过深加工,大多数农户都卖的是生茶,农业机械化水平极低。

这次调查的农户共有13人,从问卷结果上看,(1)农户的借款额度小,以短期借款为主且非常分散,这是由家庭经营规模决定的,用于家庭生活和生产方面的借款需求规模不大,多在几千甚至几百之间,这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原则是矛盾的;(2)借款渠道大多数从亲戚处借得,从正规金融机构借的少,原因是从亲朋好友那里比较容易借到,而从正规金融机构借则手续复杂还需要担保,而且从亲朋好友那里大都是无息贷款,还款的自由度大,但是这样不利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3)从借款农户特征看,越是富裕的农户由于有实力,所以农村金融机构也乐于贷款给他们,而靠借款度日的农户由于缺乏担保,农村金融机构不愿意对其贷款,这样农村金融机构就没有尽到服务农民的责任;(4)商业银行吸收富裕农户存款,给予农户的贷款却很少,说明商业银行退出农村的贷款市场,却没有退出农村的存款市场。由此可见,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中的借贷需求存在很大缺口。

2.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中基础设施薄弱,竞争缺失

由于目前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规模的限制,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域机构进行了撤并和收缩,使农村的金融服务机构和服务功能大量减少。特别是在乡镇里根本没有四大行的网点,一般只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但是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的农信社等无论是技术还是服务都是不能与四大行相比的,它们提供的金融服务是较低水平的。而且,由于没有其他金融机构与其竞争,农民只能选择把钱存到邮储或农信社,这也导致了它们不思进取,服务态度恶劣等问题。

3.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供给不断弱化

一方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的网点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因为受人员、机构、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制约,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需要。在市场化改革中,四大商业银行的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从业人员数量逐渐精简,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2008年末,全国县域机构的网点数量为12.4万个,比2004年减少9811个。县域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的网点数为2.6万个,比2004年减少6743个;金融从业人员43.8万人,比2004年减少3.8万人。* 2004年、2008年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比较(单位:万人(个))

项目 2004 2007 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 13.3811 12.4 县域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网点 3.2743 2.6 金融从业人员 47.6 43.8 农业银行县域网点数 1.6884 1.31 占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比重(%)12.6 10.6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2009年08月 4.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存在,增加了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的不稳定性 除了正规金融外,当今农村还存在非正规金融,其主要形式有很多,从现有的文献看,当前发展中国家的非正规金融的形式主要包括私人借贷(包括高利贷)、借贷经纪、储金会、地下银行或地下钱庄、商业信用等。

其中,私人借贷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信用形式,而且在现今农村的存在也最普遍。私人借贷资金的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借贷期限短,金额也不大,借贷关系主要是在相互比较熟悉的人之间进行,私人借贷一般分为营利性放款和互助性放款,营利性放款利率通常很高,而互助性放款不仅没有固定的归还期限,而且没有或只需要很少的利息。但是,营利性放款很多都属于高利贷,这是一种危害家庭危害社会的活动。其他的,借贷经纪、地下银行等这些非正规金融机构,一般都缺乏正规的领导和运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宏观调控的结果,有些非正规金融机构还存在非法集资的现象,加剧的农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农村每年有高达51.3%的借贷来源于农村的非正规金融,其中向亲友邻里的农户占46.9%,其他多种形式占4.4%,因此,农村的非正规金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消失,这将影响农村正常的金融服务。

5.农村基层银行业金融网点较少,金融服务不到位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9月末,全国仍有2945个乡镇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占全国乡镇总数的8.3%)。金融机构对偏远农村服务辐射力弱,存款取款等简单业务都要到镇上或县城的网点进行,特别是农保款、农村补贴领取和逢年过节、下种施肥等农户用款比较集中的时间,往往在每个网点都排起长队,这不仅增加了银行柜台服务的压力,也给农民带来了不便。而且,乡镇的农村金融网点一般都没有自动取款机,在银行工作人员朝九晚五的上班时间之外,人们都无法办理存取款等各种业务,会耽误很多事情。

特别是农村基层网点的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有很多都不规范,例如,有一次我去取我爸存的到期的定期存款,我拿着爸爸和自己的身份证原件,还有存单到窗口取钱,没想到那个柜员看了存单之后直接把钱递给我了,没有看任何人的身份证,我很郁闷的数好钱就走了。由此可见,很多农村基层金融网点的服务很不到位,更别说金融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了。

6.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理念落后,缺乏服务创新

当前,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中存在年龄老化、人员素质低等多种问题。一些窗口临柜人员服务态度很差,对待客户通常都很冷淡,甚至经常对办理业务的农民大吵大吼,这种现象我见过很多次;一些信贷人员看农民们不懂金融知识,竟然忽悠他们把本来用于存款的钱买保险,农民当时还不知道,以为自己存了两万定期呢,回去后妻子发现单子明明是一张某保险公司的保单„„这件事就发生在我身边,当时那段时间有很多农民都上当受骗了;大多数员工安于现状、保守求稳的心态导致其经营核算意识不强,业务工作开拓性较差,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金融创新的切入点,而更多地是应付上级考核检查。所以业务品种创新比较欠缺,难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的融资需求。7.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中支付结算方式和产品单一

(1)业务技术含量低、结算手段落后是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落后的显著特征,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的业务发展速度。由于近几年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增多,以及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村地区对银行业金融服务特别是支付结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农村地区结算方式单一,基层农村社的结算方式主要是电汇、信汇,票据以现金支票结算为主,延缓了资金的支付结算速度。

(2)在产品的设计上从自身的风险防范和业务流程上考虑较多,对客户的需要和方便考虑少,现有产品针对性不强。

(3)产品的创新集中于资产和负债业务,在衍生金融产品和投资理财方面基本空白,难以为客户量身定做金融服务产品,现有产品多元化不够,即使富裕的农户也不能享受其他的理财产品。

二、对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的思考

(一)重构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

1.对农行的职能重新定位。农业银行要适应城乡一体化趋势,改变目前主要服务大中型企业和垄断部门的现状,充分发挥大型金融机构的综合性服务功能的整体优势,逐步调整战略重心,转变业务结构。在网点布局上,由服务大中城市逐步向县域、农村转变;在客户结构上,由主要营销大客户向中小客户和个人客户转变;在产品开发上,要将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作为重点。

2.加快邮政储蓄银行的改革进程。建议邮政储蓄银行加强资产业务,特别是贷款业务的开办进程,通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将我国邮政储蓄银行真正办成一家网络强大、功能齐全,主要定位服务城乡大众、支持“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

3.明确农发行的职能定位。国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农发行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要通过国家粮棉储备、国家粮棉油宏观调控、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政策性业务的市场化、商业化运作,将政府信用的资源和能量转化成资本、转化成价值、转化成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以更好服务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4.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为解决农村信用社资产规模小、人才匮乏、经营成本过高的问题,应按照市场原则、股份制方向,主要采取以地(市)为单位成立农村商业银行的形式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5.限制中小银行盲目扩张。目前我国有不少银行远远偏离了服务中小企业的方向。为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大监管力度,限制中小银行的盲目扩张,引导其制定清晰科学的战略规划,避免片面求大和跨区域扩张。

(二)提高创新意识,提供特色银行业金融服务 1.创新的必要性

(1)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加快,传统的小额农贷产品已不能满足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农村金融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比例普遍低于60%,农村金融机构出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也应通过创新金融服务,加大信贷营销,开拓新市场,培育新客户,增强竞争力。

(3)防范农村信贷风险的需要,农村金融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薄弱,需要运用创新手段来破解农村信贷风险大的问题,如通过加强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的合作来转移分散风险,通过贷款管理,操作流程进行科学设计来实现创新产品风险可控等。

2.创新的途径

一是技术要创新。主要通过是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业务操作技术平台的建立,全面提高业务管理的技术含量,完善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项目功能,加大中间业务软件的开发力度。

二是业务与品种要创新。主要是大力发展能为农民和社会提供便利服务的金融业务,并能结合农村实际研发新的业务品种,以及拓宽致富结算渠道。

三是服务体现特色。根据农村金融市场和客户现状、需求特点,有的放矢的做好针对性的服务工作,抓好服务质量管理,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三)对如何改善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的思考 1.实现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全覆盖”

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失和空白点的问题,确定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全覆盖”的八个项目:网点覆盖,信贷产品和服务覆盖,支付结算覆盖,财税库银横向联网覆盖,人民币反假覆盖,外汇服务覆盖,信用环境覆盖和金融知识宣传覆盖。2.加强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树立服务意识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经营服务理念,确定人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培养一批热爱金融事业、专业知识全面、懂管理、会电脑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其次是有划地招收一批专业相关性大、学习成绩优秀和办事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金融机构工作,改善职工队伍文化结构;最后是加强对员工培训力度,健全人才竞争战略,对于文化素质不高、业务能力差、在位不作为的员工可制定一些稳定措施,尽早让其脱离岗位,并招聘素质较高的人才代替,不断增加新鲜血液,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3.明确地方政府在改进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中的定位

一方面,基层政府在领导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农村金融方面,他们的作用主要在于因地制宜的引导农民发展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技术培训,从而创造农户贷款的需求和提高农户的还款能力。

另一方面,在农村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服务过程中,尽管政府在推进信用环境建设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信用环境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牵涉部门很多的工作,需要地方政府去解决更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4.积极普及农村金融知识,接受民众监督

一是广设宣传设施,通过媒体、报纸、小册子、宣传页等向农民介绍金融知识、金融产品和服务。如2010年5月,河北省开展“河北省普及农村金融知识送书下乡”活动,举办金融支农知识竞赛,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

二是设立举报电话、意见箱,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征询农民的建议,这样才能提高服务满意度,及时调整服务思路。

5.积极开展农村绿色信贷业务

绿色信贷的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开展农村绿色信贷业务即通过绿色信贷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如近年来,农发行甘肃省分行把支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作为实施“绿色信贷”工程的重点,2007年以来,该行累计发放支持农村循环经济项目贷款39.02亿元,支持项目91个。

结论:通过对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简单介绍及对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情况的分析,我们看到了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的改进中,最主要的是重构我国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创新力度,提供特色金融服务。除此之外,还要从农村金融服务缺失、人才建设、金融知识宣传及绿色信贷等方面深入思考。只有将这些方面一一完善,才能提高整个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水平,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博.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J].金融电子化,2007,(2)

[2]张小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研究[J].安徽水利财会,2010,(3)[3]刘民权.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5.[4]刘玲玲,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38-39.[5]王亚.构建长效机制: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可持续之良策[J].金融与财务,2010,(5)[6]蒋京方.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N].金融时报,2011-08-15 [7]吴红军.金融服务“三农”亟需配套支持[N].金融时报,2009-09-03 [8]吴耀祥.提高农信社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N].金融时报,2010-05-06 [9]李晓美.开展送金融知识进乡村[N].金融时报,2010-05-20 [10]李晓美.大力支持农村循环经济[N].金融时报,2010-05-06

[1]刘光辉.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路径选择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第二篇:中国汽车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中国汽车金融业发展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汽车消费信贷需求不足。据统计,目前汽车信贷的渗透率平均水平仅有7%左右,不但与国外70%的渗透率水平差距巨大,与2002年—2004年汽车金融快速发展时期20%的渗透率相比也有大幅回落。除了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车价不断下探影响外,消费者贷款购车不踊跃最主要的因素是汽车贷款利率偏高、贷款购车手续烦琐。

二是汽车金融公司服务能力不强。目前,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注册资本很低,缺乏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融资渠道,发行企业债券的难度也很大,融资难是制约中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的掣肘因素。

三是汽车金融的法律政策环境亟待改善。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汽车金融服务的部门规章,但相关配套措施尚不够完善。2008年新修订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已明确了汽车金融公司可以从事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等业务。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家汽车金融公司获准发行金融债。同时,受部分法规和政策制约,融资租赁业务也难以开展。

汽车金融服务发展的对策

面对这些障碍,鼓励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发展的对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从宏观上,尽快消除制度性障碍,即把重点放在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障碍,为汽车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从微观上,在目前的市场和制度条件下,汽车制造商、经销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交通管理部门应通力合作,为汽车信贷消费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共同分担汽车信用消费的风险,扩大汽车金融服务业的总体规模。

1、树立现代消费观念

提高居民消费信贷承受能力,一方面,应加快发展经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收入预期,调整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抑制不合理的贫富差距,使公众的收入水平稳定提高;另一方面,还应帮助居民树立现代信用消费意识。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形成的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已根深蒂固,“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这种消费方式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还比较陌生,普通老百姓还难以接受,这就需要汽车生产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好汽车消费信贷的宣传和市场营销工作,通过成功的汽车消费案例,形成广大的现代消费示范效应,从而激发汽车消费的积极性。

2、建立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的征信有两种模式:一是欧洲模式,即由央行与政府携手深度介入,征信机构多以银行同业工会、协会或政府部门的背景出现,服务于公共利益和政府政策目标,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大多局限于同业征信范围内:二是美国模式,即征信体系的运作充分体现高度市场化的原则,从最初的寥寥几家征信公司发展到全美300多家,最终通过兼并,形成目前的三大联合征信公司。这三大公司各自拥有一个覆盖全美的数据库,完全以第三方信息服务中介的身份为金融机构、授信商业机构和消费者提供服务。鉴于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基本处于一片空白的情况,最初可以采用以政府为主导的欧洲模式,用行政手段推动联合征信的创建和发展,然后逐步向美国模式过渡。

3、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汽车消费贷款的主要服务对象为个人,但目前我国对个人消费信贷尚未有一套完整的法律规范和配套体系。例如,金融机构或者经销商不能用汽车本身作为贷款担保。目前,作为汽车所有权的惟一证明就是车牌号,但它是由公安局颁发的,这就使汽车信贷被视为高风险的行业。经销商和汽车金融机构都面临一个收回贷款的问题。目前,在处理汽车贷款的“呆、坏”账和汽车赎回方面几乎还没有一个成文的法律规定或者可行、有效的操作。由于这些原因,使所有汽车信贷的条款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不友好的,这也造成了部分经销商、银行和保险公司在提供贷款时的犹豫,从而造成更多的“官样”文件和程序。因此,我国应尽快制订与汽车消费信贷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使开展此项业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削减汽车消费的税费负担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按照“入世”协议逐步降低汽车关税、放开汽车经营分销权和汽车金融服务领域,但我国许多地方仍然实行外地车征收额外的牌照费、单双号限制等地方保护主义措施。因此,政府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取消各种地方保护主义政策,让中国的汽车生产商在竞争环境中学会生存,这也是发展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重要步骤。另外,针对汽车消费中的高额税费负担问题,实行将养路费、附加费、运管费等改为燃油税,改一次性高额支付为长期性支付的办法,减轻购车者的负担,从而把各种限制消费的措施变为鼓励消费的政策。

5、积极推进与汽车金融服务相关的金融、保险业改革

中国在未来的几年内将迎来一个汽车消费的高潮,汽车消费主体也在由公款购车转向大规模私人购车。这就要求推进与汽车金融服务相关的金融、财税、保险等改革和创新,这就需要有金融业改革的支持,诸如金融信贷、分期付款、购车储蓄、租赁销售等国际通行的销售方式,促进消费方式从自我积累型向信用支持型转变。

6、加快培养国际汽车金融服务专业人才

中国缺乏汽车金融服务专业人才,这大大制约了汽车金融的竞争力。目前,中国汽车金融服务的从业人员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具备良好的金融服务营销知识,但缺乏技术专业知识:二是属于技术专业型,但不懂金融服务营销。这种人才结构,需要通过专业化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可以在高校增设国际汽车金融专业,培养熟悉国际汽车金融的复合型人才,也可以加强对现有从业

人员的培训,还可以借鉴国外跨国汽车公司的管理经验,在大型企业设立汽车配件售后服务培训中心,培训汽车维修、售后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提高汽车金融服务人员的从业能力。

7、落实中国银监会精神,完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治理结构

根据我国汽车业及金融业发展的总体要求,适应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汽车业及相关金融服务业的竞争需要,中国银监会出台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提出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目标:通过组建专业化的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和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推动汽车金融服务业的适当超前发展,并以此促进汽车市场的培育和汽车业的联合和重组,从而提升我国汽车业的整体竞争力。

建立中国专业的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可以利用3种模式:一是独立模式;二是联合模式;三是中外合资模式。①独立模式是独立于单一企业集团的专业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这类机构在资本金、运营资金来源和运用方面不受现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制约。设立这类机构的优点是有利于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从而促进这一市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而且通过金融服务的联合也有利于推动国内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从而增强汽车业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整体竞争力。在设立标准方面应先高后低,初始阶段应制订较高标准,目的是形成专业机构和银行互相竞争的态势。随着市场的发展,市场需求得到充分开发,可降低设立标准,以造就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推动市场的专业化发展。②联合模式。这一模式下的汽车金融机构仍然隶属于单一企业集团,随着其业务逐渐转向单一汽车销售融资,其资金来源与运用方面应逐渐突破单一企业集团的限制,赋予其平等的竞争条件。③中外合资模式。鉴于合资企业是我国汽车业的生产主体,在销售和金融服务方面也可借鉴这一模式。这一模式有两个好处:一是发挥双方在汽车金融服务领域的互补优势;二是通过金融服务的联合,强化双方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利益关联,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资推动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第三篇:论银行业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很快,特别是银行业在改革春风的沐浴下迅速蓬勃壮大。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入世步伐的加快,金融业竞争将愈演愈烈,我国商业银行也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自身暴露出的问题,急需认清和解决。

一、目前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强调“存款立行”,搞存款竞争,阻碍自身和经济正常运行

对各商业银行来说,“存款立行”几乎成了一条铁律,因此扩大存款规模成了各商业银行的头等大事。自1996年以来,央行连续七次下调存贷款利率,旨在促进内需的扩大,引导居民减少储蓄,扩大消费,以带动经济的发展。然而在日常监管中一些机构一旦出现存款下降,就把抓存款当作一个重要监管内容来看待,这样货币政策效应就被冲减掉了,妨碍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实施,不利经济运行。

由于银行业的扩张和竞争的加强,银行的投资活动需要找到足够的社会闲散资金,自然而然存款问题就被放在首要位置。目前,各商业银行每年都分级下达当年存款任务指标。特殊情况下,上级行还会给所属机构来个月度或季度的存款“大会战”,并且将完成存款任务与员工工资奖金挂钩、与评比先进挂钩。虽然央行三令五申,不准将存款完成情况与员工工资、奖金、福利挂钩,但很多单位依然我行我素,置若罔闻!在“存款立行”观念的支配下,各商业银行盲目拉存,只重视存款数量不重视质量,也给自身发展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1.过分强调抓存款,扰乱临柜业务的正常运转。为揽储一些机构公然将企业存款转入储蓄核算,为部分企业机关团逃避监督和大额提现开了方便之门,达到公款私用之目的。违规高息揽存、上门收款、借助行政干预等各种拉存手段的出台大大提高了银行经营成本,同时也助长了少数顾客的陋习,例如经常违规大额取现,假币难以没收,对工作人员态度恶劣等增加了临柜人员的工作难度和精神压力。

2、银行经营管理重心偏移,风险加大。为扩大存款规模,许多机构以事先许诺贷款或信贷额度作为优惠条件吸引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进一步加大了金融风险产生的概率。而且在实行存贷比例管理的情况下资产质量的计算上有个特点,就是贷款规模越大,反映出资产质量越好。因此在呆滞贷款或坏帐无法减少的情况下增加贷款规模不失为“提高”资产质量的一条好途径。而要扩大贷款规模,先决条件就是要保证存款规模,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只能使经营陷入困境。银行作为投资业本应将重点放在投资环节上,确保资金安全,并使其有所增值,保持良性循环,增加收益,以此来扩大自身实力才是银行最终的经营目的。然而目前普遍的状况是存款没搞上去一切免谈,资产质量成了个别人的行为,并在本质上与存款工作相分离。

3、过分强调“存款立行”,最终将导致银行经营困难。社会上合理有效的资金投放空间受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制约,一旦超过这个幅度,资产风险必将加大。相反,如果银行不把一定比例资金运用出去,而自身却要负担相应的存款利息支出,这与银行本质是相悖的。这样,在拉存款和放贷款两种压力下,形成一个两难选择,将最终导致银行经营陷入困境。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效益,存款的增加并不等同于效益的增长,它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之一,盲目扩大存款规模是一种自杀行为,只有适度的增长才能保持良性的经济和金融运转。

(二)资产管理不善,不良贷款比率高,贷款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截至去年底止,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账面需核销的呆帐贷款,占其贷款总额的百分之二点七,但加上需要核销的逾期和呆滞贷款,全部合计的坏帐比率为百分之八或九。按国内 四大商业银行贷款总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余额超过六成,百分之八至九的坏帐率,即达五千至六千亿元。而且上述的坏帐比率并不包括己剥离的资产和债转股在内。四大商业银行去年已有三千五百亿元的不良资产被剥离,经独立评估后,与企业签订债转股协议的也近一千亿元。(资料来源:< < 信息时报>>电子版< http://www.xiexiebang.com)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尽管中央从1995年全国银行业经营管理会议以来,要求各国有商业银行要将不良资产比率每年下降一定的百分点,最近两三年银行的贷款质量虽有所提高,但是不良资产比例仍然较高,信贷资产风险依旧很大。这种风险的形成有其深层次的经济背景,例如政府的干预和某些企业的盲目行为等客观因素,但商业银行自身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缺陷,贷款“三查”制度真正落实,授信不统一。不少项目贷前调查流于形式,对企业产品、生产经营状况、经济效益、发展趋势等主要因素预测不准,在方法上重定性轻定量,缺乏科学的分析;贷时审查不严格、不科学,在放贷时违反规定与操作程序,使“人情贷款”、“关系贷款”等现象时有发生;贷后检查不积极,流于形式,重贷轻营的现象较普遍。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今后贷款的回收。另外银行对不同企业贷款方式(主要有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选择不当也是造成贷款风险的重要因素。我国商业银行从1997年开始实行授信制度,但由于授信不统一,往往出现同一借款人授信总额度超过其最大风险承受力的现象,造成信贷资金风险。

其次,由于目前很多机构现有信贷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且个别人员法制观念极差,违章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人为造成信贷风险损失,严重威胁信贷资产的安全运营。

最后,缺乏一套严密的监督机制,也是造成不良贷款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系还不完善,监管机制也不健全,银行内部稽核、监督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给不良资产的形成埋下隐患。

贷款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业务,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这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比较单一的情况下显得尤为突出。必须加强内控建设,建立建全科学的资产风险管理系统。

(二)人员素质水平普遍不高,技术装备落后

现代银行是高度专业化的产业,对员工的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一般业务人员。不仅要求员工要具备较高的学历层次,丰富的专业知识,更注重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创造力。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几家国有商业银行职工队伍素质普遍不高,学历较低,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也不高。这主要是一些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适应现代商业银行运作的劳动人事制度。员工录用要求不高、把关不严,很多人都是靠关系而不是靠自身实力进入银行;在岗人员缺少技术和业务培训,没有一套科学严密的考核制度;岗位分工不合理,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大量临时用工人员充斥一线岗位,很多都是无证上岗,难以保证银行临柜业务的顺利开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再加上这部分人员缺乏必要的教育,且由于待遇较低,往往很容易造成某些人心里失衡,从而走上犯罪道路。近几年来这类金融犯罪案件频频发生,呈逐年上升的势头,已严重威胁到银行资金安全和社会声誉。

服务是金融工作的生命线,良好的人员素质还应配以先进的技术装备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总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在硬件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计算机系统还没有实现更大范围的纵向或横向联网,大多数行自成体系,且网络覆盖面也不广;ATM、POS等设备也不普及,数量少,一柜多机、一机一卡的格局普遍存在,给顾客带来很多不便。

(四)经营品种单一,缺乏金融创新

目前,国内银行功能都过于单一,一味注重传统资产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发展滞后。虽然在业务品种范围较之改革前有了明显的扩大,但还是缺乏创新。很多机构传统的业务仍停留在相当级、粗放的状态下。当前,各商业银行要在保证风险的情况下搞创新是必然趋势,否则终将被社会所淘汰。

二、面对金融全球化,中国银行业要做好充分准备,力争在国内外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一)改变观念,保持存款适度增长

存款不是银行的本质特征,从整个经济运行环境来看,只有适度合理的增长才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首先,各商业银行要及时转变观念,变“存款立行”为“效益立行”,在增强银行实力过程中,应以利润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禁止下达硬性存款考核指标,但也不能忽视存款,要将存款数量与质量一起抓。其次,要在信贷管理方面加大力度,把信贷管理工作从实质上提高到银行经营管理中心地位上来,充分体现赢利对银行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最后,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扩大业务范围,提供多种融资服务诸如大力开展房屋按揭贷款、高档耐用消费口信贷等方式以缓和储蓄的增长与社会经济总循环的矛盾,保持金融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均衡。

(二)加强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做好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的处理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困,也有自身管理不善的因素。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科学的贷款风险管理体系,实现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

首先,要重点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和统一授信制度,强化贷款风险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各商业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分析客观环境的变化,使信贷资金的投向、投量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要综合企业领导素质、经济实力、信誉状况等各种指标确定企业的信用等级。在贷款发放前通过对借款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评估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通过量化方式测算企业信用对贷款风险的影响。尽量避免对信用等级低于贷款标准的企业给予贷款。而且要根据资信等级对贷款企业进行统一授信,将贷款总额确定在可控范围之内。同时要做好贷时审查工作,落实审贷分离制度,对贷款风险度进行验证,以确定贷款方式、额度等具体事项,审查贷款的基本情况,最后由决策部门审批。最后还应把好事后检查关,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及时监测贷款资产质量的变化;加强对贷款使用状况的监督。定期对其进行测算和分析,可借助电子计算机系统对贷款全过程实行风险预警,确定风险度。

其次,建立贷款风险分散机制和风险救助机制也是防范风险,减少损失的关键所在。根据风险分散的原理,实行贷款方式多样化,合理控制信用贷款的范围、数量,扩大贴现、抵押、担保贷款和其他风险相对较小的贷款种类。限制贷款的集中程度,控制同一主体贷款比重,对于大额的贷款可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以达到分散贷款风险的目的。此外,还可以与企业进行协商,要求其办理财产保险,以便转嫁风险。虽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各种办法控制、分散、转嫁风险,但不可完全避免损失的产生。所以建立一套贷款风险救助机制还是必要的。可运用法律手段对责任人提出财产清理诉讼,挽回部分损失,还可以通过建立风险基金等办法提取一定比例利润,作为风险基金,用于弥补贷款坏帐损失。

最后,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强化稽核内控制度,加强信贷队伍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现有信贷人员思想觉悟和严把人员关,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加强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推行金融监管手段法制化,尽可能降低金融风险。

各商业银行在做好风险管理的同时,还要及时清理遗留的不良资产。将其控制在一定的额度之内。对不良资产和健康资产实行分账管理,将分离出来的不良资产通过法律手段进行清收,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可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如拍卖资产,更换经营管理人员,另组公司进行运营,剥离给专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方法予以化解和处理。另外商业银行也可主动参与企业改制,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状况,提高效益,力求保全信贷资产。

(三)狠抓软硬件建设,积极发展现有业务,努力开拓新兴业务

一流的技术装备加上一流的人员是商业银行提高经营能力和竞争能力所必备的条件。国外一些著名大银行常通过安排员工轮岗训练或派驻海外机构工作等方式,以拓宽员工的知识面和视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先进做法给合自身实际大力推进员工队伍素质建设,严禁无证人员上岗,并可通过建立一套激励型的劳动人事制度,从员工的录用、培训、考核、收入分配、职务晋升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让忠诚能干的员工得到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加强对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法律知识的学习,切实增强员工遵纪守法观念,避免违法乱纪事件发生,使每个员工以为银行做出贡献与实现自我价值紧密结合起来,激励全体员工倾心敬业。

各商业银行还要把更新技术装备作为一个战略性问题来对待,加快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更新办公室设施,改善营业环境,使软硬件同步发展,为客户提供一套高效运作机制。

面对目前过于单一的银行功能,在全新的国内外经济金融背景下,积极致力于金融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选择。按市场经济法则和现代商业银运作规则,在有效控制风险基础上,进行业务创新,提升商业银行的社会化服务功能,增进效率。首先就要对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进行创新。不断提高存款业务的科技含量,开发多功能银行卡,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大力发展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利用覆盖全球的GMS网络实现在手机中完成账户查询、转账、缴费等各类理财功能,发展和完善ATM、POS和电子转账业务;积极开拓信贷业务,大力发展银团贷款、并购贷款(为企业兼并、收购等资本活动提供贷款)等新兴业务,加大非信贷领域如购买企业债券、国债的投资力度;改革传统结算业务,变坐等客户为主动上门服务,在大企业设立资金清算中心,建立流动资金结算中心,开通对公业务通存通兑,使客户办理结算、查询等业务更加方便、快捷。大力推行代理业务、管理业务、委托业务等传统中间业务,积极开拓新兴中间业务,例如可为企业制定改革方案,设计更为合理的股本结构,为企业购并、资产重组策划,利用自身的信誉、技术和雄厚的研究力量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投资咨询服务等等。

金融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而我国的银行也将面对更加广阔的市场,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外各种力量的挑战,认清自我、改造自我、创新自我,才能立足于世界金融大舞台。

第四篇:浅谈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六枝特区陇脚乡中心幼儿园杨莉

摘要: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我们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滞后,经费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不善等诸多问题。为此,分析这些方面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如何应对的办法。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问题、思考

农村幼儿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但是,由于农村的实际情况,幼儿教育事业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就说我现在所在的幼儿园,是一个以布依族聚居为主,村落较为分散,经济落后的边远乡。在城市幼儿教育开始新发展时,这里的幼教才刚刚起步。

自从2001年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发以来,全国上下对我们的幼儿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观念。家长对幼儿教育也改变了原有的观念。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许多地区的幼儿教育工作者都探索出了一套适应本地幼教工作向前发展的成功经验。但是由于地域、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在我国广大农村,幼儿教育工作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

首先,物质条件很简陋,所学知识范畴也很落后。在大多数城市的幼儿园的教学广泛应用多媒体,广泛使用录音机、幻灯机、投影机进行时。对农村幼儿园来说,物质条件就相对落后。农村幼儿园一般是利用不用的校舍或其他地方改造而成。活动场所很小,其他的活

动室也不规范。而且农村幼儿园设备差,有的甚至没有设备。在教学方面,有一台录音机就不错了。农村幼儿园的教学多数还是“小学化”教育,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能学到的是10以内的加减法,听些故事,会唱些歌,念一些儿歌。对他们来说创造性培养,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从未在学习中出现过。

其次,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幼儿教师素质不高城镇幼儿园的师资配备是一个班三个人,而农村幼儿园一个班多是一位老师,条件较好的是三位老师二个班。在幼儿园里专业的幼儿教师很少,多数是小学教师。因为所学的师范教育与所处的工作环境,而使他们的幼儿教育教学偏于小学化,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智力发展的特点。有少数的教师能弹会唱。但这类老师在农村教师中所占的比例很少,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找的代课老师,多数是初中毕业,这些老师的幼儿教育知识技能和能力相对不足。不能以正常的幼儿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不会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游戏,不会用合理的方法去处理幼儿之间的矛盾。经常用“惩罚”、“恐吓”、“批评”等方式对待孩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农村幼儿生源少,收入不高,教师待遇低,不能吸引人才从事幼儿教育。

第三是家长的教育观念问题,在农村,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成长,他们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就是要认字、写字,能做加减法,而对孩子其他方面不做更高的要求。有的家长甚至不让孩子上幼儿园,因为他们认为在幼儿园学不到什么,而且还花钱。有的只让孩子读一年的学前班,这些孩子在这段幼儿时期的教育与城市孩子相比,就落后了一段

距离。其次,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这些家长大多数是初中、小学文化水平,他们本身很难以给孩子知识上的引导。何况大多数农村孩子是和不识字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住在一起。让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意图难以和家长沟通。家园活动难以开展。幼儿教育的宗旨也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第四是幼儿教师工作强度大,在城市幼儿园实行的是二教一保,而在农村幼儿园,教师除了管理一个班的教学外。还要担任保育员及其他的工作。

第五是农民经济收入低路途遥远,接送不便,造成幼儿园幼儿入学率低

在农村多数家庭以务农为主,农民的经济收入不高,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每年的学费有时相当于一位家长的年收入。是农村老人两年的养老金。虽然家长也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但由于家庭困难,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要交很多的钱,还不如将孩子留在家自己带,还能省下不少钱。加之,农村地域广,幼儿居住比较分散,而每个乡最多有一两个幼儿园,幼儿来回路途遥远,家长接送不方便。因而造成三年制的幼儿园,许多幼儿都只上一二年,大班的幼儿常常会超编,而中班、小班的幼儿却学额不满。

第六是幼儿园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农村幼儿教师多数是以前的小学教师。他们没有专业的幼教知识。由于经费、人员等方面的原因,很难有接受专业幼教知识方面的培训。

第七是幼儿园经费不足,幼儿园活动设施不齐全幼儿园经费

不足导致从事幼儿教育和配套设备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幼儿正常活动、教学需要。没有活动场地、没有器械、没有教玩具,教师上课无教学挂图。小朋友没有动手操作的学具。更缺乏开户孩子智力的游戏场所和设备。游戏是开发孩子智力和培养孩子社会角色的早期教育有效的措施。可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却根本无法办到。第八是幼儿园没有专业的保育员。

以上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质量。既使国家在这上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依然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农村孩子的素质。造成农村幼儿教育工作难以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

一、幼儿园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实行科学的保教结合幼儿园要根据乡情、园情,修订、完善适合本园发展的规划的管理体制,包括幼儿园章程、幼儿园的中长期规划、日常工作常规、教职工职责、教师教学常规、保育员常规、幼儿在园常规、教研管理常规、幼儿安全管理等,并进一步落到实处。同时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逐步摆脱“保姆式”的教育模式,防止小学化倾向,积极推进幼儿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遵循儿童发展的特点和干规律,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儿童素质的能力的培养,实行科学的保教,让幼儿得到良好的教育。

二、加强对幼儿园教育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教育课程应在《幼儿园指导纲要》的指导下进行,根据纲要提出的五大领域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有组织、有系统、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行层层分解,使教育活动的目标明确具体,适合幼儿的实际发展,从实际出发,让每一个幼儿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 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

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要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就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创新精神和对幼儿教育的热爱,大胆的创新幼教方式,拓宽教育途径,积极探索。就我国现在农村幼儿教师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必须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从以下三点着手:一是以园本培训为主,提高在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二是增加各乡镇之间的教研学习活动。三是参加各种以幼教知识有关的培训。

四、强化教师的安全管理意识

在幼儿园,“安全”是第一教学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的安全问题,幼儿教师必须要经常学习有关的安全常识。坚持做好每天的入园、晨检、离园等工作。建立健全的幼儿园安全工作制度,加强安全检查工作,注意排除安全隐患。只有安全得到保障,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顺利的开展进行。

五、实行家园互动,加大对家长的宣传力度,让家长端正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根据当地的实际,利用家长会,接送幼儿时组织家长学习,了解

有关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幼儿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教育观念。帮助他们把幼儿看作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不同于成人的独立主体,幼儿的潜力只有在与适当的教育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幼儿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形成是通过自由的探索,主动的活动实现的,而不是老师的一味灌输。利用家长开放日,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游戏、生活中,加深对幼儿教育特点的认识。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发展,让他们改变对幼儿教育方式的认识。

六、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 良好的工作氛围是减轻教师压力的最好方法。它能激发幼儿园教师爱岗敬业的热情和动力,也只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幼儿才能更好地学习。因此社会应当给予农村幼儿教师多一点关心和关注,关注她们的生活,倾听她们的心声。要搞好幼儿教育,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政府的大力积极支,为农村幼儿营造一个好的教育环境。

从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政府提出的目标来看,如果仅仅依靠托幼机构的力量,是难以为每个幼儿提供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开展并加强幼儿园、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挖掘当地人力、物力资源,采取多渠道、多形式,提供与当地社会、经济相发展的保育和教育。以满足幼儿发展及家长教育的需要。这样,我们农村的幼儿园会越来越好,我们的未来的花朵才会在偏远的农村茁壮地成长。

第五篇:县信用社金融服务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增进相互沟通,重塑银企合作关系

当前“贷款难,难贷款”这个金融现象令人关注,一方面借款人需要资金却贷不到款,另一方面银行想贷却不敢贷。借款人抱怨银行思想保守、条件太高、手续太繁、效率太低、傲慢偏见;银行则顾虑贷款投放环境较差、符合贷款条件的项目不多、贷款风险较大、风险防范太难。二者缺乏互信、沟通。从企业方面看,贷款难的主要障碍有五个因素:一是诚信程度不高;二是企业实力不强,资产负债率较高;三是企业财务不健全,运作不规范,授信评级低;四是抵押担保落实困难;五是管理能力较差。总之,不符合贷款条件。从银行方面看,难贷款的主要障碍也有五个因素:一是受贷款责任制的压力,惧贷、慎贷、防范意识比较突出;二是难以区分借款人真与伪、虚与实、红与黑、强与弱;三是信息不对称,尤其是财务状况透明度低;四是不少银企关系常常被扭曲,主体经常错位,不是平等的借贷关系,而是表现为贷款前后颠倒的主从关系;五是信贷产业政策的限制,“五小”企业、污染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企业是国家信贷政策限制或严禁支持的对象。总之,银企双方缺乏互信,缺乏理解,沟通较少,相互责备。客观地谈,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上述问题的确给金融企业的贷款投放构成了较大的风险。为防范信贷风险则必须设置贷款条件,这就是贷款“六原则”。即一看借款人思想品德、生活作风、信用观念、信用行为、信用记录、经营理念及其敬业精神;二看借款人实力,即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流动净资产;三看项目可行程度及其利润率的高低;四看项目的风险程度和不可预测因素;五看项目的经营范围、行业政策调整趋势、国家政策干预程度、环保治理要求等;六看借款担保的方式、抵(质)押物变现能力、变现价值等。上述“六原则”是判断贷款与否的根本标准,借款人只要符合贷款条件,获取贷款不仅没有任何障碍,而且可能被银行争相贷款。同时,我们也希望企业要营造诚信环境、增强信用观念、开放经营信息、树立稳健经营理念、努力寻求优势项目,坚持量力而行、注重市场研究、慎重择优决策、提前与银行进行论证对接、避免政策风险、提高项目科技含量、争当银行的优良客户。只要银企双方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真诚合作,就一定能实现银企双赢。

二、我县信用社加强金融服务的基本思路

为了支持我县经济的发展,我县农村信用社将在做好信贷支农的前提下,增进与企业的相互沟通,共创“诚信经济”,重塑银企合作关系,继续积极支持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其基本思路是:

(1)解放思想,树立营销意识,加大营销力度。一要继续强化贷款营销观念;二要进一步研究贷款市场,细分客户;三要继续探索贷款营销模式;四要处理好贷款营销与风险防范的关系。

(2)细化市场定位,明确服务重点,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我们要牢固树立“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的双赢意识,努力营造经济与金融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在优先满足农民调结构、促增收的信贷需求的基础上,将努力满足讲诚信、有效益、有实力的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积极支持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畅通的融资渠道。

(3)既讲风险防范的原则性,又讲因地制宜的灵活性,有效地支持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朱总理关于“银行不贷款等于工厂不生产,乱贷款收不回本息就等于商店白送货”的讲话精神,既要牢固树立放贷款1950万元,保证了不向农民打白条,保护了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我县“二十万担优质茧工程”。

(4)配合政府建房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农民改善居住条件。去年我县出台农村建房零税费政策,激发了农户改建房屋的积极性,我县信用社积极配合这一优惠政策,相继投放贷款11680万元,支持9468户农民改善了居住条件,同时也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发展。

(5)积极支持城镇化建设。伴随着我县第二次农村建房热潮的兴起,我县又一轮城镇化大建设应运而生。我县信用社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以对巴川、旧县、安居、虎峰等乡镇房地产贷款投放力度,全年发放农民新村和小城镇房地产贷款5600多万元,有力地推进了我县城镇化建设。

下载浅谈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信用社金融服务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增进相互沟通,重塑银企合作关系当前“贷款难,难贷款”这个金融现象令人关注,一方面借款人需要资金却贷不到款,另一方面银行想贷却不敢贷。借款人抱怨银行思想保守、条件太高......

    县信用社金融服务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增进相互沟通,重塑银企合作关系当前“贷款难,难贷款”这个金融现象令人关注,一方面借款人需要资金却贷不到款,另一方面银行想贷却不敢贷。借款人抱怨银行思想保守、条件太高......

    县信用社金融服务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温家宝总理提出的“贷得到,用得好,收得回”的要求,收到党政、农民、信用社三方面满意的效果。(3)改进贷款方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县信用社紧紧围绕县委、县府提出的......

    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五篇范例)

    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2007年10月我作为一名下乡支教人员被派往楚侯中心校,在支教的多半年时间里,我有机会深入部分农村幼儿园,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现......

    浅析农村学前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浅析农村学前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关键词】农村教育 学前班 问题及对策长期以来,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的"短板",而农村则是学前教育的"短板"。在我国各地经济、文化、教育......

    金融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篇

    浅谈开平农信社金融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服务精髓 在于用心。给客户一个高品味的服务,高层次的享受。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员工必须想客户之所想,送客户之所需,这也是银......

    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模版)

    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服务是金融行业的基本特征,也是农村信用社永恒的主题。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服务已成为金融机构赢得客户、占据市场的竞争焦......

    关于当前县域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当前县域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调查一、约束县域金融发展的因素 1、体制约束:体制改革的滞后制约了金融服务的基础。目前 农村经济体制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粮食购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