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2007年10月我作为一名下乡支教人员被派往楚侯中心校,在支教的多半年时间里,我有机会深入部分农村幼儿园,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现简要分析一下,并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希望能引起大家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视。
近年来,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在幼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农村幼儿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当前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问题之一:农村幼儿园管理小学化
现在农村幼儿园主要办园方式是由乡镇、村小学举办,有一部分是个体举办。作为乡村小学举办的幼儿园,从法律意义上讲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但实质上是小学的附属机构,仍由小学进行管理。小学领导对幼教业务不熟悉,再加上工作繁忙,对幼儿园往往是不闻不问或无暇过问。从小学抽调到幼儿园的一些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保姆式”看管孩子和“小学化”教育的倾向十分明显。对幼儿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由于老师们不会参与,也不愿参与,加之近年来学校经费紧张,学校投入购置幼儿活动设施太少,于是许多幼儿园老师就将幼儿“轰”进教室,用 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模式管理幼儿,出现幼儿活动“小学化”倾向。同时家长倾斜的教育价值取向也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办园方向。在对农村家长的调查中,78.9%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而所谓的“文化知识”是指识字(62.7%)、数数(52.8%)、讲故事(49.2%)、唱歌(16.6%)。幼儿教育成了为孩子将来升小学而做的准备,调查发现,56%的农村幼儿园以识字、写字作为幼儿学习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学是幼儿学习的唯一方式,这样的做法,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既剥夺了幼儿童年游戏快乐的权利,又容易形成一些不规范的读、写姿势,一旦形成习惯,在以后的学习中便很难矫正,这必然会成为农村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阻力。
问题之二: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较低
在学校办园中,校舍大都较好,但不足之处是幼儿活动设施太少,教师队伍普遍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低。农村幼儿教师有的从小学抽调,有的由学校自主招聘。从小学抽调的老师,或领导照顾,或自己请求,被安排到幼儿园“看”孩子。这些老师到幼儿园后,从以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家访、考试等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思想上、行动上出现松懈,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看”孩子,只要不出事故,保证孩子安全就万事大吉了。
农村幼儿教师中具备幼儿教师资格的极少,农村幼 儿园园长和幼儿专任教师学历普遍较县城低,获职称的教师较县城少。其中幼儿专任教师学历多一半是高中(含高中)以下学历,而县城幼儿专任教师中高中学历以上占一多半。虽然我们不能说农村幼儿教师学历低、专业职称获得不多其素质就一定差,但这种学历和职称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差距,是教育观念的差距。幼儿教育的问题,如小学化,更突出地出现在农村,究其原因,与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农村的教育条件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农村有县城幼儿园所望尘莫及的可以为幼儿教育提供丰富而生动素材的大自然和社会环境,然而,一些农村幼儿园却盲目照搬县城的教育内容与方法,未能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文化习俗、办班形式、现实条件等方面的不同情况,选择教育内容,设计教育方案,组织教育活动,而是把幼儿关在教室里,忽视了户外广阔的天地,让幼儿静坐、旁听、观看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没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和活动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不高有关系,她们没有能力想到或做到。专业素质低的教师队伍,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园的办园质量。问题之三:个体办园难以管理
今年四月份,我协助局幼教股对全县民办幼儿园进行了一次全面综合评估,从中发现,在个体办园中,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年轻,有一定的长远打算,办园规模较大的;一种是没有长远打算,办园规模较小的“家庭保姆”型的。
办园规模稍大的个体园,教师大都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熟悉幼儿特点及认知规律,为了自己的幼儿园能多吸收幼儿和增加收入,购置了较多的幼儿活动器材,但由于办园人是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受趋利思想影响,购置的器材质量不高,且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和招揽生源,平时束之高阁,不让幼儿使用。
“家庭保姆”型的幼儿园大都是农村妇女主办,一般是在自家院子里,腾出一间或两间房当教室,既招收一些幼儿增加收入,又能操持家务。幼儿园场地狭小,大部分幼儿园没有活动场地,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束缚了他们爱玩爱动的天性,限制了他们个性的发展。由于使用的不是标准教室,教室内昏暗潮湿,达不到标准的采光和通风条件,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视力和其它方面的健康。夏天没有空调,冬天没有暖气,孩子们不能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活动,而且这类幼儿园的老师一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属于典型的“看”孩子。她们招收的幼儿也不多,由于没有长远打算,教室内的桌椅往往是七高八低,参差不齐,幼儿活动器材更是很少购置。
由于农村个体办园没有一定的约束机制,有的通过关系得到办园许可证,还有的是未经教育部门审批的非 法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实行的是家族式管理,会计、厨师及保育员基本由办园者的家属或亲戚担当,缺少应有的监督机制。个别办园者素质低,没有幼儿教育管理经验,办园者只为获得最大利润。为了争夺生源,各幼儿园不是改善办园条件,在提高保教质量上做文章,下功夫,而是不执行物价部门的规定,竟相降低收费标准,大打“价格战”。这样做严重影响了正规幼儿园的正常发展,大大降低了农村幼儿教育的保教质量。加之个体办园是自收自支,所以常常无视教育部门的约束和管理,他们对幼儿园查出的问题往往不是积极采取措施想办法解决,而是找出种种理由搪塞、拖延,甚至怕提问题,隐病忌医。
在个体幼儿园办园中,安全意识差,校舍存有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整改是令教育管理部门,尤其是所在辖区的中心校深感头痛的事。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如线路老化、围墙、厕所有裂缝或倾斜时,要在上级部门多次干预、催促下才勉强修理。问题之四:教育条件落后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的幼儿园甚至连电子琴、录音机等简单的教具都没有,只是简单的教孩子们认识几个字,数几个数,而不是开发孩子们的智力、提高孩子们的听、说、唱、画、写的基本素质。这就偏离了“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础的活动形式”的教学方式,达不 到“使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同时在农村大部分幼儿园中,保育工作非常落后,大部分幼儿园中没有专门的保健员、保育员,全部工作都由教师一人去做。由于教师知识和精力的有限,不可能很周到地照顾每一个小朋友,科学的调节他们的生活。孩子们的伙食也不尽人意,有的幼儿园每天只给孩子们吃廉价的饭食,严重影响了孩子们身体的正常发育。问题之五:缺少与家长的互动
由于农村的教育水平本身不高的原因,制约着农村家长们的认知水平,大部分家长只是停留在关心自己孩子的身体健康、安全和正常发育基础上,根本没有从心理上去辅导孩子,以为把孩子留给了幼儿园,教育的问题就教师的事了,甚至一些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就只是简单的问讯一下孩子的成绩和表现,根本不注重孩子心理上的成长,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在教育幼儿的同时,也要多举办一些与家长互动的活动,让他们了解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了解新的教育观念,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也可以鼓励家长带孩子到田间地头参与活动,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让家长从根本上认识“活动”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的引导更是必不可少的。
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是人们对幼儿教育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到位所至。在此,我提出 几点粗浅的建议:
1、加大办园力度,用自己良好的服务赢得社会及群众的信赖、支持。学校首先要选派热爱幼教工作、有幼儿教育专长的年轻教师到幼儿园工作;其次要切实保障她们的福利待遇同小学教师一样;再次要舍得花钱购置幼儿活动器材,突出幼儿园以活动为主的特点,使幼儿园真正变成幼儿的乐园。有条件的话,可以从社会上选聘优秀的幼儿教师充实我们的幼教队伍,与她们签定任期目标、期限合同,保障她们的工资收入,力争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这样,教师的流动性就会减弱。随着撤点并校工作的深入,本着节约、节俭的原则,借助老学校旧址或空出的教室,扩大办园规模,为下一步撤并、取缔办园条件差、师资水平低的幼儿园奠定良好基础。
2、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不管是学校内幼儿园教师,还是个体幼儿园教师,都要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教育的一切目的,最终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而提高孩子素质的关键,首先在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小而言之,是为了提高教师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大而言之,是为了提高未来建设者素质奠定基础,为了未来社会。
3、政府要加大管理力度,采取得力措施帮助教育部门停办、取缔办园条件差、师资水平低的幼儿园。农村个体幼儿园老师不是国家正式职工,不端学校的碗,自 己不愿受学校的管,甚至对学校的检查产生反感,有抵触情绪,中心校对此也是力不从心,有些无可奈何,期盼政府制定相应政策,采取相应措施支持各中心学校。
4、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中心学校要协助规模大、师资力量强的个体幼儿园上规模,上档次。形成个体办园与学校办园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各取所长、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学校办园与社会、个体办园并不矛盾,只有竞争,才会找出不足,才能兼收并蓄,才会有长足的发展,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浅谈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六枝特区陇脚乡中心幼儿园杨莉
摘要: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我们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滞后,经费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不善等诸多问题。为此,分析这些方面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如何应对的办法。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问题、思考
农村幼儿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但是,由于农村的实际情况,幼儿教育事业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就说我现在所在的幼儿园,是一个以布依族聚居为主,村落较为分散,经济落后的边远乡。在城市幼儿教育开始新发展时,这里的幼教才刚刚起步。
自从2001年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发以来,全国上下对我们的幼儿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观念。家长对幼儿教育也改变了原有的观念。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许多地区的幼儿教育工作者都探索出了一套适应本地幼教工作向前发展的成功经验。但是由于地域、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在我国广大农村,幼儿教育工作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
首先,物质条件很简陋,所学知识范畴也很落后。在大多数城市的幼儿园的教学广泛应用多媒体,广泛使用录音机、幻灯机、投影机进行时。对农村幼儿园来说,物质条件就相对落后。农村幼儿园一般是利用不用的校舍或其他地方改造而成。活动场所很小,其他的活
动室也不规范。而且农村幼儿园设备差,有的甚至没有设备。在教学方面,有一台录音机就不错了。农村幼儿园的教学多数还是“小学化”教育,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能学到的是10以内的加减法,听些故事,会唱些歌,念一些儿歌。对他们来说创造性培养,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从未在学习中出现过。
其次,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幼儿教师素质不高城镇幼儿园的师资配备是一个班三个人,而农村幼儿园一个班多是一位老师,条件较好的是三位老师二个班。在幼儿园里专业的幼儿教师很少,多数是小学教师。因为所学的师范教育与所处的工作环境,而使他们的幼儿教育教学偏于小学化,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智力发展的特点。有少数的教师能弹会唱。但这类老师在农村教师中所占的比例很少,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找的代课老师,多数是初中毕业,这些老师的幼儿教育知识技能和能力相对不足。不能以正常的幼儿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不会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游戏,不会用合理的方法去处理幼儿之间的矛盾。经常用“惩罚”、“恐吓”、“批评”等方式对待孩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农村幼儿生源少,收入不高,教师待遇低,不能吸引人才从事幼儿教育。
第三是家长的教育观念问题,在农村,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成长,他们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就是要认字、写字,能做加减法,而对孩子其他方面不做更高的要求。有的家长甚至不让孩子上幼儿园,因为他们认为在幼儿园学不到什么,而且还花钱。有的只让孩子读一年的学前班,这些孩子在这段幼儿时期的教育与城市孩子相比,就落后了一段
距离。其次,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这些家长大多数是初中、小学文化水平,他们本身很难以给孩子知识上的引导。何况大多数农村孩子是和不识字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住在一起。让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意图难以和家长沟通。家园活动难以开展。幼儿教育的宗旨也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第四是幼儿教师工作强度大,在城市幼儿园实行的是二教一保,而在农村幼儿园,教师除了管理一个班的教学外。还要担任保育员及其他的工作。
第五是农民经济收入低路途遥远,接送不便,造成幼儿园幼儿入学率低
在农村多数家庭以务农为主,农民的经济收入不高,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每年的学费有时相当于一位家长的年收入。是农村老人两年的养老金。虽然家长也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但由于家庭困难,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要交很多的钱,还不如将孩子留在家自己带,还能省下不少钱。加之,农村地域广,幼儿居住比较分散,而每个乡最多有一两个幼儿园,幼儿来回路途遥远,家长接送不方便。因而造成三年制的幼儿园,许多幼儿都只上一二年,大班的幼儿常常会超编,而中班、小班的幼儿却学额不满。
第六是幼儿园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农村幼儿教师多数是以前的小学教师。他们没有专业的幼教知识。由于经费、人员等方面的原因,很难有接受专业幼教知识方面的培训。
第七是幼儿园经费不足,幼儿园活动设施不齐全幼儿园经费
不足导致从事幼儿教育和配套设备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幼儿正常活动、教学需要。没有活动场地、没有器械、没有教玩具,教师上课无教学挂图。小朋友没有动手操作的学具。更缺乏开户孩子智力的游戏场所和设备。游戏是开发孩子智力和培养孩子社会角色的早期教育有效的措施。可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却根本无法办到。第八是幼儿园没有专业的保育员。
以上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质量。既使国家在这上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依然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农村孩子的素质。造成农村幼儿教育工作难以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
一、幼儿园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实行科学的保教结合幼儿园要根据乡情、园情,修订、完善适合本园发展的规划的管理体制,包括幼儿园章程、幼儿园的中长期规划、日常工作常规、教职工职责、教师教学常规、保育员常规、幼儿在园常规、教研管理常规、幼儿安全管理等,并进一步落到实处。同时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逐步摆脱“保姆式”的教育模式,防止小学化倾向,积极推进幼儿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遵循儿童发展的特点和干规律,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儿童素质的能力的培养,实行科学的保教,让幼儿得到良好的教育。
二、加强对幼儿园教育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教育课程应在《幼儿园指导纲要》的指导下进行,根据纲要提出的五大领域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有组织、有系统、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行层层分解,使教育活动的目标明确具体,适合幼儿的实际发展,从实际出发,让每一个幼儿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 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
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要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就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创新精神和对幼儿教育的热爱,大胆的创新幼教方式,拓宽教育途径,积极探索。就我国现在农村幼儿教师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必须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从以下三点着手:一是以园本培训为主,提高在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二是增加各乡镇之间的教研学习活动。三是参加各种以幼教知识有关的培训。
四、强化教师的安全管理意识
在幼儿园,“安全”是第一教学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的安全问题,幼儿教师必须要经常学习有关的安全常识。坚持做好每天的入园、晨检、离园等工作。建立健全的幼儿园安全工作制度,加强安全检查工作,注意排除安全隐患。只有安全得到保障,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顺利的开展进行。
五、实行家园互动,加大对家长的宣传力度,让家长端正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根据当地的实际,利用家长会,接送幼儿时组织家长学习,了解
有关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幼儿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教育观念。帮助他们把幼儿看作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不同于成人的独立主体,幼儿的潜力只有在与适当的教育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幼儿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形成是通过自由的探索,主动的活动实现的,而不是老师的一味灌输。利用家长开放日,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游戏、生活中,加深对幼儿教育特点的认识。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发展,让他们改变对幼儿教育方式的认识。
六、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 良好的工作氛围是减轻教师压力的最好方法。它能激发幼儿园教师爱岗敬业的热情和动力,也只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幼儿才能更好地学习。因此社会应当给予农村幼儿教师多一点关心和关注,关注她们的生活,倾听她们的心声。要搞好幼儿教育,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政府的大力积极支,为农村幼儿营造一个好的教育环境。
从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政府提出的目标来看,如果仅仅依靠托幼机构的力量,是难以为每个幼儿提供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开展并加强幼儿园、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挖掘当地人力、物力资源,采取多渠道、多形式,提供与当地社会、经济相发展的保育和教育。以满足幼儿发展及家长教育的需要。这样,我们农村的幼儿园会越来越好,我们的未来的花朵才会在偏远的农村茁壮地成长。
第三篇:浅谈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了21世纪,最大的竞争力就是人才的竞争,因而,为了重视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就我镇农村幼儿园发展而言,由于受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所限,乡镇幼儿园师资不足、设备简陋等因素的影响已严重制约了教育的协调发展。到底该如何使农村幼儿教育既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又为幼儿入小学奠定基础呢,我将根据本镇幼儿园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发挥农村自然优势,改变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
一、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幼儿教师流失严重
就目前而言,在农村的幼儿师资队伍中,有大量青年优秀教师流失,这对于本来就落后的农村幼教无疑是雪上加霜。其中原因有:①在农村,人们尊师重教的氛围不浓,教师体会不到“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崇高职业的意义所在,所以很多优秀教师认为体现不了自身的价值。②农村教师待遇低且压力大,甚至某些地区存在严重拖欠教师工资等情况,使得农村教师流失严重,而留在农村继续任职的教师队伍在素质、水平、学历、师德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严重。③农村教师工作超负荷,平均每班学生人数多,但幼师就两人,造成了任课教师工作量的增加和教学的困难,从而导致幼师压力过大。④也有些有能力的农村幼师因为自身条件好因而去更好的地方发展。
(二)、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较低
由于农村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所以,对于薪资待遇也存在普遍走低的现象,加之政府没有过多的关注和投入,多数幼师没有正式编制,进而一些幼儿教师相关毕业生基本都不会投身于农村的学前教育,这样导致了学前教育的部分教师都是以中专或高职为主的学历,而且没有得到专业的训练,缺乏专业知识的培训,从而导致一些幼儿教育的问题,如小学化,更突出地出现在农村,究其原因,与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农村的教育条件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农村有城市幼儿园所望尘莫及的可以为幼儿教育提供丰富而生动素材的大自然和社会环境,然而,一些农村幼儿园却盲目照搬城市的教育内容与方法,未能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文化习俗、办班形式、现实条件等方面的不同情况,选择教育内容,设计教育方案,组织教育活动,而是把幼儿关在教室里,忽视了户外广阔的天地,让幼儿静坐、旁听、观看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没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和活动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不高有关系,他们没有能力想到或做到。
农村部分幼儿园和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由于经费不足只好临时聘请工资要求相对较低的代课教师。这部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短时间内难以胜任工作,小学化现象严重。
(三)农村幼教经费严重不足
学前教育资金不足,缺乏物质保障。目前,由于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造成幼儿园的入园费用及教师的薪资待遇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地区收费过低,这样很少有乡镇愿意承担办学责任。而且,学前教育是属于非义务教育,在国家的财政统筹中是不占有任何地位的,这样就导致教育资金没有保障,仅凭借一点微不足道的补助,很难满足学前教育的需要。而且政府也没有过多的投入关注,加之农村教育的附加费被取消,这样就加剧了农村办园资金不足,导致学前教育受到严峻的挑战。
(四)农村学前教育缺乏整体规划。
由于农村人口比较分散,生源比较少,所以在办园规模上很难扩大,而且,国家也没有进行统一规定,所以,缺少相关的监督机制和灵活的办学体制,使得农村在办园善缺乏整体的规划,进而使得学前教育缺乏质量的保证,加之教学设备及办学条件比较差,使得一些地区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进而将学前教育过度到小学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上,统一采用小学教学的方式,进而来提高幼儿的知识构架,这样严重的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对策
(1)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的重要保障是幼儿的素质,幼儿的素质在于教学的质量,教学的质量受限于教师的整体素质。所以,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拓宽师资来源,对农村幼儿教师编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此来保障教师的资源,然后对师资队伍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的素养,进而来保障农村学前教育的软件设施过硬。其次,在薪资待遇上,要做好合理的匹配。薪资待遇一直是牵扯幼教的主要根源。所以,在薪资待遇上,一定要合理的提高幼教的工资,这样与付出相匹配,激发了幼教的教学热情和动力。最后,还要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保障幼儿教师的师资队伍,留得住人才
(2)创新科学管理机制。
根据本土乡情、园情,修订、完善适合本园发展的规划和管理制度,包括幼儿园章程、幼儿园中长期规划、日常工作常规、教职工职责、教师教学常规、保育员常规、幼儿在园常规、教研管理常规、后勤保障措施、财务管理制度、考核方案以及幼儿安全管理系列制度、职责、预案等,并逐一落到实处,努力实现人本关怀与制度管理的完美结合。幼儿教师必须实现“专任”化,建立起一支具有过硬的幼儿教育专业知识且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形成专业化的管理,实现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立足现状,实施“青蓝结合工程”,即中老年教师向青年教师学习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和新颖的教育理念,青年教师则向年长教师学习敬业精神和教学经验。
(3)立足农村、发挥优势.人们往往认为农村幼儿教育的最不利因素是资金紧、设备短缺,其实恰恰相反,农村幼儿教育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农村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与大自然接触繁而广泛,丰富多姿的虫、鸟、禽;形态各异的根叶、花果;四季交替的田野,静静流淌的小河-----。让孩子回归自然,是发挥农村幼儿教育优势的重要途径,比如:田野是农村孩子很好的游戏天地,在田野里玩泥巴、放风筝、抓泥鳅、捉蚱蜢、打土仗、在田埂上跑步等,这些活动非常有利于孩子发展动作,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也可以在宽旷的田野里固定几根木柱让幼儿练习攀登。刚开始可设脚蹬,随着能力的发展,可逐渐取消脚蹬,类似爬树,这种运动有利于发展幼儿体能。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参与简单的劳动,如捡稻穗,给菜浇水,分捡地瓜、土豆等,这样既能培养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意识、能力,体验劳动的乐趣,又能使孩子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另外农村的孩子可以伺养小动物,如小兔、小鸡、小狗等,在实践中学会关心、爱护小动物,促进情感的发展。这是农村幼儿园开展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教给幼儿有关动物、植物、物理、化学等粗浅知识,进行启蒙教育,本着内容的选择力求突出农村本地特色,体现农村幼教实际,贴近幼儿生活,充分发挥农村的优势。
姓名: 祝银银
工作单位:太平镇中心幼儿园
联系电话:*** QQ号:774970958
第四篇:浅谈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浅谈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幼儿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都是怀着望子成材的心态,但由于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错误观念和盲目行为,因此使他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感到困难重重,从而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甚至阻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在此提出一些解决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建议与对策,希望能给家庭教育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问题;对策
一、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随着早期教育的开发和重视,许多家长都是怀着一颗望子成才的心态对孩子进行教育。由于家庭教育是在父母和子女共同生活中,通过双方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进行的,孩子对父母有特殊的信赖,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自己学习上的蒙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感情上的挚友。父母对子女教养的态度、观念、期望和教育方法上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今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不少观念和行为盲点和误区,致使他们在进行教育时候感到困难重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甚至阻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当今的家庭教育被家长简化为只是知识的教育,家庭成了推动学校应试教育的社会因素。是的,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但我们也看到许多家长在家教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并出现了教育行为不当的现象。
(一)家长教育期望过高
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般一家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全家都视其为珍宝,寄几代人的希望于一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就显得特别突出。不少家长把幼儿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从幼儿一出生就开始为其设计好了将来,希望幼儿能按照自己所设计好的发展道路成长,很少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年龄特点、兴趣等实际情况。一些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知识,在家庭教育方面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如盲目投资、盲目施教、盲目要求、盲目攀比、盲目放弃等。这种家庭教育的盲目往往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不仅使家长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更极大地挫伤了幼儿的兴趣。如果非要硬性地规定幼儿必须学到什么知识,完成什么指标,然而这些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就像无形中给幼儿头上套上了紧箍咒,给幼儿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有些幼儿就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二)家庭教育内容萎缩
目前,许多家长对幼儿家庭教育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他们把幼儿家庭教育等同于智力教育,把识字、背诗、计算、学外语当作幼儿教育的主要课程,错误地认为只要幼儿有了知识就拥有了未来的一切,而疏忽了对幼儿的品德、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未来事业是否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过度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会影响幼儿良好的品德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会阻碍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甚至会导致幼儿人格的缺失,从而给幼儿的一生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家长教育方法不当
不正确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很容易走极端。一是过分溺爱。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什么都替他们做好。二是过度严厉。不少家长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骂不成材”。在这种情况下,性格倔强的幼儿会表现出较强的抵抗意识,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变得性格暴躁,行为粗野;性格懦弱的幼儿,则会产生恐惧心理,表现出欺骗撒谎的手段来对付父母的惩罚与训斥,变得少年虚伪,失去童贞。
(四)亲子关系淡漠,游戏的时间和机会极少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父母忙于上班、工作、学习进修,他们无暇照顾孩子,只能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照看。有些家长只顾坐在麻将台前,不分日夜地“酣战”,丢下孩子不管。幼儿长时间缺乏亲子接触和父母的关怀,也缺乏与父母进行沟通。家长即使有时间陪同孩子玩,但不知道怎样开展亲子游戏,更不会有效地利用家中的日常用品和孩子一起玩,孩子玩得枯燥而又索然无味。
(五)家庭气氛紧张,单亲家庭的增加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离婚率的逐年上升,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的也在孩子逐年增多。离异家庭中的家长,有的视子女为累赘,经常训斥、打骂孩子。有的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有求必应,满足孩子不合理得要求,以弥补离婚对孩子的伤害,长期生活在这种氛围里的孩子,极易造成各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另外很多家庭夫妻关系不和,或是婆媳相处产生矛盾,经常出现争吵或冷战,使得家庭气氛紧张,孩子长期处于恐惧、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环境中,孩子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和照顾,直接影响孩子身心和谐发展。以上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它给幼儿发展产生了消极和负面的影响,严重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究竟如何引导、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呢?
二、解决的方法与对策
针对目前家庭教育情况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一)家长,特别是母亲的思想要端正、责任心强
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于1993年参加第三届《北京——东京城市问题》学术讨论会时发言:“德育必须从学龄前由家庭抓起。”我调查的孩子中就有这样的家长,在孩子尚吃奶时,她就在日记中记下自己的誓言:“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宠惯了,会害他。做母亲的要有养子、教子的责任心。否则,就不要生他。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教育孩子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尊敬长辈、友爱同辈的好孩子。”而且常反思自己的养育方式方法,多次提醒自己:“如果我不按当代青年完美的标准去塑造儿子,那我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孩子的个性和品德上”。“要学知识,要先学做人”。由于充分认识到“德是成才之本”,当孩子表现不好时,也能看成“是给我机遇、向 我挑战”,从而对教好孩子有信心:“孩子怕不教,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家庭教育思想端正、培养目标明确,自信心和责任感强,保证了在家教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始终重在抓孩子的“做人”上。
(二)不断充实、提高自身全面素质
作为家长要明白:“自身素质不好,就根本没有资格教养孩子”。作为家长工作勤奋、为人诚恳、是非分明,而且还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这无疑给了孩子良好的示范。我们不提倡家长在孩子面前谈及:你看爸爸、妈妈没有什么能耐,现在如此,将来也就这样了,就希望你能有本事,将来为爸妈争气。这样的无疑给孩子捎去一个信息,就是他的爸爸妈妈是没出息的,是软弱的,是没有能力战胜困难的。父母都如此,作为他们的孩子又有什么不可以,失败者不是孩子的首创,根源在于父母。
(三)注意保持家庭内外信息的交流沟通,增强合力作用
传统的家庭教育,大多在家庭范围内封闭式进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孩子一旦犯了错误、特别是较严重的错误时,家长往往抱定“家丑不可外扬”,不向教师、亲友或邻居透风,因而失去更多的督促力。即使在家庭内部,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大多是“直流”而非“交流”,即总是由家长来教育孩子,不太允许孩子发言,对家长的说法和做法提出意见。我希望家长朋友们多观察孩子的一些细微处,而后会感到:“今天的„小皇帝‟们智商高,精神和心理的水准远胜于父母当年,传统的德育,似乎难以收效于犟牛般的孩子。”而是应该努力开拓与保持全方位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对外,要注意从小带孩子去亲友家及公园、小山等公共场所。入托、入园、入学后,更是密切地与孩子的老师们保持联系,明确要求老师“狠心地教”,自己主动配合老师,也要求老师配合家长的教育。
对内,提倡夫妻间、父子间、母子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教育,在祖孙三代的家庭中,更要提倡这种交流,这种教育上的一致性。才能保证家长对孩子的思想动态随时掌握,才有可能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及时教育。
(四)讲究教育艺术。
家庭教育中的德育要有成效,教育艺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以下几个个问题。
1.根据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抓住关键日进行教育
孩子不同的生活阶段的第一天(次),都应该大做文章,因为这时孩子将面临的是全新的刺激,容易产生深刻的体验。比如: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上小学的第一天、第一次参加统考、第一次拿到100分、第一次挂上红领巾时,家里都非常看重,煞有介事地对待,让孩子产生一种“更上一层楼”的心理需求。
2.说教与适度体罚相结合体罚,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不好的教育手段。但对成长的孩子,除了说教,适度体罚看来也是必要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对于孩子的很多行为,做父母的总是要弄清楚缘由。重在明理,把事情缘由讲清,而不只是简单的发号施令。使他慢慢学会做一个讨人喜爱的懂道理的孩子。但若劝阻无效时,也会采取特别措施,如任其哭闹,谁也不准理他,让他明确意识到:哭是没有用的,或打,并且不是隔靴搔痒式的打,而是打得让小家伙有所怕、有所忌。当然,体罚之后,母爱依旧。带孩子有一些进步,就要因势利导,给他一些小小的奖励,如:陪孩子下棋、讲故事、允许他看些爱看的电视片等,且在某些生活习惯的要求方面,应容忍孩子,不强求立刻循规蹈矩。这样的说理和适度体罚相结合,辅以兴趣活动转移法,让孩子在受罚后情绪上能迅速愉快起来。
3.重视孩子的精神境界,指导注重实效
一般的家长,往往以为“小孩子懂什么”,而无视他们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面对孩子,总是一副“ 老子说了算”的姿态。例如:幼儿期的孩子,常常要问父母同样的问题:你们喜欢不喜欢我?所有这些,作为父母多应该警告自己:这么一棵幼小而嫩稚的心灵,以熔铸了如此丰富的成人感情,倘若始终以孩子相待,很可能会伤及他的情绪而不利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指导孩子怎么做人时,要强调实效,毫不吝惜表扬鼓励。不仅孩子迈出的小步成功要表扬,就是孩子能够改正错误也要给予高帽,甚至对孩子犯错以后“下次不再”的廉价 保证,也表示相信,并以自己对孩子信守诺言的身教潜移默化孩子,努力说到做到。
4.言行结合,注意分寸
在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过程中,根据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过程,既让孩子了解道理,提高道德认识,也要督促孩子道德实践,十分重要,但很多问题上有个度的问题需要把握。有这么一个家庭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他们是双职工,只一个孩子,经济比较宽裕,但从不让孩子过高的物质要求得到满足,吃得一般、穿得一般,告诉孩子节俭是美德。但不久,她发现孩子把钱看得很重,贪得些小便宜很高兴,要付出时斤斤计较,就常当他面,整理出大包大包的衣物,赠给贫困的孩子;平时邀请小客人上门,热情招待;在其五年级时,还专门带他去穷山村走访,让他把资助学费交给那里的“ 弟弟”,还要求他们间定期通信。通过这些行为,让孩子明白:节俭不等于小气。对自己的生活应力求节俭,但帮助别人,则应热情大方,这才是男子汉气慨。
(五)利用幼儿园和家长学校,指导教育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由于家长教育水平和素质修养参差不齐,职业、思想状况及对子女的期望各不相同。教师可采取集体指导、分类指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法,使家长通过幼儿园的家园联系栏、家长会、家长通讯和家长学校的指导、教育,了解幼儿教育的特点、规律及其要求,及时清楚幼教的最新动态和教改的方向,转变教育观念。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家长不能把孩子作为自己的附属品,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和需要。过于专制、过分限制,只会使孩子产生反感情绪和感到压抑。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学会用赏识方法教育孩子。还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有关孩子的事,应当和他商量后再作出决定。多用蹲下来说话的形式和孩子沟通,让他感到自己与父母处在平等的地位上,增强孩子与人
交往的自信心,同时使得孩子乐于接受父母的意见。
(六)增加亲子间的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游戏
较多的亲子交流不但能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有利于孩子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是维护孩子健康情感的关键因素,是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之一。因此,家长不管工作有多繁重,都应该尽量抽空陪同孩子一起玩,倾听孩子的真正需要,及时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使孩子获得各方面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感受来自于父母的关爱,从而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在此同时,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创设各种亲子游戏的材料和环境,充分利用家庭中的各种资源,开展各类游戏,并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成为他们游戏的伴侣,寓教于游戏。讲故事、外出参观、郊游和亲子锻炼等都是亲子沟通的有效途径,家长可以从这些活动中观察孩子的情绪、语言行为和动作发展等方面的反映,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指导孩子,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面临的问题、困难。
(七)家长要理智地对孩子施爱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父母的爱,使孩子感到温暖和幸福,获得安全感,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但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懂得怎样去爱自己的孩子,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要求家长们对爱的程度作这样的理解:“正如奎宁一样,正如食物一样,爱是要求有一定份量的。”超过一定份量就成了溺爱,这就要求家长的爱是是理智的,是爱和严相辅相成的,正如故人所说的“爱之深,责之切”。对于孩子不合理或一时不能办到的,家长要耐心说服,不要被孩子的眼泪、撒娇和任性所动摇,孩子有缺点错误要及时教育,不迁就、纵容更不护短。家长不仅在生活上、学习上要关心孩子,更重要的是要爱护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他们更多的尊重和信任,让他从小懂得平等友爱。这种爱是充满亲情的、理智的,而不是偏爱、溺爱、盲目地爱。父母“寓爱于严”“严中注爱”,表面看似乎无情,但从孩子个体发展的意义来看,却是一种真正的爱。
总之,家庭教育中的德育,因家庭教育的早期性、连续性和亲情优势,必然成为儿童全面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阵地,绝对不能忽视。同时,家庭教育中的德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艺术。需要家长在认识其重要性的前提下,坚持理性、坚持说教与行为操作相结合,坚持说教与适度惩罚相结合、坚持说教与陶冶情感相结合,坚持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相结合,才能收到高效。它的成败,与家长自身素质水平密切相关,也与家长能否注意家内信息交流、动员尽可能多的力量参与其中有关。
儿童良好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养成,是一个动态的可能出现多次反复的过程,家长应该对之有客观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隔代亲现象难于避免,让孩子较少受到祖辈的无原则庇护和不良影响,是做父母的应理性处理的。所以,作为一名家长不但要学习、掌握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还应不断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关爱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只有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合作,让科学的育儿方法进入到千家万户,也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浙江幼儿教育研究文集》[M],浙江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分会编,新时代出版社,1999
[2]《迈向21世纪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优秀论文集》[M],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第五篇:浅谈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浅谈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摘要】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农村的主要金融机构,农村银行业的金融服务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缩小城乡差距,支持“三农”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高低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了进一步的创新与思考,以全面改进和提升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农村银行业 金融服务 问题 创新 思考
一、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情况
(一)我国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的组成
目前,我国的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的村镇银行、农村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
1.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是我国大型上市银行,资金实力雄厚,服务功能齐全,服务“三农”是农行一直肩负的历史使命,它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门。中国农业银行网点遍布中国各地,成为中国网点最多、业务辐射范围最广的大型现代化商业银行。但是如今农行在乡镇已经没有网点,至少要到县城里才有,所以虽然名曰“农业银行”,也有涉农贷款,但是主要面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业,很少向农户贷款,与农民的联系并不密切,农户们在日常生活中较少与农行打交道,享受不到其提供的金融服务。
2.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组建的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承继原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的邮政金融业务及因此而形成的资产和负债,并将继续从事原经营范围和业务许可文件批准、核准的业务。截止2008年已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网点面最广、交易额最多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拥有储蓄营业网点3.6万个。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点遍布乡镇,几乎每个乡镇的集市上都会有邮储的营业网点,可以说与农民的联系比较密切,大多数农民都与其存在着借贷关系,所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金融服务在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中有着很大影响。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我国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它的成立是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功能建设不足的必然结果。1998年以后,其扶贫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使用的功能被取消,主要负责粮棉油的收购与储备贷款的发放和管理。它并不向一般涉农企业农户贷款,很多农民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它的金融服务对农民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4.农村信用合作社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其主要任务是筹集农村闲散资金,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规定,组织和调节农村资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限制和打击高利贷。它是农民最熟悉的金融机构,在村镇街道上随处可见,虽然已不具有合作的性质,但它在农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为农村提供着基础的金融服务。
5.村镇银行
所谓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要试点机构,拥有机制灵活、依托现有银行金融机构等优势,自2007年以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局面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
村镇银行目前还处在初步发展时期,网点还比较少,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还没有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中国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注入新的活力。农村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都不属于正规金融机构,在此不做详细论述。综上可知,对于大多数地区的农民来说,可以直接接受其服务的国家正规的金融机构只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少数农村合作银行,所以,农村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服务水平是低下的。
(二)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中借贷需求存在很大缺口
下面给出一个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乡农村金融调查报告来说明这个问题。
该村地处丘陵地带,农民主要从事种植业,种植经济作物茶叶,在农闲的时候会外出打工。虽然信阳毛尖很出名,在外面卖的挺贵,但在依靠茶叶为生的这个村里,茶叶却卖得很便宜。因为该地交通不便,经营茶叶的大商人都不会去,只有一些小商小贩收茶叶,而且茶叶都没经过深加工,大多数农户都卖的是生茶,农业机械化水平极低。
这次调查的农户共有13人,从问卷结果上看,(1)农户的借款额度小,以短期借款为主且非常分散,这是由家庭经营规模决定的,用于家庭生活和生产方面的借款需求规模不大,多在几千甚至几百之间,这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原则是矛盾的;(2)借款渠道大多数从亲戚处借得,从正规金融机构借的少,原因是从亲朋好友那里比较容易借到,而从正规金融机构借则手续复杂还需要担保,而且从亲朋好友那里大都是无息贷款,还款的自由度大,但是这样不利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3)从借款农户特征看,越是富裕的农户由于有实力,所以农村金融机构也乐于贷款给他们,而靠借款度日的农户由于缺乏担保,农村金融机构不愿意对其贷款,这样农村金融机构就没有尽到服务农民的责任;(4)商业银行吸收富裕农户存款,给予农户的贷款却很少,说明商业银行退出农村的贷款市场,却没有退出农村的存款市场。由此可见,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中的借贷需求存在很大缺口。
2.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中基础设施薄弱,竞争缺失
由于目前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规模的限制,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域机构进行了撤并和收缩,使农村的金融服务机构和服务功能大量减少。特别是在乡镇里根本没有四大行的网点,一般只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但是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的农信社等无论是技术还是服务都是不能与四大行相比的,它们提供的金融服务是较低水平的。而且,由于没有其他金融机构与其竞争,农民只能选择把钱存到邮储或农信社,这也导致了它们不思进取,服务态度恶劣等问题。
3.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供给不断弱化
一方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的网点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因为受人员、机构、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制约,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需要。在市场化改革中,四大商业银行的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从业人员数量逐渐精简,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2008年末,全国县域机构的网点数量为12.4万个,比2004年减少9811个。县域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的网点数为2.6万个,比2004年减少6743个;金融从业人员43.8万人,比2004年减少3.8万人。* 2004年、2008年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比较(单位:万人(个))
项目 2004 2007 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 13.3811 12.4 县域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网点 3.2743 2.6 金融从业人员 47.6 43.8 农业银行县域网点数 1.6884 1.31 占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比重(%)12.6 10.6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2009年08月 4.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存在,增加了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的不稳定性 除了正规金融外,当今农村还存在非正规金融,其主要形式有很多,从现有的文献看,当前发展中国家的非正规金融的形式主要包括私人借贷(包括高利贷)、借贷经纪、储金会、地下银行或地下钱庄、商业信用等。
其中,私人借贷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信用形式,而且在现今农村的存在也最普遍。私人借贷资金的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借贷期限短,金额也不大,借贷关系主要是在相互比较熟悉的人之间进行,私人借贷一般分为营利性放款和互助性放款,营利性放款利率通常很高,而互助性放款不仅没有固定的归还期限,而且没有或只需要很少的利息。但是,营利性放款很多都属于高利贷,这是一种危害家庭危害社会的活动。其他的,借贷经纪、地下银行等这些非正规金融机构,一般都缺乏正规的领导和运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宏观调控的结果,有些非正规金融机构还存在非法集资的现象,加剧的农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农村每年有高达51.3%的借贷来源于农村的非正规金融,其中向亲友邻里的农户占46.9%,其他多种形式占4.4%,因此,农村的非正规金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消失,这将影响农村正常的金融服务。
5.农村基层银行业金融网点较少,金融服务不到位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9月末,全国仍有2945个乡镇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占全国乡镇总数的8.3%)。金融机构对偏远农村服务辐射力弱,存款取款等简单业务都要到镇上或县城的网点进行,特别是农保款、农村补贴领取和逢年过节、下种施肥等农户用款比较集中的时间,往往在每个网点都排起长队,这不仅增加了银行柜台服务的压力,也给农民带来了不便。而且,乡镇的农村金融网点一般都没有自动取款机,在银行工作人员朝九晚五的上班时间之外,人们都无法办理存取款等各种业务,会耽误很多事情。
特别是农村基层网点的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有很多都不规范,例如,有一次我去取我爸存的到期的定期存款,我拿着爸爸和自己的身份证原件,还有存单到窗口取钱,没想到那个柜员看了存单之后直接把钱递给我了,没有看任何人的身份证,我很郁闷的数好钱就走了。由此可见,很多农村基层金融网点的服务很不到位,更别说金融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了。
6.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理念落后,缺乏服务创新
当前,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中存在年龄老化、人员素质低等多种问题。一些窗口临柜人员服务态度很差,对待客户通常都很冷淡,甚至经常对办理业务的农民大吵大吼,这种现象我见过很多次;一些信贷人员看农民们不懂金融知识,竟然忽悠他们把本来用于存款的钱买保险,农民当时还不知道,以为自己存了两万定期呢,回去后妻子发现单子明明是一张某保险公司的保单„„这件事就发生在我身边,当时那段时间有很多农民都上当受骗了;大多数员工安于现状、保守求稳的心态导致其经营核算意识不强,业务工作开拓性较差,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金融创新的切入点,而更多地是应付上级考核检查。所以业务品种创新比较欠缺,难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的融资需求。7.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中支付结算方式和产品单一
(1)业务技术含量低、结算手段落后是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落后的显著特征,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的业务发展速度。由于近几年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增多,以及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村地区对银行业金融服务特别是支付结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农村地区结算方式单一,基层农村社的结算方式主要是电汇、信汇,票据以现金支票结算为主,延缓了资金的支付结算速度。
(2)在产品的设计上从自身的风险防范和业务流程上考虑较多,对客户的需要和方便考虑少,现有产品针对性不强。
(3)产品的创新集中于资产和负债业务,在衍生金融产品和投资理财方面基本空白,难以为客户量身定做金融服务产品,现有产品多元化不够,即使富裕的农户也不能享受其他的理财产品。
二、对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的思考
(一)重构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
1.对农行的职能重新定位。农业银行要适应城乡一体化趋势,改变目前主要服务大中型企业和垄断部门的现状,充分发挥大型金融机构的综合性服务功能的整体优势,逐步调整战略重心,转变业务结构。在网点布局上,由服务大中城市逐步向县域、农村转变;在客户结构上,由主要营销大客户向中小客户和个人客户转变;在产品开发上,要将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作为重点。
2.加快邮政储蓄银行的改革进程。建议邮政储蓄银行加强资产业务,特别是贷款业务的开办进程,通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将我国邮政储蓄银行真正办成一家网络强大、功能齐全,主要定位服务城乡大众、支持“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
3.明确农发行的职能定位。国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农发行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要通过国家粮棉储备、国家粮棉油宏观调控、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政策性业务的市场化、商业化运作,将政府信用的资源和能量转化成资本、转化成价值、转化成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以更好服务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4.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为解决农村信用社资产规模小、人才匮乏、经营成本过高的问题,应按照市场原则、股份制方向,主要采取以地(市)为单位成立农村商业银行的形式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5.限制中小银行盲目扩张。目前我国有不少银行远远偏离了服务中小企业的方向。为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大监管力度,限制中小银行的盲目扩张,引导其制定清晰科学的战略规划,避免片面求大和跨区域扩张。
(二)提高创新意识,提供特色银行业金融服务 1.创新的必要性
(1)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加快,传统的小额农贷产品已不能满足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农村金融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比例普遍低于60%,农村金融机构出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也应通过创新金融服务,加大信贷营销,开拓新市场,培育新客户,增强竞争力。
(3)防范农村信贷风险的需要,农村金融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薄弱,需要运用创新手段来破解农村信贷风险大的问题,如通过加强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的合作来转移分散风险,通过贷款管理,操作流程进行科学设计来实现创新产品风险可控等。
2.创新的途径
一是技术要创新。主要通过是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业务操作技术平台的建立,全面提高业务管理的技术含量,完善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项目功能,加大中间业务软件的开发力度。
二是业务与品种要创新。主要是大力发展能为农民和社会提供便利服务的金融业务,并能结合农村实际研发新的业务品种,以及拓宽致富结算渠道。
三是服务体现特色。根据农村金融市场和客户现状、需求特点,有的放矢的做好针对性的服务工作,抓好服务质量管理,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三)对如何改善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的思考 1.实现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全覆盖”
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失和空白点的问题,确定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全覆盖”的八个项目:网点覆盖,信贷产品和服务覆盖,支付结算覆盖,财税库银横向联网覆盖,人民币反假覆盖,外汇服务覆盖,信用环境覆盖和金融知识宣传覆盖。2.加强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树立服务意识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经营服务理念,确定人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培养一批热爱金融事业、专业知识全面、懂管理、会电脑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其次是有划地招收一批专业相关性大、学习成绩优秀和办事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金融机构工作,改善职工队伍文化结构;最后是加强对员工培训力度,健全人才竞争战略,对于文化素质不高、业务能力差、在位不作为的员工可制定一些稳定措施,尽早让其脱离岗位,并招聘素质较高的人才代替,不断增加新鲜血液,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3.明确地方政府在改进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中的定位
一方面,基层政府在领导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农村金融方面,他们的作用主要在于因地制宜的引导农民发展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技术培训,从而创造农户贷款的需求和提高农户的还款能力。
另一方面,在农村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服务过程中,尽管政府在推进信用环境建设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信用环境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牵涉部门很多的工作,需要地方政府去解决更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4.积极普及农村金融知识,接受民众监督
一是广设宣传设施,通过媒体、报纸、小册子、宣传页等向农民介绍金融知识、金融产品和服务。如2010年5月,河北省开展“河北省普及农村金融知识送书下乡”活动,举办金融支农知识竞赛,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
二是设立举报电话、意见箱,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征询农民的建议,这样才能提高服务满意度,及时调整服务思路。
5.积极开展农村绿色信贷业务
绿色信贷的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开展农村绿色信贷业务即通过绿色信贷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如近年来,农发行甘肃省分行把支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作为实施“绿色信贷”工程的重点,2007年以来,该行累计发放支持农村循环经济项目贷款39.02亿元,支持项目91个。
结论:通过对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简单介绍及对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情况的分析,我们看到了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的改进中,最主要的是重构我国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创新力度,提供特色金融服务。除此之外,还要从农村金融服务缺失、人才建设、金融知识宣传及绿色信贷等方面深入思考。只有将这些方面一一完善,才能提高整个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水平,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银行业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博.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J].金融电子化,2007,(2)
[2]张小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研究[J].安徽水利财会,2010,(3)[3]刘民权.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5.[4]刘玲玲,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38-39.[5]王亚.构建长效机制: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可持续之良策[J].金融与财务,2010,(5)[6]蒋京方.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N].金融时报,2011-08-15 [7]吴红军.金融服务“三农”亟需配套支持[N].金融时报,2009-09-03 [8]吴耀祥.提高农信社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N].金融时报,2010-05-06 [9]李晓美.开展送金融知识进乡村[N].金融时报,2010-05-20 [10]李晓美.大力支持农村循环经济[N].金融时报,2010-05-06
[1]刘光辉.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路径选择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