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员干部心中要存“四有”
党员干部心中要存“四有”
党员干部心中要存“四有”
2015年1月,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是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好干部”标准提出的明确要求,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四有”是干部“政治”标准的最新体现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早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对此,陈云同志进行了具体阐释。他提出用干部的标准有两个:政治和能力,两者缺一不可,但以政治为主。在1940年《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问题》中,他又将其中的政治标准具体化为四项内容:一是忠于无产阶级事业,忠于党;二是与群众有密切联系;三是能独立地决定工作方向并负起责任;四是守纪律。对德才两者的关系,陈云同志强调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反对只顾才不顾德,也反对只顾德不顾才。以上“四点”实际上已经涵盖了干部“四有”的基本观点。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了干部“又红又专”的问题。他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但是专搞政治,不懂技术,不懂业务也不行。我们同志无论搞工业的,搞农业的,搞商业的,搞文教的,都要学一点技术业务。我们的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
但在“文化大革命”中,上述标准被“四个第一”,即“人的因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活的思想第一”所取代。于是在干部工作中形成了“空头政治”至上的准则。对此,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予以批评和纠正。1980年1月,邓小平同志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提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讨论红与专的关系中,他认为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解决不好专的问题,就会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影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这被写入了随后召开的中共十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又明确提出了逐步实现各级干部“四化”的要求。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也指出:“党决定废除干部领导职务实际上存在的终身制,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状况,要求在坚持革命化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各级领导人员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是第一次在党的重要文献中,提出干部队伍“四化”的方针。在“四化”的方针中,“革命化”是前提和基础。它是对干部队伍政治素质的要求,主要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不以权谋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性强,作风正派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在干部标准问题上也有精彩论述。他指出:“选拔干部总的原则,还是德才兼备。对于党的干部来说,主要看两条:第一条是政治上的要求,就是要听党的话,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他反复强调党的干部“首先要努力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江泽民同志还把“讲政治”作为干部之“德”的重要标准。他指出:“干部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严守政治纪律,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保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高度统一”、“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无论从事政治工作,还是从事经济工作或别的工作,都要做到红专结合,都要讲政治,都要向群众做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这是作为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具备的基本的政治业务素质。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续贯彻德才兼备原则的同时,突出强调把德放在首要位置,要求坚决克服重才轻德的倾向。胡锦涛同志指出:“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核心就是党性,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终生课题。”他认为“德”涵盖了个人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上的表现,并强调思想道德品质的状况。“才”则更多的是指理论素养、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衡量党员干部要以德为先,让他们经过三个方面考验:一是能不能经受住重大政治斗争风浪,二是能不能经受住名、利、权、色,三是能不能做到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上。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建设问题。早在2011 年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就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切实把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上来”。党的十八大以后,他又明确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正是在此基础上,他才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进一步提出把“四有”作为“好干部”评判的新标准。这既坚持了党对干部之“德”、“红”和“革命化”的基本要求,同时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有”干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当前,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迫切需要一批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好干部。党员干部有了这“四有”,才能自觉抵御社会各种诱惑对权力的侵蚀,自觉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
第一,心中有党,牢筑忠党之魂。党员干部作为先锋模范,要时刻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始终做到“心中有党”。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党员干部应牢记发轫之始,才能在为官之途上踏实前行。纵观诸多落马贪官,迷失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在权力、金钱、情欲的森林中晕头转向,不知所往。这是理想信念的不坚定,是精神上的“缺钙”。因此,一定要坚持把思想建党放在第一位,深入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学习教育,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三个自信”,推动“心中有党、对党忠诚”在各级组织中凝聚、在广大党员干部中落实。
第二,心中有民,深怀为民之心。党员干部应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时刻把人民装在心中,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只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摆正定位、放低身段、放下“官架子”,才能回归到官员“人民公仆”的根本属性上来。反观部分官员,以“父母官”自居,自认为“高民一等”,在为官理念上早已谬之千里。有些干部习惯坐在会议室、办公室作决策,不听取群众意见,自以为比群众懂得多。一些地方和部门也因此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更谈不上解民之忧、为民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怨言最多。因此,党员干部一定要强化宗旨意识,心系群众、为民造福,谋划好本地方的发展、本单位的工作;要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墙”,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要真心为群众的衣食住行操劳,特别要帮助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引领社会思潮,传递社会正能量,找准“官为民仆”的正确定位,真正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当先锋、打头阵。
第三,心中有责,扛起担当之责。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时刻谨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头顶的“乌纱帽”不是腐败贪污的工具,更不是升官发财的法宝。应该明白“乌纱帽”再大,也大不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把自己担任的工作看作是党和人民赋予的重托和责任,如履薄冰、兢兢业业,牢记心中的责任,才能始终做到“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责任意识是前进的动力。党员干部只有牢记心中的责任,挑起肩头的担子,重视民生并付诸行动,才能有效避免“平平稳稳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吃吃喝喝混日子”的为官不作为现象。因此,一定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干事创业、推动发展上。要找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前进方向,理清推动发展、破解难题的思路举措。要律己从严、工作从实、为政从清,敢涉万重险、勇挑千斤担,培树担当的底气,真正做到为官当为、为官有为。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锤炼道德品行,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第四,心中有戒,严守纪律规矩。只有心中有戒,才能严守权力边界。部分官员乱作为、胡作为、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从根本上说既是侥幸心理作怪,更是对权力边界的漠视。因此,一定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办事,忠于职守,秉公慎权,确保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要增强法治思维,带头学法、知法、用法、守法、护法,真正做到在法律和纪律范围内行使职权。要时刻保持警惕和清醒,在各种诱惑面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干得好事业,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如果党员干部人人“心中有戒”,依法办事,就自然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作者:周良书
陈元元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阅读:
栾笑语: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党员 辛鸣:心中有党,就是政治的明白 党员干部如何践行“三严三实” 党员干部要时刻锁紧“风纪扣”正 党员干部要注重小节 浅谈党员干部为何要修身
脱离党内监督是党员干部最大的危 吕忠飞:党员干部如何做到严以修
第二篇:团结互助,常存心中
团结互助,常存心中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座孤岛。我们的关系,犹如游鱼与清水,山岳与森林,蓝天与白云。。。缺少了谁,都是一种缺憾,那么,何不互相关爱呢?互相扶持,让团结友爱的旋律响遍中华大地。
团结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五千年的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团结友爱的标兵人物,让我们深深景仰。我们不会忘记,当孔融将梨让出时的那一份友爱;我们不会忘记,当三兄弟明白团结起来其利断金道理的感动;我们同样不会忘记,当非典来临时,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坚决。。
总有些传统文化美德我们不能遗忘,那是我们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根基,如果我们连自己的立足之处都失去了,还谈何发展进步呢?团结互助是我们自古以来就有的美好品德,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精神文明财富,让我们好好把它传下去,让中华民族再一次成为世界上都交口称赞的礼仪之邦。
然而让人无奈的是,随着时代的前进,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得思潮冲击着我们古老的文明,所谓人心不古,就是最好的概括。当小悦悦事件发生时,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的冷漠;当民工工资被拖欠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无情;当强拆强建横行无忌时,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丑陋。。。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正遭受着巨大的变革,社会道德 体系重建,人们心中的道德观,价值观也在悄悄的随之改变,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变化无常的时代,我们能做的难道仅仅只是作壁上观吗?难道不应该团结吗?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这个国家的前进方向说到底还是要靠我们来掌握,千千万万的我们就组成了社会这艘大船,常常记得这么一句话:“不要埋怨这个社会怎样,你怎么样这个社会就怎么样,你光明这个社会就不黑暗。”说的不是吗?就算这个社会有多麽的不公平,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互助互爱,还有什么是我们克服不了的呢?
我们难以忘记当年的不团结而导致的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侵华。。。那时的哀鸿遍野,人民流离失所,那真是一段悲哀的历史。仇恨应该放下,然而历史应当被铭记,团结起来,我们就会更强,还有谁能欺负我们?大事我们也许难以去做,那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呢?为生病的同学买点药,为课上没听懂的同学讲解下题目。。这不都是触手可及的吗?
团结友爱,让你我同行。
第三篇:浩然正气心中存故乡读后感
合上《故乡》,我回忆起来,这真是一部令人肃然起敬的作品,字里行间都充溢着鲁迅先生对封建主义的痛恨,对穷苦但淳朴的人民的关爱,以及对朴实百姓善良人格的赞扬。
《故乡》中有一处地方最令我的心颤动。儿时,闰土是“我”从小一起玩的好友,虽然那时“我”是少爷,他是帮工,鲁迅与闰土之间纯真的友谊令我羡慕。少时的闰土活泼天真,善良可爱,与鲁迅志同道合:看瓜刺猹、雪地捕鸟……
长大后,物是人非……鲁迅和闰土间却有了一层厚厚的隔阂,是时间的刀无情地砍断了童真,闰土与鲁迅见面时,他开口第一句就是“老爷”,我顿时愣了。想必鲁迅先生也十分难过,少年时代那无比纯真的友谊已无影无踪……这个世界是灰色的,人们失去了活力,没有了生活原有的色彩。而与鲁迅先生和闰土童年的经历却充满活力与希望,现在与过去;少年的闰土与成年的闰土;以前的我和现在的我,一切都已不再美好。
《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一部不朽之作,浓郁的色调传达出悲哀和无限的伤感读着读着,我不禁潸然泪下。
每次读《故乡》的感受都不一样。在阅读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鲁迅先生振兴中华,反对封建的远大抱负和理想,他挥动手中的笔,与封建主义展开了一场战斗,他像英雄一样,把中华人民从悬崖边拉了回来,一股浩然正气改变了国民精神,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我们21世纪的青年也要像鲁迅先生一样,浩然正气心中存,以笔代伐,战斗一生!
鲁迅先生被中华人民称为“民族魂”,这是受之无愧的!鲁迅先生一身浩然正气,为了祖国,为了民族,顽强奋斗,我们虽然不能像他一样为中华民族做出那样大的贡献,但也要努力学习,争做一个祖国的好少年,我想,这就是鲁迅先生所希望的吧!
第四篇:党员干部要力戒
党员干部要力戒“五浮”求“五实”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9日 16:11:16 《人民日报》曾刊出文章,把当前干部作风中存在的问题形象地归纳为“五浮”,即:思考问题“浮浅”、行为方式“浮躁”、工作方式“浮漂”、工作作风“浮滑”,总结工作“浮夸”,究其原因是党性观念不纯、宗旨意识淡薄的问题。对此,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保持高度警觉,并在实际工作中力戒“五浮”求“五实”。
思考问题要求实。求实就是尊重客观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用求真实、求真理的精神去钻研分析问题,这是决定我们干事创业成功与否的基石。党员干部在其位、谋其政,就要克服“浮浅”的毛病,抛弃那种拍脑子决策、拍大腿后悔的做法,既要通过看报纸、听汇报、念稿子了解时局形势,更要拿出“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态度,带头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追本溯源,同人民群众时刻保持广泛的、密切的联系,随时关注客观情况的变化,对所掌握的素材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透过现象看本质,摸清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使看问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认识与实践相一致、主观与客观相匹配,提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和促进工作的思辨力。
行为方式要老实。毛泽东同志曾要求全党同志“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老实不是因循守旧、不善变通,不是沉默寡言、不善言辞,不是深于世故、做老好人,而是思想开阔、做
事认真、原则性强;是踏踏实实、不事张扬,耐得住寂寞,不浮躁;是对党忠诚,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是遇到问题不畏难、不怕险,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敢于碰硬,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是淡泊名利,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升迁、以豁达的胸怀对待得失、以奉献的精神对待事业,在奉献党和人民征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在选人用人导向上也要对得起老实人,切实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出力又流汗的老实人得到应有的回报,努力形成老实人受尊敬、受重用的良好导向,让争做郭明义式的老实人成为一种品德、一种风向。
工作方式要扎实。工作扎实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本态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要想取得进步和发展,只能靠扎扎实实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来不得半点虚华和浮躁。我们每名党员干部,都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本职工作、做好手头的工作。但目前,个别干部崇尚于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明知与群众的期盼背道而驰,却一意孤行。如果一味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只能是飞的愈高摔的愈惨。同样,工作没有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有不断丰富工作新内容,完善工作新手段,改进工作新方式,探索工作新途径,并善于把正确的决策、计划付诸于行动,在干前注重倾听群众呼声,在干中不断修正改进完善,在干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用以指导我们新的实践,才能满足于时代发展需要、满意于人民群众需求。
工作作风要务实。何为务实?就是务安身立命之本,务立身行事之本,不空谈、不虚夸,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实事求是作为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灵魂,体现在工作作风上就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说到底就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做到深入基层察实情、不图虚名说实话、心系群众办实事,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办实事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解决关乎民生的问题作为当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特别是要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去,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总结工作要诚实。诚实是一种品德,是党员干部行身立命之本,也是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总结工作要做到钉是钉铆是铆,既不夸大成绩,也不避重就轻、故意隐瞒失误。古人说:“为政务在言实”、“巧伪不如拙诚”。然而,当前有一些干部眼睛只往上看,把对群众对上级说假话、凑数字、编政绩当作一种能事、一种享受,大话、空话、套话连篇累牍,并为之乐此不疲,这种极度取悦于上级、取悦于自己“高明”做法,其实为基层干部群众所不齿,严重背离了党的根本宗旨和最基本的“官德”。说到底,根子在于一些人党性不纯,私欲作怪。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总结的再好、汇报的再好、规划的再好,也不如老百姓说一
句好。只有树立诚实的政绩观,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对待党和国家忠诚、对待上下级和同事坦诚、对待群众和朋友真诚,才能做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机关干部应力戒浮躁
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方建中 更新日期:2013年5月10日
【字号:大 中 小 | 颜色:浅 深 红| 打印】
烟草在线专稿
引:当今社会,浮躁之风盛行,机关干部也未幸免。君不见,有的“刚刚烧火就揭锅”,急于求成,好大喜功;有的热衷于“短平快”,追求一时政绩,不愿意做打基础、利长远的细致工作;有的喜好于“显山露水”、表面文章,热衷于“形象工程”,不肯在求真务实上用功;有的“谋人不谋事”,忙于攀领导、懒于干正事;有的坐拥文山会海,不肯看书学习,很少调查研究,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机关干部队伍中的浮躁之风,背离了科学发展观,助长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污染了务实风气,涣散了机关作风。如果任由浮躁之风盛行蔓延,就会荒废责任田、伤害事业心、严重挫伤踏实干事者的积极性。因此,确实需要认真涤荡一番。
机关干部戒除浮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对待名利,切实转变作风。浮躁心理、浮躁作风与社会形势、社会风气有关,更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内在的联系。“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消除浮躁情绪,重要的是要正确对待名利、地位和权力。一个一心只想着名利、地位的人,很难清醒,很难冷静,也很难踏实。事实证明,浮躁非但不能使人成功,反而往往导致走上错误的道路。不管从事什么岗位,诚实最可靠,踏实最可贵。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人,永远值得称道。要转变思想和工作作风,切实把精力用在学习、工作上。要有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真正把心思放到群众身上,不计名利,不贪虚荣,重在实践,重在奋斗,一心一意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一心一意为发展谋思路找出路。
2.注重修身养性,克服浮躁心理。浮躁之源在于心,心病还要心药医。“静能定心,躁则失根。”养一点静气,是戒除浮躁的一个良方,也是提高干部素质的需要。机关干部只有内心平静,抛弃杂念,思想作风才会端正,才能增强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思考才会深入,工作才会扎实,才不会为不良风气所左右。一要养正气。正气在身,淡泊名利,无欲则刚,无欲则静,心态平静,心有定力,不为进退滋扰,宠辱泰然不惊。二要立大志。胸怀广阔,志存高远,心忧天下,为人民立德、立功、立言,就不会为一点成绩而骄傲,为一时挫折而
沮丧,自然会保持冷静。三要多读书。书是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是涵养静气的摇篮。不学无以广才,无才难以立业,无业难以立身。无论多忙,也要挤时间学习,静下心来读点书,不断地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从学习中增长知识,做到视野开阔,头脑冷静,处理问题从容不迫,举重若轻。
3.努力沉下身子,切实真抓实干。沉下身,就是要身体力行,走出机关,深入基层;不夸夸其谈,不坐而论道,不拍脑袋决策。要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抓工作落实上,放在为群众服务和办事上。为群众服务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拿出实际行动,拿出时间和精力,真正为群众办成事。要以优良的作风赢得群众支持,以扎实的工作服务群众,以实际行动取信于群众。要处事低调高姿态,好处面前要推让,功劳面前要闭嘴,不要争强好胜。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敲忧患之钟,常修为政之德,做到成绩面前不自满,诱惑面前不走神。
4.保持奉献心态,克服吃亏心理。机关工作是一项要求很高的工作,要取得一定的成绩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如果存有工作多了怕吃亏、任务重了怕吃亏、困难来了怕吃亏的不良心理,畏难不前、回避矛盾、计较得失,就会成为禁锢机关干部健康成长的枷锁。辛苦的奉献不是吃亏,工作中多付出一份辛苦就多一次经验,多一次吃亏就会多一份收获。机关干部不应怕吃苦,更不应怕多做事,要养成看到事情主动干、看到困难主动上、看到荣誉主动让的良好心态,自觉防止和克服惰气、怨气和娇气,甘于吃亏,勇挑重担,坐得住“冷”板凳,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踏踏实实干工作、一心一意谋事业。
任何梦想,只有靠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努力,才能最终实现;作为机关,也只有踏实干事的人越来越多,才能朝气蓬勃。从选人用人的角度来考虑,领导干部也需要更多踏实干事的人,组成一支善于攻坚克难的人才队伍,解决问题、做出成绩。
作风是一个部门的形象,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可靠保障。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组工干部在“一迎双争”活动中,更要加强自身建设,力戒“四气”常怀“四心”,真正凭个人魅力担负起“带动一方发展、服务一方百姓”的使命。
戒骄气,不能夜郎自大,常怀谦虚谨慎的平常心。骄傲会让人涣散意志、消耗斗志、丧失人气。领导干部身居要位,手握重权,不能沾沾自喜,夜郎自大,更不能忘乎所以、“显官位、唱官腔、摆官架”,必须谦虚谨慎,铭记手中权力是人民给的,克服高高在上、“官老爷”的不良习气,不讲排场、不搞形式,真正“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撂下面子”,履行好“领导就是服务”的责任。更要正确看待能力,有自知之明,不能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我炫耀,时刻提醒自己“不显示聪明才是真正的聪明”,“不夸张优点才是真正的优点”。对长于己者,不可有嫉妒之念,对短于己者,不可有鄙夷之意,学人之优,容人之短。
戒霸气,不能唯我独尊,常怀团结和谐的包容心。从一些地方发生的腐败案件看,领导干部的“下马”无不与长期不听忠言、唯我独尊的作风有关。领导干部学会容己容人是保证领导班子团结和谐的关键。“众人拾柴火焰高”,领导干部出思路作决策,要诚心纳谏,多听“逆耳”之言,“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切不可漠然置之,甚至蔑视、排斥。尤其对待下属,既要容其所长、尊其所优,更要容其所短、用其所能,用宽厚仁爱的“肚量”去容纳任何对自己来说是“敌人”的朋友。
戒暮气,不能平庸度日,常怀开拓创新的进取心。暮气指思想上意志衰退、固步自封,工作上敷衍了事、碌碌无为。领导干部只有时刻保持一颗进取心,永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真正承担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领导干部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华而不实,踏踏实实做事,多思发展之忧,多谋发展之策,多出发展之力,真正做到谋工作有思路、有点子,干工作有魄力、有办法,为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戒俗气,不能追名逐利,常怀明礼修身的律己心。有些领导干部俗气较盛,生活中讲“段子”,交往中拉“圈子”,工作中看“面子”。“成由勤俭败由奢”,领导干部必须戒除庸俗之气。要远奢近俭,带头践行“两个务必”,事事检点,防微杜渐,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创业良好风尚。要远谗近诤,不搞“吹喇叭、抬轿子、唱赞歌”,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明辨是非,多听真言、诤言和百姓之言,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远利近义,经得起“糖衣炮弹”的诱惑,在交友上互励,政治上的互勉,平等相待,坦诚相见,绝不能以权钱为纽带,以交换为目的。要远俗近雅,时刻保持“濯清涟而不妖”的梅花般的高雅之气,少一些迎来送往、吃请应酬,多一些读书思考、高雅爱好,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管住活动圈,将自己的言行毫不保留地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培养爱民、护民、利民情怀。
国土局争当五事干部心得体会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国土局信息中心认真组织开展了“争当五事干部”大讨论,充分理解争当“五事”干部的重要意义,结合自身实际工作,为国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了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自身素质建设,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围绕“践行科学发展、争当五事干部”活动主题,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做刻苦学习、争先创优的表率,服务群众、干净干事的表率,团结协作、合力谋事的表率,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表率,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驾驭全局、科学发展、开拓创新、执行落实、沟通协调能力,着力打造一支“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能共事、不出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首先,我们必须理解什么是“五事干部”。
肯干事就是要爱岗敬业。每一个干部职工都要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事业,只有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工作才会成功,事业才会发展;会干事就是要精通业务。一个好干部、好职工要从业务知识入手,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从身边小事做起,向身边同事请教,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增长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干成事就是要办成实事。我们做任何事,不仅要有效率,更要有效果,要把事做到点子上,做出有利于党和人民群众的好事,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实事;能共事就是要团结协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做大事,成大事;不出事就是要清正廉洁。要进一步强化自律意识,发扬清正廉洁的作风,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各项法律法规,防微杜渐,廉洁做事,干净做人。其次,就是结合本职工作,争当“五事”干部。
局信息中心作为国土局的一个重要职能科室,其地位和作用随着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得到更
加强化;为了能够使局各个信息系统更加快速、正常的运行,完善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我们将“五事干部”的核心思想贯彻到平时的工作中。
在国土系统信息化工作中,我们先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岗位、所要做的工作,理清思路,积极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情。比如说平时硬件的维护与更换工作,我们要快速解决问题,并把每次维护登记在册,形成一本账本。还有我们的机房值班制度。完全靠责任心和事业心在履行义务。这都是一种“肯干事”的表现。信息中心接触到的业务很广,包括信息专业技术和国土业务知识,这对我们专业知识的掌握与不断学习的能力,都是一种考验。因此我们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自己学习信息技术的自觉性,不断的学习新的东西,提高办事能力。“会干事”就是这么要求的。“干成事”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比如在全国县级国土系统网上政务信息公开执行情况检查中,我局的信息公开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办公透明化,有利于老百姓的查询,提升办事的效率。“能共事,不出事”要求我们团结协作、廉洁自律。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做好领导交办的事情,并在每个办事的阶段及时汇报。违背纪律和各项法律法规的事情,我们不干。
最后我们将发扬“争当五事干部”精神,按照“五事”干部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为国土系统信息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干部争做“五事”干部心得体会
近日,市委、市政府开展“践行科学发展,争当“五事”(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能共事、不出事)干部”活动,这对提高我市干部队伍素质,提升服务效能,转变工作作风,实现东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工人文化宫的干部,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争当“五事”干部,就是要在思想上树立先进的理念,在工作中奋勇争先,勇于担责,下面,我就如何争当“五事”干部,谈五个方面的看法。
一、加强学习,争做勤奋好学的表率 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学习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认识、增强素质的根本途径,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魅力,才能提升自身的品味。工人文化宫干部必须勤于学习,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把学习当做一种政治责任,增强学习的紧迫感,把学习当一种义务,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把学习当做一种工作需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人文化宫干部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目前要突出加强对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加强对“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的学习。同时,文化宫干部必须加强文化基本知识的学习,研究职工文化发展的新情况,拓展职工文化的新领域,推动工会工作新发展。
二、锐意进取,争做开拓创新的表率
面临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工人文化宫的干部必须以开拓创新、革旧布新的精神,迎难而上,在开拓创新上作表率。众所周知,工作的创新首先取决于思想理念 的创新。思想理念的创新关键就是是要学会用世界的眼光、时代的眼光、科学发展的眼光来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敢于从实际出发,摒弃陈规陋习,敢于破除不求出新,只求保险、不担风险,按部就班、亦步亦趋的思维定式,在思路上开拓创新,按“科学发展观”要求提出新观点,探索新思路,使工作增强时代性、体现科学性、增强创造性。
三、强化服务,争做乐于奉献的表率
工人文化宫的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树立服务观念,要把服务企业和服务职工放在首位。因此,工人文化宫的干部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克服“吃亏”思想,在乐于奉献上做表率;在同企业职工打交道时,要平等相处,以礼相待,多沟通、多协商,不能有岗位优越感,真正地做个具有高尚品德情操和良好个人修养的服务型文化干部。工人文化宫干部的服务要立足本职,放眼全局,提高服务本领,增强服务实效,用服务的态度来体现文化宫推动职工文化工作的力度,用服务的质量来衡量文化宫工作的水平,用服务的实效来检验文化宫工作的成效。
四、协调配合,争做团结共事的表率
人心齐,泰山移。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是很难干成事的。工人文化宫服务的工作多,完成好工作任务,必须聚合集体力量。因此,每位文化宫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团队精神,要胸襟坦荡、虚怀若谷、纳事容人。对同事要善于“睁一只眼”,尊重别人的成果,看到他人的优点,体谅别人的困难,也要学会“闭一只眼”,少看别人的缺点和短处,多理解、少指责,多帮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勿夺于人,营造融洽和谐、合作干事的工作氛围。要善于学习他人,集思广益,扬长避短,诚以待人,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要虚心向他人请教,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他人的工作也要主动配合,帮助出主意、想办法,要服从组织的安排,对工作不拈轻怕重、挑肥拣瘦。要具有敢挑重担的勇气,敢在困难面前显身手,要树立敢于“吃亏”的精神,乐在奉献上面比大小,要培养无名英雄的品德,甘为同志做人梯。
五、严格要求,争做遵纪守法,严于律己的表率
工人文化宫是个公益性的服务单位,一没钱,二没权,经济上一般都不会出问题,也没有条件出问题。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文化宫的干部面临的社会上的诱惑很多,金钱,美色,要做到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同样也不是一件易事,因此,文化宫干部一定要“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顶得住压力”,必须要严格要求,自觉廉洁自律,“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浮华所动”,牢固树立“不以利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优良思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展现工人文化宫干部的良好形象。
第五篇: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
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对基层一线来说,联系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方针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必须与人民群众紧紧连在一起,这样我们才可以持续共同发展,一旦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将会很快枯竭。
第一,好形象来自于群众好口碑。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党员干部在群众面前能不能有一个好的形象,不是靠自己怎么说、怎么装,而是靠自己怎么做、群众怎么看。只有做到亲民、为民、利民,才能在群众中有着高大的形象和很高的威信。
第二,执政能力来自于群众的认同。评价党的执政能力是强还是弱,由谁来认可和评判呢?毫无疑问,人民群众最有资格。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说明,人心向背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兴亡的根本因素。人心向背是一个党的执政能力,归根结底是它获得广大人民群众认同或满意度的问题。关键是要确立以人为本思想,全力实施为民、利民、惠民的群众满意工程,确保群众满意和支持,这样我们就会在群众心目中有位置,我们说话办事就有公信力和权威性。要始终以人民群众欢迎不欢迎、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果真做到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人民群众就会成为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坚强靠山。
第三,取之于群众,用之于群众。党和人民是鱼水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共产党员是从普通群众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民群众给了我们成长壮大的营养之水和力量之源。古人云“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作为人民培养的党员领导干部当然有责任、有义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由党的宗旨所决定的。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领导干部只有把自己的生死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生命才最有价值。相反,心中只想着自己的名利和地位,时时处处当官做老爷,最终将会被我们的人民群众所不齿,甚至被赶下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常修为民之德,常怀为民之心,常做利民之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突出业绩来回报人民群众的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