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
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
第一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北京市预算监督条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中发[1997]13号)及《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的实施办法》(京发[1997]6号)精神,切实规范和加强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支出预算管理,建设节约型机关和节约型城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会议费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规范、务实、节俭。第三条 会议的分类
一类会议:由市财政专项拨款承担的市党代会、市委全会、市人代会、市政府会、市政协会、市纪检委全会。
二类会议:行政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要求承办的全国性工作会议、业务培训;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市性专业工作会议等。
三类会议:行政事业单位围绕中心工作任务和业务工作召开的工作会议和业务会议等。第四条 会议的要求
(一)一类、二类会议,须报经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检委同意。
三类会议,要使用单位内部的会议室、礼堂等场所召开,有条件的单位要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为主;单位内部确实无条件又确需召开的会议,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在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场所召开。
(二)按照市委、市政府精简会议、压缩会期的精神,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一律不开,能够合并召开的会议应当合并召开;特别是三类会议,单位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把会议关,减少会议次数,工作会议和业务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严格控制各种类型的纪念会、协调会、研讨会、表彰会、庆典活动等。
(三)提高会议质量,尽量缩短会期,减少会议期间的一般性事务活动;不准以开会之名赠送礼品、纪念品、发放洗漱用品,不准借机大吃大喝、游山玩水,不准组织高消费娱乐活动。合理安排参加会议的工作人员,严格控制会议的各项开支,制止奢侈浪费。
(四)单位内部的培训应从部门预算公用经费“培训费”中安排,会议经费列入部门预算管理。第五条 会议的报批
召开一类、二类会议,需按隶属关系,先将会议内容、规模、会期和按标准测算的经费预算报经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检委批准后方可召开;全市性各类表彰会还需先报经市人事局同意;确需在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场所召开的会议,要严格按照北京市财政局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申报会议费预算。
第六条 会议类预算申报、审核程序
会议类预算纳入年度部门预算。按照《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编报预算,应填列会议内容、规模、会期和按标准测算的经费预算数,其中召开一类、二类会议,还需附有相关材料依据送北京市财政局。
第七条 会议费的分类、限额标准及掌握的原则
(一)会议费包括直接会议费用和间接会议费用。会场使用费(含会标制作费)、会议餐费和住宿费为直接会议费用;会议资料费、劳务费、交通费、专用设备租赁费等为间接会议费用。
(二)直接会议费用限额标准
1、召开含三餐及住宿的会议,根据会议规模和要求的不同,以及选择定点会议场所不同,会议费人均限额标准分为230元、255元、280元三个档次。(具体标准详见附表,会议定点单位执行的标准以政府采购招投标结果为准。)
2、召开不住宿会议,会议费人均限额标准为上述限额标准的50%。(三)间接会议费用开支应掌握的原则
1、会议类间接会议费用:会议资料的印刷数量要根据参会人员数量合理印制,印刷材料本着厉行节约、实用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应单色、简装,不得豪华、精装印刷。在市内召开的会议,一律轻车简从,原则上不安排交通费。
2、培训类间接会议费用:按照会议类间接费用标准外,聘请专家、教授进行培训的劳务费和专用设备租赁费要务实安排。
第八条 会议费的结算
会议费的结算纳入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北京市市级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和程序填报相关资料,送北京市财政局审核。直接会议费用采取国库直接支付方式;间接会议费用采取授权支付方式。
只使用会场的会议可不在政府采购定点会议场所召开,并采取授权支付方式。会场使用费用要从实际出发,注意降低会议规格,本着实事求是、厉行节约的原则合理开支。
第九条 对参加本单位以外组织的会议、培训需交纳费用的,会议经费预算的申报和结算可不执行本办法限额标准。
第十条 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要对会议费的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对会议主办单位、会议定点场所出现的违纪现象进行提醒、纠正,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虚报、冒领会议费等违规行为,将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公布的文件中有关会议费管理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规定为准。
附:《会议费限额标准表》
附:会议费限额标准表
按参加会议人员每人每天含三餐及住宿计算:
四环路以外、三星级以下(不含三星级)会期一天以上230元/人.天。四环路以内、三星级以下(不含三星级)会期一天以上255元/人.天。
四环路以外、三星级以上(含三星级)会期一天以上255元/人.天。四环路以内、三星级以上(含三星级)会期一天以上280元/人.天。
第二篇: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
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办发[2009]11号)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精简会议的有关规定,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召开的会议,均适用于本办法。本办法所称会议,也包括使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各种培训。本办法所称财政性资金是指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其他由市财政局拨付的资金,以及财政性结余资金。
第三条各单位应当本着实事求是、厉行节约、充分挖掘本单位资源的原则合理安排会议费,尽量采用电视电话、网络视频或使用本单位内部会议场所等内部资源召开会议。不具备上述条件而确需召开的会议,须到政府采购定点会议场所召开。
第四条会议的分类
一类会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检委召开的全市性工作大会及全委会。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大会和全会。按照有关要求承办的全国性工作会议。全市性会议,以及面向公众或公共服务的其他专业会和培训会等。
二类会议:单位内部会议和培训,以及为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在本市范围内召开的各类小规模会议。
第五条会议费项目支出预算范围
会议费项目支出预算包括按规定开支的住宿费、伙食费、文件资料印刷费、会议场地租用费、劳务费、交通费、专用设备租赁费等。
第六条会议费项目支出预算标准
会议费、培训费项目支出预算核定标准为300元/人天,包括住宿费、伙食费、会议场地租用费和文件资料印刷费。实际支出结算时以政府采购确定的定点饭店报价为准。今后随市场物价水平和饭店服务价格实际变化情况,上述标准将适时进行调整。
第七条会议费预算安排方式
(一)一类会议,由单位按照《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本办法规定的会议费开支标准编报项目预算,项目预算中可以包括与会议、培训相关的其他经费,但要在申报理由中分别列明,作为审核依据。市财政局依据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相关规定审核后,列入相关单位会议费预算。
(二)二类会议,会议费纳入公用经费实行定额管理,由各单位在公用经费内调剂使用,超支不补,结余资金按《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性结余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八条会议费的支付方式
会议费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采取财政授权支付方式,由各单位本着实事求是、厉行节约的原则合理开支。
预算外资金安排的会议费,市财政局先按规定对预算外资金收入情况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办理资金支付。
第九条会议的执行及会议费结算
(一)各单位到定点会议场所开会,可根据北京市财政局提供的查询方式(具体通知另行发布),了解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场所名称、采购价格等明细信息,自行确定会议场所开会。
(二)会议结束后,会议定点场所根据会议召开的情况,在“北京市财政局会议费管理系统”中填报会议明细服务信息,并通过该系统打印“会议费结算明细单”。“会议费结算明细单”须
由定点会议场所盖章和会议主办人签字确认。
(三)会议费的结算方式由各单位自行确定。但报销会议费时应取得定点会议场所和会议主办人签字确认后的“会议费结算明细单”,并与正式发票一起作为会议费报销的依据,无“会议费结算明细单”视同未在会议定点场所开会,财务部门原则上不予报销。
第十条会议费支出的要求
(一)各单位要认真落实中央厉行节约和北京市关于精简会议、压缩会期的精神,提高会议质量。到定点场所召开会议应以三星(含三星级)以下饭店为主,会议用餐以自助餐为主,尽量不安排住宿。不准以开会之名赠送礼品,不准借机大吃大喝、游山玩水,不准组织高消费娱乐活动等。
(二)各单位财务部门要严格会议费报销制度。建立健全内部会议审批和会议费管理程序。要严格按规定审核报销会议费,不准列支与会议无关的费用,严格控制会议数量,降低会议费开支。
第十一条内部会议场所的管理
(一)单位所属的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具备承接会议能力的会议场所(以下简称“内部会议场所”),在公开招标中未纳入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场所范围的,只可承接本系统的会议。
(二)单位内部会议场所会议费价格,由各内部会议场所按照成本核定的原则,在不高于同等级政府采购价格或市场平均价格基础上自行确定。
(三)各单位在内部会议场所召开会议,资金自行结算,报销会议费时可以不使用“会议费结算明细单”。但在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检查时,须提供能够证明该会议场所为内部会议场所的依据。
(四)单位内部会议场所如果在公开招标中确定为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场所,也可以作为内部会议场所承接本系统会议,管理同本条第二款、第三款。
第十二条定点会议场所的监督管理
(一)单位到定点会议场所开会,如发现定点会议场所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待会议或不按政府采购承诺提供服务、结算会议费,不提供“会议费结算明细单”,提供虚假发票等情况的,都可以通过网络或书面向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反映情况。
(二)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负责对定点会议场所的管理,对定点会议场所履行协议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督。
第十三条各单位是预算支出的责任主体,要切实担负起控制和管理会议费的责任,自觉降低会议费支出。如出现虚报冒领会议费等违规行为,将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四条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会议费管理系统,加强会议费网上管理和监督,为各单位搭建良好的服务环境。并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规定,适时对会议费支出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同时配合审计、监察等部门强化对单位会议费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的全方位监督。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关于修订〈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的通知》(京财预
[2006]2005号)和《关于修订〈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京财预[2007]2874号)同时废止。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北京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三篇: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实施细则
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会议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切实规范和加强会议费支出预算管理,节约会议费开支,制定本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与北京市财政局(以下简称市财政局)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北京市市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以下简称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和与之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召开《办法》中所规定的,纳入项目支出预算的二类会议和三类会议。
第三条 按照《会议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凡要求在政府采购定点会议场所召开的会议(培训),要通过财政综合信息平台(www.xiexiebang.com)政府采购系统完成会议(培训)申报。
第四条 间接会议费安排原则:
(一)利用本单位内部的会议室、礼堂等场所,组织外单位人员参会且规模较大的的会议(培训),单位内部不具备用餐条件又必需安排用餐的,会议餐费预算按以下顺序安排: 首先使用当年公用经费统筹安排;其次使用历年基本支出结余资金安排;再次使用历年项目支出净结余安排;如果以上途径都无法安排,由预算单位申报会议费预算,将会议餐费纳入间接会议费用,餐费上限为20元/人.半天。
(二)会议必需印制的零星资料,应根据参会人数合理印制,印刷材料要本着厉行节约、实用的原则,单色、简装,不得豪华、精装印刷。大宗资料印刷应按照《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印刷费管理办法》实行政府采购,纳入国库直接支付。
(三)凡在市内召开的会议,一律轻车简从,原则上不安排交通费。
第五条 本单位内部的培训,应按有关规定从本单位部门预算公用经费“培训费”中安排,不纳入本细则管理。
第二章
第六条 申报时间。会议费预算的申报时间与每年部门预算编制时间一致。
第七条 申报要求。要严格按照《会议费管理办法》和《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会议费预算的申报,并通过财政业务系统操作完成。
(一)申报二类会议,即行政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要求承办
会议费预算的申报 的全国性工作会议、业务培训或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市性专业工作会议等,要选择“一般性项目”中的“大型会议类项目”,并按照会议费模版的要求明细填报。
(二)申报三类会议,即行政事业单位围绕中心工作任务和业务工作召开的工作会议、业务会议、业务培训等,要选择“经常性项目”中的“会议、培训类项目”,并按照会议费模版的要求明细填报。
(三)在填报“一般性项目”中的“大型会议类项目”或“经常性项目”中的“会议、培训类项目”时,应遵循以下填报原则:
1、按照会议类别,要选择“一般性项目”中的“大型会议类项目”或“经常性项目”中的“会议、培训类项目”填报;不能选择“一般性项目”中的“其他项目”或“经常性项目”中的“其他经常类项目”。若某项目中含有会议(培训),原则上应将会议(培训)从该项目中拆离出来按类填报。
2、召开不同性质和内容的会议(培训),要逐一进行项目填报,原则上不能合并为一个项目;会议和培训不能合并为一个项目申报,项目名称要能准确体现项目内容。
(四)会议费模版主要填报要求:
1、在定点会议场所召开,需要发生餐费及住宿费的会议(培训),要纳入政府采购预算,采购品目填报“会议”。
2、在定点会议场所召开,需要发生餐费的会议(培训),要纳入政府采购预算,采购品目要填报“会议”。
3、只使用会场的会议(培训),可不在政府采购定点会议场所召开,采取财政授权支付方式。
4、零星资料费、劳务费、交通费、专用设备租赁费等间接费用,不纳入政府采购预算,采取财政授权支付方式。
5、申报理由及主要内容,要填报会议(培训)召开的依据、主要内容、时间、参会人数、工作人员人数、会议地点、直接会议费预算及测算过程、拟发生的间接会议费用等。经测算的直接会议费预算和间接会议费用预算,要填报到预算明细表相应的“金额”栏中。
6、添加相关资料附件。按照《办法》的规定,与会议(培训)相关的批示文件等相关资料都要添加到“附件”中,作为会议费申报的依据,提供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进行审核。
7、资金来源。申报会议费预算的资金来源可以为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其他资金以及历年结余资金。
8、会议(培训)项目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根据需要选择“会议费”或“培训费”。
第三章 会议费预算的审核及批复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和市财政局要严格按照《会议费管理办法》和《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会议费预算进行审核;对于未按规定申报会议(培训)费预算的,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有权将项目退回申报单位进行修改;在预算编制规定时间内,仍未按规定申报预算的,会议(培训)费预算将不纳入部门预算。
第九条 每年部门预算批复时,会议(培训)费预算同时进行批复。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已批复的会议(培训)费预算执行,不得自行调整;预算执行过程中,确需调整预算的,申报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程序报经审批,同时,申报的新增会议(培训)项目也要按规定纳入项目库管理。
第四章 会议费预算的执行
第十条 会议(培训)费预算的执行流程(一)预算单位自行确定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单位 会议召开前,预算单位可以通过《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单位信息指南》或登陆财政综合信息平台(www.xiexiebang.com)政府采购系统,查询各定点单位的明细价格、服务承诺、地理位置、联系方式等信息,自行确定会议场所。经与确定的会议定点单位联系后,通过政府采购系统完成会议需求单的填报。
(二)会议定点单位对会议需求进行确认,会前服务合同生效
会议定点单位接收预算单位的“会议需求单”进行确认。若会议定点单位无法承接会议,须注明原因并将“会议需求 单”退回预算单位修改。“会议需求单”经双方确认后,会前《会议定点服务合同》(电子版)自动生效。
第五章 会议费的结算
第十一条 会议费的结算流程
(一)会议定点单位确定会议实际发生项目及金额,预算单位确认并打印“会议验收结算书”、“会议验收结算书明细单”和“直接支付申请书”
会议召开后,会议定点单位根据会议实际召开情况,在网上补充填报会议所发生的明细项目后,系统将自动生成会议费实际发生额,从网上传送预算单位确认;经双方确认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北京市政府采购会议验收结算书”和“北京市政府采购会议验收结算书明细单”,会议验收结算书和明细单由预算单位负责打印,双方需盖章确认。同时,预算单位负责从网上将“会议验收结算书”相关信息送国库处(支付中心)审核。
(二)双方确认“会议验收结算书”后,会议定点单位打印《会议定点服务合同》,双方盖章确认
会议定点单位根据“北京市政府采购会议验收结算书”和“北京市政府采购会议验收结算书明细单”,打印《北京市市级政府采购会议定点服务合同》,审核无误后双方盖章确认。
(三)市财政局国库处(支付中心)审核无误后办理资金支付业务
按照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有关规定,预算单位或会议定点单 位持双方盖章确认的《北京市市级政府采购会议定点服务合同》(“国库处(支付中心)审核”字样)、“北京市政府采购会议验收结算书”和“北京市政府采购会议验收结算书明细单”及“直接支付申请书”,到市财政局国库处(支付中心)办理资金支付。
第十二条 对于资金来源含有预算外资金、其他资金以及结余资金等情况,市财政局先按规定对预算外资金收入等情况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办理资金支付业务。
第六章 对于单位内部会议场所会议费执行的管理
第十三条 单位内部的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具备承接会议(培训)能力的会议场所,由于某些原因未纳入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单位范围的,只能承接本部门的会议(培训)。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选择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单位召开会议,也可以选择单位内部的会议场所召开会议。
第十四条 单位内部的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具备承接会议(培训)能力的会议场所,填报单位内部会议场所直接会议费情况表、单位内部会议场所情况表、其他配套项目价格表,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盖章确认后,报市财政局备案。
第十五条 单位内部会议场所会议费不得超过《会议费管理办法》中的会议费限额标准,经市财政局投资评审后按标准执行。
第十六条 会议费预算执行与结算。行政事业单位选择 7 单位内部的会议场所召开会议,会议费支付到内部会议场所的基本帐户中。
第十七条第十八条
第七章 附则
本细则由北京市财政局负责解释。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会议费管理办法
会议费管理办法
总 则
一、为规范公司会议费管理,统一会议费开支标准,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成本控制,在总结公司会议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基础上,结合公司管理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细 则
三、会议管理原则
(一)贯彻执行“精简时效、节约开支”的原则。尽量减少会议 数量,严格控制会议规模,缩短会议时间,节约会议费用。
(二)综合部是公司会议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汇总编制全 公司会议计划,对公司各部门组织的会议规模、规格、费用等统一管 理和控制。
(三)会议实行月度计划管理,费用实行预算管理。无计划、无 预算的会议原则上不得召开,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召开的临时性会议,必须经总经理批准后统一安排。
四、会议的审批
(一)各部门每月需按会议计划安排,按有关预算管理的要求,向综合部报送会议预算计划,综合部汇总月度会议计划。
(二)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召开的临时会议(包括承办上级会议),需报分管领导审查,经公司总经理审批后方可召开,并报综合部备案,否则财务部不予报销。
五、会议费用
(一)会议费用根据会议类别、规模、规格、时间等必须先做出综合预算。会议费用开支项目包括:餐费、住宿费、场地租赁费、杂费、专家费等。
(二)会议费用严格实行预算管理。各部门组织召开的各类会议,均需向综合部报送会议预算,报总经理批准实施。会议费用应本着节约的原则使用,不得超支。
(三)以现金形式发放的专家费必须本着“合理、必要、有用”的原则,严格控制发放范围扩大化,坚决杜绝发放“人情”费。必须根据会议预算按照开会前拟定的名单发放,不在该名单上的人员财务部有权拒付。未经事先书面请示批准,擅自给付他人的费用,由当事人自行负担。
(四)由我公司人员从会务组领取后代发的专家费必须亲自交给本人,如专家未出席会议应及时将专家费退回。如果发现私自挪用者或未按时交回者,除勒令退回外,公司将给予必要的处分,严重者予以除名。
(五)会议费由承办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控制使用,不得超支。各部门会议费实行一会一报销,报销时需提供会议预算、会议通知、参会人员签到表、发票等相关证明文件。财务部对会议费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
(六)会议报销应及时,原则上在会议结束后10天之内办理完毕。报销费用时需严格遵循公司费用报销程序,并需经公司总经理签字后,统一报销。
六、办会要求
(一)会议原则上安排在公司会议室内,会期为1个工作日的,安排用餐;会期超过1天的,各县参会人员安排住宿,其他与会人员均不安排住宿。
(二)参会人员除特殊领导或专家外,午休用房尽可能按钟点房安排或将不重要人员集中安排。
附 则
七、本规定由综合部负责解释。
第五篇: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管理办法2012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管理办法》的通知
京财资产[2012]1号
颁布时间:2012-1-4发文单位:北京市财政局
市级各部门,各区县财政局: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我们制定了《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向市财政局反映。
附件: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管理办法
北京市财政局
二○一二年一月四日
附件:
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各级各类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是指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根据政府以及财政部门专项工作要求或特定经济行为需要,按照规定的政策、工作程序和方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账务清理、财产清查,依法依规认定各项资产损溢,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有使用状况的工作。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清查:
(一)根据国家、市、区(县)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专项工作要求,被纳入统一组织的资产清查范
围的。
(二)进行重大改革或者改制的。
(三)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严重损失的。
(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或者国有资产出现重大流失的。
(五)会计政策发生重大变更,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
(六)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认为应当进行资产清查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由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或行政事业单位按照统一的政策、制度组织
实施。
第二章 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财政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国家及上级财政部门有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规定和工作要求,制定本地区和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负责审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立项申请。
(三)负责批复财政部门组织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批复主管部门及行政事业单位组织的、超过主管部门审批权限的资产清查结果,核准账销案存事项。
(四)负责分析、汇总本地区或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
第七条 主管部门按照财务隶属关系负责组织本部门所属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审核本部门所属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立项,并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
(二)负责制订本部门资产清查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对所属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负责批复审批权限范围内的本部门及所属单位组织的资产清查结果,并报财政部门备案;对超
过审批权限的,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复。
(四)负责分析、汇总本部门及所属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结果,并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资产清查工作报
告。
(五)组织本部门及所属单位依据已批复的资产清查结果进行账务处理,对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进
行调整。
(六)负责核准审批权限范围内的账销案存事项。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具体实施。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向主管部门提出本单位资产清查立项申请。
(二)负责制订本单位资产清查实施方案,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并向主管部门报送资产清查工作
报告。
(三)依据已批复的资产清查结果进行账务处理,调整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四)负责按照北京市财政局《关于下发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账销案存资产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京财绩效[2006]2819号)要求建立核销资产备查账,每年年底前对备查账中业务事项的清理结
果报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核准。
(五)负责按照财政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对资产清查资料进行分类整
理,建立资产清查档案资料库。
第三章 内容及程序
第九条 资产清查工作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损溢认定、资产核实和制度完
善等。
基本情况清理是指根据资产清查工作的需要,对应当纳入资产清查工作范围的所属单位户数、编制和
人员情况等基本情况的全面清理。
账务清理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类库存现金、各种银行账户、有价证券、资金往来、会计核算科目
基本账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
财产清查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对清查出的各种资产盘盈和盘亏、报废及坏账等损失按照资产清查要求进行分类,提出相关处理建议。
损溢认定是指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在所属单位进行基本情况清理、财务清理、财产清查的基础上,依据有关规定,对清理出来的有关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进行认证。
资产核实是指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在损溢认定的基础上,依据有关规定,对单位资产清查结果予以审
核批复。
制度完善是指针对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分析,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
计划,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第十条 财政部门组织资产清查工作,应报本级政府批准;主管部门组织资产清查工作,应向财政部门申请立项;行政事业单位组织资产清查工作,应当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财政部门申请立项。资产清查立项申请应当说明资产清查的原因、范围以及基准日等内容。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成立机构。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时应成立资产清查工作机构
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二)单位自查。清查单位要按照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和北京市资产清查政策,结合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对自查过程中清理出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提出处理意见,并编制资产清查报表和撰写自查报告。
(三)专项审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由社会中介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自查结果进行专项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四)结果批复。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审批权限对清查单位报送的资产清查结果进行
核实,并予批复。
(五)账务处理。主管部门及所属单位依据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复文件进行账务处理,调整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并将结果报财政部门资产管理机构备案;建立经批准的账销案存事项的备查账,按年进行清理,经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核准后进行账务处理。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主要包括:
(一)自查报告。包括资产清查基准日、范围、内容、实施过程、基准日资产占有使用及财务收支状
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等。
(二)数据报表。包括资产清查报表及相关材料。
(三)证明材料。申报处理的资产损溢和资金挂账等情况,并附有关凭证材料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
材料。
(四)审计报告。社会中介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结果,应出具经注册会计师签字的资产清
查专项审计报告。
(五)其它需提供的备查材料。
第十三条 财政部门组织开展的资产清查工作,由财政部门统一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主管部门或行政事业单位因特定经济行为需要组织开展的资产清查工作,由主管部门或行政事业单位自行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除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单位和特殊事项外,单位的自查结果须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出具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报告。
承担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应当依法设立,并具备与所承担工作相适应的专业
人员和专业执业能力。
资产清查工作专项审计费用,按照“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参照国家有关标准由委托方承担,并列
入单位部门预算。
第四章 审核批复
第十四条 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分级管理”的原则,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由市、区(县)
分级审核批复。
第十五条 市级财政部门组织的资产清查,清查结果经主管部门审核、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由市财政局
批复。
第十六条 市级主管部门或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组织的资产清查中,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认定的资产盘盈、10年以上资金挂账、价值50万元以下存货损失、单位价值50万元或批量价值10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损失,由主管部门批复。同时,报财政部门备案。
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认定的货币资金损失、有价证券损失、对外投资损失、无形资产损失、10年(含10年)以下资金挂账、价值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存货损失,房屋、土地、车辆损失以及单位价值50万元(含50万元)或批量价值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损失,由主管部门审核,报财
政部门批复。
第十七条 区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的审批权限由区县财政部门研究确定。
第五章 工作纪律
第十八条 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依法办事,严格把关,严肃工作纪律。
第十九条 社会中介机构应当严格履行保密义务,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履行必要的程序,认真核实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产清查材料,并按规定进行实物盘点和财务核对,出具鉴证意见和审计报告。
社会中介机构及有关当事人在资产清查中与单位相互串通,弄虚作假、提供虚假鉴证材料的,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资产清查中有意瞒报、弄虚作假、提供虚假会计材料,采取私分、低价变卖、虚报损失等手段侵吞转移国有资产的,由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
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结果进行审核过程中营私舞弊,造成重大后果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中有关资产损溢认定和资产核实工作,按照《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资金核实暂行规定》(京财绩效[2006]1690号)执行。
第二十二条 执行企业财务和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不执行本办法。
第二十三条 各区县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