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经济特区公园广场条例(共5篇)

时间:2019-05-13 18:4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汕头经济特区公园广场条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汕头经济特区公园广场条例》。

第一篇:汕头经济特区公园广场条例

汕头经济特区公园广场条例

(草案修改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公园广场事业健康发展,发挥公园广场的公共服务功能,满足公众休闲、文化、娱乐、健身的需要,改善城乡人居生态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汕头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特区范围内公园广场的规划建设、保护管理和服务使用,适用本条例。

法律、法规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历史文化风貌区等的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公园,是指向公众开放、具有良好的园林绿化环境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具备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游览休憩、防灾避险等功能的公共活动场所,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等。

本条例所称广场,是指由建筑、道路或者绿化带围合而成,配置一定的公共设施,具有一定的公共绿地规模和景观设施,供公众游憩、健身、娱乐或者进行纪念、集会、避险等公共活动的开放性空间。

第四条 特区公园广场事业的发展应当体现公益性质,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范服务、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五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园广场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政府管理的公园广场所需的建 设、养护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和促进公园广场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六条 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是特区公园广场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其下属的园林绿化管理机构依职权承担监督管理具体工作。

区(县)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公园广场的管理服务工作,由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公园广场除外。

市、区(县)人民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条例。

第七条 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特区公园广场管理服务规范、养护技术规范和养护定额标准,规范特区公园广场的管理服务和养护作业,并向社会公布公园广场管理机构的名称及其地址、电话等相关信息。

公园广场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公园广场的日常管理工作,接受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园林绿化管理机构的指导和监督。

第八条 公园广场实行名录和分类、等级管理。公园广场的名录、类别和等级的确定和调整,由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鼓励和支持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以投资、资助、捐赠、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参与公园广场建设、管理和服务。

接受资助、捐赠的单位,应当将收到的财物登记造册,并定期向社会公示使用情况。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第十条 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组织编制特区公园广场建设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建设与保护规划),经市人民政 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施,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建设与保护规划应当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规划草案应当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

经公布的建设与保护规划,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的,应当经原批准机关批准,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第十一条 编制建设与保护规划,应当遵循布局合理、分布均衡、功能完备的原则,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区(县)在城市人文、自然景观聚集地附近至少规划建设一个综合公园,方便公众游憩;

(二)在交通方便、公共服务设施集中的地方以及大型居住区服务范围附近规划建设社区公园广场,提供一定规模的儿童、老人户外活动场所和休憩区、健身区;

(三)结合历史人文、自然保护资源以及公众多样化需求进行规划建设专类公园。

优先选择海上丝绸之路遗迹、潮汕历史文化遗址、华侨文化遗迹及其他具有纪念意义的区域、地点规划建设公园广场。

结合城乡环境整治,在自然条件良好的区域、滨水地带、城市道路两侧具备条件的区域、地点,规划建设公园广场;拆除违法建筑后的空地暂时无法恢复原状或者更改用途的,可以先建设为公园广场。

第十二条 建设与保护规划应当与城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协调,合理设置机动车停放场地,预留公共交通首末站及停靠站点,并保障公园广场内交通微循环与城市绿道绿廊等慢行交通系统有效衔接。

第十三条 已经依法建成的公园广场以及规划确定的公园广场,用地范围、性质和绿线应当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严格保护,非经法定的规划修改程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公园广场的功能,不得侵占 公园广场用地,不得擅自进行经营性开发。已经占用公园广场用地的,应当依法恢复原状。

第十四条 因公共利益需要确需改变公园或者广场城市绿地性质的,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同类、可以就近补足面积的原则制订调整方案,组织评估,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确定。

第十五条 依照规划建设为公园或者广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对规划实施前已经建成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整改、拆除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拆除,并依法给予补偿。

第十六条 公园广场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势、水体、植被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地貌、人文条件,科学配置植物,注重生态效果,彰显潮汕文化资源特色。

公园广场应当按照建设海绵城市要求,推广应用绿色照明、清洁能源、雨水收集利用、再生水回用、园林垃圾资源化利用等环保技术和新产品。

第十七条 公园广场地下空间的公益性开发利用应当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公园广场地下空间的商业性开发,确保公园广场功能正常发挥。

第十八条 使用市级财政资金建设的公园广场,由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接管;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后也可以交由区(县)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接管。

使用区(县)财政资金建设的公园广场,由区(县)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接管。

非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园广场由业主单位自行管理,自主确定管理机构,报所在地的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转由政府管理的,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接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负责其自建运营及接收管理的公园广场的管理服务工作。市、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镇(街道)、村(居)建设管理的公园广场加强业务指导,给予一定的养护和管理经费扶持。

第十九条 在已经建成的公园或者广场内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高度、外形、体量、色彩应当与周围景观、环境相协调,体现地方特色,不得损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得建设与公园广场功能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在已经审定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者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的公园广场内,建设用于休憩的亭、台、廊、榭和景观水池、无上盖游泳池、雕塑、园林小品、大门、门卫房、管理用房、厕所等非经营性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可以免于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报建手续。

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不符合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建设单位应当进行整改。

第二十条 禁止在公园广场内建设不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已经建成或者在建的,建设单位应当进行整改或者自行拆除。

第二十一条 公园广场内设置水、电、燃气、通信等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应当符合公园广场景观、相关安全规范要求,避开游人活动密集区域和主要景点,不符合要求存在安全隐患的,管线产权单位应当进行整改。

第二十二条 公园的绿化应当以植物造景为主,以本土植物和遮荫植物为主,做到物种多样、季相丰富、景观优美。公园的绿化用地面积应当不少于公园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五。

广场的绿化应当符合其使用功能和服务目的,并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和生态改善作用。

第二十三条 公园广场内的各类设施应当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进行设置,并与公园广场功能相适应,与公园广场景观相协调。

公园广场内的配套服务设施应当符合规划要求,统一布设,其规模与设计的游人容量相适应,严格控制设置商业服务设施。

公共厕所、停车场、果皮箱、灯具、路标、导游牌、无线网络覆盖等公用设施应当按照规定设置。公园广场出入口、主要园路、建筑物出入口以及公共厕所等场所应当设置无障碍设施。鼓励公园广场配套建设健步道、绿道以及老人、儿童活动场地等设施。

政府管理的公园广场禁止设立会所、酒吧、夜总会、酒店、宾馆等商业设施。

第二十四条 公园内设置游乐设施,应当由公园管理机构报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设置的游乐设施属于特种设备的,应当向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变更、报废游乐设施,应当依法向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手续。政府管理的公园应当严格控制设置游乐设施。

公园内游乐设施应当在公园游乐区域内集中设置,并符合国家、省有关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公园游乐区域由公园管理机构按照经批准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确定;需要调整的,报原批准机关同意。

第二十五条 承担防灾避险功能的公园广场,根据灾害类型、承担的主要功能以及相应的规划建设要求,建设应急避护场所和设施,并设置显著的指示标志。

滨海、滨江、滨河公园广场应当具有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园(场)内建筑和服务设施应当符合防御台风、海浪冲击以及防洪、防涝的要求。

第三章 保护和管理

第二十六条 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城乡规划、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等行政管理部门,对划定的绿线保护范围实施严格管控。绿线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轮廓、色彩等应当与公园广场景观相协调。

第二十七条 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本条例实施后六个月内提出特区范围内需要永久保护的公园广场名录,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市人大常委会决定。

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时增补特区范围内需要永久保护的公园广场名录,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市人大常委会决定。

第二十八条 公园广场管理机构应当保持公园广场现有水域面积,不得擅自减少或者改变用途,并保持水体清洁,符合观赏标准。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公园广场的水体水面倾倒、抛洒废弃物或者排放污水、废水。

公园广场内各类设施产生的污水、废水应当排入市政排污管网。

第二十九条 公园广场的植被养护、设施维护和环境卫生管理等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植被长势良好,植物造型美观;

(二)树木枯枝及时清理,植株缺损及时补种;

(三)古树名木、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保护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四)建筑物、构筑物和公共服务设施、标志标牌保持完好、整洁;公共服务设施、标志标牌损毁、缺失的,及时更换;

(五)环境卫生整洁,无果皮、纸屑、烟蒂、口香糖等杂物;清扫保洁作业符合环境卫生质量标准和城市容貌标准;

(六)蚊、蝇、鼠、蟑螂、白蚁等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符合相关规定;

(七)其他规定标准或者要求。

第三十条 建设单位应当对公园广场施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实施保护,制定保护方案报城市绿化 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施工,涉及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保护的,还应当征得文物保护部门同意。

建设单位应当遵守管理规定,保护公园广场景观及各类设施,采取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原貌。

第三十一条 除公园广场管理机构外,公园广场不得新增进驻单位和住户。现有的进驻单位和住户应当限期迁出。

进驻单位和住户尚未迁出的,应当遵守公园广场管理制度,不得损毁公园广场景观和设施,不得影响游客游览安全,不得在公园广场内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第三十二条 政府管理的公园广场,禁止将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改建为商业设施或者以租赁、承包、转让、出借、抵押、买断等形式转交营利性组织或者个人经营,禁止将公园广场管理用房改作经营性用房或者出租、出借给他人使用。

公园广场管理机构应当对本条例实施前不符合前款规定要求的园林建筑和公园广场管理用房进行整改,恢复原状。

第三十三条 公园广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做好管理服务工作,规范服务行为,为游人提供方便:

(一)建立健全公园广场各项管理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公园广场档案并依法予以妥善保存;

(二)保持公园广场设备设施、绿化景观和容貌良好,维护正常游览秩序;

(三)管理公园广场内文化健身娱乐、经营服务等活动;

(四)制止破坏公园广场设施、景观的行为,向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及时举报,依法要求责任人赔偿;

(五)引导公众、志愿者参与公园广场管理服务活动;

(六)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四条 鼓励公园广场管理机构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综合管理服务数字平台,实现信息公开和动态监管,提高公园广场管理服务质量。公园广场管理机构应当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及时受理举报,并自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予以答复。

第四章 服务和使用

第三十五条 公园开放时间由公园管理机构根据特区公园管理服务规范确定,报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在公园入口处明示。

因施工作业等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关闭公园超过二十四小时的,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在临时关闭前三日报告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告,并在公园的入口处公布。

发生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以及出现可能严重影响游人人身安全等紧急情况时,公园广场管理机构可以采取紧急闭园(场)措施,并及时报告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六条 政府管理的公园应当向社会免费开放。鼓励非政府管理的公园向社会免费开放。

收费公园应当对儿童、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等特定群体实行免费或者其他优惠,并在售票处显著位置标明游园内容、票价种类、优惠对象、优惠幅度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监督电话和价格举报电话。

公园举办临时展览等活动需要收取门票或者调整门票价格的,按照价格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 公园广场内的标志标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在入口处设置标有开放时间、公园广场简介、游园(场)须知、游览示意图、管理规定、禁止行为警示等内容的牌示;

(二)通道、路口、厕所、游乐区域或者游客服务中心设有导向标志;

(三)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设置清晰、醒目的警示标志;

(四)健身、游乐等设施应当设置安全提示标志;

(五)有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园林景观设置景物介绍牌;

(六)主要植物和特色植物品种设置植物铭牌;

(七)综合公园、大型广场内设置中、英文双语标志标牌;

(八)各类标志标牌设置应当符合公共信息标志标准化的要求,文字和图形符合标准,内容明确清晰,及时更换或者补设不规范、污损、丢失的标志标牌。

第三十八条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公园广场内设置噪声监测点,公园广场管理机构配合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对公园广场内的因活动产生的噪声进行不定期监测。

第三十九条 公园广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周边的环境功能区划分,结合公园广场自身特点和游人需求,在公园广场内划定安静休憩、健身、娱乐等区域,并设立显著标志,告知该公园广场的环境噪声限值、禁止事项、相关活动开展的时间规定等。有条件的公园广场,应当设置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的噪声监测设备和公共电子显示屏,实时监测并显示噪声值。在公园广场内开展健身、文化娱乐等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应当服从公园广场管理机构的管理,遵守环境噪声及安全管理等相关规定。每日十二时至十四时以及二十二时至翌晨七时,不得使用高音设备和音响器材。在其他时间开展上述活动的,所产生的环境噪声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区域环境噪声限值。经监测噪声值超过规定限值时,应当立即减小音量或者停止使用音响器材。

公园广场管理机构发现游人有违反公园广场内功能分区和环境噪声限值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劝阻;劝阻无效的,应当向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公安机关报告。

第四十条 公园广场内禁止车辆进入停车场以外的区域,但下列车辆除外:

(一)老、幼、病、残者专用的非机动车;

(二)公园广场内专用观光车辆;

(三)执行公务的公安、城市管理、消防、救护、抢险等特种车辆及公园广场的作业车辆。

准许进入公园广场的车辆,应当按照公园广场管理机构规定的速度和路线行驶,在指定的地点停放,但执行紧急任务的公务车辆除外。

第四十一条 禁止携带犬类、其他具有攻击性或者恐吓性的宠物进入综合公园、历史名园、纪念性公园、儿童公园和公园广场管理机构禁止进入的其他公园广场。

公园广场管理机构应当在公园广场设置告示牌,告知宠物入园(场)的禁止事项或者相关注意事项。

携带宠物进入准入的公园广场时,应当以牵引等方式有效管护,不得妨碍和危害他人,并及时清理排泄物。

第四十二条 政府管理的公园广场,其管理、养护作业应当逐步推行市场化。

政府管理的公园广场配套服务项目经营,应当通过公开竞争方式选择经营者。

政府管理的公园广场配套服务项目经营者应当证照齐全、手续完备,按照批准的地点和经营范围经营,遵守管理制度,接受公园广场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不得擅自改变配套服务设施用途或者改建,不得擅自增加经营面积,不得擅自转让、分包经营项目,不得擅自将经营的财产进行处置或者抵押。

第四十三条 政府管理的公园广场配套服务项目经营收益,应当专款专用于公园广场的养护管理和保护发展。

第四十四条 严格控制在公园广场内举办展览、演出等活动。利用公园或者广场场地、设施临时举办展览、宣传、演出、影视剧拍摄、商业摄影等活动的,举办单位应当制订活动方案,征得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符合安全管理许可等有关规定,并与公园广场管理机构签订协议。公园广场管理机构应当在公园广场内显著位置公告活动的性质、时间和地点。

举办单位应当在指定的地点和时间内依法开展活动。活动 期间,应当及时清除垃圾等各类废弃物。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清理场地,恢复公园广场景观、绿地、设施原状。

第四十五条 封闭式的公园实行游人容量控制,节假日因游人数量激增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疏散聚集人群,限制游人进入,并向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及时报告。

第四十六条 发生地震等重大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需要进入公园广场避灾避险的,公园广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应急预案及时、有序地引导避险人员到指定的应急避护场所。避险人员应当服从公园广场管理机构的管理。

避灾避险事件消除后,避险人员应当及时撤出,公园广场管理机构应当恢复公园广场原貌。

第四十七条 游人依法享有以下权利:

(一)进行游览、休闲、健身、文化娱乐活动;

(二)劝阻违反规定的游园行为;

(三)举报、投诉违法行为;

(四)对公园广场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提出意见、建议;

(五)对公园广场管理机构工作进行监督;

(六)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第四十八条 游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不得在非开放时间进入公园广场,不得在非指定区域滑轮、踢球、骑行、烧烤、游泳、垂钓、宿营或者放飞风筝、孔明灯等空飘物;

(二)不得携带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品进入公园广场,不得焚烧枯枝落叶、燃烧物品,不得在非吸烟区吸烟或者在禁火区使用明火;

(三)不得赤膊、随地吐痰、便溺,不得乱扔果皮果核、纸屑、烟蒂、口香糖及其他物品,不得擅自散发宣传品、张贴广告、悬挂标语,不得贩卖物品、洗晒衣物、拾荒行乞,不得 圈占场地;

(四)不得损毁草坪、花卉、树木,不得捕捞、捕捉、恐吓、投打、伤害动物或者在非投喂区投喂动物,不得在各类设施、设备及树木上钉拴、涂写刻画、吊挂;

(五)不得攀爬园林建筑和雕塑,不得损坏建筑、雕塑、座椅、牌示及绿化、照明、健身、经营、安全、通讯、保洁等设施;不得跨越围墙、栏杆,不得移动座椅、保洁设施;

(六)未经公园广场管理机构允许,不得放生动物或者种植植物;

(七)不得进行算命、占卜、丧葬和传教等活动;

(八)不得从事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活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规定法律责任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擅自改变公园广场的功能、侵占公园广场用地、擅自进行经营性开发的,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并按照占用土地面积处以每平方米每日二十元罚款。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公园广场内各类设施未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设置的,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未按照规定设置游乐设施的,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规定,车辆未经允许进入公园广场的或者经允许进入公园广场不按规定行驶和停放的,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携带犬类、其他具有攻击性或者恐吓性的宠物进入公园广场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造成人身伤害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三款规定,携带宠物进入准入的公园广场没有有效管护的,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未及时清理宠物排泄物的,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三款规定,配套服务项目经营者未按照有关规定经营的,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未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在公园广场内举办展览、宣传、演出、影视剧拍摄、商业摄影等活动的单位,未与公园广场管理机构签订协议的,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造成公园广场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七条 游人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罚款;造成公园广场财物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在非开放时间进入公园广场,在非指定区域滑轮、踢球、骑行、烧烤、游泳、垂钓、宿营或者放飞风筝、孔明灯等空飘物的;

(二)携带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品进入公园广场,在公园广场焚烧枯枝落叶、燃烧物品,在非吸烟区吸烟或者在禁火区使用明火的;

(三)在公园广场赤膊、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果核、纸屑、烟蒂、口香糖及其他物品,擅自散发宣传品、张贴广告、悬挂标语,贩卖物品、洗晒衣物、拾荒行乞,圈占场地的;

(四)损毁草坪、花卉、树木,捕捞、捕捉、恐吓、投打、伤害动物或者在非投喂区投喂动物,在各类设施、设备及树木上钉拴、涂写、刻画、吊挂的;

(五)攀爬园林建筑和雕塑,损坏建筑、雕塑、座椅、牌示及绿化、照明、健身、经营、安全、通讯、保洁等设施;跨越围墙、栏杆,移动座椅、保洁设施的;

(六)进行算命、占卜、丧葬、传教等活动的。

第五十八条 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条件的公园广场管理机构,实施本条例规定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的行政处罚。

第五十九条 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园林绿化管理机构、政府管理的公园广场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管理部门或者所在单位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条例第八条规定,未按规定公布公园名录、类别和等级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至第十三条规定,未按规定编制、调整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将政府管理的公园广场的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以租赁、承包、买断等形式转交营利性组织或者个人经营的;改变公园广场管理用房的使用性质,将其改作经营性用房或者出租、出借给他人使用的;未对不符合规定的园林建筑和公园广场管理用房进行整改的;

(四)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至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三款、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未按规定履行职责的;

(五)其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不依法履行 职责的行为。

第六章 附 则

第六十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综合公园,是指为公众服务,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公园,包括全市性公园和区域性公园。

(二)社区公园,是指主要为一定居住地范围内的公众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公园,包括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

(三)专类公园,是指具有特定内容或者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公园,包括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公园以及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雕塑园、盆景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和其他主题公园等。

(四)带状公园,是指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位于规划的道路红线以外,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型绿地,包括滨海、滨江、滨河公园等。

第六十一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第二篇:汕头经济特区殡葬管理条例

【发布单位】81913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7-04-02 【生效日期】1997-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汕头经济特区殡葬管理条例

(1997年3月25日广东省汕头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1997年4月2日公布

1997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加强殡葬管理,保护和节约土地、森林资源,保障殡葬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汕头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特区范围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第三条 殡葬管理工作的任务是全面实行火葬,禁止土葬,破除封建迷信的丧葬习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第四条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切实加强对殡葬管理工作的领导。

各级民政部门是殡葬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殡葬改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制定殡葬改革的规划和措施;

(三)领导、管理殡葬管理所、殡仪馆(含火葬场,下同)和墓园服务单位;

(四)会同有关部门制止和查处违反殡葬管理规定的行为。

各级公安、规划、国土、林业、卫生、侨务、工商行政管理、环境保护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同民政部门做好殡葬管理工作。

第五条 第五条 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和居(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应对本单位或本辖区内的人员进行殡葬改革的宣传教育,确保本单位或本辖区的人员遵守殡葬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 火葬管理

第六条 第六条 特区常住人员死亡的,外地人员在特区死亡的,一律实行火化。按规定不实行火化的少数民族公民死亡除外。

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华侨、外籍华人及外国人在特区死亡,其亲属要求将遗体运回死者生前住所地的,除传染病尸体、腐烂尸体和不能采取防腐措施的尸体必须就地火化外,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条 第七条 对应当火化的遗体,丧主或死者所在单位应在人员死亡后48小时内通知殡仪馆办理收殓手续。因患传染病死亡或已腐烂的遗体由卫生防疫部门消毒后,通知殡仪馆在24小时内火化。

非正常死亡人员和无名或无主尸体,由公安部门检验后通知殡仪馆接尸火化。

第八条 第八条 在医院(含卫生院、所,下同)病故的人员,医院应通知殡仪馆收运遗体,不得同意或默许丧主擅自将死者遗体运出院外;丧主擅自将死者遗体运出院外的,医院应即时报告殡葬管理部门。

第九条 第九条 遗体火化应有死者死亡地公安派出所或生前所在单位或居(村)民委员会、医院出具的证明。

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华侨、外籍华人及外国人遗体在特区火化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非正常死亡人员和无名或无主尸体火化,应当由公安部门出具证明。

第十条 第十条 殡仪馆应在接到遗体的24小时内将遗体火化。遗体移至殡仪馆确需冷冻保存的,不得超过10日;特殊情况经区以上民政或公安部门批准可适当延长。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消毒费、运尸费、存尸费、火化费等按市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收费标准应予公布。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应当实行火化且享受丧葬费待遇的人员死亡后,丧主应凭死者火化证明领取丧葬费及其他费用。不实行火葬的,死者生前所在单位不得向丧主发放丧葬费及其他费用。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火化后的骨灰由丧主自行处理,可存放于骨灰堂、骨灰墙(塔、廊),或者撒放于海洋、山林,或者在公墓安葬。无名、无主尸体的骨灰,由民政部门处理。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华侨及外籍华人在境外死亡,其亲属要求将遗体、骸骨在特区安葬的,安葬承办人须事先征得市民政、侨务部门同意,领取安葬证件,并向口岸卫生检疫机关、海关申请办理手续。该遗体或骸骨应当在市民政部门指定的公墓安葬。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按规定不实行火化的少数民族公民死亡,丧主要求实行土葬的,应在市民政部门指定的公墓安葬。其亲属要求将遗体运回死者原籍的,按有关规定办理。对自愿实行火葬的,他人不得干涉。

第三章 墓地管理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公墓分为公益性公墓和经营性公墓。公墓由市民政部门会同市规划、国土或侨务等部门统一规划,办理有关用地、建设手续,分期建设。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兴建公墓须按国家规定办理报批手续。

已建的公益性公墓、城市居民区内的公墓、陵园和宗教墓地的管理,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公墓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建设,做到墓区规范化,并与绿化、美化环境相结合,保持整洁、肃穆和安全。埋葬遗体每穴墓地面积不超过4平方米,埋葬骨灰每穴墓地面积不超过1平方米。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禁止擅自将公益性公墓改变为经营性公墓。禁止非法买卖、出租、转让墓穴。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禁止占用耕地、林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河海堤坝和在通航河道、铁路、公路(国道、省道)两侧视野范围内建坟墓。已经建立的,除国家已批准的经营性公墓、受国家保护的烈士墓、知名人士墓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墓外,凡在1994年10月1日《广东省殡葬管理办法》施行之日起修建的坟墓和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管理需要必须迁移或平毁的坟墓,由当地民政部门会同国土或林业部门责令墓主将坟墓迁移或平毁。其它坟墓的墓主应当在墓地植树绿化屏蔽。

禁止在公墓外为活人预先修建墓穴。禁止建立或恢复宗教墓地。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因建设需要而必须迁移的坟墓,用地单位应登报或张贴通告,通知墓主限期迁移,当地殡葬管理机构应予以协助;逾期未办理的,按无主坟处理,由殡葬管理部门将骸骨火化,所需费用由用地单位承担。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墓园服务单位除依照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可土葬的遗体和依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一条规定可迁入的遗体、骸骨外,不得接收遗体进行土葬。

第四章 丧事管理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禁止在城市道路或公共场所开设道场,抛撒迷信品。禁止利用丧葬活动造谣惑众,骗取财物,扰乱社会治安。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禁止在特区生产、经营棺木。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应当火化的遗体进行土葬提供运输工具或其他便利条件。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全社会都应尊重和支持殡葬服务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殡葬服务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遵守殡葬管理的职业道德和各项规定,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不得对丧主刁难或敲诈勒索。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单位或个人,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规定,对应火化的遗体不实行火化的,由民政部门对直接责任者处以5000元罚款,并强制将遗体火化。

(二)医院同意或默许丧主擅自将遗体运出院外的,由卫生部门对医院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三)故意拖延时间超过停尸时限的,由民政部门责令将遗体限期火化;拒不执行的,民政部门可对直接责任者处以3000元罚款,并强制将遗体火化。

(四)擅自建造公墓,擅自将公益性墓地改为经营性墓地,非法买卖、出租或转让墓穴,接收应火化的遗体进行土葬的,由民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非法所得;违反土地、森林管理法规的,分别由国土、林业部门依法处理。

(五)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国土或林业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0元罚款,并强制平毁坟墓或将遗体、骸骨迁入公墓,所需费用由墓主承担。

(六)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国土或林业部门责令限期拆除或平毁,并恢复原地貌。拒不执行的,处以10000元罚款,并强制拆除或平毁,恢复原地貌,所需费用由墓主承担。

(七)生产、经营棺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其生产工具、棺木材料和全部销售收入,并处以其销售收入3倍至5倍的罚款。

(八)为应当火化的遗体进行土葬提供运输工具的,由公安、交通部门分别吊扣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营运证1个月或没收非机动车辆,并由公安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3000元罚款。

(九)将遗体从殡仪馆、医院擅自运出的,由民政部门对主要责任人员处以5000元至9000元罚款;聚众闹事,影响殡仪馆、医院正常工作的,由公安部门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拘留;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从事封建迷信殡葬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或者骗取财物,或拒绝、阻碍殡葬管理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部门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殡葬管理机构和服务单位工作人员超标准收费、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滥用职权、敲诈勒索或出现重大事故,造成不良影响的,由有关部门按照职责范围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申请复议。对区级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市级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向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1997年9月1日起施行。1994年11月25日汕头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汕头市殡葬管理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汕头经济特区出租汽车管理规定

汕头经济特区出租汽车管理规定

广东省汕头市人民政府

汕府令第127号

《汕头经济特区出租汽车管理规定》已经2011年7月26日汕头市人民政府第十二届8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汕头经济特区出租汽车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提高出租汽车客运服务质量,保障乘客、驾驶员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汕头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特区范围内的出租汽车客运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特区出租汽车客运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规定,并统一负责金平区、龙湖区和濠江区的出租汽车客运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机构按照规定职权,承办出租汽车客运管理的日常工作。

澄海区、潮阳区、潮南区和南澳县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出租汽车客运管理工作。

城乡规划、公安、监察、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物价、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税务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出租汽车客运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 出租汽车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可以依法成立出租汽车行业协会,开展行业自律,促进和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教育和督促会员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职业规范,按照协会章程对出租汽车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出租汽车行业协会应当在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和交通运输协会的指导、监督下开展工作。

第五条 从事出租汽车经营的,应当依法取得出租汽车经营权和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出租汽车应当取得车辆道路运输证后,方可投入营运。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对出租汽车每年进行一次审验,出租汽车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参加审验。

第六条 出租汽车驾驶员应当经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从业资格考试合格,取得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从业资格证后,方可从事出租汽车营运活动。

从业资格证应当与驾驶员所驾驶出租汽车或者所属企业的信息一致。

第七条 出租汽车行业协会、经营者和驾驶员应当自觉维护出租汽车客运行业稳定,不得利用出租汽车聚众滋事,扰乱社会秩序。

第八条 出租汽车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将出租汽车交由非本企业的驾驶员或者未取得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营运;不得出租、转借车辆道路运输证;

(二)按照规定设置出租汽车的设施、设备和服务标志,在指定位置安装出租汽车标志灯、计价器和空车待租标志,喷涂出租汽车公司名称以及张贴统一价目表和监督投诉电话号码;

(三)接受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有关规定。

第九条 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事营运活动,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上客后启动计价器,抵达目的地后按照规定使用计价器收费,不得以任何方式直接或者变相多收费;

(二)收费时按照规定出具发票;

(三)不得违反规定拒载或者未经乘客同意招揽他人同乘,不得违反规定中断运送服务或者未征得乘客同意更换车辆;

(四)乘客要求的路线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规定的,按照乘客要求的路线行驶,乘客未提出要求的,选择距离最短的路线行驶;不得无故绕道行驶;

(五)携带车辆行驶证、驾驶证、车辆道路运输证,在车内规定位置放置本人从业资格证;

(六)驾驶的出租汽车暂停营运时,应当摆放暂停服务标志,不得显示空车待租标志,夜间应当熄灭标志灯;

(七)不得将出租汽车交由未取得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营运;

(八)不得出租、转借车辆道路运输证或者本人从业资格证;不得使用他人的从业资格证,或者驾驶与本人从业资格证信息不一致的车辆;

(九)交接班、车辆需检修以及计价器失效、失准或者没有安装打印发票时,应当停止营运并显示“暂停营运”标志;

(十)接受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十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有关规定。

第十条 非特区出租汽车不得提供起点、终点均在特区内的营运服务。非特区出租汽车需在特区范围内运载回程乘客的,应当在指定的出租汽车回程候客点载客。非特区出租汽车空车返程行驶或者在道路停靠以及在指定的出租汽车回程候客点以外候客时,应当显示“暂停营运”标志,夜间应当熄灭标志灯。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指定的回程候客点。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乘客可以拒绝支付运费:

(一)出租汽车没有安装计价器的;

(二)出租汽车驾驶员不按照规定使用计价器收费或者计价器显示运费金额不清的;

(三)出租汽车驾驶员不出具发票或者发票不清晰的;

(四)出租汽车在起步价里程内发生故障或者交通事故,未完成运送服务的;

(五)出租汽车驾驶员无故中断运送服务,或者未经乘客同意绕道行驶、招揽他人同乘、更换车辆的。

第十二条 乘客有权对出租汽车经营者、出租汽车驾驶员和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

鼓励新闻媒体等单位和个人对出租汽车经营者、出租汽车驾驶员和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投诉举报人应当提供姓名和联系方式、投诉举报的事实、被投诉举报的出租汽车号牌或者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号码等。

第十三条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和监督受理制度,公布受理投诉举报和监督的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箱等,接受投诉举报和监督。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投诉举报和监督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或者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出租汽车经营者应当协助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调查投诉举报和监督事项,并自接到协助调查要求之日起五日内,书面报告办理情况。

第十四条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奖励制度。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投诉举报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第十五条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出租汽车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服务质量、安全生产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综合评价,实行质量信誉考核,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监督检查情况和质量信誉考核结果。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收回出租汽车经营权,或者全部(部分)收回出租汽车运力指标,并注销相应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者车辆道路运输证:

(一)经营者不按规定直接经营的;

(二)经营者非法转让出租汽车经营权的;

(三)经营者通过收取高额风险抵押金、高额承包费等方式转嫁经营风险的;

(四)经营者在经营权期限内放弃经营权或者无正当理由一年内中止经营累计满一个月的;

(五)经营者或者驾驶员被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违法行为但逾期未改正的,或者一年内两次以上被责令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

(六)经营者的企业质量信誉考核连续两年不合格的;

(七)同一辆出租汽车的经营行为一年内被处罚或者因服务质量被有效投诉三次的。

第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第五条规定,未取得出租汽车经营许可从事非法营运的,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营运,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不按照规定参加出租汽车审验的,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出租汽车经营或者现场不能提供合法有效证明的,可以依法暂扣车辆,并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第八条、第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出租汽车经营者处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对出租汽车驾驶员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将出租汽车交由非本企业的驾驶员或者未取得从业资格证件的驾驶员营运的;

(二)出租、转借车辆道路运输证或者从业资格证的;

(三)使用他人的从业资格证,或者驾驶与本人从业资格证信息不一致的车辆的;

(四)拒绝接受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的。

第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第八条规定,未按照规定设置出租汽车的设施、设备和服务标志,未在指定位置安装出租汽车标志灯、计价器和空车待租标志,喷涂出租汽车公司名称以及张贴统一价目表和监督投诉电话号码的,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百元以上三百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 违反本规定第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百元罚款;有下列任一行为累计满二次的,处一千元罚款:

(一)不按照规定使用计价器收费的;

(二)违反规定拒载或者未经乘客同意招揽他人同乘的;违反规定中断运送服务或者未征得乘客同意更换车辆的;

(三)不按照乘客要求的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的路线行驶或者无故绕道行驶的。

违反本规定第九条规定,未携带车辆道路运输证或者未在车内规定位置放置本人从业资格证的,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规定第九条规定,交接班、车辆需检修以及计价器失效、失准或者没有安装打印发票时,没有停止营运并显示“暂停营运”标志的,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条规定,非特区出租汽车未在指定的出租汽车回程候客点运载回程乘客的,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非特区出租汽车空车返程行驶或者在道路停靠以及在指定的出租汽车回程候客点以外候客时,没有显示“暂停营运”标志或者夜间没有熄灭标志灯的,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三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有本条前款规定行为的,可以要求驾驶员中止营运并到指定地点接受调查处理。

第二十二条 出租汽车驾驶员一年内违反本规定被处罚或者因服务质量被有效投诉一次的,停业学习二天;满二次的,停业学习三天。

出租汽车驾驶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其从业资格,并要求其重新学习考试;考试合格的,方可继续从事出租汽车经营活动:

(一)一年内违反本规定被处罚或者因服务质量被有效投诉满三次的;

(二)发生重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并负主要责任的;

(三)将出租汽车证件出租、转借他人使用的;

(四)将出租汽车转包给他人经营或者自行聘请驾驶员的。

第二十三条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部门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办理出租汽车有关许可手续的;

(二)未按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职能,不文明执法的;

(三)未按规定受理投诉,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对违法行为未依法制止、处罚的;

(五)泄漏投诉举报人信息的;

(六)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汕头经济特区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条例

【发布单位】81913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7-05-29 【生效日期】1997-05-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汕头经济特区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条例

(1997年5月27日广东省汕头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1997年5月29日公布施行)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汕头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适应特区城市规划区内农村向城市过渡的需要,根据国家、省有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结合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第二条 凡特区范围内的村民个人(含回乡落户的复退军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需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的,均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村民,是指特区范围内具有农村户口或者转为城市户口而仍然享受在划留集体土地上建造住宅待遇的居民。

第三条 第三条 汕头市国土房产部门是市人民政府管理特区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的职能部门,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和检查监督。

第四条 第四条 特区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应遵循禁止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严格控制使用耕地,充分利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的原则。

凡可以利用荒地、山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第五条 第五条 特区村民的住宅建设,必须符合特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乡村建设详细规划。鼓励兴建城市型、楼房化的集体公寓和住宅小区。

第六条 第六条 特区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实行计划指标管理。

村民住宅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由市国土房产部门统一控制,并按下达给各区,由各区分解下达到各街道、各村(居)。对下达的村民住宅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突破,不得串用。

第七条 第七条 村民因拆户、人口增加或现有住宅用地未达到本条例规定标准等原因,需占用农村集体土地进行住宅建设的,可申请使用村民住宅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村民属自解放以来未新建住房、腾退侨房以及新旧住房面积合计每人平均在10平方米以下的,其住宅建设用地在用地计划指标内给予优先安排。

第八条 第八条 村民住宅建设申请用地计划指标,按下列程序办理手续:

(一)由户主向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住宅用地申请表,如实提供家庭居住情况、建造计划和建房资金等情况;

(二)村(居)民委员会根据用地计划指标,对符合条件的进行调查,组织评议,并提出意见报街道办事处;

(三)经街道办事处审核同意的,由村(居)民委员会持审核同意文件向区国土房产部门提出申请,并由区国土房产部门将分配对象、条件、面积等情况送市国土房产部门审批;

(四)规划部门根据市国土房产部门的批文,按乡村建设详细规划的要求进行选址定点,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并出具用地规划红线图;

(五)市国土房产部门根据规划要求对村民住宅用地予以批复,并发给《非农建设用地许可证》;

(六)村(居)民委员会将批复的结果和住宅建设用地分配情况向村民张榜公布。

村民住宅建设使用市国土房产部门划留的村集体用地的,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使用原有宅基地建设住宅的审批手续,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九条 第九条 村民申请住宅建设用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出卖、出租住房的;

(二)不合理分户,超前申请用地建房的;

(三)不符合法定结婚年龄早婚和违反计划生育的;

(四)原住宅建设用地达到本条例规定标准的;

(五)按国家、省有关规定不得申请住宅建设用地的其他行为。

第十条 第十条 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的标准,严格实行定额控制,按新旧房占地面积合计,每户最多不得超过60平方米,具体标准如下:

(一)以户口簿的常住人口为依据,按基底投影面积,户4人以下(含4人)每户用地最高限额50平方米,户5人以上(含5人)每户用地最高限额60平方米;

(二)回乡定居的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申请住宅建设用地的,可适当放宽限额,放宽幅度不得超过前项规定限额的20%;

(三)村民住宅区内的市政道路、小区道路、建筑间距、绿化等用地根据规划部门的要求核定,由村(居)民委员会集体统一承担,并纳入市国土房产部门下达的村民住宅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村民原使用的住宅建设用地超过本条例第十条规定标准的,其超过部分应在旧村改造和分户时抵除或收回。

村民原有住宅建设用地未达到本条例规定标准,经申请并获批准重新分配达到用地标准的住宅建设用地的,应当同时退出原有的住宅建设用地。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特区范围内的原有村庄,应按统一规划、合理分布、综合配套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城市化改造建设。

鼓励村民将各自的定额宅基地在服从规划的基础上组合兴建多层集体公寓。

开发单位可以出资与村(居)民委员会合作建设,开发单位投资分得的房地产可作为商品房销售,并按规定交纳税费。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村民经批准在定额标准内的住宅建设,其市政设施建设配套费和市政建设费按核定应征全额的15%计收。

集资建设集体公寓的,其市政设施建设配套费和市政建设费按核定应征全额的10%计收。

属旧村改造的村民住宅建设,其市政设施建设配套费和市政建设费给予全额免交的优惠。

本条优惠规定不适用于商品房开发部分。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村民住宅建设使用集体土地的,应征收宅基地使用费。宅基地使用费按《汕头经济特区征地补偿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由村(居)民委员会一次性收缴,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福利事业建设。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集体土地建住宅的,市国土房产部门应责令违法者退回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或没收在非法占用土地上的建筑物及其他设施。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出卖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的,由市国土房产部门对违法者没收其非法所得,限期拆除或没收该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并可按其非法所得的50%处以罚款。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无权批准或超越权限批准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对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单位主管人员或者个人,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批准占用的土地,由市国土房产部门按本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4年8月31日汕头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的《汕头市市辖区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汕头经济特区城市公共汽车交通条例

汕头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5号

《汕头经济特区城市公共汽车交通条例》已由汕头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2年10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一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汕头经济特区城市公共汽车交通条例

(2012年10月29日汕头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汽车交通,保障城市公共汽车安全有序运营,保护乘客、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汕头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特区范围内城市公共汽车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城市公共汽车交通应当遵循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优先发展、公平竞争、规范服务、便利公众的原则。

第四条 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是特区城市公共汽车交通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其所属的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

—1—

机构具体负责金平、龙湖区范围内的城市公共汽车运营管理工作。

濠江、澄海、潮阳、潮南区和南澳县〔以下简称区(县)〕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城市公共汽车运营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公安、工商、财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税务、质检、价格、环境保护、公路等部门依照各自的职责权限,协同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本条例。

第五条 城市公共汽车发展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城市公共汽车推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逐步形成以公共汽车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第六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政策、城市规划、用地保障、设施建设、交通管理等方面体现公交优先原则,对城市公共汽车换乘枢纽、站场建设、车辆和设施装备的配置、更新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公共汽车运行机制和价格机制。

第七条 鼓励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使用清洁、节能和方便残疾人上下的城市公共交通车辆,推进智能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提高城市公共汽车客运服务水平。

第二章 规划建设

第八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本级交通运输、城乡规划、城乡建设、公安等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公共汽车交通规划。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乡规划、城乡建设、公安等部门编制城市公共汽车交通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编制城市公共汽车交通规划应当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第九条 设置城市公共汽车线路应当遵循出行便捷、换乘方便的原则,并符合城市公共汽车交通规划和安全、畅通的要求。

—2—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公共汽车交通规划和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的实际需要,制定线路开辟和调整的计划,线路的重复率不得超过三分之一。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道路建设和客流等情况,开辟快速公共汽车线路或者中、小型公共汽车行使的线路。

线路开辟和调整的计划,应当在制定前公开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并在计划实施前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 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公共汽车交通规划预留城市公共汽车运营服务设施用地。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不得侵占或者改变其使用性质。

城市公共汽车运营服务设施用地项目符合国家《划拨用地目录》的,按照划拨方式供地。

市、区(县)人民政府可以在确保城市公共汽车运营服务设施用地功能及规模的基础上,对城市公共汽车运营服务设施用地依法实行综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第十一条 城市公共汽车运营服务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应当符合国家和省的技术标准。

新城区开发、旧城区改造和铁路客运站、机场、公路客运站、客运码头、轨道交通枢纽站、城市主次干道、大型商业区、大型文化娱乐场所、大型旅游景点、大型体育场馆、大型工业园区、大型学校、大型医院、设计居住五千人以上的居民住宅小区等建设工程在规划、建设时,必须配套城市公共汽车站(点)以及相应的运营服务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未按规划配套建设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核准。

第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应当根据城市公共汽车交通规划设置城市公共汽车候车亭和港湾式停靠站(点)。道路交通条件许可的,应当设置城市公共汽车专用车道、优先通行标志和信号装置。

—3—

在客流相对集中的地段,应当设置城市公共汽车换乘中心。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符合安全、畅通的条件下,应当允许城市公共汽车在禁左、禁右和单向行驶路段通行,并设立标志。

第十三条 城市公共汽车停靠站(点)应当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市政设施建设部门根据方便乘客、站距合理和安全畅通的原则设置,按照规范要求建设配套,不得影响行人通行。同一线路停靠站(点)间距一般为三百米至六百米;同一停靠站(点)停靠的线路,不得超过十五条。

公共汽车停靠站点距离城市主次干道的路口应当不少于五十米。在没有设置中心隔离设施的路段,相对方向设置的停靠站点错开距离应当不少于三十米。

未经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变更已建成的城市公共汽车停靠站(点)。

第三章 经营许可

第十四条 城市公共汽车运营实行特许经营制度。从事城市公共汽车运营,应当取得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公共汽车特许经营许可,并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公共汽车线路运营权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采取招标的方式授予。不适合招标或者招标不成的,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直接授予的方式确定。线路运营权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年。

线路运营权招标的范围、实施条件和具体程序,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线路运营权的招标收入全额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十五条 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授予金平、龙湖区范围内及跨区、县的线路运营权;区(县)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授予起点站、终点站和线路走向均在本辖区内的线路运营权。

—4—

第十六条 线路经营期满由原授予线路运营权的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收回,并按照本条例规定重新确定经营者。经营者在线路经营期满要求继续经营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六个月前向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延续申请,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权。

第十七条 经营者提出线路经营延续申请,其运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等符合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运营服务要求的,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批准,并换发相应的线路运营许可证件;不符合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运营服务要求的,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调整或者撤销其线路运营权。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确保该线路连续营运。

第十八条 申请从事城市公共汽车特许经营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二)有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运营车辆或者相应的车辆购置资金;

(三)有与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

(四)有合理、可行的运营方案和健全的管理制度;

(五)符合城市公共汽车交通规划的要求;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九条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取得线路运营权的经营者核发线路运营授权书。

线路运营授权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线路运营权的授予;

(二)从事公共汽车运营的服务指标、高峰期处理措施及技术改进等具体要求;

(三)线路运营权撤销的条件和程序;

(四)线路配置车辆的最低数量和最高数量额度。

第二十条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对取得线路运营权的经营者,按

—5—

照线路运营授权书确定的车辆数量核发车辆营运证。

第二十一条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经与经营者协商,可以根据道路交通流量流向变化、公众出行需求等情况,对线路运营授权书中的停靠站(点)、发车频率、首发车和末班车时间作出调整。经营者实施线路调整,应当提前七日向社会公告并在原有站点作出醒目提示。

第二十二条 经营者必须自主经营,未经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转让、转租、质押线路运营权。经营者不得采取承包、挂靠、联营等方式转让线路运营权。

第二十三条 经营者在线路经营期限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撤销线路运营权:

(一)擅自变更线路和票价的;

(二)擅自处分线路运营权的;

(三)擅自停业、歇业的;

(四)经营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不合格,经整改仍不合格的;

(五)丧失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条件的;

(六)其他违反线路经营授权书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 城市公共汽车以外的车辆不得从事城市公共汽车运营业务,不得在城市公共汽车停靠站(点)停靠或者上下客。

第四章 运营服务

第二十五条 经营者应当按照线路经营授权的规定组织运营,不得减少班次、拖延发车时间,不得擅自变更、暂停、终止城市公共汽车线路运营。经批准变更、暂停、终止城市公共汽车线路运营的,经营者应当在变更、暂停、终止之日前三十日向社会公告。

经营者因破产、解散、被吊销许可证件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正常运营时,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连续性。

—6—

因道路交通管制、城市建设、重大活动、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变更城市公共汽车运营线路或者停靠站(点)的,有关部门应当事先告知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作出临时调整线路决定,并将线路调整的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整因素消失后,应当及时恢复原线路运营。

第二十六条 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城市公共汽车运营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行业标准、规范和规程;

(二)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素质培训,健全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三)建立公共安全教育和行车安全管理制度,保证运营安全;

(四)按规定对运营车辆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保证其处于良好的服务状态;

(五)接受乘客监督,受理乘客投诉;

(六)执行规定的运营价格,并按规定公示收费标准。

第二十七条 城市公共汽车运营车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按照线路管理权限持有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车辆营运证;

(二)车辆技术性能和设施完好,符合机动车安全、尾气排放等标准;

(三)标明公共汽车乘坐规则、线路走向示意图、警示标志、服务和投诉电话、票价、线路编号标识、经营企业名称等;

(四)无人售票车辆设置符合规定的投币箱或电子读卡机;

(五)设置老、弱、病、残、孕和怀抱婴幼儿的乘客专用座位;

(六)车辆整洁卫生,灭火器、安全锤、车门紧急开启装置等安全应急设施、设备完好。

经营者应当在新购置的公共汽车上安装电子监控系统。

第二十八条 装有空调设施的运营车辆,车厢内温度高于二十八摄氏度时,应当开启车辆空调设施。

—7—

除前款规定应当开启车辆空调设施的情形外,应当开启车辆通风换气设施。

第二十九条 驾驶员、乘务员从事运营服务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驾驶员持有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并且三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记录;

(二)携带车辆营运证,佩戴服务标志,遵守服务规范,衣着整洁,语言文明;

(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保持车辆整洁、维护乘车秩序;

(五)不得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驾驶车辆时使用手持电话或者闲聊;

(六)准确播报线路起始站名称、车辆行驶方向和途中本次停靠站(点)和下一次停靠站(点)名称;

(七)在规定的停靠站(点)上下客,不得拒载乘客、中途逐客、滞站揽客、无正当理由到站不停;

(八)为老、弱、病、残、孕和怀抱婴幼儿的乘客提供可能的帮助;

(九)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向乘客提供有效车票凭证;

(十)发现车内违法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并协助公安机关制止违法行为;

(十一)遇到突发事件,及时疏散、抢救乘客。

第三十条 乘客享有获得安全、便捷客运服务的权利。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乘客可以拒绝支付车费:

(一)车辆未标明收费标准的;

(二)不出具或者出具不符合规定的车票凭证的;

(三)装有空调设施的车辆未按规定开启空调或者换气设施的;

(四)装有电子读卡机的车辆,无法使用电子乘车卡的。

车辆在运营中发生故障、行车事故不能正常行驶时,驾驶员、乘

—8—

务员应当及时安排乘客免费乘坐同线路同方向的公共汽车,有关车辆驾驶员、乘务员不得拒载。

第三十一条 乘客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规定的停靠站(点)依次排队、上下车,不得扒车、爬窗或者阻拦车辆运行;

(二)上车主动投币、购票、使用电子乘车卡或者出示有效乘车凭证;

(三)不得携带管制刀具以及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或者有碍乘客安全的犬只等动物乘车;

(四)不得在车厢内吸烟或向车内外吐痰、乱扔杂物;

(五)不得损坏车辆及车辆上的设施或者进行其他妨碍车辆行驶、停靠和乘客安全的行为;

(六)醉酒者、精神病患者、学龄前儿童及行动不便者,应当有他人陪同乘车;

(七)配合驾驶员、乘务员接受票证检验。

乘客违反前款规定的,驾驶员、乘务员应当及时制止;经劝阻拒不改正的,驾驶员、乘务员可以拒绝为其提供运营服务。

第三十二条 发生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经营者应当服从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调度、指挥,及时组织车辆、人员进行疏运。

第三十三条 城市公共汽车车票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城市公共汽车车票价格由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核定,经同级政府批准,及时向社会公布。

经营者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市、区(县)人民政府的决定,执行乘坐城市公共汽车的优惠规定。

第三十四条 城市公共汽车车票价格低于正常运营成本的,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对低于正常运营成本的部分给予补贴。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对经营者承担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学生优惠乘车等

—9—

社会福利和完成开通冷僻线路、执行抢险救灾等政府指令性任务所增加的支出,给予专项财政补贴和补偿。补贴、补偿资金应当纳入财政预算。

第三十五条 财政部门应当会同交通运输、价格部门和审计机关制定城市公共交通成本费用评价制度,对经营者的成本和费用进行审计与评价,合理界定、计算盈亏和财政补贴、补偿额度。

第三十六条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城市公共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经营者应当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企业的城市公共交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发生城市公共交通突发事件后,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规定启动城市公共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供电、供水、燃油(气)供应、通信等相关单位,应当优先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用电、用水、用油(气)和通信需要。

第五章 设施管理

第三十七条 城市公共汽车运营服务设施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城市公共汽车运营服务设施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实行有偿使用,实行站车分离,资源共享。

第三十八条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以道路、街道(镇)、村(居)、标志性建筑物、公共设施、文物古迹等的标准名称确定城市公共汽车运营线路站(点)名称。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统一标准设置、管理和维护城市公共汽车运营线路站(点)的站牌。线路站牌应当标明线路编号、发车频率、首班车和末班车时间、所在站(点)和沿途停靠站(点)的名称、开往方向、票价标准、服务和投诉电话等内容。站牌受到污损

—10— 的,应当及时修复。

城市公共汽车运营线路站(点)的候车亭和站场,应当按照规定建设、管理和维护。

第三十九条 在城市公共汽车运营车辆、线路站牌、候车亭、站场设置广告,应当符合有关广告管理的规定和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管理规范,不得影响市容和交通安全。

未经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得在城市公共汽车运营服务设施上悬挂、架设宣传标语及其他物品。

第四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迁移、拆除、占用或者关闭城市公共汽车运营服务设施。因城市建设确需迁移、拆除、占用或者关闭城市公共汽车运营服务设施,除政府投资建设的市政设施外,建设单位应当按规定报经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予以补建或者补偿。

第四十一条 禁止实施下列妨害城市公共汽车运营的行为:

(一)破坏、损毁城市公共汽车运营服务设施;

(二)覆盖、涂改城市公共汽车站牌;

(三)在城市公共汽车停车站场范围内停放非城市公共汽车车辆、设置摊点、堆放物品;

(四)其他妨害城市公共汽车运营的行为。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二条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公布城市公共汽车服务规范,对经营者及城市公共汽车运营线路实行经营服务质量信誉考核,考核结果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并作为政府财政补贴、补偿,城市公共汽车线路运营权招标、延续和撤销的依据。

第四十三条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城市公共汽车运营市场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法行为。

—11—

第四十四条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建立投诉受理和处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和电子邮箱,接受乘客投诉和社会监督。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有权向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和经营者投诉,投诉者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及证据。

经营者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答复。经营者逾期不答复或者投拆人对答复有异议的,投诉人可以向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答复。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经营者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违反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线路运营权,擅自从事城市公共汽车运营业务的;

(二)违反第二十二条规定,擅自转让、转租、质押线路运营权的;

(三)违反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规定,擅自改变线路、站点、营运时间、减少班次或者停止营运的。

第四十六条 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三)、(四)、(五)项规定,没有车辆营运证,不标明公共汽车乘坐规则、线路走向示意图、警示标志、服务和投诉电话、票价、线路编号标识、经营企业名称,不按规定设置投币箱或电子读卡机,没有设置老、弱、病、残、孕和怀抱婴幼儿的乘客专用座位的,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六)项规定,未在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安装灭火器、安全锤、车门紧急开启装置等安全应急设施、设

—12—

备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七条 驾驶员、乘务员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项至第(十)项规定的,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对经营者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 驾驶员、乘务员违反第二十九条第(十一)项、第三十条第三款规定,未及时采取疏散乘客和车辆、限制客流、停止运行等应急措施,车辆发生运营故障不能正常行使时未按照规定安排乘客换乘或者拒载的,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对经营者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 乘客乘车期间受到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经营者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擅自设置、迁移、拆除、占用或者关闭城市公共汽车运营服务设施,覆盖、涂改城市公共汽车站牌,在城市公共汽车停车站场范围内停放非城市公共汽车车辆、设置摊点、堆放物品的,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一条 涉及违反其他法律、法规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城市公共汽车运营管理过程中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经营者授予线路运营权的;

(二)不履行线路经营协议约定的监督管理职责的;

(三)未建立城市公共汽车运营投诉受理制度和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制度,或者对乘客投诉不予受理和答复的;

(四)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行为的。

—13—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城市公共汽车,是指在特区行政区域内按照核定的线路、站点、时间、票价运营,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的客运车辆。

本条例所称的城市公共汽车运营服务设施,是指为城市公共汽车运营服务的站场、候车亭、站台、站牌、站务用房以及调度(控制)中心、乘客服务信息系统等设施。

第五十四条 本条例施行前的城市公共汽车线路经营者,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应当向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线路运营权手续并重新确定经营期限,经营期限已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经限期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应当撤销其线路运营权。

第五十五条 本条例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14—

下载汕头经济特区公园广场条例(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汕头经济特区公园广场条例(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汕头经济特区幼儿园2016届毕业典礼主持稿

    汕头经济特区幼儿园2016届毕业典礼主持稿 开场篇: 1、主持人入场、致辞: 师:亲爱的来宾,亲爱的小朋友们, 男: 亲爱的园长阿姨、亲爱的老师, 女:亲爱的爸爸妈妈,亲爱的爷爷奶奶,叔叔阿......

    广场公园设计说明

    城市广场设计说明 作者:严鹏 Q Q:345269294 城市广场,被称为城市的客厅,是提供人们散步休息、接触交往和娱乐等的公共活动场所。 ⒈文化原则 广场设计力求挖掘高安历史文化底蕴......

    公园、广场秩序管理

    秩序管理 一、目的 为规范设施巡查人员的行为,以及巡查发现设施周围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及事故隐患能及时有效的得到处理,按照巡线工作 “早发现、早沟通、早预防”的原则,确保基......

    汕头经济特区“门前三包”区域责任制管理办法-地方政府规章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汕头经济特区“门前三包”区域责任制管理办法 《汕头经济特区“门前三包”区域责任制管理办法》已经2018年4月19日汕头市人民政府第十......

    汕头经济特区房屋临时变更用途规划管理办法

    汕头市人民政府令 第155号《汕头经济特区房屋临时变更用途规划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6月19日汕头市人民政府第十三届5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9月1日起施行。市长 郑......

    汕头经济特区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

    汕头经济特区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 (示范文本) 列片第号拆迁人:(下称甲方) 被拆迁人:(下称乙方) 甲方根据文件批准,对进行统一拆迁改造(建),乙方房屋位于拆迁范围内。根据《汕头......

    公园广场应急预案[合集5篇]

    公园广场应急预案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应急预案。你知道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

    【考察汕头】学习某专程考察经济特区汕头深刻体会五篇

    【考察汕头】学习XXX 专程考察经济特区汕头的深刻体会在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庆祝大会的前一天,XXX专程考察另一个经济特区汕头,追寻历史、致敬侨胞、思考未来。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