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培训文档3.1(操作规程)(共5篇)

时间:2019-05-13 18:09: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济宁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培训文档3.1(操作规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济宁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培训文档3.1(操作规程)》。

第一篇:济宁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培训文档3.1(操作规程)

济宁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培训文档V3.1 1

目 录

1.平台概述...........................................................................................................................5 1.1 基本环境介绍...........................................................................................................5

1.1.1 登陆环境...........................................................................................................5 1.1.2 软件运行环境...................................................................................................5 1.1.3 如何访问系统...................................................................................................5 1.1.4 用户账号分配、密码修改/遗失.....................................................................7 1.2 布局介绍...................................................................................................................8

1.2.1 系统模块介绍...................................................................................................8 网格管理子系统...............................................................................................................9 2.1辖区信息............................................................................................................................9

2.1.1 组织结构选择...................................................................................................9 2.1.2 辖区信息编辑.................................................................................................10 2.1.3 辖区信息.........................................................................................................11 2.1.4 辖区领导班子介绍.........................................................................................12 机构队伍建设.........................................................................................................................15 3.1 综治机构.........................................................................................................................15 3.2 综治队伍.........................................................................................................................18

实有人口管理.................................................................................................................18 4.1实有人口..........................................................................................................................18

4.1.1户籍人口..............................................................................................................18 4.1.2流动人口..............................................................................................................26 4.1.3未落户人员..........................................................................................................26 4.1.4境外人员..............................................................................................................27 4.1.5家庭信息..............................................................................................................27 4.1.6户籍信息..............................................................................................................29 4.2实有房屋..........................................................................................................................31

4.2.1实有房屋..............................................................................................................31 4.2.2出租房..................................................................................................................33 特殊人群.........................................................................................................................35 5.1社区矫正人员..........................................................................................................35 重点青少年.....................................................................................................................37 社会治安.........................................................................................................................38 两新组织.........................................................................................................................38 日常办公系统.................................................................................................................38 9.1工作台账..........................................................................................................................38

9.1.1我的台账..............................................................................................................38 9.1.2辖区台账..............................................................................................................40 9.1.3辖区报表上报统计..............................................................................................41 9.1.4辖区目录管理......................................................................................................41 9.2知识共享..........................................................................................................................43

9.2.1共享资料..............................................................................................................43 9.2.2我的资料..............................................................................................................43 2.3.4.5.6.7.8.9.2 9.2.3个人目录设置......................................................................................................46 9.3公文管理..........................................................................................................................47

9.3.1发文管理..............................................................................................................47 9.3.2收文管理..............................................................................................................50 9.3.3公文查询..............................................................................................................51 9.4民情日志..........................................................................................................................52

9.4.1我的日志..............................................................................................................52 9.4.2我的点评..............................................................................................................53 9.4.3下辖日志..............................................................................................................54

10.矛盾排查调处.................................................................................................................54

10.1我的事项........................................................................................................................54

10.1.1事件处理............................................................................................................54 10.1.2历史遗留............................................................................................................59 10.1.3宣传案例............................................................................................................59 10.1.4报表统计............................................................................................................60 10.2下辖事项........................................................................................................................60

10.2.1下辖事项列表....................................................................................................60 10.2.2报表统计............................................................................................................60 10.3事件处理流程................................................................................................................60 11.风险评估系统.................................................................................................................61

11.1 重大事项报备...............................................................................................................61

11.1.1 新增重大事项.....................................................................................................61 11.1.2 修改新增事项.....................................................................................................62 11.1.3 报备事项.............................................................................................................63 11.1.4 事项导入.............................................................................................................63 11.2 重大事项审核...............................................................................................................64

11.2.1 维稳办查看报备事项.........................................................................................64 11.2.2 维稳办进行事项审核.........................................................................................64 11.2.3 回退报备事项.....................................................................................................65 11.2.4 报备事项执行记录在案操作.............................................................................66 11.3专家库输入....................................................................................................................66 11.4评估责任主体评估事项................................................................................................67

11.4.1 查看评估事项.....................................................................................................67 11.4.2 综治办评估事项操作.........................................................................................68 11.4.3 责任主体与联评联办单位评估事项操作.........................................................71 11.5 综治办评估结果审核...................................................................................................77 11.6 审核结果.......................................................................................................................77 11.7 风险事项.......................................................................................................................79

11.7.1 风险事项跟踪.....................................................................................................79 11.8 统计汇总.......................................................................................................................85 12.考核评估系统.................................................................................................................88

12.1辖区考核........................................................................................................................88

12.1.1进行评估............................................................................................................88 12.1.2历年考核评估结果............................................................................................89

12.2上级考核........................................................................................................................89

12.2.1自评....................................................................................................................89 12.2.2我的考核............................................................................................................89 12.2.3辖区上报情况....................................................................................................89 12.3考核标准设置................................................................................................................90 13.研判分析模块.................................................................................................................92

13.1总况................................................................................................................................92

13.1.1实有人口............................................................................................................92

14.互动交流系统.................................................................................................................93

14.1平台消息........................................................................................................................93

14.1.1收件箱................................................................................................................93 14.1.2发件箱................................................................................................................94 14.2通讯录............................................................................................................................94

14.2.1平台内联系人....................................................................................................94 14.2.2其他联系人........................................................................................................95 14.2.3我的群组............................................................................................................95

15.系统管理系统.................................................................................................................96

15.1系统管理........................................................................................................................96

15.1.1用户管理............................................................................................................96 15.1.2部门管理............................................................................................................97 15.1.3用户列表............................................................................................................97 15.1.4岗位管理............................................................................................................97 15.2系统高级管理................................................................................................................98

15.2.1系统日志............................................................................................................98 15.2.2在线用户列表....................................................................................................98

16.售后支持.........................................................................................................................99

1.平台概述

济宁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作为社会管理新载体,主要通过各社区村居、乡镇街道、县区、地市的社会管理工作部门、成员单位把社会管理所关注全市的人、场所、组织、物品等基础信息进行整合,结合已有的各专业部门(公安、民政、房产、计生、政法、党建等)数据,构建社会管理信息库,并以综治、维稳、平安建设三大类业务为核心,实现政府社会管理共同联动。

1.1 基本环境介绍

1.1.1 登陆环境

首先,用户要确认自己所在的网络环境:电子政务网或者互联网。如果用户使用网络是电子政务网,一般乡镇及以上部门都接入;已接入了电子政务网的用户,直接在浏览器上输入网址http://192.168.10.231:8088/,即可访问平台。

如果用户使用网络不在电子政务网内,需要在宽带基础上进行二次拨号,建立VPDN连接,然后再输入平台地址,才能访问到平台。(VPN的建立详细请参见《济宁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平台运行环境》)

1.1.2 软件运行环境

平台直接通过浏览器,输入地址就能访问。为了达到系统最好的页面效果。建议用户使用IE 7.0或8.0版本、FireFox(火狐浏览器)4.0以上版本、Chrome(谷歌浏览器)12.0以上。

1.1.3 如何访问系统

1.启动IE浏览器

在桌面上启动IE浏览器,或者在计算机屏幕左下角开始菜单中选择“程序”,在程序菜单中单击图标Internet Explore启动IE浏览器。

2.访问智慧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1)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平台地址,按计算机键盘的回车键(Enter键)。2)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系统。

3.首次登录平台,为了账号安全,操作人员必须修改密码。

说明:新密码不能和初始密码相同。(日常使用中建议操作人员不定期修改密码)4.个人信息设置

5.平台网址收藏

为了方便日常使用,我们建议用户把登录地址添加到收藏夹中,收藏方法: 1)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回车进入主页。

2)用鼠标点击IE浏览器中的“收藏夹”菜单,选择“添加到收藏夹”命令。3)弹出收藏设置提示窗口,设置收藏网页的名称。4)选择“创建到”按钮,设置书签所在的分类目录。5)按“确定”。

1.1.4 用户账号分配、密码修改/遗失

如果密码丢失,请联系本级或上级管理员(乡镇级以上),进行密码重置。连续5次登录失败,系统将锁定此用户,需要操作人员向本级或上级管理员 7(乡镇级以上)申请账号解锁。

1.2 布局介绍

1.2.1 系统模块介绍

将鼠标平移放到“导航切换”上,会自动弹出各模块。

系统主要包括网格管理系统,机构队伍建设,实有人口系统,特殊人群,重点青少年,社会治安,两新组织,日常办公系统,矛盾排查调处系统,风险评估系统,考核评估系统,研判分析系统,互动交流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十五个模块。

在系统右上角有个人设置、风格设置、消息、退出按钮,根据需要可自行设置。2.网格管理子系统

网格管理子系统主要包含辖区介绍、服务团队,是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基础,实现辖区信息说明及服务团队的管理。以社区级为界限,即乡镇级及以上,仅显示辖区情况和领导班子介绍;社区级及以下显示基本信息、辖区领导班子介绍、辖区(网格)概况。

2.1辖区信息

2.1.1 组织结构选择

1)点击当前辖区,弹出对话框,里面显示的是下一层级的组织结构,如图2.1-1所示。

2)逐级往下点击,会继续出现下一层级组织结构。也可通过右侧输入拼音首字母选择组织结构。

图2.1-1 2.1.2 辖区信息编辑

1.图片编辑

1)选择组织机构,点击【编辑】按钮,弹出如图2.1-2所示界面。2)点击选择文件,选择要上传的图片,点击【保存】,提示图片上传成功。

图2.1-2 2.图片清除

选择组织机构,点击【清除】按钮,弹出如图2.1-3所示界面,点击【确定】。

图2.1-3 2.1.3 辖区信息 1.编辑

选择相应组织结构,点击【编辑】按钮,弹出如图2.1-4所示界面,编辑完成后点击【保存】。

图2.1-4

2.1.4 辖区领导班子介绍 1.新增

点击【新增】按钮,弹出如图2.1-5所示界面,填写相关信息,点击【保存】。

图2.1-5 【注意】本系统所有带红色*为必填项。

2.编辑

1)将鼠标平移到任意一个领导的信息上,弹出编辑按钮。

2)点击编辑按钮,弹出如图2.1-6所示界面,对辖区领导信息进行修改,然后点击保存。

图2.1-6 3.删除

1)将鼠标平移到任意一个领导的信息上,弹出【删除】按钮。2)点击【删除】按钮,弹出如图2.1-7所示界面,点击【确定】。

图2.1-7

3.机构队伍建设

3.1 综治机构

1.新增

在图3.1-2点击【新增】按钮,填写相关组织信息。

图3.1-2 点击【维护机构】后可以新增综治队伍。

图3.1-3 2.维护综治队伍

点击【维护综治队伍】按钮,弹出如图3.1-4。

图3.1-4 3.批量删除

选中要删除的信息,点击【批量删除】,如图3.1-5。

图3.1-5 4.导出

点击【导出】,弹出图3.1-6所示界面,选择条件点击导出。

【注意】导出的时候不要用其他的软件下载,如迅雷,可能导出的数据会存在乱码。如果有弹出框提示,请选择直接用IE下载。

图3.1-6 3.2 综治队伍

综治队伍的操作与综治机构的操作一致。

4.实有人口管理

4.1实有人口

4.1.1户籍人口

1)将鼠标平移到导航切换,点击【实有人口】。

2)点击【当前辖区】选择组织结构,如图4.1-1所示,列表中显示该层级的全部户籍人口信息。

图4.1-1 1.新增

1)组织结构选择到网格后,点击【新增】,弹出图4.1-2所示界面。2)填写信息,点击【保存】,新增成功。

3)当组织结构不是网格的时候,点击新增,页面上方会弹出一个提示“请先选择网格级别组织结构进行新增”,如图4.1-3所示。

图4.1-2 19

图4.1-3

【注意】1.只有组织机构或责任区选择到片格后才能操作。

2.本系统所有带红色*为必填项。

2.搜索、高级搜索

1)可以在图4.1-1系统页面右侧搜索框中输入姓名或身份证号码,点击【搜索】。

2)也可以点击【高级搜索】,弹出图4.1-4所示界面。填写搜索条件,点击查询,列表中显示的是符合条件的全部搜索结果。

图4.1-4

3.批量删除

选择多条数据(在操作旁边的小方框内划勾则此页数据全选),点击【批量删除】,弹出图4.1-5所示界面,确定无误后点击【确定】,删除成功。

图4.1-5

4.导入

1)选择【导入|导出】按钮,点击【Excel导入】,弹出如图4.1-6所示界面。

2)点击【最新数据模板】下载导入模板,把要导入的数据按要求填写到导入模板后,点击【选择文件】,选择已经填写好的文件,点击【导入】。

图4.1-6 5.导出

1)选择【导入|导出】按钮,点击【导出Excel】,弹出如图4.1-7所示界面。2)选择导出数据类型,点击【导出】,将导出文件存放到指定位置。

图4.1-7 6.设置状态 注销

1)选中一条数据,鼠标平移至【设置状态】按钮,点击【注销】,弹出如图4.1-8所示界面。

2)填写注销原因,点击【保存】。

图4.1-8 取消死亡

1)点击【已死亡】按钮,弹出如图4.1-9所示界面,在死亡状态中选择【已死亡】。

2)选中一条数据,点击【取消死亡】,然后点击【确定】。

图4.1-9

取消注销

1)点击【已注销】按钮,弹出如图4.1-10所示界面,在注销状态中选择【已注销】

2)选中一条已注销人员信息,点击【取消注销】。

图4.1-10 7.刷新

单击【刷新】按钮,重新加载数据,列表显示所有人员的信息。

【注意】可以在搜索或高级搜索相关人口信息后,单击“刷新”按钮,再次显示所有信息。

4.1.2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的操作功能和户籍人口的操作功能一致,参见本文档4.1.1章节。

4.1.3未落户人员

1.落户

组织结构选择到网格后,选中一条信息,点击【落户】,弹出图4.1-12所示界面,点击【确定】,落户成功。

图4.1-12 如果组织机构没有选择到网格,网页上方会弹出图4.1-13所示界面。提示“请先选择网格组织级别机构进行落户”。

图4.1-13

未落户人口的其他操作方法和户籍人口的操作方法一样,参见本文档4.1.1章节。

4.1.4境外人员

境外人员的操作方法和户籍人口的操作方法一样,参见本文档4.1.1章节。

4.1.5家庭信息 1.重置家庭编号

选择一条家庭信息,点击【重置家庭编号】按钮,弹出如图4.1-14所示界面,输入新的家庭编号,点击【保存】。

图4.1-14 27 2.更换家长

选择一条家庭信息,点击【更换家长】按钮,弹出如图4.1-15所示界面,输入相关信息,点击【确定】。

图4.1-15 3.管理维护成员

选择一条家庭信息,点击【管理维护成员】按钮,弹出如图4.1-16所示界面,输入证件号,填写与家长关系,点击【添加】。

图4.1-16

【注意】添加的家庭成员必须要和该家庭在同一网格才能被添加。

4.1.6户籍信息 1.重置户号

选中一条户籍信息,点击【重置户号】,弹出如图4.1-18所示界面,输入新户号,点击【保存】。

图4.1-18 2.更换户主

选中一条户籍信息,点击【更换户】主,弹出如图4.1-19所示界面,输入新户号填写相关信息,点击【保存】。

图4.1-19 3.管理维护成员

选择一条户籍家庭,点击【管理维护成员】,弹出如图4.1-20所示界面,输入身份证号,填写与户主关系,点击【添加】。

图4.1-20 如果此证件号在别的户籍家庭存在,会弹出提示信息如图4.1-21所示,需将此人脱离原家庭后才能添加。

图4.1-21

4.2实有房屋 4.2.1实有房屋

1.新增

1)组织结构选择到网格后,点击【新增】,弹出图4.2-1所示界面。2)填写信息,点击【保存】,新增成功。

3)当组织结构不是网格的时候,点击新增页面上方会弹出一个提示“请先选择网格级别组织结构进行新增”。

图4.2-1 2.搜索、高级搜索

可以通过下拉选框中的房屋编号和房屋地址进行搜索,也可以点击【高级搜索】,通过其他条件进行查询,如图4.2-2所示。

图4.2-2

3.批量删除

1)选择多条数据(在操作旁边的小方框内划勾则此页数据全选),如图4.2-3所示。

2)点击【批量删除】,点击【确定】,删除成功。

图 4.2-3 4.住户管理

选中一条信息,点击【住户管理】按钮,弹出图4.2-4所示界面。

图4.2-4 一部分显示的是该房屋里现有的用户,可以对现有住户进行变更地址和移除操作。一部分显示的是人口信息列表,可以通过证件号码和姓名搜索,添加到此房屋内。如果查询不到想要添加的人员信息,可以点击【新增】,新增的人员会在实有人口子模块户籍人口中关联。

4.2.2出租房

1.设置状态 注销

选中一条数据将鼠标平移到设置状态按钮,选择【注销】,弹出如图4.2-5所示界面,点击【确定】。

图4.2-5 取消注销

1)点击【已注销】按钮,弹出如图4.2-6所示界面。2)选中一条已注销房屋的信息,点击【确定】。

图4.2-6 出租房的其他操作方法与实有房屋的操作方法相同。

5.特殊人群

5.1社区矫正人员

1.新增、导入、导出

社区矫正人员新增、导入、导出的操作方法和户籍人口的操作方法一样,参见本文档3.1.1章节。

2.设置状态 取消关注

1)选中一条人员信息,将鼠标平移到设置状态,弹出对话框。

2)点击【解除】按钮,弹出如图5.1-1所示界面,填写信息,点击【保存】。

图5.1-1

重新关注

1)关注状态中选择【曾经关注】。

2)选中一条人员信息,将鼠标平移到设置状态按钮。3)点击【重新关注】按钮,点击【确定】。

图5.1-2 3.管理服务记录

选中一条信息,点击【矫正管理】按钮,弹出图5.1-3所示界面。可以进行【添加服务成员】、【添加矫正小组成员】、【服务记录管理】、【添加服务记录】操作,操作完成点击【关闭】。

图5.1-3 4.转为刑释解教

1)选中一条社区矫正人员信息,点击【转为刑释解教】按钮,弹出图5.1-4所示界面,点击【确定】。

2)补充完整相关业务数据后,点击【保存】,即在刑释解教人员模块新增该数据。

图5.1-4 刑释解教人员、精神病人、吸毒人员、艾滋病人员、重点上访人员、危险品从业人员的操作方法和社区矫正人员操作方法相同。

6.重点青少年

重点青少年的操作方法和社区矫正人员的操作方法一样,参见本文档5.1章节。

7.社会治安

社会治安包含安全生产重点、消防安全重点、治安重点、实有单位、学校、危险化学品单位、上网服务单位、公共场所、其他场所共9个模块,操作方法和社区矫正人员的操作方法一样,参见本文档5.1章节。

8.两新组织

两新组织包含新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2个模块,操作方法和社区矫正人员的操作方法一样,参见本文档5.1章节。

9.日常办公系统

9.1工作台账

9.1.1我的台账

图9.1-1 1.新增

1)在图9.1-1中,点击【新增】按钮,如果目录没选到最底层,系统会出现提示“请选择底层目录”如图9.1-2所示。

2)选择到底层后,点击【新增】按钮,进入新增页面,如图9.1-3所示。

图9.1-2

图9.1-3 9.1.2辖区台账

单击图9.1-1中的【辖区台账】,进入辖区台账页面,如图9.1-4所示,选择组织机构可以查看下辖层级的台账。

图9.1-4 40 辖区台账操作方法与我的台账操作方法相同。

9.1.3辖区报表上报统计

1.催报

选择目录,选择月份,点击【催报】,系统会提醒催报成功,如果没有选择月份或年份,系统会给出提示“请选择具体月份”,如图9.1-5所示。

图9.1-5 9.1.4辖区目录管理

1.新增年度台账

点击【新增年度台账】按钮,弹出图9.1-6所示界面,进行年度和模板选择,点击保存。

图9.1-6 2.修改

1)选中一条信息,点击【修改】按钮,弹出图9.1-7所示界面,点击【新增一级目录】按钮,新增一级目录。

2)选中一条一级目录,点击【新增子目录】按钮,新增二级目录。3)在列表中有三个按钮,可以对对应的目录进行修改,查看,删除操作,修改完成点击【保存】。

图9.1-7

3.启用

选中年度目录,点击【启用】,则目录由黑色变成蓝色,系统会给出提示“该台账目录成功启用”如图9.1-8所示。

图9.1-8 4.停用

选中年度目录,点击【停用】,则目录由蓝色变成黑色,系统会给出提示“该台账目录成功停用”如图9.1-9所示。

图9.1-9 9.2知识共享

9.2.1共享资料

在共享资料中可以查看下载上级共享给本层级的资料文件。

9.2.2我的资料

在图8.1-1中点击资料库下的【我的资料】,弹出图8.2-1所示界面。

图8.2-1 1.新增

1)在图8.2-1中,点击【新增】按钮,如果目录没选到最底层,系统会出现提示“该资料类型为根目录类型,不能新增”如图8.2-2所示。

2)择到根目录后,点击【新增】按钮,进入新增页面,如图8.2-3所示。

图8.2-2 44

图8.2-3 2.资料共享

1)选中一条信息,点击【资料共享】,弹出图8.2-4所示界面,可以选择存放位置。

2)【设置查看权限】,选择是否发送消息,共享完毕点击【保存】。

图8.2-4 3.取消共享

选择已共享文件,点击【取消共享】按钮,弹出图8.2-5界面,点击【确定】。

如果资料状态是未共享,会提示“只有共享过的文件才能取消共享”,如图8.2-6所示。

图8.2-5

图8.2-6 9.2.3个人目录设置

1.新增子目录

1)选中【个人目录】,点击【新增子目录】按钮,点击【新增】弹出图9.2-7所示界面。

2)填写名称,点击【确定】。

图9.2-7 说明:新增子目录只能是新增个人目录的子目录,公共目录点击“新增子目录”按钮会提示“该目录为公共子目录,无法新增”。

9.3公文管理

9.3.1发文管理

1.发文管理

可以通过下拉选框中的的条件和公文标题进行搜索,列表中显示所有符合条件的信息。如图9.3-1所示。

图9.3-1

2.写发文

点击【写发文】按钮,弹出如图9.3-2所示界面,填写信息,点击【保存】。

图9.3-2 3.发文

选中一条信息,点击【发文】,弹出图9.3-3所示界面,点击【确定】。

图9.3-3 4.同步资料库

点击【同步资料库】,弹出图9.3-4所示界面,编辑信息,点击【保存】。

图9.3-4 点击【设置查看权限】,弹出图8.3-5所示界面,按照需求选择相对应人员,点击【确定】。

图9.3-5 9.3.2收文管理

1.签收文件

选中一条信息,点击【签收文件】按钮,文件的签收状态由未签收变为已签收。如图9.3-6所示。

图9.3-6

2.阅读

第二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培训材料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培训材料

一、什么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教育的各种手段,通过强化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方针。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简单概括起来就是“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六个方面。打击:就是依法从重从快严惩危害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保持治安秩序良好。这是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防范:就是通过人防的、物防的、技防的各种手段,防止和减少违法犯罪,这是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包括民间纠纷调解、内部安全保卫和社会面的治安防范。教育:是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战略性措施。主要指为防止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发生而进行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法制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和整体素质,鼓励群众自觉维护社会治安,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同时包括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的教育挽救工作,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等。管理:是指堵塞违法犯罪空隙,减少治安问题的各方面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有治安行政管理、文化、市场、物资、金融等方面的管理。建设:是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如城乡基层党政组织、治保、调解组织、治安联防组织建设和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法律建设等,这是保证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的关键,核心就是解决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的问题。改造:指教育改造、劳改、劳教人员,防止其重新犯罪。

三、什么叫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 根据市上部署,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原则上以乡镇为单位,就是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综治委(办)组织协调,公安机关具体组织实施,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思路。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手段全面强化社会面的防控机制,形成以当地“110”报警台(公安派出所)为指挥中心的整体联动、快速反应治安防范工作格局,有效预防和减少各可防性案件的发生,促进打、防、控一体化工作机制的形成。根据上述概念,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就是“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手段,全面强化防范机制,构建起以当地公安机关为指挥中心的整体联动,快速反应治安防控体系”。

四、整体联协防范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要任务是健全和完善八大防范体系。一是健全和完善“110”为平台、综合指挥巡警、交警、责任区民警、专兼职治保会(保安)巡逻队、乡治安逻队、单位保安、民兵应急分队等力量的社会面流动防范体系。二是健全和完善以军警民为依托的行政区域边际协作共防、堵卡守候的防范体系。三是健全和完善对流集中的繁华区段、车站、码头、交通干线等重点部位、乱点地方、复杂场所的“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范体系。四是健全和完善以“一区一警”、群防群治为基础工业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五是健全和完善以守楼护院为主,技防、物防为补充,严格管理为特征的单位内部治安院坝联防、山湾联防、自防自治为主的乡、村、社、户“四级”治安防范体系。六是健全和完善以分组不定期排查、归口调处、责任到人,避免矛盾纠纷转化升级的防范体系。七是健全和完善路地互动、专群结合、群众参与的铁路、公路干线的护路联防体系。八是健全和完善指挥便捷、反应快速、控制有力的乡、镇城域的整体联动组织指挥体系。通过上述工作,使乡、镇地域的治安防范工作形成以公安局“110”报警台(派出所)为指挥中心,以公安局巡警、交警、基层派出所为主,各级治安保卫组织和民兵应急分队为辅、基层群防群治组织为补充的覆盖乡(镇、街道)地域的、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手段的动静结合、整体联动、毗邻配合、全方位、多层次的治安防范体系。

五、平安创建的背景及内涵

(一)平安创建的背景 一是社会治安、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的需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打破原有格局;二是人民群众迫切愿望;三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平安创建的内涵 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当前全面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整体联动防范工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的有效载体。平安创建活动就是通过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多种手段,全面扩展和延伸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切实健全打、防、控一体化工作机制,构建起适应经济快速发展所需要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所要求的,安宁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根据上述要求,平安创建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平安创建是在当前建成整体联动防范工程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多种手段,全面整合防范资源,完善防范机制,使整体联动防范体系更加健全,防控效果更加、明显。二是平安创建活动是以区县为单位,通过平安区县、平安乡(镇、街道)村(社区)、平安单位的创建活动,从区县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各个部门和单位都参与抓起,城乡一体,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积“小安”为“大安”,确保社会平安。三是平安创建活动始终要以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确保社会政治持续稳定和治安防范能力明显增加,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为出发点;以构建起适应经济快速发展所需要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所要求的、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工作目标。大力创新工作思维和方式方法,不断探索完善维护社会安宁的新路子、新办法,形成“创平安、保安全、促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四是平安创建活动是要运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来组织实施(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主抓、综治委(办)组织协调、公安机关发挥主力军作用、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齐抓共管)。

六、平安乡镇的基本要求 创建总体目标是:加强和完善“六大体系”,建立健全“四项保障”,实现“五大目标”。创建模式:“建立一个中心,健全一个网络;强化两支队伍,健全组织指挥体系;建立健全七道防线;健全完善五项机制”。建立一个中心,健全一个网络:组建乡镇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建立党政领导挂帅,综治委组织协调,维稳办督促指导、司法所牵头;调委会、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信访、民政、城管部门等有关力量参与的矛盾纠纷联动排查调处吣;健全乡镇、村(社区)、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负责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和分流处理。切实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疑难纠纷不出乡镇”。强化两支队伍,健全组织指挥体系:一是整体联动队伍。包括派出所牵头,组织辖区交警、法庭、司法等人员组成的专业队伍(10-15 人)。二是治安信息员和维稳信息员队伍。建立出租车、营运客车、人力三轮车从业人员及环卫清洁员、商业店铺人员等多渠道、多行业的治安信息员队伍;建立以调委会人员,村、组干部,单位、企业维稳工作联络员为主的维稳信息员队伍。健全以乡镇整体联动指挥中心为龙头的组织指挥体系。建立健全七道防线:一是疏导化解防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全面落实,矛盾纠纷受理率达 100,调处成功率达 95以上,民转刑案件同比下降。二是整体联动防范体系。进一步完善以社会面流动犯罪;重点部位、社区、单位内部、农村、行政区域边际等为重点内容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体系,落实要害部门、公共复杂场所、交通干线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县城的主要街道、商业繁华区、重点要害部门、治安复杂场所和重点单位要方法实行电子监控、电子报警,不断提高技防的水平和覆盖面;健全农村乡镇、村、组、院坝四级治安防范网络。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不断提高保安服务在守楼护院、护厂、护校、护店中的覆盖面。三是严打整治防线。因地制宜地开展重点整治,坚决打击严重犯罪、有组织犯罪、“两抢一盗”等犯罪。四是治安管理防线。健全以民警责任制为核心的警务机制,实行民警驻村、包片制,规范完善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管理;减少脱管、失管,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控制在 5以内。加强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剧毒危险品的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加强特种行业管理,加大网吧、娱乐场所的整治和管理。加大禁毒工作力度,努力防止新的吸毒人员滋生。建立相关台帐制。五是安全管理防线。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完善;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六是法制道德教育防线。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法制教育活动,深化送法下乡、法律进万家活动,基层依法治理覆盖面达 98.5以上,广泛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健全完善五项机制:一是责任和考核奖励机制;二是齐抓共建机制;三是经费保障机制;四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治安形势分析评估机制;五是预警应急机制。

七、矛盾纠纷、维稳信息报告制度

1、重大突发性事件,重要社会动态,紧急灾情、疫情,重大安全事故以及其他重要紧急情况属于重大情况报告内容。

2、各村企事业单位必须确保人员负责本部门、本单位重大情况报送工作(向乡综治办报告)。

3、重大情况报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禁止迟报、瞒报、漏报或夸大报送。

4、紧急信息必须及时报送。同发生重大情况必须在事发半小时内报乡综治办,5、对重大情况迟报、漏报、瞒报或夸大报送造成后果的,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八、具体业务

1、各村居每周对本辖区的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排查,并登记上报到街道综治办,特殊时期要坚持每天一排查制度,并上报排查表。

2、加强对特殊人群的管理,包括五保户、低保户、空巢老人、留守孩童、困难户、老上访户、精神病人(特别是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闲散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对这些人群要逐一登记,并落实村两委干部进行结对帮扶。

3、排除的矛盾纠纷要及时调处,对比较重大的矛盾纠纷要安排专人负责,及时上报街道综治办,并建立档案,同时报街道综治办备案。

第三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

名称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是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更名而来。2011年9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简称中央综治委)主任***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并讲话。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综治委副主任回良玉宣读了中办、国办关于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的通知。

职能

它是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政法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骨干作用的同时,组织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力量,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化解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的一项系统工程。

组成为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重点、难点问题齐抓共管,中央综治委还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了五个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即中央综治委铁路护路联防工作领导小组、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这些专门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设在铁道部、公安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变化

新增11个成员单位,领导范围更宽。

在更名、职责调整之外,综治委成员单位、领导人员也有所变化,在原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40个成员单位的基础上,综治委将增加11个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办公室和若干专项组。在由中央综治委主办的网站中国平安网上,包括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财政部、民政部等部门都已是成员单位。在工作内容变化后,领导范围也更宽了,在公检法之外,更多的增加社会管理部门。

综治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更名的同时,还有职责任务的增加、领导力量的充实、成员单位的增多、工作机构的加强。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扫黑除恶、维护治安之外,人口及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也被纳入了综治委的工作范围。

从工作内容来看,此次确认了综治委社会管理的宽口径。综治委原来主要是打击犯罪,强调对社会的控制。更名后,它就包括了如何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如何培育、促进社会组织的发育,当然也包括对互联网的有效治理。

什么是社会管理综合治理

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政法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骨干作用的同时,组织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力量,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化解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的一项系统工程。

不是一个概念,什么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政法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骨干作用的同时,组织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力量,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化解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的一项系统工程。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是: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它的主要任务是: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是: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性案件得到控制并逐步有所下降,社会丑恶现象大大减少,治安混乱的地区和单位的面貌彻底改观,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

什么是治安管理?

治安管理是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和法规,依靠群众,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管理活动。治安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工作的重要方面。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调度中心

社会安全包括可以预见以及已经发生的重大刑事案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相当严重的新疆 7.5打

砸抢烧恐怖暴力事件,许多无辜百姓不幸身亡,严重的威胁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失惨重的规模较大的恐怖事件,我国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式影响着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提高公安队伍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科学决策和综合协调、组织、指挥、调度能力,就必须建设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可视化表现能力可以把各种分析结果以适当的形式,直观地显示在图上,使分析人员对各个方面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统筹安排,提高了决策效率,减少了片面性,大大提高了现代化管理水平。玛左智能坚持“以技术服务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通信业资深人士以及 IT资深技术人才自主研发的“协同调度指挥系统”已在各行各业(如企业厂矿、航空、军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我司根据近几年来出现的种种社会安全事件,结合其特性,打造了一个完美、协同、综合的“社会安全应急指挥调度解决方案”,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人们的生产和正常生活,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总要贡献。

社会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目标是基于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通过相关应急工程的建设,帮助政府实现突发公共事件跨地区、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专业人员之间的统一协调、调度和指挥,事后的评估等工作。从而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增强政府的执政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与节约性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安全应急指挥系统主要面向 各级政府部门,实现了紧急突发事件处理的全过程跟踪和支持:从突发事件的上报、相关数据的采集、紧急程度的判断、实时沟通、联动指挥、应急现场支持、领导辅助决策。任何事件、任何地点、全天候的高速信息访问。可以以一种 较为安全的方式提供无缝的、可靠的通讯。能使各应急小组快速、准确的交换危机状况信息,争取有限人力、时间资源,节省应急费用。

系统是目,人为纲。能够给决策者及时有效的共享关键信息就是应急系统的主要职责和本质所在.该方案将最新的无线通信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全面应用到社会安全监控系统中,对于提高城市公安监控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公安指挥快速反应能力,打击恐怖活动,打击各种犯罪,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生活安全,有效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创新社会管理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应急应对

打造效率型服务型政府新形象

一、主要做法

(一)架构一个平台,提升指挥权威。金华市把做大做强公安指挥中心作为推进社会应急管理的首要任务来抓,充分利用现有指挥资源,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夯实物质基础、提升指挥能力,着力架构一个权威高效的指挥平台。

加强指挥机构建设。为加强对应急联动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为组长,38个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应急联动处置领导小组。

2加强指挥装备建设。投资1700万元建成了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设有指挥调度大厅、领导专用指挥研判室和多个应急联动指挥席位。本着“立足实战、急用先上、着眼长远、逐步建设”的原则,先后建成了短信报警预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十余个系统。

加强指挥能力建设。指挥中心采取“专家上门培训法、岗位技能测试法、班前班后讲评法”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有效提高了接警员的警情判断、指挥协调、情报分析、设备操作、地形阅读和文明用语能力。

(二)健全两项机制,提升联动效能。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速度要求越来越快、处置难度越来越大、群众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挑战,金华市在进一步整合处置资源、扩大处置覆盖面的基础上,着力在建立健全联动机制上下功夫,让社会应急联动在机制的牵引下高效有序运转。

健全“多台合一”机制,实现统一指挥。在110、119、122“三台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卫生、工商、城建、供电、供水等多个部门的报警接收台,建立起了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切实改变了以往“群众报警难、联动处置难、重复建设多”的“二难一多”现象,真正实现了集中接警、分类处警、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反应灵敏的目标。

健全联动考核机制,实现高效指挥。市政府将应急联动工作纳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范畴,切实扭转了以往110社会联动工作“应而不急、联而不动、动而不畅”的局面。

(三)建立三级体系,提升应急水平。把具有应急处置和紧急救援职能的67家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全部纳入110社会联动体系。按照各自承担的职责任务和服务民生的紧密程度,将应急联动成员单位划分为三级联动:

一级联动单位主要承担经常性的应急处置、紧急救助和社会服务等工作。必须做到“四定”:定值班场所、定专门队伍、定交通工具、定职责任务。公安、卫生、自来水、电力、建设等40家单位列入一级联动层次。

二级联动单位主要承担非经常性的应急处置、紧急救助和社会服务等工作。必须做到“三有”:有专门队伍、有交通工具、有联络方法。

三级联动单位主要承担应急联动的技术服务、经费保障和管理下属联动单位等工作,不直接参与现场处置。必须做到“三到位”:管理协调到位、经费保障到位、应急响应到位。财政、民政、气象、司法等15家单位列入三级联动层次。

(四)打造四化形象,提升联动品质。社会应急管理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休戚相关,既是政府执政能力的外在表现,也是展示政府形象的重要窗口。

联动标识统一化。专门制定 《 市应急联动工作人员着装、车辆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指令派单网络化。为提高突发事件指挥处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避免误听、误传、误记等人为因素造成指挥失误,指挥中心实行应急联动指挥网络化派单模式,直接通过网络在几秒钟内将完整的应急处置指令下达到联动单位。

物资保障集约化。社会应急联动业务范围覆盖公安、交通、消防、医疗、供水、供电、供气、防洪、防旱、防震等多个的政府部门和社会单位,需要调用的处置物资种类繁多、量大面广。为避免在处置应急事件时因应急处置物资无法及时调集,影响事件处置成效,指挥中心将分散在各单位的应急物资进行登记造册,明确储存种类、数量、地点、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信息全面、资料翔实、查询快捷,实现分点储存、集约保障,为处置突发事件、抢险救灾等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应急指挥可视化。充分依托科技手段,积极探索现场处置“可视化”建设,达到了“运筹帷幄、决胜百里”的实战效果。

二、主要成效

通过构建以公安指挥中心为龙头的社会应急管理体系,提升了社会应急管理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安全保障。

(一)在思想观念上,由“要我联动”向“我要联动”转型。

(二)在组织体系上,由“各自为阵”向“合成作战”转型。社会应急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层面、多个区域,需要调度多个部门、多种资源,惟有合作才能共赢。

(三)在应急指挥上,由“联而不动”向“灵敏高效”转型。社会应急联动的制度建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执行力建设。

(四)在信息资源上,由“零散分布”向“集成共享”转型。应急指挥的基础是最大化获取信息,社会应急管理要实现部门之间的联动,首先要实现的信息联通和信息共享。同时,根据应急指挥需要的其他信息,指挥中心均可指令其他单位实时报送。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有效提高了应急事件的科学决策和快速处置能力。

(五)在服务群众上,由“流于形式”向“注重内容”转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民生第一的理念,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社会应急管理的根本出发展点和落脚点。

三、发展方向

构建社会应急管理体系是一个不断探索、总结、创新、发展、突破的过程。虽然金华市在破解联动工作困局、推动改革创新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但是所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只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下一步将继续在推进社会联动的广度、深度、力度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具有金华特色的应急联动工作,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与满意度。

(一)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应急水平。在市本级规范运行的基础上,要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进,使应急管理工作由“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全面造福百姓。要不断充实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使预案更切合实际、更便于操作、更能体现快速反应、更能有效处置。要开展突发事件处置演练,模拟各个类型的事件(故),每年搞一二次跨区域调度、各部门联动、大部队合成、多物资集约的大型演练,确保一旦遇到重大紧急突发事件,能够信息灵、反应快、处置好。

(二)完善发展,不断提升指挥水平。要牢固确立“市指挥中心不仅仅是公安指挥中心,而且是全市的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的意识,大胆行使党委政府赋予的指挥调度、督促检查、考核奖惩职能,提高应急联动成员单位的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置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指挥员的指挥能力培养,规范指挥流程,使其适应动态、复杂环境下应急指挥工作,避免因指挥不当而贻误战机或酿成大的事端。

(三)深入发展,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把应急管理与服务群众进行无缝对接,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应急联动工作的唯一标准。要把该市现有的990余支、4.4万余人的应急救援队伍打造成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救助群众、展示形象的主力军。同时要不断创新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法,使应急联动平台成为密切党群、干群、警民关系的纽带和桥梁。

(四)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创新水平。社会管理创新永无止境。要及时掌握国内外应急联动管理的新发展、新动向,扩大视野,把握方向,谋求进步。要针对该市应急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模式。要认真总结该市应急联动工作情况,坚持管用的东西,丢弃落后的东西,研究建立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联动机制,在更高层次上谋求联动工作大发展。

3月16日,恩施市召开综治委2012年第一次主任会议,研究和部署今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审议了恩施市2012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要点、恩施市2012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评办法,同时讨论了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的有关事宜;讨论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有关事项。

向前进强调,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事关全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要务,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准确把握形势任务,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机制、协调配合机制、督导检查机制,发挥好综治委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要明确工作机构,落实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增强创新社会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在建强机制、夯实基层、构建平台等方面下工夫,坚持务实、节约、高效的原则,抓好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超前培养和打造一支社会化管理创新的人才队伍,不断提高社会服务管理的综合效能。

今年以来,全州政法综治部门以打造平安恩施、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抓队伍、创平安、保稳定、促发展为主线,综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至11月,全州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实现了命案、八类主要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交通事故、火灾事故下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7%。

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陈亚平要求,全州要再加力度,再添措施,进一步形成创平安、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格局。建立综治委成员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改进综治委委员述职制度和联系点制度,坚持暗访督办制度,建立综治委联络员制度,努力完成各项综治工作任务。陈亚平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做好换届选举和元旦、春节期间的社会稳定工作,确保换届工作圆满成功,让全州人民过一个安定、祥和的元旦、春节。

会议还传达了全省见义勇为表彰暨见义勇为明信片发行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州直机关综治工作检查考评情况,对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等24个见义勇为工作突出贡献单位进行了表彰,对州直创建平安单位考评命名工作进行了安排。

一、承担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应急值守工作,负责本辖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掌握本辖区有关社会安全的情况和信息,发布有关预警信息;

二、负责编制全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指导和审查全市各部门应急预案、乡镇(办事处)和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实施;

三、负责组织协调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保障,协调安排有关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宣传、培训和应急救援队伍的演练工作等;

四、督促指导市级各部门、乡镇(办事处)、企业建立健全应急领导机构和应急队伍,检查各项应急处置措施的落实情况;

五、发挥应急综合协调职能、运转枢纽作用,组织开展全市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事件调查、事后评估、信息发布等工作;

六、负责承办市政府组织的各类应急专项会议、活动,督促有关决定和领导指示的落实;

七、负责协调联系应急专家咨询机构的相关工作;

八、负责做好市委、市政府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成立城区安防应急指挥中心的定位是;由镇政府牵头,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城区刑警队、三个派出所为重点,以社区为依托,形成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优势。要求打防并举,以防为主。从时间、空间、内容上形成全覆盖。一要充分认识成立安防应急指挥中心的意义。成立安防应急指挥中心是建设幸福恩施、平安城关的需要,是完成上级工作的需要,是满足市民需要,是落实综合治理的需要。二开展平安建设,城关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镇市民的支持和配合,整合城区有力的资源优势。三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四是软硬件设施配备。五是解决人员、经费、办公场所。六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长效机制。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要任务

(一)依法打击各种危害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

(二)建立和完善治安防控体系,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严格管理制度,加强治安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三)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和制度,及时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消除不安定因素;

(四)对公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五)依法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提供服务,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保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六)教育、挽救和改造违法犯罪人员,做好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七)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社区组织、物业管理服务机构等的作用,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八)动员和组织公民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群防群治队伍,开展群防群治活动,鼓励公民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其他任务。

第四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制度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

工 作 制 度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矛盾纠纷

排查调处制度

一、排查重点

1、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治安问题;

2、有可能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

3、有可能引发重大治安、灾害事故苗头的隐患;

4、群众比较关注、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主要范围

1、因体制改革、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2、因劳资纠纷、生活待遇、医保、社保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3、因宗教、民族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矛盾纠纷;

4、因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引发的较大矛盾纠纷;

5、因其他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三、程序与方法

1、定期排查。各责任部门每个月定期排查一次,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及时汇总,经单位分管领导签字后《月报表》一并报本综治办。遇有重大紧急情况随时上报,不得迟报、漏报、或隐瞒不报。没有发生问题的,实行零报告制度。

2、各责任部门每季度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会议,要有会议记录,随时掌握情况。

3、各责任部门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

度,责任领导要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内部和萌芽状态,协调至矛盾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一、报告范围

1、重大政治事件。危害国家安全和破坏社会稳定的事件,邪教组织、“法轮功”人员滋事等;

2、重大刑事案件。杀人案、纵火爆炸案、盗窃案等;

3、重大责任事件。因管理不善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事故、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

4、重大突发事故。自然灾害、疫情、集体中毒、交通事故;

5、本单位作出的有关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决定、部署以及活动的开展情况;

6、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治安问题和处置情况;

7、对发生重大治安问题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和责任查究的情况 ;

8、涉及政策、法律、法规不明确和必须请示的重大问题;

9、对于影响社会稳定的紧急情况或重大问题必须随时专题报告;

10、其他上级要求报告的情况。

二、报告的方式内容及处理

1、凡需要报告的重大事项,应及时以口头和书面的方式

报告本综治办及有关领导;

2、发现重大事项的时间和方式、地点和涉及人员、人员伤亡救护的基本情况;

3、重大事项的初步情况,已采取的措施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后果;

4、报告部门、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5、接到报告后,认真做好记录、及时协调有关部门予以有效控制和处理,并及时呈报办公室领导及上级综治委综治办等。

三、纪律处分

对隐瞒重大事项不报或报告不及时的,对重大事项发生部门负责人实行问责,待查明瞒报原因后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1、对已知发生重大事项而不调查核实、不处理的,本综治办责成有关人员做出书面检查,并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

2、对发现重大事项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的,由本综治办建议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综治工作日常工作制度

1、年初做好规划,层层签订或下发责任书,半年对责任部门进行检查,年终进行考核评比。

2、定期主持召开党政班子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分析形势,发现问题及时研究、果断妥善处置。

3、每月召开一次综治办工作例会,分析形势,部署工作,研究解决问题。

4、每月进行一次综治工作情况通报。

5、每季领导小组召开一次工作例会,进行一次工作讲评分析形势,部署工作,研究解决问题。

6、每年对专(兼)职综治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

7、每年针对人员变换情况,对综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专(兼)职综治干部进行补充,确保组织健全。

8、每年年底单位综治责任人作述职报告,并建立综治责任人绩效档案。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有关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访维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制定本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和阶段性工作方案,提出工作措施,并组织实施。

2、加强村委会、单位综治组织建设,会同有关部门抓好治保、调解组织及群防群治队伍建设。

3、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有关部门落实调处责任,积极预防群体性事件和纠纷械斗,维护辖区社会稳定。

4、协调有关部门加强流动人口和重点人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5、定期分析辖区社会治安形势,排查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重点整治,限期改变治安面貌。

6、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宣传工作,组织开展送法进村(社区)活动,抓好青少年的法制道德教育、大力宣传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先进典型,弘扬见义勇为精神。

7、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综治委(办)交办的其他事项。

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制度

一、工作例会制度

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由中心主任主持,分析工作形势,掌握工作动态,促进各部门间的情况交流、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会议应做好记录,列入中心工作台帐,归档保存。

二、首问责任制度

群众来信来访时,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总台值班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首问责任人接到群众的来信来访后,无论群众提出的问题和要求是否属于自己职责(权)范围,都要耐心询问情况,做好登记备案。能自行解决的,直接答复解决。需要转交其他部门解决的,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处理,并做好催办督办、群众答复工作。

三、情况报告制度

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定期不定期向镇党委、政府以及上级综治办报告工作情况。平时实行周报告制度,重点时期实行“零”报告制度,发生突发情况随时报告。上报信息要分类归档。

第五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责任书(定稿)

2017年种植事业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责任书

为促进种植事业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维护单位的工作、生产、经营秩序,特制订2017种植事业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责任书。

一、各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人,根据工作要求,落实单位内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责任制,细化到岗位,落实到个人,做到定岗、定人、定责。

二、单位不得发生影响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灾害事故、交通事故及消防事故。

三、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治安保卫组织网络,治安保卫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建立门卫制度,对进出人员、车辆和物品加强检查和登记,严禁脱岗。

四、加强技防设施建设及维护保养,确保防范设施正常运行。

五、加强对外来务工从业人员信息的收集并及时报送农场派出所查询、比对及登记备案。

六、加强对员工进行安全防范宣传和培训,切实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七、要认真做好内部不安定因素排摸、分析,严防一般纠纷扩大化,内部矛盾社会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建立矛盾调解机构,积极预防、疏导和化解矛盾。

八、严格执行各项标准,逐项整改隐患漏洞,加大治安资金投入,尽早、尽快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工作措施。

九、加强消防知识的培训,对消防设备进行正常性的检查,开展消防演练活动,确保不发生火灾事故。

十、对本单位仓库、晒场、扬水站、加油站、车间等重点部位加强管理,防止偷盗事件发生。

上海市上海农场种植事业部

单位: 主要负责人:

****年**月**日

主要负责人:

****年**月**日

下载济宁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培训文档3.1(操作规程)(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济宁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培训文档3.1(操作规程)(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方案

    农委系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三项安全工作的落实,促进农委系统政治稳定、治安稳定及三项安全无重大责任事故的好成绩,特制定如下方......

    2012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汇报

    ***镇2012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汇报材料尊敬的县综治委领导:你们好!欢迎来到我镇检查指导综治工作,2012年我镇政法综治各项工作在县政法委及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

    2019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计划

    2019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计划2019年,根据区综治委和市局的工作部署,今年我局综治工作总的要求和目标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省水利厅《关于加强水文工作的......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篇一:XX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XX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XX】11号文件精神,认真执行指挥部及上级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责任书

    青松集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责任书根据《兵团党委关于实行重大治安问题追究领导责任制度的规定》、《兵团关于发生可防性特大案(事)件责任追究的规定》、《兵团党委、兵团关于在......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计划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计划 为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切实解决我校当前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积极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

    什么是社会管理综合治理

    什么是社会管理综合治理 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政法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骨干作用的同时,组织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力量,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

    2012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2012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乌兰县民政局为区政府职能部门,行使社会、行政、事务管理职能,内设办公室、优抚安置科、救灾科、基层政权科和区划地名科、社会福利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