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写写帮整理)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一、各临床科室必须对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监测,以掌握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我院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并且保证感染病例病原微生物检测率≥50%。
三、医院感染病例上报监测
1、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生应及时向本科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防保院感科。同时在出院病例首页院内感染名称栏内填写医院感染疾病名称,并且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和“医院感染个案调查表”。
2、出现爆发趋势时,防保院感科应于24小时内报告分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经证实出现以下情形时,医院应于12小时内报告卫生局并同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 ①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②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③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四、感染管理科于每月20日后到各临床科室收集情况并签收。
五、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六、对疑似医院感染的诊断,主管医生报告科主任,会同该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一同讨论,并作进一步的分析及检查,作好讨论记录,讨论后能确定的按本制度第三条的规定进行报告。
七、小组讨论尚不能认定的,须将该病员的全部资料及讨论的结果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研究、分析,最后认定或否定。
八、临床医生必须按照要求,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和“医院感染个案调查表”、“医院感染个案登记表”。“医院感染个案登记表”作为病历的组成部分,列病历最后一页。
九、填表质量纳入医院病案质量管理和医院目标考核内容,实施目标考核。
十、感染管理科必须每月及时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提出预防措施。监测资料应妥善归档保存。
第二篇: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报告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要求,有计划地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及时统计、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耐药性、发生发展趋势以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情况,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证医疗安全。院内各级主管部门和临床科室应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减少、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一、医院由专人负责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每月对各科室上报和兼职人员检查的感染病例进行汇总、分析。通过分析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流行倾向,需要其他科室协调解决时,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和院领导,及时解决问题,防止医院感染的流行和暴发。
二、兼职人员应对口腔科等重点科室加强监测频率,以提高医院感染的监测效果。同时开展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年监测病人数的10%,医院部位感染率控制在10%以下,漏报率低于10%。
三、确诊的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经治医生应及时向主任报告,同时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并于24小时内报医院办公室。
四、如发现以下情况立即报告医院办公室,医院办公室立即报告院长和分管院长,并于12小时内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时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经查证发现医院有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因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4、经查证发现医院有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报告。
第三篇: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一、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1、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于科室,使之依照标准发现和报告医院感染病例。
2、、各病房及有关的医技科室的感染管理领导小组,设监控医师、护士各一人,负责发现上报医院内感染病例。
3、各病房发现感染病例后,应及时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认真填写登记表,并在24小时以内报感染管理科。
4、专职感染监控人员,定期到病房巡视,发现新的感染病例进行登记,并对其隔离、诊断项目的执行和抗生素的使用进行检查。
5、定期去临床微生物室查询送验标本阳性结果并登记。
6、必要时去放射科和超声波室查询阳性结果。
二、回顾性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1、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定期对出院病历进行检查。
2、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检查每份病历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并做好登记。
3、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填写医院感染调查表。
4、对发生医院内感染的病例进行登记,并与该月上报病例核对,计算出医院感染漏报率。
5、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填写医院感染统计报表。
三、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监测制度
1、当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医院感染暴发情况,24小时内报卫生主管部门。
2、对该种感染的病人接触者和其它可疑传染源的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的检查。
3、对病人做适当治疗和对环境、物品、排泄物做正确的消毒处理,需要隔离的病人,及时隔离,必要时暂停接收新病人。
4、从流行病学角度对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比较,推测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或因素,实验室检验结果及采取措施的效果作出综合判断,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发生。
四、消毒灭菌监测制度
1、消毒供中心、口腔科等高压锅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锅记录锅号、压力、温度、时间、灭菌物品、灭菌操作者签名等项)和化学监测(每包监测,手术包中心放化学指示卡)。
2、每周进行一次生物监测(预真空灭菌锅每日B—D试验)。
五、使用中消毒液监测制度
1、用于物表、物品消毒的含氯消毒剂每日监测其使用浓度,消毒液每天更换。
2、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
3、浸泡器械的消毒液有效成份含量在使用中随时监测,细菌污染量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六、紫外线灯监测制度
1、新灯管用前紫外线辐照强度≥100uw/cm2。
2、使用中灯管每半年监测一次,强度不低于70uw/cm2。做好记录。
3、每个紫外线灯均建立登记本,记录照射时间和操作者签名。
七、医院感染微生物学监测制度
1、高危区如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检查包装灭菌区、母婴同室,产房、ICU、NICU、PICU、配液中心、输血科等部位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监测每月一次。
2、普通病房治疗室、换药室、急诊科等每季度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一次。
3、母婴同室、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监测沙门氏菌污染状况,每月一次。
感染管理科 2014年3月24日
第四篇: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1、院感办应对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并且保证感染病例病原微生物生物检测率>50%。科室监控医生认真如实记录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医院感染登记表以及相关消毒情况。
3、诊断明确的感染病例,应于24小时内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告院感办,同时在出院病历首页院内感染名称栏内写医院感染疾病名称。
4、感控科应每月月进行归类整理,并将结果反馈相关部门。
5、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6、临床医护人员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立即向院感办报告,积极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定为医院感染暴发时,按照《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进行上报。
第五篇: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1.临床医师发现所经管的病人出现医院感染时,须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登记表)”,并于两天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或相应职能科室。出院时应在病历首页“院内感染名称”栏上填写医院感染部位的诊断。
2.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至少每2天一次下到病房和微生物室查阅、收集、核实感染病例。确系医院感染后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3.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每周到病案室查阅所有的出院病历,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应及时进行登记,并反馈给漏报科室。
4.各病区(科室)加强环境卫生学的自检工作,每月定期做好七项标本的监测(灭菌物品,消毒物品,使用中的消毒液、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空气、紫外线灯管)。特殊科室加强特殊项目的监测(如:供应室对高压锅的监测、血透室对透析器、透析液的监测等)。
5.医院感染专职护士每月对重点病区(科室)(如:供应室、血透室、手术室、产房、爱婴区、外科病区、监护病房、治疗室等)进行微生物学监测,非重点科室每季度监测一次。
6.为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应每月对本院住院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及流行病学分析,内容包括全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各病区(科室)的医院感染率,各部位的感染发生率,全院及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以及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等项目的统计、分析。7.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每月把统计分析出来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各科室,并及时上报给主管院长和有关部门如医务科、护理部等,并帮助不合格的科室查找原因,提出控制措施。
8.每月的医务例会上主管院长应在会上通报上个月全院医院感染的情况,并提出进一步的求。
9.一周内发现同一病区(科室),发生三例同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病区应在24小时内及时上报给医院感染管理科或相应职能部门,并进一步做病原体的分型鉴定。如确定为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医院感染管理科或相应职能部门应在24小时内上报给医院管理委员会或小组,同时上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小组)要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制定措施。
10.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以及各病区(科室)如监测出灭菌物品、消毒物品、使用中的消毒液等出现不合格的情况时应在24小时内查找原因,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小组)及时制定整改措施。
11.各病区(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要做好科室医院感染的日常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