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1-01-31 10:28:00 来源: 云南网(昆明)跟贴 1 条 手机看新闻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1年1月23日在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许前飞
一、坚持为人民司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全省法院共受理(新收加旧存)各类诉讼、执行、减刑假释、国家赔偿等案件274755件,审结251458件,结案率为91.52%;其中,省高院受理9000件,审结8440件,结案率为93.78%。
发挥审判职能,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共审结涉及矿产、水电、旅游等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各类合同纠纷案件46495件,诉讼标的额达87.19亿元,有力保障经济发展。妥善审理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关的各类投资、金融、破产、强制清算等纠纷,认真研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审判工作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平等保护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全年共审结知识产权案件376件,保障、服务和推动自主创新。向社会公布十大知识产权司法典型案例,引导社会公众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延伸行政审判职能,对涉及城市规划建设、山林权属争议决定、土地征收等行政行为加大司法建议力度,取得良好效果。建立立案、审判、执行相互协调、有机配合的工作机制,及时采取财产保全和执行措施,全年共执结案件44645件,执行到位标的金额49.41亿元。加大对集资诈骗、信用卡诈骗、制售假币和假发票等经济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净化市场环境,维护经济秩序。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依法审理云南铜业集团原副总经理、总会计师陈少飞等挪用公款、受贿案,全年共审结各类经济、职务犯罪案件2273件,共挽回经济损失11.5亿元。
突出民生重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局面。坚持以人为本,司法为民,全年共审结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案件4465件。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全年共审结婚姻、家庭和继承案件39185件。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依法制裁制售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等坑农害农行为,妥善处理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等各类纠纷,全年共审结涉农案件1589 件。畅通行政诉讼救济渠道,维护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全年共审结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资源、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行政诉讼案件2108件。继续推动涉诉特困人员救助机制,救助特困人员4645人,救助金额达1394万元,为部分生活上亟待救助的涉诉特困人员解决了燃眉之急。积极参与省人大就制定《云南省涉诉特困人员救助办法》开展的立法调研。对故意杀人、抢劫、爆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暴力犯罪继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加大对盗窃、抢夺、诈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的惩处力度,全年共审结此类案件12844件,共判处罪犯17278人,其中4308人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重刑率达24.93%。继续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审结毒品案件4661件,判处罪犯5391人,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审结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案件956件,判处罪犯1173人,依法保护妇女儿童权益。落实便民措施,彰显司法人文关怀精神。积极创新立案方式,开展预约立案、巡回立案等活动,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群众开通立案绿色通道。出台司法为民的相关规定,印制《便民服务卡》。因地制宜推出假日法庭、环保法庭、试行远程电子签章等司法便民措施,切实减轻人民群众诉讼负担,积极回应基层困难群体的诉讼需求。实施民事案件速裁试点工作,提高诉讼效率,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节约司法资源。继续加大巡回审判力度,不断扩大巡回审判覆盖范围,将矛盾平息在基层,化解在民间,实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办案效果。对“三养”案件及追索养老金、社会保险金、抚恤金等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及时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全年共为4859件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减、免、缓交诉讼费768.68万元。
健全调处机制,切实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严格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大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调解力度。将调解工作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申诉、信访等各个环节。全省各级法院共调撤各类民商事案件65006件,平均调撤率为 52.6%,同比上升2.37%,申请强制执行率则同比下降了1.64%。建立“诉访分离”的信访案件处理机制,做好初信初访的回复、接待,尽力防止重信重访形成,继续落实法官全员轮值接访涉诉信访人员制度。认真开展“集中清理涉诉信访积案”活动,对涉诉信访积案及时妥善办理。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14356件,同比下降 33.74%,接待群众来访76734人(次),同比下降21.37%。受理申请再审案件2306 件,同比下降38.41%。全省各类诉讼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85.37%。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有力地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
转变审判理念,创新化解行政争议机制。积极探索行政诉讼协调和解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全省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机关和解后撤诉的案件达275件,占一审行政案件的19.27%。推行行政审判白皮书制度,引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推动了司法和行政的良性互动,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各类行政争议的产生。
延伸审判职能,积极参与平安创建活动。坚持“寓教于审,惩教结合”原则,完善少年审判法庭工作,做好青少年犯罪预防、矫正和挽救工作。规范减刑、假释工作,加大减刑、假释案件听证力度,增强案件审理透明度。全年共办理减刑、假释案件45788件,同比上升 7.29%。协助有关方面认真做好对被判处缓刑、管制、免予刑事处罚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的社区矫正工作。认真做好突发性公共事件、涉稳涉安事件的预防预案和处置方案,配合有关部门妥善处理。
推进司法改革,不断满足人民司法需求。开展量刑纳入法庭审理改革,制定《云南省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对全省1300余名刑事审判人员进行全员培训。严把死刑案件事实、证据关,死刑案件核准率明显提高。积极构建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完善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衔接互动的诉调对接,实现矛盾纠纷的多元分流、疏导。建立了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协调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医患纠纷处理联动机制,卫生行政部门积极参与调解工作。完善环境司法保护机制,建立环保公益诉讼制度的探索初见成效。建立全省三级法院执行应急指挥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全省统一管理、调配执行力量。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稳妥同步推进铁路法院改革工作。全年共制定13个司法改革规范性指导意见。
三、注重队伍素质建设,全力推进公正廉洁执法
立足云南省情,加强民族法官队伍建设。召开云南省民族地区法院工作会议,最高法院和省委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为全省少数民族优秀法官颁奖。继续委托云南民族大学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定向招录培养工作,15个特有民族以及其他世居民族都有了自己的后备法官。开展巡回培训,培训少数民族法官1120名。委托国家法官学院专门举办云南法院基层少数民族法官培训班,对70名基层少数民族法官进行培训,提高少数民族法官司法业务能力。
立足服务群众,加强队伍司法作风建设。对部分中、基层法院开展司法巡查和明察暗访活动,纠正法院干警语言不文明、态度不友善、行为不规范、工作不负责等问题。全省法院对没有用于警务用途的1024辆警车改牌去标,从源头治理滥用警车、特权使用警车问题。全省绝大多数法院和派出法庭完成无障碍通道的新建或改建工作,为残障人士到法院参加诉讼活动或工作提供便利,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立足监督制约,加强队伍司法廉政建设。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开展全省法院反腐倡廉教育巡回讲座。进一步强化对审判权、执行权行使的监督制约。在审判执行部门设立廉政监察员,实行监察干部与审监庭法官交叉任职制度和违法审判线索移送制度,变事后查处为事前制约防范。
四、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切实提高法院保障水平
通过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建立中基层法院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提高了全省法院的经费保障水平。“两庭”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债务基本得以化解。加大对中基层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中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的办案条件。召开全省人民法庭工作会议,制定《进一步加强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建设的若干意见》,评选出全省十佳优秀人民法庭。省高院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列席各中级法院党组民主生活会制度和联系中、基层法院及辖区部分派出人民法庭制度,深入基层解决困难和问题。加强对下审判业务指导。
五、重视各方面监督,不断完善法院各项工作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以及政协的民主监督,邀请代表、委员观摩庭审、参与听证及参加“百万案件质量评查”活动,就开展司法巡查的情况向人大代表作专题汇报。在规定期限内办结省人大代表建议4件,省政协委员提案9件。向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了《关于环境审判专项工作情况的报告》。接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进一步强化内部监督。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赔偿法》,决定赔偿的案件8件,赔偿金额为12.02万元。全省确定人民陪审员2837人,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一审案件11599件,参审15054人次,参审率为8.34%。通过网络庭审直播,公开发布裁判文书、典型案例、审判信息以及开展“司法公开宣传月”和法院“公众体验日”等活动,开展三级法院院长网络直播在线专题访谈以及在云南法院网站开设“司法公开在云南”等栏目,倾听民意,了解诉求。
2010年全省法院共有61个单位、127人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迪庆中院、沾益县法院、官渡区法院被评为“全国优秀法院”,南涧县法院公郎法庭庭长龙进品等三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景洪市法院专职审委会委员王燕等六人被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红河中院、五华区法院被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表彰为“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先进集体”,曲靖中院被评为“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同时,法院的审判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案件还存在拖延审限的情况,审判效率不高。部分审判人员办案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技能不强,部分法院审判力量不足与审判任务不断增加的矛盾突出。物质装备建设仍然滞后。对这些问题将切实加以解决。
六、2011年工作思路
第一,坚持为经济发展大局服务,加大司法保障力度。全省法院要准确把握人民法院在“十二五”规划中担负的重要职责,正确认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目标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更好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服务。妥善审理好消费、投资、外贸等领域的纠纷案件,加强涉外审判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大涉外审判的指导力度,为云南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第二,深化司法改革,实现法院工作科学发展。加快推进中央确定的死刑复核程序、司法保障制度的改革任务,积极推进法院队伍管理改革、完善司法为民工作机制。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办案周期长、审判效率不高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审判管理。通过上下一体审判管理体系的构建,强化对审判执行工作的监督管理,切实提高案件的质量和效率,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第三,强化服务理念,牢固树立司法为民意识。大力加强队伍司法作风建设,牢固树立为民司法的宗旨,把司法的过程变为做群众工作、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使亲民、爱民、为民成为法院干警的自觉行动。进一步落实司法便民的各项举措,继续抓好诉讼服务大厅建设,实现立案工作从单纯的诉讼审查到全方位诉讼服务的功能转变。继续推进巡回审判工作,在省、州市所在地基层法院推行民事案件速裁机制,探索建立刑事自诉案件由人民法庭就地审理机制,方便群众诉讼,减少群众诉累。
第四,抓党建带队建,全面提高法院队伍素质。加强法院各级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锻炼,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建立党建工作指导机制,加强对下级法院党建工作的指导。开展建党90周年宣传教育和纪念活动。推进反腐倡廉机制创新,完善司法巡查工作,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和检查,加大查处和问责力度。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业务素质。树立人民法官公正、廉洁、为民的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精神。
第五,夯实基础根基,完善基层工作保障机制。努力提高全省基层法院物质装备保障水平。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中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配强配好人民法庭庭长。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援藏区法院工作力度。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第六,自觉接受监督,增强公开透明维护公正。建立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经常性的沟通联络机制,完善办理和反馈制度。认真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不断改进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加强法院新闻宣传规范化建设,健全新闻发布机制,把握新闻传播规律和审判工作规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需求。
第二篇: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云 南 省 高 级 人 民 法 院
云 南 省 人 民 检 察 院 文 件 云 南 省 公 安 厅 云 南 省 司 法 厅
云司发[2008]90号
关于印发《云南省社区矫 正衔接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
各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省监狱管理局:
从2009年1月1日起,社区矫正工作在全省全面实施。为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进行,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云南省公安厅、云南省司法厅联合制定了《云南省社区矫正衔接工作若干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并严格遵照执行。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
云南省公安厅
云南省司法厅
二00八年十二月十二日 关于印发《云南省社区矫正衔接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司法部《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和《云南省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结合云南省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暂予监外执行、裁定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五种非监禁罪犯实施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 人民法院与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的衔接 第一条 人民法院对拟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处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被告人或罪犯,在裁判前应核实确定被告人或罪犯的户籍地和居住地,并在裁判文书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中载明该被告人或罪犯的户籍地和居住地。
第二条
人民法院在裁决时向被告人或罪犯发放并宣读社区矫正告知书,被告人或罪犯在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上签字。被告人或罪犯系未成年的还需其监护人签字。
第三条
人民法院自判决或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生效之日起7日内将法律文书(复印件)和有关手续直接送达、委托拟进行社区矫正地法院送达或以特快专递的方式送达罪犯 居住地的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公安分局人口管理处(科)和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处(科)。
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送达的法律文书(复印件)和有关手续包括: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送达回执。
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送达的法律文书(复印件)和有关手续包括: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病残鉴定书、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送达回执。
第四条
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收到法律文书和有关手续,认真查验,详细登记备案。
法律文书和有关手续齐全的,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及时转交司法所,同时将送达回执以挂号信的方式在7日内寄回人民法院,法律文书和有关手续不齐全或有误的,应在3日内通知人民法院补正。
第二章 公安机关与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的衔接 第一节 看守所与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的衔接 第五条 看守所在提请人民法院对罪犯假释时,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刑满释放前一个月,将提请假释、预放罪犯名单书面通知罪犯居住地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核实居住地,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及时反馈核实结果。提请假释、预放罪犯名单的项目包括:罪犯姓名、提请假释时间或预放日期,户籍地或捕前户籍地,假释或释放后的居住地,有无生活自理能力,罪犯亲属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
第六条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刑满释放前一个月,看守所将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寄送罪犯居住地的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由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通知司法所动员罪犯的亲属在释放之日将其接回。看守所发现罪犯本人或家庭有持殊情况的,需向县(市、区)司法局通报。
罪犯假释的或者公安机关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看守所及时将罪犯的出所日期通过罪犯居住地的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通知司法所,由司法所动员罪犯亲属在出所之日将其接回。
第七条 假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或者公安机关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出所前,看守所组织其学习社区矫正有关知识和相关规定,教育罪犯出所后自觉接受社区矫正,并令其在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上签字。
第八条 罪犯出所当日,看守所发给并宣读社区矫正告知书,告知其自出所之日起7日内持假释证明书、释放证明书、暂予监外执行通知书到居住地的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 正。
第九条 看守所自罪犯出所之日起7日内将法律文书(复印件)和有关手续直接送达或以特快传递的方式寄送罪犯居住地的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和公安分局人口管理处(科)。
罪犯假释的,送达的法律文书(复印件)和有关手续包括:假释裁定书、刑事判决书、最后一次减刑的刑事裁定书、罪犯在看守所服刑期间的表现材料、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送达回执。
罪犯刑满释放后继续剥夺政治权利的,送达的法律文书(复印件)和有关手续包括:刑事判决书、最后一次减刑的刑事裁定书、罪犯在看守所服刑期间的表现材料、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送达回执。
公安机关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送达的法律文书(复印件)和有关手续包括:暂予监外执行通知书、暂予监外执行审批表、指定医院的病残鉴定书、暂予监外执行具保书、刑事判决书、最后一次减刑的刑事裁定书、罪犯在看守所服刑期间的表现材料、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送达回执。
罪犯刑满释放后继续剥夺政治权利的或者公安机关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看守所在向罪犯居住地的县(市、区)司法局和公安分局送达法律文书和有关手续时,将刑满释放人员 通知书(复印件)、暂与监外执行通知书送达罪犯居住地的县(市、区)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处(科)。
第十条 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收到法律文书和有关手续,认真查验,详细登记备案。
法律文书和有关手续齐全的,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及时转交司法所,同时将送达回执以挂号信的方式寄回看守所;法律文书和有关手续不齐全或有误的,立即通知看守所补正。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未在规定期限内报到接受社区矫正的、私自脱离监管去向不明的,或者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的,司法所及时通过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向原关押看守所书面通报情况。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的,还需附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复印件)和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户口注销证明(复印件)。
公安机关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刑期届满的,司法所及时通过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提前一个月向原关押看守所书面通报罪犯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情况,并督促其按期到看守所办理释放手续。
第二节 公安派出所与司法所的衔接 第十二条 公安派出所接到外省(区、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寄送的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处剥夺政治权利、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法律文书和有关手续,或者外省(区、市)监狱、看守所寄送的假释和刑满释放后继续剥夺政治权利罪犯的法律文书和有关手续,及时将复印件移送罪犯居住地的司法所,并督促罪犯到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
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移送的法律文书(复印件)包括: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
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移送的法律文书和有关手续(复印件)包括: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病残鉴定书、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
公安机关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移送的法律文书和有关手续包括:暂予监外执行通知书、暂予监外执行审批表、病残鉴定书、暂予监外执行具保书、刑事判决书、最后一次减刑的刑事裁定书、出监所鉴定表。
罪犯刑满释放后继续剥夺政治权利的,移送的法律文书和有关手续(复印件)包括:刑事判决书、最后一次减刑的刑事裁定书、出监所鉴定表。
司法所接收罪犯后,及时向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书面报告,基层科(社区矫正科)每季度将接收罪犯名单及基本情况抄送县(市、区)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处(科)。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或者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判决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生效后,执行取保候审的公安派出所及时督促罪犯到居住地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并将情况向原裁判人民法院和罪犯居住地司法所通报。
第十四条 公安派出所在对假释和刑满释放后继续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办理户籍登记时,督促其到居住地的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并将情况向罪犯居住地的司法所通报。
第十五条 司法所接收保外就医罪犯后,及时通知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为罪犯就近指定有保外就医病残鉴定权的医院进行诊治和鉴定。
保外就医罪犯确因治疗、护理的特殊要求需要转院,或者进行治疗以外的其他社会活动,由公安机关依法审批并及时将情况通报司法所。
第十六条 罪犯暂予监外执行期限届满前一个月,司法所向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出具罪犯在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情况,派出所根据罪犯的表现和暂予监外执行情形是否消失的实际情况,通过公安分局向原关押监狱、看守所或原作出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人民法院提出收监或继续监外执 行的书面建议。罪犯保外就医的,派出所还应及时带其到指定医院进行病情鉴定,司法所予以配合。
罪犯暂予监外执行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的,司法所及时书面建议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依法办理收监手续。派出所接到司法所的建议书,对罪犯先行羁押,并及时通过县(市、区)公安分局向原关押监狱、看守所或原作出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人民法院提出收监的书面建议。
第十七条 罪犯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报到接受社区矫正的或者私自脱离监管的,司法所经核实确定去向不明,及时书面通知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查找,司法所予以协助。
罪犯拒不接受社区矫正的或者违反社区矫正有关规定的,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配合司法所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第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迁居的或者离开所居住的县(市、区)7日以上的,应向司法所提交书面申请,由司法所填写专门的审批表一式二份,写明该人的基本情况,迁居和外出原因,具体期限和时间、去向,近期表现情况及司法所审核意见,交公安机关依法审批,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各存档一份。罪犯离开居住地的县(市、区)不足7日的,由司法所批准并及时将情况通报公安派出所。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迁居的或者离开所居住的县(市、区)7日以上的,应提交书面情况一式二份,分别交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备案。罪犯离开所居住地的县(市、区)不足7日的,须向司法所报告,由司法所及时将情况通报公安派出所。
第十九条 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与司法所建立社区矫正工作联系制度,每月通报一次工作情况,并对各自列管的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以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名单进行比对,对漏管的罪犯,按规定及时纳入管理范围。
第三节 办案公安机关与司法所的衔接
第二十条 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违反有关治安管理处罚法律规定被治安拘留的或重新犯罪被羁押的,办案公安机关及时通过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向司法所通报情况。
第三章 监狱与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的衔接 第二十一条
监狱在提请人民法院对罪犯假释时,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刑满释放前一个月,将提请假释、预放罪犯名单书面通知罪犯居住地的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核实居住地,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在5个工作日内反馈核实结果。提请假释、预放罪犯名单的项目按上述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提供。
第二十二条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刑满释放前一个月,监狱将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寄送罪犯居住地的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由基层科(社区矫正科)通知司法所动员罪犯的亲属在释放之日将其接回。监狱发现罪犯个人或家庭有特殊情况的,需向县(市、区)司法局通报。
罪犯假释的或者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狱及时将出监日期通过罪犯居住地的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通知司法所,司法所动员罪犯的亲属在出监之日将其接回。
第二十三条 假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出监前,监狱组织其学习社区矫正有关知识和相关规定,教育罪犯出监后自觉接受社区矫正,并令其在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上签字。
第二十四条 罪犯出监当日,监狱发给并宣读社区矫正告知书,告知其自出监之日起7日内持释放证明书(假释证明书)、暂予监外执行证明书(保外就医证明书)到居住地的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
第二十五条 监狱自假释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出监之日起7日内将法律文书(复印件)和有关手续以特快 传递的方式寄送罪犯固定居住地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和公安分局人口管理处(科)。
罪犯假释的,寄送的法律文书(复印件)和有关手续包括:刑事判决书、假释裁定书、最后一次减刑的刑事裁定书、出监鉴定表、心理评估表、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寄送回执。
罪犯刑满释放后继续剥夺政治权利的,寄送的法律文书(复印件)和有关手续包括:刑事判决书、最后一次减刑的刑事裁定书、出监鉴定表、心理评估表、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寄送回执。
罪犯刑满释放后继续剥夺政治权利的,监狱在向其居住地的县(市、区)司法局和公安分局寄送法律文书和有关手续时,将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复印件)寄送其居住地的县(市、区)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处(科)。
第二十六条 省监狱管理局批准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后,监狱自接到批复之日起7日内将法律文书(复印件)和有关手续直接送达罪犯居住地的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
送达的法律文书(复印件)和有关手续包括:暂予监外执行通知书、暂予监外执行审批表、病残鉴定表、暂予监外执行具保书、刑事判决书、最后一次减刑的刑事裁定书、出监鉴定表、心理评估表、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监狱在向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居住地的县(市、区)司法局和公安分局送达法律文书和有关手续时,将暂予监外执行通知书(复印件)送达罪犯居住地的县(市、区)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处(科)。
第二十七条 省监狱管理局接收外省(区、市)监狱管理机关批准的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后,指定负责管理该犯的监狱及时将法律文书(复印件)和有关手续直接送达罪犯居住地的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和公安分局人口管理处(科),并督促罪犯到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
送达的法律文书(复印件)和有关手续包括:暂予监外执行通知书、暂予监外执行审批表、病残鉴定表、暂予监外执行具保书、刑事判决书、最后一次减刑的刑事裁定书、出监鉴定表和省监狱管理局指定监狱接收罪犯的有关证明。
监狱在向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居住地的县(市、区)司法局和公安分局送达法律文书和有关手续时,将暂予监外执行通知书存根(复印件)送达罪犯居住地的县(市、区)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处(科)。
第二十八条 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收到法律文书和有关手续,认真查验,详细登记备案。
法律文书和有关手续无误的,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在5个工作日内转交司法所,同时将寄送回执 以挂号信的方式寄回监狱;法律文书和有关手续有误可能导致错误执行刑罚的,立即通知监狱更正。
第二十九条
监狱机关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未在规定期限内报到接受社区矫正的、私自脱离监管去向不明的,或者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的,司法所在5个工作日内通过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向原关押监狱书面通报情况。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的,还需附医院的死亡证明(复印件)和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户口注销证明(复印件)。
监狱机关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刑期届满的,司法所及时通过县(市、区)司法局基层科(社区矫正科)提前一个月向原关押监狱书面通报罪犯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情况,并督促其按期到监狱办理释放手续。
第四章 监督和责任追究
第三十条
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机关在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中应加强与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的衔接,明确责任,并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执行本规定的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三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在社区矫正衔接工作中,应当重点加强对监外罪犯的刑罚交付执行、变更执行、终止执行 等环节的监督;依法维护监外执行罪犯的合法权益,对社区矫正衔接工作中执行机关工作人员侵犯监外执行罪犯合法权益的行为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衔接工作中有违法情形的,应当发出检察建议书或纠正违法通知书,并督促相关机关及时纠正。下级人民检察院认为上级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违法情形的,应当书面呈报相关机关的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纠正意见。
第三十二条 凡违反上述规定,致使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脱管、漏管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中所称的“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以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指有云南省户口并在云南省居住的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以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云南省公安厅、云南省司法厅、云南省监狱管理局关于印发《社区矫正衔接工作若干规定(试行)》(云社矫 [2008]1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xxx作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重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昨日下午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xxx作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报告分为两部分:一是2006年主要工作的回顾,二是2007年的工作意见。
xxx在报告中说,2006年,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190156件,审结171687件,涉案标的256.2亿元。其中,市高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993件,审结2786件,诉讼标的81.7亿元。
xxx说,一年来,市高院主要作了六方面的工作:
一、依法惩治各类犯罪,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二、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服务全市发展大局;
三、依法调节经济关系,着力规范市场秩序;
四、切实保护当事人权益,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五、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司法能力;
六、切实增强宪法意识,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依法惩治各类犯罪,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xxx说,市高院始终把打击和预防犯罪作为建设“平安重庆”、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组织全市法院深入开展严打斗争,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市法院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4462件,判处罪犯20915人。市高法院审结重大刑事案件403件,判处罪犯881人。
——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xxx说,全市法院进一步突出打击重点,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审判了杨小林、李文等7个称霸一方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3名首犯被判处死刑,73名犯罪成员被处以重刑。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和盗窃、诈骗等多发性犯罪,工作报告《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为了打击通过贩卖安定等精神药品牟利的新型毒品犯罪,市高法院会同公安、检察机关出台办理此类案件的指导意见,统一司法尺度,严惩毒品犯罪。吉红春、董顺伟勾结境外毒枭贩卖海洛因11公斤被判处死刑。
——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和贪污贿赂犯罪。xxx说,全市法院积极参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依法审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合同诈骗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235件,判处罪犯392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依法严惩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共审结此类案件335件,判处罪犯448人。对经济犯罪分子,依法适用财产刑,通过判处罚金、没收财产和没收违法所得等方式,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努力挽回国家集体财产损失。
——充分发挥刑事审判预防犯罪的作用。xxx说,全市法院认真贯彻“预防为主、打防结合”方针,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治安隐患,通过司法建议帮助有关单位加强防范。结合审判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认真做好未成年人犯罪审判工作,探索符合未成年人心理特点的审理方式,努力实现教育转化。深入监狱、少管所对未成年罪犯开展帮教工作,促其悔过自新。沙坪坝区法院、江北区法院刑庭认真落实未成年被告人的教育感化挽救措施,取得良好效果,被授予“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称号。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逐年下降。
xxx说,全市法院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在严格规范审判程序,防止和杜绝超期羁押的同时,准确把握刑事政策,努力做到不枉不纵,共对17名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和15名指控犯罪证据不足的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为适应2007年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和死刑二审案件实行开庭审理的要求,市高法院克服审判力量不足、被告人分散羁押在各区县看守所等困难,从力量组织、工作机制、后勤保障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于2006年6月在全国率先实现死刑二审案件全部开庭审理,将过去部分死刑二审案件由承办法官提讯被告人的作法,改为全部“过堂问案”,确保了死刑案件的质量。
第四篇: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1998)云高刑初字第1号)
公诉机关:云南省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褚时健,男,1928年2月1日生,汉族,高中文化,云南省华宁县人,原系云南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住玉溪卷 烟厂职工宿舍。1997年2月8日因本案被监视居住,同年7月10日被逮捕。现羁押于云南省公安厅看守所。
辩护人马军、罗涛,云南震序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人罗以军,男,1953年6月13日生,汉族,大专文化,云南省通海县人,原系云南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住玉溪卷烟厂职工宿舍。1997年8月8日因本案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22日被逮捕。现羁押于云南省公安厅看守所。
辩护人王北川、何京,云南北川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人乔发科,男,1938年9月5日生,汉族,硕士研究生文化,云南省晋宁县人,原系云南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副总裁,住玉溪卷烟厂职工宿舍。1997年8月8日因本案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22日被逮捕。现羁押于云南省公安厅看守所。
辩护人宦锐,云南东陆律师事务所律师。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于1998年8月6日以被告人褚时健犯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告人罗以军、乔发科犯贪污罪和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义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云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员朱建伟、毛健谊、郑波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褚时健及其辩护人马军、罗涛,被告人罗以军及其辩护人王北川、何京,被告人乔发科及其辩护人宦锐,证人刘瑞麟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经合议庭评议并报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现已审理终结。
起诉书对被告人褚时健、罗以军、乔发科分别提出三项指控,法庭审理中,控、辩双方针对指控的事实、罪名及相关情节,当庭举证、质证和辩论,三被告人作了最后陈述。综合双方争议及各自理由,本院评判如下:
一、起诉书指控:1993年至1994年,玉溪卷烟厂在下属的香港华玉贸易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华玉瓮)存放销售卷烟收入款(也称浮价款)和新加坡卷烟加工利润留成收入款共计28570748.5美元。褚时健指使罗以军交该款截留到玉溪卷烟厂和华玉公司的账外存放,并规定由其签字授权后才能动用。1995年6月,褚时健与罗以军、乔发科先后两次策划将这笔款先拿出3
00万美元进行私分。褚决定自己要100多万美元,给罗以军、乔发科每人60至70万美元,华玉公司总经理盛大勇(在逃)、华玉公司副总经理刘瑞麟(另案处理)也分一点,并把钱存放在新加玻商人钟照欣的账户上。1995年7月15日,罗以军身带褚时健签字的四份授权委托书到达深圳,向盛大勇、刘瑞麟转达了褚的旨意,盛、刘亦同意。罗以军在授权委托书上填上转款数额,褚时健为174万美元,罗以军681061美元,乔发科68万美元,盛大勇和刘瑞麟45万美元。罗将填好转款数额的授权委托书和向钟照欣要的收款银行账号交给盛大勇,叫盛立即办理。7月19日,盛大勇将3551061美元转到钟照欣的账号上。罗以军返回玉溪卷烟厂后,将办理情况报告了褚时健、乔发科。上述款项案发后已追回。
对指控的这一事实,公诉机关当庭宣读和出示了下列证据:
1、华玉公司的账页,以证明玉溪卷烟厂在华玉公司存放销售卷烟收入款(浮价款)和卷烟加工利润留成款共计28570748.5美元。褚时健等人汇出的3551061美元属上述款项中的一部分。
2、被告人褚时健、罗以军、乔发科在侦查期间的陈述,以证明三被告人预谋私分美元的经过。
3、华玉公司的调账凭证,华玉公司副总经理刘瑞麟记录的调账备注和刘瑞麟的证言,以证明被告人罗以军持被告人褚时健签字的授权委托书到华玉公司调账的经过。
4、银行转款凭证和银行收款凭证,以证明从华玉公司汇出款项的时间、金额及收款银行和账号。
5、新加坡商人钟照欣证言,以证明被告人褚时健等人将款汇到他在香港汇丰银行账户存放的经过。
6、扣押款项凭证,以证明案发后款项已全部追回。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褚时健、罗以军、乔发科利用职务之便,共同私分公款,数额特别巨大,均已构成贪污罪。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褚时健提出犯意,起指挥作用,系主犯;被告人罗以军实施转款行为,被告人乔发科参与私分,均系从犯。
被告人褚时健、罗以军、乔发科当庭陈述的事实与指控事实基本一致。被告人褚时健提出,预谋私分美元的数额与指控贪污的数额有出入。
被告人褚时健的辩护人对指控提出三点异议:第一,各证据间反映出的数额与起诉书认定的数额存在矛盾;起诉书认定三被告人各自贪污的美元数额,只有罗以军的供述,没有其他证据证实。第二,三被告人私分的是销售卷烟价款,属账外资金,私分的决定是集体作出的,故应定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指控贪污的
罪名不能成立。第三,款项转到新加玻商人钟照欣账户,被告人并未实际占有,属犯罪未遂。
被告人罗以军的辩护人提出,被告人褚时健指使被告人罗以军将3551061美元从华玉公司账上转到新加坡商人钟照欣在香港的银行账户存放,这一行为只为为三被告人私分创造了条件,款项并未按预谋的份额为各人控制,公款的性质没有改变,事后也以玉溪卷烟厂的名义将款全部转回,故三被告人行为属犯罪预备。
被告人乔发科的辩护人提出,被告人乔发科仅有犯意表示,没有实施犯罪行为,也没有实际占有私分的美元,指控其贪污不能成立。
本院认为,指控被告人褚对健、罗以军、乔发科共同私分公款3551061美元的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充分,三被告人亦予供认。对争议的数额,本院确认三被告人在预谋私分美元时,商定褚时健100多万,罗以军、乔发科各60万到70万,最后实际转款3551061美元的事实。
关于被告人褚时健的辩护人提出应当定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观点,本院认为,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属单位犯罪,犯罪的主体是单位,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单位决定,集体私分。被告人褚时健、罗以军、乔发科以个人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秘密的方式私分公款,既不属单位行为,也不是集体私分,不符合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基本特征。因此,辩护人的这一意见不予采纳。
关于被告人褚时健的辩护人提出属犯罪未遂的观点,被告人罗以军的辩护人提出属犯罪预备的观点,被告人乔发科的辩护人提出乔发科属犯意表示的观点,本院认为,三被告人主观上有共同私分公款的故意,客观上已将公款从华玉公司的银行账户转到钟照欣的帐户,这一过程完成后,玉溪卷烟厂华玉公司都对该款失去了占有和控制,实际支配权在被告人,款项的所有权已被非法侵犯,三被告人的行为符合贪污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属犯罪既遂,故三辩护人的意见均不予采纳。
综上所述,被告人褚时健、罗以军、乔发科利用职务之便,共同私分公款3551061美元(按当日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28741577元),其行为均已构成贪污罪,且数额特别巨大。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褚时健起主要作用,系主犯;被告人罗以军、乔发科系从犯。公诉机关指控的基本事实和罪名成立,本院予以确认。
二、起诉书指控:1995年11月中旬,褚时健指使罗以军将华玉公司账外存放的浮价款银行账户及相关的资料销掉,把剩余的1150多万美元以“支付设备配件款项”的名义全额转出。褚决定自己要1150多万美元,并拿给罗以军一个钟照欣提供的用英文打印的银行收款账号,叫罗把钱转存到该账户。罗以军在褚时健给的收款账号上注明1156万美元,连同褚时健签字的授权委托书一起带上,到深圳找到华玉公司总经理盛大勇,叫盛立即办理。1996年1
月23日,钟照欣提供给褚时健的账户上收到了1156万美元。上述款项案发后已全部追回。
对指控的这一事实,公诉机关当庭宣读和出示了银行转款凭证,银行收款凭证,证人罗以军、刘瑞麟、钟照欣的证言,以证明被告人褚时健指使罗以军将华玉公司银行账户上的1156万美元转到新加坡商人钟照欣在境外银行开设的账户的过程,被告人褚时健及其辩护人对转款的事实无异议。
被告人褚时健辩解:叫罗以军销掉存放浮价款的银行账户,并把账户上的余款1500多万美元全部转到钟照欣的账户上,是因为即将交工作,为了掩盖私分355万美元的事实;款转出后是为玉溪卷烟厂支付购买烟丝膨胀设备款,并不是自己要。
辩护人提出,指控褚时健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故意的证据不足。
公诉机关针对被人褚时健的辩解和辩护人的意见,进一步宣读和出示了下列证据:
1、罗以军证言,证明“褚时健说自己要1150万美元”;同时证明“褚时健给我一个用英文打印的银行帐号用以转款”。
2、钟照欣证言,证明“褚对我说要转一笔款到我账上,向我要个账号,„„,我专门买了个公司,开设了银行账户,把账户提供给褚款转到了这个账户上”。
3、合同书、付款凭证,证明被告人褚时健辩解的购买烟丝膨胀设备的款项,是由其他途径支付的。
公诉机关认为,上述证据充分证实被告人褚时健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辩解不能成立。因此,被告人褚时健的行为已构成贪污罪。
被告人褚时健对罗以军、钟照欣的证言均存在重大矛盾,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法庭依法传罗以军出庭作证。罗以军在当庭作证时,证明褚时健说过转出的美元用作赞助款和其他开支。
本院认为,被告人褚时健指使罗以军将华玉公司账户上的1156万美元转到钟照欣在境外的银行账户上,这一事实清楚,双方并无争议。争议的焦点是指控被人褚时健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证据是否充分;争议的实质是被告人褚时健的行为是否具备贪污罪的主观要件,构成贪污罪。经审查:
1、罗以军的证言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罗以军直接实施转款行为,在这一指控中有利害关系,作为证人作证时,证言的内容前后不一,特别是出庭作证的内容与开庭前所作证言有重大变化,在重要情节上自相矛盾,对辩护人提出的质疑不能作出合理解释,没有其他证据相印证,故对罗以军的证言不予采信。
2、钟照欣的证言亦不能作为证定事实的根据。证言中关于专门为被告人褚时健转款购买公司、开设银行账户一节,经查证,在时间上、用途上均存在矛盾;关于提供给被告人褚时健账号一节,有多种说法,前后不一致,没有其他证据相印证,故对钟照欣的证言不予采信。
3、公诉机关出示的合同书、付款凭证等证据仅能证明购买烟丝膨胀设备的款没有从转出的1156万美元中支付,不能直接证明被告人褚时健非法占有的故意。由于罗以军、钟照欣的证言不予采信,指控证据不能相互印证,形成锁链。
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中,控方同有提供证据证实犯罪的责任,证据不充分,指控不能成立。该指控中,证据反映出被告人褚时健转款行为的主观故意,同时存在非法占有、购买设备或其它目的的可能性,不具有充分的排它性,因此,指控被告人褚时健贪污1156万美元证据不充分,本院不予确认。
三、起诉书指控:1995年8月至1998年7月,洛阳市公安局和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在侦查本案过程中,先后在云南省昆明市、玉溪市和河南省偃师市等地,扣押、冻结了褚时健的货币、黄金制品、房屋以及其他贵重物品等财产,共折合人民币521万元,港币62万元。对此,褚时健能说明其合法收入来源经查证属实的为人民币118万元。其余财产计人民币403万元,港币62万元,褚时健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经查证,也不无法来源的根据。
对指控的这一事实,公诉机关当庭出示和宣读了扣押的存款单18份,黄金制品82件,“劳力士”金表2块,港币23万元,人民币9200元,商品房4套的照片、购房协议、付款凭证及房产价值鉴定书,证人马静芳、马静衡、马静芬、李湘云、喻斌等人的证言,以及被告人褚时健合法收入的相关证明等。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褚时健对其巨额财产明显超过合法收入的部分,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经查证也无合法来源的根据,其行为已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被告人褚时健对指控证据无异议,但提出上述财产中有一部分是外商赠与的。
辩护人提出对被告人褚时健夫妇的共同财产中其妻子的合法财产应予扣除。
公诉机关针对被告人褚时健及辩护人的异议,进一步说明,被告人褚时健对辩解的外商赠与,未能准确地陈述事实,也未能提供外商姓名、住址等查证线索,不能查证属实,辩解不能成立。对被告人褚时健夫妇的共同财产中其妻子的合法财产,起诉书认定时已作扣除。
本院认为,依照法律规定,被告人褚时健对其财产明显超过合法收入的部分,负有说明的责任。被告人褚时健的说明和辩解没有可供查证的事实予以证明,其辩解不能成立。公诉机关的指控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罪名成立,本院予以确认。
此外,公诉机关还认定,被告人褚时健有自首和重大立功表现,被告人罗以军有立功和重大立功表现,并当庭出示了相关证据。
被告人褚时健、罗以军、乔发科及其辩护人对上述认定均无异议。
被告人褚时健的辩护人提出,褚时健对玉溪卷烟厂的发展和全省的经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量刑时应充分考虑被告人褚时健的功劳,从宽处理。
被告人乔发科的辩护人提出,乔发科具有自首情节,过去曾对玉溪卷烟厂的发展作出较大贡献,应考虑从宽。
公诉机关针对辩护人提出的观点认为,被告人褚时健以及乔发科确实对玉溪卷烟厂作出重要贡献,但功不能抵刑,在法律适用上人人平等。被告人乔发科是在侦查机关已经掌握犯罪事实并向其讯问的情况下供述犯罪,不能以自首论。
本院审查认为:被告人褚时健因涉嫌其他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期间,在司法机关尚未完全掌握被告人褚时健、罗以军、百发科共同贪污3551061美元的事实前,交待了这一犯罪事实,应按自首论;在侦查期间,检举他人重大犯罪线索,经查证属实,有重大立功表现。被告人罗以军在侦查期间检举他人侵占公共财产线索,但检举的事实未按刑事追究,立功不能成立;关于重大立功表现,指被告人罗以军检举被告人褚时健贪污1156万美元的重大犯罪事实,因对被告人褚时健的这一指控本院不予确认,故被告人罗以军重大立功表现亦不能成立,但该行为使检察机关及时追回流失在境外的巨额国有资产,可在量刑时作为酌定从轻情节。被告人乔发科在同案人已经向检察机关供述了共同犯罪事实后,侦查人员向其询问时作如实供述,不属主动投案,自首不能成立,可作为认罪态度较好的情节,酌定从轻。
关于辩护人提出的被告人褚时健以及乔 科曾对玉溪卷烟厂作出重大贡献,应从轻处罚的辩护意见,本院认为,被告人褚时健以及乔发科在担任玉溪卷烟厂领导期间,为“玉烟”发展作出了贡献,对此,党和政府给予了政治上、物质上的荣誉和待遇,但无论功劳多大,都不因此而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犯罪都应依法受到刑事追究。我国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被告人褚时健以及乔发科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数额特别巨大,属情节特别严重,这是被告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确定刑罚必须与所犯的罪行相适应。至于被告人的历史表现反映出的主观方面的情节,可在量刑时酌情考虑。
综上所述,本院认为,被告人褚时健、罗以军、乔发科利用职务之便,私分公款3551061美元,折合人民币2870万元,其行为均已构成贪污罪,且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被告人褚时健在共同犯罪中起决定、组织的作用,系主犯,应对组织、参与的全部犯罪负责,论应依法判处死刑。但鉴于其有自首和重大立功表现,以及赃款全部追回,经济损失已被挽回和其他情节,依法应当减轻处罚。被告人褚时健同时犯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依法应当数罪并罚。被告人罗以军积极参与犯罪,具体实施转款行为,作用明显,但鉴于其系从犯,案发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并揭举他人的违法事实,认罪态度较好等情节,依法可以减轻处罚。被告人乔发科受邀约参与犯罪,系从犯,在共同犯罪活动中情节较轻,案发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罪态度较好,依法可以减轻处罚。据此,本院为保护公共财产不受侵犯,维护社会主主经济秩序,严惩严重经济犯罪,根据本案各被告人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一款、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四款、第二十七条、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九条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褚时健犯贪污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20万元;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20万元。
二、被告人褚时健巨额财产中明显超过合法法入的差额部分,价值人民币403万元,港币62万元的财产依法没收。
三、被告人罗以军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3万元。
四、被告人乔发科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5万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审 判 长 郑蜀饶
审 判 员 田 波
审 判 员 吕新华
审 判 员 张迎宪
代理审判员 黄为华
人民陪审员 倪慧芳
人民陪审员 杨润新
一九九九年一月九日
书记员 庆 文
顾 蕊
第五篇: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1年1月23日在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康为民
各位代表:
现在,我向大会报告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0年,省法院在省委的领导、人大的监督和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扎实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断加强法院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全省法院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33.53万件,审结、执结30.35万件,同比分别增长8.77%和11.99%;其中,省法院受理各类案件8821件,审结、执结8436件,同比分别增长28.28%和33.73%。
一、开展刑事审判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2010年,全省法院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3.34万件,判处罪犯4.14万人,其中,省法院审结684件。
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和杀人、绑架、抢劫、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及盗窃、抢夺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从严从快审结“7·21”长沙机场大巴纵火案等一批犯罪后果特别严重的刑事案件,全年共判处五年以上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5803人。严惩贪污、贿赂、渎职犯罪,全省法院共审结该类案件664件,判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70人,曾锦春被核准并依法执行死刑。严格执行“两个证据规定”,会同省委政法委、省检察院、公安厅出台《关于规范部分死刑案件证据工作的意见(试行)》,严把刑事案件尤其是死刑案件事实证据关,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对罪行较轻,确有悔罪表现的初犯、偶犯、未成年犯、老年犯等1.23万人依法判处非监禁刑。
深入开展专项审判活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省法院依法审结涉黑案件22件,判处罪犯265名,周祖刚、王芝虎、阮应良等罪大恶极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首要分子被依法判处死刑。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全省法院依法审结毒品犯罪案件2692件,判处罪犯3686人,省法院被评为“全省禁毒工作先进单位”。与省检察院、公安厅等单位联合开展“集中整治网络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审结了一批社会影响较大的网络赌博案件。
努力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省法院制定《〈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实施细则》,在全省法院开展量刑规范化培训,刑事审判工作逐渐呈现出“服判率提高、上诉率下降,二审维持率提高、改判发回率下降”的良好态势。益阳市赫山区法院量刑规范化试点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加强社区矫正衔接配合工作的若干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协同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做好社区服刑罪犯的法制教育、监管矫治工作。进一步规范减刑、假释案件裁判程序,推行公开听证,全省法院依法办结减刑、假释案件2.15万件,其中省法院办结1224件。认真贯彻《反洗钱法》,与省公安厅、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建立了三家联动的反洗钱综合分析检测机制,加大预防和打击洗钱违法犯罪力度。
二、开展民商事审判工作,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10年,全省法院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7.99万件,诉讼标的额206.23亿元,其中,省法院审结514件,诉讼标的额5.21亿元。及时制定《关于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若干意见》,采取二十项具体举措,积极服务湖南经济社会发展。
依法审理涉及民生的各类案件。坚持保障劳动者权益和促进企业发展并重,全省法院依法审结劳动争议案件6474件,诉讼标的额9603.43万元;大力维护失地农民和被拆迁人合法权益,审结房屋拆迁民事案件1060件,诉讼标的额5191.42万元;积极服务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审结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302件,诉讼标的额1206.1万元。
妥善处理各类商事纠纷。全省法院依法审结在调结构、转方式过程中发生的金融、投资、物流、公司、破产等各类商事案件6.07万件,同比上升16.79%,促进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省法院与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省银监局共同构建维护金融安全机制,切实维护了金融秩序。建立健全破产案件收结案审查备案制度,依法审慎受理企业破产案件,帮助和支持资金周转困难企业恢复生机。
加强知识产权案件和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审理工作。全省法院依法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民商事案件593件,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湖南建设。省法院审理的“宝马股份公司诉深圳市世纪宝马服饰有限公司等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入选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全省法院依法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134件,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积极营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不断加强涉外和涉港澳台司法协助,共办理涉外和涉港澳台司法调查取证及文书送达555件。
三、开展行政审判工作,依法调节涉诉行政法律关系
2010年,全省法院共审结行政诉讼案件6637件,其中,省法院审结346件。全省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呈现“收案数多、结案率高、发改率低”的良好态势,在全国法院行政审判绩效考核中位居前列。
着力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全省法院依法审理各类行政诉讼案件,作出有利于行政相对人裁判的案件占全部结案总数的65.24%。制定《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非诉行政执行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积极履行司法审查职责,依法办结各类非诉行政执行案件1.31万件。
积极促进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认真落实与省政府法制办联席会议议事制度,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围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出司法建议;积极参与地方行政立法审查工作,预防制度性行政违法,共同防范和化解行政争议。省法院促进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的做法被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推介,并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依法审理国家赔偿案件。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积极开展宣传月活动,全省法院依法审结国家赔偿案件50件,决定赔偿12件,决定赔偿金额25.08万元,确保符合法定条件的被侵害人得到国家赔偿。
四、开展执行工作,努力破解执行难
2010年,全省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6.08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73.11亿元,其中,省法院办结(含转办、督办)各类执行案件4018件。
加大执行工作力度。采取在媒体上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将不良记录纳入征信系统、限制出境、强制审计及提级、交叉、指令执行等措施,完善执行威慑机制。部署开展“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专项行动,9个市州法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批“限制高消费令”和“拒执人”名单。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下的涉
执信访终结机制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执行申诉信访责任倒查机制,“执行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推进执行规范化建设。针对群众反映的少数法院执行工作中乱收费、乱罚款、乱变更和乱追加被执行人等问题,认真开展整治活动,较好解决了“执行乱”问题。制定《全省法院执行案件流程管理办法》,对执行案件进行动态监管,全省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率达100%。制定《湖南省法院系统执行工作考评办法》,对各级法院执行工作进行量化评分,促进执行工作科学发展。
积极开展专项执行工作。部署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明确创建目标和考核内容,进一步加大清理执行积案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委托执行案件专项清理活动,全省法院清理出受委托执行案件2224件,已全部交办或执结。
五、加强立案信访和审判监督工作,依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2010年,全省法院共接待来访群众1.99万人次,审结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2454件,按审判监督程序审结案件1178件,其中,省法院接待来访群众3749人次,审结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1129件,按审判监督程序审结案件291件。
规范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切实加强诉讼引导、查询咨询、判后答疑等工作,完善“一站式”服务,立案文明窗口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省法院立案信访窗口用房面积基本达到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二类标准,立案信访场所面积严重不足的状况已得到根本性改变。
积极清理信访积案。全面核查积案底数,积极疏导信访人积怨,促进矛盾化解。全省法院纳入清积范围的案件共5567件,已化解息访3729件,占全部积案总数的66.98%,清积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狠抓民事再审审查工作。积极应对《民事诉讼法》修订后民事再审审查案件激增的新形势,省法院设立立案信访局,抽调了一批经验丰富、善做群众工作的办案骨干充实到立案信访一线。严格执行《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审查流程细则》,不断强化和规范民事再审审查工作。加大民事再审审查案件调解力度,2010年省法院审结的民事再审审查案件中调解和撤诉171件,调撤率达15.1%,在全国民事再审审查工作会议上作经验发言。
加强审判监督工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审判监督工作的新要求,建立健全再审改判与发回重审案件定期通报、原因分析、责任追究制度。坚持事了案结的原则,狠抓再审案件息诉息访工作。坚持依法纠错,2010年全省法院审结的再审案件中,因原判确有错误或其他法定事由改判的案件为364件,占生效裁判的0.18%。
六、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法院工作机制
严格按照中央、省委统一部署和人民法院“三五”改革纲要的要求,强化各项工作机制和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
完善调判结合工作机制。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健全“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大力推行“全程全员全面”调解,积极化解各类纠纷。加强民商事案件调解工作,全省法院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63.74%,同比上升2.56%;做好刑事自诉案件调解工作,全省法院刑事自诉案件调撤率达70.71%;加大行政案件协调力度,全省法院行政案件协调与和解率达50.98%。
创新审判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湖南省法院系统司法状况考评办法》,实现了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考评对象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扎实开展中央政法委部署的“百万案件评查”,全省法院共自
查各类案件3333件,调查走访案件1800余件,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和基层群众500多人参与调查走访,在走访过程中息诉息访各类案件400多件,实现了评查与考核、整改、息访相结合。
完善司法公开机制。制定《关于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的实施意见》,部署开展“司法公开活动月”及“法院开放日”活动,推行裁判文书上网和大要案庭审网络直播,长沙中院、常德中院、汝城县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加强人民陪审员工作,全省法院3906名人民陪审员共参审案件4.47万件,参审案件数同比上升37.96%。加大司法宣传力度,与《法制周报》合作推出《法院周刊》,全省140个法院已全部建成对外网站,建站数量排名全国第二。
健全司法便民利民机制。在边远和边界地区恢复和新建了一批人民法庭,设立了张家界景区旅游速裁法庭,方便了交界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和旅游景点群众参与诉讼。积极倡导“法官多走访、群众少跑路”的理念,大力推广巡回审判。会同司法厅联合出台《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工作协调机制的意见》,为329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被告人指定了辩护人。切实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依法减、免诉讼费175.35万元,依法缓交诉讼费2580.21万元。
完善基层工作机制。以中央督查《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贯彻落实情况为契机,努力帮助基层法院解决案多人少、法官断层、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加大“两庭”建设力度,全年共争取“两庭”建设国债投资1.39亿元,在省财政厅、发改委的支持下,又安排了1600万元用于“两庭”建设。加强对下指导,省法院班子成员确定了基层联系点,积极下基层调研。制定《湖南法院系统2011-2013年信息化建设规划》,认真落实科技强院工作方针,推进信息化建设。
七、加强队伍建设,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2010年,全省法院有104个集体和242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省法院再次被确认为省直文明单位。在全省政法队伍建设民意调查中,法院队伍的公众满意度排位逐步前移,2010年上半年排名第二,下半年排名第一。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的工作原则,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牢固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法院文化建设,丰富干警业余文化生活,全面提升职业修养和职业形象,岳阳中院、浏阳市法院被授予“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接受省委巡视组对省法院领导班子的巡视,结合2010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司法巡查组的反馈意见,认真制定整改方案,狠抓整改落实。
加强司法能力建设。省法院全年举办预备法官、人民法庭庭长、执行干警专项培训班等18期,共培训8200余人次。坚持凡进必考,严把进人关,全省法院公开招录工作人员438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
狠抓司法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以《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集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大力开展作风整顿活动,机关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进一步健全明查暗访工作机制,严厉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全省法院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干警72人,已作处理61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2人,进入司法程序8人,给予其他处理1人。
八、诚恳接受监督,促进法院工作全面发展
坚持把法院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进一步增强接受监督意识,及时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法院工作情况,始终把接受监督作为正确履行职责、实现司法公正的有力保障。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省法院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全省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情况,认真听取常委会委员们提出的意见,正在研究整改方案。2010年11月,省法院邀请省人大领导、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视察了法院工作。召开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督查会,出台人大交办案件优先办理“十项措施”,努力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质效。省法院全年共收到省人大代表建议61件,已办结56件,尚未到期的5件正在抓紧办理中;此外,全年共办理省人大交办、转办案件49件。
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及时向政协通报人民法院工作情况,完善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沟通协调机制。2010年10月,省法院邀请省政协领导、部分政协委员视察了法院工作。高度重视办理政协委员提案,省法院收到的省政协委员提案5件已全部办结。
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配合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邀请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判委员会。全省法院全年共受理检察机关抗诉案件443件,审结384件。加强与社团组织、专家学者、律师、基层群众等各方面的联系,重视舆论监督,认真听取媒体和网民意见。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省法院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离不开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人大的有力监督和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位人大代
表和政协委员对法院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法院解决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在此,向各位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法院工作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司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法官业务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不强,办案质量和效率不高。二是司法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待进一步改进。个别法官司法为民意识不强,服务意识淡薄,在办案或其他工作中态度冷漠、语言生硬,工作不负责任,群众意见较大;极少数法官司法不公、不廉、枉法裁判、徇私舞弊,严重损害了人民法院的形象和司法公信力。三是司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部分案件当事人“信访不信法”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一些非法定的监督主体以各种名义和理由干预案件审理。四是审判安全有待进一步加强。暴力抗法及打击报复法官的事件仍有发生,个别法院甚至发生了严重的安全事件,审判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以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同时,也希望各位代表继续给予关心、帮助和支持。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关键之年。今年全省法院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三项重点工作,着力推进法治湖南建设,全面加强审判执行工作和自身建设,积极服务“四化两型”建设,为实现“十二五”时期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第一,坚持能动司法,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湖南“十二五”规划,全面部署审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和执行工作,积极开展专项审判,依法
保障、引导、支持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活动;积极服务“四化两型”建设,切实抓好涉及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环保、改善民生案件的审判和执行;深化三项重点工作,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建法治湖南,湖南法院怎么办”大讨论大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法治湖南建设中争做排头兵。
第二,落实司法为民,努力解决诉讼难、执行难问题。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涉诉信访工作,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做好涉诉信访积案清理工作,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越级上访、进京上访、非正常上访;加大巡回审判力度和司法救助力度,方便人民群众诉讼;规范执行工作,强化执行案件流程管理,充分发挥执行联动和威慑机制作用,依法制裁抗拒执行的违法行为,大力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进一步规范委托评估、拍卖和司法鉴定工作,努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三,推进改革创新,促进司法公正高效。坚持司法公开,深入开展“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学习活动,进一步推进裁判文书上网,真正做到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立公信,以公信树权威;推进司法民主,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扩大普通群众在人民陪审员中的比例,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司法工作;强化法院内部监督,自觉接受外部监督,规范自由裁量权,确保司法公正;健全完善审判管理机制,努力实现审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进一步提高司法质效。
第四,狠抓队伍建设,提高司法水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将“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纳入“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统一部署,确保取得实效;进一步加强法院党建工作,推进法院文化建设,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按照建设学习型法院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切实提高法官司法能力;深化司法作风建设,进一步整顿司法作风;大力推行“一方退出”机制,进一步规范法官与律师之间的行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提出的“四个一律”,确保司法公正廉洁。
第五,坚持重心下移,全面加强基层建设。加强对下级法院的宏观指导和分类指导,促进全省各级法院科学发展;进一步解决基层法院案多人少、法官断层、经费不足等现实困难,努力改善基层司法条件;推进“天平工程”项目,加快全省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增强科技强院能力;切实加强法院安保工作,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和谐的诉讼环境。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为实现湖南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