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陕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陕国土资发[2009]154号 2009年10月23日)
依据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陕西省2009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相挂钩周转指标的批复》(国土资函[2009]96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乡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包括建新安置地块和建新留用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和拆旧、土地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以优化用地结构、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资源、保障权益为重点,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有效开展,达到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目标。
(二)遵循原则
一是规划统筹,规模控制。加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对建设用地总量和布局的控制与引导,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挂钩周转指标安排项目区建新拆旧规模,调控实施进度,考核计划目标。
二是政府主导,增减平衡。以项目区实施为核心,实行行政辖区和项目区建新拆旧双层审查、考核和管理,确保项目区实施后,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建设用地总量不突破原有规模。
三是先易后难,统筹安排。试点区域的选择考虑各区县的经济实力和工作基础,选择有一定资金保障能力的县(区)先行开展试点。试点单位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因地制宜,统筹安排,零拆整建,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积极推进。
四是自愿民主,保障权益。试点工作的各项政策和决策程序必须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切实维护土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试点地区的社会稳定。
五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通过挂钩试点工作,必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试点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通过三年时间,要探索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的基本思路,建立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制度的规定和办法,完善和充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有效机制,促进我省农村用地结构的优化和管理体制的建立,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做出新的贡献。
试点工作的具体任务:一是深入分析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基 础条件、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二是研究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思路、原则和方法;三是积极探索相关的政策、机制和激励措施;四是研究挂钩工作的组织方式、管理制度、技术措施和监管手段;五是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六是促进农村居民点的合理布局、适当集中,实现农村居民点布局从自然形态向规划形态的转变,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加快缩小城乡差距;七是确保挂钩试点区域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
三、工作计划和安排
(一)工作准备和布置阶段(2009年10月底前)。
一是制定下发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根据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等通知,研究制定《陕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陕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试行)》。
二是宣传动员和思想发动。各地要根据本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学习研究,明确工作思路,统一思想认识,主动做好工作,完善相关制度,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开展专项调研并编制挂钩试点专项规划。各地要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和前期农村宅基地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立即开展专项调查,分析本地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潜力和城镇建设用地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成县(区)级挂钩试点专项规划编制。原则上一个县(区)可以申报2-3个项目区,每个项目区 周转指标原则上不超过1000亩。
(二)启动试点工作和实施阶段(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
一是项目区实施规划编制,试点项目区申请。在专项调研和专项规划的基础上,各地抓紧项目区实施规划编制和挂钩试点项目区申报材料的准备。项目区申报单位为试点县(区)人民政府,项目区实施单位为试点县(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项目区申报材料经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出具审查意见后报省国土资源厅。
二是组织审查批复,下达第一批试点项目区。上报的项目区方案经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审查同意后,纳入省挂钩试点项目区备选库,并根据国土资源部下达的周转指标,本着“需求迫切、材料齐整、论证充分、早报优先”的原则,确定下达第一批挂钩试点项目区。
三是组织项目区实施。经批准的我省第一批挂钩试点市、县(区)着手组织项目区的实施工作,国土资源部门按季度将试点进展情况逐级向省国土资源厅报告;省国土资源厅定期对全省试点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于每年年底组织开展年度考核,考核情况报国土资源部备案。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整改仍不合格的,暂停当地挂钩试点工作;对于擅自扩大试点范围,突破下达的挂钩周转指标规模的,停止该市的挂钩试点工作,并相应扣减该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
(三)验收和总结阶段(2011年12月)。第一批挂钩试点工作结束后,要组织进行验收。验收采取自下而上方式进行。挂 钩试点县(区)国土资源部门首先组织自验,自验合格后,向市级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初验;初验合格的,形成市国土资源部门的初验意见,提交验收请示、验收报告和初验意见等材料报请省国土资源厅组织正式验收。省国土资源厅验收合格的,下达验收意见书,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验收不合格的,下达整改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停止该市的挂钩试点工作,并相应扣减该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
项目区验收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地籍调查和土地变更调查,明确地块界址,并依法办理土地权属变更登记手续。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做好项目区档案管理,对建新拆旧面积、挂钩周转指标、土地权属等进行登记、汇总,建立项目区数据库,加强信息化管理。
四、组织机构和领导
为加强挂钩试点工作领导,省国土资源厅成立挂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厅长王登记任组长,副厅长王卫华、纪检组长李国栋任副组长,成员由厅各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厅规划处,负责挂钩试点日常工作。
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一是研究全省试点工作有关问题,协调省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二是制定全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试点工作的管理办法以及各种规范操作的技术标准;三是研究确定试点的区域和范围,对组织试点单位进行技术培训,指导试点单位的规划编制;四是负责研究解决试点中的具体问题和技术难题;五是负责试点工作的检查、验收和用地指标的考核;六是 负责对全省试点工作总结和情况上报等工作。
建议各市、县成立本级挂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挂钩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抓好工作落实。
五、对试点工作的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挂钩工作的重要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出发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以优化用地结构和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确保挂钩工作全面、准确地实施。
(二)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各地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加大落实力度。要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科学编制试点工作专项规划和实施规划。要坚持和县域经济工业园建设、小城镇建设、“空心村”整治、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有机结合,用足用活挂钩试点政策,按照“因地制宜、稳妥推进,先易后难、量力而行”的原则,全面开展项目区实施工作。
(三)加强领导,规范运作。试点工作必须加强领导,明确管理机构,落实人员责任。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自觉履行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积极落实组织工作和实施工作经费,完善专项规划,明确试点工作政策。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在当地 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做好挂钩试点的实施工作,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组织管理、监督考核体系,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
第二篇:﹡﹡市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初探
﹡﹡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初探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背景与意义
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要求,2005年10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对挂钩试点工作提出了基本要求,明确了相关政策和管理方式,确定了天津、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湖北、广东、四川等8个试点省市。2006年3月,安徽省发改委和国土资源厅把我市港口镇确定为全省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之一。不久,省政府即将出台《关于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此项工作有关政策与要求作了具体规定与部署。为支持此项工作开展,省国土资源厅下达了2006年全省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周转计划84700亩,其中﹡﹡市2000亩,专项用于补充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计划,以缓解各地建设用地需求量过大的压力。目前全省已批准168个项目区,申请周转指标128000亩。
开展挂钩试点工作,可以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利用周转指标,可以弥补建设用地计划不足,确保各类重点建设用地。为此,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正在积极组织项目申报,着力推进此项工作。
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一)、挂钩试点工作的内涵
所谓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以下简称挂钩试点),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个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结构和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
(二)基本要求
1、挂钩试点规模控制和管理方式
通过下达一定的挂钩周转指标(即农转用计划指标)进行规模控制与管理。规划不得突破下达的周转指标,并在3年内用拆旧区复垦验收合格的新增耕地面积归还省国土资源厅。周转指标必须专项用于挂钩项目建新区,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定期考核、到期归还”的原则管理。
2、挂钩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
(1)以规划控制规模,引导用地布局与结构的合理调整。
(2)以挂钩周转指标控制建新区用地规模,调控实施进度,考核计划目标。(3)以项目区实施为核心,实行行政辖区和项目区建新拆旧双层审批,考核与管理。(4)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
1(5)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分步实施。(6)尊重群众意愿,维护集体与农户土地等合法权益。
三、我市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对策(一)农村建设用地现状
我市大小农村居民点共计2000多个,总面积5460.215公顷,人均占地174.76平方米,远远超出国家规定标准,呈现农居点规模大且分散的特点;同时废弃工矿用地、空闲建设用地较多,土地利用率不高,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巨大。根据《﹡﹡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预测分析,全市可整理农村居民点面积2475.1公顷,通过整理复垦,可增加农用地面积1135.5公顷,其中可增加耕地501.3公顷。
(二)建设用地供需形势
1997-2004年,全市新增各类建设用地4339.34公顷,扣除港口湾水库特殊项目用地外,年均新增建设用地215.46公顷,其中年均占用农用地69.2公顷。2004年以后,我市新增建设用地递增率呈上升趋势。1997-2004年省下达我市农转用计划2654.8公顷,实际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突破计划39.8公顷,且计划缺口逐步加大,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同时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把土地作为调控主要闸门,土地供应更加趋紧。因此,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利用用地周转指标弥补用地计划不足,是依法合理用地,拓展用地空间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挂钩试点工作对策
1、成立组织,加强项目实施管理。该项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的一项建设任务,更是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人力、物力、财力较多,社会影响面广,因此必须成立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加强全面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同时,它又是一种政府行为,单靠国土资源部门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建议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发改、城建、财政、农业、交通、国土、环保、新农村建设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业务骨干抓具体事务,形成政府抓,抓政府,政府协调、部门配合、乡镇实施的强有力组织实施体系,以确保此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2、开展调查摸底。农村居民点及工矿废弃地等具体情况不清,规划方案难以编制,试点也难以确定与实施。为此,今年上半年,各乡镇办事处开展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情况摸底,上报了农村居民点整理试点情况调查表和相关图件,通过汇总分析,全市现阶段拟可拆旧复垦的农村居民点总面积为108.79公顷。其中可复垦为耕地80公顷,扣除用于安置区安置占用耕地外,可用于城镇建设新建项目挂钩占用耕地60公顷。拆旧重点地区主要集中在港口、汪溪、梅林、中溪、仙霞、方塘等乡镇。拆旧地块地类主要为农村居民点,废弃工矿用地。拆旧地块主要为煤矿塌陷区、易洪易涝区、地质灾害区、新农村建设拆迁区。
2006年,计划在汪溪办事处、港口镇、中溪镇开展首批挂钩试点,拆旧区总面积51.37公顷,可复垦面积48.11公顷,规划用于拆旧安置区耕地12.17公顷,可用于城镇新建项目挂钩耕 2 地35公顷。安置区充分运用未利用地和其他农用地15公顷,做到尽量少占耕地,尽可能多的腾出指标用于城镇新建项目。目前,首批挂钩试点项目区实施规划正在编制中,准备尽快组织报批。
3、制定总体实施方案。按照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及省政府要求,本着摸清家底、整体分析、总体规划、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思路,结合我市新农村建设村庄布点规划及本次调查摸底和分析情况,制定全市挂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的、方法、步骤与要求,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提交市政府研究后下发执行。为了进一步摸清情况,要尽快开展废弃工矿用地、废弃农村居民点,废弃乡村公共公益设施用地补充调查,全面掌握全市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潜力,为今后编制申报挂钩试点项目和分步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4、广泛宣传发动,坚持公众参予。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与手段,向领导和当地群众积极宣传此项工作有关政策,使之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赢得广大干群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同时要充分发挥专家组作用,认真吸取专家对项目实施规划等方面提出的合理化意见,使规划更具科学性。尊重并听取村组农民对项目区建设的建议,使项目实施规划更具操作性。
5、广泛筹集资金,谨慎务实推进工作。要多方筹集资金,多渠道整合财力资源,形成资金合力,共同投入使用。一是加大城镇建新项目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土地开垦费征缴力度,将此类资金全额用于该项工作。市财政部门应在历年征缴的上述两类规费中,切出一块用于此项建设。二是对安置区和城镇建新区经营性用地实行招拍挂出让,将所得净出让金全额用于挂钩试点工作开展。三是积极组织申报煤矿塌陷区、地质灾害区综合整治项目,多头争取项目资金,用于拆旧补偿与复垦、安置区建设。四是利用市本级财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安置区基础建设。五是从市级财政土地出让金中提取部分资金支持项目区建设。六是吸纳企业社会资金,参与项目区开发建设。七是乡镇村农户自筹一部分资金,用于安置区建设。
总之,挂钩试点工作是新时期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一项新任务,没有多少现成的路子和经验可供借鉴,需要不断探索。同时它又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得好就是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因此,中央和省政府要求我们务必实事求是,谨慎、务实、积极、稳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好事办好。在惠及农村,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的同时,使我市的建设用地布局更合理、结构更优化、用地更集约、效益更显著。
第三篇:如何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如何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何做好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对于我们国土资源部门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课题。笔者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深入调查 科学选址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牵涉到多方的利益和矛盾的工作。试点项目区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挂钩工作的是否顺利进行以及最终的成效。所以所选择的项目区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具备一定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这是开展挂钩工作的前提;二是项目区所在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要有过硬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这是挂钩工作的保证;三是农民群众理解、支持、并积极配合,这是挂钩工作实施的基础;四是具有资金筹措保障能力,这是挂钩实施的关键。充分尊重民意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必须将保障项目区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借机搞政绩工程,强行拆迁,给当地农民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因此,在试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推进中,要想方设法让群众满意,尽量把每一项工作做细、做实,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在开展挂钩工作之前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把挂钩试点工作的意义、措施,特别是将相关补助政策讲清、讲透、讲到位。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规程阳光操作,同时还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确保工作稳步推进。加强组织领导 搞好部门协调。
领导重视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挂钩试点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的强力支持。在挂钩试点工作中,要经常组织分析检查和调研,遇到问题要及时汇报,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建议政府成立由国土、监察、建设、农业、林业、财政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挂钩项目领导小组,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加强与乡镇政府的沟通,并与乡镇签订增减挂钩工作目标责任状,坚持一票否决制,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落实资金 规范运行挂钩试点的开展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保障,资金的筹措能力是挂钩试点能否顺利启动和推进的关键因素。由于当前政府没有此类专项资金,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使用挂钩周转指标所实现的土地净收益,但是由于当前土地市场、房地产市场不够繁荣,且大部分指标主要用来解决工业项目用地,土地收益不高,给挂钩项目资金的筹集带来了一定困难,从而会影响试点的稳步推进。建议由政府牵头,整合各路资金给予大力支持,统一投入挂钩区,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能顺利推进。在资金管理中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项目工程施工全部采取阳光操作,严禁出现豆腐渣工程。科学规划注重实效。
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在规划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实际,采取不同的模式。在实施中要做好“四个结合”达到“三个目的”:即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城中村建设相结合;与废弃工矿地的土地整理相结合;与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相结合。从而达到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村容村貌;盘活土地,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建设用地空间。
第四篇:2010.8.31太原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优化用地结构,节约集约用地,有效缓解我市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为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好用地保障服务,根据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和《山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总体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出发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发展为目标,统筹考虑经济快速增长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发展,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乡用地供需矛盾。
2、实施原则
(1)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国土部门具体操作,建设、规划、农业、财政、水利、交通等部门通力协作。
(2)规划引导,规模控制。加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建设用地总量和布局的控制和引导。
(3)建新拆旧,总量平衡。以挂钩试点周转指标安排建新拆旧规模,调控实施进度,考核计划目标,确保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4)集约利用,提高效率。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5)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对近期具备整理条件的村庄、废弃工矿用地等投入少、整理难度小的农村独立建设用地先实施,对撤并村庄等投入大、整理难度较大的农村独立建设用地后实施。
(6)保障民生,维护权益。挂钩试点工作应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切实维护农民个人、集体经济组织和相关权益人的合法权益。
(7)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通过挂钩试点工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二、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1、开展宣传动员。
一是召开全市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会议,部署增减挂钩工作,并结合我市的现状,宣传当前土地利用特别是建设用地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二是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宣传土地基本国情和国策、加强农村土地集约、合理、可持续利用法规和政策,提高全社会的认识,鼓励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保障挂钩项目的顺利实施。
此项工作2009年11月底前开展。
2、开展挂钩试点专项调查
各县(市、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完成专项调查。查明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现状,将可以整理的农村建设用地,特别是农村废弃村庄、废弃工矿、已取缔的砖瓦窑、储煤场的现状、土地台账的地类权属以及拆除复垦所需投资查明,摸清家底,为城乡挂钩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分析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潜力和城镇建设用地需求,了解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建新拆旧意愿。
此项工作完成时限为2009年11月30日前。
3、制订办法政策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并参考先进地区的经验,制定《太原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太原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房屋及附着物拆迁补偿和安置办法》、《太原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工作考核奖惩办法》等具体政策和配套文件,形成科学依据和制度保障。
此项工作完成时限为2009年11月30日前。
4、编制挂钩试点专项规划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调查,编制挂钩试点专项规划,统筹安排挂钩试点项目区规模布局,做好与城市、村镇规划等的衔接。
此项工作完成时限为2009年12月20日前。
5、编制试点项目区实施规划
依据专项调查和挂钩试点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区实施规划,统筹确定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撤并规模、范围和布局,并逐一落实到地块。项目区的设置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挂钩试点专项规划,特别是要列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如确需要调整规划的,可按现行规定和程序将调整规划方案连同项目区实施规划一并上报审批。
此项工作完成时限为2010年1月20日前。
6、建立挂钩项目备选库
建立太原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申报备选库,各县(市、区)区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储备一定数量和高质量的挂钩项目,于每年3月底前进行补充、更新,实行滚动管理。全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原则上从太原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备选库范围内择优筛选,以增强申报项目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高申报项目质量。
此项工作完成时限为2010年1月底前。
7、申报试点、申请周转指标和报批用地
各县(市、区)在专项调查和已编制完成挂钩专项规划的基础上,自愿申报挂钩试点项目,申报挂钩试点项目的实施规划要有县(市、区)组织专家的评审论证意见和县(市、区)政府的初审意见。经市国土资源局审查后,选择1-2个符合挂钩试点条件的县(市、区),经市政府批准后,向省国土资源厅申报挂钩试点。被选为太原市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试点的县(市、区)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挂钩试点专项规划和项目区实施规划,提出项目区需要的周转指标,同时申报项目区的用地手续,逐级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
此项工作完成时限为2010年1月底前。
8、组织开展挂钩试点的实施工作
专项规划和项目实施规划经批准并下达周转指标后,县(市、区)人民政府与省国土资源厅签订责任状,明确挂钩周转指标的使用和归还要求和时限,由项目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展项目区实施规划的组织实施,实施期限从下达挂钩周转指标批复之日起算,一般不得超过三年。
此项工作完成时限为2010年5月底前。
9、检查验收
挂钩试点项目区实施完成后,由试点的县(市、区)政府组织进行自验。自验合格后,向市政府申请初验,初验合格后,报省国土厅终验,终验合格后,对新增的耕地指标予以确认,并单独建立台帐,封闭运行,作为新增建设用地的折抵指标,同时归还周转指标。
三、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为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太原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领导组,组成人员及单位如下:
组长:张兵生(中共太原市委副书记、市长)副组长:吉久昌(太原市副市长)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市委宣传部 太原市国土资源局 太原市规划局 太原市建管委 太原市财政局 太原市发改委 太原市农业局 太原市审计局 太原市劳动局 太原市监察局 太原市房地局 太原市交通局 太原供电分公司 太原市自来水公司 太原市热力公司 太原市煤气公司 强化政府责任,突出部门协作,各县(市、区)、各部门要按照各自分工切实负责,并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领导组负责审定增减挂试点专项规划和项目实施规划,协调试点工作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张宝玉兼任,副主任由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李军兼任。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分)局局长为办公室成员。办公室设在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全面协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2、政策和制度保障
依据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山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太原市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和完善《太原市城乡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太原市城乡增减挂钩项目房屋及附着物拆迁补偿和安置办法》、《太原市城乡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太原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资金管理办法》等具体政策和配套文件,形成科学依据和制度保障。
3、经费保障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所用资金按照“涉农资金配套使用,鼓励社会投资”的原则整合使用,综合配套,发挥资金的叠加效益。资金来源主要包括:
(1)财政拨款。
(2)国土、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部门涉农资金。(3)集体、农民和经济实体共同投资。(4)吸纳社会资金投入。
(5)经市政府批准,从其他渠道筹集、提取的资金。
四、挂钩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
挂钩试点工作必须贯彻落实严格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总体要求,建新地块的总面积不得大于拆旧地块的总面积。建新地块中用于安置拆旧地块农村居民的土地面积应低于原占用面积和省(市)规定的用地标准,其他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应高于现有存量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拆旧地块复垦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应不低于建新占用的耕地,并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相结合。
第五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一、内涵:207 号文规定: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 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简称项目区), 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 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 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
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应遵循的原则
统筹规划与优化配置的原则,尊重民意与保障权益的原则,指标挂钩与质量管理的原则,人文风貌与持续发展的原则,多元投入与收益挂钩的原则。
三、挂钩的意义
通过“挂钩”, 一方面改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的现状, 另一方面有效控制城镇盲目扩张、乱占耕地的现象, 保持耕地数量不减少, 质量不降低。确实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并带来巨大效益。
(1)社会意义
A通过挂钩规划的实施, 缩减了农村建设用地, 为地方经济和城镇建设争取了发展空间,B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 提高土地经营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C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缓解人地矛盾, 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提高农业产量, 增加农民收入, 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安全。(2)经济意义
通过挂钩规划有利于增强农业后劲, 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以及农村现代 化建设,加快当地农民奔小康的伐;有利于拓展城市建设用地空间,获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扩大和带动相关二、三产业的持续发展, 促进当地经济繁荣;有利于政府从建房、拆房、安置等环节最大程度上保障农民的利益使农民节约了建房成本,;有利于使基本农田向保护区集中, 有效地保护耕地,等于保护了农民的经济利益。
(3)生态意义
通过挂钩规划有利于田、水、路、林、村的综合开发建设, 能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 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土地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耕地质量将得到全面改善, 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改造村内的道路, 改善村内的交通状况;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面积, 减少垃圾、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使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 有效控制农村生活、生产环境无序的状态,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强有力的改善和保护;有利于减少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增量需求和提高农村土地的植被覆盖面积,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四、挂钩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1.统计台帐、规划图的数据不统一。2.在挂钩过程中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为底图。3.占好地补劣地, 整理形成的耕地质量差4.没有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5.城乡规划不衔接, 规模与空间布局存在矛盾.6土地整理成本大, 政府财政有压力
五、政策和建议
1.提高基层土地管理者的专业素质, 加强管理2.资金筹集一定要到位。3.在进行挂钩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为底图。4.在挂钩过程中要将市场化机制和政府的主导 性作用相结合。5.利用村庄闲置地安置不占用耕地, 对土地实行生态、人文保护。6.充分尊重集体土地产权, 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 切实保障农民权益。7.挂钩要衔接城乡规划,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理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