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辽宁海洋与渔业厅信用辽宁实施方案-辽宁海洋与渔业网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深入推进优化 营商环境建设年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按照《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不断优化涉海涉渔营商环境,结合我厅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优化营商环境年活动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东北、辽宁发展重要指示和关于软环境建设重要批示为指导,以十九大精神为指针,以全面实施《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整治我省涉海涉渔营商环境为重点,以企业满意和健康发展为标准,结合《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深入开展贯彻落实总书记进一步纠正“四风”重要批示精神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大力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合作、诚信守诺、尊商护商和务实高效的营商文化,按照统筹协调、问题导向、综合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营造营商环境最优省提供保障。
二、主要任务和具体目标
(一)主要任务
1、优化政务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制度创新,提高行政审批、许可、检查、准入、收费等事项的服务效率和
质量。
2、规范市场环境秩序,清理涉海涉渔规章、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政策,废除不公平、不合法的制约条件,提升企业发展活力和空间。
3、优化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涉企执法检查事项,严格执法检查程序,减少涉企执法检查行为,改善执法检查方式。
4、全面开展专项整治,改善海洋与渔业软环境,打造海洋与渔业最优营商环境。
(二)具体目标
进一步简政放权,涉海涉渔市场活力提升;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经营主体持续增加;窗口服务进一步科学,群众满意度为100%;涉海涉渔企业的营商环境明显改善,营商环境投诉率为零。
三、重点工作和责任分工
(一)动员部署
1.部署和贯彻《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深入开展贯彻落实总书记进一步纠正“四风”重要批示精神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部署八个方面的专项整治。(完成时间2018年2月,牵头处室:法规处,责任处室:办公室,行政审批处,机关党办)
2.厅领导参加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培训班,并按照省
政府安排,厅主要领导在会议上发言。(完成时间2018年3月,牵头处室:机关党办)
3.制定《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实施方案》(完成时限:2018年3月,牵头处室:法规处)
4.召开厅党组会议、厅办公会议,学习并部署《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深入开展贯彻落实总书记进一步纠正“四风”重要批示精神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明确落实责任工作分解。(完成时限:2018年3月5日,牵头单位:法规处,责任处室:机关党办)
(二)重点工作
1.确立重点工作。把厅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纳入到省政府重点工作绩效考评节点,每月完成指标,确保工作不亮红灯。(完成时限:2018年全年,牵头单位:机关党办,责任处室:法规处)
2.开展专项整治。结合《方案》,全面落实干部作风专项整治,简政放权专项整治,政务服务专项整治,政商交往行为专项整治,非公经济(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专项整治,基层“好狠”专项整治,经验复制推广专项整治,宣传工作专项整治等八个方面的整治。(完成时限:2018年全年推进,牵头单位:法规处,责任单位:办公室,行政审批处,机关党办)
3.优化执法检查环境,制定“双随机”检查工作细则,编制执法检查事项清单,编制企业名录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在门户网站公开,实现执法检查“双随机”。(完成时限:2018年4月,牵头单位:法规处,责任处室:各执法单位)
4.编制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并公开,做到计划之外无检查。(完成时限:2017年4日,责任处室:法规处和各执法单位)
5.召开营商环境建设推进会,根据上级部署,随时召开部署推进会。(完成时限:全年各项工作节点时间,牵头单位:法规处,责任处室:各处室及厅直单位)
6.细化纠“四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任务分解,47项工作任务责任到处室,措施明确,完成期限明确。(完成时限:2018年4月,牵头单位:法规处,责任单位:办公室,行政审批处,机关党办,其他相关单位)
7.清理规章、规范性文件,组织各单位对厅机关制定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凡与上位法不符和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律清理。(完成时限:2018年全年,牵头单位:法规处,责任处室:各处室)
8.积极参加“个升企”专项行动,主动归集相关信息,对有条件的涉海涉渔个体经商户升级为小微企业。(完成时限:2018年全年,牵头单位:法规处,责任部门,各相关单
位)
9、完成省营商局部署的各项工作。(完成时限:2018年全年,牵头单位:法规处,责任处室:各处室及厅直单位)
四、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
(一)成立厅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1、厅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领导小组 组长:汤方栋;
副组长:李志军、陈来钊; 成员:各处室和厅直单位负责人。
2、厅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 任:李志军; 副主任:肖常惕;
成员:政策法规处全体成员。
(二)加强制度建设
1.完善执法检查制度。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执法检查制度,全面推行执法检查计划制度,检查通知制度,检查登记制度,检查反馈制度,检查情况报告制度和检查结果公开制度。做到计划之外无检查,检查采取双随机,上级部署的专项涉企执法检查要提前向省政府备案。
2.健全层级落实任务制度。按照《方案》任务分解,制定责任落实制度,自检自查制度,自我评查制度,不遗余力
推进任务落实。
3.工作报告制度。按照《方案》要求和本方案的部署,要建立工作报告制度,每月固定时间报告工作推进情况,任务落实
(三)强化监督检查
厅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领导小组将定期不定期地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联系电话:024-23447533;传真:23447535 电子邮箱:wwjwwj8250@sina.com
第二篇:2009年海洋与渔业工作总结[范文]
2009年海洋与渔业工作总结
南通市通州区海洋与渔业局
今年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通州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全区上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年海洋与渔业的目标任务,把发展现代渔业作为调整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快科教兴渔步伐,不断提高渔业质量和效益,积极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和高效渔业规模化建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各方面工作都有了长足进展。
2009年,全区投产淡水养殖面积9.73万亩,其中特种水产养殖面积5.84万亩,投放鱼种2040吨,其中仔口鱼种1062吨,斤两鱼种978吨,投放扣蟹130多吨,较上年有所增加;投产海水养殖面积6.82万亩,投放缢蛏等贝类苗种1650多吨,均较上年有所减少。全区实现水产品总产量54590吨,较上年略有减少,其中海水养殖12840吨,淡水养殖30290吨,海洋捕捞4150吨,淡水捕捞7310吨。全区海洋与渔业生产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态势。
(一)海域管理扎实推进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履行职责为抓手、以服务发展为重点、以规范秩序为目标,依据“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局“海十条”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养殖用海和项目用海相关管理,大力推进海域管理示范县和生态海洋建设。一是采用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等媒体,进一步加强了《海域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江苏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并结合渔业科技入户和安全技能培训,开展专题知识培训9期,张贴、悬挂宣传标语26条,印发资料4000余份,使相关法律法规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营造了一个依法用海、依法管理的良好氛围。二是依照我区海洋功能区划,结合区委、区政府沿海开发战略,组织编制了《通州区海岸保护和利用规划》,开展了南通港吕四港区通州区段规划研究和“如通线”勘界工作,参与了腰沙、冷家沙及小庙洪水道的综合开发基础性研究,协助市局实施了海岸演变监视监测及趋势性分析,抓紧开展了区域建设用海的规划、论证、环评等前期工作,为我区科学开发、集约用海提供了决策依据。三是全面落实海域使用“三项制度”,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和办事程序,按照养殖用海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要求,征缴海域使用金74万元,使全区养殖用海的确权发证率和海域使用金征缴率都达到了100%。四是认真抓好跟踪评价、动态管理和“三同时”制度的落实,全面实施海洋监管,推进海域使用许可和有偿使用制度的贯彻和实施,依法开展了海洋工程用海项目普查,监督论证报告书和环评报告书情况,对区政府组织实施的高涂围垦养殖用海工程项目实行实时监视监测和评价,先后组织开展了养殖用海专项执法行动16次,查处违法用海案件3起,罚款6万元,有效地遏止了各种违法用海行为,维护了正常的海域使用秩序。五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通州区海洋滩涂围垦高涂养殖补偿办法》,顺利地对我区今年准备围垦的1.5万亩滩涂、所涉及到的23户5082亩的高涂和83户的5922亩低涂的占用补偿,共发放补偿金2836多万元,较好地处理了海域使用相关利益者的矛盾,维护了国家海域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六是积极参与生态海洋建设行动计划,开展了海陆联合整治海洋环境专项行动,完成了沿海污染源普查与GPS定位,形成了较全面的调查与分析报告,建立了台账资料,做到了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评率100%。七是认真组织开展海洋环境监测与调查,完成了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社会调查,并层层分解落实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任务,配合南通区海环中心做好具体采样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沿海三大入海河闸和养殖集中区的水环境监测,强化了沿海滩涂贝类养殖违规用药的监督与管理。八是服务沿海重大用海项目。参与北区围垦社会事务处理工作,较好地处理了围垦区域内的所有用海矛盾。积极做好滨海新区区域建设用海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编制和论证、上报工作,已通过国家海洋局专家评审。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今年以来,我们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和高效渔业产业的空间布局,不断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加快水产品苗种基地、规模养殖基地和加工基地建设,扎实推进高效渔业规模化,大力发展设施渔业和特色休闲渔业。一是完成了对现有池塘的更新改造,加强了路、桥、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渔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渔业发展后劲。全区新建和改造标准化池塘面积3200亩,新增亩效益2000元以上高效规模渔业面积1.35万亩,新增设施渔业面积2680亩;培育高效渔业示范典型2个,新增高效设施渔业基地3个、特色养殖示范基地2个,为扣蟹养殖及江滩围堤特种水产养殖,分布在沿海的三余镇和沿江的五接镇,面积超过了2000亩。二是完成了特种水产苗种繁育设施渔业企业标准化、规模化和特色化的改造,发展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水产品质量为核心的设施渔业。全区改造成品养殖企业8家、观赏鱼规模养殖企业2家,改造和新建培育池25000多平方米,实现了设施渔业新的跨越。三是继续培育区域特色渔业,在已形成的滩涂贝类养殖、池塘高效混养、扣蟹规模养殖、江滩围栏特种养殖、特色休闲等具有明显区域特色渔业生产板块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对河蟹、缢蛏、四大家鱼等主养品种进行了种质更新,提高其生长速度和品质,建设了各具特色的水产品生产基地。在沿海滩涂重点发展了缢蛏、花蛤等优质贝类养殖;在内陆池塘重点推广了池塘鱼虾蟹混养、蟹池套养鳜鱼、泥鳅、黄颡鱼等高效养殖模式,部分实现了生态立体养殖高效规模化;在三余、海晏、北兴桥、十总和石港等镇重点建设了扣蟹培育生产基地,面积超过了2万亩,亩均产值可达8000元以上;在沿江开发了江滩围栏特种养殖,建设了泥鳅、长吻鮠、斑点叉尾鮰等淡水名贵水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了4200亩,亩均产值可达6500元以上。另外,全区休闲观光渔业也有了新进展,新增休闲垂钓渔业企业1家,面积500亩,使全区上规模上档次的休闲垂钓渔业企业达到了23家,占地面积近7000亩,年营业额可实现4500多万元。四是积极培育和发展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建立规范的运行机制,有效提高了全区渔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全区新增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个,带动产生农民经济人23人。尤其是沿海滩涂贝类营销合作社的作用更大,在它的组织带领下,销往上海、浙江等大型贝类批发市场的贝类多达5000余吨,新建改造了缢蛏烘干加工场12个,年加工鲜蛏近1800吨。五是按照南通市渔业发展重点部署,结合我区河道清淤、农村环境“三清”工程,我们积极开展了河道养殖普查,研究制定了《通州区河道养殖推进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构建区局牵头、镇政府配合、村委会联动的区、镇、村三级推进网络,层层分解任务,形成了以户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镇的推进模式,推进了全区河道养殖的发展。全区新增河沟养殖面积1.2万亩,培育河道养殖示范村2个,为渔业增效、渔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渠道。
(三)科教兴渔又创佳绩。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南通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以发展现代渔业为抓手,以项目为载体、技术为支撑,广泛动员科技人员下乡、进村、入户,通过成果转换、技术推广、科技培训、典型示范、信息服务等有效途径,深入开展科教服务渔业工作,有力促进了全区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是加大了海洋与渔业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创能力建设力度,结合渔业高效渔业规模化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了新型的渔技推广服务组织和信息技术服务新方法,形成了服务渔业、方便渔民的运行机制,有效提高了渔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我们在全区设立了“科技入户 知识下乡”流动服务站,先后开展“送科技下乡”主题活动14次,接受技术咨询350多人次,发放《科学养鱼》、《渔业致富指南》、《农家致富》等科技书籍1680本、技术资料3700余份,为渔农民提供生产项目信息、劳务信息、销售信息服务,推广和普及先进适用技术。这方面工作获得了两项南通市建设新农村百千万兴农富民工程优秀奖,水产站的曹华获得了“优秀科技专家”称号,区水产学会组织实施的“特种水产养殖科技入户工程”项目被命名为“优秀示范项目”。二是加大了与苏州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科技合作力度,重点围绕水产原良种保护与更新、重大疫病预防与控制、资源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高效健康养殖等关键技术,组织科技攻关,开发新成果、推广新技术。区水产指导站与东海水产研究所合作,共同承担的国家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专项“青蛤工厂化育苗及增养殖技术研究”于2009年1月获得了国家海洋局科技创新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是通过组织实施优质高效的省、市渔业科技项目,搞好科技攻关,促进成果转化,推动渔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广,完成了产业的升级改造,打造了一批高效、生态、安全的渔业生产模式。成功组织实施了“江滩围堤高效生态现代休闲渔业示范区建设”、“淤泥质滩涂贝类生态繁育及高效健康集约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三项更新项目、“缢蛏苗种生态规模化繁育及高效集约化养殖技术研究”科技创新项目、“青蛤滩涂高效健康养殖小区建设”海洋开发项目、“名优水产品长江浮筏式网箱高效养殖”高效渔业项目、“渔业服务体系及疫病防治能力建设、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县(区)建设、海监、渔政执法装备配套及专项执法行动燃油补助”海洋与渔业项目、“青蛤滩涂高效健康养殖小区建设”海洋渔业开发项目,申报了渔业科技研究开发中心1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个,以科技项目推动了高效设施渔业的规模化发展。四是根据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推进我省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要求,我们争取专项资金55万元,通过健全组织网络、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强化项目管理等措施,扎实有序地开展了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整体上突出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选择金沙、三余等13个重点渔业镇(公司),遴选了420个科技示范户、25名技术指导员,确定了克氏螯虾、缢蛏、鳜鱼、四大家鱼等主导品种,着重推广了成蟹池塘套养鳜鱼、池塘鱼虾蟹综合养殖、淡水小龙虾养殖、扣蟹养殖、低涂缢蛏高密度养殖等主推技术。渔业生产关键环节,我们注重整合资源,抓住调研、指导、交流、培训等中心工作,采用培训月、夏季行动、观摩会、现场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重点搞好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和入户指导,建立了快速转换机制,取得了实效。先后开展县区交流3次,举办各类培训班56期,广播讲座12期,培训人员2810人次,组织开展小型培训和交流64次,参加人数592人次,征订和发放科技杂志2300余份、技术资料5800余份。科技示范成果显著,全区示范户培训率达到了100%,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了99%,水产品纯收入增长率比上年提高了12.7%;辐射带动了7560个养殖户参与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辐射面积达17652亩。
(四)质量建设有新突破。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全区水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目标任务,重视和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组织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通过倡导和推广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方式,加快渔业标准化的推广、应用和普及,全面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一是通过开展情况调查和资料宣传,使从业者了解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推广了高效、生态、安全的渔业生产模式,强化了生产者质量自控、产品质量检测与追溯能力,建立健全了水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完善了各项监管制度和监管档案,建立良好的养殖生产规范操作秩序,使规模养殖场和基地全面实施了塘口档案制度。二是加强了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管体系建设。4月份,区水产技术指导站、渔政执法大队分别增挂了区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区水生动物卫生监督所牌子,通过明确各自的主要职责,进一步加强了对初级水产品质量的监督与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我区的渔业公共服务和监管执法能力,推动全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三是按照省渔政监督总队《关于切实做好2009年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水产养殖业及水产品质量安全实际,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执法宣传和执法检查,精心组织,有序地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执法活动。重点对全区水产品苗种生产企业和渔药、饲料经营企业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检查生产记录不全、销售和使用违禁药物、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先后出动执法人员98人次,开展专项执法检查16次,抽检12次,检查各类企业21家、个体44户,罚处使用违规药物案件1起;组织和举办专题培训5期,培训人员360人,发放宣传材料62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24条。四是继续组织实施无公害产品产地淘汰管理,新建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1个,及时完成了新中海水育苗场、水产养殖公司、江心洲水产养殖公司等5个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及江中牌泥鳅1个无公害产品的复查换证工作,并配合省、市做好了无公害基地、产品等的抽检工作。五是积极推进水生生物检验检疫工作,进一步强化渔业病防网络建设,加快病害防治体系建设,指导全区病害综合防治工作。年初确定了2个海淡水养殖测报品种,设立了2个病害测报点,明确工作考核制度,规定工作要求,坚持长年收集和上报病害发生情况,及时完成了病害测报月报的编制和上报任务。
(五)执法管理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组织海洋与渔业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新办法、新举措,突出基础工作求扎实,常规工作求深度,重点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求创新。一是积极组织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效能建设大讨论主题活动,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以执法人员管理制度为基础,以岗位目标责任制度为重点,其它制度相配套的工作制度体系,不断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二是继续强化渔业行政执法管理,建立了由政府领导,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导,公安、工商、安监、航道等多部门密切配合的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建立了联动执法机制,采用机动巡查与动态管理,成功组织实施了沿海春汛、海洋伏季休渔管理,落实了长江禁渔制度和捕捞许可证制度,开展了“护渔2009”、“电、毒、炸鱼”等专项整治行动。先后出海检查18航次,内陆巡查92次,实现捕捞证换证率、电台年审率、资源保护费收缴率100%。春汛管理期间,登临检查渔船56艘,查获无证捕捞案件6起,驱赶挑网生产渔船52艘,没收网具4口,强制拆除定置网具4口,渔民主动拆除地趟网28口;长江禁渔期,查处借用他人刀鱼专项证案件1起,拆除深水张网1口,清理回潮插网6口;内陆电力捕鱼专项整治期间,查处非法电力捕鱼案39起,没收电捕工具35台套。四是加大对海洋与渔业水域各种污染行为的查处和监管力度,坚持做到接到举报,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及时立案受理,有效地遏制了渔业污染行为,改善了渔业生态环境,维护了渔民的合法权益。成功调处大小渔业污染案件19起,处罚款6000元,成功理赔4起,为养殖户挽回经济损失24000元,未发生一起上访事件。五是认真组织实施渔业资源修复工程,严格执行资源增殖放流的有关规定,通过科学选定放流品种和规格,提高放流质量和效果,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组织增殖放流活动2期,先后放流河蟹大眼幼体120多公斤、四大家鱼1万尾,促进了渔业资源的有效恢复。六是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继续做好柴油补贴的发放工作,有序推进渔船拆解和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作。已审核发放柴补资金199.26万元、惠及渔船454艘。
(六)安全生产常抓不懈。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完善渔业安全责任网络,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切实加强“三项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三化五覆盖”工作成果。一是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了规范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以增强广大渔农民和业主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为目的,认真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与知识培训。悬挂宣传横幅12条,印发《致全区渔民朋友一封信》等宣传资料1600多份,举办各类船员、滩涂养殖户培训班4期,培训从业人员386人次。二是与各渔业公司、专业渔民签订了渔业安全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了渔业安全生产责任网络,把安全责任直接落实到船头、户头和滩涂养殖场地。签订责任书454份,覆盖率达100%。三是对60马力以下海洋、长江机动渔船进行了年检,共检验渔船306艘,其中捕捞渔船280艘,养殖渔船26艘,实现了渔船救生、消防、通导等设施配置率100%。四是深入开展渔船安全生产督查和养殖业安全生产管理,及时部署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先后组织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共排查整改隐患8起,有效地遏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五是建立了规范的渔船正常更新、改造、买卖三方面渔船管理机制,严格执行船舶进出港签证管理,先后清理非船籍港监管渔船11艘,迁出渔船2艘。六是建立渔船互助互救组织网络,不断提高救助能力,积极开展渔业互保政策动员、宣传,提高广大渔民渔业互助保险意识,全力拓展渔业互保覆盖面。办理入保渔民1286人,参保渔船454艘,占生产渔民的96%以上。
2009年,我区海洋与渔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渔业结构调整还不够优,区域优势、规模经济、特色产业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低,加工业发展缓慢,龙头企业不强,难以适应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二是水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下降,污染事故时有发生,部分养殖品种的病害有蔓延的趋势,渔业发展空间进一步缩小;三是服务经济建设水平不高,科技滞后于生产的发展,科技应用水平较低,科技投入较少,信息服务功能薄弱;四是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储备不足,渔(农)民增收的科技贡献份额还不高,适销对路的苗种规模生产能力还不强;五是无公害基地建设步伐还不快,水产品质量建设有待加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力度不够大,监管有一定的难度;六是渔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部分渔民安全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渔业安全管理设施、设备投入不足,渔船及安全装备等设施老化,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使渔业安全生产存在隐患等等。我们要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促进海洋与渔业经济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010年,我区的海洋与渔业工作将围绕省、南通市和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渔业增效、渔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主导,突出项目渔业、产业集聚、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业建设,加快推进高效规模化、区域特色化、质量标准化和技术高新化,加强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我区全面达小康、早日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贡献。重点要在调查研究、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扩大宣传等方面下功夫,大力推进渔业经济结构调整,大幅度提升其经济和社会效益,使渔业逐步走上了养殖规模化、生产科学化、产品优质化的道路,促进渔业生产可持续发展。2010年,争取实现水产品总产量5.74万吨,较2009年增长5.14%。
(一)科学用海,进一步加强海洋监管。一是要继续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形成全社会关注海洋、爱护海洋、支持海洋工作的良好局面。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海洋管理网络,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办事程序,在加强海洋管理工作沟通、交流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海洋管理网络的运行效率。三是要以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海域使用规划为基准,定期开展近岸海域巡查,坚持依法对各类用海项目进行监管,依法规范用海行为。四是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创立适合我区海域管理的信息系统,实现海域使用动态监管和管理信息化。五是要认真落实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任务,提高监测密度、增加监测内容,逐步实施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继续做好海洋环境监测、预报、公报工作,努力使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控制。六是要加大海洋工程项目的审查和监控力度,强化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境监督管理,认真做好海岸及海洋工程项目环境的评估和监测工作。七是要做好滩涂围垦、渔港建设等重点工程海域使用、保护和管理的协调服务工作,建立失海渔民基本生活保障机制,努力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工程用海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八是要摸索和推行海域使用权招标、拍卖等流转机制,优化海域资源配置,实现国有资源增值最大化。
(二)整合资源,进一步突出产业重心。一是要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区域特色名品,拓展渔业发展空间,促进传统渔业提质增效,推进特色渔业高效化。二是要大力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对现有优势品种进行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开发,努力推进滩涂、池塘、稻田生态立体养殖高效规模化。三是要继续抓好基地和园区建设,完善良种体系配套,加快形成优势产业带,形成一批主导产品突出的镇、村、公司,提高养殖业集约化水平。四是要加强规模养殖、生产加工等企业建设,重点抓好海产品加工,突出规模效应,形成一批优势和特色,逐步提高我区水产加工业的综合实力。五是要注重对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不断开发与扶持休闲渔业新项目,全力推进休闲渔业基地规范运作,着力增强休闲渔业的吸引力和辐射能力,突出我区的地方特色。六是要通过政策引导,继续推进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不断规范和完善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和互动机制,积极培育渔区市场主体,提高渔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使这一新型经营体制在推进渔业产业化中发挥更大作用。七是要针对我区河道养殖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利用占比低、养殖品种相对单
一、产量水平不高等问题,大力推进全区河道养殖发展,重点抓好典型的培养、总结和推广等具体工作,积极培养河道养殖示范村3-5个,力争使河道养殖有新的进展。
(三)总结提高,进一步完善科教服务。一是要认真总结各地先进典型,推出一批高效渔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强重点、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和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海洋与渔业科技领域有新的突破。二是要继续组织实施实用技术培训工程,通过组织开展“强农富民送科技”活动,有针对性地对渔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服务,大力推广和普及先进适用技术,采用科技讲座、现场交流、热线咨询、实地指导等多种形式组织技术人员为养殖企业(户)提供病害防治、养殖技术、新品种引进和产品市场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切实提高渔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三是要继续组织实施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以优势水产品和优势产区为重点,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到户”的要求,加强科技与养殖户、企业的联接,在加强地方特色品种开发的同时,加速新技术、新知识推广与普及,提高科技的示范性,努力提高渔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能力,加快培育一批示范户、典型户,发挥他们的技能和管理优势,带动更多的渔农民增收。
(四)优化机制,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一是要严格执行《渔业法》,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好伏季休渔管理和打击电、毒、炸等违规捕捞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渔业许可管理,坚决取缔“三无”渔船,努力实现零违规的管理目标。二是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广泛开展渔业水域污染状况的综合调查,加大对渔业污染事故的查处力度,严格执行监测和污染事故报告制度,提高应对污染事故调处的技术能力,切实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初级水产品监管机制,加强对已认定的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的监督管理,深入水产养殖基地和渔药销售点,开展好水产养殖业用药专项执法检查,建立了良好的养殖生产规范操作秩序,努力提高全区初级水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力争使全区水产养殖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四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水生动物疾病防疫中心和水生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训专门检测工作人员,结合特色优势养殖品种的良种体系建设和病害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渔业病防网络,积极推进水生生物检验检疫,扎实开展水生动物疾病的防控工作,力争覆盖全区每个乡镇。五是要紧紧围绕“平安渔区”这条主线,建立健全渔业安全防控体系,按照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三化五覆盖”要求,建立渔船安全管理信息平台,不定期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检查活动,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严厉查处和纠正违章行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六是要严格执行渔用柴油财政补贴的审核发放,有序推进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和渔船拆解工作,完成省区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七是要加快完成渔业安全生产海上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力争使全区海洋捕捞渔船配置船载终端设备配置率达90%以上,全力扩大政策性渔业保险覆盖面,更好地发挥渔业互保在化解渔业生产风险中的作用。
(五)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效能建设。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做好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强队伍自身建设,积极创建学习型、效率型和服务型机关,提升干部队伍业务工作水平和服务创新能力,努力造就高质量的管理队伍、服务队伍和执法队伍,确保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各项管理目标的实现。二是要以机关效能建设为抓手,对照新标准、新要求,进一步深化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认识,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树立亲民务实的工作作风,落实好渔业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尽责尽力搞好科技服务,切实帮助渔(农)民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难题。三是要认真领会“亲民务实”内涵,从调查研究入手,深入农村,及时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分析研究对策,积极寻求破解难题的思路和办法,以进取的意识、创新的思路、扎实的作风抓好每项工作,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力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四是要健全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做到人人有任务、个个挑重担、事事得落实;健全和完善工作考评、督查等制度,强化关键指标的考核,强化工作实绩的考核,及时解决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二○○九年十二月
第三篇:乡镇海洋与渔业安排
2006年我镇海洋与渔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主线,积极实施项目建设,加快渔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坚持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我镇海洋与渔业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为全县在完成2006海洋渔业发展目标任务中争先进。为此,我镇海洋渔业经济工作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挖掘滩涂潜力,促进渔业支柱产业健康发展
我镇目前拥有滩涂总面积16万余亩,其中实际可利用的面积约6万亩。海洋渔业经济作为我镇的支柱经济是增加渔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今年我镇首先继续立足难涂的开发管理。滩涂养殖依托现有滩涂,有针对性的开发利用,宜养文蛤的养文蛤,宜养紫菜的养紫菜,因地、因滩充分利用滩涂提升我镇滩涂利用率,同时积极要求各养殖单位向外沙寻求发展空间,增加养殖滩涂的潜力。第二,加大养殖投入,提升渔业经济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今年我镇文蛤苗种投入确保1500吨以上,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我们要求各养殖单位做好文蛤的护养管理,同时建立苗种质量监管组织,确保投入品种质量。力求高投入,高产出,提高渔民的收入,调动渔民的积极性。第三,增强滩涂养殖的监管力度。各村、场均要建立由村民代表组成的理财监管小组,并定期向村民公开财务状况,让渔民放心。第四,在文蛤苗种管理上,我镇将根据养殖面积和文蛤苗种资源供求情况及各养殖场滩涂现状,建立文蛤自然苗种保护区,确保我镇文蛤苗种蕴藏量和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二、调整渔业结构,增加渔民收入
增加渔民收入是当前海洋与渔业工作的中心任务,我镇将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
1、稳定捕捞业。巩固早春鳗苗生产,春汛定刺网作业为主的传统作业方式。在坚持利用保护资源、节能增效的原则基础上,加快海洋捕捞内部结构调整。积极引导渔民一船多业、一网多用、一人多技,充分提高生产时间,提高海洋捕捞综合效益。同时积极推进渔民“双转”工作,做到减船渔民不减收。
2、积极引进新品种养殖。我们将在巩固文蛤和紫菜养殖的海洋渔业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滩涂养殖区域进行科学合理安排,根据东凌港海水、滩面、池塘状况引进新品种的养殖,并对引入品种进行跟踪了解,在试养成功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推广工作,为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3、加强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我镇将继续发挥紫菜加工和昌华水产品加工等龙头企业的作用,推进水产品深加工,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提高产品档次,市场竞争力及出口总量。
4、提升高涂利用率。目前我镇高涂开发近5000亩,主要用于春季河蟹、梭子蟹等品种育苗,少部高涂在育苗结束后用于养殖,池塘利用率较低,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将积极引导有关人员在搞好育苗生产的同时,根据高涂现状,增加苗种投入,搞好养殖生产,以提高池塘利用。
5、认真抓好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海洋渔业的招商引资,协助各渔业村完成镇下达的项目投入任务,做好渔业科技项目、海洋开发项目、减船转产项目的组织申报、实施与管理工作。
三、抓渔业安全生产,创建和谐社会环境
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事关海洋与渔业经济健康发展,事关渔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将坚持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力保我镇渔业安全生产无事故。
1、建立健全安全组织网络,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明确镇、村两级安全组织,各级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建立安全组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督促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个人对单位负责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位人员。
2、加强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我镇今年将对渔业安全生产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安全活动,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将责令单位或个人限期整改,并跟踪检查,保证整改落到实处。
3、今年我镇将加强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强化渔民人身保险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网络和海上搜救体系。今年计划利用镇广播专题宣传不少于二次,印发宣传资料一份,举办培训班一期。
4、强化卡口管理,加强对下海拖拉机的检查和卡口人员的考核。我镇对卡口检查人员制定考勤、考核及卡口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卡口人员值班及对下海拖拉机检查的力度,并经常性的对出海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宣传,使下海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得到提高。
>>>>乡镇海洋与渔业安排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海洋与渔业环境保护试题-2013
海洋与渔业环境保护试题
考试题目
一.简述我国渔业环境或海洋环境保护的体系与现状。分析提出目前保护中的主要问题。要求: 全文500字内。
二.论文
跟据讲课内容文献资料,总结影响我国某地区海洋与渔业环境的某个或某些因素,及对某种或某些渔业资源和水生生物的某些影响。(50分)
要求:(1)论文不少于1000-1500字;(2)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3)论述包括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三个部分或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综合要求:
1. 题目自拟。
2. 正文中清楚标示文献来源。表示形式为“作者,年代”。如:(李冰,2001)、(Richard ,1987)
3. 使用中文或英文,不允许两种文字混合使用,拉丁文除外。
4. 只能引用亲自阅读过全文或摘要的文献,不可为了凑文献数量而列上没有真正阅读和引用的文献。对有疑问的文献,阅卷者要进行审查。
5. 正文引用参考文献部分时,文献的作者如是3名以内则全部列出;超过3名,则在第3名后加“等”或“et al”。
6. 参考文献部分采用按第一作者姓氏顺序排序。中文在先,其它语种在后。中文作者根据作者姓氏读音,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序。外文作者按作者姓氏英文字母顺序排序。7. 西文文献中的作者姓名,姓用全大写、名可缩写并略缩写点,全部作者均姓前名后著录,例如 SMITH,R.D.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1)期刊文章:全部作者.论文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报告:全部作者.文献题名.(译者).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网络文献:全部作者.文献题名.网址引用时间(年月日时).考试形式: 开卷 答卷形式:课堂手写
答卷用纸:学校统一的试卷纸,每人领取至少3页,可以用反面。交卷日期:4月18日 10-12点
交卷地点:学院楼北(商学院)153教室
第五篇:镇××年海洋与渔业工作思路
×年我镇海洋与渔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主线,积极实施项目建设,加快渔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坚持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我镇海洋与渔业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为全县在完成××海洋渔业发展目标任务中争先进。为此,我镇海洋渔业经济工作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挖掘滩涂潜力,促进渔业支柱产业健康发展
我镇目前拥有滩涂总面积万余亩,其中实际可利用的面积约万亩。海洋渔业经济作为我镇的支柱经济是增加渔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今年我镇首先继续立足难涂的开发管理。滩涂养殖依托现有滩涂有针对性的开发利用宜养文蛤的养文蛤宜养紫菜的养紫菜因地、因滩充分利用滩涂提升我镇滩涂利用率,同时积极要求各养殖单位向外沙寻求发展空间,增加养殖滩涂的潜力。第二,加大养殖投入,提升渔业经济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今年我镇文蛤苗种投入确保吨以上,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我们要求各养殖单位做好文蛤的护养管理,同时建立苗种质量监管组织,确保投入品种质量。力求高投入,高产出,提高渔民的收入,调动渔民的积极性。第三,增强滩涂养殖的监管力度。各村、场均要建立由村民代表组成的理财监管小组,并定期向村民公开财务状况,让渔民放心。第四,在文蛤苗种管理上,我镇将根据养殖面积和文蛤苗种资源供求情况及各养殖场滩涂现状,建立文蛤自然苗种保护区,确保我镇文蛤苗种蕴藏量和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二、调整渔业结构,增加渔民收入
增加渔民收入是当前海洋与渔业工作的中心任务,我镇将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
⒈稳定捕捞业。巩固早春鳗苗生产,春汛定刺网作业为主的传统作业方式。在坚持利用保护资源、节能增效的原则基础上,加快海洋捕捞内部结构调整。积极引导渔民一船多业、一网多用、一人多技,充分提高生产时间,提高海洋捕捞综合效益。同时积极推进渔民“双转”工作,做到减船渔民不减收。
⒉积极引进新品种养殖。我们将在巩固文蛤和紫菜养殖的海洋渔业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滩涂养殖区域进行科学合理安排,根据东凌港海水、滩面、池塘状况引进新品种的养殖,并对引入品种进行跟踪了解,在试养成功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推广工作,为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⒊加强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我镇将继续发挥紫菜加工和昌华水产品加工等龙头企业的作用,推进水产品深加工,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提高产品档次,市场竞争力及出口总量。
⒋提升高涂利用率。目前我镇高涂开发近亩,主要用于春季河蟹、梭子蟹等品种育苗,少部高涂在育苗结束后用于养殖,池塘利用率较低,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将积极引导有关人员在搞好育苗生产的同时,根据高涂现状,增加苗种投入,搞好养殖生产,以提高池塘利用。
⒌认真抓好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海洋渔业的招商引资,协助各渔业村完成镇下达的项目投入任务,做好渔业科技项目、海洋开发项目、减船转产项目的组织申报、实施与管理工作。
三、抓渔业安全生产,创建和谐社会环境
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事关海洋与渔业经济健康发展,事关渔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将坚持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力保我镇渔业安全生产无事故。
⒈建立健全安全组织网络,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明确镇、村两级安全组织,各级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建立安全组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督促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个人对单位负责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位人员。
⒉加强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我镇今年将对渔业安全生产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安全活动,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将责令单位或个人限期整改,并跟踪检查,保证整改落到实处。
⒊今年我镇将加强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强化渔民人身保险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网络和海上搜救体系。今年计划利用镇广播专题宣传不少于二次,印发宣传资料一份,举办培训班一期。
⒋强化卡口管理,加强对下海拖拉机的检查和卡口人员的考核。我镇对卡口检查人员制定考勤、考核及卡口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卡口人员值班及对下海拖拉机检查的力度,并经常性的对出海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宣传,使下海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