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成立新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工作团队的通知
新社卫字〔2012〕11号
新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关于成立
全科医生服务团队的通知
中心各科室:
为了在我区做好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各族群众提供满意的公共卫生指导。贯彻落实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各类相关文件精神,保障我区慢性病患者能够得到合理的指导治疗。经院务会研究决定,成立新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工作服务团队,组成如下:
第一组:组长:罗德明
成员:罗德明 胡林华 刘 梅
张兴芳 汪 文 杨 芬 宿 希 胡承英 刘新碧
第二组:组长:张治品
成员:张治品 刘 霞 彭世英
倪 明 龙海燕 罗 香
何芳芳 黄玉香 王以翠
第三组:组长:李 琳
成员:李 琳 李 佳 宋婷婷
杨娅妮 蔺玉发 梁 菊
王 飞 杨光艳 杨晓雪
第四组:组长:刘洪萍
成员:刘洪萍 许佐琴 杨 芬
夏明秀 李婷芳 廖江南 来晓赵 余正平刘莹彬
第五组:组长:刘启萍
成员:刘启萍 张晓鹏 熊晓倩
李芝琼 任本秀 李 萍
新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0一二年三月六日
主题词:中心 成立 全科医师 服务团队 抄 送:中心各科室 乌当区新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2年3月6日印制(共印12份)
第二篇:201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工作计划
2012小汤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慢性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则在社区,慢性病的社区预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我们要充分认识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将慢性病防治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考核目标,创造支持性的环境,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道路。根据-----市------区慢性病防治相关文件的要求,特制定今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现有网络对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规范化管理的工作制度,由中心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中心每季度对慢病报告工作进行检查、督导。
2、利用18岁以上农民健康体检,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建立慢性病规范化管理记录本,定期随访管理慢性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二、建档工作目标
1、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将农民体检结果按时录入居民的健康档案。
2、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
三、实施计划
建立慢病网络直报系统和工作制度;对社区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社区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一)以服务团队为基础,建立慢性病报告工作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二)、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
1、高血压、糖尿病的检出
利用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社区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登记
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慢性病患者记入服务团队的慢性病规范化管理记录本,进行管理。
3、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活动的开展,在辖区内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组织培训。加强社区居民高血压自我管理。
(三)、按时完成国家及北京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同时完成2011年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随访、录机工作。
(四)、社区一般人群的健康促进
根据社区人群的健康需求,在社区广泛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社区人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
1、在社区建立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橱窗,每2月更换1次内容,制作高血压、糖
尿病防治知识宣传单,通过居委会、医疗站点等发放给社区人群。
2、在社区举办高血压、糖尿病知识讲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讲座、义诊等活动。
3、利用社区居民活动室等居民较集中的地方作为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阵地,摆放各种宣传资料。
4、在社区开展免费测血压、血糖活动。
六、培训
按照《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生进行培训,以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质量。
七、评估
1、过程评估
高血压、糖尿病建档动态管理情况,高血压、糖尿病随访管理开展情况,双向转诊执行情况,35岁患者首诊测血压开展情况,就诊者的满意度等。
2、效果评估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血压、糖尿病相关危险行为的改变率,高血压、糖尿病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和药物规范治疗情况。
八、督导和考核
(一)、由中心对服务团队进行督导和考核,考核意见及时反馈,进行改进工作。
(二)、考核指标
1、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建档率和建档合格率;
2、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随访人数和规范管理率;
3、社区医务人员是否按时参加培训及培训合格率;
4、社区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5、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改变率;
6、高血压、糖尿病控制率;
7、工作制度制定和实施情况;
8、各种活动的记录和归档情况。
第三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高血压总结
魏庄卫生院
2012年上半年高血压健康管理工作总结
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自开展以来,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着力抓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开展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工作,使基本公共卫生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工作走向有序开展,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我辖区高血压患者患者总人数约为4302人,已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约1675人,其中35岁以上高血压共1666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达1250人,最近一次随访高血压患者共1416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5%,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达85%,现已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并对其进行分类干预。对血压控制满意(收缩压<140且舒张压<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3个月随访一次。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时对其进行随访。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并在随访过程中对原发
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督导和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居委会举行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健康教育义诊。
高血压健康管理在我社区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是存在着一部分群众的健康意识不强,还一时改变不了过去旧的生活习惯,这就需要我社区公共卫生管理服务人员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和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改变服务意识,增强防病能力,增强公共卫生人员责任心,加大健康教育力度,达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魏庄卫生院
2012年6月30日
第四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高血压总结
2011年上半年高血压健康管理工作总结
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自开展以来,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着力抓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开展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工作,使基本公共卫生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工作走向有序开展,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我辖区高血压患者患者总人数约为5410人,已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约1675人,其中35岁以上高血压共1666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达1250人,最近一次随访高血压患者共1416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5%,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达85%,现已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并对其进行分类干预。对血压控制满意(收缩压<140且舒张压<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3个月随访一次。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时对其进行随访。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并在随访过程中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督导和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
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居委会举行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健康教育义诊。
高血压健康管理在我社区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是存在着一部分群众的健康意识不强,还一时改变不了过去旧的生活习惯,这就需要我社区公共卫生管理服务人员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和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改变服务意识,增强防病能力,增强公共卫生人员责任心,加大健康教育力度,达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向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1年7月8日
第五篇:关于成立鸭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境卫生与秩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关于成立鸭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境卫生与
秩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中心各科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凯里市城区和乡镇集镇管理考核办法,抓好我中心环境卫生与秩序管理工作,经研究成立鸭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境卫生与秩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基成员组成如下:
组长:王贵春中心主任
副组长:李宏裕中心副主任(分管领导)成员:杨登勇中心内科医师
王律师中心护师
文光和中心防保组长
周莞林中心检验士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心办公室,杨登勇同志兼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2012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