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作风接地气创新模式固根基(精选)
转作风 接地气 创新模式固根基
为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切实增强基层干部队伍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能力,我县结合村“两委”班子换届,按照“三学三送三促进”活动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教育培训活动。培训由组织部牵头,联合司法局、民政局、纪检委、县委党校四个部门成立培训工作组,创新培训形式,通过改良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模式、活跃培训氛围,深化细化培训内容,激发班子成员学习热情,让教学培训富于实效。培训工作从7月中旬开始,8月末结束,历时一个半月,期间共培训村“两委”班子成员1682人,培训工作组以培训课程高度的权威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赢得了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广泛好评。
改良培训内容,采取针对性调研选材。县委培训工作组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深入基层展开调查研究,通过电话沟通、走访交流等多种方式,下乡“问诊”,收集换届后村“两委”班子成员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难题。针对收集到的问题,培训工作组精心选题,对症下药,最终确定以当前农民普遍关心的五个热点问题为培训主题,即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村级
议事规则和民主公开管理、主导产业定位及发展经济五项主题,然后通过与专家学者等进行沟通、商议,最终完成培训内容的撰写。
优化培训模式,采取分片式集中轮训。县委改变工作作风,打破全县统一集中培训的传统模式,变“吃大锅饭”为“办小饭桌”,采取分片轮训的形式,送培训下乡。培训工作组在每个乡镇培训一天,首先由乡镇将各村的两委班子成员集中至本乡镇的培训地点,再由培训工作组进行系统的教学培训,通过讲师们面对面、手把手的教学,让教学培训照顾到每位参训人员,让每位参训人员能够真正的学到知识,摒除以往统一培训“学前是啥样,学后还啥样”,“左耳听右耳冒”的弊端,切实做到培训资源分配的合理化,把培训内容讲到参训人员的心里去,从而真正提高村级党组织为民服务的能力。
活跃培训氛围,采取互动式课堂教学。为了提高参训人员的积极性,改变以往培训讲师唱“独角戏”的情况,培训工作组通过采取课件讲解、难点讨论、互动问答三种方式,提高班子成员的参与度,激发参训人员的学习热情。首先由讲师将培训内容制成课件,通过插入相关的图片、动画,让培训内容更加生动有趣,结合讲师的同步讲解,让培训内容一目了然,提高参训人员的学习兴趣;然后针对培训中相对难以掌握的部分,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参训人员通过个
人思考、共同探讨得出结论,加深参训人员对相关知识的印象;最后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巩固培训的所学所讲,确保培训富有实效,真正提高参训人员的综合能力。
第二篇:接地气 改作风
接地气 改作风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吹响了对“四风”宣战的号角。这“四风”,不仅是党章、党纪明令禁止的歪风邪气,更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注、最反感和反映最强烈的“官老爷”作风。为不脱离群众,不渐行渐远,必须接地气,改作风。
接地气就是要脚踏实地。说话就要从实际出发,不夸饰,实实在在,让人信服。学院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等必须以有利于学院发展为前提,立足现实,以学院整体教学及科研能力提升为目标,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群策群力,实现个人与学院发展共赢,而不是个别领导拍脑袋,口才好,若悬河,没有调查研究,群众是不会信服的。
要多做,少说,多付出,少计较;多做好事,帮助他人,以此取信于人,拉近干群关系。因此,与其关门写稿子、台上念稿子,下面开小会,各讲各的,不如多深入课堂,掌握教学法;多深入宿舍,了解学生动态;多深入实验室,解决实际困难。通过经常性的深入一线,与群众在一起,干群亲如一家人,才能真正让群众信服。
要多办群众认可的事。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需求,绝大部分人是求发展、求全面小康,求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越是工作重要,越是事情紧急,越是矛盾突出,越要坚持依法办事;考验领导干部是否善于抓重点、抓关键。如继续深化综合改革,就要多听教职工意见,坚持“宽带细分、多劳多得、兼顾公平”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维护群众利益的决策机制,化解矛盾于萌芽。
要禁绝“四风”,不走过场。光说不练,群众是不会答应的,否则就会丢掉群众基础、丧失公信力。现阶段,学院就是要在凝炼学科方向,夯实基础,形成创新团队,继续保持和发展优势领域,提升学院服务国民经济社会能力等诸环节诸目标任务上下真功夫、花大力气。群众满意了,学院发展了,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检验标准。
总之,干部、党员要自觉置身于群众监督之下,勇于查摆解决问题,办事接地气,建立起转变作风的长效机制。
第三篇:“接地气”创新成果显著[小编推荐]
6月5日,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委托,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在常州市武进五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组织了该公司ge2885数控绒类双针床经编机、ge2295数控网眼织物经编机及经编智能生产管理系统三项新品的鉴定。此次鉴定会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等9位行业专家组成,专家组先后听取了项目研制技术工作报告、科技查新报告、产品检验报告和用户使用报告,并进行了严格的现场检测和考察。专家组表示,两款新型经编机在技术和性能方面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管理软件则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项产品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致同意此三项产品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李毅,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刘家强,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等多位行业领导出席了此次活动。杨世滨简要介绍了针织行业的发展现状并表示,针织行业的未来发展,还会持续对设备的稳定性、智能化以及性价比等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李毅表示,此次五洋纺机鉴定的产品,既有“高大上”的自主创新技术,又很“接地气”,使设备在加工速度和适用范围上得到了兼顾,符合市场需求。刘家强则表示,五洋纺机此次鉴定产品对于毛纺行业企业而言是非常好的产品,希望五洋纺机能够“跳出纺机看纺机”,把产品、技术做得更好。
“五洋纺机的创新并非一味地高端化,而是很好地反映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价值。就此次鉴定的ge2885数控绒类双针床经编机来说,江苏常熟地区此类绒毯企业集聚,设备的应用将能帮助这些企业在更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该机更广泛的适用范围也会提高用户自身的接单能力,客户必然乐见这样的产品。”作为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在出席活动时感触颇多。五洋纺机董事长王敏其也表示,目前,五洋纺机在该地区的绒毯类织机产品已达该市场份额的90%,是地区企业十分信赖和喜欢的品牌,此次鉴定的产品已经在一些用户中得到应用,客户评价很高。
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五洋纺机多年来一直注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每年都会有多个新产品、新技术推出。此次鉴定的产品,从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应用表现来看,十分契合当下行业大力倡导的“两化融合”及“互联网+”发展思维。两款经编设备均借助经编智能生产管理系统的优势,实现了设备的远程操控、维护、设备状态显示、gprs实时监测、条码管理等功能。
据悉,在2015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上,五洋纺机还会有8款新产品同期推出。王敏其表示,做百年企业,必然要稳步推进产品技术,五洋纺机通过智能化工厂的建设将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企业产品的综合性能和竞争力,也必将更好地服务用户。
第四篇:“接地气”的教育创新值得肯定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接地气”的教育创新值得肯定
作者:张玉胜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2年第10期
7月6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广东省揭阳市启动“沃土计划”,20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本科生,从学院领导手里接过背包行囊,扛起该计划的第一面旗帜,开始奔赴基层:走进农村,走进企业,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担任企业经理助理,担任工厂车间主任,担任社区主任,以一线参与者的身份和老百姓在一起。(7月6日《新华网》)
曾几何时,重才轻德、知识与实践脱节成为人们诟病大学教育的两大弊端,而“沃土计划”有望成为破解教育弊端、探索育才新路的有益尝试。与人们习惯认知的“实践锻炼”相比,“沃土计划”有两大看点:一是深入基层的实践活动不是临近毕业的“集中实习”和“突击实践”,而是从大
一、大二就下乡进厂,这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有四年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而且能够让教师目睹学生的锻炼过程,倾听其实践心声,有助于师生沟通交流,便于老师适时指导。二是定向挂职锻炼,有助于增强社会实践的计划性、针对性,提高实践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其位”方能“谋其政”,既然是“挂职”,就不能只是体察民情、感悟社会,还应当发挥优势,履职有为。
在人们的记忆里,大学生是“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从家门到校门是他们的成长轨迹,与民众隔膜、与实际脱离是他们的天然软肋。应该说,“沃土计划”的实质就是为大学生“接地气”提供平台。
首先,大学生要实现与民众在感情上的“零距离”。尽管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把自己的使命标榜为“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终究是所有大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充分体谅民间疾苦和真正拥有民生情结,才会恪守创业为民、生财有道的道德底线;也只有将自己的宏图伟愿与老百姓的健康福祉有机结合起来,才会成为有价值于社会的真正精英。
其次,大学生要确保知识与实践的无缝对接。人们常说“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改变命运”,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前提是:只有当书本知识转化为技能或能力时才会显示其力量,也才会创造出社会财富或改变人的命运。而这种转换的媒介就是实践。没有充分“接地气”的知识只能是空洞的理论,而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大学生注定只是“书呆子”而难成企业家。
第五篇:党员参加“进社区、接地气、转作风、解民忧”主题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参加“进社区、接地气、转作风、解民忧”
主题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金山区第一中学
贾玉奇
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加强作风建设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经常开展深入社区、便民利民的服务活动,对于贯彻党的群众路,改进工作作风,赢得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认真贯彻金群办发【2014】6号文件精神,4月29日下午,我校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进社区、接地气、转作风、解民忧”主题实践活动暨到鹤寿养老院进行了打扫卫生送温暖活动。党员教师不怕脏、不嫌累,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擦窗、扫地、擦地,忙得不亦乐乎。仅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把养老院的窗户、地面擦得干干净净,床铺整理得整整齐齐,为老人们创造了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全体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办实事,解民忧,让孤独年迈的老人们亲身感受到党的关怀,以及群教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春天般的温暖。
劳动结束回到学校后,学校党总支书记立即组织党员召开座谈会,让大家谈进社区的体会、说为百姓服务的感想。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大家发言踊跃,会议气氛热烈。与会者一致认为,开展党员“进社区、接地气,转作风、解民忧”主题实践活动,是一件得民心、和民意的好事,体现了我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党的宗旨、真心服务于民的有效载体,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组织党员下基层、接地气,及时了解群众的诉求,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社区建设献计出力,增强党性,净化心灵,对于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改进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赢得人心,才能促进政风行风和民风的好转,才能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早日实现中国梦。
2014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