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流程干预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13 18:4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精细化流程干预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精细化流程干预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第一篇:精细化流程干预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精细化流程干预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精细化流程干预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将南充市中心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手术室采样结果作为对照组,2015年11月~2016年10月采样结果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感染控制方案,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流程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室采样结果合格率、手术室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部、消毒剂、无菌物品采样结果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精细化流程干预;手术室;感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2(b)-0154-04

Application of infection control in the operating room by refinement process intervention

HE Xiulian1 FENG Huiqiong2 SHEN Lihua1 LI Xuemei3▲

1.Operation Room,Nanchong Central Hospital,Sichuan Province,Nanchong 637000,China;2.The Laryngoscope Room,Nanchong Central Hospital,Sichuan Province,Nanchong 637000,China; 3.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Nanchong Central Hospital,Sichuan Province,Nanchong 63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effect of infection control in the operation room by refinement process intervention.Methods The sampling results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in the operating room of Nanchong Central Hospital were regarded as control group,and the sampling results from November 2015 to October 2016 in the operating room of Nanchong Central Hospital were regarded as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ventional infection control scheme of operation room was used in control group,and the refinement process intervention was used in observation group.The qualified rates of sampling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potential safety concerns and the nursing quality grading of operation room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qualified rates of sampling results,including operation room air,body surface,medical staffs' hands,disinfectors,aseptic material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Refinement process intervention;Operation room;Infection;Control

手术室作为医院内进行有创操作的重要科室,手术室感染控制和患者预后恢复水平有着重要的关系[1-2]。手术类型复杂多样、各项操作节奏较快、环节复杂多样、人员流动频繁,这些均给手术室感染控制带来较大的难度[3-4]。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是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护理人员在手术室工作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手术相关操作得以正常运转的实际维护者,同时也是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主要力量[5-6]。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一整套有效的、细致的流程化干预,才可以提高手术室感染控制的水平和效率,从而为改善医院感染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对南充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手术室感染控制情况进行分析,拟探讨精细化流程干预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情况,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手术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部、物体表面、消毒剂和无菌物品的采样结果进行观察,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采样结果作为对照组,在此期间进行手术1800例,手术类型:腹部手术600例,胸部手术500例,头部手术200例,四肢手术500例,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感染控制方案;将2015年11月~2016年10月采样结果作为观察组,此期间共进行手术1800例,手术类型:腹部手术650例,胸部手术450例,头部手术220例,四肢手术480例,采用精细化流程干预。本研究经我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手术类型无明显差异,且在本项研究过程中,两组手术室护理人员均未发生变化,避免了因手术室护理人员变化引起的研究结果偏倚。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感染控制方案。通过医院感染科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讲座和指导,主要内容包括手术室院感硬件的更新、医护人员预防感染的知识培训、强化院感意识、定期进行抽样监测等[7-8]。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感染控制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室感染控制的精细化流程干预措施。①加强手术室医护人员感染控制管理。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医院预防感染的主体,感染控制工作需要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充分发挥医护人员感染控制的主观能动性,更好贯彻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避免出现形式化工作。成立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小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业务学习,强化护理人员的手术室感染控制知识水平。②强化手术室物品管理。建立手术室相关物品管理制度,用物规范从左边放进右边取出,真正做到各类手术相关物品的分类存放;建立详细的登记制度,使用者和归还者均需要在登记簿上签字。及时更新老旧设备,定期维护相关设备,并查漏补缺。③手术室环境管理。建立手术环境管理制度,重点在于手术室空气消毒,手术室内物品、地面、转运车辆、手术器械和手术医护人员消毒,对于手术室内可能存在的诱发感染的死角进行定期清理和整治,加强手术室整体环境的建设。④定期考核和抽样监测。定期考核医护人员手术室预防感染相关知识,对考核结果和手术室相关操作记录进行备案记录,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加以规范。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手术室采样结果合格率情况参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9],观察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部、消毒剂、无菌物品采样结果合格率情况。

1.3.2 两组手术室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情况观察两组手术排序错误、手术器械不?R全、组织病理学标本污染发生情况。

1.3.3 两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方法,针对手术室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症护理、护理记录、手术室环境及安全、急救药品及器械情况进行评分,每项指标分数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护理工作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有资料显示,手术室空气和医护人员的手部是对手术室感染控制造成重要影响的两个重要因素,这两项采样结果的合格率直接反映手术室感染风险性的高低[23-24]。手术室地面、物体表面反映了手术室保持净化的有效性,同时也为手术室空气和医护人员手部采样结果合格率提供保证[25]。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部、消毒剂、无菌物品采样结果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精细化流程干预可以更好地维护手术室净化水平,提高手术室采样结果的合格率。观察组手术排序错误、手术器械不齐全、组织病理学标本污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精细化流程干预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中错误的发生,减少了病理标本感染的途径。观察组手术室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症护理、护理记录、手术室环境及安全、急救药品及器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精细化流程干预可以更好地帮助手术室医护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精细化流程干预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应用,可以提高手术室采样结果合格率,降低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晓玲.质量持续改进理念在控制手术室感染中的应用[J].上海预防医学,2014,26(7):390-391.[2] 梁月.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感染扩散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0):124-125.[3] 胡素芬,谢玉珍,何妙珍,等.院感质控小组对降低手术室感染影响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6,15(3):59-61.[4] Nicolay CR,Purkayastha S,Greenhalgh A,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improvement methodologies from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surgical healthcare[J].Br J Surg,2012,99(3):324-335.[5] 邹彦,陆雪飞,朱秀峰.PDCA循环对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9):2145-2147.[6] Dadhich A,Arya S,Kapil A.Exploring the Pathogens Present at the Patient Care Equipments & Supplies to Sensitise the Health Care Workers for Preventing Health 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among In-Patients [J].Nurs J India,2014,105(6):283-286.[7] 刘晓岚.PDCA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3205-3207.[8] 隋晓玉.感染控制路径对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及护理[J].河北医学,2015,21(6):1028-1031.[9] 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S].2012.[10] 公冶金燕,王小妹.探究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精细管理的应用效果[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3):4400-4402.[11] 刘庆兰,唐竞学.洁净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9):787-788.[12] 郭柳波.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1):77-79.[13] 王晓础,张丽青,林哲.精细化流程干预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1015-1017.[14] 徐林军,沈丹红,徐晶芳,等.循证管理在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影响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8):4288-4290.[15] 杨庆菊,马建中,李燕子,等.三甲医院手术室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8):4291-4293.[16] 蒋秀娟,罗红,张冬梅.医院手术室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J].西部医学,2015,27(7):1101-1104.[17] 莫雪梅,林萍,张方方.手术室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9):71-72.[18] 周辉,余丽红.手术室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082-2083,2104.[19] 田利静,张丽,范宇召.循证医学在建立手术室感染控制流程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6):710-712.[20] 徐芳.感染控制路径降低手术室感染率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5,17(6):646-648.[21] Wanderer JP,Charnin J,Driscoll WD,et al.Decision support using anesthesia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records and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case logs for resident operating room assignments [J].Survey of Anesthesiology,2014,58(2):68.[22] Anjos MC,Souza CC,Cezar IM,et al.The use of PDCA method and quality tools in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in Mato Grosso do Sul State [J].Revista Agrarian,2012,5(15):75-83.[23] Yang C,Chalasani G,Ng YH,et al.Exosomes released from Mycoplasma infected tumor cells activate inhibitory B cells [J].PLOS One,2012,7(4):e36138.[24] Dadhich A,Arya S,Kapil A.Exploring the Pathogens Present at the Patient Care Equipments & Supplies to Sensitise the Health Care Workers for Preventing Health 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among In-Patients [J].Nurs J India,2014,105(6):283-286.[25] ?w体玉,曾莉莉,罗艳霞.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外来器械追溯系统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10):47-48.(收稿日期:2016-11-05 本文编辑:程铭)

第二篇: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摘要: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的场所,对预防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院手术室通过一系列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率。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就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切口感染;护理干预;预防

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的场所,对预防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院手术室通过一系列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 率[1]。现将具体措施报告如下。

1造成外科伤口感染病原菌的来源

①患者内生性菌落;②手术环境;③医护人员互窜手术间;④由器械、手术物品植入手术伤口;⑤不规范的操作。

2外科手术伤口感染的干预措施

2.1患者术前准备

2.1.1术前备皮 在手术之前做好备皮工作,若患者自己用剃刀刮,那么就很容易造成患者的皮肤出现细微表皮损伤、疼痛、刮痕[2],进而会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出现伤口感染。因素,如果患者的毛发不会干扰到术后敷料、负极板、手术薄膜的粘贴及手术切割,最好还是不要去除毛发。

2.1.2术前沐浴 为了降低患者皮肤菌落数量,手术之前1d患者应该洗澡,还可以用消毒剂沐浴。

2.1.3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在手术之前应该慎用广谱抗生素,若患者的手术时间过长,那么可以追加抗生素[3]。

2.2保持手术室干净 ①手术室准备:手术室医护人员在手术之前30min要用空气净化系统来对室内空气进行持续净化,连台手术时要后做有菌手术,先做无菌手术。预防切口感染会受到手术室空气的消毒效果直接影响,空气细菌培养工作,手术室都应该常规做1次/月;手术室内的环境要合理布置,要让其易于擦拭、不积尘、表面平整。②要控制进入手术室的人员数量,禁止手术人员互窜手术间,手术操作人员不得在手术过程中接听手机电话、进行与手术无关的交谈等[4];③100级手术间--适用于心胀手术、脑外科手术、全身烧伤手术、关节置换手术、器官移植手术、感染率大的手术;1000级手术间--适用于眼科、整形外科、骨科、普外科的Ⅰ类手术、肝胆胰外科、非全身烧伤;10000级手术间--适用于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耳鼻咽喉科、普外科除Ⅰ类手术;100000级手术间--适用于门诊,急诊、感染手术。必要时为了对患者恐惧紧张的情绪进行缓解,可以适当地在手术室内播放轻音乐,让他们能够配合医护人员[5],顺利进入麻醉阶段。

2.3加强手术中配合 ①护士在手术过程中接听电话,或者谈论与手术完全不相关的话题;②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器械出现螺丝缺失或松动,但是没有及时向科室领导或者主刀医生汇报;③年轻护士很难有效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④在手术之前不给予患者进行解释和讲解,让患者内心的恐惧心理加重;⑤不能在指定容器中排入输液废气,甚至还有可能由于工作不谨慎,在患者脸部位置溅上液体[6]。

2.4规范操作

2.4.1手套 手术室医护人员都应该戴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不使用有粉手套,对于关节手术,应该戴双层无菌手套。

2.4.2手术衣 医护人员应该使用背后遮盖式手术衣,在手术间进行穿手术衣工作,如果发现有血迹渗透或者污染现象,应该在第一时间予以及时更换[7]。

2.4.3外科洗手 ①传统的外科刷手方法,易造成医护人员皮肤损伤。影响医护人员的洗手遵从性,影响外科洗手效果。②选择理想的外科洗手液,无水洗手液是一种广谱、快速的皮肤消毒剂,无须刷手,直接擦拭[8]。对皮肤没有刺激性和毒性,同时具有持久的抗菌活性及大量的护肤成分。③手术室医护人员要正确地洗手[9]。

2.4.4手术部位皮肤消毒 ①要全面进行消毒,作切口细菌培养监测1次/月,不要有盲区;②消毒范围以切口为中心向外20 cm,消毒顺序从上至下、由内至外、以手术切口为中心;③局部擦拭手术部位皮肤2遍,擦拭药剂为2500~5000 mg/L的消毒液。

参考文献:

[1]刘桂玲,杨芬,蒋春燕,等.2007-2009年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3).[2]胡伦.普通外科患者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8).[3]张小红,罗丽霞.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2).[4]林金香,陈妙霞,周小香.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相关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02).[5]郭志晨,叶竹梅,黄樟生,麻雪娇.外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07).[6]王江丽.导致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1,(10).[7]Wang Huanzhang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icacy of pain after surgery observed 43 cases [J].Medical information(on Xunkan),2011,(09).[8]Turner RC,cull CA,Frighi V,et al.Glycemic with diet sulfonylurea,metform in,or insul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rogressive requirement formultiple the rapies(UKPDS49)[J].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999,281:2005-2012.[9]Zhang.General surgical wound infections,and care-related factors discussed [J].Chemists(second half),2011,(01).编辑/张燕

第三篇:2017最新护理论文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预读: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宁晋县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关键词】医院,骨科;切口感染;手术室护理

在外科手术中,切口感染为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切口感染除患者自身原因外,还有医院感染[1].骨科手术类型多样,护理方式亦不同.手术室为手术与抢救的场所,手术室护理干预会影响到手术效果.骨科手术护理不到位会引发患者切口感染,增加切口感染率[2].寻找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为强化骨科手术治疗预防切口感染提供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案是当前研

图表 1中国知识写作网包过

究的重点.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积极面对疾病带来的改变,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和药物依从性,加强医患、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满意度[3].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手术均为无菌操作,采用全麻;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5]:开放性骨折手术、急诊手术;传染性疾病患者、多发骨折患者、存在严重心、肺、肾疾病患者.1.2一般资料选取

2014年5月—2015年10月宁晋县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9.8±5.1)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49.0±6.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3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探视,嘱患者在术前1d用抗菌皂液洗漱,指导患者做好备皮准备.对不能沐浴的患者使用2%氯已定乙醇对手术部位消毒.积极与患者沟通,提前告知手术操作流程,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相关知识,多鼓励安慰患者.告知患者进入手术室无菌区可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0.5~2.0h使用抗生素,对留置导尿管和放置切口引流管的患者告知其意义,提高患者的配合度.(2)手术室准备工作: 采用湿式清洁消毒方式对手术室各种仪器、地面、台面消毒灭菌.手术室内的护理人员与医务人员要减少走动、出入手术室的次数.加强对手术室空气质量的护理干预,将手术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保持在40%~60%.(3)术中护理干预: 对患者切口皮肤消毒,做好手术器械与手术衣的准备.术前15min预热手术台,术中使用恒温毯为患者供热保暖,使用物品遮盖患者不需要手术的部位.术中使用的冲洗液及药液提前加温,保持在37℃左右.(4)术后护理干预: 加强对手术切口的保护,严格遵循换药规范操作,护理人员完成换药后要进行手部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换药时要以切口为中心向外周10cm范围进行切口,进行皮肤消毒.如果发现患者切口出现渗液,及时对切口渗出液进行细菌学培养,采用对症处理.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的管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患者被送回病房后,嘱患者翻身.(5)出院指导、健康指导: 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饮食指导,必要时进行回访.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分析,评分>95分为非常满意,80~94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3.6%(6/44);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为2.3%(1/44).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5,P<0.05).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8,P<0.05.3讨论

手术部位感染至今是最主要的医院感染之一,约占所有住院患者感染的14.0%~16.0%,预防和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是医护人员的重要课题.骨科手术有其特殊性,骨科手术的种类很多,但一般是修复手术或者是重建手术,如脊柱的内固定手术、矫形手术、关节置换手术等.这类手术一般需要使用内固定材料对相关部位的骨骼进行固定,因此,稍不注意患者在术后切口就容易感染,且骨科手术患者由于术后应激反应抵抗力下降,易使致病菌通过切口感染.同时由于患者皮肤不洁未注意保护手术部位及切口而引发感染[6].为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需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手术室护理干预采用合理、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在术前、术中、术后加强皮肤的清洁、消毒、保护等[7-8],有效降低了骨科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相关研究显示,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相关感染因素中术前皮肤准备、预防性抗生素给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长短是影响手术室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切口感染重在各个方面及各个环节的预防.对各环节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才能有效地预防患者术后的切口感染,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以及生存质量.李小霞等[8]研究显示,在进行骨科手术时对患者进行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患者在术后切口的感染.本研究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三个阶段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前护理以准备为主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中环境.术中护理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做好医护人员手部和患者切口皮肤消毒,保证切口周围敷料干燥、清洁,做好常规的手术器械、手术衣准备.在操作中采取缩短手术时间的护理干预方式,减少患者切口感染率.采用保温措施,避免低体温造成患者抵抗力下降.术后护理干预加强对手术切口的保护,同时加强病房环境卫生,降低切口感染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

[1]郭柳波.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19(21):77-79.

[2]朱静.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57(35):238.

[3]韦远华,李水莲.手术室护理干预有效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6,11(1):17-19.

[4]雷新华,贺云香.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23(1):50-52.

[5]白玉秋.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5(9):184.

[6]蔡建芬,李晓丽.护理干预对手术室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29(21):70-73.

[7]王春燕,石凤英.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2(92):281-282.

[8]李小霞,古秀清,陈小琼.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31-32.

第四篇:手术室感染控制(范文模版)

消毒隔离制度

一、严格区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手术人员按要求着装及活动。

二、专人负责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感染监控、资料储存和信息上报工作。

三、手术室应该划分急诊术区与择期手术区,并专设感染手术间,因诊断不明在无菌手术间施感染手术后,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扫与消毒。

四、手术间污物分类放置,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器械均应视为感染性废物。

五、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室,分类定位放置,室内通风、干燥、清洁,做到无尘、无杂物,每日检查,定期消毒,确保无霉变、过期现象。

六、各种无菌包均用化学胶带封包,内放化学指示卡,以监测灭菌效果。

七、手术间只允许放置如手术床、无影灯、麻醉机、麻醉车、输液架、器械台、电刀等必要器械,并需定期擦拭和消毒。

八、实施特殊污染手术后,严格按特殊污染手术后处理要求执行。

九、严格控制进出手术室的人员,认真落实参观制度。

十、按规定做好定期消毒工作。

手术室感染控制

一、人员方面的控制:

(一)非参与手术工作的人员,禁止进入手术室。

(二)凡要参与手术工作人员应当具备手术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及环境卫生学管理方面的知识,并要接受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与手术部有关制度、规范。

(三)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更换手术室专用的工作衣、鞋帽、戴口罩、换上手术室的专用鞋子,方得进入手术房间。帽子应能完全覆盖住头发,口罩应能完全覆盖口鼻。

(四)实际参与手术者,包括医师、洗手护士,必须遵照外科刷手规范刷手,方得上手术台。刷手后只能触及无菌物品并限制在无菌区域活动,无论是否为无粉尘手套,均不能忽视其存在的粉尘颗粒,所以戴好手套后应立即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手术时禁止随意走动及尽量避免交谈。

(五)手术衣、口罩、帽子如被血液、体液污染或潮湿时,应立即更换。不要将口罩戴在脖子上,也不要将用过的口罩放在口袋里,处理用过的口罩时应提着口罩系带。

(六)工作人员患有皮肤疹、手部有伤口者,不得参与上台手术。工作人员患有呼吸道感染时,不得进入手术室,必要时带两只口罩进入;患有严重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性疾病时,应当限制进入手术室。

(七)每间手术室参观人数限于3—5人;参观者和实习医生必须远离术者一尺,不得随意靠近;严重感染手术,谢绝参观。

(八)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脱下的手术衣、手套、口罩等物品应当放入指定位置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九)访客、家属及厂商,禁止进入手术室。

(十)工作人员需要离开手术室时应更换外出衣及外出鞋。

(十一)病人术前一日尽可能沐浴,进手术室时一律贴身穿干净病员服,脱去鞋袜并戴好隔离帽。

二、环境方面的控制:

为防止交互感染,无论是人员或器械都遵循单方向的原则: 清洁区->手术区->污物区。

(一)动线的控制:

病人运送:病人用手术推车由病房送至手术室时,换好衣服,戴好帽子。

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换好工作鞋后进入更衣室内,换上手术室的工作衣、工作鞋、戴上口罩、帽子方得进入手术室内的清洁走道,再进入手术房间。

物品运送:手术污染器械经污染走廊运送至打包间,清洗打包后由专用电梯运送至供应室消毒灭菌后存放在手术室无菌间内。有手术时,经由清洁走廊运送至手术间进行手术。

手术房间的分配:本部洁净手术室分为百级、千级、万

级手术室,每一间手术室应有其固定的手术科别,以减少手术间的交互感染。

(二)环境的维护:

1.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应当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原则。本手术室是污物回收型,功能分区应当包括:无菌物品储存区域;医护人员刷手、患者手术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各个区域应有明显的标志,区域间避免交叉污染。

2.手术部的墙壁、地面光滑、无裂隙,排水系统良好。3.手术房间的墙体表面、地面和各种设施、仪器设备的表面,应当在每日开始手术前和手术结束后进行湿式擦拭方法的清洁、消毒,墙体表面的擦拭高度为2-2.5M。未经清洁、消毒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术日晨,用清水擦拭无影灯及手术室地面。手术室自净30分钟。术后清洁房间,用500mg/L有效氯湿式拖地,手术室自净30分钟,遇感染手术、特殊感染手术,按照层流手术室感染、特殊感染手术术后处理方法处理。每周五进行除锈清洁卫生工作。

4.不同区域及不同手术房间的清洁、消毒物品应当分开使用。用于清洁、消毒的拖布、抹布应当是不易掉纤维的织物材料。

5.手术时尽量选用不脱颗粒的材质,包括手术房间的一切用品。

6.手术部应当选用环保型中、高效化学消毒剂,周期性

更换消毒剂,避免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导致微生物的耐药性。

7.手术室的门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关闭,尽量减少人员的出入。

(三)空调的控制:

1.各洁净手术房间,一般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控制在50—60%,噪声为40~50分贝;手术室照明的平均照度为500LX左右;另装置压力控制器,以自动操作,保持手术室一定的压力(正压),洁净区对非洁净区的静压差为10Pa。并设有两段过滤设备,使输入手术室的空气达99.97%的洁净度。

2.洁净手术部每周定期对设备层的新风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每两周对净化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并进行记录。

3.消毒气体、麻醉废气的控制排放,应当利用单独系统或与送风系统连锁的装置。

4.对洁净区域内的非阻漏式孔板、格栅、丝网等送风口,应当定期进行清洁。

5.对洁净区域内回风口格栅应当使用竖向栅条,每天擦拭清洁1次,对滤料层应按照附表一的规定更换。

6.负压手术室每次手术结束后应当进行负压持续运转15分钟后再进行清洁擦拭,达到自净要求方可进行下一个手术。

三、灭菌物品器械的维护:

(一)进入手术部洁净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拆除其外包装后进行存放,进入手术部的新设备或者因手术需要外带的仪

器、设备,应当对其进行检查、清洁处理后方可进入和使用。无菌物品应当存放于无菌物品区域中,环境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18-22℃之间,湿度控制在35%-60%之内。

(二)每台手术间都有各自的器械车,放置手术所需的器械、包布。

(三)供应室护士对灭菌物品的供应均需注意灭菌包的有效期限、灭菌指示带的颜色变化、包布的完整性等。

(四)依无菌技术原则打开灭菌包,若包内有异物,视为非无菌,应重新更换。若无菌物品一旦落地,与潮湿物品接触,包装松散或筛孔未闭,一律作为污染包处理。

(五)手术中使用之无菌生理盐水及无菌蒸馏水,做为清洗伤口、沾湿纱布使用或手术

器械使用,应注意有效日期,且当日手术结束未使用完毕即视为污染,不可再使用。

四,污物处理

处理污物时均应依照标准防护措施执行之。尤其是在不了解病人的各项化验结果的情况下(如急诊病人,不配合检查的病人等),将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在接触上述物质、粘膜与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戴手套;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处理污物前后注意手卫生等。

(一)器械:

1.手术中沾有血迹之器械,用湿布擦拭。2.关腹时应使用专用的关腹包。

3.器械归位置于器械盘内,以湿布覆盖,防止致病原之散播。

4.手术结束后,与器械班交班送器械清洗间集中清洗处理。

5.器械清洗时,应遵循预冲洗->酶洗(浸泡,刷洗)->冲洗->干燥的步骤。

(二)引流液:

引流液倒入清洗污物槽进入医院下水道内,由专门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吸引瓶由公务员放入专用的吸引瓶清洗机内进行高水平消毒处理。

(三)布类:

1.污染或湿布类以污衣袋装好,由投送口送洗衣房消毒、再清洗。

2.打开未用的包布仍送包布处理区。

(四)杂物:

1.手术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针头、手术刀片、麻醉穿刺针等锐利废弃物应弃于黄色硬塑料制成的硬质容器内,最后统一送医院感染中心粉碎后高温处理。

2.玻璃安瓿类的易损伤制品应该弃于专用的玻璃类收集

容器内。

(五)医疗废物:

1.感染性废物如沾有血迹的纱布、引流管或其它沾有体液的污物均投入标示有“感染性废物”的黄色塑料袋,当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严实、紧密。由护工集中送至垃圾场集中处理。

2.生活垃圾(如办公垃圾)放置在黑色垃圾袋中后集中处理。

3.所有医疗废物从产生、分类收集、密闭包装到转运处置都必须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严格执行处理。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三年,以做到追溯有源。

层流手术室感染手术处理流程

一.术前访视,充分准备。

1.2.3.心、肝、肾功能:有无异常化验指标。备皮是否规范。有无传染性疾病。

若确诊报告护士长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手术。

二、规范操作,加强防范。

1.推车。固定放置。使用一次性床单,用后焚烧。盖被术后与布类一同处理,推车术后1000-2000mg/l有效氯擦拭。

2.手术房间。安排在感染手术间进行,无条件时,在非感染手术后。室外挂隔离标识。

3.用物。术前尽可能备齐全,不用的搬出手术间。尽可能选择一次性的用物。

4.人员流动。禁止参观,实习。凡进入手术间后,不得随意出入。巡回安排两人,一人负责室内巡回,一人负责手术间外物品供应

5.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已有感染人员不可参与手术。离开手术间需更换清洁拖鞋、帽子等。

6.用药。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三. 正确分类,合理处置

1.敷料类。一次性使用,黄色袋子密封,标识明显,相关部门焚烧。

2.布服类。一般感染单独包裹送洗衣房。传染性的须经2000mg/l有效氯浸泡1小时后双黄袋包裹标明再送处理。3.器械。一般和普通传染器械物品用1%多洗酶浸泡15分钟或3%的多洗酶浸泡5分钟后再清洗消毒处理。

4.其他物品。按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器材的性质处理,可焚烧的进行焚烧,不可者先用2000mg/l的有效氯浸泡后分类处理。5.地面、墙壁用含有效氯1000-2000mg/l消毒剂擦拭,拖地。体液用1000ml加漂白粉50g,搅拌作用2小时。引流物2000mg/l的有效氯作用2小时。各种瓶桶用1%含氯消毒剂浸

泡30-60分钟。

6.回风口:在手术结束后→用3000mg墙壁台面等物品需用3000mg/L的碘伏溶液擦拭再清水擦拭。

7.术中未污染物品置于手术间自净2小时。层流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的处理制度

1.术前:了解病人病情,如有气性坏疽感染、分枝杆菌感染,门口挂“污染手术请勿参观”牌,严格限制人员走动,选用一次性的敷料、手术衣,准备好术中所需用物,不得随意进出手术室。术中关闭空调系统。

2.敷料:在手术结束后→将所有术中使用过的敷料置于规定颜色塑胶袋内→袋口密闭注明感染术后敷料→送焚烧。3.器械:手术器械关节打开,在手术台上用清水将器械血迹初步去除,用包布包好在本室高温高压消毒后,进入一般感染器械处理流程。

4.术中未污染物品置于手术室自净6小时。5.房间:在手术结束后→手术室自净6小时。

6.气性坏疽感染开封后房间做空气培养三次,培养均(-)性启用,再按常规自净后处理。7.自净后处理:

(1)回风口:在手术结束后→回风口过滤器更换密封取出焚烧处理

→用20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回风口内外表面,再清水

擦拭。

(2)墙壁台面等物品需用20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再清水擦拭。

(3)地面用20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再清水擦拭。8.处理过程中注意自身防护,处理结束注意手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第五篇: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一)手术室环境管理制度

1.手术室入口设缓冲区,手术室拖鞋与私人鞋、外出鞋分别存放。手术室拖鞋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2.手术室空气消毒;每日完成紫外线空气消毒,有条件的手术室可安装空气净化或空气层流装置。

3.医院手术室每月进行空气检测、手卫生检测、物表检测等,并有记录。

4.电话机、推车、桌面、水龙头等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5.手术室环净卫生采用湿式清洁,手术室内温度恒定在22~25度,相对湿度35%~60%。

6.每台手术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对手术间进行初步清洁消毒。感染手术按照“特殊感染的处理流程”处理。

7.每台手术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对负压吸引瓶进行浸泡消毒处理。

8.每台手术后对牙椅过滤网进行清洁消毒处理。9.手术间与其他房间的地拖、地桶严格区分,标识清晰。10.进入手术室穿一次性鞋套,或更换手术室专用拖鞋。

11.手术后按要求处理医疗垃圾,无手术时,保持垃圾桶内清洁无物。(详见医疗废弃物处理条例)

12.每天手术结束后,手术间进行终末处理。(二)手术室无菌物品的管理制度 1.手术中使用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及患者植入物由医院采购部统一采购,手术室按计划订购和领用,医生和供应商不得私自带物品进入手术室。根据手术量及产品消耗进货,杜绝一次性无菌物品积压等浪费现象。3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不得混放。手术所用器械采用高温灭菌,不耐高温器械可用低温环氧乙烷灭菌,使用无菌物品前,检查物品有效期、灭菌效果、包装有无破损,是否潮湿。

5术中使用的植入性物品开启前严格执行两人查对制度,并在病历中详细记录。

6一次性无菌物品严禁重复使用,使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7手术台上已被污染或疑似污染的物品必须重新灭菌。

8灭菌物品存放于专柜保存,分类、分架存放,标识醒目;灭菌物品要注明有效期,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放置和使用。

9无菌物品存放柜应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cm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

10一次性无菌物品去除外包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11进出无菌物品存放区要戴口罩,接触无菌物品前洗手或手消毒。

(二)感染手术管理制度

1.感染手术要在手术病历上注明。

2.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手术靠后安排,手术间挂“隔离手术”标识。

3.感染手术准备用物力求简单为宜,尽量少用布类、以一次性为佳;含有脓血的物品则尽量控制在手术台上,勿随意放置。

4.手术人员应穿防渗透性隔离衣、口罩、防护面罩或防护眼镜,戴双层手套,穿隔离鞋,进入手术间的人员不得随意出手术室;室内、室外各安排巡回护士;术中未确定使用的物品应先放置在室外,需要时由室外巡回护士传递给室内巡回护士;有皮肤破损的医务人员应避免参加手术。

5.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用后装入防渗透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标注“传染性”,集中处理;病理性废物用双层黄色病理性废物袋包装,并注有“特殊感染”标识。

6.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放入1000~2500mg/L含氯消毒剂混合放置2h后排放。

7.乙肝及艾滋病;房间环境及牙椅用2000mg/L(按消毒液厂家说明)的含氯消毒液擦拭,紫外线等照射45min;用过的器械应采用含氯消毒液2000mg/L(按消毒液厂家说明)浸泡30~60min;再按照高危器械清洗消毒流程标准进行处理,高压蒸汽灭菌。

8.疑似朊病毒感染患者,术后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及物品浸泡于1mol/LNaoH溶液内作用60min,然后按WS310.2中的方法进行清洗、消毒与灭菌。

9.防止交叉感染,此类手术禁止参观。

下载精细化流程干预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精细化流程干预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医院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环境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物品管理等。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设置手术部(室)......

    手术室控制感染的重要环节

    十一月份院感培训:手术室控制感染的重要环节 医院感染既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医院管理课题,医院感染既损害了健康或造成死亡,又增加了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对患......

    加强手术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加强手术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王涵 云南省巧家县人民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654600 【摘要】目的: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搞好手术室的院感工作,使各项管理措施......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大全

    七月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科室培训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一) 工作人员 1. 严格控制手术室人员数量,私人物品一概不得进入无菌区。面部、颈部、手部有感染者不得进入手术室。上......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制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 1、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服从手术室护士长的管理。除参加手术的医生、护士及手术有关人员外,其他......

    手术室感染控制与预防1-4

    手术室感染控制与预防 一、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手术室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臵工作流程......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以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从手术室环境、手术物品、无菌技术的管理,健全医院与手术室感染......

    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运用pdca循环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循环改进,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的认识,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