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常法”在预防和控制手术室院感中的应用效果
“五常法”在预防和控制手术室院感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五常法”在预防和控制手术室院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手术室医院感染潜在的高危因素,采用“五常法”加强管理,以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比较实施“五常法”前后手术室检查结果及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实施“五常法”管理后,手术室空气、手卫生、使用消毒液、以及整个检测合格率(97.78%、100.00%、93.75%、97.80%)明显高于实施前;切口感染率(1.71%)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后物体表面、无菌物品、灭菌器、紫外线灯辐照明强度等检测合格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手术室管理中实施“五常法”,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室院感,降低术后切口感染,提升医疗安全。
[关键词] 五常法;预防和控制;手术室;管理;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11-18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5s Method”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ospital infection in operation room.Methods “5s Method” was taken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to prevent and control hospital infection in operation room,against potential high risk factors of hospital infection in operation room.Test results and incision infection in operation room before and after “5s Method” were compared.Results Qualified rate of operation room air,hand hygiene,using disinfection and total test after managed with “5s Method” were 97.78%,100.00%,93.75% and 97.8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being managed with “5s Method”.Rate of incision infection was 1.71%,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implementation(P<0.05).The test-qualified rates of object surface,aseptic materials,sterilizer and illumination intensity of ultraviolet radiator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5s Method” in the operation room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hospital infection in operation room and decrease the rate of post-operative incision infection to improve medical safety.[Key words] 5s Metho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peration room; Management; Hospital infection
“五常法”又称5s法,最初用来维持环境品质,是一种技术方法,源自日本企业中的5s管理活动。“五常法”的内容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1]。近年来,不断有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报道,其问题核心就是手术室管理中存在漏洞,增加了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机会[2]。本院为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减少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在手术室管理中实施“五常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经验与结果总结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手术室人员资料 本院是一所县市级“二甲”医院,手术科室住院床位160张,手术量台数约1360台/年,急诊手术、接台手术多,手术器械、手术间的使用频率高。本院手术室有4名麻醉师,7名护理人员。护理人员中年龄最小的24岁,最大的48岁,主管护师职称2名,护师职称3名,护士2名。
1.1.2 手术室监测资料 对手术室进行空气培养和细菌检测,2012年4月~2013年3月,空气菌落数超标2个月;抽查结果中,臭氧消毒机功能不稳定、环氧乙烷等消毒剂部分超过使用期限,呼吸机及腔镜未及时清洗或清洗不干净,熏柜中甲醛浓度不达标,部分人员未严格执行洗手程序。
1.2 方法
从2013年4月开始,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以“五常法”的核心和精髓为指导,在手术室开展“五常法”管理,成立“五常法实施小组”,组织手术室所有人员参与“五常”活动,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1.3 感染监测
监测手术室的空气、物体表面、手卫生、使用消毒液、无菌药品、灭菌器、紫外线灯辐照明强度、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结果
2.1 手术室感染监测结果比较
实施“五常法”管理前后物体表面、无菌物品、灭菌器、紫外线灯辐照明强度等检测项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特征;实施后手术室空气、手卫生、使用消毒液、以及整个检测项目合格率(97.78%、100.00%、93.75%、97.80%)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或P<0.01)。见表1。
2.2 术后切口感染情况比较
实施“五常法”管理后,外科手术发生切口红肿疼痛5例,切口裂口1例,切口感染率(1.71%)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见表2。讨论
手术室“五常法”管理方法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3.1 常组织
(1)手术室护理人员年龄偏小,新招聘的护士工作经验不足,不能完全胜任手术室日常管理工作,因此首先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学习“五常法”的管理理念及内容,根据“五常法”的技术、质量管理模式,结合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以手术室医院感染规章制度为标准,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标准和行为[3]。(2)加强手术室物品管理,根据手术物品的使用频率、需要程度进行分类放置;清理不必要的物品,增大使用空间,减少潜在的污染源;(3)加强预防感染意识,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学习消毒、灭菌、手术室环境质量监测等基本知识[4];(4)集中组织科内人员培训,了解及掌握消毒设备性能和使用方法、常见故障排除等,严格执行消毒操作流程,控制手术室空气及物品表面的消毒质量.(5)在手术中减少进出手术间的次数,控制手术参观人数,减少空气流动,降低手术室细菌沉降。
3.2 常整顿
(1)加强手术室物品及器械管理,手术室主任和护士长共同安排,把手术室所有物品按使用频率、到期时间先后顺序、本着方便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放置[5]。(2)将消毒灭菌物品进行分类、固定放置,按消毒灭菌的时间先后使用,保证无菌物品干燥、且在有效期内使用,及时检查外包装有无破损,超过失效期的物品坚决不能再用。(3)存放物品时使用开放式储物架,在各区间明确标识;特殊仪器、设备定地点放置,在显眼处贴上操作指示,注明安全警示[6]。(4)手术室所有器械及物品管理落实到人,责任到人,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落实情况,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护理部不定期组织抽查。
3.3 常清洁
完善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积极做好手术室清洁卫生,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2)强调手卫生,准备好洗手设备,在洗手池旁张贴外科洗手流程图,按手卫生要求严格洗手;(3)需要接台手术时,需对手术室进行术后终末消毒处理后,方可接收下一台手术患者;(4)每天工作结束时,对手术室地面、空气、及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及时检查消毒设备,使其处于功能状态;准备好一次性物品以备紧急需要;准备好消毒液,并保证消毒液质量。
3.4 常规范
常组织人员学习及培训、常整顿科室物品及纪律、常清洁手术室环境和物品,完善上述行为,并形成良好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保证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3.5 常自律
完善手术室管理制度,强调手术室管理制度的落实,规范手术室人员的行为,使手术室护理人员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加强科护士长、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检查和监督,实行一定的奖惩机制,使手术室护理人员保持自律的工作作风,自觉性地将“五常法”坚持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从而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五常法”管理措施,医护人员对于手术室加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自律性更强,表现在行为规范上更能自觉执行,而且通过持续质量改进,体现在手术室手检测项目上,检测合格率均有提高,尤其是手术室空气、手卫生、使用消毒液、以及整个检测项目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这也可以从“五常法”实施前后切口感染情况得到证实。必须强调的是,这仅仅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要想保持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持续性的坚持及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 黄晓琴,汪玉霞,张林,等.“五常法”在洁净手术室保洁维护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3):531-532
[2] 梁雪,温肖玲.“五常法”在手术室医院感染中的预防与控制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149-150.[3] 宋业,姚敏清.“五常法”在手术室消毒供应部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6):264-265.[4] 邓连英.“五常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774-775.[5] 张穗平,刁笑梅.“五常法”的持续开展在消毒隔离管理中的应用和意义[J].吉林医学,2010,31(36):6884.[6] 沈雪光,龙荣燕.腹腔镜器械清洁灭菌与五常法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2):198-199.[7] 邓淑冰,朱丽贞,古小玲.“五常法”在供应室检查包装区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58-59.[8] 杨筱兰,丁祥华.“五常法”对本科生护士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235.[9] 陈颖.应用五常法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6):166-167.[10] 罗建红,罗育虹.五常法在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124-125.[11] 孟丽梅,高秀萍.浅谈洁净手术室的管理[J].中华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193.[12] 杨妍.洁净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268-269.(收稿日期:2015-03-04)
第二篇:护理措施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应用效果探讨
护理措施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应用效果探讨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抽样选择我院收治的各类型手术患者9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手术室感染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感染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提升手术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护理;手术室感染;应用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456-02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与提升,各类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及侵入性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院感染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要卫生问题之一,其中预防手术室感染是防控医院感染中的关键与重点。手术室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就医的时间内所致的感染,而入院前所潜伏或携带的感染不包括在院内感染之中。据有关调查表明,易感体质、身体抵抗力弱、药物作用、医院环境污染及病房缺陷、在医期间交互感染等因素均是造成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1]。因此,医院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相关措施,严格细致的检查每个护理操作环节,避免感染在院内的出现与扩散。为保障手术成功,降低手术感染,我院在手术各环节采取了有效的护理干预,临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样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各类型手术患者90例,按照随机性原则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3~71岁,平均46.2±5.5岁;手术类型:普外科手术19例,骨科手术15例,妇科手术9例,其它2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2~73岁,平均45.8±6.2岁;手术类型:普外科手术18例,骨科手术16例,妇科手术8例,其它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情况对比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即基础护理、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术后护理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手术室感染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①制度管理:认真执行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加强护理服务质量,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认真落实卫生部发布的《消毒管理办法》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护理操作,加强隔离消毒制度,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同时加强执行与监督制度。②强化人员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使其认真按照护理流程及查对制度进行操作,提升护理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与观念。③加强基础护理措施:术前术后给予空气消毒,保持清洁。每日通过消毒剂湿式打扫地面及擦拭物体表面,将无菌物品放置于专用位置,并定期消毒清洁。放置、使用灭菌物品时应注意检查其完整性及化学胶带指标色彩,若有可疑情况不应作为无菌包应用,术前及术后应及时对器械进行全面消毒。强化对手术器材及物品的灭菌消毒管理,确保无菌合格率达到100%,通过高压蒸汽进行灭菌,特异性感染及感染用品应以“消-洗-消”为原则进行双消毒处理。重视与临床科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积极配合防控医院感染的相关工作。④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强化人员管理,医护人员及所有患者须更换手术服及患者服,非相关人员严禁进入手术室,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者禁止进入手术室。术前对患者病情给予细致掌握,认真执行检查制度,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做好相关的指导工作(有效咳嗽、深呼吸、拍背等)以及术前准备工作(备皮、清洁卫生等)。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以此提升免疫能力,避免感染发生,加速切口的愈合速度。术中应注意保暖,注重无菌操作意识,以此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术中应降低空气中细菌落入切口的数量[2],传递器械时应注意动作幅度,术后更换约束带、被罩、床单,开窗换气,及时处理术后污物,同时定期对患者切口给予检查及处理,避免感染加重。术后应对各类型管道给予妥善固定与认真标注,保证管理的畅通,做好失禁的护理工作,保证患者皮肤处于清洁干燥的状态,并遵医嘱加强饮食指导,以此提升免疫能力。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通过率(%)表示,两组间对比以x?检验,P<0.05为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感染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讨论
手术室是抢救危重患者以及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了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以及手术的成功率与完整性。手术室感染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及恢复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有资料显示患者自身衣物或携带感染所致的污染常易被医护人员所忽视[3]。因此,加强各项消毒管理,尽最大努力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出现是护理工作的关键,这既能够保障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又能够有效减少医疗风险。
我院对手术室进行了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其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这对防控手术室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从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针对手术室感染的护理干预是从常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拓展而来,有效提升了护理工作的完整性与全面性。护理干预前合理改善手术环境,保持空气新鲜有利于减少感染出现的几率,在感染性手术后采取正确及时的消毒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病毒的传播与感染。在本次护理实践中,笔者观察到,消毒洗手是常见的护理步骤,但部分护理人员常因消毒意识缺失而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引发感染。因此,手术人员及护理人员应严格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与患者接触前后必须洗手,需要时可戴一次性手套,注意两手高于肘部,防止污染。
总之,综合护理措施对预防手术室感染意义重大,可以有效的提升手术质量,降低感染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侯智容,徐春梅,郭文哲.基层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9):325.[2]廖维.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预防与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99-101.[3]马剑.手术室感染的防控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4):12-13.
第三篇:精细化流程干预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精细化流程干预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精细化流程干预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将南充市中心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手术室采样结果作为对照组,2015年11月~2016年10月采样结果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感染控制方案,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流程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室采样结果合格率、手术室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部、消毒剂、无菌物品采样结果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精细化流程干预;手术室;感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2(b)-0154-04
Application of infection control in the operating room by refinement process intervention
HE Xiulian1 FENG Huiqiong2 SHEN Lihua1 LI Xuemei3▲
1.Operation Room,Nanchong Central Hospital,Sichuan Province,Nanchong 637000,China;2.The Laryngoscope Room,Nanchong Central Hospital,Sichuan Province,Nanchong 637000,China; 3.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Nanchong Central Hospital,Sichuan Province,Nanchong 63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effect of infection control in the operation room by refinement process intervention.Methods The sampling results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in the operating room of Nanchong Central Hospital were regarded as control group,and the sampling results from November 2015 to October 2016 in the operating room of Nanchong Central Hospital were regarded as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ventional infection control scheme of operation room was used in control group,and the refinement process intervention was used in observation group.The qualified rates of sampling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potential safety concerns and the nursing quality grading of operation room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qualified rates of sampling results,including operation room air,body surface,medical staffs' hands,disinfectors,aseptic material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Refinement process intervention;Operation room;Infection;Control
手术室作为医院内进行有创操作的重要科室,手术室感染控制和患者预后恢复水平有着重要的关系[1-2]。手术类型复杂多样、各项操作节奏较快、环节复杂多样、人员流动频繁,这些均给手术室感染控制带来较大的难度[3-4]。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是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护理人员在手术室工作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手术相关操作得以正常运转的实际维护者,同时也是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主要力量[5-6]。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一整套有效的、细致的流程化干预,才可以提高手术室感染控制的水平和效率,从而为改善医院感染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对南充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手术室感染控制情况进行分析,拟探讨精细化流程干预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情况,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手术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部、物体表面、消毒剂和无菌物品的采样结果进行观察,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采样结果作为对照组,在此期间进行手术1800例,手术类型:腹部手术600例,胸部手术500例,头部手术200例,四肢手术500例,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感染控制方案;将2015年11月~2016年10月采样结果作为观察组,此期间共进行手术1800例,手术类型:腹部手术650例,胸部手术450例,头部手术220例,四肢手术480例,采用精细化流程干预。本研究经我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手术类型无明显差异,且在本项研究过程中,两组手术室护理人员均未发生变化,避免了因手术室护理人员变化引起的研究结果偏倚。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感染控制方案。通过医院感染科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讲座和指导,主要内容包括手术室院感硬件的更新、医护人员预防感染的知识培训、强化院感意识、定期进行抽样监测等[7-8]。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感染控制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室感染控制的精细化流程干预措施。①加强手术室医护人员感染控制管理。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医院预防感染的主体,感染控制工作需要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充分发挥医护人员感染控制的主观能动性,更好贯彻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避免出现形式化工作。成立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小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业务学习,强化护理人员的手术室感染控制知识水平。②强化手术室物品管理。建立手术室相关物品管理制度,用物规范从左边放进右边取出,真正做到各类手术相关物品的分类存放;建立详细的登记制度,使用者和归还者均需要在登记簿上签字。及时更新老旧设备,定期维护相关设备,并查漏补缺。③手术室环境管理。建立手术环境管理制度,重点在于手术室空气消毒,手术室内物品、地面、转运车辆、手术器械和手术医护人员消毒,对于手术室内可能存在的诱发感染的死角进行定期清理和整治,加强手术室整体环境的建设。④定期考核和抽样监测。定期考核医护人员手术室预防感染相关知识,对考核结果和手术室相关操作记录进行备案记录,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加以规范。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手术室采样结果合格率情况参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9],观察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部、消毒剂、无菌物品采样结果合格率情况。
1.3.2 两组手术室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情况观察两组手术排序错误、手术器械不?R全、组织病理学标本污染发生情况。
1.3.3 两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方法,针对手术室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症护理、护理记录、手术室环境及安全、急救药品及器械情况进行评分,每项指标分数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护理工作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有资料显示,手术室空气和医护人员的手部是对手术室感染控制造成重要影响的两个重要因素,这两项采样结果的合格率直接反映手术室感染风险性的高低[23-24]。手术室地面、物体表面反映了手术室保持净化的有效性,同时也为手术室空气和医护人员手部采样结果合格率提供保证[25]。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部、消毒剂、无菌物品采样结果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精细化流程干预可以更好地维护手术室净化水平,提高手术室采样结果的合格率。观察组手术排序错误、手术器械不齐全、组织病理学标本污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精细化流程干预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中错误的发生,减少了病理标本感染的途径。观察组手术室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症护理、护理记录、手术室环境及安全、急救药品及器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精细化流程干预可以更好地帮助手术室医护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精细化流程干预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应用,可以提高手术室采样结果合格率,降低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晓玲.质量持续改进理念在控制手术室感染中的应用[J].上海预防医学,2014,26(7):390-391.[2] 梁月.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感染扩散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0):124-125.[3] 胡素芬,谢玉珍,何妙珍,等.院感质控小组对降低手术室感染影响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6,15(3):59-61.[4] Nicolay CR,Purkayastha S,Greenhalgh A,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improvement methodologies from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surgical healthcare[J].Br J Surg,2012,99(3):324-335.[5] 邹彦,陆雪飞,朱秀峰.PDCA循环对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9):2145-2147.[6] Dadhich A,Arya S,Kapil A.Exploring the Pathogens Present at the Patient Care Equipments & Supplies to Sensitise the Health Care Workers for Preventing Health 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among In-Patients [J].Nurs J India,2014,105(6):283-286.[7] 刘晓岚.PDCA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3205-3207.[8] 隋晓玉.感染控制路径对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及护理[J].河北医学,2015,21(6):1028-1031.[9] 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S].2012.[10] 公冶金燕,王小妹.探究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精细管理的应用效果[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3):4400-4402.[11] 刘庆兰,唐竞学.洁净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9):787-788.[12] 郭柳波.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1):77-79.[13] 王晓础,张丽青,林哲.精细化流程干预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1015-1017.[14] 徐林军,沈丹红,徐晶芳,等.循证管理在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影响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8):4288-4290.[15] 杨庆菊,马建中,李燕子,等.三甲医院手术室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8):4291-4293.[16] 蒋秀娟,罗红,张冬梅.医院手术室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J].西部医学,2015,27(7):1101-1104.[17] 莫雪梅,林萍,张方方.手术室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9):71-72.[18] 周辉,余丽红.手术室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082-2083,2104.[19] 田利静,张丽,范宇召.循证医学在建立手术室感染控制流程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6):710-712.[20] 徐芳.感染控制路径降低手术室感染率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5,17(6):646-648.[21] Wanderer JP,Charnin J,Driscoll WD,et al.Decision support using anesthesia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records and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case logs for resident operating room assignments [J].Survey of Anesthesiology,2014,58(2):68.[22] Anjos MC,Souza CC,Cezar IM,et al.The use of PDCA method and quality tools in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in Mato Grosso do Sul State [J].Revista Agrarian,2012,5(15):75-83.[23] Yang C,Chalasani G,Ng YH,et al.Exosomes released from Mycoplasma infected tumor cells activate inhibitory B cells [J].PLOS One,2012,7(4):e36138.[24] Dadhich A,Arya S,Kapil A.Exploring the Pathogens Present at the Patient Care Equipments & Supplies to Sensitise the Health Care Workers for Preventing Health 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among In-Patients [J].Nurs J India,2014,105(6):283-286.[25] ?w体玉,曾莉莉,罗艳霞.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外来器械追溯系统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10):47-48.(收稿日期:2016-11-05 本文编辑:程铭)
第四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以及S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手术室护理;满意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2-0171-02
一直以来,手术室护理都是广大医院护理工作的重点问题与难点问题。其护理要求相对其他科室而言要求更高,稍有不慎往往就容易诱发护理差错,最终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严重时往往还会出现医疗纠纷,给医院带来巨大的损失[1-2]。所以为了最大限度的提升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本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此研究对象,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此次研究所选取的全部为手术患者,同时排除了不愿意接受此次研究的患者。观察组100例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38.9±6.2)岁,其中外伤性伤口手术的患者有38例,包皮手术患者32例,体表肿块患者有21例,其他手术类型患者有9例。对照组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39.5±7.5)岁,其中外伤性伤口手术的患者有37例,包皮手术患者31例,体表肿块患者有22例,其他手术类型患者有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手术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首先在手术之前应该遵医嘱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的用药,或实施药物注射;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应该依据医生指示,传递有关的手术工具,手术结束之后密切关注患者体征的改变,同时做好常规护理,定时的对病房的环境实施清洁与打扫,控制好手术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
1.2.2观察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加用优质护理模式。首先,手术之前要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在手术开始之前要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问题、知识。同时提醒患者手术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患者讲解同类型成功的案例,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其次,手术实施时,护理工作者应该指导患者选择最佳的体位,同时主动为医生传递手术器械以及擦拭汗液,对患者的身体症状进行严格观察,这样是为了保证患者在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之后,能够得到最有效的治疗。另外,手术结束之后应该给予患者饮食护理同时预防并发症护理,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饮食计划,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能够充分摄入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等物质;有计划性的指导患者翻身,必要时给予患者按摩,要时刻保证床单被褥的干燥与清洁,最大限度的防治其出现并发症。优质护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先进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护理过程中结合不同患者的不同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优质护理和常规临床护理有很大的区别,护理主要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需要考虑,对患者实施有目的性的护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SAS评分实施对比分析,护理满意度越高,同时SAS评分低,则指患者的护理效果越好。护理满意方面分为三个等级,即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3]。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对比分析
观察组10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68例,?M意31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达到了99.00%;对照组10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53例,满意21例,不满意26例,总满意率仅仅为74.00%。在满意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焦虑状况评分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仅仅为(31.06±5.32)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达到了(61.05±7.51)分。在焦虑状况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指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优质的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好的护理理论知识、临床护理经验以及临床护理技巧,能够保障临床治疗效果[4]。相关研究指出,通过加强手术室患者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质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起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是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多项科学护理服务措施,其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护士及患者认同[5]。随着现代医疗改革的深入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渴望得到优质的临床治疗、护理、饮食指导以及保健服务等,传统的护理措施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优质护理服务应运而生,在现代临床护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6-7]。
本次研究观察组通过使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其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以及SAS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志峰.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0):1884-1886.[2]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等.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4(12):57-60.[3]陈晓晶,原英姿,姚晓丽,等.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174-176.[4]黄景香,许秀芳,郭丽敏,等.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6):517-519.[5]黄祝疆,曾静,贾杰,等.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宫腔镜检查术患者主观感受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5):2563-2565.[6]胡雪慧,张美霞,闫沛,等.全国介入手术室建设及护理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72-74.[7]施瑛,汪丽君,陈伟萍,等.手术标准化护理方案对手术室三维质量的干预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5,24(3):228-230.编辑/雷华
第五篇:6.6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医疗卫生事业突飞猛进,手术逐渐发展成为有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主要方法。手术室则成为了医者攻克疾病的战场,是医院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的场所,而为患者提供有效护理也十分重要【1】。手术室里的护理工作主要是针对手术以及麻醉对患者生理乃至心理上造成的影响进行护理,本文主要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研究一种更加有效的优质护理方式,从而体现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深化护理的内涵,探讨出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选取了在我院科室在2016年收治的1098名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672名,女性患者为362名,患者平均年纪为48.1±4.3。将在2016接收优质化护理服务的患者列为实验组,将2015未接收优质化护理服务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实施的手术主要包括骨科手术、外科手术和妇产科手术。对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多项数据资料,数据结果无显著数据差异(P>0.05),表明数据额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较为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较为优质化的护理服务,相关护理措施细节如下:
1.2.1加强手术室护理科学管理:①完善科室的相关护理工作流程、标准,并且明确各个科室的相关职责,例如关于手术室的护理职责、护理标准、护理工作的相关程序,争取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案。②强化护理人员的基础业务能力,利用完善的护理培训机制帮助护理人员增加相关设备的使用娴熟程度,努力增加科室护理人员的业务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并且通过一些人才培养计划帮助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例如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手术时或者较为新颖的手术时,首先应当在手术室讨论、会诊、解决事务,强化科室的工作效率。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还应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通过专注解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满意程度。③制定护理人员的多级管理制度,通过根据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专业技巧、工作时间、职称、学历等基本要输,对护理人员实施多级管理制度。通过多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分配手术难度,通过分配制度还可以培养专科护士,例如专门负责某项难度较高的手术,还可以帮助能力较差的护理人员进行有效学习。④完善科室的绩效评价制度,利用绩效考核制度改变传统的薪酬分批,帮助科室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对参加手术难度较高的护理人员给予薪酬奖励,或者优先给予职称晋升、学习进修等。
1.2.2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实施较为优质的护理服务,全程为患者服务。科室还应当为护理人员进行关于手术前的访视的技能培训,从而确保护理人员在手术前有着较为充分的知识储备,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还应当熟悉访视前的各项流程,从而根据患者自身的相关情况,实施符合患者的术前访视,从而有效增加术前访视护理工作的有效程度【2】。
1.2.3为科室医生提供较为系统、全面、专业、人性的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的过程中结合着专科化的护理工作,建立专业组长、专科护士。根据手术的难度、特点为医生提供系统全面的护理服务,从而增加手术的整体质量。
1.3评价方法: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手术室护士满意度,均有护理部调查每项满分100分。1.4数据处理:运用SPSS11.3软件包进行分析统计,P<0.05是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各项观察指标较实施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具备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组别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量
手术室护士满意度 观察组95.84±2.1594.37±1.2597.14±1.48
对照组87.43±2.4386.82±2.1285.48±2.31
P<0.05
<0.05
<0.05
3.讨论手术室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护理的质量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手术室的护理未到位则手术成功的概率降低。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是医院和患者的共同需求。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方式主要围绕着基础护理,医院把“快速有效地将手术做完”作为标准【3】,而对患者本身的护理过程不是十分重视,作为手术的当事人,患者的体验感对于一台手术的结果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改善和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让患者在手术中得到更好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优质护理”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在做好基础护理这个前提条件下,对护理的方式进行更加深入,将护理的水平全面提升。优质护理模式是一个以提供优质服务质量为目标的一种护理方式,通过对细节之处的贴心服务,从而缓解患者的一些不良情绪,优质护理不仅着眼于手术本身,更多的是为患者着想,用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方式,保证患者的安全,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使得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注重对患者心理的调节。同时,优质护理把握住了一个医疗中的重要问题,除了患者本身的体验,还要维护好患者家属的情绪,优质护理注重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在沟通中获取患者家属和社会的协调支持,真正地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模式【4】。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优质护理后能够有效提升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实现了患者、医师、护士均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参考文献:
[1]孔令珍.细节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06):81-84.[2]杨燕喃.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护理研究,2016,(3):329-330.[3]李晓霞,范荣娥,杨冰.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6,(24):134-135.[4]云惠聪.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电子期刊,2016,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