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实施细则
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会议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切实规范和加强会议费支出预算管理,节约会议费开支,制定本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与北京市财政局(以下简称市财政局)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北京市市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以下简称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和与之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召开《办法》中所规定的,纳入项目支出预算的二类会议和三类会议。
第三条 按照《会议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凡要求在政府采购定点会议场所召开的会议(培训),要通过财政综合信息平台(www.xiexiebang.com)政府采购系统完成会议(培训)申报。
第四条 间接会议费安排原则:
(一)利用本单位内部的会议室、礼堂等场所,组织外单位人员参会且规模较大的的会议(培训),单位内部不具备用餐条件又必需安排用餐的,会议餐费预算按以下顺序安排: 首先使用当年公用经费统筹安排;其次使用历年基本支出结余资金安排;再次使用历年项目支出净结余安排;如果以上途径都无法安排,由预算单位申报会议费预算,将会议餐费纳入间接会议费用,餐费上限为20元/人.半天。
(二)会议必需印制的零星资料,应根据参会人数合理印制,印刷材料要本着厉行节约、实用的原则,单色、简装,不得豪华、精装印刷。大宗资料印刷应按照《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印刷费管理办法》实行政府采购,纳入国库直接支付。
(三)凡在市内召开的会议,一律轻车简从,原则上不安排交通费。
第五条 本单位内部的培训,应按有关规定从本单位部门预算公用经费“培训费”中安排,不纳入本细则管理。
第二章
第六条 申报时间。会议费预算的申报时间与每年部门预算编制时间一致。
第七条 申报要求。要严格按照《会议费管理办法》和《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会议费预算的申报,并通过财政业务系统操作完成。
(一)申报二类会议,即行政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要求承办
会议费预算的申报 的全国性工作会议、业务培训或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市性专业工作会议等,要选择“一般性项目”中的“大型会议类项目”,并按照会议费模版的要求明细填报。
(二)申报三类会议,即行政事业单位围绕中心工作任务和业务工作召开的工作会议、业务会议、业务培训等,要选择“经常性项目”中的“会议、培训类项目”,并按照会议费模版的要求明细填报。
(三)在填报“一般性项目”中的“大型会议类项目”或“经常性项目”中的“会议、培训类项目”时,应遵循以下填报原则:
1、按照会议类别,要选择“一般性项目”中的“大型会议类项目”或“经常性项目”中的“会议、培训类项目”填报;不能选择“一般性项目”中的“其他项目”或“经常性项目”中的“其他经常类项目”。若某项目中含有会议(培训),原则上应将会议(培训)从该项目中拆离出来按类填报。
2、召开不同性质和内容的会议(培训),要逐一进行项目填报,原则上不能合并为一个项目;会议和培训不能合并为一个项目申报,项目名称要能准确体现项目内容。
(四)会议费模版主要填报要求:
1、在定点会议场所召开,需要发生餐费及住宿费的会议(培训),要纳入政府采购预算,采购品目填报“会议”。
2、在定点会议场所召开,需要发生餐费的会议(培训),要纳入政府采购预算,采购品目要填报“会议”。
3、只使用会场的会议(培训),可不在政府采购定点会议场所召开,采取财政授权支付方式。
4、零星资料费、劳务费、交通费、专用设备租赁费等间接费用,不纳入政府采购预算,采取财政授权支付方式。
5、申报理由及主要内容,要填报会议(培训)召开的依据、主要内容、时间、参会人数、工作人员人数、会议地点、直接会议费预算及测算过程、拟发生的间接会议费用等。经测算的直接会议费预算和间接会议费用预算,要填报到预算明细表相应的“金额”栏中。
6、添加相关资料附件。按照《办法》的规定,与会议(培训)相关的批示文件等相关资料都要添加到“附件”中,作为会议费申报的依据,提供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进行审核。
7、资金来源。申报会议费预算的资金来源可以为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其他资金以及历年结余资金。
8、会议(培训)项目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根据需要选择“会议费”或“培训费”。
第三章 会议费预算的审核及批复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和市财政局要严格按照《会议费管理办法》和《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会议费预算进行审核;对于未按规定申报会议(培训)费预算的,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有权将项目退回申报单位进行修改;在预算编制规定时间内,仍未按规定申报预算的,会议(培训)费预算将不纳入部门预算。
第九条 每年部门预算批复时,会议(培训)费预算同时进行批复。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已批复的会议(培训)费预算执行,不得自行调整;预算执行过程中,确需调整预算的,申报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程序报经审批,同时,申报的新增会议(培训)项目也要按规定纳入项目库管理。
第四章 会议费预算的执行
第十条 会议(培训)费预算的执行流程(一)预算单位自行确定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单位 会议召开前,预算单位可以通过《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单位信息指南》或登陆财政综合信息平台(www.xiexiebang.com)政府采购系统,查询各定点单位的明细价格、服务承诺、地理位置、联系方式等信息,自行确定会议场所。经与确定的会议定点单位联系后,通过政府采购系统完成会议需求单的填报。
(二)会议定点单位对会议需求进行确认,会前服务合同生效
会议定点单位接收预算单位的“会议需求单”进行确认。若会议定点单位无法承接会议,须注明原因并将“会议需求 单”退回预算单位修改。“会议需求单”经双方确认后,会前《会议定点服务合同》(电子版)自动生效。
第五章 会议费的结算
第十一条 会议费的结算流程
(一)会议定点单位确定会议实际发生项目及金额,预算单位确认并打印“会议验收结算书”、“会议验收结算书明细单”和“直接支付申请书”
会议召开后,会议定点单位根据会议实际召开情况,在网上补充填报会议所发生的明细项目后,系统将自动生成会议费实际发生额,从网上传送预算单位确认;经双方确认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北京市政府采购会议验收结算书”和“北京市政府采购会议验收结算书明细单”,会议验收结算书和明细单由预算单位负责打印,双方需盖章确认。同时,预算单位负责从网上将“会议验收结算书”相关信息送国库处(支付中心)审核。
(二)双方确认“会议验收结算书”后,会议定点单位打印《会议定点服务合同》,双方盖章确认
会议定点单位根据“北京市政府采购会议验收结算书”和“北京市政府采购会议验收结算书明细单”,打印《北京市市级政府采购会议定点服务合同》,审核无误后双方盖章确认。
(三)市财政局国库处(支付中心)审核无误后办理资金支付业务
按照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有关规定,预算单位或会议定点单 位持双方盖章确认的《北京市市级政府采购会议定点服务合同》(“国库处(支付中心)审核”字样)、“北京市政府采购会议验收结算书”和“北京市政府采购会议验收结算书明细单”及“直接支付申请书”,到市财政局国库处(支付中心)办理资金支付。
第十二条 对于资金来源含有预算外资金、其他资金以及结余资金等情况,市财政局先按规定对预算外资金收入等情况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办理资金支付业务。
第六章 对于单位内部会议场所会议费执行的管理
第十三条 单位内部的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具备承接会议(培训)能力的会议场所,由于某些原因未纳入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单位范围的,只能承接本部门的会议(培训)。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选择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单位召开会议,也可以选择单位内部的会议场所召开会议。
第十四条 单位内部的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具备承接会议(培训)能力的会议场所,填报单位内部会议场所直接会议费情况表、单位内部会议场所情况表、其他配套项目价格表,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盖章确认后,报市财政局备案。
第十五条 单位内部会议场所会议费不得超过《会议费管理办法》中的会议费限额标准,经市财政局投资评审后按标准执行。
第十六条 会议费预算执行与结算。行政事业单位选择 7 单位内部的会议场所召开会议,会议费支付到内部会议场所的基本帐户中。
第十七条第十八条
第七章 附则
本细则由北京市财政局负责解释。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
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办发[2009]11号)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精简会议的有关规定,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召开的会议,均适用于本办法。本办法所称会议,也包括使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各种培训。本办法所称财政性资金是指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其他由市财政局拨付的资金,以及财政性结余资金。
第三条各单位应当本着实事求是、厉行节约、充分挖掘本单位资源的原则合理安排会议费,尽量采用电视电话、网络视频或使用本单位内部会议场所等内部资源召开会议。不具备上述条件而确需召开的会议,须到政府采购定点会议场所召开。
第四条会议的分类
一类会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检委召开的全市性工作大会及全委会。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大会和全会。按照有关要求承办的全国性工作会议。全市性会议,以及面向公众或公共服务的其他专业会和培训会等。
二类会议:单位内部会议和培训,以及为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在本市范围内召开的各类小规模会议。
第五条会议费项目支出预算范围
会议费项目支出预算包括按规定开支的住宿费、伙食费、文件资料印刷费、会议场地租用费、劳务费、交通费、专用设备租赁费等。
第六条会议费项目支出预算标准
会议费、培训费项目支出预算核定标准为300元/人天,包括住宿费、伙食费、会议场地租用费和文件资料印刷费。实际支出结算时以政府采购确定的定点饭店报价为准。今后随市场物价水平和饭店服务价格实际变化情况,上述标准将适时进行调整。
第七条会议费预算安排方式
(一)一类会议,由单位按照《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本办法规定的会议费开支标准编报项目预算,项目预算中可以包括与会议、培训相关的其他经费,但要在申报理由中分别列明,作为审核依据。市财政局依据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相关规定审核后,列入相关单位会议费预算。
(二)二类会议,会议费纳入公用经费实行定额管理,由各单位在公用经费内调剂使用,超支不补,结余资金按《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性结余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八条会议费的支付方式
会议费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采取财政授权支付方式,由各单位本着实事求是、厉行节约的原则合理开支。
预算外资金安排的会议费,市财政局先按规定对预算外资金收入情况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办理资金支付。
第九条会议的执行及会议费结算
(一)各单位到定点会议场所开会,可根据北京市财政局提供的查询方式(具体通知另行发布),了解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场所名称、采购价格等明细信息,自行确定会议场所开会。
(二)会议结束后,会议定点场所根据会议召开的情况,在“北京市财政局会议费管理系统”中填报会议明细服务信息,并通过该系统打印“会议费结算明细单”。“会议费结算明细单”须
由定点会议场所盖章和会议主办人签字确认。
(三)会议费的结算方式由各单位自行确定。但报销会议费时应取得定点会议场所和会议主办人签字确认后的“会议费结算明细单”,并与正式发票一起作为会议费报销的依据,无“会议费结算明细单”视同未在会议定点场所开会,财务部门原则上不予报销。
第十条会议费支出的要求
(一)各单位要认真落实中央厉行节约和北京市关于精简会议、压缩会期的精神,提高会议质量。到定点场所召开会议应以三星(含三星级)以下饭店为主,会议用餐以自助餐为主,尽量不安排住宿。不准以开会之名赠送礼品,不准借机大吃大喝、游山玩水,不准组织高消费娱乐活动等。
(二)各单位财务部门要严格会议费报销制度。建立健全内部会议审批和会议费管理程序。要严格按规定审核报销会议费,不准列支与会议无关的费用,严格控制会议数量,降低会议费开支。
第十一条内部会议场所的管理
(一)单位所属的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具备承接会议能力的会议场所(以下简称“内部会议场所”),在公开招标中未纳入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场所范围的,只可承接本系统的会议。
(二)单位内部会议场所会议费价格,由各内部会议场所按照成本核定的原则,在不高于同等级政府采购价格或市场平均价格基础上自行确定。
(三)各单位在内部会议场所召开会议,资金自行结算,报销会议费时可以不使用“会议费结算明细单”。但在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检查时,须提供能够证明该会议场所为内部会议场所的依据。
(四)单位内部会议场所如果在公开招标中确定为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场所,也可以作为内部会议场所承接本系统会议,管理同本条第二款、第三款。
第十二条定点会议场所的监督管理
(一)单位到定点会议场所开会,如发现定点会议场所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待会议或不按政府采购承诺提供服务、结算会议费,不提供“会议费结算明细单”,提供虚假发票等情况的,都可以通过网络或书面向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反映情况。
(二)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负责对定点会议场所的管理,对定点会议场所履行协议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督。
第十三条各单位是预算支出的责任主体,要切实担负起控制和管理会议费的责任,自觉降低会议费支出。如出现虚报冒领会议费等违规行为,将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四条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会议费管理系统,加强会议费网上管理和监督,为各单位搭建良好的服务环境。并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规定,适时对会议费支出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同时配合审计、监察等部门强化对单位会议费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的全方位监督。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关于修订〈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的通知》(京财预
[2006]2005号)和《关于修订〈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京财预[2007]2874号)同时废止。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北京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三篇: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
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
第一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北京市预算监督条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中发[1997]13号)及《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的实施办法》(京发[1997]6号)精神,切实规范和加强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支出预算管理,建设节约型机关和节约型城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会议费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规范、务实、节俭。第三条 会议的分类
一类会议:由市财政专项拨款承担的市党代会、市委全会、市人代会、市政府会、市政协会、市纪检委全会。
二类会议:行政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要求承办的全国性工作会议、业务培训;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市性专业工作会议等。
三类会议:行政事业单位围绕中心工作任务和业务工作召开的工作会议和业务会议等。第四条 会议的要求
(一)一类、二类会议,须报经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检委同意。
三类会议,要使用单位内部的会议室、礼堂等场所召开,有条件的单位要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为主;单位内部确实无条件又确需召开的会议,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在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场所召开。
(二)按照市委、市政府精简会议、压缩会期的精神,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一律不开,能够合并召开的会议应当合并召开;特别是三类会议,单位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把会议关,减少会议次数,工作会议和业务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严格控制各种类型的纪念会、协调会、研讨会、表彰会、庆典活动等。
(三)提高会议质量,尽量缩短会期,减少会议期间的一般性事务活动;不准以开会之名赠送礼品、纪念品、发放洗漱用品,不准借机大吃大喝、游山玩水,不准组织高消费娱乐活动。合理安排参加会议的工作人员,严格控制会议的各项开支,制止奢侈浪费。
(四)单位内部的培训应从部门预算公用经费“培训费”中安排,会议经费列入部门预算管理。第五条 会议的报批
召开一类、二类会议,需按隶属关系,先将会议内容、规模、会期和按标准测算的经费预算报经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检委批准后方可召开;全市性各类表彰会还需先报经市人事局同意;确需在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场所召开的会议,要严格按照北京市财政局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申报会议费预算。
第六条 会议类预算申报、审核程序
会议类预算纳入部门预算。按照《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编报预算,应填列会议内容、规模、会期和按标准测算的经费预算数,其中召开一类、二类会议,还需附有相关材料依据送北京市财政局。
第七条 会议费的分类、限额标准及掌握的原则
(一)会议费包括直接会议费用和间接会议费用。会场使用费(含会标制作费)、会议餐费和住宿费为直接会议费用;会议资料费、劳务费、交通费、专用设备租赁费等为间接会议费用。
(二)直接会议费用限额标准
1、召开含三餐及住宿的会议,根据会议规模和要求的不同,以及选择定点会议场所不同,会议费人均限额标准分为230元、255元、280元三个档次。(具体标准详见附表,会议定点单位执行的标准以政府采购招投标结果为准。)
2、召开不住宿会议,会议费人均限额标准为上述限额标准的50%。(三)间接会议费用开支应掌握的原则
1、会议类间接会议费用:会议资料的印刷数量要根据参会人员数量合理印制,印刷材料本着厉行节约、实用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应单色、简装,不得豪华、精装印刷。在市内召开的会议,一律轻车简从,原则上不安排交通费。
2、培训类间接会议费用:按照会议类间接费用标准外,聘请专家、教授进行培训的劳务费和专用设备租赁费要务实安排。
第八条 会议费的结算
会议费的结算纳入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北京市市级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和程序填报相关资料,送北京市财政局审核。直接会议费用采取国库直接支付方式;间接会议费用采取授权支付方式。
只使用会场的会议可不在政府采购定点会议场所召开,并采取授权支付方式。会场使用费用要从实际出发,注意降低会议规格,本着实事求是、厉行节约的原则合理开支。
第九条 对参加本单位以外组织的会议、培训需交纳费用的,会议经费预算的申报和结算可不执行本办法限额标准。
第十条 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要对会议费的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对会议主办单位、会议定点场所出现的违纪现象进行提醒、纠正,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虚报、冒领会议费等违规行为,将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公布的文件中有关会议费管理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规定为准。
附:《会议费限额标准表》
附:会议费限额标准表
按参加会议人员每人每天含三餐及住宿计算:
四环路以外、三星级以下(不含三星级)会期一天以上230元/人.天。四环路以内、三星级以下(不含三星级)会期一天以上255元/人.天。
四环路以外、三星级以上(含三星级)会期一天以上255元/人.天。四环路以内、三星级以上(含三星级)会期一天以上280元/人.天。
第四篇: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和事业的发展,根据财政部第35号令:《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36号令:《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及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各类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党派、社会团体(以下简称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行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不执行本办法。
第三条 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活动,应当遵循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单位的固定资产实施综合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研究制定单位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和相关的费用标准,负责单位固定资产的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资产评估监管、资产清查和统计报告等基础管理工作;
(三)负责审核单位固定资产预算,按规定标准配置固定资产,安排购置资金;按照规定和权限审批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处置和利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组织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逐步建立固定资产整合、共享、共用机制;
(四)负责单位固定资产收益的监督、管理;
(五)建立和完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单位固定资产实行动态监管;
(六)研究建立单位固定资产安全性、完整性和使用有效性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对单位固定资产实行绩效管理;
(七)监督、指导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单位、下级财政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第六条 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单位的固定资产实施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本级和上级财政部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本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的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组织本部门所属单位固定资产的清查、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三)组织、审核、汇总、上报本部门所属单位固定资产计划和固定资产预算;
(四)审核并汇总上报本部门所属单位利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按规定权限审批或者审核上报有关资产购置、处置事项;
(五)负责本部门所属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优化固定资产配置,推动资产的共享、共用;
(六)督促本部门所属单位按规定缴纳固定资产收益;监督所属单位经营性收入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七)组织实施对本部门所属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评价考核;
(八)接受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并向其报告本部门及所属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第七条 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实施具体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购置、验收入库、维护保管等日常管理,负责本单位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三)拟定本单位固定资产计划,编制固定资产预算;
(四)办理本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处置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的报批手续;
(五)按照规定对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固定资产实施政府采购;
(六)负责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的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固定资产收益,保证经营收入纳入单位部门预算;
(七)负责本单位存量资产的有效利用,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等资产的共享、共用机制的建立工作;
(八)接受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并向其报告有关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第八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明确管理机构和人员,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第三章
固定资产的标准、分类及计价
第九条
按照现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符合下列标准的列为固定资产:
(一)一般设备单价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价在8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二)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第十条
按照现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固定资产分为六类:土地、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及其他固定资产。
(一)土地、房屋和建筑物。指单位拥有占有权和使用权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房屋包括办公用房、业务用房、库房、职工宿舍用房、职工食堂、锅炉房等;建筑物包括道路、围墙、水塔、雕塑等;附属设施包括房屋、建筑物内的电梯、通讯线路、输电线路、水气管道等。
(二)专用设备。指单位根据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购置的各种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包括各种仪器和机械设备、医疗器械、文体事业单位的文体设备等。
(三)一般设备。指用于办公和业务工作的通用性设备,包括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办公用的家具等。
(四)文物和陈列品。指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各种文物和陈列品,包括古玩、字画、纪念品、装饰品、展品、藏品等。
(五)图书。指专业图书馆、文化馆贮藏的书籍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贮藏的统一管理使用的业务用书,包括单位图书馆(室)、阅览室的图书、资料等。
(六)其他固定资产。指未能包括在上述各项内的固定资产。
第十一条
按照《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代码》规定,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分为十类:土地、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文艺体育设备,图书、文物及陈列品,家具用具及其他类。
每月财务部门结账前要与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对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第十二条
固定资产的计价:
(一)购入、调入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调拨价以及运杂费、安装费、车辆购置附加费等入账。
(二)自行建造及在原有基础上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按竣工决算确认结果计入或增加固定资产价值。
(三)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者有关价值凭证入账。发生的相关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四)无偿调入固定资产,不能查明原值的,按照评估确认的价值入账。
(五)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评估确认的价值入账。
(六)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固定资产,可先按暂估价入账,待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进行调整。
(七)用外币购置的设备,按当时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金额,加上运费及其它费用,再加上支付的关税、海关手续费等入账。
(八)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等记账。
(九)自行开发研制的软件产品,按照实际支付的费用记账。研发过程必须符合政府采购等规定,同时签订相关合同。
(十)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第十三条
计提累计折旧的固定资产,按净值入账;其他固定资产,按原值入账;分期、分批付款购入的固定资产,按全部价值入账。
第十四条
已经入账的固定资产除发生下列情况外,不得任意变动其自身账面价值:
(一)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估价的;
(二)增加补充设备、改良装置及改扩建的;
(三)将固定资产一部分拆除的;
(四)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暂估价值的;
(五)发现原来记录固定资产价值有误的。
第十五条
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动,应上报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部门,经批准后由单位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并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有关账目作相应调整。
第四章 固定资产的配置
第十六条 单位固定资产配置是指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单位等根据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通过购入、调入、自制、自建、改扩建、接受捐赠等方式为单位配备固定资产的行为。
第十七条
单位固定资产配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
1、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标准配置;
对有规定配置标准的固定资产,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配置;对没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应当从实际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备;财政部门对单位要求配置的固定资产,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重新购置。
2、严格遵守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规定;
3、必须执行政府采购政策和基本建设程序;
对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固定资产购置项目,必须委托中介或集中采购机构实施政府采购;对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固定资产购置项目,可以自行采购,金额较大、数量较多的也可以委托中介或集中采购机构代理政府采购。基建项目应遵循基建程序相关规定。
4、应当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按照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管理和核算。
(二)与单位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需要相适应
固定资产配置应当以满足本单位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为原则,与单位的机构编制人数、职能设置、业务发展规划等要求相适应。
(三)科学合理,优化结构,勤俭节约,从严控制
应当科学合理地编制配置规划或计划,充分发挥存量资产的作用,避免重复配置;推动不同单位以及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调剂使用、共享共用机制,在质量、性能可靠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降低采购成本。第十八条 单位配置固定资产,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应按下列程序报批:
(一)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提出拟配置资产的品目、数量,拟定固定资产购置计划,编制固定资产预算,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核;
(二)主管部门根据单位资产存量状况和有关资产配置标准,审核、汇总单位固定资产购置计划,能够自行调剂的按照需求予以调配,不能调剂的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三)同级财政部门根据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及单位现有状况对配置项目进行审核,同意配置的优先从闲置资产中调剂解决,不能调剂的纳入单位部门预算。
第十九条
单位购入、调入和自制、自建完工交付使用增加的固定资产,应由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统一验收,属于技术设备的还应会同技术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由资产管理部门开具固定资产调拨单或基建项目交付使用验收单等凭证,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办理有关入库、财务报销和使用单位领用手续。单位财务部门根据资产管理部门开具的固定资产入库单或固定资产卡片,登记单位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
第二十条
单位接受捐赠或盘盈的固定资产,应由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办理交接,依据固定资产交接单、发票或固定资产盘盈报告单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卡片,办理有关入库和使用部门领用手续。财务部门根据资产管理部门开具的固定资产入库单或固定资产卡片登记单位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
第二十一条
单位经批准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需要配置资产的,由会议或者活动主办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程序报批。
第五章 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第二十二条
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是指单位在日常工作或业务活动中对所需及占用的固定资产实施不间断的管理及核算,包括从编制固定资产预算、购置、验收入库、登记入账、领用发出到维修保养、处置、价值评估、产权登记、报表分析等各个环节的实物管理和财务核算。
第二十三条
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中,单位财务部门负责按固定资产的价值分类核算,审核固定资产预算并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单位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协助财务部门编制固定资产预算,固定资产政府采购,固定资产验收入库、登记保管、领用发出、维修保养、调拨处置等具体工作;单位技术部门负责参与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和技术鉴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负责合理、有效使用和日常维护管理。
第二十四条
单位应当完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指定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领用、保管、清点等工作,将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第二十五条
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对验收入库及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须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实物明细账和分类总账,按物登卡、凭卡记账,并严格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做出报告;已入库存的固定资产,要按照各类资产的使用说明和存放要求进行保管、定期检查,库存固定资产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准随意领用或调换。
第二十六条
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定期清查盘点,做到家底清楚,账、卡、实相符。
第二十七条
行政单位不得用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和担保,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八条
事业单位拟将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的,行政单位拟将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出租、出借的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经审批不得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
同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单位固定资产的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等事项严格控制、从严审批。
第二十九条 单位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等形成的收入,市级单位按《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及处置资金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京财预〔2007〕975号)相关规定执行,区县按照本地区制定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财政部门可以根据国有资产统计工作的需要,开展行政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产权登记办法,由开展产权登记的财政部门制定并负责组织实施;事业单位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或者经同级财政部门授权的主管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并由财政部门或者授权部门核发《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
第三十一条
单位发生固定资产产权变动、单位改制或与挂靠单位脱钩等按国家规定必须进行资产清查的,其结果应由本单位报同级财政部门审定。
第三十二条
单位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而临时配置的固定资产,活动、会议期间,由主办单位进行管理。活动结束后,按财政部门要求的方式管理。
第三十三条
各单位应严格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及时将本单位资产变动信息录入统一的资产动态管理系统,实现单位内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和财政部门对单位的固定资产动态监管。
第三十四条
各单位应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具体执行《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京财绩效〔2007〕1001号);处置收入市级单位按照《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及处置资金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京财预〔2007〕975号)执行,区县各行政事业单位按照本区县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财政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依法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第三十六条
财政部门、单位应当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和监督,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第三十七条
各单位、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止资产管理中的各种违法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进行处理,触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各区县、各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的实施细则。
第三十九条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所办全资企业的固定资产,由财政部门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有关规定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十条 有关固定资产管理以前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由北京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北京市各行政事业单位
北京市公安局 北京市园林局 北京市经济委员会 北京海关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邮政局
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
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北京市水利局 北京市商业委员会 北京市环保局 北京市农业局 北京市文化局 北京市物价局 北京市旅游局 北京市卫生局 北京市粮食局 北京市文物局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北京市统计局 北京市路政局
中国银监会北京监管局 北京市监察局 北京市运输局
北京市城市综合执法局 北京市中关村管委会 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 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北京市体育局 北京市审计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北京市交通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人事局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 北京市进出口检验检疫局 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北京市农业委员会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北京市公安消防局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乡镇企业局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