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防安全论文发表(范文)
消防安全论文发表
关键词:消防安全论文3000字
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探讨
摘要:我国文物建筑在材质、构造等方面与现代建筑截然不同,自古以来,中国的文物建筑均是土木结构、竹木结构筑,尤其是木结构、砖木结构是自古以来的核心原材料。文物建筑是我国绚丽的瑰宝,然而,许多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都存在着极大的隐患,针对我国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特性,简述了文物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对策,以期促进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消防安全论文3000字
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文物建筑便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物建筑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了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文物建筑失火事件不断发生,使祖国文化遗产遭到了不可弥补的损失。2013-03-11T20:30,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发生火灾,起火原因为古城某店铺老板9岁的儿子在店内二楼卧室玩火,用打火机烧手工艺品线引发衣柜上的可燃物着火。此次火灾烧毁民房107间,涉及13户,其中客栈4家,6个院落过火面积为2243.46m2。2015-01-03T02:50,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拱辰楼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300m2,600多年历史古迹全被烧毁。火灾直接原因为电气线路故障引燃周围可燃物,蔓延扩大造成火灾,此次火灾起火点为拱辰楼东南角夹层上方。沉痛的火灾教训告诉我们文物保护任重道远,必须警钟长鸣。据统计,2010年至今,已有3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出现火情和发生火灾事故,很多重要的文物建筑在熊熊大火中受到严重损毁甚至全部灭失。因此,应探究文物建筑的建筑特点、火灾成因及防火措施,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预防文物建筑发生火灾事故。消防安全论文发表联系编辑微信LunwenFz 1我国文物建筑本身的特点
1.1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
我国文物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建筑,由于建造的年代较长,这些木构件干燥腐朽,耐火等级均为三级和四级,极易燃烧,同时文物建筑内往往存放有大量的易燃可燃材料,比如帷幔、天帐、飘带、字画等,使文物建筑的火灾荷载进一步增大。
1.2防火间距小,建筑相互毗邻
古人在建造房屋时一般根据地理形势,利用自然条件,依山就势,自由布局,建筑往往连片布置,有的甚至近百户连成一片,房屋之间紧密相连,防火间距小,甚至于无防火间距。一旦发生火灾,易迅速蔓延,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造成巨大的火灾损失。1.3交通不便,消防车道不畅我国多数文物建筑远离城市,有些甚至位于高山深谷之中,道路崎岖,造成常规消防车难以通行,难以及时灭火。另外,在文物建筑群内的道路狭窄,街道弯曲,消防车无法进入,一旦发生火灾,将给扑救带来很大困难。
1.4消防设施缺乏,自防自救能力差
我国现存文物建筑普遍缺乏水源,消防用水供应严重不足,很少在文物建筑内安装现代化的防灭火设施,只配备了灭火器等小型灭火设备。另外,由于自身防灭火意识不足,又缺乏专业队伍,大大增加了文物建筑消防工作的难度,易导致小火酿成大灾。
2我国文物建筑火灾成因
通过总结历次文物建筑失火的成因,我国文物建筑火灾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①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占总数的37%;②电气设备使用不当引发的火灾占总数的21%.2.1用火不慎
因用火不慎造成的文物文物建筑失火,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①日常生活用火不慎。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除了古建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原住居民,古建单位还陆续引进了许多的承租经营者。这些管理人员、原住居民和承租经营者对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违规经营、违章用火、用电、用气现象普遍。他们为了生活的方便,或在文物建筑周围搭建的棚屋内或直接在文物建筑内使用液化石油气、取暖炉等火源烧饭取暖,这些火源一旦使用不当,易引燃文物建筑,造成文物建筑火灾。②文物建筑维修施工中的用火不慎造成火灾。文物建筑经过了成百上千年的风雨洗礼,必然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毁损,需要及时抢救、维修,做好文物建筑的修复工作也是每代人的义务。然而,修复过程中必然会使用木材、油漆等大量可燃、易燃材料,同时,还会使用电气焊、喷灯等明火设备,这就对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造成了威胁。
2.2电气设备使用不当
随着文物建筑房屋利用率不断提升,文物建筑房屋的占有人除了在房屋内安装照明设备外,还大量安装了空调、电视、冰箱、电扇等大功率电气设备,导致电器超负荷问题严重。同时,还出现了未经批准乱拉临时电线的现象,电线就敷设在文物建筑的梁柱等木质构件上,很少有塑料穿管的保护。如果出现用电不规范的现象,比如电线短路、绝缘破损、电线老化等,极有可能将木质构件引燃,引发火灾,这就为文物建筑埋下了火灾隐患。
2.3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包括3类:①吸烟、烧香、烧纸等火源增多,我国很多文物建筑是寺庙、道观,随着香客的增多,香火旺盛,有大量明火的使用。②人为纵火。指某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放火烧毁文物建筑的行为。③雷击、长期干旱、高温自然界因素。
3火灾预防的对策及措施
3.1加强领导,从严管理
具体工作主要分为以下4方面:①强化政府主管责任,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的统筹协调,建立专门的消防管理机构,落实消防工作经费,加强现役、专职消防力量建设。②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在政府主导下协调城乡规划部门、发改、住建、旅游等部门,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将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纳入综合治理、协同管理范畴,形成齐抓共管合力。③明确村(居)民委员会协管责任,落实消防安全网格管理制度,建立专职或志愿消防组织,履行日常消防安全检查职责。④明确单位(商户)主体责任,实施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评估和自我检查,提高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水平。
3.2促进基础设施同步发展
对于文物建筑周围的改造建设,要进行合理的研究规划,充分考虑文物建筑周围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等的配套建设,配备移动式灭火设施、中小型消防车和消防摩托等,便于消防队员在狭窄的道路上进行灭火救援,及时、有效地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同时,要研发和配置适合扑救文物建筑火灾所需的水渍损失小、节水型的灭火装备和抢险救援器材,比如高压脉冲水枪等,以达到既节约用水,又减少损失的目的。
3.3减少火灾荷载,提升耐火等级
在文物建筑保护范围内不准堆放可燃、易燃、易爆物品和搭建可燃建筑,或在大殿内用可燃材料做装饰、分隔使用,已有的必须督促其尽快拆除。对于重要建筑的木结构部门,建议喷涂透明防火涂料,以保留其原貌。对于各种纺织品饰物,应用阻燃剂进行防火处理。对于较大规模的文物建筑群落,在不破坏原有格局的情况下,宜适当设置防火墙、防火门,以隔成多个防火分区。针对周边树林覆盖较密的古建筑,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威胁古建筑的安全,应在古建筑周边开辟防火隔离带,或建设实体高墙配合防火隔离带等技术措施来防范火灾。
3.4畅通消防通道,修建消防水源
在不破坏文物建筑的原貌和整体布局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设置环形车道,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路面上不应设置台阶、拱桥等。已设有台阶的,可设置钢制材料的台阶护桥,以便消防车通行。在消防车道上设置的石桥、路面下的管道、暗沟应能承受中型消防车的压力。对于文物建筑火灾而言,如果失去最佳火灾扑救时机,则建筑就会越烧越旺,易形成立体燃烧。此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消防用水,则将很难控制住火势。消防水源是困扰文物建筑的大问题,职能部门必须重视消防水源的设置。消防水池的出水量应保证灭火持续时间不短于3h。
3.5严格用火用电管理
文物建筑内应严格控制使用明火。用于宗教活动场所或民居建筑等需使用明火时,应加强火源管理,采取有效防火措施,并由专人看管,必须做到人离火灭。文物建筑内的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电器的选型、安装等应符合相关规范和防火要求,并配备适用的电器火灾防控装置。文物建筑内宜使用低压弱电供电和冷光源照明,一般不使用电热器具和大功率用电器具。如果需要使用,则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制订并严格落实使用管理制度。严禁私拉乱接电气线路,室内外电气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等保护措施。对电气线路和电器要定期检查检测,确保使用安全。
3.6创新消防宣传模式,增强防火意识
依托新、旧媒体手段全方位报道宣传文物建筑防火知识,设置消防公益广告栏、消防宣传栏、警示牌等,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对文物建筑的防火意识。组建多种形式的消防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文物管理者、僧侣和游客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工作。文物、旅游、消防等部门要定期组织消防知识培训,重点介绍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初起火灾扑救等常识。
4结束语
文物建筑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保护文物建筑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要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措施,全面构筑政府领导、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工作体系,确保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宋源禄.浅谈古建筑的火灾特点及消防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23(04).[2]杨尧君.谈古建筑火灾特点及扑救对策[J].山西建筑,2013,39(21).[3]邢君.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效性与火灾防治技术[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6,23.[4]张宝珠.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1(02).作者:陈丕龙 单位:太原市公安消防支队
第二篇:论文发表
众多核心期刊联合征稿
高校学术论文在线成立于2002年10月份, 历经近10年来的诚信运营,现为中国诚信网会员单位.我单位是为广大作者提供专业的论文刊登服务、为各类媒体提供发布征稿信息场所的专业机构。目前与我单位合作的学术期刊已达百种,其中包括北大最新版本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系列、国家级及省级学术刊物等。我们视推动中国期刊业发展为已任,将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和业内认知度,在媒体与作者之间搭建互动平台,方便作者获得最新的征稿信息和期刊动态,提高发表效率,方便作者投稿,避免耽误刊发时间,真诚欢迎您来稿荐稿.谢谢!
高校学术论文在线可代理推荐发表的部分学术期刊如下: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社、《教学与管理》杂志社、《成人教育》杂志社、《黑龙江高教研究》杂志社、《职教论坛》杂志社、《教育探索》杂志社、《教育评论》杂志社、《中国高教研究》杂志社、《教育导刊》杂志社、《商业时代》杂志社、《统计与决策》杂志社、《经济纵横》杂志社、《语文建设》杂志社、《物流技术》杂志社、《经济问题》杂志社、《会计之友》杂志社、《生态经济》杂志社、《财会月刊》杂志社、《经济导刊》杂志社、《企业经济》杂志社、《财会通讯》杂志社、《生产力研究》杂志社、《商业会计》杂志社、《交通企业管理》杂志社、《科学管理研究》杂志社、《改革与战略》杂志社、《社会科学家》杂志社、《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贵州社会科学》杂志社、《求索》杂志社、《江汉论坛》杂志社、《人民论坛》杂志社、《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大舞台》杂志社、《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社、《山花》杂志社、《芒种》杂志社、《名作欣赏》杂志社、《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社、《电影文学》杂志社、《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兰台世界》杂志社、《计算机仿真》杂志社、《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湖北农业科学》杂志社、《农业考古》杂志社、《南方文坛》杂志社、《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社、《开发研究》杂志社、《求实》杂志社、《中国人才》杂志社、《教育与职业》杂志社、《湖南社会科学》杂志社、《领导科学》杂志社、《贵州民族研究》杂志社、《湿法冶金》杂志社、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等。
可代理推荐的部分普通刊物有: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重庆科技学院学报》《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科版)》《市场研究》《科技信息》《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光盘技术》《电脑知识与技术》《装备制造》《海外英语》《空中英语》《教育前沿》《消费导刊》《医学信息》《社科纵横》《今日科苑》《安徽农学通报》《现代农业科学》《现代商业》《大众商务》《中国经贸》《时代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家天地》《中国水运》《中国集体经济》《考试周刊》《新课程》《法制与社会》《经济研究导刊》《科技导报》《中国校外教育》《中学生数理化》《管理观察》《创新教育》《现代经济信息》《计算机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等。
郑重承诺:
凡由我处代理推荐发表的文章,全部定金制操作,待您收到录用通知后可为您安排查稿系统,确定录用后付余款,如因我处未能安排成功的,作者随时可要求我们全额退款。我们保证合作的期刊全部都为正规合法期刊,发表后并在中国知网等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若在我单位发表的文章没能全文收录或给您发表的增刊、副刊、假刊等,凭汇款单据可要求我们全额退款。(版面费用可开发票,以便报销)
服务项目:
① 提供论文发表推荐/刊物资讯信息,审稿录稿。
② 接收各类学术论文的投稿、发表。诚信合作,所来款项可开正式发票。
③处理各类疑难稿件、代理职称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和发表。
诚信合作便捷保密快速发表定金操作正式发票无效退款
-----------QQ在线咨询:947035896
投稿信箱:qikanxinxi@126.com(来稿请注明发表要求)咨询热线:010-69389188(张老师)
更多征稿信息请登陆:(高校学术论文在线)
第三篇:发表论文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是教育的观念、方法、手段和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再设备上,侧重计算机及其他辅助设备,投影仪、复印机网络基础设备等多媒体设备;在技术上,依赖计算机技术和媒体技术及远程通信技术。
一、创设生动情境,模拟现实情景。
多媒体技术是将图片、文本、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信息集于一体,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的局限,引发想象,化静为动,虚实相生,再现事实。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趣味盎然,引入入胜。多媒体技术具有多样性,灵活性与生动性,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化繁杂为简明,这样教育活动中的重点就能借助形声结合的多媒体手段迎刃而解,从而实现从形象的感性过渡到理性的顿悟。像物理、化学这样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试验不仅仅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方法,也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有些实验不能做或是实验现象不明显。使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感性认识。很容易造成感知上的障碍而影响学习。如“分子热运动”、“布朗运动”等,学生无法用肉眼看到运动现象,如果利用Flash动画,就可以形象直观地模拟微观世界,运用媒体技术不仅能再现或模拟各类现象,而且还能通过各种方法是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创设情境包括直观与画面、教材内容与相关展示,以及让学生的主动参与,等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课堂教学会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物理学“热胀冷缩”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烧水时水溢水壶的情境,月相变化,雷电如何形成?这样就可以吧 大千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起到变抽象为具体,变乏味为生动的作用。
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在毕业时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学习动机与兴趣。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就会变得冷淡,学习意愿就会低落。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强大的内在动力。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成效,多媒体辅助教学,所创设的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与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扩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可以向同学展现课本以外与教材相关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并且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直接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从这方面来讲,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导教学要比传统教学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导教学即可看见也可听见,还可与媒体进行交互操作。这要比单一教师讲课获得更多的信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可用于个长得复习和总复习阶段,复习阶段往往涉及内容多且复杂,教师利用媒体技术可将所复习的内容分类汇总制成PPT,将内容显示在大屏幕上,使得条理清晰,这样省去了教师在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社会性,情境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它认为学习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借助他人的帮助,里有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学会合作”是21世纪四大“学习之助”之一,协作能力的培养要从学校学习开始。一提及学习,自然便联想到“看书”、“练习”、“做习题”、“考试”等,这些学习方式使学生缺少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指导学生更多的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发现和交流,并适时给予指导与点拨。例如,讲授历史人物武则天时,提前将学生分为几组,分别搜集有关武则天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协商讨论,将所得的结论汇总与讨论,最后同学们把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结论制成课件与其他小组交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要比单纯的老师所讲授的要有价值的多,也使他们提高自我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们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媒体技术与教学整合是一种高效率、高层次的全新教学模式。其目的就是利用媒体技术教育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主导者,他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它不仅有效地把提高学识素养,同时像情感因素、心理因素和精神品质等非智力因素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学与教的理论》李芒徐晓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试论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审美素养》谢渊《教育技术》 2010年第8期
第四篇: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得分:0.00 分 【论文获奖一等奖】得分:0.00 分
【论文获奖二等奖】得分:0.00 分
【论文获奖三等奖】得分:0.00 分 【教育博客】得分:0.00 分 【教育日志】得分:0.00 分
【教育专著】得分:0.00 分
【课题研究】得分:0.00 分 【上研讨、示范公开课】得分:0.00 分 【教学竞赛一等奖】得分:0.00 分 【教学竞赛二等奖】得分:0.00 分 【教学竞赛三等奖】得分:0.00 分
【听课、评课】得分:0.00 分 【全校性集中培训】得分:0.00 分 【师徒结对】得分:0.00 分 【常规性教研活动】得分:0.00 分 【外出参加教研活动】得分:0.00 分
【师德研修、班主任研修】得分:0.00 分 【专业阅读】得分:0.00 分 【脱产置换研修】得分:0.00 分 【学科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得分:0.00 分
【骨干教师短期集中研修】得分:0.00 分
【中小学班主任短期集中培训】得分:0.00 分
【中小学校长(含后备干部)集中培训】得分:0.00 分 【中小学教师网络远程培训】得分:0.00 分
【其他短期集中培训】得分:0.00 分
【学历合格教育】得分:0.00 分
【学历提高教育】得分:0.00 分
【承担培训项目】得分:0.00 分
【计算机等级提升】得分:0.00 分
【普通话等级提升】得分:0.00 分
【英语水平过级考试】得分:0.00 分
【其他专业技能提升考试】得分:0.00 分
【农村中小学支教半年】得分:0.00 分
【农村中小学支教一年】得分:0.00 分
【总分】:0.00 分
第五篇: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
发表论文,顾名思义,“论文”是指专深而有系统的学问,是指研究、讨论问题的文章。发表论文就是专门对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领域中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论证的文章发表在国家正式出版物上。论文分类: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笼统的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两大类
自然科学研究课题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
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大体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而教师则更是偏重于社会科学的学术论文发表,在社会科学学术分类下又可以细分为分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文化人类学、比较法学
发表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刊物级别,有的则需要有国内刊号国际刊号,比如国家级,省级,核心和cssci来源期刊等.目前对于大学生,研究生和科研机构等评定学位、职称、评奖、保研加分等具有重要意义.什么样想期刊属于正规期刊?
一、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查询
二、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查询
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例如:《教育教学论坛》可以在新闻出版总署查询,并且全文收录知网。
我们可以通过以上三个地方查询我们需要发表的期刊是否是正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