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银发[2016]126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
银发[2016]126号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银监局;国家开发银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近年来,基于商业汇票的各类票据市场业务快速增长,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部分票据业务发展不规范,部分银行有章不循、内控失效等问题,已引发系列票据案件,造成重大资金损失,业务风险不容忽视。为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有效防范和控制票据业务风险,促进票据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现就加强票据业务监管、规范业务开展等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称的票据业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为客户办理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业务和银行之间办理的买断式转贴现业务,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中以票据类金融资产为基础资产的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业务。
二、强化票据业务内控管理
(一)按业务实质建立审慎性考核机制。银行应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按照《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监管指引》(银监发[2012]34号文印发)的要求,合规经营类指标和风险管理类指标权重应当明显高于其他类指标,将承兑费率与垫款率等票据业务经营效益指标与风险管理类指标纳入考核,确保票据业务规模合理增长。
(二)加强实物票据保管。银行应建立监督有力、制约有效的票据保管制度,严格执行票据实物清点交接登记、出入库制度,加强定期查账、查库,做到账实相符,防范票据传递和保管风险。
(三)严格规范同业账户管理。银行应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同业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通知》(银发[2014]178号)要求。开户银行必须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向存款银行一级法人进行核实。严格规范异地同业账户的开立和使用管理,加强预留印鉴管理,不得出租、出借账户,严禁将本银行同业账户委托他人代为管理。开户银行和存款银行应按月对账,对账发现同业账户属于虚假开立或者资金流水异常的,应立即排查原因,对存在可疑情形的应在2个工作日内向监管部门报告。
(四)强化风险防控。银行应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票据业务管理制度和本通知要求,认真梳理内部各项制度,规范业务流程设计,坚持关键岗位、职能部门分离制约。加强员工行为管控和行为排查,开展内部业务培训、道德教育,提升员工专业素养和合规意识。建立和持续优化票据业务系统,实现流程控制系统化,加强内控检查和业务审计,确保内控制度和监管要求落实到位,防范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三、坚持贸易背景真实性要求,严禁资金空转
(一)严格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银行应加强对相关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或普通发票的真实性审查,并可增验运输单据、出入库单据等,确保相关票据反映的交易内容与企业经营范围、真实经营状况、以及相关单据内容的一致性。通过对已承兑、贴现商业汇票所附发票、单据等凭证原件正面加注的方式,防范虚假交易或相关资料的重复使用。严禁为票据业务量与其实际经营情况明显不符的企业办理承兑和贴现业务。
(二)加强客户授信调查和统一授信管理。银行应科学核定客户表内外票据业务授信规模,并将其纳入总体授信管理框架中。根据票据业务具体的授信种类搜集客户资料,包含但不限于基本信息、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等,杜绝超额授信。银行应按照《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银监发[2004]51号文印发)的要求做好对不同票据业务授信品种的分析评价。在客户原有信用等级和业务评价水平的有效期内,发生影响客户授信等的重大事项,银行应及时调整相关风险分析与评价。
(三)加强承兑保证金管理。银行应确保承兑保证金为货币资金,比例适当且及时足额到位,保证金未覆盖部分所要求的抵押、质押或第三方保证必须严格依法落实。应识别承兑保证金的资金来源,不得办理将贷款和贴现资金转存保证金后滚动申请银行承兑汇票的业务。保证金账户应独立设置,不得与银行其他资金合并存放。保证金管理应通过系统控制,不得挪用或随意提前支取。
(四)不得掩盖信用风险。银行不得利用贴现资金借新还旧,调节信贷质量指标;不得发放贷款偿还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掩盖不良资产。
四、规范票据交易行为
(一)严格执行同业业务的统一管理要求。银行应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文)和《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140号)要求,将银行承兑汇票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严格实施集中统一授权、授信、审批,完善前、中、后台分设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业务管理。按照会计准则要求,采用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业务单独列立会计科目,严格按照业务合同(协议)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二)加强交易对手资质管理。银行应对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的交易对手由法人总部进行集中统一的名单制管理,定期评估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动态调整交易对手名单,不得与交易对手名单之外的机构开展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票据等同业业务。
(三)规范纸质票据背书要求。受理转贴现业务时,拟贴入银行必须确认交易对手已记载背书,禁止无背书买卖票据;已贴入银行必须于转贴现业务当日在本手背书的被背书人栏记载本机构名称,保障自身票据权利。受理买入返售业务时,拟买入返售银行必须确认交易对手是最后一手票据背书记载的被背书人。
(四)禁止离行离柜办理纸质票据业务。转贴现、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的交易双方应在交易一方营业场所内逐张办理票据
审验和交接。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交易对应的票据资产需要封包的,交易双方应在买入方营业场所内办理票据审验和交接。票据实物应由买入方保管。
(五)严格资金划付要求。办理转贴现贴入和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业务时,转入行应将资金划入票据转出行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的存款准备金账户,或票据转出行在本银行开立的账户,防止资金体外循环。通过被代理方式办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金融机构,可以使用在代理行开立的、与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关联的同业账户办理资金收付。
(六)禁止各类违规交易。严禁银行与非法“票据中介”、“资金掮客”开展业务合作,不得开展以“票据中介”、“资金掮客”为买方或卖方的票据交易。禁止跨行清单交易、一票多卖。
五、开展风险自查,强化监督检查
(一)全面开展票据业务风险自查。
银行应于2016年6月30日前,在全系统开展票据业务风险排查,对存在的风险隐患,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重点排查将公章、印鉴、同业账户出租、出借行为,与交易对手名单之外机构开展交易的行为,以及为他行“做通道”、“消规模”,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的行为。对违规开立和使用的同业账户,应予撤销;对疑似“票据中介”、“资金掮客”等客户或交易对手,应及时审慎处置;对已形成资金损失或涉嫌违法犯罪的,应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移交公安部门处理。银行应于2016年7月15曰前,将风险自查情况同时报送中国人民银行和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全国性银行报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其他银行报送法人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统称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银监局。
(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增强监管实效。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银监局,要依照法定职责加大对票据业务的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力度,增强监管实效,强化制度执行,整顿市场秩序;严肃票据业务纪律,公布咨询举报电话、畅通举报渠道。对接受举报和执法检查中,发现银行存在违规操作的,依法严肃查处并督促及时整改。对违规情节严重的,视情况采取暂停市场准入、暂停票据业务等监管措施,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和相关高管人员责任。
请中国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银监局将本通知联合转发至辖区内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外资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
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6年4月30日
第二篇: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防范风险
1、银监会对票据业务管理的风险提示()(20 分)
A
票据同业业务专营治理落实不到位。
B
通过票据转贴现业务转移规模,消减资本占用。
C
利用承兑贴现业务虚增存贷款规模。
D
与票据中介联手,违规交易,扰乱市场秩序。
正确答案:A B C D
2、以下属于票据业务内部风险的是()(20 分)
A
使用变造、伪造票据、“克隆票”、作废票据,骗取银行资金。B
内部人员直接参与作案。
C
业务人员经验不足,识假辨假能力不够。
D
内控制度不严。
正确答案:B C D
3、票据同业业务专营治理落实不到位,体现在()(20 分)
A
票据专营不彻底,不同程度的存在未实行专营部门集中审批,分支机构办理同业票
据业务;
B
会计处理不集中;
C
未对同业票据交易对手实行名单制管理;
D
违规办理商业承兑汇票买入返售业务。
正确答案:A B C D
4、通过票据贴现转移规模,消减资本占用,表现在()(20 分)A
利用卖断+买入返售+到期买断;假买断+假卖断
B
附加回购承诺等交易模式
C
假卖断真出票
D
帮助他行在月底代持,调节信贷规模;
正确答案:A B C D
5、利用票据贴现虚增信贷规模,主要体现在()(20分)
A
部分银行通过滚动签发承兑汇票,以票吸存,虚增资产负债规模;
B
以贷款、贴现资金做保证金,开票,虚增存款;
C
通过人为倒换业务类型,提增中间业务收入,虚增业绩。
D
担保评估、贷款审查和审批、放款
正确答案:A B C
第三篇:强化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创新举措 强化监管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的房地产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交量逐年增加。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发展情况,市房管局根据杭州的实际,创新举措,建章立制,透明信息、严格执法,不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促进了杭州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一、建章立制,规范市场行为
应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形势,近年来市房管局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代理房款监管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中介市场秩序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杭州市商品房预(销)售经营管理的通知》、《杭州市房产管理诚信档案制度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预)销售管理相关事宜的通知》、《杭州市市区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网上备案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和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房地产市场交易制度体系。这些规章和制度对开发企业和中介公司在各个经营环节应遵循的规则作出了全面的规范,如房地产中介机构不得违反的12类禁止行为,开发企业严格禁止的商品房预(销)售违法违规行为,这些制度为开发企业和中介公司合法诚信经营提供了依据,对于规范我市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透明信息,创新监管方法 开通商品房预(销)售和二手房签约合同网上备案系统,实现信息公开透明
2004年12月,市房管局率先在全国开通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网上备案系统,将本市市区范围内新建商品房销售纳入该系统进行管理,并在房产信息网上将所有在售楼盘的预售许可、商品房销售状态、可售数量、预销售进度情况等数据在网上即时进行公示,所有商品房预销售信息一目了然。2007年1月,市房管局又正式对外推出了“二手房合同网上签订”系统,将中介公司的二手房买卖、出租信息实时反映在房产信息网上。目前,市民可以方便地通过房产信息网查询、浏览所有杭州在售楼盘(包括预售楼盘与二手房)的动态市场行情,轻松掌握整个杭州市的房地产市场行情。
依托网上备案系统,建立完善诚信档案
2005年3月,市房管局正式建成“房产诚信档案”系统,诚信档案将各类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及执业人员的基本情况、经营情况、经营中的违法、违规以及受到的各种处罚情况等记入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形成了强大的舆论监督体系,也为百姓选择诚信的开发企业、中介机构、经纪人提供了参考。
诚信档案搭建了市民曝光投诉、企业反馈的平台,把知情、参与、监督权交给群众。同时分月、季、年对有效投诉件汇总统计,量化后实行排名管理,向社会公示披露企业的奖惩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以网络为载体实现高效、及时的有效管理,真正起到了将开发企业和中介企业经营行为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有效规范市场秩序的作用。
通过对透明售房网诚信档案栏目与网上合同签订系统的关联,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管。对群众投诉和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执法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适时向社会公布或通过新闻媒体曝光,严格查处了违规行为。如2005年,市房管局根据网上单套、多套连续预订排名,对各项指标均排名第一的金达房地产开发公司14套房源的违规销售行为进行了核查处理,责令14套房源按开盘价重新公开销售,金达房产一销售人员被取消从业资格。
三、严格执法,加强违规处理
建立多部门执法联席制度,成立了市房管局、建委、发改委、工商局参加的市房地产交易市场整顿领导小组,建立并公开投诉电话,方便群众投诉。06-07年集中对市房地产预(销)售情况、房产中介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市房管局作为房地产市场监管的牵头部门,建立了房地产行政执法制度,组织成立了执法领导小组,定期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检查执法,建立多部门执法联席制度,及时对房地产市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同时,对网上商品房预售合同连续预定、解除合同、投诉等情况由专人负责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管:一是通过综合信息系统透明售房网对房产开发企业的商品房连续预定、连续退房等情况进行重点监管,以杜绝房产开发企业利用连续预定、连续解除合同来达到“销控”目的。通过每月、每季对连续预定、连续解除合同的房产开发企业进行排名,并对社会进行公示,对名次靠前的企业通过发放核查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二是着重加强对诚信档案的管理,利用网络平台将房产开发企业、房产中介企业的失信行为公之与众,杜绝企业在法律空白的情况下钻空子,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人居展作为每年房产交易的一个重要平台。市房管局每次都把人居展作为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窗口,强调企业诚信经营、加强自律。如2003年第四届人居展围绕“倡导诚信,规范市场,促进杭州市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主题,倡导参展企业签订规范经营销售行为“承诺书”。2008年、2009年的人居展上,又组织了开发企业开展的“诚信宣言”活动,要求开发企业、中介企业规范、诚信经营。
四、创新方法,确保交易安全
市房管局在市场监管中充分注意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和合理的制度,创新方法,确保交易安全。
在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网上签订,通过技术手段确保了交易的安全。一是通过楼盘表的公示,杜绝了开发企业有房不售、一女二嫁等行为发生的可能;二是运用预定后十五天内不签订合同就自动取消预订的技术手段限制了市场炒楼花行为;三是设置交易双方当事人密码的办法,杜绝了开发商单方违约撤销购房合同行为发生的可能;四是通过建立网上诚信档案,市民群众可以将自身在购房过程中碰到的开发商违规、不诚信行为在网上进行投诉,使开发企业的楼盘质量、销售行为处于全社会监督之下。
在二手房合同网上备案系统中实现了房源真实性的核查。在二手房网上备案系统中,利用房产信息网和房产综合信息系统的接口,挂牌房源将直接进行综合信息系统的产权数据库进行权属信息的核查,将核查后具有房产权证的房源的地段、户型、建筑面积、层次、挂牌价格等信息在网上刊登挂牌发布,而所有具有查封、抵押、冻结等限制信息的房屋将不能挂牌交易。确保房产信息网上挂牌的真实合法性,保证房屋交易的安全;
实行保证金帐户制度,确保交易款项支付的安全性。我局已在2004年发布文件,要求中介企业在二手房代理过程中必须在银行设立监督付款保证金帐户。中介企业在代理房产办证时必须提交由四方(银行、买卖双方及中介企业)签订的中介监督付款协议书,产权中心作为必收件进行审核。这一举措有效地对资金进行监管,办证交易行为的安全性,维护了买卖双方的利益,维护了市场的有序、稳定。
五、加强监测,为调控提供依据
依托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在数据统计分析上可以按照任意要求进行统计,如按房屋属性能进行区位、土地等级、价位、用途、户型面积、建筑结构的统计分析;价格分析上实现了简单平均、加权平均和典型楼盘同质跟踪比较,按照房地产价格指数理论,依托我局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网上备案系统和房产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对房产交易信息进行整合、统计,编制房地产价格指数程序,建立月度房地产价格指数。全方位的价格分析为准确反映我市住房价格变动情况提供了依据。从2005年5月以来,按照住建部要求,按时上报房地产市场月报、季度市场分析以及各类专题分析。2008年10月,市房管局又建立房地产市场周报制度,每周对杭州及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动态进行研究分析。为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正确舆论引导,近年来,市房管局与杭州电视台、杭州日报等媒体联合举办“今日说房”和房产专栏,以及时、客观的视角报道房产市场的情况,引导居民正确认识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和住房消费预期。
近些年,我市通过全方位、多样化的房地产监管,建立了良好的市场秩序,保证了市民们可以放心购房,改善居住条件。
第四篇:强化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创新举措 强化监管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的房地产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交量逐年增加。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发展情况,市房管局根据杭州的实际,创新举措,建章立制,透明信息、严格执法,不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促进了杭州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一、建章立制,规范市场行为
应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形势,近年来市房管局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代理房款监管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中介市场秩序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杭州市商品房预(销 售经营管理的通知》、《杭州市房产管理诚信档案制度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预)销售管理相关事宜的通知》、《杭州市市区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网上备案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和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房地产市场交易制度体系。这些规章和制度对开发企业和中介公司在各个经营环节应遵循的规则作出了全面的规范,如房地产中介机构不得违反的12类禁止行为,开发企业严格禁止的商品房预(销)售违法违规行为,这些制度为开发企业和中介公司合法诚信经营提供了依据,对于规范我市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透明信息,创新监管方法
开通商品房预(销)售和二手房签约合同网上备案系统,实现信息公开透明 2004年12月,市房管局率先在全国开通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网上备案系统,将本市市区范围内新建商品房销售纳入该系统进行管理,并在房产信息网上将所有在售楼盘的预售许可、商品房销售状态、可售数量、预销售进度情况等数据在网上即时进行公示,所有商品房预销售信息一目了然。2007年1月,市房管局又正式对外推出了“二手房合同网上签订”系统,将中介公司的二手房买卖、出租信息实时反映在房产信息网上。目前,市民可以方便地通过房产信息网查询、浏览所有
杭州在售楼盘(包括预售楼盘与二手房)的动态市场行情,轻松掌握整个杭州市的房地产市场行情。
依托网上备案系统,建立完善诚信档案
2005年3月,市房管局正式建成“房产诚信档案”系统,诚信档案将各类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及执业人员的基本情况、经营情况、经营中的违法、违规以及受到的各种处罚情况等记入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形成了强大的舆论监督体系,也为百姓选择诚信的开发企业、中介机构、经纪人提供了参考。
诚信档案搭建了市民曝光投诉、企业反馈的平台,把知情、参与、监督权交给群众。同时分月、季、年对有效投诉件汇总统计,量化后实行排名管理,向社会公示披露企业的奖惩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以网络为载体实现高效、及时的有效管理,真正起到了将开发企业和中介企业经营行为置于
全社会监督之下,有效规范市场秩序的作用。
通过对透明售房网诚信档案栏目与网上合同签订系统的关联,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管。对群众投诉和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执法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适时向社会公布或通过新闻媒体曝光,严格查处了违规行为。如2005年,市房管局根据网上单套、多套连续预订排名,对各项指标均排名第一的金达房地产开发公司14套房源的违规销售行为进行了核查处理,责令14套房源按开盘价重新公开销售,金达房产一销售人员被取消从业资格。
三、严格执法,加强违规处理
建立多部门执法联席制度,成立了市房管局、建委、发改委、工商局参加的市房地产交易市场整顿领导小组,建立并公开投诉电话,方便群众投诉。06-07年集中对市房地产预(销)售情况、房产中介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市房管局作为房地产市场监管的牵头部门,建立了房地产行政执法制度,组织成立了执法领导小组,定期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检查执法,建立多部门执法联席制
度,及时对房地产市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同时,对网上商品房预售合同连续预定、解除合同、投诉等情况由专人负责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管:一是通过综合信息系统透明售房网对房产开发企业的商品房连续预定、连续退房等情况进行重点监管,以杜绝房产开发企业利用连续预定、连续解除合同来达到“销控”目的。通过每月、每季对连续预定、连续解除合同的房产开发企业进行排名,并对社会进行
公示,对名次靠前的企业通过发放核查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二是着重加强对诚信档案的管理,利用网络平台将房产开发企业、房产中介企业的失信行为公之与众,杜绝企业在法律空白的情况下钻空子,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人居展作为每年房产交易的一个重要平台。市房管局每次都把人居展作为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窗口,强调企业诚信经营、加强自律。如2003年第四届人居展围绕“倡导诚信,规范市场,促进杭州市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主题,倡导参展企业签订规范经营销售行为“承诺书”。2008年、2009年的人居展上,又组织了开发企业开展的“诚信宣言”活动,要求开发企业、中介企业规范、诚信经营。
四、创新方法,确保交易安全
市房管局在市场监管中充分注意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和合理的制度,创新方法,确保交易安全。
在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网上签订,通过技术手段确保了交易的安全。一是通过楼盘表的公示,杜绝了开发企业有房不售、一女二嫁等行为发生的可能;二是运用预定后十五天内不签订合同就自动取消预订的技术手段限制了市场炒楼花行为;三是设置交易双方当事人密码的办法,杜绝了开发商单方违约撤销购房合同行为发生的可能;四是通过建立网上诚信档案,市民群众可以将自身在购房过程中碰到的开发商违规、不诚信行为在网上进行投诉,使开发企业的楼盘质量、销售行为处于全社会监督之下。
在二手房合同网上备案系统中实现了房源真实性的核
查。在二手房网上备案系统中,利用房产信息网和房产综合信息系统的接口,挂牌房源将直接进行综合信息系统的产权数据库进行权属信息的核查,将核查后具有房产权证的房源的地段、户型、建筑面积、层次、挂牌价格等信息在网上刊登挂牌发布,而所有具有查封、抵押、冻结等限制信息的房屋将不能挂牌交易。确保房产信息网上挂牌的真实合法性,保证房屋交易的安全;
实行保证金帐户制度,确保交易款项支付的安全性。我局已在2004年发布文件,要求中介企业在二手房代理过程中必须在银行设立监督付款保证金帐户。中介企业在代理房产办证时必须提交由四方(银行、买卖双方及中介企业)签订的中介监督付款协议书,产权中心作为必收件进行审核。这一举措有效地对资金进行监管,办证交易行为的安全性,维护了买卖双方的利益,维护了市场的有序、稳定。
五、加强监测,为调控提供依据
依托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在数据统计分析上可以按照任意要求进行统计,如按房屋属性能进行区位、土地等级、价位、用途、户型面积、建筑结构的统计分析;价格分析上实现了简单平均、加权平均和典型楼盘同质跟踪比较,按照房地产价格指数理论,依托我局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网上备案系统和房产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对房产交易信息进行整合、统计,编制房地产价格指数程序,建立月度房地产价格指数。全方位的价格分析为准确反映我市住房价格变动情况提供了依据。从2005年5月以来,按照住建部要求,按时
上报房地产市场月报、季度市场分析以及各类专题分析。2008 年 10 月,市房管局又建立房地产市场周报制度,每周 对杭州及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动态进行研究分析。为加强对 房地产市场的正确舆论引导,近年来,市房管局与杭州电视 台、杭州日报等媒体联合举办“今日说房”和房产专栏,以 及时、客观的视角报道房产市场的情况,引导居民正确认识 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和住房消费预期。近些年,我市通过全方位、多样化的房地产监管,建立 了良好的市场秩序,保证了市民们可以放心购房,改善居住 条件。
第五篇: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防范风险课后测试
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防范风险课后测试
多选题
1、银监会对票据业务管理的风险提示()(20 分)
A票据同业业务专营治理落实不到位。B通过票据转贴现业务转移规模,消减资本占用。C利用承兑贴现业务虚增存贷款规模。D与票据中介联手,违规交易,扰乱市场秩序。
正确答案:A B C D
2、以下属于票据业务内部风险的是()(20 分)
A使用变造、伪造票据、“克隆票”、作废票据,骗取银行资金。B内部人员直接参与作案。C业务人员经验不足,识假辨假能力不够。D内控制度不严。
正确答案:B C D
3、票据同业业务专营治理落实不到位,体现在()(20 分)
A票据专营不彻底,不同程度的存在未实行专营部门集中审批,分支机构办理同业票据业务;
B会计处理不集中; C未对同业票据交易对手实行名单制管理; D违规办理商业承兑汇票买入返售业务。
正确答案:A B C D
4、通过票据贴现转移规模,消减资本占用,表现在()(20 分)
A利用卖断+买入返售+到期买断;假买断+假卖断
B附加回购承诺等交易模式 C假卖断真出票
D帮助他行在月底代持,调节信贷规模;
正确答案:A B C D
5、利用票据贴现虚增信贷规模,主要体现在()(20分)
A部分银行通过滚动签发承兑汇票,以票吸存,虚增资产负债规模; B以贷款、贴现资金做保证金,开票,虚增存款;
C通过人为倒换业务类型,提增中间业务收入,虚增业绩。D担保评估、贷款审查和审批、放款
正确答案: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