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流动性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19-05-13 19:5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融机构流动性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融机构流动性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篇:金融机构流动性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金融机构流动性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将极大的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特别作为一家地方性的城商行,流动性的变化严重影响到机构的稳健发展,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地方金融市场的稳定。鉴于银行的行业特点,防范流动性风险是法人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的永远课题。流动性是指金融机构为满足日常经营活动顺利进行所需要储备的现金以及可随时变现的资产,是金融机构以合理成本来满足其现金支取和债务偿付的能力。自从贷款利率管制在2013年年中取消之后,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成为完成利率市场化的最后关键一跳,而利率市场化这个大环境对于金融机构流动性变化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本文将影响银行流动性的因素来源大致划分为内部因素、货币政策因素以及宏观经济因素三类。下面让我们具体来分析这三类影响因素各自的特点。

首先,内部因素侧重银行自身业务的发展和管理, 是相对微观的视角。从这个角度看, 银行流动性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资产与负债结构、表外业务发展以及流动性管理水平等因素。通常说来, 不同的业务模式下, 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特征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此外, 从微观角度考察银行流动性, 还应关注其他风险的转化问题。在实践中, 多数流动性危机都是由其他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或声誉风险等)引发的, 是银行综合经营管理失败在流动性上的反映。其次,货币政策因素侧重的是基础货币供给机制以及货币政策操作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是相对宏观的视角。对银行间的交易来说, 可用于清偿和使用的资金, 并非一般社会意义上的货币(如或M2), 而仅限于中央银行的负债(即基础货币)。在这个意义上, 如果把银行业看作一个整体, 影响其流动性松紧状况最重要和直接的因素, 无疑就是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供给机制及其货币政策操作。最后,除以上两大方面外, 宏观经济状况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如, 经济增长速度会直接影响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 通货膨胀预期可能会影响银行储蓄资金来源和稳定性等, 因而都可能对银行的流动性产生间接的影响。

分析上述影响因素之后,让我们谈谈金融创新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同业业务、货币基金等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影响。对于2013年6月这个特殊的时期,各位金融机构的同仁一定是记忆犹新,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钱荒”是对各金融机构流动性的严峻考验。从2013 年5 月份以来,金融市场的资金利率全线攀升,5 月7 日,三个月国债到期利率为2.59%,6 月19 日升至3.39%,升幅高达30%;6 月20 日,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高达7.66%,比5 月7 日的2.36% 暴涨了2.24 倍;同期固定利率企业债券到期收益率也从2.35% 陡升到6.97%,涨了近2 倍。资金市场几乎失控而停盘。

我们作为一家资产规模不过千亿的城商行,在“钱荒”这个时期安然度过,主要得益于对于流动性管理的重视,2014年3月1日施行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对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起到了权威的指导性作用。现阶段,金融运行中与流动性管理密切相关的值得注意的几个特点,如:金融脱媒趋势进一步显现、同业交易规模不断放大、表外业务快速发展等,都时刻提醒各金融机构,防范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性。

我国金融业遵循了高杠杆化的发展思路。由于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和贷款投向受到监管约束,比如房地产行业及融资平台贷款都受到严格限制。相比较之下,同业业务则相对灵活,投向范围和受到的监管都相对宽松,尤其是在投资扩张的推动下,对资金有饥渴症的地方政府会通过表外贷款、银行间债务融资等形式与其对接,大量资金流向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领域,导致负债过高、表外资产过大。具体表现包括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委托贷款等在内的影子银行和表外融资超常规发展。根据统计,2012 年年末,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规模10.5 万亿元,同业负债12.1 万亿元,分别较2010 年年末增长100% 和72%,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同期贷款增速。

很多学者认为造成2013年6月“钱荒”的原因主要是: 金融同业业务期限错配问题、资金体外循环问题、实体经济资金结构性错配问题、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形成的恶性循环问题。具体表现为,依托银行业务迅速发展起来的同业业务,较少地受到监管,这至少会引发三个方面问题。第一,理财产品期限错配导致兑付压力。大量短期的理财产品投入到长期项目上,理财产品到期再筹措后续资金的时候,会给银行带来兑付压力,这是期限错配造成的流动性紧张。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银行信贷渠道不畅时,金融同业通过各种渠道发放理财产品,一旦融资平台风险累积加速,由理财产品的期限错配导致的兑付压力,也会造成流动性紧张。第二,影子银行形成不稳定的利益链条。由于相应监管不到位,依托银行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影子银行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此次流动性紧张发生,与影子银行业务密切相关的券商、信托、小贷、担保等率先告急,暴露了金融业资金链条的不稳定性,加剧了流动性紧张时的市场恐慌。第三,金融体系内部的资金空转。由于同业业务运作不透明,大量资金在各个金融机构间循环往复获利,左手倒右手,在金融体系内部形成空转现象,或者绕道各种金融产品进入非生产性投机领域,也制约了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但是,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相对于贷款这项传统资产业务,金融创新和表外业务又能更好的盘活资产,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只要各金融机构控制好流动性风险,同业业务、货币基金等业务也可以适时完善市场的多样性,在稳定中丰富辽阳的金融市场。

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和同业存单等金融创新丰富了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手段。一是资产证券化提升银行资产流动性。未来预计资产证券化试点进一步扩大,并逐渐进入常态化发展。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意义在于把流动性差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较好的债券,从而起到盘活存量资产的作用,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进而提高流动性管理能力。二是同业存单增强了银行主动负债能力。作为一种新型货币市场工具,同业存单的出现丰富了金融机构市场化的负债产品,有助于改善银行流动性管理。对整个银行间市场来说,它也增加了一种市场自我调节资金余缺、避免货币市场利率大起大落的手段,将促进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平稳运行。此外,长期来看,随着利率互换、利率期权、利率远期等工具的进一步普及,银行可以使用这些表外工具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对冲和转移市场风险。

而针对上文提到的三方面流动性影响因素,结合辽阳本地市场的特点,作为辽阳本地城商行如何加强自身的流动性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要综合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要求,加强对金融机构流动性影响因素的预判,从而能够正确估计流动性形势,沉着冷静应对流动性波动,避免非理性行为,保持日常流动性的合理水平。其次,在日常流动性风险管理中要统筹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等目标,按宏观审慎要求,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合理把握一般贷款、票据融资等的配置结构和投放进度,谨慎控制信贷等资产扩张过快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加强同业业务期限错配风险防范。最后,要在保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的同时,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发展我行优势,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的支持力度,从严控制产能过剩的行业贷款。

2014年度,我行的发展目标从规模优先转变为兼顾效益和流动性,并按照宏观审慎政策要求对资产进行合理配置,保持充足的备付率,谨慎控制信贷资产扩张偏快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合理配置融入资金期限,保证资金头寸充足,有效控制期限错配风险。同时合理把握一般贷款、票据融资等的配置结构和投放进度,注重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各支行存款“冲时点”等行为明显减少,并保持了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而对于存在流动性风险的金融机构,一是建议其暂停或收缩贴现业务和贷款发放业务,减少资金支付;二是加紧营销同业资金和各项存款,加大资金回流力度;三是实施严格的资金汇出报备制度,同时做好相关协调解释工作,力争减少资金流出;四是减持债券、应收账款类投资等。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利率市场化的本质是一个利用市场力量筛选淘汰经济主体和有效配置金融资源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对于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变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于每一家商业银行来说,惟有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才是不断稳定壮大的法宝和不二之选。

第二篇:中日关系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浅析

中日关系变化及影响因素浅析

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李靖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对日外交体现了坚持原则、灵活调整、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特点,中日关系经历了“民间外交”先行的关系恢复阶段;友好合作伙伴关系阶段;战略互惠关系三个阶段。本文对中日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变化过程进行了概略回顾,并从历史、文化、经济、能源等方面对中日关系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中日关系;对日外交;中日经济联系;中日文化差异

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经过三代领导核心的不断努力,中国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这种大背景下,中日外交关系也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到现在的战略互惠关系。60余年来,中国对日外交策略依据外交总方针、总政策和总原则, 又不断根据国际形势、日本政府对华政策的变化进行调整,可以概括为: 坚持原则、灵活调整, 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中日外交关系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民间外交”先行的关系恢复阶段(1949-1972);友好合作伙伴关系阶段(1972-1992);战略互惠伙伴关系阶段(1992至今)。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采取了主动,通过“民间外交”使两国民间在各个领域特别是民间贸易方面进行友好交往。1952年2月由中国国际贸促会主席南汉宸向日本经济界著名人士发出邀请,1952年5月日本参议员高良富、原参议员帆足计、众议员宫腰喜助到达北京。这是新中国接待的第一批访华日本政界人士,标志被封冻的中日交流坚冰被打破。帆足计等三位日本国会议员作为民间使者,于6月1日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签订了第一次中日贸易协议。为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960年8月周恩来全面阐述了促进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政治三原则”和“贸易三原则”,在这两项原则的框架下,1962年11月廖承志、高碕达之助签订了《中日综合贸易备忘录》。1962年12月, 中日双方又在北京签订了“中日友好贸易议定书”。“议定书”和“备忘录”是1960年代中日贸易的两大重要渠道。在1952至1972年间,由于中国正确的对日政策,制订并实行了民间外交方针,使中日关系以民间为主导进而发展到半官半民的形式进行了较为广泛的人员交往、商贸往来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使中日关系逐渐缓和,为即将到来的中日邦交正常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日关系发展的第二阶段可以称为“友好合作伙伴关系阶段”,这一阶段以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为开端,而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则标志着中日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正式建立。1972 年2 月, 尼克松成功访华, 并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1971年10月25日, 联大26届会议通过2758号决议, 中国正式恢复在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等一切地位和权利,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日本国内要求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热潮也空前高涨。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适时地提出了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复交三原则”:(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2)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已经归还中国;(3)“日台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 应予废除。1972年9月,田中首相、大平外相访华,与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中日首脑会谈,并最终签订了《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8月,日本外相园田直访华,经过多次会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最终签订,对中日两国睦邻友好关系基本原则进行了确认和政治上的总结。在随后的10余年中,两国间政府高层进行了多次互访,中日地方政府之间也都进行了频繁的交流与广泛的合作,民间或半官半民的各领域各方面也开展了广泛、深入和频繁的交流。在这个阶段中,虽然有“靖国神社”事件、钓鱼岛灯塔事

件、教科书事件等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事情发生,但中日交往主体呈友好化、多样化, 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官方民间并举、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丰富多彩的中日交流与合作的大好局面。

新中国对日外交的第三阶段, 以1992年江泽民访日和日本天皇访华为起点, 直至现今。1992年是中日复交20周年,两国均组织了各种纪念活动,推动中日关系发展。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江泽民于1992年4月6日至10日对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这是江泽民任总书记后的首次访日。日本宫泽喜一首相与江泽民会谈,发表了建立“世界中的中日关系”的讲话,江泽民在日期间向日本明仁天皇发出访华邀请。日本明仁天皇和皇后于10月23至28日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1992年江泽民总书记访日和日本明仁天皇访华,充分体现了两国努力改善和加强中日关系的愿望,确立了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关系的新起。1998年11月25至30日,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应邀对日本进行了国事访问。访问中,在江泽民努力下,中日双方达成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一系列原则共识。两国于1998年11月26日发表了《中日联合宣言》,这是继《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之后中日两国规定两国关系的第三个重要政治文件,使两国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21世纪中日关系发展确立了一系列新的原则和行动指南。2001年4月小泉纯一郎出任首相后,中日关系滑入低谷,两国政府的高层交往被迫中断,这是中日关系的冰冻期。2006年9月小泉下台,安倍晋三内阁成立。10月8日安倍首相访华,这是战后60多年来日本首相对外访问第一次将中国作为首访国,得到中国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安倍访华打破了中日政治僵局,中国媒体称之为“破冰之旅”,从此中日关系进入又一个新时期。安倍访华期间,中日双方经过会晤发表了《新闻公报》,双方同意“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2007年12月,日本新首相福田康夫访华。胡锦涛主席会见了福田,积极评价了当前中日关系改善和发展的良好势头。7日,胡主席与福田在首相官邸举行正式首脑会谈, 签署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这是中日两国关于中日关系的第四个重要政治文件, 也是胡锦涛访日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一文件的发表,“体现了中日关系的新发展,凝聚了双方的新共识,确定了发展双边关系的指导原则,规划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未来发展。说明中日关系在逐步发展的同时,正在超越双边关系的范畴,从全球意识出发,构建‘世界中的中日关系’,预示两国关系将进入一个建立战略互信、开展战略合作的新阶段”。

纵观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关系发展史,我们可以将其特点概括为:艰难曲折、波澜起伏, 空前平等、前景光明。中国与日本作为名副其实的“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在历史、文化、经济、能源等多方面都有着斩不断的联系,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两国的关系。以下将分别从以上几方面对影响两国外交关系的因素进行浅析。

第一,历史方面。主要是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思潮及其所犯下的战争罪行的历史。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被美国独自占领,美国出于自身在亚洲利益的考虑,在对日本军国主义问题的处理上,采取了消极妥协的态度,保留了后来引发中日关系不断恶化的导火索——靖国神社,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战后恢复阶段,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地位较低,不能左右战后的局面,这为日后日本右翼势力的复苏埋下了祸根。在日本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意识里,日本不是被中国打败的,而是美国。部分日本右翼势力到今天依然不肯承认强加给中国人民的那场战争的侵略性以及给中国人民所带来的巨大伤害,因此,在日本国内多次发生诸如日本政要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美化侵略战争、篡改教科书等事件。这些极大的阻碍中日关系的发展,中日外交史上的大部分僵局也都是这些事件引起的。

第二,文化方面。中国与日本作为有着两千多年交往历史的近邻,虽然两国间的文化交流自古不断,但在其特有的国内普遍认同的历史和价值观上存在一定差异。中国人的道德意识中,有着很明确的是非标准和原则,而且中国人往往要清楚地把名誉分出好与坏。在儒家思想中,“仁”是凌驾于一切道德之上的美德,是评价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天子能否永居皇位,臣民是否要忠诚于君主,都取决于君主是否施行“仁政”。在中国人看来,推翻一个“不仁”的君主被认为是合情合理的。一句话,伸张正义、提倡善行与惩治邪恶、拒绝丑陋,是中国人

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基础。相比之下,日本人的道德意识中,是非原则要模糊得多。正如本尼迪克特指出的那样:“通观日本历史,日本人似乎在某种程度上缺乏辨认恶的能力,或者他们不想解决这个恶的问题,”日本学者森岛通夫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说中国的儒教是以‘仁’为中心的儒教,那么日本的儒教就是以‘忠’为中心的儒教。”他进一步解释:“日本的儒教与中国的儒教本来出自相同的经典教义,但因理解的方法不同,结果在日本形成了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国民气质。”名誉是日本武士道的中心道德,武士的名誉更主要的是指对主君的忠诚。日本人很重视“保全名誉”,把名誉看得比正义、善行更为重要。无论是什么人,干了多么可耻的事,只要“体面一死”,就不仅可以不再受到谴责,而且还会“成名”或成“神”。两国这种在“名”与“耻”方面的文化差异,反映到中日外交关系中就是:两国对侵略战争持截然相反的态度。中国人认为,日本发动的那场侵略战争,是彻头彻尾的非正义战争,日本必须就此作深刻而彻底的反省和道歉。而一部分日本人却不认为那是一场非正义之战,认为它只是一项失败了的“事业”。这种态度上的差异也严重阻碍的中日关系的持续发展。

第三,经济方面。当前,中日两国互为最重要的经贸伙伴,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看,经济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密切。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日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从1980年的只有94亿美元发展到2004年的1687.9亿美元,增长了近17倍,占双方各自外贸总额的15%左右。从2004年开始,中国(含香港)开始取代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而日本从1993年到2003年连续11年的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被欧盟和美国取代,位列第三。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虽仍在不断增长,但是增速有所减缓。2004年日本对华实际投资累计达468亿美元,是中国最重要的外资来源地之一;日本对华ODA总额累计达33335亿日元,其中日元贷款31331亿日元,持续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援助国。中日建交之前,中日关系缓解的第一步就是经贸交流,可以说经济上的来往是中日关系持续发展的一大助力。

第四,能源方面。日本矿产资源贫乏,除煤、锌有少量储藏外,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其中,煤95.2%,石油99.7%,天然气96.4%,铁矿石100%,铜99.8%,铝矾土100%,铅矿石94.9%,镍矿石100%,磷矿石100%,锌矿石85.2%须从他国进口。这种先天性的缺陷,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日本除了不远万里从中东、非洲、南美、大洋洲进口所需资源之外,更多的将目光投向了周边的国家以及本国周边的经济海洋区域。中国虽然自然资源的蕴藏量远远高于日本,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对于一些基础性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加大,本国的储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使日本感到极为不安,日本认为自己的能源补给线因来自中国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而面临波动。因此,日本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了与中国在能源上的争夺。钓鱼岛问题在中日建交时就曾提起,但当时达成的协议是暂时搁置。随着国际能源日益紧张,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的石油能源再次成为中日争端的焦点,围绕这一问题而产生的矛盾也成为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一大因素。

总之,中日两国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得中日关系和谐发展这一主题不会改变,但中日两国在历史、文化、能源等方面的矛盾使得中日关系的发展会有很多曲折。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坚持中日互惠互利和谐发展的前提下,围绕历史、文化、能源等方面的矛盾,中日两国将展开博弈。

参考文献:

[1] 汤重南:新中国的对日外交与中日关系的发展;《社会科学战线》 2009年第8期;

[2] 杨新房等:中国与日本经济相互依存关系探讨;《商业研究》 2008年第2期;

[3] 沈丁立: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以及东北亚国际关系;《当代亚太》 2009年第2期; [4] 张耀武:论中日外交关系中的“文化因素”;《日本研究》 2007年第3期;

[5] 江海洋:冲突与调适近十年中日关系 1998-2008的政治文化互动;《襄樊学院学报》 2009年07期;

[6] 张延廷:钓鱼岛的主权争执;《问题与研究》1995年7月

第三篇:食品安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食品安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各类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探究食品安全影响因素,并具体探究事物本质,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方面。总体来说,制约食品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种植养殖遗留食物安全隐患、食品经营者败德行为、消费者消费心理以及政府监管失效等。

[关键词]食品安全;消费;监管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321-01

一、种植养殖遗留食物安全隐患

在产品种植和养殖过程中,易遗留食品安全隐患。不难理解,在种植养殖过程中,人为或者非人为的使食物携带对人体,易给人造成健康或者亚健康的伤害,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可忽视。在种植过程中,农户为经济利益,使用廉价催熟剂和有毒有害的肥料,将农产品快速催熟。一些打着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招牌的农户或者不法商贩,公然滥用催熟剂,这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和影响。比如廉价的“座果灵”就可以催熟大量的果实,而催熟剂是国家允许生产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若使用不当,则很可能对人体造成健康威胁。比如过量使用催熟剂,就会使有毒物质残留在果实中,食用后对人体造成健康隐患。

在养殖环节,抗生素滥用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少见。然而畜牧行业抗生素的使用增加的趋势比较明显,猪、鸡鸭、奶牛等大型养殖场抗生素的使用都比较普遍。因为现代养殖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快速培育出体积大的猪禽等,需要供给大量的蛋白质,这就需要给猪禽等动物注射抗生素,以防动物生病。简而言之,养殖场为了快速牟利,减少成本,就在动物饲养过程中使用抗生素,引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这种耐药性随即通过环境、食用养殖的动物肉制品等方式传播至人体,从而给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危害。

二、食品经营者败德行为加大食品安全风险

截至2015年12月末,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仅仅有3.9万余家,中小型食品企业特别多,有些企业虽然取得了生产和经营许可,但质量差,有的企业违法经营成本较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而在食品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风险是不可低估的,但是,由于目前对于中小企业的监管仍存在粗放性特点,对于违法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自律性对于确保食品安全供给就显得尤为关键。而现实情况是,很多食品企业,特别是小型食品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遵守《食品安全法》意识薄弱,未切实将食品安全摆在生产经营的第一位,公然生产经营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假劣食品。这种食品经营者的败德行为加大了食品安全风险。在乡村,食品经营者就更倾向于经营品质低劣的食品,以低价销售,这也在农村形成了良好的市场供求状态。塑料米、老鼠羊肉串、化学豆腐、甲醛鸭血、掺假蜂蜜、被污染的瓶装水、烂米粉、瘦肉精等假劣食品,曾经长期被消费者食用,食品经营者为了个人私利,在明知假劣食品对人体会存在潜在安全风险的情况下,仍然制售这样的食品,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有些黑心厂商地址比较隐蔽,也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对其监管存在较大难度。

三、消费者消费心理与消费过程影响食品安全

消费者消费心理使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成为常态。普通消费者在无法辨别食品安全性的情况下,存在购买廉价食品的倾向。特别是在农村,农民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对“三无”食品不但不抗拒,而是图便宜,更无暇了解食品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尽管如今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相关部门也对农村食品安全乱象进行了整治,关闭了一批农村违法食品小型企业和小作坊然而,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很严重。

消费者消费过程中维权越来越难。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表面上是对消费者的维权越来越有利,但实际情况是,消费者因为取证和食品检测难以攻克技术难题,无法有效维权。比如对于食品中非法添加的情况,消费者维权需要找到相关专业机构进行鉴定,一旦鉴定结果是食品不存在安全问题,那么消费者就会增加了维权成本。加上在消费者维权过程中,经营者没有举证责任,在消费者维权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维权就很难实现。

四、监管失效与监管盲区并存影响食品安全效果

长期以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多头管理模式,多头交叉的管理格局必然导致全责错位、资源配置低,而新的监管体制并不能在短期内很好地调整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受旧体制的制约,人员、权限、机构等各要素的调整和优化也难以一步到位。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的监管失效。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决定了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着分段监管,各个部门各负其责实际上就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过程的漏洞和监管盲区。各监管部门各管一段也容易造成其职能错位,进而造成监管盲区。这种分段监管的模式最终导致整个监管失效。特别是在广大农村,随着网络的普及,农村在享受发达的现代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同时承担着由此带来的不安全风险。网络食品安全监管这一块原本就属于较薄弱环节,山寨食品更是在农村泛滥成灾。囿于监管资源有限,农村食品安全取证难,对其监管更是难上加难。总的来说,监管体制的不完善,监管力量薄弱以及监管能力差导致监管失效的现象经常存在。这是影响食品安全的比较关键的因素之一。

针对以上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拟通过加强政府监管、培养企业社会责任、消费者个人消费维权以及加强社会监督等角度,保障食品安全。具体来说,监管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无缝监管,在种植过程的监管应该强化;针对性消费者维权难的问题,有关部门应为消费者提供取证和食品安全监测等服务;企业要自觉尚德守法,主动承担主体责任,树立良好相信,打造精良品牌,供给优质产品;消费者维护自身健康权益,消费过程中应有主动保留维权证据的意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监督,特别是要针对农村监管盲区,加强社会监管力度,以逐步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本文作为辽宁社科规划基金一般项目:“辽宁省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编号:L14BGL022)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王淑娟(1979―),女,辽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公共管理。

第四篇: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大量增加的高峰已经来临多年,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788万人,比2010年增长100万人。按照经济学的观点,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由于我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调整,2002年至2007年五年中同期的社会新增加就业岗位基本稳定在每年900万个,201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也没有明显的增长。可以说,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紧张,特别是2012年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出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1953年的我过高等院校仅148所,在校学生仅有21万人,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的推进,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国高等教育不仅在数量上翻了几十倍,质量上也比最初的高等教育的水平提高了很多,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人数的领头国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也跻身世界第二的位置,成为高等教育的大国。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就不断的扩招学生,这样的背景之下,我过的教育规模与水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

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这种背景之下,大学生就业也从原来的精英化转向了大众化,在20世纪80、90年代,大学生属于稀缺资源,这个时候的大学生从来没有为就业的问题而烦恼过,而到了大众化教育的阶段,大学生显然没有之前那么的抢手,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成了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问题,原本为大学生分配工作的制度也逐渐取消,目前的就业现状已经不再是单项选择了,不在是大学生选择单位了,单位也有了选择大学生的权利,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学生的危机意识逐渐加强了。

2.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正在不断的增加,市场的需求量却增长缓慢,同时由于社会待业人员、考研人员也处于不断的扩大,导致我国就业率下降明显。教育部直属院校毕业生和部委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相同,一般能够在85%左右,但是地方普通大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要低得多,一般在50%左右。

从社会单位用人需求来看,对研究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对本科生需求正常,但具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对专科毕业生的需求量严重不足。

从社会市场需求方面,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对外英语、市场营销、生物工程这些专业毕业生较为热门,但是由于此类院校过多,毕业生人数太多,市场需求跟不上生源增加的速度。整体来说,毕业生就业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据调查统计显示出的每年不同学校的就业人数已经比前几年下降很多,尤其是近几年,这种现象呈上升趋势,即便是211、985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找了一段时间工作无果之后选择了考研,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个职位有几千人在竞争,企业发布的招聘岗位指出仅招三五个人,但是投递简历的人却又成百上千的大学生,而且招聘信息中明确规定必须是本科生,有的甚至是研究生,其实职位所给出的岗位职责是一个专科生就能担任的,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有多严峻。

3.大学生就业趋势

据相关调查研究表示,社会工作岗位在2014年比2013年增加36%左右,而大学生毕业人数方面,2014年毕业生比2013年同比增加了将近130%。毕业生人数增加速度十分迅速,这成为社会上“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因素。

所有的问题都具有双向性,在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同时,企业在招聘人员的过程中也觉得十分困难。实际上,大学毕业生虽然增加,但是企业依然觉得招聘困难,某一大型的事业大内在招聘过程中,每年会招收超过500名员工,但应届毕业生所占的比例仅为4%左右。另外,一家私人企业老板在接受访问中表示:大学生是企业的骨干,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企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有很大的依赖性,但是在每年的招聘过程中,基本上排除了应届毕业生。

基于现阶段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现状,企业为了牟取小利,在招聘过程中给出虚假的招聘广告,开出诱人的待遇,但巧设名目、乱收应聘人员的费用,应届毕业生在试用期结束后就面临辞退的危险。另外,大学生获得招聘信息的渠道十分广泛,但是有效的信息面却十分狭窄,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4.男女大学生就业基本现状

大学毕业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女生比男生更加难以就业。很多企业在招聘信息中明确标出仅限男性,有的企业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仅限男性,但是,最后通过的确实男性,并不是因为男性不女性更优秀,不可否认,这是一种变相的歧视,这对女大学毕业生而言难度又增加了很多。就调查显示,男性的就业率要高于女性,但是女性的学历层却比男性更占优势,学习成绩也普遍比男性好,人力资本几类程度也要高于男性,然而,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所获得面试机会却比男性少很多,最终结果就是女生的就业率远低于男性,无业的持续时间要比男生长很多,总体来看,性别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也非常的大。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针对这一现状,如果不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必然会为高校、学生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改变大学生就业现状是现阶段我过高等院校与国家的当务之急。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除了高等院校持续大规模扩招外,还包括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毕业生自身可能产生的消极因素以及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缺失、就业体制不完善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失衡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还不能满足市场对以下几类人才的需求。一是劳动技能型人才。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然而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本不可能学会这些技术技能,也不愿意毕业后从事这些技术型工作。二是农业人才。据统计,我国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科技人员数量及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农业从业人员中大部分没有接受高等教育。三是落后地区的人才需求。在我国的西部、在农村、在基层、在工作条件艰苦的行业急需引进大量知识型人才,帮助改变贫困落后的状况,然而却乏见大学生的身影,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非常小。

(二)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失调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高等院校虽然在软硬件设施建设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并不能缓解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压力。

1.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凸现

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调整逐渐滞后以致错位。此外,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能力不足,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导致高校教育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凸现的原因。

2.大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硬

大学生在市场中与各群体人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岗位,核心竞争力是学得多、学得快、转化率高。因此,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自身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由于缺少正确的就业观念的引导,职业生涯模糊,自立自信心不足,综合素质不高,社会适应力较差,这些都对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1.职业生涯模糊,就业准备不足

其实,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就应该对大学四年学习做出明确的目标计划,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中,上了大学的很多学生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没有“生涯”的概念,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报佛脚”。

2.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首先是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由于很多大学生没目标、没准备,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忽视了对广博知识的积累和对实际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其次是对家长的依赖性强。我国部分大学生在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完全独立靠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大学生不足一半。

(四)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

近几年,国家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并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户籍因素、生活需求等,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严重。总体上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性政策可行性较差。另外,国家关于高校扩招的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虽然国家从许多方面为大学生设立岗位,但与庞大的毕业生规模而言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多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办法。

(一)政府部门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近年来,中央政府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总体情况上来说,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扶持的力度,或者说是方式还不够正确,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欠缺。社会应

该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及实习机会,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在就业指导方面的政策建设,根据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对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就业指导。社会中可以创建各式各样的就业培训机构,帮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做好就业规划,帮助学生能够在走出校园的同时,不会对自己的就业感到迷茫,帮助其找到就业大方向。

国家还应该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在创业贷款、创业环境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学生到西部地区以及农村基层进行锻炼,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的理想为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开展人事和社会保险事务代理的全程服务。再次是使就业服务深入人心,在开展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的过程中,要特别加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开发,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以适应竞争就业的需要。最后是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在人力资源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强与团委、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的组织的联系,通过他们调动各方资源深度挖潜就业岗位,促进毕业生的有序流动。

(二)高等教育机构深化教学教育改革

是否满足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检验高等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各高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方向、专业和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及时地调整专业安排和制定招生计划,并增强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合作,从而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社会需求相对接的应用型人才。此外,高校还需要加强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使得就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涯中,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择业观,增强择业实力。

1.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一是与产业结构结合。要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拓宽专业适应性,依据企业反馈的信息重新设计和调整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课程。二是与发展形势结合。当前,政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学校也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要开设大学生创业选修课程,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政策和知识,如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谈创业经历,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培养学生创业的兴趣,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三是与实践能力结合。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拓宽专业知识面,改革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大实训实习力度,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专业应变能力。四是与兴趣特长结合。加大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度,允许确有特长的学生自由选择专业。五是与生涯规划相结合,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为必修课,通过“入学到毕业”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辅导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确定自身的职业方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

2.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千方百计收集就业信息,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逐步实现高校毕业生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联通,用请进来的方式,高校可以邀请用人单位进驻校园进行现场招聘,或举办大型的招聘见面会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企业,促进学 生与企业之间的纤细,同时也让企业了解学生的岗位要求。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学生实践和培训基地和订单式培养方式,定期请用人单位到校作讲座,鼓励大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教育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利用假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通过专业课程、专业测评、专业辅导、网上指导等专业手段,开展团体辅导和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灵活就业,多渠道就业,主动创业。简化环节、减低成本,方便快捷地为毕业生办理各种手续,为毕业生择业提供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关系,避免一系列不必要的纠纷,培养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依法维权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三)社会通力营造大学生就业支持环境

帮助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强大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由家庭、用人单位、社会与学校和政府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1.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首先,用人单位积极接纳大学毕业生,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其次,用人单位用人既要讲究单位的当前效益,又要讲究远期效益。在设置聘任条件时要充分考虑毕业生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毕业生的潜力发展。再次,用人单位应加强人才储备,解决企业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竞争力低下等问题。最后,用人单位应加大与高校的联动程度。相互利用各自的智力、资金和岗位技能优势,共同谋求人才又快又好的发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

2.社会媒体要坚持健康的舆论导向

尽管社会媒体不可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但可以还原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本来面貌,理性看待大学生就业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社会媒体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的舆论引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正面宣传,引导和帮助人们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就业观,提高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

2、从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困难入手,帮助大学生适时调整就业心态,以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3、宣传与解读政府为推进就业而制定的相关措施和制度,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提供借鉴。

4、积极传播就业信息,为大学生求职与创业提供信息支撑与精神动力,通过大型策划与活动组织,为大学生和就业单位搭建桥梁等。

3.家庭成员要发挥积极的鼓励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应该主动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家长自身首先要调整好心态,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对孩子求职遇到困难的时候多引导和鼓励,以朋友的角色与孩子多沟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正确看待上大学和找工作的关系,找第一份工作和终身职业的关系。同时,要配合学校,发挥自己在激励学生成才、确立价值取向、设计职业生涯、转变就业观点、开辟就业渠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大学生努力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当然,政府、学校和社会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的重要保障,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努力转变就业观念,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增强提升自身就业力的意识,优化自身的能力结构。

1.确立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

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大学生就应对自身个性、才能和特长、兴趣爱好及弱点都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并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发掘自身潜力,不断调整发展目标,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作好准备。

2.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大学生是国家额希望所在,是民族发展的后备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不断的提升自身素质,在高校学习过程中,与国家技术社会一道,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积累知识,提升专业性知识的同时,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对生活充满信息和希望。另外,在大学实习过程中,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中,提高自身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积累更多的社会工作经验。同时,大学生需要给自己做好就业定位,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主要目的。

3.提高自主创业的本领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尽一切可能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自主创业则可以成为个人层面上减少就业难度的一种主动性的现实选择方案。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结 论

本文主要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做了调查分析,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对于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做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能够为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提供借鉴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然而也正是这一现象的出现,大学生就业也越来越困难,我们不能否认接受高等教育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接受高等教育不仅是为了谋求一份好的工作,还是提高个人修养的一种重要途径,然而,就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就业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也要考虑在内,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终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动力的,而不是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带来阻力。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就现阶段主要的因素做出了相应的总结,所提出的措施也仅仅是针对已经出现的因素,未发觉的因素依然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究,这也将是笔者未来工作与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毕云飞.大学生就业压力[D].河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论文,2008 [3]张彦,陈晓强.劳动与就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陈宇红,江光荣.大学就业压力问卷的编制[J].广州大学学报,2009 [6]张国金,高洪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疏导途径[J].聊城大学学报,2009

第五篇: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安全因素

(一)、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人员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人在运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人的因素在运输安全中起关键作用。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人员包括运输系统内人员和运输系统外人员。

运输系统内人员主要指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安监、客运、货运等部门的各级领导人员、专职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他们是保证运输安全的最关键因素,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技术水平及心理素质。

运输系统外人员主要指旅客、货主以及铁路沿线居民、机动车驾驶人员等。他们对运输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旅客携带“三品”上车而酿成事故;货主托运危险品而不如实申报导致事故;在铁路一公路平交道口,车辆行人强行过道导致事故;铁路沿线人员拆卸铁路设备以及在线路上放置障碍物威胁铁路运输安全。

2.设备因素分析

铁路运输设备是影响运输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影响运输安全的铁路运输设备包括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两类。

运输基础设备有线路(路基、桥隧建筑物、轨道)、、车站、信号设备、机车、车辆、通信设备等;运输安全技术设备包括安全监控设备、检测设备、自然灾害预报与防治设备、事故救援设备等。

铁路运输事故按性质及所造成的损失,可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等5个级别。典型的铁路运输事故有机车车辆冲突脱轨事故、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电气化铁路触电伤害事故,以及营业线施工事故等。

(二)、几类典型事故主要隐患分析 1.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主要隐患

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隐患主要是车务机务两方面:车务方面主要是作业人员向占用线接人列车,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停留车辆未采取防溜措施导致车辆溜逸,违章调车作业等;机务方面主要是机车乘务员运行中擅自关闭“三项设备”盲目行车,作业中不认真确认信号盲目行车,区间非正常停车后再开时不按规定行车,停留机车不采取防溜措施。

2.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 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有:机车车辆配件脱落,机车车辆走行部构件、轮对等限度超标,线路及道岔限度超标,线路断轨胀轨,车辆装载货物超限或坠落,线路上有异物侵限等。

3.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

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有:作业人员安全思想不牢,违章抢道,走道心、钻车底;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跳车、爬车,以车代步,盲目图快,避让不及,下道不及时;作业防护不到位,作业中不加保护措施,线路上作业不设防护或防护不到位等。

4.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有:电化区段作业安全意识不牢,作业中违章上车顶或超出安全距离接近带电部位;接触网网下作业带电违章作业;接触网检修作业中安全防护不到位,不按规定加装地线,或作业防护、绝缘工具失效;电力机车错误进入停电检修作业区等。

5.营业线施工事故的主要隐患

营业线施工事故的主要隐患有:施工组织缺乏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施工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施工人员缺乏资质;施工前准备工作滞后,施工中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后线路开通条件不具备,盲目放行列车;施工监理不严格,施工质量把关不严,施工监护

下载金融机构流动性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融机构流动性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网购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网上购物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脑成本的下降、网络支付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网购的大军中,特别是大学生。他们作为对网络最敏......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分析

    影响消费者购买王老吉的因素分析 消费着收入;消费者知识;消费者对王老吉质量的知觉;者态度的转变消费;文化及广告包装的影响; 消费着收入  收入作为购买力的主要因素无疑是决定消......

    农产品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农产品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03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二年,经受了国内SARS不利影响和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考验,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实现了较快增长。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继续保......

    焦炭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焦炭价格波动的基本因素是市场供求关系,其他因素都是通过影响供求关系来影响价格的。库存状况是供求关系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产、贸易、消费者主要是根据焦炭价格的变化和......

    可行性研究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可行性研究报告影响因素的分析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概况,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市场预测,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论证,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项目外部配套建设,环境保护,劳......

    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影响因素分析

    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经济学中收益分配是指对利润的分配,参与分配的主体是财物资本的所有者,收益分配的形式有现金、其他非现金财物和股权等形式,都属于单纯的物......

    影响饲料安全因素分析(范文大全)

    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分析 饲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关系到动物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企业或个人在饲料的生产、经营和养殖等各个......

    关于农村公路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农村道路安全影响因素分析随着红色旅游、汉白玉产业的不断发展,辖区经济得到逐步提升,宝兴县全域境内基本实现道路“村村通”。但是,农村道路的安全管理却不到位。相比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