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颁布(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19:2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中央颁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中央颁布》。

第一篇:中共中央颁布

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我在认真学习《廉洁准则》以及相关的各种文件的基础上,认真对照“八个严禁”、“52个不准”逐项检查自己,既有因严守《廉洁准则》带来心理上的踏实与欣慰,也有因存在的不足引起的不安与自责,从而增强了自己贯彻和践行《廉洁准则》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着眼于坚定信念,修身立德,始终把《廉政准则》的学习放在重要位置

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及《廉政准则》的学习,我主要采取四种途径来加强学习,加深了解,领会精神:一是联系出台的背景和形式学习《廉政准则》,深刻思考《廉政准则》正式颁布的重大意义;二是联系自己的工作经历与处事原则学习《廉政准则》,对照自己是否有越雷池;三是从身边的事学习《廉政准则》,深入思考准则对领导干部自身从政与成长的意义所在;四是联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学习《廉政准则》,深入思考如何落实责任制和促进《廉政准则》落实。通过深入的学习促进了深入的思考,尤为深刻的是自己从内心感到《廉政准则》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讲,是必须遵守的法规,是必须执行的守则,是必须维护的规则,是必须坚持的原则,是领导干部“安全”从政的保障线须臾不可懈怠和逾越。

二、立足于率先垂范,从严约束,坚持身体力行《廉政准则》 多年的工作经历是我逐步形成了一个长期坚持的信念,这就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是在这个理念的支撑和主导下,自己始终把“正身”作为处世为人的长修之功。《廉政准则》颁布后,自己通过深入学习思考“8个禁止”“52个不准”的要求在内心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也使自己对这个长期坚持的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思想上坚守这个理念更为坚定,行为上践行这个理念有了更加全面(转载自台前信息港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自己除自己深入思考反复对照,还和部分同志进行了交流,以便自己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通过严格逐项对照检查,自我认为在执行《廉政准则》规定的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禁止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禁止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的影响为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谋取利益,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禁止违反干预和插手市场活动,禁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利益和党员关系等8个方面以及52个不准中,都较好的把握了自己,同时,对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四项监督制度,也没有违反制度的行为。

三、注重于不断改进,确保实效,力求培养和树立廉洁勤政务实的优良作风 在此次学习中,对自己来讲既是对前一阶段坚持廉洁勤政务实工作情况和学习的总结,同时,也是在吸收大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扎扎实实地做好整改。今后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始终坚持以学习改造思想坚定信念。人的信念是受环境影响,从这个角度讲,不论过去自己做得如何,今后通过学习思考,改造思想,坚定信念始终是必修之课,自己将在深刻学习规定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联系实际思考,注重解决问题。

2、始终坚持严格要求,时刻警觉。《廉政准则》的“8个禁止,52个不准“不能仅作为廉洁从政的底线,而却要作为干事做人的红线,不仅不能触撞这个线,而且努力做到不靠近这条线。

3、切实履行职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建设的同时,也要做好业务素质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决遵守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力求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其他同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通过发挥带头作用,形成落实制度的强大推动力。

第二篇:中共中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

中发[2007]5号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党风建设尤其是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信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政治责任

(一)正确认识当前信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对信访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信访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积极畅通信访渠道,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妥善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全面加强信访工作各项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但由于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既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大量矛盾和问题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加上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工作不到位,一些干部的作风不扎实,一些群众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使信访问题进一步凸显,信访工作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党委、政府要正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产生信访问题的原因和背景,深刻认识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使信访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二)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责任感。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信访工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倾听群众呼声的窗口、体察群众疾苦的重要途径,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信访工作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二、明确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把握信访工作的正确方向

(三)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牢记为民宗旨,发扬务实作风,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目标任务。以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着力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构建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新格局,建立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新秩序,形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任务相适应的信访工作新机制,推进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五)在政策制定中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的利益。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综合考虑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保持政策的严肃性、连续性、稳定性,注意相关政策之间的关联性。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重视信访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六)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对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要依法按政策抓紧解决;对群众要求合理,但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够完善的,要抓紧研究制定和完善法律、政策;对群众提出的应当解决但因客观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主动说明情况,向群众解释清楚,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适时予以解决;对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进行说服教育、积极引导。要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不能突破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能为求得一时一事的解决而引起攀比和新的矛盾。

(七)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要把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信访工作原则,切实把信访突出问题妥善处理在本地区本部门、解决在基层,不能将矛盾和问题推给上级、推向社会。当前,尤其是要着力解决好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涉法涉诉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组织有权处理信访问题的责任部门积极开展联合接访,促进重大疑难突出问题的解决。要高度重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解决。各级司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严格公正执法,妥善解决信访人的合理诉求。各级党委政法委要加强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等问题。

(八)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在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同时,加强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切实做好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把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思想教育和政策法制宣传的过程,帮助群众了解实际情况,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各方面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四、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依法规范信访秩序

(九)完善信访诉求表达方式。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的信访权利,对群众来访要坚持文明热情接待,对群众来信要认真负责办理,坚决纠正限制和干涉群

众正常信访活动的错误做法,确保信访渠道畅通。要通过开通信访绿色邮政、专线电话、网上信访等多种渠道,引导群众更多地以书信、传真、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表达诉求,确保民情、民意、民智顺畅上达。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设立国家投诉受理中心,为群众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查询办理情况提供便利条件,为督查信访工作提供工作平台,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反映和有效处理。

(十)广泛征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建立健全人民建议征集制度,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引导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工作积极献计献策,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以各种方式参与国家事务管理。要对人民建议进行认真汇集和分析研究,对重要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深入调研和论证,对正确合理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完善政策,接受监督。

(十一)大力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要认真坚持党政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带案下访和包案处理信访问题等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信访群众制度,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

(十二)认真履行信访工作职责。要健全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受理、交办、督办、回复群众信访事项的工作规则和制度,确保信访事项得到及时妥善处理。有权处理信访问题的责任部门要严格按照《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认真负责地办理信访事项,不得推诿拖延。要抓紧建立解决重复上访、多次信访问题的长效机制,着力化解长期积累的矛盾纠纷。要以是否依法按政策处理到位作为衡量信访事项办理质量的主要标准,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十三)依法规范信访行为。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群众正确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对信访活动中少数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要高度警惕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和境外敌对势力插手人民内部矛盾的图谋,依法严厉打击其利用信访活动进行渗透破坏的行为。

五、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努力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十四)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形成做好信访工作的强大合力。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疏导、听证等办法,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及时妥善地处理信访问题。地方之间、部门之间、地方与部门之间要加强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处理好跨地区跨部门的信访问题。要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和信访部门的综合协调指导作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运转高效、综合施治的工作机制。

(十五)建立健全信访问题排查化解机制。要把信访工作的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要坚持经常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及早发现信访苗头和倾向,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要进行重点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要严格落实化解责任,明确主要负责人、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限期妥善解决,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十六)建立健全信访信息汇集分析机制。要健全和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报送网络,确保信息传递渠道畅通。要及时、准确、全面、有效地报送信访信息,特别是对涉及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信息,必须按规定及时报告并超前做好工作,不得迟报、漏报和瞒报。要综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进一步提高分析研判水平,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十七)建立健全信访督查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信访部门组织实施、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信访督查工作机制。要配齐配强督查力量,建立和完善信访督查专员制度,不断加大督查工作力度,确保信访工作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推动群众信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要支持和保证信访部门充分履行督查办尤其是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政策、给予处分建议的职责。要加强对典型经验的总结推广和宣传,推动信访工作健康发展。

六、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预防和妥善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

(十八)提高基层化解矛盾的能力。绝大多数信访问题发生在基层,信访工作的重心也应放在基层。要牢固树立固本强基的思想,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及时化解矛盾,就地解决信访问题。要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下大气力抓好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基层组织解决矛盾的能力。要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防止因滥用职权、作风粗暴侵害群众合法权益而引发信访问题。要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群众初信初访反映的问题。要加强基层信访工作机构建设,乡镇(街道)、村(居)委会要有相应的机构或人员负责信访工作,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向社区派出接访员,形成层层有人抓、有人管的基层信访工作网络。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信访工作机构,或配备专(兼)职信访工作人员。

(十九)加强县级信访工作。预防和解决基层发生的信访问题,县级是关键。要高度重视县级信访工作,切实加强指导,特别是对信访问题较多、群众上访量大、工作比较薄弱的地方,要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信访工作整体水平。要建立健全县级党委常委会和政府办公会研究信访工作的制度,及时研究信访工作,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措施。县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包案解决信访问题,深入一线指挥处置重大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担负起保一方和谐稳定的责任。

七、进一步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构建信访工作新格局

(二十)健全信访工作领导体制。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切实将信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信访工作汇报,认真研究部署信访工作。要明确分管信访工作的负责同志,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各级信访部门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要与形势任务相适应;中央和国家机关特别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任务,配齐配强信访工作力量;各级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切实抓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信访工作。国家信访局要加强对全国信访工作的协调指导。

(二十一)认真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各地区各部门的主要领导是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本部门的信访工作负总责,对重要信访事项要亲自推动解决;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负直接责任,抓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其他领导成员

“一岗双责”,按照分工抓好分管方面的信访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信访工作领导责任体系。要建立科学的信访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将信访工作情况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内容。要严格实行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对因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违法行政、侵害群众合法权益引发信访问题,或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认真解决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对有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十二)切实加强信访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信访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强领导力量,优化班子结构,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办事公道、作风优良、熟悉法律法规和政策、拥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具备较强社会管理能力的信访干部队伍。要加大信访干部的培养、教育、使用和交流力度,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的,要予以重用,对长期从事信访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信访系统先进事迹,要及时总结推广,树立好的典型,倡导好的作风。要进一步探索建立后备干部和新提拔干部到信访部门锻炼的制度,把信访部门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基地。中央信访工作机构要研究制定信访工作人材队伍的培养规划。要高度重视信访部门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大对信访工作的投入,建设好群众上访接待场所,发送信访部门的办公重要依据信访工作办公经费和处理信访事项的业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广大信访干部要切实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继续发扬信访工作的优良传统,扎扎实实地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努力奋斗。

军队系统的信访工作,由解放军总政治部按照本意见精神另行规定。

2007年3月10日

第三篇:中共中央办公厅和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布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布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过程监督和效果监督有机结合,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既突出监督重点,改进监督视角,使选人用人的重要方面、关键环节都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又完善了监督方法,增强了监督效力,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供了制度保证。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应当以“强化四性”为重点,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强化主观自觉性

当好选人用人“带头人”

县委书记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处于核心地位,在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中责任重大,必须本着对党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强化主观自觉性,争当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和执行模范。

一是要带头加强学习,做到思想上正确认识监督。要把学习四项监督制度作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重点,列入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学习领会,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把握《责任追究办法》划分的干部选任工作的5类责任主体、39种责任追究情形,时刻自警、自律。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的要求,遵循选人用人的规定与程序,正确行使县委书记选人用人的权力,切实发挥表率作用,为贯彻落实好四项监督制度筑牢思想基础。

二是要带头认真履职,做到行动上自觉接受监督。要坚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四项监督制度的规定,坚决不越四项监督制度的“警戒线”、不触四项监督制度的“高压线”。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坚持出于公心、掌握标准、严格程序、注意结构,全面履行选人用人的指导、监督、把关责任。既要履行四项监督制度的执行者和监督者职责,也要恪守被监督者职责,带动五类责任主体的领导共同把四项监督制度落到实处。

三是带头严格自律,做到感情上真诚欢迎监督。在贯彻执行四项监督制度中,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有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和胸怀,善于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从善如流,闻过则喜,知错就改,避免“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权力一把抓”的现象发生。要切实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防止在选人用人上犯错误。

强化实践导向性

树好选人用人“风向标”

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制度的执行力,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让肯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位置,不干事者有压力,投机钻营者无市场,把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引导到干事创业上来。

一是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确保“选准”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党中央提出的用人标准。当前正是我省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加快西部开发的用人之际,在选干部、配班子时,我们既要了解干部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又要全面考察干部坚持科学发展观、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以及谋划推动发展的能力,特别是要善于从实践中敏锐发现、大胆启用一批眼界开阔、思想解放、敢闯敢干、敢于担当、作风务实、业绩突出的干部,努力形成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二是坚持政绩与廉绩并举的考核导向,确保“用活”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个意见三个办法”,坚持政绩与廉绩并举,建立并实施平时考核、考核、届中考核三项考核机制,探索治懒治庸的有效途径,切实解决在干部使用中“能上不能下”等问题。要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把适合的人才用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最大效益,确保用好用活干部,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

三是坚持从严治党的管理导向,确保“管好”干部。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加快西部开发的政策效应催化下,各类大项目相继上马,各种专项资金、各类风险诱惑会越来越多,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因此,要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规定,抓紧健全干部日常管理机制,加强对干部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要强化上级对下级的监督,要在提高约束力上下功夫,特别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要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全程审计,进一步约束干部经济行为,确保“管好”干部。

强化运作针对性

解决选人用人“老难题”

全面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必须在准确把握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提高制度执行的针对性,有效解决选人用人工作的各种“老难题”。

一是探索实施干部实名制公开推荐提名,解决“拉票说情”问题。推荐提名是选人用人的第一道关口,以前采取的不署名推荐干部办法,容易出现拉票、说情打招呼、凭个人好恶随意推荐等现象。针对这一突出 问题,昌江实施了实名公开推荐提名办法,使民主推荐由匿名推荐、随意推荐、无责任推荐变为实名推荐、诚信推荐、负责任推荐,变“内部运作”为“阳光遴选”,使干部推荐提名的过程更公开,责任更明确,结果更公正,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情票”、“关系票”。

二是探索实施干部任前廉政鉴定制度,解决“带病提拔”问题。目前干部考察中普遍存在讲好话多、反映问题少现象,干部存在问题难以被发现,容易产生“带病提拔”。针对这个问题,昌江县近年探索建立了“干部监督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记载了全县每个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的基本情况、信访举报情况、考察考核情况、经济责任审计情况、日常监督管理情况。对拟提拔使用的干部人选,都可以预先从系统中提取相关信息,提交纪检、监察、审计、信访及公检法等部门核对,有效地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

三是探索实施干部任后考察回访鉴评制度,解决“考察失真”问题。为提高干部考察考核评价的准确性,防止考察失真,昌江探索实施了干部任后考察回访鉴评制度。组织部门通过个别访谈、实地查看等方式,跟踪考察干部提拔任职后的现实表现,重新审视干部任职前的考察评价;县委委员以书面函询的方式,了解干部任职后的表现,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评议。在此基础上,由组织部门对新任干部任职后整体情况做出评价,对干部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反馈,提出改进要求。同时,对干部选任工作进行“回头看”,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强化纪律约束性

完善选人用人“监督链”

四项监督制度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链”,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堵住了选人用人各个环节上的“漏洞”,是防止和整治用人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要坚持以强化纪律约束性为抓手,充分发挥“监督链”的牵动、惩戒和教育三大作用。

一要发挥“监督链”对平时监督的牵动作用。把平时的选人用人工作原始记录作为基础,加强任前监督、群众监督和结果监督,把干部选拔任用的提名、考察、酝酿、决定、公示等各个环节置于有效监督之下。建立和落实责任制,把干部选拔任用和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满意度作为考核党委(党组)工作实绩的硬指标,始终保持“监督链”运作的正常化,督促主要负责人带头接受监督、带头抓好监督、带头支持监督。

二要发挥“监督链”对违纪违规行为的惩戒作用。要以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为契机,切实加大对违规违纪用人行为的查处力度,特别要结合当前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深入整治拉票贿选等问题。对不遵守组织人事纪律、严重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的,要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特别对拟提拔使用的,先取消其提拔资格,再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要加大举报问题查处力度,切实做到查处一批,通报一批,惩戒一批,充分发挥四项监督制度的影响力和威慑力,使继任者引以为戒。

三要发挥“监督链”对领导干部的教育作用。要把学习宣传四项监督制度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条件,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四项监督制度的知晓率,真正做到领导者熟悉、执行者精通、监督者了解。要确保四项监督制度充分发挥“警示牌”、“高压线”功能,切实起到制度的教育作用和边际效应。

概括而言,我认为主要是围绕着追究责任中心和重点有五大亮点:一是,第一次明确划分五类追究责任主体: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干部考察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领导和人员,以及其他有关的领导和人员,这五类责任对象既涵盖了干部选拔人员具有一定职责权限,能够对干部选拔任用结果产生影响的各类主体,同时又突出了负有重要责任的党委党组的主要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主要的负责同志这样一个重点。二是,第一次针对有每一类追究责任的主体分别规定了应当追究责任的主要的情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了39种之多,非常的精细。三是,第一次明确规定责任追究两个提起主体,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机关。四是,第一次明确规定责任追究提起机制,有两种:第一,是对工作中发现群众举报或者新闻媒体反映的线索很清楚的,内容很具体的,就有组织人事部门提起这样的追究机制进行组织处理,也可以会同纪检检察机关进行不同的调查处理。第二,是受理举报,查处案件工作当中主动发现的要呈现哪些问题,这个时候可以由纪检机关进行提起做调查处理。第三,可以说有点被动,也就是“倒逼”机制,一些领导干部出事了,“倒逼”机制出问题了,就进行调查处理。第五,第一次明确规定组织处理、纪律处分和法律处置这三种追究的方式。其中还分别规定了相应的“影响期”,比如说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一年内不能再提拔。引咎辞职和责任辞职处理的,一年内不能任用。降职处理两年内不能提拔。这样的制度设计不仅增强干部选拔任用的责任意识,也防止出了问题分不清责任。以上这些亮点是创新丰富的选人用人的责任规定,也可以说开辟了选人用人工作的崭新局面。

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但是,一些地方在选人用人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甚至一些地方跑官要官、卖官买官、拉票贿选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严重损害扰乱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秩序,损害了党的形象。选人用人上存在的许多问题,大都与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缺乏具体的、明细的、操作性强的监督制度有关。中组部颁布实施四项干部监督制度,进一步细化、深化,拓展、延伸《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整治用人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执行是制度建设的生命力所在。正如李源潮同志所说,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的执行。不抓制度执行,制度就没有效果;不抓制度落实,就等于没有制度。中组部制定的“四项监督制度”贵在执行,不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只能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留在纸上,成为“一纸空文”。

那么,如何贯彻执行好“四项监督制度”呢?要坚持把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作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有力杠杆。把民意调查的结果,作为衡量一个地方整治用人不正之风成效的基本依据,作为考核党委和组织部门两个“一把手”政绩的重要指标;要以《干部任用条例》和四 6 项监督制度为重点,综合运用集中检查、重点抽查、专项巡查、制度自查等方式,加强对四项监督制席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用人方面违规违纪的查处力度,对发现和反映用人方面的问题,内容比较清楚、线索比较具体的,不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对经调查核实的违规用人问题,从严从重从快处理,做到查处一起、震慑一批、教育一片。

制度的执行力决定制度的约束力。好的制度,贵在执行。四项监督制度,唯有执行好,才能成为遏制用人不正之风的利器。

第四篇:国家环保局颁布

国家环保局颁布《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2003年03月20日 10:54 南方网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令(200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3-03-11

第一条 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秸秆焚烧污染,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秸秆系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他杂粮等农作物秸秆。

第三条 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等有关部门负责秸秆禁烧的监督管理;农业部门负责指导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工作。

第四条 禁止在机场、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路附近和省辖市(地)级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内焚烧秸秆。

省辖市(地)级人民政府可以在人口集中区、各级自然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人文遗址、林地、草场、油库、粮库、通讯设施等周边地区划定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区域。秸秆禁烧区范围: 以机场为中心15公里为半径的区域;沿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各2公里和国道、省道公路干线两侧各1公里的地带。

因当地自然、气候等特点对秸秆禁烧区界定范围做调整的,由省辖市(地)以上人民政府会商民航、铁路等有关部门划定,未做调整的,严格按前款执行。

第五条 禁烧区以乡、镇为单位落实秸秆禁烧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公布秸秆禁烧区及禁烧区乡、镇名单,将秸秆禁烧做为村务公开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禁烧区乡镇名单由所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六条 各地应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开发、秸秆气化、秸秆微生物高温快速沤肥和秸秆工业原料开发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成果。

到2002年,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等重要城市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60%;到2005年,各省、自治区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

第七条 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应纳入地方各级环保、农业目标责任制,严格检查、考核。

第八条 对违反规定在秸秆禁烧区内焚烧秸秆的,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立即停烧,可以对直接责任人处以20元以下罚款;造成重大大气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编辑:离地七寸)

第五篇:法律法规颁布时间

1.建设部在认真总结一些地区物业管理基本做法与经验的基础上,于1994年3月23日颁布了《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确立了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新体制,指明了我国房屋管理体制改革的前进方向。

2.为贯彻建设部《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提高城市住宅小区的整体管理水平,推动社会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进程,建设部于1995年印发了《全国优秀管理住宅小区标准》及考评验收工作的通知。

3.为加强对城市大厦的物业管理,提高城市大厦的物业管理水平,1997年建设部印发了《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大厦标准及评分细则》,针对大厦物业管理的情况和特点,规定了管理标准和考评内容,从此使大厦的物业管理也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

4.根据全国物业管理迅猛发展的形势需要,2000年5月,建设部发布了《关于修订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大厦、工业区)标准及有关考评验收工作的通知》。

5.针对物业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为全面提高队伍素质,规范物业管理人员行为,提升管理质量,1996年建设部人事教育劳动司与房地产业司联合下发了《关于实行物业管理企业经理、部门经理、管理员岗位培训合格上岗制度的通知》

6.为规范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收费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1996年,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

7.为规范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行为,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财政部1998年颁布了《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8.为保障住房售后的维修管理,维护住房产权人和使用人的共同利益,建设部、财政部于1998年11月印发了《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

9.为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秩序,加强对物业管理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1999年建设部印发了《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试行办法》。

10.为加强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保证装饰装修工程质量和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2002年3月建设部发布了《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0号)。

11.2003年6月8日,《物业管理条例》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

12.2003年6月,建设部发布《业主大会规程》;

13.2003年9月,建设部发布《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

14.200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发布《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

15.2004年1月,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制订《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等级标准》;16.2004年3月,建设部发布《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

17.200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发布《物业服务收费明码标价规定》;

18.2004年9月,建设部发布《业主临时公约(示范文本)》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19.2005年11月,人事部、建设部发布《物业管理师制度暂行规定》、《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物业管理师资格认定考试办法》。

下载中共中央颁布(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中央颁布(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合同法》颁布时代背景

    片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立法背景、时间、意义 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于1999年3月15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当年10月1日起实施。 背景:十一届三......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为满足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的需要,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有关规定,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将组织实施2011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

    税务总局颁布《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制度建设、技术手段、管理规范等方面,系统、完善地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的方式、方......

    教育部颁布关于小学管理制度

    教育部颁布关于小学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小学内部的规范化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其他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制定......

    劳动保障部颁布的

    劳动保障部颁布的《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规定了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该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

    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全文

    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全文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一、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

    中共中央组织部机关..

    中共中央组织部机关党委举办 《正气歌》语言艺术赏析会为了对部机关广大青年,团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探索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同时为庆祝中国共产党......

    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全文

    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全文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一、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