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信息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广泛应用,网上银行凭借其服务便捷、成本低廉等优势,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网络的无界特点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要求,为网上银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发展网上银行,已成为提高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网上银行业务发展为切入点,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探析,并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有效提升银行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关键词:网上银行 网络安全 法律体系 金融服务
引 言:网上银行又称电子银行,网络银行等,是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账、行内转账、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的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
随着网上银行的业务量持续的加大,快捷方便带来了巨大的效率,于此同时,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客户与银行,尤其是在出现网上银行盗窃侵权行为发生后,银行与客户的责任认定成为了法律纠纷的焦点,同时在没有完善的法律监管制度下,不利于网上银行的整体发展。
一、网上银行的特点
与传统银行相比较,网上银行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以客户为中心,以技术为基础,创建独特品牌。网上银行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不是面对面的与客户接触,一切交易和沟通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这就要求网上银行的营销理念从过去的注重一般性金融产品的开发和管理,转移到以客户为核心,根据每个客户不同的金融和财务要求,量身定做个人的金融产品并提供银行业务服务[1]。网上银行的具体特点还有如下几点:
(一)网上银行组建成本低。网上银行采用开放的技术和软件,其客户端采用公共浏览器软件,不需要银行去维护、升级,银行可以专心于服务产品的开发。网上银行只需要一些高级银行业务管理人员和网络技术人员,创立安全的网上银行的全部费用为100万美元左右,只相当于传统银行业开办一个小分支机构的花费。
(二)网上银行打破了地理限制,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由于网上银行的成本比较低,可将节省的成本让给客户,使贷款利率及相关业务费用降低,以此来吸引客户,并与传统银行挣抢业务。
(三)网上银行不受时空限制,真正实现“AAA”式服务。即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任何方式(Anyway)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网络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这为网上银行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
二、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现状
1996年2月,中国银行在互联网上建立和发布了自己的主页,成为我国第一家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的银行。1997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一网通”,成为国内第一家上网的银行,随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也推出了自己的网上银行业务。1998年,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开通网上银行服务,此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以及农业银行等也陆续推出网上银行业务。
2012 年我国网上银行用户5800万人,较2011年增加了1800万人,增长率为45%,使用率为19.3%。另外,在业务发展方面,各大银行不断完善各种面向个人和企业的网上银行业务,以满足不同的需求[2]。
目前使用网上银行服务的人群大多为23-35岁、高学历的白领人群。同时,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用户大多为企业职员用户、高收入人士,而国有四大行的用户则主要是“党政机构事业单位工作者”。对此,《2009年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指出,国内网上银行发展已经从“用户培育期”进入“用户教育期”。当前网上银行发展的真正障碍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使用网上银行的信心;只有当网上银行用户具有足够的信心,才能够真正在使用频率和支付金额方面具有较大的突破。总体而言,服务推广和用户教育应当是未来一段时间各银行最重要的工作。
三、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的银行组织形式,网上银行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遇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发展网上银行有着更多的制约条件。
(一)网上银行使用业务具有局限性
目前,网上银行发展得比较好的地区多集中在沿海开放地区的一些科学力量 雄厚、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边远或落后的山区很少或没有网上银行。而且网上银行的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及清算金额都受到一定的制约,业务量规模不大。
(二)信息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普及率、光纤覆盖率还很低,网络带宽仍是一个严重的瓶颈问题,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和设备的研制严重滞后,如网络必需的服务器、防火墙和操作系统等技术和设备都完全依赖从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口。金融信息化工程——“金卡工程”推进的速度较慢,效果也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有基础电信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国有大银行的垄断性竞争以及大银行分支机构之间的地方保护主义等。
(三)网上银行赢利机制尚未形成
虽然网上银行发展势头很猛,但由于上网人数与网上消费不成正比因此企业 和个人间的电子商务交易量还处于低水平,网上金融交易规模也只占很小比例,网上银行的客户层面比较狭窄,人数较少,平均成本又较高,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同时,网上银行所提供的只是简单的支付服务,中间业务收入也很少。网上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较强,而发放贷款的功能较弱,难以形成靠存贷利差赢利的机制。目前,国内大部分网上银行均处于投入阶段产出还较少。
(四)网络安全存在隐患
网上银行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安全和管理问题。银行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 接,使得网络银行很可能成为非法入侵和恶意攻击的对象,很多客户对网络安全心存顾虑,不敢在网上传送自己的信用卡账号、密码等关键信息,这就严重制约了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据调查,消费者之所以不愿意使用Internet进行金融交易, 有六成以上原因是出于安全考虑。
(五)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目前,网上银行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政府的立法还比较模糊,还在探索之中。1997 年修订的《刑法》增加了计算机犯罪的内容,1999 年实施的《合同法》中有关于电子合同有效性的法律原则。但总体来看国内法律法规还不能给网上银行业务发展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也无法对网络交易中出现的争端予以公正的裁决以保护正当的权益。
而一些基础性的法律,如《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均未涉及网上银行业务,只有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在起作用,致使银行在与客户发生纠纷时可能处于无法可依的地步,客户利用网络提供或接受金融服务、签订经济合同时面临很大的法律风险。
与此同时,电脑黑客却可能利用法律的空隙进行各种欺骗客户迁罪银行以牟取利益的行为。上述种种情况,都将影响网上银行业务的正常发展,打击客户使用网上银行业务的积极性。
(六)产品种类不够丰富 目前,我国网络银行产品多是传统业务在互联网上的实现, 网络银行主要起到一个增加传统银行业务服务渠道的作用,忽视了网络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创新潜力。虽然比早期网络银行,银行业务有了一定的重组和再造创新,比如账务查询、转账服务、代理交费、为集团客户进行内部资金调拨等,但总体而言,在产品上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业务功能的限制,没有推出利用网络银行直接面对客户的特性重组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的新产品和新应用。
而且,国内各银行所推出的网上银行业务差异化程度小,以个人金融产品为例,国内个人网上银行产品同质化严重,基本上都是账户服务、投资服务、信用卡服务、资讯服务等无差别化产品,没有自身的特色和创新,缺乏明确的不同层
[3]次的客户群。这样必会降低客户对网络银行的兴趣,制约网络银行发展速度。
四、完善网上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网上银行采取更严密的安全措施,确保网上交易的安全性、一致性、数据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如多种防火墙、SSL协议、128比特加密、电子认证技术、SET双重校验标准等;安装操作系统和中间件产品的补丁程序;随时与软件厂商保持联系,取得最新的补丁;对整个网络进行经常性扫描,随时发现安全隐患;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计算机安全知识,使用户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信息。
(二)加快金融产品创新
加强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意识,建立满足不同收入阶层需要的理财服务体系, 借助电子渠道优势,加快创新步伐,挖掘客户贡献度。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而目前网上银行的主流产品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业务功能的束缚。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连通全球的特点,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三)完善法律体系,为网上银行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立法机构要和银行部门密切联系,随时关注网上银行发展的动态和漏洞,及时的制定出完善的法律法规。
2.尽快制定电子凭证和数字签名作为支付指令的法律依据。
3.明确对网络犯罪的界定和处置,制定专门的法律,为严厉打击各种网络犯罪(特别是电脑网络黑客)提供保障。
4.明确电子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法律判决的依据,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保障有力。
5.完善网络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加强网络系统安全的监督管理,发展网络安全产品,建立安全认证中心,以确保网络金融业务的安全。
6.制定完善的社会网络使用信用制度,促进网上银行的规范发展,逐步降低各种风险。
7.加强与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金融司法部门的合作,解决好对跨国、跨境金融数据流的监管问题,制定共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和调控网络金融业风险责任承担的国际条约[4]。
(四)提供个性化服务
细分客户群体,有针对性地提供客户需要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网上银行的吸引力。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信息库,全面把握每个客户的金融交易特征和投资个性,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扩大网上银行客户面。针对大型企业而言,目前企业的资金流向管理、内部现金管理都是网上银行重点考虑的方向。许多大型企业已经建成自己的财务系统或者是ERP系统,他们迫切需要银行与之对接,实现企业对资金的一条龙管理。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他们对企业理财服务的关注程度更为密切。
(五)拓宽赢利手段
商业银行要转换经营理念,实现网上银行从免费服务向有偿服务的转变。经 过几年的发展,随着客户和市场日趋成熟,免费服务将不再是网络服务的主流,网上银行已经开始考虑赢利问题。银行不可能永远提供免费的午餐。网上银行在技术上也有很高的投入,只有获取了适当的收益,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
总之,网上银行是21世纪银行业的必争之地,网上银行把银行业的经营拓展 一个新的领域。尽管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起步中的网上银行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全球很多银行都加快了开发网上金融服务的步伐,不断推出新的网上业务品种。
总结网上银行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结合自身的特点,寻找业务的核心竞争优势是网上银行得以发展的前提。网上银行只有把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才能有立足之地。在网上银行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几个关键因素:安全性能是立身之本,有特点的赢利模式是持续发展的基础创新技术的应用是灵魂,高超的市场营销手段是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代洪丽.我国网上银行发展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 2010(32):11-12.[2] 梁东皓.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北金融 , 2012(5):52.[3] 窦夏阳.个人网上银行安全性分析[J].高校讲坛, 2012(12):324.[4] 陈少湧.网上银行安全、银行责任与法律监管制度的问题研究[J].管理视野, 2012(36):56.
第二篇:我国网上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网上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状况
我国的网上银行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据调查,目前我国已有20多家银行的3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即分支型网上银行)达50余家。据估计,这些网上银行拥有的个人客户近20万,公司客户已超过1万。总的来说,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形式上都是分支型网上银行,其业务基本依赖于母行,尚无纯网络银行,发展模式相对单一和滞后。
2.许多银行在发展网络银行业务的初期,利用的是非银行专有的域名或网站,至今仍有一些银行将其产品和服务的广告宣传放在其他网站之中。
3.业务方式演变迅速。我国商业银行网站几乎从一开始就进入了动态、交互式信息检索阶段,而且很快又进入了在线业务信息查询阶段,并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紧密结合,迅速完成了从一般网站向网上银行的转变。
4.跳跃性发展。国外银行从传统银行发展到网上银行,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即银行办公自动化阶段、内部网上电子银行阶段和网上银行阶段。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经历内部网上电子银行的发展阶段,直接由银行办公自动化阶段进入网上银行发展阶段。
二、我国网上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的银行组织形式,网上银行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遇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发展网上银行有着更多的制约条件。
1.信息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普及率、光纤覆盖率还很低,网络带宽仍是一个严重的瓶颈问题,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和设备的研制严重滞后,如网络必需的服务器、防火墙和操作系统等技术和设备都完全依赖从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口。金融信息化工程——“金卡工程”推进的速度较慢,效果也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有基础电信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国有大银行的垄断性竞争以及大银行分支机构之间的地方保护主义等。
2.网上银行盈利机制尚未形成虽然网上银行发展势头很猛,但由于上网人数与网上消费不成正比,因此企业和个人间的电子商务交易量还处于低水平,网上金融交易规模也只占很小比例,网上银行的客户层面比较狭窄,人数较少,平均成本又较高,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同时,网上银行所提供的只是简单的支付服务,中间业务收入也很少。网上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较强,而发放贷款的功能较弱,难以形成靠存贷利差盈利的机制。目前,国内大部分网上银行均处于投入阶段,产出还较少。
3.银行内部基础系统薄弱
银行内部的基础系统是建设网上银行的根基。目前我国一些银行还没有集中的数据处理中心和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各应用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扩展性较强的平台连接,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和共享性较差,后台处理系统还不能提供全面的全天候的服务,只能在某些地区开通网上银行服务。
4.信用体系尚不完善
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信用体系建设刚刚开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程度较低,贷款的呆坏账比例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全民的信用意识比较淡薄,违约、毁约甚至欺诈等现象屡见不鲜,更不用说是在完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了。
5.安全风险问题
计算机网络犯罪是网上银行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网上银行对非法侵入者的吸引力非常大,世界上第一家网上银行——SF开业仅两个月,就有1万名黑客企图入侵。据报道,美国金融界每年由于计算机犯罪造成的损失近百亿美元,而近年来在我国金融系统发生的计算机犯罪也呈上升趋势。
6.监管和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虽然我国在网上银行的监管方面有所创新,但与网上银行的发展相比,还是相对滞后。各地自行建立认证中心,各认证中心之间的关系及如何相互认证尚不明确,这给金融监管和网上银行的标准化建设增加了困难。虽然《合同法》明确了电子合同的法律地位,但电子票据的有效性、数字签章的合法性等诸多问题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三、促进我国网上银行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
1.转变传统经营观念
应充分认识网络经济和网上银行的发展给传统的银行经营环境、经营理念、经营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和深远影响,认真研究网上银行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战略,充分利用网络经济给我们带来的全球性的客户资源,找准盈利平衡点,创造盈利机会。
2.积极开发网上银行的产品种类
应加大在人财物方面对网上银行的投入,在网络设施、设备更换、技术创新等方面下大功夫,加快网上银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尤其是在个人消费贷款、按揭贷款和信用卡业务等方面要有所突破,使网上银行向
“金融超市”方向发展。同时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要发挥网上银行的特性,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
3.统一业务种类与标准
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应有一个统一的战略思想,由专门的机构如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业务类型、风险防范等方面做出明确、严格的限制,由人民银行统一规定网上银行的业务种类、信息要素、信息格式、收费标准等,以便于人民银行的管理和各商业银行之间跨行交换网上支付信息的识别、确认、结算等。否则各家银行各自为政,彼此无法兼容,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不利于网上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
4.加强立法工作
网上银行的健康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有关网上支付结算的法规和制度,对支付命令、数字签名及各种电子票据的法律效力等均要明确,对银行、客户在网上支付业务发生时的权利、义务及相关的责任加以确定划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04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草案)》,这对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将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此外,以往发生的计算机犯罪案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内部犯罪居多,因此,网上银行还必须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消除网上支付业务的人为隐患。
5.重视人力资源工作
任何一项新业务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网上银行的发展同样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他们既要精通IT技术,又要熟悉金融业务,所以在开发网上银行业务时,要重视人才,加强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到能够引进来、留得住、用得上,只有这样,网上银行才能持续、高速地发展。
第三篇: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探讨近年来,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基于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支付业务以其相对低廉(甚至免费)的交易成本、便捷灵活的交易方式,极大突破了时空限制,逐步被社会公众所认可和接受,并成为现代商业银行提升经营层次、创新金融服务、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一、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网上银行提供了强大的基础硬件设施和庞大的用户数基础,中国的网上银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上银行业务用户数及交易量飞速增长。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发展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用户数量及交易量均超常增长。截至2009年末。中国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注册用户数达到1.89亿。据《2009年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显示,城镇人口中。个人网上银行业务用户的比例为20.9%,其中35-44岁的“社会核心”人群和女性市场网上银行业务用户增幅较大,网上银行业务正进一步渗透到各类人群中。全国企业网上银行业务用户的比例为40.5%,交易用户(一年内使用过网上银行业务交易功能)比例为70.3%。在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用户数量不断攀升的同时,网上银行业务交易量也在迅速提升。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上银行市场交易总额高达404.88万亿元,其中个人网上银行业务交易额达到38.53万亿元。目前,全国各大商业银行的网络业务交易量普遍超过总业务的20%。从用户使用网上银行业务的活跃度来看,2009年,个人网上银行业务活动用户(1年内使用过网上银行的用户)人均每月使用网上银行业务5.6次,较2008年增长0.6次;企业用户方面,平均每家活动用户每月使用网上银行业务的次数从10.3次增长到11.3次。
2.网上银行业务逐步成为商业银行服务渠道的主流之一。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相比,网上银行业务不再局限于营业时间和网点,极大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大幅降低了网点建设和运营成本,符合现代银行集约化经营的管理理念。据中国工商银行统计,目前商业银行网点的交易成本为3.06元/笔,网上银行业务的交易成本仅为0.49元/笔。2009年,企业网上银行业务对于柜台业务的替代比率达50.7%,网上银行已成为传统实体银行网点的重要补充和替代,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对于分流银行柜面业务、缓解网点排队压力的作用日益凸现。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正步入实体银行向虚拟银行渐进、真实货币向电子货币转化的现代化进程,网上银行业务已成为吸引优质客户、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利器,并将逐步发展成为商业银行服务渠道的主流。
3.网上银行业务发展不平衡。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09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中国银行业全行业电子银行交易达243.28亿笔、交易额达402.69亿元。根据报告,电子银行交易笔数最高的是农行,约为105.1亿笔,工行和建行分别约为77.6亿和42.3亿笔:但交易额工行位列首位,约为181.3万亿,几乎占
到行业总交易额的一半,建行和农行分别为80.3万亿和41.5万亿元,仅此3家银行的网上银行交易笔数和交易额已占当年全国网上银行交易笔数、交易额的92.49%和75.27%。可以看出,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不平衡,少数几家银行占据了较大的网上银行业务市场份额,大多数银行的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相对落后,甚至有部分银行因技术力量薄弱、人力资本匮乏以及经营成本等因素尚未开通网上银行。
二、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网上银行法制建设相对落后。目前,我国涉及计算机和网络领域的立法工作尚还相对较为滞后,有关金融法律、法规更少。《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均尚未涉及网上银行业务,仅有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这一法律地位较低的部门规章,致使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可能发生的与客户的纠纷中处于没有法律依据的尴尬位置。电子合同形式是否合法,电子记录可否作为证据等均没有明确规定,势必影响网上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
2.网上银行网络环境存在技术风险。按照《网上银行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开办网上银行业务,必须由经过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独立的、权威的、有能力的机构进行安全检测评估。但由于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在前,《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在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大部分没有经过安全检测评估,安全状况极其堪忧。我国尚未就网上银行业务制定可行的技术规范和实施标准,缺乏统一规划。对于身份认证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数据加密强度、商用密码产品、通讯安全控制措施等网上银行业务的核心技术。传输数据包括格式、用户接口(如IC卡)标准等关系行际互联的技术参数,都尚未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目前各家银行各行其是,互不兼容。
3.网上银行行业的经营水平不高,我国尚无纯粹的网上银行,网上服务大多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自己的网站和网页提供,业务规模有限。收入水平不高,基本上处于亏损状况。我国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多是将传统业务简单地“搬”上网,更多地把网络看成是一种销售方式或渠道。忽视了网络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创新潜力,同时,我国的网络金融各业发展不平衡。银行业、证券业的网络化程度要大大高于保险业及信托业,这种结构的不平衡,不仅影响到网络金融业的整体推进,还有可能会影响网络金融的稳定及健康发展,4.网上银行业务存在安全隐患,网上银行的出现,在提供一种全新的、远程的、随时随地的银行客户服务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支付安全的难题,同时为犯罪分子提供了诱惑力巨大的犯罪目标。网上银行面对的是开放、虚拟和不设防的互联网,而互联网最大的特征就是信息数字化,数据的安全就成为网上银行安全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计算机硬件设备主要依靠国外进口,许多国产的安全产品,其核心技术也是国外的,这些都可能成为网络安全的隐患。一些客户往往出于安全考虑,不敢在网上传送自己的信用卡账号等关键信息,也严重制约了网上银行的发展。此外,身份认证作为确保网上银行业务安全的重要基础和环节,我国对其尚无统一的管理规定,身份认证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大部分银行使用的是国
外颁发的服务器证书,不具备我国的合法资质:一些银行使用自荐金融认证证书,证书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以规范: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供的身份认证服务正逐步被商业银行所接受,但也缺乏相应的管理规定。另外,如何实现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也是网上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针对网络银行的计算机犯罪主要有盗窃、贪污、挪用电子资金、网络洗钱、银行计算机系统的蓄意破坏等。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尚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难以及时有效地防范案件的处理和预防还存在一些空白和模糊之处,不利于业务的稳健发展。
5.社会信用机制不健全。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网上银行缺乏应有的信用环境。中国的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许多企业不愿采取客户提出的信用结算交易方式,而是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等更原始的方式退化发展。互联网具有充分开放、管理松散和不设防护等特点,网上交易、支付的双方互不见面,交易的真实性不容易考察和验证,对社会信用的高要求迫使中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支持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推动我国网上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加强网上银行的宣传和营销,网上业务创新应从方方面面体现,而体现的是否完美就只能从实践人手,使网络银行可以提供更具价格竞争力的金融产品。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广大商家和消费者希望银行业金融机构能提供更丰富、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更高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对使用新型的电子金融工具产生了强烈欲望和要求。借助网络银行,各种新的金融工具、金融服务项目不断产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各种产品需求和多样化服务需要。
2.加强网上银行的网络安全。针对网上银行的系统风险和操作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推出网上银行服务品种时需要在金融电子工程中进行严密的技术设计,制定周全的预控措施,以维护网上银行运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技术上可采用高强度的、国际标准的SSL安全通信加密系统,客户证书可采用可存储、计算的高性能Ic卡为存储媒介,实现客户身份认证和交易信息在互联网上的加密传输,保证客户的交易请求在一个安全的传输通道中进行传输:系统上可采用多重防火墙和安全代理服务器等措施,将银行内部网络与外部公共网络隔离开来,保证所有的网上数据都经过加密传输:交易系统上可采用BI级别的商用操作系统,保证客户所访问的网上银行交易站点是一个安全、可信的WEB站点:建立24小时的动态安全监控系统,对网上银行的每一个交易站点和每一次访问都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切断“黑客”攻击和非法访问并进行报警,以保证网上银行系统日常运行的安全,3.加强立法与监管。目前我国尚未制订网上银行的相关法律,主要靠行政法规来规范和调整。网上银行立法主要涉及规范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和对网上犯罪行为制裁的法律。建议根据网上金融业的实际情况,修改或制定适用于网上银行业务操作运行的法律规范。可以借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定的《国际贷记划拨示范法》等来制定我国的电子资金划拨或电子支付法,以便明确电子资金划拨或使用电子货币实现在线支付时的风险责任,明确银行、商家、消费者和清算机构的权利与义务,保证网上银行健康发展。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要针对信息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作战略性的思考,既要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避免限制性的政策或立法,又要规范和引导国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序开展网上银行业务,促进我国网上银行快速、健康发展:既要认真研究网上银行开展的业务种类和特点,尽快制定网上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原则,又要针对现有的相关金融法律规章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监管办法和措施,加强对网上银行业务的监管,有效防范新的金融风险。
4.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熟和电子商务大潮的涌现,我国已经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建立的针对单位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于1999年正式投入使用,现已实现全国联网。上海于2000年试运行针对个人的消费信贷评估机制,现已实现跨银行的联网查询。但也应看到,信用体系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仅靠一个信贷咨询系统还是远不够的。因此,要把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和健全企业信用体系作为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来抓。银行业要进行内部信用体系建设的整合,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促进银行、保险、证券和税务部门等联手开展企业资信调查,建立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界),有深度、有精度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5.建立健全自身的网络安全系统,随着网上银行业务发展,必然出现很多金融业务创新,也必将涉及到现行金融管理体制和政策的空白点或禁区。同时,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系统极易遭受黑客和病毒的袭击,内部技术和操作故障也都难以避免,而由此产生的损失则因我国涉及到网络交易方面的条款尚还不健全,各方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在网络环境下,银行业一些传统业务的风险将被放大,使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大。因此,银行应尽快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体系,不仅包括防范计算机犯罪、防病毒、防黑客,还应包括各类电脑识别系统的防护系统,以及防止自然灾害恶意侵入,人为破坏,金融诈骗等各类因素。
第四篇:我国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加强对策
网带输送机
关键词:网络贸易特性影响对策性建议
内容摘要:在此背景下,研究网络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分析网络贸易发展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正反面影响,进而提出我国网络贸
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网络贸易的对策性建议。
◆ 中图分类号:F724文献标识码:A
网络贸易(Internet Trade),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商贸活动。网络贸易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通过互联网所进行的贸易活动,或者是指以Internet为载体,利用数字化进行的在线交易。在网络贸易中,贸易活动的各方通过不同的网络服务平台,发布贸易信息、进行贸易洽谈、签订贸易合同、支付货款等。众所周知,网络贸易的发展,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据法新社2011年1月报道,联合国电信机构负责人哈马德•图埃1月发表声明称,截至2011年,全球互联网使用人数已突破20亿人。在我国,截至201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了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同时,有94.8%的中小企业配置了电脑,无电脑的中小企业仅占5.2%,92.7%的中小企业接入互联网,42.1%的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和推广工作,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推广的比例达到了19.3%。由此可知,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企业与客户沟通、为客户服务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研究网络贸易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网络贸易的特性
(一)贸易虚拟化
网络贸易开拓了新的有别于传统贸易的贸易空间,即媒体空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贸易活动将从以实体市场的贸易转向以虚拟市场的贸易为主,比如虚拟商品市场、虚拟金融市场等虚拟经济场所和经济主体。网络贸易的虚拟化,缩减了贸易的时间成本、搜索成本、交易成本等,这提高了贸易发展的效率。不过,应该注意的是,这种虚拟化的网络贸易,并不代表没有贸易活动,因为在这种依赖网络的虚拟市场上,贸易活动正在通过网络
平台进行贸易交易的实现和达成。
(二)贸易全球化
网络具有传统市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即它可以缩短人们的空间距离,使得贸易可以摆脱其地域约束,同时为资源的全球流动提供了更加可靠有利的市场。这有助于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贸易大市场,使得国际范围内的资源流动更加充分,提高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为实现经济全球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
网络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网络贸易的自身特性,我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网络贸易一方面使得我国经济在交易时缩短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又给我国经济带来一定的压力。具体来说,网
络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双面影响。
(一)网络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正面影响
1.网络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我国贸易的快速发展。网络贸易为更多的外国企业和消费者进一步了解我国提供了条件,使其对我国企业更加熟悉,进而为其购买我国产品奠定了基础,同时,可以享受我国更多、更有效的服务,并加强了我国与外国拓展投资、贸易和金融服务等活动。此外,可以加强我国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进行贸易往来,从而使国内企业更好
地利用国际市场,为塑造我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品牌提供了条件,进而为我国国际贸易的发(转载自论文之家http://,请保留此标记。)展创造了很好的契机。
2.网络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地区贸易的发展。对于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地区,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约束,交通发展相对滞后,贸易发展缓慢,使得这些地区的特色商品无法进入大城市商品市场进行销售,进而使得该地区的经济更加落后,地区贸易发展不畅。网络贸易的兴起,为这些地区的贸易发展提供了便利,只要这些地区的计算机网络得到了发展,那就有利于这些地区的商品在网络平台上得以展示给消费者,进而为其消费提供了保障。因此,网络贸易的发展,为消费者了解交通不便地区商品的特色提供了平台,为这些商品的区域贸易
发展构建了销售渠道,进而促进了区域贸易的快速发展。
3.网络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信息的共享。一方面,网络贸易的发展为信息产业拓宽了渠道,信息产业是传递有用信息给需要的人,较之传统的信息产业渠道,网络渠道更加方便、快捷,成本更低,这使得信息产业的渠道更加多元化,更加可以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网络贸易的发展,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同时,使得企业借助于网络平台,可以把商品信息以更快、更有效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大大促进了产品的推广力度,为产品营销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这为企业形成了潜在的利润市场。同时,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在网上进
行交易的消费者逐日增多,这使得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大的效益。
(二)网络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1.贸易数据难以统计。网络贸易借助于网络平台进行贸易交易,对于依靠海关进行统计贸易的经济体来说,网络贸易使得贸易数据比传统贸易更加难以统计,它发生的瞬间性更强,因此导致统计口径等会出现偏差。与此同时,在与他国进行贸易时,存在时空上的差距,这更使得贸易双方的贸易数据在时间上存在误差,因此对于统计一国与他国的贸易情况,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2.宏观调控难度加大。网络贸易的全球化,使各国的法律制度很难对贸易交易进行统一的规范,此外,借助于网络,信息的流动较之以前更加方便,以及信息流动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加剧了国际资本的流动,进而促进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融资,资本在充分流动的时候,也加剧了要素的全球性流动,这种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流动使得政府的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3.贸易的共享性导致市场的不正当竞争。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任何企业更加容易获得一切与贸易合作有关的信息、资源、技术等。在全球市场上,各跨国公司在网络贸易中的起点差距不大,即各方的实力在贸易中有可能是均等的,那么跨国公司在面临广阔的市场时,就会面对更多的竞争者,这些竞争者为了争夺全球市场,势必会加剧公司之间的竞争。与此同时,当跨国公司在从事网络贸易时,面临许多商机和信息,这有可能会在竞争对手前暴露自己的经济实力,而在网络贸易中,经济主体不需要接近对方,只需要通过网络就可以获得对方的商业机密,加之网络的安全性有所欠缺,使得公司的重要信息等系统有可能被他
人破坏和窃取,这会加大公司经营的风险。
我国网络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
网络基础建设不完善,成为了我国网络贸易发展的“瓶颈”。网络基础设施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科技、人员等方面的投入,才能够使其满足网络贸易发展的需求,而我国恰恰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有所欠缺,使得网络贸易的发展比较滞后。目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所使用的网络平台不统一,不利于各银行间跨行业的互相沟通、信息共享,同时也不利于与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等的调控政策的实施,最终不利于网络信息共享,出现资源浪费以及
市场配置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没有通用的各行信用卡标准,因此网上支付具有局限性,如建行的只能在建行上使用,不能进行跨行交易,且交易的安全性无法保证。因此,我国没有建成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的银行体系网络也不完善,这些都制约了网络贸易的快速
发展。
(二)网络贸易相关法律欠缺
Internet是一个跨国界的网络,因此依赖于它的网络贸易活动也必然具有同样的特点。因此,若是各个国家仅仅按照自己的贸易交易方式来运作网络贸易,其结果是根本不会发生跨国界的网络贸易。在这种背景下,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交易规范和标准是有必要的,这
不仅保证了网络贸易的顺利实施,而且还为网络贸易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规则。网络贸易的全球化,使得如何将全球各国的法律制度进行统一的规范,以便制止和打击网络犯罪,进而促进网络贸易的发展演变为网络贸易发展面临的急需解决的必要性问题。众所周知,因特网缺乏贸易各方的相互协作,以及管理信息跨地区和跨国界的传输,导致一旦发生网络贸易纠纷,难以进行法律公证和仲裁,因此就很难做到保证贸易受害方的权益。所以,在网络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必须要构建一个成熟的、统一的、全球性的法律体
制对网络贸易进行监督和规范,同时做到发生纠纷时对其进行法律的仲裁。
(三)网络贸易的诚信缺失
与传统贸易不同的是,网络贸易对贸易双方的诚信要求更高。以个人在网上消费来举例,如果消费者在网上寻找产品信息,然后再进行离线购买,这种情况下构建通畅快速的购物网络并非难事。但是,如果消费者不仅在网上寻找产品信息,还通过网络支付,这就对卖方的诚信要求比较高。例如,团购网的兴起,使得网上消费成为人们的最爱,可是在这期间,有不少消费者因商家诚信缺失而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更让消费者对网上交易难以取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网络交易快速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对于全球范围的网络贸易来说,买卖双方的诚信就更加重要,一旦一方受害,此金额要比个人消费者来说大得多,再者,全球性的网络贸易,其追踪和控诉非常难,所以一旦贸易一方遭到另一方欺骗,那后果是很可怕的。因此,如何在(转载自论文之家http://,请保留此标记。)网络贸易发展迅速的当代,建立成熟可靠的消费体系和相互信任的市场运作方式是
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
加强我国网络贸易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一)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我国现行的“免、抵、退”税政策、“间接出口视同内销”的增值税政策,在解决网络贸易方面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因此必须要尽快实施与之相适应的税贸协作政策。此外,要加强银行和贸易主体间的协作。这样可以降低贸易交易中的汇率风险,降低卖方货款的回收风险。同时,要给予财政优惠。在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的背景下,企业的利润稀薄,加之网络贸易风险大,因此为了鼓励和支持网络贸易的发展,必须给予进行网络贸易的企业以财
政优惠,避免其出现大幅度的亏损。
(二)完善网络贸易的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相比其他国家有所滞后,这不仅阻碍了我国网络贸易的发展,更不利于信息的共享。网络贸易要想得到迅速发展,必须首先大力发展国际互联网服务,以便实质性地提高网络的普及率和应用水平,以便消费者真正获得更精彩、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进而得到比传统销售渠道更加经济实惠的商品和服务。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资金、人力投入,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二
是给予政策优惠,提供融资优惠服务,为企业完善国际互联网提供融资渠道;三是尽量做到
设施齐全,这样可以提高网络贸易的效率,也可以提高网络贸易的安全性。
(三)完善网络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完善网络贸易的相关法律,以解决在网上进行贸易时所发生的贸易纠纷。此外,我国还必须要完善与网络贸易相关的电子支付制度等,以有效地规范网络贸易,并使其顺利进行。最重要的是,在与他国进行网络贸易时,一定要密切关注网络贸易的进展情况,牵扯外国公司的网络贸易比较复杂,加之缺乏全球性统一的有关网络贸易的法律,所以要做好随时颁布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条例。此外,在知识产权问题上,我国虽然有了知识产权保护法,但是该法律针对网络贸易的比较少,所以必须通过对该法的修订,使之对与网络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很好的管理。同时,我国的有关法律,应
该与国际上对网络贸易的法律接轨,这可以使我国的法律体系更加规范和完善
第五篇:浅谈我国宠物经营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论文
浅谈我国宠物经营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鸟、鱼、龟、狗、猫等各类家庭动物已进入千家万户。我国宠物经济也在日趋成长,但宠物经营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我国宠物经济的发展任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主要根据我国宠物经营与发展的现状提出一些宠物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做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宠物经营、宠物经营现状、宠物经济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前言:在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居民的物质及文化生活在中国经济的增长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丰富,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不再以追求温饱为主要目标,对于情感及精神生活的追求被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饲养宠物成为民众日益紧张的生活之余首选的情感寄托及精神放松的方式,与此同时,中国的宠物行业开始起步且业界空间及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宠物行业对于中国的产业来讲,仍然是新鲜事物,行业内部对于商业模式及价值分析体系的总结仍处在积累当中。正文:
宠物行业是一个以推崇服务引导消费为基本利益点的行业,加上行业正处于发展初期,业内企业规模不大,进入门槛低,“鱼龙混杂”,大多企业追求短期利益,造成业内经营气氛浮躁,绝大多数企业无暇沉淀、积累并完善自身模式,根基不牢。可以这样讲,宠物行业作为边缘行业,在中国尚未形成完整的行业价值体系。
近年来,我国宠物经济在全国各地都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条宠物经济的产业链,但我国宠物市场仍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挖掘,宠物经济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首先,国内宏观经济形式的平稳发展为中国宠物行业继续向前发展奠定了基本的发展基调;其次,在2010年政府“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基本方针指导下,特别是国内经济也同时处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恢复过程中,政府对消费增长的促进力度大大增加,且保持消费持续活力也是接下来政府将要大力开展的工作。而宠物行业能够大量促进消费、保持消费活力、增加就业,尤其是解决低收入人群的就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作用不可小视。因此,我认为,中国宠物行业将迎来一轮发展的机遇爆发期,如何能抓住并利用好这个机遇期,是行业内企业,必须引起重视并深度思考的战略性问题以迎接宠物行业即将到来的全面爆发年。
我国宠物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我国宠物经济正处于初期阶段,属于新兴产业,很多宠物交易都是零散经营,不容易监管,街头随意摆放的流动狗摊更是难以管理。这样鱼龙混杂的交易不仅不利于宠物健康,也造成了国内宠物市场的声誉下降。其次,从我国宠物行业管理和服务来看缺乏标准规范,市场无序竞争、繁育不科学,水平低下,法制观念淡薄,宠物的数量大,精品少,管理不规范,严重地制约了宠物业的健康发展。还有,国内宠物用品企业缺乏竞争力,国内宠物用品企业技术落后,经营管理不规范,销售渠道不畅,市场上的宠物医院和宠物用品店、大超市被国外的品牌占领,像宝路、法国皇家、爱慕思等,我国自己的品牌很少。再有,当前社会,严重缺乏宠物行业的专业人才,不仅如此,部分宠物医院等医疗设备简陋,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有可能出现误诊现象等,而且,宠物保健服务行业也缺少相关的教育培训。最后,相关法制、法规的不完善制约了宠物行业发展,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比较系统的关于宠物饲养,宠物交易,宠物检疫、免疫处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导致很多地区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现象在宠物饲养中屡见不鲜。致使我国宠物行业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我国宠物发展的对策:1,应该先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国宠物产业快速发展的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做好协调工作,使各相关部门明白自己在宠物市场管理中的职责与权限,投资建设一定规模并具备能力进行宠物交易的市场,加强市场的管理工作,并严格对进出市场的宠物都要由兽医对其进行临床观察、检疫,市场还应随时接查已进入市场出售的宠物的健康状况。2,加强对宠物行业专业人员的培养并严格审查宠物医疗机构和其人员的行医资格,相关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审查力度,严厉打击宠物医疗中的暴利行为,并加大对宠物药品的研发力度。3,现在国内市场上比较知名的宠物主食品牌,基本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而国内厂家生产的宠物粮食品牌知名度则不高,,因此,摆在中国宠物商面前的问题更多的是如何使品牌在众多竞争者当中脱颖而出,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如何面对更多来自海外的竞争压力,涉足更广阔的国际市场。4,制定宠物饲养人行为规范,宠物的行为直接受到饲养人的行为制约,宠物饲养人的行为规范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环境,规范宠物饲养人的行为规范是整顿环境卫生、处理好邻里关系、保障人身安全、避免宠物对人伤害的保证,所以,可以通过普法宣传,教会市民如何科学饲养宠物,鼓励社区组织、居民自己参与管理。
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的宠物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而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伴随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出现,解决并提高宠物经营的发展成为了宠物产业的当前任务,因此,宠物行业需要市场和政府,以及每个宠物饲养者的三重联合调控,这样才能健康、快速、高效地发展宠物经济。
参考文献:
1.乜瑛.杭州宠物服务业市场调研报告及深度分析 [J].市场研究,2006(3):3.[2] 单东.宠物产业:一个很有前景的产业[J].特区经济,2003(6):42-43.[3] 廖青兰.产业链条参差不齐,宠物经济跃跃欲试 [EB/OL].[2007-05-26].http://www.xiexiebang.com/xb/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49
[5] 李丹.宠物产业扫描[J].中国科技财富,2005(7):71.[6] 苏艳娜,孙鹤.国际宠物食品市场与中国宠物食品产业发展展望 [J].世界农业,2004(2):29.[7] 辰言.宠物经济:未来最赚钱的行业之一[J].沪港经济,2006(4):17.[8] 丁琳.外资食品大佬抢滩中国宠物食品市场 [J].中国乡镇企业技术市场,2003(2):12.[9] 张维维,王忠才.平阳宠物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论坛,2007(4):34.[10]秦少青,田荣福,潘云峰.我国宠物产业存在的问题 [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