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汲取传统文化精髓 助推医院“四德”建设
汲取传统文化精髓 努力建设“四德“医院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德”建设工作纪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与魂,具有向上向善的伟力,如今,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工程”建设,提出了当今社会四个方面的德行准则,这是对传统文化与时俱进、适应发展需求的提取精华之道。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总书记在讲干部“德”的标准时强调要具备政治品德标准、职业道德标准、家庭美德标准和社会公德标准。聊城市委宣传部也下发了《关于实施“四德工程”进一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意见》,把四德建设引向深入。
三流管理靠人治,二流管理靠制度,一流管理靠文化。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鲁西地区唯一一家特殊专科医院,在“四德”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在积极开展以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建设的同时,和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融入医院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个性,风成化习、果行育德,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以“仁爱”为魂,推进社会公德建设
从管子的“务人”思想,到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墨子的“兼爱”的思想,以及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等,形成了以孔、孟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的“以人为本”思想体系。总书记在论中国传统文化时说要“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位于孔孟文化的发祥之地,尤其把孔子“仁者爱人”的核心思想作为医者信守的医德准则。
(一)发展公益事业,彰显人间大爱
院长武建胤经常讲:大爱无疆,大音希声,绝不能让一位病人因为没钱而放弃治疗。面对社会众多需要帮助的家庭和个人,不仅医院和员工要奉献爱心,还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到献爱心的队伍中来,更需要探索出一个良性的“爱心救助机制”。多年来,医院积极发展公益事业,勇担社会责任,彰显人间大爱。我院推出“先看病,后付费”惠民诊疗模式,并成立爱心基金会,对确实拿不出医疗费用的特困家庭进行帮助;开展“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活动,对所帮扶的高唐县三十里铺镇宜丰镇村七户困难家庭献出了爱心;我们先后开展了“慈心一日捐”,党员与重症贫困患者“结对子”,“迎新春 庆‘两会’”爱心惠民工程,“落实《精神卫生法》,建设美丽聊城——心连心惠民救助活动”等各种爱心惠民工程,四年来累计投入资金460余万元,有400余名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得到免费治疗,挽救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许多濒临破裂的家庭,让大爱滋养了每一位患者的心灵。
(二)发挥专业优势,为百姓谋福祉
近年来,我院承接了我市60余家企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查体及后续指导工作。每月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大讲堂”、“家长课堂”、“青少年心理健康课堂”等免费讲座、定期选派资深医生深入社区、学校、乡村开展义诊活动。每年高考前夕,我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爱心助考,在所有考点设立“心理减压站”,并发放大量的心理健康材料,让文明与爱心在高考学子中传递,并对升入高校的贫困大学生进行了资助。节日期间为特定人群进行免费心理健康查体等,受益人群达20000余人次。加盟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志愿服务、成立了聊城市小记者协会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开办了“中国心理健康网”和两个微信平台,开设了两条心理咨询、心理干预热线,我们还与电视台、电台、网站等新闻媒体合作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栏目,普及心理、精神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大众幸福指数,为建设平安、和谐、文明的聊城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同时,志愿者服务活动也开展的有声有色,我院经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已达86人,他们不但在医院内实行一站式导诊服务,同时还将服务范围延伸到社会,使“关爱他人,快乐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三)倡导诚信文化、树立诚信品牌
“大医精诚”这句几千年来中国医家的铭训,体现了华夏医道中诚信与医术并重的亘古真理。诚信作为医疗道德和医学伦理的核心,经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层层濡染,早已形成其深刻的外延和丰富的内涵。“尽责 诚信 包容 感恩”,诚信作为医院文化中价值观的一部分,我院早已将其深深的烙印在文化骨髓中。院长武建胤经常教导大家“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我们要完全从患者的利益出发,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落实“九不准”,强化“爱人、行善、慎独”的儒家医德核心。一家医院只有干部职工相互信赖,才能同舟共济,才能有凝聚力和竞争力,才能生存和发展。在医院内部,武院长带领班子成员首先讲诚信,“言必行,行必果”,兑现了各种诚信宣言,年终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同时要求干部职工之间要讲诚信,顾大局,谋发展,形成“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浓厚氛围。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在对外的联系中,始终坚持一个“诚”字,先后与意大利都灵大学附属医院、台湾圣马尔定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建立协作,成为滨州医学院临床心理学和聊城大学应用心理学教学实习单位,华夏心理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师实习基地,山东省婚姻家庭咨询服务中心聊城分中心,聊城市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与北京回龙观医院韦氏成人智力测验常模取样建立协作,与北京师范大学韦氏儿童智力测验后续指导科研项目建立合作。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对病人、对职工、对合作单位以诚相待,信字为先,做到了医生诚信、医药诚信、医院诚信。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论语》卫灵公第十二),老百姓对仁德的要求,比对于水火的需求更迫切。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施行的“仁”,是爱人,是大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替政府分忧,为社会奉献”的办院宗旨。
二、以“修正”为本,推进职业道德建设
修正,修元正本,修德正心。修身克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修行处世,安身立命的根本大法。
(一)修身正心,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
我院以“道德讲堂”为思想建设新平台,践行“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传播凡人道德故事,推动先进道德理念,入脑入心,外化于行,努力形成培育、宣传、倡导道德文化的舆论氛围,提高职工综合素质。重视对各类人员、各年龄段人员的经常性教育,每年对新进院职工进行岗前教育、对窗口科室工作人员召开座谈会、对重点科室人员进行谈话等,通过举一反三的教育,提高职工素质,形成优良的医德医风氛围;通过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来创造医院良好氛围。在医院内部创造一种积极向上、你追我赶的良好气氛,通过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医德医风;进行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通过廉政文化建设,他们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医德医风,杜绝了医药购销中收受回扣及医疗服务中“开单提成”,收受“红包”等问题的发生。
(二)优质高效,创立服务品牌医院
医院最根本的使命在于救死扶伤,服务患者,因此我们将“一切为了病人”融入到医院的服务文化之中,并让这种服务理念渗透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更好地服务患者,在心理疾患治疗与康复中,将行为疗法、音乐疗法和沙盘疗法等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应用于临床;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从2009年开始逐步以“强化素质年”、“规范提高年”、“质量效益年”、“文化提升年”、“优质高效年”、“科技跨越年”和“三好一满意”等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将“三爱四优”、“四心”、“全员、全程、全岗”、“窗口文明服务”等优质服务理念贯穿于文明科室、文明窗口、文明单元、文明个人争创活动中。积极灌输人性化服务理念。我们在精神科提出了“病人永远没有过错”的服务理念,把病人称为“休养员”,而不称做病人;为妇产科产妇免费熬制“全菜汤”、“小米粥”,用我们的“爱心、耐心、精心、信心”换取了病人的“舒心、安心” 和家属的“省心、放心”;不断开展特色服务。医院创先成立“行为艺术治疗中心”,开设了生物反馈治疗室、团体生物反馈疗法、宣泄治疗室、音乐治疗室、生活技能训练室、影视治疗室、手工技能实施方案室、书画阅读棋牌治疗室、运动治疗室等治疗室。有计划地开展诗歌比赛、画画、扑克牌、羽毛球、托球跑、乒乓球、象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成功举办了三届“医患和谐康复运动会”,丰富了精神科患者的文化生活,促使了患者疾病的尽快康复,让那些长期游离在正常生活之外的患者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三)博学求精,打造一流科技型医院
武院长经常告诫大家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院以业务人员继续教育为重点,注重人才梯队建设。业务人员培养实行“请进来,送出去”的人才战略,六年来,我院共选派320余人次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进修学习,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189人次,举办学习班、培训班100余期。坚持业务科室每周进行业务学习讲座,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组织实施青年医务人员为主的逐节逐章的“月抽考”、“季统考”考试制度;积极开展“三基三严”训练和技术比武活动,加强业务培训,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不为我有,但为我用”,深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第四人民医院,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聘请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教授王乐信为名誉教授,国际精神卫生流行病学专家、美国礼来公司高级研究员刘贤臣为客座教授,聘请著名精神病学专家陈彦方教授为四院名誉院长,聘请了不同行业资深心理咨询师20余名作为四院特约心理咨询师,逐渐形成了以院内人才为基础,以院外专家为先锋的宝塔式人才团队,团队结构模式和人才储备走在国内同类医院前列。
“厚德至善 博学求精”是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的院训,是医院办院理念和行医精神的高度概括与凝练,也是砥砺全院员工团结奋进、携手共勉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趋向。
三、以“和谐”为根,推进家庭美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追求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平衡为最高目的。孔子的学生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及“和为贵”的思想,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管子提出“和合故能谐”的思想。如今“和”这一理念,从中华传统文化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社会的一大强音——和谐社会。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通过家庭美德建设,营造了和谐的家文化。
(一)崇尚孝道文化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社会道德的根本。武院长在道德讲堂上讲八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时讲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我们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这是行孝的开始。一个人要建功立业,遵循天道,扬名后世,光宗耀祖,这是孝的终了,是完满的、理想的孝行。孝的初始境界是侍奉自己的双亲,中层境界是侍奉自己的国君,最高境界是修身立命。毛主席也说:“你不孝顺父母,怎么能为人民服务?”一个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更不会真心对待患者。因此,四院以构建“家文化”为契机,开展了“我向父母献孝心”和评比“文明家庭”“孝星”“寿星”等家庭美德活动,树立“文明之星”光荣榜,分别进行了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倡树了典型。
(二)营建和谐的家文化 借助重要节日和纪念日,组织职工和患者开展文艺联欢、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及羽毛球、乒乓球、书画、象棋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营造出团结、拼搏、积极、健康的医院文化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素质,丰富了医院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激发了员工的进取意识、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勉励广大干部职工敢打敢拼、激情奉献的“精神家园”。要让患者满意,首先要让员工满意,为此该院职工福利待遇不断改善,不但为职工补缴了拖欠几年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还率先在医疗行业实行人事代理人员同工同酬制;每年免费为全院职工定期做健康体检,并为精神科医护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成立“职工健康基金会”,实施会员“一人入会,全家受益”,全家人在本院住院享受优厚待遇;为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医院主动承担责任,不但解决了子女的就业问题,而且鼓励职工子女成才,对升入高校的职工子女进行物质奖励,四年来奖励金额已达30余万元。医院建立了祥鹤绿色蔬菜基地,为职工及住院的患者提供纯绿色无公害蔬菜。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通过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着力提升广大职工的幸福指数,给职工带来了最直接、最现实的实惠。在这个和谐的大家庭里,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三)患者也是四院大家庭的一员
在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处处能感受到一个字:爱。我院每月都给生日在当月的患者举办庆生会,患者们共同过生日,吹蜡烛、吃精心制作的大蛋糕、和医护人员一起唱《Happy birthday to you》。中秋佳节院领导们陪患者一起吃月饼、赏月;除夕院领导和患者一起包水饺、看春晚、吃年夜饭。武院长慰问患者时多次说:你们也是四院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患者出院的时候,都对医护人员恋恋不舍,他们有的是第一次吃到生日蛋糕,第一次上了电视,第一次在社会和家庭的歧视之外感受到了来自医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与人之间,只有心存着关爱、体谅与敬重,就能拥有和谐的关系,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四、以和善为基,推进个人品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以善为本,以和为贵,追求和善的目标和价值取向。《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周易》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都是强调要以友善的态度、宽广的胸怀来待人接物。
(一)利用道德讲堂,开展美德教育
医院的“道德讲堂”设立了两排屏风,“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从细节入手,营造了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每个培训班的开班典礼,院长武建胤都会在这里给大家上关于传统文化的第一课,勉励大家日行一善,自身要做到止于至善、上善若水、与人为善;对同事亲友,要学习星云大师的“三好四给”: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方便。教导大家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谨记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更是在医院文化中创立了员工信仰:对上以敬 对下以慈 对人以和 对事以真。武院长以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修养,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为职工开启了一扇深入地感悟儒释道精神的大门。优良道德传统的熏陶和润泽,能够内化为个人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准则,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人格和道德品质,加强我们的自身道德修养建设,成为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推进力量。
(二)强培训抓学习,提高全员素质
全院45岁以下员工,每人发一本《弟子规》和《了凡四训》,让大家通过读书和看录像学习智然法师讲的《了凡生意经》,让员工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个好人,如何做个道德高尚的人。通过举办中层干部培训班、青年团员培训班、窗口科室人员培训班、职能科室集中授课、院领导班子轮流上党课等培训载体,建立“青年图书角”,举办“青年读书交流会”等方法烘托学习气氛,增强了职工的敬业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促进了职工之间及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也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内德于己,外德于人”,充分完成了对职工个人素质的提升。
(三)坚持“四授”原则,努力成就人才
这“四授”是:“授人以愚”,就是告诉职工做事情要务实、稳重、大智若愚,不可走捷径和投机取巧;“授人以遇”,就是给职工创造成长、学习、发展的机遇,成就人生;“授人以誉”,则是帮助职工获得精神层面的赞誉,为成为更有价值的人而战,输出正能量,传播正能量;“授人以宇”,就是医院所有职工能看到的地方都有积极向上、净化心灵的标语,更多职工在字里行间顿悟宇宙运行智慧,乐享不惑人生。
武院长曾经讲过,社会学家费孝通1990年12月在“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演讲时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即我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这是对“君子和而不同”的极好的阐释。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在这一届以院长武建胤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也在尽心营造着“大同美”。
总之,在传统文化的润泽、四德工程的激励、院长武建胤的感召下,医患和谐,上下一心,内外协作,每个人都忠于职守,把自己的角色做好,无不彰显着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与国人交止于信”的文化内涵。院容院貌及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转变了心智模式,净化了心灵,提升了幸福指数,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创造良机,保证了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医疗业务量连番增长,业务收入提高,医疗设备总值稳步提升。廉洁行医,诚信服务,完善制度,科学管理,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患者满意度提高,实现了全年零纠纷无事故发生,全面推进了医疗卫生事业和谐发展。医学学科由四年前的不足10个,发展成为现在的26个大学科、52个小学科;床位数由350张发展成了1232张,并设立两所分院:聊城市心理医院莘县分院、鲁西脑病医院,三个专业中心:聊城市心身健康管理中心,行为艺术中心、聊城市祥鹤医养中心。各项工作量指标都有了质的飞跃;医院先后荣获 “全国十大百姓放心医院”、“全国十大惠民诚信医院”、“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全省职工最满意医保定点医院”、“山东省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优秀示范医院”、“聊城市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聊城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聊城市先进党委”等荣誉称号。
第二篇:传统文化精髓
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有着自已的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与西方国家不一样,下面就有关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作一下介绍,使我们都能更好的了解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并且保护这些好的东西使它们继续健康地存活下去。
传统文化之一 陶瓷
传统文化之二民间玩具。
传统文化之三皮影
传统文化之五脸谱
传统文化之六年画
传统文化之七刺绣
江苏苏绣,湖南湘乡,广东粤绣,四川蜀绣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苏绣绣工精细,针法活泼,图案秀丽,色彩雅洁,善于绣猫。粤绣构图丰满,形象逼真,活泼欢快,施针简洁,以绣百鸟朝风 ”龙“ ”凤“著称。湘乡形象生动,施色鲜明,针法多变,层次分明,擅长绣狮虎。蜀绣针法严谨,平齐,色彩明快,尤善绣鱼,芙蓉鲤鱼为代表作。没想到这刺绣学问可还真大,真的是值得学习研究呀!
传统文化之八玉雕
第三篇:汲取传统文化养料
浅谈传统文化在课堂阅读教学中与作文教学相互促进相互作用
德庆县香山中学
张清海
【摘要】古诗文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沉淀,是古人留给我们精美的文化食粮,是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教材。韩愈先生倡导的“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思想,成为指导作文教学的一盏指路明灯。
阅读与作文不可脱节,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不可割裂,要把语文课堂转化成阅读课堂,把阅读课堂转化成作文课堂,把阅读积累转化成作文素材积累,把为文造情变成为情造文,把公式化模式化作文变成直觉化作文,让作文成为生活的表达,让作文成为心灵情感的产物。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课堂 阅读 作文
在学生缺少课外阅读的情形下,课堂阅读教学就成为提高和培养学生作文的至关重要的主战场。
在学生古诗文学习不扎实的情形下,传统文化教学就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以及提高学生作文的唯一的途径。
探索课堂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密切相结合,探索传统文化教学与作文教学密切相结合。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阅读能力,提升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
古诗文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沉淀,是古人留给我们精美的文化食粮,是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教材。韩愈先生倡导的“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思想,成为指导作文教学的一盏指路明灯。
阅读与作文不可脱节,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不可割裂,要把语文课堂转化成阅读课堂,把阅读课堂转化成作文课堂,把阅读积累转化成作文素材积累,把为文造情变成为情造文,把公式化模式化作文变成直觉化作文,让作文成为生活的表达,让作文成为心灵情感的产物。
如何做到传统文化在课堂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相互作用?
第一,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牢固树立作文意识,确立阅读为作文服务意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了阅读是作文的源泉,源头就是阅读,活水就是作文。
阅读是为了作文,所以真正的阅读必须完成“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好?”三个由阅读理解到谋篇布局的高级层次。能够弄明白一篇文章的谋篇布局,阅读不是目的,作文才是阅读的真正目的。
语文课文都是古今中外经典范文,语文课文就是作文教学的经典教材。教学中引导学生有目的去阅读,有选择的去阅读,要按图索骥去阅读,要照葫芦画瓢去阅读,从教材中从范文中去收集作文例子和作文素材;作文构思时模仿作文的谋篇布局,修改作文时常把课文当作范文。要求学生带着作文的意识去阅读,确立阅读为作文服务意识。
比如写叙事记叙文,就从课本中去选择叙事类的范文。《烛之武退秦师》是写一件事的经典范文,结合记叙文写作,要求学生学会和掌握如何写好一件事?如何做到详略得当?如何中心突出?如何抓住核心词“退”字来叙事?先模仿范文续写一件事。张佳佳同学写了作文《第一次说“不”》。《别了,不列颠尼亚》是写多件事的范文,让学生学会和掌握按照时间顺序写几件事的方法,采用历史与现实交替出现和一升一降相伴的记叙线索。王华炬同学写出了作文《我家门前的秋色》。《飞向太空的航程》也是写多件事的范文,让学生学会和掌握详略得当中心突出写几件事的方法。而《雨巷》则是场面描写的好素材,让学生学会和掌握刻划人物和渲染气氛的写作方法。冼健梅同学写出了《丁香姑娘》“逆风、细雨。在一片凄冷迷茫的雨中,在一条寂寥冷清的雨巷,伴随着一阵缓慢而沉重德脚步声,她来了,她走来了。纤腰、曼步。他撑着一把雨伞,犹如丁香一般地飘过这雨巷。她低着头,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微微的布了一层水幕。妙眉紧皱,嘴唇微张。仿佛有道不尽的忧愁。说不尽的哀怨。一滴水顺着她娇小的脸颊滑下,好比梨花带雨。她穿着与丁香姑娘一般颜色的旗袍,凄婉的绽放在这雨巷中。在一片凄冷迷茫的雨中,在一条寂寥冷清的雨巷,伴随着一阵缓慢而沉重德脚步声,她走了,渐渐地走了。烟消、云散。她消失在雨的哀曲里。”《荆轲刺秦王》既是叙事也是写人的记叙文,中心事件是荆轲刺秦王,成功刻划了荆轲勇敢智谋的人物形象,说服樊於期自愿献首级和蒙嘉引荐是人物对话经典描写,易水送别和图穷匕首见刺杀秦王是场面描写,秦武阳作为荆轲的陪衬是侧面描写,对比突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法。
第二、教学中汲取传统文化养料,把阅读理解作为阅读教学的主线,把作文作为阅读的最高目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说明了阅读与作文是由量变到质变,破就是从阅读中汲取作文的养料,下笔就是作文。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讲写结合,读什么写什么,讲什么写什么,灵活地掌握运用。
阅读理解不是仅仅读懂获取的信息,而是完成阅读理解的过程,最终目的是弄清文章为什么这样写作这样安排这样有什么好处。比如在学习景物描写的情景关系时,学生对古诗文即畏惧又喜欢,所以采取以写促读方法,要求先背诵会默写《采薇》,然后让学生自己从范文中找出“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来,再按古文翻译要求进行景物描写训练。“回想当初离家出征时的情景,春风吹拂杨柳依依;如今戍边归家路途遥远,下雨飘雪满天纷纷飞。道路泥泞步履难行走,又渴又饥人老身体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欢喜,我的内心谁能体会到!”。比如在阅读《伶官传序》一文中,安排学习议论文的结构思路训练,开头提出“盛衰在于人事”的论点,摆出“庄宗得失天下”的事实作为论据,引发对历史的感慨。主体接着叙述庄宗得天下艰辛过程,再对比分析盛与衰、得与失、难与易在于人事,还引用名言“满招损,谦受益”。最后引申推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即提出论点,摆出事实,分析事例,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引出教训,在作文指导中要求学生按照范文结构思路进行训练。
重视作文结构思路安排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议论文的成型、成篇、成文的作文能力。很多学生作文水平和能力低下,其实就是作文的成型、成篇、成文的作文能力低下,好比如画人物肖像,连眼睛鼻子嘴应画在什么位置都不知道,如何能够画好人物肖像呢?
第三、课堂中传承传统文化使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吟”的本义是当着众人的面朗诵的,书是读出来的,说明好作文得来不易。
把语文课堂变成阅读课堂,把“图书馆”搬到语文课堂里来。阅读可做摘要笔记或素材积累,可以阅读讨论或相互阅读推荐。特别重视阅读相互推荐,向其他同学推荐自己阅读过的文章,由此可以检验阅读效果,把读、写、听、说串联起来,从提高阅读水平方面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把阅读课堂变成作文课堂。比如在阅读《阿旁宫赋》一文中,安排学习议论文叙与议关系的训练,开头描述秦始皇统一天下豪迈气概,交代阿旁宫兴建非同凡响,还绘声绘色描写阿旁宫的楼阁殿宇、飞桥曲境,铺叙渲染阿旁宫的朝歌夜弦、金块玉砾的荒淫奢靡。接着运用排比进行对比:统治者与百姓、乐与苦、穷奢极欲与灾难沉重、荒淫无耻与艰辛劳作。然后指出秦必然灭亡的命运。最后指出秦灭亡原因阐明论点,讽谏当朝统治者勿蹈秦朝覆辙。即先叙后议,借古讽今。叙是议的铺垫和基础,议是叙的深化,议是点睛之笔。
重视议论文叙与议关系的训练,主要是解决在议论文中如何以叙述为辅与如何以议论为主的问题,让学生辨别清楚记叙文与议论文的文体区别。为什么不少学生把记叙文写成了没有叙事或记人的抒情散文,把议论文写成了记事或记人的记叙文,原因在于文体不辨,原因在于不会叙事或记人,不会抒情或议论。
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把阅读当作写作文,把写作文当作阅读理解。阅读是积累,阅读是百日不见功的;阅读是量变开始的,阅读也是质变的开始;阅读可以带来梦笔生花,阅读可以带来思接千载,阅读可以带来视通万里。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重视阅读中的朗读,朗读可以加深记忆,朗读可以帮助理解,朗读还可以帮助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背诵默写优秀的古诗文,更重要的是为了能够写出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反复阅读,精思阅读,积累阅读,整体感阅读,分清结构层次,感悟深邃哲理,理清复杂情节,品味语言魅力,体会心灵情感。
良好的作文习惯就是反复修改,精练多改,每练必改。作文是修改出来的。好作文不是写第一稿就成功的,往往要写三四稿,只有修修改改地写作文,学会修改作文,而且能够找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毛病去修改作文,这才是真正提高作文能力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作文的修改过程,正是提高作文水平能力的必经过程。作文不能缺少修改的过程,作文修改不是简单地改几个错别字,修改的重心应放在构思立意、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表明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十分重视语言的选择和锤炼。认为要写出佳句,就必须有足以使人吃惊的语言。诗人对诗歌语言的刻意求工,对文学创作的严肃认真态度,是成为伟大诗人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四、阅读中利用好传统文化教材,作文中利用好范文示范作用,这是提高语文教材使用效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最有效途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范文是为了模仿,模仿是为了不模仿,不模仿才有了自由发挥,不模仿才有了创新。
比如议论文的写作难点之一,就是如何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要求运用记叙,讲道理要求运用议论。
比如在阅读苏洵的《六国论》一文中,安排学习摆事实讲道理方法的训练。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先直接从正面提出第一分论点赂秦,后从反面提出第二分论点不赂秦,引出结论弊在赂秦。主体分别分析第一、二分论点,用赂秦事实对比证明赂秦的危害,用不赂秦的事实对比证明因赂秦的结果。最后假设推理不赂秦胜负未量,不赂秦是秦亡不是六国亡。得出沉痛历史教训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借古讽今,联系实际,讽谏当政者。
重视议论文摆事实讲道理方法训练,主要解决在议论文论点与事例关系的问题。论点是议论文的中心,事例是议论文的论据,事例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论点与事例关系紧密,论证严谨。
议论文的写作难点之二,就是语言表达。语言表达始终贯穿在作文训练之中。比如在阅读苏洵的《六国论》一文中,也安排学习语言表达的训练。《六国论》句式短小,语短理长,言辞暂截,文气流畅,情理兼备,在语言表达方面有独到的特色。
第五,作文训练指导必须目标明确,要求清楚(每次作文有一到两个要求),按要求写作文,坚持面批,坚持修改不符合要求的作文,不仅当面讲清楚,还要求学生听得懂明白为什么要修改,按要求去修改作文。
强调高水平的作文训练,才能有高水平的作文。高水平的作文训练即包括目标明确,要求清楚,还包括对不符合要求的作文进行修改,还要让学生明白作文修改的原因,以及作文修改后的优点好处。
第六,让学生不怕写作文,在作文中让学生爱上写作文。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明了阅读经典范文如同登临高山顶峰能够纵目四望,高屋建瓴地探知作文写作的秘诀。
学生有了阅读,有了直觉感受,有了素材积累,才能做到把平时的作文素材积累变成感情真挚内容充实中心突出的作文。才能做到把为文造情变成为情造文,把公式化作文变成学生直觉化作文。
特别针对“无话可说”、“有话不知怎么说好”、“不知有话说完了没有”的现象,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和方式方法。
作文时的“无话可说”现象,原因在于一是阅读缺少素材积累,二是审题立意不到位。
作文时的“有话不知怎么说好”现象,原因在于阅读积累仅仅停留在忠实素材上,缺乏对阅读素材的创新,缺乏对阅读素材的使用应“以我为主”的原则。
作文时的“不知有话说完了没有”现象,原因在于不能从阅读中去整体上去把握范文的行文思路,缺乏高屋建瓴地把握作文篇章结构,缺乏掌握有效的论证说理的方法。
第四篇:弘扬传统文化精髓
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宗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加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初一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望强烈,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潜能无限,发展空间大。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大好时机。以下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1、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教育因素。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和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是顺理成章的。例如:勤劳节俭、艰苦奋斗、廉洁奉公。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在新时期发扬光大,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唐太宗以隋之为鉴,认识到“治安则骄奢易生,骄奢则危亡立至”,所以他在治国创业中坚持节俭,力戒奢靡,这与他的政绩贞观之治不无关系。
2、结合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华美德教育。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它对于我们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是其他载体难以具备,或者说是其他载体难以替代的,也就是说,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学到《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屈原,联系端午节习俗,使学生明确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精忠爱国的浩然正气和坚持正义的民族气节。今天我们过端午,吃粽子、划龙舟,最重要的是继承和学习屈原上下求索、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让爱国忧民的传统通过节日这一载体发扬光大。
3、恰当运用成语典故,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典故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依据《辞海》可解释成典籍中的故事和词句,典故用很精炼的语言概括了整个故事的大概,以成语等固定的词或短语约定俗成了下来。典故通常与成语紧紧联系在一起。运用成语典故就是在历史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途径去搜集和展现成语典故的有趣教学,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环境中学习。我们日常生活,或者是写文章时,也经常用到历史典故,如“闻鸡起舞”、“投笔从戎”、“三顾茅庐”“毛遂自荐”等。但很多人对于这些典故所涉及的具体史实却不一定很清楚。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引用。
4、挖掘乡土历史资源,使学生感悟历史,热爱家乡。所谓“乡土历史”,顾名思义,它是指家乡或故乡的历史,其范围是可大可小的。大而言之,是指本市、本省以至邻省的地区(如东北、华北、西南等的历史)。小而言之,可指本村(屯)、本乡(镇)、本县(区)的历史。乡土乡情,常常表达人们对家乡的春恋之情。因此,在历史教育中,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往往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向导,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丰厚的教学资源和学习题材。历史课堂教学中能较好地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可加强学科知识的实践性,丰富历史教学内涵,更可以扩展历史教学的外延,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其热爱乡土的情怀,最终达到传承社会方明,凸显乡土文化特征,真正实现历史科学的教育价值的课程目标。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重难点适当补充乡土史课程资源,可缩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时空距离,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例如在《秦王扫六合》一课的导入时,首先播放了泰山风光图片,然后问:“首位到泰山封禅的帝王是谁”,学生答出“秦始皇”。由此导入新课。
5、参观历史遗迹、遗址和博物馆文物,或者把学生带到现场进行教学。通过自己观看和听介绍,使他们受到强烈的刺激,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憾。此情此景,将使学生们难以忘怀,他们的人文素养也将进一步提高。
第五篇:汲取民间艺术精髓,培养自主创新人才
汲取民间艺术精髓,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临泽县沙河镇前进小学民间剪纸艺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创意单位:临泽县沙河镇前进小学
张正光 活动范围:临泽县沙河镇前进小学
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剪纸艺术教育,培养青少年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提高学生道德文化素质的基础。广泛开展青少年剪纸艺术教育普及活动,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继承发扬民间艺术情感,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必有之路。
意义:①有利于充分利用民间剪纸艺术拓宽对学生的教育渠道;②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③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激发学生继承与发扬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⑤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⑥有利于剪纸艺术真正成为国家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推动学校基础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具体做法:
一、强化民间剪纸剪纸艺术教育的意识 意识提高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施学校剪纸剪纸艺术教育,不仅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而且更是教育思想的转变。近年来,我们不断学习,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广大教师剪纸剪纸艺术教育意识的转变。
1、领导带头,促进民间剪纸剪纸剪纸艺术教育意识的形成。
一所学校能否很好地开展剪纸剪纸艺术教育,关键在学校领导的意识,关键在能否把剪纸剪纸艺术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规划之中,我们认为实施剪纸剪纸艺术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使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使教育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举措。为此,我们把办艺术特色学校纳入到学校的发展目标之中,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规划之中,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来抓实,抓好。由校长亲自领导,班子具体负责学校的剪纸剪纸艺术教育工作。兼职职教师组织开展学校的剪纸艺术教育活动。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典型引路,促进艺术意识的树立。
对于教师来说,剪纸艺术教育意识的树立不能靠行政命令,搞齐步走,更不能奢求一步到位。我们采取典型引路,因势利导,步步深入,把个体闪光点扩展为集体的新思想。我们抓住剪纸剪纸艺术教育中的典型,宣传他们的做法,从物质和精神给予双重肯定和奖励。从而诱导全体教师逐步形成剪纸剪纸艺术教育意识。
3、评价导向,促进剪纸剪纸艺术教育意识的发展。我校把剪纸剪纸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到教师、班级的综合评价之中,把教师工作的着眼点,尤其是把班主任工作的着眼点引导到剪纸剪纸艺术教育上,引导到关心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上。
对待学生,我们把学生的艺术意识和能力纳入到学生的全面评价中,通过开展艺术知识手抄报、艺术在我身边演讲比赛、优秀艺术创新作品展览等活动,激发学生爱剪纸,学剪纸,用剪纸的意识和能力。
二、强化剪纸艺术教育的落实 意识是先导,行动是关键。我们从剪纸艺术教育环境工程、管理工程、实施工程三个方面,强化学校剪纸剪纸艺术教育的落实。
(一)剪纸艺术教育环境工程建设。
学校剪纸艺术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爱艺术,激发他们学艺术、用艺术的隐性工程。在剪纸剪纸艺术教育环境建设中,我们进行了精心的筹划和设计。我们在学校醒目地方建立了剪纸艺术长廊、剪纸艺术活动室、剪纸艺术展室,给学生以学艺术、用艺术的空间;我们还充分利用每一节校本课、每一周剪纸作品展示,每一月剪纸活动比赛,每一学期剪纸成果汇报,启迪学生去探索剪纸艺术的奥秘。
(二)剪纸艺术教育管理工程建设。
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了由校长领导,兼职教师具体指导,班主任具体组织,教导处、少先队协调,全校教师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剪纸艺术教育管理网络,制定了学校剪纸剪纸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各年级剪纸艺术教育的内容、目标与措施,形成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艺术实践、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相互协调的“六位一体”剪纸剪纸艺术教育实施网络,保证剪纸艺术教育的真正落实,促进了学校剪纸艺术教育工作的全方位优化。
(三)剪纸艺术教育实施工程。
剪纸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把应用民间剪纸方法,学会挖掘民间作品,加强剪纸技能实践,培养艺术素质作为剪纸艺术教育的重点,抓好校、班级艺术活动的实施,形成艺术教育天天宣,艺术活动周周开,艺术讲座月月讲,艺术节年年办的剪纸艺术教育整体化格局。
1、抓普及活动
剪纸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我校的剪纸艺术教育普及活动,以班级的学科教学,艺术实践活动,办艺术手抄报,剪纸作品活动积淀,艺术在我身边演讲活动,校剪纸艺术知识讲座等为主要形式,强化学生对剪纸艺术知识的认知。近三年来,剪纸艺术知识的普及率达到100%,学生参与率达到100%,在各级各类艺术创新活动中获奖的师生达50余人次。学校以举办“剪纸月”活动为契机,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剪纸教育和艺术创新活动。
在学科教学和科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坚持做到“四性”:(1)参与性:各项活动首先考虑到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
(2)科学性:所有剪纸艺术活动,都应贯穿着知识性、科学性,在动手操作和现象观察中能领悟艺术哲理。
(3)兴趣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引起学生参入活动的动力。从环境的布置,展品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安排,教案的设计等方面,都要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做文章。
(4)创新性:只有创新,才能进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允许他们异想天开,学生才会给我们以惊叹。
此外,我们还统一了剪纸艺术教育模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强调教师必须由灌输式教学转变到培养学生自主发现、会学、学会上来。我们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载体,兴趣活动课为平台的“四阶段”教学模式:
(1)激趣。用有兴趣的民间作品或民间喜闻乐见的故事,激起好奇心,为上好教学活动课开好头。
(2)探究。教学活动以动手操作为载体,让学生带着兴趣探究、实践,自我发现。
(3)总结。学生、个体、集体同教师共同总结,是智慧火花的碰撞,是知识的凝炼,是成功感的爆发,是自我价值的体现过程。
(4)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剪纸作品,让学生带着探究的作品来,更带着拓展的作品走,你学到了什么?你创作到了什么?你想做什么?使学生有更多的发现与创作欲望。
2、抓提高活动
我校在全面普及剪剪纸艺术教育的基础上,选择艺术意识与能力强的艺术骨干教师组成学校剪纸艺术兴趣小组,开展深层次的艺术活动,来带动和提高学校剪纸艺术教育的整体质量。
我校剪纸艺术兴趣小组是由剪纸剪纸教师组织活动,主要开展运用艺术原理进行的小实践、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我们的意愿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脑子多想问题、多提问题、多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剪纸作品。这个定位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避免了枯燥的讲解,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不但剪得有意思,还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近年来的剪纸艺术教育实践,不仅极大地推进了我校的素质教育,而且成为我校教育工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在教育体育局、学区的领导和关怀下,学校的剪纸艺术教育和学生的剪纸艺术素质等方面都获得了极大发展。
社会效果与社会反响:
2005年,学校申报通过立项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与美术教学的应用》县级教研课题。
2007年9,学校申报通过立项了《民间剪纸艺术在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省级教研课题。
2004年7月,贾永飞教师的《十二生肖》作品获临泽县文化局剪纸一等奖。
2005年10月,贾永飞教师的《开发西部再造张掖》作品获张掖市天地杯教师书画大赛剪纸一等奖。
2007年1月,贾永飞教师的《辅导学生剪纸作品—植树等》作品获“苏东坡”中国少儿美术书法作品邀请组委会参赛剪纸获奖一等奖。
2007年1月,梁清宁学生的《学生剪纸作品—植树》获“苏东坡”中国少儿美术书法作品邀请组委会剪纸类金奖。
2007年1月,汪芳芳学生的《学生剪纸作品---系列窗花》获“全省明德儿童创意智能竞赛鼓励奖”剪纸类金奖。2008年1月,学校自编的低中年级剪纸教材参加省级校本课程展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