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行卡互联网络的清分、对帐与清算
一、结算与清算
在银行卡互联网络中,由于交易实现过程的跨行性,将发卡行与持卡人之间的支付结算关系,演化为结算和清算两个层次。
在网络成员行与持卡人、特约商户之间为结算关系,具体又分为两类:
代理行与持卡人之间的收付关系、与特约商户的结算关系;
发卡行与持卡人的实时记帐的结算关系(对于02XX类金融交易), 或扣减信用额度及事后的结算关系(对于01XX类授权交易)。在网络成员行与网络清算银行(或清算中心,下同)之间,构成银行之间的清算关系。通过成员行的清算帐户之间的资金划付和清算网络内的清算信息传递,进行银行间的清算。
作为互联网络系统核心的交换中心,虽然也属于现代化的支付与清算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支付系统,其本身一般不具备资金清算功能,而是日结后向清算银行提交清分数据,由清算银行对成员行进行借、贷交易汇总轧差后的净额清算,完成最终支付。因此,在整个网络的业务运行中,实际上存在两个网络,即交易网络和清算网络。交易网络24小时连续运行,实时处理客户的网络交易;清算网络则仅在交易网络日结后,传送银行之间当日网络交易清算净额的资金划拨信息。
二、清分、对帐与清算
在这种双重网络体系中,包括最终清算的跨行交易的全过程,一般应经过2个阶段:
实时交易阶段和日结清算阶段。
实时交易阶段,一般由持卡人在代理行终端上发起,经代理行主机、交换中心,送达发卡行主机,发卡行记帐或授权后发出响应报文,经交换中心、代理行主机返回代理行交易终端。对于金融交易,一般在交易阶段即已完成发卡行与客户之间的结算。但是,发卡行与代理行之间则并未进行清算。处于挂帐状态。网上传递的是持卡人与银行之间的资金转移信息。
清算阶段在日志切换后进行,具体又分为清分、对帐和清算。
1.清分
清分(Clearing)是清算的数据准备阶段,主要是将当日的全部网络交易数据按照各成员行之间本代它、它代本、贷记、借记、笔数、金额、轧差净额等进行汇总、整理、分类。清分是网络交换中心和各成员行交易主机系统在清算阶段的主要工作,将产生三级清分数据 ·各成员行对网络交换中心的清算净额。
·各成员行相互之间交易的各类汇总。
·当日的全部网络交易明细。
对于金融交易的清分,交换中心和各成员行主机根据各自的交易流水记录即可进行。对于授权交易,日间交易期间并不扣减客户帐户余额,日结后也并不根据交易流水进行清分和清算,一般采取日结后由代理行批量上传交易数据,而后进行清分。如MasterCard国际组织的清分系统INET规定,每日23时、次日5时、9时,圣路易中心分三次接收成员行批量上传授权类交易明细数据,清分后于10时,向其清算银行(纽约的化学银行)提交清算数据,由化学银行实施清算。同时,5时、9时、23时(较上传滞后一个时段)分三次向成员行批量下传经中心清分后的授权交易明细数据,供发卡行记客户信用卡帐。
2.对帐
对帐(Reconciliation)以清分为基础,交换中心与成员行之间通过ISO 8583的对帐报文05XX,使用第一级清分数据(填入97#域)、第二级清分数据(填入74#--89#域)进行汇总性的网上联机对帐。当联机对帐不平时,应采取措施调取相应的第三级数据即交易明细数据,进行脱机性的明细对帐。网上传输的是交易记录信息,而非银行之间的资金转移信息。
3.清算 清算(Settlement)在清分与对帐的基础上进行,交换中心向清算银行(中心)提交各成员行与交换中心之间的净额清算数据,由清算银行(中心)按照预先商定的清算方式发起清算。在成员行的清算帐户之间实施清算划付,或通过清算网络传递资金调拨指令,完成银行间的清算。为了确保清算的正确性,可在清算结束后,由各成员行的清算系统将清算数据送达银行卡系统,再作一次末端对帐。清算网络及流程见图。清算网络由清算中心和各成员行的清算系统组成,网上传递的是银行之间的资金转移信息。图中,1代表交换中心向清算中心提交清分后的净额清算数据,2代表清算网络内的清算支付指令信息,3代表在成员行内,清算系统向银行卡系统传送清算信息,作清算后的末端对帐。
@@I1;图1 清算网络及流程@@
三、交易网络的清算处理过程
银行卡异地互联网络的清算,是一个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
·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之间。
·业务制度与技术系统之间。
·交换中心与成员行的银行卡系统之间。·清算中心与成员行清算系统之间。·交换中心与清算中心之间。
·成员行内的银行卡系统与清算系统之间。
·实时交易与日终批处理之间等。
交换中心和成员行的银行卡系统主要是完成其中的清分对帐,配合清算系统完成网络清算。交易网络中,与清算有关的处理过程包括:
1.交易报文中的网络日期域 整个交易网络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连续运行,采取日终批量净额清算方式。交换中心和成员行系统在交易日志切换(Cut Off)后,各自从交易明细日志中根据网络交易日期提取数据,进行清分、对帐、清算。因此必须同步中心和成员行的网络交易日期。网络日期一般采用ISO8583的清算日期域(15#)。在实时交易中,交易报文一般总是包含该域,交换中心、代理方和发卡方均应校验该域,一旦发现网络日期异步,即应拒绝,并采取措施重新同步网络日期。
2.日志切换 系统配置的日切时刻(一般为夜间交易低谷时间),将激活中心的日切程序,交换中心向成员行发出日切开始命令(0800报文,网管代码201),成员行据此完成对上日切:
·更新对上网络日期变量;·建立和启用新的交易日志;·关闭当前交易日志;
·向交换中心发出日切响应报文(0810报文,网管代码201)。·日切开始后,交换中心进入双日志运行状态,若干分钟后,交换中心关闭前日日志,完成网络日切。
3.日结清分 日切后,对于02XX交易,交换中心和成员行分别依据各自的交易日志进行日结清分处理(成员行若未建立专门的对上日志,应从其交易日志中按照网络交易日期字段提取交易记录,形成对上清分数据);对于01XX授权交易,在中心与成员行交换交易记录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清分。
4.网络对帐(1)联机对帐 清分结束后,交换中心与各成员行之间通过05XX报文进行网上联机对帐。对帐内容可包括:借记、贷记、转帐、授权、查询交易及其撤消的笔数、交易总额、处理费总额、交易费总额(交易额与处理费之和)、净清算额,即ISO 8583中74# ~ 89#、97#数据元。(2)明细对帐 如果联机对帐出现不一致,即应转入明细对帐处理: ·成员行将有关交易流水以文件方式上传交换中心,如果网络交易负载较重或通信带宽不足,可将交易流水文件卸载到PC机,以其它通信方式上传交换中心。·交换中心收到上传流水后,即可与交换中心自身的交易流水比对,进行明细对帐,查出问题,予以修正。
5.清分数据提交 对帐后,交换中心向清算银行(中心)提交清分数据,其内容为各成员行的净清算额(因为采取日终批量净额清算方式),其形式可以是纸介质、磁介质、报文通信、文件传输、分布式数据库等,具体形式要根据交换中心与其清算银行(中心)的技术关系而定。清分数据中还可能包括以前交易的清算数据调整项。
6.清算流程 清算银行(中心)收到清分数据后,即可发起自上而下的清算处理,进入清算网络系统内的清算流程。清算信息由清算银行(中心)发往成员行清算系统。后者完成清算处理的同时,也可将该清算净额数据送往本行银行卡交易系统(交换分中心或联网业务主机),进行末端对帐。
7.成员行末端对帐 成员行的银行卡系统收到本级清算系统(或有关业务部门)的清算信息后,与系统中保存的相应数据比对,确保准确无误,完成清算后的最终对帐,结束对帐清分的全过程。在对帐、清算的过程中,当发现交易各方的清算记录不一致时,可能引起事后的清算调整,由相应的差错控制制度和措施予以处理。
第二篇:银行卡清算
银行卡清算机构实施准入管理
根据规定,申请成为银行卡清算机构需要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至少具有符合规定条件的持股20%以上的单一主要出资人,或者符合规定条件的合计持股25%以上的多个主要出资人;且提出申请前应当连续从事银行、支付或者清算等业务5年以上。
央行表示,银行卡清算业务包含持卡人、商户、收单机构和发卡机构的大量金融信息,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关系到银行间清算秩序,因此,对银行卡清算机构实施准入管理。
“门槛还是比较高的,5年业务经验,就是说2010年5月以后从事支付业务的都没有资格,这就刷走了一大批。还有连续3年盈利的要求,目前看银行、以及支付宝、腾讯这些第一批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应该问题不大。”一支付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
但国际卡组织要做的准备更多。央行要求在中国境内要有能够独立完成银行卡清算业务的基础设施和异地灾备系统,这对于国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并不是问题,但对于国际卡组织确是个难题。“在其他国家地区还没有这个先例,如果要真正建立这样一个基础设施和系统估计至少也得一年半载。”一熟知国际卡组织人士表示。
对于境外机构而言,中国清算市场开放这一消息等了近30年。
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卡组织进入中国市场。1988年,万事达成立北京代表处,5年后VISA也来到中国设立代表处,多年来,中国的银行卡清算市场始终未能开放,国际卡组织只能分享中国人境外消费的部分市场。
2010年6月,VISA与银联“反目”,VISA封堵中国银联部分境外通道,最终WTO定案:银联在中国市场并没有垄断行为,但需要尽快开放境内支付清算市场。中国支付清算市场开放提速。去年10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均可申请在我国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
据了解,央行将在近期发布细则,将明确线上和线下跨行交易清算规则、发卡标准、账户管理标准等,以及申请成立卡组织的准入门槛等。
银联垄断清算市场12年
成立于2002年的银联,是目前我国境内唯一的支付清算组织,在国内从事支付业务必须通过银联渠道。
按照相关规定,国内每刷一次卡,提供刷卡机的商户都需要支付一笔手续费,发卡银行拿走70%,提供POS机的银行或银联的子公司“银联商务”拿走20%,银联拿走10%。坐收政策之利,银联一直备受垄断指责。
清算市场开放后,冲击最大的就是银联。银联总裁时文朝曾表示:“银联就此将要„裸泳‟了。”面对已经摆在眼前的竞争,中国银联昨天表示,将与其他银行卡清算机构在同样的监管条件下,依法合规开展平等的市场竞争。
事实上,银联对此次市场开放早有准备,去年底就提出“二次创业”的概念,目前正逐渐退居机构客户身后,扮演起平台服务角色。
一位第三方支付人士表示,这两年来银联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也不那么“官僚”了,一直在寻求创新发展,但由于原来的国企体制机制原因,有些想法执行不到位,转型并不那么容易。
对话专家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
清算放开为第三方支付开正门
针对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4月22日,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第三方支付企业,想加入清算组织,有了开正门的途径。
注册资本10亿门槛是必要的
新京报:银行卡清算机构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门槛是否高?
杨涛: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门槛是可以的,在我国门槛的设置是有必要的。
银行卡的清算组织从全球来说都是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基础设施需要有一定的综合实力才能适度的控制风险,才能满足在清算过程中清算的需要。所以,有一定层次的准入和门槛是为了实现市场开放竞争效率及金融风险可控之间的平衡。
新京报:银联的垄断地位是否会得到威胁?
杨涛:从市场份额来说,短期内肯定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银联从2014年以来开始着手二次创业和转型,从整个国内零售支付、清
算市场及银行卡产业来说,份额是越来越大的。在整体蛋糕越做越大的情况下,适度竞争不是一件坏事,对于银联转型也是一件好事。
重新做一个品牌难度很大
新京报:新组织可能从哪些方面突破?
杨涛:细则没有出来之前很具体的条例不太好说,但是不管怎样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卡的品牌上银联的标识具有突出优势,其他机构重新做一个品牌来竞争,难度和压力很大。
新的清算组织要想突破,一是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从新的支付清算方式上突破;二是在提供更有效的新服务上拓展文章。
第三篇: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
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6〕
第2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健康发展,规范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国务院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国发〔2015〕2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银行卡清算机构是指经批准,依法取得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专门从事银行卡清算业务的企业法人。
第三条 仅为跨境交易提供外币的银行卡清算服务的境外机构(以下简称境外机构),原则上可以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但对境内银行卡清算体系稳健运行或公众支付信心具有重要影响的,应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法人,依法取得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
第四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应当遵守国家安全、国家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银行卡清算业务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银行卡清算业务基础设施应满足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使用经国家密码管理机构认可的商用密码产品,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金融标准,且其核心业务系统不得外包。第五条 为保障金融信息安全,境内发行的银行卡在境内使用时,其相关交易处理应当通过境内银行卡清算业务基础设施完成。
第六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与境内入网发卡机构或收单机构(以下简称入网机构)的银行卡交易资金清算应当通过境内银行以人民币完成资金结算,为跨境交易提供外币的银行卡清算服务的情形除外。
第七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和境外机构应当对从银行卡清算服务中获取的身份信息、账户信息、交易信息以及其他相关敏感信息等当事人金融信息予以保密;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未经当事人授权不得对外提供。
银行卡清算机构和境外机构为处理银行卡跨境交易且经当事人授权,向境外发卡机构或收单机构传输境内收集的相关个人金融信息的,应当通过业务规则及协议等有效措施,要求境外发卡机构或收单机构为所获得的个人金融信息保密。
第八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和境外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遵循诚信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九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和境外机构应当遵守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
银行卡清算机构办理银行卡跨境交易,应当遵守国家外汇及跨境人民币管理的有关规定。第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分工,依法对银行卡清算机构和境外机构实施监督管理,并加强沟通协调,共同防范银行卡清算业务系统性风险。
第二章
申请与许可
第十一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出资人应当以自有资金出资,不得以委托资金、债务资金等非自有资金出资。
第十二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50%以上的董事(含董事长、副董事长)和全部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任职专业知识,5年以上银行、支付或者清算的从业经验和良好的品行、声誉,以及担任职务所需的独立性。
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情形外,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银行卡清算机构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一)有重大过失或犯罪记录的。
(二)因违法行为或者违纪行为被金融监管机构取消任职资格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自被取消任职资格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曾经担任被金融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单位的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并对被行政处罚负有个人责任或者直接领导责任,自执行期满未逾2年的。
第十三条 申请人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银行卡清算机构筹备申请的,应当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筹备申请书,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等。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公司章程,申请人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还应当提交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复印件。
(三)证明其资本实力符合要求的材料及相关证明。
(四)真实、完整、公允的最近一年财务会计报告,设立时间不足一年的除外。
(五)出资人出资决议,出资金额、方式及资金来源,以及出资人之间关联关系的说明。
(六)主要出资人和其他单一持股比例超过10%的出资人的资质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执照、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报告、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和从业经历证明等。
出资人为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应当提供金融业务许可证复印件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允许其投资银行卡清算机构的批准文件。
(七)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情况的说明。
(八)公司组织架构设置、财务独立性、风控体系构建及合规机制建设等情况说明。
(九)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部控制制度方案、组织架构方案以及开展相关工作的技术条件说明。
(十)银行卡清算品牌商标标识的商标注册证,使用出资人所有的银行卡清算品牌的,应当提供出资人的商标权属证明、转让协议或授权使用协议,以及申请人经备案的商标使用许可。
(十一)银行卡清算业务可行性研究报告、业务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十二)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银行卡清算业务标准体系和业务规则的框架。
(十三)持卡人和商户权益保护策略及机制。
(十四)筹备工作方案及主要工作人员名单、履历。
(十五)其他需专门说明的事项及申请材料真实性声明。上述材料为外国文字的,应当同时提供中文译本,并以中文译本为准。
经研判,依法需要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的,在完成国家安全审查后,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受理上述材料。
第十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收到银行卡清算机构筹备申请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0日内,将申请材料送交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出具书面意见,送交中国人民银行。
第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有利于银行卡清算市场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的审慎性原则,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意见,自受理之日起90日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筹备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决定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六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筹备期为获准筹备之日起1年。申请人在规定筹备期内未完成筹备工作的,应当说明理由,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第十七条 申请人应当在筹备期届满前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开业申请,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开业申请书,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及营运资金等。
(二)银行卡清算业务标准体系和业务规则的具体内容及详细说明。
(三)银行卡清算业务基础设施架构报告、建设报告、业务连续性计划及应急预案。
(四)银行卡清算业务基础设施标准符合和技术安全证明材料。
(五)拟任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申请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履历说明及学历、技术职称、具备担任职务所需的独立性说明,无犯罪记录和未受处罚等相关证明材料。
(六)内部控制、风险防范和合规机制材料。
(七)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银行卡支付网络信息安全标准、入网安全管理机制、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核心业务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和测评报告、独立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等。
(八)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措施验收材料。
(九)筹备工作完成情况总结报告,包括原筹备申请材料变动情况说明和相关证明材料。
(十)为满足银行卡清算业务专营性要求,剥离其他业务的完成情况。
(十一)申请人拟使用境外银行卡清算品牌,且拥有该品牌的境外机构已为跨境交易提供外币的银行卡清算服务的,还应提供该服务由境外机构向申请人进行迁移的工作计划与方案。
(十二)其他需专门说明的事项及申请材料真实性声明。逾期未提交开业申请的,筹备批准文件自动失效。
第十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可以采取查询有关国家机关、国家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征信机构、拟任职人员曾任职机构,开展专业知识能力测试等方式对拟任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是否符合任职资格条件进行审查。
第十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收到银行卡清算机构开业申请的,参照本办法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的规定,作出批准或不批准开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决定批准的,颁发开业核准文件和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并予以公告;决定不批准的,说明理由。
第二十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未在规定期限内开业的,开业批准文件失效,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开业批准注销手续,收回其《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一条 境外机构为跨境交易提供外币的银行卡清算服务是指:
(一)授权境内收单机构或与境内银行卡清算机构合作,实现境外发行的银行卡在境内的使用。
(二)授权境内发卡机构发行仅限于境外使用的外币银行卡。第二十二条 境外机构与境内银行卡清算机构合作授权发行银行卡的,应当采用境内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发卡行标识代码。境外机构不得通过合作方式变相从事人民币的银行卡清算业务。
第二十三条 境外机构为跨境交易提供外币的银行卡清算服务的,应当在提供服务前30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报告,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机构基本信息。
(二)在母国接受监管的情况。
(三)参与国家或国际支付系统的说明。
(四)本机构内部控制、风险防范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五)本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部控制制度、组织架构以及开展相关工作的情况说明。
(六)银行卡清算业务基础设施运行情况。
(七)银行卡清算业务规则。
(八)业务发展规划、与境内机构合作的情况说明。
(九)持卡人和商户权益保护策略及机制。
(十)其他需专门说明的事项及材料真实性声明。
上述材料为外国文字的,应当同时提供中文译本,并以中文译本为准。境外机构基本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报告。第二十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在收到境外机构报告之日起30日内在网站上公示境外机构基本信息。
第三章
变更与终止
第二十五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有下列变更事项之一的,应当按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变更申请材料:
(一)设立分支机构。
(二)分立或者合并。
(三)变更公司名称或者公司章程。
(四)变更注册资本。
(五)变更主要出资人或其他单一持股比例超过10%的出资人。
(六)变更银行卡清算品牌。
(七)更换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中国人民银行收到上述申请材料的,应当参照本办法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的规定,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银行卡清算机构变更单一持股比例超过5%以上的出资人,且不属于上述第五项所规定情形的,应当提前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交变更情况书面报告。
第二十六条 外国投资者并购银行卡清算机构,应当执行外资并购境内基础设施安全审查的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终止部分或全部银行卡清算业务及解散的,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终止业务申请表,载明机构的名称和住所等。
(二)股东大会(股东会)或董事会终止业务的决议。
(三)终止业务的评估报告。
(四)与入网机构达成的业务终止处置方案。
(五)终止业务的应急预案。
(六)涉及持卡人和商户权益保护的处理措施。
(七)其他需专门说明的事项及申请材料真实性声明。中国人民银行收到上述申请材料的,应当参照本办法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的规定,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银行卡清算机构终止全部银行卡清算业务及解散的,应当收回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
第二十八条 境外机构终止为跨境交易提供外币的银行卡清算服务的,应当至少提前30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报告,提交下列材料:
(一)终止业务的评估报告。
(二)与入网机构达成的业务终止处置方案。
(三)终止业务的应急预案。
(四)涉及持卡人和商户权益保护的处理措施。
(五)其他需专门说明的事项及材料真实性声明。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审查批准银行卡清算业务的申请、变更、终止等事项的。
(二)泄露知悉的国家秘密或商业秘密的。
(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第三十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有以下情形的,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或者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一)未按规定建立银行卡清算业务标准体系、业务规则、内部控制、风险防范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
(二)未按规定报告相关事项的。
(三)转让、出租、出借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的。
(四)超出规定范围经营业务的。
(五)任命不符合规定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
(六)未按规定申请变更事项或擅自设立分支机构的。
(七)拒绝或者阻碍相关检查、监督管理的。
(八)限制发卡机构或收单机构与其他银行卡清算机构合作的。
(九)银行卡清算业务基础设施出现重大风险的。
(十)无正当理由限制、拒绝银行卡交易,或中断、终止银行卡清算业务的。
(十一)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信息或资料的。
(十二)违反有关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
(十三)其他损害持卡人和商户合法权益,或违反有关清算管理规定、危害银行卡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十一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和境外机构违反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规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三十二条 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的,中国人民银行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的,中国人民银行依法收回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并给予行政处罚,申请人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银行卡清算业务 许可;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银行卡清算业务,伪造、变造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其终止银行卡清算业务,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进行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银行卡清算业务标准体系包括卡片标准、受理标准、信息交换标准、业务处理标准和信息安全标准等内容。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银行卡清算核心业务系统是指业务处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差错处理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及其灾备系统等。
业务处理系统是指银行卡清算机构提供的银行卡清算交易转接系统和清算系统。
风险管理系统是指银行卡清算机构提供的对银行卡清算业务参与主体和服务内容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及管控的系统。
差错处理系统是指银行卡清算机构提供的用于入网机构间提交差错交易、争议案件以解决交易差错、争议及疑问的电子处理系统。
信息服务系统是指银行卡清算机构为入网机构提供当日交易查询、历史交易查询、交易统计分析、清算文件上送与下载、发卡行标识代码信息下发、汇率信息查询与下发等信息服务的辅助系统。
灾备系统是指银行卡清算机构为应对异常灾难的发生提前建立的相关系统的备份系统。
第三十六条 《国务院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施行前已经依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银行卡清算业务的境内机构,应当凭原批准从事银行卡清算业务的文件,参照本办法第十七条申请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
《国务院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施行前仅为跨境交易提供外币的银行卡清算服务的境外机构,应当参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进行报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附件1
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健康发展,规范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国务院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国发〔2015〕22号,以下简称《决定》)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银行卡清算机构是指经批准,依法取得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专门从事银行卡清算业务的企业法人。
第三条 仅为跨境交易提供外币的银行卡清算服务的境外机构(以下简称境外机构),原则上可以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但对境内银行卡清算体系稳健运行或公众支付信心具有重要影响的,应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法人实体,依法取得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
第四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应当确保银行卡清算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其核心业务系统不得外包。
第五条 境内发行的银行卡在境内使用,其相关交易处理应当通过境内银行卡清算业务基础设施完成。第六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与境内入网机构的银行卡交易资金清算应当通过境内银行以人民币完成资金结算,为跨境交易提供外币的银行卡清算服务的情形除外。
第七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和境外机构应当对从银行卡清算服务中获取的身份信息、账户信息、交易信息以及其他相关敏感信息等当事人金融信息予以保密;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未经当事人授权不得对外提供。
银行卡清算机构为处理银行卡跨境交易且经当事人授权,向境外发卡机构或收单机构传输境内收集的相关个人金融信息的,银行卡清算机构应当保证境外发卡机构或收单机构为所获得的个人金融信息保密。
第八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和境外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遵循诚信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九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应当遵守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
第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分工,依法对银行卡清算机构和境外机构实施监督管理,并加强沟通协调,共同防范银行卡清算业务系统性风险。
第二章 申请与许可
第十一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的注册资本应当由出资人以自有资金出资。第十二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任职专业知识,3年以上银行、支付或者清算的从业经验和良好的品行、声誉。
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情形外,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银行卡清算机构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一)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市场秩序,被判处刑罚,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二)因违法行为或者违纪行为被金融监管机构取消任职资格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自被取消任职资格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担任被金融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单位的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并对被行政处罚负有个人责任或者直接领导责任,自执行期满未逾2年的。
第十三条 申请人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银行卡清算业务筹备申请的,应当提交下列申请资料:
(一)业务筹备申请书,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等;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公司章程,申请人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还应当提交《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三)验资证明,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
(四)出资人出资决议,出资金额、方式及资金来源,以及出资人之间关联关系的说明;
(五)主要出资人资质的相关证明材料,出资人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应当提供金融业务许可证复印件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允许其发起设立或投资于银行卡清算机构的批准文件;
(六)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情况的说明;
(七)公司组织架构及风控体系的说明;
(八)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部控制制度方案、组织架构方案以及开展相关工作的技术条件说明;
(九)银行卡清算品牌商标标识的商标注册证,使用出资人所有的银行卡清算品牌的,应当提供出资人的商标权属证明、出资人的转让协议和经备案的商标使用许可;
(十)银行卡清算业务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发展规划;
(十一)银行卡清算业务标准体系和业务规则的基本框架;
(十二)持卡人和商户权益保护策略及机制;
(十三)筹备工作方案及主要工作人员名单、履历;
(十四)其他需专门说明的事项及申请资料真实性声明。上述材料为外国文字的,应当同时提供中文译本。第十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收到银行卡清算业务筹备申请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0日内,将申请资料送交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15日内出具书面意见,送交中国人民银行。
第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有利于银行卡清算市场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的审慎性原则,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意见,自受理之日起90日内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筹备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决定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六条 申请人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筹备工作的,应当说明理由,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第十七条 申请人应当至少在筹备期届满前30日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开业申请,报送下列申请材料:
(一)开业申请书,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及营运资金等;
(二)银行卡清算业务标准体系和业务规则的具体内容及详细说明;
(三)银行卡清算业务基础设施检测认证证明;
(四)拟任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申请材料;
(五)内部控制、风险防范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材料;
(六)反洗钱措施验收材料;
(七)筹备工作完成情况总结报告,包括原筹备申请材料变动情况说明和相关证明材料;
(八)为满足银行卡清算业务专营性要求,剥离其他业务的完成情况;
(九)其他需专门说明的事项及申请材料真实性声明。逾期未提交开业申请的,筹备批准文件自动失效。第十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采取查询有关国家机关、国家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征信机构、拟任职人员曾任职机构,开展专业知识能力测试等方式对拟任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是否符合任职资格条件进行审查。
第十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收到银行卡清算业务开业申请的,参照本办法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规定的程序,作出批准或不批准开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决定批准的,颁发开业核准文件和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并予以公告;决定不批准的,说明理由。
第二十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未在规定期限内开业的,开业批准文件失效,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开业批准注销手续,收回其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一条 境外机构跨境为境内主体提供外币的银行卡清算服务是指:
(一)授权境内收单机构或与境内银行卡清算机构合作,实现境外发行的银行卡在境内的使用;
(二)授权境内发卡机构发行仅限于境外使用的外币银行卡;
(三)与境内银行卡清算机构合作授权发行双品牌银行卡,且采用境内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发卡标准,境内交易由境内银行卡清算机构处理。
第二十二条 境外机构为境内主体提供外币的银行卡清算服务的,应当在提供服务前30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报告,并提交如下材料:
(一)机构基本信息;
(二)在母国接受监管的情况;
(三)参与国家或国际支付系统的说明;
(四)本机构内部控制、风险防范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五)本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部控制制度、组织架构以及开展相关工作的情况说明;
(六)银行卡清算基础设施运行情况;
(七)银行卡清算业务规则;
(八)业务发展规划与拟合作的境内机构基本情况说明;
(九)持卡人和商户权益保护策略及机制;
(十)其他需专门说明的事项及申请材料真实性声明。上述材料为外国文字的,应当同时提供中文译本。境外机构基本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报告。
第二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在收到境外机构报告之日起30日内在网站上公示境外机构基本信息。
第三章 变更与终止
第二十四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有下列变更事项之一的,应当按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变更申请材料:
(一)设立分支机构;
(二)分立或者合并;
(三)变更公司名称或者公司章程;
(四)变更注册资本;
(五)变更单一持股比例超过10%的出资人;
(六)变更银行卡清算品牌;
(七)更换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中国人民银行收到上述申请材料的,应当参照本办法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规定的程序,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五条 外国投资者并购银行卡清算机构,应当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国办发〔2011〕6号)中关于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的管理规定。
第二十六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终止部分或全部银行卡清算业务及解散的,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终止业务申请表,载明机构的名称和住所等;
(二)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终止业务的决议;
(三)终止业务的评估报告;
(四)与入网机构达成的业务终止处置方案;
(五)终止业务的应急预案;
(六)涉及持卡人和商户权益保护的处理措施;
(七)其他需专门说明的事项及申请材料真实性声明。中国人民银行收到上述申请材料的,应当参照本办法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规定的程序,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银行卡清算机构终止全部银行卡清算业务及解散的,应当收回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
第二十七条 境外机构终止为境内主体提供外币的银行卡清算服务的,应当至少提前30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报告,提供下列材料:
(一)终止业务的评估报告;
(二)与入网机构达成的业务终止处置方案;
(三)终止业务的应急预案;
(四)涉及持卡人和商户权益保护的处理措施;
(五)其他需专门说明的事项及申请材料真实性声明。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审查批准银行卡清算业务的申请、变更、终止等事项的;
(二)泄露知悉的国家秘密或商业秘密的;
(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其他行为。
第二十九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有以下
(一)至
(二)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或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以下
(三)至
(十三)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视情节轻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一)未按规定建立业务规则的;
(二)未按规定报告相关事项的;
(三)转让、出租、出借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的;
(四)超出规定范围经营业务的;
(五)任命不符合规定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
(六)未按规定申请变更事项或擅自设立分支机构的;
(七)拒绝或者阻碍相关检查、监督管理的;
(八)限制发卡机构或收单机构与其他银行卡清算机构合作的;
(九)银行卡清算业务基础设施出现重大风险的;
(十)擅自限制、拒绝银行卡交易,或中断、终止银行卡清算业务的;
(十一)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信息或资料的;
(十二)违反有关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
(十三)其他损害持卡人和商户合法权益或危害银行卡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十条
银行卡清算机构和境外机构违反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规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三十一条 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的,中国人民银行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的,中国人民银行依法收回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并给予行政处罚,申请人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银行卡清算业务,伪造、变造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其终止银行卡清算业务,并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进行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银行卡清算业务标准体系是指发卡标准、受理标准、业务处理标准和信息安全标准等内容。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银行卡清算业务基础设施是指业务处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差错处理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客户服务系统及其同城、异地灾备系统等,其中业务处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差错处理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灾备系统属于核心业务系统。
第三十五条 《决定》施行前已依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银行卡清算业务的境内机构,应当凭原批准从事银行卡清算业务的文件,参照本办法第十七条申请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
《决定》施行前仅为跨境交易提供外币的银行卡清算服务的境外机构,应当参照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进行报告。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xx年x月x日起施行。
第五篇:与医保中心对帐(附表)
与医保中心对帐(注意:在与医保中心对帐的当天不要进行当前的数据传输)
1. 综合业务――医保中心数据对帐――按日统计对比――选择本药店(图1)――选择月份(图2)――查询――对未上传数据重新生成(图3)――网络通讯上传(图4,记住:千万不要点击“生成上报结算数据”,因为要上传的是历史数据中未上传的数据)
图1
图2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