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亭县贫困山区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华亭县贫困山区搞好 农业综合开发的思路与对策---“问计于民,改善服务”专题调研报告
华亭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李忠南
华亭县是平凉市一个典型的土石山山区县,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中低产面积较大,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华亭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机遇,把组织农业综合开发当作强县富民的动力工程来抓,紧扣县情,确定了“突出一个重点(土地治理),开发主导产业(菜、药、畜、果),做好综合文章,实现双增目标(农业增收,农民增收)”的开发思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十五”农业综合开发回顾及成效
华亭县自2005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以来到2010年7月,土地治理项目共计完成投资3544.73万元(财政资金2849.64万元,群众投劳折资695.09万元),其中水利措施完成投资1640.24万元;农业措施完成投资1242.86万元;林业措施完成投资509.45万元;科技措施完成投资116.05;其他措施完成投资36.13万元。先后组织实施了西华镇、河西乡、策底镇、神峪乡、东华镇5个乡镇6个年度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项目涉及23个行政村86个合作社4575户19709人,共改造中低产田4.57万亩。6年来,华亭县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建设,紧紧围绕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一主线,从改善农村生产、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入手,把中低产田改造作为开发重点,走以内涵开发为主的农业集约化、现代化发展的路子。先后在西华镇、策底河流域的河西乡、策底镇、神峪乡及东华镇组织实施了6个年度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主要采取水利、农业、林业、科技四大工程措施,对项目区水、土、田、林、路进行整治,对桥、涵、闸、路、沟、渠进行配套,消除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障碍因素。2005年至2009年,累计新建拦河坝6 座,维修1座,新打机电井10 眼,维修1眼,架设供电线路16公里,埋设供水管线2100米;衬砌各类灌溉渠道185条97.96公里,新修渠系建筑物1312座,埋设输水涵管2007米,疏浚排洪沟道37.7公里;新修梯田5898.28亩,修建机耕道路178条124公里,引进良种11万公斤,推广良种基地5045亩,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玉米3564亩,机耕深翻32692亩,增施农肥25476亩,种植绿肥13290亩,高茬收割20750亩,秸秆还田18890亩,配方施肥17200亩。购臵科技仪器4台件,栽植农田防护林4433亩,生态涵养林280.2亩。2010年东华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按照黎明川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总体规划和项目建设任务,到7月底,新打机电井4眼,衬砌渠道20公里,预制U型槽23200块,修建渠系建筑物41座,开挖疏浚排洪渠道4.3公里;拓宽开通农田道路31条20.6公里,铺砂4.8万立方米,修建便桥2座,车桥3座;栽植农田防护林 800亩5万株;培训项目区群众400人次。
项目建设,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项目区新增灌溉面积2.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1万亩,增加农田防护林面积3.06亩,增加机耕面积1.67 万亩,扩大良种种植面积1.63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7.06亩,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3.76万亩,正常年新增粮食产量430.3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919万元,项目区人均增加收入467元。
项目通过水利工程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科技措施的结合,使项目区45700亩中低产田得到有效改造,核桃、草畜、蔬菜产业稳定发展,为农民增收奠定基础,农业产业化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西华川、策底镇两个集蔬菜种植,优质中药材繁育,苗木繁育、新品种示范推广、设施养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成了河西千亩中药材繁育种植基地和神峪寇家河优质核桃示范园、神峪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东华镇黎明川高效农业示范园。加快了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项目区内农民人均收入平均比非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460元以上。
项目区建成了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地平整、田成方、土改良、机作业的基本农田,项目区农田道路平直相通,农业机械进出农田便利,水利设施配套齐全,农田灌溉有保障,排渠道路畅通,水土保持、土壤肥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我们坚持依靠科技推动开发,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广泛开展科技培新,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开发效益。2005至2010年度组织实施了“优质洋芋坑种丰产栽培技术应用推广”、“大棚蔬菜栽培丰产技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优质核桃栽培技术”等11 个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涉及小麦、玉米、中药材、林果、蔬菜等多个产业。采取田间指导、座谈、交流、举办培训班、建立示范片等多种形式技术培训12889人(次),通过这些措施,改变了项目区群众传统种植观念,取得省工、省力、省能的效果,群众尝到了农业科学技术的甜头,提升了项目区群众学科学用科技、推广优良品种、发展农业生产的热情,农业科技含量明显提升。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使山、水、田、林、路得到综合治理,全方位改善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居住条件、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臵。通过流域治理、植树造林、农田林网和村屯绿化,提高了林草覆盖率,改善区域小气候,减少水土流失,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加快农业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水利措施的实施,提高项目区群众节约用水的意识,在节约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保护河流免受污染,防止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的发生。在实施土地治理项目中,坚持土地治理与农村水利建设、道路建设、生态建设和村容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六个 项目区涉及的23个行政村进行了新农村建设和旧村改造工程,有了通达的道路网络、完善的排灌设施、优美的田园风光、崭新的乡村风貌,90%的行政村形成了新农村的雏形。同时项目区各村积极实施乡村建设工程和农户“五改三建”工程,特别是项目区实施沼气池、太阳灶等农村洁净能源工程,节约了能源支出,提供了优质肥料,搞好了环境卫生,带来了经济收益。另外,近几年,由于项目区环境的改善,“农家乐”“假日菜园”“休闲采摘”等项目的俏然兴起,区内劳动力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新农村建设明显推进。
项目区资源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有效改善项目区群众的生活条件,提高项目区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加快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对全县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典型辐射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二、华亭县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凸现难点
(一)开发资金不足,影响了项目建设和建成后效益的继续发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对土地治理项目中低田改造提的建设标准是“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确保农业旱涝保丰收”,这无疑是正确的,符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要达到上述标准,存在资金不足问题。一是亩投资标准偏低问题,2004年中低 产田改造亩投入标准虽由2003年平均每亩400元提高到440元(提高10%),2009年为980元,2010年为1086元,虽然逐年在提高,但这仍与实现上述要求相差较大。华亭县山区基础条件差,地形复杂,沟壑多、地块小、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难度大,资金缺口更大。经我县的实践,完全按照项目建设标准实施,改造1亩中低产田实际需要资金1400元左右。由于受投资标准限制,使一些该上能上的综合配套项目不能全部到位。二是建成后的项目后续开发管理跟不上,形成了有钱上项(项目),无钱管理;有钱长期建设,无钱后续开发利用的不良局面,往往使建成后的项目因灾损坏,年久失修无钱维护而不能正常发挥效能或效能不能发挥到最佳状态。三是农业综合开发实施是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以前改造的地方,改造成本相对较低,现在需要改造的地区已移至中山沟台地,改造难度大、成本高。因此华亭县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按照过去的投资标准,很难完成建设任务,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四是项目计划下达迟与资金到位晚给项目施工造成困难。如华亭县,每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一般都在九月份以后下达到县,资金年底才能到位,按照国家新的验收办法,第二年四月底县级自验必须结束,除去酷暑、严寒、春节、雨雪天气,实际项目实施期不到五个月时间,若提前施工则又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有可能超出项目计划,与严肃项目计划不符。由于时间紧,集中施工、集中结算、集中验收,为提高工程质量,打造精品工程埋下不少隐患。
(二)对主要项目施工实行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难于操作。《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主要单项工程的施工,由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这对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工程质量十分必要,问题是项目区很难找到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中标单位和监管单位,就华亭县而言,到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具备水利工程施工资质条件或水利工程监理条件;其二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中,群众自筹资金(含投工投劳折资)占到25%以上,同时项目施工中涉及到占地、障碍物清除、自筹物资收缴、农民用工等一系列问题,项目区以外中标单位确实施工难度大,管理复杂且费用高。针对这种情况,华亭县以往的主要做法是:凡是项目区当地有技工可完成的技术活,就不从外地请技工,而以本地技工投工折资自筹任务解决;凡是农民投工就可完成的任务,就不花钱请人;凡是农民群众只需劳力就可筹集的河沙、卵石、碎石等就不花钱去买,尽量节约工程投资。其三,《暂行办法》指明主要单项工程建设(中央财政投资100万元以上),由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一般每期工程,溪流护岸、渠道衬砌等单项工程有可能中央财政资金超过100万元,而山区县的每个单项工程都分散在项目区的各个村组的不同地块,就某一地块上新建的项目而言投资额度相对较小,如 单个渠道、溪流护岸一般总投资在10万元以下,是否进行工程监理难于界定。就平凉市而言,全市只有3家具有水利工程监理条件,每个开发项目县都在争取,对工程招投标和工程施工产生很大纷扰,无形抬高了工程成本。
(三)群众自筹资金过重影响农民扩大再生产。农民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主体,农业综合开发是农民群众增产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是农民群众自己的事业,筹集资金投入开发中去是农民应尽的义务和应付的责任,不算加重农民负担。但群众自筹资金占资金构成四分之一以上,在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贫困山区有些过重,超越了群众的承受能力。华亭县自2005年以来、每年农民自筹资金(含以劳抵资)达120万元,占7年土治项目投资总额的30%左右,项目区人均达300—400元。同时省办对华亭县县级配套资金严格要求每年要达到100万元,占到中央财政资金的30%,这些都对县乡安排其他农业产业发展资金造成很大困难。华亭县绝大多数乡村位于关山林缘山区,农民收入低,维持生活支出大,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结构偏重的第一产业农业收入呈负增长,收入增长速度滞后全省平均水平,农民自筹能力脆弱,加之退耕还林、以工代赈、扶贫开发等支农工程都需要农民投劳投资,群众自筹资金目前标准在山区筹集难度大,负担重,也制约了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投资能力。华亭县农业断腿已经是全市一个不争的事实,县财政每年要安排大量的资金用于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和产 业配套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农发项目县级配套100万元太多,按照要求及其他县区相比,高出了86万元,每年安排都很困难,即使安排到位,也得不到省上的超配奖励。
(四)农业综合开发机构编制和经费与农业综合开发事业不相适应。由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格县实行动态管理,其中包涵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加之目前从上到下机构、人员编制本来控制就紧,多数县机构无编制或人员编制很少。同时,华亭县是贫困山区县,大多属省级贫困乡村,交通条件差,工作成本高,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人员非常劳苦,但县级财政困难,根本无力安排更多农业综合开发事业经费,县级其它部门有一个平衡的问题,不可能太特殊华亭县全年县级预算安排县农发办事业经费近万元,仅仅满足全年车油车修费的三分之一。华亭县农发办从事农业综合开发工作12人,其中占用非税局编制2人,县局其他部门4人,正规编制5人,临时在社会聘用1人。而大部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能力发挥不强,无形中增加了管理难度和管理费用。这样一来,年度考核、劳保福利等,县级农发办无法解决,确实不利于稳定人心、稳定人员、提高业务水平,与农业综合开发事业长期性不相适应。
三、华亭县土石山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对策与建议 为了确保华亭县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开发一片,见效一片,富民一片”,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对华亭县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力度。华亭县大多数乡村为贫困乡村,自然条件差,需要依靠农业综合开发发展生态农业,增加经济实力。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提高华亭县贫困山区的投资指标,适当降低华亭县山区的立项条件,同华亭县地理地势条件相适应,应该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建设项目为主。
(二)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建好项目是前提。实践证明,搞好项目运行管护的关键一步不是建成之后,而在于建成之前。项目设计合理,标准质量高,好用、实用、耐用,就会调动受益群众的积极性,群众珍惜它、管护它。如果脱离实际需要,形同摆设,妨碍生产,群众不但弃之不用,甚至故意毁坏。只有选好建好项目,并切合实际,方便群众,调动群众管护积极性,变要我管为我要管,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三)华亭县南部地区洪灾频繁,时有因灾毁坏工程。同时,修复、运行、管护经费筹措渠道不畅,建议上级农发、财政部门在安排项目计划时按照财政资金10%左右的比例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中单设运行管护费,用于前期项目运行管护补贴,由县财政专户存储,以财政资金为引子激励项目镇、村加强项目的修复运行管护。
(四)为了打造更多精品工程,建议上级以法规形式固定项目计划下达和资金到位时间,最好在一季度项目计划和资金下达到县,以便用更充足时间精心组织项目建设,建造 优良工程。
(五)坚持以人为本,方便基层工作原则。建议上级农发、财政部门制定便于操作的招投标和工程监理实施办法,适应降低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施工资质和监理资质标准,明确规定那类工程必须实行项目法人、招投标和工程监理制,那些技术含量低、工序单一的项目可采取专业队施工和群众会战等形式完成,同时尽量充分利用项目区能工巧匠、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就近组建施工专业队参与招标,方便基层,降低施工成本和管理成本。
(六)降低贫困山区自筹资金比例和华亭县县级财政资金配套比例,保护广大群众再生产能力。农业综合开发的目的是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贫困山区尽快达到上述目的,一是建议贫困山区的以工代赈、退耕还林等支农项目在同一项目区实施,资金可捆绑使用,相互配套,抵补部分群众自筹资金;二是建议上级农发、财政部门在项目计划批复时将贫困地区群众自筹资金由目前占中央财政资金的50%调整为10%,给项目区群众留足扩大再生产资金。三是建议上级农发财政部门将华亭县县级财政配套资金降低到10%左右。
(七)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队伍建设。建议省一级人民政府为农业综合开发资格县确定开发机构和人员编制,将农发办列为准常设机构,并预算正常运转经费,同时,请参照农、林、水等行业为从事农业综合开发的技术人员评聘技术职 称,发放劳保用品,用政策稳定农业综合开发干部技术队伍。若某个农业综合开发县的资格一旦因各种原因被取消,其机构和人员编制也一并由省上统一收回,以示惩戒。
第二篇:浅谈如何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招投标工作[推荐]
浅谈如何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招投标工作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的安排,结合我县近几年农业综合开发招投标的实践情况,对如何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招投标工作谈点肤浅的认识,以期与同行们共勉。
农业综合开发招投标工作,是一项法规严明、政策性强的工作,要作到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合理,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组建精干务实的项目招投标领导小组,突出一个“专”
农业综合开发实施方案一经确定,就应立即组织富有工程施工经验、善于经营管理的领导和干部及精通施工技术措施方案、精通合同预算管理、具有相应的法律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组长:由分管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农综办、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项目乡镇行政主要负责人组成。招投标领导小组下设:①招标小组:组长由农综办主任担任;副组长由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和项目乡镇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农综办、财政局农业科、政府采购办、采购中心等技术人员组成。落实专人及时收集掌握相关信息、资
料,精心编制招标文件和预算标底。②评标小组:从县专家库中抽选专家7人(其中:农业专家1人、水利专家2人、建筑业专家1人、经济专家2人,监理工程师1人)组成评标小组,对投标人的投标书进行客观、公正、准确的评分。举荐最优秀的施工队伍中标。③监督小组:由农综办纪检组长、审计、监察、质检部门领导、项目镇纪检书记以及采购办、采购中心负责人组成。监督小组负责对开标、评标的监督,保证招投标公开、公正、公平、合法、透明,力争招投标一举成功。
二、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突出一个“严”
出售招标文件前,对报名投标单位的法人证件(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资质级别、税务登记证书、安全年检证书、公司业绩和信誉以及项目经理证件、授权委托书、项目经理业绩等进行严格审查,以投标人项目经理业绩和信誉为重点,确定优秀的施工企业参与竞标。
三、防止投标人窜标,突出一个“监”
抽签确定投标人所投标段,是防止投标人窜标的有效方法。在抽签过程中,成立现场监督小组,当众现场制作标签和监督投标人抽签,现场宣读投标人所投标段。投标人在抽
签时,空手、挽袖、翻掌,从透明的玻璃瓶中抽取标签。通过公开抽签,可避免投标人“联合窜标”的现象发生。
四、严格招投标法定时段,突出一个“控”
一是在规定的报刊和重庆政府采购网上发布招标公告;二是公开招标的报名截止时间不少于30个工作日,邀请招标的报名截止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三是出售招标文件至投标截止时间应大于20天。
五、保持施工队伍的相对稳定,突出一个“优”
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建设一样,都具备“单一性”。随着施工地点的改变,其施工环境(地质、地貌、原材料价格、转运距离、社会关系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施工经历的施工队伍,很难适应其变化。农业综合开发一年一度的项目建设,不是施工企业用来练手艺的地方,保持施工队伍的相对稳定,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有力措施。在评标打分时,对优秀的施工企业即项目经理进行加分,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中标,对不重视工程质量和不守信誉的施工企业即项目经理,实行“末位淘汰制”,取消以后的报名资格。这样,各施工队伍就会感到有动力和压力,都想竞争第一名,也怕落得最后一名。要获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质量评比排名靠前,施工队伍必须搞好
工程质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就能形成抓质量、促进度、排名跻前的良性竞争。保持施工队伍的相对稳定,让优秀的施工队伍进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举措。
六、实行单项报价,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投标中特别重要,突出一个“准”
第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面广、战线长,实测大比例尺地形图和收齐地探资料难度很大,导致工程概算精度不高,在施工中不可预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在招投标时,要求投标人认真进行单价分析,准确单项报价,便于在工程变更时好核定单价,竣工决算时就不会扯皮,就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第二,投标单位能报出准确合理的单项报价,说明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已经熟练掌握工程建设的施工方法、步骤和技术,对保证工程质量大有好处。
七、前期准备越充分,招标工作越顺利,突出一个“早” 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工程图纸设计概算、施工标段划分、招标文件编制。图纸设计越合理、工程概算越准确、标段划分越科学,工程造价就越少。招标文件表述越透彻,工程量清单越清楚,投标人报价的偏差就越小,招投标就越公平。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需要大量时间,因此必须抓早。
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和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标投标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要求,我县2007农业综合开发招投标一次性成功,达到招标单位和投标人基本满意的结果。
以上发言,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大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第三篇:2008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计划与思路(定稿)
2008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计划与思路
按照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大干大支持、干好多支持、干差不支持”的原则,在2008项目的筛选和申报上,xx县将继续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牢牢把握石中高速公路两侧打造塞上江南田园风貌这条主线,抓住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加快设施园艺发展这个重点,借助于第六期项目实施
以来我县在自治区验收中取得的成绩(2004项目验收全区第二,2005农业综合开发大会战全区第二,2006项目验收全区第一),进一步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
根据“项目跟着园区走,项目摆在路两边,项目干在最前头”的选项、立项和实施项目思路,2008力争国拨区配资金1300万元以上,其中土地治理项目计划争取1000万元以上,产业化经营项目计划争取300万元以上。
1.拟申报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和生态治理项目共5个,总面积5万亩,计划争取国拨区配资金1000万元以上。目前计划申报的五个项目区包括:望远镇政权政台立强备选项目区1.0万亩,杨和镇观桥永红备选项目区1.0万亩,李俊镇侯寨许桥友爱生态治理备选项目区1.2万亩,望洪镇西和中低产田备选项目区0.8万亩,李俊镇东方雷台备选项目区1.0万亩。目前五个备选项目区勘查规划和前期测绘任务已经完成。
2.2008拟申报一般产业化经营项目两个,计划争取国拨资金300万元以上。按照产业化经营项目重点扶持自治区四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六大区域性优势产业以及扶持对象为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指导原则,2008年,计划扶持一般产业化经营项目2个,主要以设施园艺、畜禽养殖、奶产业为重点,优先扶持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两个产业化项目计划各争取资金150万元左右。由于重点产业化经营项目必须是国家级或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我县暂时无项目列入。
第四篇:农业综合开发
**镇召开20**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
理项目规划工作会议
**月**日上午,20**年**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规划工作会议于**镇府召开。**市水利工程监理设计院、**县农业局等领导成员,**镇主要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各村支部书记、施工方项目经理等参加了会议。
会议中,**镇党委书记***强调,各有关单位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抓好群众宣传发动工作,让群众清楚了解这一民心工程。加快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进度,抓紧在明年春耕前完工,避免影响农民耕作灌溉。施工过程中,要与当地村委和群众沟通、协调好工作,取得群众配合,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顺利推进,保质保量、如期圆满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工程。
据了解,这次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涉及**、**、**、**等*个村委,总投资达**多万元,水田受惠面积过万亩,受益群众两万多人。工程完成后,实现涝能排、旱能灌,有利于机械化耕种,确保农业生产高产、稳产。随着项目的建设完善,将极大地改善**镇水利环境和耕作条件,为**镇的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优势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我县是农湖业大县,生态环境优良,渔湖资源丰富,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充分利用我县特有的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是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对优化广南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竞争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把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举措来抓,充分挖掘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造特色优势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12年底,全县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养殖发展到26万亩;肉鸭年养殖量已达到3300万只,xxxx麻鸭保种量已达到3000只;水生经济植物发展到16.1万亩,大蒜、瓜菜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8.3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到12.1万亩;全县林地面积7.8万亩,其中经济林3.8万亩;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7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70家;肉鸭宰杀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4家,日宰杀能力达到10万只;农产品“三品”认证达到67个,完成xxxx麻鸭地理标志产品商标注册,xxxx湖乌鳢、xxxx湖大闸蟹、xxxx湖四鼻鲤鱼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高楼乡被授予“中国河蟹之乡”称号。
随着全县特色农业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张,产业效益逐步增加,出现了一批特色农业发展雏形。但是,由于我县特色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的基础条件薄弱,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地规模虽然发展壮大,但资源利用还没有实现最大化,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产业效益依然较低。二是缺乏高层次加工的龙头企业,产品加工能力和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短,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农产品流通渠道仍然不畅,专业市场缺乏,农村营销队伍少、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发挥不好,严重制约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五是投入严重不足。在示范点建设上数量增多,但大多数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县特色农业的发展。
二、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对策措施
(一)基本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村经济工作全局,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及省市加快建设鲁西发展高地的重大战略。以“资源—龙头—市场”为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创新工作主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基础、科技为支撑、企业为依托、效益为中心、制度为保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调整结构,合理布局,鼓励创新,激活机制,坚持走“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子,强化基地建设、品牌培育、市场开拓,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培育发展名优水产品、畜禽产品养殖、设施蔬菜、经济林果等区域优势产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过基地、园区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提升我县农业现代化水平。
(二)主要目标
按照“分步实施、梯次推进”的原则,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建设一批名优水产品、畜禽产品养殖、设施蔬菜、经济林果基地,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系列化加工、品牌化营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努力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力争到2015年,建成1家省级、3-5家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三)对策措施
1、抓产业,建基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1)淡水渔业产业。以实施现代渔业园区建设为引领,以把我县建成北方最大的淡水水产品生态养殖基地、淡水水产品加工中心、淡水水产品交易中心、淡水渔业文化中心、淡水渔业科研中心为目标,整合渔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力发展品牌渔业、标准化渔业、生态渔业,带动渔业转型升级和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湖区和谐发展。一是加快建设现代渔业园区。坚持“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园区,以园区建设促进转型”,通过严控养殖面积、核发养殖证、实施养殖水面流转等措施,集中整合养殖水域,积极争取省市对我县的项目安排和资金扶持,引进业内知名企业投资建设经营园区,力争3--5年时间建成集优质高效商品鱼规模化养殖、精细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示范园区。二是规划改造县特种水产养殖试验场。采取分步实施的方法,将该场逐步建成集名优新水产品养殖示范、苗种繁殖培育、新技术培训与推广、现代渔业示范、渔业休闲、水生动植物博览、湖产品展示等为一体的xxxx湖现代渔业园。三是实施好鲁桥镇1000亩乌鳢、高楼乡1000亩河蟹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和鲁桥镇7000亩乌鳢养殖区基础设施的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优质鱼项目,搞好xxxx湖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