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及防灾应急知识宣传周活动方案

时间:2019-05-13 19:5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及防灾应急知识宣传周活动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及防灾应急知识宣传周活动方案》。

第一篇:社区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及防灾应急知识宣传周活动方案

社区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及 防灾应急知识宣传周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公众避险救助的能力,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防灾应急知识宣传周活动》,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关注民生,关爱生命。

二、主要内容

(一)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及相关工作制度。

(二)总结推广各地、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先进经验、典型案例,以及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的措施办法等。

(三)宣传介绍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普及防灾减灾的基本技能和避险救助常识。

三、宣传形式

(一)可以通过专家访谈、典型事件剖析、知识短片等生动活动泼的形式,宣传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总结推广应急管理先进经验,推动社会公众支持、参与应急管理,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

(二)由市经委、商务局、安监局负责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和应急知识进企业,提高企业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由各市区政府负责,在社区人口集中地,通过张贴标语、宣传画、办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知识进社区活动。并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普及防灾应急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自救互救能力。

(四)各窗口单位要将《突发事件应对法》摆放在显著位置供市民学习阅读。

(五)由人事局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分别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行《突发事件应对法》组织学习和培训。

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策划、科学组织、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确保宣传周活动有声有色、取得实效。宣传周活动结束后,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总结宣传周活动开展情况及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宝联社区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及

防灾应急知识宣传周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日和应急管理知识宣传活动有关工作的要求,广泛深入地做好“5.12”第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应急管理知识宣传活动,切实提高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知识宣传周活动。现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主要宣传内容

结合近年来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围绕“防灾减灾从我做起”的防灾减灾日主题和“学习应急知识,提高应急技能”的应急知识宣传主题,向社会公众宣传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基本知识。

二、主要工作安排

1.向社会公众宣传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基本知识。

2.悬挂宣传横幅和张贴宣传单。各社区、相关单位、企业在本辖区、单位悬挂宣传横幅和张贴宣传资料。

3.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宣传周期间,街办和社区同时开展一次集中宣传活动。

4.集中宣传活动工作安排。5月12日上午8:00-10:30,在社区开展城区集中宣传活动。活动由政府办(应急办)牵头,卫生局、红十字会、教育局、公安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水利水电局、林业局、环保局、城管局、安监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防办、质量技术监督局、气象局、疾控中心、消防大队各派1-2人参加,在现场摆放宣传画,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新闻单位及时做好新闻报道。

5.应急演练。5月13日,由教育局牵头,在十一中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教学楼模拟火灾现场紧急撤离演练。区应急办、消防大队现场

指导,新闻单位做好宣传报道。

三、督查和督办

全区开展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宣传周活动,各社区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专人负责,研究制定宣传方案,明确职责,扎实抓好本次宣传周活动。宣传周期间,区政府办(应急办)将赴现场进行督查督办。

宝联社区居委会 2010年5月5日

宝联社区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及

防灾应急知识宣传周活动方案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根据市应急办《关于开展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科普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水利部门实际,定于5月7日-5月13日为全区应急知识宣传周,其中5月12日为集中宣传日。

一、活动主题

“关注灾害,关爱生命”

二、活动重点

宣传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防汛抗旱救灾知识

三、宣传内容

(一)宣传介绍各类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普及防灾减灾的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的应急常识。

(二)宣传介绍《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城市防洪、防御山洪地质灾害等应急预案的重要内容。

(三)宣传介绍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防汛抗旱救灾知识。

四、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根据工作实际拟定本单位的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搞好宣传周活动动员。

(二)组织学习。宣传周期间,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网络、播放警示录等方式进行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的宣传报道。

(三)搞好总结。宣传周结束后,各单位要认真总结活动开展情况、经验和效果、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继续开展宣传工作的建议。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要集中精力抓好宣传周各项活

动的开展。

(二)精心组织,确保效果。

(三)保障经费,形成合力。各单位要对此次宣传活动所需经费予以支持和保障,要动员、鼓励、支持社会各届积极开展公益宣传。

宝联社区居委会

2011年5月8日

“避震救灾、珍爱生命”防灾减灾常识

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

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

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

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

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

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

如果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迹,珍贵字画上,马上会被腐蚀烂……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温室效应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外线,导致

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也不小,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脑炎、高烧。并会造成干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保护我们的家园和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关于做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宣传周和防灾减灾日活动安排

根据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关于在“防灾减灾日”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和科普宣教工作的通知》,为切实抓好“防灾减灾日”活动的各项工作,经区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并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现将“防灾减灾日”活动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开展好“防灾减灾日”各项有关活动,进一步发挥“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教育功能,促进我市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唤起社会各界对公共安全风险的高度关注,推动突发事件应急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构建和谐美好宜昌”为主题,以“防灾减灾日”活动为载体,以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抓手,进一步深入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教活动。

一、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一)宣传时间

全市宣传时间为5月7日-13日,用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宣教活动。各街道办事处在此期间充分利用赶集日开展集中宣教活动。

(二)集中宣传安排:

1、时间:5月10日12:00—14:00。

2、参加单位:区政府、各街道、各社区。

3、地点:宝联社区

二、活动主题及内容

主题:“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构建和谐美好宜昌”

内容:围绕“防灾减灾”知识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主要包括:突发事件应对知识、地质灾害知识、三防(防汛、防旱、防火)知识、气象灾害知识、灾后救济知识、消防工作知识、公共安全知识、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疾病防控知识等。

(一)开展防灾减灾进企业活动。结合安全隐患大检查工作,深入查找灾害风险隐患和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制定落实整改方案,加强企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二)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活动。开展“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将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到社区和广大市民。

(三)成立一支青年应急志愿者服务队

发动和号召全市广大共青团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一支青年应急志愿者服务队,并举行成立仪式。

宝联社区居委会

2011年5月5日

防震减灾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传播防震减灾科学信息,增强广

大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与能力,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结合我社区实际,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坚持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手段,在辖区内进一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有关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动员广大居民共同参与防震减灾活动,全面提高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的社区环境。

二、实施步骤

(一)学习动员阶段

1、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防震减灾宣传”的重要意义。

2、明确职责,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二)贯彻实施阶段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居民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灾害发生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从而提高居民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为防震减灾工作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让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真正成为一种自觉的需要和行为。

三、总结深化阶段

社区要认真贯彻落实,从而积极探索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和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认

真总结经验,写好书面总结,力求将我辖区防震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宝联社区居委会 2011年6月5日

防震减灾宣传周宣传口号

1、防震减灾 从我做起

2、防震减灾 关爱生命

3、防震减灾 利国利民

4、汲取教训 依靠法制 积极防御 共促和谐

5、掌握科学地震知识 远离地震谣言危害

6、宁可千日不震 不可一日不防

7、普及防震知识 提高减灾意识

8、提高防震意识 落实减灾措施

9、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提高社会抵御灾害能力

10、安全知识进社区 减灾意识入人心

11、减灾知识进校园 家庭社会更安全

12、珍爱生命 科学避震

13、人人参与防震 家家幸福安康

14、防震宣传进万家平安相伴你我他

15、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

16、防震减灾,平安常在。

17、普及防震知识,弘扬减灾文化。

18、防震减灾人人抓,幸福社会千万家。

19、生命无价,平安是福。20、全民动员防灾,人人参与减灾。

第二篇:长沙百江开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方案的活动总结

长沙百江能源实业有限公司

长沙百江开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

发事件应对法》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方案的活动总结

我司及时响应长沙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在全行业开展《实施办法》和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周的活动活动要求,以“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生产”为主题,紧密结合本气站实际、员工认知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组织领导机构,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公司领导历来注重安全生产,在生产计划上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并成立以安技保障部为组长的安全领导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主题教育方案,明确安全教育目标;做到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落实、有归档。

组长:李挺柏,紧急召开公司“防灾减灾活动周”工作布置会,制定活动周,实施方案。要求公司、气站,认真组织,统筹安排,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好活动周的系列活动,使全体员工都能受到教育。

二、活动周内容丰富。

充分利用会议、月报、等形式,对员工进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教育。

(1)5月12日,通过公司网络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实施办法》和相关应急知识。

(2)邀请省消防协会给员工作应急逃生及车辆安全专题培训。

长沙百江能源实业有限公司

(3)5月14日,结合公司重大危险源(星沙气站)的防护重点,进行一次防灾减灾知识教育主题会议活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提高气站员工自救互救能力。

(4)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由标准化小组、生活小组相关人员在气站的充装台、围墙、厕所、以及气站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总之,活动周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员工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了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避灾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

长沙百江能源实业有限公司

2010年5月17日

第三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知识模拟题库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知识模拟题库及答案---单选题

一、单选题

1.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A)

A、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B、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三级 C、特别重大、重大二级

2.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给他人人身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C)。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3.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件可以划分为(C)。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4.突发事件最基层的行政责任主体是(B)。

A、乡镇人民政府 B、县人民政府 C、市人民政府

5.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措施仍然不能控制事态发展时,相应的应对措施是(B)。

A、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条文 B、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C、静观事态发展

6.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C)、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

突发事件应对法。A、监测与预报 B、监测与预防 C、监测与预警

7.(C)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A、个人 B、企业事业单位 C、新闻媒体

8.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B)。

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8年1月1日

9.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C)的罚款。

A、5万元 B、15万元 C、20万元

10.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11.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C)、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

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事件经过 B、救援措施 C、预警级别

12.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

予以(B)。A、保留 B、撤销 C、升级

13.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先期处置的相关情况信息上报,除特殊情况外,最迟不得超过(B)报省政府应急办,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并及时反馈后续处置情况。

A、12小时 B、2小时 C、1小时

14.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B)。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经济责任

15.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含义:过去的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B)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

持续。A、30 B、50 C、80 16.《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具有(B)效力。

A、宪法 B、法律 C、法规

17.公园景区游船、客运索道、滑道遇有(A)时需停运。

A、4级风 B、5级风 C、6级风

18.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从应急方针、策划、准备、响应、恢复到预案的管理与评审改进,形

成了一个(C)并持续改进的体系结构。

A、相对独立 B、紧密联系

C、有机联系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A)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

十九次会议通过。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7月10日 C、2007年7月10日

20.国务院和(A)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

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县级 B、地市级 C、省级

21.预计将要发生较大(Ⅲ级)以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属

于哪种预警等级:(B)

A、红色 B、黄色 C、橙色

22.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A)。

A、不变 B、增加一倍 C、不享受

23.(C)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

A、国务院 B、民政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24.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C)。A、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B、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 C、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

25.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A)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A、预防 B、遏制 C、消除

26.预防与应急准备,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立足于(A)的原则。

A、预防为主 B、控制为主 C、处理为主

27.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C)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A、法院 B、检察院

C、公安机关

28.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响应程序可分为(A)、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

复、应急结束。

A、接警 B、处理 C、汇报

29.“一案三制”指的是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B)。

A、法规 B、法制 C、体系

30.湖北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c)正式挂牌成立。

A.2005年4月 B.2006年5月 C.2007年5月

31.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在场人员要(A)。

A、按顺序迅速撤离现场 B、争先恐后逃跑 C、围观看热闹

32.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A)”,保证

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A.绿色通道 B.快速通道 C.特殊通道

33.《湖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内设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B)作用。

A.上传下达 B.运转枢纽 C.承上启下

34.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A)造成。

A.建筑物倒塌 B.地震的余波 C.地震引起的火灾

35.高楼失火,当通道被火封住,无法出逃时,关紧迎火门窗,用湿手巾、湿布堵塞门缝,或用水淋透房门,迅速跑到临街的窗户或(A)发出求救信号。

A.阳台 B.房间 C.卫生间

36.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应保护好现场,并在故障车来车方向(B)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

A.50 B.100 C.150 37.发现人员触电时,应(B),使之脱离电源。

A、立即用手拉开触电人员 B、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

C、用铁棍拨开电源线

38.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应该是(A)。

A、观察伤者有无意识 B、对出血部位进行包扎 C、进行心脏按摩

39.对于脊柱受伤的伤员,采取下列运送方法中,(C)搬运是正确的。

A、一人背负运送

B、二人抬运,一个抱头,一个抬腿

C、多人搬运,保持伤员身体平直,动作均衡

40.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

器材和设备,并(C)。A、实施监督

B、制订安全责任制 C、定期组织演练

焦作市财政局《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7年12月31日;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应急指挥中心属于区人民政府的()。

A.办事机构; B.办事机关; C.派出机构; D.派出机关; 3.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几万元的罚款()。

A.5万元; B.10万元; C.15万元 D.20万元;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是()。

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 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 D.处置与预防并重;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新闻媒体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的真实信息,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有权对其做出何种处理决定()。

A.警告; B.罚款;

C.停止其业务活动;

D.以上三项都错,无权对新闻媒体做出处理决定;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何时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

A.应急准备阶段; B.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C.恢复重建工作结束; D.应急处置期间;

8.《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共有几章和几个条文()。

A.7章、70条; B.8章、70条; C.6章、60条; D.5章、60条;

9.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阐述,错误的是()。

A.它属于公法范围; B.它具有强制性; C.它是一部行政法规; D.它是一部综合性法律;

10.对于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管辖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下列哪一项规定是正确的()。A.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 B.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 C.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街道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 D.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单位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起施行。

A.2007年10月1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7年12月1日; D.2008年1月1日;

12.国务院()出台《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8年;

13.国务院和()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省级; B.地市级; C.县级; D.乡镇级;

14.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最高级别为Ⅰ级,用()表示。A.橙色; B.红色; C.黄色; D.蓝色;

15.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

A.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 B.应急队伍的建设; C.事故损失评估; D.应急预案的演练;

16.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 B.预测预警; C.信息发布; D.评估;

17.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A.发生区域; B.影响生产; C.引发地区; D.影响区域; 18.应急演练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评价和()应急能力。

A.保持; B.论证; C.协调; D.保护;

19.()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分级响应; B.统一指挥; C.公众动员机制; D.以人为本;

20.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事件经过; B.救援措施; C.预警级别; D.公共信息;

21.需要多个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事件,由该类突发事件的()牵头,其他部门予以协助。

A.业务主管部门; B.上级领导机关;

C.行政主管部门; D.行业指导部门;

22.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

A.保留; B.撤销; C.升级; D.解散;

23.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先期处置的相关情况,要在事件发生后的()内报省政府应急办,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并及时反馈后续处置情况。

A.24小时; B.12小时; C.2小时; D.1小时;

24.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A.绿色通道; B.快速通道; C.特殊通道; D.直线通道;

25.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经济责任; D.刑事责任;

26.(D)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

A.政府; B.专业指挥机构; C.专业救援队伍; D.基层;

27.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含义:过去的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A.30; B.50; C.80; D.100;

28.使用遇险求救声音信号,应按照()规则。

A.三声长,三声短,再三声长,间隔30秒钟后重复; B.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30秒钟后重复; C.三声长,三声短,再三声长,间隔一分钟后重复; D.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一分钟后重复;

29.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的影响,平均风力()级以上。

A.8; B.9; C.10; D.11;

30.寒冷橙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冷空气影响,最低温度降至()以下。

A.0℃; B.5℃; C.10℃; D.15℃;

31.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暖气空气影响,最高气温升至()以上。

A. 35℃; B. 37℃; C. 39℃; D. 41℃;

32.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造成。

A.建筑物倒塌; B.地震的余波; C.地震引起的火灾; D.地震引起的传染病;

33.家庭装配的应急箱中,食品和饮用水至少够每个人用()天。

A.1; B.2; C.3; D.4;

34.高楼失火,当通道被火封住,无法出逃时,关紧迎火门窗,用湿手巾、湿布堵塞门缝,或用水淋透房门,迅速跑到临街的窗户或()发出求救信号。

A.阳台; B.房间; C.卫生间; D.客厅;

35.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应保护好现场,并在故障车来车方向()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

A.50; B.100; C.150; D.200;

36.发现家禽或候鸟不明原因死亡,应立即向()部门报告。

A.卫生; B.动物防疫; C.农业; D.检验检疫;

37.被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应立即到医疗门诊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小时内。

A.6; B.12; C.24; D.48;

38.防止登革热关键是要消灭()。

A.苍蝇; B.蚊子; C.老鼠; D.蟑螂;

39.禽流感病毒可通过()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都可以被感染。

A.消化道和呼吸道; B.空气;

C.食用煮熟的禽肉; D.食用禽类的蛋;

40.给儿童做人工呼吸时,每分钟()次。

A.30; B.20; C.15; D.10;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B.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 C.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 D.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谁制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国务院部门;

3.某区某单位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政府有权对其做出哪些决定()。

A.责令其停产停业; B.暂扣其许可证; C.吊销其营业执照;

D.强行划拨其银行帐户资金;

4.某区安监局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造成一定损害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谁有权对其主管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该市人民政府; B.该区监察部门; C.该市安监局;

D.该区人大常务委员会;

5.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当如何发布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

A.统一; B.正确; C.全面; D.及时;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突发事件的是()。

A.银行挤兑; B.股市暴跌; C.金融机构倒闭; D.金融危机;

7.某企业因劳动合同而发生群体性纠纷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有权采取下列哪些应急措施()

A.封锁有关场所和道路;

B.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的当事人; C.加强对易受冲击的国家重要机关和部门的警卫; D.直接拘留参与冲突的当事人;

8.某公民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有权享有以下哪些权利()。

A.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不变; B.可以获得政府的表彰; C.可以获得政府的奖励; D.可以对其他公民发布命令;

9.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应急工作中的比例原则描述正确的是()

A.行政机关的应急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 B.行政机关有多种应急措施可以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的保护公民权益的措施; C.行政机关的应急措施所能带来的社会利益应当大于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受的损失; D.行政机关的应急措施应当符合理性;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单位应当为单位内部的专业应急救援人员()

A.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B.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 C.配备必要的器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测试题

字号:[ 大 中 小 ]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 通过,自 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共分总则、、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法律责任、等7章70条。

3、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

4、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和 四级。

5、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

6、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客观、,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7、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必要时可以向 征用应急救援所需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资。

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建立由 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单位应当建立由 组成的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9、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 和。

10、预警公告内容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类别、、预警区域或场所、、警示事项、影响估计及应采取的措施、等。

11、预警公告发布、调整和解除可以通过、、、通信、等渠道进行,必要时采取 传递预警信息。

12、突发公共事件所在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众一旦掌握突发公共事件征兆或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应迅速通过、、120等特服电话以及政府部门、企业公布的服务专线电话等报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13、各乡镇办和市直有关部门是受理报告并向市政府报告突发公共事件的。

14、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乡镇办和市直有关部门应立即核实并在 分钟内向市政府报告。

15、事发地乡镇办和市直相关主管部门是 的主要力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A、红色、黄色、橙色、蓝色 B、黑色、红色、蓝色、黄色

C、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D、黑色、白色、红色、绿色

2、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制定。

A、人大常委会 B、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确定的部门 D、公安部

3、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由()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A、乡镇 B、县 C、市(州)D、省

4、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的原则。A、属地管理原则 B、标本兼治、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D、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5、有关单位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A、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B、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C、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D、五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

6、发现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及时报警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报警电话是()。

A、110 B、120 C、112 D、119

7、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是()。

A、110 B、120 C、112 D、119

8、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造成。

A、建筑物倒塌 B、地震的余波

C、地震引起的火灾 D、地震后的次生灾害

9、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准携带易燃、()等危险品。

A、洗漱用品 B、易爆 C、手电筒 D、硬包装饮料

10、观看球类等大型比赛时,如发生骚乱,应避免在看台上来回跑动,要()向自己所在看台的安全出口移动。

A、慢慢地 B、不顾一切地 C、盲目地 D迅速、有序地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2、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没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3、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及时公布。()

4、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四级为最高级别。()

5、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含那些内容?

2、《丹江口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包含的预案体系有那些?

3、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采取那些措施应对?

4、《丹江口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可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启动或设立那些相关应急工作行动组?

五、论述题:(20分)

1、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需要抓紧做好那些工作?

第四篇:《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学习手册

机关单位《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

理知识学习手册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2、为什么要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

答: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3、《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4、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几类?共有几个级别? 答: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IV(一般)、III(较大)、II(重大)、I(特别重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般(IV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影响局限在社区和基层范围之内,可被县政府所控制和处置;较大(III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后果严重,影响范围较大,发生在一个县市区以内或波及两个县市区以上,超出县级政府应对能力,需要动用地(州、市)级政府力量方可控制和处置;重大(II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规模大、后果特别严重,发生在一个地(州、市)以内或波及两个地(州、市)以上,需要动用省级政府力量方可控制和处置;特别重大(I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规模极大,后果极其严重,其影响超出本省范围,需要动用全省的力量甚至请求中央政府增援和协助方可控制,其应急处置工作由发生地省级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必要时(超出地方处置能力范围或者影响全国的)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5、什么是应急管理?具体有哪些内容?

答: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应急管理还是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6、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答: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7、什么是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分为哪几类?

答:应急预案是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原则性方案,它提供了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基本原则,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的操作指南。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是由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等六大类构成:

(1)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各级人民政府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地区应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由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实施。

(2)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涉及数个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由有关部门牵头制定,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3)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是有关部门、直属机构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急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预案,由有关部门制定印发,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4)地方应急预案。各县(市)人民政府及其基层政权组织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分别制定。

(5)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应急预案。(6)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各类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由制定单位及时修订;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构成种类将不断补充、完善。

8、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哪些?

答: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9、事故灾害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事故灾害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10、公共卫生事件一般分为哪几类?

答: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11、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答: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12、为应对突发事件,政府部门及其部门是否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财产?对征用财产使用完毕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如何处理?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如何处理?

答: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返还。财产被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13、单位在预防突发事件发生方面有哪些职责?

答: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掌握并及时处理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1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建立哪些类型的应急救援队伍?

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建立由成年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单位应当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救援队伍的合作,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15、哪些部门负有组织应急演练和宣传普及应急知识的义务?

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和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16、教育部门和学校在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宣传方面应做哪些工作?

答: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

17、自然灾害、事故灾害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依法可以采取哪些应急处置措施?

答:根据《突发事件应急法》第49条规定,自然灾害、事故灾害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二)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三)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四)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投放,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五)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六)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

(七)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八)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九)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十)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18、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员应当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答: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50条规定,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公安机关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下列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

(二)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行控制;

(三)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

(四)加强对易受冲击的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在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国家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驻华使领馆等单位附近设置临时警戒线;

(五)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必要措施。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19、有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情况和事态发展的信息由谁发布?信息发布有什么要求?

答: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53条规定,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

20、突发事件发生地人民政府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做好哪些工作?

答: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和协调公安、交通、铁路、民航、邮电、建设等有关部门,恢复社会治安秩序,尽快修复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

21、政府有关部门对受突发事件影响的地区应当做好哪些善后工作?

答:受突发事件影响的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救助、补偿、抚慰、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妥善解决因处置突发事件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

2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迟报、谎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报送、公布虚假信息,应当如何处理?

答: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63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本法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造成后果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根据情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问答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材料

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目的是什么?答: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调整范围包括哪些?答:包括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3.突发事件的含义是什么?

答: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4.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答: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5.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是什么?

答: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6.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什么原则?

答: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7.关于建立社会动员机制是如何规定的?

答:国家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

8.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吗?

答: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依法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9.《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武装力量和民兵参与应急工作有何规定?

答: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参加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10.《突发事件应对法》对征用单位和个人财产有何规定?答: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返还。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11..国家对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是如何规定的?答:国务院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国务院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国家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

12.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履行哪些预防突发事件的义务?

答: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为交通工具和有关场所配备

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并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

有关单位应当定期检测、维护其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正常使用。

13.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履行哪些应急工作职责?

答: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

14.社会公众应当如何处理所获悉的突发事件信息?

答: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15.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的程序是什么?

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信息。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信息报告员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

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16.社会安全事件主要指的是什么?

答:社会安全事件主要指的是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形成一定的规模,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危害社会稳定,干扰正常的工作秩序、生产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群体性事件。这类事件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群体性(2)利益性(3)突发性(4)渐进性(5)多变性。

17.何时停止执行应急处置措施?

答:应急处置措施随着突发事件的发生而实施,应当随着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和解除而停止。如果不停止,就会失去其正当性和合法性。因此,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停止执行应急处置措施。

18.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依法应该如何处理?答: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暂停其业务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许可证;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对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19.单位或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措施的,应如何处理?

答:单位或者个人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单位或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如何处理?

答: 单位或者个人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下载社区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及防灾应急知识宣传周活动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及防灾应急知识宣传周活动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培训方案

    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 宣传培训方案 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对我乡的经济快速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普及应急知识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广大人民......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突发事件应对法》电视大奖赛试题 1、今年11月1日,是《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几周年纪念日? 答:两周年纪念日。 2、《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的背景? 答:是在党和国家推进科学......

    胶州市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日活动总结

    胶州市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日活动总结 在青岛市应急办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在胶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突出一个宣传主题(即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突出两种宣传形式(......

    xx社区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方案

    xx社区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方案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2012年5月7日至2012年5月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认真做......

    2008年级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工作计划突发事件应对法

    附件: 2008年省级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工作计划 一、《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卫生法律法规、规范、制度、职责培训班 (一)培训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

    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方案

    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方案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做好学校防震减灾宣传,学校决定开展“五个一”防震减灾进校园活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5篇范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5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无效)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姚村镇中学积极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教育活动

    姚村镇中学积极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教育活动 为贯彻市教体局《关于开展颁布实施四周年宣传活动通知》精神,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师生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