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绿色学校 深化环境教育
创建绿色学校
深化环境教育
湖北省黄石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根据《全国环境教育行动纲要》提出的要求和湖北省关于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的《通知》精神,我市创建绿色学校(幼儿园),深化环境教育工作,由于领导重视,密切配合,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我市有1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近20万学生、儿童接受到环境教育,创建了43所绿色学校(幼儿园),其中,国家级绿色学校一所,省级绿色学校9所,市级绿色学校15所,市级绿色幼儿园5所,县、区级绿色学校13所,使我市的环境教育正在由学校、幼儿园,向家庭、社区和社会延伸,并不断走向深入。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为了保证创建绿色学校的顺利开展,领导重视是关键。首先是我们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专门下发了文件,制定了工作规划,并每年把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同环保其它工作一样,纳入各级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统一评比。每年年初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在全市环保工作会上与各县(市)、区政府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状;年中要检查督办一次;年底实行统一考核验收,做到奖惩兑现。二是我局党组把创建绿色学校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每年都要召开1—2次专题会议,听取创建工作情况的汇报,研究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做到了一把手亲自抓,分工一名党组成员经常抓,指定专门部门具体抓。三是各县(市)、区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和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都成立了 由环保和教育部门组成的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环保和教育部门都将此项工作纳入各自的工作议事日程,并制订了规划,落实了工作任务和措施。四是各县(市)、区环保、教育部门的有关人员还经常深入到各学校(幼儿园)进行具体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五是各学校(幼儿园)都建立了以校长(园长)为首的创建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绿色学校和幼儿园的创建工作,并在资金、物质等方面提供保证。
二、密切配合是保证
市环保局和市教育局作为政府主管学校环境教育的职能部门,必须加强联系,密切配合,携手搞好环境教育。市教育局把环境教育作为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设现代化复合人才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为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广阔空间和舞台。市环保局作为推进这项工作的主体,有领导抓,并明确市环保宣教中心是指导和组织实施的主管部门。我市环保、教育部门每年都要联合发文,定期开会研究工作,共同组织评审验收,为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幼儿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第一,环保与教育部门每年都要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幼儿园)活动的《通知》,并且为了更好的规范和管理绿色学校(幼儿园),去年我们又修订和完善了创建绿色学校(幼儿园)工作的管理和评审办法。第二,去年我们召开了两次创建绿色学校(幼儿园)工作会,并多次与教育部门领导一起,深入到各创建学校(幼儿园)去检查指导工作,并给各创建单位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第三,严格评审条件,联合组织教育和环保专家评审小组对申报创建单位认真进行评审,对个别达不到评审标准的单位,专门下达限期整改通知,直至整改合格后,由评审组再次 2 复审,才能命名。第四,各创建单位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去年,我们在创建了一批绿色学校的基础上,首次在全市开展了创建绿色幼儿园活动,全市5所申报绿色幼儿园的单位领导重视,工作扎实。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分管园长卫书花积极组织教师、幼儿、家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教育活动。新星幼儿园对幼儿开展的“讲环保故事、画环保画、观环保活动,唱环保儿歌、做环保玩具”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环保特色教育的很好尝试。大冶铁矿幼儿园园长陈泽玲亲自到武汉市环保宣教中心用资2500元购买500册幼儿环保教育书籍,以满足教师、幼儿的教学需要。他们还在教师中开展了“四个一”,即:设计一份环保教案、制作一件环保玩具、组织一次环保教学活动、编写一期环保小报的活动,既提高了教师的环保教学能力,又为搞好幼儿环保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还在幼儿园和家长中开展了“每周一题环保知识竞猜”活动,让家长参与到答题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宣传效果,真正起到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作用。
三、狠抓落实是根本
抓好各级各类学校的环境教育,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幼儿园)活动,是我们环保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实践中我们根据上级的要求,总结出“五步创建法”,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就是要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作出创建决定,建立环保教育室,分工专人负责,制定创建计划和方案。
第二步,广泛宣传,搞好发动。就果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在学校内外广泛宣传创建绿色学校的意义及其方法和步骤,3 争取学生家长、社区、媒体的大力支持。
第三步,注意渗透,抓好教育。就是要在针对各级各类学校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搞好各学科的环境教育渗透,使广大青少年在受教育、学知识中潜移默化接受环境教育,增强环保观念。
第四步,开展活动,提高意识。就是要在深入进行环境教育的同时,结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重要节日,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环保活动,例如环保主题班会,书法、绘画、作文比赛,环保小卫士,清除白色污染,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搞好废物利用,科普月、爱鸟周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近、欣赏、爱护自然环境,养成对环境友善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环保意识。
第五步,按照要求,搞好申报。就是经过一年创建之后,各申报创建市级绿色学校(幼儿园)的单位,要按照《黄石市绿色学校评估标准》在认真搞好自我总结和自查的基础上,由所在地的教育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推荐,按照要求填报市级绿色学校《申报表》,并将整个创建活动相关材料分类打印装订成册,上报市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同时做好迎接上级评审组的验收评审准备工作。
总之,我市创建绿色学校(幼儿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先进单位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把我市的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00五年三月五日
第二篇:实施环境教育 创建绿色学校
实施环境教育 创建绿色学校
——明光市城西小学创建“滁州市绿色学校”汇报材料
安徽明光市城西小学 贺建伟
一、学校基本概况
我校是滁州市示范小学,位于明光市明西街道办事处,是一所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市郊中心小学,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学生650多人,教师30人。学校占地面积11250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运动场地4800平方米,建有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绿茵足球场、60米直跑道和200米环形跑道。绿化面积加上绿茵操场,绿色面积达10000平方米,校园绿色覆盖率达88%以上。校园环境整洁幽雅,教学设施配套齐全,常规管理规范有序。绿色教育、养成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是一所充满活力、充满和谐、充满绿色的学校。
二、创建滁州市绿色学校主要做法
1、提高认识,理解创绿内涵。
自2003年9月迁入新校址以来,学校一直重视环境管理工作,并赋予了“绿色学校”新的理念,我们认为“绿色学校”应具备以下特征:(1)绿色学校是花香怡人、绿色环绕的学校;(2)绿色学校是师生环保意识强烈、环保行为规范的学校;(3)绿色学校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组织学校运转的学校;(4)绿色学校是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学习的场所;(5)绿色学校是教师可持续工作的场所。也就是说:“绿色学校”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自我管理、改进教育手段、降低教育投入,逐步提高办学效益,不断解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学校。
2、加强领导,健全规章制度。
在弄清“绿色学校”内涵后,我们根据明光市环保局、教育局关于“绿色学校”的评估标准,针对学校实际,把创建各级“绿色学校”作为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坚持环境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环境建设、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等工作相结合,学校制定了《校园环保规章制度》、《环境教育工作计划》等管理方案,对校园环境进行完善和改造,学校每学期工作计划中都有开展环境教育的具体要求,“绿色环保”教育主题也列入德育、少先队工作计划之中,同时还把环境教育纳入了班主任考核项目和学生行为规范的评比检查之中,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确保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落实。
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是全校全员参与的一件大事,为了使环境教育能够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城西小学创建滁州市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到人,明晰创建任务,把学科教育、课堂渗透、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环境改造、活动宣传等工作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3、师生同心,共创绿色校园。(1)布局规划:2003年9月,我们抓住迁入新校址的机遇,以创建滁州市示范小学和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为契机,把环境改造、环境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把校园基本建设与绿化建设结合起来,以净化、绿化、美化为原则,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工作目标,对校园布局进行整体规划,合理设计,使环境教育真正纳入到学校各项工作中。迁入新校后,我们按规划先后投入30多万元进行校园场地整平,建操场,修跑道,硬化路面和场地、布置班级、美化楼道,尽量让学校每一个景点、每一块墙壁都能为环境教育发挥作用。
(2)校园绿化:学校一直重视环境的育人功能,在校园绿化上,我们制定了近期和远期的实施目标,先后投入6万元有计划购买花草树木在植树节前后进行种植。学校把校园划分成若干区域,由各班专门负责净化并进行检查评比,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每学期一次总评比,把环境教育和爱护校园列入评选“先进班集体”的重要条件。
(3)校园文化:在建设中,注重校园美化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园环境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近年来,我们把校园文化建设同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结合起来,在绿化区域进行布局点缀,如:文化名人祖冲之塑像簇拥在鲜花丛中,“和谐校园”、“我最棒”、“我能行”等灵壁石点缀于草坪上,科普宣传画、师生作品装裱上墙,“文化墙”里渗透绿色内容,“笑脸墙”上的一张张笑脸让人感到轻松和快乐,整个布置既给师生创造了一个怡人的工作学习氛围,又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4)学科渗透:重视课堂主渠道,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各科教学中,我校教师结合各学科教学,使环境教育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即采取多种方式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我们要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等学科,把环境问题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各专业知识的同时,对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各教研组把环保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渗透环境教育的观点,努力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师生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发挥了环境教育的辐射作用。
(5)日常活动:学校把环境教育纳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把环境教育制度化、经常化。
一是结合环境日进行环境教育,投身社会大课堂。我们结合国际、国家环境教育传统日,确定学校的环境教育专题活动。如:3月12日“植树节”开展“植树护绿美化校园”活动,3月22日“世界水日”开展 “节约水资源”活动,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开展“善待地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活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开展“环保主题(当年主题)宣传”活动,10月6日“世界粮食日”开展“珍惜每一粒粮食”宣传活动等。二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手段开展环境教育。学校建成了校园网站(www.xiexiebang.com),内含丰富的环保内容,其中有:环保教育知识、美丽的风景图片、绿色教育活动安排、每月环保之星、环保小卫士的先进事迹、环保征文选登等;近期,我们又添加直播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栏目,让师生和社会网友在第一时间了解大会的进展情况,宣传减排,保护地球。
三是开展环境教育专题讲座。近年来,我们开设的有关讲座达6场,接受教育的学生近千余人次。
四是开展了“保护环境征文”、“我与小树同成长”、“每人种养一盆花”、“评选环保小卫士”、“电脑制作环保报评选”等活动。
利用宣传橱窗、班级板报定期出专刊,宣传环保知识、宣传环保小卫士的先进事迹、张贴永久性标语环保标语等。
还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定期广播环保知识,宣传报道先进事迹;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队会、读书活动等安排环保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调查、认知树木花草等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楼、教学区张贴温馨的环保提示用语;教师环保内容的粉板字形成了独特的环保文化墙。
五是组织读书读报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功能,组织学生观看环境教育专题片,阅读环保书刊,从而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校购置有环境教育VCD、DVD约26小时、书籍12种共100多册,每年订购《绿色视野》等环境教育杂志3种、《中国环境报》等报纸2种。
通过日常活动的开展,让环保意识在每个人心里扎根,增强了学生关注环境、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的强烈意识,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6)资料整理:精心做好创建绿色学校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我们按照创建的要求,以资料员为主,以班子成员和教研组长为骨干力量,依托班主任和全体教师,按照组织管理、课内环境教育、课外环境教育、环境建设和创建成果的五个方面,结合平时的工作内容,分工到人,责任到人。我们要求在平时的工作中,凡事要留有痕迹,做到手勤心细,收集齐整理好各项资料。
三、我们的收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绿色学校”活动的创建,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使学校找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了师生爱绿、护绿、育绿的意识。学校通过养成教育和环境教育,让校园更绿、更美了。
1、学校整体绿化效果突出 学校绿化绿色面积现在达到了10000平方米,绿化率达到88%,人均绿化面积超过了15平方米,形成了四季有鲜花,终年可见绿的绿色校园。
2、师生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爱护环境已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师生消费观念科学合理,学校对小卖部等供应场所的食品包装、用具、用品均有明确的环保要求,学校实行严格的门岗制度,严禁师生将严重污染环境和能耗高的商品带入学校。学校师生环保参与意识强,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环保宣传活动等形式对社会、家庭改善环境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3、创建“绿色学校”工作也推动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断地提高。
我校在创绿的工作中,各项工作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明光市环保局和教育局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我校成绩捷报频传,教师有20多人次先后获得小学生环保征文活动指导奖。赵永芹同学的《植树护绿》电脑绘画、张宇傲的《动物报》电子报刊等18名同学荣获滁州市第七届、第八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评比一、二、三等奖。唐荣惠子等26名同学荣获“环保征文”明光市一、二、三等奖。杨翮同学被评为安徽省首届“江淮环保好少年”,受到省里的表彰,同时,获得全国少工委授予的“全国平安行动好队员”称号。张诚同学在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中,环保书信荣获小学组三等奖。张宇傲荣获了“滁州市十佳(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徐畅等8名同学荣获滁州市和明光市的“我与小树同成长”先进个人。
学校也荣获了明光市绿色学校、明光市“植树护绿美化校园”先进集体、明光市中小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环保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和“我与小树同成长”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明光市先进学校、明光市办学水平优秀学校、明光市雏鹰红旗大队、明光市文明单位、滁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滁州市示范小学、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称号。
电视专题片《奏响校园和谐曲》荣获滁州市教育电视节目评选校园专题二等奖、校园集体舞《阳光校园》荣获第一套全国中小学生校园集体舞评比明光市一等奖、滁州市一等奖、安徽省一等奖的好成绩。
现在,当你走进城西小学校园的时候,看到的是:学校花草树木草坪郁郁葱葱;道路、运动场、教室地面洁净无纸屑无杂物;宣传橱窗、文化墙、笑脸墙、牌匾设计新颖,内容生动、醒目;花草树木有知识简介牌;公共场所摆放盆花;师生不吸烟、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不乱折乱踏;不高声喧哗,不干扰他人学习;做到了“地面无纸屑、门窗无乱画、墙壁无鞋印、桌面无乱摆、室内无高声、人人衣冠整、个个讲卫生”的要求。这些成绩都归功于创建滁州市绿色学校,归功于创建滁州市绿色学校的师生们。总之,在市环保局、市教育局的关心和指导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校在环境保护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又陶冶了学生情操,激发了他们爱绿、爱美的高尚情趣。经我校对照要求自评,得分98分,已经符合“滁州市绿色学校”的申报条件,因此,特向滁州市环保局、滁州市教育局提出申请验收,敬请各位领导和专家评审,提出宝贵意见!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而且不断开拓创新,把环保教育渗透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一步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自觉性,把我校环保教育工作再次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创建绿色学校 深化绿色理念
创建绿色学校 深化绿色理念——关于我省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时间:2008-05-19 10:48来源:浙江省环境保护局网站 作者:浙江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主任 孙 点击: 427次 中小学环境教育,是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中小学环境教育入手,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也对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起着基
中小学环境教育,是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中小学环境教育入手,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也对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起着基础、先导和推动作用。新世纪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如何适应我省提前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新形势,这是环境教育的重要课题。创建“绿色学校”,是深化环境教育的必然选择
“九五”期间,浙江省工业污染控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全省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已基本得到控制。到2000年底,全省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内;2.2万多家企业工业污染源基本完成治理任务,达标率为95%以上;杭、甬、温三个国家考核重点城市的空气和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已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
由于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九五”期间,在全省经济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的同时,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较大幅度下降,使经济、社会、环境处于良性发展态势。目前,省内钱塘江等八大水系主体水域、主要湖泊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全省大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根据中国科学院1999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定,我省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矛。但是,全省的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一是生态环境系统相对独立封闭,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二是环境要素复杂,又是核电大省;三是环境容量小,污染负荷重;四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重污染行业占有相当比重。
进入新世纪,浙江省的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十五”期间,全省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调度体系要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环保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将更为完善,到2005年重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争取在全国率先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良性生态环境系统,力争使全省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完成新世纪环境保护目标的前提是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参与意识,而重点对象首先是肩负着未来使命的广大中小学生,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则是深化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
绿色教育,是创建“绿色学校”的伴生物,是环境教育发展阶段的新事物。全球生态危机引发的地球上“绿色”的加速消失,已经促使人类文化的“绿色”转向。绿色,是文明的象征,是生命的希望,是一种完美的时尚。在工业领域,正在实施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制度,走“清洁生产”之路,在消费领域,社会倡导“无公害”物品,鼓励“绿色”消费;在教育领域,国家支持“绿色教育”,创建“绿色学校”。所以,“绿色教育”是环境教育的现代发展。
环境教育,起源于19世纪末,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人类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就一直敬畏自然。自从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能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满足永远也无法满足的欲望,人们无止境地向地球索取,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问题愈来愈严重,公害事件相继发生,畸形怪胎和怪病频繁发生,人类面临灾难。人类开始认识到地球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保护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1972年,联合国在斯得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必须利用知识在同自然合作的情况下建设一个较好的环境”的任务。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确认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发展战略。环境保护是政府的职责,又必须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每一个人都影响着环境,又受环境的影响。许多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缺乏环境意识密切相关,而培育和提高环境意识,需要通过环境教育。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前途。学校是开展环境教育、培养青少年环境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绿色学校”作为环境教育的一种载体,出现于八十年代后期。到1999年,欧洲19个国家4000多所学校开展“绿色学校”活动。澳大利亚、印度、美国、泰国、南非,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引入了“绿色学校”理念,开展创“绿色学校”活动。
1972年,我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斯得哥尔摩会议,中国环保事业开始起步。1993年,我国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决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份。我国的环境教育也实现着同步的变化和发展。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环境宣传教育开始在全国起步。1985年,国家环保局、国家教委在辽宁昌图县召开的“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经验交流及学术讨论会”,成为国家环保局和教育主管部门合作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良好开端。1996年12月,国家环保局、中宣部、国家教委联合制定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指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并提出在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纲要》颁布后,在环保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倡导下,各地学校积极开展了“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为了更好地推进“绿色学校”创建活动,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教育部联合决定,每两年表彰一批全国创建“绿色学校”的先进学校,并于2000年11月表彰了全国第一批105所先进“绿色学校”和22个创建“绿色学校”优秀组织单位。
1974年全省环境保护会议后,我省环境教育呈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全面开展的态势。1986年3月,杭州第三中学在高一年级成立了水质分析小组,对西湖开展课外环保课题活动,配合课堂教学实验。1987年10月,该校又在高一年级设立环保选修班,增加环境保护教育课程。
1989年,该校高一年级四个班均开设了环境保护教育课程,期末均列入考试科目。该校在连年开展环境教育试点的基础上编写了中学生环境保护教材,并推广至全校各年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我省和国家环保局的表彰。以杭三中为主体性组建的杭州市中策职业高级中学,环境教育特色鲜明,环境道德教育有序有效,社团活动有声有色,各项教育活动精彩丰呈,1995年就荣获“全国环境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1988年9月起,杭州第二中学、第四中学、学军中学、天长小学、祖庙巷小学、保叔路小学等中小学不同程度的开展了环境教育。据杭州市统计,1991年至1994年全市有43个中小学坚持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温州市乐清县于1989年起在20个乡镇中学和两所小学开设环境课,进行学校环境教育试点。1990年,该县学校环境教育面扩大到38所中学。两年内,各学校累计开设环境课2000节(时),举办各种环保讲座900多次,全县中小学生有六万多人次受到环境教育。乐清在中小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作法,受到国家环保局和省、市环保局的多次表彰。同年,全省已有50多所中小学的四万多名学生接受了环境保护知识教育。乐清、欧海县编写了中小学环境教育课本。1991年,全省有530所中小学开展了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杭州市也编写了环境教育课本。到1993年,我省中小学校环境教育试点工作在全省各市、地全面开展。1997年,根据国家环保局指示,省环保局、省环境科技培训宣传教育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幼儿环境教育纲要》。
全省的“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指引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997年,省环保局、省教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通知》,提出了全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各市、县(区)环保局、教育局共同组织、策划和协调“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通过建立机制、培训师资、编写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育课题攻关、尝试社会实践活动,推进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杭州市在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活动中,十分重视“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做到组织、计划、措施三落实,发挥了政府、学校和社会的三个积极性,形成了创建的氛围,使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既有量的扩张,更有质的提升。目前,已有22所中小学通过了杭州市级验收,更有一大批获得了县(市)的“绿色学校”称号。嵊州市长期重视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纳入教学日程,健全环境教育辅导员队伍,深入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绍兴县环保局会同县教委对全县中小学“绿色学校”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获全省环保科技成果三等奖。舟山市普陀区教委把环境教育作为一项科学学课,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提出了环境教育的新思路。温州实验中学、嘉兴洪波小学、金华红湖路小学、嵊州市剡山小学作为我省“绿色学校”的优秀代表,受到了国家的表彰。为了规范和推进“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各市、县(区)教育、环保部门进行了有效的合作。杭州、嘉兴、金华、湖州等市建立了教委牵头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杭州、温州、嘉兴等市还确定了一批环境教育基地。因此,全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已由试点阶段转入全面开展。
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既是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既受国外环境教育的启发,也是全省多年来环境教育工作的积累、持久开展下去的一种必然选择。2 创建“绿色学校”,是环境教育的有效方式
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尊严和荣誉的尺度;环境意识,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象征。实施环境教育,是实现“两个文明”的重要途径,而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则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有效方式。
2.1 “绿色学校”的认识
“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是环境教育的有效方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绿色学校”开辟了途径。“绿色学校”的概念,反映了新生事物的根本属性,具有相应的关系。首先,要把地球上一切生命的生存和人类的可持续教育,纳入“绿色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组成部份。学校的定位,不仅在于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而且也为恢复自然生态、建设自然生态服务。其标志就是要制定创建“绿色学校”的“绿色计划”、履行“绿色管理”、培养“绿色人才”、开发“绿色科技”、建设“绿色校园”、倡导“校园绿色消费”等。因此,绿色教育已成为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和未来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为人民服务本质的体现,是传统办学观念的根本转变。其次,“绿色学校”是人类生态观念变革在学校系统的积极响应。人类生态观念的变革,走过了古代顺应自然的“万物有灵论”,近代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论”,现在开始走向人和自然和谐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论”。在当前社会生态的转型期,迫切需要发挥学校作为“绿色文明中心”的精神辐射作用,既使建设未来的文明使者熏陶了“绿色文明”,也使社会感受到学校的“绿色文明”。其三,“绿色学校”将解决“绿色无知”问题。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环境问题,并非人们故意所为。没有人会有意识地去选择灾难,更没有人会有意识地制造灾难。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危机来势凶猛,且是当代科技和经济高度发展的伴生物,具有事物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暴露出我们人类只顾经济快速发展,不顾及生存状态急剧恶化的缺陷,反映出人类在生态上的“无知”。“绿色学校”的任务,就是要将人类、非人类生物、人与自然关系三个层次共同体的生存方式,用“绿色理念”认识其规律、规范其行为。理解三个层次共同体的生存方式,确立起人与自然关系中由自然到必然的人类义务和责任,树立“绿色意识”,即生存的可持续意识,发展的环境道德意识和公众的参与意识。
2.2 绿色教育的任务
“绿色学校”的绿色教育,是传授自然科学知识,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综合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从实践到理性认识,“绿色教育”承担着环境教育的三个层次的任务。首先,是关于环境的教育。关于环境的教育,局限于环境自然科学具体的专业教育,其教育的特点是仅停留在人之外的多种环境及其问题的自然机理的认识上,没有涉及环境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社会综合因素。因此,这是一种初级的环境教育。其次,是在环境中的环境教育。以人与环境不可分离为特征,在传统环境教育中引进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开展人在环境中的教育。这种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绿色思想”,即可持续发展思想,明确人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可持续生命限度,明白“要钱更要命”的道理。再次,就是“为了环境的教育”。因为“地球不是为人类准备好的”。地球只有一个,人类不仅是地球的唯一生命。要认识自然规律,学会人与自然相协调,学会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树立绿色的生存观、世界观和发展观,培养深层次的环境道德观念。以上三个层次的任务互为一体,从知识教育、理论教育到道德教育,实现可持续“绿色教育”,从而真正实现了超越自然科学和环境科学的教育。
2.3 “绿色学校”的评价指标
创建“绿色学校”的模式,既有统一性、更有差异性。作为评价指标,“绿色学校”应当具备一些共性要求。首先,是“绿色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教育路线。“绿色教育”,只有纳入社会科学课题,关注环境问题中人的因素,立足于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有效地实现“绿色教育”的目标,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环境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渗透教育,基础和渗透,是我们所倡导的绿色教育路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绿色学校”的生命所在。第二、“绿色学校”形成绿色主导学科群。中、小学的各学科,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基础教育的阶段性内容。环境保护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也是基础学科范围。但是,每一学科中对“绿色教育”的渗透却各不相同。因此,既要在统一指导下的个性渗透,又要实现个性教育中的共性规范,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升华,实现环境教育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第三,“绿色教育”应当实行“绿色管理”。从环保理念角度看,学校的能量和资源,应当实施“绿色利用”,实行规范化指导,包括一个考核的指导体系和评价标准。对教学、实验、管理、后勤保障、校园生活方式、清洁生产和工作方式等,都应当纳入“绿色管理”范畴。第四、制定“绿色学校”的规划和计划。在规划中应当有课堂、第二课堂和校园活动“绿色计划”,还应当有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不同的“绿色计划”,从而使师生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知识性、理论性和道德的教育和升华。
2.4 绿色教育的途径
“绿色教育”,是环境教育在学校各个方面的渗透,是一个教育渐进的过程。因此,“绿色教育”要遵循其内在的规律。第一,要实行有机的连贯教育。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是各有侧重、各有特征的。幼儿园和小学的环境教育,是有限的知识教育,嵊州市开展了“读一本环保书籍、画一幅环保画、讲一个环保故事、提一项环保建议、搞一项环保调查、做一件环保实事”“六个一”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经验表明,幼儿园和小学的“绿色教育”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环境。在初中阶段,主要方面是知识教育,在有限的实际和理论的结合上,学习课堂知识、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讨论和演示环境问题、理解环境、认识周围的环境问题。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参与能力,既有知识的积累,也有理论的积淀。因此,“绿色学校”应循序渐进性、具有连续性,并为更高层次的进步而提供基础。第二,要把握“绿色教育”的定位。“绿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不等于素质教育。“绿色教育”应融合于其他素质教育课为一体,培养有环境理性和环境道德修养的接班人。“绿色教育”应当实施理性教育,不仅使学生认识环境问题和事实,更应该把握环境的内在本质规律,知其然又不断地知其所以然。“绿色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环境道德观。所谓环境道德,就是把人对自然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纳入环境道德的评判规则,制定出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并在不断的实际认识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从而实现积极的、动态的人和环境的和谐和统一。第三,重视“绿色教育”的综合教育。在第一课堂教育中要重视各学科的渗透教育;在第二课堂教育中,要从实验和实践的角度,更有感性和理性的结合点去认识环境,实现学生的“绿化”任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通过对城市的文化景观,企业的工业生产过程,农村的生态环境的考察,以及对某些学科的实验解剖,充实环境保护的认识、知识和智慧,以扎实环境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功底。
“绿色教育”应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乡土环境特性、持续发展和环境意识的教育。因此,“绿色教育”决不是一门普通的教育科目,涉及到人们深层次的思想观念的重大转变,具有超强的跨学科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强调知和行的统一,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所以,“绿色学校”不应限于某一种方法,或者说不存在一种绝对的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方法和形式应当多元化,应该根据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设置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将社会、学生和教师三者的价值取向统一,多动脑筋,不搞形式主义,不拘一格地开展有特色的环境教育。 3 研究对策措施,深化绿色教育活动
“绿色学校”,是当今学校 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环境保护的实践方式。创建“绿色学校”,是学校参与全社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标志。研究对策,制定措施是实现“绿色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
3.1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学校,是一个传播文化的特定学习场所,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和形成价值观,塑造品德和养成行为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正规教育的功能。素质教育是学校育人的根本目标,环境素质是现代社会对每个公民基本素质的基本要求。“绿色学校”,是指学校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并持续不断实践和完善,有效地促进学校整体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行动,培养具有较高环境素养、能适应21世纪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绿色学校”的本质特征,就是在学校的建设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绿色学校”不仅能使教师和学生的环境素质得到提高,学校的环境品位得到提升,还可以通过学生带动家长,通过家长带动社区,又通过社区带动社会公民更广泛地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绿色学校”是一种品牌,具有社会化的明星效益,尤其是在教育产业化和学校面临市场化竞争的当代,“绿色学校”就是教育质量,就是社会的一面旗帜。创建“绿色学校”,对于学校师生,可以加深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校园环境,可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营造优美环境;对于学校教学,可以丰富环境教育的思想、教材和辅导资料,充实和提高教育质量;对于社会,可以促进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提高学校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同时,学校内部可以通过合理使用和节约利用能源、资源,清除事故隐患,减少浪费,节省财务开支。创建“绿色学校”,是提高学校品位的最佳途径。
3.2 建立机构,明确职责
学校领导,是学校教育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也是创建“绿色学校”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创建“绿色学校”的决定,应当在发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和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提出创建要求。学校应当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创建工作领导机构,明确环境教育主管领导和领导机构各成员的职责。对于教学部门、管理部门、行政后勤部门的全体教职员工,都应当分工明确、建立规范、各司其责、各尽其力、通力合作。要把环境教育的岗位责任制,分解到每个岗位,每一个时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不断地实践和完善,并且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年终考核中。同时,要鼓励家长、社区、有关专家、新闻媒体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有效参与。
3.3 统筹安排、制定计划
学校在现有管理的基础上,不断保持和完善已有的环境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动管理的各个领域,纳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因此,创建“绿色学校”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动态发展过程。所以,对“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一定要结合实际,正视“校情”,实事求是,统筹规划,有序渐进。要有一个既符合实际,又有发展目标的创建计划,有一个既符合规划目标又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由于自然、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差异,学校硬件、师资条件和环境特点等方面的不同,“绿色学校”创建规划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各个学校一定要认真分析自身条件,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发挥师生的智慧,充分体现活动的多样性。要注重实施创建计划的基础工作,加强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作为考核验收的依据。
3.4 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育水平
任何优秀的教学教材,都无法取代有责任心的教师。教师本身的环境素养,很大程度地决定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在“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中,深刻理解环境教育的意义和具有良好环境素养的教师,是实施“绿色教育”的关键因素。要制定长期的教师培训计划,使教师有机会不断吸收新知识,掌握新信息,充实新技能,适应新变化。要组织编写环境教学学科的渗透方案,实行资源共享;要进行环境教学示范,组织环境教案观摩和评比;要加强各学科课教材中环保内容的教育研究,提高课堂的环境教学质量。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的特色教学,撰写特色论文,不断深化环境教育。
3.5 以人为本,增强参与意识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祖国的未来。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培养我们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创建“绿色学校”的各种活动,应当只有一个主题,就是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在教学方式上,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首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切实掌握各教材所规定的环境保护内容,巩固基础知识;其次,要组织开展培训、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丰富环保知识;第三,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校园内成立环保社团,组织环保科技小组,利用活动课开展日常活动。第四,要结合学校与师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社会环保活动,力所能及地参与环境保护公益活动,为环保做好事、办实事、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3.6 优化校园环境,推进硬件建设
学校的校园环境,是最生动和形象的“绿色教材”。在注重“绿色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应当优化校园环境,以校园环境育人。校园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布局,具备环境教育必要的场地和设备,以及一定的物质和资金保障,满足创建活动的需要。要搞好校园的植树种花,提高绿化覆盖率,用环保理念美化、绿化校园。要有效控制学校的多种污染源,开展节水,节电等节约资源的活动,提高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保持环境整洁,厕所干净,厨房卫生,校园净化,体现学校活动全过程中清洁生产理念。
第四篇:“绿色学校”申报材料---实施环境教育 创建绿色校园[定稿]
“绿色学校”申报材料---实施环境教育
创建绿色校园
“绿色学校”申报材料---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校园
一、学校简介:
常村矿小学位于常村矿社区的东南面,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始建于1988年,校园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教学楼、实验楼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现设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9人,教职工63人。配备有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德育室、红领巾广播站、多功能教室、舞蹈排练室、美术活动室、卫生保健室等17个专用教室。学校建有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体育器材活动场地、300米环形跑道。绿色面积达7800平方米,尤其是学校因地制宜地开拓了绿色生命带、树荫栖息长廊等,教学楼前的两块植物园,成长着孩子们亲自种下的花草,是大家辛勤劳动的结晶,教学楼前的七棵梧桐树是师生在建校初期共同种植的,昔日的小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上面挂着孩子们自己动手给小鸟做的“家”。校园绿色覆盖率达60%以上。校园环境整洁幽雅,教学设施配套齐全,常规管理规范有序。绿色教育、养成教育、书香教育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常村矿小学是一所充满活力、充满和谐、充满绿色的学校。
二、健全组织,完善制度,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1、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我校自八八年建校以来,一直把创建绿色式学校,实现环境育人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为了做好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首先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政教处、大队部、教导处、教研室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常村矿小学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网络工作图,各个部门明确创建任务,分工到人,制定学校环境规章制度和文明环保公约,各负责人制定绿色学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把学科教育、堂渗透、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环境改造、活动宣传等工作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与开展。
2、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以校本培训为基本途径,组织全员学习,致力打造一支热爱环境教育事业,观念领先的教师队伍,通过学习《关于XX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增强教职工意识,通过观看专家讲座和环保宣传片,让教职工了解环境知识,通过举办各种环保活动让教职工重视环境教育。学校也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号召学生争做“环保小明星”。
三、有机结合,多方渗透,扎实做好环境保护教育
1、在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学校要求各学科要结合各学科特点,以教材为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选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并与最新科技发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环保生态资源等内容联系起来。比如科学讲绿色食品,思品讲节约资源和变废为宝,语文教孩子写保护环境的,美术交给学生用纯真的绘画语言表达爱我家园的情感,这样把环保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学科的渗透,让学生知道要节约能源,不浪费水电、粮食,保护环境;要爱护动植物;要会变废为宝,重复使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还要知道吃东西要选择绿色食品等。
2、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
学校一直很重视素质教育,并将环保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培养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作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每年都在春季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我是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学生走出校园,走到社区,捡烟头、捡塑料袋、擦墙,擦门等,学校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不践踏草坪、不随地乱扔垃圾,明白我是社区一份子,社区环境靠我们来维护,做环保小卫士。
3、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活动
首先充分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环保为主题的演讲如《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水,无可替代的资源》《善待地球妈妈》等专题演讲,其次学校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爱眼日“等节日,少先队开展丰富的队会活动,如“学雷锋,争做做环保小卫士”“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善待地球,保护环境”等,号召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区,共创绿色校园,共创绿色家园,四、我们的收获
1、学校整体绿化效果突出
学校绿化绿色面积现在达到了7800平方米,绿化率达到60%,人均绿化面积超过了14平方米,形成了四季有鲜花,终年可见绿的绿色校园。
2、师生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爱护环境已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师生消费观念科学合理,学校实行严格的门岗制度,严禁师生将严重污染环境和能耗高的商品带入学校。学校师生环保参与意识强,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环保宣传活动等形式对社会、家庭改善环境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了爱绿、护绿、育绿的意识,让校园更绿、更美了。“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使学校找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而且不断开拓创新,把环保教育渗透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一步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自觉性,把我校环保教育工作再次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常村矿小学
XX、4
第五篇:实施绿色教育 创建绿色学校
实施绿色教育 创建绿色学校
我校把创办“绿色学校”作为办学重要目标之一,根据《全国环境宣传教 育行动纲要》的精神,提出了“关爱生命,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 色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领导重视,规划 科学,措施得当,经费到位,活动落实,成果显著。
一、优化绿色教育工作,树立绿色教育新理念
⒈全面提高认识,形成绿色教育理念 全面提高认识,所谓“绿色学校”,我们的理解是把整个学校全部工作及其对象作为一个 完整的生态系统,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不断完善自我管理、改进教育手段、降低教育投入、逐步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不断解决自身发展中的问题,实现 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学校。在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我们从管理环境、人际环境、校园环境、教 学环境、德育环境五个方面入手, 全方位、多渠道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初步形 成了“关爱生命,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教育理念,努力把构造 “和谐校园”、加强环境教育作为落实整体素质教育、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切入 点,并把它贯穿在学校工作的多个方面,形成了我们绿色学校的创建特色。
⒉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实施顺畅 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在校领导班子重视与支持下,我校的绿色教育及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逐步向前 推进。学校在 2010 年就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学校发展的目标,把对学生进 行生态环境教育,增强师生的绿色意识,提高师生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以及整个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办学宗旨。学校在今年年初制定的 五年发展规划中已明确提出争创德阳市级绿色学校的要求。2011 年新学期伊始,我校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由谢冰校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 制定了详尽的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构建了绿色教育网络图。学校的工 作计划及各处室、年级部的工作计划都将绿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其中,对从校长“第一责任人”到相关负责人、教师等进行责任分工,形成教育合力 和整体效应。校长主管全部创建工作,做到组织、计划、人员、经费四落实; 德育副校长负责组织、协调、落实绿色教育;政教处将绿色教育理念从德育工 作的内容和途径上加以落实,重点开展校风建设包括环保在内的学生良好行为 养成教育;教导处重视学科教学中绿色教育理念的渗透,负责落实各项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教学安排;学校负责学校的校园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管理 等绿色硬件环境建设;少先大队、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负责具体校内外绿色教育 实践活动操作;教研组用科研来指导学校的绿色教育工作。
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完善教育计划,全面落实环境教育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完善教育计划, 为使我校创绿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学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制订了创 绿工作落实计划,研究并检查创建工作落实情况。2006 年以来的每学期开学初 的校行政例会,均要研究本学期学校绿色教育工作。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课堂 教学主渠道中渗透绿色教育,让全校每个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并对 各相关教师进行了绿色教育课程培训,加强了绿色教育的师资力量;各教研组 积极发挥本学科中渗透绿色教育的优势,通过环保教育公开课、研讨课,实行 跨学科交流;学校加强了财务和实物资产管理,专门制定节水、节电和节约用 纸制度,并把节约行为纳入到各室的年终考核环节中;学校先后制定了《希望 小学班级值周制度》、《希望小学教学卫生制度》、《班级卫生制度》、《希 望小学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等常规制度;同时,将学生绿色协会和环保兴趣小 组活动纳入研究性学习与校本课程活动中,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指导环保兴趣 小组活动,定期开展全校性的环保知识测试,绿色教育己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 理的主渠道。在抓好学校环境教育的切入点上,我们着重把握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环 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 法规;三是环境教育道德培养和行为规范教育;四是环境心理健康教育和审美 教育等。并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制订出了不同年级阶段的环境教育序列。同时,通过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使学生初步具备环保的法制观念。此外,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全体师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学校委派一位副校长 参加了绿色学校的培训。同时,立足本地、本校的实际,确定校本培训计划。
二、拓宽绿色教育渠道,形成绿色教育特色
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绿色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 要内容。学校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大力加强课程渗透教育和绿色教育 特色活动的开展。具体做法是:
⑴将关爱生命的精髓引进教育指导思想,构筑渗透型的绿色教学模式。将关爱生命的精髓引进教育指导思想,构筑渗透型的绿色教学模式。学校绿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改的核 心在于改善教学过程,而创建“绿色学校”目的,则应体现关爱生命的精髓,不仅是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更是为了使人与人和谐共进并不断促 进人自身的协调发展。
去年 8 月,我校制定的《新课程实施方案》中就力求在学科教学和教材中 渗透“绿色”,我们在三个年级中进行了两大系列的尝试研究即优化课程结构 体系和改革教学方法,开辟多种信息源,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能力。通过多 种方式,开发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 个性,追求成功、和谐愉快的教育模式。各个教研组都在教学过程中挖掘绿色教育的观点,在教学检测中包含绿色教 育内容,并充分利用现行教材中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渗透。例如:语 文学科从字词基础知识教学中、从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中、在指导学生写作中渗 透人文关怀。在物理、化学、生物的学生实验课、演示课中也都进行了环保知 识渗透。
今年开学初,我们在全校成立学生绿色协会和环保兴趣小组,组建环保少年 志愿者队伍。把绿色协会和环保兴趣小组活动同其他学科一样看待,作为学校 整个课程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每周的校本课程中都要活动一次。绿色教育 校本课程教学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科目、定教师、定年级和定制度,平时加强检查,及时反馈评估。
⑵开辟绿色教育途径,形成创绿特色 开辟绿色教育途径,⒈开展创建“绿色办公室”和“绿色班级”活动。为更大程度上调动学校 开展创建“绿色办公室” 绿色班级”活动。师生参与到创绿工作中来,今年 4 月,我们在教师和学生中分别开展了创建 “绿 色办公室”和“绿色班级”活动,制定了详细的评估标准,并将评估结果纳入 到对处室、年级部和班主任的工作考核中。通过创建“双绿”活动,使他 们真正感受到保护身边环境、建设和谐校园带来的良好效果。⒉重视养成教育,不断净化学校环境。
今年 4 月,校工会、少先大队在全 重视养成教育,不断净化学校环境。校师生中发出了倡议,开展了“五个一”环保节能活动(即种一棵树,栽一盆 花,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五不”习惯养成活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攀折花木,不刻划桌凳,不污染环境)和美化校园“十无”创 建活动(墙上无污迹,地上无垃圾,课桌无刻划,公物无损坏,言语无脏话,穿着无奇装,水电无浪费,同学无打骂,教室无喧哗,校园无吸烟)。通过上 述活动,强化了广大师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⒊开放校园“绿色网吧”。为倡导学生健康、文明上网,2007 年 3 月,我 开放校园“绿色网吧” 校利用多媒体教室开辟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校园“绿色网吧”,该网吧实行学生 自主管理、免费开放,使得广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拥有一个新的学习和活动阵地,同时也增添了我校绿色教育的新渠道。
三、注重校园绿色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注重校园绿色环境建设,注重校园绿色环境建设 我校强化绿色人文理念,从建立生态型、学习型校园的高度,关注绿化工 作和校园文化,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美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绿色教育硬件 建设方面,学校确定了“三优先”原则:经费优先投入,活动优先安排,设备 优先保证。从师古小学建校以来,总计用于绿化环境建设的总投入达 10 余万元。如令,校园环境优美。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可绿化面积绿化率达 100%以 上,使整个校园融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和现代化于一体。学校的环境建设根据“融花园、学园、乐园于一园,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为一体”的原则,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建设,突出以人为本。校长亲自为 我校进行校园文化及校园环境的设计,以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校园建筑 布局紧凑,整齐的校园道路、局部打开的空间营造了一个开放而和谐的环境。体现各种绿色教育的设计。同时学校利用楼梯间、墙角、宣传栏、绿地等开放 空间,在校园文化设计理念中创设各种绿色教育内容,从知识性内容、温馨提 醒语、环保宣传到学生成果和活动展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绿色教育的 熏陶,提高了学生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识,让每个学生成为环保工作的小卫士。此外,学校安排老师专门负责日常树木、草地、花丛养护的工作,校园一 年四季花开花落,绿意浓浓。每天中午,负责校园卫生的值周班级学生和校环 境监督小组成员都会捡拾干净草地上、树丛中的杂物。对每一个的绿化带都设 立了班级养护、卫生包干区,学生植树、种花、护草的参加率近100%。学校还 准备利用校园花房建设植物园,并聘请相关教师负责指导,将建成的植物园成 为学校绿色教育的一个重要活动基地,培养学生形成“珍惜足下花草,热爱一 切生命”的信念。目前我校的校园环境状况优良,道路整洁、用水卫生、空气清新、绿树成 荫。各个厕所都有专人打扫。校内设有定点垃圾分类桶,班级产生的垃圾学生 自觉进行分类投放。所有的生活垃圾,每天都进行分类处理,按时统一清运,同时垃圾分类桶上设有废旧电池回收箱,回收校园内产生的废旧电池。食堂符 合卫生标准,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筷子,禁用塑料快餐盒,并专设了消毒柜。现 在,校园内无卫生死角,无乱堆放杂物的现象。
四、积极组织绿色教育实践,开展多种形式社会活动 学校的绿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普及环境知识,提高人文意识,参与绿色实践,实现和谐发展。
近年来我们开展的系列绿色实践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⒈绿色主题实践活动。每年的 12 月份是我校的环保主题月活动时间,我校 绿色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广泛开展了手工环保贺卡、电子贺卡、手工环保节约卡比赛等活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
⒉加强绿色宣传,弘扬绿色文明 加强绿色宣传,我们抓住重大教育契机,深入开展绿色教育宣传活动,把绿色教育与健康 教育结合起来,融入到学校德育活动当中,使师生树立较强的绿色观念和意识。学校在每年“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环境日”、“科技节”、“校园风采大赛”、“科技创新”等活动日时期,都组织有一定规模的宣传活 动。我校少年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进行宣传;学校少先大队、各班级以 重大环境日为契机,刊出了多期“创绿”黑板报、宣传专栏及倡议书,利用国 旗下讲话、校报和校刊,介绍环境知识,提倡环境道德,并积极开展绿色征文 比赛、班级环境小报征集、“绿色进班级”、主题班会等活动;教导处举办了 爱绿护绿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少先大队收集有关环保的大量 图片、网上资料,共同建立了我校校园网上的绿色教育专栏;各班级又以环境 保护为主题开展多种活动,表达同学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环境的愿望。走向社会开展实地调查。
走向社会开展实地调查。根据绿色教育的特点,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 是搞好绿色教育的关键。学校每年要组织学生到市劳动教育基地进行实践活动、到红豆村、思源村进行调查,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走近大自然,并深 刻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社区环境建设。积极参与社区环境建设。学校与红豆村、思源村是共建单位,校少先大 队经常组织环保志愿者进通贵村各队开展环保知识、法律宣传和卫生保洁活动,受到了红豆村、思源村村民的一致好评。学校教育带动家庭社会教育,共创美好绿色家园。5 学校教育带动家庭社会教育,共创美好绿色家园。我校充分发挥其培训 职能,将绿色教育列为家长学校的主要培训内容,向家长宣传绿色环保知识,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通过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通过一个社 区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五、存在问题和今后设想 我校虽然在绿色教育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创建工作启 动较晚,与兄弟先进学校相比还有较大距离,特别是全体教师自觉形成并实施 绿色教育的理念需要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的人文意识、环境素养和节约行为,还要做持续不断的努力。同时,我们希望在关爱生命,开阔视野,接触环保实 际,提高学生对环保的感性认识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努力。实施“绿色教育”,构造“和谐校园”,创建“绿色学校”,是全体师生孜 孜以求的目标;筑绿色风景线,育自觉环保人,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我们将以 创建德阳市“绿色学校”为动力,上下一致,同心协力,进一步拓展“绿色学 校”创建的实质与内涵,全面提高全校师生的环境意识,扎实有效地开展绿色 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巩固创绿成果,让更多的绿色留在校园,让更多的师生 从绿色教育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