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构建“4+1”共同体 合力推进后进村治理转化的实践与思考(新) 改

时间:2019-05-13 19:5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索构建“4+1”共同体 合力推进后进村治理转化的实践与思考(新) 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索构建“4+1”共同体 合力推进后进村治理转化的实践与思考(新) 改》。

第一篇:探索构建“4+1”共同体 合力推进后进村治理转化的实践与思考(新) 改

探索构建“4+1”共同体

合力推进”后进村”治理转化的实践与思考

中共寺头镇委

今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突破、大提升,治理转化“后进村”是重中之重。寺头镇按照“第一书记担纲、部门帮服务、企业助发展、强村带思路”的要求,探索构建“第一书记、部门、企业和强村”共同帮扶一个“后进村”的“4+1”共同体,实现了“后进村”治理转化的整合效应。

一、动因

近年来,通过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配套建设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部分村一些“老大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成为影响基层组织建设的相对“后进村”。今年4月,对照“五有”标准,我镇共排查出相对“后进村”10个,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3方面表现。

一是数量少,影响大。相对“后进村”数量虽少,但问题成堆,矛盾重重,信访不断,村风不正,发展迟缓,解决难度很大,潜在的威胁更不容低估。如东峪村,因为村干部严重违纪,群众上访不断,干群关系紧张,班子一度陷入瘫 1 痪状态。这些村既是远近闻名的“老大难”,又容易对周边村产生“辐射”作用,影响面上工作,进而影响整个农村的社会稳定。

二是问题多,解决难。“后进村”的形成非一日之寒,既有宗族派性的影响,又有痞霸势力的原因;既有发展的问题,又有干部自身的问题;既有落后习俗的冲击,又有管理错位的导致。有些问题错综复杂,相互交织,“摁下葫芦瓢起来”,解决难度相当大。如吕匣村,宗族派性之争长达十几年,两派间结成了死结,导致干群关系紧张、村务管理混乱、纠纷信访频发,单凭一般形式的治理转化很难奏效。

三是群众怨,干部愁。“后进村”的群众打心里不想“后进”,干部也想干好。但由于历史包袱沉重,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江山依旧,问题仍存。群众既怨大家心不齐,又怨干部办法少;既怨村里不争气,又怨上级不关心,甚至对党的领导产生怀疑。由于看不到希望,找不到路子,村干部常常“撂挑子”,镇党委政府只能指定原村干部负责村里日常工作。这些村多年没有新变化,更谈不上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的提升,成为“上级操心、干部闹心、群众灰心”的“三心村”。

“沉疴还需猛药”。“后进村”治理转化单靠包村干部、某个部门或者“后进村”自身力量难以完成,必须统筹整合资源,运用各种措施,发挥整体优势,集中强力攻坚,才能 2 取得成效。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经过深入调查,认真研究,确定了“第一书记、部门、企业和强村”共同帮扶一个“后进村”的工作思路,构建“4+1”共同体,合力推进“后进村”治理转化,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效果。

二、主要做法

按照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的要求,通过“4+1”共同体合力助推的办法,力争年内10个相对“后进村”全部得到转化,达到班子强、队伍硬、路子准、制度全、评价好的治理转化目标。治理转化分4个阶段进行:

(一)深入调查摸底。把“后进村”选准、选实是开展“后进村”治理转化的首要环节。镇党委按照“五个好”的标准,制定了《基层组织建设评价表》,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的形式,确定了村“两委”换届选举难点村、班子软弱涣散村、村务管理混乱村、长期贫困落后村等四类,共10个相对“后进村”,每个后进村都形成针对性强的调研分析报告,为以后的治理转化奠定了基础。

(二)统筹合理结对。选好帮扶对子是确保整顿转化效果的基础保障。在第一书记安排上,选派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班子成员到换届难点村和班子软弱涣散村任职,选派分管财经统的班子成员到村务管理混乱村任职,选派分管工业、商贸的班子成员到长期落后村任职;在部门与村结对上,本着党政部门到难村,政法部门到乱村,经济部门到穷村,农科 3 部门到专业村的原则进行安排;在企业与村结对上,综合考虑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实力雄厚,二是有社会责任感,三是与后进村有地缘、亲缘、资源互惠等方面关系;在村与村结对上,注重帮思路帮管理,按照“地域相近、优势互补”的原则确定结对关系。总之,为每一个“后进村”找到最合适的帮带单位,发挥外因促动的最大效应。帮扶对子确定后,镇党委专门召开共同体四方参加的会议,帮扶与被帮扶双方互通情况,达成共识。帮扶单位根据“后进村”调研分析报告,系统研究所帮扶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明确治理整顿的工作目标、重点内容、具体措施、进度安排等。被帮扶村也积极主动地制定治理转化工作方案。所有治理转化方案,全部由镇党委会议集体研究审定后,批准实施。

(三)分类集中治理。分类施治,逐步推进,力求实效,是确保整顿转化效果的关键环节。从3月16日开始,我们开始了为期8个月的集中整治活动。一是对班子换届难点村和班子“软弱”的村,实行“第一书记”责任制,采取一派二请三兼职的办法进行帮扶。“派”即选派有农村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强的机关干部到村担任职务,向吕匣、新台、石家河等村下派了党支部书记,解决了“群龙无首”或支部村委“两张皮”现象。“请”即把本村离退休人员或从事其他工作、具有一定群众基础和工作能力的人请出来任职,东峪村聘请镇文化站退休干部王书华任党支部主要负责人后,各项工作有 4 了很大起色。“兼职”即让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强村党支部书记跨村兼任弱村党支部书记,以强带弱。二是对村务管理混乱村,选派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会计委托代理中心等单位驻村帮扶。对遗留问题、上访案件等,各职能部门联合办公,帮助建立问题台账,确定清理处结期限,一件件梳理,一件件解决,使班子丢下包袱,轻装上阵。三是对长期贫困落后村,由镇直部门和企业负责,从“后进村”“短板”入手,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联村部门主要提供优质服务,在农田水利、自来水、沼气池等建设项目,和农资信贷、扶贫开发、便民利民等方面加强重点扶持;联村企业充分发挥在资金、信息、项目、用工等方面的优势,采取招工富村、产业带动、资金捐助、物资援助、项目扶持等模式,为强村富民献计出力;带头村则充分发挥班子运行好、经济发展强、干群关系融洽、群众满意度高的优势,确定帮带措施,“后进村”落实学赶目标,形成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

(四)严格检查验收。严格的检查验收是保证整顿转化效果的必要手段。按照镇委确定的实施方案,我们将于12月上旬,对“后进村”治理整顿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组成由党委书记牵头,“第一书记”、结对帮扶部门、企业和带头村负责人组成的“后进村”转化工作检查验收工作组,逐村进行检查验收,采取看现场、听汇报、走访群众、民主评 5 议等办法,对结对联谊双方的工作进行认真评价,重点对照“五个好”的要求,看“后进村”整顿转化效果,确定是否转出”后进村”,并提出工作报告。对于验收未达标的,帮扶单位不脱钩,包靠领导和驻村工作组不撤离,做到精力不松、力度不减、目标不降;对于当年整顿工作没有进展、转化效果不明显的,将对帮扶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直到负责的相对“后进村”转化升级为止。

三、初步成效

一是培强了村“两委”班子,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目前,“第一书记”全部下村蹲点,与驻村单位共同理顺影响班子稳定团结的各种利益、群体关系,采取选派挂职书记、在任干部重点约谈等方式,强班子、促转化。10个相对“后进村”,全部确定了班子整顿转化方案和措施,并在班子建设、党员管理、服务群众、发展经济等方面作出“双向承诺”,呈现知耻而勇、奋力赶超的好局面。

二是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杨柳寨所辖的杨桃、柳宅、铁寨3个自然村,在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达成了共识,消除了村与村之间的资源纠纷,临朐县金矿和惠源金矿投资5万多元帮助铁寨村新上自来水项目,解决吃水难题。寺头金矿捐资2万元为新台村改水加电,发展矿产品加工项目。崮山村解决宅基地纠纷案件5起,确定了悬泉寺景区道路拓宽硬化项目,为下 6 一步景区开发奠定了基础。寺头村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解决了居民小区和中心幼儿园用地问题,使各项工程顺利开展。

三是提高了村务决策管理水平,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在“第一书记”的指导帮助下,所有“后进村”健全完善了“一化四制”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建和民主管理制度,“大事儿群众说了算,小事儿班子议着办”成为共识,村班子依法办事、照章理事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四是拓宽了收入渠道,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5个相对“后进村”已确定了发展项目,新台村确定了斑马玉石材加工项目,一个新矿区、两个加工厂已落实;玉兔埠村的山楂种植户全部加入相亮山楂合作社,在生产技术、信息、资料和产品价格上享受“四个优惠”,增收有了保障;东峪村在镇烟叶站的大力协助下,落实黄烟面积850亩,为村民致富、村集体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是凝聚了人心,提升了乡村文明建设水平。各责任单位,尽己所能,帮助“后进村”办实事、好事,在服务奉献中树立了新形象。各“后进村”也找到了差距,树立了信心,把精力用在了求进步、谋发展上,东峪、杨柳寨、丹崮等村干群关系明显理顺,纠纷矛盾和上访事件明显减少,村风民风为之一新。

四、几点启示

一是高度重视是前提。“后进村”是老大难,老大重视 7 就不难。为强力抓好“后进村”转化工作,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深入“后进村”,了解村情,体察民情,审阅民情分析报告,确定整顿转化方案,并定期组织专题会议,研究和指导“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形成了党委书记抓“第一书记”,“第一书记”带“后进村”党支部书记的责任机制,使各项工作不走空,落到实处,达到成效。

二是整合资源是关键。改变以往派包村干部、派工作组的做法,变单线抓为打组合拳,多管齐下,聚集优势资源,实行集中攻坚,集中整治,发挥整合效应。例如东峪村,“第一书记”帮助强班子,党组织有了带头人;镇烟叶站帮助建设生态黄烟基地,农民增收有了保障;长宏机械厂帮助改水改电修环山路,基础设施大改善;青崖带头村帮助理清思路,优化管理,班子工作有了新起色。

三是找准帮扶方式是重点。从确定“后进村”的第一步开始,就力求找准问题的症结和突破口,在具体整改阶段,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是避重就轻走过场,而是敢于碰硬,敢于解难,分类施治,各个击破,达到综合整治的目的。在部门帮、企业助、强村带上,更是发挥帮扶主体优势,找准着力点、兴奋点和关键点,定向帮扶,雪中送炭。同时注重激发“后进村”自身造血、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从以往的“要我转化”为“我要转化”。

四是群众认可是基础。抓住群众要求后进变先进的心理 8 需求,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让群众看到是真干、实帮,发动群众参与,赢得群众认可。特别是从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规范村务管理、发展支柱产业、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群众从起初的受益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像杨柳寨村的水电改造、新台村的石材开发、寺头村的居民小区拆迁安臵等工作,由于得到了群众认可,进展十分顺利,也为下一步的治理转化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二篇:后进村与难管村转化的实践探索

后进村与难管村转化的实践探索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后进村与难管村的党组织建设,既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道县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对10个后进村与难管村实行重点转化帮扶,取得良好成效。

“后”与“难”的主要表现

难点之一:支部班子弱,干

部素质低,工作开展难

一是两委班子“软、弱、瘫、散、缺”,战斗力不强,村里各项工作基本无人管事。初,在10个后进村和难管村中,有5个村支两委班子不全。特别是有个别村没有一个村干部真正管事,导致上级有关精神传达不下来,村里的各项工作处于瘫痪状态。二是班子成员及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素质低化、作用弱化,发挥不了模范带头作用。据调查,在10个后进村和难管村中,共有38名村干部,35岁以下的只有2名,占总数的5.26%;初中及以下文化的23人,占60.52%。195名党员中,60岁以上的就达83人,占42.56%;35岁以下的只有13名,占6.67%;初中及以下文化的83人,占42.56%。其中有4个村,没有一个35岁以下的党员。三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村中事务无章理事,村里账目不清,群众意见较大。据调查,后进村之所以工作“落后”,其原因大多数是由于村里帐目不清而引起的,特别是一些有集体经济的村,由于村里财务不公开,账目不清楚,因而群众意见很大。“断头账”比较多。由于村干部异动后,财务不打移交,新官又不理旧账,村里都是些“断头账”,也无法清理。有的村里换了几届班子,但都没有结下帐来,留下了许多后患。

难点之二:集体经济薄,村级负债重,实事兴办难

村集体经济为空白,导致村里正常的开支无法保证,“无钱办事”的问题十分突出,村里运转艰难,干部工作有心无力。在10个后进村和难管村中,只有1个村有2万多元集体收入,其它9个村均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更让人担忧的是,这9个村中都有几万元到30万元不等的负债。据统计,10个后进村和难管村平均每村负债10.84万元,实事兴办十分难。

难点之三:热点问题多,各种矛盾大,社会稳定难

一是部分群众国家观念、集体观念淡薄,连公民的基本义务都不尽,村里工作难以推动。一些村干部反映,现在综治维稳、计划生育等工作只有任务,没有手段,对拒不履行义务的农民,靠说服教育难见成效,来点硬的又触及“高压线”,从而导致矛盾重重,工作无所适从。有的农民故意出难题,找岔子。更有甚者个别村民为非作歹,打击报复村干部,导致村干部不敢大胆开展工作。二是个别村宗族势力把持农村政权,带来不稳定的因素。近几年来,农村的家族观念回升,宗教势力亦有所抬头,直接影响着村里各项工作的开展。据调查,大部分后进村的形成原因都与家族之间明争暗斗有关。三是部分卸任干部思想有情绪,对工作有一定阻力。有的村干部被免职后,一直不交公章,并且还煽动群众和现任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对抗,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四是热点难点问题多,矛盾难化解。广大基层党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上有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无论是党建、经济工作,还是计生、综治工作,到了基层,都是中心工作,都是硬任务,每项工作都松懈不得,加上山林水土纠纷等,农村工作可谓矛盾重重,但村干部权小位轻,对很多工作有心无力,推动不下,解决不了。

难点之四:工作环境差,社会待遇低,干部培养难

一是农村工作难度大、矛盾多,现职干部感到工作压力大,不想当,一些村干部因此产生了悲观心理,有打退堂鼓、不想干的念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二是社会环境差,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大部分村干部感到工作没奔头,不愿当。首先,政治上没奔头。不少村干部讲,“当了村支书,前面断了路”,因而在政治上失去了可追求的目标,工作积极性不高。其次,经济上无甜头,生活上有后顾之忧。目前大部分村干部的报酬偏低,处于一种高付出、低报酬的状态,致使村里一些有才有能的中青年农民宁愿外出务工经商或当平民,也不愿当村干部。三是后备干部成长困难,党员队伍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无人当。一方面,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的局限,一些村的年轻人尤其是经济能人外流严重,难以培养。有的村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人口外出打工,剩下的不是老就是小,内选不出,外调不进,回请不来,下派的也干不长。另一方面,部分现任支书“官本位”思想严重,不肯培养。这些村支书怕“培养了苗子,丢掉了位子”,有意无意地压制人才成长;还有的村支部党员内部闹派系,千方百计设置障碍,对发展党员求全责备,把一些优秀人才关在了“党门”之外。在10个后进村和难管村中,大多数村几年难发展一个党员。由于平时村里没有注重培养后备干部,造成“人到用时方恨少”的局面。

“前”与“进”的对策措施

针对后进村与难管村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近年来,道县结合实际,六措并举,切实解决村

第三篇:后进村与难管村转化的实践探索

后进村与难管村转化的实践探索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后进村与难管村的党组织建设,既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道县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对10个后进村与难管村实行重点转化帮扶,取得良好成效。

“后”与“难”的主要表现

难点之一:支部班子弱,干

部素质低,工作开展难难点之二:集体经济薄,村级负债重,实事兴办难难点之三:热点问题多,各种矛盾大,社会稳定难

一是部分群众国家观念、集体观念淡薄,连公民的基本义务都不尽,村里工作难以推动。一些村干部反映,现在综治维稳、计划生育等工作只有任务,没有手段,对拒不履行义务的农民,靠说服教育难见成效,来点硬的又触及“高压线”,从而导致矛盾重重,工作无所适从。有的农民故意出难题,找岔子。更有甚者个别村民为非作歹,打击报复村干部,导致村干部不敢大胆开展工作。二是个别村宗族势力把持农村政权,带来不稳定的因素。近几年来,农村的家族观念回升,宗教势力亦有所抬头,直接影响着村里各项工作的开展。据调查,大部分后进村的形成原因都与家族之间明争暗斗有关。三是部分卸任干部思想有情绪,对工作有一定阻力。有的村干部被免职后,一直不交公章,并且还煽动群众和现任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对抗,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四是热点难点问题多,矛盾难化解。广大基层党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上有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无论是党建、经济工作,还是计生、综治工作,到了基层,都是中心工作,都是硬任务,每项工作都松懈不得,加上山林水土纠纷等,农村工作可谓矛盾重重,但村干部权小位轻,对很多工作有心无力,推动不下,解决不了。

难点之四:工作环境差,社会待遇低,干部培养难

一是农村工作难度大、矛盾多,现职干部感到工作压力大,不想当,一些村干部因此产生了悲观心理,有打退堂鼓、不想干的念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二是社会环境差,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大部分村干部感到工作没奔头,不愿当。首先,政治上没奔头。不少村干部讲,“当了村支书,前面断了路”,因而在政治上失去了可追求的目标,工作积极性不高。其次,经济上无甜头,生活上有后顾之忧。目前大部分村干部的报酬偏低,处于一种高付出、低报酬的状态,致使村里一些有才有能的中青年农民宁愿外出务工经商或当平民,也不愿当村干部。三是后备干部成长困难,党员队伍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无人当。一方面,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的局限,一些村的年轻人尤其是经济能人外流严重,难以培养。有的村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人口外出打工,剩下的不是老就是小,内选不出,外调不进,回请不来,下派的也干不长。另一方面,部分现任支书“官本位”思想严重,不肯培养。这些村支书怕“培养了苗子,丢掉了位子”,有意无意地压制人才成长;还有的村支部党员内部闹派系,千方百计设置障碍,对发展党员求全责备,把一些优秀人才关在了“党门”之外。在10个后进村和难管村中,大多数村几年难发展一个党员。由于平时村里没有注重培养后备干部,造成“人到用时方恨少”的局面。

“前”与“进”的对策措施

1、在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领导环境上抓深入,切实解决“合力”问题,做到“有人抓事”。一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按照“细化、量化

2、在加强班子建设上出新招,切实解决好“能力”问题,做到“有人管事”。在农村大力开展“三培养一健全”活动,即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党员致富能人培养成村组干部,建立健全村级“两委”班子。一是“两推一选”配班子。大力推行党内民主推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的“两推一选”办法,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二是“公开选拔”强班子。通过外部引进、机关下派、从复退伍军人、致富能人及大中专毕业生中考录等途径选贤任能,进一步拓宽村干部的选拔渠道,逐步形成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三是依照法律选班子。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和要求,把那些办事公道、群众拥护、廉洁奉公、遵纪守法,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优秀人才选进村领导班子。四是重点整顿建班子。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后进村、难管村转化帮扶,对问题较突出的村班子进行及时调整,配齐配强。过多种途径,近三年来,全县10个后进村和难管村共调整村支书1人,下派第一支书4人,调整村支两委成员7人,培养村组后备干部26人。

4、在实现规范管理上花力气,切实解决好“阻力”问题,做到“有章理事”。村级财务“不明不白”是群众普遍关注、反响强烈的热点问题。县委对10个后进村与难管村直接组织纪检、经管局、检察院等相关部门帮助清理。同时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实行重大村务先由“村两委班子酝酿形成初步意见,再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讨论决定”的议事机制。真正做到村务、财务公开内容全面、公开时间及时、公开程序规范、公开监督有力,还群众一个明白。

5、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上下功夫,切实解决好“活力”问题,做到“有能办事”。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措施。一是改革选人用人办法,在选好配强村干部上下功夫。不断开阔视野,招宽渠道,切实打破“限定村内选人,固定本村任职”的框子,通过竞聘、招考、下派等形式选好配强村干部。二是采取多种途径,在提高干部素质上下功夫。面对当前存在“老办法不适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管用”的现状,积极采取措施,利用多种形式、各种阵地分层次强化对村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带头富、带领群众共同富的“双带”能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双带”作用。来,全县10个后进村与难管村的村支书均在县委党校进行了为期一周左右的培训,提高了村支书各方面的素质,促进了村里各项工作的开展。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四篇:合作治理:成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合作治理:成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建设已成为提高城市社会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从现代民主发展趋势看,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的转变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逻辑理路。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是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成都在城市社区建设中探索合作治理发展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社区合作治理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需从改革城市社区治理体制、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强化市场化运作、建立有效对接机制等方面推动社区合作治理深入发展。

关键词:城市管理;社区建设;合作治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要求“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和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和人居住的基本平台。城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心在社区,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维护稳定的根基在社区。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居民不断增加,城市资源分配紧张,社会治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不完善,社区服务的行政化倾向与社区自治存在矛盾。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非公有

[1]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大量增加,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社会服务不断向社区延伸。城市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社区在加强城市治理、服务市民生活、提升文明程度、发扬基层民主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社区建设内容的不断丰富和拓展,要求并呼唤社区治理方式的调整和创新。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协调好各方关系,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有效实现社区治理,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社区和群众的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社区治理在整个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性、探索性和先导性。社区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部分和整体、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社区治理创新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现代民主发展趋势看,多元主体合作治

[2]理是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成都在城市社区建设中探索“合作治理”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何在新形势下总结、完善和推广“合作治理”的社区治理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城市社区建设中“合作治理”的重要意义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当今社会治理的主流模式和发展趋势已不是参与治理或社会自治,1.建立组织体系。成都市在城市社区“合作治理”方面首先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区组织管理体系,这主要包括区县级政府的管理机构、乡镇(街道)社区管理机构和社区的管理组织三个层次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区县级政府的社区管理机构由社区建设委员会和其他职能部门组成。其中社区建设委员会作为区县级社区建设决策机构由区县目标管理督查办公室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规划、协调及对乡镇(街道)的考核工作;下设社区办公室于区县民政局负责社区管理服务日常工作;其他职能部门不同程度地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承接或多或少的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社区建设重大事项由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提交区县委决策,区县社区办公室协调各职能部门执行。乡镇(街道)的社区管理机构主要在乡镇(街道)党委领导下,由乡镇(街道)派出所、司法所等专职机构,社会事务与计生办、综治办、城管科等职能科室以及乡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等构成。根据各自职责范围承接区县相关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承当相关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并直接或间接服务于社区居民。社区管理机构主要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由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社区服务站等构成。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代表全体社区成员讨论社区重大问题;社区居民委员会对社区内日常事务进行行政领导;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由社区单位代表和社区居民代表组成,对社区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协商;业主委员会系基于物业管理而设立的自治组织,代表全体业主的利益;社区公共事务服务站实行“一站多居”的管理模式,即一个服务站服务多个居民小区,承担政府工作部门交办的社区警务工作、计划生育工作、民政工作、残疾人工作、劳动保障工作、社区卫生工作等任务,同时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便民、利民社区服务。

2.形成共建格局。现实的社会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系统或网络背景下进行的,单一主体的单个行动往往难以取得最优的绩效。一个健康、和谐的社区,也应该是政府、社区、居民、企业等处于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区。为此,成都市改变原有的社区事务由政府“独角戏”的管理思路和方式,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与社区资源,形成了地方政府、社区居委会等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其他各种力量多元主体共驻、共建、共享的社区合作治理格局。在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格局中,地方政府既是政策、制度、规划的制定者和推行者,是社区治理的主导力量,又是信息、服务、资源的提供者,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者,社区力量的动员者,社区治理的直接合作者,在社区治理中发挥领导、指导作用。社区居委会等社区组织及居民是社区治理的主要力量,他们制定本社区发展的规划、制度,并开展具体的治理活动。其他各种力量包括驻社区单位、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他们是社区建设的参与者,社区治理的介入者与合作者。

3.规范运行机制。社区运行机制,是指在特定的社区管理体制中,社区各要素依一定的结构有机地结合,从而使社区具有和能够发挥出特有功能的方式。建立一个规范有效的社区运行机制,对于保障社区正常、健康、高效运转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成都市城市社区建设坚持“议行分离、民主管理、强化职责”原则,不断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提高社区自治能力。一是完善居民民主选举制度。由社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每户派代表或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3至5人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二是建立健全居民民主决策制度。凡是与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如制定和修改居民公约、审议居委会工作计划和工作报告、兴办社区公益事业等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都要实行民主决策。三是健全

使得社区居委会出现行政化倾向,甚至还有许多居民认为居委会就是“一级政府”。

2.居民社区意识待加强。社区意识是居民对于所属社区所拥有的一种同体共感及和衷共济的一体感。这种一体感植根于居民个人对社区的知觉与态度,同时表现出对社区的认同、关怀、参与等心理作用,这是居民个人与社区通过互动交流所产生的一种情感的表达。居民的社区意识,来源于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又促进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调查发现,有的居民对我国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向的总体背景认识不清,缺乏积极地开创新局面和新生活的精神动力,依旧抱着“不跑不叫,不叫不到,不给不要”的传统观念,民主意识缺乏;有的居民对社区概念缺乏了解,对社区是干什么的认识不足;有的居民对社区居委会仍停留在“发通知、搞卫生、管户口、查生育、盖印章”的表层认识上。甚至认为社区建设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这些情况的存在,必然让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参与持观望、犹豫、怀疑或抗拒态度,也就不难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淡薄了。

3.社区建设合力需提升。城市社区治理不仅限于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合作,社区内各种力量(居民、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等)也是重要的合作者,并且其参与合作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政府和社区的角色、功能定位。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方式主要有:为社区提供市场化服务,如物业公司的服务;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或非营利性服务;提供资源或捐赠等。但目前情况是,一方面,社区内组织发育不够成熟,数量、种类和资源条件有限,社会捐赠文化和机制处于建构之中,社区内部组织募捐能力较低,社会为社区提供专业化服务不足。如一些老单位宿舍、老居民院落至今仍未引进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志愿者服务也仅限于机关干部、社区党员、小区居民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另一方面,因缺少有效的社会对接机制,现有的资源得不到利用,潜在的资源得不到挖掘,居民对这些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如一些辖区单位认为与社区共建会加重单位负担,即使资源闲置也不愿意向社区开放。为此,有的社区或者社区居委会不得不成为力不从心的社区服务生产者,或者由政府再投入修建社区公共设施。这既影响到国家和社区治理角色的到位,职能的正常发挥,影响到政府、社区与社会正常合作,也造成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

4.社区资源动员能力低。社区治理需要相应的物质资源支持。社区资源动员能力高低直接关乎社区公益事业的推进和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形成。长期以来,社区建设及社区居委会经费依赖政府的投入,基本形成了对财政资源的依赖。这样的财政投入机制带来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是在政府对社会建设总体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社区建设很难获得大量财政拨款,区县政府或乡镇(街道)拨给社区居委会的经费,基本上只能保证居委会的日常开支,而各类自治活动则无法正常开展。二是社区面向社会的资源动员能力较低。居委会对政府资源的依赖,很容易产生“拿政府的钱,为政府办事”的观念,而居委会整天忙于应付政府的行政事务,对社区居民了解不多,为居民和社区内组织切实服务就跟不上,这势必降低居委会在居民和社会组织中的自治组织认同感,得不到居民的社区自治参与热情,从而削弱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使社区内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制约社区合作治理的开展。

四、完善城市社区治理合作化模式的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

或缺的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民间组织发育还很不成熟,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力资源不足、现有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等问题。为此,在社区合作治理中,政府要充分尊重社区组织和居民的主体地位,通过法律制度安排,支持市场主体、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生产与提供,支持驻地单位与其他社会力量通过资源提供参与社区治理。一要为民间组织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建议政府通过制度措施为民间组织开辟参与社区事务的渠道,建立民间组织参与基层民主建设的机制,形成民间组织发展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促进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格局。二要推动民间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通过法律法规对志愿者行为进行鼓励,通过财政手段扶持民间组织发展,建立政府对民间组织的资助机制。三要监督规范民间组织。通过财务监督、业务监督、内部监督等确促民间组织在法律法规和规章允许的范围内健康运行。

3.强化市场化运作,多方筹集社区建设资金。在社区治理资源建设方面,国家应当加大政策供给和财政支持的力度,社区应当主动向政府、社会和有关部门获取各种行政与政策资源、财政与经济资源、信息与智力资源等法律政策许可的资源。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区县政府要将社区建设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居委会组织法》的规定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足额拨付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经费、生活补贴,统筹解决居委会的办公用房。二是费随事转。政府或有关单位在交给社区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应将此项工作的经费交给社区。三是有偿服务。社区内提供的服务,在开展福利服务的同时,若法律政策允许的事项可以拓展有偿或低偿服务。四是政策优惠,对社区内开展的服务项目,要积极争取优惠政策,给予扶持。五是社会赞助。鼓励辖区单位和个人捐款支持社区活动。

4.建立有效的社会对接机制,加强社区自治。合作治理是现代社区建设的逻辑视野。为了推动社区建设稳步发展,必须从建立和完善社区治理的相关制度、培育社区合作治理的价值共识着手,加强社区自治,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一是进一步理顺社区内部组织关系。应着力加大“三大机构”(即社区事务决策机构——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事务执行机构——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事务议事机构——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的建设力度,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各尽其能,各负其责,让利益相关者资源共享、利益均瞻。二要营造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环境。以法律制度形式拓宽和保障居民民主参与的途径和渠道,鼓励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或组成业主联合会、文体协会、志愿者协会等方式参与社区治理,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心理认同感,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人翁意识。三要建立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关系网络。通过邻里网络的信任、合作与互助,把自我利益和团结互助结合起来,为社区利益相关者合作治理提供良好的网络基础。四要特别关注驻地单位参与社区共建。可以考虑制定一定的政策对其进行激励和约束。如对积极参与共建并作出了一定贡献的企业,可以在税费上给予一定的优惠等。

参考文献:

[1]黄仕红,宋小娥,任晓波.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2).[2]侯琦,魏子扬.合作治理:中国社会管理的发展方向[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1).[3]张康之.论参与治理、社会自治与合作治理[J].行政论坛,2008,(6).

第五篇:中职语文课改理性的思考与实践的探索

中职语文课改 理性的思考与实践的探索

电气工程学校

刘建坡

中职语文课改革一直处于提倡、摸索的阶段。长时间以来,还没有形成规律性的东西为人所用,原因在于中职语文教改的脚步始终战战兢兢,畏首畏尾,难以走出尴尬境地。

一、语文课的尴尬

1、来自学科本身的尴尬

我曾问过正在进行电工电梯技能操作的学生:是接线好玩还是语文课好玩?他说:“当然接线好玩。我可以想尽一切办法把线捋直,按照老师要求的接好,固定好,我自己就可以判定出成绩。语文则看不见摸不着,好不容易会一道题又不考。”这个学生是班主任老师与科任老师交口称赞的学生。

我还发现:这个学生不仅自己的手工作业很漂亮,而且他还能给我做示范,示范的过程全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蹩脚的口头语言来表达(老师,你这样;老师,你那样),言语中全部是名词和代词。

这现象恰恰道出了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语言模糊性的特点,许多语言存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现象,实际生活中它比任何学科更加依赖于人的感觉。语文阅读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的复杂过程,常常随人的知识水平、出身经历、时代背景而有所不同,不像数理化那样有精确的答案。语文知识,则是在一篇篇课文、一个个单元和一个个学期之间,其传授程度不同,往往呈现既是此又是彼相互交织、渗透、穿插、反复的界限模糊的过渡形态。即使是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理解起来也会有所别。因此,学生对语文课的感觉是可有可无,一节课或几节课不听都不妨碍语文成绩;即便是认真努力的听好每节课,准确无误的做好每次作业考试成绩也不一定取得很好的成绩。

要知道语文学科所考察的并不是某一时段教师所教授内容,交叉反复的特点决定了它考察的是人出生以后所接受的母语教育程度。更何况母语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一个人只要是活着就是在学习语文,这一点恰恰被大多数人所忽略。

2、来自教学成绩的尴尬

大凡开设高职接轨项目的职校衡量语文教师教学成绩富有说服力的似乎莫过于高职接轨的成绩。纵观每一个学生、每个学校的成绩可以看出:在接轨考试中,语文成绩充当着“松紧带”的角色——如果本次考试数学成绩高些,作文的评判标准就会相应的紧些;反之数学成绩低些,那么作文成绩的评判标准就会相应的松些,以此来避免学生群体成绩偏高或偏低的现象。这个平衡点表现在:凡是语文成绩在85分以上的学生100%升学。每一届学生的情况莫不如此。不难看出语文是蹲在数学的裙裾之下踮着后脚跟与英语竞走,其地位与难度可想而知。

在成绩面前是语文教师无能?还是不用心?在我看来都不是。尽管吕叔湘老先生早就有过“少数语文成绩高的学生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得益于课外”的论断,还是不能平复语文教师收获与付出严重失衡的心理。

这心理造成课改的脚步一缓再缓。

3、来自教学主体的尴尬

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我不想赘言。在语文课上,教师从不必期望学生通过文本“品出语言的言外之意”,也不必要求学生“品出力透纸背的言语内涵”,仅仅是有学生能“品出语言所创造的意境”,语文教师就会倍感欣慰了。

事实上学生会把“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说成是“傻帽儿”;把自私虚伪的周朴圆说成是有情有义风流倜傥的富人而作为自己标榜的对象。学生不能与教材当中的文本产生情感共鸣,而没有这共鸣点做基础,课堂上教师对文本的任何解读都是徒劳的。

主体因素构成了教改不知何去何从。

4、来自教学环境的尴尬

我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在两节同时上的公开课中如果有一节是语文课,正常情况下选择听语文课的教师要在70%以上。原因在于:语文容易听懂;而且每位听课教师都有不少于12年语文课的听讲历史,很容易找出与本课的比照对象,这无形增加了语文教师的心理压力。

随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提法出现,语文课的任务越衍越重:字写得不好看,是语文老师没有教好;假条不会写,是语文课没有学好;甚至学生道德素质,也是语文课熏陶的结果。这就要求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天衣无缝的课堂,似乎只有这样方显语文课堂的魅力。

这对语文课改形成了不良的环境因素。面对如此尴尬境地,语文课需要重新定位。

二、语文课的定位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必须为学生服务,必须为学生就业服务,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服务。

1、学生个体发展的变化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能胜任特定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在这个特定目标的引导下,学生要在三年的时间内完成从“学生”变为“职业人”的转换过程,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度。这是每一个学生必须走过的一步。这变化是必然的。

2、学生群体的发展变化

从我校近三年报考高职考试的学生人数情况分析:06年4班,07年2班,08年1班,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从我校08年高职班学生分布的专业情况分析:经法、电子、机电依次比为3:1:0。尽管文科类的学生语文基础相应好一些,但是学生对进一步学习的热情逐年递减,说明学生需要更多的是专业技能。这变化是实然的。

3、教学目标定位的变化

有鉴于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来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我们的教学。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真正有实际意义。

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前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需要调整。需要从“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敏感,用富于生命的语文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过渡到“培养学生会说中国话”;需要把“思维训练与情感的有机结合”转换到“训练学生能听懂中国话”;需要将“教师变教材的思想为自己的思想并将其转化为人格和理念”调整为“培养学生能读懂些文章”,由“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向“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向发展。可见,要在以前强调语文的文学性、人文性的同时,要更突显其工具性。这变化是未然的

那么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怎样的语文知识、语文水平,需要语文教师深思。

为落实朝阳区教委有关文化课教学改革的精神,语文组对杨文尧校长《深化文化课教学改革》的报告和教研中心下发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水平达标等级标准》(讨论稿)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一边研讨一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专业情况、和教材加以剖析、思考,教师们一致认为:语文课改势在必行!

三、语文课改革

1、按学生需求构建课堂

布鲁姆在《教育评价》中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硬要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迅速”。我们的母语教学需要情感参与,需要时刻关注学生对待语文学习的情感和态度,根据学生情感态度的起伏调整教学内容。既然学生不能通过周朴圆来理解教材的本身,那么,我们就可以引领学生来理解周朴圆与鲁大海之间的父子矛盾,进而分析当今父子矛盾的症结;既然学生不能理解柳永《雨霖铃》所要抒发的情怀,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背诵朗读、书法比赛;学习了欧亨利的《最后的藤叶》,如果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描写而慨叹赢得生命的胜利,那么就可以接着续讲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家含泪的微笑所生成的艺术魅力;否则,就可以把学生的兴趣点引向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另外两位,可以讲莫泊桑的《项链》《羊脂球》,带学生一起描画因一个喷嚏惊恐而死的公务员形象。

总之,语文课堂需要随着学生的情感需要而律动,需要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变化来引导学生与文本共鸣。绝对不能忽视“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不可预测变量的动态过程”这一点。

2、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既然学生不能溶于文本中的文学情景,那么我们就努力创造出生活情景,引领学生去操作,去体会。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时最容易出现课堂死板没有活力的现象。如果我们注重发挥现有教材的导向作用,发掘生活中实际可见的事物作为训练内容,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找到应用写作素材,使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马上就能派上用场,自然投入学习的学生会更多些。

在“公文”单元的复习中,结合学校刚刚进行的活动,如志愿服务活动我这样设计语文课堂:以“召开志愿服务活动总结会”为活动形式,将学生分成五组,一组拟写“志愿服务活动会议通知”、二组拟写“志愿服务活动好人好事表扬通报”,三组给上级拟写“志愿服务活动报告”、四组做“会议记录”,五组推荐主持人和做“活动评价”。将公文单元中必须要掌握的文体都融合到活动课中,通过分工合作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富有生活场景的设计,学生会反响热烈。经过文体写法的点评,学生公文单元的文体知识得到巩固。

例如在讲授消息、演讲稿、建议书等内容时,可以这样设计训练内容:“学生正从学校食堂流失”(消息、调查)、“假如我是食堂经理”(演讲稿)“给食堂管理者的建议书”(建议书)等。到食堂就餐,对早餐质量管理的好坏,学生最有发言权,学生自然积极参与活动,同时,还可以建议学生将写好的建议书抄录清楚,派代表送到食堂管理员手中。如果学生看到自己的建议得到重视,真切的感到学以致用,自然积极性会大幅度提升。

3、大胆整合取舍教材

试想:假如一节课教师只提供两个信息,但学生对两个信息都不感兴趣,学生就会拒绝接受,整节语文课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无意的;假如教师提供的是十个信息,我想其中总会有一两个信息对学生有吸引力。如果课堂上涉及到教材中的每篇文章,又对每一篇都进行科学的取舍。无形中会加大课堂信息量,符合学生的求知需求。当然这取决于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对此是否能够吸收?

例如:语文第一册前三单元有《读书人是幸福人》、《思考的威力》、《三个境界》、《我的读书方法》、《善读书则书变薄》五课,其中必讲篇目两篇,其余为自读课,我发现五篇课文都与读书有关,衔接时我这样处理:为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呢?因为我在读书的时候注重《学习方法》,有了这种方法就能将《书读薄》。在读书的时候如果注重发挥《思考的威力》,就可以使自己走进不可言传的《三个境界》。用读书一条线将五篇课文贯穿,将教学重点确立在“读书”上,而非面面俱到,不仅增大信息量,更使单元知识紧凑。与此同时,可以以教材的某一篇文章为基点,相同类文章扩展;向其同题作品延伸;向其相关联的内容延伸;向介绍这位作家的传记性文字或评述性文章扩展。

如此,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克服教材中距离学生生活久远,不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篇目所带来的困难;可以对任何一篇课文重新设定教学重、难点,例如:《荷塘月色》不必大段的介绍作者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重点可以放在反复听读、诵读、情感品悟上,两课时就可以完成;

同时,可以将富有哲理的、学生感兴趣的文章拿到课堂上与学生共同研讨,更好的寻求学生与文章的契合点,这样教师能够有更多的自主权,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自主课堂。我想:如果文章符合学生的实际、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也许会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

4、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学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不争的事实。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培养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能力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首先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我这样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开学初每节课用10分钟时间给学生讲个小故事。听完故事讨论:我讲的故事从哪来的?(读书而来)讲完每一篇课文后,我让所有学生数出作者自己创作的文字有多少?引用别人的文字有多少?讨论作者引用的文字从哪里来的?(读书而来)

如果我们写文章用到别人的文字会有什么好处?这些文字从哪里来?如此这般把阅读摘抄的重要性、必要性讲析透彻。随后我留的作业就顺理成章:要求学生在每天阅读1000字的基础上每周摘抄两篇与自己有共鸣400字。当然要有相应的评价奖惩机制随之出台,保证这项作业的有效实施。

其次是要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随阅读量的增加还需要加强阅读指导。刘国正说:“一是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二是帮助学生理解积累”。给学生选择课外读物要做有心人,要从易到难,从多到少有渐进的层次;还要有广博得视野,只要是与课内教学密切相关的优秀时文,经典名著,优秀期刊都要涉及,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同时教会学生网上阅读,满足他们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好奇心。因特网上的文章时效性强,只要鼠标在手就可以欣赏,如:“全景中文网”“木子书屋”“榕树下”“作文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网上阅读得到满足。当然还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辨别美丑能够进行自我选择的能力。

中职语文课改还有更多更深入的内容需要我们去探索。任何课改都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成功与失败都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我们只有不断地总结、分析、思考、实践,才可能在课改的领域里挖掘出规律性的东西,为大多数教师认可,对此我充满信心与渴望。

参考书目:

1、《中学语文教与学》2004、9《开放式课堂教学实践刍议》沈寿鸿

2、《中学语文教与学》 2005年合订本

3、《情感激发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理性探索》王一建

下载探索构建“4+1”共同体 合力推进后进村治理转化的实践与思考(新) 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索构建“4+1”共同体 合力推进后进村治理转化的实践与思考(新) 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