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担保公司不良贷款管理办法
不良担保贷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不良担保贷款管理,理顺和完善不良担保贷款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提高不良担保贷款管理水平和处臵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不良担保贷款,是指按照我公司担保贷款质量分类管理规定,认定结果为次级、可疑与损失类的客户担保贷款。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不良担保贷款管理,是指根据不良担保贷款的内在特性,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流程,对不良担保贷款实行全面管理与最佳处臵的过程,包括不良担保贷款日常管理、处臵管理、责任认定与考核等各环节。
我公司法律事务部是不良担保贷款的牵头管理部门。第四条不良担保贷款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真实反映。真实、准确、客观地统计和反映不良担保贷款分类认定、尽职调查、减值准备计提及使用、清收处臵、费用摊销、损失问责等各环节工作情况。
(二)精细管理。通过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管理技术的创新和完善,不断提高不良担保贷款管理水平,实现不良担保贷款精细化管理。
(三)尽职追索。不良担保贷款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不良担保贷款管理,及时、合理地运用多种方式向借款人、反担保人等还款义务人追索。
(四)优化处臵。不良担保贷款处臵过程中要处理好加快处臵与实现处臵收益最大化的关系,通过处臵时机选择、处臵方式比较与定价机制的不断完善,努力实现不良担保贷款的最佳处臵。
(五)依法合规。不良担保贷款管理和清收处臵全过程,均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严格规范操作,防范操作风险。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公司的所有不良担保贷款。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六条 法律事务部牵头负责不良担保贷款的管理工作,业务发展部、风险管理部、综合办公室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做好不良担保贷款管理工作。
第七条 公司相关部门职责
(一)法律事务部牵头负责全公司不良担保贷款管理,制定本公司不良担保贷款管理的实施细则,监测、分析、报告全公司不良担保贷款和清收处臵情况,审查、审批本公司的不良担保贷款处臵项目,做好不良担保贷款诉讼清收、委托清收、以物抵债及呆账核销项目的组织与申报,开发、管理和维护不良担保贷款信息管理系统。
(二)业务发展部负责本公司担保贷款质量分类系统维护,负责对不良担保贷款客户进行尽职调查,搜集客户收入及财产相关信息,分析客户偿债能力,制定清收处臵方案,逐户做好客户不良担保贷款的日常管理、催收及处臵工作。配合法律事务部做好本公司不良担保贷款的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三)法律事务部门按照诉讼案件转授权规定,负责本公司不良担保贷款依法清收相关法律事务;提供相关法律咨询审查意见。
(四)业务发展部利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以及集团关联企业信息管理子系统,查询借款人、反担保人在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贷款归还、最新联系方式等信息,以查找追收线索和处臵信息。
(五)计划财务部负责不良担保贷款损失责任认定工作。
第八条 公司部门及岗位之间应密切配合,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共同做好不良担保贷款管理工作。
第三章 分类认定与移交
第九条 不良担保贷款分类认定按照我公司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正常担保贷款转为不良担保贷款以及不良担保贷款转为正常担保贷款后,均应办理担保贷款移交相关手续。
转为不良担保贷款的,原则上要在业务发展部进行责任评议后1个月内移交到法律事务部(或相关岗位人员,下同)管理;转为正常贷款的,原则上要在转为正常贷款1个月内移交到业务发展部(或相关岗位人员,下同)管理。
第十一条 担保贷款移交由公司相关部门及人员实施。
第十二条 担保贷款实行按户移交。对同一客户既有正常担保贷款又有不良担保贷款的,暂不移交。
第十三条 正常担保贷款转为不良担保贷款的移交程序:
(一)业务发展部提交不良担保贷款移交报告、责任评议相关资料以及档案资料清单(不涉及具体档案移交,下同)。
1.不良担保贷款移交报告的内容:借款客户基本情况,包括资产负债,生产经营、现金流量等;我公司担保贷款情况,包括担保贷款发放与收回、反担保人、抵(质)押物存在的瑕疵(如有)、主债及担保诉讼时效等;贷款及客户相关档案资料的管理与缺失情况;担保客户是否存在注册(或项目)资金不到位、抽逃资金、转移资产等情况;不良担保贷款成因与面临风险因素分析;已采取的资产保全与追索措施及效果;下一步处臵工作的建议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等。
2.责任评议资料包括不良担保贷款责任评议报告(复印件)及相关资料。3.档案资料清单包括所有入档资料明细。
(二)法律事务部对照档案资料清单对客户档案(由综合档案管理部门管理)逐一进行核对,重点对借款合同、反担保合同、抵(质)押合同的诉讼时效、执行时效等进行审核,必要时咨询法律顾问意见。对有瑕疵的,业务发展部应尽快采取补救措施;无法补救的,出具相关书面说明。
法律事务部组织展开不良担保贷款尽职调查,攥写尽职调查报告(具体要求见本办法第五章相关内容)。尽职调查报告连同业务发展部提交的不良担保贷款移交报告、责任评议资料、档案资料清单及相关说明(如有)等资料,经部门负责人审定后存档,完成不良担保贷款移交。
第十四条 不良担保贷款转为正常担保贷款移交程序为:(一)法律事务部提交贷款移交报告和档案资料清单。
1.贷款移交报告内容:担保客户基本情况、我公司担保贷款及反担保情况、清收转化不良担保贷款的措施、成效以及对今后担保贷款管理工作的建议等。
2.档案资料清单包括所有入档资料明细。
(二)业务发展部对照档案资料清单对客户档案逐一进行核对。对发现的问题,法律事务部应尽快采取补救措施;无法补救的,出具相关书面说明。
业务发展部进行实地调查,重点对客户经营、我公司担保贷款风险情况进行调查,查找担保贷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调查报告连同风险管理部门提交的移交报告、档案资料清单及相关说明(如有)等资料,经部门负责人审定后存档,完成担保贷款移交。
第十五条 担保贷款移交完成前,各相关部门对拟移交担保贷款的管理责任不变。业务发展部与法律事务部要加强配合,避免因移交影响担保贷款管理相关工作。
担保贷款移交后,及时将移交资料清单、尽职调查报告等相关信息录入不良担保贷款管理信息系统。
第四章 日常管理
第十六条 担保贷款形成不良后实行移交管理制度,即公司在贷后管理岗位(部门)和风险管理岗位(部门)之间移交,实行换手管理。
第十七条 实现不良担保贷款管理责任制。公司合理设臵不良担保贷款管理岗位,配备与业务开展相适应的人员。不良担保贷款管理岗位人员是不良担保贷款管理与清收的直接责任人,其部门负责人、主管副总经理、总经理对不良担保贷款日常管理负领导责任。
第十八条 不良担保贷款日常管理应围绕不良担保贷款催收、主债权与担保权利维护、现场检查、信息搜集、统计监测、重要事项报告等工作开展,按要求做好资产估值、减值准备计提、信息系统维护、档案管理等相关工作。
第十九条 实行不良担保贷款日常管理工作备忘制度。
以工作日志、会议纪要、调查报告、专题报告等方式记录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反映和报告不良担保贷款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工作建议。
对重大事项记录内容要入档留存。
第二十条 做好不良担保贷款尽职催收和追索,积极维护我公司债权。
(一)根据不良担保贷款到期、逾期及担保贷款反担保、抵(质)押情况,选择采用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催收函/通知书、律师函(附授权委托书)、公证催收、实地上门、委托清收(合作催收)、诉讼(仲裁)等各种可能的方式及时向借款人、反担保人等还款义务人催收不良担保贷款本息,督促相关方在催收通知书签章后做回执留存。
(二)对借款人、担保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等拒绝在催收通知书上签章的,可具体情况采取公证送达、依法诉讼等方式中断诉讼时效。
对有必要或必须采取诉讼(仲裁)方式进行追偿的,应按照我公司诉讼案件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进行诉前论证并按规定报批后实施,风险部门向法律部门提交起诉申请和相关资料;法律部门对案件事实和起诉理由进行审查,按规定进行诉前论证,履行审批程序后实施。要避免胜诉后收回资产可能性极小、诉讼成本大于诉讼效益、单纯为保持诉讼时效的诉讼或以诉讼代替日常催收与追索。
(三)密切关注不良担保贷款诉讼时效、反担保、抵(质)押担保期限、申请执行期限、资产查封、续封期限、资产冻结期限、申报债权期限等,及时主张权利,确保我公司债权及相关权利受法律保护。
第二十一条 加强现场检查,及时发现担保贷款风险变化情况。
(一)根据不良担保贷款及客户情况,每月至少对借款人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及时了解借款人、保证人及其他还款义务人生产经营、资产负债、现金流量、欠缴税款及职工工资、改制重组、主要负责人变更、工商登记、股权结构、或有负债、涉诉案件等影响我公司债权安全的重大情况,及时反映贷款风险变化,提出风险化解的建议。
(二)加强对担保贷款抵(质)押物的管理、使用以及抵(质)押擅自处臵或重复抵(质)押给其他债权人。
(三)积极参与企业改制,防范企业逃废、悬空我公司债权。
(四)对借款人、反担保人主体资格丧失,隐匿、转移和毁损资产、抽逃资金等行为要及时报告,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第二十二条 加强对贷款抵押物的追查,通过行使抵押权收回贷款,落实还款责任。
第二十三条 做好信息搜集,及时掌握客户风险信息。
(一)及时了解公司借款人股权结构、股本金额、控股股东、股票市值的变化、重要事项公告等情况。
(二)密切关注集团客户、家族企业、控股公司、担保公司等关联企业的最近动向;关注客户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遵纪守法等相关情况,防范客户因领导班子成员违法犯罪行为引发的贷款风险。
(三)多渠道搜集、查找借款人、反担保人存款、贷款及信用记录等相关信息。
利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PCRS)功能,查询借款人、反担保人相关信息,为不良担保贷款处臵决策提供参考。
(四)加强与监管部门及金融同业合作,掌握其他债权人对借款人、反担保人采取的维权措施及效果等相关信息。
第二十四条 按照信贷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做好不良担保贷款减值准备各相关工作。
第二十五条 不良担保贷款管理信息系统维护。及时将不良担保贷款日常管理工作中获取的数据、信息等相关资料完整录入不良担保贷款管理信息系统,做好系统日常维护。充分利用系统的信息查询、数据生成、风险提示等功能,提高不良担保贷款电子化管理水平。
第二十六条 统计监测。各相关部门配合做好不良担保贷款统计监测工作:
(一)业务发展部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完成信贷资产质量分类,为管理信息部门统计不良担保贷款数据提供支持;
(二)管理信息部门负责汇总不良担保贷款数据,同时负责对外信息披露;
(三)法律事务部负责对全公司不良担保贷款余额增减、不良担保贷款率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全面掌握资产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第二十七条 分析报告。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编写本公司不良担保贷款分析报告,内容包括:不良担保贷款基本情况、地区和客户结构情况、不良担保贷款清收转化情况、新发生不良担保贷款成因分析、不良担保贷款变化趋势预测、贷款损失及减值准备变动情况。分析报告应做到数据真实、准确,原因分析全面、深入,趋势分析合理、科学,措施及时、有效。
第二十八条 档案管理。不良担保贷款档案管理纳入全公司担保贷款业务档案管理体系。各类不良担保贷款处臵项目申报案卷,应以原件归档。
还款免息、以物抵押、呆账核销等各类不良担保贷款处臵项目申报案卷,以项目申报原卷归入担保贷款业务客户档案保全类管理。
第五章
尽职调查与估值
第二十九条 不良担保贷款尽职调查是以某一时点的不良担保贷款为基数,从客户基本情况、生产经营、资产负债、我公司担保贷款、抵(质)押、反担保情况、不良担保贷款处臵、影响受偿的其他因素等方面,对不良担保贷款进行全面调查,摸清不良担保贷款现状,掌握借款人,反担保人的有效资产和偿债能力,揭示不良担保贷款清收潜力。
第三十条 尽职调查原则上每半年进行一次(使用6月末、12月末相关数据)。对新发生的不良担保贷款,应在不良担保贷款移交前完成尽职调查,对出现重大情况的客户应随时调查;对已确定清收处臵预案的,视预案具体实施情况确定是否开展尽职调查。
不良担保贷款尽职调查实行双人(及以上)调查。必要时,组建公司相关人员参加的调查小组。
第三十一条 不良担保贷款尽职调查采取现场调查与非现场调查想结合方法进行,内容包括借款人和反担保人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情况、资产负债情况、现金流量、或有负债、涉诉案件、债务人还款意愿、贷款抵(质)押物情况等。
(一)对维持经营客户,以调查客户生产经营,可偿债现金流为主,充分利用已经外部审计的财务报表、公司对外公布报表等信息。
(二)对处于停产半停产情况的客户、报表数据存在严重问题或无财务报表客户,应通过走访借款人和担保人等还款义务人、主管部门、控股股东,以及当地工商、税务、法院、房地产管理等相关部门,加强实地调查,查找可处臵的有效资产。重点调查房产、土地类资产及对外投资等。
第三十二条 不良担保贷款尽职调查完毕后,应逐户形成书面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记录尽职调查工作开展情况,逐一明确借款人和反担保人偿债现金流、有效资产与负债、需优先清偿债务、担保抵(质)押物评估情况,以及借款合同、担保合同的有效性等尽职调查信息,满足不良的款估值需要,并为不良担保贷款处臵方式的选择和处臵时机的确定提供参考。调查报告应附必要的调查表格、客户财务报表、相关情况说明等。
尽职调查相关信息,应按要求录入不良担保贷款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十三条 不良担保贷款调查相关人员,应保证尽职调查报告不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和误导性陈述。
第三十四条 不良担保贷款估值是在尽职调查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不良担保贷款在某一时点的价值进行内部估算的过程。
不良担保贷款估值除考虑债务责任人生产经营、资产负债和偿债意愿,以及抵(质)押物权属、价值等因素外,还要考虑国家政策、地方经济环境、金融生态环境等相关因素影响。
第三十五条 对处臵预案已经有权部门审批、明确具体处臵方式的不良担保贷款,处臵预案预计的不良担保贷款回收或转化金额即为不良担保贷款估值结果;对尚未确定不良担保贷款清收处臵预案的,采用假设清算与现金流折现相结合的方法估值。
第三十六条 假设清算方法是在假设企业清算偿债情况下,给予企业的总资产和总负债,剔除不能把用于偿债的无效资产和实际不必要偿还的无效负债,按照清算过程中的偿债顺序,考虑优先受偿权,分析测算我公司不良担保贷款在某一时点从借款人、反担保人、抵(质)押物变现等所获受偿金额,尽而估算不良担保贷款价值的方法。
现金流折现法是指在合理预计企业未来现金流和可偿债资金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折现率和期限计算偿债资金现值,估算不良担保贷款价值的方法。
某客户不良担保贷款估值:A =A1×Ó+A2×(1-Ó)其中,A1为假设清算法测算的不良担保贷款价值; A2为现金流折现法测算的不良担保贷款价值;
Ó为客户破产清算的可能性,其数值在[0,100%]之间,具体由测算人员确定。
例如,在估值时点客户进入破产清算阶段,则Ó取值为100%。A=A1.第三十七条 不良担保贷款估值原则上每半年组织一次,在不良担保贷款尽职调查完毕后进行。
不良担保贷款估值由公司发起,利用不良担保贷款尽职调查的相关资料通过不良担保贷款管理信息系统估值。估值结果报不良担保贷款管理(估值)岗初审并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总经理审定。
不良担保贷款估值实行双人测算、交叉复核与关系人回避制度。
第三十八条 不良担保贷款估值结果可用于研究制定不良担保贷款处臵预案,分析评价不良担保贷款的最终处臵结果,整体测评不良担保贷款损失状况,并可作为贷款分类形态调整、减值准备计提的参考。
第三十九条 不良担保贷款尽职调查数据与估值信息是我公司的商业秘密。为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对外提供。
第六章 处臵管理
第四十条 不良担保贷款处臵是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综合运用各种清收、转化、处臵方法和手段,以实现不良担保贷款回收、风险化解以及损失核销的全过程经营行为。
第四十一条 不良担保贷款清收处臵执行以下制度:
(一)审处分离。按照业务操作流程实行不良担保贷款清收处臵与项目审查、审批相分离。
(二)集体审议与授权审批。采用以物抵债、呆账核销、委托清收等不良担保贷款处臵方案时,均须经集体审议并严格按授权审批。
(三)关系人回避。在不良担保贷款催收、现场检查、处臵方案制定、报批及实施过程中,与借款人、反担保人及其他还款义务人存在利害关系的人员应予回避,不得干预或影响他人决策。
(四)招标选定中介机构。在选聘评估、审计、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时,若不涉及我公司商业秘密且对项目处臵无负面影响,原则上要由公司统一采取招标或其他方式择优选定,并根据中介机构工作绩效定期评议和调整。
(五)项目小组。对不良担保贷款处臵过程中涉及的调查、处臵商谈、预案制定与实施等各环节,均须由两人以上(含)共同完成。对处臵难度大、额度高、情况复杂的项目,应成立专门工作小组。
(六)风险报告,在不良担保贷款清收处臵过程中,发现侵害或影响我公司合法权益的各种行为或风险隐患时,应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并逐级报送。
对符合重大分先时间范围的事项,按照风险报告制度的相关规定报告。第四十二条 处臵方式的选择。应遵循成本效益和风险控制原则,综合考虑借款人、反担保人的偿还能力和意愿、抵(质)押物变现及担保贷款风险情况,合理分析、综合比较、择优选择。不良担保贷款处臵可选择一种或综合运用多种处臵方式,加快处臵进度、降低处臵损失。在同等条件下,现金清偿优于非现金清偿。
要结合实际,在依法合规前提下积极探索和创新不良担保贷款处臵方式和手段。采取创新方式处臵不良担保贷款的,须报公司董事长审批。
第四十三条 不良担保贷款处臵方式包括现金清收、重组转化、以物抵债、削债型债物重组、呆账核销以及符合政策制度规定的其他处臵方式等。
第四十四条 现金清收,即通过借款人、反担保人及其他还款义务人追偿,以货币资金方式收回不良担保贷款本息的行为。现金清收包括银企协议清收、诉讼清收、行使抵(质)押权变现清收、企业破产、关闭(解散)清算清收等。
第四十五条 重组转化包括贷款重组与企业改制。根据公司贷款重组管理的相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不良担保贷款可进行重组。
凡在我公司有融资余额的客户,在实施改制前,公司均须将客户改制方案按规定报批。
第四十六条 以物抵债,即当债权到期、但债务人无法用货币偿还债务时,或债权虽未到期、但债务人已出现严重经营问题或其他足以影响债务人按时足额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时,或当债务人完全丧失清偿能力,反担保人也无力以货币资金代为偿还债务时,经我公司与债务人、反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同意,或经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依法裁决,债务人、反担保人(或第三人)以实物资产或财产权作价抵偿我公司债权的行为。实施以物抵债应优先选择易保值、易变现的资产,尽快实现处臵回收入账,有效落实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制度。
第四十七条 削债型债务重组,即借款人发生财务困难、无力按期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经债权人与借款人、反担保人及其他还款义务人协商一致,在确保减免和重组后能如期偿还剩余债务的前提下,债权人通过对借款人减免部分本息,重新确定借款人、借款金额、期限、利率、担保、品种、还款方式等的债务安排。
第四十八条 呆账核销,即对符合呆账认定条件的不良担保贷款本息债权,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批并使用相应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冲销的行为。呆账贷款核销须按规定程序报批,并提供符合核销认定条件的确凿证据。要严格执行呆账核销保密制度,对未依法终结债权与债务关系的贷款继续追索。
第四十九条 转化及其他,处臵结果为不良担保贷款转出。主要包括客户偿还积欠本息带动剩余部分贷款本金形态上调等情况。
第五十条 不良担保贷款处臵可选择一种或综合运用多种处臵方式,加快处臵进度,降低处臵损失。在同等条件下,现金清偿优先于非现金清偿。
结合实际,在依法合规前提下积极探索和创新不良担保贷款处臵方式的手段。采取创新方式处臵不良担保贷款的,须报公司审批。
第五十一条 不良担保贷款处臵过程中,对尽职调查、估值、与各相关方初步商后谈,能够明确不良担保贷款处臵方式、工作措施、实施计划及不良担保贷款本息预计损失情况的,应制定不良担保贷款处臵预案,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报批或实行备案管理。
第五十二条 处臵预案内容包括:客户基本情况、生产经营、资产负债、我公司贷款及拨备计提、处臵方式选择和比较、工作措施及时间安排、预计处臵损失(或债权清偿情况)等,重点说明处臵预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五十三条 处臵预案制定。原则上,单客户不良担保贷款余额在100万元以上至300万元之间的,处臵预案由分管部门制定;客户不良担保贷款余额在300万余(含)以上的,处臵预案由公司制定。
对新发生的不良担保贷款,在交接完毕后应尽快制定不良担保贷款处臵预案。但因各种原因,暂不能制定较完善处臵预案的,应根据借款人及不良担保贷款实际制定相应的资产保全、风险防范措施和工作计划,及时向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十四条 处臵预案报批。不良担保贷款处臵预案应通过不良担保贷款管理信息系统报批。
法律事务部负责人对不良担保贷款处臵预案进行审核,逐户提交相关的审查小组或委员会审议,并按规定权限审批。
第五十五条 处臵预案报备。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按处臵预案审批权限实行报备制度:
(一)担保贷款客户已进入破产程序且不涉及破产重整、破产和解或贷款客户已经公司同意列入政策性破产名单的。
(二)我公司已同意客户贷款重组的。
(三)预计处臵预案实施后不良担保贷款本息无损失的。
(四)对已审批的处臵预案进行调整,调整后处臵预案优于原预案的。
(五)根据我公司诉讼案件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诉讼清收且不涉及还款免息、以物抵债等处臵方式的。
第五十六条 处臵预案调整。对客户生产经营变化、处臵预案实施前提条件改变以及清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要适时调整处臵预案,并按规定报批或报备。
第五十七条 处臵预案实施。处臵预案批复后应尽快组织实施,建立项目小组,落实责任制度。
处臵预案实施过程中,涉及以物抵债、还款免息、重组转化、呆账核销等具体业务的,要按该业务的审批权限和业务管理办法要求报批。
第五十八条 不良担保贷款处臵回收的款项,在优先支付实现债权的费用后应按照先本后息顺序据实入账,并进行相应会计核算。
对核销后尚具有追索权的呆账要及时转入“帐销案存资产”科目核算。第五十九条 案例分析。不良担保贷款清收处臵过程中要注意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信息,根据处臵金额、回收率、处臵方式不同,及时总结处臵经验,全面分析损失原因,揭示信贷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千万元以上不良担保贷款处臵完毕后,各相关部门要认真总结清收处臵情况,形成具体案例分析报公司。
第五章 考核与奖惩
第六十条 建立不良担保贷款考核奖惩机制。加强不良担保贷款考核,重点考核整体不良担保贷款水平和不良担保贷款回收情况,以不良担保贷款率指标考核总体资产质量、以不良担保贷款现金清收率与拨备节约金额考核不良担保贷款回收水平、以不良担保贷款迁徙率考核风险结构状况、以担保拨备覆盖率考核风险抵补能力等;对担保质量劣变负有管理责任的客户经理,按照不良担保贷款管理责任认定办法的相关要求进行问责。
加大相关人员薪酬分配与不良担保贷款及其清收处臵的挂钩力度,对不良担保贷款清收处臵的有功人员和部门在绩效工资分配时予以相应奖励。
第六十一条 实现不良担保贷款责任分析报告制度。不良担保贷款形成后向风险管理部门移交前,应由贷后管理部门编写不良担保贷款责任分析报告,对不良担保贷款形成的原因和责任人进行分析和报告,并将此分析报告作为移交要件提交风险管理部门;对于预计将形成重大损失或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贷款还应在报告中提出责任追究的初步方案,并同时移交内控合规部门进行处理。
第六十二条 实行不良担保贷款损失责任认定与追究制度。对已形成的担保损失,在申报呆账核销、抵债资产损失列支前,均须由计划财务部牵头,业务发展部、风险管理部等部门参加进行不良担保贷款损失责任认定、经认定存在主观责任的,应明确相关的责任人,包括经办人、部门负责人和总经理,提出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综合办公室负责按规定落实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
(一)风险管理部组织开展不良担保贷款损失责任认定,应对担保贷前调查、审查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以及不良担保贷款清收处臵各环节进行合规检查和责任认定,包括对不良担保贷款责任分析报告进行再确认。
不良担保贷款处臵方案,由公司股东会进行责任认定。
(二)风险管理部门在审查呆账核销、抵债资产损失列支等业务时,须将贷款损失责任认定和责任人处理相关文件作为审查内容之一。
第六十三条 实行不良担保贷款相关责任人登记查案制度。
建立不良担保贷款损失相关责任人汇总登记台账(包括责任人姓名、岗位及职务、违规违纪事实、所受处分等);综合办公室负责对职责范围内的不良担保贷款责任人的具体处理情况登记造册,留档备查。
第六十四条 监督检查。风险管理部要将不良担保贷款管理纳入内控检查范围,明确监督检查程序、环节和重点,根据不良担保贷款的风险状况及年度工作重点,牵头相关业务部室统筹安排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发现违规违纪行为的,按照《员工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理。
风险管理部门要对公司的业务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工作中的问题,不断完善风险管理,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全公司不良担保贷款管理水平。
第六章 附 则
第六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不良贷款管理办法
不良贷款管理办法
[COLOR=blue]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规范不良贷款管理行为,提高不良贷款处置效率,确保不良贷款价值回收最大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市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不良贷款系指按贷款风险程度划分(五级分类)的后三类: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第三条 不良贷款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依法合规原则。不良贷款管理与处置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省联社的有关规定,规范操作。
(二)真实反映原则。要真实、准确、客观地统计和反映不良贷款分类、认定、调查、估值、问责等环节工作情况。
(三)处置减损原则。不良贷款形成以后,应通过调查和完善手续等手段,防止不良贷款价值贬损,并及时清收、转化和处置,实现不良贷款价值回收最大化。
(四)损失补偿原则。基层信用社应根据自身贷款风险的大小,有计划地逐步提高风险拨备水平,并及时处理与消化处置损失。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农村信用社所有不良贷款的管理。
第二章 不良贷款管理的组织
第五条 不良贷款管理工作,实行省联社、市联社、县联社、基层社四级管理,各级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本级不良贷款的管理、处置、监测和分析工作。
第六条 省联社风险管理部负责全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管理制度的制订,不良贷款的清收、转化的组织、实施与检查;负责对各市联社、办事处、部分县级联社不良贷款监测、分析和考评工作;负责对辖内各社进行相关政策指导和培训。第七条 各市联社、办事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辖内不良贷款管理、指导和处置工作,负责对县级联社不良贷款监测、分析和考评工作。
第八条 县级联社风险管理部门是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和处置的责任主体,负责辖内不良贷款管理、指导和处置工作,负责对基层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监测、分析和考评工作。第九条 基层信用社负责对本社内的不良贷款的管理、监测、清收与转化工作。
第三章 不良贷款的认定标准 第十条 本办法所称的不良贷款是指《贷款通则》中所规定的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
(一)逾期贷款是指按借款合同约定,到期(含展期后到期)未归还的贷款(不含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
(二)呆滞贷款是指超过借款合同规定期限(含展期后到期)1年(含)以上仍未归还的贷款,或虽未逾期,或逾期不满1年,但借款人被依法撤消、关闭、解散,并终止法人资格;或虽未被依法终止法人资格,但生产活动已停止;或借款人的经营活动虽未停止,但产品无市场,企业资不抵债,亏损严重并濒临倒闭(不含呆账贷款)。
(三)呆账贷款是指:
1.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进行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
2.借款人死亡或者依法宣告死亡,并取得了医院或公安局出具的死亡证明,以其财产或遗产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 3.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有保险公司或有关政府部门出具的重大事故和灾害鉴定证明、保险赔偿金证明的,确实无力偿还的部分或全部贷款;
4.贷款人依法处置抵押物、质押物所得价款不足补偿抵押、质押贷款部分,有法院裁决书及抵押(质)物拍卖的《拍卖转让合同书》;
5.贷款本金逾期1年,信用社向法院申请诉讼,经法院裁判后仍不能收回的贷款,或不符合上述规定的条件,但经有关部门认定,借款人或担保人事实上已经破产、被撤销、解散在2年以上,进行清偿后,仍未能还清的贷款;
6.借款人依法触犯刑律,依法受到制裁,处理的财产不足归还所欠贷款,又无另外债务承担者,确认无法收回的贷款; 7.其他经国务院批准核销的贷款。
第十一条 按贷款风险程度划分(五级分类)的后三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一)次级类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已经出现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造成一定损失。
(二)可疑类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付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造成较大损失。
(三)损失类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贷款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第十二条 不良贷款必须按照分类标准严格认定,以保证不良贷款数据的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 不良贷款由信贷管理部门进行认定,由风险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与处置。
第四章 不良贷款调查与估值 第十四条 依据不良贷款的认定结果,风险管理部门组织对不良贷款进行调查。即以一定时点的不良贷款为基数,从客户的基本情况、客户资产及抵(质)押情况、客户负债及本社贷款情况、影响贷款受偿的其他因素和不良贷款处置情况等方面,对不良贷款进行全面调查,摸清不良贷款现状,掌握借款人的有效资产和偿债能力。
第十五条 调查采取调阅信贷档案、查询信贷管理台账、走访客户和有关部门、现场勘察、核实资产负债、了解市场行情、委托终结机构等方式进行。
第五章 不良贷款的管理
第十六条 根据不良贷款的回收潜力及损失率的高低,按四级分类对逾期、呆滞、呆账贷款实行分类管理;按五级分类对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实行分类管理。
第十七条 按照不良贷款的形成时间、占用形态,分类建立管理台账,实行专人管理,并定期与会计报表核对,保证不良贷款数据准确。
第十八条 做好不良资产的档案管理,确保不良资产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做到一户一档,统一管理。不良资产的档案材料应包括:借款借据、借款申请书、借款合同、催收通知单、抵质押物清单、同意抵(质)押的书面证明、贷款发放时的申请、审批材料等。以上资料如缺失,追究信用社主任及经办员责任。
第十九条 落实不良贷款责任,对于2000年以前形成的不良贷款,落实清收责任,实行岗位清收,即现任管片信贷员为清收责任人,按照分期划段、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不良贷款形成时间的长短、清收的难易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清收措施。对于2000年以后形成的不良贷款,实行责任清收即指定责任人负责清收。如因信贷人员发放冒名贷款、虚假抵押、放宽贷款审批条件发放关系贷款,造成贷款主体和要素不合法的,以及违规跨区、越权、逆程序发放贷款等情况形成的不良贷款,要逐笔列出清单,建立台账,落实责任人,进行责任清收,限期收回。对于在期限内未能收回责任贷款的责任人,根据损失情况联社将给予纪律处分,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信贷人员应当在短期贷款到期七日之前、中长期贷款到期一个月之前,向借款人发出《贷款催收通知书》,催收通知单由借款人、担保人同时签字盖章,签署回执。信用社按信贷员逐人建立催收通知单台账,由信用社指定专人管理,并负责对应催收的贷款清单及时提供给信贷员。确保诉讼时效和担保时效。
第二十一条 借款人应当及时筹备资金,按期还本付息,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办理贷款展期手续:
(一)因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借款人不能按时归还贷款本息,借款人主动到信用社签订还款计划的;
(二)因贷款期限确定不合理,不能满足一个正常的生产经营周期,借款人有物资保证,借款人提出展期申请并主动签订还款计划的;
(三)因市场、价格、运输等原因,造成产品不能按计划销售,借款人有物资保证但按时归还贷款本息有困难,借款人提出展期申请并主动到信用社签订还款计划的;
第二十二条
贷款到期后未归还,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办理转贷手续:
(一)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借款人偿还部分贷款本息,在完善贷款手续后可以办理转贷;
(二)贷款经清查,重新落实债权债务的,借款人无法归还全部贷款本息的,完善贷款手续后可以办理转贷;
(三)对补办、充实合法的贷款抵押、担保手续后,可以办理转贷;
(四)有易变现的合法贷款抵押物后,可以办理转贷手续。
第六章 不良贷款调查与估值 第二十三条 依据不良贷款的认定结果,风险管理部门组织对不良贷款进行调查。即以一定时点的不良贷款为基数,从客户的基本情况、客户资产及抵(质)押情况、客户负债及本社贷款情况、影响贷款受偿的其他因素和不良贷款处置情况等方面,对不良贷款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不良贷款现状,掌握借款人的有效资产和偿债能力。
第二十四条 调查采取调阅信贷档案、查询信贷管理台账、走访客户和有关部门、现场勘察、核实资产负债、了解市场行情、委托终结机构等方式进行。
第七章 不良贷款的处置
第二十五条
不良贷款的处置是指在对不良贷款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式进行清收、转化和处置,最终实现不良贷款的回收和减损。
第二十六条 不良贷款的处置原则:
1、坚持依法合规、审处分离、集体决策、规范操作的原则。
2、坚持灵活处置的原则。
3、坚持清收、重组转化、保全等处置方式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处置不良贷款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相结合的原则。第二十七条 不良贷款的清收方式:现金收回、重组转化、保全、以资抵债、借新还旧、优质资产置换、风险代理、打包出售。
1、现金清收。现金清收是不良贷款处置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是对不良贷款本息进行追偿、处置并最终收回现金的行为。主要方式有账户扣收、正常催收、协议清收、诉讼清收、破产清算等。
2、重组转化。即对重组价值大于清算价值的不良贷款,以债务人资产重组为基础,采取兼并、收购、分立、合并、股份制等方式,由债权人通过与重组后承债人签定还款承债协议、重新办理贷款手续,实现不良贷款由高风险向低风险或正常贷款的转化。
3、保全。是指在债权或第二还款来源已部分或全部丧失的情况下,重新落实债权或第二还款来源。主要方式:原悬空或有法律纠纷的贷款重新落实了合格的承贷主体;原担保手续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贷款或原不符合条件的信用贷款重新办理了合法的担保手续;原已失去诉讼时效的贷款重新恢复了诉讼时效。
4、以资抵债。即债权到期,但债务人无法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或债券虽未到期,但债务人已经出现严重经营问题或其他足以影响债务人按时足额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或当债务人完全丧失清偿能力,担保人也无力以货币资金形式代为偿还债务,经信用社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同意,或经法院、仲裁机构依法裁决,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以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作价抵偿信用社债权的行为。实施以资抵债应优先选择易报纸、变现的资产,尽快实现处置回收入账,建立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制度,以资抵债的标准按《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抵债资产管理办法》执行。
5、借新还旧。为保全资产,在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能按时支付利息、贷款担保有效、属于周转性贷款的前提下,发放新贷款,收回旧贷款方式。
6、优良资产置换。是指运用行政力量化解村级债务、财政借款,对各级政府承贷、担保或干预的贷款,积极寻求用政府的优良资产进行置换的途径。县、乡政府部门、村级组织分别拿出优质资产置换信用社的不良债权,优质资产以土地、房屋、林地以及有公益性设施收费的项目为主,拿出的优良资产要落实到具体项目,具体额度。
7、风险代理。指根据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约定,委托人暂不支付代理费用,只支付诉讼费、执行费、保全费用等,待其债权实现或其他委托事项完成后,向受托人支付约定比例或一定数额的代理费的代理形式。
8、打包出售。对呆滞不良贷款或抵债资产按性质打成大小不同的包,实行招标清收,或拍卖债权,或引进外资集中处置的方式。
第二十八条 新增不良贷款要认真调查其形成原因,如因经办人员违章操作发放贷款形成不良,联社追究经办员、信用社主任责任。如因自然灾害、经营不善等原因造成贷款形成不良的,制定清收措施,限期收回。
1、实行催收通知单回执制度,信贷员当面向借款人、担保人送达催收通知单,借款人、担保人签字盖章后信用社将回执存档,保证贷款时效。
2、坚持定期以还本、收息,或签定还款协议等方式,督促借款人履行义务,保证贷款时效。
3、催收确实无法收回现金的贷款,根据借款人资产情况、还款能力情况,可采取以资抵债、保全的方法进行清收。
4、提出诉讼或仲裁,保证贷款时效。
第二十九条 不良贷款的回收应严格按照先本金后利息的原则,据实入账进行会计核算。
第三十条 不良贷款清收实行奖励清收。
(一)奖励标准及范围:
1、现金收回或以实物形式收回并变现的1996年底以前形成的呆滞、呆账类贷款本息,呆滞贷款按收回现金或变现额的15%、呆账贷款按收回现金或变现额的20%奖励。
2、现金收回或以实物形式收回并变现的1997至1999年底年底形成的呆滞、呆账类贷款本息,呆滞贷款按收回现金或变现额的10%、呆账贷款按收回现金或变现额的15%奖励。
3、现金收回或以实物形式收回并变现的已经票据置换的不良贷款本息,呆滞贷款按收回现金或变现额的20%、呆账贷款按收回现金或变现额的25%奖励。
4、现金收回或以实物形式收回并变现已核销的呆账类贷款本息,按收回现金或变现额的30%奖励。
(二)奖励对象。奖励对象是指在清收工作中清收成绩突出、全部或超额完成清收任务的清收人员。
(三)对于负有责任清收任务的清收人员不予奖励。
(四)信用社根据清收工作实际完成情况,合理分配奖金,不得挪用。
(五)信用社以外人员、机构参与清收不良贷款,符合奖励范围的,扣减清收费用后,参照奖励标准给予奖励。第八章 不良贷款的监测与检查
第三十一条 信贷管理部门在其业务范围内,按照及时、准确、全面的原则,统计、汇总和移送不良贷款分类数据。第三十二条 风险管理部门对本级不良贷款余额增加和不良贷款率变化的总体情况进行监测。
第三十三条 不良贷款考核。风险管理部门按照联社经营考核办法,对不良贷款的管理和处置工作进行考核。考核重点为整体不良贷款的控制和不良贷款的收回情况。
第三十米条 不良贷款的检查监督。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不良贷款的管理与日常的监督检查;稽核部门负责对不良贷款管理与处置的合规性进行审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不良贷款形成及处置过程中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或处理。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本办法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负责解释。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不良贷款管理办法
宁夏珑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不良贷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公司风险管理的需要,规范不良贷款管理行为,提高不良贷款处置效率,确保不良贷款价值回收最大化,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不良贷款系指按本公司《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划分为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的贷款。
第三条 不良贷款管理是根据不良贷款的内在特性,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流程,对不良贷款实行全面管理与最佳处置,包括对不良贷款进行分类认定、调查估值、预案管理、方案实施和监测检查的全过程管理。
第四条 不良贷款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真实反映原则。要真实、准确、客观的统计和反映不良贷款分类、认定、调查、估值、问责等环节工作情况。
(二)处置减损原则。不良贷款形成后,应通过调查和完善贷款手续等手段,防止不良贷款价值贬损,并及时清收,转化和处置,实现不良贷款价值回收最大化。
(三)损失补偿原则。要按照损失程度对不良贷款提取风险拔备,并及时处理与消化处置损失。
(四)依法合规原则。不良贷款管理与处置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公司有关规定,规范操作。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客户不良贷款。
第二章 不良贷款分类与认定
第六条 风控部要根据贷款风险的变化情况对不良贷款分类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并按月统计和汇总。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将不良贷款划分为次级、可疑、损失三大类,进行监测报告;按照贷款十二级分类,将不良贷款划分为次级一级、次级二级、可疑一级、可疑二级、损失级五级,进行细分管理。
第七条 按照风险报告制度的要求,对不良贷款提取贷款损失准 备,真实反映贷款质量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对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要估算损失,按季足额计提专项准备,并及时消化。
第八条 不良贷款由风控部认定,并由风控部进行管理与处置。对正常贷款转入不良贷款的,要实行责任认定和追究制度。
第九条 要完善贷款移交手续与管理程序。经认定后的不良贷款,信贷管理部应在一个月内移交到风控部管理。在交接贷款时,信贷管理部要提交不良贷款移交清单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及处置建议报告。风控部要对照清单对不良贷款的诉讼时效、保证合同诉讼时效、抵(质)押时效、执行时效等进行审查,对有瑕疵的,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要对不良贷款客户的经营状况、资产负债情况和抵(质)押品以及保全的资产进行实地调查和现场勘查,在交接完毕后一个月内,风控部要撰写《贷款客户交接情况报告》总结报告交接、客户经营、资产负债、贷款发放以及催收,抵(质)押品等情况以及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移交后不良贷款的分类认定与调整由不良贷款管理部门提出意见,由信贷管理部门负责审定。
第三章 不良贷款调查与估值
第十条 依据不良贷款认定结果,风控部应组织对不良贷款进行 调查,即以一定时点的不良贷款为基数,从客户基本情况、客户资产及抵(质)押情况、客户负债及我公司贷款情况,贷款保证情况、影响贷款受偿的其他因素和不良贷款处置情况等方面,对不良贷款进行全面调查,摸清不良贷款现状,掌握借款人的有效资产和偿债能力,揭示不良贷款的清收潜力。
第十一条
全面调查原则上每半年一次,对新转入不良贷款应于移交后十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对正在经历重大变化或出现重大情况的客户应随时调查更新。调查可采取调阅信贷档案,查询信贷管理台账,走访客户和有关部门,现场勘查,核定生产负债,了解市场行情,委托中介机构等形式进行。
第十二条 在调查基础上对不良贷款进行估值,即依据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期限、形态和担保情况,综合考虑不良贷款客户属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市场环境、级差地租等因素,采用模型测算、估值调整和审批要求相结合的方式,对不良贷款进行科学、公证评估(具体评估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 按照有关估值办法,逐户测算不良贷款预计收回金额和受偿比率,在此基础上,测算不良贷款整体回收额和受偿率;结合本公司不良贷款历史处置情况和回收率,预测未来处置趋势,为制定不良贷款处置策略和计划提供依据。
第十四条 不良贷款估值结果应按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资产负债的增减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同时,不良贷款评估价是实施处置的重要参
考,处置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十五条 调查信息和估值结果经审查核实后,要将有关数据资料及时登录不良贷款管理系统,在日常工作中,应遵循有关规定,做好不良贷款管理系统维护工作。
第十六条 不良贷款调查数据及估值信息是本公司商业秘密,任何人不得擅自对外提供。
第四章 不良贷款细分管理
第十七条 根据不良贷款回收潜力及损失率高低,对次级类(次级一级、次级二级)、可疑类(可疑一级、可疑二级)、损失类(损失级)贷款实行细分管理。
第十八条 对次级类贷款要重点监控企业流动资产和现金流量,关注客户重大经营情况变化,防范关联企业风险,积极对借款第二还款来源进行清偿与保全,加强贷款抵(质)押管理和对贷款保证人的监控,确保抵押担保的足值与有效,次级类客户是处置的重点目标客户群。
第十九条 对可疑类贷款要密切关注客户、保证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加强企业资产的查证和保全,积极运用各种手续开展清收处置。
第二十条 对损失类贷款要边清收边完善核销手续,损失核销后要按规定进行账销案存管理,对确实难以回收,且符合核销条件的损失类贷款,按有关规定和业务流程组织申报呆账核销;对不符合核销条件的应尽量清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对已核销贷款,要严格账销案存进出管理系统,加强已核销贷款的追索、考核和核算管理。
第二十一条 建立不良贷款项目经理制度,依据不良贷款管理系统,对不良贷款按户进行名册管理,细化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实行量化考核。
第五章 不良贷款处置管理
第二十二条 不良贷款处置是指在对不良贷款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式进行清收、转化和处置,最终实现不良贷款减损和回收,要全面加强对不良贷款的处置管理,采取各种保全措施,加快不良贷款的处置速度,防止不良贷款的价值贬损。
第二十三条 要按照依法合规、审处分离、集体决策、规范操作的原则,根据预计损失率大小,处置时效性高低,处置难易程度,有步骤地组织开展不良贷款处置工作,争取不良贷款价值回收最大化。
第二十四条 不良贷款处置方式包括现金清收、以物抵债、重组转化和呆账核销等。
第二十五条 现金清收。现金清收是不良贷款处置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是对不良贷款本息进行追偿、处置并最终收回现金的行为,主要方式有:以账户扣取、正常催收、协议清收、诉讼清收、破产清算等。
第二十六条 以物抵债,即债权到期,但债务人无法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或债权虽未到期,但债务人已出现严重经营问题或其他足以严重影响债务人按时足额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的情况,或当债务人完全丧失清偿能力时,担保人无力以货币资金代为偿还债务,经我公司与债务人、担保人、第三人协商同意或经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依法裁决,债务人、担保人、第三人以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作价抵偿我公司债权的行为。实施以物抵债应优先选择易保值、易变现的资产。尽快实现处置回收入账,并建立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制度。
第二十七条 重组转化。即对重组价值大于结算价值的不良贷款,以债务人资产重组为基础。采取兼并、收购、分立、合并、股份制等形式,由债权人通过与债务人签定还款免息协议,调整贷款条件等手段,对不良贷款实施重组,以控制、转化或降低债权风险。
第二十八条 呆账核销。即对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均无法收回的不良贷款,按照规定履行必要程序后,利用呆账准备金予以冲销。呆账核销必须逐户,逐级审核和审批。报批时应确定不良贷款符合核销认定条件,并提供确凿证据,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核销后要对外保密,并坚持账销案存,继续追索。
第二十九条 不良贷款处置应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加快处置进度,降低处置损失,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可采取多种创新方式开展不良贷款处置。
第三十条 不良贷款处置实行预案管理制度。即根据不良贷款调查估值和细分结果,按照不同区域、行业、形态等,对不良贷款进行分配组合、制定全面处置策略和分户处置预案。
第三十一条 处置策略设计。在对不良贷款所处的区域、市场与信用环境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全盘的清收处置规划,根据不良贷款的分布、归属、性质等特征,制定分类、分区、分属的清收处置策略;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有步骤、有重点的实施不良贷款处置计划。
第三十二条 处置预案制定。依照调查和资产估值信息,因户施策,制定不良贷款重组转化或清收处置预案,按照对风险趋势预测,确定处置的缓急程度和先后次序,根据不良贷款细分结果,有针对性的制定清收处置措施。
第三十三条 处置预案审批。按照处置损失金额大小和损失率的高低,对处置预案实行授权管理,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查条件、程序和权限,对处置预案进行审批,不得越权审批,重点审查处置预案的可行性、时效性和合规性。
第三十四条 处置预案调整。建立处置预案管理责任制,对处置预案进行动态管理,保证预案管理的连续性。要根据不良贷款处置损失率、处置方式、处置时间延期等情况,及时调整处置预案并重新报批。
第三十五条 处理方案实施。要严格按照审批后的处置方案和处置时限实施不良贷款处置,要形成领导挂帅,层层督导、责任落实的预案执行工作机制,处置完毕后要对处置结果和进度进行评价。不良贷款处置回收的款项应严格按照先本金后利息顺序,据实入账并进行会计核算。
第三十六条 案例分析。在清收处置过程中要注意采集不良贷款重要信息,作为历史资料保存分析,并根据处置金额、回收率、处置方式等的不同,及时对正反两方面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成功处置的经验,全面分析损失原因,揭示信贷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第三十七条 风险防范。各项处置业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落实呆账核销,以物抵债的处置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禁一切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防止出现失职、渎职行为,完
善内控管理,规范操作流程,通过标准化、流程化、专业化的处置、防范处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第六章 不良贷款监测与检查
第三十八条 不良贷款统计监测
(一)信贷管理部在其业务范围内,按照及时、准确、全面的原则,统计和拔送不良贷款分类数据。
(二)风控部对公司不良贷款增减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变化的总体情况进行监测,全方位监测资产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同时对不良贷款诉讼时效、客户动态变化以及预案处置与实施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监控不良贷款客户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不良贷款处置的可能机会以及潜在风险。要对不良贷款实行逐笔、实时监控,对重点机构和客户进行直接监测。
第三十九条 不良贷款分析报告
风控部负责按月组织不良贷款分析报告,信贷管理部在其业务范围内提交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内容包括:不良贷款基本情况,地区和客户结构情况,不良贷款清收转化情况,新发放贷款质量情况,新发生不良贷款的内外部原因分析及典型案例,对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的预测,贷款损失及风险拔备的变动情况,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措施和意见等。分析报告应做到数据真实、准确、原因分析全面深入、趋势分析合理、科学、措施及时、有效。
第四十条 不良贷款考核
按照经营绩效考评办法,对不良贷款管理与处置工作进行考评。考核
重点为整体不良贷款水平的控制和不良贷款的回收情况,即以不良贷款率指标考核总体资产质量,以不良贷款清收率指标考核不良贷款回收水平,以不良贷款迁徙率指标(包括正常、关注贷款迁徙率,次级贷款迁徙和可疑贷款迁徙率三项指标)考核风险结构状况,以贷款拔备覆盖率指标考核风险抵补能力等。
根据以上指标对不良贷款管理与处置工作进行专业考核并实施奖惩。第四十一条 不良贷款档案管理,要及时将不良贷款管理档案进行归档,做到一户一档,统一管理。不良贷款管理档案除全部原始档案外,还包括不良贷款交接、调查、评估、处置、损失核销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资料及责任人认定与处理材料。不良贷款档案管理的重点是权证类和要件类档案,要根据不良贷款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和补充档案资料,保证不良贷款档案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
第四十二条 检查监督
风控部负责不良贷款管理与处置的日常监督检查,风控部负责对不良贷款管理与处置进行合理化审计,总经理负责对不良贷款形成及处置过程中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和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对票据融资业务的不良资产管理,可比照本办法执行。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二0一0年九月十五日
第四篇: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办法
一、风险集中度
(一)行业集中度
行业集中度是指信用担保机构的在保项目中某个行业的担保余额占总担保余额的比例。
(二)客户集中度
客户集中度是指担保机构前几家最大客户的担保余额占总担保余额的比例。
二、担保代偿率
担保代偿率是衡量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的重要指标,是指已代偿金额与应解除保证责任的担保额的比率,它反映担保机构应解除保证责任的担保额中出现代偿支出的比例。
三、担保损失率
担保损失率是指担保机构代偿后,经过一段时间仍未追回,按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已核销的赔付损失。
四、代偿回收率
代偿回收率是指已回收代偿金额与已发生代偿支出的率。
五、代偿支付保障率
代偿支付保障率是指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之和与预计代偿额的比率,反映担保机构在某一期间内可用来支付代偿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对同期可能发生的代偿额的保障程度。
六、担保放大倍数
担保放大倍数是担保余额与净资产的比例。担保放大倍数越大,说明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越强,资产利用率越高,为社会作出的贡献越多。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第八条 监督落实反担保措施由风险合规部负责。风险合规部负责审核法律文件,监督落实抵(质)押登记手续及其他担保措施,确保担保措施全面有效,无法律瑕疵。风险合规部还负责在保项目的监管。
第九条 担保项目出现风险后,风险合规部负责对涉险项目进行尽职调查、出具事故分析报告,及时提出代偿方案和追偿方案,经公司领导审批后落实代偿、追偿方案。
第十条 “审、保、偿”各岗位业务人员职责既相互制约又责任分明。对具体业务应实行双人复核、分级审批、专业决策。
第十一条 项目经理违反第二条、第三条的规定,承担调查不实、跟踪不力的责任。
第十二条 预审、审批人员违反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承担担保预审、担保决策失误的责任。
第十三条 风险合规部违反第八条的规定,承担审核不严、监管不力的责任。
第十四条 风险合规部违反第九条的规定,承担代偿失误、追偿不力的责任。
第十五条 出现上述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情形,视情节轻重,公司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做出通报批评、扣发效益工资、扣发风险准备金,或给予行政处分、追究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
第四章 项目经理A、B角制度
第一条 承办项目严格实行A、B角制度,项目经理A角是项目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B角是项目的重要责任人,A、B角共同负责
第二条 保后跟踪要求及实施部门
一、保后跟踪是指项目承保(含委托贷款,下同)后,期届前,公司对借款人履行合同情况及借款人资信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及时排查风险隐患。保后检查是确保担保贷款按规定合理使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减少风险的重要措施。
二、保后跟踪由项目所在业务拓展部组织实施,风险合规部进行监督管理,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第三条 保后检查时间要求
一、项目承保后第一个月必须检查一次,以后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二、项目届期前一个月,项目经理应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检查。
三、项目经理每次检查完后三个工作日内必须完成保后检查表。第四条 保后检查方法
一、以项目经理自查为主其他项目经理互查为辅,必须进行现场检查;
二、查账与查库相结合;
三、检查分析和建议相结合;
四、保后检查和争取派生业务相结合; 第五条 保后检查主要内容
一、贷款担保、委托贷款检查重点内容
(一)贷款用途是否改变,是否与项目调查阶段核实的资金用途差异很大;
(二)检查企业每月的财务报表;
(三)检查资金使用效果和财务状况;
保后跟踪走过场的项目经理、业务拓展部,风险合规部有权通报批评,并以此作为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 风险项目管理规定
第一条 风险项目管理系指强化在保项目管理,早发现早处理项目风险,最大限度减少担保代偿损失,实现担保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条 风险预警类别
一、项目经理在保后跟踪的基础上,按要求进行风险分类。业务拓展部负责对预警项目进行汇总分析。风险合规部有权审核项目风险分类的真实性、有效性。
项目风险预警共分一级预警、二级预警、三级预警三级。
二、对于在项目上会审查过程发现存在异常情形的,预计未来风险较大的,或抵押登记、典当过桥、放款前后环节存在异常情形的,或风险管理相关人员发现特殊情形的,可以划分为关注项目,由风险合规部汇总跟踪。对于关注类项目,根据承保后企业经营状况,决定调整为正常或预警项目。
第三条 风险分类标准
一、正常类项目须具备以下标准:
(一)核实企业无异常经营信号,各种迹象显示经营正常;
(二)信用记录完整,无新增不良银行信用、税务信用、商业信用信息;
(三)经营现金流量正常,未来还款乐观。
二、具备以下情形之一,应将项目分类为一级预警:
(一)与上同期相比,主营业务收入下降30%以上,或主营
010
深迹象;
(十五)其他风险预警信号。
三、存在第三条所列明的情形基础上,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分类为二级预警:
(一)销售额大幅下降,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严重亏损;
(二)涉及重大法律诉讼、仲裁或重大经济纠纷对持续经营造成关键性影响;
(三)抵(质)押物被司法机关查封;
(四)不能与借款人或实际控制人取得正常联络,实际控制人突然失踪;
(五)已至少发生一期拖欠等额还款、利息,经催促仍未归还;
(六)预计项目可能逾期;
(七)对于保函项目,发生重大影响工程履约或导致预付款使用转移的现象,因承包方原因导致工程严重滞后、工程款拖欠严重、项目出现较大质量、安全事故、该项目被业主或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处罚或列为预警,受益人对保函申请人发出严重警告,遭受索赔的可能性较大。
四、在前述风险预警信号基础上,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分类为三级预警:
(一)第一还款来源枯竭,资不抵债,民存实亡。
(二)有证据显示借款企业或保证企业转移资产,抽逃资金。
(三)累计欠息三个月及以上,或等额还款累计逾期三期及以上,预计项目逾期或代偿风险很大。
(四)贷款银行发出风险提示文件,已经或将要启动提前收贷程
212 的有效运行并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及时、系统地发现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纠正措施,以确保担保项目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转。
第二条 稽核范围
包括但不限于对担保项目情况和项目经理尽职调研情况的稽核。具体包括融资担保项目、委托贷款项目、小额贷款项目、保函项目等的借款人生产经营状况、管理状况、财务状况等。
第三条 稽核依据
一、文档材料:担保项目资料文档,包括项目评审报告、企业基本信息材料、企业财务报表、企业贷款卡信息、信用状况、诉讼情况等。
二、企业现场调查,包括财务、存货、生产、管理等。
第四条 稽核方式
由项目经理配合稽核人员以现场调查和非现场调查的方式进行。现场调查采用到被稽核企业现场调研的方式进行,非现场调查以项目经理根据稽核人员的要求提供相关项目资料的方式进行。
第五条 稽核要求
一、项目经理应积极主动的配合评审顾问的稽核工作,对于评审顾问针对项目提出的疑问给予及时答复。
二、项目经理应做到尽职调研,保证提供的稽核所需资料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三、项目经理应做好被稽核企业和评审顾问间的协调工作,保证稽核工作的良好界面。
四、由稽核人员制作书面的项目稽核报告。
414
工资损失的,公司将根据管理权限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处分、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篇:担保公司合同管理办法
合 同 管 理 办 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担保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合同管理工作,切实控制和防范经营风险,保护公司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合同,系指公司与法人、其他组织、自然人之间签(出)具的各类标准及非标准格式的协议文本;所称合同管理,系指公司对各类合同文本的制作、签定、履行、终止、法律追偿及归档等事宜,实施全程监控和管理。
第三条合同管理是公司内控管理制度中的中心工作,贯穿业务全程,包括合同前期、中期、后期管理三个阶段。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各部门应自觉以合同管理为中心,做好风险控制和防范工作。
第二章合同管理的牵头部门及职责
第五条公司合同管理的牵头部门为法律监管部(下称法律部),其他部门应协助和配合法律部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第六条根据公司合同文本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结合业务合同文本单件性的特点,法律部负责制定公司标准化格式的合同文本,随着国家法律环境的变化,调整和修订合同文本内容,在保证公司合同文本合法、有效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主张公司权利、保障公司利益。
第七条法律部为公司主营业务——担保业务设计、制作的合同文本有《保证合同》、《委托保证合同》及各类反担保合同,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法律部应设计、制作相应的合同文本,以规范业务操作。
第八条公司各类合同文本依照《合同法》有关规定确定基本条款和内容,除合同主要条款外,法律部应根据合同的个性特点确定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必要时签定补充协议或者服从合同,以便真实、全面反映当事人双方的意思。
第九条公司所有对外出具的合同文本均需经法律部审定后,提交公司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第十条法律部在合同前期管理阶段向公司项目决策委员会提交《担保合同编制依据报告》(附后),作为决策机构确定合同文本的依据;在合同中、后期管理中提交《担保项目监管意见书》、《反担保资产核实情况记录表》和《项目监管调查表》(附后),作为决策机构了解和判断企业履约情况的依据。
第三章合同前期管理
第十一条法律部在合同前期管理阶段的主要工作一是核实反担保资产,确定反担保组合方案,提出合同要约要点,供决策委员会参考;二是组织签定合同,办理有关法律手续,将评审成果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第十二条法律部经办人员应向评审部门提供法律咨询,必要时可一同下企业考察,协助评审部门初步确定反担保方案。
第十三条对于公司项目决策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项目,法律部经办人员应与评审人员到企业核实设定反担保的资产,包括资产的名称、数量、价值和形态等,收集反担保资产的权属凭证和证明文件,形成可落实到合同中的反担保组合方案,向决策委员
会提交《担保合同编制依据报告》。
第十四条《担保合同编制依据报告》包括两方面内容,构成决策机构确定合同内容的依据:
一、抵(质)押、第三方保证担保依据核实:
(一)合同当事人主体资格;
(二)合同要约要点概述;
(三)信用反担保依据核实;
(四)资产抵(质)押反担保核实;
(五)证明文件清单;
(六)监管要点。
二、信用保证担保依据核实
第十五条《担保合同编制依据报告》经公司决策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法律部立即制作合同文本,组织各方签定合同,向被担保企业收取费用,将合同正本送达各方。
第十六条对于有条件办理抵(质)押物登记的反担保资产,应要求并帮助企业办理登记手续;对于符合条件的反担保合同,可办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合同公证。
第十七条合同签定并生效后,经办人应将生效的合同正本连同业务审批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文件以及抵(质)押物权属凭证、质物等一并完整移交档案管理人员归档,经办人应与档案管理人员履行交接手续。
第四章合同中期管理
第十八条法律部在合同中期管理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组织有关部门对在保项目实施动态跟踪管理,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法律
服务,监督企业按期履行合同义务;发现企业出现重大、不可逆转的问题时,及时采取法律预案,保护公司权益。
第十九条在合同中期管理阶段,法律部负责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关注企业经营的总体状况,关注企业市场及财务变动情况,核实反担保资产价值及占管、使用情况,分析企业月度财务报表等,运用多种形式对在保项目实施监管。
第二十条法律部建立项目监管统计台帐和报表制度,按月统计、报送有关报表;建立监管项目档案制度,项目监管档案包括《日常监管记录》、《项目监管意见书》、《项目监管调查表》、《反担保资产核实表》、企业财务报表及评审人员的分析报告等内容;建立项目监管意见上报制度,监管小组每次到企业考察形成的《项目监管意见书》、《项目监管调查表》《反担保资产核实表》应上报公司领导审阅。
第二十一条监管工作方式有通过电话了解情况、按月分析企业报表及实地考察企业等方式,其中以实地考察企业为主。单个项目一般安排三次下企业考察,第一次在贷款发放后的一个月内,第二次在合同履行中期,第三次在合同到期前一个月。下企业考察形成的《项目监管意见书》、《项目监管调查表》、《反担保资产核实表》由监管小组负责填报。
第二十二条法律部经办人在合同管理中应对合同及相关资料的完整性负责;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法律部应定期检查合同的保管情况,确保债权文书的安全;同时随时接受公司领导对合同档案和债权文书的检查。
第二十三条合同履行过程中,法律部检查、监督对方当事人履约情况,如对方未履行合同规定义务,则按照合同约定追究其违约责任;如发现足以影响履约的重大问题,则提出并实施法
律预案。
第二十四条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变更、转让或担保展期的,法律部应负责与对方当事人签订有关协议。
第二十五条合同终止,对方当事人履行义务,法律部应及时通知计财部合同解除,同时办理抵(质)押物权属凭证及质物的返还及有关法律手续。
第五章合同后期管理
第二十六条法律部在合同后期管理中的主要工作是按照合同约定处理代偿中的法律事务,对代偿企业行使追偿权,必要时提起诉讼,处置反担保资产,实现公司债权。
第二十七条企业未能按期履约,贷款银行要求公司承担保证责任,法律部应根据法律和合同约定,提出抗辩理由;若无抗辩理由,则履行代偿责任。
第二十八条法律部会同计财部与贷款银行一起对企业行使追偿权,要求企业提出还款计划,采取各种监管措施,督促企业限期履行还款义务。
第二十九条合同后期管理是中期管理的沿续,监管小组仍应向公司决策机构填报《项目监管意见书》、《项目监管调查表》、《反担保资产核实表》,及时汇报追偿情况和企业动态,听取公司指示。
第三十条经决策委员会同意,法律部负责提起诉讼,依法处置反担保资产,实现债权。
第三十一条发生代偿后,法律部应注意诉讼时效的保护,适时中断诉讼时效,保护公司诉讼权。
第三十二条追偿工作结束后,法律部应将代偿及追偿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报表、资料、法律文书等,一并移交档案管理人员归档保存。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四条
第六章附则 本办法由公司制定、修订和解释。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