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股权质押在券商与商业银行中的异同
股权质押在券商与商业银行中的异同
1.股权质押的介绍
1.1 股权质押的概念
证券公司的股权质押是指股权质押融资是指融资方以持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担保,通过金融机构发行设立的产品募集所需的资金,解决企业经常遇到的流动性问题。
商业银行的股权质押是指出质人以质押的股权为担保标的,以向商业银行进行贷款的行为,也称为股权质押式回购。当债务人不能到期偿还贷款或者作为担保标的的质押股权市值低于平仓价值时,商业银行有权对质押的股权进行强制处理。
1.2 股权质押融资业务概述
在证券公司方面,截止到目前,国内有119家证券公司均开展了股权质押融资业务。从数据来看,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中,参与股权质押的股票市值为3.4万亿,累计占A股市值的6%,从市值占比来看,证券公司占据了59%。一共进行了7099笔股票质押业务,其中证券公司占比64%。
而商业银行进行的股权质押业务的体量则明显小于证券公司。但是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股权质押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1.3 股权质押的原因
企业选择质押股权融资,一般有三个原因。首先,股权质押可以增加融资本方式,降低融资成本(不同于信用贷款,股权质押属于抵押贷款的一种,融资成本较低)。其次,加强公司实际控制权,并获取资金支持。(不影响公司控制权)。最后,可以有效减少公司对外担保,减少公司或有负债。
2.股权质押的风险
2.1 股权质押中的客观风险
2.1.1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也就是价格风险,由于价格的不稳定性降低股权价值带来了风险。股权价值的被动直接关系到质押贷款的安全。由于我国的短线投机氛围浓厚,上市公司有暴涨暴跌,所以上市公司的股价始终处于风险状态。2.1.2 流动性风险
如果没有愿意接手的毛家会使出质的股权遭到贱卖,流动性不足给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实现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但是相对来说,做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比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更为安全,因为上市公司的流动性是要大于非上市公司的。2.1.3 操作风险
对于上市公司的股票,一旦到达了平仓线个警戒线时,需要一定的市场操作。如果对质押的股票操作不当,大量的抛售质押股票会导致股价更加暴跌造成恶性循环。
2.2 股权质押中的主观风险
道德风险,有的没有道德的大股东会通过利用股权质押掏空上市公司。通过寻找,找打了ST生化的例子。在经历了近10个月的重组方案拟定后,意外地停止了之前的计划,并且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重新找到了新的重组方,并再次拟定全新的重组计划。ST生化导演了一场“空手套白狼”,用身负巨额负债的资产来置换公司股权,长时间不支付尾款。
2.3 商业银行中的风险控制
Ⅰ.融资主体:融资方行业不属于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等“两高一剩”国家限制性行业。
Ⅱ.融资用途:融入资金用途不得进入高耗能,高污染等国家禁止投资的领域。融入资金不得用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及监管明确规定银行理财资金禁止投资的领域。
Ⅲ.PE超60倍视为估值过高。
Ⅳ.国有股股票质押需报请国资委进行登记和核准。
Ⅴ.限售股的规定:以有限售条件的股票质押的,剩余销售期不得超过一年。Ⅵ.质押数量不超过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5%。
Ⅶ.客观风险的防范:通过股权质押贷款的质押率来控制。银行在确定股权质押贷款质押率时,主要考虑的是股票的质押率和贷款利率。银行通过降低质押率和提高贷款利率可以达到提高质押股权担保力和保障债券安全的目的。
Ⅷ.在股权的质押期间价格监测:达到警戒线,银行会通知顾客质押的股票存在平仓风险。如果质押的股票价格继续下行,达到平仓线,商业银行会通知顾客增加保证金,商业银行则会对质押的股权强制平仓。
2.4 证券公司中的风险控制
Ⅰ.一家商业银行接受的用于质押的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不得高于该上市公司全部流通股的10%。而一家证券公司用于质押的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不得高于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被质押的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不得高于该上市公司全部流通股票的20%。
Ⅱ.质押业务涉及公司股东要有一定的实力,要么还有股票可以追加担保,要么有较强的筹资能力能部分提前还款。
Ⅲ.出台可量化的评分细则,根据质押人是否大股东或公司董监高身份,质押股权可处置比例等不同指标进行评分。Ⅳ.下调质押率同时上调质押利率。
3.股权质押的流程
3.1 商业银行股权质押业务的流程
Ⅰ.发现业务机会。Ⅱ.筛选用于质押的股权。Ⅲ.质押股权的价值确定。Ⅳ.质押股权的登记。Ⅴ.股权质押贷款额度。Ⅵ.股权质押贷款的发放。
Ⅶ.对于股权在质押期间的价格监测。
3.2 证券公司股权质押业务的流程
Ⅰ.融资方将股票委托给定向资产管理计划。
Ⅱ.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将股票质押给专项资产管理计划。Ⅲ.融资资金划转至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的账户。Ⅳ.资金划转,融资方提取资金。Ⅴ.质押股票触及止损。
Ⅵ.融资方支付本息,股票解质押。Ⅶ.融资方提取剩余资金。Ⅷ.质押股票平仓还钱。
3.3 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的优缺点
证券公司与银行相比,开展股权质押融资业务更有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时间更短,推出的交易所股权质押融资可以实现T+0完成业务,T+1获得资金,而银行需要一周以上的时间。第二,折扣率和利率优势,证券公司可以发挥研究所的作用对不同标的股票设定不同的折扣率和融资利率,而银行缺少这一技术,只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折扣率一般低于证券公司,而融资利率高于证券公司。第三,证券公司拥有大量的股票托管客户基础,具有天然的客户优势。但是,证券公司的股权质押对于银行来说的缺点就是证券公司的风险更大,有一些相关质押标的股票面临强制平仓的风险。比如“乐视网”和“同洲电子”等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的暴露。
3.4 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股权融资业务对比
一、3月股权质押新规规定股票质押率上限不得超过60%(股票质押率即初始实际通过股权质押交易募集的资金金额与质押标的参考市值的比率)。经验来看,主板质押率在50%与60%之间,通常为50%;中盘股质押率在30%至50%之间,沪深300个股质押率稍高;对于小盘股、创业板标的,质押率通常在30%至35%之间。这里我们假设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质押率分别为50%、40%以及32.5%。
二、实际股权质押交易中,预警线以及平仓线由质押方(资金方)设定。这里我们假设主板预警线为按质押率折算后价格的150%,平仓线为按质押率折算后价格的130%;中小板和创业板则分别为160%以及140%。
三、融资金额会形成利息,需要支付给质押方。利息作为质出方的融资成本,以年为基准计算。但是期间每付一次息后,平仓价和预警价会有相应调整。本估算中假设股权质押交易均为一年期,应付利息则为:一年期总利息*(起始质押日距今的天数/360),应付利息将提升预警价和平仓价中。例如,预警价的计算公式为:参考预警价=按照质押率折算后的价格*(1+融资成本*(1-起始质押日距今的天数/360))*预警线比率如主板个股的150%。
四、本计算忽略除权除息以及涉及到对赌协议(核销部分股票)的情况。这部分变化会导致股权质押的基数改变,预警价和平仓价做对应调整。本计算中使用股票的前复权收盘价作为当前价格。
五、股权质押交易数据样本区间为2017年6月19日至2018年6月19日,假设股权质押融资成本为8%。我们以6月19日股价与参考预警线和平仓线的比值作为股权质押风险的度量。百分比越低,股权质押面临的追加股票以及保证金、乃至平仓的可能性越大。测算结果显示,股价在参考预警线以下的质押市值以银行和券商作为质押方的部分居多,这与其他统计区间质押方的结构有较大差异。规模上,以质押交易时的参考质押市值作估算,股价位于预警线以下的质押规模目前接近万亿,形势不乐观。分行业看,计算机、纺织服装、有色金属、钢铁等板块有平仓风险(位于预警线以下)的质押市值占板块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较高。从个股来看,农林渔牧、轻工制造、有色金属、电器设备等板块,个股股价位于预警线和平仓线以下的家数占板块个股总数的比例较高。无论是从行业还是个股的角度统计,股权质押风险较大的板块也多为前述股权质押规模较大的板块。由此可见,指数下跌所引致的个股大面积普跌,是当前股权质押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后续若有权重类板块护盘或反弹,将可能缓解股权质押风险的进一步积聚。
第二篇: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异同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异同点
相同点:从本质上讲,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都是资金盈余与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一方面使资金供给者能够充分利用多余的资金以获取收益,另一方面又帮助资金需求者获得所需资金以求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二者的功能是相同的。二者都充当了资金媒介的作用,促进了社会资源更有效的配置。
并且,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领域的创新和金融管制的放开,二者的区别日渐模糊。在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过去的这30年里,由于双方的竞争过于激烈,两者业务不断扩张,出现交叉,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在新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等业务方面的竞争非常激烈。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的发展,大量介入投资银行的业务,如场外衍生工具市场、金融服务行业等。二者利用各自的优势,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提供一些包括建议、方法和工具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商业银行利用其广泛的业务、高水平的金融人才、丰富的业务经验、熟练的金融技能,在投资银行原本的业务领域与其展开激烈的竞争。所以,二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所经营的业务也趋同。
不同点:在发挥金融中介作用的过程中,投资银行的运作方式与商业银行有着很大的不同,投资银行是直接金融的金融中介,而商业银行则是间接融资的金融中介。投资银行作为直接金融的中介,仅充当中介人的角色,他为筹资者寻找合适的融资机会,为投资者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但在一般情况下,投资银行并不介入投资者和筹资者之间的权力与义务之中,只是收取佣金,投资者与筹资者直接拥有相应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例如,投资者通过认购企业股票投资于企业,这是投资者就直接与企业发生了财产权利与义务关系,但投资银行并不介入其中,因此这种融资方式称做“直接融资方式”。
商业银行则不同,商业银行同时具有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的双重身份,对于存款人来说他是资金的需求方,存款人是资金的供给者;而对于贷款人而言,银行是资金供给方,贷款人是资金的需求者。在这种情况下,资金存款人与贷款人之间并不直接发生权利与义务,而是通过商业银行间接发生关系,双方不存在直接的合同约束,因此这种融资方式称作“间接融资方式”。
具体来说,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差别:
1)从融资的方式来看,投资银行进行的是直接融资,并侧重长期融资;而商业银行进行的是间接融资,并侧重短期融资。
2)从基础业务来看,投资银行的基础业务是证券承销,而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存贷款。
3)从业务活动的领域来看,投资银行主要是在资本市场开展业务;而商业银行主要是在货
币市场开展业务。
4)从利润的来源来看,投资银行是靠收取客户支付的佣金;而商业银行靠的是存贷款之间的利率差。
5)从经营的理念上来看,投资银行的经营理念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稳健与开拓风险并
重;而商业银行追求的是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的结合,必须坚持稳健性的原则。
6)从监管机构来看,投资银行的监管机构主要是证券监督委员会之类的机构;而商业银行
主要是受中央银行的监督和管理。
7)从风险特征来看,对于投资银行,一般情况下,投资人面临的风险较大,投资银行风险
较小。对于商业银行,一般情况下,存款人面临的风险较小,而商业银行的风险较大。
第三篇:试比较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的异同和优劣
1.试比较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的异同和优劣
二者相同点都是为了企业募集资金而采取的措施。股票和债券
1.都可在市场转让或买卖,交易价格一般不同于面值
2.是资本化的收入,属于虚拟资本
3.既可引导企业资金的合理流向,又易导致市场虚假需求与混乱局面
从特征上来讲,二者具有以下区别: 债券融资主要是发行公司债券,公司债券代表了债券发行公司和债券投资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具有契约性、优先性、流动性、风险性等特征。
股权融资的特征:(1)筹集的资金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这对保证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极为有益。(2)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股利的支付多少与支付与否视公司有无盈利和公司的经营需要而定,没有固定的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给公司带来的财务负担相对较小。(3)更多的投资者认购公司的股份,使公司资本大众化,分散了风险(4)发行新股,可能会稀释公司控制权,造成控制权收益的损失。股权融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现金不足的消极信号,可能导致市场低估公司价值,并且股权扩张会导致权益被稀释和股东的控制权收益丧失。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低于负债利息率时,或当企业的所得税率较低,债权融资的税收收益很小时才选股权融资。而债券融资在国际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债券融资往往更受企业的青睐,企业的债券融资额通常是股权融资的3~10倍。
股权融资的优势:股票属公司的永久性资本,不需要偿还,也不必负担固定的利息费用,从而大大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由于预期收益高,易于转让,因而容易吸收社会资本等等 股权融资的劣势:发行费用高、易分散股权等
债券融资的优势:
1.资金成本较低,债券融资成本低于股权融资成本,其原因有二:一是债券利息在税前支付,可以抵减一部分所得税;二是债券投资风险小于股票投资,持有人要求的收益率低于股票持有者。债券和股票相比,是一种低风险,低收益的证券,这种性质使债权融资的成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2.保证控制权利息是市场上最低的、最固定的,另外偿还期也比较长,风险又是可控的,因此企业掌握着控制权,资可以减少公司被反控制。债券融资实际上是债务融资,对公司的控制权不会产生稀释。
3.具有财务杠杆作用和资本结构优化作用
4.股东权益不会被稀释,不影响股东的持股比例;
债券融资的劣势:
融资能力限定性(证券法规定不能超过净资产40%),限制条件较多,财务风险较大
第四篇:有关商业银行的股东将股权质押后的投票权限制问题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股权质押后股东投票权问题
鉴于:
1、根据物权法、担保法、公司法等法律规定,股份公司的股东有权将其股权设定质押,但股份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权作为质押权的标的;
2、国内商业银行一般都为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除应符合公司法等法律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商业银行法之专门法的规定;
3、根据商业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规定,银监会作为商业银行的法定监管机构,有权对银行业自律组织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实务方面,如果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中没有具体规定,则应严格执行银监会有关商业银行监管方面的指引、通知等,以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维护金融秩序的持续稳定。
一、商业银行的股东有权将其股权设定质押,但是商业银行的章程可以对股权质押作出限制。
1、物权法、担保法、公司法等法律,并未对商业银行的股东质押股权事宜作出限制,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股权质押有关问题的批复》(2005年3月15日),规定商业银行股东对其拥有的商业银行股权可以依法设定质押,可以办理质押贷款,且该等事项不属于银监会的审批事项,无需经银监会审批。
2、但是,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即公司章程可以将股东大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载入公司章程。而公司章程是公司股东一致的意思表示,其规定只要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商业银行的章程对银行股东均有约束力。因此,如果商业银行章程中存在对股东质押股权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则所有股东均须遵守。
3、根据银监会《关于加强商业银行股权质押管理的通知》(2013年11月14日)的要求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的规定,商业银行应将规范银行股权质押管理纳入公司治理和风险防控范畴,结合实际出台本行股权质押管理办法,规范本行股权质押的办理流程、备案要素、风险评估要求和后续跟踪措施,通过完善章程等方式,对股东质押银行股权的行为提出规范要求,落实股东的责任与义务。即,商业银行的章程可以对股东质押银行股权进行规范。
因此,下列内容可以列入商业银行章程:
(1)股东以本行股权出质为自己或他人担保的,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要求,并事前告知本行董事会。
(2)董事会办公室或董事会指定的其他部门,负责承担银行股权质押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送等日常工作。
(3)拥有本行董、监事席位的股东,或直接、间接、共同持有或控制本行2%以上股份或表决权的股东出质本行股份,事前必须向本行董事会申请备案,说明出质的原因、股权数额、质押期限、质押权人等基本情况。
(4)凡董事会认定对本行股权稳定、公司治理、风险与关联交易控制等存在重大不利影响的,应不予备案。在董事会审议相关备案事项时,由似出质股东委派的董事应当回避。
(5)股东完成股权质押登记后,须配合本行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需要,及时向本行提供涉及质押股权的相关信息。
(6)股东在本行借款余额超过其持有经审计的本行上一股权净值的,不得将本行股权进行质押。
二、商业银行的股东将其股权设定质押后,商业银行章程中可以对质押股东的投票权进行限制。
1、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上并没有限制质押股权的股东投票权的规定,股东质押股权,只是对其处分(转让)进行了限制,并没有否定其股东资格,没有限制股东基于股东身份而可以正常行使的共益权(临时股东大会召集权、投票权、参加权、选举和被选举权等),即,一般情况下,股东质押股权后,其表决权不因质押而受限制。但是,根据银监会有关商业银行监管方面的指引、通知等要求,商业银行章程中应当对质押股东的投票权进行限制,如果商业银行章程中有限制质押股权的股东投票权的规定,则该项规定对所有股东均有约束力。
例如:工商银行最新的章程中第六十一条规定,“持有本行有表决权股份总数5%以上的股东在本行的借款逾期未还期间内,不能行使表决权,其持有的股份数不计入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有表决权的股份总数,本行有权将其应获得的股利优先用于偿还其在本行的借款,在本行清算时其所分配的财产应优先用于偿还其在本行的借款。”
浦发银行最新的章程中第五十条第三款也有类似规定,“股东在本公司借款余额超过其持有经审计的上一股权净值,不得将本公司股票进行质押;股东特别是主要股东在本公司的关联借款逾期未还的期间内,其在股东大会和派出董事在董事会上的表决权应当受到限制。”
2、根据银监会《关于加强商业银行股权质押管理的通知》(2013年11月14日)的要求,商业银行章程中应当明确规定,商业银行股东质押本行股权数量达到或超过其持有本行股权的50%时,应当对其在股东大会和派出董事在董事会上的表决权进行限制。银监会《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规定,股东特别是主要股东在本行授信逾期时,应当对其在股东大会和派出董事在董事会上的表决权进行限制。
浦发银行最新的章程第五十二条规定,“持有本公司百分之一以上普通股股份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股份进行质押的,应当自该事实发生当日向本公司作出书面报告。完成股权质押登记后,应配合本公司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需要,及时向本公司提供涉及质押股权的相关信息。质押本公司股权数量达到或超过其持有本公司股权的百分之五十时,其在本公司股东大会和派出董事在董事会上的表决权应当受到限制。”
三、如果商业银行章程中没有对商业银行股东质押股权及其投票权进行限制,则商业银行董事会或董事长应立即启动修改银行章程的程序,将限制股权质押及投票权条款加入公司章程。
1、根据商业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严格执行银监会有关商业银行监管方面的指引、通知等要求,将限制股权质押及投票权条款加入公司章程,以有效防控因银行股权质押引起的各类风险;同时,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修改章程必须经银监会批准。
2、如果商业银行章程中已经存在对股东质押股权及投票权的限制性规定,为了保证商业银行股东会的合法召开并形成有效决议,则该章程中应当同时明确将股东质押部分的股份数不计入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有表决权的股份总数,在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后形成合法有效的股东大会决议。但是,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3、如果商业银行没有将股权质押及投票权方面的限制条款加入章程,则商业银行应当启动章程修改程序,以修改章程的形式加入股权质押及投票权方面的限制条款,经修改的银行章程在通过银监会的批准后生效。
4、若商业银行无法通过前述方式加入限制条款,则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相关规定,董事会应当请求银监会以商业银行违反银监会有关管理规定、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为由,责令控股股东转让股权或者限制有关股东的权利,通过合法有效地监督管理手段,以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风险。
第五篇:REA会计与ERP中会计异同
REA会计与ERP中会计异同?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一家IT公司根据当时计算机信息、IT技术发展及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预测在今后信息时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即将发生变革,而提出了这个概念。一种ERP系统 ERP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
ERP是企业管理软件,与财务软件相比它更注重的是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企业财务的管理),而财务软件主要处理的是企业的财务方面的问题(如记帐、报表)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在MRP(制造资源计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ERP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运营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它的目标是充分协调企业内外部资源,确立企业全面竞争优势。ERP系统是个较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分销、制造、会计。质量控制、售后服务、人力资源、运输管理等子系统。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属于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模式。ERP系统则以业务为中心来组织,根据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连续运动和反馈来设计,能跨越职能领域的边界,实现整个企业信息的集成。会计系统只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是作为一个专门的系统开发的,它与企业的分销、制造等子系统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而突破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模式。ERP系统的会计子系统与ERP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融合在一起,会计子系统又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减本会计三者于一体,体现了先进的计划、控制和决策思想,会计子系统的功能目标是生成与企业有关的所有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ERP系统由于各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而将整个系统连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信息高度集成,实时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ERP系统不仅反映货币计量信息,而且反映非货币信息;不仅强调信息的可靠性,而且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ERP系统体现了先进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管理思想,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多样化信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