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商业银行办理按揭贷款业务中的主要风险与防范

时间:2019-05-13 20:3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商业银行办理按揭贷款业务中的主要风险与防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商业银行办理按揭贷款业务中的主要风险与防范》。

第一篇:当前商业银行办理按揭贷款业务中的主要风险与防范

当前商业银行办理按揭贷款业务中的主要风险与防范

《风险政策研究》第9期(总第8期)

我国目前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发展,仍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对于私人购房按揭贷款业务,由于其市场需求量大、有抵押、安全性高、违约率低而受到各家商业银行的重视。例如某大型国有银行的按揭贷款余额已突破4000亿元,而不良率只有1.12%,又如北京市的私人贷款余额已达1974亿元,超过了全市银行对工业贷款1200亿元的余额。

但是我们也应注意的是,这项业务中的风险已时有发生,尤其是在目前房地产市场日趋饱和,高房价和高空置率的“双高”现象并存,房价上升和房租下降“剪刀差”日益扩大,“泡沫论”争论有增无减,国家已采取多种宏观紧缩政策对房地产行业限制的环境下,对于银行按揭贷款业务的风险,更值得我们加以研究和防范。

但这里对于风险的分析,不能只是简单笼统地只分析房产按揭业务,必须从开发商风险、借款人风险和房产业态风险的三个方面分别加以分析。其中房产业态风险又可从经济适用房、普通住宅、高档公寓、别墅、商铺、写字楼、商住两用房、酒店式公寓、二手房和尾房10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开发商方面的风险

目前由于房地产仍有较高的利润率,因此许多企业还在进入这一行业。从银行的角度看,任何一个楼盘都主要存在五个风险,即:

1、资金不足风险▲▲▲注。建设一个楼盘的项目资金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开发商自有的、建筑商带资施工的、银行借款的、销售回收款。由于许多小开发商都企图以小博大,以尽量少的自有资金启动项目,获取尽量多的外部资金以完成项目。或开发商虽大,但由于同时铺开几个项目建设,因此也造成资金紧张。如果资金拼盘出现问题,最大的风险就是出现烂尾楼,银行提前发放的按揭贷款资金必将是有去无回。对此风险,人民银行已发文要求开发商自有资金比例必须达到35%,以及项目封顶才能放贷,不能卖楼花或卖期房等。但实际中仍有许多开发商在打擦边球。

防范措施:只选择与有资金实力的开发商合作按揭项目。

2、不按期完工风险▲▲。开发商如果无法按期完工就无法按期交房,借款人将寻找理由不按期还款,因此造成银行的风险。从现实中看,导致这种完工风险的原因主要有:(1)开发商资金不足而拖欠工程款;(2)建筑合同执行纠纷;(3)特殊事件的发生,如2003年SARS灾难影响。

防范措施:工程形象进度不达到符合条件的状况不予以办理按揭,或只随着工程进度逐步提供按揭业务量。

3、楼盘销售风险▲▲▲。可能开发商资金也充足,项目也能按期完工,但要命的却是销售不畅、回款困难,产品不能转化为现金,因此导致银行按揭的风险。这是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由于目前全国楼市已进入饱和的买方市场,楼盘间的竞争激烈,卖不动楼盘的开发商为偿还银行开发贷款、股东垫款、拖欠的工程款等,极有可能铤而走险,采取假按揭手段从银行骗贷(后面将专门讲述)。

防范措施:从多方渠道了解楼盘销售的真实情况,包括从政府登记部门、银行销售帐户、办理入住情况、销售人员奖金收入高低、水电煤气物业费收缴情况等。

4、项目纠纷风险▲▲。由于业主与开发商就楼盘问题发生矛盾,可能导致采取以拒付贷款的方式,对开发商施加压力。这是由于在尚未办妥房产抵押手续的过渡期内,如果借款人不还款,担保人开发商将负连带责任向银行还款。项目纠纷案多发生于三种情况:(1)交房时期,由于交房质量没有达到楼书标准,存在更改设计、质量问题甚至安全隐患,业主们可能集体拒绝收房;(2)楼虽按时交付了,但开发商又偷换概念,在原设计中的绿地上另盖新楼遮挡原楼的视线或阳光,或将小区内会所擅自出租,或将原承诺的小区配套设施另改它用(如小学改为娱乐场所),使业主有受骗的感觉,为维权而拒付房贷;(3)物业管理令业主不满意,如服务不到位,乱收费等。由于物业管理公司多与开发商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借款人也可能会迁怒于银行。

防范措施:只与有过成功开发项目、市场口碑好的开发商合作。

5、五证不齐风险▲。开发商未按规定办完五证,即《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开工许可证》和《销售许可证》。今后业主很可能因迟迟办不下来房产证而拒绝偿还贷款。因此银行在发放开发贷和按揭贷款前,务必认真核实五证齐全后方可办理。

防范措施:请律师到政府主管部门加以核实。

对于那些资金不足又想盖楼赚钱,或有钱盖楼却卖不动房子的开发商来讲,如何尽快搞到钱是他们的当务之急。但银行开发贷收紧,施工企业不垫资,只能从按揭贷款上打主意。加上按揭贷款比起其他贷款利率低,可占用时间很长,开发商更想图谋,因此可能产生以下伎俩骗贷,增加银行风险。

1、假按揭骗贷▲▲▲▲。开发商以其员工或关联人员身份证,或以招聘为名获取应聘人员的资料,或花钱购进中介公司的客户信息,做成按揭贷款的申请材料,而且20%收付款由开发商垫付,即可获得银行80%按揭款。假设每笔贷款金额为50万元,一个楼盘只要做出200笔假按揭,开发商就能轻松搞到1亿元资金,以此类推。由于在假按揭中,开发商对于房屋既是卖家又是买家。他们期望以假按揭方式先套取资金,如果今后房子能陆续销出,再逐步以收取的房款置换出假按揭资金偿还银行。如果销售发生困难,则银行风险巨大。另外假按揭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几乎所有假合同的价格都高于当时的市场价,目的就是为了多套资金少交首付。

防范措施:认真核实借款人材料,注意发现关联人员的可疑之处。坚持面谈甚至家访,多问问题以发现假按揭的蛛丝马迹。

2、一房多售风险▲▲。由于在房屋销售中存在“先付后收”的特点,即购房人在付完款后要等一年半载才能收房,因此在没有强制性公示制度的情况下,一套住房是否已售出无人对开发商进行监管。开发商可采取一房多售的方式有:(1)要求购房人都足额交付现金,而一套房重复收了几份房款只有销售人员知道;(2)一套房卖给两个人,其中一个缴纳足额现金,另一个以按揭贷款方式付款,购房人都难以发现房子是否已卖出。等到实际收房时,开发商已人去楼空,卷款而逃了。

防范措施:由银行人员或律师到政府主管部门核实预售登记手续。

3、高价套贷风险▲▲▲▲。典型的做法是,正常销售价为每平米8000元的房子,开发商和购房人串通后签假合同虚报高价至10000元。向银行出具虚报的20%首付款证明后,从银行多骗得每平米2000元的房款,银行实际承担了8000元100%的房款风险。每套100平米的房子银行要多放款20万元,如果是100套房子,则可多套出银行2000万元资金。多套出的资金不是被开发商占用,就是被购房人按事前与开发商谈好的条件转用于经营使用。

防骗方法:以客户身份暗访,了解同地段同类型的房价,或以同时期二手房的市场价格上浮20%作为主要参考依据。

4、售后包租风险▲▲▲▲。有的开发商为了尽快售房,向投资型的购房人开出了诱人的条件,即房子售出后由开发商以较高的回报率包租若干年,并由开发商垫付20~40%首付款。更有甚者,开发商为增加其包租的可信度,还可提供虚假的已带租约的售房合同。银行放款后,开发商以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方式,用一次性获得的贷款资金,以细水长流方式用于分期偿还银行贷款。但当其难以为继时,在虚假租约或虽为真租但租金抵不上房贷月供的情况下,借款人必然会以种种借口不还款,由此使银行出现风险。

防骗方法:调查租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直至拒绝受理按揭申请。

经验表明,在现实中,那些实力雄厚、诚信度高的开发商以及畅销的楼盘,发生上述骗贷行为的可能性很小。而那些由于楼盘销售困难从而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最有可能铤而走险采取种种方式骗贷。因此,凡是发现销售困难的楼盘,银行办理按揭业务时务必加以小心,重点防范开发商骗贷。

二、借款人风险

将借款人购房动机划分为自住型、投资型和投机型三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自住型借款人风险▲。对于自住型的购房人,其购房目的是“从无到有”,或“以小换大”“以旧换新”“以远换近”,完全是为改善住房条件,因此其还款意愿较强,通常不会超能力借款。对这类购房人银行可较放心叙做按揭业务。

这类借款人的风险,主要是意外变故导致无法还款,如突患重大疾病、突然亡故、突然失去经济来源等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法释[2004]15号,2005年1月1日起实施),对于借款人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这项规定对银行今后想处置抵押的房产以收回违约贷款将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防范措施:可要求借款人购买人寿保险,事前提供退出住房等承诺。

2、投资型借款人风险▲▲▲。在解决了自有住房问题后,有许多人购房目的转为投资。由于交20%首付即可获得一套房子,人们的购买能力瞬间放大5倍(如交40%首付则是放大2.5倍),为投资提供了可能性。人们支付购房款是以现有收入和未来收入,分别支付首付款和按揭贷款的。而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是造成银行风险的原因。

投资型购房又分为自用型和它用型两种。自用型的情况多为,购房人自己所在的公司原来每年是另租场所办公,现在改为自己购房租给自己公司用,以租金抵月供,10~15年贷款还清后即可获得一份固定资产。它用型的情况较多,用按揭买下房产后出租,以租金还月供,待最终还清贷款后即可获得一份房产和稳定的房租收入。

无论上面哪种类型,风险都在于如果购房人租金收益抵不上贷款月供,将造成银行风险。而投资于不同类型的房产,其风险又是不同的,后面将进一步分类分析。

防范风险:根据借款人的不同职业核定贷款上限;限制购房套数;以降低成数和提高利率方式制约;核实第二还款来源;出具《风险提示书》并由其确认;采用“存三付一”的月供还款方式。

3.投机型借款人风险▲▲▲▲▲。由于有银行按揭贷款业务的存在,使购房人的购房能力在短期内可扩大5倍(即首付20万元即可购买100万元的房子),为投机人提供了资金后盾。据报道上海某借款人从银行获取按揭贷款7000多万元,购房128套,具有明显的投机因素。然而“低买高卖”的赚钱方式在房价节节上升的时期是有利可图,而在房市饱和时期则面临极大的风险。因此银行对于一下购买多套房产的炒家,务必加以限制。

防范措施:拒绝发放贷款。

4.其他特殊情况的借款人风险。包括外地人在本地借款购房、共同借款人购房、购房后转由他人使用、父母以子女名义购房等,都有值得注意的风险,应认真研究后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三、不同房产业态按揭的风险

我们可以把房产按照其不同的使用功能,进一步细分为10种业态,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分别加以研究。

1.经济适用房风险▲。由于房价较低,贷款金额小,用途大多是自住型,借款人还款意识强,因此风险性较低。主要应防风险:(1)借款人多为低收入者,意外变故导致无力还款;(2)由于房价低,也有些通过各种途径得到房子的人,是属于投资型或投机型的;(3)如前所述的司法风险,银行难以处置。

防范措施:要求借款人投人寿保险,对年龄、健康、收入前景不好的借款人予以婉拒。

2.普通住宅风险▲▲。房屋价位适中,存在的风险和防范措施基本同上。

3.高档公寓风险▲▲▲。如果房价下跌,对于购房人而言将产生资产缩水。对于自住型的借款人,虽仍会尽力还款,但总有吃亏的感觉而发生消极还款。对于投资型的借款人,高房价就意味着高借款,如果房租收入不足以支持月供,又没有其它资金来源,则极有可能发生“弃供”。

防范措施:核实真实房价和借款人实力,必要时降低贷款成数。

4.别墅风险▲▲▲。只有选择有实力的开发商办理按揭项目,才能有效避免资金风险、完工风险和销售风险。目前别墅的发展趋势是,在价位上向豪华型和经济型两极分化,而中档型的则有较大销售风险;在卖点上以有山有水、交通便利和生活配套设施好的热销;购买群体由以前的境外人士占主体变为现在的国内人士占主体。由于别墅多为购房人的第二或第一居所,投资型和投机型较少,因此借款人还款意愿强。其主要风险是因借款人变故无力还款,银行对房产不易处置变现。因此,考察借款人的经济实力是否与所购房产档次相匹配很重要。

防范措施:同高档公寓。

5.商铺风险▲▲▲▲。购买商铺的主力群体是中小投资者,尽管开发商每每鼓吹“一铺养三代”,但现实中发生的许多商铺投资的回收无期,使得人们也认识到它并非是稳赚不赔,其中潜藏着巨大的风险不可不小心。

申请按揭购买商铺的主要是两种人,一种是用于自己所开公司的经营场所,以收入作为还款来源;另一种是用于出租,以租金抵月供。但无论如何两者都是依赖商铺的经营效益还款。为此,银行必须注意到的风险是:(1)房屋售价畸高,已经吃掉了今后经营者的利润空间,使其无利可图还不起月供。(2)定位不准,由于事前对商圈地段、主打产品、经营管理等设计不足,导致事后客流稀少,营业额困难,成为“死铺”。(3)供过于求,商铺供应量的激增必导致空置率的上升和租金的下跌,造成投资者血本无归。(4)返租回报,很多投资者都非常看中开发商的“返租回报”承诺,殊不知这只不过是一场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把戏,开发商只需把商铺销售价格提高,再把高价多收的钱日后逐渐返给投资者,就可轻易实现促销时的高回报了,但到了哪天撑不下去之时,就是风险的暴露之日了。

防范措施:必须认真考察借款人的实力和商铺的经营前景后,才可办理按揭业务。

6.写字楼风险▲▲▲▲。对于申请银行按揭以购买写字楼的人,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较大企业,由于扩大发展规模而需要增加办公面积;二是中小企业为买下写字楼租给本公司自用,节省在外租房的费用并可在若干年后获得一份自己的固定资产;三是个人行为,有较多保值增值的投资型考虑。较多的是第二种情况。

由于写字楼单价高、面积大,对于自用型的购房人而言,主要有楼价下跌风险,贷款利息上升导致还款负担增加风险。对于投资型购房人而言,主要风险就是空置率高和租金逐年下降的风险。因此对于借款人的实力考察十分重要。防范措施:银行应切实谨防不自量力、坚持购买过大面积写字楼的借款人。

7.商住两用房风险▲▲▲。由于这种房产的多用途性,如果银行是按住宅按揭8成20年办理,而购房人实际是用于办公自用或出租,则银行承担的是经营的风险。对此在售房时较难判断购房人是住宅用还是商业用。

防范措施:直接按商用房6成10年办理按揭较为安全。

8.酒店式公寓风险▲▲▲▲。目前有些投资型酒店式公寓为了促销,提出了“售后包租、坐享3年8%回报”的口号。银行办理这种按揭的主要风险有(1)价格透支。开发商超出正常价售房套取银行资金;(2)联合做局,开发商与房屋中介联手编造虚假租房人或虚假高租金,诱使投资人购买“已带租约”的房产。(3)经营失败。如果客源不足,入不敷出,借款人违约不还款的可能性很大。

防范措施:最好不受理。

9.二手房风险▲▲▲。在二手房市场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各种中介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银行务必先选择好实力强和诚信有经验的中介公司作为合作伙伴,才能避免如下风险:(1)假销售骗贷,以子乌虚有的销售,或一房多售的方式骗取银行贷款后人去楼空;(2)担保能力不足,中介公司承担的担保数额已超过其担保能力;(3)高价套贷。以虚高的房价多套取银行的贷款资金;(4)抵押不落实。迟迟不办理抵押使银行担保悬空。(5)抵押物贬值。即房产价格下跌使银行承担抵押率升高的风险。

防范措施:只选择与好的中介公司合作,落实好抵押担保条件。

10.尾房风险▲▲。当一个楼盘可销售套数不足10%时,即进入尾房销售阶段。此时按揭可能的风险有:(1)虚假按揭。开发商急于早日清盘结束销售,有可能以虚假资料套取银行贷款,这种情况对于销售期拖的很长甚至困难的楼盘较易发生;(2)通常尾房的房价应比原来的房价低,但开发商可能仍用原房价办理按揭申请,由此多套按揭资金。

防范措施:认真考察尾房的销售和价格情况后再定,尽量不受理。

注:▲表示风险度,最高为5个。

第二篇: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风险防范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风险防范研究

经过几年来不断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国内商业银行传统的运营模式暴露出诸多弊端,既不利于央行实施监管也不利于银行内部的自我防范,在银行活动中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国际业务风险。为此,想要分析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具体防范措施,必须从分析银行国际业务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风险入手,这样才能够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保证国际业务的安全发展。

一、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风险概述

所谓国际业务是指,国际间进行贸易和非贸易往来而发生的债权债务,在使用货币收付时,在一定的形式和条件下结清就产生了国际结算业务。当商业银行承担这部分业务时,就会面临国际间货币的多种风险,由此形成国际业务风险。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风险客观存在于银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当中。在应对不同风险时,银行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风险可预见,就应当尽量回避风险;如若风险后果可承担,则在积极应对后努力承担风险;在同一个风险组合计划中选取不同方向操作的方法来降低风险;运用金融衍生品来执行对冲操作等等。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风险分析

(一)国际业务发展现状

加入WTO之前,国际业务在我国的四大行中发展较为平均,呈缓步上升态势,部分中小银行并未涉足国际业务;中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结构的不断深化,我国贸易总额不断创出新高,国际结算业务也成为了各家商业银行争相发展的热门业务。实力雄厚的四大国有银行占有了全国商业银行结算总量的大部分。

就目前而言,国有的四大银行的结算产品主要集中于诸如信用证、汇付、托收等常规领域中,很少有银行涉足新型结算方式。即使在实力雄厚的四大国有银行内部,国际业务的发展也并不平衡,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国际业务方面由于发展较为成熟,产品种类丰富客户有多种产品可选择;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则由于发展国际业务的时间较晚,业务发展不成熟,结算产品尚未脱离传统的经营框架,国际业务发展较慢。

在总量上,2009年到2011年间中国银行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四大国有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则都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

(二)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根据巴塞尔的《核心原则》,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共分为八类,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等。在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国际业务风险主要集中于价格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等三个方面。

价格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使得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可能面临的损失,在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领域中,集中出现在证券市场和外汇市场两个方面。证券市场价格会随市场发生波动,银行持有证券的综合市值就会发生相应变化;当外汇市场的汇率产生变动,商业银行就会以现汇或远期形式持有某种外汇敞口,由于波动带有不确定性,就会产生收益或者损失,这种由于外汇市场变动而引起的风险是国际业务特有的。为此,银行想要防范价格风险,必须要对各币种的敞口头寸进行准确的统计与识别,还要进行相关预测,以便能够及时在外汇变动时进行抛补平盘。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银行内部缺乏相关的操作细则,人为的操作失误、系统故障或者外部事件影响等原因直接或间接造成的银行损失,流程管理不规范、业务操作违规等行为都有可能导致操作风险的发生。例如,银行内部在进行岗位制定时,需要将交易前台和清算后台隔离开,如果交易员的工作能够触及交易和清算两个方面,就会极大的增加隐瞒损失和违规交易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时,面对形形色色的客户总会不可避免的面对一些诸如对方违约或者不按照合同履行义务的情况,在面对这些不诚信问题时就可能面对相应损失。例如,交易对方逾期清算款项、交易对方银行违约、清算系统故障等原因都有可能带来信用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防范价格风险

银行为了应对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变动可能带来的价格损失,需要根据自身银行的情况,制定涉及外汇产品的相应核算操作流程,以标准化的计算对敞口寸头进行详细的计量、识别。

例如,建设银行就在其建立的操作流程中明确规定:“如经办行实际募集金额多于或者少于计划的金额,对差额部分分行国际部及时填制表外科目收入或者付出凭证,登记相应的表外科目明细账。”“对于违约的情况,支行将违约情况上报分行个人银行部,由个人银行部及时向分行国际部出具调整明细,分行国际部则根据书面的调整明细记账,同时向总行反向平盘。”

除此之外,银行应当在制度上狠下功夫,通过规范的制度来降低不可预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建立完善的上下级机构间以及各统计机构之间相关部门的按期对账制度等。有了完善的制度,还需要有强大的制度执行力作支撑,因此需要一系列的会计处理系统限制和培训加强等措施。例如,银行可以建立一种集中处理数据的会计处理系统,将银行每日的结汇、售汇业务平盘都放在这个系统内完成,从而避免一些人工统计上报数据错误而导致的资金敞口现象;对于一些个人的外汇交易形式,系统每24个小时对其进行一次平盘,降低由于资金敞口存在而导致的价格风险。

(二)建立规范操作流程,防范业务操作风险

由于国际贸易量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总量也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面对如此大量的国际业务操作,规范化的管理对于防范业务操作风险显得尤其必要。为了尽快完善银行内部的国际业务操作,银行可以根据自身开展的不同业务种类制定出程序化、细则化操作流程,经过不断的磨合与运行,逐渐在银行内部形成一种标准化、无差错的运作制度,这有利于改善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国际业务方面普遍存在的业务处理程序欠缺。

谈到具体操作流程的构建,作为银行的管理层,应当有意识的主动构建或者完善一个能够涵盖外币储蓄系统、外汇会计系统、外汇清算系统和对公外汇买卖系统以及个人外汇买卖系统等多种业务操作在内的综合网络平台,打造总行与分行、各个分行之间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互通。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不同种类的国际业务间操作有序、流畅,更可以达到银行内各个相关部门互相制约和监管的目的,防范风险的发生。

(三)适当建立限额管理机制

风险限额管理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在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营中并未普及,是下一阶段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风险控制工作的重点。根据国外限额管理的发展经验,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全面实施限额管理还要经历启动——构建——实践三个阶段。

启动阶段先要完成对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思想转变工作,让银行内部从上到下的明白一个道理:风险限额管理虽然短时间内对银行的业务发展会有所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利于银行的健康发展。领导层应当对风险限额管理体系的发展做出相关规划,集中银行内的优势资源,积极推进体系建设。

在构建阶段,重点是要完成对业务的测试,只有业务能够接受系统计算所给出的验核结果,才能将其转变为实际的管理效能。

在完成对风险限额管理体系的构建之后,应当建立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加大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力度,使其能够尽快掌握操作方法和技术。只有将风险限额管理制度化,才能真正使风险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更加规范,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

(四)提高从业人员自身的综合业务水平

国际业务是一项对于知识面、技术性和经验要求都很高并且操作复杂的业务,因此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发展国际业务的过程中,银行应当重点选拔和培养熟悉国际惯例、懂得操作技术并且精通信贷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首先,要加强对现有从事国际业务人员的系统培训,聘请资深教师进行授课,也可选送一些业务骨干到先进银行实地学习;二是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招聘,努力吸纳合格人才;三是建立稳定的人事管理制度,控制内部人才流失。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发展国际业务是商业银行扩大自身影响力,获得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实现银行业务的平稳、快速发展,银行管理者需要重视风险管理,实施有效的规避,这对银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国际结算是经由两国银行来办理的对因为国际贸易或者非贸易而引起的各种债权债务的清偿工作,国际结算的基本前提是国际贸易,国际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各种业务中一种较为基础的具有中间性质的业务活动。国际结算因为国际环境及各种因素影响所以会存在多重风险,但是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风险不一定就等于损失,如果能够很好的进行风险防控,就能够及时有效的转化风险,提升商业银行的业务能力及水平。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结算业务也得到进一步扩展,这对于银行来说既能够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多需要加强重视的国际结算业务风险。所以必须认真分析国际结算业务中所可能存在的风险类型以及寻找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控制,降低因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与社会信誉损失。国际结算及风险简述

国际结算业务,顾名思义会涉及到诸多来自国际上的因素影响,因此国际结算本身具有国际性、融资性、科学性、知识性以及国际惯例复杂多样、业务发展迅猛快速等诸多方面的特点。正因为有着这些特点,所以与国际结算业务的不断发展相伴产生的国际结算风险也就具有一些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特点,如风险范围涉及面非常广且具有国际性,结算方式和结算工具之间具有极强的相关性、与各种国际融资活动的发展具有相伴性、风险形成的原因具有多样性、风险的具体表现手段具有隐蔽性和非主观性、风险的防控过程具有复杂性等等。总而言之,所谓国际结算业务风险,也就是在国际间的货币收支调节过程中,因为一些技术上的、经营活动上的、管理控制上的一系列问题而产生的风险。国际结算业务中的主要风险类型分析

在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当中,存在着各种各方的风险类型,风险危害程度有大有小,根据国际结算风险类型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对于国际结算业务危害最大的风险主要有票据结算业务方面的风险、托收结算业务方面的风险以及信用证结算业务方面的风险,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三种典型风险进行详细分析。

2.1 票据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票据是一种在国际结算业务中非常重要的支付凭证,票据的种类可分为汇票、本票以及支票这三种,其中汇票是这三种票据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汇票是目前许多国际结算方式产生发展的基础。对票据的结算工作主要是通过银行转让票据,从而实现国际贸易双方在债权债务关系上的清偿。所以票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相当于真正的金钱。正是因为票据在国际结算活动中具有的这一引人注目的特点,所以不少不法分子也就将违法操作的重点放在了票据这一篇文章上面,利于伪造票据和银行有关的支付凭证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非法诈骗。具体诈骗形式有以下几种:

(1)伪造汇票进行诈骗。

伪造汇票进行诈骗主要是进行大额汇票的伪造。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银行都有专属自己的汇票及各种票据,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票据在性质与种类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别,加之银行数量众多,国内居民由于接触不多,往往无法进行正确辨认。因此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就利用这一盲点进行票据伪造诈骗活动。例如曾经发生的一个案例,某台湾商人交来一张价值七百万的银行远期汇票,客户的要求是进行贴现汇兑,并要求在两周内完成,工作人员在验票过程中提取到的信息有:汇票开出方是国外某财务中心,汇票收益人是国内某公司,付款期限为2年,并指定了法国一家银行进行付款。但是工作人员在验票过程中除了上述信息之外并没发现有银行汇票字样且未发现有银行承兑字样,于是便与被指定付款的法国银行在国内代表处取得联系进行进一步确认,经确认该法国银行并未进行过该张汇票的签发与承兑,最终判定该张汇票属于伪造证明。

(2)利用时间差注销票据进行诈骗。

利用时间差来注销票据进行诈骗主要存在于国外不法商人以及支票票据方面。主要程序是国外不法商人先开具有效支票,然后交由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验票,随后取得供货商货物,此后利用货物交付之间的几天时间差将账户中的存款全部转走再将先前经我国银行检验过的票据注销,让该张支票变成空头支票。

2.2 托收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托收结算业务是银行根据银行所在地出口商所开出的汇票并接受出口商的委托通过银行在进口所在地的其他分支银行或者代理银行进行货款收取的一种结算业务。托收结算业务考验的是商业信用,所以如果信用度较差则会对进出口商尤其是对出口商造成经济损失。但是由于目前世界经济发展逐步呈现出一种买方市场状态,许多进口商因为不愿意进行信用证开立等繁琐工作,所以许多出口商只能接受托收结算。一旦出现托收结算风险或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银行就会遭受严重影响。

2.3 信用证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所谓信用证,是商业银行根据进口商的要求,对出口商开出的成若其在一定条件下保证付款的信用文书。信用证是银行作出的付款承诺,是银行需要承担付款责任的文书,银行开出信用证明就承担了付款义务成为第一债务人。银行在进行信用证结算业务的时候不能直接接触到货物,对外付款的条件仅仅是客户交来符合信用条款的单据即可。正因为信用证结算方式具有上述特点,我国的国际结算业务中以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最为广泛,数量增多的同时存在的风险也就增多。

第一,信用证伪造诈骗风险,这一类信用证诈骗手段比较低劣,主要是进行直接的信用证伪造,达到骗取我方货物的目的,伪造出来的信用证主要存在电开信用证缺少密押,其他类型信用证主要条款不明或者重要条款存在自相矛盾或者假借国际知名银行的名义进行伪造等。

第二,涂改信用证进行诈骗。此种诈骗方式主要存在于出口商当中,在未发货情况下伪造涂改信用证向银行协议付款,骗取货款逃之夭夭。

第三,利用软条款进行诈骗。某些信用证条款中存在着部分软条款,比如开证银行能够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单方面解除责任或者让出口商无法正常履行约定,让钱货两空。例如条款中有说明“该信用证暂不生效或是待签发某一类凭证(如进口许可证)后才生效”等字样。那么相当于信用证是否生效都取决于进口商的一句话。再如某些条款中著名某种货物必须由进口商派专人进行验收检查,或必须与鉴样相符信用证方可生效,这都增加了我国出口商在履约方面的风险几率。国际结算风险防控措施研究

针对上述三种典型的国际结算风险,我们要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措施研究,全力降低结算业务中的风险发生几率,降低银行损失及提升银行的社会形象与服务质量。

3.1 对票据结算业务风险的防控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客户所交票据的真伪进行仔细审查,尤其是对于那些过去曾有过不良记录或者在其他银行有过不良行为的客户更要仔细检查,要认真核查票据的来源及用途,不能存留丝毫疑问,对于大宗票据更好将与票据承兑签发银行的确认工作列为业务惯例进行认真执行。为了更好的做好这一工作,国内商业银行之间也要加强信息沟通共享,共同防范票据诈骗。

其次要认真核查票据表面信息,加强对签字是否合法、印章是否规范、金额与日期以及收款人是否进行过涂改或者其他可疑表现,还要严格审查票据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出现过挂失、注销及其他对正常流通有限制的问题。

再次,国内企业在收到国外票据的时候要及时交付银行进行审验或者交由银行进行委托票款收取。

3.2 对托收结算业务风险的防控措施

银行首先要加强对进出口商尤其是对进口商方面的资信调查工作力度,要严格根据客户的资信能力来进行授信额度及托收方式的有效确定,此外对于中型或大型托收结算业务要逐步推行投保制度,努力降低自身所可能遭受的经济风险。

其次是要加强对托收委托书的规范化管理,如必须在托收委托书上明确注明进口商的全称、公司详细地址、严格交单条件,明确说明如果拒付的处理方式以及拒付之后如何进行货物有效处理,并要求出口商指明代理人或代理机构,最大限度保证遭遇风险时的货、款安全。

再次要特别注意尽量选择即期付款的方式,对于某些国家存在的将付款交单转为承兑处理的“当地习惯”,要在托收委托书中明确注明进口商应该在第一次提示时就进行即行付款,如果对方代收银行要将付款交单进行承兑交单处理由进口商承兑汇票的,必须要求代收银行出面担保,否则不予放单。

3.3 对信用证结算业务风险的防控措施

首先要严格审核国外银行信用证开出银行的信用资质,由于是对于那些政局不稳、经济混乱、外汇管理非常严格的国家的所属银行尤其要提高警惕,谨慎行事。对于那些明显存在较大风险的银行所开具的信用证,一定要最大限度拒绝打包放款或者押汇融资等业务操作,如果出口商坚持进行融资,则要求必须有世界知名银行的担保汇兑方可允许其融资。

其次是要加强对国外银行所开具的信用证的审核工作力度,严格审核是否具有完整印鉴及密押,该信用证是否属于可撤销或是否拥有担保汇兑。要严格执行不接受可撤销信用证的规定,对于担保汇兑信用证也要严格审查担保汇兑银行的资格信用问题。要严格检查信用证是否已经生效,是否在有效期上存在过短问题,信用证上的有效地址是否属于我国国内,在地址方面应该优先选择有效地址在国内的信用证,从而降低结算风险。要严格审查信用证各条款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以及信用证条款是否能够与合同条款相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且不一致内容对我方企业不利的,应及时要求修正。严格审查信用证条款中是否存在限制、刁难我方企业正常履约的条款,如果存在则要求对方及时修改,否则将危机我方企业及银行的切身利益。最后要严格审查信用证当中是否存在软性条款,如果存在也必须要求修改,从而避免我方出口企业遭受钱货两空。

第三篇:当前银行卡业务风险及其防范

当前银行卡业务风险及其防范

随着银行卡业务的迅速扩张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全国各地有关银行卡方面的投诉、纠纷、案件频发,银行卡业务风险处于多发、高发期。为此,银监会对当前银行卡业务风险进行了专门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建议。

一、银行卡业务主要风险类型及其特征

(一)外部欺诈风险。在各类银行卡风险中,外部欺诈风险是目前最严重、危害最大的一类风险。欺诈目的的实现渠道主要有三种:ATM机取现、POS机套现(消费)或网络(电话)转账。从欺诈的手段看,主要是伪卡欺诈、直接骗取客户资金和利用ATM机骗卡三类。

(二)中介机构交易风险。中介机构交易风险主要是指特约商户非法交易或违章操作引起持卡人或发卡机构资金损失的风险。中介机构的交易风险主要体现为两类:一类是部分不法商户提供信用卡套现交易,为犯罪目的的实现提供了渠道,引发交易风险;另一类是中介机构或者个人不规范(甚至是非法)的信用卡营销行为引发的风险。

(三)内部操作风险。内部操作风险是指银行工作人员违规操作或操作失误造成银行资金损失,或者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与不法分子勾结、串通作案,引起发卡行或客户资金损失的风险。与外部欺诈风险和中介机构交易风险相比,此类案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由于是内部专业人员作案,手段更加隐蔽,对银行声誉的影响也更严重。

(四)持卡人信用风险。当前各行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上,重规模、轻质量,不能有效区分潜在客户,对客户授信未予以严格把关,发卡对象有向高风险群体扩展的现象,过度消费、透支炒股等高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另外,不少银行向收入不稳定人群(包括没有固定收入的青少年和在校生等)发放信用卡,也埋下了较大的风险隐患。这些均反映出部分商业银行盲目追求发卡量而对申请人状况审查不严或者降低门槛的问题。

二、如何有效防范银行卡业务风险

(一)完善银行卡业务内控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银监会成立以来,先后发布了授信尽职、外部营销、银行卡安全管理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风险提示,各银行机构应查漏补缺,进一步建立健全内控机制,根据银行卡种的属性、业务种类及其风险特点制定相应的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各行应从各类风险事件中吸取教训,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确保内控制度的落实,把银行卡业务的审计工作纳入到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计划中,结合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建立合规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发卡环节风险管理,严把风险源头关。发卡机构应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和“了解你的业务”的原则,对申请人的资料进行严格的资信审核,确认申报材料的真实性。针对当前不少银行发卡业务外包的现状,发卡机构应慎重选择发卡营销外包服务商,并严格约束与外包商之间的外包关系,对于发卡营销外包服务商或单位批量提交的申请资料,发卡机构应加大资信审核力度。

(三)加强收单环节风险管理,防范交易风险。一方面,收单机构应加强对特约商户资质的审核,强化对特约商户的风险控制,防范特约商户

套现等风险。另一方面,收单机构应建立健全对特约商户和POS机具的管理制度,根据银行卡受理市场的有关规定,按照“一柜一机”的要求布放POS机具,并严格按照相关业务规范设置商户编码、商户名称、商户服务类别码、商户地址等关键信息,为发卡银行对交易风险度的判断和对交易的正常授权提供准确信息。另外,收单机构还应建立健全日常监控机制,对商户的交易量突增、频繁出现大额或整数交易等可疑异常现象,收单机构应及时进行监控和调查。

(四)加强ATM机等自助设备管理,防范欺诈风险。一要切实加强对银行自助设备的日常检查。银行机构要严格落实ATM机等银行自助设备的检查制度,定时对自助设备工作区域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尤其要加强自助银行区域的安全管理。二要定期检查监控录像设备和相关录像资料。各银行机构必须在自助设备营业场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报警系统、24小时监测系统等。要完善相关制度,按制度规定调阅银行自助设备区域的全套录像资料,重点查看有无可疑人员在银行自助设备上安装物件,并做好调阅情况记录。

(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一方面,银行机构要高度重视对干部员工的教育和思想动态管理,加强内部员工的合规和职业操守教育,重视对有异常活动员工的排查。另一方面,银行机构应通过多种渠道对公众进行有关银行卡知识的宣传,使公众了解银行卡的基本常识。要采取多种形式向客户提示犯罪分子利用银行卡作案的新手段和新动向,提高客户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加强协作,建立健全银行卡风险防范合作机制。一方面各银行

机构应加强与银联、公安机关的合作与沟通,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银行卡风险信息共享系统”是中国银联建立的包括不良持卡人、黑名单商户等银行卡重要负面信息的系统,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在办理相关业务时应积极利用该系统,对确认的不良持卡人、商户名单应及时报至该系统,以实现信息共享,共同防范风险。另一方面,银行业协会要加强协调,充分发挥银行卡专业委员会的职能,督促各会员行严格执行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同业约定,共同营造有利于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第四篇:个人按揭贷款业务办理流程及资料

个人按揭贷款业务办理流程及资料

一、客户提供:

1、身份证(借款人及配偶等)一式两份;户口本、结(离)婚证或未婚声明(银行有版本)

2、资信证明,(个体户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税票(税收通用完税证)、收入声明、个协或工商联的收入证明);

3、(1)按揭贷款:购房合同和首付款发票或收据;

(2)二手房或房产抵押:房产证(共有人证)、土地证、房子相片;

(3)综合消费:用途声明、装修合同、装修预算表。

4、个人委托扣款存折或卡;

5、房产、土地权属档案核查证明并办理抵押物评估报告。

二、客户填写签字部分:

信息查询授权书、人行征信及特别关注查询、谈话笔录、申请批表、共同还款承诺书、个人贷款抵押核实书、借据、合同、抵(质)押品凭证。房地产抵押登记申请书(按揭)。

→收合同工本费、资信评估费

三、客户经理:

审批表、条查表、调查报告(综合消费)、资信评估表。等材料上报表。

四、上级行审批后:开具房产(土地)抵押证明、交开发商(客户)办理预抵押(他项权证)→办理抵押物财险、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信用卡、人寿保险等。

五、走流程、发送会计,拿借据计抵(质)押品凭证送会计部门放款。

六、完善整理材料、移交。

个人(家庭)住房实有套数声明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阳县支行:

本人郑重声明:

本人家庭(家庭成员包括借款人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现有住房套,此次购房为本人家庭第套住房。现本人家庭承诺向贵行提供的所有资料均真实有效。如有虚假,贵行有权采取提高利率、加收罚息、记作不良记录、宣布提前收回贷款等措施,并愿意承担由此引起的全部后果和责任。

声明人(借款人本人)(签字):

身份证号:

声明人(借款人配偶)(签字):

身份证号:

声明人(借款人及配偶的未成年子女)(签字):

身份证号:

年月日

个人职业和薪金收入证明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田阳县支行:

兹证明(先生/女士)证件名称及号码系本单位(1、正式工

2、合约工

3、临时工),已连续在本单位工作年,目前在本单位担任职务。目前该职工的最高学历为,近一年内该职工的平均月收入(税后)为 本单位曾诺提供的以上情况真实。

单位地址:联系人:

联系电话:单位公章或有权部门章:单位或部门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未婚声明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田阳县支行:

本人(身份证号:)目前的婚姻状况为(未婚/离婚后未婚),特此声明。若本人提供的声明虚假,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视作违约行为,贵行有权采取宣布合同提前到期、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本息以及追究本人违约责任。

声明人:

身份证号:

年月日

授权书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工商田阳县支行:

本人授权贵行在本次业务过程中(从业务申请至业务终止),可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本人信用报告,并将本人的身份识别、职业和居住地址等个人基本信息,本人在个人贷款、各类信用卡和对外担保等信用活动中形成的交易记录等个人信贷交易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个人信用信息报送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授权人:

身份证号:

授权人:

身份证号:

年月日

第五篇:中小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与防范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小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与防范

韩 冰

近年来,中小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对培育银企关系、增强服务功能、优化资产结构、分散经营风险、增强盈利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商业银行经营思想存在偏差,片面追求市场份额,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放松票据业务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出现诸多违规行为和风险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影响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中小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存在的主要风险

融资性风险。即商业银行签发或贴现无真实交易背景或不能确定有真实交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而形成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无交易合同或使用虚假、无效合同;超合同金额或期限签发、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无增值税发票复印件、重复使用或伪造增值税发票复印件办理贴现业务。有的商业银行假借企业名义违规开立账户,借用这些账户自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到其他商业银行贴现,贴现资金回流该行后,增加其存款,自称为“融资性存款”。签发、贴现无真实交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违反了《支付结算办法》和《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因此,银行不仅存在融资性风险,同时还承担着潜在的法律风险。

信用风险。即在没有缴纳保证金或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签发、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导致大量银行垫款而产生的信用敞口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未按规定比例收取保证金或保证金偏低;二是对保证金不足额部分担保不足或担保无效,如担保合同金额小于保证金不足额部分、担保企业担保能力不足、质押物不符合相关规定、质押手续办理不及时不规范、由关联企业担保或企业相互担保、担保合同无董事会同意的决议等;三是以本行贷款作为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保证金,或将贷款转为定期存款,作为申请承兑的质物。银行的上述做法实际上是把承兑风险转化为信贷风险,并没有真正落实偿还来源,同时还虚增了存贷款规模。银行通过这样一种非正常方式扩大存贷款和票据业务的规模,形成了“企业用贷款资金作保证金→银行签发承兑汇票→企业到银行贴现→企业用贴现得到的资金再作保证金→银行再签发承兑汇票→企业再贴现……”的怪圈,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信用徒然膨胀,货币信贷成倍数地虚增扩大,从而形成了信贷泡沫。

道德风险。一是关联企业、关联交易方相互串通,套取银行资金。主要方式为:出票人与收款人为关联企业或关联交易方,出票人以一定比例保证金申请承兑,不足部分由收款人提供保证担保,最后资金由收款人账户流向出票人账户,实现

了资金的逆向回流。二是社会上的一些不法人员利用伪造、变造票据、“克隆”票据或票据“调包”等欺诈手段,有意识地骗取银行资金而使银行面临资金损失的风险。三是银行内部人员在办理票据业务时不认真把“三关”,即票据记载事项合法合规审查关、背书核实关、票据真伪核实关,或是违法违规,盗用银行票据,而使银行蒙受资金损失。

操作风险。一是先贴后查,逆向操作。有的银行为了争揽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要求企业采取出具承诺书的方式先行贴现,而查复日期比贴现出账日期晚几天甚至半个月之久。这种查复未明即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或质押的做法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银行资金的安全性难以保障。二是办理贴现和质押取得的票据背书不合法、不完整。主要表现为票据贴现时空白背书、多次背书时背书不连续等。这不仅违反了《票据法》的规定,在发生法律纠纷或出现票据流失等情况的时候无法主张票据权利,而且容易引发道德风险。

内部管理风险。一些中小银行票据业务的基础工作较薄弱,票据保管和使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内部控制不力,导致票据案件屡屡发生,风险损失不断产生。目前大部分中小银行不同程度地存在档案资料不完整不规范的问题,如承兑协议、商品交易合同等要素不全,承兑申请人的基础资料不全,业务会办记录不详等。还有些银行存在账实、账账不符,未真正落实印、证、押“三分管”,印章交接无监交人,保证金记账串户,银行承兑汇票委托收款时以盖行政公章代替结算专用章等问题。

利率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较少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业务,中小企业贷款和一些规模较小的项目贷款一般是先由中小银行进行票据承兑贴现,然后由中小银行向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转贴现。中小银行赚取的是票据市场的利差。一旦市场资金紧张,转贴现利率上升,中小银行就会面临利率风险,严重的还将导致流动性风险。

风险成因分析

经营思想错位,盲目扩大业务规模。中小商业银行受经营区域的限制,普遍存在资金紧张、经营规模小的问题,而票据业务则具备规模扩张的功能,可以获得额外业务量。因此,中小商业银行首先把票据业务的发展作为实现规模增长的一个主要手段,通过向企业发放贷款或办理贴现,转存为保证金或开具定期存单,再签发票据,如此滚动办理可以实现存款、贷款的双重增长。其次,票据业务可以稀释不良贷款:通过增加票据资产扩大贷款规模,做大分母,降低不良贷款率。同时票据业务可以调整利润,增加营业收入:通过票据业务的买入卖出,提早实现利息收入,调整利润实现状况;贷款转作保证金,银行获得的是贷款利息,而向企业支付的是存款利息,利差则成为银行的营业收入。

内控建设不完善,风险意识淡薄。中小银行虽然普遍建立了票据业务的内控制度,但票据业务的操作流程和责任制度不够统一规范和严密,未能覆盖所有风险

点,不能有效防范风险。有的银行未将票据融资全部纳入单一客户授信范围,不利于控制和防范单一客户的信用风险;有的银行“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对企业信用状况不能充分掌握;有的银行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重要岗位人员的定期轮换尚未形成制度,不利于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还有的银行受审计人员不足的制约,对票据业务的审计监督比较薄弱。

法制体系不完善。现行的《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商业银行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的有些条款过于笼统,对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业务中涉及的银行承兑汇票的法律法规未作专门的司法解释,监管中缺少法律依据。一是对商业银行承兑业务没有相应的监控指标。在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承兑总量不得超过上年末存款余额的5%的控制指标后,未有其他指导性指标出台,对于资产规模小、风险控制能力较低的中小金融机构来说,缺乏外部约束,容易造成盲目发展。二是对承兑保证金的管理和保证金的收取方式、数量没有统一的规定,对贷款转保证金的做法没有具体界定和处罚标准。三是对企业多头开户、重复使用增值税票在多家银行办理贴现缺乏控制措施。

银企信息不对称,票据防伪手段落后。一些企业法制观念薄弱,通过伪造合同或发票,来骗取银行资金,而相关的信息共享机制还不够健全,如银行与税务部门未实现联网,无法查询发票的真实性,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中也缺乏票据承兑贴现的信息。另外,一些企业提供的合同与增值税票不能互相对应,少数企业无法提供增值税票,给银行审查真实交易背景带来难度。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票据签发、查询和签证的系统或机构,票据的电子化程度较低,使“假票”、“克隆票”有可乘之机。

弱势地位受歧视。由于中小商业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缺乏全国性网络,对票据的查询需由大银行代理,有些代理行歧视小银行的委托,故意拖延查复的时间,票据查复速度较慢,最长的需1个月之久,迫使委托行不得不对急用资金的企业先行贴现或对大客户实行见票即贴的简单审核方式,形成票据业务的操作风险。

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端正经营思想,增强风险防范的意识。中小商业银行要纠正片面追求规模和速度的行为,正确处理好票据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不要为了票据收益去承担巨大的垫款风险。应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指定票据业务发展目标和规划,不要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的扩张,业务的发展应建立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

加强内部控制,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中小商业银行应坚持“内控优先”原则,以风险管理为重点,加强票据业务内控制度建设,制定规范、操作性强的出票、登记、查询规程和制度,强化对票据真实性的审查和检查,确保票据交易真实性和资金的安全性。同时对票据业务环节中的各个风险点进行认真的预测和剖析,对

每个风险环节设置“防火墙”,并定期对风险管理程序进行评估。中小商业银行还应加强对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对票据业务风险的认识与把握能力,提高从业人员的防范技能,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操作、检查和监督制度。

修订完善制度,规范票据市场。现行的《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商业银行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的有些条款已不适用于当前票据业务的发展状况,票据业务中企业当事人的准入退出制度、票据融资的管理、各种票据交易行为管理、票据信用评估、票据交易的价格约定、资金清算、票据业务的风险准备等制度都应尽快纳入规范化轨道。从监管的角度来讲,应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控制作出具体规定:一是将票据融资全部纳入信贷授权和客户授信范围,以便于外部监管和内部监控;二是对票据业务制定指导性的承兑总量、单户或最大十户的承兑比例监控指标、向异地企业出票的控制制度等,以剔除票据市场中的泡沫;三是实行保证金等级管理或规定保证金最低限额,将票据风险敞口与资本金规模挂钩,降低银行承兑风险;四是对以贷款作保证金、关联企业套取银行信用等行为制定明确的界定标准和处罚规定;五是规定所有金融机构对已办理贴现的增值税票原件加盖戳记,注明贴现金额和贴现机构名称,从源头上堵住重复使用同一增值税票办理贴现的问题。

加强合规性监管,促进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监管部门应充分认识票据业务中潜在的风险,加大现场检查的力度,重点检查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的贸易背景的真实性、贴现资金流向、发放贷款作为保证金、票据业务的内控机制和存在的风险等问题,注重对内控的有效性、操作行为及各个风险点的监管,进一步加大对票据业务中违规违法的处罚力度,加强检查监督,及时纠正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最大限度地防范控制风险。

完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央行和监管当局应尽快建立银行承兑汇票签发和贴现业务的数据库,实现票据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网络查询功能,提高业务效率,实现与税务部门的联网,及时识别企业提供的增值税票复印件或原件的真伪,加强真实贸易背景审查,防范和化解票据风险。

下载当前商业银行办理按揭贷款业务中的主要风险与防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商业银行办理按揭贷款业务中的主要风险与防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银行办理最高额抵押贷款业务的风险防范

    银行办理最高额抵押贷款业务的风险防范一、最高额抵押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所谓最高额抵押,是指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协议,在最高债权限额内,以抵押物对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的债权作担......

    商业银行仓单质押贷款业务风险与前景研究

    商业银行仓单质押贷款业务风险与前景研究 商业银行开展标准仓单质押贷款业务,可以有效解决现货企业短期流动资金紧缺问题,同时拓宽银行利润增长空间。贷款质押物——标准仓单,......

    预售商品房按揭贷款中开发商保证责任风险防范(5篇模版)

    预售商品房按揭贷款中开发商保证责任风险防范 时下在商品房预售的买卖合同中普遍采取的是业主首付与按揭贷款组合付款方式,按揭贷款促进了房屋的销售,加速了房地产开发资金运......

    个人按揭贷款业务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个人按揭贷款业务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个人按揭贷款包括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和个人商用房按揭贷款,是具有房地产开发资格的房地产公司在楼盘封顶并取得预售许可证或楼盘的房地产权......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精选多篇)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河南省财经学校 王世珍 信用卡的诞生在我国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我国经济的腾飞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信用卡是一种以个人信用为......

    银行按揭贷款中的风险及应对方法

    一、银行在按揭贷款中的风险 在按揭贷款领域,随着贷款数额的急剧增加,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逐渐清醒地认识到按揭贷款发放的风险因素不容忽视。目前,银行在按揭贷款中所面临的风险......

    银行二手房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法律风险研究[定稿]

    银行二手房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法律风险研究 孙承爱 个人二手房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历来是一项颇受各商业银行重视却又较易发生不良贷款的个人金融业务。作为多年从事个人金融诉讼......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与防范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与防范对策分析 【摘要】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代表商业银行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各商业银行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进行有效的会计风险管理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