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白花中学2013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时间:2019-05-13 19:0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宜宾白花中学2013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宜宾白花中学2013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第一篇:宜宾白花中学2013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白中高考模拟试题 2013-5-5 宜宾县白花中学2013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六)(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命题:郭太华)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说:“论中国社会古今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就宋代而言,政治经济、社会结构,较之前的代莫不有变。”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内容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①贵官贱吏,农业以租佃制为主,社会结构变化 ②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文官政治形成 ③商品经济繁盛,市民阶层的兴起 ④书画、诗词、小说、南戏形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对右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 3.狄摩西尼指出:“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 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下列各项中,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最能解释上述现象出现原因的是

A.雅典的小国寡民形态 B.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C.雅典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D.雅典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

4.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5.胡适说:“新思潮的精神是一种批判的态度。新思潮的手段是研究问题和输入学理。„„新思潮对于旧文化的态度,在消极一面是反对盲从,是反对调和;在积极一面是用科学的方法做整理的功夫。”据此,你认为胡适宣扬新思潮的目的是

A.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B.打倒孔家店 C.学习西方文化,抵制外来侵略 D.师夷长技以自强 6.《新浪·文史观天下》第35期主题是:NO!八张否决票告诉世界“中国态度”,其中记载:“1955年12月3号,中国在„安理会关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上投了反对票”。关于这一外交记载的解读正确的是

A.这一记载是假的,当时中国政府尚未加入联合国

B.彰显了新中国参与国际活动的积极态度

C.反映了新中国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

D.体现了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

7.“XX Style”“hold住”“神马都是浮云”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8.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白中高考模拟试题 2013-5-5 凡是我所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这说明了“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

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B.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

C.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

D.中共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

9.有人说:“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宗教改革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B.宗教改革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 C.宗教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宗教改革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10.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 《 全球通史 》 中指出 : 19 世纪 20 年代,总共才有 14. 5 万人离开欧洲,19 世纪 5 0 年代,有大约 260万人离开欧洲。导致欧洲人离开家乡的根本原因是

A.移民在欧洲受到种种政治迫害

B.医学的进步导致欧洲人口的急剧增加 C.铁路和汽船为其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D.工业革命在欧洲的逐步展开 11.《俄国史》载,20世纪20年代,“社会主义商店”虽然享有政府的优惠待遇和较低价格.但常被人认为“不如私人商店”。因为私人商店一般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好的质量、较多的品种。这表明

A.新经济政策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市场竞争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 D.经济状况的恶化催生了新经济政策

12.印度学者Prabir De认为,在当今世界,不断降低的交通、通讯成本与技术进步结合在一起,改变了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换句话说,国家的比较优势,如果不能与地区优势,如地区内连接程度相结合,就很可能会被完全抹杀。由此可以看出,该学者 A.认为国际比较优势取决于交通、通讯等的进步 B.倡导世界各国积极主导其所在区域的经济集团 C.认为区域经济集团对非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不利 D.强调国家比较优势与地区内在联系程度成正比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

13.(22分)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 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一一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 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妥协传统,请以17世纪晚期的英国和18世纪晚期的美国史实为例加以说明。(4分)。

材料二

近代史上法德两国成为一对宿敌。然而,1958年,德国总理阿登纳却前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家中进行了一次私人会谈。会谈中,戴高乐向阿登纳说:德国是法国在欧洲唯一的伙伴。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历史现象(2分)?这个现象的发展趋势如何(2分)?后来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三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

白中高考模拟试题 2013-5-5 新。

一一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4分)。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4分)。(4)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4分)

14.(30分)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选举出了新一届的中共中央领导人。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圆满闭幕,选举出了新一届中国国家领导人。

材料一 自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的一百多年时间内,只有在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十月革命、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战胜法西斯侵略的时候,才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和发展了新式的革命党。自从有了这样的革命党,世界革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中国共产党就是依照苏联共产党的榜样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党。

——1948年11月4日毛泽东《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1)据材料一概括以俄国为代表的“新式革命党”“建立和发展”的条件。指出中共建立之初是如何以苏联(苏俄)共产党为“榜样”的?(8分)

材料二 建立人民公社首先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而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过渡到共产主义积极地做好准备。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探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途径。

——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中美两国在发展经济方而手段及结果的异同,并分析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12分)

材料三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3)概括指出近代百年“中国梦”的内涵。当今如何保证习近平所提“中国梦”的实现?(10分)

白中高考模拟试题 2013-5-5

宜宾县白花中学2013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六)参考答案

ABBAA CBCAD BD 13.题:(22分)

14题:(30分)

第二篇:201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201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命题人:郭利熔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1.苏轼在欣赏王维的画作时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下列作品在绘画风格上与之相似的是

ABCD

2.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热销海外。能够代表我国古代各个时期手工业技术水平顶峰的是

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

3.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表中摘编自明清相关史志资料,显示了明

③市镇经济繁荣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4.读“近代中华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图示中两次发展低谷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

C、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D、中国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5.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一文中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

因素是

A.欧美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B.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C.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展开D.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6.“(美利坚合众国)在邦联时期,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债台高筑,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终于激起了谢斯起义;外部的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这一材料说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标是

A.实现公民的民主平等B.抵御西方列强的威胁

C.维护各州行政独立性D.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

7.下图为1936年2月24日美国《时代》封面.远东四大元首:日本天皇裕仁、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和中国蒋介石将军,你认为蒋介石最有可能对斯大林说的是 A.中苏两国联合抗日B.中美两国联合抗日 C.中国内政不容干涉D.我痛恨日本支持的伪满洲国

8.某校学生在进行题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表,其中论证最为严谨的是

9.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A.场景一:原告---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 B.场景二:原告---罗马帝国公民;被告----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C.场景三:原告----罗马帝国公民;被告----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 D.场景四:原告--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

10.马啸原在《西方政治制度史》中写道“英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对“延伸”理解正确的是

A.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制B.保留了议会制和内阁制 C.保留了政党制和君主制D.保留了两党制和议会制

11.“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A.牛顿力学—蒸汽机—机械加工业B.内燃机—火车—运输工业

C.电磁感应理论—发电机—电力工业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电子工业 12.识读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功。图2中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启蒙运动的中心分别在 A.①、②B.②、③ C.④、②D.④、③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 分)

13.(26分)海洋是地球的“血脉”,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强大都与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近代历史上先后兴起的世界强国同时都是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成为立国的根本大计。这方面的经验在今天仍然适用。

材料一宋代将南海诸岛列入“琼管”范围,即“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属于当时广南西路琼州的管辖范围,这标志着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版图已现端倪。至明清两代,中央政府继续将南海诸岛明确列入中国版图并置于广东省琼州府万州辖下,行使了有效管辖。(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事实?(4分)

材料二:

(2)指出材料二漫画反映的主旨?(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丧失的原因。(6分)

材料三 起源于海洋文明的西方国家很早就重视海洋的意义,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几百年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乃至今天的美国在世界上的优势力量都是以海权为基础的.

(3)材料三中,西塞罗认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请为他的观点寻找两个历史依据。(4分)

材料四2005年,国务院把每年的7月11日确定为中国“航海日”.就此,我国著名海洋学家、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陆儒德教授曾做调查,他发现,知道“航海日”的大连市民极少,就是在与海洋直接发生关系的海事大学、舰艇学院、水产学院、理工大造船学院等高校,大学生知道并了解这一特殊日子的也不多。谈起国人的国土观念,陆儒德教授的情绪很激动:在当今相当多数中国人的头脑中,存在着一个误区,即提起国土,仅知道960万平方公里“黄色国土”,不晓得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说到海防,仅知道12海里领海主权,不晓得依法享有几倍领海宽度的国家管辖海域和遍及世界海洋的海洋权益。看起来,这似乎是常识上的误区,但实质上却是观念上的误区,这恰恰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大陆观”的深刻反映,它已远远不能适应即将到来的“海洋世界”的新形势。一一《大连晚报》2007-07-08

(4)指出材料四中陆教授的调查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6分)

材料五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制和利用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有的国家通过发展海权实现了国家长久的强盛;有的国家则惨遭失败乃至国运衰落;有的国家的海权保持了长久的存在,有的则很快完成了从崛起到衰落的蜕变;还有的国家的海权追求一方面促进了国家崛起,但过度追求又埋下了国家衰落的根源。同样的海权追求导致了国运盛衰久暂的天壤之别,其根源无疑值得进行深刻反思。---刘中民《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5)归纳材料五中关于海权与大国兴衰的观点,并谈谈你的认识(4分)14.(26分)城市是经济发展的缩影,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材料一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

(1)材料一的城市建造体现了什么特点?在政治上有哪些具体表现?(4分)

材料二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产物。就通商口岸与中国近代史关系,不同的观察视角会有不同的评价。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培养出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

(2)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是运用什么史观来观察近代通商口岸的影响的?请运用全球史观来评价通商口岸。(4分)

材料三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就业机会较多。在“向外吸引劳动力”的政策支持下,英国外来移民也逐渐增多,大量涌向城市,促进了英国城市化。„„到了1860年。城市化程度提高。来自全世界的人才涌入英国的城市,有德国人、瑞士人、法国人、希腊人和犹太人等,他们一般前往城市,特别是伦敦等大城市。这些人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熟练的工作经验,带动了英国的城市化。

(3)结合材料二、三,分析19世纪中期推动英国城市化的因素有哪些?(6分)指出19世纪上半期影响中英两国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有什么不同?(4分)

材料四:“城市见证历史”关键词表

(4)阅读上表,从“城市见证历史”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运用这3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8分)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示例: 主题:城市见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2分)

关键词:上海中共一大、南昌起义、北平和平解放(3分)

简要阐释: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南昌起义打响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人民军队诞生;北平和平解放标志古都回到人民怀抱。(3分)

201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答案

选择题

1—5DCCBD6—10DABAA11—12 CC13.(1)宋代以来中央政府对南海诸岛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辖, 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2)主旨:当时的政治制度和官员腐败阻碍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2分)原因:近代中国经济、技术落后,国力弱小;封建体制落后,政府腐朽无能;帝国主义对沿海地区的侵略、控制;传统的重陆轻海思想惯性的影响。(每点2分,任意3点6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3)历史依据:16世纪西班牙为了保障其海外殖民利益,建立无敌舰队,纵横地中海和大西洋。17世纪,荷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因此,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17、18世纪,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建立起“日不落帝国”。(4分。答出两点即可)(4)问题:反映了国人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淡薄。(2分)

解决措施:政府对海洋权益的高度重视;加大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的宣传力度;学校从小加强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的教育。(4分)(5)观点:海权决定大国兴衰。(2分)

认识:适度发展海权,能够促进国运兴盛,维护国家在世界上的利益;中国应该保护自己的海洋领土主权,努力维护海洋利益。(每点1分,共2分。其它言之

14.(1)特点:材料一体现了等级分明的特点.(2分)

表现: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贵族政治,世卿世禄。(2分)(2)革命史观。(2分)通商口岸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2分)

(3)因素:工业革命;政府政策的引导;外来移民。(6分)

同:中国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影响较大;英国则主要受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影响。(4分)

(4)答案一主题:城市见证共和国发展历程(2分)

关键词: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上海中美《联合公报》、深圳经济特区(3分)

阐释: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一五计划期间的工业化成果,上海中美《联合公报》标志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深圳经济特区是最早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3分)答案二主题:城市见证启蒙思想的传播历程(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2分)

关键词:费城《独立宣言》、巴黎《人权宣言》、南京《临时约法》(3分)

阐释:费城《独立宣言》用天赋人权和民主原则来阐述独立的理由,也阐述了新国家的基本原则。巴黎《人权宣言》的核心人权、民主和法治的思想。南京《临时约法》体现了天赋人权、民主、三权分立的启蒙思想。(3分)

第三篇:2018河南高考历史天一模拟试题

2017届高三阶段性测试

24.殷商西周时代,天道、鬼神观念一直是社会统治思想,“天道”规范“人事”。春秋时期,“人事”则不再遵从“天道”的安排,表现出独立运动的趋向。这一变化反映出 A.强调民的作用的民本思潮萌发 B.礼乐文化秩序已经瓦解 C.人重于神的人文思思初步形成 D.传统社会秩序出现动摇

25.西汉前、中期两个判然对立的社会集团—孺生和“文法吏,在后期渐趋合流,形成了一个全新而有长久生命力的社会阶层—士大夫。西汉后期“士大夫”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统制经济”的实施 B.褚候势力的削弱

C.“独尊儒术”的提出 D.察举制度的实行

26.北宋仁宗、英宗时,朝廷财政收人较之太宗时已增长五六倍,却出现了“太宗时能余大半而前者不敷支出”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中央集权加强致使新弊渐生B.社会经济发展趋向滞缓 C.经济格局变动形响财政收支D.国家局部统一渐显弊端

27.黄宗旅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A.宰相制度可以化解君主专制的弊端B.内阁制度能够有效控制皇权的膨胀 C.宰相批阅奏章具有分割君权的作用D.君臣关系融洽有利于政治正常运作 28.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面临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下降 C.经济结构变化并不明显 D.关税主权保护意识增强 29.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中国抛弃沿袭数千年的“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有赖于全国人民在政治上的真正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认为民众普迫支持实行民主政治 B.对民国初年的民主政治寄予期望 C.强调民众有选择政治制度的权利 D.主张重视培养国民现代政治意识 30.表2 1937-1945年按战前价格计算的纸币发行值

注:此为每年12月份的数字,1937年和1945年的指定月份除外。

遗成上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失利 B.国民政府军费支出迅猛攀升 C.民族工业发展陷于困境 D.战时通货膨胀局面持续剧烈 31.“一五”期间,由国家计委统配的物资数量从1953年的112仲增加至1957年的231种,由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物资数量由1953年的115种增至1957年的301种。这种分配倒制度的实行

A调控了灾害造成的物资短缺B.将物资管理分配纳入计划体制 C.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2.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指出:罗马人民所适用的,一部分是自己特有的 法律,另一部分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罗马人民所适用的这两部分法律中 A.自然法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B.万民法是罗马人民特有的法律 C.成文法是全人类共同的法津D.市民法是罗马人民特有的法律

33.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对支配天体运动的若干定律的发现,推动了启蒙运动,并对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形响。由此可见,牛顿的发现推动启蒙思想家 A.相信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B.发现了支配人类的水远不变的法则 C.提出了自由放任主义理论的一般原则 D.宣扬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的基本原则

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有一种很有形响的论调,认为美国的经济困难是由缺乏计划造成的,经济没有统一的规划以保证企业生产正常的数量,以正常的价格出售,因此出现了经济的不平衡、失业增加。持此论调的人

A.主张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B.倡导生产决定需求 C.要求实施公平竞争法规 D.强调加强产业竞争

3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对人力物力资源的空前破坏使人们充分注意到,有必要找到某种方法来对其加以控制,以摆脱国际混乱局面,使战争“不仅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是不可能的”。这一认识A.引发联合国势力的扩张 B.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C.使不结盟运动得以创建 D.促进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宋代江浙地区的农业单产217市斤/市亩,清中期单产421市斤/市亩。一般农户的耕地面积却明显缩小,宋代为15市亩,清中期则为9.22市亩,鸦片战争前江浙地区的劳动生产率1941公斤/户,还不到英国16世纪劳动生产率的40%,比明代中叶下降了11个百分点,比宋代1 628公斤/户上升大约20%。明代中期大概是中国传统社会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年代,劳动生产率是2173公斤/户,同期英国一般农户每年大的产粮5007公斤,相当于中国的两倍有余。—摘编自候建新《杜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

材料二 1700-1750年英国发生了农业革伞。欧洲主要国家近代农业革命具体的时间表是:法国为1750-1760年,瑞士为1780-1790年,德国、丹麦为1790-1800年,奥地刊、意大利、瑞典为1820-1830年,俄国、西班牙为1860-1870年。农业中土地关系的革命性变化及由此带来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的变化,都在排斥着劳动力。土地关系的变革解除了农民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劳动者只有当他不再被束缚于土地,不再隶属于他人的时候,才能自由支配自身,农业革命中对农民的剥夺、赎买等手段,形成了一大批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土地的集中、集约经营和节省劳幼,以及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摘编自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至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给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农业革命的特点,并加以简要评价,(12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据蒋廷翻《中国近代史》及其他史著史料记载,1792年马戛尔尼特使访华,送乾隆帝的礼物都是英国上等的出品。英政府给马戛尔尼的训令要他竭力迁就中国的礼俗,唯必须表示中英的平等,交涉的目的有好几个:

半个世纪以后,马戛尔尼曾提出的要求,中国都接受了,结合材料与所学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马戛尔尼访华目的与结果”,自行补充两个“目的’,并就所补充的“目的“简要阐述其“结果”(要求:明确写出所补充的“目的”,阐述“结果”须有史实依据)。

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隋五珠钱,改行开元通宝钱。新钱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唐王朝还严刑禁止盗铸,犯者处死,家口没官。开元通宝钱被认为“轻重大小最为折中”,便于流通,所以一直到高宗乾封前,新钱流通很稳定。但是,私铸问题未能禁绝,而且日益严重,恶钱转多。故乾封元年(666年),改铸乾封泉宝,重二珠六分,以一当旧钱(开元通宝)十。结果因为它的休积大、重量也大,流通不便,以致“商贾不通,来帛蛹贵”,难于使用,不得已又恢复使用开元通宝钱。从高宗乾封到玄宗开元年间,官铸扩大了,但私钱也开始增多,“犯法日蕃”。虽经官府多方禁毁,均无多大效果,严重影响着物价的稳定,—摘编自郑学檬等著《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高祖币制改革的主要措施。(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高祖币制改革的影响。(9分)

4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形成彻底的和平解决方案,而是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时的状况一样混乱。对抗德国和日本的主要同盟国在很多场合会面,真诚地希望建立一个能避免凡尔赛错误的和平解决方案,同盟国讨论的最主要结果是在建立联合国方面达成了一致。像国际联盟一样,联合国为谈判和争论提供场所,但它也成了致力于解决农业、劳工和其他类似世界问题的更专门化的国际机构。虽然联合国在维持和平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但这一组织在各种各样的国际政治和救援行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还召开关于童工、妇女地位和环境保护等问题的意义重大的会议。—摘编自[美]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建立的背景。(6分)

(2)报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建立后的历史影响。(9分)

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名著《劝学篇》,使国人深刻意识到“五知”的重要性:(1)知耻,耻不如日本,耻不如土耳其,耻不如暹罗,耻不如古巴;(2)知惧,惧为印度,惧为越南缅甸朝鲜,惧为为埃及,惧波兰;(3)知变,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4)知要,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5)五知本,在海外不忘国,见异俗不忘亲,多智巧不忘圣。

他的《劝学篇》中还有“西学之中,西艺非要,西政最要”“政尤急于艺”的提法。张之洞说,不可改变的是基本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法律和制度;是圣人之道,而不是机器和工具;是人的思想和意图,而不是那些奇技和淫巧。向外国人学习并不可耻,因为孔于自己不是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吗?中国历史本身就充满了制度性变革的事例„„创设厘金、创建长江水师,设立新疆省、建造汽船和开通电报线路,所有这些都表明变革是不可抗拒的。—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之洞“五知”的主要内容及其发表《劝学篇》的目的。(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张之洞的变革思想。(6分)

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

(四)文科综合.B卷历史参考答案

1~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24.D 25.C 26.A 27.C 28.A 29.D 30.B 31.B 32.D 33.A 34.C 35.B 40.答案要点(1)状况:宋代至明代巾期,劳动生产率有所发展;明代巾期至清代,劳动生产率发展步伐基本停止乃至衰减,与欧洲的差距拉大。(4分,言之成理即可)

原凶:宋明,水利工程的兴修、耕作技术的改进与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明清,人口增长较快、人均占有土地量下降,每亩土地实际上投入了更多的劳动力;缺乏技术、资金,生产组织并无革命性的变化。(9分,言之成 理即可)

(2)特点:由英国波及到欧洲其他主要国家;各国农业革命出现于工业革命前后;农业体制出现重大变革。(6分,言之成理即可)

评价: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了人口增长,农业劳动力人口比例的减少;为工业革命和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资金积累、国内市场和雇佣劳动力(即欧洲近代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是工业革命的前提;但却牺牲了农民利益)。(6分,言之成理即可)41.答案要点示例1:目的:英国希望中国加开通商口岸。(3分)

结果: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通商口岸(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3分)示例2:目的:英国希望中国有固定的、公开的海关税则。(3分)结果: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规定巾英协定关税。(3分)

示例3:目的:英国希望小国给英国商人提供一个居住及贮货的小岛,如同葡萄牙人在澳门一样。(3分)结果: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3分)

(评分说明:任意答对其中两处“日的与结果”,表述合理、史实正确即可得全分;其他答案符合逻辑,酌情给分)44.答案要点(1)措施: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规范钱币的重量与体积标准;严刑打击盗铸货币的行为。(6分,言之成理即可)

(2)影响:为国家确立了长期的标准性流通钱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私铸钱币现象严重,影响物价稳定;引发了新的币制改革。(9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45.答案要点(1)背景:二战过程中,同盟国未能提提出彻底的和平解决方案;同盟国希望避免《凡尔赛和约》的弊端;同盟国继续保持战时合作关系,加强协商讨论;国际联盟名存实亡。(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2)影响:打破了西方长期主导国际关系的格局;为国际谈判、争论和世界发展问题提供了场所平台与专业化机构,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未能真正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9分,言之成理即可)

46.答案要点(1)内容:看清外国入侵的危险;知晓改革的方法;遵循传统道德。(3分,言之成理即可)目的:维护清朝统治,挽救民族危机。(6分,言之成理即可)

(2)评述: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关头,极力宣扬变革的必要性,顺应时代的要求;他将文化价值系统作为“体”,而将政治、经济视为“用”,体现了其传统的体用观已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他的文化保守主义主张和保卫民族文化的倾向,但在政治上并不保守,希望进行制度性变革。

第四篇:2014高考模拟试题

2014高考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从2005年汇率改革至2013年末,人民币汇率经历了数年的大幅升值,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达到35.7%。然而自从1月末开始,人民币汇率急跌。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3日报道称,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今年迄今为止已下跌2.8%,几乎回吐了去年的所有涨幅。人民币汇率贬值,之所以会引发广泛关注是因为:

①有利于出口产品的价格下降,形成价格优势,产品竞争力增强

②将会推高进口商品价格,尤其是石油、铁矿石、天然气、大豆等商品价格上涨,这将推高国内通胀水平,破坏经济稳定。

③会导致国际资本在短期内流出中国,造成国内局部流动性不足并推升市场利率,最终导致房价、地价、收藏品等资产价格下跌,引发银行等金融系统的债务安全性。

④提高了我国对外资企业投资的吸引力,有利于外商来华直接投资。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2、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鼓励发展非公有制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这些新提法意味着,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

①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③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2013年7月12日,国际商报报道,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今年上半年,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3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20.9亿美元。这表明()①我国要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公平竞争 ③需调整“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④企业要内外销并举,用“两条腿”走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4、养老金“双轨制”是指对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最近,社科院发布调查显示,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最低200元,最高10000元,最高相差近50倍。“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养老金“并轨”呼声日高。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养老金“并轨”,这是因为

①“双轨制”会影响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②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激发生产效能 ③实现社会公平可以为提高效率提供物质保障 ④居民预期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可以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5、备受关注的网络推手“秦火火”一案于2014年4月11日上午9时,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第三法庭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公诉机关认为,秦志晖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编造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 触犯了刑法应当以诽谤罪、寻衅滋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者一事件启示我们,作为一个网民应该

①行使公民权利,充分表达意愿 ②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网络秩序 ③树立公民意识,依法进行维权 ④履行公民义务,尊重他人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2014年2月17日,国务院再次取消和下放64项行政审批事项并建议取消和下放6项依据有关法律设立的行政审批项目,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有关法律。这表明

①国务院对全国人大负责 ②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在逐步增加 ③国务院要接受全国人大的领导 ④ 我国人大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7、面对美国加大重返亚太的“攻势”、日本在钓鱼岛以及菲律宾在南海的“无理”,我国要

①坚定地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 ②把处理好周边关系作为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尊重其它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我国首轮月球车命名为“玉兔号”,这一命名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反映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宗旨。传说中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这一命名说明

①精神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③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9、湖南卫视推出的“爸爸去哪儿”播出后收视率节节高升,引得众奶爸奶妈们一路追捧。节目中我们看到了温暖、成长、乐观等内容,更收获了启迪和正能量。这启示我们

A.文化创新是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 B.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应该满足人们对文化的各种需求

D.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10、用一杯水救一车着了火的柴禾而无济于事,谓之杯水车薪。如今在一些地方,通过新 技术,只需一瓶矿泉水的水量,就能使一辆汽车洁净如新,不妨称之为“杯水车新”。“杯水车新”启示我们

① 要重视意识的能动性,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 ③ 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创造条件,实现矛盾双方的转化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1右边漫画所蕴含的哲理是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矛盾双方的差别和对立是绝对的 ③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于整体 ④同一矛盾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 上有不同的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从“白富美”“高富帅”到“甄嬛体”再到“元芳你怎么看”,形形色色的语网络流行语刷新之快让人们目不暇接。2013最火热词非“土豪”莫属。“土豪”就是很土的富豪,他们拥有暴发户的艺术鉴赏力和新富的花钱习惯。“土豪”一词的流行与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有关,人们调侃与讽刺的对象不仅是“土豪”本身,更是拜金主义、奢靡之风,人人都想做“土豪”的朋友,但却没人喜欢他们。土豪一词的流行和人们对待土豪的态度表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具有独立性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立场不同而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应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52分)

材料一:2013年12月19日,沈阳大爷王福顺在人行道上被一名骑电动车的男子撞倒。男子停车询问大爷是否需要就医,大爷称“没事,我有医保,你赶紧走吧”,然后一瘸一拐离开了现场。王福顺此举被传上了网络,网友盛赞其为“中国好大爷”。后经媒体了解,王大爷今年60岁,是名保安,每月工资1700块左右,为了帮小伙子解围,他竟然谎称自己有医保,实际上却是无重保,生活过得很艰难。”。王大爷大度行为值得赞美,但我们在关注这个老人善良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关注他的困境,关注这个群体的命运? 材料二:当前,食品安全、暴力犯罪、人情冷漠、诚信缺失等诸多问题,常常触碰民众敏感的神经。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国家必须加强文化建设。以优秀文化构建民众共有的和个人的心灵家园,我们的民族就能永远充满希望。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2)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就如何解决王大爷他们的困境向相关国家机关提出建议。(12分)(2)结合材料一、二,如果你以“道德从点滴积累,文明从你我做起”为题在班会上发言,从《生括与哲学》角度列出发言提纲。(12分)(3)结合材料二、三,运用《文化生活》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就如何构建好民众的心灵家园提出合理建议。(12分)

1、政府要履行经济建设职能,为解决身处困境中的群众提供物质基础。(2)。

2、政府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群众困境的解决提供保障。(2分)

3、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关注民生,体察民情。(2分)

4、立法机关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为困境的解决提供法律依据(2分)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依据。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优秀的道德品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每个公民的

共同努力才能推动整个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学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本身不是目的,青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模范的精神内涵才有实际意义。(每点4分,答对任2点即可)

(3)(10分)①发展大众文化,使民众享有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 ②发展先进文化,奏响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

③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水平; ④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公民文化水平;

⑤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社会公德; ⑥加强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材料一:2014年全国两会开幕前夕,网络上网民也开始围绕两会表达了各自的关注,“治理雾霾”“食品安全”等话题成为很多网民热议的焦点。有网友留言称:“每天为食品安全担忧,生活在污染中,时刻有生命之忧健康之忧,收入再多也不幸福。”

材料二: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材料三 :这几年,雾霾在我国大范围弥漫,雾霾严重威胁着人们身心健康。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2013年 1月,雾霾4次笼罩了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

材料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李克强强调。

⑴ 针对材料一,请运用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回答怎样才能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15分)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今后出

(1)①切实落实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③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④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完善法律,严控排放总量。⑤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答出四点给8分)

答案①落实监管体制改革、创新监管机制方式,以更好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4分)②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完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4分)③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证经济法规、政策的执行,严惩重处违法违规行为。(4分)④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3分)

(若考生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第五篇:历史高考模拟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4三明质检)《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农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材料中“清明”作为节气主要是因为()

A.祭祖扫墓 B.踏青游玩

C.农业生产 D.政治清明

2.“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汉书·食货志》),通过这则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的“重农”目的是()

A.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

B.控制农民人身自由

C.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

D.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

3.(2013北京西城测试)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说明战国中晚期在上述地区()

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

C.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具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4.(2013长沙测试)中世纪中国财产继承主要实行均分制度,据记载:“今(南朝宋时)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至清代……大江南北其子有余财而不养父,弟有余财而不养兄者比比也”,以上材料主要反映当时中国的家庭()

A.结构比较复杂

B.一度严重缺乏道德责任感

C.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限

D.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能力

5.(2013洛阳统考)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私人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加普遍。据此可知()

A.均田制导致土地集中现象加剧

B.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不限制土地买卖

C.均田制未能杜绝土地兼并

D.封建小农经济日益被大庄园经济取代

6.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慢慢分离

B.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

C.有利于调动佃农的生产积极性

D.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

7.(2013苏北四市联考)《汉书·贡禹传》载:“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盛衣物或饭食等的方形竹器),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材料反映汉代()

A.官营纺织业技术水平高超

B.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发展

C.官营纺织业规模大耗资多

D.手工业产品大量投放市场

8.(2013晋商四校联考)《吕氏春秋·孟冬纪》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画)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这表明秦代官营手工业()

A.产品做工精美 B.质量管理严格

C.生产不计成本 D.产品不入市场

9.(2013洛阳统考)《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A.自然经济解体

B.家庭手工业发展

C.民营手工业向农村扩展

D.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10.(2013浙江模拟)明代,广东省规定炼铁“定山主以为炉首,立炉首以为总甲,收土民以为丁伴,择荒郊以为冶所,严巡捕以为约束,明保勘以为清查,时启闭以为聚散,定丁数以为撙节”。这反映了明代()

A.“重农”政策有所松弛

B.官营手工业仍占主导地位

C.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很严格

D.在冶铁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1.(2013湖南联考)宋代吴处厚曾说:“蜀有痎市,而间日一集,如疟疾之一发,则其俗有以冷热发歇为市喻。”这段话反映的是()

A.宋代蜀地疟疾流行

B.宋代的集市贸易十分繁荣

C.“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

D.宋朝经济没有能均衡发展

12.(2014咸宁四校联考)北宋真宗时期通行的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D.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13.(2014泉州质检)明中叶学者王世贞说:“徽地四塞多山,土狭民众,耕不能给食,故多转贾四方。而其俗亦不讳贾。贾之中有执礼行谊(注:意为儒学修养高)者,然多隐约不著,而至其后人始,往往修诗书之业以谋不朽”。材料不能说明()

A.地理环境不利农业,是徽州发展商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B.商业致富和科举仕宦,是当时徽州发展的两个重要支点

C.徽商重儒入仕,体现近代商业和封建权势结合的特点

D.用经商所得厚利,让子弟业儒入仕是徽商的终极目标

14.(2013宁波测试)据《明经世文编》记载,“延绥镇兵马云集,全赖商人接济军需,每年有定额。(政府)往往召集山西商人,领认淮、浙二盐,输粮于各堡仓给引,然后前去江南盐运使司,领盐发卖,大获其利。”材料反映出明朝的晋商()

A.获得了全国的食盐专卖权

B.以诚信为经营原则,以义取利

C.掌控了国家军政大权

D.得到官府庇护,获取高额利润

15.(2014皖南八校联考)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16.中国古代政府历来对商业发展严格控制,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商业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17.(2012年北京文综,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18.(2014湛江二模)明朝曾有官员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寇与商都是日本人 B.海禁的积极作用明显

C.海禁加剧了寇患 D.应当加强海禁政策

19.(2013湖北联考)“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20.(2013沈阳二模)1989年中国、苏联结束30年的论战、隔离、对抗,决定实现关系正常化,但两国最高领导人见面,究竟施行什么礼节,引起世人关注。原来,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领导人见面,总会互相拥抱、甚至亲吻对方的脸颊。结果中苏两国领导人的见面礼节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握手”。这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B.美苏争霸导致苏联即将解体

C.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中苏关系还待进一步改善

1.解析:C 清明时节,万物皆显,适合农种。故“清明”作为节气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2.解析:B 材料信息的意思是: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四处奔散。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可见,作者主张通过“重农”以达到控制农民人身自由的目的。3.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题干中“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等信息表明战国中晚期在上述地区铁制农具被普遍使用。A项不符合题干现象,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4.解析:D 小农经济下,一个家庭的男丁成年后如果“兄弟异计”,就会分家脱离原来的集体,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家庭单位。“大江南北其子有余财而不养父,弟有余财而不养兄者比比也”明显体现了在中国传统宗族社会里,家庭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能力,这是由小农经济决定的。材料没有强调家庭结构问题,排除A项;材料不是在谈道德问题,而且B项中“严重缺乏”表述不符合史实;宋代理学形成,儒家思想大发展,排除C项。故选D。5.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为了限制土地兼并,但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说明仍存在土地兼并;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加普遍,说明均田制未能杜绝土地兼并。6.解析:D 由材料可知,土地所有权属于地主,土地的生产经营权掌握在佃农手中,这有利于调动佃农的生产积极性,A、B、C三项分析正确。地主与佃农之间存在的是租佃关系而非雇佣关系,故D项错误。7.解析:C “三服官”是汉官名。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汉代官营手工业规模大,耗资多。故选C。8.解析:B 材料体现的是秦代官营手工业中实行产品刻名负责制,反映其对质量管理严格。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9.解析:B 材料大意:登州府家庭棉纺织业相当普遍,生产的布料除自给自足外,还卖到乡里的集市上,再由布贩转运卖到城市去,因此B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0.解析:C 从材料中的“定”“立”“严巡捕”“明保勘”“定丁数”等表述可以看出,明朝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十分严格。A、B 两项与史实不相符合。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1.解析:B 材料中的“痎市”指隔日一次的集市。材料之意是在四川有一集市,每隔一天进行一次贸易,该地就好比得疟疾的病人一样,忽冷忽热。由此可以看出材料反映了宋代集市贸易十分繁荣。

12.解析:D A项“取代”说法错误;B项“世界上最早”说法错误;C项“开始出现”说法错误;题干描述了纸币从北宋出现至南宋发展的过程:富商联合发行——初命临安府印造,D项正确。

13.解析:C 材料大意是徽州地区四面多山,地少人多,粮食供应不足,故人们多从事商业。并且当地的风俗也不轻视商业。商人之中的儒商在经商致富后,其后代往往以研读诗书、科举入仕为目标。故A、B、D三项材料能够体现。C项中“近代商业”的表述错误。14.解析:D 材料反映了晋商在政府庇护下,贩卖盐、粮给军队提供军需,“大获其利”,D项符合史实。A项中“全国”说法错误;B项材料没有反映;C项曲解了材料。

15.解析:C 从材料湖州“以蚕桑为岁记”、严州“唯蚕桑是务”、洞庭山区“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不殖五谷,唯宜种茶”等可知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迅速。A项与史实不符;B项材料无体现,D项与材料“谷食不足”不符。16.解析:A 由表格资料可知,州县集市密度应是南方超过北方,D项错误;B、C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集市数量迅速增加,反映出商品经济在农村的广泛发展,A项符合题意。

17.解析:A 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在生产力比较低的情况下,统治者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既可以保证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也可以防止农民自由迁徙,保证地方社会治安和稳定,而抑制商业,主要是因为商人有投机行为,却不事生产,不利于管理和维护统治,B、C、D三项不符合史实,正确答案为A。

18.解析:C 关键信息“禁之愈严而寇愈盛……”,是说禁商越严,寇就越多,结合明朝对外商业政策可以得出答案为C。

19.解析:C 重农抑商政策曾经在中国古代起到积极作用,但到了封建社会后期,该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B项中的“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与史实不符,可排除。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排除D项;C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20.解析:C “总会互相拥抱、甚至亲吻对方的脸颊”体现了双方关系的特殊性,即同盟关系和相同的意识形态。“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握手’”体现了双方是正常的国家关系。故C项符合题意。

下载宜宾白花中学2013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宜宾白花中学2013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历史中考历史模拟试题.doc

    学习资 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开创了许多的制度,右图人物开创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D.行省制 2.2007年12月21日,沉睡......

    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中考历史模拟题(襄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他是一代明君,是襄阳枣阳人,历史上称他的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他是( ) A、刘彻 B、刘备 C、刘秀 D、刘邦 2、“和平......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太原市36中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分值: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C.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D.实现了工农群众的联合斗争8. 下列叙述与史实相符的是A.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

    2006年中山市一模(历史)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朝初年统治者实行井田制的......

    2013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专题

    2013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B、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

    98年历史高考试题

    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活......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讪笑单田芳餐厅用缮赡养父母 .... B、瘪三憋闷翁中捉鳖蹩痛了脚 .... C......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语文是教学中的重要科目,其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和模糊性,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前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套附答案,仅供大家参考阅读!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一、......